饮酒课堂教学实录

2024-05-23

饮酒课堂教学实录(精选9篇)

饮酒课堂教学实录 第1篇

《饮酒(其五)》课堂实录(2015-04-27 20:06:38)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后记

一、改诗题

师:这首诗虽然题目是《饮酒》,可是,内容却没有一处写到饮酒,所以,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这首诗的题目与内容不符。现在,我们来帮帮陶渊明,帮他改一个更符合内容的题目。生:改成“隐居”,因为这首诗写的就是陶渊明隐居之后的生活。

生:我觉得“结庐在人境”也不错。陶渊明不同于一般的隐逸者,他没有隐居于深山老林,而是就生活在普通人生活的地方,所谓大隐隐于市,陶渊明是真正的隐逸者。生:“而无车马喧”也不错。他没有刻意隐居自己,他食人间烟火,却不为世俗的纷争所动。“车马喧”,既指世俗的功名利禄,又指官场的尔虞我诈。“而无车马喧”,即像刘禹锡说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生:“采菊东篱”也行。采菊东篱下,多么诗意呀。陶渊明虽然是因为看不惯官场的腐败愤然离开的,可是,一旦隐居下来,他却心无纤尘,悠然快乐。

生:我觉得“真意”更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不是忘言,而是融进了每一个文字。这个真意就是远离官场躬耕自织的田园生活带来的快乐,就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独善其身,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乐,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山水之乐。

生:“真谛”也行,陶渊明已经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生:“心远地自偏”也行,作者能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就是因为“心远地自偏”。

生:我觉得就一个“还”字也很好,这个“还”是“飞鸟相与还”的“还”,还是陶渊明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还”。但我认为,这都只是外在的形式,更主要的是,他已经平息了“兼济天下”的雄心抱负。他知道,在当时的社会,他的理想是不可能的实现。认识到这一点以后,他的心反而平静下来,就像倦鸟归林,他认准了归隐生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二、悟诗意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可以挑战大师了,同学们所改的这些题目,都非常的符合诗歌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将这题目换了吧。且慢,陶渊明有话要说了,他说:“我确实饮酒了,而且还醉了,你们看不出来吗?”同学们,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陶渊明是为自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所陶醉。古人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当时污浊的官场,陶渊明虽未能实现“济天下”的美好愿望,至少做到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保持了自己的操守,做到了“独善其身”,他为此感到骄傲。

师:带着这种陶醉的神情读一读。生读。

师:你认为陶渊明会读得这么慷慨激昂吗? 生:不会,而应该是沉醉其中的味道。师:那些词应该重读?

生:“在人境”和“而无”要重读,“车马喧”要拖长。(生读)师:这样就读出味道来了,给人一种陶醉一种自得的感觉,大家齐读。生:我觉得他是为自己的“心远地自偏”而陶醉。师:什么是“心远地自偏”?

生:“远”就是远离功名利禄,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偏”就是宁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要自己的没有了功名利禄之心,只要远离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即使住在闹市,也同样可以过宁静的生活。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陶渊明却做到了,因此,他为自己感到骄傲,他陶醉其中。(读)

师:这是一问一答的句式,你很好地读出了这种问答来。

生:我觉得他是为自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而陶醉。他躬耕自织,虽然不是一个好农夫,“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但是他一点也不介意。他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他享受的是劳动的过程。(摇头晃脑地读)

师:真好,有一种仙风道骨的味道。(再请学生读,齐读)

生:他是被山间的美景所陶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的时候,彩霞满天,倦鸟纷纷飞回自己在山林的巢,多美的夕阳归鸟图呀!就像厌倦了官场生活的作者一样,回归了田园。(读)

生:他为自己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而陶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采菊花,赏归鸟,何故而不醉?(读“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师:陶渊明确实醉了,我们也醉了。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之间”。

生: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间。” 生: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心远地自偏’之间。”

生: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采菊东篱’的诗意生活之间。” 生: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飞鸟相与还’的顿悟之间。” 生: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享受人生的真意之间。” 生: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独善其身之间。” 生: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乡村生活之间。”

三、品诗眼

师:看来,陶渊明的这个诗题我们还是不要改了。可是,即使这样,我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陶渊明有个字用错了,这就是“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大家想一想,南山那么高那么大,而且也不在陶渊明隐居的地方,陶渊明在自家东边的篱笆边采菊花,要想看见南山,应该要往远处“望”才行,所以,我要将这个句子改一下: 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 大家看看,老师改得好吗?

生:不好,读上去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么好听。(对比读)师:哦,音韵不和谐。

生:“见”有一种自然而然无意而为的感觉,与前面的“悠然”二字相照应,也与采菊东篱这种诗意的生活相谐。而“望”却是有意为之,打破了那种悠然诗意的情境。

生:南山即庐山,是失意文人的隐逸之地。陶渊明在自家门口也许不能真正望见南山。他的悠然见南山,是一种境界,言下之意是,我虽然在自己家中过着躬耕自织的生活,但,由于我没有了功名利禄之心,没有了尔虞我诈之意,我的境界已经达到了高人隐逸之士的境界。他的见南山,不是眼睛所见,而是心胸所至。

生: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陶渊明不是一个可以束缚之人。对于官场的繁文缛节,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在田园的劳动中,他不为追求劳动的结果(收成)而逼迫自己。他的生活悠然自得,而南山,也不是他刻意去追求的。一个“见”字,意在表明,是南山自己撞入我眼中的,走进我心中的。

生:也就是说,我陶渊明不是有意隐居自己,而是在享受田野生活的同时,我的境界达到了隐逸的高度。

师:确实,这个“见”字,体现的是作者的一种境界,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一种现实与理想结合的境界。写出这个字,我想,陶渊明是骄傲的,是陶醉的。让我们带着这种沉醉,来读全诗。

师: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能帮他说出来吗? 生:此中有真意,全在隐居间。生:此中有真意,全在山水间。生:此中有真意,全在自由间。

饮酒课堂教学实录 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陶渊明生平以及写作背景,以读—讲—赏—评—练的方法学习鉴赏诗歌。

2.过程与方法:理解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中内涵以及作者积极的人生追求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饮酒》,使学生对陶渊明形成正确认识,正确理解诗人心志高远的精神境界,启示学生培养乐观向上的生命态度,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的处世方法。[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和理解陶渊明以及他的处世态度,并学习借鉴于自身。[教学媒体] 播放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官场上多少人为了仕途而争名夺利,为了升迁而不择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残害亲人,但是却有少数文人墨客鄙弃世俗,厌恶官场,辞官回乡,归隐田园,过着“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求,人生行乐耳,何须富贵时”的恬淡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饮酒》。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九江柴桑(九江县)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度日。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任江州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当他做彭泽县令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当天职官回乡,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等大量诗作。从做官到四十二岁挂冠归田共十三年。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产生很大影响。

三、赏析诗歌

1、播放《琵琶语》听音频朗读

2、划出节奏、韵律范读朗读

明确: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小组讨论,通译全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心与世俗远离,自然就觉得地处偏远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悠然自得地可以看见南边的庐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雾霭中,越发得美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借着暮色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穴。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没有合适的语言表达。

4、分析每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一二句深情而自得其乐;三四句恬静而闲适;五六句满足而得意;七八句陶醉而悠然;九十句深长而感慨。

四、问题探究

1、诗歌前四句写“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是“心远”,那么为什么“心远”?远离什么?

诗人身居人世,但无俗事纷扰,是因为民主协商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为荣禄所累,拥有平和的生活。远离官场,远离尘俗,这四句肯定了自己心远是正确的选择。“心远”与“地偏”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心远”包含: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精神境界,达观的生活态度(酌贪泉以觉爽,处涸泽而犹欢)这就是陶渊明不朽的精神堡垒。

2、理解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神来的写景之笔,描写诗人在东边的篱笆下专心而悠闲地采摘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便能望见悠远超然的南山。两句刻画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形象。这不是一个“采菊”一般的动作,而是包含着诗人超凡脱俗,热爱自然的高雅的情趣和高洁的情操。

东篱的凌霜黄菊,苍翠的峻拔南山,大自然高法美好的景致与结庐人境超脱尘世的诗人融为一体,形成人与自然物我合一的意境,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脱俗舍弃功名,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也正是作者自己的悠然。此句刻画了一个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又刻画一个采菊的形象,人与自然诗情画意,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什么?有何深意?

夕阳西下,山色迷人,飞鸟结伴,知倦还巢,景物描写。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仍奔波官场,追名逐利,乐不思返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怀抱。诗人《归园田居》中写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此二句虽写景,实则抒怀悟理,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知“反璞归真”。

4、最后两句的理解

本诗的主旨句,抒怀。

忘言是指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出来,只可意会,妙不可言。万物运转,各得其所,人生真义,反璞归真,辞官归隐及人生的真谛。

五、指导背诵

六、课堂练习

1、诗中表明远离官场,不慕荣华,只求反璞归真超脱自然的诗句是-----------------

2、诗中写归隐之乐的诗句是--------------------

3、诗中表明作者结庐人境,悠然自得的诗句是-----

七、小结拓展

陶渊明弃官归隐,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独善其身,与黑暗的官场决裂,选择适合自己生存方式生活,具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我们要学习他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但也要辩证地看待他的归隐,要洁身自好,并不一定要归隐田园,与世俗决裂,而应该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学会生存。

八、布置作业

背会并抄写《饮酒》

板书设计:

饮酒

心远地偏---------远离尘世、超凡脱俗

采菊见山---------热爱自然、心境恬淡

山气飞鸟---------自然之景、归隐之意

饮酒课堂教学实录 第3篇

在散文阅读教学的课堂设计中, 教师通常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来感受文本的情感, 并对文本进行反复的“情感体验”。因此, 渲染情感往往成为教师在散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方式, 让学生能够体悟作家和文本的情感也渐渐成为散文课堂教学的常规目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是民俗文化单元, 文章以散文为主, 然而根据文本本身的特质和学生学习现状, 相同体裁的文章仍可以设定不同方向的教学目标,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 笔者以其中两篇课文《春酒》和《端午的鸭蛋》为例进行探讨。

这两篇教读散文均出自民俗文化单元, 应该说编者在选编这两篇文章时是考虑到两篇作品的共同之处。首先, 文章都是围绕民俗文化展开的。《春酒》中, 台湾作家琦君描写了小时候过春节时喝春酒的情形;《端午的鸭蛋》则是作家汪曾祺对儿时端午吃鸭蛋的回忆。这体现的都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在民间的盎然生机。其次, 两位作者都是在远离故土的情况之下写作该篇, 而作者都强调这种民俗都是各自家乡的民俗, 是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的, 因此在这两篇散文中都体现了中国文人传统中的“故乡情节”, 而且这份故土之思在这两篇文章中是萦绕不绝的。

按照常理, 这两篇文章的情感都较鲜明, 并且两位作者的创作风格各有千秋, 那么让学生细品文本来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通常是教学的重心所在。但是面对出现在同一个单元中, 并且情感如此相似的两篇散文, 如何让学生收获更多?这两篇文章其实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向。

一、体验《春酒》中浓浓的思乡情

作家琦君被称为当代文坛描写“乡愁和童年”情感的圣手。在她的散文中, 对“故土之思”的描摹是非常细腻而又独特的。在《春酒》中, 她对自己的“怀乡”作了更深一步的心灵探寻, 即在“怀乡”的同时, 追寻现代人在喧嚣的都市中所渐渐缺失的温情与心灵的家园。相比汪曾祺的作品, 琦君在这篇文章中的怀乡更为浓烈, 也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因此, 我将“情感体验”设计为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与重心所在。

首先, 我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充满美好感觉的细节”。找出细节后, 我鼓励学生模仿人物的语调、神情来朗读, 引领学生细细品读与赏析这些细节。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体悟到作者儿时喝春酒的快乐和家乡味。接着, 我再追问:“作者成年后还能尝到这地道的家乡味吗?为什么无法尝到真正的家醅呢?”探讨后, 学生得出结论:“童年已经逝去, 故乡物是人非。城市的喧闹、紧张、冷漠让温情成为过去。这份记忆中的家乡味才弥足珍贵。”同时, 我再补充琦君的相关资料, 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体会与理解这份情感产生的源泉。之后, 我又补充琦君的同类型题材的作品语段, 如“荨 (qián) 茱鲈鱼长入梦, 他乡虽好总添愁。恋乡的人, 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 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 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等, 让学生伴随着音乐朗读。再次反复朗读让学生能够进入这份浓郁的思乡情境中, 体验这份怀乡之情所产生的心灵悸动, 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课堂最后, 我再发问:“家乡味的东西很多, 作者为什么要选春酒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因为酒的特性是越陈越香, 使人沉溺其中, 就像对故乡的思念一样, 越久越浓。课堂结尾是一个仿写环节, 让学生自己选择一样故乡的事物来编织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乡情节。

这堂课设计的几个环节, 从充分的细节品读, 到追问思考, 反复朗读中进行情感渲染到模仿写作, 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品读之中, 充分体悟作者的“故乡情节”, 并且能够牵引自身的情感, 引发情感的共鸣, 从而达到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教学目标。

二、品评《端午的鸭蛋》的语言美

饮完《春酒》, 《端午的鸭蛋》又被搬上餐桌, 如何去享受这份大餐?是不是还是从情感入手, 让学生再去体会作家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还是寻找另一个突破口, 让课堂有多元的呈现?汪曾祺的作品, 语言向来是一大亮点, “淡而有味”, 内蕴丰厚, 有许多值得品评的独特处。而在小事物中抒写生活的情趣, 也是他文章的一大亮点。而从学生平时的习作来看, 随着年级增高, 一些学生的语言慢慢地偏向于华丽, 内容上却是越来越空洞。独特的语言美和情趣美恰好是他们需要去学习和感受的。从课堂表现来看, 学生容易大而空地讨论问题, 对文章的细节处往往不会给予太多的关注。考虑到文章的特性以及学生的学情, 这堂课教学设计的重心落在语言欣赏上, 重点从原本的情感体验转向引导学生切实地关注文章语言细节, 关注平淡语言所能创造的表达效果, 并且能够从文字从感受到乐趣和情趣。

这堂课设计的重点问题是:“咸鸭蛋再特别, 也只是个咸鸭蛋。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让一只咸鸭蛋熠熠生辉的。找出这两个自然段中你觉得写得特别有意思的语句, 来细细品味作者对家乡鸭蛋的自豪感。”比如:

1. 增删原句标点。

把原文“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改成“我的家乡是出鸭的水乡”让学生比较两个句子, 从而思考原文短句的表达效果。

2. 换标点, 删一个词。

把原文“还不就是个鸭蛋!”改成“就是个鸭蛋。”让学生比较这两句的效果, 原句更能体现作者对鸭蛋的满不在乎。

3. 赏析作家“大词小用”的手法。

原文:“我在苏南、浙江, 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 回答之后, 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 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肃然起敬”原本是指对重大的事情, 这里用在一个鸭蛋上, 大词小用, 有点自豪, 也有淡淡的幽默。

4. 古汉语与口语兼而有之。

原文“曾经沧海难为水, 他乡的咸鸭蛋, 我实在瞧不上。”“曾经沧海难为水”本出自元稹的《离思》, 原来是形容爱情, 表示对喜爱的女子无法忘怀。而作者“大材小用”, 表示自己对别处的咸鸭蛋不屑一顾, 这一句“文白夹杂”令人忍俊不禁。

文章中的语言细节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 既体会到了汪曾祺语言风格的独特性, 又体会到用平淡、简单的语言也能写出诗意与韵味。好的语言不一定华丽, 不一定整齐, 看似平淡简单的语言, 换一个词, 换一下语句的顺序, 换一个句式, 甚至换一个标点, 却已然有了独特的情味。

接着, 我再出示作家陆建华《汪曾祺传》中的一段文字:“细想来, 汪曾祺的文字, 和高邮咸鸭蛋是很相似的———‘筷子一扎下去, 吱, ———红油就会冒出来’。……高邮当真是有咸鸭子的, 这咸鸭子, 叫做汪曾祺;而他的文字, 正是那冒红油的咸鸭蛋。”以此来引发学生思考:“汪曾祺的文字和高邮咸鸭蛋相似处在哪里?”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 深入分析汪曾祺“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在体味语言的“淡而有味”的特点后, 再来品味文章中的情趣美。比如:“一要挑……”这一段要读得非常慎重, 把挑鸭蛋这样的事作为重大事情来对待。普通的鸭蛋, 平常人基本不会注意它的颜色、形状, 但是作者却极认真地描写出来。但仔细一想, 却也合情合理, 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 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 因为要做“灯笼”, 读时要充满一点惊险与乐趣。玩得有趣, 蛋壳萤火和孩子们相映成趣, 有情趣。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 试着在生活中来寻找属于“自己的咸鸭蛋”, 寻找生活的情趣, 来写一段小短文。

这堂课的重点落在品评文本语言上, 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体会到作家语言风格的独特性, 以及学习如何在平淡的语言中写出诗意与韵味。最后让学生通过仿写来学习这种语言风格, 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的创作中去。情感体验在语言品评中已经体现, 但不是该堂课的教学重点。

以上的探讨有何必要性?首先, “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棘手而又无法忽视的问题。王荣生老师在《语文课程论》曾对教师要教什么提出三个层面的要求:1.最低标准是“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2.较低标准是“教学内容要正确”;3.较高标准是“教学内容的现实化”。在语文教学设计中, 教师通常是以“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来设定课堂的教学目标。不同体裁的文章, 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 面对同一体裁的文体, 教师容易形成定形思维, 比如面对像散文这样情感特征鲜明的文体, 教师就会以“情感体验”作为每篇散文教学的重心。当然, 这适用于散文文体的, 比如我前文中提到的《春酒》和《端午的鸭蛋》两课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情感体验的。然而, 学生的现实学情, 文本的本身特质也在无形中被忽略, 个性化教学也就成为空谈, 也无法达到“教学内容的现实化”。而我们的课堂是需要以一种多元的形态进行呈现的,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情感需求和知识结构, 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课型, 使得学生的各方面语文能力都能得以提升。并且不同的课型, 比如语言学用课、朗读课、教读课、自读课、学法指导课都应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出现, 而不是让某一习惯性的思维霸占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陀.生活·读书.北京:新知三联书店, 2009.

《饮酒》(其五)教学反思 第4篇

一、以诵读贯穿整个诗歌教学过程。《课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它不只是简单的朗读,要有目的,在教学中我通过反复的诵读,逐步推进理解,开始听诵读初步感悟,然后一读解诗情,二读悟诗义,三读品诗境,由浅入深,水到渠成地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注重学法的指导。教学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我很注重指导学生如何推进学习,积极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在朗读诗歌时,要学生明确须把握字音、节奏、情感;理解诗歌字面的意思时,提示学生要善于关注注释;理解诗歌的情感时,告诉学生要结合作家的经历、个性及写作背景;阅读诗词,明确从理解字面意思,到感知情感,再到品味诗(词)境,从浅入深的推进等等,教学中始终体现着学法的指导,积极践行教学的真谛,即教会学生学。

三、注重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体现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陶渊明身处尘世却不闻世俗的喧闹,自能恬淡宁静,因为他心志高远,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我激发学生,在学习中要排除各种干扰,笃志向学。

《饮酒》(其五)教学反思 第5篇

1.因为在学习本课之前就已经让同学们背诵过了,所以在上课时会略了朗诵,特别是带入感情的朗诵。而且也没有详细的疏通诗歌内容。

2.设计的问题较深,没有合理的考虑学生能接受的程度,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陷入冥思苦想,而缺少了参与课题的热情。

3.由于学生学情方面备课不充分,导致课堂环节不流畅,出现生涩,停顿的状况。也加重了学生的紧张情绪。

4.没有完整的板书,不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可供同学记录的笔记体系。

《饮酒》教学设计 第6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够熟读背诵。

2、品读诗句,体会作者闲适恬淡的感情。

3、感悟诗中营造的“物我合一”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直至背诵。

2、品读诗句,体会作者传达的悠然恬淡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诗中要表达的“物我合一”的真意。

学情分析:208班是一个平行班级,班级学生对语文比较喜爱,有一些同学对语文的感知较好,但学生普遍不爱主动发言。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活动,目的是帮助他们先小范围的发言,然后循序渐进地大胆在全班发言。如何把诗的韵味和意境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是诗歌教学的重难点。个人认为,作为初中生,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等的限制,能够悟到一些就足够。所以,本节课重在朗读,通过诵读来感受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五柳先生传》相关文字导入。

设计思路:前段时间才学习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面涉及到陶渊明的性格爱好。用这篇文章中的相关文字来导入,既能够回顾旧知,又能为本诗的教学做铺垫。

二、解题、回顾作者

回顾陶渊明相关资料。并结合《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概括他的性格、爱好、理想追求等。

《饮酒》为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为作者辞官归隐后所作。

设计思路:通过这一环节,带领学生快速地重温诗人,并利用以往的知识,给学生一点提示。

三、自读诗歌

1、读准语音语调。(齐读)

2、读准节奏重音。(个读)

3、听示范朗读、跟读。(齐读)

设计思路:诗歌重在朗读,在反复地诵读中能够体会诗歌的韵味。这一环节,我计划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

四、感悟诗歌

(一) 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大意

设计思路:设计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前面3分钟先自己独立学习,后2分钟小组交流合作。这样既保证学生会独立的学习,又能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 问题引领,品味诗歌语言

1、诗人对自己住处环境介绍看似前后矛盾,是作者酒后胡说吗?

明确: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作者虽然身居闹市,但因为他心志高远、淡泊名利,

并没有被那些奔走仕途的喧闹困扰,仿佛是生活在幽静的田园中一样。

2、诗中营造了一个怎样的田园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看到了人的活动吗?

明确:篱笆、菊花、南山、夕阳、飞鸟、人。――优美、宁静、惬意。这是一幅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图,使人心生向往。

看似没有人的参与,却处处有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设计思路:这四句诗是最难理解的部分,通过层层设问,带领学生理解“物我合一”的意境。

3、名句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能否换成“望” ?

设计思路:这类题目是学生经常遇见的,学生应该能够较好地辨别两个词的细微差别。从而体会到“炼字”的重要性。

4、最后两句诗想要传达作者怎样的感受?

明确:面对美好景物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得意忘言就是这样了。

(三) 再读诗歌,读出意味。(配乐,师先示范,学生齐读)

(四) 当堂背诵。

五、拓展阅读

展示《归园田居(其一)》部分诗句,帮助学生对陶渊明诗歌的理解。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六、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歌。

《登山》课堂教学实录 第7篇

1、导入:同学们, 你们喜欢登山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登山的文章。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

2、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 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谁登山?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为什么登山?

3、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看自己能解决多少。

二、

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简介列宁和时代背景

1、学生读完后, 解决第一个问题:谁登山?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简介列宁和时代背景:列宁是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 俄国十月革命者, 列宁多次受到沙皇的迫害和打击。有一段时间, 他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 就隐居在一个叫普罗宁的小地方。我们今天所学的《登山》这篇课文, 讲的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的那个地方的一个故事。

3、解决第四个问题:为什么登山?

4、过渡:列宁在巴果茨基的陪同下登山看日出, 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

四、体验小路之险

1、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师问: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小路险的?

2、生交流汇报:学生回答时随机出示句子:

(1) 路宽只能容下一只脚, 一边是峭壁, 一边是深渊。

指名读, 师评:你真会读书, 我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路实在太险了。

(2) 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 扭转了头, 不去看深渊, 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

(1) 指名读句子, 其他同学听后评论好在哪里。

问:你认为哪里读得好?为什么?有没有不足之处?你认为该怎么读?

(2) 再次指名读, 从中悟出重音不一定要重读, “贴”轻读, “移动”读得轻而缓慢。

(3) 学生自由试读, 指名读, 小组比赛。

(4) 刚才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路的“险”和巴果茨基的紧张, 谁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让黑板当悬崖, 在地面画一条线当小路。

(5) 出示列宁和巴果茨基走小路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小路的“险。

(3) 走过了最险的地方, 巴果茨基轻轻地舒了口气。才回过头来看列宁, 这一看, 吓得他险些掉进深渊。列宁跟在他后边, 就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他知道列宁感到头昏目眩了。

指名读句子, 理解“头昏目眩”的意思。

3、面对危险的小路, 列宁是怎样表现的?找出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列宁只站立了几秒钟, 定了定神, 又小心地向前移动脚步, 终于, 他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

(1) 列宁只站了几秒钟, 可不是简单、平常的几秒种呀, 他的心里想些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进行补白。

(2) 指导朗读, 读出坚定的语气。

(3) 师:我从你们的朗读中分明感受到了列宁的那份坚定和勇敢。

五、体会日出之美

1、过渡:当列宁和巴果茨基凳上山顶时, 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怎样一幅景象?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相关的段落。

2、出示课件:现在老师把一些词语去掉你们能填起来吗?

他们登上山顶, 一道 () 阳光正好射穿 () 薄雾。远处 () 湖水反射出 () 亮光。 () 露珠儿也闪烁着光芒。鸟儿们放开歌喉, () 歌唱着。

这些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 它们在句子里起了形容、修饰的作用, 使日出的景象生动、形象, 显出壮观。不只是看见了阳光、湖水、露珠儿, 听到了鸟儿叫, 就觉得优美、很壮观, 关键是看到了什么样的阳光、什么样的湖水, 鸟儿叫得怎样动听。)

3、学生随着优美的乐曲读这一段。

生:我感受到了列宁那种成功的喜悦。

4、同学们想亲眼看看当时的景色吗? (放多媒体课件, 展示日出、阳光、湖水、露珠, 伴随鸟叫。)

5、观看多媒体画面, 允许学生自由表达感想, 发出欢呼, 教师有感情配音读。

6、是啊, 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日出的景色这么美, 这么壮观, 难怪列宁和巴果茨基冒险前来观赏, 这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六、感悟文章之道

1、过渡:下山的时间很宽裕, 列宁为什么还要选择那条十分危险的小路并且自己先走呢?谁能用列宁的话来回答。

2、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3、师:列宁之所以第二次还走险路, 他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你们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怎样锻炼自己的意志?

生:以前我上课不敢举手, 列宁的言行给了我力量, 我一定要战胜恐惧, 积极举手发言!

生:我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学了这篇课文, 我要以列宁为榜样, 战胜害怕, 晚上自己睡觉。

生:以前我一看到阅读题就害怕, 听了这个故事, 我以后要勇敢地面对阅读题, 并消灭它。

生:以前我经常和同桌说话, 老师批评过很多次, 可就是改不了, 学了这篇课文, 我要向列宁学习, 改掉这个毛病。

七、总结

列宁登山的收获很大, 既欣赏了日出美景, 又锻炼了自己的意志, 同学们, 让我们以列宁为榜样, 敢于面对那些我们可以克服的困难并战胜它, 随时随地锻炼我们的意志。

八、作业

(1) 喜欢书法的同学, 把最后一段话写成格言。

(2) 喜欢背诵的同学, 背诵日出美景一段。

(3) 喜欢搜集的同学, 搜集对待困难、锻炼意志的格言。

《饮酒》教学设计 第8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特定内涵。

2、感悟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

3、引领学生从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块净地,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通过“采菊”“见”等表示动作的词,理解诗人的生活志趣。

教学设想:从我校学生的实情考虑,语文基础较薄弱,知识面较窄。在初中阶段学习诗歌仅仅停留于记诵层面。因此,首先需要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在理解的层面之上再引导学生走进诗人所寄寓的情感层面慢慢地去感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探讨式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历来有“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之说。

请问1:“三友”、“四君子”各指代什么物?

(展示多媒体)

问2:你们能背出与之相关的名句吗?

(名句展示)

问3:透过诗句,你们能说说它们各自的品性吗?

教师归纳:(展示)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竹:坚强不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松:傲霜斗雪,正直坚贞。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有一句公益广告说得好:“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乡居天地,去感悟他的爱菊情结。

学生抢答:松、竹、梅

梅、兰、竹、菊

预设:、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

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

学生回答:

竹:正直……

松:坚强……

菊:清高……

梅:顽强……

扣住“花草树木”单元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打开学生的记忆闸门,让背得出的同学有成就感。

顺藤摸瓜,增强学生的记忆。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念,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一)分节奏朗读。

(二)解读诗句。

、研习第一层:

2、研习第二层

结庐/在/人境,采菊/东篱/下,而无/车马/喧。

悠然/见/南山。

问君/何能/尔,山气/日夕/佳,心远/地/自偏。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提问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明确:常言道:“心境自然凉”,作者能做到这点正是因为“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呢?作者的心已经远离了世俗名利、内心非常平静,所以觉得自己的住处很僻静了。

提问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追问:你们还记得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作什么吗?

明确:很好。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提问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提问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提问5:《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因为作者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要远离名利纷争、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这些是需要有心的人去感悟的,不需要用语言去辨。问:在这里作者达到了一种、什么心态很境界呢?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附板书设计:

第一层

(((1—4)

闹中得静之况

心远地偏

思想清高

憎恶官场

心情恬适

田园可爱

闹中得静之理

第二层

(5—10)

景美情悦

赏景获趣

隐中藏乐

学生参照注释:尔:这样

学生答1: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

学生答2: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

学生答3:“花之君子”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有感情的朗读诗句,为下面感悟文本蓄势。

理解诗句,解决重难点。

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进一步理清思路,快速成诵。

(三)反复品读,加强记诵。

(四)拓展思考:

(五)作业布置:

陶渊明身在官场,完全可以洁身自好,做一个为民谋福的清官,可他却选择隐居。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赞同他的做法吗?在今天他的思想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查阅相关资料,摘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咏荆轲》、《读〈山海经〉》三首诗,试比较它们的不同风格。

2、课外积累一些古代隐士的材料,如林逋、李愿、严光等。储备一些写作素材。

学生活动

联系社会生活,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饮酒教学设计 第9篇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蚌埠四中 王蕊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由于对现实不满,便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抒写情志。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当然,写这类诗的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便是最具代表性的田园诗人。听闻美味,总不如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品尝陶渊明《饮酒》之美味吧!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九江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有心出仕,但又厌倦官场世俗的束缚,总处在出仕与归隐的心理冲突之中。他29岁开始人仕,时官时隐13年,这种“一心处两端”的矛盾贯穿一生,所以鲁迅说他“并非浑身是静穆”。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所写,但诗的内容不一定都与饮酒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饮酒》组诗 共20 首,本诗便是其中的第五首。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对照译文聆听诵读,注意字音及诗句的诵读节奏。(2)学生个读,师生做适时点评。

(3)学生齐读,整体感知诗歌意境及诗人情感。2.诗文探究、赏析。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蚌埠四中语文组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

(2)心远地自偏”中“远”的对象是什么?

明确: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3)

1、2两句是什么关系?

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

总结1、2句: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而作者却是个例外。

(4)“采菊东篱下”一句中有两个典型意象“菊”“东篱”,大家能通过回忆相关诗句来体味其中韵味吗?

明确:“东篱”:种菊花的地方,常用于田园诗中来表达诗人的志趣。“菊”:①高洁品格的象征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相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它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傲霜斗雪;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

②伤感的象征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菊花在李清照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

③斗士的象征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因见菊花在秋天独放的景象,想到要改变它的处境,让它在春天与桃花一齐开放,抒发了要为劳苦大众改变现状的思想感情。

④花之隐者也

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5)“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

明确:景物描写: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援引《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可见此句有深意: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

(7)总结3/4两句: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撷,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人景,2

蚌埠四中语文组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

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纯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

明确:“此”应该是指远离官场尘嚣,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这两句说这其中有人生的真义,想表达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

“真意”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

四、交流探讨

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明确:积极意义:陶渊明渴望自由,弃官归隐,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他的弃官归隐,独善其身,是对当时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

消极意义: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

五、课堂小结。

上一篇: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建工作述职报告下一篇:唯美伤感哲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