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教案及反思

2024-06-11

换位思考教案及反思(精选8篇)

换位思考教案及反思 第1篇

大班幼儿体育教案《原地换位拍球》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大胆尝试各种拍球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幼儿在熟练进行单手拍单球的基础上,练习换位拍球,通过拍球,激发幼儿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幼儿体育《原地换位拍球》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

拍球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在大班的孩子能熟练进行单手拍单球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换位拍球,以此来提高幼儿与同伴间的协商能力、配合能力、默契能力,同时,增进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以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熟练进行单手拍单球的基础上,练习换位拍球。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各种拍球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创造性。

3、通过拍球,激发幼儿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活动准备:

篮球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成一路纵队进入操场,并绕操场跑步一圈半圈

2、幼儿抱球成六路纵队站立,做准备运动(球操)。

(一)幼儿练习原位拍球。

幼儿站在一固定位置上单手拍单球。

(二)学习换位拍球,尝试花样拍球。

1、两老师示范换位拍球。提要求:a两人前后站位;b前面一人原地连续拍球10下以后快速从左侧后退;c前面一人后退时,后面一人快速从右侧上前,接着拍球,交接时球不能停顿。(图3)

2、幼儿自由练习。

3、幼儿集中,教师小结练习情况,并再次强调换位拍球要领。

4、幼儿根据提示再次练习。

5、幼儿集中,根据幼儿练习情况,分别邀请幼儿上前演示。

6、师:“刚刚我们学习了换位拍球,现在请小朋友用手中的球进行各种变化拍球,可自己进行,也可和同伴合作。”

7、幼儿自由进行花样拍球,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三)运球走(跑)。

1、引导幼儿跟着老师运球走(或跑,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而定)。(图4)

2、拍球走至操场边,将球放下准备下一游戏。

(四)奔跑游戏:追球跑

两老师在操场上随意传球并运球快速跑,幼儿追老师并设法拍到老师手上篮球。幼儿拍到球后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原地换位拍球活动是由两个幼儿合作完成的,在本次活动前幼儿已经能熟练掌握单手拍单球了,因此同伴间的协商、合作是此活动重点。活动中,幼儿能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主动与同伴沟通,包括谁先谁后、数数的节奏、换位时的方向等,在多次练习中感受相互配合的默契,从而完成换位拍球。同时,在**样拍球中,幼儿创造出多种拍球的方法,包括有双手拍双球、自转拍球、胯下拍球、边跳边拍球等等,极大激发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本次活动的环节清晰、严谨,目标能在活动过程中得到较好的落实,达到一定的运动量。

本文扩展阅读:球是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也叫做球体(solid sphere)。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就叫做球面,球的中心叫做球心。

换位思考教案及反思 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并背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要求、实质。2)理解并背会“换位思考”的含义、要求、实质。3)学会梳理本课知识框架。

4)通过习题训练考察自己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2、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学会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学会对周围的人持欣赏的态度,逐步实现对他人的理解和关爱。【教学重难点】

1、重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及“换位思考”的含义、要求、实质。

2、难点:通过情景体验,在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教学过程】

1、导课:

导语:请同学们先来看一幅图,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同样一幅图,我们来旋转一下,有什么变化?变成了一位妙龄少女。再来看第二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关注白色关注黑色)这两幅图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同样一幅图,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画面。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同样一件事,如果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是一种感受;如果能换一个角度,多从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可能又是另外一种感受了,更有利于我们融洽、友善地与他人相处。这也正是换位思考的妙处所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的第二个内容: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2、授课:

我们把本课的学习分为两大板块:知识梳理与巩固和活动体验与展示,首先来看第一版块知识梳理与巩固。在这一板块中,给大家提出的要求是静心、高效、专注;学习目标是。。(学生齐读)

自主学习首先请大家迅速阅读课本,根据提示完成表格时间3分钟。一会儿将通过四个环节来检验同学们的自学成果。看谁找得准

看谁背得好环节抢答要求:只有两次机会;一次回答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含义、要求、实质;一次回答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含义要求实质。与圣贤对话

刚才我们自学并背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关知识。这句话出自谁之口呢?(孔子)关于孔子你了解多少?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有两句话收录在本课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喜欢的)的事不强加在别人身上,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这是人与人交往时应该达到的基本标准,另一句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的生存和发展。这应该是我们所追寻的人与人交往的更高境界吧!活在2000多年前的孔子说的话至今还能警醒、指导我们,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古代圣贤的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这可能也是一个活在2000年前的人至

今还能在世界上为中华文化而代言的原因之一吧。知识梳理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这一课中涉及到两个问题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要求我们理解并记住它的含义、要求、实质(回忆一下),而实质是本课的重点之一;第二个问题是理解至上 善待他人,这里要学会两种与他人相处的方法和态度,换位思考和欣赏他人,换位思考的相关知识是本课的重点,(我们再来巩固一下,含义?要求?本质?)同时,在生活中学会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认识和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难点。

知识背下来了,是否会理解运用呢?通过做题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成果。看谁做得好

看谁讲得清(有问题学生问,没问题老师问)

紧张充实的知识梳理与巩固板块结束了。看一下各组得分情况(表扬先进 鼓励后进)

下面,我们来到或温情、或惊喜、或幽默、或出人意料的 活动体验与展示板块(要求、目标)

进入第一个体验主题一:学会欣赏他人。大家都各有优点,欣赏谁好呢?我把同学们都装进了这个盒子里,看看谁是今天的lucydog.任务要求:组内讨论,寻找、总结某某同学身上的优点(1——2处显著的优点)现场采访一下:这位同学,在同学们心目中,你有很多优点,你现在的心情如何?谈谈吧!(走到台下,随意找一位同学)看到被你欣赏的同学这么开心,你又是什么感受呢?看来欣赏别人和被别人欣赏都会给我们带来愉快的感受,会增进互相的了解、融洽双方都关系。好处多多,何乐而不为呢!以后,我们要多学着去欣赏别人哟!

主题二:学会换位思考(变形记节目现场)

《变形记》看过这部纪录片吗?欢迎来到变形记节目现场,在这里,我们将进行三次变形。

第一集:孩子变形妈妈

剧情:一向温柔的妈妈下班回来,愁眉苦脸的,脾气暴躁。因为一点小事就对我发火,我很委屈,想顶撞她两句。可转念一想:妈妈可能遇到了......角色:妈妈

任务:设想妈妈遇到的事情,诉说妈妈的心声(身体不舒服、被领导批评、和同事闹矛盾或当下班途中遇到了不开心的事)了解了妈妈的难处以后,你还会生妈妈的气吗?不仅不会,我们还要给予妈妈理解和安慰。现在,你还会生妈妈的? 第二集:学生变形老师

剧情:好不容易熬到周末,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数学王老师又布置了两张卷子。看来,这个周末又要在题海中度过了。真扫兴!老师这样做是不是有他的理由呢?

角色:数学老师

任务:帮老师找找理由,诉说老师的心声(这一单元是考试重点,这一部分内容是难点要通过多做题来巩固,)

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后,你还会心疼一个周末吗?

要理解一个人,接受一件事并不难,关键看你是否愿意变形,善于换位思考。接下来

第三集:健康人变形盲人(我们共同来完成)(配乐)如果你失去了双眼,再也看不到光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我失去了双眼,再也看不到光明:我最强烈的感受是自卑,是沮丧,是痛苦甚至是绝望;

如果你失去了双眼,再也看不到光明:你的生活将会变成怎样? 如果我失去了双眼,再也看不到光明:我将再也无法和同学们一起在阳光下自由自在的奔跑,同学们的生日PARTY也不再有我;

如果你失去了双眼,再也看不到光明: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如果我失去了双眼,再也看不到光明:最害怕那无边的黑暗和无尽的孤独;更害怕别人的讥笑和欺骗;

如果你失去了双眼,再也看不到光明:你最渴望的是什么?(先问同学们)如果我失去了双眼,再也看不到光明:最渴望的最渴望的事重新拥有光明。变形结束,睁开眼睛,回到现实中来,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大家在组内交流走进盲人世界的感受。(刚才,我们短暂的走近了盲人的世界,了解了盲人的孤苦无助,现在你还会歧视、嘲笑盲人吗?不会,相反,我们会尊重、理解、关爱包括盲人在内的所有残疾人)老师的感言

在刚才的变形体验过程中,老师也深有感触,有自己的感言。只是老师的感言,不是用说,而是要唱的。一首张以泓的《让我们换一换》送给大家。

共一片天空流动着一样的风,每个人的世界都不同。了解比拒绝更容易沟通。

伸出你的手抛开主观试着接受,如果我们能换一换,有些事也许会明白。

“换位思考”教学反思 第3篇

换位思考是指从对方权益出发,为对方目标提供平台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突破固有的思维习惯,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问题;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认识自我;了解别人的心理需求,实现真诚沟通。

教学中的换位思考是指教师为了全面、深刻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及效果,将认识立场转换到学生的位置上来进行设身处地的思考,换个角度组织教学;或是学生改变自己的角色,以“责任人”的身份重新审视教学,转换思维,自主学习。教师走下讲台,成为积极的“倾听者”,支持、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走上讲台,担当课堂的“代言人”,阐述、论证、评价教材内容。教师的换位思考,有利于走出“自我”,克服主观武断意识,实现从“主观”向“客观”的转化;学生的换位思考,有助于克服消极情绪,缓解心理疲劳,实现从“客体”向“主体”意识的转变。换位思考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和学生间因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思想认识等不同而造成的教学双向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差距,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克服教师单向思考方式所带来的主观性、片面性和武断性,为学习者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双方的教育教学沟通达到最佳的融合状态。

二、换位思考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换位思考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一言堂”的模式,教学过程不再单纯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获取,更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科研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换位教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的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其基本要求如下:

首先,学生主体地位必须突出,学生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驾驭者,真正成为建构知识的主人。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要摆脱对教师过多的依赖心理,主动地根据现有的信息去思考、假设、判断、概括和总结,全身心地投入课堂的学习活动,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宜选取难易适当的教材内容,要求学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或围绕主要内容有意识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判断、分析。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按照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讲解主要问题,或者讨论,最后由学生作评论性总结发言,教师总评。这样学生就扮演了教师的角色,预习、讲解和讨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的过程、知识构建的过程。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效果是比较好的,一方面学生对学习内容认识比较深刻,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突破重点和难点,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而是顾问和指导。

在换位思考的课堂上,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你上我下的角色换位,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要融入到学生的世界,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非常关键,教师需要选择难易适度、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材料;需要设计合理、有深度、有意义的任务、活动;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和相互交流;以及创造和谐、愉悦的环境和气氛等。实际上,教师担当了引导、帮助、顾问和支持的角色,即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这种多重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从新的角度把握教学脉络,从新的高度观察和组织教学。可以说,换位思考触动了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自身素质方面的思考,对教师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三,换位思考教学模式必须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避免从教师“一言堂”转向学生“一言堂”。

换位教学的目的,就是促使每个学生掌握、加深所学知识,发展智能,它是集体智慧迸发和群体脑力活动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机会均等,都有权利和义务陈述自己的观点,哪怕是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人人都应成为这种教学方式的主体。当然,学生每学期要学习几门课程,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一门课程上,况且一个学生的精力、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若把几个学生组织在一起,互有分工,相互讨论,不仅可以减轻个人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对问题的理解深度。

小组合作形式是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使个体行为成为集体智慧的一部分,淡化了个体与群体的对立。个体行为以集体行为为依托,学生个体的“声誉”、“地位”、“影响力”从属于小组集体,即使个体行为被群体予以否定,学生仍会积极探求为集体效力,因为在换位教学模式中,受到环境评判和检验的是小组集体而不是个体。学生个体会彼此帮助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个体的安全感意识增强,学生潜在的口才、学识及各种能力被激活。在换位教学的环境中,对学生而言,一方面更富有挑战性和竞争性,另一方面将为每个学生潜能的激发创造空间,有利于构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第四,换位思考教学模式的实现必须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依托。

换位思考教学模式得以实现的前提要有充分的材料和方便构建的支持性环境。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像、声音、动画配合文字,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表现力,增加课堂信息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实施网络课程教学,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和便捷的交流手段,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三、换位思考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意义

知识是促进发展的手段,思考是完善人性的动力。换位思考教学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对于构建学生主体地位具有实践意义。

第一,有利于构建学生个性发展空间。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健全人性的形成。换位思考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理念,鼓励学生自己找材料,设计课堂活动,并对教材内容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选择得到教师的尊重,同时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提供必要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视野更开阔,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构建其个性发展空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少有机会或只有少数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大部分时间处于沉默状态,只是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缺乏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因而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均不太理想。换位教学法把学生摆在“学习责任人”的位置,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以小组形式集体备课,以表演、对话、讨论等形式讲课。学生准备充分,有话可说,课堂气氛轻松愉快,生生互动,讨论热烈。这种氛围无疑为学生创造了运用知识表达思想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完全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语言交流氛围,使学生心理上怕犯表达错误的压迫感和拘束感减少了很多,学生变消极地听、记为积极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教学环节也由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的重点真正从传授知识转向提高综合能力。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

学生的研究不等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虽然两者在提出问题、推断结果、制定计划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学生的研究活动更多地体现为培养探究的兴趣与意识。当学生可以从多角度看待事物时,问题情景就能吸引并维持学生的兴趣,还能使他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主体,他们识别问题,并努力探求、理解问题。学生作为一名研究者角色,不断地了解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求知欲和好奇心,形成勇于创新的态度。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换位思考教学的一个潜在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社会性,让他们学会交往与合作,能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技能,是在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相互交流。在小组集体备课、小组集体担任专家组等活动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讨论,共享专业知识,共同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相互交流和鼓励,共享群体的思维与智慧,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愿意合作也善于合作的人。同时,学生在人格平等的环境里学习,也有利于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也更能体现其个人价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获取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自己,“换位思考”特别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鼓励学生跨出自身角色限制,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尝试自己做教师,对内容进行再加工,这一模式对学生自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吴一安, 刘润清.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报告.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1) .

[2]庞维国.从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着力点.全球教育展望, 2002 (5) .

“换位思考”教学反思 第4篇

一、换位思考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换位思考是指从对方权益出发,为对方目标提供平台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突破固有的思维习惯,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问题;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认识自我;了解别人的心理需求,实现真诚沟通。

教学中的换位思考是指教师为了全面、深刻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及效果,将认识立场转换到学生的位置上来进行设身处地的思考,换个角度组织教学;或是学生改变自己的角色,以“责任人”的身份重新审视教学,转换思维,自主学习。教师走下讲台,成为积极的“倾听者”,支持、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走上讲台,担当课堂的“代言人”,阐述、论证、评价教材内容。教师的换位思考,有利于走出“自我”,克服主观武断意识,实现从“主观”向“客观”的转化;学生的换位思考,有助于克服消极情绪,缓解心理疲劳,实现从“客体”向“主体”意识的转变。换位思考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和学生间因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思想认识等不同而造成的教学双向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差距,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克服教师单向思考方式所带来的主观性、片面性和武断性,为学习者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双方的教育教学沟通达到最佳的融合状态。

二、换位思考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换位思考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一言堂”的模式,教学过程不再单纯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获取,更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科研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换位教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的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其基本要求如下:

首先,学生主体地位必须突出,学生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驾驭者,真正成为建构知识的主人。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要摆脱对教师过多的依赖心理,主动地根据现有的信息去思考、假设、判断、概括和总结,全身心地投入课堂的学习活动,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宜选取难易适当的教材内容,要求学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或围绕主要内容有意识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判断、分析。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按照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讲解主要问题,或者讨论,最后由学生作评论性总结发言,教师总评。这样学生就扮演了教师的角色,预习、讲解和讨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的过程、知识构建的过程。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效果是比较好的,一方面学生对学习内容认识比较深刻,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突破重点和难点,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而是顾问和指导。

在换位思考的课堂上,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你上我下的角色换位,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要融入到学生的世界,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非常关键,教师需要选择难易适度、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材料;需要设计合理、有深度、有意义的任务、活动;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和相互交流;以及创造和谐、愉悦的环境和气氛等。实际上,教师担当了引导、帮助、顾问和支持的角色,即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这种多重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从新的角度把握教学脉络,从新的高度观察和组织教学。可以说,换位思考触动了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自身素质方面的思考,对教师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三,换位思考教学模式必须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避免从教师“一言堂”转向学生“一言堂”。换位教学的目的,就是促使每个学生掌握、加深所学知识,发展智能,它是集体智慧进发和群体脑力活动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机会均等,都有权利和义务陈述自己的观点,哪怕是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人人都应成为这种教学方式的主体。当然,学生每学期要学习几门课程,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一门课程上,况且一个学生的精力、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若把几个学生组织在一起,互有分工。相互讨论,不仅可以减轻个人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对问题的理解深度。

小组合作形式是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使个体行为成为集体智慧的一部分,淡化了个体与群体的对立。个体行为以集体行为为依托,学生个体的“声誉”、“地位”、“影响力”从属于小组集体,即使个体行为被群体予以否定,学生仍会积极探求为集体效力,因为在换位教学模式中,受到环境评判和检验的是小组集体而不是个体。学生个体会彼此帮助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个体的安全感意识增强,学生潜在的口才、学识及各种能力被激活。在换位教学的环境中,对学生而言,一方面更富有挑战性和竞争性,另一方面将为每个学生潜能的激发创造空间,有利于构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第四,换位思考教学模式的实现必须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依托。

换位思考教学模式得以实现的前提要有充分的材料和方便构建的支持性环境。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像、声音、动画配合文字,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表现力,增加课堂信息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实施网络课程教学,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和便捷的交流手段,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三、换位思考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意义

知识是促进发展的手段,思考是完善人性的动力。换位思考教学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对于构建学生主体地位具有实践意义。

第一,有利于构建学生个性发展空间。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健全人性的形成。换位思考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理念,鼓励学生自己找材料,设计课堂活动,并对教材内容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选择得到教师的尊重,同时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提供必要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视野更开阔,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构建其个性发展空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少有机会或只有少数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大部分时间处于沉默状态,只是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缺乏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因而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均不太理想。换位教学法把学生摆在“学习责任人”的位置,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以小组形式集体备课,以表演、对话、讨论等形式讲课。学生准备充分,有话可说,课堂气氛轻松愉快,生生互动,讨论热烈。这种氛围无疑为学生创造了运用知识表达思想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完全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语言交流氛围,使学生心理上怕犯表达错误的压迫感和拘束感减少了很多,学生变消极地听、记为积极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教学环节也由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的重点真正从传授知识转向提高综合能力。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

学生的研究不等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虽然两者在提出问题、推断结果、制定计划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学生的研究活动更多地体现为培养探究的兴趣与意识。当学生可以从多角度看待事物时,问题情景就能吸引并维持学生的兴趣,还能使他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主体,他们识别问题,并努力探求、理解问题。学生作为一名研究者角色,不断地了解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求知欲和好奇心,形成勇于创新的态度。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换位思考教学的一个潜在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社会性,让他们学会交往与合作,能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技能,是在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相互交流。在小组集体备课、小组集体担任专家组等活动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讨论,共享专业知识,共同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相互交流和鼓励,共享群体的思维与智慧,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愿意合作也善于合作的人。同时,学生在人格平等的环境里学习,也有利于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也更能体现其个人价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获取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自己,“换位思考”特别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鼓励学生跨出自身角色限制,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尝试自己做教师,对内容进行再加工,这一模式对学生自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反思 第5篇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反思

思品课的教育功能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关、价值观及世界观的教育。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只有用心做,才可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本节课在设计中,有以下优点:

1、导课接地气。导课是为了引出课题,素材的选取不要太“高大上”,让学生不知如何作答。因此我选取的素材是大家都熟悉的电梯按钮:“电梯里除了传统的纵向排列按钮外,为什么要有高度较低的横向排列按钮呢?为什么电梯四周要安装反光不锈钢板或镜子?”学生回答有:整理仪容仪表的、为残疾人和孩子准备的、扩大视觉空间的、防止有些人在狭小范围内的紧张感的,等等。无论他们回答哪一种,我都表示赞同,因为他们都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所以很自然的引出课题。

2、教材要整合。如果按照教材编写顺序讲,这节课总觉得讲不顺,因此我将内容调整为“如何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以及“怎样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两部分,使逻辑更严密。

3、素材生活化。本节课是教会学生如何与人交往,因此素材的选取应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才具有说服力。我以前的板书有点乱,我那天讲课时的板书很工整,我说“老师今后要把板书写好,让每位同学都能看懂看清楚。因为老师要站在同学们的角度看问题。”学生当时就给我掌声以鼓励。(现在我每节课的板书都很工整)

换位思考教案及反思 第6篇

还有一位高年级数学老师在讲公开课时,他整节课都板着脸,凶巴巴的。课一开始就讲作业情况,竟用指尖指着某某学生说他的作业书写还不如一年级的小学生。课堂上对于那些做不出习题的“学困生”,就厉声呵斥,眼睛像要喷出火。那节课是在很压抑的气氛中进行的。老师讲得怎样我都记不清了,因为我觉得这位老师从一开始上课就已经失败了。公开课都这样对待“学困生”了,平日呢,相信他们的每一天都是灰色的。

教育需要尊重,尊重首先要从捍卫儿童的尊严做起,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还有句话这样说的,“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有儿童的地位,绝不能以成人为标准而抹杀孩子的尊严。”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 第7篇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形成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理解换位思考的内涵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

欲达而达人”;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二.教学重点

理解换位思考的实质

三.教学难点

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四.教学方法

学生探究、教师点拨的互动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活动、体验和反思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明确知识点】

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105---108页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会下面习题,4分钟后上黑板默写。比一比谁最棒!

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什么? 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什么?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什么?

4.什么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实质)请欣赏笑话: 一辆公共汽车行至途中上来一个驼背的人,车上一个秃头的人想捉弄驼背人,于是他对驼背人说:“我认识你,你不就是前凹村后疙瘩队的高峰同志吗? ”说完后得意的看了看周围的人,驼背人看了他一眼,然后说:“我也认识你,你不就是灯泡厂无丝车间的光光同志吗?”周围的人哄堂大笑,秃头的人又气又羞

你能告诉大家秃头的人为什么又气又羞吗? 活动:留意生活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被人“捉弄”过?

比如:你的名字被人用侮辱性的语言写在课桌上;由于身材、外貌和某些特征被同学们取了绰号;被故意悄悄躲在楼梯口的同学吓了一大跳;你原本结实的座椅,被值日生偷偷换成松动的椅子了;辛辛苦苦整理出来的复习资料不翼而飞…… 1.谈谈你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儿?

2.你有没有对别人做过类似的事情应不应该那样做?为什么?

换位思考的方法之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温馨提示

要求: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问题1:你怎样评价小琳这样的做法?(对小琳的这种做法发表自己的观点)问题2:她做到换位思考了吗?为什么?

虽然小琳没有把什么强加于人,但是,她没有为别人的发展着想,没有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援助,这也是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如果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小琳能够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我是她”,那么她就应该及时帮助有需要的人。问题3: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每个人都要生存和发展,这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谋求自己发展的同时,请换位思考,别人和我们一样也需要发展。可见,换位思考不仅要做到不强加于人,还要做到在别人有需要时尽己所能帮助别人,正所谓: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故事感悟:

一个暴风雨的早晨,一位老人在海边看到许多小鱼被抛到沙滩上。

老人想到太阳一晒这些鱼都会死,叹息一声朝前走了。返回时,却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把鱼捡回海里。老人很感动,也弯腰来帮忙。

老人说你救了他们,谁也不知道,谁也不会在乎的!男孩却说:___________ 如果你就是一条被抛到沙滩上,被太阳炙烤着的小鱼,当时会想些什么?当小男孩将你捡起放回海中时,你又会想些什么?

如果你就是一条被抛到沙滩上,被太阳炙烤着的小鱼,当时会想些什么?当小男孩将你捡起放回海中时,你又会想些什么?

我们应该理解分担他人的困难、不幸和痛苦,急人所急,对人如此,对动物也是一样。1.欣赏情景剧

当妈妈满脸疲倦回家时……

问题:为什么母女俩当时没有做到换位思考?

(根据情境,小组讨论,找出双方的不足,派代表回答)小红:妈,你怎么才回来啊?!我饿扁了都!快给我做饭去!我要吃… 妈妈:你爸又出差了,我单位忙得要命。

小红:你这妈妈是怎么当的啊?!人家玲玲家的爸爸 妈妈对玲玲可好了,她一回家就能吃上美味可口热腾腾的饭菜,人家的福气怎么这么好啊!

妈妈:你这死丫头,人家玲玲学习成绩数一数二,平常还帮爸爸妈妈干家务,这样的孩子谁不喜

欢!

小红:是!别人家的闺女好!你叫她做你女儿好了!砰地一声,小红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 妈妈:你……

这次冲突很显然是由于母女俩都没有进行换位思考,没有找到打开心扉的那把钥匙。情景中主人公问题所在:

① 妈妈没有考虑到小红当时很饿

——不够体谅和理解

小红没有考虑到妈妈工作很累

② 你这妈妈是怎么当的啊?

相互指责,不够宽容,不够尊重

你这死丫头

③ 人家爸妈好,相互挑剔,不懂得欣赏对方身上的优点……

人家孩子懂事

换位思考的方法之三:设身处地、善解人意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我们要做到换位思考,首先要多一分欣赏、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换位思考在行动上的体现就是把这份爱洒向人家,用自己的善举帮助别人——与人为善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108页“青年和长者”的对话,从中受到的启示:

当我们以挑剔的眼光看人时,所获得的往往是讥笑、不满、愤怒和误解; 当我们以欣赏的眼光看人时,就会获得尊 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

案例分析: 小黄说:“我取得成绩时,引来的嫉妒会多余祝贺;逢遭不幸时,会有人在我的伤口撒盐,做落井下石的勾当。”王老师于是对小黄说:“不,那是你心头有阴影,清洗你自己,会看到另一番光景。”

1.小黄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改变对他人的态度,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为我喝彩

我为___________同学的勤奋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我为___________同学的爱心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我为___________同学的机智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我为___________同学的勇敢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我为___________同学的坚强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我为___________同学的细心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

换位思考的方法之四: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世界是美好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他们是可爱的;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我们就会心情舒畅,拥有快乐,拥有朋友!归纳总结提升认识

(结束语)期

同学们:

我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希望在日常生活中,紧握开启心扉的钥匙,多多换位思考,常常与人为善,我们的生命一定会更美好,我们的家庭一定会更和睦,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和谐!“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把今天学习的心得体会,讲给父母听。主动做一件为他人着想的事,想一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与班上对自己有意见的同学交心,征求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并谈出自己对他们的看法,主动消除误会。

板书设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理解、尊重、宽容和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

“换位”教学课的案例分析及反思 第8篇

一、“换位”教学授课人

本节课由3名学生进行授课: 第一位,性别: 女; 平均成绩: 124分( 是班里成绩最优异的) ; 第二位: 性别: 男; 平均成绩: 80分( 班里成绩中等) ; 第三位: 性别: 男; 平均成绩: 60分( 班里成绩低) 。

二、“换位”教学的内容

人教版高二英语 ( 下) 册Unit17 Disabilities ( Reading ) 为主要教学内容。

三、“换位”教学分析

( 一) 教学过程

第一位授课人: 教学过程由Greeting Revision、Lead in、Reading、post reading、Retell、Homework六个部分组成,在lead - in中通过世界上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导入了阅读课的主题,使大家对社会上的一些弱势群体充满了同情,并激励学生们勇于面队生活中的挫折,发奋图强的意志。这体现了课程目标中的情感认知; 在Reading中通过first reading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挥他们对文章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即将开展的阅读活动作好铺垫,而在second reading中通过归纳总结文章主旨和段落大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脉落,初步了解文章结构,更重要的是理解文章主旨和段落大意的能力是英语高考阅读理解部分检测的一种能力;再post - reading中的5个问题对文章内容进一步熟悉和巩固; Homework将本节课的内容作进一步的巩固,尤其是retell不仅能能使学生对文章主旨做一系统梳理,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位授课人: 教学过程由Greeting、Reading、explanation、Homework四部分组成,在Reading部分通过The first reading几个问题的讨论来了解文章大意; 在The second reading中找出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 在Explanation中主要通过translation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词汇和句子; 最后通过Homework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第三位授课人: 教学过程由Greeting、Reading、Retell、Homework四部分组成。在Reading部分通过the first reading让几位学生来朗读课文,以便了解文章大意; 在the second reading中授课人对第一二段进行翻译,并且对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讲解。在Homework中,要求预习以下段落。

( 二) 教学方法

第一位授课人: 采用任务型语言教言教学,设计的任务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授课人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诱导性的教学活动。

第二位授课人: 教学采用“单一的,输灌式”教学,未能很好体现对阅读文的整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授课人扮演了主导作用,没有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第三位授课人: 教学通过让学生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这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较好的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翻译,违背了阅读课的主旨。

四、师生“换位”教学反思及对教师教学的启发

三位授课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分析笔者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对情感认知的体现

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情感认知。在第一位授课人的教学过程中就有这一目标的呈现; 而在第二位、第三位授课人的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出来。

2. 从中高考对阅读的要求来看

第一位授课人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归纳总结文章大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脉落,初步了解篇章结构,是符合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要求; 而第二位授课人注重了词汇和句子的讲解,第三位授课人注重了翻译,都完全忽略了高考对阅读的这一要求。

3. 学习习惯差异

通过三位授课人的教学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学习习惯上的差异,这也是导致他们学习成绩差别的主要原因。尤其通过这节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他们的阅读习惯的差异是明显的: 第一位授课人能够通过快速阅读把握文章主旨大意,找到文章的关键句子,这也在阅读理解部分拿到高分;而第二位授课人,则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的是单词和句子的理解; 第三位授课人,在阅读过程中注重翻译,忽略了对于阅读文章主旨大意的把握。

针对以上三方面的情况,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即切忌逐字逐句翻译,过于在乎个别词汇的意义) 和阅读方法( 即通过略读、快读、查读、细读四步骤对文章逐一剖析) 。尤其对于中下等学生,教师一定要耐心的加以引导,将他们从阅读误区中解脱出来,争取在英语考试阅读部分有所突破。再则,教师应尽快从旧教材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最后 ,本节以三名成绩不同的学生的师生换位教学尝试,让笔者深刻体会到,如想取得更好的英语教学效果,必须从中等生、落后生入手,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培养。笔者相信,久而久之,英语教学和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会更上一层楼。

摘要:通过一节阅读课,进行了师生“换位”教学的尝试。通过本节课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对教师在英语教学的一些反思和启发。

上一篇:新年观礼花作文下一篇:机械设计大作业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