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高血压的原因

2024-07-08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精选15篇)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 第1篇

1.肾内升压物质增多而降压物质减少

慢性肾小球肾炎时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痉挛、阻塞使肾组织缺血,肾小球旁细胞不断分泌肾素,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全身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

2.血容量增加

醛固酮是人体内调节血容量的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肾小球疾病可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加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而一些利钠物质的减少,使肾脏重吸收钠、水增加,机体细胞外液容量增多,增加了血容量,从而使血压升高。

3.小动脉硬化

肾性高血压持续时间较久后,可出现小动脉硬化,以致全身小动脉阻力升高,不仅使血压升高,而且顽固并对降压药反应差。因此需要抗动脉硬化治疗。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 第2篇

孕妇高血压怎么办?孕妇治疗高血压不能单凭降压药物,因为过多地服用降压力量较强的降压药物,对孕妇或胎儿的健康不利,也不宜过多应用镇静药。一般比较安全的药物是利血平、降压灵或复方降压片等,也可用中药野菊花、罗布麻等。孕妇高血压怎么办?同时孕妇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刺激与情绪激动;保证充分睡眠和注意休息;饮食不宜太咸,每天食盐量不得多于半小匙,防止水肿,一旦发生水肿,应用双氢克尿塞等利尿药物。

2、加强产前检查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以2012 年7 月-2015 年7 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卒中引起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取60 例纳入本次研究。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 组为对照组,另1 组为观察组,两组均纳入30 例。患者入院后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卒中偏瘫。对照组: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14 例;患者年龄:45-72 岁,平均年龄为(57.6±3.2)岁。患病时间:1-3.5 个月,平均患病时间为(2.1±1.1)个月。其中17 例为右侧偏瘫,13 例为左侧偏瘫。观察组: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2 例;患者年龄:47-71 岁,平均年龄为(57.5±3.6)岁。患病时间:1-3.7 个月,平均患病时间为(2.2±1.3)个月。其中16 例为右侧偏瘫,14 例为左侧偏瘫。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病例资料,结果均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均采取单纯西药治疗,本次治疗用药为氢氯噻嗪、硝苯地平以及卡托普利。用法用量:氢氯噻嗪1 次20mg,1 日1 次。硝苯地平1次20mg,1 日3 次。卡托普利1 次10mg,1 日2 次。待患者血压平稳后则可停用氢氯噻嗪,并逐渐减少其他药物的用药量。

1.2.2 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临床治疗。本组患者使用中药汤剂为补阳还五汤加减。基础药方:黄芪120g,当归6g,赤芍5g,地龙、川穹、红花、桃仁各3g。对于气血阻滞在此药方基础上加用太子参及党参。对于言语不利者则加用远志、石菖蒲以及郁金。对于心悸、喘息者则加用桂枝、炙甘草。对于肢体麻木者则加用木瓜、伸筋草以及防己。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标准[3]: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改善程度在85%以上则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血压有明显下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改善程度在50%以上则为有效;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病况未有明显好转,或出现加重迹象则为无效。本次研究将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依据《中国脑卒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神经缺损情况,总得分低于15 分则可评为轻度缺损,总得分低于30 分则可评定为中度缺损,总得分高于30 分则表示重度缺损。取平均值进行组间对比。

(3)日常生活能力评分[4]:采用ADL量表进行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表中共涉及躯体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两个部分,共计14项。总分为64 分,总得分在16 分以下为完全正常,总得分低于22 分则为轻度障碍,总得分在22 分以上则为存在明显障碍。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对比采用 χ2检验,若组间对比结果显示P<0.05 则表示数据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对比结果显示P<0.05,详见下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对比

对比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其临床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因高血压可能导致脑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从而诱发脑出血或脑血栓,造成缺血性脑卒中[5,6]。同时高血压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小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则会引发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多会出现偏瘫情况,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干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7,8]。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卒中引起偏瘫得以在临床推广,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显著[9,10]。中医认为脑卒中偏瘫多为气血亏虚、脏腑失调所致,故治疗应用活血补气、祛瘀通络为主。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补阳还五汤以具有补气功效的黄芪为主药,同时配以当归、赤芍、川穹、桃仁、地龙、红花等药物,则可达活血化瘀、补气通络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证明对高血压脑卒中引起偏瘫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可有效提高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卒中引起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卒中引起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纳入3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治疗。结果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卒中引起偏瘫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卒中,偏瘫

参考文献

[1]陈萍,黄世杏.艾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14(7):454-455.

[2]徐大宇.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改善脑卒中中重度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22:180-181.

[3]雷迈,吕泽平,谭威,等.推拿点穴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2014,11(12):276-279.

[4]闵迎玖.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脑卒中偏瘫[J].湖北中医杂志,2014,13(6):57-58.

[5]余洁芳.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作用的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7(1):333-334.

[6]赵鬱.早期综合康复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偏瘫对照观察[J].内科杂志,2012,17(16):234-235.

[7]黄泽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卒中62例[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1(11):10-11.

[8]刘小英.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23(1):70-71.

[9]邹永玲.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1(7):66-67.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 第4篇

1泵设置操作不当

①停机后忘记将泵恢复为运行状态;

②追加量太少或基础率太低;

③采用超短效胰岛素治疗时,却按短效胰岛素设置基础率;

④泵的时钟设错(如将白天设成晚上);

⑤改用u100胰岛素后仍采用u40工作程序;

⑥泵本身故障。

2输注系统和埋置部位

①更换新的导管后直接开机运行,忘记先充注导管,排出导管内的全部空气。这样可能造成10余小时未向体内输注胰岛素而是空气;

②导管本身有微小裂缝,导致胰岛素溶液漏出;

③导管前端与胰岛素泵头部连接不牢固,胰岛素溶液漏出导管;

④针头与导管连接处破裂,造成胰岛素漏出;

⑤针头脱出皮肤,胰岛素未输入人体内:

⑥针头埋置部位皮肤感染,导管内有血液或其他体液,造成针头阻塞;

⑦针头扎进皮下硬结内,胰岛素未能被有效吸收。

3电池

①电池无电或电量不足;

②无备用电池可供更换。

4储药器

①储药器内胰岛素已用完;

②气泡堵塞储药器出口。储药器前端的“o”型环破裂,胰岛素漏出,未能经输入导管进入人体。

5气泡

①导管、储药器内的气泡阻塞导管,终止胰岛素的输注;

②胰岛素药瓶从冰箱取出后,立即充注到储药器内,并输入人体内,导致气泡形成并阻塞导管或针头。

6胰岛素结晶沉淀

①过期的胰岛素;

②胰岛素储存不当(强光照射、过热、冷冻)或胰岛素失效;

③反复使用同一根导管或使用过期输注导管、反复拆分导管、多次暂停输出、针头太细等,容易在导管或针头处形成胰岛素结晶沉淀;

④人胰岛素类似物较天然胰岛素容易出现结晶;

⑤导管内外层采用的聚氯乙烯材料,可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透过,并溶入胰岛素溶液中,降低其pH值,使胰岛素沉淀;

⑥聚氯乙烯导管的内壁可吸附胰岛素分子,会使胰岛素的效价降低。

引起孕妇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第5篇

1、孕期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血压容易升高。

2、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冒,也增加了准妈妈血压升高的危险。

3、妊娠高血压有一半发生在第一胎,尤其是年龄太轻初孕妇或高龄初孕妇更易发生高血压。

4、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的孕妇或上一胎有妊娠高血压的妈妈也都容易患妊娠高血压。

5、营养不良如贫血、低蛋白血症的妈妈也较容易患妊娠高血压。

6、孕前体型矮胖者,体重指数大于24者,会增加孕后血压升高的危险。

7、羊水过多,双胎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及葡萄胎等会使子宫张力过高,引起高血压;因此,多胞胎怀孕及葡萄胎的孕妇,也都是妊娠高血压的高危险群。

8、家族中有高血压史,尤其是孕妇之母有中度妊高征史者,孕妇易患高血压。

9、缺钙也可引起血压升高。妊娠易引起母体缺钙,导致妊高征发生,孕期补钙可使妊高征的发病率下降。

孕妇高血压怎么办?

一、饮食疗法

孕妇要适当限制热量,防止过食。因为肥胖是妊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且孕妇卧床休息后需求热量减少,过多热量负荷能够加重病情。适当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如进盐过多,可使钠在血管壁滞留,增加血管壁对增压物质的敏感性。进食优良高蛋白食物,因为妊娠高血压疾病有蛋白尿,常伴有低蛋白血症,但对肾功能不全者除外。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钙剂,可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

二、体位疗法

患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应左侧卧位卧床休息,因为左侧卧位有较好的利尿作用,能降低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功能,纠正子宫胎盘缺氧。

三、降压药物治疗法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第6篇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不良生活习惯与高血压: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入,均可引发高血压。另有研究表明有经常熬夜习惯的人易患高血压病,甚至发生中风,而生活井然有序,平时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压比例低。

工作压力过重与高血压: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心脏负荷加重,引发高血压。

性格与高血压:性格与高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引发高血压

遗传与高血压: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饮酒与高血压:过量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的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长期这样,高血压发病率增大。过度饮酒还有导致中风的危险。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g(约1两白酒),女性应不超过20mg。

高血压的注意事项

引起高血压有什么原因 第7篇

高血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心理的,生理的,社会的因素等,下面我们根据分类来分别阐述引起高血压的原因: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

1、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不仅血压升高发生率有遗传性,而且在血压高度、并发症发生以及肥胖也有遗传性。

2、环境因素,其中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环境因素如下:

(1)饮食:摄入过多的食盐,钾和钙摄入量过低,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不足,都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2)年龄:年龄与高血压的关系也很大,年龄越大,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就越高。

(3)饮酒:酒能引起和加重高血压,损害心脑血管。

(4)吸烟:长期吸烟能引起小动脉持续收缩,形成小动脉硬化,引起血压升高。

(5)精神刺激: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患高血压的也较多。

3、其他因素: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其他原因有体重和口服避孕药等,具体如下:

(1)体重: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增加。

(2)避孕药: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率及程度与服用时间长短有关,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高血压一般为轻度,并且可逆转。

(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0%有高血压,血压高度与病程相关。

二、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

1、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先天性肾脏病变、继发性肾脏病变、肾动脉狭窄、肾肿瘤。

2、内分泌疾病: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性变态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征。

3、心血管病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

4、颅脑病变:脑肿瘤、脑外伤、脑干感染。

5、其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拟交感神经药、甘草等。

预防高血压的方法

一般在中老年人中,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一中疾病,所以大家要积极做好该病的预防措施,这样就可以少遭受疾病带来的危害了。但是很多朋友只有疾病发生的时候才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预防高血压的方法。

1、平衡膳食

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和水果和蔬菜。多吃一些纤维含量高的食物,还可以有效的防治便秘的产生。限制食盐摄入量,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小于6克。

2、适当的运动

运动对于高血压的预防是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增强肌肉和骨骼关节僵硬的发生,能增加食欲和肠胃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3、戒烟戒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的生成,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会增加5-20次,收缩压增加10-25mmhg。因为尼古丁中的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心率加快,同时也会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的茶酚胺,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的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血压升高的发生。

4、平衡心态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容易发怒,情绪不稳定,这些都是诱发高血压的因素,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出现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有较大的精神压力的时候就要释放出来,可以选择朋友或者是家人倾诉。

5、控制体重

引起电气火灾的原因分析 第8篇

相当多的电气火灾是因导体的连接不良引起的。导体间的连接有两种:设备端子和线路之间以及线路和线路之间的永久连接为固定连接;开关两触头间和插头、插座间的断续的连接为活动连接。两者都有可能因连接不良产生高温和电火花而引起火灾。为避免这类火灾的发生, 要求电气连接的导电良好, 也即接触电阻应尽量小。

电气连接的接触电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膜电阻, 另一是收缩度电阻。膜电阻是指导体表面导电能力很差的一层所形成的附加电阻, 它因导体接触面上的尘埃、腐蚀物、氧化物而产生。收缩电阻是指电流通路收缩而形成的电阻。因导体接触凹凸不平, 接触面实际由若干接触点组成, 这使实际接触面减少, 电流在接触点处收缩集中, 由此形成附加电阻。

导体连接处如果接触电阻过大将因发热而产生异常高温。如果连接不实也可因导体连接的若即若离产生电火花而引起异常高温。凡此种种都可成为危险的电气火灾起火源。

2 防范导体连接不良起火的要点

为减少连接不良引起的起火危险, 应尽量提高连接的质量, 也就是电气的连接应具有足够的接触面和接触压力, 并应具有光洁的接触表面。

3 电气线路中铝线比铜线更容易起火

大家知道铝线起火的危险远大于铜线。铝线的起火不在铝线自身而在铝线的连接。与铜线相比, 铝线连接的起火危险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铝线表面易在空气中氧化。凡导体表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膜电阻。若膜电阻引起连接处过热;过热又使得膜电阻增大, 导电情况就越恶化, 而铝线连接中这类过热的情况尤为严重。这是因为铝线表面即使刮擦光洁, 它只需在空气中暴露数秒钟即可被氧化而立即形成一层氧化铝薄膜, 其厚度虽只几个微米, 但却具有很高的电阻率, 从而呈现较大的膜电阻。因此在铝线施工连接时, 应在刮擦干净铝线表面后立即涂以到电膏, 以隔断铝线连接表面与空气的接触, 不然将增大连接电阻。

2) 高膨胀系数。铝的膨胀系数高达23*10-6/℃, 比铜大39%, 比铁大93%。当铝线与这两种金属导体连接并通过电流时, 连接点因存在接触电阻而发热。这3种导体都膨胀, 但铝比铜、铁膨胀更多, 从而使铝线受挤压。线路断电冷却后铝线被稍许压扁而不能完全恢复原状, 这样就在连接处出现空间而松动, 并因进入空气而形成氧化铝薄膜, 这样就使接触电阻增大。下次通过电时发热将更剧, 使情况更为恶化, 严重时可能因产生异常高温或迸发电火花而引燃起火。为此大截面积的铝导体与铜、铁导体连接时应配置过渡接头。小截面积 (不大于6mm2) 铝线的连接则应采用弹簧压接帽, 这样无论连接处是否通电, 有无发热, 连接接触面都处于弹簧的压力下而使空气和潮气无隙可入, 从而保持连接的导电良好。

3) 易出现电解腐蚀作用。若不同电位的两金属存在带酸性或碱性的液体, 则两金属将形成局部电池。铝的电位为-0.78V, 而铜为-0.17V, 当铝导体与铜导体间存在含盐分的水分时就形成此种局部电池。电离作用将使电位高的铝导体受到腐蚀而增大接触电阻。

4) 易被氯化腐蚀。对于PVC绝缘分解的铝芯电线、电缆, 还可能出现另一个问题。为阻止PVC绝缘分解出氯化氢体, PVC绝缘内添加有阻止分解氯化氢的稳定剂。但当线路温度超过75℃时, 例如发生线路过载或因其他原因而使连接处温度过高时, 稳定剂就不再能阻止氯化氢的形成, 氯化氢是要腐蚀铝的, 这同样也将增大接触电阻和起火危险。

4 电源插头和插座起火的原因

插头、插座属线路连接附件, 它和开关触头一样是一种活动连接。墙上安装的固定插座由专业电工施工, 这种插座和与电器具配套的电源线插头如按产品标准制作, 一般都能满足上述低接触电阻的要求, 发生电气火灾的几率较小。大量的插头、插座火灾发生在用户加接的不正规插头、插座上。在设计中墙上固定插座数量安装过少, 用户几乎全部都要自己加接插座供电。一般老百姓不懂电气安全知识, 他们在电料店买价廉质次的插座板, 用一段双芯PVC绝缘电线用插头从墙上一个固定插座接用多个电器具。在发达国家非固定安装的临时的线路插座板即使选材和安装合格, 也只允许临时短期使用, 用毕必须拆走。而在我国几乎所有的用户都将这种不安全的临时线路插座板无限期地使用下去, 这样就给电气安全带来许多隐患。因双芯PVC绝缘电线既少一根PE线, 又没有护套作机械保护, 很易导致人身电击和绝缘破损短路事故。而临时线路插座板的插头、插座或因接触面积和压力不足, 或因接线不正规以及其他一些缺陷, 往往因接触不良等原因而导致异常高温和打火。接线端子处的一段PVC绝缘还会因为连接不良产生的高温而融化, 引起线路短路。特别是当这种插座板接用的电气负载大时更容易导致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5 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

1) 普及安全用电教育力度, 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彻底克服重用电轻安全的思想观念;

2) 按照电气设备的性能要求, 合理选择, 正确安装使用;

3) 选择导线时应满足负载电流的要求, 随负荷增加导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更换新的导线或采取其它补救措施;

4) 经常巡视观测掌握线路, 设备的运行情况, 避免缺陷运行及过负荷运行, 发现导线破股断股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5) 正确选择保护装置, 合理整定, 在过负荷或短路时能及时准确可靠的切断电源。杜绝用铜铅丝代替熔断件使用;

什么型的高血压易引起心梗? 第9篇

高血压患者去医院应该看哪个科

在现场问答中,只有将近五分之一的观众回答对了这个问题。专家介绍,高血压患者去医院应该要看心脏内科和神经内科两个科。

这是因为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这些虽然根在心脏病,但同时会影响到人的大脑。心病和脑病需要联系起来进行治疗,医学上称为心脑同冶。在人体中,大脑中的动脉和心脏中的冠状动脉同属人体极重要的血管,如果只看了其中一个科室,就很有可能顾此失彼,一旦有事就有可能危及生命。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在泵血的同时会对血管壁形成一种冲击力,就像河床一样,压力越大冲击力越大,长年累月之下就有可能会在血管壁上撕开一个口子。如果这个口子在心脏上,就是冠心病;如果在大脑中,病人可能会出现昏迷甚至偏瘫。

一天当中什么时段血压最高

既然高血压对血管造成的危害如此严重,甚至有可能会瞬间夺去病人的生命,那高血压患者就有必要及时了解血压的变化情况。那血压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专家介绍,一般说来,早晨的血压最高。

这是因为早晨起来后半个小时内,人们由睡眠转变为清醒状态,心率会加快、血压也会慢慢升高。与此同时,由于一夜未喝水,人体的血液黏稠度也会增加。因此,如果说在这个时间段内没有补充足够的水分,就会增加很多的风险。有经验的医生都知道,急诊室最忙的时候不是前半夜,也不是刚过零点,而是在早晨天快亮的时候。

所以,专家提醒,老年人在起床的时候一定不要猛起床,而是要醒半分钟,再坐半分钟,甚至可以在床上活动半个小时再下床。如果去锻炼身体,也要考虑到自己身体的状况,测一测血压是不是正常,有没有一些危险因素,一味盲目地锻炼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H型高血压更易引发脑梗

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很广,那是不是每个高血压的患者都会脑梗呢?专家介绍,高血压患者最忌讳的是血压的波动。比如今天180mmHg,明天110 mmHg,后天200mmHg,类似的波动对血管壁损害更加剧烈,更易造成心肌梗或脑梗的发生。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高血压,也是我们中国人发病率比较高的,即H型高血压。它的命名来自于我们身体里的一种叫同型半胱氨酸的成分,这种成分的英文首字母就是H。所以,由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而引起的原发性高血压,被称为H型高血压。研究证实,H型高血压在亚洲人中发病率比较高,这个比例高达25%。更为致命的是,有三分之二的脑梗病人都有H型高血压,并且它还会导致脑梗的复发,使病人的病情雪上加霜。患有高血压的人,可以到医院抽血进行化验同型半胱氨酸的数值,如果大于10,基本就可以诊断为H型高血压。但这个数值也不宜过低,否则容易引起大脑缺氧,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高血脂也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除了高血压之外,高血脂也是同时影响到心脏和大脑的另一罪魁祸首。专家介绍,血脂会进入人体血管内膜下,而且进入得越多,后续的血脂就越容易进入。当血脂进入到血管内膜下有达到一定量的时候,血管内膜会慢慢被撑薄,久而久之可能发生破裂,破裂后血小板就会在此处大量的堆积,从而形成了血栓。血栓存在于不同位置时会表现出不同症状,如果血栓在心脏则为心梗,在脑部则为脑梗。所以,血脂高的人也应该格外地关注自己的心脏和脑部血管的健康情况。

李雪源据央视《健康之路》整理

高血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第10篇

引起高血糖的原因1,过多食入高油脂食物:引起胰岛功能不能很好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升高。

引起高血糖的原因2,长期便秘:导致代谢紊乱,血液循环不利,影响血糖。

引起高血糖的原因3,患者因外伤、手术、感染发热,严重精神创伤,呕吐、失眠、生气、焦虑、烦躁、劳累、以及急性心肌梗塞等应激情况:可使血糖迅速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引起高血糖的原因4,感冒:感冒后可使血糖升高。

引起高血糖的原因5,气候因素:寒冷剌激可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肝糖原输出增加,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减少,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夏季炎热多汗,注意补充水分,否则血液浓缩而血糖增高。

高血糖的原因6,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导致病患者暂时性机体不良反应。

高血糖的饮食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1.总热量

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也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查表获得。算出标准体重后再依据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

根据标准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热卡量后,还要根据病人的其他情况作相应调整。儿童、青春期、哺乳期、营养不良、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总热量。肥胖者要严格限制总热量和脂肪含量,给予低热量饮食,每天总热量不超过1500千卡,一般以每月降低0.5~1.0kg为宜,待接近标准体重时,再按前述方法计算每天总热量。另外,年龄大者较年龄小者需要热量少,成年女子比男子所需热量要少一些。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千卡,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现认为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5%~65%,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根据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可进主食(米或面)250~400g,可作如下初步估计,休息者每天主食200~250g,轻度体力劳动者250~300g,中度体力劳动者300~400g,重体力劳动者400g以上。

3.蛋白质

蛋白质每克产热量4千卡。占总热量的12%~15%。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体重约1g。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每千克体重1.5~2.0g。糖尿病肾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减至每千克体重0.6g。

4.脂肪

血压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第11篇

病因:

是遗传、营养不均衡、体重、吸烟、精神及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多数学者认为高级神经功能失调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体液、内分泌因素、肾脏也参与发病过程。

病理:

高血压病最重要的病理改变是细小动脉痉挛,持续进展即可引起小动脉管壁重构,加之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的长期存在,血粘度高,血脂高,血流速度减慢,胆固醇等在血管壁沉积,导致重要靶器官,心、脑、肾缺血损伤,累及全身大、中、小动脉硬化。

高血压病常用的治疗药物目前主要有六大类:

1)利尿剂:如,安体疏通、氢氯噻嗪(双克)、呋塞米(速尿)、寿比山等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的吸收,使血容量减少,心排量下降而降压。常作为基础药物,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

缺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糖耐量降低、室性早搏、脂质异常等,有糖尿病、血尿酸升高的不宜使用。

2)β-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为心得安、倍他洛克,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早期高血压,尤其是心肌损害,心肌缺氧的情况较为合适。

缺点:因其有收缩支气管和外周血管的作用,因此对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和患有周围血管疾病的人群应避免使用;支气管哮喘,代谢混乱,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心动过缓及心脏疾病中一些传导阻滞现象不宜使用。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开博通、雅施达,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而降低血压。

缺点:孕妇、哺乳期妇女及严重肾功能不良者或双侧肾动脉狭窄者忌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咳嗽、高血钾、低血压、斑丘疹、白细胞减少等。

4)钙通道阻滞剂:代表有心痛定、尼群地平、洛活喜、波依定、异搏定等,阻滞钙离子进入平滑肌细胞,使心肌收缩性降低,外周血管扩张而降压。

缺点:除可引起头痛、颜面潮红等副作用外还可导致反射性心动过速,不利于心绞痛的控制。尤其以头痛和踝部水肿最为常见;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代表有科素亚、代文,降压作用明显,但目前尚无可靠证据表明其能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6)α--肾上腺能阻滞剂:近几年刚被推为一线降压药,通过扩张血管来进行降压。

孕妇血压偏高的原因引起的 第12篇

避免体重增长过快或过慢。我国传统上会让孕妇在孕期大量摄入食物--只因为“要吃两个人的饭”。但胎儿的发育是逐步的,特别是孕早期,过多的能量摄入,极有可能会导致孕妇肥胖,进而产生孕糖。

2. 低盐饮食是关键

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日5、6克。当出现严重的水肿时,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也要把食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3、4克。可以使用专门的盐勺(每勺2克食盐),每餐定量用盐。也可以购买、食用低钠盐。所谓“低钠盐”就是用一部分氯化钾等化合物替代一部分氯化钠,在咸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钠(对血压有害的元素)的含量减少30%左右,相当于变相的低盐。还要少吃高钠食物,如酱油(盐)、蚝油(盐)、酱类(盐)、咸菜(盐)、虾皮和海米(盐)、咸鸭蛋(盐)、腌制的蔬菜(盐)、味精(谷氨酸钠)、面碱(碳酸钠,多用于挂面、切面等面食或糕点)、小苏打(碳酸氢钠,多用于苏打水、饼干等)、防腐剂(苯甲酸钠等,多用于饮料、肉制品、小零食等)、发色剂(硝酸钠,多用于火腿肠、腊肉等肉制品)。

3. 多吃富含钾的食物

包括绿色叶菜、菌藻类、水果(尤其是柑橘类)。瘦肉、禽类、鱼类、乳制品和豆类也是钾的良好来源。钾的摄入量增加,会减少身体对钠的吸收。

4. 少吃脂肪

脂肪的供能比应≤30%,特别是饱和脂肪(供能比<10%)和胆固醇(<300毫克/日)。脂肪主要来自烹调油和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都要加以控制。其中肥肉、肥瘦肉、五花肉、肥牛肉、肥羊肉、猪排、牛排、鸭肉、鹅肉等含有较多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内脏含有大量胆固醇,也不宜食用。此外,要注意饼干、面包、方便面、汉堡包、油炸零食(如薯条)、糕点、油条、葱油饼、抛饼等食物当中有大量脂肪。

5. 避免工作过度紧张和劳累

引起免疫副反应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第13篇

1 引起免疫副反应的原因

免疫副反应是动物接种疫苗后, 产生对机体有益反应的同时或之后发生了与免疫接种有关的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引起免疫副反应的原因十分复杂, 其中有些原因已搞清楚, 有些尚不清楚。根据笔者在动物防疫实践中的分析, 免疫副反应主要是由于疫苗的特性、质量、使用和动物个体因素以及操作不当等几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有的可能是单一因素引起的, 有的则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

1.1 疫苗本身的因素

如疫苗的生物学特性、生产工艺 (在疫苗的制造过程中, 常需要添加一些必不可少的物质, 如培养基中的某些营养素、动物血清、动物组织、细胞残片等) 和附加物质 (如防腐剂、佐剂等) 。

1.2 疫苗使用的因素

如使用劣质或过期疫苗、错用稀释液、接种部位不准确、接种剂量过大、接种途径错误、注射器材消毒不严等。

1.3 动物个体因素

某些接种对象由于健康、精神因素或处于某种病理生理状态, 例如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紧张、体质衰弱、低血糖、癫痫等。

1.4 人为操作因素

几种疫苗同时接种。有些动物防疫员在实际工作中, 为了提高防疫工作效率, 图方便, 省事, 给猪进行免疫接种时, 猪瘟疫苗、猪口蹄疫疫苗同时注射, 给鸡进行免疫接种时, 鸡新城疫疫苗、禽流感疫苗一起注射, 不仅减弱机体产生抗体的机能, 降低预防接种的效果, 而且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

出现免疫副反应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当动物接种疫苗后, 没有进行检查和观察, 发生了过敏反应也不处理, 有的干脆注射一针抗生素了事, 从而导致副反应加重, 最终造成动物死亡。

消毒不严。有的防疫员在免疫接种过程中不注意换针头, 注射部位不消毒, 很有可能出现带毒感染, 甚至导致疫情暴发。

2 免疫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

在接种部位出现普遍的炎症反应, 如红、肿、热、痛等。

畜禽体温升高、跛行、减食或短暂停食、产乳量或产蛋量降低等。

过敏性反应:免疫接种后短时间内即可出现症状。初期烦躁不安, 皮肤红斑、瘙痒, 肌肉震颤, 出汗, 流涎, 呼吸困难, 黏膜发绀, 心动过速, 呕吐。血压急剧下降, 昏迷, 抽搐。轻者意识朦胧, 重则完全消失, 甚至出现血管性虚脱和循环衰竭。若抢救不及时最终因极度呼吸困难、休克而导致死亡。

妊娠母畜出现流产、死胎现象。

激发其他疾病或加重疾病。对体质弱小、患病畜禽接种疫苗, 由于畜禽免疫系统紊乱、抵抗力下降, 而激发其他疾病或加重病情, 甚至加快病畜死亡。

3 免疫副反应的救治

免疫接种后出现轻微的局部炎症反应, 一般不需处理, 1~3d内可自行恢复。出现轻度免疫过敏性反应的动物, 1~2d内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以不用任何药物为好, 但也要随时观察, 防止病情恶化。

对严重过敏性免疫副反应动物的救治应争分夺秒, 应立即去除致病因素, 进行抢救, 首要的急救措施在于迅速纠正循环衰竭状态, 其中最有效的药物是0.1%肾上腺素, 皮下或肌肉注射, 剂量为马、牛2~5ml, 猪、羊0.2~1.0ml, 犬0.1~0.5ml, 猫0.1~0.2ml。也可立即针刺耳尖、尾根部位, 放血少许。此外, 还可配合应用各种抗组胺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各种中枢兴奋剂。

对症治疗。体温超过40℃者, 可注射复方安基比林;心脏衰弱、皮肤发绀的, 可注射安钠咖。并注意保暖, 将动物置于安静通风处, 给予充足干净饮水。

对因发生免疫副反应使用过药物治疗的动物, 待其完全康复后应及时补免。

4 减少免疫副反应的技术措施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 增强畜禽的体质, 提高抗病力, 使畜禽有健壮的体质能耐受免疫反应。

对患病、体质弱畜禽、孕畜暂缓接种。预防接种前, 应对被接种的畜禽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调查了解, 特别注意其健康状况、年龄大小、是否正在怀孕或泌乳, 以及饲养条件的好坏等情况。成年的、体质健壮或饲养管理条件较好的家畜, 接种后会产生较坚强的免疫力。反之, 幼年的、体质弱的、有慢性疾病或饲养管理条件不好的家畜, 接种后产生的抵抗力就差些, 也可能引起较明显的接种反应。怀孕母畜, 特别是临产前的母畜, 在接种时由于驱赶、捕捉等影响或者由于疫苗所引起的反应, 有时会发生流产或早产, 或者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 泌乳期的母畜或产卵期的家禽预防接种后, 有时会暂时减少产奶量或产卵量。所以, 对那些幼年的、体质弱的、有慢性疾病的和怀孕后期的母畜, 如果不是已经受到传染的威胁, 最好暂时不要接种。对那些饲养管理条件不好的家畜, 在进行预防接种的同时, 必须创造条件改善饲养管理。

免疫接种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免疫接种过程要严格消毒, 真正做到一畜一针头, 一畜一棉球。疫苗配制防止污染, 使用专用稀释液或生理盐水, 摇动小瓶至疫苗完全溶解后使用。做到接种部位准确、进针深度适中、接种剂量准确、注射器材严格消毒等。

免疫接种后给予适当休息。免疫接种后不能立即驱赶或使役, 应让其充分休息。

免疫接种后, 注意观察, 对个别动物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反应严重者, 要及时用抗过敏药物、强心药等药物对症治疗。

疫苗生产厂家要保证疫苗的使用安全, 同时改进疫苗佐剂, 减少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

免疫前进行抗体检测, 有针对性地进行疫苗接种, 防止盲目接种。

动物防疫员在免疫接种时, 应准备好抗过敏药, 如肾上腺素。发现过敏动物立即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

动物防疫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爱护家畜, 不粗暴对待动物, 接种时做到轻手轻脚。接种后, 要向群众说明加强饲养管理, 使动物机体产生较好的免疫力, 减少接种后的反应。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 第14篇

高血压患者要想预防左心室肥厚,首先要控制好血压,将血压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避免心脏压力负荷的加重而引起左心室肥厚。高血压患者一旦患了左心室肥厚,就要在控制高血压的基础上设法改善左心室肥厚的症状,以预防心功能不全、心衰等情况的发生。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这些当前最为常用的降压药,都具有抑制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功效。因此,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应选用上述降压药进行治疗。

在上述具有抑制和逆转左心室肥厚作用的降压药中,疗效最好的药物当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临床研究发现,这两类药物都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来起到降低血压、降低心脏负荷、减低心肌能量代谢等作用的。这些作用可以阻止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与发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脏的功能,预防心衰的发生。另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单独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是单独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都不能完全阻断其体内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而若将这两类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并能有效地减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引起干咳的副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将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首选治疗方案。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有苯那普利、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等。常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主要有氯沙坦、缬沙坦、伊贝沙坦等。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可以这样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每日服用1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中的苯那普利,每次服10毫克。同时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中的氯沙坦,每日服1次,每次服50毫克。这两种药物均应在早晨起床后(一般在8点左右)服用,可长期服用。

什么原因引起血压偏高 第15篇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其它疾病的症状表现,病因明确而具体,但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不明。但是,可知的仍有一些因素有传导高血压,具体如下:

1、职业。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有所不同,一般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较体力劳动者高,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患病率高。

2、饮食。摄入过量钠盐、大量饮酒、长期喝浓咖啡、膳食中缺少钙、饮食中饱和脂肪酸过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降低等饮食习惯都可促使血压增高。

3、吸烟。吸烟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并可使血压升高,烟草中烟碱和微量元素镉含量较高,吸入过多的烟碱和镉可导致血压升高。

4、地区差异。不同地区人群的血压水平不尽相同,中国北方地区人群收缩压平均数比南方地区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其可能原因与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外。

5、精神心理因素。精神紧张,不良的精神刺激、文化素质、经济条件、噪音、性格等均可能影响血压水平。

6、肥胖。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高血压、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往往合并存在。

7、遗传。高血压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属多基因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单卵双生者;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

8、性别和年龄。35岁之前,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35岁之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升高幅度可超过男性。但无论男女,平均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收缩压增高比舒张压更明显。

调整血压偏高的方法:

主要从三方面来调整。

1.饮食:高血压其实还好,没有很多不能吃的东西,肥肉和猪油是绝对不能吃,香烟不能抽,啤酒白酒不能喝,但是可以喝红葡萄酒,对血管有好处。海鱼海带紫菜这三样是对高血压的人有好处的。油盐需要控制,要少吃盐和油。一般高血压的人都比较胖,如果能通过健康饮食减点肥就更好了。

2.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很多疾病都有好处,得高血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运动。走路就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不是平常的散步,是速度比较快的走,一般一分钟走90步左右,一开始不用走太快,要循序渐进,不能太累。路程和时间最好要长一些,半小时左右比较适合。时间不能选在刚吃完饭的时候,要饭后半小时以上才行。

3.保健品:营养食品。最最主要的是一个叫沙棘油的东西,它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清除血管内垃圾,软化血管,对高血压高血脂都有很好的效果。

还有松花粉,是用来保护肝脏的,因为高血压的药物对肝脏不太好。

还有一些茶饮料:菊花茶,普洱茶,山楂茶,荷叶茶,罗布麻茶。这些有些是降压的,有些是减肥的,都很好。

上一篇:2024六一儿童节活动致辞下一篇:办公室行政主管竞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