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范文

2024-07-26

读历史范文(精选8篇)

读历史 第1篇

洞穿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让人敬佩的英雄好汉,也有使人唾弃的昏君。读完了《历史话苑》后,我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篇文章记忆深刻,因为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若有昏君的可悲下场……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在新中国还未成立之前,中国一片腐败,英法便趁机联合起来进攻北京,他们占领了圆明园,并且将其洗劫一空,最后还用一把火烧了那里。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才意识到一个国家繁荣富强是多么的重要!有一个好的领导人是多么的重要啊!在这篇文章中,我了解到当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城时,咸丰皇帝不是与百姓们奋起抗战,而是仓皇地逃往承德,把繁华的京城和无辜的百姓,统统丢给了英法两国强盗,让强盗们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北京。这种行为,让我十分的震惊,作为一代君王,在危难之时,他竟然能为了自身的安全而抛弃他全部的子民,这是多么惨无人道的事情呀!

作为一国之君,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与人民同吃苦、共患难的精神,而咸丰皇帝则恰恰相反,有的只是自私自利,一点儿都不为他人着想。他不把自己的子民平等的看待,而把他们当成了奴仆,当成了工具,能抛的时候就抛,有用的时候就拉过来,一点儿都不认为他们是同胞是亲人,是自己的伙伴!这篇文章不但让我了解到了咸丰皇帝的可耻行为,还让我看到了当时社会以强欺弱的风气,更让我觉得一个人的强大是没有用的,要所有人一起努力,不让整个国家落后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不被别的强大的国家欺负!

在时间的飞快流逝中,我又读了许许多多的篇章,但我仍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篇文章念念不忘,因为它不但让我看到了一代君王自私自利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还让我明白了一个国家的强大是何等的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振兴中华,不要让历史重演!

读历史 第2篇

跨过千年的云烟,在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中,寻找到让自己心灵归于宁静的诗篇。

楚辞·屈原

秋萧瑟,意阑珊,残阳如血。

汨罗江畔,你一袭白衣,一把长剑,形容枯槁,眼中望着烽烟四起的郢都,眼中悲哀更甚。“怀王呀,你竟如此糊涂!”“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再望去,一派亡国之象。这一路上,尽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景象,而你却无能为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世人皆知你的正直,而在奸臣当道的楚国。朝廷中你的正直却显得苍白无力,只能被奸臣排挤,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以前的国家被虎狼一般的秦军侵入,任意的践踏。“余虽好修��以�Z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你也曾有雄心壮志,“云衣兮白泥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但残酷的`现实,却把你的雄心壮志击得粉碎。但你就此沉沦了吗?不,“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你对楚国的忠诚至死不渝。“虽体解吾而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看着奔腾怒吼的汨罗江水,你的心早已有了答案。

读屈原,在他忠贞的诗篇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唐诗·李白

风无言,水无声,月色苍凉。

你诗情通天,你能够斗酒诗百篇能够长风几万里,能够为远离家乡的游子们吹送思乡的梦。所有人都只望见你那豪迈潇洒的面,可谁知,玉阶的凄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谁明秋气的冷寂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谁解,蜀道的艰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举杯邀明月,明月也不及你的海量,对影成三人,一人长啸,欲斩下满天的银霜。你蔑视权贵哪饭权贵视你如眼中钉,肉中刺,你也毫不在意挥笔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玄宗的赐金放还,也并未让你消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的这句诗是对你最完美的诠释。

一杯,两杯……千杯,你最后醉了,朦胧中,你似乎又看到了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横歌立马,令贺知章惊为:谪仙的雾物景……你是青莲居士,你与你的诗篇永垂不朽。

读李白,在他豪迈潇洒的诗篇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宋词·苏轼

风飘飘,水�r�r,沧海如幕。

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你想起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宋词,寄托了你对人生的感慨,世人皆知你孤苦的一面,可谁知,竹枝的轻盈,“竹枝芒鞋轻胜马”,谁明,�枝的甜美,“回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谁解,小舟的飘泊,“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一杯黄土,承载着你对亡妻的痴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纸檄文,印证着你对国家忠心耿耿。乌台诗案后,你曾意识消沉,“拣尽赛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而你旷大的胸怀却很快让你恢复过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历史的长河中,你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永久照耀着后人,让后人在你旷达精神的引领下,走向成功的彼岸。

读苏轼,在他旷达的诗篇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读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 第3篇

一、作者其人

钱穆 (1895—1990) , 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名思嵘, 字宾四, 1912年改名为穆, 笔名有梁隐、公沙、与忘、孤云等。钱穆一生没有上过大学, 也没有出国留洋深造, 他是自学成材, 先是在江南水乡无锡、苏州等地做了十几年的乡村小学老师、中学教师, 然后经顾颉刚的推荐, 走向大学讲台成为大学教授。1949年, 钱穆只身前往香港, 在“两手空空, 无一物”的艰难情况下白手起家, 创办新亚书院, 1967年移居台湾。1990年逝世于台北, 享年95岁。

钱穆先生学识渊博, 著作等身。按现代学科门类来分, 他的治学范围广及史学与历史学、哲学与思想史、文化学与文化史、政治学与制度史等等, 在人文学科中可以称的上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按中国传统的分类法, 其学问兼及经、史、子、集四部, 所以有人把他称为“我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最后一位读书人”, 他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也是传统国学的总结, 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1]他以中国传统史学为本, 吸取西方史学思想和方法来建设中国近现代新史学, 他的以儒家文化为本位的民族文化生命史学体系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二、《中国历史研究法》内容简介

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共分八讲, 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以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六个分题, 言简意赅的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史学理论和治史方法, 是作者30年史学见解之本源所在, 亦可视为钱穆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论述。关于本书的写作目的, 钱穆在此书的序言中已经有很明确的表述:“最应注意者, 乃为在此历史背后所蕴藏而完成之文化, 历史乃其外表, 文化则是其内容。”, “每一分题, 各有其主要内容, 而以文化为其共通对象与共通骨干。”[2]

三、“为故国招魂”, 弘扬民族文化

钱穆一生“为故国招魂”, 主张以“温情和敬意”对待中国的历史文化, 反对历史研究和学术研究中的各种形式的民族、历史和文化虚无主义, 反对“为学术而学术”的治史态度与方法, 强调史学的治用, 主张以史学来经国济世和复兴民族文化。[3]“文化”是本书的骨干, 作者一开头即说到“研究历史, 所最应注意者, 乃在此历史背后所蕴藏而完成的文化, 历史乃其外表, 文化则是其内容。”[4]通史、政治史、经济史、学术史, 社会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都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他在本书中提到, 中西文化虽各有其利弊得失, 但二者也有优劣之分, 在他看来, 中国文化在某些方面不及西方, 但在总体价值上有胜过西方, 他张扬中国的文化道德精神。此外, 在本书的各个部分都无一不在彰显中国文化。在探讨研究经济史时, 钱穆说:“我们治中国经济史, 须不忘其乃在全部文化体系中来做此表现者, 若是从经济看经济, 则至少不足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史。”[5]在研究历史地理上, 他用中国地理的特征来表述中国文化, “中国历史之地理扩展, 同时即是文化扩展”, “地理与文化有关”。[6]在研究文化史那一讲, 钱穆更是把文化的重要性上升到很高的境界, 他说“文化即是历史”, “文化即是人生”。[7]

但是钱穆的崇尚中国文化, 并不是盲目的, 他在肯定以中国文化为主的前提下, 也不反对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读完本书, 我深深的被钱穆先生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钱穆先生认为研究历史就是为了研究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 主张以史学来阐明中国民族文化的真历程、真面目与真精神, 以史学来阐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爱国爱民之心, 复兴中华民族, 他终身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自己历史研究的中心, 决非空喊几声“魂兮归来”的方士支流所能相提并论的。[8]

总之, 由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钱穆研究学问的最后落脚点是落在文化问题上, 他毕生治学的宗旨, 人生的终极关怀就是关心中国文化的传承, 也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强烈震撼冲击下, 中国文化传统何去何从的问题。他“力求在认同中阐述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他是中国文化坚定的捍卫者、承传者, 他毫不掩饰他一辈子传道授业, 目的就是要为中国文化招魂。”[9]

四、本书的其他亮点

本书的结构、语言都非常巧妙, 用专题的形式来阐述历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语言, 把抽象的思想具体化。比如在讲到学习通史应注意从一点着手然后明此以达彼时, 用讲台上的茶杯来举例, 告诉学生明白了春秋, 等读到战国时便知春秋于战国不同。另外他还形容西方历史犹如一场剧, 形容中国历史犹如一首诗等。这些浅显易懂的表达有助于开始学习历史的人理解, 已经学习过历史的人往深层处思考。当然钱穆也在文中大量引经据典, 旁征博引, 评估论今, 贯通中西, 使读者在领略其博学多才的同时, 更加深刻的领会本书的意旨。

在本书里, 钱穆也十分重视史家的素质, 他肯定了刘知己的史学应该具备的才、学、识“三长”, 章学诚的“史德”, 并且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具体解释。他强调, 必须把才学识德与史法史义结合起来, 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史学家。[10]这些说法, 在当前对于历史工作者仍然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值得商榷的地方

笔者认为钱穆的此书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在谈到中国传统经济与西方经济的时候, 钱穆赞同中国儒家关于中国经济的看法, 主张裁抑兼并, 轻徭薄赋, 宽假与民, 就可以达到力求安和的目的。另外, 根据中国传统的耻于利的思想, 防止经济超过高水准, 走上无限度与不必需的发展上面去。他强调,

浅析《第一炉香》中独具特色的颜色词

葛培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在小说《第一炉香》中, 张爱玲使用了大量新颖独特的颜色词, 塑造人物形象, 描写环境氛围, 取得了突出的效果。颜色词是有语义特征的, 而张爱玲使用的颜色词所体现的意义与传统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有些甚至是反用、逆用, 这类情况需要结合上下语境具体分析。本文将主要探讨这篇小说中颜色词的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关键词:张爱玲;第一炉香;颜色词;象征意义

初次接触张爱玲的小说, 便对其文中丰富多样的色彩语言留下深刻的印象, 它们冲击着视觉神经产生“视觉艺术”般的美感。张爱玲是旧家族出来的新派女子, 对西方的油画有着相当丰富的见解, 犹爱新派绘画, “新派的绘画是把形体作成图案, 而以颜色来表现象征的意味的。它不是实事实物的复写, 却几乎是自我完成的创造。” (胡兰成《论张爱玲》中引张爱玲语) 。

在小说《第一炉香》中, 张爱玲用鲜明的色彩意象, 烘托主题、塑造人物形象。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梁太太, 被半封建式奢侈糜烂生活腐蚀的纯洁女学生葛薇龙, 花花公子乔琪乔, 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注定是悲剧的恋爱与婚姻。正是因为巧妙、突出地运用了象征意义浓厚的奇特颜色词, 使《第一炉香》成为她早期的成名作。本文将具体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色彩语言的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一、丰富的颜色词

张爱玲对颜色词的使用, 可以说达到了痴醉的程度。据我自

“中国传统经济观也是一种人本位道德本位者, 重人生, 比重经济, 经济足以辅助人生, 非以宰制人生。经济发展水成为有限度的。”[11]笔者认为钱先生过于赞誉中国传统经济了, 虽然儒家传统耻于利, 但是也由于重农轻商, 使得中国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 而且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在温饱之后做到真正的去追求“人生之美化”。

钱穆在本书中过分夸大地理决定历史论, 认为中国的地理特征决定了中国的文化形态, 虽然有一定道理, 但是笔者认为不应该就此肯定, 而应该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考察。

六、小结

瑞典马悦然教授评价钱穆时说到:“钱穆在本世纪的中国史学家中是最具有中国情怀的一位。”[12]余英时先生补充说钱穆先生的民族认同基本上是指文化的认同。在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上, 钱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守大成的人物出现, 往往被当成守旧者形象的代表, 但是现在许多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钱穆先生是旧中有新, 是老树发新芽。他研究古书古籍, 并不是想回到周公那里。而是想从中找到一条线索, 为中国近百年的求新活动提供历史的依据。他是从旧的立场出发, 去寻找新的路子。他实际上是在理旧萌新。[13]

钱穆是一位学者, 但他并不是一位仅仅埋首书斋的学者, 他的学问有着强烈的经世意识和以天下为使命的责任感, 这在他的本书中有着极强烈的表现。他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强烈关注, 他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都在他的这本书里表露无遗。在读本书时, 一定要理解成书的时代背景。笔者在阅读时, 经常深深地被感动, 激起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同时也学到了钱先生治史的态度和方法, 所以认为此书是一本既有史学学术价值也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好书。

己的统计, 这篇小说中有120多处用到颜色词 (包括重复的) , 每次人物出场和环境描写几乎都用到各种各样的颜色词。小说中的颜色词按照其色彩的特征可大致分为两类:华丽浓艳的颜色词与淡雅朴素的颜色词, 这篇小说中以前者居多。小说中那种大红、大绿、金黄等华丽浓艳的颜色词几乎随处可见, 例如:

“这园子仿佛是乱山中凭空擎出的一只金漆托盘。······种着艳丽的英国玫瑰, 都是布置谨严, 一丝不乱, 就像漆盘上淡淡的工笔彩绘。草坪的一角, 栽了一棵小小的杜鹃花, 正在开着, 花朵儿粉红里略带些黄, 是鲜亮的虾子红。”

“竹子外面的海, 海外面的天, 都已灰的灰, 黄的黄, 只有那丈来高的象牙红树, 在暮色苍茫中, 一路上高高下下开着碗口大的红花。”

在大量使用浓艳的颜色词的同时, 也有非常单纯素朴的颜色词的使用, 例如对于黑色、白色的反复运用。例如:“她那皮肤的白, 与中国人的白又自不同, 是一种沉重的, 不透明的白。雪白的脸上, 淡绿的鬼阴阴的大眼睛, 稀朗朗的漆黑的睫毛, 墨黑的眉峰, 油润的猩红的厚嘴唇, 美得带点肃杀之气。”

二、颜色词的外部结构

小说中的颜色词种类繁多, 远超出一般人能分辨的范围。我们只能去感受颜色带来的心理感受, 而无法具体描绘出这丰富的颜色。她用细腻的笔触构造出复杂的色彩语言。其中, 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占绝大多数, 而很少用简单的:红、黄、蓝、绿等单

摘要:《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钱穆先生根据1961年在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的八次讲演稿修改汇集而成, 是钱穆讲述他史学理论和治史方法的主要著作之一。笔者在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时, 经常体会到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同时也学到了钱先生的治史态度和方法, 所以认为此书是一本既有史学学术价值也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好书。

读历史就是读我们自己的内心 第4篇

历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似乎高于其他民族。你可以想象西方民族是一个理念的民族,犹太人是一个信仰的民族,印度人是一个出世的民族,但你很难想象中国人跟他们有多少类似之处。中国人的特点是入世的,历史的。历史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极高的意义。

中国人缺少宗教,准确地说,缺少形式宗教,缺少外在的超越信仰,但中国人不是没有超越的时刻,不是没有道德的坚守。在别人那里由宗教提供的东西,我们这里,由历史提供。我们相信,人可以通过他的德行、言论或功业来成就一生的价值,来流传后世。

和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有着最悠久、最丰富、最连续、最完整的历史记录。跟其他国家的史书相比,中国的历史写作至少有两个特点:它坚持真实性,不畏权势,秉笔直书;它强调道德裁判,春秋笔法,意含褒贬。对历史或历史写作的这种信念,相信历史所具有的审判和拯救功能,可能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之一。

像孔子之道不行于世的时候,他就退而写史,他作春秋而乱臣盗贼子惧。像司马迁遭受男性奇耻大辱,隐忍苟活,也在于他相信历史的拯救,他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人,以待来者。秦桧设计害岳飞,一度犹豫不决,怕死后遭唾骂。像文天祥从容就义,他的精神支柱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文革中,刘少奇遭陷害,百口莫辩,只能用一句话安慰自己及妻子儿女,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从中国人的理解来看,历史就是人心,就是人性。对历史的信仰就是对人心的信仰,我们相信自己作为人的价值。这种历史感是很了不起的,因为它内在于人,更朴素本真。它比依托客观外在的知识更有灵活性,它经常在危机时刻进行救济。

我们日复一日地写下我们自己的命运,因为我们的所为不留情面地决定我们的命运。这是最高的逻辑及人生的法则

这种历史感是一个早熟的民族对自身存在和世界的看法。它是一种文明观,一种世界观,一种宗教信仰情怀,又是一种方法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伦理态度。

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感是伦理的,我们把生命看作是跟宇宙万物有关系的。但我今天对这种伦理的历史观更强调其中的一方面,即我们的历史感是对因果论的敬畏。这种因果论大于西方人说的因果律,也不同于信仰民族所说的末日审判。这种对因果的敬畏,既出自本能,也出自理性,更出自人的良知良能。

对因果论的敬畏,中国人的表现是非常可敬可爱的。就是说,中国人在社会上的言行蕴含了某种敬畏。即使他们一朝权在手,他们并不自大自恋,而是表现出某种谦卑。比如说这些故事。

——张作霖在孔子诞辰的时候,会脱下军装,换上长袍马褂,跑到各个学校去,向老师们打躬作揖。张作霖说,我们是大老粗,什么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亏诸位老师偏劳,特地跑来感谢。

——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在龙泉寺,陆建章负责执行。陆说袁曾手示八条保护太炎,如饮食起居,用款多少不计;说经讲学文字,不禁传抄;毁物骂人听之,物毁再购;早晚派人巡视,恐生意外,等等。陆建章对人说:“太炎先生是今之郑康成。黄巾过郑公乡,尚且避之。我奉极峰命,无论先生性情如何乖僻,必敬护之;否则并黄巾之不如了。”

对因果论的敬畏,中国人的表现也是相当可畏可怕的。比如在过去,中国人一旦在原始积累时昧了良心,他肯定会想办法弥补的。我们经常提到的案例就是,一些江湖郎中,走村串巷,一旦看上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子,他安下家,比如给井水里撒点药,让村里人得点病,他来医治,这样积累起家业;到了儿孙长大时,他要么做善事,要么劝儿孙搬家;为什么,因为他相信报应。

因果论不仅承认过去和未来,也承认现在。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存在主义,一种朴实而伟大的关于人的学说。我们日复一日地写下我们自己的命运,因为我们的所为不留情面地决定我们的命运。这是最高的逻辑及人生的法则。

中国人的历史感有自己一整套文明机制。它是关于个人的文明认同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因果论式的历史感跟知识论、宗教观的历史感不同。社会学家证实,一个家族的成就高低跟它的宅心有关,比如调查江南明清以来的一些家族,那些家族繁荣几代甚至十几代的,都有着善良、诚信、正直、谦让等等品德。反之,那些奸滑、自大、虚伪之人,虽然暴发,仍会破落。

这种历史现象,如果用知识论式的历史感来表达,人们就会发展出一大套人类文化学、社会学的知识来,从中得出结论,人要诚信、正直等等;如果用宗教观式的历史感来表达,人们就会得出结论,这种历史现象在于那些宅心仁厚的人家是被上帝捡选的人。但用因果论式的历史感来表达,就是中国人都知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种直觉,使得中国人活着有一种相当踏实的认同,他活在这种历史里,他也在写自己的历史。

只要我们还有心,我们的历史感就不会丧失。我们仍会用自己先辈们常用的方法立身处世、安身立命

通过观察中国人的历史感,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历史感正是一种非常坚实的信仰情怀,是一种做人做事的信念。但到了近代,这种历史感开始出现问题了,那种建基于人心人性之上的历史审判功能,经由孔子、司马迁等人示范的惩恶扬善的意义,被一种转型的历史目的代替,为这一历史目的服务的各色人物都有了可以理解、同情之处。

这种现代史观跟传统因果论式的史观有很多差别,它不再敬畏了,它出于理智地神话了历史。这种现象带来了很多后果,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得中国人的历史感出现了危机。中国人失去了自我审判能力,失去了现实和历史的审判能力。中国人开始在因果论式的历史感之外,寻找另外的拯救之道。

而别人的文明在现代转型里不仅消除了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那种神圣崇高的一面,而且通过新闻出版、学校教育、政治制度等多种形式明确了是非善恶意识,明确了人生正义和社会正义。他们的历史感跟传统中国人的历史感一样,跟当下紧密地结合起来了。他们比传统中国人的历史感更进一步,他们的审判监督功能是及时实现的。

在他们的社会里,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政治正确”机制,这种机制监督一切官员、商人、学者,使他们不要犯下基本的做人的错误,一旦犯错了,社会也会逼使他们认错,如果不认错,社会有力量使他们出局。

可以说,发达社会的制度功效正是中国人理想的历史审判能力。遗憾的是,今天中国人的历史感还没有强到超越古人,达到跟发达社会同步的程度,我们今天的现代转型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

因此,怎样读历史,其实是怎样读我们自己的内心,读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只要我们还有心,我们的历史感就不会丧失。我们仍会用自己先辈们常用的方法立身处世、安身立命。从今天社会转型的过程来看,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感正在恢复。比如,这些年历史图书的热销,读经运动,传统节日、民族服装的讨论,都象征中国人历史感的恢复。

这样,我们活在当下,也是活在历史里,活在未来的世界里。

(摘编自《新文化报》2010年5月6日)

学生如何读历史 第5篇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一简单而朴素的道理也同样适合历史教学。近年来的中考改革,其内容强调了学生的综合性、全面性和创新性,这对初中历史的教与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那就是要更新教学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和实践能力。而这一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其赖以存在的坚固基石----阅读能力,阅读也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阅读,学生才能在自主性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历史信息,形成自己的历史知识。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指导学生阅读呢?我认为可以以下方面着手。

1、平日泛读。我们的课本是历史长河的一串明珠,耀眼并贯穿始终。但色彩有一点单调。为此,我鼓励学生要利用节假日观看一些名人的讲座,如易中天、纪连海、于丹等人在百家讲坛的历史讲座及作品。通过观看可细致的、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课堂细读。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只是停留在为讲知识而讲知识,为讲教材而讲教材,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细读就是全面阅读课本中的内容,不管是主要内容还是补充材料。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培养学生搜集历史信息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全面掌握历史知识。

怎样读历史 第6篇

一.历史跟中国人的关系

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历史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似乎高于其他的民族,你很难想象中国人与国外有什么类似的地方,中国人更多的特点是入世和历史的,所以中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中断过,原来说四千年,现在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七千年,历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中国人缺少形式宗教,所以中国人很难理解西方人去教堂。

总体来说,中国人缺少外在的超越的信仰,但是中国人不是没有超越的时刻,你们每个人可以自己问自己,其实你们也有道德的坚守,在国外是宗教提供的东西,在我们这里是历史来提供,中国人相信人可以通过言行、功业成就一生的价值,流传后世,我们相信历史的审判,我们不相信有公正的上帝,但是我们相信有公正的历史,我们不相信有天堂地狱,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这是别人的信念,我们不相信这个,我们相信历史,我们相信好人就能流芳百世,坏人就遗臭万年,这是中国人与历史的奇特关系。和其它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有着最悠久、最丰富、最连续、最完整的历史记录。按照胡平的说法儿,跟其他国家的史书相比,中国的历史写作至少有两个特点:

1、它坚持真实性,不畏权势,秉笔直书;

2、它强调道德裁判,春秋笔法,意含褒贬。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一百多年的现代转型,这种史官文化,这种史书写作传统仍未中断。即使有意识形态史观或党派史观的横切,但中国人仍接近并洞察到了历史的真相;比方说抗战,要说抗美援朝,反右,三年灾害,这要从目前中国公开的教课书里很难看到真实,但是只要与人私下聊天,很多人都知道这些情况,好像中国人无师自通的掌握了这段历史。有时候想起中国这个历史感觉,就非常惊讶,也是了不起的东西。而且中国人对很活跃当代的历史人物,内心有真正的是否判断,这种判断也是历史的裁判。孟子很夸张的说,孔子做春秋,乱臣贼子惧。虽然不是这样的,但是作奸犯科的人心里有个底线,有一个限制。

对历史或历史写作的这种信念,相信历史所具有的审判和拯救功能,可能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之一。像孔子之道不行于世的时候,他就退而写史,他作春秋而乱臣盗贼子惧。像司马迁遭受男性奇耻大辱,隐忍苟活,也在于他相信历史的拯救,他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人,以待来者。秦桧设计害岳飞,一度犹豫不决,怕死后遭唾骂。像文天祥从容就义,他的精神支柱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文革中,刘少奇遭陷害,百口莫辩,只能用一句话安慰自己及妻子儿女,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至于其他人,陶铸、彭德怀、陈毅这些人,他们也曾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一个党或一个领袖,但在他们最后的日子里还是把自己存在的价值托付给了历史。对历史的这种信仰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七十年代,号称文化大革命最黑暗的时候,日本公明党一位人访问中国,周恩来接见了他,他说我们中国人不会永远这样下去。这个日本人一辈子都记着这事,为什么?因为当时中国人的状况最糟糕,就像官方说的,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时候,社会秩序非常无序。周恩来作为一国总理,作为国家的大管家,他知道这种样子是不会长久的,而且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内心有一种耻辱感,在文化大革命最黑暗的时期,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第一次访问中国。周恩来接见了他,在会见后送客时,周恩来突然走到他的跟前说:“竹入君,我们中国不会永远这样下去的。”说罢转身就走。竹入告诉李慎之,他当时分明看到周恩来的眼里噙着眼泪。比如80年代,陈云针对党内保守派用扣帽子的惯用手段打压对手时说,难道过几年还要我们再

去给人平反吗?这种对历史的信仰,其功效甚至大于对宗教的信仰。当宗教都被历史进程打压奴役时,人们就会本能地信仰起历史的正义。比如俄国虽然有东正教,但东正教在极权主义横行的历史时期低头了。1943年,阿赫玛托娃在列宁格勒监狱服刑时遇到一个女人。那女人“嘴唇冻得发紫”,完全有可能从未听到过女诗人的名字,“她从那种我们每个人常见的麻木中惊醒过来,把嘴唇凑近我的耳朵(那儿每个人都是低声说话的)问道:‘你能描写这儿的情形吗?’”阿赫玛托娃回答说:“我能。”于是,一丝朦胧的象是微笑的表情掠过了这张曾经是人的脸孔。阿赫玛托娃执行了她的诺言,跟索尔仁尼琴一样,他们的经典写作,诗歌、小说,都是上个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历史叙事之一。从中国人的理解来看,历史就是人心,就是人性。对历史的信仰就是对人心的信仰,我们相信自己作为人的价值。这种历史感是很了不起的,因为它内在于人,它更朴素本真,所以它比依托客观外在的知识、上帝更有灵活性,它经常在危机时刻进行救济,比如西方人遇到危机的时候,上帝死了,作者死了的时候,他们也要诉诸于历史的审判。

二.因果论式的历史感及其文明机制

这种历史感是一个早熟的民族对自身存在和世界的看法。关于人对世界的看法,按传统的划分有这么几类,认知的、意志的、情感审美的。涉及到人类的话语言说方式,就是科学叙事、历史叙事、审美叙事。别人也有历史感,只是他们的历史感跟中国人的历史感侧重不同,对这些人类心智世界的侧重强化,导致各个传统文明相似而又彼此不同。比如西方人的历史感是一种知识论式的,他们强调历史可以抽象出客观规律,抽象出理念或绝对精神来;信仰民族的历史感是一种宗教观式的,他们强调总体性审判,末日审判,他们相信历史有一个神正目的,有一个彼岸的超越性的存在。当然,向上的路跟向下的路是一样的。各个传统文明向高端前行,最终是相通相融。尤其是现代化以来,各个文明的差异性越来越小了,全球化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承认,各个文明的同质化程度会越来越高,而各个文明内部的个体差异性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说中国人的历史感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单纯地看历史感,尤其是我们把这种立身处世的感觉跟其他文明的感觉相比,我们可以说,怎么评价中国人的历史感都不过分。它当然是一种文明观,一种世界观,一种宗教信仰情怀,又是一种方法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伦理态度。跟那些把一切关系建立在客观世界之上的民族不同,中国人更注重自身的修为;跟那些把一切关系交给上帝的民族不同,中国人自己可以审判一切。像孔子说的,求仁得仁。像王阳明说的,我心光明,夫复何言?跟那种讲求真伪美丑的民族不同,中国人觉得真伪美丑就在历史里写着。跟知识论、宗教观的历史感相比,中国人的历史感要更包容一些,它更入世一些,更少偶像崇拜。历史感可能缺乏求知狂热,也没有神正目的论关于世界和人类方向的想法,但它的关怀更自觉具体。它是把祖先和历史人物事件召来,一起参与自身的现世成就,所以它更亲切更有人情味。那么,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明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感跟知识论的历史感、跟宗教观的历史感之间的差别呢?虽然这几种人生世界观在终极问题上一致,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但在具体的人生实践上,在表现形式上还是有些差别。不用说,大家都同会理解,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感是伦理的,我们把生命看作是跟宇宙万物有关系的,人在宇宙中。但我今天对这种伦理的历史观更强调其中的一方面,即我们的历史感是对因果论的敬畏。这种因果论大于西方人说的因果律,也不同于信仰民族所说的末日审判。这

种对因果的敬畏,既出自本能,也出自理性,更出自人的良知良能。宋美龄有一篇非常漂亮的小文章,说的就是行为决定命运。她写道:如果过去的日子曾经教过我们些什么的话,那便是有因必有果——每一个行为都有一种结果。宋美龄甚至说,这种想法是宇宙的道德基础;它不仅适用于今生也适用于来世。——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在龙泉寺,陆建章负责执行。陆说袁曾手示八条保护太炎,如饮食起居,用款多少不计;说经讲学文字,不禁传抄;毁物骂人听之,物毁再购;早晚派人巡视,恐生意外,等等。陆建章对人说:“太炎先生是今之郑康成。黄巾过郑公乡,尚且避之。我奉极峰命,无论先生性情如何乖僻,必敬护之;否则并黄巾之不如了。”——韩复渠曾视察青岛大学,由青岛市长沈鸿烈陪同。沈市长介绍时说:“主席,这是我们自己的学校,你不必客气,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出人意料的是韩主席没有什么指示,他只嘿嘿了两声之后慢条斯理地说:“我没有什么话说,各位老师都教得很好,很好,很好。”——当中共领袖得知白求恩染病消息后,立即下令全力抢救。周恩来密令上海地下党,一定要弄来延安没有的抗生素盘尼西林以及其他必须的药品。地下党负责人万般无奈,最后硬着头皮去找上海闻人杜月笙帮忙,杜看了单子后半晌没说话。地下党负责人有些着急,一字一句地说:杜先生如果肯帮忙,我们是绝不会忘记的。杜月笙说:这次药单的确有些难办,与以往我帮忙的小事儿不一样,不过人家一个外国人能不要命地来帮助我们中国人打小日本鬼子,我们中国人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请明天晚上黄浦江口接货吧,所有费用就算我捐助了。中国人的历史感有自己一整套文明机制。它是普适的而不是特殊的。它是关于个人的文明认同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因果论式的历史感跟知识论、宗教观的历史感不同。社会学家证实,一个家族的成就高低跟它的宅心有关,比如调查江南明清以来的一些家族,那些家族繁荣几代甚至十几代的,都有着善良、诚信、正直、谦让等等品德,反之,那些奸滑、自大、虚伪之人,虽然暴发,仍会破落。这种历史现象,如果用知识论式的历史感来表达,人们就会发展出一大套人类文化学、社会学的知识来,从中得出结论,人要诚信、正直等等;如果用宗教观式的历史感来表达,人们就会得出结论,这种历史现象在于那些宅心仁厚的人家是被上帝捡选的人。但用因果论式的历史感来表达,就是中国人都知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种直觉,使得中国人活着有一种相当踏实的认同,他活在这种历史里,他也在写自己的历史。这种历史感在各个阶层里有不同的落实方式,我们简化一点说,它在老百姓那里是因果报应,它在儒生和士大夫阶层那里是因果律,它在统治者那里是天象天谴天命和人心向背。它也有知识背书机制,比如个人修史传统和朝廷修史传统,无论哪一种历史写作,都是要进行道德审判,在这种审判里,中国人完成了自己的价值和生命认同。它当然也有物质财的表现形式,比如宗祠、庙堂、各种民间组织,有仪式、节日、有祖先崇拜,但它更是一种现象学式的处理态度。现象学有一个词叫悬搁,直取本质,中国人也是,中国人把客观规律或上帝什么的都悬置起来,中国人的历史仪式实际上也是一种方便,是孔子说的,祭如在,是老百姓说的,信则有;为什么要祭,要信,还是要解决中国人的精神或心理问题。中国的历史感及其文明机制在于中国人求放心,在于救济中国人自己。三.当代中国人的史观

通过观察中国人的历史感,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历史感正是一种非常坚实的信仰情怀,是一种做人做事的信念。对中国人来说,历史不仅属于过去,它也活在当

下,活在我们心里,并成为我们的营养,成为我们教养自己和后人的财富。我们可以说,这种历史感是一种坚定的入世宗教。我们的文明之所以早熟,之所以没有经过别人那种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就是因为因果论的历史感,它比经院哲学和修道院论证上帝存在更有社会关怀,更有个人关怀。它更世俗,西方人需要通过现代化来完成除魅的任务,中国人是通过因果论式的历史感来完成的。如果我们也俗一把,说一些别人有的我们古已有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自由主义的精神中国早有了,中国人的自由意识是通过历史感的意识来表现的。19世纪的俄国赫尔岑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境界可以说今天的知识分子也少有达到:自然并无计划,历史亦无剧本;原则上,并无任何单一锁钥、任何公式能解决个人或社会问题;普遍的解决并非解决,普遍目的亦绝非真实目的,每一时代各自有其质地,各自有其问题;捷径与概括不能代替经验„„但他的这种思想在中国人因果论式的历史感里有着非常好的答案,也有非常好的解决之道。中国人相信生命存在,既非从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也非从上帝的选民等角度来相信,中国人从来不说,我种下了龙种获得了跳蚤,中国人习惯说的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历史感在传统文明里,借助于儒生、士大夫阶层和史书写作而得到了加强。但到了近代,这种历史感开始出现问题了,林则徐晚年感慨,青史凭谁定是非?中国人一旦对历史产生怀疑,它能否沉淀出真实,能否对人物和事件达到公认的道德定论,传统的道德秩序就根本动摇了。我们可以说,现代转型上百年就是为了解决这种历史危机的。只是上百年的历史进程都没解决得很好。这主要表现在中国人的史观出现了问题,历史正义反而被意识形态教条和政党学说取代了。按照一些朋友的说法,我们作为后发民族的现代化历史,其特点是观念先行,协同进化的历史。但观念,必然比不上现实更生动更不确定,甚至也比不上传统文明模式那种大成包容的一面。所以新儒家们认为中国文明的现代化是坎陷的历史,中国文明是一种智慧,一种佛家所说的般若,一种直觉,但在现代转型的历史里,智不得不把自己坎陷为识,一种死的知识。这种知识甚至是妄自尊大式的,它不接受其他文明的智慧,它宣称自己是宇宙的法则,是历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型的东西。在这样一种现代观念面前,不仅传统文明、而且人本身都显得不足道了。一切都服务于这种历史主义,历史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对历史的解释不再是由人心人性来完成,而是由观念、阶层、政党、国家来完成。

读历史 第7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1

伫立水边,凝望悠悠流水,我不禁心绪飞扬,遐想万千……

水是时间吧?时间无情,正如流水之无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感慨中有多少“时不我待”的无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无论是谁——圣人或凡人,英雄或平民,都阻止不了时间的脚步,脱不了黑发变白首最终化为一抔黄土的“宿命”。时间无限而生命有涯,于是有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感悟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戒。

水是德吧?德之高下,正如水之深浅。

“深水不响,响水不深。”欢呼叫嚣的必是浅溪,低吼沉吟的才是江海。“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德高之人甘于平淡,耐得住寂寞。追名逐利、吵新闻爆丑闻的必是寡德浅薄之辈。一块石头就能让小溪开一朵炫耀之花,一座大山也改变不了江海的沉稳。小人为自己唱赞歌,君子让别人去评说。

水是心灵吧?心灵之明晦,正如水之清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的澄澈来自于活水不断的水源,心灵的澄明来自于善于纳新的心胸。水之澄澈能映出天光云影,心灵之澄明能包容世间万象。

水就是人吧?

水结而为冰,冰是人棱角鲜明的性格;冰融而为水,水是人或激扬澎湃或缠缠绵绵的情感;水化而为气,气是什么呢?气是陶渊明篱下长开不败的菊花,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忧天下,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抱负,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是充沛于天地之间,亘贯于历史古今的浩然正气,是多少人穷其一生追求的人生真谛。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一个个子曰当中串起来的是孔子儒家的经典学说,是流芳百世的为人处事之道。

自秦始皇时期,百家争鸣,到汉武帝推崇儒家学派,这期间的光阴岁月将儒家学说冲洗得愈发光彩照人。春秋时期,孔子开坛讲座,将儒学推入鼎盛,《论语》便在这无数次的锤炼之中如同蚌壳里的珍珠一般诞生。

《论语》全书一共二十篇,字字珠玑,围绕着一个“仁”字展开论述。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等方面,无一不渗透着“仁”在其中的深刻内涵。我想,这便是儒家吸引众多学子,拥有众多拥戴者的原因吧。

那么何为“仁”呢?孔子认为,“仁”是自身的一种品质,是君子不可缺的精神,而要称得上是仁德的人,更是在各个方面都要谨言慎行,匡正自己。像“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不器”等等,诸如此类的观点,只不过是千万品质中的九牛一毛。

现实生活中,我认为称得上君子的人几乎没有,因为君子已经相当于一个完美的存在,而人都是有瑕疵的,就像玉一样,没有人能说这块玉是绝品,只能说为精品,所以我们所谓的君子就像是反比例函数一样,只能无限靠近x,y轴,却永远也不会重合。但是难道永远不重合就干脆连靠都不靠了吗?显然不是的。开口向上和向下的二次函数代表了两个不一样的人生。开口向上明明知道永远延伸到不了尽头,但是却拼命的努力上进着,这应该就是我们的人生,开口向下的,却一味地堕落,所以最后连起点也够不到。

除去仁之外,孔子也尤为重视孝道。对父母。“父在”要“观其志”,“父没”要“观其行”,并且“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样就算是孝道了。全书中关于孝道从不同方面做了很多论述,在我看来,“孝”这个字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不简单。一个“子”上面加个“老”的上部分,构成“孝”,如果你认为“孝”就是每个月甩给父母几千块钱,美其名曰是报答父母,还不如说是在还债。而早在几万年前的孔子都知道,“事父母”要“能竭其力”也就是要用心,竭尽自己的力量。这正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子女们缺少的。

《论语》是千年精华的荟萃,它就像天上的太阳,在很久以前就指引照亮着人们,千百年后依然光辉闪耀,不曾被岁月所尘封。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3

子曰:“学而识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不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出自哪本书?答对了,就是出自《论语》这本书中外名著。

《论语》这本书是由孔子的弟子们写的,记录了孔子的言行。这本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是含有深刻道理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也要复习旧知识,能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能当老师了。这种学习的方法我们在平时应该牢牢记住,多多应用。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人,焉得知。”这句话告诉我们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明智的,如果跟没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怎么说你是明智的呢?在生活中,我们要跟有仁德的人交朋友,和人仁德的人做邻居。要求整个社会崇尚仁德,推行仁德。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觉得简陋就不去居住,如果在简陋的地方传播文明,那么简陋的地方也就应得不简陋。我们应该传播文明,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让我们社会是一个充满文明、和谐的美好社会。

这本书里不但孔子说的话有道理,而且故事也非常的棒。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故事。它主要讲了一个卖水果的小贩,它的水果什么时候都像刚摘下来的一样,有一个人买了它一个柑橘,回到家一看,里面已以像棉絮一样了。这个故事用来比喻那些只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实际本领的人,或者表面好看而没有实际内容的事物。

《论语》这本书给我们的道理很多,有机会你一定要细细品读。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4

说到学问,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论语》,而《论语》是至圣先师——孔子所言之记录。

论语之所以被全世界所推崇是因为这本书包含了“仁德孝学礼和知”七个方面,是人们共同追求的。时至今日,论语已经被世人们牢牢铭记在心。

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一句话是我对《论语》敬佩的原因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意思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在千年以前的古人早已懂得了这个道理。何为父母?即生育、抚养你的人,你的生命是父母赐予你的。何为长辈?即呵护,疼爱你的人,你的成长是长辈见证的。这么看来,尊敬他们不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实。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却有多少人没能去做到的?

我们常常在新闻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某青年因家长几句怨言,竟大打出手,下手丝毫不留情。面对这样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之中,有多少问题存在?想必人之初,性本善,就算受到种种原因的综合影响之下,也不可能做出这种行为,定是平时所积累的不满就此宣泄。而不满又从何而来?就是不尊重开始的,你的不尊重,导致了你的不满,心中有个念头:总想着他们凭什么说我,对我这么不尊重。然则是你从一开始就错了,多一份尊重,就多一份宽容与理解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口角。

其实,尊重是相对性的,应该尊重父母为先。他们也曾有过尊重他们的父母,也想让你明白,也许他们出发点错了,但他们总比你理性许多,说归说,但有个度,干出一些出格的事就不是正当的行为。尊重你的父母,他们定会尊重你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尊重为前提。不要以为他们是你的父母就不觉的什么了,相反他们还是你最重要的人。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论语》所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人生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不让我迷失在社会这片汪洋大海之中。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5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传统文化》的书,其中我觉得最有道理的是孔子的《论语》八则。

《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让我回味深刻。其中,我记忆最深的有这两句是:其中一句是,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孔子说,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地积累知识;勤奋学习,从不自满;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我是否都做到了呢?

我认为孔子这句话说得十分有道理,别人来请教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谦虚,要耐心的教给别人,不能厌烦,这一点,我觉得我做的不是很好,因为有时候朋友来问我问题时,我因为自己的一些私人的事情,会拒绝他们,我以后一定要改正。我们学习是永远不会学完的,所以我们不要对学习轻易满足,我觉着这一点,我做到了。我看到有的同学比我学习好,我会把他看做我的榜样,去追赶他。追上后,我还是不会满足,我会再去追赶更好的同学。

另一句话是: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思为下矣。意思是: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人。

背过这句话以后,我想:我是第几等人呢?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人,也不是遇到困难才学习的人,更不是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人呀!那我应该就是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啦。这正像《论语》八则中孔子说的那样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民以求之者也。我想,我就是这样的人吧!

通过读《论语》八则,我懂的了更多的道理,使我改变了很多,我会把我的缺点尽量的改正,把我的优点发扬。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6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民殷王室的后裔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其远祖遂成为宋国贵族孔子出生于鲁国地位亦由公卿下降而为士。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学无常师尤其留意于周代的礼仪制度以恢复周初的“德政”为自己的理想并很早便以博学知礼而名闻遐迩。

“儒”在甲骨文中作“”象形字本义是沐浴儒身指那些以为人相礼祭祖祀神为本质的人。因相礼前他们必须沐浴斋戒故称之为“儒”。

说到了儒家经典就自然要提到《论语》。“论语”二字的解释有很多。《汉书·艺文志》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说法有很多很多现代人一般皆从《汉书》之说将其理解为语言的论纂用现代汉语说就是语录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对孔子言行的追记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一部典籍。

《论语》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私人著书的开始它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

《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此中“仁”出现过109次它是一切理论的中心。

说到为人处世孔子提倡的是自爱和爱人,说到为政治国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

总之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仁”统帅着忠恕孝悌宽恭信敏惠智、勇刚毅等诸多道德规范。

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的潮流相背离的如政治上的复古倾向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对妇女、劳动的轻视等但瑕不掩瑜祖先具有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为之骄傲的。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7

《论语》,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新的学期,我们学习了它其中的十二章,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它们的意思,当我再次读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想起了以前写作业时的场景:放假了,老师总会留一些作业,一开始还认真的在写,过了十几分钟,我就摸摸这儿,摸摸那儿,当我拿起课外书要看时,还在心里对自己说:就看十分钟。可是十分钟过去了,我仍然还想看,我心想:再看十分钟吧!反正作业也不多,我半天就能写完。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我还是没放下手中的书。直到书的最后一页被我翻过,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我抬头看看墙上的钟表,才发觉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我才埋头奋笔疾书,但作业还是没有在一天之内写完。第二天上午,我又坐到书桌前,下定决心要在上午之前把作业写完,可是我写着写着又想起昨天晚上吃饭时看的电影,里面的搞笑情节让我不禁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才认真地埋头写作业,当我写完作业时,已经是晚上了,本来今天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一天的,可是因为我写作业时的不专心,这个计划才“泡汤”的。就这样,周末过去了。当我学了《论语》中的这句话时,恍然大悟:时间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们“浪费”掉的时间,永远也不会回来的。想想我看课外书,想电影里的情节时,那些时间用来写作业该多好啊!这样的情况每天都会有,都是因为我不知道时间的宝贵,做着这件事,想着别的事,时间就是在这不知不觉间流逝。

《论语》,这部书中的一则就可以给我们这么大的启示,别说整部《论语》了!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读《论语》的好处是多么大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让我们一起珍惜时间吧!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8

在这个充满欢天喜地的寒假里,我阅读了众多名家名作,在这众多名家名作中里我最流连忘返的肯定非《论语》莫属了,《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意解难分,每一句理解都让我知足了,还有每一句名言警句也都让我精神饱满了。《论语》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流连忘返,每一句的理解都让我仿佛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论语》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政治和学习创作的。

曾子和孔子是两位古代名人,都一直是主张积极参与政治的。他曾说过:“读书不可以不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远吗?他还说:“可以把幼小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委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却不动摇不屈服。这样的人才是君子吗?是君子啊!孔子之后,曾子勇敢地担负起推行仁德的重任。”

读完这本名家名作,我懂得了一个令我终身难忘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之间都要讲究一个‘礼’字,在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间讲了一个‘仁’字,在守实守信的人叫做“君子”,读后感《读《论语》有感500字》。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相互照顾,互相帮助,那我们的社会就会变成一个文明社会,甚至是一座城市,一个世界,都将会是和睦和平的,世界就不会再爆发出一次有一次的战争了,每次战争后,每个国家的士兵都会有所伤亡,是地球母亲创造给我们的,所以我们再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动战争,让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文明世界吧,让我们从现就开始努力吧!”

我要再回顾一下这本书,一起和孔子各代历史伟人去书的海洋里遨游,一探随其中的奥秘之处,品味其中的乐趣之处。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9

懂了,我终于彻底地悟得了啥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确,就像这道数学题一样,在我们生活着的这个熟悉的世界里,还有许多不为我们所熟知的领域,我们应该诚实地去面对一切,会就是会,懂就是懂,千万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不会装会,不懂装懂!如若这样,我们的飞船还怎么上天

潜艇还怎么深入海底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时,曾对很多问题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阶段又听说他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又是“三问三不知”

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其实,丁教授大可不必说“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可以说一些不沾边际的话搪塞过去,甚至还可以委婉地对学生说:“这些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太深奥,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但是,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诚恳,没有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也绝没有“卖关子”。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即使是在专业领域内,那种自诩或表现为无所不知的“专家”,不仅其学识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怀疑的。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10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朋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人生观、世界观。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是很相信这句话的。这并不是说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即使现实的可悲的社会中真正的平等仿如天方夜谭。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的机会总会相对多一些,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处世哲学……正是在诸多可以彼此理解容纳的基础上,才会成为朋友。事实上,你不能期望贵族会从心里真正接受平民成为他们的一份子。他可能对你和蔼可亲、体贴照顾,那是一种教养、一种礼仪、一种体现自身优雅高贵的表现形式。无法通彻地了解相互的生活习俗、知识结构、文化构成等等,又何来的沟通和所谓的心灵碰撞?又谈何长久的相处、融合及接纳?

以前总说门当户对是封建毒害的残余,但真的没有更现实的意义吗?就我看来,它是为婚姻做一些必要的、经常被忽略的、精神层次上的铺垫。当然,我并不是说要把其当成一种铁定律例来执行,而是认为应该作为必要的参考来对待。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好的朋友是良师,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思想、行动,令你觉得快乐幸福,生活处处充满阳光;好的朋友不见得时时刻刻陪伴在身边,却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地站在你身边,也许仅仅是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种态度、一份默契。

但是再好的朋友,也是需要距离的。否则就是非爱行为,就是事君数,思辱矣;朋友数,思疏矣。

那么如何可以结交到好的朋友?最根本的,让自己成为善良的、乐观的、幸福的人,使自己与这些美好的品德相贴近,那么至少可以在与这样美好的人相遇时共品一杯茶。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11

《论语》中的驳论文像来一语言精练,文峰古朴,引古鉴今,政理明当而闻名,而《季氏将伐颛臾》一篇更是具有弄好的论辩色彩。孔子和冉秋的三次对答是三次不同观点的交锋。孔子的三番论证很有特色,根据冉有的陈述和便捷,抓住季氏伐颛臾之非的主旨,层层驳诘,补补深入,有针对性的阐明政见,申明大义,做到了批中有论,论中有批,使批和论融为一体。

在论辩中,善用譬喻,力避说教,辩理明晰,读来机趣颇多,发人深省。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应“力避说教”,更加不能体罚学生。学生犯了错,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教会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懂得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的难处。

另外文中所用的一些语言,也成了脍炙人口的格言、成语,如“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等,形象地表达了含义深刻的事理,言简意赅。耐人寻味,折射出哲理思辨的光芒,对厚实的文学语言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文章的许多名言、警句综合或单独采用了比喻、排偶、反诘、呼告等修辞手法,匀整的局势,有没的文笔,峻锐的语势,不仅增强了说理的力量,而且给人以语言的美感。

通观全篇,既可鉴赏到理性的教喻,又可享受到渗透着理性美的陶染。孔子抓住“季氏伐颛臾”这一典型事例,批评弟子不能明辨是非,克尽辅政之责;抨击季氏攻伐颛臾无道,责其忧非所急;阐明自己主张修明文教,施行德化,以期安邦定国的政治思想。

《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同样也很明显的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治国以理这一政治思想。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12

《论语》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名著,这个暑假,我又重新温习了一遍。

《论语》中分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的给予了我们人生发的启示,有的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

要会善于学习,就要不耻下问,《论语》中有一句话:“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这是曾子曾经说过的话,含义是:一个人他自己是有能力的,还向没什么能力的人请教,一个人很有学问,还向学问少的人请教。我想:一个人内心有智慧,敏感多思,愿意好好地去领悟知识,愿意“不耻下问”,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这不过是一种难得的态度吗?就像生活中,小孩子的眼光定是与大人不同的,稍向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学习,也说不定能给人启发。曾经有人问一位学者,你是在哪儿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的?结果大家以为最有价值的答案是:幼儿园,这就是孔子和他学生眼中的“学习知道”吧!

孝敬之道也在《论语》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亦。”意思是:一个人孝敬父母,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的确,孝敬父母和尊重上级不是一个含义吗?———细心为别人呢着想,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父母的训斥而感到委屈,但仔细想想,其实父母是为我们好。其实,孝敬不一定是让父母丰衣足食,为他们多着想一点,就算是最好的孝敬了。读完这句话,我回想平时为父母做过的事,更深一层地理解了孝敬的含义。

《论语》,这本拥有无穷奥妙的书,带给了我们无限启发,告诉了我修身养性的道理,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应该遵循孔子的道德思想,争取在学习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13

汲取先贤智慧,铺就成功阶梯。论语是一部哲学著作,又是一本思想智慧书,它是修德立身之学,是做人处事的经典。这部2400多年前的著作所讲的`每一个道理和智慧,给与我们每一个忠告和提醒,仿佛就是针对我们生活中身边的人和事,让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得到提升。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让我们知行合一。

南怀瑾先生说,论语这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入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在惜字如金的中国传统典籍当中,从来不缺乏需要反复品味的经典,从先秦诸子到历代的经史子集,成为了一代代中国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滋养,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建立了基础,阅读论语这本国学经典,也就是我们在和先圣先贤在对话,让我们的生命层次不断的提升,天人合一,大道至简,道法自然,以人为本,知行合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天不断的反省自己,改掉自身的缺点和毛病,以天的角度看问题,包容万物,保罗万象。站得越高,看得越远,格局决定了人生的效率,做得对远比做的快重要的多,读论语,开启自身的智慧,信因果,重内观,大格局,不断的改正自己的不足和短板,让正向的能量不断加强,让缺点和不足不断的减弱变弱甚至消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世界是分阶层和位置的,认清自己的阶层和位置很重要,在不同的阶层和位置遵循不同的责权利运行规则。

每天所思、所坚持不懈的遵循论语中的三基点:愿每天可以清晰感受到精进,每天所思,坚持不懈的杜绝坏习惯,愿生命可清晰的感受到境界的上升。

读论语是国学入门的基础,方向正确,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就能最终开启智慧印记,让自己优秀成长,敬业工作,生活幸福。努力做到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14

在20xx年寒假中,我读了《论语》这本书。其中有几篇我深有感触: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孔子说:“学习知识的同时又时常去复习,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让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不去怨恨,不也是一个君子吗?”。“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学习”不只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孔子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中的“实践”,就是把所学的东西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并体会到其中的喜悦。因为好学者的心胸是敞开的,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人切磋,既然远方有人来讲道论学,近处的人也向自己请教,这不正是学有所成的快乐吗?再者,当他人不了解自己时,也不去怨恨他人,这是君子的涵养。

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就要孝敬父母,在外就要尊敬师长,做事情要谨慎,说话要诚实,要爱护众人,与有仁德的人亲近。如果之后还有精力,就去学文化知识”。古代对少年儿童的基本要求正是孔子所说的这段话。在我国古代,书本知识似乎不是教育少年儿童的基本内容,而主要是把少年儿童培养成孝敬父母、谦逊待人、讲究信用、团结他人而又向往高尚品德的人。今天与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了,书本知识的学习成为少年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一个人如果不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上,就很难胜任以后的工作。学习做人的品质与学习书本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因此,今天的教育要求更加全面,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方面发展。古今社会的发展给了教育更高的要求。

读了《论语》这本书,我知道了许多知识,懂得了孝敬父母、为人处事,这本书真的很好,建议大家来读《论语》吧!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15

读《论语》有感听爸爸说《论语》是我国一部著名的经典,应该从小就学习,读《论语》有感作文。

但是《论语》比较深奥,妈妈怕我看不懂,所以她专门为我挑选了一本适合儿童阅读的拼音版《论语》。

里面除了原著的内容外,还配有许多相关的小故事和彩色的插图,非常生动有趣。

其中有样这一段话我很喜欢“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的意思是学习而且经常复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了,不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吗?我现在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通过学习这句话我了解了学习的确是需要经常复习的,而且还要多用,我们平时的作业实际上就是在进行复习,这样才能记牢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除了做好复习外还要课前进行预习,这样学习起来就更加轻松快乐了!孔子的话真的很有道理。

读历史 第8篇

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人们的生活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无论是琐碎的日常生活, 抑或是复杂的思想认识,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被牵扯进改革的洪流之中。面对各种新奇事物的冲击, 琳琅满目的繁华, 似乎更需要有一批人时刻保持着冷静理智的思考, 不断侧击着人们已然迷失的心灵。“在社会转型时期, 这种‘转换’的冲击往往更加强烈, 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更严重、更明显。对此, 当然不能随波逐流, 作为知识分子, 更应抱有一份警觉。”【1】

于是出于知识分子的责任与道义, 很多学者义不容辞地拿起“杂文”这一“短枪”和“匕首”开始与现实社会问题做斗争。而雷颐便是其中一位。

当雷颐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世界时, 他说:“只有一步之遥, 便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灯红酒绿的世界。只要往外走二三十米, 便是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可就是这仅仅一步之远, 却把喧嚣与繁华摒除, 使我能够‘闹中取静’, 拥有一个宁静的世界, 专心地读书, 认真地思考……但同时, 又使我能走出书斋, 时时感受到社会生活的脉动。”【2】雷颐的杂文集《取静集》便是他在“闹”中静心思考的产物。

《取静集》收录了雷颐1997年前创作的50篇杂文。题材涉及相对广泛, 包括:历史, 文化, 思想, 文学批评等。

如若要给雷颐的杂文创作归类的话, 那他的杂文必然要归入“学者杂文”一类。所谓“学者杂文”, 简单地说就是指由以学术研究为职业、以维护人类基本精神价值 (理性、自由、公平等) 为职守的那部分职业性学者撰写的具有题材的现实和思想的批判性的杂感文字。【3】

尽管雷颐的创作属于“学者杂文”一类, 但是他对现实所怀有的激情批判和深沉的忧患意识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专业的杂文作家。《取静集》中的杂文, 大多数都是雷颐从他擅长的专业——历史入手, 通过历史的解剖和揭秘以及重新解读, 发掘出仍然具有时代气息和价值的种种社会现实问题。

除了利用杂文表达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外, 雷颐还在2005年开通了新浪博客。在博客中雷颐除了将自己曾经在纸媒上发表过的部分文章重新发表在博文中, 还就当下即时的许多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雷颐杂文创作特色

(一) 题材涉猎广泛

尽管雷颐是一位历史学家, 但他的杂文题材涉猎范围相对广泛。不仅囊括了他擅长的历史领域, 还对文化和思想领域的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另外, 他的杂文还就社会当下问题做出了积极的个人思考, 这就使得他的杂文涉及了诸如社会制度, 教育体制, 学术道德, 经济秩序, 军事国防等诸多层面。

(二) 大量史实的运用, “古今一线牵”的思考模式

作为一位研究历史的学者, 雷颐的杂文创作也始终体现着他专业的思考。杂文集《取静集》和新浪博客的内容大多数都是通过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 深度发掘来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以古为镜, 借古说今, “古今一线牵”是雷颐的思考模式, 正是由于这种思考是建立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之上, 所以显得格外的深沉。

尽管历史已经过去, 但是历史留给人们心灵的沉重却永远无法抹去。面对日本高层领导人频繁的参拜靖国神社, 许多中国人无法接受, 甚至做出了过激行为。面对这一社会现象, 雷颐在《取静集》“拒绝遗忘”这篇杂文中却通过严密的思维逻辑和鲜明对比的运用, 达到了清醒理智无可辩驳的批判日本高官行为的目的。

他在开篇说:“人们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背叛了自己的光荣传统;但如果过去曾经罪孽深重, 忘记过去就是拒不悔罪。要记住光荣传统并不困难, 而要面对历史的罪过, 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民族、国家来说, 都是一种巨大的痛苦。”接下来, 雷颐在文章中分别列举了在二战中同为法西斯国家、同样带给世界人们偌大灾难的德国在二战后面对自己罪行的忏悔。“62年, 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 柏林市政府在当年焚书的剧院广场、现在改名为倍倍尔广场 (Bebelplatz) 上建立起一座寓意深刻的、无书的‘图书馆纪念碑’以警醒后人千万不要忘记这象征着专制、愚昧和自己民族耻辱的历史一幕。”雷颐评价说:“当然, 有过与人类文明为敌的焚书‘壮举’的民族并不仅仅只有日耳曼民族, 因为专制者也大都意识到‘书本’对自己的威胁力量, 对其恐惧万分, 要用国家暴力来‘消灭之’。但是有勇气修建‘纪念碑’记述自己这种罪过的民族, 现在还只有日耳曼民族。”雷颐称赞说:“这不愧是一个产生过歌德、席勒、贝多芬、康德、黑格尔……这些文化思想巨人的民族所应有的气概。”雷颐还列举了1970年,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代表德意志民族和国家在波兰华沙的死难者纪念碑前长跪赎罪的事实。写到此处, 雷颐笔锋一转, 写到“与德国深切忏悔形成鲜明对照的, 是东方那个至今仍拒不谢罪的日本。”雷颐列举了日本文部省一次次篡改历史教科书, 否认“南京大屠杀”, 参拜“靖国神社”等诸多令人发指的行为, 雷颐还从日本的“国体思想”入手分析日本拒不谢罪的心理。在文章的最后, 雷颐总结说:“国家的力量是巨大的, 当国家掩盖一种罪行的时候, 无论多么深重的罪恶, 都极易被‘集体遗忘’, 因为‘遗忘’是人类最无可救药的天性之一。……摆脱历史记忆, 生命将变得毫无意义。而千千万万无辜的死难者, 将被历史迅速遗忘, 最多化为‘历史教科书’上一小段无足轻重的文字或几个干瘪枯燥的数字”。

雷颐对现实始终保持着强烈而深沉的忧患意识, 因而他的杂文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历史进行拷问的层面, 相反, 他的杂文正是充分利用史实来说明问题, 无论这史实是正面的抑或是反面的。

正如雷颐在2010年9月20日的新浪博客中写下的“当年校长”这篇杂文。雷颐在这篇杂文中阐述了自己对当下大学教育体制的看法, 并影射了当下大学存在的许多问题。

文章列举了1946年底“沈崇事件”引发的大规模学生上街游行示威, 各名校领导人的反映:“北京大学秘书长郑天挺和教务长郑华炽都支持同学们的罢课、游行, 他们共同表示:北京大学四五十年一贯作风, 一向无干涉学生运动之成例, 今天亦不能例外。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教务长吴泽霖、教导长诸士荃都表示不能强迫学生上课, 不能阻止学生游行, 并要求国民党当局保障学生游行的安全。燕京大学为美国人所办, 但校长陆志韦表示同情学生运动, 对学生罢课游行不干涉, 并说:‘驻华美军一天不走, 类似之事必有其继续发生之可能性, 我们应当呼吁政府, 驻华美军立即退出中国。’”。【4】文章中还分别列举了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在面对无礼冲撞过自己的学生戴逸被全国通缉时, 不辞辛劳, 营救戴逸的史实。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虽不赞同、甚至反对左派学生的“闹事”, 然而却坚决反对国民党抓捕学生, 保护了不少他并不赞同其政治观点的学生。而且一旦有学生被捕, 他总是极力营救, 一定要到狱中看望他们;如果受审, 他一定要到庭旁听。在1949年夏国共斗争最激烈的时刻, 他冒着生命危险坚决反对了国民党特务在逃跑前对左派学生下毒手。“爱生如子”, 是所有学生对他的评价。最后, 雷颐总结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立名牌大学, 校长都是政府任命, 本应完全听命于政府, 却也并不遵从政府指令, 而是想方设法保护“反政府”的学生, 可见当时的大学校长具有共同的办学理念与操守。他们共同的理念就是大学的独立性和对学生的爱。”并发表自己对当下教育体制的看法:“办好大学当然是由许多条件决定的, 但校长的办学理念与操守, 确是办好大学的必要条件。试想, 如果当年这些大学校长不是尽力保护学生, 而是积极配合当局抓捕那些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学潮的学生或以各种名目, 如‘赤化分子’、‘左派’等‘整’那些有独立思想的学生、将其打入另册, 这样的大学能办得好吗?”

雷颐的思考是穿越古今的。他总是能在现实出现问题时, 追根溯源回到自己擅长的历史领域, 这种历史的厚重思考正是雷颐杂文创作的一大特色。

(三) 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和对现实的激情批判

雷颐是一位激情学者, 尽管长期从事厚重的历史研究, 但是他仍然保持着积极的入世精神和对现实的时刻警觉与激情的批判。雷颐以他锐利的眼光, 冷峻的观察, 理性的分析使得人们可以从他的杂文创作中感受到一位学者真挚的人间情怀。

2010年8月5日, 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一处名为圣何塞的铜金矿发生塌方事故, 导致在井下作业的32明智利籍矿工和一名玻利维亚籍矿工陷于700米深地下。事故发生后, 随着多方援助, 终于在2010年10月13日, 深陷井下的33名矿工全部获救。2010年10月14日晚, 雷颐的新浪博客在夜间23点发表题为“既感骄傲, 更感脸红、痛心:‘中国制造’参加营救智利矿工”的博文。文章篇幅很短, 可以看出是雷颐难抑心头感慨写下的文字。雷颐在这篇杂文中针对中国三一重工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在营救智利矿难工人时的突出表现为例, 深刻反省了国内矿难发生后救援工作中的失误。雷颐并没有像当时国内媒体那样大肆宣扬我国起重机在这次矿难中的突出表现, 而是从另一个侧面, 一针见血地指出:“此前, 我们总以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 认为只有‘发达国家’才可能有那样安全、优越的井下条件。但智利也是发展中国家, 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且远不能与发送载人宇宙飞船、发射近月卫星的中国相比, 却也有如此安全优越的井下条件, 则不能不使我们脸红、甚至痛心。一些事情我们以为做不到, 以为脱离中国国情, 看来其实未必。关键是想不想得到, 愿不愿意做。”

脱离“一边倒”的媒体报道, 而做独立的个人思考是雷颐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所在。正是因为这种“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 和对现实问题的激情批判使得作为学者的雷颐让我们觉得可敬而又“可爱”。

(四) “五四”精神的传承者

尽管“五四”已经成为历史, 但是“五四”先哲们留给我们的精神依然被一代一代地传承着。追求真理, 崇尚科学, 维护人类基本的精神价值依然是当今知识分子义不容辞而又艰巨的任务。雷颐, 在他的杂文创作中, 依然保留了甚至更多的时候主动自觉的扮演了“五四”精神的传承者。

在他的杂文集《取静集》中, “奥姆真理教的‘真理’”就是一篇追求真理, 崇尚科学的代表作。雷颐在文章中分析了奥姆真理教的组成人员, 剖析了宗教与专制的关系, 最后得出了结论:“任何人都不能以真理的独占者自居, 必须容忍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存在。一个容许个性差异存在的社会才会是真正稳定却又生机勃勃、充满创造性;一个高度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水晶般纯洁透明的社会不仅毫无个人自由和创造性可言, 而且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无论他们的理想多么高尚, 都应受到怀疑, 没有任何思想享有不被怀疑的特权。……怀疑与宽容, 却是一个平常但健康的社会所应有的基本准则, 也是各类‘终极’理论的消解剂”。

雷颐的一篇题为“外交重视公众意见的制度保障”则把现代社会中“民主”面临的巨大困境揭示无疑。这篇杂文是针对中新网2010年9月3日的电文中关于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乐玉成的一段讲话展开的。雷颐在肯定外交部在外交决策、政策规划时越来越注重参考公众的意见时, 同时尖锐指出:“公众意见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渠道表达、表现出来的。对同样的事情, 公众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 不同的意见。如果只允许一种意见、观点表达表现, 而不同意见、观点则被种种方式‘屏蔽’, 决策者得到的‘公众意见’其实也是扭曲的, 并不是完整全面的‘公众意见’。如果以此作为决策参考, 决策者其实是被误导。所以外交决策、政策规划越来越注重参考公众意见确是美好愿望, 但要做到这一点, 除了良好的主观愿望外, 还要, 或者说更重要的是要有制度保障。即公众能顺利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 同时, 各种不同的公众意见均有充分表达的渠道。如无这种制度保障, 愿望再好, 也很难落到实处。进一步说, ‘民主’是要有整体性制度配套的, 没有整体性制度配套, 尽管掌权者有‘实行民主’的良好愿望, 但结果可能并不‘民主’。”。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建立人类基本的普适价值是“五四”先哲们的奋斗目标, 这一目标随经岁月淘洗, 却仍然具有它的现实意义。雷颐便如当今许多知识分子一样, 执著而坚定的践行着这一目标。

摘要:雷颐是一位历史学家, 但是正如他自己曾经在新浪视频中说过的那样:他一直有个作家梦。雷颐的杂文创作或多或少弥补了他无法成为一位作家的遗憾。作为一位从事研究历史专业的学者, 雷颐以他专业的知识, 锐利的眼光, 深刻的思考形成了他对杂文创作的读到见解。

关键词:学者型杂文,《取静集》,博客

参考文献

[1]、雷颐.取静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

[2]、王岩森.《游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1978——20000中国杂文专题研究[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

[3]、http://blog.sina.com.cn/u/1045529987

[1]雷颐.取静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页3.

[2]雷颐.取静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页1.

[3]王岩森.《游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1978——20000中国杂文专题研究[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页154.

上一篇:动员会表态发言稿下一篇:平面设计专业的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