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恶?——《人类简史》读后感

2024-09-18

人之初,性本恶?——《人类简史》读后感(精选2篇)

人之初,性本恶?——《人类简史》读后感 第1篇

《守望者》观后感--人之初性本善,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刚看完守望者,影片最后给我一个戛然而止的感觉,真的如一开始的报道那样,出人意料的结尾,但是当主题曲浮光出来的时候,我摸摸我的脸颊,我哭了,这次的哭泣竟然连我自己都没有感觉,天哪,我哭了,后来走出了电影院,我尽量回忆是什么地方哭了,后来想起来了,是周栋和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就是周栋这个角色和妈妈说自己和任达华的事情的时候,就是离开旅店的前一天那里,因为这一刻,我似乎看到了我去年刚离婚的堂哥!还有郝蕾那一段,郝蕾抱住巍子的那一刹,我好像看到了印双虎的家属,一个即将远去执行任务的飞行员的,歼十出击里没有拍出来的那一瞬间!好了,这些都是我的联想,开始主题吧: 可以说,这是我这段时候看的觉得最棒的片子,因为思路的独到和新颖,三个故事,看似毫不相干,但是却大有联系,让我看到了社会的真实人性和覆盖在人性表面的那层东西,那层东西其实就是一个虚假的表面,是很多人被周围浮躁的社会所蒙蔽后自己觉得的那种社会的形象,其实这样的形象并不存在,只是一个假象,或者是一个想象,是像周栋那样把别人的事情安在自己头上的一种假想,就像很多事情别人只不过是无心一说,但是听着有心,我们用来开玩笑或者拿来取乐的一瞬,被很多人当成了一个人生的“真谛”而人们看到的那种假象,却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工作,感情。任达华这个角色确实可怜,这个原本善良的男人,为了爱去拼命的挣钱,但是最后自己的女友背叛了他,女友的家人还指控他,他的周围似乎都存在着欺骗,背叛还有嫌弃。其实说到底,就是他爱上了一个不值得爱的女人,因为这个女人不识好歹,不懂感恩,伤害了帮助他的人,那么在我看来,任达华应该很潇洒的离开这个黄女士,因为这个女人根本不值得爱。但是很遗憾,他错了,他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了自己,他为此去报复然后入狱。这个角色,让我想起了橙子《一剪梅》里的梁永昌,沈心慈其实已经不是他的真爱了,他该做的就是再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真爱,而不是在这个不是真爱的女人上再有半点的留恋! 社会就一个奇怪的地方,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却总是用别人的思想意识来指挥自己的行为。社会也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地方,人也有两面,而这也是这部电影我觉得最出彩的地方。他把人的两面性,表现的淋漓尽致,把社会的一些错误的意识,用一种很不经意的镜头表现出来,看似很不起眼的镜头,却内涵深厚:比如周栋应该是听说了一个叫二宝的朋友的前妻的事情然后从此对女人有了一些偏见,遇到旅馆老板娘后,和她一起舞蹈,老板娘冲他笑他却觉得是因为我把收入提高了十倍,因为这个老板娘是老公外出想有意识的和他调情。周栋把这个老板娘想象成了一个风骚的形象。而最后,周栋走后,导演让观众知道了原来是由于周栋长得像老板娘前夫,她的舞蹈,她的笑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她把感情放在了里面,看到了周栋,像看到了自己以前的爱人,那样的意味深长的感觉导演真是处理的好,不得不佩服!周栋对任达华说什么女人不能原谅啊什么的,表情狰狞,语气恶劣,好像真的和女人有了很大的仇恨,但是,最后,他和妈妈的谈话中却流露出对前妻的愧疚和自责:其实我和她离婚我也有责任。这句话让我感动不已!原来那些虚化的背后,人类才能表现出最朴实和最真实的一面:人之初,性本善!还有郝蕾和巍子。一开始以为是出轨之类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为了孩子铤而走险的抢钱去救孩子,而夫妻俩最后的感情流露,没有表现出来,而那些恶意,全部被任达华看到了,他就以为世界都是这样的黑暗,都以为人人都是这样,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杀人。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可悲啊! 这片子还有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任达华这个角色是一个极具情感色彩的人,虽然全片他都冷冰冰没有橙子的感觉有亲和力,但是当我看到他拿了一条鱼去喂野猫的时候,我又哭了,一个有爱的男人,心疼同样和他一起流浪的生命,一直养在身边,而这只黑猫也一直是导演安排进片子里做华哥角色的那个“替身”的他就是那个替身,被旅店的伙计打,被别人欺负,被嫌弃,就像松子那样,没有人关爱,他想得到爱,所以就把爱都给了那些同样善良的生命,着实让人感动。人常说猫是奸臣,而我却觉得真正这样说的人自己才是奸臣,因为没有融入何来了解。我养过猫,所以有感觉。 片子的联系之处,又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几个大学生没有让周栋搭车,殊不知自己的命本来是可以因为周栋和自己一起同行而得到挽回的,但是他们冷冰冰的把周栋扔在了路上,自己扬长而去,结果丧命。巍子告诉任达华的吗,谜语,真的很有意思,也许现在我还没有完全弄明白,但是我清楚的记得,周栋说过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一句非常温馨的话,而那时候我也看到了任达华脸上真实的微笑,虽然脸上还是那么冷,但是我可以发现,他那时候真的十分开心,因为找到了一个知冷暖的人。而人世间的一切就真的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而再再而三,很多人的情绪一开始从玩笑之举后来变成了真的一种扭曲的心里,所以啊,人与人之间真的应该有善意的传达,而不能老是拥有恶的意思。这样是危险的,因为一切都是假象,只不过你以为了,那是真的,然后你去再把这样的恶延伸,波及更多的人,那样人世间才有了那么多的恶,而人世间最真善美的东西,却只在无人的地方展示了出来,这些却是很多人都没有看到的,只看到了恶,就觉得那真的是恶了,这样,不是太可悲了吗? 这个片子,确实又恨的让人牙痒的角色,就是黄家一伙人,但是,我想说的.是,别人的冷漠,别人的爱很纠结,别人的很多情绪,只是别人的,你爱的人他不要你了,证明他没有福气和你那么好的人过一辈子,损失的是他,不是你啊,你为什么何苦要用这样的报复来再一次伤害自己的神经和灵魂呢?不要被别人的情绪所影响,就是那句话:做自己吧,找到自己。 也许这个世界确实是越来越浮躁了,越来越多的假象,假想,假设,假如,而很多的假的东西,我们都把他当成了真的,其实社会上原本没有那么多的恶,没有那么多的恨,没有那么多的仇,只是说的人多了,我们就真的以为是有那么多不好的事情和感觉了,所以才会搅乱原本真善美的心理,让自己也把这样的情绪带给更多的人,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悲剧,而很多杯具,都是自己的想象,都是幻觉,是假语。 其实,故事如果回到开头:任达华这个角色在两条路的分岔口,应该早就有了一个决断:离开那个抛弃自己的女人,再找个真爱和他幸福一辈子。因为橙子有句话我一直很喜欢:不不珍惜我之人不值得我珍惜,真的想送给陈志辉。而当陈志辉出狱后,社会已经变了,变得似乎连那一道阳光都让他觉得刺眼了(电影片段有涉及)他是适应不了社会了,所以才会被被人的话左右而又一次迷失了自我,其实他殊不知有一对老人正热诚的等待着他的回来(最后一个镜头)那样的温馨,期待一种亲人的回归,而这一切的美好,都被社会的很多假象蒙蔽了,遮住了,陈志辉看不到了真善美,而都看到了丑恶,其实,他所经历的人们,周栋,巍子,还有郝蕾,张静初这些角色,都是善良的,是纯美的形象,只不过他以为是他想象的那个样子而已! 到此,我不得不佩服非行导演,把人性诠释的如此立体和多样,取景方面,用传统戏曲和茶馆,还有古色古香的旅馆来为影片曾色不少,中国的电影,就不要像很多片子一样老是找个咖啡店啊这些的,这个电影,真的很“中国”中国,在很多的商业片里都很少有这个概念了。因为很多导演只是为了赚钱,而忘了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电影里根本找不到一点中国元素,真的很可悲。感谢非行,你的电影,让我又一次的感动。而且剧情紧凑,倒叙形式也很出彩---镜头看似很随意其实意欲深长。看完了全片,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通天塔》和橙子的电影处女作《法官妈妈》张帅,真的比陈志辉幸运很多,因为同样是一个还是充满恨的生命,出狱后,一个掉进了地狱,而另一个遇到了人间的天使安慧法官妈妈,得到了新生,祝福张帅,他会越来越好的,如果时间可以倒转,我想变成《一剪梅》里的千惠,用温暖的心去温暖陈志辉的心,让他明白,这世界上,原来还有真善美,原来还有真爱,原来并没有那么多的仇恨和痛苦! 文章的最后,我还是要HC一下某橙,跳舞跳的太棒了感谢非行导演和所有主创,真的是部好片子,严重支持下,我再一次哭泣,为了编剧兼导演非行同学的这一份真善美的心灵,大家---都会幸福滴!永远善良吧,因为世界,原本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第2篇

这一论战的双方是孟轲和荀卿,都是弘扬孔门学说的巨擘。

为什么同一学派的人,会发生观点如此鲜明对立的激烈论争呢?原因就在于,儒家人的最基本事业是教书育人,是用仁义思想、礼乐规范来教化人们,认为通过他们的教化能够使人向善避恶,做一个有思想、有志向、有道德、守规矩的人。这样,他们就面临着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人性的本源是怎样。只有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施行教化,正因为如此,儒家才调动了全部力量,进行了这场持续时间最久的大论战。

孟子首先提出人性本善观

虽然,在孟子之前儒家之中也有过多次的论辩,但孟子是儒门的亚圣,他的言论自然是分量最重,影响力最深最广的,因此他的性本善学说一提出,几乎一下子就成了定论。与孟子挑起这场论战的是与他的学生告子,也许就是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时进行的。

告子先讲述了当时儒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看法——人生之初其性本无善恶,犹如同水一般,你决定使它向东流,它就向东流,你决定使它向西流,它就向西流。孟子立即就水性来驳斥他说,水是有性的,那就是向低处流,让它向东与向西,那是人为的结果。人性也是如此,它的生性本来就是善的。孟子立论的根据,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种人皆有之的心,就是仁义礼智,就是善和大善。所以说,人生下来就是性善的,善是人所固有的本质,不是由外部加工出来的。人之所以后来又有了恶行,那是因为其善的本性产生了流失。一切教化都使人返朴归真,都是寻找与归还于人之本性的自我。

50年之后的战国后期出了另一位孔门大儒荀卿,是他与孟轲对立地论战起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不是善,而是恶。他的立论根据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这些恶不能让它任意恣睢,才施以仁义礼乐的教化与陶冶。只有这样,人的一切行为才皆有礼度;人有礼度,这也正是教化的结果。他举例说,一根木材,要想使它直苗苗地成为可用之材,须用隐栝对它施行蒸烤矫正,然后才能取得;钝的金属器具也须要磨练,才能使其尖锐锋利。如果人天生下来就是那么善,那还要教化工作做什么呢?“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礼义是生之于圣人的制作与教化,而不是生之于人之性。荀子把后天的这种教化工作,都称之为“伪”,即人为的意思。他有力地批驳了孟子的因为流失才使性善变成了性恶的说法。你孟子所说的流失,不也是人为的过程吗?如果按照你的逻辑,人生之初的目好色、口好味、心好利等恶性也是经过人为过程才有的了。他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谓之伪。”

荀子人性本恶观偏重逻辑性

客观地说,荀子的说法恐怕比孟子说法逻辑性要更强一些,虽然它同孟子说法一样,都没能深究出人生之初性善、性恶之详,都没能够破解出这个至今仍然两悬的千古之谜。但是不管怎样,性善、性恶这两个鲜明对立的两大营垒,便自此鲜明地树立起来了。不过,荀子的说法虽比孟子能自圆其说一些,但由于思、孟学派一直被认为是儒家的正宗,所以荀子的论辩不管怎样有理、有力,始终没能动摇孟子性本善之说。因此,后来一直流传到今的《三字经》,一开头便说:“人之初,性本善。”

但是,性善学说的立论根据不足,论证的逻辑也不够严密,这是现实的存在,因之,人们还是时不时地冒着非孔、非孟的名声,对其提出质疑。先是有西汉时期的陆贾、刘向等人为其完善,帮助孟子写出了些更为充足的理由来修补漏洞。陆贾说,人虽生性本善,但须辅以“察己”功能才步步向善。人能察己,所以受命者顺,顺之谓道;不能察己,善性就会流失。此亦即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有人反驳陆贾的“察己”功能说,指出盗跖也能察出盗之为害,但他还是一个大盗;贪官也能察出贪之为害,但他还是一个贪官。因此,这个“察己”功能,无助于性本善的立论。

为皇家编纂诸子百家丛书的刘向,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完善与补充。他首先将人生之初的性作了细化,说性情是个完整的东西,必当有性与情两个方面。性为阴,在身内不向外发展;情为阳,与外物接触并形之于外。孟子说人性善,是指其内在的、潜能的方面,故而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而谈到情,它是外在的,是与外物接触并行之于外的,因与外物接触才有“造次、颠沛”的不善行为。有人反驳刘向的观点说,难道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就不与外物接触,就不形之于外吗?当然,这些心也是行之于外的,因此刘向之说也就不攻自破了。

汉代另一位大儒董仲舒一反常态,开始作折衷论与调和论,他说孟子与荀子的说法都对,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因为“天之大经,一阴一阳;人之大经,一情一性。性生于阳,情生于阴(与刘向之说法相反)。阴气鄙,阳气仁。曰性善者,是见其阳也;谓恶者,是见其阴者也”。孟子见其阳,故曰性本善;荀子见其阴,故曰性本恶。有人驳斥他的折衷论说,既然阴阳、善恶并生于人的一体之内,那么,世上就没有纯善和纯恶之人了吗?看起来,董仲舒也如同世上所有的调和论者一样,其结果总是费力不讨好的。

人性本善恶俱有观

在汉武帝时大力推行盐铁国营新政的公孙弘,则新起宏论,完全不同意孟、荀各执一端的偏见,他著述十篇,大谈人生之初就有性善与性恶之分。有的人生下来就是性善的。举例而言,西周的先人后稷,孩提时候就以种五谷和树木为戏,孔子也是童年之时就玩弄俎豆等供器,学作祭祀之礼。那是谁人教化的?无人。是他们天生就禀性为善的气质所使。恶人也是如此,殷纣王从小就是暴戾异常,所以他的庶兄微子说:“我旧云孩子,王子不出。”意思是说,纣王小时候的恶劣行为,便是众王子都做不出来的。

实际上,公孙弘的人生之初即有善恶的说法,也不是他的首创,早在孟、荀之前就有许多儒生秉持此说。孔门弟子密子贱、漆雕开和再传弟子世硕,都有这种看法。特别是世硕,曾著有《世子》一书共21篇,专门阐述了这一命题。《汉书·艺文志》中就有所记载,可惜后来此书遗失了,人们不知其详。世硕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善恶两种禀性,就像天地生下来就有阴阳二气一样。关键的问题在于养,如果你努力培养善的一面,养善之气,你就会成为一个善人;反之,如果培养了恶的一面,养恶之气,便成了恶人。

人生之初本无善恶观

到了孟子之时,又有了与世硕等人截然对立的观点——人生之初,本无善恶。在当时,这种观点流传得很普遍,所以,告子、孟季子、公都子等人都是秉持这一观点与孟子论辩的。因为孟子是他们的老师,告子写书时只是如实地记录下来孟子阐明的观点,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便因此而放弃了自己的观点。《孟子》中记载公都子找孟子再次论辩时,一开头便说:“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明显得很,孟门弟子中间仍然有人一再地坚持着告子的观点。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先秦到汉末,学者中间一直存在有四种极其对立而又互相包容的观点——即性本善与性本恶,善恶皆有与善恶皆无。彼此之间,互相争论不已,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又出了一位思辨能力极强的大哲学家王充。他是一个大儒,但又敢于向儒家一些观点挑战论战。他在详细地考察与论证了上述各家观点和立论之后,又得出了一个似是折衷而又卓有创见的第五种观点,即善恶“中人论”。

王充说,孟子说的人生性善,那是指“中人以上者”,即中等以上的人而言的;荀子说的人生性恶,那是指“中人以下者”,即中等以下的人而言的。至于一般的中等之人,像告子说的人生之初本无善恶也可以,像世硕和后来的公孙弘等人说的既有善又有恶也可以,关键在于培养,在于教化,也即是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也”。如果培养与教化得好,便成为一个善人;如果培养与教化不好,便成为一个恶人。至于那些中等以上的极善之人,则是天生就是性善的。中等以下的极恶之人,天生下来就是性恶,如同殷纣王和盗跖等人,其秉性难移,不可更改。王充最后还引了孔子的两句话作为论证,孔子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王充的论证,看来似乎比千百年来一直在论辩不休的四种观点,都更为全面一些,更贴近事理一些,当然,也还有许多不能自圆其说之处。所以,辩论来辩论去,他的第五种观点也没有树立起来,还是孟子的性善学说一直被认为是正统。而到了南宗朱熹编纂《四书》时,将《孟子》与孔子的《论语》、曾参的《大学》、子思的《中庸》,并列为官修国定的天下儒生必读的经书时,孟子的性善说便更是不可更移的了。

孟子的权威越来越高,自程、朱理学兴起后,孟子非仅次于,而且有的地方可以说是大大超越了孔子。朱熹的老师程颐便说:“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但即使如此,他的性本善观点,也还是不能压倒人们的认识和再认识,人们还是不断地对性本善的观点进行挑战,对于余下的四种观点,也还是有人不断地在著作中和言论里加以重申和新议,而王充的第五种观点,即“中人以上者”和“中人以下者”之说,虽然被认为是旁学杂收,但仍然为不少人所崇信,曹雪芹便是其中的一个。我们且看他在《红楼梦》第二回中,严肃地描述了王充的这一观点。

他在书中描述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下,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中。”

这不就如同王充的“中人以上者”与“中人以下者”之说——人天生就有大恶、大善的秉赋一样吗?

由此可见,人之性善、性恶的论辩,由春秋战国到清代中叶,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争在辩,一直也没有能够得出一个圆满的结论来。就是到了今天,科学技术已如此发达,对于生命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但对于这个问题若想认识得清清楚楚,彼此完全驳倒对方的观点和论据,也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人之初,性本恶?——《人类简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体会07-03

人之初三字经全文及译文07-28

懂事之初作文09-08

诚信人之根本范文05-28

挂职之初感悟范文05-31

人之常情造句范文06-05

斩灵人之前世今生08-15

大学生活之初体验07-08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07-28

伟大的中华人之精神10-27

上一篇: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考点下一篇:诗歌朗诵会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