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2024-09-12

山茶花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精选18篇)

山茶花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1篇

1、放置场所:山茶花喜半阴、忌烈日,适宜放置在温暖湿润、通风透光的地方。养殖山茶花春季要有充足的光照,夏季应注意遮荫,避开阳光直射,若将山茶花放在阳台上,往往一不小心它就会被晒死。山茶花在贮运过程中,要防止高温和空气干燥,否则花蕾、花朵容易脱落,影响质量。

2、温度:山茶花性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在18~25℃之间,始花温度为2℃,稍微耐寒,一般品种能耐-10℃的低温,也能耐暑热,但超过36℃会抑制其生长。栽培山茶花要求有一定温差,环境湿度在60%以上最佳,在淮河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而山茶花中的云茶品种稍不耐寒。

3、浇水:山茶花盆景培养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以免时干时湿影响生长。一般春季可适当多浇水,有利于发芽抽梢;夏季坚持早晚浇水,最好喷叶面水,使叶片湿透,不宜浇热水,浇水应避开中午前后高温;秋季浇水要适量;冬季则宜在中午前后浇水,每隔二三天喷一次水即可。

4、施肥:山茶花喜肥,在上盆时要注意在盆土中放上一层基肥,以磷钾肥为主,施肥以腐熟后的骨粉、头发、鸡毛、砻糠灰、禽粪以及过磷酸钙等物质混合最佳。平时不宜施肥太多,一般在花后4~5月间施2~3次稀薄肥水,秋季11月份施一次稍浓的水肥即可。山茶花用肥注意磷肥比重应稍大些,以促进花繁色艳。

5、修剪:山茶花生长比较缓慢,不宜过度修剪,一般将徒长枝以及病虫枝、弱枝剪去即可。若每枝条上的花蕾过多,可疏花,仅留1~2个,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其余需及早摘去,以免消耗过多养分。此外,还要及时摘去快凋谢的花朵,也能减少养分消耗,以利于山茶花健壮生长,形成新的花芽。

6、翻盆:盆栽山茶花最好是1~2年翻盆一次,换新盆一定要比旧盆大一号,这样有利于山茶花根系舒展发育。山茶花翻盆最佳时间在春季4月份,当然也可在秋季进行。翻盆时结合换土适当去掉一部分板结的旧土,换上肥沃、疏松、透气的新培养土,并且要先放置一层基肥。

山茶花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2篇

络石原产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南,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对气侯的适应性强,能耐寒冷,亦耐暑热,但忌严寒。喜湿润环境,忌干风吹袭。喜弱光,亦耐烈日高温。攀附墙壁,阳面及阴面均可。对土壤的要求不苛,一般肥力中等的轻粘土及沙壤土均宜,酸性土及碱性土均可生长,较耐干旱,但忌水湿,盆栽不宜浇水过多,保持土壤润湿即可。

山茶花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3篇

自甜菜引进中国并开始育种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70年代中后期至今, 我国甜菜育种已由搜集引进外国品种到改良培育地方品种最后再到杂种优势利用育种, 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品种增产潜力大, 适应性更强, 种植面积已能够遍及东北、华北及西北各大产区。

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目前, 我国已育成甜菜品种92个, 其中选择育种品种37个;杂交育种品种12个;杂交种43个, 分别占总品种的40.2%, 13.0%, 46.7%。而在众多的杂交品种中, 多粒型杂交种的应用最为普遍, 在我国甜菜种植生产的推广面积和推广速度中均占首位。

2 栽培甜菜与白花甜菜的种间杂交历程

1969年, Savitsky首次进行了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间的杂交并获得成功。他利用人工加倍的四倍体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进行杂交, 获得了杂种F1, 然后再用二倍体栽培甜菜回交获得了三倍体B1F2, 继续回交B2F, 选出抗曲顶病的植株。这次的植株是附加了2~7个白花甜菜染色体的非整倍体, 但并没有观察杂种F1减数分裂行为。

1971年, Dalke等学者, 成功地栽培出了由四倍体单粒种和白花甜菜杂交而成的真实杂种。

Jassem早在1975年时就指出了杂种F1和B1F2的缺点:2植株均为雄性不育且胚胎畸形, 因此较难传递。在此基础上, 通过数年研究, Dalke等人在1986年时进行了大量实验, 企图得到稳定的雄性不育系, 但可惜的是, 研究并没能成功。直到20世纪90年代, 甜菜远缘杂交和重组仍被认为是一大难题。

1988年, 我国也进行了该项杂交实验。由于杂交亲本的适宜选择和杂交方法的改进, 两物中间杂交取得了成功并获得真实杂种。

3 我国甜菜杂交种的遗传组成

目前, 我国甜菜杂交种的亲本系全部来自外引育种材料的选择、杂交改良、诱变四倍体和回交转育雄性不育系, 其优劣决定了我国甜菜杂交种的产量、品质、适应性和抗病性。

四倍体品系是选配普通多倍体和雄性不育三倍体杂交种的亲本之一, 对品种的抗病性和含糖率影响很大。

综合分析各类杂交种的遗传组成可发现, 由K.Bus.CLR衍生的改良二倍体 (四倍体) 系为亲本组配的杂交种共27个, 与其他物种杂交、回交并加以改良后的后代杂交种有12个, 累计29个, 占总数的67.4%;而K.Bus.P的改良二倍体、四倍体品系为亲本组配的杂交种及US215*216、Aj1杂交改良后的二倍体和四倍体品系参与的杂交种, 2者总数这个共15个, 占总数的34.9%;剩下的诸多品种, 也是由前几个品种经过杂交改良后的后代杂交种参与后杂交而生的。由此可知, 由波兰引进的雨中材料几乎参与了我国全部的甜菜杂交实验并得到了很多的真实杂种。

此外, 经材料报道分析可知, 由美国进入的育种材料参与了46.5%的中国甜菜杂交;德国、前苏联、法国、日本、捷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的育种材料, 也加入到了我国甜菜杂交事业中, 分别占杂交种总数的9.4%, 7.1%, 9.4%, 4.7%, 7.1%, 2.4%, 2.4%。

从生产批量化、大面积化的应用上来看, 它的遗传基础日趋贫乏, K.Bus.CLR加入了几乎全部的杂交种, 其他各类也介入了大面积应用的杂交种中。

4 我国杂交品种的遗传获取来源

在我国现有的杂交技术中, 常通过对现有育成品种的杂交和诱变四倍体后代来得到主要的亲本来源。而对于新杂交种亲本系的获得常应用成对回交转育法。尽管如此, 甜菜杂交种的遗传基础, 依旧很是贫乏。

因此,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择优成为了增加和丰富四倍体品系的有效途径。通过此种方法获得的育种, 如甜81G-6、甜1403/16等, 显示出了高含糖率、高抗病性的优点, 为选育甜菜杂交种提供了新的种值来源。

5 本文选用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

5.1 研究方法

人工杂交、杂种培育。

5.2 应用技术

加速育种周期;利用野生种和糖甜菜单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之间的关系;搭桥嫁接。

6 甜菜的变异性应用

说起对于甜菜的变异性的贡献, Levan可谓功不可没。他率先报道了秋水仙碱诱变多倍体成功并获得了三倍体的成功消息。研究指出, 染色体的加倍将会引起更大的变异性。一位专家通过对甜菜该种变异性的研究指出, 在一系列野生甜菜中, 将其和糖甜菜杂交, 都变显出了很大的变异性。尤其是在抗病等级的实验中, 环境的变化影响了遗传因子的变异, 这也是可以加以利用的一点优势。

此外, 笔者也同意Owen所指出的特点——根块的各方面指标, 严重影响了雄性不育性的危机, 包括根块大小、形状、适应性、可育性以及颜色等。

7 获得结果

7.1 遗传性

7.1.1 杂种获得率方面

由于母本的不同, 杂交后获得杂交种结实率各有不同, 在0%~45%间, 幅度较大。

7.1.2 植株生长趋势

第1代杂交种子为1a生, 长势皆介于其双亲之间, 无觉突出表现。

7.2 变异性

由上文中变异性的应用可以看出, 各杂交组合中, 以糖甜菜为母本的杂交后代显示出的育性全部正常, 其他各组合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由此, 以上为获得新的不同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提供了基础的现实条件。

摘要:甜菜 (Beta vulgaris) 又名菾菜。原产于欧洲西部和南部沿海。甜菜自1906年引进中国以来, 已经培育出了叶用甜菜、根用甜菜、饲用天用等栽培品种, 野生种滨海甜菜 (Beta maritima L.) 是栽培甜菜的祖先。现在, 栽培甜菜是除甘蔗外, 中国另一主要糖料来源。

山茶花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4篇

关键词:细鳞鱼;花羔红点鲑;自然;人工养殖

细鳞鱼 Brachymystax Lenok(Pallas),又名细鳞鲑、秦岭细鳞鲑,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是产于我国的大型名贵冷水性珍稀鱼类,在中国淡水鱼类区系分类中属北方山地类群,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级别Ⅱ级。花羔红点鲑(Salvelinus malma),又名多丽鲑,是世界上著名的五大鲑鱼之一,在中国淡水鱼类区系分类中属北极淡水类群,已被列入《中国东北地区珍稀濒危动物志》。目前2种鱼野生资源已近枯竭,急需加以繁育与保护。我国分别于上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开始研究细鳞鱼和花羔红点鲑的繁殖习性,同时逐步辅以人工手段进行试验,目前均已实现了全人工养殖,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3年,吉林省出台了《细鳞鱼养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标志着我省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细鳞鱼养殖、繁育等方面有了统一的操作规范,极大促进了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与开发;而花羔红点鲑方面,虽然研究相对较少,但其在我省养殖面积也达到2 500多平方米,年产苗种23万尾,成鱼4万吨,发展潜力较大。笔者自2005年至今,一直在吉林省东部山区从事细鳞鱼和花羔红点鲑的人工养殖工作,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列出了2种鱼分别在自然和人工条件下,在繁殖方面的比较情况,供参考。

1性成熟年龄

自然条件下,细鳞鱼初次性成熟年龄:雌性4龄,体重0.5 kg以上;雄性2龄,体重0.2 kg以上,生殖群体年龄组成为3~7龄。花羔红点鲑初次性成熟年龄:雌性2龄,体重0.15 kg以上;雄性2龄,体重0.1 kg以上,部分个体为1龄。

人工养殖条件下,细鳞鱼初次性成熟年龄:雌性3龄,体重0.2 kg以上;雄性2龄,体重0.1 kg以上。最佳繁殖年龄:雌性5~8龄,雄性4~7龄;花羔红点鲑初次性成熟年龄:雌性3龄,体重0.2 kg以上;雄性2龄,体重0.05 kg以上,最佳繁殖年龄:雌性4~7龄,雄性3~6龄。

2繁殖时间

自然条件下,细鳞鱼繁殖时间为4月中旬-5月末;花羔红点鲑繁殖时间为10月中旬-11月下旬。

人工条件下,细鳞鱼繁殖时间为4月末-6月上旬;花羔红点鲑繁殖时间为10月下旬-12月上旬。

细鳞鱼和花羔红点鲑繁殖时间在人工养殖下较自然状态晚7~10 d,分析原因主要为生存和繁衍环境的改变,导致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其性腺发育所需积温的时间延长,从而表现出日期的不一致性。

3绝对怀卵量与产卵量

自然状态下,细鳞鱼绝对怀卵量1 500~7 500粒,花羔红点鲑绝对怀卵量为200~1 000粒,2种鱼产卵率均为100%。

人工养殖状态下,同等规格细鳞鱼绝对怀卵量为1 350~7 150粒;花羔红点鲑绝对怀卵量230~1 500粒。细鳞鱼产卵量为1 200~6 600粒,花羔红点鲑产卵量为180~1 360粒。

对比发现,细鳞鱼绝对怀卵量在自然状态下较多,而花羔红点鲑却相对较少,这可能与鱼类的生存环境、生长特性、摄取食物种类、摄食强度、排卵方式等因素有关,需进一步进行研究。人工养殖条件下,2种鱼产卵率均较自然状态下低,这也与人工操作方法、操作熟练程度、亲本成熟度的鉴别准确率等多种因素有关。

4生殖条件和行为

自然条件下,2种鱼的产卵场均为石砾或砂砾底质,其中细鳞鱼产卵场水深30~80 cm,水流1.5~2.0 m/s;花羔红点鲑产卵场水深30~60 cm,水流0.2~0.5 m/s。在生殖季节,2种鱼进入产卵期后均不摄食,雌雄鱼常集群,在水体底部互相追逐,雌雄配比例通常为1∶1~1∶2。2种鱼均有筑巢行为,雌鱼把卵产在石砾间自掘的小坑窝内,雄鱼同时释放出精液,受精后在卵上面覆盖一层1~4 cm的砂砾,产卵后的雌性不死亡,直到仔鱼破膜而出后才离开。

人工养殖条件下,细鳞鱼和花羔红点鲑在水中活动区域较分散,大部分聚集在进水口处,或跳跃出水面,或常常急游。细鳞鱼临近产卵期2个月应对其进行流水刺激,水流速1.0~1.95 m/s,水深在0.6~0.8 m,人工繁殖前降低水位至0.3~0.4 m,进入产卵期后不摄食。花羔红点鲑只需微流水刺激即可性成熟,进入产卵期后也可摄食少量食物,但有“吐食”现象。根据鱼体大小适当搭配雌雄比例,一般为1∶2~4∶1。细鳞鱼卵径大小为2.5~3.5 mm,花羔红点鲑卵径为2.8~5.0 mm,且均为沉性卵。

5胚胎发育

自然条件下,细鳞鱼和花羔红点鲑孵化水温均在5~8 ℃之间。细鳞鱼受精卵累积温度110~128 ℃·d时卵发眼,184~201 ℃·d时仔鱼破膜孵出;花羔红点鲑受精卵累积温度214~226 ℃·d时卵发眼,496~504 ℃·d时仔鱼破膜孵出,见表1。

人工养殖条件下,细鳞鱼孵化水温在6.5~8.5 ℃,花羔红点鲑孵化水温6~8 ℃。细鳞鱼受精卵累积温度130~143 ℃·d时卵发眼,196~211 ℃·d时仔鱼破膜孵出;花羔红点鲑受精卵累积温度195~210 ℃·d时卵发眼,405~426 ℃·d时仔鱼破膜孵出。

翡翠景天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5篇

2、光照:翡翠景天适合在通风且半阴半阳的环境里养殖,不能接受强光直射,半阴环境是最适合植物生长了。阳光不足,茎叶容易徒长,影响观赏效果。

3、温度:翡翠景天对温度的要求不高,但是也比较敏感,尤其是植物的耐寒性不是很好,冬季养殖时温度绝对不能低于10度,否则很有可能会被冻坏,而夏季温度过高,也不利于植物生长需要适当的降温,在25度左右的环境下,植物的长势会更加迅速和美好。

火祭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6篇

火祭原产南非,现世界多地可栽培。喜凉爽、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怕水涝,具一定的耐寒性。在半阴或荫蔽处植株虽能生长,但叶呈绿色,难以突出品种特征。喜凉爽、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大花萱草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7篇

2、浇水:大花萱草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如果天气不十分干早一般可不必浇水,但在春季萌芽后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将会影响开花数量,为此在春旱地区春季应适时浇水。生长季节要给以充足的水分供应,并使土壤保持疏松及湿润状态,否则将影响植株正常开花和花朵质量。

3、施肥:大花萱草从栽植的第2年开始适时追肥,对当年开花有较大影响,全年最好追施3次液肥,第1次是在新芽长到约10厘米时施,第2次是在见到花莛时施,第3次是在开花后10天施。大花萱草花期长,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比较大,除种植时施足基肥(以腐熟的牛粪或猪粪为宜)外,还要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需要来施肥。

4、除草:大花萱草定植后为了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应及时中耕除草,除草一般分两种方法,一是用除草剂清除地里的杂草,二是机械或手工松土清除地里的杂草。

山茶花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8篇

云霄县地处台湾海峡西岸, 云霄海区养殖泥蚶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地群众在养殖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 在掌握泥蚶生态与繁殖习性的基础上, 采取每年留足亲蚶, 通过增养殖区的科学管理, 海区半人工附苗增殖获得成功, 连续数年泥蚶附苗量达1~3亿粒, 基本满足生产需求。

近十几年来, 由于海滩泥沙沉积, 海区滩面逐渐上升, 滩面干露时间延长, 从而影响了泥蚶的养殖生产。根据养蚶海区海况的变化, 采取中潮区滩面改造为蚶塘和利用垦区虾池进行蓄水养蚶, 并通过培育饵料生物引入蚶塘养蚶, 使养殖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促进养蚶业持续发展。

1 泥蚶生态习性

1.1 分布与栖息环境

泥蚶属广分布种, 我国南北沿海都有分布, 云霄海区的泥蚶, 主要栖息于淡水注入的东山湾漳江入海口浅海区, 风浪较小、水流畅通, 营埋栖生活, 栖息地为泥沙底质 (泥约占70%, 沙约占30%) 。

1.2 温度和盐度

在云霄海区, 海水温度常年变幅在12~32 ℃之间, 蚶均能正常生活, 壳长5 mm以下的蚶苗最适生长水温为23~28 ℃, 壳长5 mm~1 cm的蚶苗为20~30 ℃, 蚶豆、成蚶为15~30 ℃。海水比重适应范围是1.008~1.022。蚶苗最适生长比重为1.015~1.020, 蚶豆和成蚶为1.010~1.018。若海水比重急降至1.004以下、时间超过3 d, 蚶苗会发生大量死亡。

1.3 泥蚶的食性

滤食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 在适温范围内, 温度越高其摄食量越大, 生长越快。据我们测定, 同一批2龄蚶在水温为20~30 ℃的4~6月, 粒平均重由4 g长至6.25 g, 每月增重0.75 g;而在水温为20~15 ℃的11月至翌年1年, 粒平均重由7.7 g长至8.9 g, 每月增重0.6 g。泥蚶摄食的食物主要是硅藻类, 如小环藻、园筛藻、舟形藻等以及水中的有机碎屑。云霄海区常年有淡水注入, 水质肥沃, 单细胞藻类繁殖旺盛, 是云霄泥蚶肉质优异的条件。

2 泥蚶繁殖习性

2.1 排精产卵

泥蚶是雌雄异体的卵生型双壳类软件动物, 在云霄海区1龄蚶性腺可达成熟, 2~4龄性腺发育最为旺盛。7月下旬水温28~31 ℃, 海水比重1.013~1.020, 性腺发育迅速, 8月下旬性腺发育成熟, 8月下旬至10月为产卵期, 9月为产卵盛期。产卵期最适水温为25~30 ℃, 海水比重为1.014~1.018。在大潮初始排精放卵, 一年产卵4~5批, 分别在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以白露、秋分、寒露为产卵盛期。

2.2 泥蚶苗附着和进埕附着

泥蚶排精产卵后, 精子和卵子在海水中受精、孵化经发育至壳顶后期, 幼虫体长大于160 μm约12 d即开始进入附着, 经一个月左右在低潮区下部生长至500 μm以上的稚贝, 而后移动至低潮区中上部, 1 mm以上的稚贝逐渐往中潮区移动。由此可见:蚶苗进埕附着是在大潮汛期间靠潮流的推动随潮流移向潮间带。泥蚶附着最适宜的海水比重为1.014~1.020, 水温为25~30 ℃之间, 底质以泥沙底质, 并含有一定量的碎贝壳为宜。据我们的观测, 在9月下旬, 云霄海区海水比重在1.020~1.015范围内, 10月下旬附苗量达648粒/m2, 平均351粒/m2。海水比重若降低至1.009~1.004的范围内附苗数量骤降, 平均仅36粒/m2。当海水比重回升至1.013~1.018的条件下, 附苗密度可达1 260粒/ m2, 平均为344粒/m2, 然而, 当海水比重的上升超出1.018, 附苗密度下降, 平均仅58粒/m2。

3 蚶苗采收和增养殖管理

3.1 收苗季节

在云霄海区每年11月上旬至翌年1月前后是收苗季节, 因泥蚶具有分批排精产卵、分批进埕附着的习性, 所以收获蚶苗也应分批采收, 一般在大潮汛期进行。根据季节前后不同, 蚶苗可分为秋苗和冬苗。

3.2 采苗工具和采苗方法

采苗工具多用刮苗板和50目筛绢或聚乙烯胶丝织成的刮苗袋。通常在潮水边退边刮苗, 效果较好。刮取表泥1 cm入袋内筛除泥浆并在海水中洗净运回, 注意防日晒雨淋。通过刮苗同时可除掉苗埕杂物, 并使苗埕土质松软、干净, 有利于下一批苗进埕附着。所以及时采收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3.3 苗质鉴定

苗贝壳有复瓦状的放射肋18~21条, 上有颗粒状结节。泥蚶苗以粗壮壳厚、腹缘斧状、色洁白而腹缘带翠绿色为好。降苗经低温锻炼, 耐寒力强、最强壮。把蚶苗放入在盛有少量食盐的淡水中稍停片刻, 贝壳徐徐陆续张开的为活苗, 不张开的为死苗。

3.4 蚶苗运输

在冬春季节, 温度8~15 ℃之间为宜, 经海水湿润苗体。以麻袋包装, 每袋以20~25 kg为宜, 品字形放置勿重叠, 用船、车载运, 离水时间不超过30 h。

3.5 泥蚶养殖埕地的选择

应选择在风浪较小、潮流通畅、水质较肥、泥或泥沙底质的内湾或河口附近大潮干潮线以下的浅海滩涂。依不同培育阶段埕地选择略有不同:蚶苗暂养埕应选择在湾内环境稳定以软泥底质的中、低潮区滩涂;蚶沙培育的底质为泥沙质, 上面覆盖油泥的中潮区上部滩面上;蚶豆培育埕以中潮区中部为宜;大蚶豆定植养成以每潮干露时间为2~4 h的中潮区下部至低潮线的潮区。蚶塘蓄水养殖应选在中潮区滩面。蚶苗暂养和蚶沙培育要求的海水的比重在1.014~1.022, 蚶豆培育和定植养成为1.008~1.018。

3.6 埕地整理

(1) 根据所需养殖的面积用插竹或树枝为标志, 播种前滩涂应翻松, 整平后用茶仔饼、鱼滕汁清埕。

(2) 四击筑矮堤, 堤内挖一水沟, 堤外围用网片阻拦和恐吓敌害生物进入。

(3) 埕内顺水流方向整畦和畦间沟, 待药性消失后, 在放养前用压板抹光畦面即可播苗。

3.7 播种和疏养

云霄泥蚶养殖过程需经过蚶苗暂养、蚶苗培育、蚶豆定植养成。随着个体的增大, 每隔一定时间要疏养或冬春适当密养, 并按个体大小分埕养殖。

(1) 播种时间

选择在大潮期间, 于退潮末至涨潮初早晚进行。采收的蚶苗经清洗干净后应及时播下。

(2) 收苗和播种方法

收苗:收苗前1 d, 插竹标志分四畦, 用小铁梳耙蚶集中成堆, 装入蚶袋。

播种方法:①干播法:退潮后直接将蚶苗均匀撒于畦面 (适用于蚶沙, 蚶豆培育) 。②湿播法:在潮水尚未退干之前, 船运蚶豆播撒在有标志的埕地内 (只适用于蚶豆定植养成) 。

(3) 播种地点和密度

掌握本海域常年海水比重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确定养地点和密度, 见表1。

3.8 管理措施

(1) 在蚶苗培育阶段定期用蚶钉耙疏松畦面, 一般蚶沙每月3~4次, 蚶豆每月1~2次, 在大潮汛期进行。到达疏通水沟后, 疏松畦面, 翻动蚶苗, 促进埕地底栖硅藻繁殖和泥蚶摄食生长, 清除附着的杂贝、杂藻。增强泥蚶活力, 提高成活率。

(2) 测定海水温度和比重变化, 检查埕泥变化, 观察泥蚶活动和生长情况, 防范自然灾害。

①在雨季洪水来临前, 蚶苗迁移到盐度较高的海区暂养, 或在蚶埕上边修建防洪坝和排水沟避免大量淡水流经蚶埕和泥沙沉积埕面以减少受害。②若养殖埕地海水比重急降至1.004以下, 应在1~2 d内在蚶埕四周筑矮土堤, 于干潮后播撒食盐25~50 kg/667 ㎡, 提高埕地盐度以防泥蚶死亡。③降霜天气, 提前筑矮堤关水保温, 以防蚶冻伤。暑热天气应补平埕地面凹处, 以防积水被烈日晒, 晒伤泥蚶。④若埕地板结、变黑或附生杂贝藻, 应用蚶钉耙疏松, 耙除或采取搬埕措施, 以防栖息环境变劣出现死亡。并注意不在农历3、6、9月季节变换期、产卵期、西南风闷热天气搅动泥蚶, 以免死亡。

3.9 防治敌害生物和方法

(1) 蛇鳗:夏秋栖居埕地吞食蚶苗, 放养前用茶仔饼或鱼滕汁清滩, 退潮后将其捕捉。

(2) 海鲶、鲻、鲷等鱼类, 锯缘青蟹:夏秋涨潮入埕吞食泥蚶, 在埕地四周插树枝和挂网恐吓、阻拦或退潮时后捕捉。

(3) 玉螺:5~7月, 穿透贝壳而食蚶肉, 退潮后下埕巡视, 拾除成螺及其卵袋。

(4) 土蛆:属多毛类环节动物, 12月~翌年1月, 使土糜烂腐臭, 滩面凹下积水, 泥蚶死亡。用烟丝粉5 kg/667 ㎡, 浸泡生尿1 d后, 用浸出液泡水浓度为1%~2%泌洒杀毒。

(5) 寻氏肌蛤、藤壶、浒苔等, 附着和覆盖蚶埕, 影响蚶摄食、呼吸、用蚶钉耙耙除。

4 小结

(1) 云霄海区地处漳江入海口, 常年有淡水注入, 有成片红树林的防护, 使水质良好、肥沃、比重适宜, 单细胞藻类繁殖旺盛, 是泥蚶优良饵料。同时有精细养殖技术措施, 定期疏养和松埕面保持良好底质, 可促进底栖硅藻繁殖和增强泥蚶活力, 饵料生物丰富, 使泥蚶生长快、肉质肥满细嫩、鲜淡、味美而赢得省级名牌产品的称号。

枳梖生长习性研究 第9篇

枳椇为鼠李科落叶乔木。又名北枳椇、金钩子、鸡爪梨、臭杞子、万奉果、甜半夜等。树高10米左右;幼枝褐色无毛,皮孔不明显。叶互生,纸质,卵形或卵圆形,长7~17厘米,宽4~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截形或稀心形,边缘具不整齐的锯齿,无毛或仅下面被疏短柔毛,三出脉;叶柄长2~4厘米,红褐色,无毛。花黄绿色,直径6~8厘米,排列成不对称顶生,聚散圆锥花序;花序轴和花梗均无毛;花萼五片卵状三角形,无毛,长约2厘米。子房球形,花柱3浅裂无毛。浆果状核果。花期5~7月,果期8~10月。实生苗15年前后开花结果。

枳椇主产自河北省易县云蒙山官座岭及北京房山区上房山昌平沟崖等地。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等地均有分布。生于海拔200~1400米的次生林中。

枳椇性喜温暖亦较耐寒,适应性极强。以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深厚,湿润,排水良好处生长较好。

目前全国范围内对枳椇的研究较少。通过对12株幼年枳椇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在不同季节进行测量分析,目的在于更科学的预测和管理枳椇在某一阶段的生长发育,为大面积人工种植,提高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地点

实验地点地处于洛阳市瀍河区。属于平原地区,平均海拔150米左右。土壤类型为褐土,土层深厚,砂粘相宜。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雪少,干冷。年平均气温8℃~14℃,平均无霜期180~240天,日照时数10~16小时,年降水量大于600毫米。

(2)材料 12棵枳椇树。

(3)观测方法

从2008年4月3日到2008年10月9日进行3个季度的测量。每10天测量一次并记录。

工具:游标卡尺,卷尺,铅笔,表格等。

(4)测量部位及方法

叶长:测量时沿叶中脉从叶基到叶尖记录长度;

叶宽:选中上部叶子最宽处测量记录;

叶柄长:沿叶基到叶腋测量记录;

分枝长度:每枝选5个分枝沿基部往上测5个,依次标记为枝1、枝2、枝3、枝4、枝5,每个分枝测到顶端最长处记录。

地径:每株在基部离地面4厘米处测量记录;

分枝粗度:也测基部,每次在相同位置测量。

(5)数据处理

整理数据,利用excel制作曲线图进行相应数据分析。

二、数据分析

(1)枳椇叶长生长规律

枳椇叶长的生长量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4月3日叶子萌发到4月23日前后,此阶段枳椇叶长的生长速度较快,平均日生长量为0.25厘米。第二阶段从4月23日开始到9月11日,此时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叶长在9厘米左右时基本停止生长,保持稳定。9月11日以后出现了第三阶段,此时叶长开始了二次生长高峰,生长速度弱于第一次阶段生长高峰。叶长到10厘米时落叶。

(2)枳椇叶宽生长规律

叶宽的生长时期稍晚于叶长10天左右,生长量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萌发到4月23日前后,生长量几乎为零,此时只有叶长生长;第二阶段从4月23日到5月14日前后,生长速度较快,日平均生长量为0.1厘米,此时生长量达到最大。随后进入第三个生长阶段,生长速度渐缓,基本停止生长。

(3)枳椇叶柄长生长规律

叶柄长的生长量同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4月3日到4月23日,此阶段生长速度极快,日平均生长量为0.05厘米。第二阶段从4月23日开始直到落叶,叶柄保持继续生长,只是生长速度较缓慢。叶长的生长时期和生长速度基本于叶长保持一致。

(4)枳椇地径生长规律

地径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不受季节的影响始终保持稳定,且生长速度较慢,年生长量不超过1厘米。

(5)枳椇分枝长度生长规律

枳椇分枝长度生长较慢规律可以看出分枝长度的生长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4月3日到6月25日前后,此时生长速度和生长量最大,生长最快的枝条平均日长量为0.3厘米。第二个阶段从6月25日开始到9月11日,生长基本停止。随后进入第三阶段,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期。远离基部的分枝生长量和生长速度均大于基部的,分枝生长量和生长速度从基部到顶端呈递增趋势。

(6)枳椇分枝粗度生长规律

枳椇分枝粗度生长规律可以看出分枝粗度生长速度也不受季节限制,始终保持平稳增长,且速度较慢。

三、讨论与结论

总结上述讨论,可知枳椇叶长旺盛生长期在4月3日到4月23日,然后进入缓慢生长期。叶宽的生长时期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萌发到4月13日前后,基本不生长。从4月13日以后到5月24日前后进入快速生长阶段。随后生长减缓,直至落叶。叶柄长的生长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4月3日到4月23日,此阶段生长速度极快。第二阶段从4月23日开始直到落叶,叶柄保持继续生长,只是生长速度较缓慢。分枝长度生长有两次高峰期。第一次从4月3日到6月25日前后,第二次在9月11日以后。第二次生长速度和生长量弱于第一次。两次高峰中间出现了缓慢生长期。地径和分枝粗度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较慢,始终稳定。

宋梅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10篇

宋梅是园艺品种,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长。35℃以上生长不良。5℃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春兰宋梅是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pH值以5.5~6.5为宜。

宋梅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11篇

2、选盆:宋梅用盆最好是火烧的高桶泥瓦盆,或者是宜兴出的芝麻砂高桶盆,盆不易过大,只要兰根能在盆中舒展开就行。每盆养6苗草左右最合适,兰株要具备老、中、青三结合,这样能年年见花,切记用新盆要水泡(退火)2天以上,旧盆要洗净清毒后再用。

3、光照:早上的阳光最有利于宋梅的生长,而且是越早越好,最好是曙光一现便可照在兰株上。因晨光是影响兰花生长和开花的主要因素,兰花对上午10点以前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最为活跃。所以有条件的话最好把宋梅放在有晨光的地方,每天照上2~3小时,很有利于生长,使它年年有花。

4、通风:良好的通风环境是养好宋梅的必要条件,将宋梅放在良好的通风环境处非常重要。特别是夏天的闷热天气,必须将宋梅放在阴凉通风处,在豫北地区只要能安全度更可以说养兰就算成功一半。通风能给兰株提供新鲜的空气,可加速光合作用,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可促进兰株生长健康。

5、浇水:浇水是养好宋梅成败的关键,古人说“交人交心,浇花浇根”,“兰喜雨而畏积,喜润而恶湿,喜干而忌燥”。

①要根据盆的大小、兰株的生长状况、通风条件的好坏、植料的粗细、温度的高低等诸多因素来定浇水的多少。

②浇水不可固定时间,应该经常观察植料的干湿情况,掌握浇水时机,干则浇,浇则透。

③浇兰的水温度要与兰盆内的温度尽量相同,不能温差过大,特别是夏季和冬季更要注意。

草莓吊兰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12篇

草莓吊兰喜温暖、湿润及半阴处,不耐干旱,家养夏季要避日晒,白天放在室内观赏,有条件晚上放室外避风处(但要通风)。据生长情况,春季4月结合换盆进行分株繁殖,换盆后放半阴处。土壤要求疏松和富含腐殖质并排水良好,土壤过湿过干都会造成枝叶黄枯。平时可常用清水喷浇叶面,保持叶面清洁湿润。冬季要放在15℃左右室内培养,免受冻害。

浅谈核桃的生长习性及树型管理 第13篇

关键词:核桃;树型;修剪

中图分类号: S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4-82-1

1 核桃的生长与结果习性

1.1 核桃芽的生长习性

核桃的芽分为混合芽、叶芽、雄花芽和潜伏芽四大类。

(1)混合芽萌发后长出枝和叶,并在顶端形成雌花序,芽体肥大,近圆形,鳞片紧紧包裹。一般结果母枝顶芽下1~3个侧芽是混合芽(雌花芽)。(2)叶芽萌发后只抽生枝和叶,主要长在营养枝顶端及叶腋或结果枝混合芽以下,单生或与雄花叠生。(3)雄花芽萌发后形成雄花序,多长在一年生枝条的中部或中下部,数量不等,单生或叠生,形状为圆锥形,裸芽即外面没有鳞片包裹。雄花芽抽出花序后不再着生侧芽,成为光秃的节。核桃树愈老雄花芽愈多,成年树雄花芽可比雌花芽多3~5倍。(4)潜伏芽(休眠芽) 属于叶芽的一种,在正常情况下不萌发,当受到外界刺激后,成为树体更新和复壮的后备力量,主要生长在枝条的基部和下部,单生或复生,呈扁圆形,瘦小,有3对鳞片。

1.2 核桃枝的生长习性

枝的类型可分为:结果枝其顶芽及以下数芽形成混合芽,次年抽生出结果枝,顶端着生雌花结果。雄花枝顶芽为叶芽,侧芽多为雄花芽,生长弱,节间短,只着生雄花,不能结果。发育枝也叫营养枝或叶枝,枝上的芽全为叶芽,只抽生叶片,延长生长,无雌花芽着生,不能开花结果。徒长枝组织不充实长达50厘米以上,节间较长,顶芽不能形成花芽。

1.3 核桃的结果习性

核桃为雌雄同株异花,雄花先开的称为雄先型。雌花先开的称为雌先型。少数雄花和雌花同时开的,称为雌雄同熟型。因为在一棵树上的雄花和雌花开花时间不一致,所以在栽植建园时要注意配好授粉树。核桃为风媒花,一般授粉距离在100米以内,超过300米的,几乎不能授粉。

核桃开始结果的早晚因品种、繁殖方法、管理水平而异。隔年核桃播种后2~3年即可结果。早实品种3~4年结果,晚实品种5~6年结果,15年左右进入盛果期。山核桃实生苗树10年后结果,而且品质差。核桃为风媒花,雌雄同株异花。栽植时应选择雌雄花期一致的品种,以利授粉。

1.4 核桃的果实生长

(1)果实速长时期:一般在5月上旬~6月上旬,约30天时间,是果实生长最快的时期,果实的体积和重量迅速增加,体积达到成熟时的90%以上,重量达到70%以上,随着果实的迅速增长,核桃嫩壳逐渐形成。(2)果壳硬化时期: 6月上旬~7月上旬,约30天时间,坚果核壳自果顶向基部逐渐变硬,种仁由浆状物变成嫩白的核桃仁,营养物质迅速积累,果实基部定型。就是群众俗语说的“六月六核桃灌满油”。(3)油脂迅速转化时期:7月中旬~8月下旬,约50天时间,为坚果脂肪含量迅速增加期,同时核仁继续不断充实,重量迅速增加,核桃仁含水量下降,含油率上升,核桃仁的风味也由甜变为脆香。(4)果实成熟时期:8月下旬~9月中、下旬,约半月时间,果实已达该品种应有的大小,坚果重量略有增加,青果皮开始由绿变黄,果顶开始出现裂口,坚果容易剥离,表明核桃果实已充分成熟。

2 核桃树树型管理技术

2.1 核桃树的整型修剪

整形修剪的原則是:因树修剪,随枝作形;做到有形不死,无形不乱,达到大枝亮堂堂,通风又透光的目的。

(1)主干疏层形:干高1.2~1.5米,第一层三大主枝,层内距30~50厘米(主枝邻近形,不要邻接,防止掐脖)主枝基角70度,每个主枝上有3~4个侧枝。第二层两大主枝,三、四层各一个主枝。第一至二层主枝相距120~140厘米;第二层两个主枝,距第三层主枝1.0~1.20米;第三层留一个主枝,距第四层约1.0米。第四层留一个主枝,树龄10年左右时开心。树高5~6米。(2)多主枝自然圆头形:主干高1.2~1.5米,没有明显的中心干,主枝自然分层排列,全树2~3层,共有5~8个主枝,每个主枝不相互重叠,每个主枝上分别生2~3个侧枝,树高6~8米。此树形修剪量轻,成形快、结果早、有利于幼树早产、丰产。

核桃树从幼树起就要搞好整形修剪,有计划地培养强健的骨架和结果枝组,开张各级骨干枝的角度,不断增加结果部位。防止树冠内膛空虚和结果部位外移。进入盛果期后,更应加强枝组的培养和复壮。

2.2 核桃树修剪的时期

核桃修剪时期以秋季最适宜,无伤流发生,有利于伤口早愈合。结果树宜在采果后至叶片尚未变黄之前的“两露”(白露~寒露)期间进行修剪,最佳修剪期在叶片变黄初期至落叶前,时间约15天左右。核桃幼树、初结果树在春季发芽后至雄花落前整形修剪。但树体萌芽、展叶、长枝、雄花发育会消耗大量的营养,修剪越晚,营养消耗越多,会严重削弱树势,影响生长和结果。春季萌芽后修剪要避开冷暖空气交流频繁的天气,以免引起伤流。实践证明,气温稳定在25度以上时修剪为佳。

作者简介:王云鹏,本科学历,宜君县国有棋盘林场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管理工作。

网络出版时间:2013-7-23 15:01:34

彩虹竹芋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14篇

彩虹竹芋喜高温湿润环境,忌阳光曝晒,不耐热、忌高温,不耐寒。忌干旱,生长适温18~25℃。植株矮生丛状,分蘖能力差。叶柄直接着生在地下茎上,无主根,盆栽时宜选用盆体较宽的浅盆。微酸性腐叶土作栽培基质最有利于根茎生长,形成茂盛的植株。

孔雀竹芋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15篇

孔雀竹芋性喜半阴,不耐直射阳光,适应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栽培时宜给予一定程度的遮阴,并保持温度在12~29℃左右,冬季温度宜维持在16~18℃,春夏两季生长旺盛,需较高空气湿度,可进行喷雾。对土壤要求不甚严,但要求保持适度湿润,生长季节,约2周施一次肥,而冬季土壤可稍干和凉爽,并减少施肥次数。

紫弦月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16篇

紫弦月几乎没有休眠季节,但夏季高温时应该减少浇水量。如果缺水,叶片会起褶皱,浇水之后第二天就会饱满起来。初期生根需求水分不多,随着纸条增多根系越来越强健,根系生长健壮后就会疯了一样呈爆发性生长,后期需要大量水分,特别是春秋季节,大盆的紫弦月基本每天浇水。

蝉的习性与人工养殖技术 第17篇

1. 蝉的习性

蝉属昆虫纲、同翅目、蝉科。从卵蜕化为蝉蚁入土后,最少在地下生活4年,有的甚至十几年才可蜕化出土成为蝉蛹。出土时用带锯齿的前肢从深30厘米以下的土中挖掘出地面,爬上树干或其他可攀缘物,借着风干和自身能力,从头顶到背中央的裂开线蜕化而出,变为成蝉。再以吸食树的汁液而生存70天以上,即老化而死。成蝉、幼虫在吸食树汁时有选择性,主要以杨树、桐树、榆树、果树为主。

蝉在树上的生命只有3个月左右,所以它们需要尽快交配产卵,1只雄蝉交配5~8只雌蝉便完成使命。每只雌蝉可产卵800~1000个,它们常选择4~5厘米粗的嫩树枝,先用产卵器刺破树皮,将产卵器插入嫩树枝的木质部,造成爪性卵孔,然后将卵产于其中,排列成单双行或“Y”字形,接着又飞到另外的树枝上产卵,直到将卵产完为止,即完成使命。所产的卵在树枝内营养30~35天,此时被产卵的树枝干枯,而卵也羽化为蝉蚁,掉在树下钻入土中,吸食树根的汁液,开始地下生活,直到4年以后才可破土而出,过地上生活,如此周而复始,所以每年都有蝉蛹出土。据营养学专家介绍,蝉蛹体内含有蛋白质、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脂肪、钾、钙、磷、锌等多种营养成分,食用后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2. 人工养殖技术

每年7月中下旬至10月底,是蝉产卵最旺盛的季节,尤其是7月中下旬至9月底,此时剪下蝉产卵的树枝,捆成小捆(两头离产卵段20厘米),立插于盛有泥土的器具内,可保持树枝的水分。然后根据卵的蜕化情况,每天在每棵树下距离树根部30厘米处,挖深40厘米、长30厘米的坑,埋1~2根产卵树枝,土壤干时用水洒湿,再填土埋平即可,争取在10月底前后埋完。若埋枝过晚,则蝉卵抵抗能力弱,成活率较低,产出量自然也低,且在地下生存的时间更长(至少要比正常出蛹多1年时间)。

整片的桐树、杨树、果树地,由于树根较为密集,足以供给蝉蚁吸食与蜕化所需的营养,在这种密集地方埋产卵枝,不但蝉蚁生长快,而且蝉蛹出土时便于捕捉,节省劳动力,其产量可高于零散埋枝6倍以上。

每天要勤观察产卵枝条上卵的变化情况,如发现即将蜕化成蝉蚁的枝条,应及时采集回来,立即埋在各个树根下,这样即可与第一次埋入的时间错开,使蝉蛹出土的时间有间隔,便于每晚都可以捕捉。此次埋枝方法同第一次,只是坑要靠近树根部一些,埋好后不用采取任何措施,蝉蚁便可在树根上吸取营养,维持自身生命。这种方法要比未蜕化为蝉蚁前埋入土中的蝉卵早出土1~2年,而且有助于提高成活率与产出量。

人工养殖需要每年在各种树根部的不同地方埋1次树枝,这样可以产出更多优质蝉蛹,由于剪掉了产卵枝条,不会影响树木的生长,还能促使剪断部位发出新的生长点,可谓一举两得。

绯牡丹的养殖方法和生长习性 第18篇

2、温度:绯牡丹的生长适温为2~15℃,在盆土干燥情况下能耐40℃高温和2℃低温。

3、湿度:绯牡丹要求60~75%。冬季如室内温度低,应保持相对干燥。

4、光照:绯牡丹养殖过程中除盛夏季节都应有充足的光照。

5、水分:绯牡丹养殖过程中除冬季外都应适时浇水,通常掌握中等水分或偏干一些。

上一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下一篇:平安夜暖心文案最经典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