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综合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2024-08-27

小学部综合科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14篇)

小学部综合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1篇

小学部综合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黄祝群

一、指导思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学期,综合教研组将认真解读、贯彻、落实教导处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设计切实可行的措施,有研究、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加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为内容,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面开展校本行动研究,多层面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和任务

1、建设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优秀教师团队,有效发挥综合组的优势,努力做到目标清晰化,过程措施精细化,成果效益最大化。

2、注重学生习惯培养,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注重教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学生乐学善学,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适应课程改革

随着课程的改革,科学教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个人的教学素养。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跟上教改的步伐。

(二)突出重点,狠抓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科学教学的工作重点。本学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利用周四业务学习等机会,观看优秀的录象课借鉴一些好课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2、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好机会,为此教师实验教学中必须要做到:精心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实验;精心做好实验中的指导;精心组织研讨、总结,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教研结合,抓好教研组建设

1、通过开课活动提高教师驾御教材的能力,迎接学校的评课活动。

2、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认真撰写教学后记、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的对策。

3、加强课题研究,以研促教。随着教学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要加强课题研究,做到“以研促教”,用教学研究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

4、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新课标,联系自身的教学实际,撰写学习体会,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学习能力。

5、实施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教师先说课,再讨论,修改教案,然后再上课、评课,争取使每节课都能达到良好或良好以上的水平。

6、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青年教师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在新的一学期内,我们将积极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把握好过度时期的教学方向,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为提高科学教学质量而努力。

四、具体安排如下:

周 次 活 动 内 容

第一周 组织科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第二周 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全组教师拟定科组教研计划。第三周 教师自行拟定学科教学计划。

第四周 检查全组组员的教案、作业。

第七周 学习县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

第八周 评六年级英语公开课。

第九周 互相交流教学经验。

第十周 检查全组教师的“三册”使用情况。

第十一周 反馈检查“三册”的使用情况。

第十二周 督促综合科组各学科教学进度情况。

第十三周 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

第十四周 评信息技术课(绘画比赛活动)。

第十五周 各学科加快授课进度进入复习。

地十六周 强调各学科期末考试事项。

第十七周 评五年级英语公开课。

第十八周 检查各学科教案、工作手册、作业的情况。

小学部综合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2篇

第二学期小学综合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综合教研组,将继续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遵照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理念,提倡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加强教学研究。

二、目标和任务

1、以学科转变为契机,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2、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思维。

3、拓展教学范围,把课从课内象课外延伸,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参与的机会,使之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适应课程改革

随着课程的改革,科学教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个人的教学素养。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跟上教改的步伐。

(二)突出重点,狠抓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是科学教学的工作重点。本学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利用周六业务学习等机会,观看优秀的录象课借鉴一些好课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2、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好机会,为此教师实验教学中必须要做到:精心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实验;精心做好实验中的指导;精心组织研讨、总结,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教研结合,抓好教研组建设

1、继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使每个教师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2、通过开课活动提高教师驾御教材的能力,迎接学校的评课活动。

3、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认真撰写教学后记、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的对策。

4、加强课题研究,以研促教。随着教学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要加强课题研究,做到“以研促教”,用教学研究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

在新的一学期内,我们将积极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把握好过度时期的教学方向,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为提高科学教学质量而努力。

具体安排如下:

二月份:

1、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课时安排。

2、全部进行电脑备课。

3、科学教研组活动。

三月份:

1、科学课题组活动。

2、交流新学期工作计划。

四月份:

1、综合教研组活动。

2、上好课题研究课,做好评课工作。五月份:

课题组活动。

六月份:

1、总结学期工作,作好资料台帐整理工作。

小学部综合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3篇

参加此次竞赛的40位选手都是经各州 (市) 层层选拔出来并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在职在岗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其参赛内容为教学设计、说板书设计、美文诵读和才艺展示。来自全省15个州 (市) 126个县 (市、区) 的2250名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观摩活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崔峦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郭利萍主任记者也亲临赛场, 参加了活动。崔峦理事长从学科专业研究的角度, 对全省乃至全国首次运用这一创新形式的竞赛活动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和鼓励, 并在活动期间作了专题讲座。

经过两天紧张而激烈的角逐, 有16位教师获得了综合素质竞赛一等奖、24位教师获得了综合素质竞赛二等奖, 其中, 美文诵读、说板书设计、才艺展示三项内容的每项两名的单项竞赛特别奖桂冠分别由6位选手摘走。本次活动从内容、形式到组织、承办都一改往日的运作模式, 时间紧凑、形式新颖、气氛热烈, 给人耳目一新、心灵震撼之感, 对参赛教师锻炼很大, 对全省小学语文教师今后的专业成长、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苦练教学基本功,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共识广泛达成。

通过这次竞赛, 我们看到年轻一代小学语文教师们虎虎生威、多才多艺, 令全体观摩的教师激动、振奋、信心满怀。对教师的教学导向有了深层次的影响, 教学设计、美文诵读、说板书设计、才艺展示既充分考察了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板书、简笔画、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 又考察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情感体验、情绪传达、文学功底、生活情趣、个人爱好……并将教师的教学工作与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 许多教师从竞赛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了教师不能满足于当好“教书匠”, 不能见子打子, 讲“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就只盯着课堂教学操作中技巧性的一、二、三……讲“提高教学质量”, 就死盯着考试的那几张卷子和成绩结果……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使得我们的愿望与各项教育改革实践无法有效达成。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教师的所言、所听、所教、所思、所想、所给予学生的应是综合了生活中方方面面鲜活、灵动内容的体现, 教师的言谈举止、情趣爱好……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学语文教师是为学生奠基的践行者、是生力军,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难以成功;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 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 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 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 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所以, 我们要苦练教学基本功, 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才能成为一名有事业心、生活情趣丰富、学生喜欢、社会认可的好老师, 才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关于综合教研工作的一点做法 第4篇

一是学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专业对口情况较差。受事业编制及学校办学规模等因素限制,由于得不到必要和及时的补充,与主要学科相比,综合学科教师的专业对口情况一直较低,除体音美学科稍好点外,其余学科几乎就没有对口的。此外,在这儿有安排教师方面,相当一部分学校,遵循的基本是先主科、后综合这样一种顺序,导致综合学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二是学科教师流动性大,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除体音美少数学科外,信息、综合实践、德育、生命安全等学科一般都不是量身定岗,在一些学校甚至成为安排剩余人员的一种方式。

三是学科教师跨学科兼课较多,处在疲于应付状态。在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村级学校,综合学科教师有的要教多个年级、多个学科,要写几本甚至是十几本教案,不仅教案写不过来,课更是上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课只能用教案代替。

四是学科教师教研环境差,教研氛围很难形成,综合学科基本是一校一科一人,或者是一校多科一人。这种单打独斗式的岗位设置,使综合学科在本校内根本开展不了教研活动,教师往往是自我摸索、自我研究、自我检验。

五是学科教师成就感差,缺乏工作积极性。综合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基本都是任务式的,很少有检查,很少有评比,很少有活动,因此,也就很少有成就。别的学科可能一学期能得到一张获奖证书,可综合学科有的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证书,这在评职晋级或其他方面,都要吃亏的。

我相信,上述问题不仅在我们长春市双阳区存在,可能在其他地区也存在,只是程度不同罢了。针对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进修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师队伍现状和教学资源,有效地进行综合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研活动。

一、从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培活动

第一,主动与教育行政部门争取,通过让教研员做兼职督学这一行政手段,进一步增强教学视导的分量。由于一些教研员具有了督学职能,在指导基层教学工作过程中,就能对学校的学科开设情况、教师配备情况、常规教学行为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有些共性问题,能及时上传到教育行政部门,促进问题的解决。

第二,积极开展区域性教研活动,使教研氛围浓起来。我们采取学区教研和区域教研形式,使综合学科教研活动有效开展起来。我们首先以学区为单位,把中心级学校和村级学校组成教研联合体,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目前,搞得较好的如太平学区、土顶学区、山河学区、齐家学区等。在学区基础上,我们又把地域较近的乡镇学校采取划片的方式,组建教研联合体,教研员不仅参与活动,而且负责组织策划和工作协调。

第三,采取梯次送课的方式,解决任课教师不足问题。我们以中心级学校为原点,根据交通状况和教师承受力,采取梯次送课活动。比如,甲校缺少音乐教师,但甲校距离中心学校距离较远,受条件限制,中心学校无法直接把课送到该校,在这种情况下,就采取中心校把课先送到离甲校较近的乙校,再由乙校音乐教师送课到甲校,通过这种传递方式,解决综合学科教师不足问题。目前,这一送课形式在我区的土顶学区已获得成功,接下来,我们将逐步推广。

第四,广泛开展教师技能竞赛活动,激励综合学科教师积极性。我们采取以赛代培的方式,广泛开展学科教师技能竞赛活动,不仅提高了综合学科教师素质,而且给予了他们成长机会。竞赛过后,我们根据竞赛方案,对那些成绩优异的教师给与表彰和奖励,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这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积极性。

二、从服务出发,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

在服务方面,我们主要是做好“三个服务”,即为学校特色办学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学生特长发展服务。我们以大课间活动和学校特色办学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学科特别是体音美学科教师专业特长,帮助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帮助学校科学组织和实施大课间阳光体育工程。我们以教师专业和技能培训为切入点,通过专业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综合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我们通过综合学科教师的一专多能,引导学生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提升学生整体的艺术修养,进而为学生特长发展奠定基础。

三、从需求出发,有计划地开展评价创新活动

结合新课程理念,结合课改要求,我们尝试着在综合学科实施评价标准创新工作。即创新教学评价标准,创新教师评价标准,创新学生评价标准。旨在通过评价机制、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创新,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导向,引领教师价值取向,引领学生成才理念。

为了取得更明显的效果,帮助我们在更大的空间、更大的领域,完成好综合学科教育教学任务,我们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为此我们在区教育学会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已纳入省教育厅“十一五”科研规划项目《新课程与教学创新的探索性研究》进行科研立项研究,通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顺利结题。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已有的工作思路,以“一体多维”教研科研模式为载体,更好地发挥教师进修学校教科研和培训职能,更好地为教学质量服务,实现办好教育为人民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长春市双阳区教师进修学校 )

小学部综合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5篇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92更新时间:2012-12-17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综合组教研工作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立足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结合学校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综合组教研工作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立足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综合组将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展开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突破口,构建科研型教师群体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和校本教材的建设。

二、教研组基本情况

涵盖学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科学、美术、音乐、体育。分管领导:刘旻山组长:侯远达

成员:黄梅徐德好董燕玲侯远达韦春梅

叶雪兰 何丹何清清何燕黄强安叶永春

本组共有成员11名,其中信息技术2人、科学2人、综合实践2人、音乐2人、美术2人、体育1人。本组成员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部分教师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水平较高,历年来成绩显著。都能认真学习和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组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手段,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并帮助其他学科的教师掌握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配合其他学科搞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工作。建设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优秀教师团队,有效发挥综合组的优势,努力做到目标清晰化,过程措施精细化,成果效益最大化。注重学生习惯培养,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注重教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学生乐学善学,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二)具体目标:

1、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研功能,提高学科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2、在学校总体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发挥各学科特点,有个性有特色地开展工作,争创亮点,达到效果最大化。

3、抓好综合组教学研究,把教研组建设成为规范化、个性化的教研组。

4、端正教学思想,改变教育观念。科任教师认真研读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教材,联系学生实际,探索教法,编写好教案,上好每一节课。

5、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操作指导,不仅要求学生会做实验,还要注意安全指导。

6、课堂教学要体现开放性,鼓励创造性,强调实用性。

7、每门课程的教学要落实养成教育,把养成教育贯穿到每一节课。

四、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各科任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本学科课程标准,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2、自我检查反省,明白自己知识技能的工匠薄弱点,努力学习改进。

3、研读本学科系列教科书,了解本学科各年级知识点的纵向发展联系及向其他科目横向渗透情况。

4、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经常相互听课,评课,汲取新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五、主要工作

1、严格落实课程方案,执行课程计划。

开齐、开足、开实每一门课程,坚决杜绝随意调课、停课、缺课等现象的发生。坚持做到教师、班级、课表和上课实际相一致。

2、继续完善各项制度,做到严格执行。

(1)强化师德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师德建设的要求,结合学校教师的实情,组织落实学校 “学规范 强师德 树形象”活动,从而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方式,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2)加强教师备课、上课的规范、指导与检查。

(3)规范执行教师考勤考绩制度,按《考核细则》做好教师的综合考评工作。

3、开展继续教育学习和业务培训。

(1)、组织教师进行“上好课”专题学习及培训,撰写学习心得,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2)、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月至少精读一本教育杂志,每周至少精读一篇与自己任教学科相关的专业文章并写好读书笔记。

(3)、组织开展深研教材活动。学习和观摩优秀课例,以理论学习为引领,以“同伴互助”为推动,继续开展撰写教学反思的活动。

4、抓好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5、组织开展教师 “课堂教学练兵”活动。

要求每位教师在学科组内至少上一节“同伴互助观摩课”。在上课之前,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三定备课”,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

六、实施办法

1、期初订好双学计划,切实按计划开展自修和教学活动。

2、自学过程中,要认真写好读书笔记。

3、落实周查制度,重查课堂教学及方法。

4、在教导处指导下,开展好教研活动。

八、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教研组共同商讨拟订工作计划,保证各学科工作开展目标方向统一,增强教研组凝聚力。

2、加强教研组精神文明建设。

3、制定学科计划和学科活动设计方案,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4、严抓学生的常规管理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

三月份:

1、各学科继续进行训练。

2、继续严抓学生一日常规,让学生的良好习惯成为学生的自然习惯。

3、继续开展教研活动。

4、开展体育学科竞赛活动。

5、继续加强教研组精神文明建设。

四月份:

1、继续开展教研活动,把教研活动作为教研组的主要工作来抓,不松懈。

2、开展体育学科竞赛活动。

五月份;

1、开展体育学科竞赛活动。

2、继续加强教研组精神文明建设。

六月份:

1、做好各学科期末收尾工作。

小学部综合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6篇

一、教研组基本情况

涵盖学科:信息技术、实践与创新、科学(自然)

分管领导:陈晓洪

组长:李固学

成员:李固学姜华华郭晓莉黄利群何平何霞刘慧明向雪乔杨华裕

何玉蓉戴安福徐泵

本组共有成员12名,其中信息2人、科学6人、实践与创新2人、电教2人。本组成员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部分教师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水平较高,历年来成绩显著。都能认真学习和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组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

二、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教研为工作重点,提高信息、实践与创新、科学的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快教研教改的步伐和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适应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转变观念,使教师认识到教师既是教学工作者,又是教学行为的研究者。

三、工作目标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手段,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并帮助其他学科的教师掌握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配合其他学科搞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工作。

四、具体措施

1、继续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新理念,加深理解,要求每位教师至少有一篇关于新教材新教法的论文或教学体会。

2、以教学为主,教师把每堂课都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不断地搞高教学和教研的能力。

3、加强实验教学,以实验教学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同时把实验教学作为本组的研究课题。

4、加强竞赛培训教学的研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参赛水平,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5、利用学校网站,加强电子备课建设,搞好教学协作和一帮一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互相听课、评课。

6、加强教学环节的监督和检查,认真搞好教学“六认真”工作,努力完成教导处下达的教学指标。

7、认真组织期末考试和进行考试的质量分析、总结经验、制定改进措施。

五、教研活动进度安排

三、教研工作具体安排

九月

1、开学准备工作、备两周新课。

2、制定教研组计划、个人工作计划。

3、科学课堂教学观摩9.15御小。

4、信息技术课教研活动,新教材培训。9.20(成小)

5、学习教研室和学校工作计划相关内容。

十月

1、各组集体备课,相同学科共同研究,处理好教材中疑难问题。

2、迎接涪城区素质教育现场会作准备工作。

3、开展好“学带、骨干、青年教师”教学互动活动。

4、学校行政、教研组长学带、骨干听随堂课。十一月

1、开展组内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比赛活动。

2、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实小)11.8日8:30

3、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与农村课堂教学研讨(进修校)11.23

4、科学科集体备课,参加区上组织的片区教研活动,何霞上校内研讨课。十二月

1、请课堂教学设计优秀教师培训组内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2、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教研活动。

3、调整教学进度,学月末结束新课,组织好复习。

4、迎接信息技术课期末教学检测工作。一月

1、期末总结教学得失,撰写教学经验文章。

2、做好期末结束工作。

3、全面检查教师集体备课、电子备课情况。

4、做好期末电教常规检查工作。

5、做好电教设备归还登记工作。

6、搞好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7篇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我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在中心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实施的。中心校校长任组长,主管全镇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主管全镇德育工作的书记任副组长,负责全镇综合实践活动的督促检查工作。中心校教导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各村小校长为组员,协同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落实各项计划措施。各村小也相应设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少先大队辅导员或业务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任副组长,班主任、科任老师为组员,并以中、高年级教研组为单位,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专题研究小组。同时要求每位老师学期初上交一份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每个教研组(3~4年组、5~6年组)上交一份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计划,每所村小向中心校递交一份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方案。活动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安全保障,负责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教师对所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

由于组织健全,制度化、网络化的管理,保证了我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常态化”中有序进行。

二、组织培训,提升理念

教师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者、执行者,而且是该门课程的开发者。因而师资队伍建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化”的重要条件。为此,学校以提升教师课程理念为目标,面向全体教师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几年来,我校多次选派主管教学的领导、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庄河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网上培训、校本研训、听课、上课、说课;参加省举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年轻教师基本功大赛、上课大赛等活动;听取大连市教育学院史良春专家的讲座,还通过网上查寻等方式,及时捕捉新的教育信息。引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学校年级、班级活动目标,并组织研讨活动,使老师改变了教育教学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改变教学方式,不断获取实践经验。

2.以课“议”课,以课“导”课

每学期初,以教研组为单位各自制定一份教研计划,全员参加,上课教师说课,组内教师议课。再从中选择一节较有研讨价值的“活动”课,作为校级研讨课,打破学年组,全校教师参加,并从中选择1~2节质量校高的“活动”。课上报中心校,参加镇级评优。中心校再从镇级优秀课中选择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优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尽力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参加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截止20xx年,我镇有12名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被评为镇级优秀课,1名教师获庄河市级优秀课。20xx年庄河市、大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教师分别为大会提供四节较高质量的观摩课。在此期间我校两位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被评为大连市级优秀课,其中我校张慧老师在参加省举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年轻教师上课大赛中获一等奖,并荣获省级优秀课。

3.专业引领,促进发展

实践证明专业引领是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几年中我们曾多次邀请庄河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员来我校指导工作。大连市教育学院史良春专家也多次光临我校,为我校全体教师上综合实践活动示范课,并就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上学期初,我校再次邀请到了庄河市教师进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名师工作室老师一行三人来我校,针对“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予以指导,并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十项工作”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专题讲座。

通过一系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的交流、答疑解难、理论指导的专业引领等培训方式,快速提升了我镇小学广大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实施水平,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实施与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挖掘资源,营造“时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每个学生应该必修的国家课程。《课程计划》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均每周3课时。几年来,我校一直按“规定”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课程表中,并严格执行,为学生的`“深度实践”提供了时间的保证。另外,我们还通过加强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减少时间浪费的现象。

“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一种重要课程资源,因而我们不仅开发利用家庭、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空间资源,还与社会联系,建立了多种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如大连塔岭121现代农业园区、庄河市永兴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庄河市国联果树开发有限公司、庄河市亨大食品有限公司、大连庆洋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等,都为我们综合实践活动开辟了绿洲。

四、收获与体会

浅谈农村小学的教研工作 第8篇

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单位,重视教研组织建设是开展好学校教研工作的前提。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从某种角度来说,取决于教学研究活动开展的质量。而教研活动开展的质量如何又取决于教研组织是否健全和学校领导对教研组工作的支持和重视程度。因此,重视教研组建设对于做好学校教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心学校要设置学科中心教研组,下属学校也应根据各校的办学规格,设置一个教研组。教研组设置后,能使学校的教研工作有了保障,能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正常开展教研,使教研工作发挥较好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

二、明确教研目标

教研组要研究教材体系,帮助教师较好地理解掌握教材的编排特点、内在联系和整体结构,把握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使教师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传授知识。学习和研究教材,才能理解掌握教材内容对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同样,学习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较好地学习和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教研工作要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用规范的管理、规范的教学、规范的训练来完善教学。还要注意研究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技能,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要研究备课、说课、评课的方法,掌握备课的基本环节,把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统一起来。通过对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研究来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要研究课堂教学,组织教师上研究课、公开课。明确学校教研工作的目标任务,才能把教研工作做实做好,使之发挥其职能作用。

三、落实具体要求

教研组每学年都要有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计划,要根据各校的办学规模、教学改革及教学工作的需要,明确教研组研究的内容,规划教研组的活动方式,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使教研工作能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研组要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每次活动要求主题鲜明,计划在先,严密组织,求真务实,讲求实效。每次活动都应有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数、主持人、发言人以及活动过程、活动效果等方面的详实记录,做到教研工作有迹可查。教研组在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研组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提出具体要求,有落实目标。如对每位教师提出学年“五个一”的目标要求,即:上一节公开课;写一篇教学论文;设计一篇优质教案;设计一个精巧的板书;研读一本教育教学读物。另外,要求每位教师要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要坚持用现有的设备进行电化教学,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技能。

四、开展教研活动

浅析农村小学教研的工作 第9篇

一、要善于从教学中去发现问题,使教研有内容可研

综观以前的教育教学,教材教法相对陈旧,而课改后新教材的出现,已往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教材,这就只有从教学中去发现问题。有了问题,让问题显露出来,教研内容得到了落实。

比如,我们以往教学设计中,设问频频,一问到底,而今天新教材教学中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提出问题、自主发现问题,给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给他们充足的发现时间。这样,我们的教学设计该怎样设计?怎样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发现问题?如何做好被问与提问的转换?这些内容都是可研的。

二、要有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

问题出来了,要求我们教师不要绕道走屈服于它无所作为,而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想办法千方百计地去解决它。这就更需要广大教师有勇于探索、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就如前面提到的教学设计,如果是逃避或执行老教法,不仅不能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会与课改精神背道而驰。所谓万事开头难,只要在教学设计中遵循教育新观念,试着去做,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逐步放开教学,让学生体会发现问题的乐趣,学会发现问题坚持下去持之以恒,这样便可以逐步找到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并会让教育新观念融于其中,这样才能真正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三、掌握研讨时机,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展开研讨,可开展联合研讨

广大农村小学普遍规模较小,人员也较少,经费相对薄弱,因此,必须找准时机,因地制宜的对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展开研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众多的问题中,普遍小问题居多,因此,必须找准时机解决小问题,面对诸多的小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课间十分钟或其他课余时间来研讨解决,对于那些有共性的问题就有必要通过集体教研来解决。这里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了解这个问题各方面的情况,在活动前把这一问题的有关现象弄清楚,也就是教研前做好准备,做好调查,而很多具有共性的问题存在于这所学校,联合研讨的办法来开展教研工作了,这里前面谈到的准备工作更应做好,协调一致,以提高教研效果,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不是局限于上两堂课的教研。

四、应将教研所得的结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通过教学研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出了结果,必须不断的让教研结论与教学相结合,这样便可检验教研结论的实用效果是否能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因为,目前农村小学教研应立足于教学方法与教育观念的转变,以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的要求。

五、农村小学教研选题易小不易大,力求实效,快速解决问题

广大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负担重,在教研选题中必须注重选题的适用性,应该紧扣、密切联系我们的教学活动,而不应该去选择那些大而空,不符合实际的题目,例如:一个乡中心校小学确定一个教研课题《如何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不是显得太空太大呢?另外,农村小学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耗于一个时间长、内容广的课题,选题必须力求实效,争取利用仅有的人力、物力快速的解决能服务于学校实际问题的教研课题,也就是我们常谈到的量体裁衣,速战速决。

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目前,国家的远程教育工程已经遍布广大农村小学,其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只要我们加以充分运用,不让其成为摆设,那么,新课程改革中新理念、新思想、教学新方法自然会融入我们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最后,農村小学的教研是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提高的最直接的手段,我们必须落实、加强和抓好农村小学的教研工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全面配合课改,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10篇

结合本期学校工作计划及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综合组本期将进一步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课程改革和思想道德建设为抓手,强化队伍建设,发掘师生潜能,继续发扬全组齐心协力,有事大家共同承担的优良作风,承借学校新理念的东风继续努力、奋斗,争取创造佳绩。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及教导处工作意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教材为载体,探求实施新课

标的新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抓好校本教研,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研目标和任务

我校综合教研组包括英语、信息技术、科学五门学科。活动安排遵循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既安排课堂实践,又有理论学习。

1、各教师立足本学科阵地,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加强教学方法研究,重视学生学法指导,提高四十分钟教学效益,使学生全面、全员、全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2、根据学科特色,努力创新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提供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机会,留心收集创新学习的案例,并多撰写论文和教学体会,多,争取每位教师有一篇以上的论文或教案在县、市一级以上评比或业务刊物中获奖或发表。

3、英语教师团结合作,发挥特长进行英语辅导,做好学校的形象工作。

4、组内各教师应明确本学期主攻目标:

(1)英语教师要密切配合,结合学校安排,积极参与特长组的训练,争取在全校节目展演中取得好成绩。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教材,因地制宜,特别要注重口语的训练和日常用语的积累,让学生为今后高一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首先要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坚持把转变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言行放在首位。继续完善、深化思品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进一步探研“趣--情--理--行--恒”五字教学法,既坚持引以为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学方法,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附诸于实际行动,可举行如“比思想,见行动”等学生活动。其次要着眼于提高小学生观察社会、适应社会的素质,要求面向全体,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教学中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要注意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以增强学生观察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自然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直观、易懂,应多采取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利用实验教学的优势,多开展以老师为主的演示实验和以学生为主的分组实验,激发学生了解自然、探研自然的兴趣。

(4)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向学生传授现代网络技术,提高应用能力。

(5)科学组教师要进一步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围绕课程实施中显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专业指导与学术性、群众性研讨并行,面与点共进。要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制订适合本组实际的工作计划,确立工作目标,扎实地开展教学、教研与特色、特长教育等工作。

2、各教师认真钻研本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制订教学计划。正确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效益观,以新观念实施新教材。

3、学科小组与综合大组有分有合,“以学生为本”落实教研活动。两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以“新课程新理念”为指导,做到上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实效性高;本着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标评课,讨论有重点、有主题。

4、各教师应加强自身素质培养,积级参加进修,加强理论学习,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5、英语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带好特长生,认真上好、准备好每节兴趣课和假日活动,做到期初有计划,期终有小结,活动有实绩。

四、主要工作、活动安排

1、加强听课学习,每人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并要进行客观地评课。

2、在教学中,不断探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创出自己本学科的特色。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坚持写教学札记,不断总结并提高。

3、强化继续教育,增强自身素质。(1)结合教导处及德育方面的工作安排,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认真总结,积累经验,教师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勤做笔记、勤于反思、勤写体会。(2)充分运用用远教资源于工作、学习中,并做好记录,完成远教资浏览记划表,期末撰写有关远教资源运用的经验论文一篇。(3)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对要求的继续教育任务要按时高质的完成。(4)经常收看互联网上一些课堂实录,还可以走出去、请进来,多向他人学习。

4、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课堂的常规检查,从备课、上课、布置与辅导作业、辅导学生着手,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恰当选择并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方法“一主多辅”,努力做到事半功倍。

5、每个单周三进行集体教研活动,教研组统一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看教学录相,组织听课评课,撰写论文,交流论文,工作总结等。

6、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工作安排,充分运用用远教资源于工作、学习中,并做好记录,完成远教资浏览记划表,期末撰写有关远教资源运用的经验论文一篇。

7、其余活动以学校和教导处具体安排为准。

教 研 组 工 作 计 划

校:谭赵学校 组

别:综

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11篇

辛集镇齐庄小学 2017年9月

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要更进一步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围绕课程实施中的显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专业指导与学术性、群众性研讨并行,面与点共进。要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的综合学科质量。

二、主要工作

小学科学学科:

(一)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继续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科学概念”的研讨。

2、认真做好新教材的培训工作,指导教师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

3、结合身边科学、学生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常识)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新标准的执行和修正、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等,积极开展专题研究。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教

师共同协商、平等对话,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科研基地学校和各校科学(常识)学科中心组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加强对学校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定期检查学校教研组的工作。

3、定期开展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4、征集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教学整合最佳教学设计,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探索小学科学(常识)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上完成。

2、重点做好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

(四)改革评价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校本课程不断发展

1、不断完善小学科学(常识)学科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对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逐步建立学生学业(学生成长)记录袋,逐步实行质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逐步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考核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

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2、引导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激发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加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问题的研究,构建符合本地实际、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五)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根据国家教育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度安排,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2、以中心学校为龙头,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科学(常识)学科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小学阶段的评价制度,大面积稳步提高小学教学水平。

3、继续开展科学新教材的教学研讨活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

1、各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个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及实施等。切实抓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建设。

2、树立新的课程观,正确使用教材。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生活性、国情性、活动性、主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因此,使用教科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不能教成“看图说话”;②借助主

题活动图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③准确理解主题活动图的实质和目标;④准确把握主题活动图的线索;⑤以《纲要》和课程标准为首要依据和指导思想。

3、加强教学研究。各校要健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含思品学科)教研组,领导亲自挂帅,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实践、研究、总结经验,确保课程改革的实验顺利推进。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小学品德学科县教坛新秀评比活动,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三、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新课程培训总结、资料归类

2、学科中心组成员活动

3、科学教案论文评比

十月份:

1、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有效性研讨

2、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活动有效策略研讨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质量提升研讨

十一月份:

1、品德与社会情景测试研讨

2、关于小学科学试题小结

十二月份:

1、优秀案例评比

2、期末学科考试题目,应如何渗透在课堂上 一月份:

1、小学科学教案评比

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12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综合教研组将认真解读、贯彻、落实各学科课程标准,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设计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措施和计划,在学校总目标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总体目标

1、工作目标:建设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优秀教师团队,有效发挥综合组的优势,努力做到目标清晰化,过程措施精细化,成果效益最大化。

2、培养目标:注重德育教育,教书育人。注重学生习惯培养,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注重教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学生乐学善学,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3、加强安全教育,转染病知识宣传教育。

三、具体目标

1、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研功能,提高学科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业务水平。要针对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美术、音乐、体育等不同学科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争取让教研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不空谈理论,不讲空道理。有针对性,有实效性,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2、在学校总体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发挥各学科特点,有个性有特色地开展工作,争创亮点,达到效果最大化。

3、抓好团队精神文明建设,把教研组建设成为个性化、特色化的教研组。

四、主要工作

我们将把工作做到位,做精做细,将难点分解细化,融入并解决于常规工作当中。具体体现在两手抓:

一、严抓学科教研活动,通过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组织好校本研训公开课、展示课、积极推选优质课评选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通过共同观课议课,相互学习,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抓好常规课堂教学管理,规范课堂教学,做到好课堂从基础抓起。养成良好的课堂教学习惯,通过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综合组是由多门学科组成的教研组,具有多学科特点。各学科教师人数少,教授班级多,课时多。只有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综合力量,才能取得最大程度上的成果效益。这就要求综合组教师必须是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团队,齐心协力,致力于同一工作目标而努力的一支团队。严抓备课质量和课堂教学质量。突出教研组的教研功能,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抓好各学科专业队伍的建设,逐渐完善和提高各专业队伍的专业水平。做好成果预设,从学期开始就着手进行准备,把工作做到前头,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更优质的成果质量。继续做好学生习惯培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

五、本学期主要活动

1、积极参加市、县、片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2、认真完成本学期校本研训活动。

3、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比赛和竞赛,特别是小学生艺术节表演和篮球赛、乒乓球赛。

六、具体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召开综合组会,制定综合组活动计划三月份:

1、校本研训教学公开课组织实施

2、组织艺术节节目排练

四月份:

1、组织教师校本研训教学公开课观课议课活动

2、学校篮球队、乒乓球组队训练

3、组织艺术节节目排练

五月份:

1、组织教师校本研训教学公开课观课议课活动

2、协助艺术节展演活动

六月份:

1、协助组织迎六一活动

2、抓教学迎接期末测试和学科成绩评定。

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开展情况调查 第13篇

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 了解当前中小学校开展日常校本教研工作情况, 以此为基础, 总结分析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教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为有关部门提供校本教研工作方面的反馈意见。

二、制作调查工具

校本教研是指以中小学为基地, 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课题为研究对象, 以基层学校领导和教师为研究主体, 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应用性实践研究, 以促成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教学研究[1]。据此概念, 我们从校本教研活动结构及常见实施过程中, 提炼出八个相关问题设计在对应问卷试题中。这八个问卷试题是:校本教研的意义、构成校本教研概念的基本要素、校本教研活动效果、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及内容、校本教研活动制度、教研工作面临的困难、影响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因素、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每个标题的内容, 分别设计了2~10个供选问题。

三、调查对象的选择及统计方法

调查对象选择了中小学一线教师和进修学校中小学部学科教研员两个群体。调查中我们随机抽查了4所城区中小学, 8所农村中小学。抽样调查样本人数设计为120人 (发放问卷120份, 实际回收问卷119份。其中, 中小学一线教师107人, 实际收回问卷106人;进修学校教研员13人) 。被调查的学校及教师, 在各群体内全部采取到校后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中, 严格要求回答者独立完成问卷, 在单独回收各个群体问卷后进行分类统计工作。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1. 对校本教研概念及其工作意义的基本认识, 不同群体差距明显

从问卷统计数据看, 一线教师中有62.26%的人认同校本教研“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8.68%的人认同校本教研工作是“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但是, 仍有17.92%的人认为校本教研“增加了全体师生的负担, 没有多大益处”。在教研员群体中, 所有人都认同校本教研工作“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84.62%的人认同“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所有教研员完全认同校本教研概念的基本要素 (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实践探索、自我反思) , 而一线教师认同率仅为88.68%。这些情况表明, 两个群体对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理论学习, 以及对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意义的理解还存在差异。由于工作性质原因, 教研员对于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明显好于教师群体。

2.对校本教研活动终极目的的理解, 不同群体态度不同

对校本教研活动的终极目的的不同理解, 反映出不同群体对待日常校本教研活动的实际感受和对待校本教研工作的价值取向。问卷中只有53.77%的一线教师选择校本教研“活动终级目标指向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有40.57%的一线教师和53.85%的教研员认为“活动终级目标指向形成教师个人教学特色”, 有27.36%的教师和61.54%教研员认为校本教研“活动终级目标指向全面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成绩”。有9.43%的教师和15.38%的教研员认为“教研活动终级目标指向教师每人都要有教研专题”。这些现象说明, 以往的校本理论培训工作还存在不够系统科学的情况。

3.在教研活动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上, 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从对本题下设的10项选择统计结果看, 教师们最喜欢的教研形式和内容, 最多的是“参加教师教研成果展示活动” (43.40%) , 其次是“与教学风格突出的教师深度对话交流” (33.96%) , 喜欢“集体备、上、说、评课活动”的教师只有32.08%, 喜欢“与有关专家一起探讨自己教学问题”的也很少 (27.36%) 。其余各项 (基础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听学术专题讲座、与业务领导单独进行课例讨论、参与校内校外有奖赛课活动、参与外地的教学研讨活动) 选择率大多在20%左右。喜欢“参与校内校外有奖赛课活动”的只有极少数教师 (5.66%) 。值得注意的是, 学校主管业务领导应该是校本教研工作的“校内专家”, 但是问卷中“喜欢与业务领导单独进行课例讨论”的教师非常少, 只有9.4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某些业务领导在指导校本教研工作中的职业魅力不够, 故而群众威信普遍不高。

教研员群体在“集体备、上、说、评课活动”、“参与外地的教学研讨活动”、“与教学风格突出的教师深度对话交流”三项选择比例最高, 分别是76.92%、69.23%、84.62%。选择“参与校内校外有奖赛课活动”的最少 (15.38%) 。其余选项比例大都在30%~40%左右。

此项统计结果表明, 不同教师 (包括教研员) 在参与教研活动中的个性化需求不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多年来被教研员普遍认同和操作的“集体备、上、说、评课活动”、“参与外地的教学研讨活动”、“与教学风格突出的教师深度对话交流”三项主流的教研活动形式, 对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却并不喜欢。

4.在校本教研制度中, 最关注教研质量相关要求

建立与新课程适切的教研管理制度, 是使校本教研工作科学有序进行的重要条件[2]。两个群体对“完成教学研究任务的质量要求”选择比率都比较高, 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选择比例分别为75.53%、92.31%。这一统计结果同时也表明, 在教研活动制度中, 详细界定校本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师完成教研任务的质量标准, 是引导教师认真参加每次教研活动的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在两个群体中, 关心理论学习制度的教师却仅为25.47%, 教研员也只有23.08%, 显现出两个群体对理论学习过程普遍具有的漠视态度, 这与课改专家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最重视理论学习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严重相悖[3]。问卷中只有1.89%的教师关心“惩罚性工作评价的内容及强度”和“奖励活动的形式及内容”, 而教研员群体对这两项都没有选择。说明多数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中, 关于惩罚和奖励的内容还没有设定到让教师们普遍重视的程度。

5. 在校本教研的困难中, 主要是缺少相关专家指导

回答在校本教研中面临的主要困难问卷时, 教研员群体没有人选择关于时间的问题, 76.92%的人选择了“缺少相关专家指导”, 61.54%的人选择了“专业资料稀少”, 并有30.77%的教研员认为一线教师“缺少外派学习机会”。在对一线教师群体问卷统计中, 有50.94%的人认为主要困难是“缺少相关专家指导”, 44.34%的人认为“缺少外派学习机会”, 只有38.68%的人认为“用于校本教研的时间不够”, 30.19%的人认为“专业资料稀少”。可见, 认为当前教师们从事校本研究的时间不足、专业资料过少等观点是缺乏客观依据的。

6. 影响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积极性的要素中, 主动研究意识最重要

“人的意识能够调节、控制人的行动, 从而使人的活动带有目的性”[4]。在回答“影响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积极性的要素”中, 84.62%的教研员和54.72%的一线教师选择了“教师自身是否具有主动的常态化的研究意识”。只有53.85%的教研员和12.26%的一线教师选择了“学校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仅有3.77%的一线教师和15.38%的教研员选择“校本教研制度中的奖惩规定内容”, 这在所有的八个选项中比例最低。其他几项相关影响要素 (学校提供的相关研究条件、学校领导的引领水平、学校方面是否按照教师的综合素质差异进行差别化要求、聘请专业人士的指导质量与频率、学校内部是否形成了和谐向上的干群关系) 中, 两个群体的选择比例大都在15%~30%之间。

此项调查说明, 教师具有主动的常态化研究意识是影响校本教研工作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其他七项影响因素之所以不被广大教师所重视, 或者是因为学校没有开展与之相关的具体工作, 或者即使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是由于工作不力而对广大教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7. 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突出问题中, “应试”和“应检”问题严重

自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 教育有关部门都在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视和领导, 以往各自为战、活动水平不一的校本教研工作有了规范统一的过程指导与管理,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伴随全县性的统一监测评价、每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检查、省市县三级督导评估检查等项工作的交叉强化进行, 致使基层学校常态化和个性化的校本教研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 各群体内在对“普遍的应付工作任务的心理, 整个教研工作围绕考试和检查为中心”的选择比率都比较高 (教研员84.62%、一线教师67.92%) 。教研员在“同事之间平时很少相互深入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参加的教研活动的计划性和针对性较差”、“学校领导对校本教研工作抓得不实 (如教研目标、制度、方法、评价等) ”三个选项选择比例, 分别为46.15%、38.46%、53.85%, 而一线教师对这三项的选择, 分别为34.91%、10.38%、29.25%。这些数据说明, 当前校本教研工作的现状还不容乐观。

五、结论与建议

校本教研工作的本质是对当下教学工作能够进行批判性的辩证思考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有关部门需要认真地对现行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内容选择、参与对象、教研方法、教研活动制度及评价过程等方面, 进行深刻的反思省察, 发扬成绩, 不断改正缺点与不足。要在尊重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勇于探索;在体现公平的基础上, 关照教师工作个性差异;在追求学校科学发展的过程中, 注意以人为本。只有这样, 才能使全体教师以积极饱满的态度, 主动参与到常态化的日常教研活动之中去, 而不致于使校本教研工作成为教师有苦难言的负担。

摘要:校本教研的本质是对当下教学工作进行批判性的辩证思考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我们需要认真地对现行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内容选择、参与对象、教研方法、教研制度及评价过程等方面, 进行深刻的反思省察, 了解当前中小学校开展日常校本教研工作情况。我们从校本教研活动结构及其常见实施过程中提炼出八个相关的主要问题, 将其设计在问卷试题之中进行调查。

关键词:中小学校,校本教研,抽样调查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教研: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北京:中国教育报, 2003-05-25 (4) .

[2]郑立平等.推进教研:制度建设亟需解决.北京:中国教育报, 2004-07-27- (7) .

[3]李建平等.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北京:中国教育报, 2003-03-01 (3) .

小学语文教研工作之我见 第14篇

一、以课堂为阵地,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学常规课——扎实、朴实

教学是学校的命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让每一节课都有效是教学的主旋律。为了实现“轻负担、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承诺,学校在开学初就要求组内成员“将每一节平常课都当做公开课”去准备。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深挖掘,细思量,巧加工,从“实”出发,备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课,充分全面地预设课堂,还要多角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力求使课堂的生成更加精彩。老师要带着思考走进课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评价与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练就学习的本领,使他们能“学一文,得一法”,每节课都有新收获。

2.主题研讨课——推陈出新

“主动参与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研究”是我校本学期的教学教研主题,为了将这个主题落到实处,我们教研组安排了杨玉萍、田淑云、王学英三位老师为我们上了三节研讨课。三位老师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摒弃传统的“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教学思路,课堂完全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为我们的“主动参与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研究”打开了一条通道。在课堂上,他们利用“单元主题阅读法”“创设情境法导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学策略,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激励,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将“听、说、读、写、练”的学习要求落到了实处,也为其他老师的教学开启了一扇门。

二、以课题为抓手,提升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

“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是我们近年来的教学课题,针对大课题研究的方向,我们教研组自主寻找研究的切入口,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从备课—上课—反思三个大环节逐步落实,课前老师精心研读教材,查阅资料,指导预习,同其他教师交流,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课堂上,以学生为主题,多种方法激励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朗读,自由地表达,让他们自主学习;课后仔细反思,针对自己本节课教学的过程,总结自己的得失,写好课后反思。

三、以发展为目标,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40分钟的课堂上,而应放眼天地间,树立“生活处处有语文,留心处处皆学问”的意识,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广泛阅读书籍,认真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用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将语文学习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中,用生活的实例来感知人间的冷暖幸福,用眼前的花草美景来陶冶美的情操。

四、以常规为核心,周密安排好每次教研活动

教学工作以做好常规为基本,在教师做好每天的日常教学中,语文组定时定点安排好老师们的教研活动。开学初教研组根据年级课务的安排,自主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商讨每周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中的困惑,两周一次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探索方法,求真知,得实效。

五、以阅读为根本,大力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

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素养最有效的途径是扩大阅读面,推进阅读,大力提倡阅读,成就书香校园一直是我校的愿望。本学期我们依然启动好每班的小书架,定期定时更换图书,学生自主借阅,同伴交互阅读,班级内好书漂流阅读,每班设计阅读墙报,开展阅读知识竞赛,评选阅读之星,读书节中根据每班阅读情况还评选了书香班级。通过读书,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在提倡学生大量阅读的同时,语文组也推荐语文老师去大量阅读。

追随着岁月的脚步,我们总会感叹时间的无情。我们语文组在本学期踏踏实实工作的基础上,相信以后的语文教学教育工作还会做得更细致,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戴慧琴.来自学生的呼唤:关于教研工作的再思考[J].考试周刊,2012(61).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手段下一篇:关于推普活动策划方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