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医学检验论文

2024-06-16

胃癌医学检验论文(精选6篇)

胃癌医学检验论文 第1篇

胃癌是胃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世界上胃癌发病率约17. 6/10万,据统计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肿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为2~3: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近年来,胃癌已有逐渐像青少年靠拢的趋势,这是值得很多年轻人注意的。那么胃癌的病因到底是什么的?

病因

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患者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3.癌前病变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癌前病变系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度异型增生与分化较好的早期胃癌有时很难区分。

4.遗传和基因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分类

1.按大体形态分类

(1)早期胃癌 是指癌组织局限于胃黏膜和黏膜下层的胃癌,按肉眼形态可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

(2)进展期胃癌 是指癌组织浸润深度已超越黏膜下层的胃癌,又可分为息肉型、局限溃疡型、浸润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四类。

2.组织病理学分类

可分为腺癌、腺鳞癌、鳞癌、类癌等,绝大多数是胃腺癌。按组织结构不同,腺癌还可分为乳头状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按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3种。按组织起源可分为肠型和胃型(弥漫型)。

3.按发病部位分类

可分为胃底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等,不同部位的胃癌决定手术术式的不同。

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肿瘤的生长,影响胃功能时才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但均缺乏特异性。

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现。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

当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如肿瘤侵犯胰腺被膜,可出现向腰背部放射的持续性疼痛;如肿瘤溃疡穿孔则可引起剧烈疼痛甚至腹膜刺激征象;肿瘤出现肝门淋巴结转移或压迫胆总管时,可出现黄疸;远处淋巴结转移时,可在左锁骨上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晚期胃癌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

转移途径

胃癌的扩散和转移有以下途径:

1.直接浸润

贲门胃底癌易侵及食管下端,胃窦癌可向十二指肠浸润。分化差浸润性生长的胃癌突破浆膜后,易扩散至网膜、结肠、肝、胰腺等邻近器官。

2.血行转移

发生在晚期,癌细胞进入门静脉或体循环向身体其他部位播散,形成转移灶。常见转移的器官有肝、肺、胰、骨骼等处,以肝转移为多。

3.腹膜种植转移

当胃癌组织浸润至浆膜外后,肿瘤细胞脱落并种植在腹膜和脏器浆膜上,形成转移结节。腹膜种植最易发生于上腹部,肠系膜上。直肠、膀胱处的种植是胃癌晚期的征象。直肠前凹的转移癌,直肠指检可以发现。女性胃癌患者可发生卵巢转移性肿瘤。

4.淋巴转移

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70%左右,早期胃癌也可有淋巴转移。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癌灶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通常是循序逐步渐进,但也可发生跳跃式淋巴转移,即第一站无转移而第二站有转移。终末期胃癌可经胸导管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经肝圆韧带转移至脐部。

检查

1.X线钡餐检查

数字化X线胃肠造影技术的应用,目前仍为诊断胃癌的常用方法。常采用气钡双重造影,通过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观察作出诊断。早期胃癌的主要改变为黏膜相异常,进展期胃癌的形态与胃癌大体分型基本一致。

2.纤维胃镜检查

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可获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采用带超声探头的纤维胃镜,对病变区域进行超声探测成像,有助于了解肿瘤浸润深度以及周围脏器和淋巴结有无侵犯和转移。

3.腹部超声

在胃癌诊断中,腹部超声主要用于观察胃的邻近脏器(特别是肝、胰)受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4.螺旋CT与正电子发射成像检查

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立体重建和模拟内腔镜技术,是一种新型无创检查手段,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术前临床分期。利用胃癌组织对于氟和脱氧-D-葡萄糖(FDG)的亲和性,采用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可以判断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病灶情况,准确性较高。

5.肿瘤标记物

血清CEA、CA50、CA72-4、CA19-9等肿瘤相关抗原可升高,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有助于判别肿瘤的预后及化疗的疗效。

诊断

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符合胃癌特点,且X线气钡双重造影或内镜发现占位性病变,即可临床诊断胃癌,但最终确诊胃癌还须根据活组织检查或细胞学检查结果。凡有下列情况者,及时进行全面检查:

1.胃溃疡患者经严格内科治疗而症状仍无好转者;

2.40岁以后出现中上腹不适或疼痛,无明显节律性并伴有明显食欲缺乏和消瘦者;

3.年龄40岁以上,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不典型增生,近期症状加重者;

4.既往有慢性胃病史,大便潜血检查,发现便潜血阳性,持续2周以上者;

5.胃息肉大于2cm者。

通过胃镜检查及活检获得胃癌定性诊断后,还需进行一系列影像学检查,进行胃癌的分期诊断(TNM分期)。准确的分期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判断预后、评价疗效甚为重要。TNM分期主要通过描述原发胃癌病灶的浸润深度(T)、淋巴结转移(N)、远处转移(M)状况,再根据T、N、M的不同分期的组合来确定总分期(0,Ⅰ~Ⅳ期),分期越高,病情越晚、生存期越短。

治疗

1.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 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临床分期标准整块清除胃周围的淋巴结,重建消化道。

(2)姑息性手术 原发灶无法切除,为了减轻由于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引起的症状而作的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空肠造口、穿孔修补术等。

2.化疗

用于根治性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延长生存期。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适量化疗,能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改善症状,有一定的近期效果。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原则上不必辅助化疗,有下列情况者应行辅助化疗: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癌灶面积大于5厘米;多发癌灶;年龄低于40岁。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姑息手术后、根治术后复发者需要化疗。

常用的胃癌化疗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静脉、腹膜腔给药、动脉插管区域灌注给药等。常用的口服化疗药有替加氟、优福定、氟铁龙等。常用的静脉化疗药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阿霉、依托泊苷、甲酰四氢叶酸钙等。近年来紫杉醇、草酸铂、拓扑酶抑制剂、希罗达等新的化疗药物用于胃癌治疗。

3.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可针对性地损伤癌细胞,减轻正常细胞损害。目前胃癌靶向治疗药物种类及作用均有限。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细胞周期抑制剂、细胞凋亡促进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等。

4.其他治疗

胃癌的免疫治疗包括非特异生物反应调节剂如卡介苗、香菇多糖等;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以及过继性免疫治疗如淋巴细胞激活后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等的临床应用。抗血管形成基因是研究较多的基因治疗方法,可能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5.支持治疗

旨在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包括镇痛、纠正贫血、改善食欲、改善营养状态、缓解梗阻、控制腹水、心理治疗等。

预后

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早期胃癌经治疗后预后较好。贲门癌与胃上1/3的近端胃癌比胃体及胃远端癌的预后要差。女性较男性预后要好。60岁以上胃癌患者术后效果较好,30岁以下预后很差。

预防

1.改变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豆类食物和牛奶,鲜鱼、肉、蛋。提倡食用大蒜、绿茶。

2.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三餐不定时;进食不宜过快、过烫、过硬;少食熏腌食品,避免高盐饮食。

3.少饮烈性酒,不吸烟。

4.做好粮食的防霉去霉工作,保护食用水的卫生。

5.积极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治疗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

6.对高发区及高危人群进行胃癌的普查。

胃癌医学检验论文 第2篇

质子泵是胃黏膜壁细胞的光面管泡及泌酸小管膜上一类H+-K+-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主要功能单位。PPI进入壁细胞的微管、微囊等酸性环境后分解为次磺酰胺类化合物,与质子泵α-亚单位上的半胱氨酸的巯基共价结合形成二硫键,导致其空间构象改变而失活,进而强烈抑制其泌酸功能。PPI被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并获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其适应证包括:(1)与抗生素配伍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2)消化性溃疡和胃炎的抑酸治疗;(3)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4)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治疗;(5)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6)功能性胃肠病的辅助治疗;(7)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8)用于减轻恶性肿瘤由于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9)其他需要抑制胃酸和胃液分泌的情况,如急性胰腺炎、肠梗阻、胃瘘、肠瘘等。PPI过度使用及其安全性评价

PPI因其确切的抑酸效果有效控制了适应人群的相关症状,但近年来在临床上逐渐出现了过度使用的趋势。美国和加拿大学者的调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接受PPI治疗,而其中仅有39.0%~54.1%的患者符合PPI治疗指征。中国尚缺乏全国性的PPI使用调查结果,但就部分地区和医院的统计情况而言,形式不容乐观。有研究对杭州地区2009年至2011年PPI的使用进行了抽样统计,结果显示PPI使用量呈逐年快速递增趋势。处方科室中消化内科、普通外科、心内科、肿瘤科位于前列,其中循证医学依据不够强的处方理由包括针对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糖皮质激素需要PPI降低其胃肠道损伤,预防外科手术所引起的应激性溃疡等。

由于PPI抑制酸分泌通常仅是对某一疾病的对症处理,需要较长期维持使用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但中长期使用PPI所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已经逐渐显现。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PPI可能通过改变胃肠道微生态、影响维生素和金属离子吸收、反馈性高胃泌素血症、增加特殊细菌的感染概率、骨质和钙代谢失调、肾小管功能改变等途径对人体形成缓慢或潜在的影响。由PPI所造成的胃肠道细菌过度繁殖、低镁血症、钙缺失和骨密度下降、维生素缺乏、缺铁性和营养性贫血等病例也逐步被认识和报道。此外,由于PPI通过细胞色素P450 CYP2C19和CYP3A4同工酶在肝脏代谢,从而对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这可能影响到多种药物的代谢。氯吡格雷曾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由于PPI抑制了氯吡格雷代谢途径中所必须的CYP2C19活性,影响了氯吡格雷对于冠心病抗凝治疗的效果,从而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此类情况也见于对安定、环己巴比妥、非类固醇类激素等药物和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影响。PPI在胃癌治疗中的利弊探讨

PPI普遍应用于治疗胃癌伴发的消化道出血、反酸、上腹不适以及预防由放射、化学治疗导致的胃黏膜损伤等。研究发现PPI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突变、诱导凋亡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PPI一方面对瘤体旁或瘤体内炎性细胞所表达的质子泵具有抑制作用,可以减少中性粒细胞所介导的炎性反应,另一方面它还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VCAM-1)表达,阻断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的中性粒细胞黏附而发挥抗炎作用。胃癌细胞膜和溶酶体膜上还存在一类PPI的靶效应器——空泡型质子泵(V-ATPases)和线粒体型质子泵(M-ATPases),它们参与了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外H+ 梯度的形成,这对于肿瘤细胞酸性微环境的形成至关重要,酸性环境形成障碍将影响到肿瘤细胞的无氧代谢进程,并诱导其凋亡。研究还发现,PPI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外和溶酶体内的pH,增加顺铂、长春新碱等细胞毒性药物在细胞内的滞留时间,从而产生更强的杀伤效果。

尽管PPI在上述研究中展现了部分抗癌效应,但同时也存在不同的观点,目前对于长期使用PPI与胃癌发生、发展和侵袭的关系并不明确。病理资料证实,长期接受PPI治疗的患者会发生胃体腺萎缩或胃窦炎性反应向胃体扩展,并形成萎缩和假幽门腺化生,如在合并Hp 感染的情况下更易出现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Hp 感染的蒙古沙鼠模型也证实,PPI摄入可以增加胃黏膜的萎缩进程和胃腺癌的发生率。有研究还认为即使不考虑Hp 感染的因素,PPI中长期摄入也会提高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和上皮内瘤变的发生率。PPI对胃癌发生发展的促进作用被认为与胃底体腺体增生、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障碍、胃腔内杂菌生长致亚硝酸盐浓度增加等因素有关。针对PPI可能存在的潜在致癌作用,Schneider等对接受PPI治疗240 d以上的61 684例患者进行了观察,经过547 020人年的密切随访后发现,PPI使用人群中胃、肝脏、结肠、胰腺和小肠肿瘤的发生率并没有显著改变,因此认为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PPI的致癌作用。胃泌素在胃癌接受PPI治疗中的作用

由于长期使用PPI的患者几乎不可避免出现血清胃泌素的升高,正确认识高胃泌素血症对胃癌的影响有助于评价PPI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胃泌素是一种主要由胃窦G细胞分泌的重要的胃肠激素,它主要通过与胆囊收缩素2型受体(CCK2R)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效应。胃泌素可通过与胃底泌酸黏膜中的肠嗜铬样(ECL)细胞的CCK2R结合,促进组胺的释放,并导致壁细胞分泌盐酸。此外,胃泌素对胃黏膜上皮细胞具有营养作用,能促进胃和近端小肠的ECL细胞以及移形区的胃壁细胞增殖与分化。研究表明,胃泌素还可以作为一种多向转录激活物,介导与细胞分裂、侵袭、血管生成以及抗凋亡相关的基因活化,在细胞获得恶性分化潜能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异常升高的胃泌素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原发性的胃泌素瘤、Hp 感染和长期使用PPI等均是导致胃泌素升高的重要因素,也被认为是潜在的致瘤因素之一。Jianu等报道,在2例使用PPI 12~13年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泌酸区黏膜中发现有实质性肿块,经组织学检查确认为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此外,有研究发现长期使用PPI后,患者胃壁泌酸区黏膜的活组织检查发现ECL细胞增生,但停用PPI后肿瘤有所缩小,ECL细胞增生也有转归,因此推测PPI引起的高胃泌素血症可能在人体中诱发类癌。

也有部分研究认为PPI在诱发高胃泌素血症的同时能够阻断胃泌素的致癌作用。韩国学者将APCMin/+ 小鼠分成3组,分别给予胃泌素、PPI、胃泌素+PPI,对比观察各组肠息肉形成及分子表达变化,研究发现胃泌素组小鼠肠息肉形成明显增加,而胃泌素+PPI组与之相比较则肠息肉的形成明显减少;PPI组和胃泌素+PPI组中β-catenin磷酸化明显增强,其核移位受抑制并伴随有p38 MARK信号通路阻断、CD3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下调。体外实验还发现,PPI能够抑制胃泌素与CCK2R 的结合,进而阻断β-catenin信号途径相关的细胞增殖活性,从而认为PPI具有抑制胃泌素的致癌作用。COX-2在PPI/胃泌素影响

胃癌通路中的分析PPI/胃泌素对胃癌的影响涉及到部分已被确认的涉癌相关蛋白酶类和信号通路。COX-2作为一种诱导型代谢酶,一般在炎性因子、生长因子以及肿瘤激活物的刺激下被大量诱导表达,促进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和类花生酸。COX-2在包括胃癌等恶性肿瘤中呈现持续的高表达状态,并且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血管生成、免疫逃逸有关,被认为是影响胃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Hp 感染引起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会伴随COX-2 的表达增强;在CagA 阳性的胃癌组织中也发现有胃泌素、CCK2R以及COX-2基因的共表达,提示胃泌素具有对COX-2的调控作用,并参与了Hp 的致癌机制。进一步研究表明,胃泌素能刺激转染CCK2R的小鼠肠上皮细胞COX-2 mRNA 与蛋白的表达增加,并能增加COX-2启动子的转录活性[31]。研究还发现胃泌素可以通过与胃癌细胞CCK2R结合,诱导COX-2蛋白的表达,并促进胃癌细胞的恶性行为,且这一过程还涉及到JAK2/STAT3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阻断该途径或COX-2的作用,则能够抑制胃泌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为引起高胃泌素血症的重要原因,PPI在胃黏膜或胃癌细胞中同样存在诱导COX-2的行为。有研究对大鼠分别给予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或羧基纤维素连续灌胃2周,随后检测无水乙醇所致胃黏膜损伤中前列腺素E2(PGE2)和COX-2的表达。结果发现,3种PPI均能增加大鼠胃黏膜COX-2的表达和胃黏膜中PGE2含量。而给予特异性COX-2阻断剂NS-398,可阻断兰索拉唑诱导的PGE2合成及胃黏膜保护作用,提示PPI对于胃黏膜中COX-2具有较明确的调控作用,但这一过程是否依赖于胃泌素尚不明确。

p38 MAPK是MAPK 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属于丝氨酸/酪氨酸激酶,细胞外多种应激原如放射线、紫外光、热休克、高渗液和促炎因子(如TNF-α)等通过p38 MARK磷酸化完成信号跨膜转导,从而影响细胞的转录、蛋白合成和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等生物效应。该信号通路在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COX-2属于该通路的下游靶基因之一,阻断p38 MARK 途径可以抑制COX-2 的表达。Wnt/β-catenin通路属于体内保守性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β-catenin 的核转位与胃癌细胞中COX-2mRNA表达呈正相关,并在β-catenin的反应基团中发现了与COX-2 转录因子相匹配的结合序列,还有报道认为PGE2对Wnt/β-catenin通路存在调控作用。小结与展望

关于胃癌的医学统计预后研究 第3篇

1 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影响

胃癌预后年轻的胃癌病人中女性较差, 年纪较大者无明显不同。年较大者较差, 但一部份的年轻患者预后也极端不良。1981年全国胃癌协会调查27单位11734例5年前住院胃癌病例总结。20岁以下的病患无1例术后存活3年以上;21~30岁年龄组平均5年生存率仅7.6%;而71岁以上高龄组5年生存率为9.4%。

Koea等报道40岁以下的青年胃癌预后较差, 主要是与青年人胃癌的组织学类型较差、临床病期较晚及手术切除率低有关;而相对60岁以上的胃癌患者, 由于其组织学类型较好, 发展较慢, 预后也较好。从研究中发现:青年患者一般在有胃脘不适或隐痛等症状出现后不久马上来就诊, 而且均应医师要求行胃镜或GI检查确诊。术前病程平均4.5周 (2~14周) , 明显短于其他组的平均10周 (4~40周) , 青年胃癌患者就医时术前病程短、肿瘤病期较早[2,3,4]。因此, 我们认为, 在胃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中, 肿瘤的TNM分期对预后的影响作用要比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要明显得多。

2 Bormann分型因素

BormannⅠ型、Ⅱ型胃癌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Ⅲ型和Ⅳ型患者, 其中Ⅳ型最差, 该组45例患者中生存时间最长的为36个月, 最短的仅为4个月, 中位数生存期为9个月, 5年生存率为0。45例BormannⅣ型胃癌患者中, 38例为肿瘤占据胃2个分区以上的广泛癌, 占84.4%。而其他BormannⅠ、Ⅱ、Ⅲ型各组中占据胃2个分区以上的广泛癌分别为13.9%、14.3%、24.9%, 在各组间有着明显的差别。同时所有BormannⅣ型均都发生淋巴转移, 平均淋巴结转移数也高于其他各组, 肿瘤浸润深度均达到或超出浆膜层, 肿瘤的TNM分期也较晚, 这是其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在本研究中胃癌的大体分型未能进入模型, 但并不意味着胃癌的大体分型是胃癌预后的无关因素, 而可能是模型中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替代了它的作用[5]。

3 肿瘤细胞的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程度

胃癌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恶性肿瘤细胞比正常组织容易离散。是由于瘤组织含钙低, 癌组织释放, 肿瘤组织间液含有高的溶酶体及组织蛋白酶促使瘤细胞自肿瘤实体离散, 以阿米巴样运动穿透基底膜和结缔组织间隙。毛细淋巴管通透性高, 一般无完整基底膜, 在内皮细胞间有暂时的裂隙, 使瘤细胞易于以阿米巴样运动穿进入淋巴管内。

肿瘤的TNM分期包含了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 TNM分期越晚则患者的预后越差, 各组间的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 (P>0.01) 。1997年UICC以区域淋巴结转移个数取代了以解剖位置为依据的淋巴结分级方法, 同时将第12、13、14、16组淋巴结转移作为远处转移 (M1) 。新淋巴结分级的界定方法一定程度上统一了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 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同时我们发现, 其他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也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相关, 因此, 我们认为TNM分期可以总体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特性, 相对其他预后因素比较模糊的缺点来说, 临床的应用价值较高[6]。

众所周知, 分析胃癌淋巴转移及复发淋巴转移数量, 对胃癌预后判定及指导其进一步治疗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故国外报道:在338例胃癌手术病例中共检出附属淋巴结10134个, 每例病人平均约30个。根据每例胃癌病人转移淋巴结的个数与检出的淋巴结总数之比例, 称为淋巴结转移度。将上述病人按转移度分为0%、-25%、-50%、>50%四组。随访转移度0%组5年生存率为73%;-25%组为43%;-50%组为22.6%;>50%组为7.4%, 表明5年生存率随着淋巴结转移度上升而下降, 此外随着转移度的上升, 窦组织细胞的增生减少。胃癌间质淋巴细胞的浸润随着转移度的上升而减少。肿瘤的深度与胃浆面的侵犯程度与转移度的上升呈正比关系。所以, 淋巴结转移度是一个良好的断判预后因素, 结合其他因素, 能较好地表现胃癌生物学特性。淋巴转移的位置也会影响到预后, 数目较少预后较好, 离开病灶愈远愈糟糕, 切下淋巴结超过20%~25%被癌细胞侵犯预后较差。

4 肿瘤部位因素的影响

胃癌多开始于胃小弯, 当延伸至胃大弯则多属晚期, 或已侵及横结肠。所以胃上端似较差, 胃大弯处更差, 也有可能是因胃上端淋巴走向亦蔓延, 初期症状较不明显, 上端有病灶切除部位较大, 手术后营养较差并发症多。此外在胃大弯处常穿出到腹腔, 腹腔内转移概率大预后当然很差[7]。

如患者男性, 57岁, 陕西佳县农民。1979年因上腹剧痛当地医院诊断胃穿孔施行胃穿孔修补术。术后半年上腹部出现包块, 钡餐和胃镜活检诊断胃腺癌。1980年8月手术见胃体小弯侧癌灶与肝左外侧叶粘连且穿入肝实质, 附近淋巴结肿大。胃下半部尚无异常, 故施行近端胃大部分及肝左外侧叶切除, 和较彻底的淋巴结清除。术后虽未进行其他治疗, 但15年后随访仍健在。见表1。

总之, 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机体的免疫状态等诸多因素是造成胃癌个体差异和不同预后的内在因素, 对他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检测有助于筛选出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认识胃癌的个体差异, 为胃癌诊断、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摘要:胃癌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胃癌无论是手术还是联合治疗预后较差。理论上辅助化疗是可以清除残存肿瘤细胞, 并起到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但从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病例分析发现辅助化疗对患者预后无益处或者仅有微小益处。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各种因素, 以期提高对胃癌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关键词:胃癌,医学统计,预后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景武, 梁寒, 王晓娜.814例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 2006, 33 (7) :399-402.

[2]周江, 徐峰, 张海涛.影响胃癌临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5, 25 (3) :494-495.

[3]张祥福, 黄昌明, 卢辉山, 等.胃癌外科治疗与预后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 2002, 82 (16) :1142-1143

[4]黄海力.树突状细胞侵润对进展期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影响[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2.

[5]栾复新, 王孟薇.老年胃癌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4, 25 (4) :249-251.

[6]李英男, 吴本俨, 王昌正, 等.进展期胃癌预后多因素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 2009, 17 (9) :1716-1721.

胃癌医学检验论文 第4篇

【关键词】伦理审核;医学论文;价值理念;医学期刊编辑

【作者单位】王冰,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德国的康德曾说过,只有两种东西能让人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一是头顶璀璨的星空,二是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所言无外乎敬畏自然与敬畏生命。伦理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它不仅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而且包括做人的道理,人的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做学问者不可无德。古今中外都把医学视为治病救人的“仁术”,大医精诚。先贤说“医乃生死所寄,责任重大,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沈铭贤倡导生命伦理应当在与生命科学和医学相关的价值导向和制度建设中有所体现[1]。钱尔凡提出,医学期刊编辑只有具备“敬畏生命”的伦理观,才能时刻意识到自身岗位的特殊性和所肩负的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自己的编辑实践中有所体现[2]。笔者现结合在实际处理稿件中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医学研究论文伦理审核的依据与意义

美国学者乔治·萨顿研究表明,科学研究者如果只是埋头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成果而研究,为了利益而研究,就会像《蜘蛛侠》里的绿魔——丧失人道的情怀,变得冷淡,甚至成为可怕的试验机器。科学研究首先要把为人类谋福祉放在第一位。

医学期刊编辑所把关的领域是对生命肩负责任的领域,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生命医学领域,应树立“敬畏生命”的价值理念,传播正确的伦理。临床医学研究多以人作为研究对象,涉及人的隐私、自由、尊严、权益等诸多敏感议题。研究者们必须遵守伦理原则,这不仅是研究者的道德要求,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则要求。作为医学研究成果的发布者及推广者——医学期刊,其编辑在审稿中应高度关注、严格把关相关问题。从整体上审核医学研究论文的伦理问题及其在临床上的实际指导意义,从细节上审核研究者在试验过程中的疏忽和不适当[3]。

国际上公认的伦理原则:尊重(自主、保密)、有利/不伤害、公正。国际社会普遍倡导遵循《纽伦堡法典》《赫尔辛基宣言》《贝尔蒙报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等纲领性文件。世界医学编辑协会专门提出了《医学期刊伦理道德政策声明》,我国卫计委要求遵循《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伦理委员会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此外,还有《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知道原则》等条例和准则。这些国内外法规、文件为医学编辑进行医学论文的伦理审核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医学期刊编辑目前论文伦理审核面对的问题

医学期刊尤其是像《实用医学杂志》这种综合性的医学期刊,专业性很强,编辑即便是某个方面的专家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论文进行客观的判断,论文的取舍主要还是依靠同行评审。《实用医学杂志》在给专家的审稿指南中明确指出审稿中应注意的伦理问题。目前编辑部常常面临的论文伦理问题有:(1)论文没有提及是否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对研究的伦理问题只字未提。(2)论文提到了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但没有提供任何的相关证明,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文字的描述上。(3)审稿专家、编辑部注意到了伦理问题,要求作者修改,但作者的修改仅仅停留在类似“本研究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等文字的补充,未见任何证明文件,普遍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

而且,期刊目前即便有伦理审核,也要面对很多其他问题:第一,论文伦理审核一直停留在边缘,没有作为录用的必要指标。论文是否录用主要还是看专业及方法学方面的指标是否审核通过。有专家提议对未经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不遵守知情同意、有利、无伤和公平公正原则的论文,不予发表[4],但这在国内的期刊中少有执行。医学伦理学方面的内容,编辑部只能要求有相关的表述信息,基本没有能力跟踪、判断论文是否符合伦理要求。而且当研究论文处于投稿状态的时候,研究和实验已经完成,是否符合医学伦理学已无法跟踪,编辑部只能选择用或不用。第二,医学期刊编辑的医学伦理学知识缺乏,不具备伦理审核的素质与能力,只能依靠医学方面的专家来把关。目前,医学期刊的审稿专家全部是医学方面的专家,伦理学知识的具备情况并不是选择审稿专家的标准。第三,编辑学习医学伦理学知识的途径匮乏,主要还是通过自学来完成相关学习。陈丽文等对我国88家医学期刊编辑部伦理意识现状进行调查与组合评价,发现63.6%的期刊在2010年的投稿须知中尚未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学要求[5]。医学期刊编辑的伦理学知识培训少、相关知识有限,导致其在编辑过程中对稿件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缺乏判断能力;调查表上医学期刊编辑的教育与培训得分几乎为0,表明被调查的编辑缺乏学习医学伦理学知识的途径。

三、医学期刊如何关注论文的伦理学问题

我们应多渠道、多途径着手,将编辑部建设成伦理学知识的集散地,一方面尽可能多地收集伦理学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尽可能广地播散伦理学方面的信息。

第一,应当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优势,凝聚一批期刊的力量,推动一批期刊对伦理学研究的关注。中国的科技期刊很多都关注到了论文的伦理学问题,也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推广效果。比如2004年10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要求旗下杂志,从2005年起在投稿须知中必须增加有关医学研究伦理方面的要求。《临床儿科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等期刊在约稿函中提出了科研伦理规范的问题。2006年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与发表协作网(ChiCTRPC)创建,其联合一些编辑部呼吁构建和完善我国医学期刊出版和编辑伦理学,建立了“医学期刊发表伦理网”(www.mjpe.net)。2010年ChiCTRPC重申对发表论文进行伦理审核的重要性并赋予其新内涵,即编辑要利用已有的临床试验结果、伦理审查平台和资源,从入口、过程和出口三个环节对临床试验质量进行监督[6]。

nlc202309081620

医学期刊虽然抱团关注医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并且进行了一些实践,但目前看来效果仍不明显,实际工作中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比如雷水英等研究者调查了10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2009年发表的涉及人体的研究论文,以及约稿函中关于医学伦理学方面的要求,结果很不乐

观[7]。这方面的工作仍需我们医学期刊编辑人员不断推进。

第二,提高编辑人员医学伦理学知识储备,从简到繁,从易到难,提高他们的审核素质。首先,编辑要先做自己能够完成的审核工作。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要注意:(1)研究是否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2)有伦理审查描述的论文是否具有相关的证明材料。(3)作者补充的伦理审查材料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4)临床研究论文中经常缺失的资料是否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编辑在审稿过程中重视医学伦理学审核,并要求作者提供补充材料,这有助于研究人员日后注意研究和处理伦理问题。

其次,从论文的审核入手,培养和提高作者的伦理意识。编辑部审核论文伦理,可要求作者提供伦理审核通过的文件,这有利于促使研究者树立伦理观,遵守研究原则。论文的内容很多是医学期刊编辑无法把握的,需要作者(研究者)具备伦理素养。比如:临床科研设计方案是否严密合理?研究方法是否正确、完善?是否严格遵守试验操作规则?研究者是否存在为了扩大样本量,对可保守治疗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对可行无创检查的患者进行有创检查,对可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采用输液治疗,对可自愈的疾病进行药物治疗等违反道德的行为?研究者是否为了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利用患者的信任以及他们缺乏专业知识的漏洞,未对他们采用已经经过临床验证有效的、经济的治疗方案,而采用新的、昂贵的治疗方案?这些内容的伦理审核,医学期刊编辑很难把握。所以,一方面要依靠研究者本人的伦理素养,另一方面,编辑可要求研究者提供伦理审查通过的文件。此外,编辑部可以通过论文回溯核对医学研究的伦理学问题,促使研究者提高伦理意识。

第三,作者与编者的互相学习与促进。虽然期刊是论文审核的把关者,但多年的编辑经验告诉笔者,作者其实是最了解论文存在哪些缺点的人。投稿医学期刊的作者很多都是医学方面的专家或者专家的学生,他们对这个专业及专业研究的伦理问题知道得要比医学期刊的编辑多得多。编辑可利用作者提供的伦理学方面的资料,多向作者学习,通过作者群体学习伦理审核的要点;让作者知道期刊需要这方面的材料,作者在之后的研究和写作的过程中就会多加关注。同时,医学期刊编辑对伦理学方面的知识及政策的积累会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最后就能更好地把握论文的伦理审核问题,将编辑部建设成为伦理学知识的学习园地。

第四,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多途径地丰富伦理学知识,传播伦理学知识。网络中有大量的有用信息,编辑可以浏览国外的权威期刊网站,看看别人如何阐述论文的伦理学问题,看有哪些是值得借鉴学习的,都有些什么样的准则及要求,等等。编辑完成伦理学知识的收集汇总,可通过期刊的网站、微信、微博进行传播;可通过协会、学会申请伦理学的继续教育项目;可借助网络问卷调查等途径推广伦理学知识,利用网络技术推动伦理学的纵深发展。BMJ认为编辑对病人负有道德义务与责任。其伦理委员会每年召开三次会议。BMJ在网站上给出了可供参考的有关论文伦理审核方面的文件和组织:(1)研究伦理方面: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加拿大关于人类研究的伦理行为指南;NHS研究伦理委员会;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指南;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赫尔辛基世界医学会宣言。(2)出版伦理方面:国际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出版伦理委员会(应对);世界医学编辑协会(腹部)(3)网络伦理资源方面;网上应用伦理资源;国家卫生研究院生物资源网站;医学伦理杂志;应对—流程图等[8]。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在期刊官网上发布期刊收集到的伦理学文件,供作者、读者浏览学习。

第五,严格审核,促使研究者关注伦理学问题。研究者往往缺乏伦理审查的观念,常常是出于发表文章的需要,才被迫递交伦理审查。比如当其投稿的期刊要求其提供伦理委员会批准函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时,研究者才意识到临床研究还需要伦理审查。医学期刊编辑应严格审核,不录用有疑问的稿件,不惧争议,推动伦理审核工作的进展。鉴于我国医学期刊伦理审核工作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医学期刊学会将医学伦理审核作为医学期刊审稿的硬性指标;通过讲座、培训班、开展相关研究等方式提高医学期刊编辑的伦理审核能力,把医学伦理学知识作为医学期刊编辑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此外,医学期刊除了重视研究论文的伦理审核,还应该关注医学论文中非研究论文的伦理审核,做到“无处不伦理”。

参考文献

[1]沈铭贤.医学与人文:如何相处——在复旦大学医学院的讲演[J].中医药文化,2012(2):14-17.

[2]钱尔凡.医学期刊编辑的生命责任意识和伦理守望[J].科技与出版,2015(5):54-58.

[3]李恩昌.论医学人文社科医学期刊编辑的基本能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145-147.

[4]黄洁夫.临床科研中的伦理学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1-3.

[5]陈丽文,王一任,李凌江.我国88家医学期刊编辑部伦理意识现状调查与组合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9):1029-1034.

[6]吴泰相,李幼平,郑尚维.推动我国医学期刊发表伦理发展的联合声明[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2):1351-1353.

[7]雷水英,王攀智,董燕萍.10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处理医学伦理问题的调查及分析[J].编辑学报,2011(4):320-322.

[8]The bmj.Ethics committee[EB/OL].http://www.bmj.com/about-bmj/advisory-panels/ethics-committee,2015-12-18.

胃癌医学检验论文 第5篇

关于建立医学检验专业PBL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 PBL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独立思考能力都非常有效,但在高等医学检验专业实施PBL教学模式,无论在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文章认真思考和研究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试图逐步探索一种符合中国特色的高等医学检验专业PBL教学模式。

[关键词]

教学模式医学检验专业对策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创立的教学模式[1]。由于PBL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非常有效[2-3],已成为国际上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国内许多高等医学院校也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4-5]。但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很少,值得思考与探索。

一、医学检验专业实施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不仅要学习检验专业的必修课,而且还要学习内、外、妇、儿等临床医学专业课。由于专业特点不同,学习内、外、妇、儿等课的学时数较少,由此产生的缺陷是学生的临床知识比较有限,工作后对疾病的诊疗过程不甚了解.只能机械、被动地按照医生的检验要求进行

目检测[6]。同时,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ing,LBL)模式,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和记忆知识,却忽视了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走上临床工作岗位后缺乏独立工作能力[7]。而PBL教学模式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当场暴露,这样即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PBL不仅对理论学习大有益处,还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等,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解决问题的技能;(2)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3)团队合作能力,包括赏识和包容异类学习同伴的精神;(4)获取和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5)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开动脑筋运用多门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直至得出结论,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积极开展与建立高等医学检验专业课程PBL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医学检验专业实施PBL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根据国内高等医学检验专业长期以来的教学持点与现状,实施PBL教学模式,无论在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存在,给PBL的推广应用带来了困难。

(一)客观问题。

首先是师资不足。按照国外模式PBL要求分6-7人的小组进行讨论,且每组都有一位带教老师。国内一个班级通常由30-50人组成,有些院校还实行2-4个班合班上课,若要拆分为6-7人的小组,教师需求量显然要大增。其次是无现成教材。国内医学检验专业的教材,虽然经常有更新,但编排体系大多适用于传统教学体系及方法。而在PBL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这些问题要有一定深度、广度,应该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还应该是开放的、能够自由探索的、结构不良的问题,即往往没有规则和稳定性,不能简单的套用原来的解决方法,要综合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概念来分析解决问题,问题的本身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常随着新情况的出现而发生变化。这一切都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供参考,需要教师从零做起,困难较多。再就是教学条件不足。为保证PBL教学效果,必须扩大图书馆藏书量,添置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及电子工具等。而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购买足够的教学资源。

(二)主观问题。

首先是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对于很多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来说,由于理解程度不一和PBL的多变性,不知从何,甚至本身就从观念上加以否定。没有强大、优秀的师资队伍,如何能够开展PBL的教学。从学生方面看,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大都采用LBL教学法,突然变为PBL,强调其自学能力,会觉得无所适从。其次是缺少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和经验。医学检验知识博大精深,既有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实验操作和技能实践,还要有灵活高超的人际沟通能力;如何将三者有机的结合,如何将传统的医学检验教育模式中合理和有用的东西继承下来而不是全盘否定和抛弃,这需要一套完备而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

三、医学检验专业实施PBL教学模式的对策(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学习。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PBL教学法的精髓,熟悉其教学过程;要认识到教师是整个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并适时地发挥作用,这是推进PBL教学模式的关键。同时,PBL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但要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检验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而且要对PBL的概念和技能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才能有效地向学生提供特定的临床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以及控制讨论的技巧;善于总结自己和其他人的先进的学习方法,在指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二)创造问题氛围,培养问题意识。

学习目标、学生特征,精心挑选典型病例,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教师应吃透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涵盖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课程内容,并将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结合串联起来,使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实施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充分相信学生有质疑的能力。教师应转移备课的重心,应在使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上做文章,把着眼点放在使学生对新授知识产生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自主解决问题上。

(三)指导学习方法,创造民主氛围。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切实加强“入门”指导,使学生较快进入角色和状态,寻求和提供能运用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各种机会,进行全程跟踪,使学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争取每个成员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适时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热情,让小组成员自主地学习和交流;要为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上的、工具上的支持,使PBL教学法效率更高。

(四)总结教学效果,创建评价体系。

在PBL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要征求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书面反馈意见,不断总结教学效果。为公正客观地评价

教学效果,应建立与PBL教学相应的、能够定性和定量反映学生真实知识能力水平的评估体系,在定性评估上,注重对学生的调查,着眼于学生临床能力的提高;在定量评估上,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考核,着眼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目前,国内对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在高等医学检验专业中如何应用仍需积累经验,不能机械地套用国外现成的PBL。可以先选择与临床关系密切的部分进行试点,这样既没有忽视基本理论的学习,又能通过PBL生动、灵活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索一种符合国情、适合学生思维的高等医学检验专业PBL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Susarla

SM,Bergnan

AV,Howell

医学检验论文 第6篇

【内容摘要】全面质量管理是检验科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而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各质量控制中非常必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沟通和联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规范化采集和处理标本,尽可能减少各种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才能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检验;质量管理;临床;沟通

八十年代前,绝大部分检查都是手工操作,“一杆枪加一门炮”=科室。设备落后,工作人员的学历低,此时的检验科在医院里的地位很低、同事矛盾也少。而如今,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检验正向自动化、快速化、智能化、信息化与一体化方向发展,实验室自动化对检验工作者的技术素质和学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检验技师逐渐培养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意义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建立检验科与临床科沟通的意义

临床科和检验可以不同的工作方式履行着为患者服务的共同目的。检验科通过检测患者各种各样的标本提供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服务,临床科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结合报告为患者明确并进行治疗。随着医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临床医学对检验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量的全自动仪器和设备的引进,开展的检验项目越来越多,检验质量也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标本需要患者、护士、医生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准确性与诊断治疗的正确性密切相关。因此,检验技师与临床医生互相沟通,形成共同认识,遵守共同的技术操作规范,才能真正实现从患者标本采集、送检、检测、报告结果提供临床应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

二、检验科与临床科矛盾的原因

(一)检验项目的增加,误差的几率也增加了,涉及的方面也增加。

(二)临床医生跟不上化验的发展。医生不合理的申请检验项目。多数临床医生不了解检验医学的进展,不能有效地利用检验新技术、新项目,习惯于旧检验项目。这里有两个原因:

1、他们不了解检验医学的发展;

2、新仪器检测的数据有相当一部分他们不 第 1 页

了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听到临床的医生们(包括箱单一部分的科主任)说,检查血常规,我们就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其他的数据都是多余的。

(三)盲目求快已成为检验与临床在实际工作中不和谐的一个音符,临床医生往往过分强调快出结果,这也成为制约检验与临床和谐共进的一个因素。

(四)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时,不少临床医生常常是首先怀疑检验科的水平,甚至当着患者或患者家属的面指责检验科的记过不可靠,增加了医患纠纷的风险。其实有些疾病发展过程是复杂的,不同的疾病阶段可能化验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在临床工作中是经常发生的。

(五)经常存在护士采集标本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情况。标本采集方法不正确、标本送检不及时、临床使用药物等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当临床怀疑某项结果有问题时,我们的部分检验人员回答是“报告错了?机器是这样报的,我不知道啊!”,或者说“结果已经复查了,没有错的!”。

(七)检验人员不重视沟通,甚至于不知道如何与临床沟通。

三、检验医学以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和学科

检验学科已经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检验科不再向人们传统常说的辅助科室,他与临床联系更加密切。检验工作主要借助专用仪器和专门技术开展业务工作,而每种仪器价值往往千元以上,仪器的操作都需要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新的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新的检验方法不断出现,更要求检验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更快更好地位临床服务。专业知识缺乏,不仅仪器设备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而且还可能导致对有害、有毒及其他危险品防范措施不合要求,污染环境,损害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甚至发生事故。

四、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及合作

随着检验科地位和重要性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也困扰着大家——与临床医护的矛盾越来越多,出现问题后相互推多责任,导致互相间信任度下降,最终影响到病人的切身利益和医院的声誉。我们努力的完善医学检验工作,因为它是一种科学实验工作,是为临床诊治提供资料和数据的,因此,它做出的实验结果必须及时、准确、客观、可靠,但由于一期的性能、试剂的质量、饰演的方法、操作技术

熟练程度以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等因素,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因此,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准确,必须对以上因素进行客观地分析评价,并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得出有价值的正确结果。

五、加强医学检验的概念、地位及与临床沟通的现状

医学检验主要是利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电学、光学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仪器、试剂等,依照特定的检验原理,方法和操作规程按照临床医生的需要,对各种检验标本进行有目的的、准确的检验分析,使其及早发现某些致病因素或病理变化特征,分离病原体或阐述患者机体脏器的功能状况及各种生化物质的含量等,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和客观依据。

六、检验科与临床科沟通以保证检验质量提供高

有的检验结果明确诊断,如白血病依靠骨髓形态学检查,对白血病诊断有重要意义;有的可辅助诊断,如肝病、肾病的肝、肾功能检查,只能提供检查参数的变化,共临床接和体征、症状进行判断。特别是急重患者,检验结果同一天的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是就学要检验技师与临床可很好地沟通,减少多次复查造成的必要的经济损失,对不合格的标本应耐心细致地与临床医生及核实做好解释工作,更好提供准确数据。标本影响要素的非可控性,质量缺陷的隐蔽性,责任的难确定性是分析前质量保证中常遇到的问题,及时采取了前面所说的所有措施仍可能出现检测误差,为此检验科应该注意如下问题:发现检验结果异常或误差时,解释和查对要耐心细致;尽管验收核对严格,但质量缺陷隐蔽到分析后或经复查对比原来标本时才发现,如标本张冠李戴一时难以发现(有既往史可一目了然),要经过血型鉴定或询问患者才能得到证实,因此,检验科用专业知识和事实与临床对话非常重要;标本是临床科采集,送检是临时工或是卫生员,验收是检验工作人员,任何一环节疏忽都会影响检验结果,追查原因和责任时往往存在困难,其易影响团结,引发纷争,而结果被影响通常有检验科发现或医生发现,因此,要求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护士不互相埋怨,而应积极主动做好补救工作。

七、与临床科沟通是检验科工作尽善尽美

医学的发展,要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不断地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把有限的实验数据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更多的、更直接的参与临床诊断和治疗之中。尤其近年来,先进的实验技术与仪器在国内逐渐普及,不仅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还为临床提供了许多新的指标。如何将这些检验方法和原理,临床意义介绍给医护人员,使之能合理选择检验项目,正确分析检验结果,并用与临床诊断和治疗;如何进行恰当的标本收集与运送;如何从临床哪里获得患者资料、病情变化、治疗方案,保证分析后的质量评估,并对临床的诊断工作提出合理建议,这些都应使现代检验医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们不能所忽视的重要工作,要完善医学检验工作,必须加强检验技师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与合作。总之,检验技师与临床医师在沟通中互相配合、支持、学习和理解等作用与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按照标准规程、标准要求、标准程序进行工作,受益最大的无疑试患者,患者受益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最终目的。希望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越多越好,越成熟越好,这将是对患者检验结果的最大保证。

八、如何进行有效地沟通

(一)医院管理上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对检验科的管理要求体现在检验质量及服务满意上,要求患者、医师、护理人员对检验部门服务满意大于90%,管理的核心就是沟通。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的那样:“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

(二)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的“举证倒置”对医院检验工作既是压力优势促进规范化建设的机遇和动力,一方面,强化规范化操作及全面质量控制,丁一方面,必须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认真听取临床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及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是医学范畴中不同的学科。但它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历史等原因,我们重医轻技,过去人们只把检验当成一门简单的技术,通过二年制的医技班学习就完全可以从事检验工作,甚至认为可以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检验人员。近十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检验”已经发展为“检验医学”。

(四)循证医学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循证医学就其本意而言,指的是对病人诊治,都应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任何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下一篇:狗年贺岁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