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系统功能概述

2024-06-25

财务管理系统功能概述(精选6篇)

财务管理系统功能概述 第1篇

1.实现以三维地图的方式对所在辖区的房屋以及人口信息进行管理.2.对已在房屋中的人口信息实现快速的查询与图形定位,更直观。

3.能对房屋中各类人群以不同图标的方式直观的显示出来。

4.根据区划结构可实现相应房屋、户数以及常住、流动等各类人口数量的统计。

5.人口基本信息维护中,可采集指纹、头像信息用于人口个案信息的快速查询及检查服务中的防伪验证。

6.人口基本信息维护中,可实现二代身份证的读取与识别提高基本信息添加与查询的效率。

7.可组合人口相关信息的各种条件实现综合查询提取名单。

8.可实现快速生成人口信息变动情况的各类报表。

9.可实现对流入与流出人口信息的详细登记,并能对流入人口打印“节育报告单”。

10.可实现快速生成流动人口相关各类报表。

11.可连接B超,实现“查孕、查环”时的B超图像采集与保存。

12.能快速统计与查询检查服务的进度与数量。

13.能及时快速的生成各类检查人群的报表。

14.可实现对站内政策法规(社抚费征收、独生子女证办理、照顾再生育登记)相关业务的管理。

15.可实现上下级辖区数据的合并与同步,保证数据的统一性。

16.能及时的对已录入数据实现备份与还原,防止数据丢失。

17.可以灵活对系统中用到的各类参数以及外接设备的所用到的参数进行设置。

说明:绿色字体标识部分是该软件的特色体现。

财务管理系统功能概述 第2篇

世界著名的《韦氏国际词典》(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anary)第三版对“理论”一词解释为:理论是某一研究领域的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设、概念和实用原则所构成的系统。我国的《辞海》对理论的解释是: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理论的解释是: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不论怎样描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总是非常密切并相辅相成的。它们互为对方提供支持和帮助,每一方都有助于纠正对方的缺陷,使它变得更加完善。理论的职能是扩大经验的范围,并深化其含义。凡属科学的理论,必须能完整地、准确地解决两个问题:(1)如何解释实践,即认识世界;(2)如何进一步做好实际工作,即改造世界。

根据上述理论的含义,结合财务管理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财务管理理论定义为:财务管理理论是根据财务管理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其目的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财务管理实践。

财务管理系统功能概述 第3篇

1.1 概念的提出和界定

虽然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但是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了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早在古希腊, 柏拉图就认识到雅典人对森林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和水井的干涸。在中国风水林的建立与保护也反映了人们对森林保护村庄与居住环境作用的认识 (欧阳志云等, 2002a, 2002b) 。在美国, George Marsh (1864) 也许是第一个用文字记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用的人。他在《Man and Nature》一书中记载: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在地中海地区“广阔的森林在山峰中消失, 肥沃的土壤被冲刷, 肥沃的草地因灌溉水井枯竭而荒芜, 著名的河流因此而干涸。” Marsh也意识到了自然生态系统分解动植物尸体的服务功能, 他在书中写道:“动物为人类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服务, 即消除腐臭的动植物尸体, 如果没有它们, 空气中将弥漫着人类健康有害的气体” (Marsh, 1864) 。同时他还指出, 水、肥沃的土壤, 乃至我们所呼吸的空气都是大自然与其生物所赐予的 (欧阳志云等, 2002a, 2002, b) 。以后直到Aldo Leopold才开始深入地思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他曾指出:“赶走狼群的牛仔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取代了狼群控制牧群规模的职责, 没有想到失去狼群的群山会变成什么样子, 结果导致沙尘蔽日, 肥沃的土壤被流失, 河流把 (我们的) 未来冲进了大海”。Leopold也认识到人类自己不可能替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并指出:“土地伦理将人类从自然的统治者地位还原成为自然界的普通一员” (Leopold, 1949) 。在这个时期, Fairfield Osborn与William Vogt也分别研究了生态系统对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Osborn指出:只要我们注意地球上可耕种、人类可居住的地方, 就可以发现水、土壤、植物与动物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条件, 乃至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Osborn, 1948) 。Vogt是第一个提出自然资本概念的人, 他在讨论国家债务时指出:我们耗竭自然资源 (尤其土壤) 资本, 就会降低我们偿还债务的能力 (Vogt, 1948) 。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生态系统概念与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促进了人们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认识与了解, 并为人们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了科学基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始成为一个科学术语及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分支。据文献总结, “Study of Critical Enbironmental Problems” (1970) 首次使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Service”一词, 并列出了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环境服务”功能, 包括害虫控制、昆虫传粉、渔业、土壤形成、水土保持、气候调节、洪水控制、物质循环与大气组成等方面。稍后, 出现了“自然服务功能” (Westman, 1977) 一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词是Holdren与Ehrlich首先提出来的 (Holdren, 1974; Ehrlich, 1981) , 他们在文章中论述了生态系统在土壤肥力与基因库维持中的作用, 并系统地讨论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会怎样影响生态服务功能, 以及能否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替代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等问题。并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的快慢取决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 企图通过其他手段替代已丧失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尝试是昂贵的, 而且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失败的。随着这些文章的引用,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一术语逐渐为人们所公认和普遍使用。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委员会于1991年发起了一次会议, 主要讨论怎样开展生物多样性的定量研究, 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的研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的发展 (Schulz, 1993;Tilman, 1997) , 并使这一课题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新热点。美国生态学会组织了以Gretchen Daily负责的研究小组, 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且形成了能反映当前这一课题研究最新进展的论文集 (Daily, 1997) 。

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 不同学者虽有不同的表述, 但在基本含义和内涵上已达成共识。Daily等人 (1997) 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为: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其效用。生态系统服务最初是指生命支持功能 (如净化、循环、再生等) , 而不包括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但服务、功能与产品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生态系统功能是构建生物有机体生理功能的过程, 乃是维持为人类提供各种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产品是指在市场上用货币表现的商品, 服务是不能够在市场上买卖, 但它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更多人主张生态系统服务应包括产品 (蔡晓明, 2000;肖笃宁等, 2003;傅伯杰等, 2002) 。Costanza等人 (1997) 把生态系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统称为生态系统服务, 并把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归纳为17项。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沿袭这一界定, 而且对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和分析也以Costanza等人的分类方案为基本依据。

1.2 基本内涵

Costanza等人 (1997) 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归纳的17类为: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干扰调节、水调节、水供应、控制侵蚀和保肥保土、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废物处理、传粉、生物防治、避难所、食物生产、原材料、基因资源、休闲娱乐、文化。这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可分为四个层次:生态系统的生产 (包括生态系统的产品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包括传粉、传播种子、生物防治、土壤形成等) 、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 (包括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调节气候、净华空气等) 和生态系统的娱乐功能 (休闲娱乐、文化、美学等) (傅伯杰等, 2002;肖笃宁等, 2003) 。生态系统的这些功能虽不表现为直接的生产与消费价值, 但它们是生物资源直接价值产生与形成的基础。可以说, 正是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才使人类的生态环境得以维持和稳定, 这也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所在 (傅伯杰等, 2002) 。

目前一致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四条基本原则: (1) 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客观的存在, 不依赖于评价的主体; (2) 系统服务性能与生态过程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 它们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 (3) 自然作为进化的整体, 是生产服务性功益的源泉。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不断进化和发展中产生更加完善的物种、演化出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 这个系统是有价值的, 能产生许许多多的功益性能; (4) 自然生态系统是多种性能的转换器。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 产生了越来越丰富的内在功能。

2 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

2.1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方法

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价方法有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物质量评价法;另一类是价值量评价法。物质量评价法主要是物质量的角度对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整体评价, 而价值量评价法主要是从价值量的角度对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物质量评价方法反映的主要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价值量评价更多的是反映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体稀缺性, 其结果是为交换提供依据的。这两种方法评价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两种方法的选择应依研究目的而定, 如果对生态系统评价的目的是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 则物质量评价方法更合适或更有优势, 这是因为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从根本上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 而生态系统的过程则取决于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的动态水平;如果对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目的是为某些工程项目立项的决策提供依据, 则价值量评价比物质量评价方法更有优势 (赵景柱等, 2002) 。

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的意义

资本是在一个时间点上存在的物质或信息的存量, 每一种资本存量形式单独或者与其它资本存量服务一起产生一种服务流, 这种服务流用于转化物质或物质的空间配置而增进人类的福利 (谢高地等, 2001) 。Vogt (1948) 第一个提出了自然资本的概念, 他指出耗竭自然资本就会降低美国偿还债务的能力。自然资本这一概念为自然资源服务功能的有价评估奠定了基础。在OECD环境项目的经济评价中, 认为自然资本的总价值由直接使用价值 (可直接消费的产品, 如食物、生物质、娱乐、健康等) 、间接使用价值 (功能效益, 如生态功能、防洪等) 、选择价值 (将来的直接或间接使用价值, 如生物多样性) 、遗传价值 (为后代保留使用价值和准使用价值, 如生境) 和存在价值 (认识到继续存在的价值, 如生境、濒危物种等) 构成。UNER (1991) 把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方法分为两类, 一为替代市场法, 二为假想市场法。直接利用价值用生态系统产品的市场价格估计;间接利用价值和存在价值用替代市场法如旅行费用法、防护费用法等以及假想市场法, 如意愿调查法进行评估。

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研究中值得一提的是Costanza等人 (1997) 发表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自然资本价值估算”一文, 这篇论文认为, 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本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的福利作出贡献, 他们经过计算得到的结论是, 整个生物圈目前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6~54万亿美元/a, 而目前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8万亿/a。虽然该文的一些观点和计算方法引起了激烈争论 (Pimm, 1997;Ayres, 1998;Daly, 1998;Pimental, 1998;Serafy, 1998;Herendeen, 1998;Turner, 1998;Costanza et al, 1998;Pearce, 1998;Costanza, 1998等) 。如以Pearce为代表的“环境经济学派”认为, 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难以进行总价值计算或者说其计算结果没有实际意义;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量方法上, 应该遵循“货币化”二原则, 即以 “支付意愿”表达“消费者偏好”和边际分析, 而且根据支付意愿, 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不可能超过世界GNP的总和; GNP可以计算并不等于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以计算等等 (欧阳志云等, 2002a) 。Costanza等人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只要生态系统功能价值的计量没有真正与经济学接轨, 它就难以为经济学所接受并对经济实践产生影响 (徐嵩龄, 2001) 。但是Costanza等人的一些观点, 如世界GNP应将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在内;坚持认为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整体可计算的等等, 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欧阳志云等, 2002a) , 引起了很多专家和学者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方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由于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并未完全进入市场, 或者没有把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以及于经济服务进行量化比较, 这就容易使人类在经济活动决策过程中忽略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这种忽略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离开了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生存的支持服务, 全球经济系统的运行可能停滞, 对经济系统来说这种服务的价值是无限大的。一般来说, 特定形式的自然资本和生态服务数量与质量的变化 (包括大规模的小尺度变化和小规模的大尺度变化) 会对人类的福利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为此人们越来越将研究集中于对自然资本的边际服务, 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价值评估, 这些评估方法大部分是直接或间接地基于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个人偿付意愿而进行的。

此外,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是对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及有效管理的基础, 是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前提就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 即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入手, 对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行健康诊断及评价, 在此基础上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特点概述 第4篇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语言;概述

一、系统功能语法主要思想

(一)系统思想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被定义为一种“意义潜势”即一个可以进行意义选择的系统网络。系统网络中还包括子系统。这样,整个语言系统就是系统中的系统。比如,代词系统,动词系统,而在代词系统下,又有人称系统,单复数系统。系统之间可以相互依赖而存在,也可以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因此,系统思想强调的是做事之道,没有语言使用者的实际使用,语言系统便没有意义也不会存在。

(二)元功能思想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韩礼德将千变万化的语言功能进行抽象总结,并命名为“元功能”或者“纯理功能”,它是语言的共性,是语言的普遍特征。

语言的元功能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语言是语言使用者对主客观世界中过程与事物的经验反应,被称之为经验功能。此外,语言是语言使用者在交际社区中做事的手段,所以语言的另一功能是反映交际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称为人际功能。最后,经验和人际功能都需要借助思想完整的语篇来实现,所以语言的第三个元功能就是语篇功能。这三大元功能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对语言功能的高度概括。

(三)语境思想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是意义潜势系统,并不是符合语法规则句子的集合体,而是一种自然存在,所以语言的研究离不开真实的语境。

语境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语言语境。文化语境决定了情景语境,情景语境决定了语言语境。文化语境是指言语社区的环境、文化、信仰、风俗。情景语境是指语篇产生的及时环境,如,言语发生的时间、地点。语言环境是语篇的内部环境,如,上下文的关系。

二、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特点

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流派之一,系统功能语法在语言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得力于相关语言学者孜孜不倦的研究,另一方面系统功能语法本身的理论特点也为成就的取得提供了可能性。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特点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系统功能语法强调语言的社会学属性

这种社会学属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要将语言置于社会语境中,从社会语境中寻找解释语言现象和本质的证据,另一方将语言置于社会语境中,把语言当做引导社会活动的一种方式。韩礼德把语言看做一种“意义潜势”而作为一个可以进行意义选择的系统网络,它实际是“行为潜势”的体现,是对外部世界的反应,所以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研究的重点是处于语境中的语言,强调把“语用能力”和“语用使用”相结合。只有在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中,才能看到语言的真实面貌,从而确认影响语言形成和结构的重要因素,以便更好的解释语言现象。所以语言的“杂乱无章”是必然的绝对的。这在系统功能语法的系统思想和语境思想中都有体现。

(二)系统功能语法的认知性

系统功能语法除了具有社会学属性,另一个特征是认知性。这体现在它的元功能思想中,其中经验功能体现的最为明显。经验功能是指语言使用者对真实世界及本人内心世界的认识,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先前的经历会影响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选择,这里的经历就是先前认知的结果。此外在经验功能的实现方式及物性也体现了认知性,“及物性是有关认知内容选择的结合,是对语言外经验的语言表达”(引自,胡状麟,2014)。除了经验功能, 认知与其他功能也有联系,如,在语篇功能中情态附加语要与表示认知概念的主位共同充当复合主位。而在人际功能功能的情态也有认知情态和非认知情态之分。所以系统功能语法与认知有紧密的联系。

三、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价值

系统功能语法独具特殊理论结构和视角,使得它在解释语言现象上独树一帜。它通过系统的概念将语言整合成一个可供选择的意义潜势,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和语言背景下(语境)根据自己不同的交际功能,做出选择,并最终通过语篇表达出来。这种语言模型使得系统功能语法在实践和应用领域具有较大的价值。首先,系统功能语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提供帮助,如,语言障碍患者者的康复、语言教学等。其次,系统功能语法还可以应用于计算机、心理学等领域。正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才使得系统功能语法更加完善并不断发挥作用。

四、结语

系统功能语法通过元功能思想将意义潜势系统放置于语境中,这使得系统功能语法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是任何语言学流派都有优势,同时也有不完善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以后的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3rd e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常晨光.系统功能语法的社会符号视角[J].当代外语研究,2012,3:18-21.

[4]胡状麟.系统功能语法的认知关[J].外语学刊,2014,3:44-50.

财务管理系统功能概述 第5篇

由上海安脉科技开发、南京启智教育销售的《学校综合管理平台V4.0》(国家版权局软著登记号20068R13364)是按照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要求,结合众多中小学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的一套教育管理软件。

系统以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学生和教师的长远发展。通过学生的学籍、成绩等信息建立学生的基础库,通过收集整理教师的基本信息,综合教师日常教学、科研等各种方式,建立起教师的基础信息库。依托基础库数据,应用科学的分析统计方法和理念,准确分析出学生学习的进步状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同时能掌握教师的教学、科研等情况,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

此外,系统还提供了满足学校排课、选课等教务管理、办公事务管理、科研管理、政教管理、体育卫生管理、总务管理、流程管理、资源管理、图书管理等需要的功能强大的应用模块,为学校建立一个覆盖范围广、实用性强的教育管理平台;为教育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效的评测依据。

《学校综合管理平台台V4.0》主要特点如下:

1.采用B/S结构.NET技术,有多元化的用户群,进行统一身份论证,符合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要求;

2.采用模块化结构,易于扩充,可与上级部门无缝链接; 3.有多种形式的数据导入、导出和多样化的报表生成功能; 4.从德智体美多方面详细记录学生成长过程和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5.有多种样式的学生学业质量分析体系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6.有效监测和反馈学生学业进步状况和教师教学质量提高水平; 7.多种评价手段对教师教学,科研等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

财务管理系统功能概述 第6篇

2.参与费用管理系统的日常预算指标维护管理,组织费用报销工作开展,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3.负责处理公司日常税务申报、年度审计,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办理等涉税业务;

上一篇:空调清洗技术下一篇:临床内科教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