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特色范文

2024-05-23

非洲特色范文(精选6篇)

非洲特色 第1篇

非洲人的进餐礼仪与饮食特色

在非洲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因气候、文化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饮食特色,在非洲,原产的香料与蔬菜、水果较多,且品种多样,所以自古就形成了将许多种食品混在一起烹饪的方法,对于肉食大多采用烤制之后,再用咖喱、奶昔、番茄汁等淋拌的制作方法,对于面食则采用与其他水果相拌过油微炸的方法。

由于历史的因素,非洲菜式在保留传统的烹制方法外,也吸纳了很多法国菜式的做法,另外还受来自意大利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许多影响,从而形成了风味独特的食物结构。从北非到南非,由于种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其饮食的主要风格在于以烤煮烩炖等方式下的各种食物的“杂烩”。

非洲食物向来以调味的艺术而闻名,将各种香料与调味料,如辣椒、豆蔻、肉桂、丁香等,运用得淋漓尽致。

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吃饭时,大家围坐一圈,一个饭盒和一个菜盒放在中间。每个人用左手按住饭盒或菜盒的边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饭和菜,送入口中。此时,你会无所适从,甚至抓得满手沾饭,而非洲人自己抓饭、吃饭时个个动作干净利落。

客人吃饭时应注意的是,切勿将饭菜撒在地上,这是主人所忌讳的。饭毕,长者未离席时,晚辈要静坐等候;子女离席时,须向父母行礼致谢;客人则应等主人吃完后一道离开。

在非洲的不少地方,吃饭时有着严格的礼仪,甚至连牛羊鸡鸭的每个部位归谁吃都有规定。如在马里,鸡大腿当年长的男人吃,鸡胸脯肉归年长妇女吃;当家的人吃鸡脖、胃和肝;鸡的头、爪和翅膀由孩子们分食。又如在博茨瓦纳,在公众大型宴会上,宾客和男人吃牛肉,已婚的妇女吃杂碎,两者分开煮,分开食,不得混淆。随乡入俗,须了解为宜。

马达加斯加烩菜

环球在线消息:非洲,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五分之一的广袤大洲,是人类起源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这里灿烂的文化,这里有热情奔放的舞蹈,清新如天籁的音乐,也有传承了多国特色的“杂烩”美食。

***非洲鼓:音乐之魂

提起非洲的传统音乐,不能不说到鼓。鼓是黑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又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非洲鼓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无论是制鼓的材料、形状和演奏技巧都相当独特。

非洲的鼓有几十种基本鼓型和数百种变形,大如水缸小如茶杯,还有各种飞禽走兽甚至人形,鼓皮的材质也千奇百怪,牛皮、羚羊皮最普通,豹皮、斑马皮、蜥蜴皮、鳄鱼皮也不足为奇,甚至还有用大象耳朵做的鼓皮。

为获得特殊效果,人们常在鼓腔内装一些珠子或干的植物种子,或将金属片、贝壳、色彩斑烂的串珠装在鼓边上,当鼓手击鼓时,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持鼓的方式也很多样,把鼓放置在两腿中间最常见,腋下、颈上、肩上击鼓也不新鲜。击鼓的手法各异,用拳头、手掌拍打鼓的各种部位,甚至还有用脚后跟击鼓。鼓声复杂多变的节奏表达出人们各种不同的感情,舞者的节奏完全由鼓手掌握。

除了作为乐器,鼓在非洲常常还作为国家民族的象征。比如在乌干达的国徵中就有一面鼓,因为乌干达在成为共和国前有4个独立的小王国,每个王国的王室都有一套鼓,象征自己的国家。

非洲传统舞蹈

每逢婚丧、添丁、迎宾等场合,非洲人都会通过舞蹈表达悲欢爱恨。可以说,没有舞蹈,就没有非洲人的生活,没有舞蹈,非洲文化就会黯然失色。

每个非洲部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舞蹈,但质朴粗犷,节奏明快强烈,感情炽热奔放是非洲舞蹈的共同特点。非洲舞蹈较少以眉眼、指腕、足尖表达细腻的感情,较多的是腰、腹、臀部的扭动摇摆,这些肢体动作速度快、幅度大。

反映部族争斗和反侵略的战争舞是非洲舞蹈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型舞蹈多有数百人参加,场面极其壮观。舞者常身着兽皮披肩或围腰,头插羽毛,肚子系铃铛,手持刀剑、长矛、战棒、盾等武器,在激烈的鼓声中模拟战斗动作。

***非洲美食:淋与烤的文化

坦桑尼亚炸角

由于香料与蔬菜、水果品种较多,非洲人逐渐形成了将许多种食品混在一起烹饪的方法,人们习惯于将肉食烤制之后,淋上咖喱、奶昔、番茄汁等拌食的制作方法。

由于历史的因素,非洲菜式在保留传统的烹制方法外,吸纳了法国菜式的很多做法,另外还受意大利和中东阿拉伯国家影响,风格演变为以烤煮烩炖等方法为主的各种食物的杂烩。

除烹调方法和味道独特外,非洲的用餐礼仪也很有特点。在非洲很多地方,人们吃饭不需要桌椅、刀叉或筷子,而是用手直接抓取食物。大家围坐一圈,只需一个饭盒和一个菜盒摆在中间,大家轮流取食。(麦片/环球周末工作室)

非洲音乐概况

非洲大陆有数十个国家、数百种语言和难以计数的族群和部落,聚居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分两大民族(赤道以北、埃塞俄比亚以西至大西洋沿岸,肤色黝黑的苏丹人;赤道以南,肤色浅黑的班图人)和四个少数民族(东非之角的含米特人;马达加斯加的马来人与黑人的后裔部落;西南非洲的柯依桑诸部落;散居于中非热带丛林中的俾格米人)。

由于众多繁复的部族和各种外来的影响,非洲的音乐文化既千差万别,丰富多样,又具有黑非洲民族音乐的共同特性,相互联系而具有共同的传统。例如,非洲各部族的音乐的共性是,西非和中非的复杂多变的节奏,旋律中常见三度音程进行;东非和南非的比较稳定的调性,多种形态的多声部演唱、演奏,以及对鼓的喜爱和崇拜等。

非洲黑人音乐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直接、紧密的联系,音乐几乎伴随着人们所有的活动,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非洲,音乐活动多数是随着日常生活进行的,许多劳动往往有音乐相伴随,音乐在许多重要仪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喜庆节日或农闲时节,各种音乐活动常常带有社交的性质。他们通常都是在露天环境中进行,或者是一个广场、市场,或者是一片树林、一个庭院、一处陵墓。在这种公众活动中,自发聚集在一起的一般都是同一部落或使用同一语言的人。他们通过集体音乐舞蹈演出、载歌载舞的狂欢,加强彼此的感情,加强部落成员间的联系。这时无论男女老幼,都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他们都可以参加到合唱、乐器合奏和舞蹈中去。即使在有专业音乐家表演的场合,他们与观众也没有截然分开的界线。总之,在非洲,音乐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它既注重艺术性,又强调社会性、政治性和宗教性;它既可纯粹用于娱乐,又可以成为传递信息的手段,而且还是部落成员表达共同感情和意志的重要渠道;它既可以颂神,又可赞美人,还可以用来驱魔祛病。非洲音乐的影响

非洲音乐作为非洲黑人的原创音乐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也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了很多的其他音乐。

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新奥尔良发展起来的一种流行音乐。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比较复杂的过程。爵士乐来自非洲音乐。17-18世纪,非洲黑人被贩运到北美,过着非人的奴隶生活,音乐成为他们抒发内心痛苦、寻求精神慰藉的主要工具。黑人奴隶保持了非洲音乐的传统,同时又逐渐受到欧洲音乐的影响,于是产生出许多美国黑人的音乐形式,如布鲁斯、拉格泰姆、灵歌、福音歌等。其中以布鲁斯和拉格泰姆对爵士乐的形成影响最为明显,它们的一些艺术特征迄今仍保留在爵士音乐中。

另外,从宏观的角度看,拉丁美洲音乐正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但因混合成份、程度、层次、类别各不相同,从而形成非常丰富的音乐风格。印第安人音乐主要是采用无半音的五声音阶,乐句有下行的趋势。用偶数节拍多,也有切分节奏;独唱多,重唱少。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主要是土生白人和印欧混血人的音乐,它采用七声音阶,旋律进行平稳、圆滑,唱法放松,重唱多,音乐中带有淡淡的乡愁。美洲—非洲音乐,其节奏在音乐中起决定作用,节奏强烈、复杂,而且常常是多线条的。

非洲风俗文化

2008-03-14

文化和人

坦桑尼亚传统文化

坦桑尼亚人历来保持着集体劳动的优良传统,爱好音乐,能歌。坦桑尼亚妇女一般有以头顶物搬运东西的习惯,她们“头顶”功夫很佳。姑娘们喜欢把头发编成一排排细辫,并在线的未梢再缀以五光十色的珠子。姑娘们走起路来,光彩熠熠,铃铛作响,显得格外娇艳、俏丽。

坦桑尼亚现居住着120多个部落,分属不同的血统,所以各部族的生产活动、风尚习惯也有所不同。有的部族以于植棉、畜牧著称。有的则于善着独木小舟在湖泊中用篮子捞鱼。还有的以种植香蕉、咖啡为主,他们的主食就是香蕉,甚至连他们住的形同蒙古包的小屋——“姆巴”,也是用香蕉茎盖成的。居住在桑给巴尔的不少部族,还有每年过月圆节的习俗。

坦桑尼亚各部族都有自己传统的文化,野牛舞、戈戈族舞、哈族舞和尼亚姆维族舞在坦桑尼亚的舞蹈中是久负盛名的。

坦桑尼亚人在饮食习惯上,一般都有爱吃牛、羊肉,爱喝咖啡,忌食猪肉、动物内脏、海鲜以及奇形怪状的食物,如鱿鱼、海参、甲鱼等。他们一般以玉米、大米、甜薯为主食。其口味一般较重,不怕油腻,喜食辣味的食品,一般爱吃我国的四川菜肴。上层人士一般都爱吃英式西菜。坦桑尼亚各部族之间,饮食习惯也有所不同。有的部族以畜牧业为主的,就以牛、羊为主食。有的以渔业为主,就以鱼虾为主食。以种香蕉为主的,则为香蕉为主食。例如,居住在北部维多利亚糊西面的哈亚族,就是以种植香蕉著称,他们习惯在香蕉林中修建住宅。哈亚族还有一条戒律,即忌吃飞禽,也不吃鸡和鸡蛋。他们也有养鸡的习惯,但只是为了报晓和用作祭品。此外,哈亚族也禁食昆虫,但不包括蚱蜢和白蚁。

坦桑尼亚新年前夕,沿海的斯瓦希里族人,家家户户要用木炭爆玉米花撒在屋内各个角落,以示驱散妖魔,祈求幸福。用玉米和菜豆煮饭盛于碗盘放在门前,供串亲的过路人随便食用。元旦那天,人们鸡鸣即起,姑娘们身穿彩裙,走门串户唱民歌,异常欢乐。

坦桑尼亚民风古朴,风俗独特。在待人接物方面,他们热情、爽朗、朴实、友好。任何与坦桑尼亚人打过交道的外国人,都会对此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社交礼仪

在交际应酬中,坦桑尼亚人一般都以握手或拥抱作为见面礼节。除此之外,有时他们也会采用一些方法独特的见面礼节。

其一,是鼓掌礼。在迎接贵宾时,有些地方的坦桑尼亚人习惯于先拍拍自己的肚子,或是对自己的肚子指一指,接着热烈鼓掌,然后再与交往对象握手。此举表明他们口腹如一,对来宾欢迎之至。

其二,是举拳礼。这是坦桑尼亚人最高级别的迎宾礼。在行礼时,行礼者要举起握紧的右拳,轻轻地晃动。行礼者如欲表示自己见到对方万分高兴,则还须双手握拳高举,上上下下地反复晃动。这一做法,表示对对方无比爱戴与崇敬。

其三,是屈膝礼。在坦桑尼亚,妇女们相见时,通常彼此屈膝,作为致意的一种方式。

其四,是尖叫礼。在乡间,坦桑尼亚妇女在迎接女宾之际,往往习惯于围绕着对方转圈跑动,同时在口中发出带有一定节奏的尖叫声,以表示对对方的光临备感高兴。

在人际交往中,坦桑尼亚人所采用的称呼有一定的特色。对于尊敬的长者,他们一般会以“老人家”,或是“爸爸”、“妈妈”相称。对于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他们则通常会称之为“阁下”。当年龄相近、彼此熟悉的人会面时,彼此之间大都会互称对方为“朋友”、“兄弟”。而在官方活动或执政党内部,“同志”则是他们对待“自己人”较常采用的称呼。

值得说明的是,鉴于坦桑尼亚是一个以黑人为主要居民的国家,与坦桑尼亚人进行交际应酬时,务必要对黑人兄弟表示应有的尊重,切勿因为自己的言行不检点,而使对方认为我方有种族歧视之嫌。与坦桑尼亚人进行接触时,最好少用“黑”这个词,特别是不要将其用作贬义词。同时务必要牢记,别将坦桑尼亚人称为“黑人”。在对方听来,这一称呼不仅不顺耳,而且不礼貌。

顺便一提,坦桑尼亚普通老百所起的名字大都十分有趣。世上所有的词,差不多都可以被他们用为当作自己的名字。在坦桑尼亚,名叫“没关系”、“打火机”、“再见吧”、“坏工作”、“部长”、“少校”、“驼鸟”、“大象”、“打扰”、“麻烦”、“你好”、“明天”的人,几乎到处可见。房屋建筑

坦桑尼亚民居建筑一般较为简陋,式样单一。住在城市内的居民,房屋多为砖石墙、铁皮顶;住在农村的居民,住房较别致,大多以树枝、细棍插在地上,围成圆形,用横梁加以固定,房子上部为伞状顶盖,整个房子成圆锥形。树枝和细棍外面涂上泥巴、牛粪,房顶铺上茅草。由于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民俗的差异,各部族在住房建筑上也各具风格和特点。住在沿海地区的扎拉莫人,住房屋顶与墙壁都用皮革做成,外面铺上压平的树皮,房子里呈圆形或长方形。伦迪族人的住房小而简朴,多以柳条为材料,建成碗状。住在隆格威地区的部族住房几乎全部用竹子搭成。查加入的“姆巴”小屋则是将许多长木棍插入地中,棍顶拢在一起捆扎牢固,使其呈圆锥形,尔后用泥涂抹,再以茅草、香蕉叶盖顶。

目前,一些旅馆、饭店也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特别是茅草屋旅馆,由一座座顶上盖着茅草的二层小楼组成,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给海滨旅游胜地增添了几分古朴,使旅游增加了几分雅兴。发型坦桑尼亚妇女非常注重头发的打扮,多姿多彩的发型使她们显得更加容光焕发。坦桑尼亚妇女的头发短而卷曲,柔软而富有弹性,能梳出各种各样的新颖发式。较为流行的发式有20多种,什么辫子型、束发型、波浪型,什么希望式、未来式等等。较为时髦的要算“索科莫科”发型,这种发型要求从前向后将头发梳成许多道道,然后在脑后收拢,打成小结,使头上留下均匀的水渠式花纹。还有一种“斯瓦希里式”发型,这种发型要求顺着头皮由上而下将头发编成一排排细辫,在辫梢上扎上黑线或金丝线,线的末端缀上五光十色的珠子,光彩熠熠、鲜艳夺目。成人仪式

在坦桑尼亚,同有些非洲国家一样,青年人在步入成人时要举行一种仪式,即割礼。这是一种古老的陋习,随着经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这种陋习虽已逐步减少,但在一些偏远地区至今仍然流行。有些部族,如查加族、戈戈族等则男女均实行割礼。所谓割礼就是对男女人体生殖器官施行某种手术并为此而举行的礼仪。

对于为什么要实行割礼,有着种种传说,各部族也不尽一致。只有割礼后,青年人才被公认已步入成年,才有娶嫁和繁衍后代的资格和能力。因此,人们把割礼现为人生的一件大事。在行割礼前,父母要对子女讲明割礼的意义,以便让他们作好忍受痛苦的思想准备。割礼当日,全村人都穿上节日盛装,鄹集在广场四周,受割礼的男女青年,分别由亲属陪同来到广场,广场上放着简易的床,广场中央竖着一个圣物,那是一根树干套着一个铜环。接受割礼的人双手被绑住置于床上。手术通常由懂得一些医术的“祭司”进行。手术时,广场四周的村民大声喊叫,以便让喊声盖过受割礼的人发出的痛苦哭叫声。割礼只是成年仪式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他们还要接受严格的教育与训练,学习族规、道德、礼貌、责任与义务等。受教育的时间,有的较短,有的长达三个月。婚嫁习俗婚嫁坦桑尼亚人的婚恋,别具一格。马赛族至今仍流行“指腹为婚”的习俗。妇女一旦怀孕,许多生有男孩的母亲或亲属就要来提亲,以便为自己的孩子择妻。如果孕妇生下的是女孩,就将与男孩成为终生伴侣;如果生的是男孩,就要结为终生好友。哈亚族盛行“摸脚完亲”。

男方父母向女方父母提亲,当女方父母同意将女儿许配给男方时,男方父母要摸一下女方双亲的脚以示谢意,这就表示这桩婚事已然说定。如果“摸脚定亲”后,女方反悔,男方可上告祖灵,请求对女方加以惩罚。这完全是父母包办式婚姻。“露乳引情郎”是哈亚族人的另一种习俗。哈亚族姑娘为了吸引小伙子注意,常把乳房袒露在外,并把这看作是一种自然美。同时这也是为了取得父亲的监督,根据乳房的变化,父母可以发现自己的女儿是否已经怀孕,如果未婚先孕,会被看作是家门不幸。津古族男女青年的婚事则另有情趣。津古族小伙子到姑娘家求婚时,由姑娘的祖母出面接待,姑娘则躲在隐蔽处偷看,如果中意,女方会通知男方再来。第二次登门时,男方父母要带上4只活鸡和3只宰好的鸡送给女方家里以示吉利。另外男方还要带一桶玉米面或高梁面给女方以便让女方用以招待客人。尔后女方要请人送给男方一桶蜂蜜,以供男方家里酿造喜酒。结婚时,新娘的姑妈横躺在新房的门槛上,新郎必须送上礼物后,才会被允许与新娘共进洞房。这就是“鸡、蜜定婚”最有趣的要算“迷藏婚”。婚丧礼仪

坦桑尼亚西北部有个部族叫甸丁拉姆。甸丁拉姆人结

婚时有一个暗中寻找新娘的仪式,这种仪式规定新娘由新人送到男方村子时,不能直接送到新郎家中,而是先送往新郎的邻居家中,找一个隐蔽的地方把新娘藏起来。然后送亲的人去新郎家中报信,请新郎去寻找,找到后将新娘迎娶回来。新郎在两名亲友的陪同下一起去邻居家寻找,邻居们也愿意让新郎入内搜寻,但不能通风报信。当地风俗认为如果经别人通风报信后找到新娘,这是假婚,婚后两人也不会幸福。新郎寻找新娘可以连找3家,如仍未找到,女方送亲人就要将新娘接回,7天以后再送来,一直等到新郎找到新娘为止。葬礼习俗葬礼由于传统与生活习惯不同,坦桑尼亚各部族间丧礼的风俗亦迥灰不同。哈亚族人认为有人去世,这不仅是一家的不幸,也是全村的损失,因此全村为之哀悼。死者家中首先由妇女们嚎啕痛哭,通知全村家中有人病故。人们闻讯后都停止干活,纷纷到死者家中吊唁。死者家属要守灵4日,在此期间,村里的人要为他们打水、送饭,多方照顾。守灵期满后,家属们统一剃成光头,照顾他们的村里人才可回家。在举丧期间,亲朋好友要为死者送寿衣。举行葬礼后,寿衣与死者一起火化,全村人一起嚎啕大哭送别死者。

库利亚人实行土葬,而且是先入土后举行悼念活动。葬礼一般在中午举行,土葬时,墓地设在住房两侧,男墓在右,女墓在左,安葬时男人尸体头朝东、面向中,女人尸体则头朝东、面向左,表示死后保佑全家平安。葬礼期间,亲属们要剃光头、沐浴,为死者宰羊祭祀。悼念活动,男的要进行5天,女的要进行4天。马塞人认为土地是邪恶之源,因此人死后,既不土葬,也不火葬,而实行“天葬”。人死后,用水将死者全身洗得干干净净,涂上一层奶油,停放在屋子中央。亲属们默默地跪在尸体周围,进行为期一天的祈祷,然后由全村最年长的人引路,将尸体抬到荒郊野外,任野兽飞鸟吞食。生活在隆格威地区的部族,当地风俗要求将死者坟墓朝向隆格威山,因为他们认为隆格威山是其祖先圣灵聚居的地方,人死后都要到那里去找归宿。姓名与称呼

坦桑尼亚人姓名的组成多种多样。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人名+父名+祖父名,所以是有名无姓。一个人的全名可以表示出祖孙三代的血统关系。如“阿里·基乌拉·姆克瓦瓦”,阿里为本人出生时取的名字,基乌拉是阿里父亲的名字,姆克瓦瓦是阿里祖父的名字。平常只叫前两个名字,或第一个名字。有些人姓名带有宗教色彩,如使用在天主教堂受洗礼时授与的教名,也有人的名字是根据出生时的地点、时间、环境、节假日名字或是根据所崇拜的人物、所喜爱的动物名字起的,这种习惯相当普遍。便如“拉马扎尼”即穆斯林斋月;“辛巴”即狮子等。已婚妇女的名字通常或保持自己的原名,或在本人名字后面加上夫名。

坦桑尼亚人之间称谓视情况而定。对长辈可按辈份关系称伯父、伯母、叔叔、婶母、舅舅、舅母、爷爷、奶奶等;对平辈可直呼其名;对老人尊称“姆泽”,即老人家的意思;对已婚妇女有时也称“妈妈”加上孩子的名字。在人们的相互称呼中,最常使用的是“恩杜古”和“拉菲克”。“恩杜古”是兄弟姐妹、同胞或同志的意思;“拉菲克”是朋友的意思。在政府内或一般人之间,相互都称“恩杜古”或“恩杜古”加对方名字。普通老百姓在称呼国家领导人时,在名字前也加“恩杜古”,以示亲切和尊重。村庄式生活方式坦桑尼亚是一个以班图血统为主的多部族国家,历史悠久,人民纯朴,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而独特的风情与习俗 发式和服装

少女则喜欢把头发在头顶上分成若干块,每块独自编成一条条小辫,小辫或坠肩或直立或弯曲,新颖别致,艳丽多姿。马赛族人的发型与共他部族截然不同,可谓别具一格。马赛的已婚妇女喜欢剃成光头,剃得越光、越亮就越漂亮,而马赛的男子则好蓄长发、梳长辫,并以红泥涂身,以油脂或其它带有胶性粘合物涂在头发上,使其直挺挺地拖在脑后,这样当他手擎标枪、盾牌时,显得更加威武雄壮。传统服饰走在达累斯萨拉姆大街上,人们会为坦桑尼亚妇女衣着的美丽所吸引。

她们从胸部或腰际用色彩鲜艳的花布围绕直至脚踝,这就是有名的坦桑尼亚民族服装“康加”。据传,“康加”最早大约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在葡萄牙人统治的蒙巴萨地区。当时有人发出奇想,将6块沿海地区流行的方头巾拼在一起披在身上。初时这种披巾的图案都是黑白色的,人们称其为“康加”,因为在斯瓦希里语中有一种黑白相间的珍珠鸡叫“康加”。后来这种“康加”为人们所普通接受,成为坦桑尼亚妇女所喜爱的日常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今日之“康加”更加绚丽多彩,图案更加新颖别致,原来的6小幅也为整幅所代替。标准的“康加”呈长方形,长10英尺、宽3英尺,四边是边框,中间是图案,图案设计多呈中轴对称,基本花纹分布于中轴线两侧。

图案设计明快、生动,并具有丰富的内涵。例如中心图案为一轮明月,图下的格言可能是“你的脸像明月一样美丽,我不能离开你。”有的甚至把领袖肖像或国旗作为基本图案。“康加”受到坦桑妇女的喜爱,不仅因为它漂亮,给人们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而且也是由于有的“康加”具有一衣多用的特点,适合于耕种、料理家务等各种环境条件下使用。例如劳动时可以用其包裹孩子或兜住孩子的屁股,把孩子背在身后;休息时可以把它铺在地上当垫;刮风时可以披在身上当风衣;必要时还可用其包东西„„“康加”在男女爱情与婚姻生活中,也有着特殊的作用。男人向女人赠送“康加”,是求爱的表示,女人向男人赠送“康加”表明愿以身相许。新婚之夜,新娘头上围一块“康加”,腰身以下围一块“康加”,她要把其中一块送给新郎,作为信物。婚礼用的“康加”,一般都是特制的,婚后都会珍藏起来作为纪念。生活条件好一些的家庭,往往有几十件“康加”,平时折叠整齐,喷上香料,保存在衣柜内,有重大活动时,着装之前还要用热带香蕉薰一下。村庄式生活方式

坦桑尼亚90%的农民生活在传统的村庄里,保持着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这种村庄大多位于农田或牧场的中央,周围用围墙篱笆围起来。民居一般呈圆形,屋顶是圆锥形。一户一座房子,有些部族仍保留着一夫多妻制,也有不少家庭拥有多间住房。一些部族仍盛行按母系续谱、继承财产,或从妇居或从舅居。1967年坦桑尼亚曾在农村中开展“乌贾马”运动。“乌贾马”在斯瓦希里语中意为村社,即以传统的部族社会中共同劳动与生活的氏族关系联结起来的一种农村基层组织。它的权力机构为“村管理委员会”,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它既是一种行政组织,也是一种生产与生活组织。村民采取集体聚居形式,村子规模大小不等。在村里建有一定数量的公共农田区,十户一组,从事集体生产,但集体耕作农田占比例较少,80%以上为私人耕地。集体耕作所得按劳动日计,私人耕作所得须上交所得税,这种村社带有初级集体经济色彩。礼节坦桑尼亚人非常好客,十分注意尊重老人,并注重礼节。晚辈早上起床后。有些部族,如苏库马族、哈亚族、贝纳族的妇女,在同长者讲话时,要跪下或坐在地上讲,以表示尊重。马赛族、梅鲁族青年向长者问好时,长者要用双手抚摸一下他们的脑门,作为祝福。晚辈见到老者要用敬语问候,晚辈在长者面前不能坐姿不端正,不能在长者离席前先行离席,同长者席地而坐时,不能伸腿或后仰,更不能把脚伸向别人。晚辈接受长者送的东西时,要双手接,如果东西很小,可用右手接,绝对不可用左手去接;递东西给他人时,也要用右手;不得用左手接、递时,要向对方致歉。在坦桑尼亚,日常生活中左右手分工明确,右手用来握手、拿东西、吃饭,左手用来洗下身

黑人习俗

1.打招呼的方式

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显然,它是在表明:“没有武器”这个习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采用,只不过样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说是友好的象征。

2.negro和black是禁句

美国黑人对Black一词并没有抗拒心理。可是,一听到有人呼他Negro(黑人之意,尤其指原藉非洲,被贩卖到美国做奴隶的黑人及其子孙),就勃然大怒。非洲人对Negro、Black二词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认它的含意。强调肤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

称呼非洲人,最好照他们的国籍来称呼。非洲人一般说来国家意识相当强烈,直呼其国名,他们听来就很受用。

3.African的称呼有特定对象

称非洲黑人为African可犯了严重的错误。在非洲,所谓的African并非泛指所有非洲人,而是指特定的一群人,那就是:南非共和国荷裔白人。因此,那些非洲土著,碰到别人称他们为African,就露骨地表示厌恶。

4.莫拍落后镜头

任何国家都有肮脏透顶、穷人群集的地区,世界首富的美国,亦不例外。你若在那些脏乱地区兴致淋漓的拍照,跟你同行的当地人就会提出抗议,甚至不肯当你的向导。

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最不喜欢自尊心受损,这是身为观光客务必认清的事实。一见落后的景象就想拍照留念,这无异在找人家的渣儿,如此欠考虑的行为,还是不做为妙。

5.莫瞪眼看对方

古时候的埃塞俄比亚,侍者是背对主人(或客人)来服务的。埃塞俄比亚有个迷信,那就是:有人瞪你看时,被瞪看的人不是灾祸必至,就是死神要找上他。在这个国家,跟当地人交谈或碰面的时候,可不能目不转睛地瞪看对方,这么做,对方一定大感不悦。

6.用力握手是善意的表示

在非洲,握手时如果握得有气无力,被称为是“礼貌不周”。握手有气无力,表示虚与委蛇,毫无诚心,他们会生气的。尤其在阿尔及利亚,握手是愈用力愈受尊敬。他们认为,用力的程度跟对方好意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最好握得他们手都感到麻木叫痛。

7.女性只限于逛店购物

在阿尔及利亚,女性独行被列为禁例,唯有逛店购物的时候,才可以私自行动。他们认为,一个女人独自乱走,是一种丧失“品格”的行为,身为淑女,绝不能干这种事。当然,她们想独自进入餐厅、戏院也是免谈。

8.从事狩猎旅行时要严守规定

想要进行狩猎旅行(Safari),东非可说是最理想的地方。狩猎旅行的禁忌颇多:不能叽叽喳喳说话。因为,动物的听觉敏锐异常;不能任意走出车外。你以为安全无虑,其实,旁边就有猛兽在虎视耽耽,你却看不出来;不能任意点火,有人曾经点了烟之后,把火柴随意一丢,引起一场森林大火。

9.留下一点点

在尼日利亚的西部地方,有个特别的吃饭方式:不能吃得一物不剩,客人至少要留一片东西在碟子上。更怪的是,他们把那一片东西留到第二天,才将它丢入垃圾箱。他们相箱:圣灵会来吃那一片东西。在这个国家,旅客千万不能为了菜的美味可口,把碟子上的肉或汤,吃得一干二净。

10.斗篷、白衣可以避险

在阿尔及利亚和几内亚,常常可以看到穿古时候那种白衣和斗篷的女性。这些白衣、斗篷,是贞节、纯洁的象征。对这一身打扮的异性,无不敬重有加,就是说,视她们为值得尊敬的女性。女性观光客如果以这种打扮到处走动,保证畅行无阻,又不会遭到任何危险。

11.镜头如枪口

非洲人普遍认为相机对准某物,拍下镜头,某物的“精气”就给吸收殆尽,此事自是非同小可。人、房屋、家畜一律不准拍摄。观光客如想拍摄,之前最好向对方先打个招呼,获得同意之后再行动,以免被投石、被吊或挨一顿揍。非洲有一个食人族,在他们部落的人死后大多都会被吃掉的,特别是那些身体强壮没有疾病的人,比如把眼睛给猎人吃,把脑子给笨孩子吃,把生殖器给性方面有病的人吃等等,他们深知吃什么被什么的道理.对于入侵的外人,他们也会把他抓住吃掉,不过有一点,他们只吃身体正常的,如果说是一个残疾人,那么他们是不会吃的,但是他们会把这个人处死.礼仪

非洲人讲究发型,尤其是妇女,她们除了穿着艳丽多彩的服饰外,还喜欢梳新颖、雅致的发型。

非洲妇女的头发生来卷曲,自己无法梳理,需要别人帮助。所以在非洲各国城乡,到处可看到专门为妇女梳头的流动摊位。非洲理发师心灵手巧,能根据不同年龄、身份和职业,设计、梳理出各式各样美观大方、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型。小姑娘的发型大都轻巧活泼,有的是冲天小辫,直立头顶,有的以头顶为中心,从上往下紧贴头皮梳成排列匀称的多条发辫;青年妇女喜欢圆型发式,由向四周竖起的无数根辫子组成,或用青丝黑线缠绕编成各种图案;中年妇女则用丝线与头发一起编成辫子,或挽在头顶,或披在肩上,有的将短发拉成紧贴头皮的一条条小辫,形如西瓜,有的将头发分成大小相同的小块,扎紧后相连,状似菠萝。此外,因形状而得名的还有“鱼鳞型”、“螺丝型”、“贝壳花纹型”。有的妇女还在发型上装饰贝壳和珠子,显得光彩照人。近年来,非洲理发师又设计出一种新发型,即在头顶和脖根之间,梳起两排高低一致,相间有序的多孔小桥,恰似“小桥流水”,异常别致。非洲妇女梳一次头很费时间,短则一二小时,长则三四小时。

非洲人讲究发型不仅是爱美的表现,而且还表明非洲各国人民的民族属性、传统观念和性格特点,乃至人的不同处境。例如,妇女剃了光头,通常是寡妇标志,说明她已失去了丈夫;尼日尔小孩头上分别留有一绺、两绺或三绺头发,这表明孩子已失去了父亲、母亲或双亲;几内亚富尔贝族人不论男女,只要头发蓬松散乱,便是告诉人们,他们正在服丧。

在非洲,男人的发型并不比妇女的逊色。如有的祖卢族男人,把辫子理成缨络垂额的造型。几内亚的科尼亚克族男人有个传统观念:公鸡是宝贵品质的化身。因此,他们常在剃得精光的头顶上,梳一个高高的鸡冠式发型,引以为自豪和骄傲。

马里人喜欢把发型做得很高,就像羊犄角一样竖在头上。摩尔族人的发式像驼峰,有时干脆模仿骆驼,以表明自己具有骆驼那样吃苦耐劳的精神。人们在东非发现,一些军人常把头发集中到脑后,梳成一条辫子,好像尖尖的蛇信子拖在背上,并用油脂和其它粘合物把发型固定,这是马萨伊族的传统习惯和爱好。乌干达的迪迪族人把头发梳成蘑菇伞型,据说是为了保护眼睛,防止耀眼阳光的直接照射。

非洲人梳辫子的数量也因习俗不同而有差别。譬如多贡族人,他们用头发捻成整整80条小辫,以示“民族团结”之意。

位于乌干达—肯尼亚边境的游牧民族南迪人外出参战时,家乡任何人都不能提出征战士的名字,而必须用飞鸟的名字来称呼他们。假如哪个孩子忘记这一禁忌,脱口说出远方战士的名字,妈妈便训斥道:“不要说那些天上的飞鸟!” 刚果的班加拉人如果正在打鱼或者打鱼回来时,他的名字便暂时不用,任何人都不得提起。无论这位打鱼人的真名叫什么,人们都不加区别地称之为“姆威尔”。其原因是河里到处有精灵,如果听到渔人的真名,就会捉弄渔人,使之一无所获或所获甚微。即使渔人捕到鱼带上岸来,出售时,买主也不能呼其真名,因为此刻,若精灵听到渔人的真名,便会记在心里,日后惩罚他或损坏他捕到的鱼,使其卖不了好价钱。因此,渔人若受到任何叫他名字的人的严重危害,他都可以要求那位无意中喊出他名字的人,以较好的价钱买下他的鱼,作为补偿。

乌干达部落的卢格巴拉人,很讲究由母亲给新生儿取名,所取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常常表示父母双方或一方的行为及性格,如:“犯懒”,指父母懒惰;“在啤酒杯里”,父亲是个酒鬼;“不给”,母亲为丈夫准备的饭菜太差。此类名字,大多对父母都是非赞美性的,甚至常常暗示父母一方或双方的疏忽、品行不端或社会地位低下以及物质的匮乏。像“恶巫女”、“养汉老婆”、“无亲无友”、“穷丁当”、“挨饿”等,都是人名,当地巴尼欧罗人的名字,则常与死亡、忧伤、贫穷、邻里仇怨等主题有关。

非洲有个家喻户晓的童话,记述了一则取名的故事:有位母亲接连生了6个儿子。他们长大后,结伴外出旅行,很久都没回来,母亲又着急又担心,却毫无办法。后来母亲生下第七个儿子,因为他生下来时恰好落在母亲大拇指旁,便起名叫“大拇指”。

我有一位远亲,曾在坦桑尼亚工作。据他讲,那儿的人喜欢用官职“少校”、“部长”等取名。有一次他问一个小伙子叫什么名字,小伙子却说:“再见。”他愣住了。他在路上遇到一位姑娘,问她的名字,她说:“您好。”他便答道:“谢谢,你叫什么名字?”姑娘又说:“您好。”这样重复了好几遍,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再见”、“您好”都是人名。

我的一位朋友在刚果任过教,他的学生中有许多人的名字很怪。有一个叫“痛苦”,他是母亲难产生下来的;另有一个叫“声音”,他落地时母亲刚好听到远方火车的汽笛声;还有一位因为是双胞胎,名字叫“珍珠鸡”。

非洲特色 第2篇

非洲地大物博,民族多元,信仰各异,因此非洲音乐是很复杂的。非洲大陆有数十个国家、数百种语言和难以计数的族群和部落,聚居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分为两大民族和四个少数民族。由于众多繁复的部落和各种外来的影响,非洲的音乐文化既差万别,丰富多样,又具有黑非洲民族音乐的共同特性,相互联系而具有共同的传统。非洲音乐是世界流行音乐的源头,其中非洲音乐的节奏是影响世界流行音乐的主要原因。

非洲音乐的一个特色就是粗矿,其中尤其以非洲鼓文明。这事由于非洲的地理环境的空旷机密相连的;也是与非洲人的自然质朴的性格生生相惜的。鼓声的粗矿,我们还可以从非洲的图腾线条中分析出来;体现的是非洲人特有的品质。

非洲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因为非洲音乐在祭奠仪式或祖灵的媒介,巫师治病忠实的是节奏打击乐器为主。打击乐器又以鼓为重心,祭师有时也是鼓手,非洲鼓,在非洲人中具有神般的崇高地位。对细致的弦乐器通常是在声乐、说故事等娱乐活动出现,弦乐和鼓的合奏齐奏并不常见,这是东、西、中、南非洲音乐的特色。

探索非洲文化,音乐是最佳的徒径,鼓则是最重要的窗口。对鼓必需以更大的文化范围来认识,才能体认非洲文化精髓。鼓最能表现充满节奏活力的非洲音乐,巫师借鼓乐咒语仪式的活动,以求得超自然的力量。因此鼓、鼓手、巫术是充满禁忌,诸如女性不得吹打乐器禁忌等,神秘的巫术仪式中可以感受到。皇家或巫术的鼓手,需要通过层层的考验才足以胜任。因此鼓手的养成是非常的严刻的。相对的鼓及鼓手在非洲有特殊地位。

鼓在非洲不仅是巫术、仪式、娱乐、也是生活信息的重要手段。说话鼓训练有数的鼓手可授摸拟任何语言。在17世纪,葡萄牙在非洲到处抓黑人当奴隶,说话鼓是重要的警告利器,同样对洪水猛兽,村庄和村庄的通告也是靠鼓来传达。

非洲音乐对现代音乐影响十分巨大,非洲音乐作为非洲黑人的原创音乐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也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了很多的其他音乐。比如变化拍子,2/8,3/8交替拍子的乐曲,听起来就像非洲的鼓点。还有就是爵士乐住走的轮替。另外,从宏观的角度看,拉丁美洲音乐正事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但因混合成分、程度、层次、类别各不相同,从而形成非常丰富的音乐风格。印第安人音乐主要是采用无半音的五声音阶,乐句有下行的趋势、用偶数节拍多,也有切分节奏;独唱多,重唱少。非洲黑人音乐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直接、紧密的联系,音乐几乎伴随着人们所有的活动,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非洲,音乐活动多数是随着日常生活进行的,许多劳动往往有音乐相伴随,音乐在许多重要意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通常都在露天环境中进行,或者一个广场,市场,或者是一片树林、一个庭院、一个陵墓。在这种公众活动中,自发聚集在一起的一般都是同一部落或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他们通过集体音乐舞蹈演出,载歌载舞的狂欢,加强彼此的感情,加强部落成员间的联系。

非洲音乐既重注艺术性,又强调社会性、政治性和宗教性;既可以纯粹用于娱乐,又可以成为传递信息的手段,而且还是部落成员表达共同感情和一致的重要渠道;它既可以颂神,又可赞美人,还可以用来驱魔祛病。非洲音乐以鼓声与人声的结合,遥远而充满感性与旋律,在动感的鼓点中轻轻飘摇。就如同感受快乐的非洲之旅,进入旷野非洲地带,像是源源不断来自草原不羁灵魂的赞美诗,悠扬,飘然……

当我们尽力去了解非洲文化时,我们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音乐文化。非洲的音乐文化不是静止的,同样,我们每个人的音乐世界也应该是动态的。非洲音乐的涵义已超出了狭义音乐的范畴,这里的音乐就意味着生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是非洲人音乐舞蹈的载体。他们时刻都离不开用肢体去直接感受音乐的流动,用舞蹈语汇表达对自然的赞美。这与我们所熟悉的音乐是高雅的、音乐就是艺术这样的概念,以及种种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何止差之千里,但谁又能武断评价孰优孰劣呢?

非洲特色 第3篇

(一) 发展变化中的中国与非洲

对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和变化中的非洲来说, 21世纪无疑是充满无限想象空间和发展魅力的时代, 是一个面临诸多挑战和无限机遇的崭新时代。 从改革开放一路走来, 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改革也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 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打造改革和发展的“升级版”。非洲经历了独立以来半个世纪艰难曲折的探求徘徊后, 进入本世纪以来, 非洲大陆许多国家均获得了一个持续10多年的社会相对稳定和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 (1) 。

非洲作为一块古老的大陆, 日渐以新的姿态在新世纪的舞台崭露头角。 非洲大陆因为是人类文明的起源被大多数人所熟知, 所以殖民列强的侵略和殖民统治使得非洲本土文明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浪潮的冲击, 非洲精英阶层的民主意识觉醒, 非洲各国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纷纷独立, 在独立后的数十年间, 很多国家经历了战乱、冲突与动荡, 导致了非洲经济上的不景气, 长期以来的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债务堆积如山使得非洲的情况雪上加霜, 迫于种种压力非洲接受了一系列严厉的财政紧缩措施和自由化方案, 更使得非洲社会发展举步维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了非洲“失去发展机会的10年”。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非洲大陆获得了十多年相对快速的发展, 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二十一世纪的大多数年份, 非洲大陆国内生产总值都保持着4%—6%的增长率, 比全球增长率高。非洲大陆充满活力, 在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25国中超过半数的14个国家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 非洲这种爆发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由于其经济基础薄弱, 但是这种类似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使得世界对非洲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崛起的伟大征程, 经过三十五年的努力, 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1979—2012年, 在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的环境下, 我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高达9.8% (2) , 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经济总量上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 (3) , 经济总量排名由1978年的世界第十到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1元增长到2012年的38420元 (4) , 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 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 对于我国这种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来说能取得这些成绩是难能可贵的。

(二) 全面发展中的中非关系

中国与非洲交往的历史渊源悠久,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 中国不遗余力地帮助和支持非洲国家的发展, 坦赞铁路的修建可谓妇孺皆知, 中国还为非洲很多国家修建了国家发展需要的工厂, 诸如数量众多的纺织厂、制糖厂, 作为回报非洲国家把中国重新“抬回”了联合国, 它们是中非友谊的最好见证。

八十年代的非洲遭遇着一场“失去的十年”的浩劫, 在非外资逐渐减少或撤出, 非洲呼唤中国的参与, 中国义不容辞地加入到帮助非洲的行动中。 1994年, 中国政府决定对非援助实行政府优惠贴息贷款, 1995年中国领导人访非23国/次;中非贸易增长48.3% (5) 。 自1995年以来, 中非合作关系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6) , 在中非双方就构建一个机制化对话平台的努力下, 2006年中非合作迎来了新时刻, 中非合作论坛的开幕为中非友好合作奠定了基础, 构建了对话平台。 中非合作论坛的开启为中非合作安了引擎, 中非关系呈现全方位的发展。 在政治领域, 中非合作日益紧密, 中非传统友谊加深, 双方领导人互访频繁;经济领域, 中非合作论坛有效地整合了中非合作资源, 为中非商贸交流、基础建设、资源开发、发展援助等方面的发展迸发出了勃勃生机。 双边贸易额由2000年的106亿美元跃增至2010年的1296亿美元, 2011年更是突破了1600亿美元 (7) 。

(三) 时代发展催生中国非洲学的创建

学术研究和时代环境往往有着十分复杂和微妙的内在关联性 (8) 。 随着中非交往合作的逐步深入, 学者们开始考虑建构中国特色非洲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中非快速发展的时代, 中非关系既充满了非常有利的机遇, 又存在了诸多挑战, 这就需要中国更多地了解非洲。 非洲重新作为一块独立的大陆站在历史舞台的时间不过五六十年, 但是非洲有悠久的光芒、璀璨的历史文化, 有极富特色的经济、政治、外交。 如何充分地认识非洲、理解非洲是中国知识分子新时代的一件大事, 充分做好这件事无论是对于国家层面的对非战略还是民间层面的各种交往活动, 抑或是个人层面的利益考虑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从现实的种种方面考虑单一的某一方面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对于非洲的理性把握, 需要建立一门新的有关于全面非洲的学科解决单一的某门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

西方的非洲研究已经经营了一个多世纪, 西方对非洲大陆认知与研究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三四百年前, 在这一过程中, 非洲研究在塑造西方现代学术形态、培植西方现代学术气质方面, 均扮演过某种特殊的角色 (9) 。 现代西方的如人类学、民族学。 社会学在内的诸多学科都存在着或浅或深的非洲烙印。中国的非洲研究是从学习西方非洲学开始的, 具体说是从杨人楩老先生潜心研究非洲历史开始的, 经过六十年左右的非洲研究, 学者们日益发现西方主导话语权的非洲研究已经不适合中非关系深入发展的今天, 本着学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务实精神和“在国际学术平台与思想高地上构建国家话语权”的历史重任, 有可能也有必要构建由中国特色的非洲学。

二、中国特色非洲学的理论建构

(一) 中国特色非洲学的方法论选择

纵观人类学科的发展史可以发现相同的规律, 当代学科的综合交叉一是学科自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代开始至今学科的分化现象相当普遍, 分久必合已成必然趋势, 现代科学研究的相互关联性增加, 学者们前瞻性的自由探索需要将目光投向相关学科领域, 二是他律性的需要, 现代社会实践中大量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不断被提出, 急需对多学科横向集成公关, 当代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的这种趋势, 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发展中已经成为热流, 并且取得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9) 。 于非洲学构建而言同样满足学科发展的自律性和他律性。

中国特色非洲学的构建是时代赋予广大非洲研究者的历史使命。 非洲研究源于非洲史研究, 而不止于历史研究。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极度膨胀的知识爆炸时代, 过多的学科分类有时是人们大脑所不能承受之重, 由于历史研究与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民族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完全可以构建一门统一的学科统领各门学科, 这便是非洲学构建的自律性。 与此同时非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它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 为了解决认知非洲难的问题, 各门学科需要统一起来, 协作解决好非洲问题。 目前的非洲研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国人对于非洲的认知需求, 单一的学科来源对于复杂的解决变得无所适从, 非洲学的学科构建需要汲取不同学科的“营养”, 它的构建需要一种新的方法———交叉的方法。

非洲学学科构建需要交叉, 这是全面解决问题的需要, 但全面性和侧重性往往是同时出现的, 对某一件事情考察得全面了必然会降低其对于单一问题的解答, 导致得不偿失, 所以非洲学学科构建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在交叉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对于目前非洲问题的主要领域, 可以把非洲学分为几个子方向:非洲学历史方向、教育方向、经济方向、政治方向、文化方向。 下面笔者就非洲学教育方向谈谈非洲学构建的学科内容。

(二) 中国特色非洲学的学科内容:以非洲教育方向为例

每一门学科应当都具有特有的学科基础, 非洲学教育方向的学科基础的确立是非洲学教育方向学科构建的无法跨越的问题, 既然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非洲学教育方向的学科基础应该也是多学科的, 其应当有多元的理论和实践来源。

毋庸置疑, 教育学肯定是非洲学教育方向的学科基础中的基础, 教育学作为一门比较早的学科, 它重于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 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10) 。教育广泛地存在于非洲人的生产生活中, 教育学有特定的目的, 它能为社会培养继承者, 对于非洲社会而言, 教育是十分必要和有效解决很多问题的手段。 教育学的经典著作和思想都应该为非洲学教育方向所用, 成为其学科的基础。

历史学应当作为非洲学教育方向的学科基础。 无论是做非洲哪一个方面的研究, 都需要以研究非洲的历史为起点。从个人到社会, 都处在时间的线性流变之中, 马克·布洛赫说, 历史学是“关于时间中的人”的科学。 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变都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我们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也好, 人与物的关系也好, 或者是社会制度也好, 都要回到过去的时间里寻找现在的情况产生的原因, 这就必须依靠历史学这门工具。 例如要研究非洲的教育, 要想弄明白现行教育与非洲传统教育的巨大不同, 我们就需要回顾历史, 探寻历史中殖民统治的始末, 正因为殖民统治奴化非洲人民的需要, 才渐渐发展了非洲现代教育的雏形。 又比如要研究非洲的国际关系, 想知道两个国家为什么要打仗, 这至少要追溯到过去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里两国之间的关系状况才能有清晰的判断。所以, 历史既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材料, 又为我们提供了分析方法, 透过历史分析, 我们可以方便地寻找问题的切入点, 为后续的研究做好铺垫。

政治学理论应当也作为非洲学教育方向的学科基础之一。 非洲学在没有发展成一门大众学科前, 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国家战略与政策的。 应该可以这么说政治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任何重大的历史转变往往都伴随着政治的转变。 英国作家傅里曼有句名言:“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 政治就是当前的历史。 ”过去的教育学作为单一的学科不太需要了解和接触政治学, 而非洲学尤其是非洲教育, 是为决策者提供外交政策咨询的功能, 比如应不应该对某国提供教育援助? 多大规模和何种形式的教育援助有助于发展他国的社会? 孔子学院在新时代下有什么特殊功能? 援助他国发展教育对我国的现实作用在哪里等问题, 所以说非洲学教育方向同样也离不开政治研究的支撑。

另外, 社会学理论是非洲学教育方向的又一个重要的思想学科基础。 为什么单独把社会学拿出来作为非洲学的学科基础呢? 原因有两个, 首先, 对于非洲学而言, 其研究对象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人身上, 而人从来都不是单个的, 由家庭到聚落, 由地区社会到国家。 通过对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的研究, 我们才能深入地认识整个社会发展变迁的状况, 才能算对这个社会有了解。 如果搞不清楚非洲大陆的人居关系社会关系, 对研究其他问题就是一个大障碍。 把社会学作为学科基础的另一个原因是, 对于研究非洲而言, 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各个具体的研究领域中, 针对具体的研究方向都有相应的理论原理作支撑, 社会学有发展的历史和发展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研究方法, 在非洲学教育方向没有形成独特的研究方法之前, 完全可以利用和借鉴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最后, 作为非洲学教育研究的学科基础的应当是哲学, 哲学是所有学科之母, 很多学科在未独立之前都包含于哲学之内。 哲学研究事物的本质, 对于非洲学来说就是研究非洲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哲学传统, 欧洲有自身的哲学思想, 非洲也有自己的哲学, 做非洲研究应当在充分了解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稳打稳扎地学习, 通过对于非洲哲学的学习, 就更容易从本质上理解非洲和非洲人。

三、非洲学之非洲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之间总是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 学科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人才, 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反过来又能极大地促进学科的进步和繁荣。 非洲学是培养各层次人才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教育方向则是培养主要研究非洲大陆教育的人才的学科。 为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应该创立完整和健全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学习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

作为中国高校中首家综合性的非洲研究院,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在人才培养方面走在了前列, 笔者将结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的培养模式对非洲学教育方向的人才培养作阐述。

(一) 情感育人

情感育人是非洲研究院培养人才的一大特色。 从学生入学开始, 任课教师通过在非洲的亲身经历改变学生对于非洲的刻板印象, 有别于学生头脑中贫穷落后被世界边缘化的形象, 真实的非洲是一块充满生机活力的大陆, 虽然整体上贫穷但不乏现代化的大都市;虽然局部存在动乱但整体比较稳定。培养学生对于非洲的热爱和向往, 培养学生对于非洲文化与文明的尊重。 非洲学教育研究是一份相对冷寂艰苦的事业, 只有树立了浓浓的“非洲情怀”, 学生才能真正沉得下心做学问, 这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因为有独特的多样性和整体性, 中华文明在历史上之所以得以长期存在与持久繁荣, 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始终以一种包容、持中、理性的文明观念, 兼容并包地综合汲取国内数十个民族之文化财富与思想智慧 (11) 。 非洲研究院的教师们主张从中华文明中汲取中华文明包容、 持中、开放的学术传统, 立足于广泛的中非交往实践, 以中国特有的视角认知和理解非洲, 这就是人才培养的“中国特色”的学术情感。

人才培养的情感育人的第三个方面是培养学生 “全球视野”意识情感。 西方有非洲学研究, 中国也有非洲学研究, 俄罗斯也有非洲学研究, 每种类型的研究都各有利弊, 对于非洲文明的认知不能简单地只用西方的视角, 更不能局限于用中国的眼光, 而需要用一种多维开放的视角, 应有更开阔之全人类的视野, 有更多元开放的眼界, 在多维互动、多边对话的过程中, 寻求人类之共同理想与普遍情感 (12) 。

(二) 教学育人

在学生没有形成完全独立的研究能力之前, 有效的教学注定是学生学习的有效补充。 非洲研究院为学生开设了多种多样的课程。 就类别而言, 主要集中于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方面。

教育学具体可以细分为理论方法课和基础课。 方法类课程包括教育研究方法、比较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基础课程有非洲教育通论、非洲教育名著导读、非洲教育国别研究。 就上课形式而言, 每门课上课各有特点, 方法类的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完理论知识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应用所学习的知识; 教育基础类的课程的第一个特点是提倡自学与教师辅导相结合, 课前教师给予一定量的阅读文献, 学生自学阅读文献, 教师课上讲解一切关键问题, 提倡学生发问与相互解答。 第二个特点是教师要求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非洲教育领域准备一次演讲, 这种形式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从事非洲教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学方面的课程主要为非洲史概论, 教师打破编年体式的授课顺序, 以专题编排内容, 就学生感兴趣和有启发的话题深入讲解, 揭示历史学教学的追本溯源的特征, 同样地学生需要就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做一次讲座, 有效地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总结提炼资料的能力, 这种方式的教学可谓匠心独运。

政治学类课程开设有非洲政治概论和中非合作专题研究两门课。 非洲政治导论分专题进行学习, 学生和教师合作完成课程的学习, 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 学生分小组研读材料然后进行讲解, 中非合作专题研究主要以中非合作论坛为中心, 展开讨论中非在各方面的合作, 学生需要选定感兴趣的领域, 自己收集资料, 撰写专题论文, 然后一同讨论撰写的论文。

多种多样的课程都旨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表现观点能力和思辨能力, 这些务实课程的开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 为人才培养奠定夯实了基础。

(三) 活动育人

非洲研究院力所能及地为学生多种活动实现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定期举办的学术讲座、提供赴非交流学习的机会、举办不定期的体育和文娱活动。 定期的学术讲座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学术成果的舞台。 每次讲座, 主讲者都悉心准备, 与会同学认真听讲和思考, 每次的讨论环节, 可谓是讲座的高潮部分, 与会同学犀利地提出有独到见解的问题, 主讲者会耐心解答, 有时提问双方会就问题提出不同见解, 激烈的学术辩论, 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

非洲研究院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学生到非洲实习考察实习, 只有深入非洲大陆, 才有可能获得宝贵的资料, 实地考察的经历能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非洲, 实地考察是很考验学生耐力和毅力的, 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的学生, 必定是能做真学问的。

不定期的体育和文娱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各种形式的球类比赛、师生排球赛、学生乒乓球赛, 这些活动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和学生、老师与学生、老师与老师的协作, 为建设非院温馨小家的宗旨努力着。 “非院好声音”很好地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对于人才培养而言, 这种形式的教育都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筑辉煌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N].人民日报, 2013-11-6 (第10版) .

[2]金薇吟.学科交叉理论与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第1页.

[3]李安山.论中非合作论坛的起源——兼谈对中国非洲战略的思考[J].外交评论, 2012 (3) .

[4]刘鸿武, 主编.非洲地区发展报告2011[R].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35.

[5]刘鸿武.初论构建有特色之“中国非洲学”[J].西亚非洲, 2010 (1) .

[6]刘鸿武.在国际学术平台和思想高地上构建国家话语权——再论构建有特色之“中国非洲学”的特殊时代意义[J].西亚非洲, 2010 (5) .

[7]罗贯中.三国演义[M].岳麓书社, 2004.

[8]王道俊, 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

[9]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6/7[R].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6:554-555.

非洲特色土广告,真逗! 第4篇

在非洲和其他地方一样,到处可以看到一些世人熟知的名牌消费品的广告,比如“万宝路”香烟、“雀巢”咖啡,无处不在的“丰田”汽车,还有“永远的可口可乐”等等。但是我觉得最“可乐”的还是黑人自己即兴创作的有非洲特色的土广告。记得在纳米比亚看见一家小杂货店,打出的招牌是:“We sell everything except my wife”(“除了老婆,我们什么都卖”)。

不过,在非洲最火的生意还不是这种什么都卖的杂货店,而是理发店。非洲人不论男女都很在乎自己的形象,特别讲究发型。尤其是许多黑人女子,对自己一头天然卷曲的秀发不满意,偏要想办法把头发拉直,编小辫子。如果你有机会到西非法语国家,你会发现街上每隔不远就有一个“美发屋”,打出的招牌都是:“Ici Bon Coiffeur”(“此处有好发匠”)。由于竞争激烈,这些好发匠挖空心思创造新潮发型,起个惹人注目的名字,再请街上的艺人用夸张的笔法画出来,挂在发屋门口招揽顾客。有的发型名字来源于日常生活,比如:“公鸡”、“椰子”、“蟑螂”、“蝎子”;有的发型借用名人效应,比如“泰森”、“贝利”、“刘易斯”等等。有一位发匠推出一种古怪造型,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名字,干脆就叫“C'est quoi meme?(“这是什么玩艺?”)。

除了理发匠,非洲街头还有许多修理家用电器的铺子。非洲人心灵手巧,什么东西坏了到他们手里捣鼓一番总还能凑合再用。最有趣的是修表匠们却打出“医生”的招牌:“此处表医生”。“表医生”经验丰富,无论是机械表还是电子表出了毛病,让他们给诊治一下,还真管用。我在南部非洲的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郊外见过一位真正医生的个人广告。他是这样写的:“主治各种常见、疑难病症,兼修汽车、电器。营业时间早8点到下午5点。”如果有病人开车来,连人带车都可以让这位医生诊治一番。

地处非洲东部的小国马拉维有一个叫戴得扎的村庄出产陶器远近闻名,可惜通往戴得扎村的公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遇到雨天就成了泥塘。为了招揽顾客,发展旅游事业,戴得扎村特意在公路边设立了这样一块广告牌:“欢迎来访戴得扎村:我们正在设法改善公路状况。如果您不幸陷入泥塘,请不必着急,我们有专人负责推车。”

津巴布韦中部的城市马斯温戈郊区出产鲜花。到了花季,这里花农打出的广告牌颇有诗意:“每年花儿都会回来吗?不,花是鲜花,是您——我们的顾客——又回来了!”农场卖鲜花不算新鲜。津巴布韦前一段闹“油荒”,开车人有钱也买不到汽油。于是有人倒腾汽油,打出的招牌竟是“此处出售新鲜汽油”,不知是说自己的油货真价实,还是故弄玄虚。

在非洲跑了不少国家,见了不少广告,最喜欢的还是在南非东部海港德班市看到的这则鲜蛋广告:“Eggs laid while you are waiting”。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说法,这则小广告可以翻译为“鲜蛋——立等可取”。要是觉得有点抽象,也可以翻译为“请稍候,鸡正在下蛋”。

非洲特色 第5篇

非洲黑龙怎么养?

银龙鱼的饲养简单,pH6.5~7.5、温度22°C~28°C都是适宜环境,甚至高温至31°C也可以正常生长。需要注意的是,银龙鱼的身份虽然也归属“活化石”,但它并没有其他古代鱼类呼吸空气的本领,也不耐受污浊的环境。鱼缸中务必提供清澈、流速快、容氧量高的水体。银龙鱼属于水面上层鱼类,饲养不当会有“掉眼”的问题。流传最广的预防方法是在水里搁乒乓球,但笔者的经验是这个方法未必管用。因为乒乓球就算新奇,也只有那么一阵子,两天过后当我们的银龙鱼知道那东西不能吃的时候,就会对它失去兴趣,不再关注,当然也就没用了。所以关键还是饲养手法。银龙鱼属于“视觉系”的猎手,靠眼睛来搜寻猎物。只要投喂的食物在水面上层,它们的注意力就会一直向上,自然不会“掉眼”了。

非洲特色 第6篇

非洲肺鱼属于肉食性鱼类,主要以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昆虫幼虫、蠕虫等为食。非洲肺鱼又名原鳍鱼、虎斑肺鱼,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也需要注意一些科学的喂食方法。

非洲肺鱼个体大孝色泽的差异都很大,有的身上有斑纹,有的则没有,但没有两条非洲肺鱼的斑纹是相同的。非洲肺鱼身体上的斑纹对它们来说,就像识别指纹一样,可以辨识出各自身份。

非洲肺鱼在幼鱼时期具有外鳃的生理特征,随着生长变化虽然还会保留下来,但已经逐渐变孝萎缩。它们的成长速度是很快的。

非洲肺鱼的视力并不发达,但嗅觉灵敏,同时身体上会发出微弱的电流感应周围的生物,因此,在投饵时,它们会做出灵敏的反应。

上一篇:小学小升初面试自我介绍下一篇:缓刑人员每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