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4-07-25

《雨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

《雨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1篇

《雨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记住1个难字,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想不想猜,(生:想)仔细听:(课件: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生:雨。师板书“雨”生书空,边写边说:春天到了,雨滋润着花,滋润着草,滋润着庄稼,人们都很喜欢它,于是,人们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雨点)

2、雨点特别想和我们交朋友,如果你美美的叫一声,它就会跑出来和我们见面的,谁能大胆地站起来,叫一叫这个好听的名字。(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瞧,多可爱的雨点啊!今天,它给我们带来了好多的礼物,它说要送给最聪明、最勇敢的小朋友,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吧。

2、自读课文: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文,认真的读一读课文,读不准的字拼一拼上边的拼音,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读通读顺。(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也想读一读这篇课文了,你们想不想听,我们来比一比谁听得最认真。(师范读)

4、学习生字

(1)今天和雨点一起来的还有很多的生字朋友呢,请小朋友们到课文中去把它们请出来吧!找到了,你们就认识一下,打声招呼。(生到课文中找出生字自己读一读)

(2)小朋友们是不是都认识这些生字朋友了呢?(指名读—正音—齐读)(课件:落 进 觉

跑 海

洋 跃)

(3)在这些字中你发现了些什么特点?(落 海 洋 溪都是“氵”,跑、跃都是足字旁。)孩子们不光观察仔细,还能按造字规律来分类识记生字,真是一些爱动脑的孩子。

(4)哪些字书写容易出错呢?(生自由回答。强调“落”上下结构)(5)生字朋友手拉手组成新朋友,请聪明的小朋友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课件:落进 睡觉 散步

奔跑 小溪 海洋 跳跃 江河)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掌握了字词,相信小朋友们肯定能将课文读得更好、更准,老师最喜欢听你们琅琅的读书声了,你们现在敢不敢大声地读一次给老师听听呢?(生大声读课文)

2、读得真自信,请孩子们用手中的笔圈一圈数一数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课件)

3、现在让我们合作轮着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好。(指名分句读)

4、孩子们的表现都特别出色,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课文。(齐读课文,强调读书姿势)

5、刚才我们跟着小雨点去了哪些地方?(课件标出: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相机板书

6、练习说话:谁能用雨点有的落进—,有的落进—,有的落进—,还有的落进—句式说一句话。

四、指导写字

春天到了,小雨点也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小朋友们,你们注意观察过吗?小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呢?下节课我们来交流。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生字宝宝身边。

1、出示生字:海、洋

2、你能给两个生字宝宝找朋友吗?

3、说说如何记住这些字?

4、师范写,引导学生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5、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设计

1、继续练习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新词三遍。

六、板书设计

雨 点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雨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 “半”、“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好对话。

3、读懂课文,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会写“半”、“方”,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难点: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欣赏乐曲《小雨沙沙》

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大雨、小雨、狂风暴雨、毛毛细雨„„)我们见过的这些雨呀,都是由大大小小的雨点儿组成的。你们喜欢这些雨点儿吗?快和他们打个招呼!(出示词语:雨点儿)

雨点儿可爱极了。我们加上一个“儿”字,读起来既亲切又可爱,这就叫儿化音。教师范读,手势帮助理解“读完后舌头往上一卷就可以了”。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雨点儿》,了解一下雨点儿们的故事。板书:雨:一横像天空,冂像云层,四点就像落下来的雨点。

点:一竖一横像闪电,方方小口像乌云,大雨小雨往下落,一点两点三四点。

3、真能干,雨点儿的名字可难读了,小朋友也能读准。让我们再来亲切地跟雨点儿打个招呼:雨点儿。(齐读课题)。

二、认识雨点儿,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大声读课文,遇到不会的字拼一拼。生自由朗读课文。

(2)生字宝宝在哪儿呢?就藏在小雨点里面。谁来当小老师,领着我们拼读一下。指名三位小老师领读生字。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真能干!小雨点可喜欢你们了。你看,他们来了!(1)欣赏图,说一说:你看见了多少小雨点? 板贴词语卡片,理解“数不清”。

想一想,说一说: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很多很多,请你用上: 数不清的(),再来说一说。(2)数不清的雨点从哪里来?

板贴词语卡片“云彩”:你见过哪些云彩?它们都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欣赏各种云彩图片。

因为有了色彩,云朵显得更美了。你能给“彩”字组更多的词吗?

(3)板贴词语卡片“飘落”:仔细看,“飘”字告诉我们怎样才会飘? 是呀,有了风的作用,雨点儿斜斜地飘落。

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飘落下来的?

(4)说话训练:课文里的这句话写得这么好,那你能照样子说一说吗? 小草从。从。(5)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问题吗?(小雨点儿要到哪里去呢?)

(三)学习二——四自然段

(1)是呀,雨点儿究竟要到哪里去呢?请小朋友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2—4小节。

(2)指生回答。

(3)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半空中相遇了,他们是怎么问的,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出示大、小雨点的对话。)

①大雨点儿在问什么?

出示“问”、识记:问(有口才能问。)

指名读。评价。(朗读指导:这是一个问句,句子的末尾有个问号,读问句的时候声调要上扬)齐读。

②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 出示“回答”。

识记:回(大口里面藏小口。)

答(扎个小辫子的一个小人张开小口来回答。)

“你呢”是什么意思?(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的问题一样,所以它简单地说,你呢?)

齐读小雨点儿说的话。

③大雨点儿又是怎么回答的? 指名读,齐读。

④同桌两个互相扮演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完成它们之间的对话。评价。⑤师生配合朗读对话。

⑥请小朋友拿起书本,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有感情地齐读2-4段。

三、游戏巩固,指导写字

1、小朋友们读那么好,瞧,词语宝宝们跳出来了,小火车在哪里?

2、字宝宝们也跳出来了,小火车在哪里?

3、书写指导:“方”“半”。(1)观察,怎么样摆放才好看?

方:第一笔点、第三笔的起笔与收笔、第四笔的起笔位置都在竖中线上。半:第三笔是短横,第四笔是长横,竖要写在竖中线上。(2)书空。

《称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3篇

《称象》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善于观察并吸取别人思考结果中合理化部分的曹冲在称象时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学中要以读为主, 由“初读”、“细读”到“精读”,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通过第四自然段的品读, 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中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一个遇事爱动脑子, 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趣, 揭示课题

1. 同学们, 你们见过大象吗?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自由发言) 如果我们想知道大象的重量, 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自由发言)

2. 现在, 我们要知道大象的重量很容易。

但在古时候却十分困难, 当时的人用什么办法来称大象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 跟着老师一起书写“称象”这两个字。 (板书:21、称象)

3. 说说你怎样记住“称”和“象”这两个字。读了《称象》这个题目, 你最想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充分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任务,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究欲。

二、初读课文, 了解方法

1.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课文。

(要求: (1) 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2) 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多读几遍。 (3) 标出自然段序号。)

2. 认识生字。

(1)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齐读。

(2) 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卡片, 指名读, 齐读。

(3) 出示无拼音的生字卡片, 抢读, 开火车读, 齐读。

3. 培养能力。

(1) 分自然段读课文, 思考:送给曹操的是一头怎样的大象?用“———”画出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2) 齐读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3) 看到这么一头大象, 大家心里会想什么?

(4) 语句训练:一边……一边…… (1) 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 到底有多重呢?” (指名读;同桌读;挑战读。) (2) 官员们一共做了几件事? (他们一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看大象, 一件是议论大象。) (3) 小结:看大象和议论大象这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 课文中用“一边……一边……”把两件事情连起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 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同时做? (4) 如果用上“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你会选择哪两件事情连起来说? (5) 课件出示课后“读读说说”, 齐读, 学生完成写话作业。

4. 了解方法。

教师:要想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 必须称一称, 课文中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呢?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学, 认识生字和了解课文中的大象, 主要是落实识字目标, 扫除阅读障碍, 培养学生正确遣词造句的能力,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细读课文, 分析方法

1. 齐读课文, 边读边想:课文里介绍了几种称象的方法?

2. 播放课文录像, 直观感受官员们和曹冲称象的方法。

3. 小组讨论交流, 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方法, 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 只有曹冲的方法让他点头微笑?

4. 比较几种称象的方法, 完成下表。

师:在所有称象的方法中, 曹冲称象的方法最好, 到底好在哪里, 让我们来仔细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描写曹冲称象方法的语句, 体会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围绕核心问题, 读书讨论, 并借助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 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四、精读深究, 享受快乐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

思考:介绍曹冲称象的方法有几句话, 每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 同桌交流。

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3. 课件出示: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 看船身下沉多少, 就沿着水面, 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 往船上装石头,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 大象就有多重。” (齐读)

4. 全班交流。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

5. 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

6. 课件出示填空题。

把大象 () 一艘大船上, 看船身 () 多少, 就 () , 在船舷上 () 。再把大象赶上岸, 往船上装 () , 装到船 () 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 () 船上的石头。石头有 () , 大象就有 () 。

7. 试着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说说曹冲称象的方法。

8. 讨论交流。

1.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把曹冲与官员们所提议的方法比较, 得出曹冲以船代秤, 以石代象, 以水代人的聪明举措。)

(2) 曹冲称象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引导学生明白曹冲称象的方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而是曹冲善于观察, 善于吸取别人思考结果中合理化部分的结果。)

9. 出示曹冲图片:面对曹冲的画像, 请把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大声说出来吧!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通过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 多层面地在阅读中揣摩, 在阅读中体会, 在阅读中领悟, 在交流和讨论中说出自己的看法, 做出自己的判断, 从中受到启发, 享受读书的快乐和属于自己的实践机会。

五、改进方法, 鼓励创新

1.

同学们, 按照曹冲的方法称象, 石头要一块一块地搬上船, 又要一块一块地搬下船, 再一块一块地称重量, 多麻烦呀, 多费时呀!你能帮曹冲想出一个更好更快的方法吗?

2. 小组讨论:如何改进曹冲称象的方法, 让大家尽快知道大象的重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课文展开想象的翅膀, 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在理解、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语言, 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和谐统一。

六、总结全文, 巩固拓展

1. 读了《称象》这篇课文, 你懂得了什么?

2. 课外拓展。

(1) 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 收集、阅读中外名人动脑筋的故事, 在阅读课上交流。

《雨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4篇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分享,尽情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课堂也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让孩子在诗意浓浓的课堂里体验和享受语文的无穷魅力。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学生和文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教学不再是一种告诉,而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设计特色

以读为根本,以情为主线,以“师爱”为研读专题,开展板块式研究性阅读(激发“师爱”——感受“师爱”——解读“师爱”——升华“师爱”)。

预设目标

知识与能力:以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感悟、积累词句等丰富的学习资源。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地感情朗读,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爱老师的情感,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激发“师爱”

1.教师激情配乐朗诵诗歌《教师礼赞》。

2.此时此刻,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老师正在灯下专心致志地备课。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老师利用放学的时间还在给学生补课,而她五岁的孩子正在幼儿园门口焦急地等待着妈妈来接他呢……

3.学生深情齐诵诗歌。

4.今天,让我们走进美丽的草原,透过绵绵的春雨,去认识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感受“师爱”

1.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阅读感受: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有的说: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有的说:读了这个故事,我被乌汉娜老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说明:这一板块的设计是采用“读”和“说”的方式,有效地进行课文的整体教学。在教师激情的诗歌朗诵后,学生回忆生活中点点滴滴感人的画面,以一种“未成曲调先有的情”来感染学生,学生心中那根尊师爱师的心弦被拨动了,课堂的情感基调也被奠定了。学生带着亲身感受再来学习课文,就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在初读环节中,让学生自由读文,感受师爱,同时也推动情感的提升,展开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来展示学生初读的成果,进而引出研读专题。)

三、研读文本,解读“师爱”

1.再读课文,截取画面。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那就请你用“——”找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画面,反复读,想想这里为什么令你感动?

2.重点交流品读以下句子:

a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的眼睛走了神。

b乌汉娜老师让达丽玛坐在自己身边,像是对着42位学生,又开始讲课了。

c乌汉娜老师忘记了一切疲劳,心头一阵激动:“哦,达丽玛……你会学好的,我放心了……”

d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达丽玛搂在身边。

四、在表达中感悟“师爱”。

如:△品读d“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达丽玛搂在身边。”

(1)品析词句。这里为什么令你感动?学生交流后体会到:老师不但耐心地给达丽玛补课,还细心地护送她回家,“解开”和“搂”反映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2)联系生活情景。在你的生活中有过这样的情景吗?

(3)情感朗读。是啊,这种慈母般的爱怎能不叫达丽玛感动,怎能不叫我们感动呢?把你的感动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品读c乌汉娜老师忘记了一切疲劳,心头一阵激动:“哦,达丽玛……你会学好的,我放心了……”

(1)品析词句。这里为什么令你感动?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到学生在乌汉娜老师的心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她的心里装着学生,学生的进步是老师最大的快乐。

(2)品析标点。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而说话断断续续正是老师激动,为达丽玛的进步而激动的体现。因此没有直接提问“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而是先说说,因为达丽玛的进步,老师激动的怎么样?(忘记一切疲劳、说话断断续续)哪里告诉你这个意思?

(3)情感朗读。在乌汉娜老师的内心深处,疲劳算什么,学生的进步才是她最大的快乐。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叫人感动,不叫人敬佩呢?读出你的感动你的敬佩。

(说明:这一板块的设计突出了学生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选择的学习,选择自己认为最感动的一处进行研读,引导和激励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这样使课堂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成为感悟和对话的课堂,充满生命的课堂。让学生直接接触文本,在“品析语言”“欣赏语言”中学习语言,习得语感,这样也避免了逐句串讲串问,避免了小和尚念经式的一遍遍呆读。)

四、想象文本,升华感情

读句子: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倚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

课件出示练习:

望着老师远去的背影,达丽玛愧疚地说:“——————————。”

望着老师远去的背影,达丽玛激动地说:“——————————。”

望着老师远去的背影,达丽玛信心十足地说:“————————。”

五、对话文本,提升主题

1.再读课题,联系课文,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马上有学生提出:课文是写乌汉娜老师对达丽玛的关心,为什么以“春天的雨点”为题?

2.讨论提出的问题。

3.引出对句子的理解:

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

六、在朗诵中升华“师爱”

老师对我们的爱不正像这春雨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再次通过这首诗表达我们深深的谢意和敬意吧!(配乐齐诵诗歌《教师礼赞》)

(说明:在这一板块中,教师、学生和文本进行着深刻的对话,学生的一言一语都是真情的流露,内心的告白。在交流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了碰撞和启发,进一步深化了各自的认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师生的生命感悟在课堂上得到尽情的表达,在表达中升华,真正实现认知的构建。最后又在深情的朗诵诗歌“教师礼赞”中结束教学,这正是学生心中感悟的释放,生命的涌动,这样的语文课,本身就是一首美不胜收的诗。)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5篇

1、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

2、读准“雨点儿、地方”等词,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

3、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课前谈话:

1、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2、交流小雨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你知道上课前我们听得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的是谁吗?

2、瞧,它们又来了。呀!真的下雨了,快伸出你的小手,仰起你的小脸,让雨点儿轻轻地落在你的手上、脸上,真舒服呀,你喜欢它们吗?看老师写它们的名字。板书课题:雨点儿。师范读,生跟读。雨点儿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生字宝宝:点,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雨点儿多可爱呀,点读得轻短一点,儿不用读出来,只要舌头往上一卷就行了。听老师读,谁也想试试

一起甜甜地打招呼。

二、感知全文

1、听读课文。读了课文你知道这一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2、多好听的故事啊,请小朋友们自己来读读看。打开语文书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读得快的小朋友就多读几遍,直到老师说停,你才可以停下哦!

3、生字宝宝们乘着雨点儿来了,自己读读看,把音读准。

(1)谁会读上面的雨点儿,2生读,提示平翘舌和后鼻音。谁会读下面的雨点儿,2生读。(2)小老师领读生字。

(3)调皮的生字宝宝们躲进了云彩里,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出示:数不清、云彩、飘落、半空、回答、地方 带拼音指名读。领读 去拼音开火车读。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通句子

词语宝宝藏进句子里了,你还能读吗?出示: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自己去读一读,把句子读通顺了。指名读(2—3)(你真了不起,已经能把句子读准了)齐读

2、读好第一自然段

A、请你告诉我,雨点儿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知道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 出示:云彩,拼读

B、雨点儿可调皮啦,趁云妈妈一不注意,就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出示:飘落,拼读。引导学生看飘字,有个“风”,风一吹,雨点就能在风里慢慢地飘落下来,你能不能做个动作?边做动作边读词语。把它送回句子里读一读。

请你轻轻的读一读.美美地读一读.C、飘落下来的雨点儿到底有多少呢?是一滴吗?两滴吗?„„那是多少呀?很多很多。课文中也有一个词告诉我们雨点儿很多,你找到了吗?“数不清”,拼读。

拓展: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多得数不清的?(引导学生用“数不清的”说话)那你能通过朗读把雨点儿的多读出来吗?(指名三四个学生来读,齐读)

D、数不清的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那你知道小松鼠是从哪里来的吗?出示: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

你也能照样子用从来说一句话吗?出示从。雨点儿从——

E、你看雨点儿落下来的时候还在笑呢。让我们也带上笑容来读一读。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雨点儿们下得正欢呢。看(图),大雨点遇上了小雨点,他们在说话呢?咦,他们在哪儿说悄悄话呀?理解“半空中”,识字:空。给空找个朋友。出示:2、3、4自然段对话

2、自由读:赶紧去听听它们在说什么吧!

3、你听清楚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什么了吗?(指名交流)A、读好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师:谁来做做大雨点儿,问一问。

这个大雨点儿,你在问什么呀?多叫几个学生问一问。显红?可以从语气和表情上指导。B、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大雨点儿的?

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呀?多叫几个学生回答。指导读通句子。有花有草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去看一看?(指名说一说)

多美的地方,想到要去这么美的地方你的心情怎么样?带上高兴的心情读一读。(指三四名读一读)

小雨点儿也问了大雨点儿一个问题,它是怎么问呢的?显红:你呢? 这个问句怎么只有两个字?它到底想问什么呀?

请学生补充完整问句,理解你呢就是你呢,你要到哪里去?(指名读、齐读)C、读好第三句话

谁来回答小雨点的问题?(指多名读“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出示图片。看,这就是大雨点儿想去的地方,你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这样的地方你想去吗?为什么大雨点儿想去呢?它是怎么想的。

多善良多勇敢的大雨点儿呀,让我们学着他坚定地读一读。

5、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戴头饰表演;生分角色表演对话

6、小雨点和大雨点去到了他们想去的地方,给那里带去了什么呢?我们下节课一起去那里看看好吗?

五、复习生字

瞧,生字宝宝乘着雨点儿来和我们说再见了,你还叫得出它们吗?

六、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讨论。

2、课件演示,师示范,强化操练。

方:强调笔顺,点要写在上半格竖中线上,横要从横中线上起笔,略向上偏斜,第三笔是横折钩,最后写撇。

半:两横平行,其中第三笔横较短,第四笔是长横,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春天的雨点》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第6篇

教学时,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中的语段,画出文中的重点词汇,讨论、想象来感受“春天的雨点”所蕴含的多层含义。

比如:学习老师送孩子回家的部分时,抓住“解、搂、送”等几个描写动作的词,让学生用心去想象老师将十岁的达丽玛搂在身旁,裹在袍中,在春雨中相依而行的场景,体会达丽玛感受到的温暖和当时他激动的`心情,进而感受老师的关爱。在抓住“搂”这个动词体会的时候,可联系刚学过的《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进行教学,文中“奶奶把冬冬一把揽在怀里,紧紧的搂着”,让学生理解到奶奶把冬冬搂在怀里表达的是奶奶对冬冬的疼爱,乌罕娜老师把达丽玛搂在怀里也是一种爱,而且这种爱是对一个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孩子的,从而进一步体会乌罕娜老师的爱。体会“扭身走了”这一动作时引导学生感受到乌罕娜老师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应该的,不需要他人的感谢。

上一篇:游野生动物园作文900字 我与动物有个约会下一篇: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