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灵感的论文

2024-08-12

论教学灵感的论文(精选6篇)

论教学灵感的论文 第1篇

论教学灵感的论文

摘要: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在充满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灵感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教学灵感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情绪处于奋发激昂、思维处于活跃升华状态时,由于外界某种因素的启发,突然使正在探索的或者长期探讨而未解决的教学问题或难题得到明确解决的精神活动。只要教师对专业执着追求,热爱学生、关心和了解学生,有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有一个良好的心绪,善于捕捉教学灵感来临的时间,能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创造性劳动,就能激发出教学灵感。

关键词:教学灵感;灵感激发

Abstract: Teaching is not only science but also art. Teaching inspir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reative teaching. Teaching inspiration is a mental activity which involves teachers#39; and students#39; high瞫pirited and active thinking that can immediately solve the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solved or have not been solved for a long time. Teaching inspiration will be aroused if teachers firmly pursue in their specialties, love and understand their students, and if they have a fine mood and are able to do the long瞭ime arduous creative work.

Keywords: inspiration;teaching inspiration;inspiration stimulation

灵感(inspiration),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地球上最美妙最神奇的思维之花,是激发人类潜能的智慧源泉。

在深奥的科学创造活动中,离不开科学灵感。科学灵感是科学家在创造达到高潮时出现的一种最具创造力的心理状态,此时此刻科学家会突然做出重大发现,科学史上这种事例说不尽、道不完。如凯库勒乘马车时猜出碳链结合的秘密,阿基米德洗澡时悟出浮力定律,门捷列夫在梦中完成元素周期表等等,无一不得益于科学灵感。

在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中,离不开艺术灵感。艺术灵感是艺术家创新的动力。艺术灵感“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艺术家都非常珍视,及时把握这突然而来的兴会,或瞬间闪现的构想,往往急不可待,以致停著推杯、披衣伏枕,去记下那不期而至的文辞、诗句、图形、舞姿或旋律。

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在那充满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更是离不开教学灵感。教学灵感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最具创造力的动态展示,是师生尤其是教师用整个生命与教学活动相撞击而产生的创新火花。具体地说,教学灵感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情绪处于奋发激昂、思维处于活跃升华状态时,由于外界某种事物或诱因的启发,突然使正在探索的或者长期探讨而未解决的教学问题或难题得到明确解决的精神活动。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论语》里就有“教学灵感”的描述:“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怒而已矣!’”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究竟是什么,至今学界见仁见智。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灵感”。

让我们再回到前面孔子的教例,曾参在孔子多年悉心教育下,对孔子学说已经融会贯通,与孔子“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孔子只要稍加点拨,灵感便不期而至。“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灵感也只赐予像曾参这样有准备的头脑的人。当然,孔子也不愧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能在曾参长期进德修业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曾参的灵感。孔子之后的我国另外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孟子主张的“自求自得”、激发学生的“良知”“良能”等,实际上也是指教学中的灵感。

我国古代教育史有关教学灵感的思想精华,到了当代更是为许多优秀教师所继承和发扬。如江苏特级教师邱学华创立“尝试教学法”便是得益于教学灵感。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呢?长期以来,邱老师一直在苦苦地思索这个问题,传统小学数学教学都是教师先讲,学生后练,能不能让学生先练,教师后讲呢?灵感袭来,使邱老师创立了尝试教学法。[1]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更是对教学灵感有独特的见解,钱老师认为:“教育艺术则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具体展示,而‘创造性思维’这东西,多少带点‘空灵’,靠点‘悟性’。”[2](43)众所周知,钱老师这里所说的“空灵”“悟性”以及人们常说的“应感”“兴会”等词汇都是我国古代文论中有关“灵感”的文艺心理学术语,与“灵感”具有相同的涵义。

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研究和探讨教学灵感呢?

第一,教学灵感有利于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教学灵感是一种普遍而又重要的教学心理现象,是许多教师和学生都体验过的心理现象。教学灵感是师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质的飞跃,是师生思维活动处于最积极、最高涨、最富有创造性时的高峰体验。教学灵感可以使师生思路通畅、想象活跃、反应灵敏、精神饱满、注意专注,使师生能排除其他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摒弃习惯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一种酣畅顺适、得心应手之感,这就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第二,教学灵感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整体把握和构思创新。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常常积累了不少材料。但是,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择最正确最科学最有价值的知识教给学生?这是许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感到最棘手和最容易卡壳的问题,这其中缺少一个能“一以贯之”的东西,犹如珍珠需要一根线加以贯穿才能成为项链,教学灵感就是这根线,它能使教师做出高层次选择。尽管备课过程中,教学灵感的作用似乎不那么明显和具体,但教学灵感在潜在中却起了组合和导向的作用,使零碎的材料上升为系统的教案。这是一个飞跃,教学灵感所选择的新的教学构思,并不是用逻辑推导的方式一步一步得出来的,它具有跳跃性,教学灵感袭来时,教师常常有豁然贯通的感受。如魏书生老师在备课时,本来是按“基本思想”“写作特点”“段落大意”等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准备,但又感到这些东西自己在中学学习时也记了不少,而很少看,即使当时看了,至今也没有什么印象。如何把大量庞杂的语文知识“一以贯之”呢?魏老师整天都在思索着这个问题,一次备课时,魏老师偶然抬头,看到窗外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时,教学灵感油然而至,语文教学中那大量的庞杂的教学内容不也是由主干、分支所组成的“知识树”吗?

第三,教学灵感能使教学过程达到高效能和高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当出现教学灵感时,教师往往会感到教学会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效能和高速度。例如,在教学灵感状态下,有的教师常常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神采飞扬,真乃“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听课者无不惊叹教师的学识渊博,神采飘逸;有的教师频频提示、导引,师生竞相问答,课堂气氛热烈,在师生思想碰撞中,时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创新的成果,使教学达到出神入化、妙趣横生的最佳境界;有的教师往往提要钩玄,启发点拨,打开学生的心扉,话虽不多,却是画龙点睛,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浓厚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和生成教学灵感呢?要解决这一问题,先要揭开“灵感从哪里来”这一科学难题。令人欣慰的是,最近,我国心理学家对这一难题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据报道:为解开“灵感生于何处”这一谜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罗跃嘉、罗劲领导的课题组,以传统的谜语做实验材料,用事件相关脑电位(ERP)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记录实验参加者的脑部活动,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实验中,心理学家们绘就了分别表示“困难”(或有顿悟)和“容易”(或无顿悟)的脑电波形,相减后得到一个波峰为380毫秒的负波,并找到这条“N380”波线在头皮上的分布区域。偶极子分析表明,“N380”起源大脑“扣带前回”区域,这与他们的FMRI脑成像结果完全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灵感并不为少数“天才”所独有,它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前者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后者实际上就是想象、直觉或灵感。[3]

我国心理学家对灵感产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说明灵感并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而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一般教师或者学生经过努力,同样可以激发教学灵感。下面,主要从教师角度谈谈如何激发教学灵感。

第一,教师要对专业执着追求。

我们在对灵感的研讨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除了少数兴趣广泛的多才多艺者外,绝大多数专业创造者只会出现与其专业有关的灵感,如科学家只会出现发明创造的灵感,不会出现创作的灵感;反之,作家只会出现创作的灵感,而不会出现发明创造的灵感。而且,这种专业灵感与其对专业执着追求正相关。一个人愈是热爱其专业,愈是执着追求,其专业灵感出现的频率便愈高,这是因为专业性做功语言的积存是与灵感的产生、发展、加工有着深刻而密切的联系。

有关研究表明:“灵感的激发和加工,主要是以专业性内心语言编码方式进行的,而且越是高层次、越复杂的课题,就越需要使用抽象化、概念化词语符号来运作,就越需要理论的定位。一个人的专业性做功语言的储备量,语汇使用的准确程度,内心语言思维的运作水平,即基本反映了这个人的创造力水准……应该强调的是,我们并不要求人们泛泛地摄取一切信息,因为人到底是血肉之躯,即使是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也不可能掌握世界上一切知识。我们强调的是建立专家系统的基础上不断向外辐射,逐步形成个人信息库风格特点。这个过程被理解得越早,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也就越早。”[4]

教师要想形成个人信息库风格特点,以专业性内心语言编码方式来进行思维和激发灵感,必须从一开始走向讲台就要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对专业执着追求,要“甘为红烛燃自身,甘为泥土育新苗”。如教学灵感频出的于漪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事业是常青的。作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是用生命在歌唱,用生命在实践,为了我们辉煌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了我们可爱的学生,‘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开出慰籍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假如我有第二次生命,我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教师这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因为‘给’永远比‘拿’愉快。”[5]

第二,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了解学生。

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认为,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从此意义上说,教学灵感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诚如钱梦龙老师所说的:“教育,就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力,教育艺术就是影响人的艺术。因此,对‘人’的关心,对‘人的成长’的.关心,是一切教育艺术的‘灵感之源’”。[2] (41)教师唯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自觉地刻意地去了解学生,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灵感必须与学生学的灵感产生和谐共振,激起学生的审美心理共鸣,才具有教学艺术魅力。教学灵感的诱发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生的认知领域与情意领域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乐,想学生所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自如地出神入化地用自己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陶冶学生的个性,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共同进入那微妙的心理相容的教学意境,这个教学意境就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灵感之域。

例如,教学第一线的吴群英老师就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萌发灵感。诚如吴老师自己所说的:“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颗灵活的心,启发学生产生‘新感悟’,取得‘新收获’,掌握‘新方法’。力求让语文课堂教学多一点灵气,多一点生气。让学生主动探索,在发现中萌发新的灵感。为此,我特别鼓励学生提出新见解,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你认为课文怎样写更合理?你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方法吗?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6]

第三,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有着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时,教师就会在教学创新动机这种内驱力的驱使下激发出教学灵感。

人们在探讨激发灵感时有的强调执着,有的强调放松,看似矛盾,其实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诚如《礼记》中所言:“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唯有教学灵感来临,教师才会出现紧张,唯有紧张,才有动力。这种紧张,既不是教师受到外部威胁而产生的肌体反映性防卫性紧张,也不是教师依靠外部条件逼使自己心理处于某种激活的状况,教学灵感的动力源自教师心理深处的那种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教师产生教学灵感时的心理紧张,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实质上就是一种动机心理状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动机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唤醒功能。就从事某一活动来说,具有适当动机的人同不具备适当动机的人相比,前者唤醒水平高,注意力集中,后者唤醒水平低,注意力分散。二是指向功能。每当动机推动人活动时,这种活动总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即促使人的行为指向某一客体而相应地忽视其他客体。”[7]可见,动机的两种功能都是催发教学灵感的动力源。因此,教师具有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是能激发教学灵感的。

教学灵感来临时,教师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种张力的保持,需要与各种生命活动协调,一旦失调,教学灵感马上就会消失,“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这种张力的保持就靠教师在紧张执着的状态下的放松,如同我国道家所强调的“任其自然”,佛家所主张的“不执着”精神,如果教学灵感袭来时,教师不束缚于传统的教学理论的条条框框,不迷信于某些公认的正确的教学模式,不禁锢于自己已有的教学理念和预定的教学构想,这样便有利于教学灵感的激发。许多教师的经验也表明,教学灵感往往产生于长期紧张的思维之后的暂时松弛状态,如一夜苦思,早晨醒来后却有灵感;整天闭门思索,傍晚散步时突发灵感。总而言之,教师唯有具有一定的教学创新动机,才能有效地激发教学灵感。当然,教师也不宜急于求成,教学动机太强烈,心理过于紧张,甚至害怕失败而心烦意乱,只张不弛,这样是不利于激发教学灵感的。

第四,教师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创造性劳动。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教学灵感频频出现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长期进行艰苦卓绝的创造性劳动才获得教学灵感的。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一生就孜孜以求地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造,“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自走向教育岗位后,工作勤奋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教学灵感,教学取得突出成绩,几年内便成为特级教师,正如魏老师自己所说:“面对困难,应该自强不息,超越自我,不断想出新的战胜困难的办法。”[8]

尽管教学灵感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教师若守株待兔,不想通过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而期望教学灵感的到来,那么,就会像黑格尔所嘲讽的“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芳草地上,眼望天空,身拂微风,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诚如柴科夫斯基所说:“毫无疑问,甚至是最伟大的音乐天才,有时也会被缺乏灵感所苦的。它是一个客人,不是一请就到的。在这当中就必须工作,一个诚实的艺术家决不能交叉着手坐在那里,说他还没有兴致。如果等待你兴致到来,而不是跑上去迎接它,那就很容易流于懒惰和无所用心。必须抓得紧,有信心,那么灵感一定会来的。”[9]可见,教学灵感只能在教师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中产生,只能靠教师在长期积累中形成的具有教师个人信息库风格特点的以专业性内心语言编码的大脑信息网络系统去捕捉。简言之,教学灵感只青睐于教师有准备的头脑,这种有准备的头脑又来之于教师长期的艰苦的创造性劳动。

第五,教师要善于抓住捕捉教学灵感来临的时间。

每位教师都有此体会,即在一天的某一特定时刻,如在备课时,或与学生质疑问难时,或在课间休息时,或在教研室讨论时……突然灵感特别活跃,其他时间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一特定时刻,往往会迎刃而解或豁然化释,并且思路流畅、简洁。有时,甚至还会触发连锁反应,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颖课题和思维角度。此时此刻,激发出来的教学灵感使教师本人左右逢源,其文思之汹涌,意念之奔流,大有来不及笔录之势。有时,还会使教师宛如通体潜能一时达到了融会贯通、任性聚发的境界,这时是教师教学效益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时刻,是教育价值最具本质内涵的时刻。

为此,教师必须随时准备好教学灵感的到来。我们建议,对于教学灵感,教师不妨随身携带纸笔,及时记下来。

第六,教师要具有一个良好的心绪。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节奏、特殊的生理需求、不同的体力调节和情绪变化,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当教学灵感来临时,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绪,此时,教师情绪高昂,精神愉悦,一旦遇到新的刺激,大脑反应灵敏,就很容易获得教学灵感。如果教师心绪不好,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或者松懈懒惰、自满自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么,教学灵感是不会拜访他的。

教师怎样才能具有良好的心绪呢?我国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的“虚静”“养气”说可供教师借鉴,刘勰认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养心,就能“清和其心,调畅其气”。使心情舒畅,思路清晰。凭着这种“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无扰文虑,郁此精爽”的良好心绪,就能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10]易言之,即能诱发出使教学艺术具有无穷魅力的教学灵感。

论教学灵感的论文 第2篇

[1](p.135)。灵感也叫顿悟,是典型的创造性思维。灵感是一种近似于无意识或潜意识的非逻辑思维活动,尽管它不经过逻辑推理,但也能认识真理,并迸发创造的火花。灵感的产生有时是在全神贯注思考问题之际,有时却是在不经意间,或是睡意朦胧之中。灵感的产生并不神秘,它是长期思考以后的突然澄清,是实践经验和知识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创获。例如,1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正在给大学生们讲授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的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日,今昔两个战争在他的思维中交汇贯通,使他的“理解力突然得到了启发”,领悟到今天西方人所感受到的经验,是修昔底德在他所处的世界中早已经历过的。并由此感悟到在历史研究中,运用比较方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pp.2-3)。后来,汤因比在其12卷本《历史研究》中,专门论述了历史学者的灵感问题。

灵感思维是历史学者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源泉。由于历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不可能将其本来面目完整地呈现给人们。因此,人们认识历史,仅仅依靠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难以把握历史全貌和潜在的规律性。历史灵感思维往往便是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活动似已山穷水尽,秘密尚未解开,因而形成巨大精神压力之时,历史认识者的潜在认识能力和历史实际相互撞击而释放出来的一种新的认识能力;在历史教学与研究中,有些历史材料的潜在信息与客观历史实际若即若离,要真正揭开它的奥秘也必须依靠灵感和顿悟;一个历史问题从这个角度这个侧面看是一种说法,而换一个角度换一个侧面看则是另一种说法,在多种说法中如何择取一种最接近真理的说法,或在多种假说中另立新的假说,这都需要用历史灵感思维来构思新知;在用文字来表现历史人物和历史场面时,语句的飞动,表述的新意,更得求索于灵感的启迪;灵感也是穿透历史深沉感和时代鲜活感的触媒,古今神交的历史学会带给人们更多的认同。历史教师作为历史的认识者,他本身就应养成直觉思维的习性,在灵感顿悟中,形成创造性思维。作为历史教育者,他又肩负培养学生灵感思维能力的任务,特别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必须打破应试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的束缚,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

灵感思维的基本特征:

(1)跳跃性。它不是以规定好的思维程序向前发展的,而是以非常态逻辑或反逻辑的形式出现、跳跃式地行进的。有时,脑海中只需闪现几个词汇概念或某种形象,就在瞬间完成整个思维过程。灵感思维是直接理解或认知,它依赖于具体的形象或概念,是组合部分信息,通过顿悟感知事物结构全貌的思维。其推理过程十分简约,思维的结果有待于逻辑思维的后续活动去修改和证实。

(2)发散性。它能使多组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想法从纵向、横向、斜向开放性地向外扩散、辐射,使思维立体扩张。在相互交叉碰撞中,有时会偶然沟通一个意外的思路。这种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的思维,使思路变得更加宽广、自由、灵活。

(3)变通性。当思维进程在一个方向遇到障碍时,直觉认识方法能冲破思维定势的负效应,进行思维的变通。改变思维角度,改变思维路径,改变正常的思维程序,或通过逆向思维开辟创造的通道。甚至把问题推向极端,在被人们忽视的角落里寻觅答案。

(4)模糊性。灵感思维来自于潜意识状态中的顿悟、猜测、模拟,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模糊性。一方面,灵感思维的结果有待于逻辑思维的进一步验证;另一方面,大千世界中往往也存在着许多复杂而难以捉摸的客观事物,对此只能做整体的把握。灵感思维的模糊性,正好有利于人们从整体上认识模糊的客观对象。

(5)突破性。一是指直觉的灵感产生于一瞬间,具有爆发性与偶然性,像闪电那样一掠而过,稍纵即逝,必须善于捕捉;二是指思维活动一开始就必须首先破除思维定势,超越原有思维框架。只有打破自身思维信息层次框架的束缚,才能产生。

(6)独创性。指灵感思维信息的独特性与创新性。每个人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灵感产生的方式和内容也不同,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和新意。

灵感思维在科学研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取得创新成果并不一定是运用了逻辑思维的结果,而是得益于顿悟与灵感。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月牙上的弧形阴影,用直觉联想全形才获得地球可能是圆形的天才预见。英国著名史学家吉本年轻时立志编史,但苦苦思索却一直定不下题目,有一天在罗马凭吊古迹时,触发灵感,才决意写一部罗马史。他自己这样叙述说:“1764年10月15日,就是在罗马,当我伫立在这座古都的废墟里,在夕阳残照中缅怀往事,陷于沉思时,看到那些赤着脚的修道士在朱庇特神庙里唱晚祷诗,于是我脑海里第一次闪过一个念头:要写一部罗马帝国衰亡史。”

[3](p.358)之后经过的不懈努力,吉本果然完成了《罗马帝国衰亡史》这一体大思精的煌煌巨著。科学家们都十分强调灵感思维在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创造首先是直觉,而不是逻辑。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认为,逻辑思维只能用新的说法叙述一些在某些程度上早已为人们所知的东西,而灵感思维却恰恰相反,它常常导致“智力上的跃进”,放射出创造性的火花。现代教育理论也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灵感思维能力的提高。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讲:直觉思维的发展是教师们的一个追求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逻辑思维几乎扮演着惟一的主角。但在发现学习中,直觉思维和它是并驾齐驱的两部马车。

灵感思维的训练培养。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证实,不仅杰出的天才人物有灵感,普通人也有灵感,日常生活中我们赞成某人有灵气、悟性高,某篇文章是“神来之笔”,实际上就是谈灵感问题的,只是未曾意识到罢了。因此,我们一定要破除对灵感思维的神秘感,帮助学生树立“我也有灵感”的坚定信念。那么,历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究竟怎样才能培养形成历史灵感思维呢?

首先,在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长期积淀中迸发灵感。灵感即顿悟。“来不可遏,去不可止”,是突发性的,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空中楼阁。它是一个知识和能力长期积淀的过程,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是灵感思维产生的深厚底蕴和广阔背景。历史学者需要广泛地汲取知识,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深入地思考问题,敏锐地观察事物,以积累历史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并在大脑中存储起来。当显意识和潜意识发生碰撞时,就可以在储存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灵感,产生顿悟,迸发创造的火星。笔者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熟知“辛亥革命失败论”为学术界所公认。但一日夜间,在睡意朦胧状态中,竟产生了“辛亥革命没有失败,辛亥革命胜利了,只是后来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样的认识。醒后,自己还想就着梦境思路著文阐述此观点,不期终日瞎忙,一直未曾动手。但不久,就在某刊物上看到了别人论述辛亥革命没有失败的文章,该文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对此,只能怨自己没有抓住这一灵感思维,生发开来,写出佳作。以上事实证明,灵感出于勤奋。而要把灵感的火花变成创新的成果,同样离不开艰辛的劳动。

其次,在多元化的思路中,迅速地捕捉灵感,产生顿悟。灵感来自潜意识,触发潜意识需要悟性和灵气,而多元化的思路如八面来风,能吹开人们的心灵之窗。历史学者学习和研究问题应多思考、勤感悟、常交流,破除思维定势,激活创新意识。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才能顿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见解。如笔者在讲完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个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突然对中国近代史上“落后就要挨打”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认为落后不一定挨打。笔者顺势肯定和赞赏了这个学生的灵感思维。引导学生就此开展讨论,让学生们在思维的彼此碰撞和交汇之中,激发悟性和灵气,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后续方式去验证灵感思维的结果。使大家最终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传统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它不能为所有的历史事实所证实(例如抗美援朝战争中,落后的中国打败了强大的美国。),从而,提高了学生反思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意识。

最后,在类比联想中自由大胆地质疑求异,以获取不期而至的灵气。灵感作为创造性思维不是随时随地都会产生的,它往往借助于同类事物的类比和联想而产生。尤其是在原型启发条件下产生的灵感,看似无关的原型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之间的间接相似性和潜在联合点,必须通过类比和联想才能发现。灵感有时来自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下的苦思冥想,有时来自紧张思考之后的轻松休息之际,有时来自似睡非睡朦胧恍惚之中。但共同之处则往往是由类比联想而唤起潜意识,并在与潜意识的交融中解开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难问题,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这样一种意境。

历史教材上认为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是宣扬剥削有理思想的,而有个学生在学习了社会大分工的理论后,类比联想,顿生灵感,对此提出质疑,别出心裁地认为这句话反映了古代社会脑体劳动的分工情况,是正确的。又比如传统观点认为,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学说在汉武帝时起到了肯定和神化君主专制的作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个学生从自己学过的生物链知识中受到启示,迁移联想,突发奇感,认为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论,正是一个“上天制约君主,君主制约人民,民意(人民意志)影响天意(上天意志)”的循环制约链。“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一方面说明君主统治人民是天经地义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君权还要受神权的制约,天意还要受人意的影响。这种可贵的朦胧想法,得到教师的赞扬,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相互讨论,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董仲舒这一观点,表面上看,是宣扬君权至上,实际上,是假借天威来曲折表达民意,以约束君主的专制统治,是隐晦地继承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论艺术的灵感之源 第3篇

飞蛾扑火般, 艺术家们往往对于灵感抱有毫不掩饰的向往, 似乎在艺术面前, 即使再如何夙兴夜寐、汗如雨下, 也不如那一指尖的灵感来得有成效。而正如诗句所言,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灵感之源不在于云端的神殿之中, 而是有着人文的根基;它源于我们的生活, 高于我们的生活, 需要一定的技巧去捕捉。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灵感常常在碰撞的火花中闪现。所以我们要多多地寻求思想的碰撞, 这包括与自我思想的碰撞、与外界信息的碰撞和交融、与历史的碰撞、与现代潮流的碰撞。

灵感的获得不是一味地盲目追求, 而是要寻找到恰当的途径。在碰撞中我们可以与周围环境产生思维交集, 从而能够重新审视自我、发现问题、找到灵感。

灵感往往显现在不同之中, 所以我们要细心留意和感受周围的人和物, 这对于一个艺术创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当冥思苦想得不到答案时, 去聆听别人的意见或去翻阅几本可以让自己平静的书, 也许在这样的沉浸与感悟之中灵感即会出现。

灵感同样也只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我们在创作中要进行深入思考, 而且也要不断地汲取外界的思想, 灵感总是在不同思路的撞击中或平静的一瞬间快速闪现。

同时我们还要有一双敏锐的手, 善于去捕捉和记录下这稍纵即逝的灵感, 只有这样, 灵感才能成为艺术创作者笔下源源不断的思想之泉。

灵感好像得来“一蹴而就”, 但实际上前提是“寻寻觅觅”。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 没有艰苦的思维活动, 没有不懈的实践探索, 任何灵感都不会自动闪现在头脑中, 如果有也是不切实际的、无法实现的。正如黑格尔所说:“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 让微风吹来, 眼望着天空, 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灵感会出现在任何时候和状态下, 于是我们从开始进行艺术创作时就要学会寻觅和捕捉。

在摸索中我们感知灵感, 在体验中我们获得灵感, 在回味中我们创造灵感。

论教学灵感的论文 第4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个性作文 创新作文 灵感诱导 思维诱导

钱学森曾指出:“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之外,还有灵感思维,即顿悟。”而灵感思维是一种非逻辑的直觉体验,即是一种审美创造心理活动。对灵感思维的触发诱导是培养中学生个性作文、创新作文的关键所在,而中学生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灵感思维诱导呢?我们想就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培养学生善思的能力,择时设疑

钱钟书说:“世间学问之恒亦如云开电射。”(《谈艺录》)灵感思维这种突发性的顿悟是有规律的。它的产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知识信息储备,也就是“得之在顷刻,积之在平日”(袁守定《占毕丛书》卷五)。怎样才有灵感思维的产生?钱钟书说得好:“学思悟三者相辅而行,相依为命。”(《谈艺录》)学与思是悟的前提,苦思在当时或者无所得,但是在潜意识中它的工作仍在思索酝酿,到成熟时,可以豁然贯通。这充分说明灵感得之不易,需平时苦心思索准备。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灵感思维能力呢?

首先,在平时学习中,就必须培养学生“慎思”的习惯。朱熹说:“学者理会道理,当深沉潜思。”(《朱文公集》卷九)他还说:“行也思量,坐也思量;早上思量不得,晚间又把书思量,如此岂有不得的道理。”(《朱文公集》卷一)同理,学生要做好作文,必须善思:思之慎,思之广,思之深,思之精,方有所得,做起作文来,才有所释。为此,要培养学生平时对所见所闻细心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这是因为灵感思维作为一种同层次思维,它需要客观知识载体贮藏,当大脑中蕴藏的作文信息量越多,作文时,思维就放得开,表达得出。否则,文思枯竭,更不会产生灵感。

其次,慎思必须与熟读相结合。做到“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丘濬《朱子学的》)。多读范文,融入心中,继以思之。再经酝酿,便会产生新意。总之“愈悟愈疑,愈疑亦愈悟”(清代学者崔学古语)。有理性知识的累积,便会有直觉顿悟的产生。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作文信息,即为作文教学打下了客观知识载体的机制,这时老师作文教学即可择时设疑。

教师如何设疑引发学生作文的灵感思维呢?可以从单元训练作文的重点入手,根据每课讲授的重点,设置不同作文题式,引发思维。如学习散文单元(高一,朱自清《荷塘月色》、《绿》,巴金《灯》,壶井荣《蒲公英》)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疑:领会《荷塘月色》中作者内在蕴藏的感情,以情感为线索,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体会巴金《灯》中的引申内涵,以题眼为线索,写一篇由表及里的散文……文体相同,训练重点不一样;讲授重点不同,设置作文的疑点也不一样。如写读后感,教完《失街亭》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之后,讨论:马谡失街亭,法当斩,而诸葛亮却痛哭零涕。蔡瑁、张允毫无过错,曹操中反间计误杀二人后,却给二人加以莫须有的罪名。这是为什么?然后写一篇读后感——《该杀与不该杀之后》。这样通过命题、设置范围、提出要求等一系列设疑方式,触发学生思维闸门,让学生及早进入创造作文思维的顿悟之中。

二、创设灵感思维情境,择时入境

当学生产生一种创作欲望冲动时,说明学生灵感思维还处于混沌阶段,为了使灵感思维明朗化、有序化,还必须创设一定思维情境,因为灵感思维的产生不但需要经过长期的酝酿、反馈、整合,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况且只有创设一定的思维环境,才能“妙悟天才,从至理实事中领悟,乃得此境界”(《叶燮《原诗》)。那么,在具体作文教学中,怎样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入境呢?

首先教师先入情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教师带着激情讲解,学生才会进入情境诱导之中。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有激情,具体表现在:①教学语言要形象化、情感化、启发化。如讲到慷慨激昂时,情感奔放倾泻而出;沉峻含蓄时,感情冷静清醒而动;爱憎分明时,感情直发而泄;委婉曲折时,感情徐缓而流……②教学手段要具有多样化、直观性、境况性。这样,教师进入教学的情境之中,语言有感染力,又伴随一些动作,可调动学生诸多感官功能,使学生大脑进入亢奋状态中。

其次,教师还应根据作文内容不同,创设不同的诱导境地。如写赞美春天,先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春天的景物变化,特别应选择一些有代表性、感染性的鸟语花香的境地,饱满感情,投入充分的关注,调动各种感官,张开想象的翅膀,去观察、感知、体验,这就是自然情境诱导;若要写改革中的先进人物或事迹,可让学生参观一些先进单位,访问一些先进个人,从真正具体的事迹中去感知社会,寻找社会的闪光点,这叫社会情感诱导;又如写影评,最好布置看一场电影或录像,在教师启迪下让学生去品评,这叫艺术情境诱导。总之,教师客体入境,是为了学生主体入境。通过多种方式诱导,使学生主体进入灵感思维境界。

此外,学生主体进入灵感思维境界,主观外还必须具备“定”、“静”、“安”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定”则灵感思维时清楚,“静”则意味着灵感思维时不急躁,“安”则表明灵感思维时心静专一。也就是“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这样,创作主体渐入佳境,灵感思维逐渐活跃,又具备了作文的目的性、冷静性,创作构思油然而生。

三、拓宽学生联想、想象渠道,择时点导

学生进入灵感思维的动态之中,还未达到“主体心灵无限自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境界。就是说,学生对体验而产生的灵感思维还未“自动”,还未达到高峰,这就需要一定的契机触发,而掌握点导火候又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作文教学指导时,应该及时点拨启发。

首先要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激发学生灵感思维的最重要的方法,是作文运思过程中最富创造性的活动。怎样联想?第一,联想的主观动机,即在构思之际,围绕初定的写作中心充分展开联想,旨在调集尽量多的材料比较筛选;第二,遵循联想的客观规律,不是凭空乱想。比如接近联想法:看到英雄纪念碑,就联想为国捐躯的英烈;读到鲁迅笔下的“阿Q”,就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阿Q。表里联想法:由咏自然之春,想到生命之春、社会之春。还有类比联想法、对比联想法等等。此外,还有想象,而想象方法很多。如“无中生有”想象法,这种想象是为了抒写情怀或揭示某种意义,有意将实际不在眼前的事物呈现于眼前,甚至将生活中根本不会发生的事,写得栩栩如生。比如,写1999年高考作文《记忆移植成功之后》,就可写成科幻作品。又比如咏山林:“我看见千山万壑的高大而整齐的森林,向人们伸出柔和的双臂,发出阵阵欢快的呼啸声,同大地的脉搏相应和,谱写成和谐的乐章。”“小中见大”想象法,指选取极小的材料口子,从此切入,反映人物的全部性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想象法。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景,《挥手之间》中毛主席登上机舱的一挥手。“变形”想象法,是指故意将描写对象的外形加以适度的夸大或缩小,以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一特征或抒发某种思想感情。如咏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有“变质”想象法、“借题发挥”想象法等等。这样,通过多种联想、想象激活学生灵感思维,升华大脑中的感性材料,进入既定材料的酝酿成像之中。

诚然,形成形象的过程很复杂,刘流在《〈烈火金刚〉写作中的几点情况和问题》中谈到:“我把思路打开,多思索,多联想,反复地搓揉,就像和面一样,把真人真事的界限打破,大胆地假设和想象。”这种和面成像法值得借鉴。要进入这一境界,仍需要一个安静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虚静”的内心世界。一旦身入此境,就会形成豁然开朗、万象叠现、百感交集的生动画面。这时,感兴萌发,想象丰富,联翩不绝,灵感思维源源而生。

其次,教师在学生构思成像的思维呆滞之时,进行点导,完成构思梳理。如观点似是而非处,立意陈腐落入窠臼,老师点导求新,化腐朽为神奇……不同学生构思多不相同,点导梳理方法就不一样。所以,教师要主动积极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构思的思维呆滞带,及时地点导,如学生写《一个充满笑的悲剧》时,有的无法说出悲剧的内涵,教师仅举一例:“人们还不知道孔乙己先生的真实名字。”作简略提示,学生“哦”的一声,豁然明白。这样学生灵感思维进入高峰,也就是教学完成灵感思维成像阶段。

四、解决表达疑虑,择时梳理

学生灵感思维进入明朗化阶段,确定了主题,建构了材料,形成了意象,在腹稿或草稿时,灵感思维的内心体验上升到创作表达过程,有的会出现“悟而难言之困境”。为什么出现这种困境?其原因是学生思想上形成文章的意象后,表达意象的语言往往与文章的意象不契合,或言不由衷,或无法言状。这种现象就是表达与意象错位。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刘勰说得好:“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成篇,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微实而难巧也。”(《文心雕龙·神思》)那么,教师应根据此现象做语言梳理,梳理办法如下:要学生继续想细些,想深些,范围缩小些;要师生一起反复推敲斟酌。如在学生难言处,教师用话语点拨;学生用语晦涩处,教师更换新词语,使之畅达;模糊处,使之清晰;繁杂处,使之简洁;疏漏处,使之周密……这样把学生语言表达逐渐推入流畅,使学生能够进入“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陆机《文赋》)的自然创作势态。

总之,以上四点是诱导灵感思维的重要环节,善思设疑是前提,创设情境是条件,择时点导是契机,释疑梳理是手段。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充分灵活地掌握这四个环节,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教师因势利导,学生作文的灵感思维方能激发,创新意识方能激增,作文素质才有大的提高,也才会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出现写作自由生动活泼局面。

灵感与成功的议论文 第5篇

艺术,一门充满幻想的职业,也是充满色彩的。它之所以那么美丽是因为有灵感在支撑着它,它让艺术在世界上得到了荣耀和地位,更使许多人喜爱它。

灵感也是写作避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就拿我们每个星期要写两篇日记,但许多人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写什么。但我就不同,也许我有创造灵感的天赋,我不愁于写作,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潇洒自如,好不轻松。但对于那些难以得到灵感的人来说,应该要怎么办呢?

其实,灵感无处不在,只是看你如何去发现它。就像我,在做完其余作业后,便会看看书,别以为看书对灵感没有作用,这样想是错的。因为看书能增长口才能力,口才能力就等于思维能力,就这样,当你在想到某种概念时,你就能用你所知道的知识去补充,从而得出一篇具有说服力的文章。所以灵感也在于日月的积累。

灵感也在于一念之间,也就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一件小事或许能表达出你的观点和复杂的心理想法,或许有些事情很想写出来让别人和你一起分享,也可以写下来。

浅谈白日梦产生的创作灵感论文 第6篇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里讲到“白日梦”是幻想,是想象的产物,白日梦实际上是愿望的满足野心和情欲的满足。弗洛伊德在他的《自传》中写到:“艺术家就像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一样 , 从一个他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进了他自己的想象力多创造的世界中……而且它的本质上也和梦一样具有妥协性”弗洛伊德把艺术家比作精神病患者,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艺术家被人们看做是疯子,很多创作艺术的行为以及方式都不被世人理解。其实艺术创作是“力比多”的释放与升华。

不朽名作《月光奏鸣曲》展现的情景就是贝多芬的“白日梦”,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艺术往往给人是一种新的联想与想象性的画面,每个人心中的情景都是不一样的。波光粼粼的湖面,银色的月光 , 这些并不是贝多芬创作的源泉 , 贝多芬心里真正涌动的却是他和朱丽叶塔・圭查蒂恋爱后,却又遭遇失恋的悲痛心情。在这种极度伤感的情绪之下,当我们了解了贝多芬内心的苦楚时,我们不难想象他创作时的情感交织,在现实生活中压抑的东西,只有在音乐中去表达它,把它化作另一种方式去释放。

音乐中印象派大师的代表是德彪西,经常与画家莫奈相提。而其实德彪西创作音乐要比印象派的莫奈稍晚一点。德彪西的音乐深受印象派手法的影响,他用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种似有似无的`氛围感受。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 《月光》都是典型印象派作品。在《牧神午后前奏曲》中有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有种忽明忽暗的光影交错。印象派画家都着重于光与色的表现,同样,印象派的音乐家也是如此。德彪西的音乐不会去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情节,他本人也说 :“我最鄙夷那些唯唯诺诺企图制造意义的音乐”。他的音乐都是用飘忽不定的光影,给听众造成想象中视觉的感受,让听者自己去创造独有的画面感,而不是将听众放在一个固定的故事框架中。《牧神午后》是为一个希腊神话人物牧神而创作的,德彪西在创作《牧神午后》的时候也将自己沉浸在暖暖的日光中,仿佛和牧神一样在如梦如幻的神话世界里穿行,创作完成后,他自己都说不上来那种感觉,也许这种感受才是德彪西内心所向往的所求和神往的世界。

罗西尼创作的《猫的二重唱》,歌词只有“喵”,主题以猫为主,来表现出猫的二重唱的内容。这首歌描述的是两只猫早晨起床后熟悉的场面,但大多的歌唱家会把它演绎成一只老猫跟一只小猫的对比,一个年轻貌美博得人们欢心,一个年老色衰却不服气。而在罗西尼创作这首歌之前最著名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首演时并不顺利,台下的反派们大喝倒彩,使得台上的演奏员们胆战心惊,男主角自弹自唱的吉他都弹断了好几根弦。突然一只猫跑上了台中,成为了整场的主角,赢得台下观众掌声,人们说“猫儿都比他们唱的好听”。后来,罗西尼就干脆写作了这首《猫之二重唱》来自嘲。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这首《猫的二重唱》的创作是作者情绪的宣泄和表达,但现实不能满足他的这种欲望,只好通过音乐的方式去释放。

近几年很火的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暮光之城》更是作者斯蒂芬妮・梅尔梦里带来的灵感。一位凡人少女和一个英俊迷人的吸血鬼男孩坐在阳光明媚的草地上谈情说爱。梦醒后,梅尔被梦中情节感动不已,又不好意思叫醒丈夫分享,便拿笔写下梦中的故事。这个梦最终成了她第一部小说《暮色》中的一个章节。虽然一开始是晚上做梦的场景,但在醒来之后这种梦境的场景被转化为了“白日梦”的幻想。梦只是思想的一个开端,是作者构思的导火索,而作者在下笔创作的时候,就已经是“白日梦”的开始,根据作者的联想及想象,成功的创作了一部成功的小说,受到了年青读者的喜爱。

在开篇我们讲到弗洛伊德把那些创作者看成了精神病患者,事实上的确是这样,他们跟精神病患者有着类似的地方。阿伯拉罕与弗洛伊德讨论后认为“早发性痴呆症的重要特征是:缺乏力比多发泄对象。”而创作者们同样受力比多的影响,却很少有人真的成为精神病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找到了各自的发泄对象。比如,画家的发泄对象可以是作画;音乐家的发泄对象可以是钢琴、歌唱、作曲;作家的发泄对象是文字等等。就像在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中》讲到“在正常环境中自我的力比多就可以顺利转化为客体力比多,并且这可以再次回到自我之中”。

上一篇:2019年共青团员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心得下一篇:国外个人所得税制度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