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各种勘探技术的比较

2024-08-23

9,各种勘探技术的比较(精选4篇)

9,各种勘探技术的比较 第1篇

总结比较: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或称应用地球物理,物探)是以岩矿石等介质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利用物理学原理,通过观测和研究地球物理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以实现基础地质研究,环境工程勘察和地质找矿等目的的一门科学。

参数:密度,磁性(磁导率,磁化率,剩余磁性),电性(电导率,极化率,介电常数),放射性,导热性和弹性(弹性波速度)

重力勘探:以地壳中岩矿石等介质密度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天然重力场的变化规律以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解决工程环境问题的一种物探方法。它主要用于探查含油气远景区的地质构造,研究深部构造和区域地质构造;与其他物探方法配合,也可以寻找金属矿。近年来,重力勘探方法在城市工程环境方面也得到应用。

磁法勘探:它是以地壳中岩矿石等介质磁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天然磁场和人工磁场的变化规律以探查地质构造,寻找矿场的一种物探方法。它主要用于个主比例尺的地质填图,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寻找磁铁矿,勘探含油气构造,预测成矿远景区。近年来在开发区工程勘察有用。

电法勘探:它是以地壳中岩矿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天然电磁藏和人工电磁场的空间与实践分布规律进行地质勘探,找矿等的一种物探方法。利用参数很多,应用较广。

地震勘探:它是以地壳中岩矿石的弹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地震波在地下岩石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以实现地质勘查目标的一种物探方法,主要用于资源勘查,投入最多,最有效。百分之九十。最近你在城市工程问题也有作用。

9,各种勘探技术的比较 第2篇

1.基于硬件平台的数据容灾解决方案,如IBM PPRC,EMC Mirror View,Netapp SnapView等;

2.基于卷复制的数据容灾解决方案,如Symantec VVR;

3.传统备份软件厂商提供的数据异地备份和容灾解决方案,如Symantec NBU,IBM TSM,Commvault Simpana等;

4.新兴的CDP(数据持续保护)厂商提供的数据异地容灾方案,如飞康,Recover Point;

5.针对某种应用的数据容灾解决方案,如针对Oracle 的 Golden Gate、DSG RealSync。

不同类别的解决方案,有其自身的特点,这里要介绍的是基于卷复制的容灾,由于其基于逻辑卷复制,因此该方案能更好的兼容硬件,方案更 通用。对于异地容灾,VVR是需要结合VCS集群软件并开启GCO(Global Cluster Option)来实现。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VVR+VCS+GCO组合的异地容灾:

软件选型:VCS+VXVM,标准的SFHA套件,但在购买SYMANTEC LICENSE时需要包含GCO/VVR功能。在LINUX平台建议采用5.1SP1版本或以上。组件功能和特点:

1.逻辑卷必须使用VXVM

2.需要做数据容灾复制的节点上,需要额外划分SRL卷,SRL卷用于将逻辑卷的变化缓存起来,然后由于RLINK通过数据复制链路更新到容灾节点上。

3.VCS和GCO则用于控制生产站点和容灾站点谁启用RLINK往对端复制数据,从而实现两个站点在不同的灾难场景下可以互相复制数据。

各种轨道能量的比较 第3篇

学生在学习能量最低原理时,就必须按照书上第13页的图(见下图),记住各个轨道能量的高低。

这个图形存在三个缺陷:一是图形比较难画,要画出比较规范醒目的图形是不容易的;二是图形顺序斜线上升,与人们视觉记忆“上、下、左、右”的习惯不同;三是不易于记忆,容易把轨道填充顺序记错。

本人根据教学实践,认为死记上图,不如记忆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归纳的近似规律好。即对于原子的外层电子轨道,n+0.7l值越大,则能量越高。

n为主量子数,即电子层数;l为角量子数,l取值范围:0≤l≤n-1的整数。n、l与轨道类型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只要知道n和l的值,各种轨道能量的高低就很好比较。

现枚举几例———只需比较n+0.7l的大小。

1.不同电子层上的同一轨道能量高低:1s<2s<3s<4s(n+0.7l比较:1<2<3<4)。

2.同一电子层上,各轨道能量高低:ns<np<nd<nf(n+0.7l比较:n<n+0.7<n+1.4<n+2.1)。

3.同一电子层内形状相同而伸展方向不同的轨道,能量相等,如:2px=2py=2pz(n+0.7l值相等)。

4.核外电子的轨道能量的大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n+0.7l比较:1<2<2.7<3<3.7<4<4.4<4.7<5<5.4<5.7<6<6.1<6.4<6.7)。

训练题:

1.下列各组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比较,不正确的是(C)。

参考答案:

A.轨道3px和3pz的l值均等于1,对应的n+0.7l均等于3+0.7=3.7,能量相等,故A正确。

B.轨道4s对应的n+0.7l=4,轨道3d对应的n+0.7l=3+0.7×2=4.4,故B正确。

C.轨道4p对应的n+0.7l=4+0.7=4.7,轨道4f对应的n+0.7l=4+0.7×3=6.1,4p<4f,故C错误。

C.轨道7s对应的n+0.7l=7,轨道6d对应的n+0.7l=6+0.7×2=7.4,故D正确。

参考文献

9,各种勘探技术的比较 第4篇

关键词:电法勘探方法;特点;应用

电法勘探作为一种找矿的物探方法,其是根据岩体的电磁性和电化学特性所发挥的导向性作用而进行的。根据电磁场的时间特性,可以将电法勘探方法划分为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不同的电法勘探方法以其观测方法不同,对于地质环境的适应性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开展地质勘探工作中,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选择不同的勘探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提高勘探工作质量。

一、电法勘探方法的特点

(一)电阻率法的特点

电法勘探的理论方法研究上,电阻率法的理论资料简单,应用技术相对成熟。在开展地质勘探中,电阻率法主要用于浅层的地质异常体分辨,随着勘探位置不断加深,其体积勘探的能力就会相应地弱化。但是,电阻率法同样不适宜用于地表勘探,特别是干燥气候区域的地质勘探,在进行勘探中会严重受到浅部高阻屏蔽的影响。由此可见,采用电阻率法进行勘探,会受到地形、地貌和勘探深度的影响。比较适合于低阻地质异常体的勘探,可以获得良好的勘探效果。

(二)瞬变电磁法的特点

瞬变电磁法(简称为“TEM”)分析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将回线中的电流采用的是间歇式发送方式发送到地下,利用电磁场的间歇接收电流,根据地下的地质体感应做出时空分布,并探测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各种地下资源,同时还可以对探测区域的地质问题有所深入了解。瞬变电磁勘探又被称为“纯异常法”,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地下资源探测时,可以对地下的导电介质具有强烈的反映性,可用于断层、隔水层以及裂缝的地质环境进行探测[1]。(下图为瞬变电磁勘探仪器)

瞬变电磁勘探仪器

瞬变电磁勘探是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完成的,当电流被传送到地下,如果采用电阻率法会产生电极接触条件发生改变而影响到探测效果。采用瞬变电磁勘探,则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对这种现象具有规避作用。瞬变电磁勘探的优势还在于,物探仪器可以根据勘探区域的实际情况改变参数,并根据施工情况相应地调整参数,以使勘探效率有所提高,并不会降低勘探质量。此外,瞬变电磁勘探可以穿透高阻覆盖,这种高强的穿透力时期在勘探的过程中,并几乎不会受到地质环境 影响,也不会因地形的变化而影响到勘探效果。瞬变电磁勘探方法以其体积小、高灵敏度的特点,一旦遇到低阻体就会及时做出反映。

二、电法勘探方法的应用

电法勘探方法在地质勘探中被广为应用,包括煤炭资源的勘察、水资源的勘察等等,都可以对于资源定位。首先是对于勘察资源所在区域进行圈定,并提供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情况,资源所在地层厚度以及埋藏深度等等。对于煤资源的勘察,还可以对隐伏煤层露头位置进行追蹤,甚至可以将正在燃烧或者燃后煤层进行圈定。也就是说,采用电法勘探已经不再局限于寻找煤资源,而是为煤炭的高效、安全生产服务。对于水资源的勘察亦是如此,首先是对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勘察区域的地质构造的断层情况和褶皱情况,对于该种构造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追踪地质构造的布展方向,对于水文地质资料进行收集。其次,是将水资源地质区域的含水层探测出来,探明隔水层的层厚,所在地下深度,导水通道的布局以及延伸等等。当勘察区域的裂隙发育、岩层控水构造确定之后,就可以评价富水性。为了提高电法勘探的工作效率,在进行水文电法勘探的时候,可以对勘探的地质构造以精确定位,探测含水性的敏感度,以提高水资源勘探的可靠性[2]。

以对黄土高原的水资源勘探为例。黄土高原属于是风沙滩地,所勘探之地为裂隙发育粗粒砂岩,地质结构松散,水层厚且埋藏浅,虽然黄土高原为缺水地带,但是部分地段依然具有富水性。对该地区进行水资源勘探作业,出于该地区的地质结构复杂,且水资源稀缺,采用敏感度较高的瞬变电磁法配合直流电测深法。为了能够对富水区情况以控制,在测线方向上,将其确定为平行于勘探线,选用使用25×25米重叠的回线装置。多次采用叠加技术可以提高对地磁的抗干扰能力, 对于TEM(瞬变电磁阀)的网度选择,根据地质勘测情况选择200×200 米,频率25 赫兹。通过采用瞬变电磁法对含水岩层电性进行测试,都表现出较高的低阻反应,由此而可以断定,含水层所在位置的土层赋存厚度相对较大,渗透系数较小。

结论:

综上所述,电法勘探被用于地质勘探中,主要被用于煤炭、水资源等等的勘察。近些年来,这种电法勘探中的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已经被逐渐地扩展到更多的领域中。特别是瞬变电磁法,以其高敏感度和对应用环境的灵活性而被有限选用,使勘探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甘之翔,张艺.电法勘探方法发展与展望探析[J].地球,2013(01):128-129.

上一篇:藕断丝连的伤感签名下一篇:国家总体安全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