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论文

2024-09-20

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论文(精选10篇)

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论文 第1篇

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判学生作文的优劣,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具有写作的兴趣。反思我们的传统作文评价,许多教师俨然以一副“判官”的面孔,给一个个满怀希望、渴望成功的学生简单宣判。一个分数就判定了等级,几句评语就画定了像,而且评语简单、统一、千文一面,大都是诸如语言是否流畅、中心是否明确、用词是否准确之类的内容。还有部分教师,把作文修改得满篇通红,面目全非,他们自以为对学生负责,殊不知,这样的修改会把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修改得无影无踪。

其实,恰当地评价是学生写作兴趣之火的助燃剂,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好,就会放飞学生的心灵,带动多数学生走上爱好写作之路。究竟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是当前作文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深深反思后,针对作文评价中的误区,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改变了评价模式和评价标准,把人文关怀融入到评价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关注评语艺术化,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兴趣

评语首先是面对活生生的人,然后才是面对静悄悄的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语重心长的评语,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如果教师的评语只是冷冰冰的文字符号,没有丝毫情感,那么学生怎么能够真心实意地接受呢?有了这样的反思,我在作文评价中,尝试着用以下几种类型评语呈现学生面前:

1.肯定型评语。作文即使写得再不成功,也有它的亮点,评价作文的时候,首先要抓住这些亮点来肯定学生、激励学生。如有的习作在遣词造句上较优秀,我就这样评价他:“这词用得很贴切,你把种子放到了适合它自己的土壤。”有的结构较有特色,我就这样评价:“你巧妙的过渡使文章更精彩。”有的结尾和开头很出色,我就评价为“你的结尾意味深长”等等。学生读到这样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加以肯定的评语,就会有一种成功感,从而促使他们努力写好下次作文。

2.欣赏型评语。有的学生在习作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了古诗文,或者锦上添花,或者画龙点睛,我就送上一句:“你的知识面真广,而且既能积累又会应用,真不错!”有的学生习作通篇文采飞扬,我就这样赞美他:“读你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欣赏你的文才是我的荣幸,将来你的大名一定会家喻户晓。”看到这样的评语,哪个学生不心花怒放?

3.交流型评语。如有一位学生在习作中表达了她父母离异后自己内心深深的孤苦,我提笔安慰她:“不经风雨永远成不了雄鹰,有时候,磨难反而能成就你。别怕,老师愿意成为你永远的朋友。”学生面对这样的评语,他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吗?

4.商讨型评语。学生往往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因而他们有独特的感受。教师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修改取代,以致于使习作中美好的、纯真的、具有学生色彩的文字在修改中消逝殆尽。当然,对学生习作中不规范的语言、不合理的结构等,教师还是要适当点拔,但最好用商讨的口吻,如:“如果把这个词换成‘神采奕奕’是不是更好些?”“把‘我实在是很高兴很高兴’换成‘此时此刻难以表达心中的喜悦’是否更妥当?请你读读看。”

5.图画型评语。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有时还可以用画图来表达。如学生的佳作,可以画一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还可以画上一个可爱的笑脸,学生一看图就明白老师评价的用意,无需多言,学生的情绪自然高亢兴奋。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参与评价,提高学生的习作素质

反思我们以前的作文评价,学生作文篇篇都是教师包办修改,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笔者认为,只有学生养成自己修改的习惯,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使他们受益终生。学生由写到改,这是一种进步,但同时也是一个较长、较复杂的过程,也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教师悉心引导:

1.学生参与,形式多样。评价主体可变教师单人评为学生群体参评。我尝试了以下组合对应方法:“小组评定”即三四个人一组来评定;“交换评定”,即学生之间互相交换评定;“自我评定”,即学生自我评定;“学生评委评定”,即选出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做学生评委,评价其他学生的习作。经过尝试,学生自己当了评价者,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在给别人评价的过程中,既帮助同学修改了习作中的差错,又学习了别人习作中的精彩之处,同时也在对照中发现了自己习作的局限,还能够体会到评价别人习作的不易。这种种收获都来自于学生的自我发现,比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要好得多。

2.授之以法,引领入门。教师把一定的评价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并不代表着高枕无忧、撒手不管了,教师还要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具体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做到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首先,教师要下水示范,带学生走一程。可以把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片段抄在黑板上,用彩笔修改给学生看,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笔者把这种方法称为“堂批”。学生从教师下水修改演示中,可以具体而直观地感知到修改文章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作文的一般过程,这样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时,就知道如何评价了。

3.分层评价,鼓励后进。学生评价同伴的习作,往往眼光是很“挑剔”的,教师一定要提醒他们,对习作评价不能拿一把尺子去衡量,而要区别对待,要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别人,要用欣赏的眼光评价人。一个班内肯定存在着作文水平的差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作文和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的作文,其评价的标准要不同,较差的学生放宽尺度,只要他有进步,就可以适当给他高分。同样是80分,对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好的学生来讲,意义一定不同。这样,不管哪个层面的学生,只要达到一定的目标,都及时给以高分激励,从而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评价他人习作的同时,学优帮差的好品质也得到了培养。

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论文 第2篇

通过这一阶段的网上培训,对“人文关怀”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人文”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一般认为人文关怀有这样几个方面:(1)对生命及个人独特价值的尊重;(2)对自然及文化优秀传统的关怀;(3)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4)对不同观念的宽容;(5)对群体合作生活的真诚态度。

那么,数学学科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应该怎样理解呢?我认为这有两层意思,一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教育态度上的人文情怀,二是老师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作为新课程培养人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应该以人的生存环境、人的生长过程、人的情感世界、人的个性潜能、人的创造智慧与人的合作交往能力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整合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这说明被剥离的人文因素又重新回到了数学。这说明“人”,尤其是“真正的人”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共识。综观中外教育书籍,凡是大教育家,无不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因而,在数学中关注人文关怀是数学本身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那么,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呢? 我认为,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人文关怀的意识。

教师教书育人,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独特的生命个体,教师应当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看到知识教育、能力训练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对学生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又要看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基础是身心的和谐发展。教师要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而非批评学生,多解放学生而非束缚学生。要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利,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大胆的探索精神、独立的个性品质,关心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心理因素,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渗透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教育从狭义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及人文精神的熏陶。一个人如果仅仅是智力高、学习好,而没有高尚的人性,就不能算是具有人文素质的人,甚至不能算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但不会成为真正的大家。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渗透人文教育:

(1)通过鉴赏数学发展史。数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辉煌的历史,它为我们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材,介绍数学发展历史和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热爱,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如祖冲之的圆周率,刘徽的极限思想,杨辉三角形……以及现代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成就,从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2)通过分析带有辩证唯物主义色彩的题材。数学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等辩证思想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渗透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如学习圆周率,学生就会发现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直径在变,周长在变,但是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始终不变;学习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同学们发现被除数、除数,分子、分母,比的前项、后项都在变化,而商、分数值、比值却始终不变。又如在几何图形中,这种形变而值不变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指导同学们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这种“变与不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的渗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如数学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的事实,可以让学生确立“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实践与应用数学知识。《新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为了是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如朱乐平老师在上《父母为我们花了多少元》时,先让四年级学生通过计算,大概估算父母为他们从幼儿园到四年级共花了多少钱。然后播放一个为了孩子读书,妈妈辛勤赚钱、攒钱的真实的故事记录。让学生深深地领悟到“父母赚钱辛苦”“父母的伟大”,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让人难忘的思想品德教育。感谢、尊敬、孝敬、报答父母等人文关怀的意识无声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灵。

(4)通过探究合作中的人文情怀。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灌输和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学生成了刻板的机器,没有了情感和个性,数学也因此被冠以“繁难”“枯躁”的字眼。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主要学习方式,这正是科学以人文为基点的最好体现。

合作学习是一种越来越得到重视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更能体会到作为学习主人的自己的地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想,并实现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的转变。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生相互启发,使思维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对知识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学生承担在完成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学会团结协作,互相支持配合,学会有效沟通,达成共识。认识到在合作中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在互动中理解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获得愉快的人文情怀。

(5)通过体会数学的美。数学中处处存在美,数学科学的严谨结构,完美的体系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技巧都是人们审美、鉴美的极好窗口。如数学问题中的简单美、对称美、和谐美等折射出的美的神韵让人心旷神怡,而这些美的享受只有在亲自参与数学活动的实践中才能领略到。因此从美学的意义上讲,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视作一个美的鉴赏过程。人们在这里得到了愉悦,培养了理性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6)通过个性的评价。《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介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一理念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

如某老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要求同学们拿出一张纸,首先把它对折,然后按自己的想象,剪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学生剪出栩栩如生的图案——五角星、苹果、蝴蝶、大树、房子、手拉手跳舞的小姑娘等。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或生活中见到的物体,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1说:“这些图案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部分互相重合,他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学生2说:“我觉得我们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学生3说:“蜻蜓、飞机、人的五官也是轴对称图形。”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说:“你们回答得都很好,有的用自己的语言简练地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有的能够把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挑选出来,有的举出了生活中见过的轴对称图形例子。”这位教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从学生熟悉的剪纸入手,通过学生剪出的一幅幅美丽图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从语言智力、空间智力、观察智力去评价每个学生,帮助每个学生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培养。

人文关怀,让课堂评价如此精彩 第3篇

一、 关注学习兴趣,童趣评价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片段:

师:(课件出示隐去情境图的带拼音的词语)你最喜欢哪种动物或水果,挑一个拼给大家听。

师:(学生拼读后,教师相机插入评价语)瞧!你那么准确地叫出苹果的名字,它高兴地出来跳舞给你看了!(点击后相关水果闪现)你是不是正确地叫出了花猫的名字呢?听听它快活的叫声,像是表扬你呢!(点击播放相关动物叫声的录音。)

(如果学生拼得不正确)唉呀,杏子不愿意和你见面,是不是你叫错了?哪位小朋友帮帮忙,提醒他哪儿错了?黄牛一声不吭,是不是你拼错了它的名字,它生气了?(课堂上出现了踊跃发言、积极拼读的场面,有的学生拼读错误时,“小老师”热心地帮助纠正。)

【评析】六七岁的儿童都是喜欢童话的。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创设了一个童话情境:当小朋友拼对音节时,教师给予充满童趣的语言评价,再相机辅以小动物欢叫、水果闪现的动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赋予了词语生命力。学生处于这样的情境中,唤起了主动识字的情感,始终处在“我想读”“我要读”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感刺激下,学生自主地识字,自主地交流合作,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喜悦。

二、 关注学生个性,多元评价

在我们的课堂中,许多教师在学生朗读后,往往以“读得好”“真不错”一概而论。这样泛泛的评价,学生听起来不知所以然,而一些虚假的评判反馈,给学生的则是错误的信息。这种狭隘的“尊重”换来的是无尽的“伤害”,难以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直觉敏感度。例如,《美丽的小路》中的教学片段:

师:(投影出示句子:美丽的小路不见了。)这时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么读这句话?(生1皱着眉头,满脸不高兴地读起来。)

师:哦,你看到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很难过!(生2一脸惊奇,速度较快地读。)

师:是呀,才几天不见,美丽的小路怎么会不见了呢?真的很令人惊奇。(生3左顾右盼,好像在找什么,“不见了”读得特别慢。)

师:你还想再欣赏一下美丽的小路,可看不到了,你很失望。

生4:老师,我和他们读得不一样。(读句子)

师:呀,你看到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心里多着急呀!同一句话,同学们能读出这么多的意思,真不简单哪!

【评析】这一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情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将内心对失去美丽的小路或失望、或惊异、或难过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和融合于朗读之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因人而异,指出了学生各自理解的独到之处。这样,朗读不再是机械僵化的套话,而是学生个人情感自然真实的宣泄。

三、 关注学困生,真情评价

在一节公开课上,一个平时不太发言的学生竟然在迟疑之下举起了手,我在惊异的同时,微笑着鼓励她站起来朗读课文。这是一个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当她怯生生地、不太流利、且又不够准确地读出指定的段落后,同学们早就纷纷高举小手要给她指出缺点。有个别性急的学生已经叫出口:“她读错了!”

认识到自己要成为同学们批评的众矢之的,她是那样局促不安。这时,我没有急于让同学们评价,而是走到她身过,抚着她的肩,亲切地对大家说:“在同学们提意见前,老师先要表扬沈×同学。沈×是这个学期才从别的学校转到我们班的,她原来的书和我们的不一样,我们书里有好多字她还不认识。今天她第一次在这么多老师的面前读书,就能勇敢地站起来发言,大家觉得她是不是很有勇气呢?”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沈×满脸通红,激动地坐下。接下来,当同学们真诚地为她指出朗读中的不足时,她已经没有刚才的难堪,很愉快地接受了同学的帮助。最后我又不忘鼓励说:“老师相信,有这么多同学的热情帮助,再加上沈×自己的努力,她一定会进步得很快,下次她一定会读得更好。”

【评析】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引导,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在这样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宽容同学的错误。而宽容产生的巨大力量,让学困生消除了内心的自卑和怕失败的局促,愉悦地接受同学的帮助,在课堂中品尝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固然可以在语文学科特点中得到体现,但更主要是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中: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当然,赏识并不是无原则地包容学生的错误,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很大差异,我们教师对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鼓励:一要赞誉鞭策优秀生;二要肯定、鼓励中等生;三要宽容激励后进生。教师的评价,变成一种赏识,变成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一种人文关怀,即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中的优良行为,更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让我们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用心评价。让我们恰如其分地表扬、充满关怀地批评、满怀希望地鼓励,为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论文 第4篇

——以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党建工作为例

关键词:人文关怀 学校党建 经验

摘要:注重和加强对党员人文关怀,这是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党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的命题。人文关怀进一步确立了人的主体性,赋予人以价值和意义的关怀,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文章以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党委开展党员教师人文关怀工作为案例,深入探讨加强党员人文关怀的相关经验和做法。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生存和发展状态的关怀,人文关怀承载了我党的根本宗旨。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首次把人文关怀写入报告。将人文关怀引进党的建设,旨在通过更多地关爱党员,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党的活力,促进党内和谐,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中共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党委贯彻落实党的思想,把人文关怀引入学校党建,围绕提升党员教师人文素养,提高党员教师健康水平两方面内容,通过实施党员教师的“师德建设工程”、“素质提升工程”、“读书学习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健身强体工程”和“关爱健康工程”,加强对党员教师的人文关怀,促进其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拥有充沛的工作激情,发挥党员教师的核心作用,推进了该区教育事 业的和谐发展。

一、实施对党员人文素养的培养

实施党员教师“师德建设工程”。开展微型党课比赛,组织各支部推选优秀代表参加局党委组织的党课比赛活动,评选出优秀的选手在全区做微型党课讲课展示。实施“师德教育月”活动。确定每年的9月份为教师的师德教育月,通过集中开展师德教育,提高教育学习的成效。评选十佳教师。评选出区“十佳师德”模范,“十佳德育标兵”和“首批名班主任”三个十佳教师,在教师节的表彰大会上,邀请区四套班子成员予以颁奖,同时,还组织十佳教师在学校举行师德巡回报告。

实施党员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举办教师论坛、校长论坛。组织推荐先进的党员教师,就党员教师的先进性或教育教学等话题,作主题论坛发言。组织学校校长,就如何管理学校,先进治学治校理念作主题论坛发言。组织邀请专家学者、名校长、政府部门的领导等举行讲座党员素质提升讲座,每月安排一次讲座。与著名高校合作,精心选拔一批优秀的党员教师参加高级研修班培训。同时,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党员教师到国内外学校教育考察。

实施党员教师“读书学习工程”。组织各学校支部开展读书活动。局党委为党员教师开列书单,各支部根据书单分批购入图书供党员教师借阅。组织开展读书会、读书论坛、读书讲座、心得交流等读书活动,使广大党员教师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氛围。开展“书香伴我行”、“十七大学习”等主题征文 活动,区教育局办公室组织力量对征文进行评比,选拔优秀征文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刊发,借此提高广大党员教师的积极性。

实施党员教师“名师培养工程”。建立校长培养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在校长培养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校长培训,如体验式培训、问题式培训、课题式培训等。建立名校长工作室,制订相关活动制度,投入必要的活动经费,在名校长工作室开展校长教育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等活动,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作用,提升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开展名教师带徒活动,党委为每位名教师安排2至3名徒弟,通过手把手一对一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帮助年轻教师个人成长。

二、帮助党员教师促进身体健康

实施党员教师“健身强体工程”。组织全区各校广泛开展适合党员教师特点的体育活动,要求每位党员教师每天只要要有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开展教师健身项目比赛。各学校在党员教师“健身强体”的思想前提下,每个学校组织一个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健身项目活动,规定党员教师的参与面要不少于80%,区教育局组织各学校开展评比,教师节期间,组织评比优秀的学校进行观摩展示。

实施党员教师“关爱健康工程”。教育局投入经费在每个工作日为每位教师免费提供一盒牛奶,以加强教师营养。每年组织教师进行一次体检,增加体检的项目,关注教师因职业引起的身心健康问题。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了书吧、咖啡吧、党员休息室等场所。目前,大部分的学校有了这样的活动场所。同时还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培养并配备心理咨询的老师。党员教师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也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室进行健康咨询。

三、把人文关怀融入党建工作的价值探讨

从提升素质的角度,加强了党员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在组织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教育系统,优秀的教育人才更承担着教育教学推波助澜的核心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在当前,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教育人才。江北区教育局党委通过加强对党员教师的人文关怀,一是深化党员教师个人素质的培养,拓宽了党员教师的视野,二是引导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加强学习型组织和优秀教师团队的创建,此两项工作,从整体上提升了教育系统党员教师的人文素质,从而达到推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作用。

从提高健康水平的角度,加强对党员教师的人文关怀。党员教师是当前教育工作的先锋,在教育中起到重要的核心作用,同时,他们在工作中所承担的压力也要比普通教师更大。压力大,就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影响,在当前中国很多学校的教师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教育局党委从提高党员教师健康水平的角度,加强对党员教师的人文关怀,目的也是在于希望通过开展提升健康的各项活动,加强党员教师的健康意识,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为我们党的教育事业服务。

四、把人文关怀融入党建工作实施效果分析

提升了党员教师的师德水平。通过实施“师德提升工程”,强化了广大党员教师对师德问题的认识,特别是通过评选师德模范和德育标 兵,促进党员教师向身边的先进看齐,从客观上提升了整体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

搭建和完善了交流的平台。通过教师论坛、校长论坛,广泛促进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思想研讨与交流。更为可喜的是,党员教师自发地以学科QQ群的方式,将论坛工作延伸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从而实现团队共赢的效果。

发挥了优秀教育人才的引领作用。通过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开展名教师带徒活动,帮助名特教师实现了个人更高的价值追求。名特教师都非常愿意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更多的教师,从而进一步壮大了优秀教师的队伍。

人文关怀论文 第5篇

作者姓名:任蒙蒙

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加强人文关怀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方法: 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解决心里上的压力和顾虑,使患者心里上无压力的参加现有疾病的诊疗,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通过这种方法加强人文关怀以增强患者信任感和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循环关系。

结果: 优化人文关怀,使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患者得到最大权益的护理服务,改善现有护患紧张的关系,利于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利于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结论: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使优质护理服务得到患者的肯定和满意,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得到自身价值的展现与肯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优质护理 满意度 自身价值

能给病人带去最好的治疗无异于给予心理的慰藉,新的医学模式要求病人从生理到心理的整体感觉,给病人提供较好的健康照顾,帮助病人获得较高水平的健康,提高生命质量。这种趋势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的“人文关怀”顺应了这一形势而应运而生,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还要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以达到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目的

一、人文关怀

(1)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就是人文关怀护理,就是要尊重每一位服务对象,善待每一个生命,这是人文关怀的首要因素。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逐渐疏远,人与自然的隔阂都一步步的加深了人的孤独感和压抑感,人的健康就需要有情感的疏导和宣泄。(2)对于病人来说,不仅仅是给病人治好疾病,使病人重获健康,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和情感上体现出护理工作的核心,即人文关怀,使病人不但“活得好”而且“活得更丰富”,使他们在健康、疾病及临终的人类情境中,保持生存的高品质。而且人文关怀注入护患关系中, 不仅是医院发展的需求, 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人文关怀护理,作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 是实施优质服务的重要体现。在开展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不仅包括专业的护理技术,还有优质的服务态度和人性关怀,既要尽可能多地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行为方式上的指导;又要尊重和同情患者,寻求与患者情感上的共鸣;满足患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每一个护理环节中,对患者始终融入关爱、尊重的服务理念,通过访视和以家人般的周到关爱,与患者建立亲情关系。在亲情的护理行为中,给患者一种依赖感和安全感。在与患者以深厚爱心的沟通中,唤起患者向往健康、善待生命、接受护理和得到友爱的情感。这些均需要护士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品质和专业价值观,真正体现护理的工作价值。

(4)人文关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的文艺复兴开始,人文就产生重大意义,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的形态几经变迁,核心却保持稳定,那就是承认和肯定人性的价值和人的主体性。其人文关怀就是从人文出发,维护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主体,从很本利益出发的到权益的最大化。人文关怀理论家,Watson博士指出,关怀是一道德的观念,只有人和人帮助互助才能体现,同时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也是护士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早在08年国务院颁布的《护士条例》中对护士的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二、优质的护理

优质护理的指征包括护士对患者的关心与关怀、称职、教给患者护理知识等。对患者的态度好、业务精湛、责任感强、关怀患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及时提供所需要的护理、患者住院期间的良好感觉等,是患者认为的优质护理指征。所以在患者思想观念里的优质护理标准,不仅仅是护士为患者做了多少事,而是做事时是否主动、热情、耐心、及时等,是否展示出对患者的关怀,是否给患者带来良好的感受。

三、满意度

(1)满意度意为对其行为的肯定度,在优质护理中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文关怀也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的关系。如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是人文关怀的中的重要一部分。

(2)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强化职业素质 加强自身人文修养” 职业素质是决定人性化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南丁格尔说过:“护士起其实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不仅是对我们职业形象的赞美,同时也是对我们职业素质的要求。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除了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外,还要加强我们自身的人文修养,将端庄的仪表,美好的语言,得体的行为,精湛的技术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于护理人员的真诚和关爱。

(3)对刚新入院的患者,护士端庄温和的形象,带着微笑的问候,能缓解患者刚到陌生环境的紧张情绪;使用患者乐于接受的称呼,能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消除陌生感;早晨交接班时,一声亲切的问候,能让患者感到温暖;护理过程中尽量使用体贴关心的语气,能使患者对护士和护理工作产生认同感;对手术或疼痛的患者,亲切真挚的安慰能减轻患者的苦痛;对患者的提问耐心倾听,用合理的解释能获得患者的理解;对情绪低落的患者,用适当的疏导和鼓励,能激发患者与疾病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以上的情景,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旁,如果作为护理人员能每天都能高标准要求自己,它将会使得护患关系和谐融洽,人性的光芒在其中熠熠生辉。在一个病区中选取患者,对所选取的患者优化人文关怀,多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中,听取患者的反馈与其上月患者进行对比,得出,人文关怀的质量越高,患者满意程度越高,对其护士赞扬率越高,护患理解成度越高,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的护患关系。

四、自身价值体现

自身价值是通过劳动价值体现的。对于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体现就是得到患者的肯定与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日常的人文关怀中作为护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要自觉以职业及护理伦理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在工作中广泛吸取丰富的知识,工作谨慎有条不紊。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对护理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热爱自己的事业,努力是自己成为一名有理想讲道德的护理人员。其次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因为合格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有过硬的护理技术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通过以上几方面实现自己在护理事业中自身的价值。当受到患者赞扬时自身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也瞬间体现。

五、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1)人文关怀是满足人的本质属性的要求,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不是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作为服务于人健康的护理服务,也应当充分认识到人的本质,并给予服务对象以生物学以外的社会关怀。

(2)人文关怀推进护理学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健康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现代社会人们对就医的选择已不再是技术服务的要求,他们更多地开始关注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文服务质量,而人文关怀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新医学的发展和推广。

(3)人文关怀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的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把人文关怀的理念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能极大地促进护患关系,而且人文关怀也对提升医院形象,拓宽医疗市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新名词透露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以前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现在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这拉近了执政党与人民的距离。同时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的表述了人文关怀的重要地位。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充分重视人文关怀的重要地位,掌握人文关怀的作用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六、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应用

(1)重视心理护理,人际沟通,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护理中,以心理学知识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各种技巧和途径影响和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和手段。

(2)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因病痛无法忍受而被动就医,转变为隐患于未然的主动健康保健,我们经常看到,在医院很多人不一定是有病就医,而是来自专业人员请教一些预防、保健和康复知识,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并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延续。

(3)努力营造人文气氛,积极延伸护理服务,作为一名临床护理工作者,我们应当在自身实际工作中,本着方便人,爱护人的观念,事事处处都着力为服务对象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并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护理,争取早日康复,为适应“人人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要求,满足不同人群护理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在现代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给医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小结

赏识激励,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第6篇

内容摘要:赏识激励,注重合作,大胆尝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养成教育的培养为指导,以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为目标,以“开放、热烈、高效”为特色,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课堂的评价方式。坚持不渝地追求“三个合作”:学生课堂上合作,教师研讨中合作,师生互动中合作;“三个激励”:养成教育的随时激励,课堂学习的竞赛激励,阶段评比的持续激励,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赏识合作开放人文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智慧和学生才艺能力充分展现的场所。要想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积极参与、激情互动、合作交流缺一不可。作为教师,恰如其分的赏识激励,如和煦的春风,能够及时的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能够更加信心百倍的探索新知,使课堂更加精彩。课堂的赏识激励不同于一般的夸奖鼓励,要在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理念、课堂环节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和学生和谐相处,平等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两条线索:学生的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想和教师的交流、争鸣、释疑、归纳,这两条线索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教师要从“独奏者”-1-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这时,课堂呈现的是人际交往包括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画面;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课堂呈现的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儿童文化相互沟通、整合的画面。教师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如引导学生呼号:我能行!你真棒!还可以坐在学生中间,和他们同探讨、同发现、同求知、同解答,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教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句话语,都是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和学生真诚沟通,平等交流,这样的赏识激励才更有份量,更被学生看重。

二、让课堂充满情趣,灵活开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民主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班级里充满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多一些轻松,多一些幽默,多一些欢声笑语,多一些神采飞扬。学生们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使知识在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在这样充满情趣、灵活开放的课堂上,教师的赏识激励可以给学生以力量、以启迪、以期望、以关心、以暗示,使学生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欣喜。如“再想一想,别着急,你肯定行”、“去吧,和好朋友沟通一下,你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让大家唱首

歌对你的成功表示祝贺”“看着我的眼睛,我将引着你找到答案”、“表演得这么好,下课后和老师谈谈你的经验好吗”等语言及动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悠然心会”、“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这时,赏识激励才达到了最大的效果。

三、从内心真诚赏识,由衷赞叹。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只对能够大有影响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根据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对其行为大有影响的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对自己的赏识。因此,赏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赏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言语赏识,表扬、夸奖、对学生发言的复述与品析、对学生的采访与请教,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愉悦与心灵的共鸣,有一次测试后,一个平时贪玩、成绩平平的小学生成绩破天荒得了第一名,我明知道他的成绩不够真实,但我在和他父亲交谈时,对他大夸特夸,没有说一句缺点,他父亲十分高兴,而他站在旁边脸色绯红,打那以后,他不再贪玩了,学习积极,成绩突飞猛进,期末时真正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当着全班学生表扬了他,他脸上露出的是舒心的笑容。二是体态赏识,适时的鼓掌、点头、竖起大拇指、摸摸学生的头、轻拍学生的背,学生会在老师的由衷肯定中增强自信心。我班有几名学生个人卫生极差,头发脏而乱、衣服很长时间不洗,其他老师和学生对他们敬而远之,我每天检查他们的作业时,手总要轻抚他们的头,或拉好戴歪的红领巾,说几句勉励的话。时间不长,他们的头洗干净了,衣服穿整齐了,笑容开始出现在他们的脸上,同学们也喜欢他们了。三是文字赏识,教学中,学生最

珍重教师对自身的书面赏识。教师赏识性的评价有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思维发展的作用。因此,教师批阅小学生作业时,坚信“学习没有失败”的赏识教育理念,多鼓励,多表扬,也许你的一两句夸奖语言就会让学生进步神速、学习兴趣高涨,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我对那些成绩一般的适时写一些评语:“今天你写的字好多了,继续努力”、“你能想出这样一种解法,真聪明”、“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份才。老师用这句名言和你共勉”等。作文上评语更多,多鼓励,不批评。一学期结束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将我写的评语在作业本上小心剪下来贴在日记本上,精心珍藏。

四、多方面进行评价,长效激励。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的社会性需要。小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赖于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是与荣誉感相通的表现自我、炫耀自我的心理需要。然而如果一直靠赏识就会使学生产生赏识疲劳,对老师的表扬不够重视。所以老师要营造一种良性竞争的激励机制,为学生提供自我实现的平台和动力。在我校探索出的合作激励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中,我们将全班同学分成程度相当的两个团队,取了队名,想出了呼号,在团队中互相合作,在团队间开展竞赛,老师上课时充当出题人和裁判员的角色,对两队学生的发言、回答、表演、展示等通过积分、小红花、小红旗等评价手段进行激励,充分挖掘、肯定每一个人的优点,每节课结束时汇总成绩,评出本节课优胜队,每周、每学期对优胜队员均进行阶段性奖励。在这种合作激励氛围下,学生的好胜心、求知欲、表现欲得到最大发挥,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才艺特长得到充分表现。

在分享成功的喜悦中会感到异常兴奋和自豪,课堂气氛会空前活跃,教学效果也会十分显著。

化学课堂如何融入人文关怀 第7篇

[关键词]化学课堂  融入 人文关怀

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可见,人文关怀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育的核心。因而,化学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以致用的启迪和技能的训练外,更要注重对学生身心的教化和人格的导向。 本文浅述如何构建化学人文课堂,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的关爱,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关心生活、关心自然与社会环境等,学会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也是养成师生个人良好品质的重要辅助条件。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最好的形式,师生感情越融洽,课堂氛围越和谐,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越高涨,学习效率也就越高。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恰当地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情感因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如氧化还原反应,是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由易而难,逐层推进,还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配合,不理解的知识点要敢于提问;教师要耐心地解答,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把听课学习中不理解的原因说出来,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疏通困惑点,达到有效引领学生学习的目的;让理解比较透彻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学习的思路,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学习。这样的教学,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学生信赖老师,觉得老师态度明朗和蔼,才会放心的提问、发言,从而起到沟通教与学的纽带作用,真正达到师生共同开发课堂、丰富课堂。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教师的课堂角色、职责定位就是为学生服务,既然是以服务学生为主,就不能事事都完全按教师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关爱、少指责,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在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多鼓励,允许学生发言,有时间和空间发挥,展现自己的个性、思想,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下愉快的学习。

二、密切联系生活,建构具有人文意义的教学内容

和生活息息相关是化学科的特点,而具有人文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必须和生活紧密对接,不能脱离生活实际。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化学现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如:面包、蛋糕的发酵技术,自来水的净化消毒,雾霾天气的成因,温室效应的危害,水果的保鲜催熟技术,各种电池的充放电原理和保养技术,肥皂洗衣粉的制备原理,维生素对人体的影响等,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对人类发展的良性作用和危害。在自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通过相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进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爱护环境、关注社会问题的观念,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时代特色。

知识生活化、工业化、社会化的需要,引领教学理念的转变,从而使化学教学模式不断地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改变,“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学以致用、造福社会,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素质,从而为生活、社会服务”,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人文价值导向的根本。因而,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既是化学科新课程理念下的价值取向,更是化学知识人文意义的根本体现。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学习潜能。在良好的心理状况下,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敏捷,对促进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内容有难有易,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设置符合学生理解层次的问题、题目,逐步引导,让学生能应用自己学习的知识点解题,肯定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遇上难题时,鼓励学生不要气馁,耐心指导,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有效解题,增强学生抗挫败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课程设计,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兴趣点结合起来,从教学上去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激发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动机,使学生在积极乐观的心态下愉快的学习。

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第8篇

一、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正是人性正常的需要,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而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对即使看起来这方面需要不强烈的同学,也一定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体验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如《边城》为人类的“爱”字作了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通过教师的引导赏析,使学生领略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变形记》用荒诞的手法记叙了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的故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其变形的根源,使学生了解认识现代西方社会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由此引发学生对人性的理性思考。

另外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在教师 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社会也不需要每个学生都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诗人 。国家需要80%以上的学生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工作者、劳动者,这样想来,我们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就不用逼着100%的学生去按统一的模式进行高难度训练了,同时又能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素质。

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明显地提高工

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论文 第9篇

在医院深化改革中,医 院应一切从患者的需求去思考问题,建立关心人、尊 重人的服务理念。这个理念与南丁格尔所创立的现 代护理学的真正内涵一护理是科学、艺术和爱心的 结合相一致,由此产生了整体护理的理念。整体护理 是以人为本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利益和要 求为中心,把患者看成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 等各种需要的整体人,它是对患者进行系统、全方位 的护理81。整体护理在关注患者疾病和康复功能护 理的同时,更注重维护患者的利益,关注患者所处的 家庭和社会环境,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善。整体护理是新的健康观和在此基础上 形成的现代医学模式的最完整的实践和应用。整体 护理的人本观、整体观是区别于以往任何护理模式的 最鲜明和最重要的特征。

2.2整体护理与人文精神

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 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头瓦块,而是有血有肉的 患者,护士不但要有爱心,而且还要有一双愿意工作 的手,护理工作是爱心和科学完美结合的艺术”。这 说明护理工作有非常高的伦理道德要求。整体护理 是人性化、人道化的服务,其在具体护理工作中的有 效实施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持。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 神既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 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它是一种对护理真 善美追求过程的认识和情感,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因此,人文精神与整 体护理在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价值为中心的理念上显 示出高度一致性。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 向,整体护理则是人文精神具体的实践和应用。

人道的尊重包括尊重患者的生命、维护患者的人 格和尊严、尊重患者平等的医疗权利等内容9。护理 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护理所崇尚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 尊重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意识和精神。整体护理的本 2.3培养护理的人文精神2.3.1关注整体护理中的伦理问题临床护士对伦 理问题相对忽视,影响了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重视 整体护理中的伦理问题,不但可以有效防止因对有关 的伦理问题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而致的护理失误、对 患者造成伤害而引起护理纠纷,还可有效地解决整体 护理中患者的心理问题或不良行为。当前,重点要研 究和讨论的是在临床护理中如何尊重患者权利,尤其 是尊重患者自主权的问题。患者医疗护理参与权、患 者的知情权和选择决定权、患者对医护费用合理性情 况了解、患者保密要求的合理性分析、患者拒绝治疗 和护理的行为、患者家属决定的放弃治疗或继续无效 治疗的合理性判断等都是常见的护理伦理学问题,都 需要临床护士时时予以关注和研究。

2.3.2在护理程序中融入人文精神

护理程序是整 体护理实施的基础和核心。其在应用现代护理知识 和技术服务于患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以人为本 的人道和人性化服务真正具体地贯彻到护理评估、诊 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的各个环节。

在护理程序中,护理诊断是最重要的部分。我国 基本上是引进北美护理诊断标准,其中有部分心理、社会诊断内容11(11。但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应制定 或增加一些符合我国社会、心理、文化方面特点的护 理诊断标准和内容,尤其是伦理学方面内容。许多患 者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需要用护理伦理方法来解 决。护士在护理程序的各环节中面临的问题始终要 运用明确的伦理观念去分析、评判,使自己的护理行 为符合科学和伦理学的要求。

2.3.3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

人文与社会 科学知识是整体护理必需的背景知识,是人文精神在 为患者护理服务中得以体现的必备条件和工具。很 难想象,一个虽已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技术但缺乏社 会、心理、伦理等基本知识的护士在整体护理中会有 所作为。但是,在医学院中人文教育常常被忽视。美 国著名的医学人文学家卡森批评说:“在过去50年 中,美国的医学教育几乎只注重生物医学和技术结 果医学院培养的医生和研究人员在医学理论和治疗 技术上出类拔萃,但他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的研究上却捉襟见肘。”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院 长玛莎等有关专家也强调,护理教育必须重视人文精 神的培养。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 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医学课程由自然科 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3部分组成,其中人文医学类 课程占学时比例以美国、德国最多,达20% ~ 25 %[ 111。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林菊英指出:“比 较而言,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比例显 然偏低了,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将人文、社会心理科学与医学科学统一起来,重视学生人文精 神的培养,我国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而对于在职人员,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的在职学习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护理学会、医院护理部社会科学知识课程的比例。在临床实践中收集一些 典型的护理案例,进行心理、社会、伦理、文化的综合 讨论分析,这是提高护士认识和应用这些知识能力的 行之有效的方法。

2.3.4营造人文氛围,促进护患沟通护理

人文关爱的实践121,医院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 以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 人文环境。如在称呼上不叫患者床号,而改为特定的 尊称。在书写住院须知时一改过去那种生硬的语言, 冰冷的条款,而是从关怀、尊重患者的角度去书写。 营造这种氛围最重要的是每名护士需具有人文情感 和伦理道德意识。同时,临床医生的参与和支持、医 护双方对此在认识与行为上协调一致也同样重要。 此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环境的设计和设施布置应尽 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舒适和便利。

作文评价要注重人文关怀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人文关怀;人格;写作;创新

作文教学的评价机制主要是指作文教学活动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手段。目前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辛辛苦苦给学生们的作文左批右改,写上大段的评语,学生或认真拜读,或只关注成绩,之后,都渐抛脑后,教师的辛劳付之东流。学生的作文评价,多多少少成了语文教师不得已而为之,学生又从中获益甚少的一桩苦差事。现在的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更多地关注于孩子的作文是否通顺,文笔是否花团锦簇,学生的语言越来越华丽,内容更却越来越空洞,情感也越来越虚假,这样的文章却往往能得到老师的好评。

这一切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的老师需要对作文的评价方式有一个新的认识,作文的要求不能偏离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背离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在评价孩子的作文时,不要打击孩子的写作热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的眼睛,发现孩子作文中的闪光点,在鼓励中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促进孩子作文能力的提高。对于孩子们作文的评价呈现方式,可以用等级评价,也可以加以评语;还可以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不管是哪一种作文评价方式,我们都应该注重对孩子的人文关怀。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今天学生写的作文,大部分或是为了迎合老师的口味,几乎没有学生自己的情感表达,作文变成了及其虚假的东西,写游记,就是为了表达对祖国、对家乡、对建设者的热爱、赞美之情;写身边的爱,不是父母深夜背着生病的“我”上医院,就是父母冒雨为“我”送伞;写友情,不是我借你橡皮,就是你扶我起来;写好人好事,不是让座,就是扶老人过马路,不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是感谢老师家长的悉心教导;写学习写训练,不是为祖国、为集体争光,就是勤奋向上永不放弃……这样千篇一律,空话连篇、假话当道、套话成堆的作文,我们又从何谈何真实情感?从何谈认知发展?新课标中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重视真情实感的表达。”这就要求孩子的作文内容必须是真实的,情感必须是真实的,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要求孩子在写作文时务必要求真求实。

有一次,我让学生写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大谈爸爸妈妈的“苛刻”教育,甚至于感叹生活“艰难”。究其原因,因为该同学的家长的确望子成龙心切,也有不少老师反映其父母专制的管教,学生在家庭中就难免产生消极的情绪,觉得生活“艰难”,所以他就把这种真情实感很自然地写进了作文里。由于他说的是真话,抒的是真情,但写得相当实在、真切。对此应该如何评价?我认为这位学生能写真情实感,路子对,文风正。在讲评课上,我大大肯定了这种写作态度,当然也指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不少有同病相怜之苦的学生竟对文中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积累了又一次习作素材。

二、培养学生自信地写作

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除了平时积累少外,还因为作文的条条框框太多,要求越多,作文就越容易离题,一次次的打击,让孩子再不敢动笔写作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敢写作文呢?这就要求老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对话平台,让学生重塑自信。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要让学生充满自信,那我们的作文批改就不能老是去“找碴”,而应该学会善用鼓励,让学生在作文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一个字词的运用到一个片段的描写,从文章的材料、内容、立意到学生写作的表达技巧,从工整的书写到错别字的减少,我们都应该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对文中的不足之处我们应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避免使用“不好”、“不该”、“差”等伤害学生自尊的语言,绝对禁止使用侮辱和带歧视性的语言。我们要引导学生自我欣赏,自我接纳,为自己的人生喝彩。

我曾经教过这么一位男孩子,十分好动,篮球是他喜爱的运动项目。因此,在言谈间、作文里经常提到他的篮球,可是在有关打篮球的作文里我看到的是这样的叙述:甲同学得到球传给乙同学,乙同学又传给丙同学,丙同学又传给丁同学,丁同学又传给……,最后某同学投篮,球进了!作文也写完了,这样的作文按照书面情况给予评价显然会挫伤他的积极性。

我选择了和他一同观看一场篮球赛,请他给我这个“门外汉”讲解比赛,当我带着一群孩子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他眉飞色舞,听着他滔滔不绝的讲解,相信他已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事后我告诉他:“你说得太棒了,如果你能把刚才所说的都写下来,那肯定是一篇优秀的作文!”积极向上的评价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在以后的文章中总能看到不少精彩的语句和生动的描寫。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在《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要使我们的每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条专业,它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够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

三、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也就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和才能的人。我认为作文评价应以“展现个性、创造性”为主导。作文的乐趣从何而来? 来源于生命的自我表现和个性的舒展。“太阳像是得了感冒似的变得有气无力”、“树叶在风中摆动像是跳着集体舞”、“她的嘴唇红得好像刚喝了几大杯草莓汁”……多么精彩的语句,多么独特的想象,对于这些教师就要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孩子作文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我们在作文评价中有新的观念,鼓励学生要从独特的个性化视角出发,展现其思想上的“独特性,鼓动学生在思维上要”与众不同”,写自己的作文。

上一篇:校园爆笑脑筋急转弯经典下一篇:专科生毕业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