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旅行》活动反思

2024-06-11

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旅行》活动反思(精选18篇)

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旅行》活动反思 第1篇

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旅行》教学反思

曹坊中心学校

邹冬财

《小老鼠的旅行》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小老鼠在旅行的途中发生了一件件好玩的事情,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十分具有吸引力,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纲要》指出:要创设一个幼儿想说、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看一看、猜一猜、玩一玩、学一学的过程,来引导他们进行初步的判断和想象,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我制作了一幅很大的挂图,上面把各种的动物都隐藏在图画后面,只露出儿歌中出现的部位,供幼儿观察、猜测。在幼儿经过一番观察、猜测后,我又通过拉动原来设计好的绳子,把遮挡的动物完全展现在背景图上,并引出相应的儿歌,供幼儿欣赏、学习。如此神秘、有趣的教具牢牢的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孩子们也非常投入的配合我的教学。

但很快的,他们就开始不满足于现在我来动手操作,他们来说的现状,他们也急于想试试这件新奇的教具,想亲手把动物拉出来。我发现这一情况后,马上对我的教学过程进行了随机的调整,给孩子们提供了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可是,由于我事先没预料到这一情况,以至于我把挂图挂的过高,孩子们操作起来不方便,我只能把他们抱起来,让他们可以接触到挂图。虽然这让我们的师幼关系进一步融洽,课堂气氛也变得更轻松,最终也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但却耽误了进程。

通过此次活动,我体会到:我们在进行课堂预设时,应该更深刻的考虑幼儿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及早的修改完善,才能保证课堂更顺利的进行。当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也不要惊慌,应冷静的对待,寻找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旅行》活动反思 第2篇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巩固对老牛、骆驼、大象、猪的特征; 2.在游戏情境下初步学会念儿歌; 活动准备:

1、对一些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已有初步的了解;

2、可活动的森林挂图一幅,小老鼠指偶一个;

3、轻快音乐一首以及播放设备。活动过程:

一、与小老鼠一起到大森林旅行。

“今天天气可真好,大家好,我是小老鼠,我要到大森林里去旅行了,你们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旅游呢?那我们就出发吧!“

二、根据场景,引导幼儿大胆讲述,理解儿歌内容。

1、小老鼠来到场景1,引导幼儿看场景讲述。

(1)师:你们看,这有根绳子哦!吱吱,吱吱,我要去爬绳子咯。(学说动词:爬)

(2)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吱吱、吱吱,爬绳子喽!”

(3)师:我们来看看这绳子到底是什么变得,睁大眼、仔细看好了!是什么呀?(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2、随小老鼠来到场景2,进行讲述。

(1)师:吱吱、吱吱,看,小老鼠又旅行到哪了呀?在干什么呢?

(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吱吱、吱吱,爬山峰喽!)

(2)师:猜猜看,这又会是什么呢?(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原来是骆驼的驼峰呀!)

3、随小老鼠来到场景3,进行讲述。

(1)师:吱吱、吱吱,爬管子喽!谁告诉我,小老鼠现在旅行到哪了?他在干什么呀?

(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吱吱、吱吱,爬管子喽!)(2)师:那这管子原来又会是什么呢?

(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原来是大象的长鼻子呀!)

4、随小老鼠来到场景4,进行讲述。

(1)师:吱吱、吱吱,看,这有个洞洞哦,再看看我在干什么呀?(学说动词:钻)

(2)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吱吱、吱吱,钻洞洞喽!(3)师:你们猜猜看,这洞洞原来会是什么呢?(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原来是小猪的大鼻孔呀!)

5、播放音乐,教师加上动作,并有感情朗诵

师:这次旅行太有趣了,我还要在去旅行一次,小朋友看好罗。

6、教师与幼儿一起沿着小老鼠的旅行路线进行讲述,并加上动作

师:小朋友们,我的旅行可开心了,也很好玩喔,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去旅行吗?那我们一起出发吧。

7、教师与幼儿合作,一问一答地朗诵

师:现在我来当老鼠妈妈,你们当鼠宝宝,好吗?鼠妈妈知道鼠宝宝是很聪明的,我们来玩个好玩的游戏,妈妈来说“吱吱、吱吱,爬绳子喽!”,鼠宝宝要告诉妈妈“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这样鼠妈妈就不会糊涂了,准备好了我们就出发啦!

三、小结

师:鼠宝宝们,你们可真聪明,鼠妈妈好开心!你们今天旅行得开心?今天你们跟小老鼠学会了好多本领呢,会爬绳子啦,会爬山峰啦,会爬管子啦,还会钻山洞呢!

四、延伸活动

提供动物头饰,引导幼儿能与同伴合作,分角色边游戏边朗诵儿歌。

小老鼠的旅行

小班语言活动:变色的蜗牛 第3篇

1. 能根据颜色大胆联想, 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会说短句:小蜗牛吃了×××, 变成了×蜗牛。

3.愿意参与交流, 体验故事情节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蜗牛以及绿色、黄色和红色小蜗牛的图片, 各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小蜗牛图片, 引起幼儿兴趣。

师:咦, 这是谁呀?

2. 初步理解故事, 感知其中的色彩。

(1) 师:今天天气真好, 小蜗牛打算出门去散步。小蜗牛爬着爬着, 有点饿了, 就去找吃的。

(2) 出示一只绿蜗牛。师:咦, 小蜗牛变成什么颜色了?他吃了什么变成绿蜗牛了?

幼儿根据颜色联想讲述, 如绿青菜、绿黄瓜等。

师:真有趣, 原来他是一只会变色的蜗牛。

(3) 出示一只黄蜗牛。师:小蜗牛继续往前爬呀爬呀。咦, 小蜗牛又变成什么颜色了?他吃了什么变成黄蜗牛了?

幼儿根据颜色联想讲述, 如黄香蕉、黄梨子等。

(4) 师:请你们猜一猜, 小蜗牛还会吃什么颜色的好东西呢?

启发幼儿积极思考, 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学说短句:小蜗牛吃了×××, 变成了×蜗牛。

(5) 出示一只红色蜗牛。师:我们来看看小蜗牛到底吃了什么颜色的好东西。

师:原来, 小蜗牛吃了红草莓, 变成了红蜗牛。

3. 完整欣赏故事, 体验情节变化的乐趣。

(1)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 鼓励幼儿和教师、同伴一起自由讲述故事。

4. 游戏“会变色的小蜗牛”。

(1) 教师出示卡片, 交待游戏玩法。

师:我这儿也有很多好吃的东西, 请你们每人选一张卡片, 先看一看卡片上的好东西是什么颜色的, 再说一说“小蜗牛吃了什么, 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蜗牛”。例如:小蜗牛吃了紫葡萄, 变成了紫蜗牛。

(2) 幼儿结伴讲述, 练习完整说短句。

师: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好朋友吧!看谁说得最好听。

(3) 幼儿将手中的卡片送给蜗牛。

师:我们一起把好吃的东西送给小蜗牛吧!你手中卡片上好吃的东西是什么颜色就送给什么颜色的蜗牛。红草莓送给什么颜色的蜗牛?那黄香蕉呢……

活动延伸

将各种图片投放到语言角供幼儿游戏。

附故事

变色的蜗牛

小班美术活动:小老鼠的夜晚 第4篇

幼儿喜欢游戏,是因为他们容易进入一个想象的情景,把假象的事情当做真实的事情,把自己当成了游戏中的角色,觉得任何物体都有生命,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伴。这次活动我就是通过边讲故事边作画的形式,把孩子带进故事情境,从而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让幼儿通过想象,把已了解的故事情节,用表演、模仿等形式,表现它们的形象,最后用画把它们表现出来。这样的练习,幼儿觉得生动有趣,容易接受。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故事讲述中自由作画,感知体验线条曲折、波浪、螺旋等的抽象效果。

2.愿意大胆想象,享受线条作画和手指涂色、点画的乐趣。

3.不害怕黑夜。

活动准备:

1.小老鼠手饰一个,黑色大纤画纸一张,录好的不同撞击的响声。

2.白色油画棒和黑色小纤画纸人手一份,各色水粉颜料抹布每组一份。

3.用体育教具搭成的小桥、山坡等障碍。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引起兴趣

1.教师出示老鼠指偶。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动物,你们认识它吗?

2.教师手持老鼠指偶边讲故事边表演,导入主题。

教师:这只老鼠可喜欢吃奶油蛋糕了,有一天,小老鼠去了一家蛋糕厂,那里有白色的奶油和各种果酱,还有彩色的糖果,美味极了。小老鼠一钻进蛋糕厂就大吃起来。不知不觉,天黑了,整个蛋糕厂黑乎乎的,只剩下小老鼠一个人,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评析:小班孩子在绘画活动过程中,采用讲故事、游戏化等手段,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二、演示线条画的过程

1.教师提问:

小老鼠去了什么地方?

如果你一个人在黑黑的房子里,没有一点亮光,你会不会觉得害怕?

2.教师边讲边用白油画棒在黑卡纸上一笔作画,帮助幼儿理解“一笔作画”的含义。

教师:小老鼠在黑黑的房子里走呀走呀,(播放撞击的录音)哎呀,老鼠怎么啦?可能是撞到什么?(如会撞到墙)

教师:撞到墙老鼠会怎样?(头晕,转圈等)请小朋友表演表演看。

3.老师顺着孩子表演的转圈画出圈圈的线条。

4.教师继续激发孩子想象并绘画。

教师提问:

(1)小老鼠继续在黑黑的屋子里走(播放另一种撞击的录音)哎呀又撞到什么了?(桌子的角)

(2)撞到尖尖的桌角老鼠会怎样?(会疼得叫,会抱着撞疼的地方跳脚等)

老师顺着孩子的发言画出尖齿状的线条。

(3)教师:小老鼠在黑黑的房子里还可能会撞到什么?

(4)老师跟着孩子的思路,如会撞到椅子、柜子等,依次画出螺旋线状、呈绕线圈样、弯曲呈水波样等线条。

(评析:在游戏情境中笔和手的动作,被赋予了生命力和主观意愿,幼儿觉得有趣,描绘的线条不再单调,而是变得灵动有个性。)

5.启发幼儿想象,理解一笔作画。

教师:看看小老鼠走了这么多路,这些路线是一样的吗?它们都像什么?小朋友发挥想象。

教师:你知道我的画是几笔画成的吗?请你看看中间的路线有没有断开?

教师小结:我从头到尾一笔画成,没有断过,叫“一笔作画”。

三、边讲述边手指涂色,感受手指涂色块及点画形成的效果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并进行手指涂色。

教师:小老鼠走了这么多路,有些累了,突然,黑暗中传来“喵……呜!”

原来是猫,小老鼠吓得拔腿就逃,在黑暗中乱闯。“啪嗒”什么东西打翻啦?哦,草莓酱撞翻了,教师顺着小老鼠撞翻果酱的颜色用颜料手指点色,香蕉酱撞翻了(黄色点画),西瓜酱撞翻了(红色点画),苹果酱撞翻了(绿色点画),一会儿又撞翻了彩色糖果(其他各种颜色点画),小老鼠东撞西撞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教师用手指点画,完成作品。

(评析:形象直观的语言幼儿容易理解,童话般的语言情景幼儿感兴趣。教师把技能要点的介绍融进幼儿喜欢的语言情境中,让幼儿随着介绍,如倾听故事般,理解绘画技巧。)

四、幼儿自由创编讲述,创作

1.教师再次强调“一笔作画”及涂色的要求。

教师: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找到回家的路呢?请你在黑纸上用一笔作画的方法画出来,注意是一笔作画,中间不能断开。画的时候你可以一边画一边说说小老鼠回家的经历,一边想象小老鼠撞翻了哪种果酱和糖果,你想把它点在什么地方,请你想好了再小心地点上去。

2.幼儿边创编讲述边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大胆按自己的想法表现,并提醒幼儿点色时,手指用抹布擦干净后再蘸上另一种颜料涂点。

(评析:接下来就是孩子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这次绘画活动孩子们各种线条画得很不错,各种颜料的点画运用得很棒。由此可见,一旦孩子们的注意力和情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并被给予了运用美术语言加以表现自己情感的机会,那么,不用过多地去教他们美术技能、技巧,他们也会对自己的美术创作变得积极、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幼儿没有较高的绘画技能,他们的美术作品也依然会充满着创造性和激情。)

五、展示、欣赏、讲述作品

教师:哇!小老鼠们各自找到了自己回家的路,我们来看看,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六、结束游戏

教师:小老鼠在黑黑的房子里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最后还是勇敢地找到了回家的路,我们也来做个勇敢的小朋友,走一走这些直直的小桥,像波浪一样的小山波,绕过小木桩,好啦,排好队我们出发啦。

(评析:画与话,做和说,看与讲的结合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途径,让孩子用画去说话,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

活动反思:

这次小班美术活动《小老鼠的夜晚》,在材料的运用上有些特别。首先,小朋友采用白色的油画棒在黑卡纸上来画曲折、波浪、螺旋等具有抽象效果的线条,然后再用各种颜料来请小朋友手指点画,最后出来的效果比较突出,在视觉上有冲击力,适合小班幼儿的审美特点。

本次活动我以在故事讲述中自由地作画,感知不同线条的抽象效果,享受线条作画和手指涂色、点画的乐趣为学习重点的。整个活动从孩子们的作画效果来看,小朋友都画出了形态不同的线条,点画了五颜六色的果酱。但在细节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开头导入活动,可增加小老鼠吃蛋糕情节,为下面作好铺垫;教师的小结提升语言可以更有美感和艺术感;幼儿点画时有的颜料太多,老师在讲点画技巧的时候一带而过;展示作品评价的时候,有老师提出往黑板一贴稍显呆板,可以采用三组不同底色的KT板,展板折叠形状,有立体感,孩子的作品往上一挂、一摆,多了一种艺术的味道,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美的熏陶。老师们的精彩点评让我受益匪浅,我力求在以后的活动中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其实我觉得一个活动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教得如何精彩,而在于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多少的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旅行》活动反思 第5篇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器官,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大胆猜测和表达,学会说“怎样的ⅹⅹ真好吃”。

3.感受故事结局的有趣,知道即使是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多吃。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故事PPT、苹果、香蕉、面包实物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局部猜测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动物,把它请出来好吗?看到了什么?长着圆圆耳朵、小小眼睛、长长尾巴,是谁呀?

二、运用多种感官,理解故事内容

1.依次出示小老鼠吃过的三种食物。提问:怎样的苹果?怎样的香蕉?怎样的面包?

2.同时倾听两种声音。提问:小老鼠先吃了什么?后吃了什么?为什么?

学说并讲述“脆脆的苹果真好吃”、“软软的香蕉真好吃”

3.猜测,接下来小老鼠该吃什么了?为什么?

学习讲述“香喷喷的面包真好吃”集体表演

4.吃了这么多东西,看看小老师的肚子变得怎么样啦?

5.红红的辣椒,红红的西瓜。你喜欢吃哪一个?为什么?看来你们都喜欢吃西瓜,因为西瓜甜甜的。

6.互动讲述:红红的辣椒好吃吗?赶快告诉小老鼠吧?小老鼠吃了辣椒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7.小朋友,小老鼠都吃了哪些东西,你能说出怎样的ⅹⅹ,我就把它变出来。

(梳理、教师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完整讲述)

三、感受故事结局的有趣,知道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多吃

1.小老鼠回不了家,好着急呀,鼠妈妈告诉小老鼠不能贪吃。

2.这只小老鼠不停的吃好吃的东西,它的嘴特别地——馋,是呀,它就是一只馋嘴的小老鼠。(出示故事封面)

3.你喜欢故事中的小老鼠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旅行》活动反思 第6篇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颜色的名称及与其相关的各种物品,能用“xx的xx”进行描述。

2、乐意进行大胆想象和表述。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红、黄、蓝、绿的颜色。

2、自制大图书《小老鼠学画画》、几种水果、植物等的透明无颜色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它跟你们一样也是小小的,它白天不出门,晚上出来逛,叫声吱吱吱,最怕大花猫,它是谁呢?(出示封面:老鼠)

2、提问:你看见过老鼠画画吗?它会画些什么呢?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画的是不是跟你说的一样。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进行想象,用“xx的xx”的句式进行描述。

1、观察第一幅图。

(1)师:第一只小老鼠,跳进了红色颜料桶里。它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老鼠?它画了些什么?(苹果、糖果、太阳。)是不是画了这些东西呢?

(2)引导幼儿边看边说边用动作表达。

红红的苹果圆又圆,咬一口,啊呜,啊呜。(幼儿模仿吃苹果的动作)

红红的棒棒糖,圆又圆。(幼儿随教师一起徒手画圆)

红红的太阳,天上挂。太阳是什么时间出来的?现在有太阳吗?跟太阳公公打个招呼吧!(引导幼儿说:太阳公公,你好啊!)

红红的糖果吃一口,甜不甜?笑一个让老师看看。(幼儿做甜甜的表情)

(3)师小结:小老鼠用红色的颜料画了那么多东西,真像个小画家!来夸夸它,小老鼠你真棒!

2、观察第二幅图。

(1)师:第二只小老鼠看了真羡慕,瞧,它在做什么?(第二只小老鼠跳进了黄色颜料桶里。)它画了些什么?我们把它们喊出来吧!

(2)幼儿猜测,教师逐一揭开图片:黄黄的香蕉、黄黄的小鸡、黄黄的小花,黄黄的梨。

(3)提问:还有什么是黄黄的?(揭示其他黄色的物品)

(4)师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黄黄的东西,等着你慢慢去发现哦。

3、观察第三幅图。

(1)师:第三只小老鼠,会怎么样呢?(第三只老鼠跳进了绿色颜料桶里)绿色会让你想起了什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绿颜色的东西)小老鼠到底用绿色画了什么呢?如果你认识的就大声地说出来吧!

(2)师逐一从画面中抽出绿绿的树,绿绿的叶子,绿绿的西瓜,绿绿的青菜,绿绿的青蛙。

(3)师小结:有一些东西你们想到了,有一些你们没想到小老鼠画出来了,小老鼠聪明吧?可是小老鼠觉得一个人玩真没劲,你们想跟小老鼠玩吗?

三、游戏“给水果宝宝穿衣服”。

1、介绍玩法及规则。

师:这里有很多朋友,他们还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等会儿请你们每个人找一个朋友,想想它平时最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把它放在这些有颜色的板上,好吗?

2、幼儿动手操作,师观察指导。

3、检验,纠错。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朋友都喜欢他们身上的颜色吗?

四、说说生活中的其他颜色。!.快思.教案网出处!

师:今天小朋友们给小老鼠帮了很多忙,小老鼠对我们都有奖励的,但是奖励是有要求的,它要考考你们:生活当中除了红、黄、绿色还有哪些颜色呢?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就玩到这里了,跟小老鼠们说再见,跟客人老师们说再见。

教学反思:

《小老鼠学画画》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它以老鼠画画为主题线索,生动的介绍了五中基本颜色的名称和相关的各种事物,另外故事还告诉幼儿五种颜色混合之后的结果,让幼儿初步接触到颜色混合的概念,让幼儿懂得了画画要保持画面整洁,不是所有漂亮的颜色在一起还能成为漂亮的图画,不能像小老鼠学习。而且,书的颜色比较鲜艳,每一个对开页讲一个事情,画面简洁大方,翻译过来的文字简短,语气丰富,能够吸引孩子。

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旅行》活动反思 第7篇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动物的局部进行猜测并乐意表达。

2.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旅行”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PPT:小老鼠的旅行

活动过程

1.激发去旅行的愿望(播放PPT第一张)“看,这是谁呀?”(小老鼠)“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小老鼠,你好)

“它脸上的表情怎么样?”(开心、高兴)

“它为什么这么高兴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吧!”(幼儿一起问:“小老鼠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播放小老鼠的回答——我要出去旅行

“听到了吗?”(我要出去旅行)

“哦,原来它要到好玩的地方去玩哦!那我们也跟着它一起去旅行吧!”

2.播放PPT第二张,初步感受旅行的快乐

播放画面:草地 “小老鼠带我们来到了哪里呢?”(草地)

“在草地上我们能玩什么呢?”(捡树叶、跳一跳、做游戏)一起做做动作。

“咦?小老鼠哪去了?”“我们一起叫一下吧!”(小老鼠,你在哪里呀?)

3.播放PPT后半部分,尝试根据动物的局部进行猜测

(1)画面一:爬象鼻子 “噢,原来小老鼠在这里呢!它在干什么呀?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吧!”

“小老鼠,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我在爬管子呢!

“那我们也跟着小老鼠爬一爬吧”“怎么爬呢?”个别幼儿尝试做一做动作。

请幼儿一起随老师做“爬管子”的动作。

“那小老鼠爬的到底是不是管子呢?”幼儿猜测。(幼儿说“大象”,师引导幼儿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播放大象的半身图、全身图,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哇,猜对了)

(2)画面二:爬驼峰 “小老鼠真顽皮,它又找到好玩的地方了,看,它又在玩什么?”

问一问:“小老鼠,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我在爬山峰呢!

幼儿尝试做一做动作。

请幼儿一起做“爬山峰”的动作。

“小老鼠真的是在爬山峰吗?”

幼儿猜测。(牛鼻子……猜不出,点击出示骆驼的半身图,就有幼儿说出是骆驼了,及时追问为什么,加深幼儿的印象)

播放骆驼的半身图、全身图,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

(3)画面三:爬牛尾巴

“看,它在玩什么呀?”“谁来问问看?”

个别幼儿问,然后大家一起问:“小老鼠,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我在爬绳子呢!

“爬绳子的时候手要怎么样?”(抓紧绳子)个别幼儿尝试做一做动作。请幼儿一起做“爬绳子”的动作。

“小老鼠真的是在爬绳子吗?”幼儿猜测。(狮子的尾巴,牛的尾巴,拖把)

播放牛半身图、牛全身图,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哦,原来是牛尾巴哦)

(4)画面四:穿鹿角 “现在,小老鼠又在玩什么呀?”

问一问:“小老鼠,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我在穿树林呢!个别幼儿尝试做一做动作。(腰要弯下来一点,手伸向前,穿来穿去)

请幼儿一起做“穿树林”的动作。“我们这么多人一起去穿树林,可要当心别撞到一起哦!”

“小老鼠到底是不是在树林里玩呢?”幼儿猜测。(鹿的角,梅花鹿的角)

播放梅花鹿的半身图、全身图,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哇,又猜对了)

4.完整欣赏、讲述.“今天小老鼠带我们玩了哪些好玩的,一起来说一说吧!”

边观看PPT边讲述:“吱吱吱,小老鼠爬管子喽,哦,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吱吱吱,小老鼠爬山峰喽,哦,原来是骆驼的驼峰;吱吱吱,小老鼠爬绳子喽,哦,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吱吱吱,小老鼠穿树林喽,哦,原来是梅花鹿的角。”

5.结束:“今天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去旅行开心吗?”“有点累了吧!”

“看,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还没去呢!”逐个出示四种动物的局部(长颈鹿的脖子、乌龟的背、斑马的身体、老虎的背),幼儿交流。

“下次我们再一起去探险吧!”

教学反思

小班的孩子喜欢做一做,动一动,所以在完整的念儿歌时,我加入了手的动作,不仅让幼儿容易识记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爬绳子,爬山坡,滑滑梯,钻树林这些动作都让孩子很是喜欢。也在动作中将这首儿歌学会了。

每一个活动的设计都应该是服务于孩子的,孩子也是活动效果的最优检测者!

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旅行》活动反思 第8篇

一、小老鼠进城中幼儿学习成果统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社会领域分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 下面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人际交往。

1.能与同伴友好相。

具体指标为:A能成功地与同伴合作游戏和做事, 能帮助解决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冲突;B能与同伴合作游戏和做, 并能用适宜的方法解决与同伴的冲突;C能与同伴一起游戏, 如发生冲突时经老师帮助能和解。

幼儿与伙伴友好相处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也是实现幼儿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途径。15名幼儿全部达到A项指标, 所占比例为100%, 表明15名幼儿能与伙伴友好相处往的能力发展得很好。

2.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 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小老鼠进城中, 对老师提出的较复杂的问题积极思考并主动寻找解决的方法的幼儿所占比例为20%; 完成有难度的任务时有信心的幼儿所占比例为33%;完成稍有难度的任务时有信心的幼儿所占比例最少, 为14%;完成简单任务时有信心的幼儿所占比例最多, 为33%。 可见在自信心的培养上还需要继续努力, 让更多的幼儿增强自信心。

当今幼儿缺乏独立能力, 依赖性强, 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所以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至关重要。 幼儿独立能力的形成,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小老鼠进城的游戏中, 大部分幼儿在老师鼓励和要求下能独立做事情, 占60%;有27%的幼儿自己做能做的事情不请求别人帮助, 独立性最好的有两位幼儿, 他们喜欢独立做事情和独立思考问题, 遇到困难也能坚持, 仅占13%。

(二) 社会适应。

在游戏中, 中班15位幼儿全部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主动克服困难, 据占比例为100%, 这表明15名幼儿坚持性都非常好。幼儿的表达与控制情绪教育对长大后的情绪认知及情绪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15名幼儿中一般情绪状态良好, 用恰当的方式对不同的情景作出适宜的情绪反应的有14位, 所占比例高达93%, 仅一位幼儿是一般情绪状态较好, 用较平和的方式表达情绪, 一般能控制消极情绪。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 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调查的15名幼儿中, 13名都能自觉遵守并维护规则, 其余两名也能自觉遵守规则, 全部幼儿都不用提醒就能自觉地遵守规则, 可见遵守规则教育的成效十分显著。

二、小老鼠进城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结果分析

(一) 幼儿社会适应方面表现优异。

经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在坚持性和合作交往方面的数据最有利, 所有的幼儿在坚持性和合作交往评价项目中都展现出最佳表现。 15名幼儿都能在较长时间内主动克服困难, 都能成功地与同伴合作游戏和做事, 帮助解决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冲突。 对于表达与控制情绪和遵守规则, 大部分的幼儿表现都很好, 仅有一两位幼儿表现略差。 如93%的幼儿都是一般情绪状态良好, 能用恰当的方式对不同的情景作出适宜的情绪反应;87%的幼儿都能自觉遵守并维护规则。 由此可见, 对幼儿社会领域的坚持性、全作交往、与控制情绪及遵守规则教育非常成功, 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二) 幼儿自立自信有待加强。

数据中不利的情况是在独立性和自信心方面, 15名幼儿的发展不均衡, 各层次的幼儿都有, 只有少数幼儿独立性和自信心发展较好, 发展较落后的幼儿多于发展较好的。 由此可见,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 要更注重引导幼儿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发展, 提高幼儿的独立性, 增强自信心, 让每一位幼儿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由此可见, 在培养幼儿的自立、自信方面有待加强。

三、加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对策

(一) 加强引导与支持, 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对幼儿社会方面的培养与学习中, 人际交往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小老鼠进城的游戏, 为幼儿创造与同伴合作交往、相处的好机会, 锻炼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但是在培养幼儿自立、自信方面的效果则不太好。 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加强引导与支持, 培养幼儿的自立与自信。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这是一个教师不可能替代但能施加强有力影响的过程。 为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师的支持是儿童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必须得到足够的尊重。 一方面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 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 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由此引起并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 老师充满爱与温暖的支持与引导, 可以促进幼儿的自立、自信, 进而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 换位思考, 培养幼儿控制情绪的能力。

老师要尊重幼儿, 教会幼儿换位思考来培养幼儿控制情绪的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 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 学习理解别人。如引导幼儿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 你怎么想? ”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与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所扮角色的心情, 从中学习理解别人。 和幼儿一起谈谈他的好朋友, 说说喜欢这个朋友的原因, 引导他们多发现同伴的优点、长处。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幼儿控制情绪的能力。

(三) 尊重幼儿, 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

小班艺术活动:小老鼠上灯台 第9篇

《小老鼠上灯台》这首歌曲节奏感强,歌词简短而且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简短的几句话就能概括出“小老鼠偷油遇猫”的情景。虽然是一首歌曲,但故事情节很完整,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表演。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借助灯台投影理解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尝试用动作表现情节。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灯台、聚光灯、小老鼠指偶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做小手游戏,引起兴趣,初步感知乐曲

(通过小手游戏,让幼儿在玩中进入了情境,开始了感知音乐节奏的学习。)

二、理解歌曲,初步感知

1.师:瞧谁来了!

我是一只可爱的小老鼠,从我出生起,就听一位老奶奶抱着她的小孙子,唱着这样的歌谣。(说歌词)

我从来没有吃过油,这油到底是什么味道的?(说歌词)

突然一个可怕的声音,谁来了?小老鼠吓得怎么样?

2.大花猫走了吗?小老鼠又出来了。(念儿歌)

(评析:以投影的方式让小老鼠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孩子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到投影屏幕上,他们迫切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为幼儿理解歌曲奠定了基础。)

三、学唱歌曲,动作表现

1.出示指偶,学唱歌曲。

我是小老鼠,小朋友们好!我们做个朋友好吗?

(1)谁来做我的大灯台?唱——

(2)还有谁愿意做我的大灯台?发手偶,都变成了小老鼠。唱——

2.肢体表现

(1)小老鼠们,我们一起去找油吃吧!唱——

(2)你的小老鼠有没有吃到油?我吃到草莓味的油,你吃到的油是什么味的?

(3)尝试用身体各部位当灯台演唱

除了手臂,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当灯台。比如头、腿、肩等。

(评析:通过让幼儿配上肢体、戴上指偶等形式让幼儿学唱歌曲。避免单一呆板的逐句教唱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四、游戏“找灯台”

1.第一次游戏。

听说外面有大灯台,走,我们一起爬大大的灯台去,走路要轻轻的,猫出现赶紧躲回家里。大花猫走了吗?我们再去找大灯台,好吗?

2.第二次游戏。

跳水沟,走小桥,哇,这里有一座好高的灯台,我们准备好爬大灯台了。

(评析:在这个游戏中,围绕“找灯台,大花猫来了”这一游戏情节来巩固学唱歌曲,幼儿在游戏中真正体验到了“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教学效果分析:

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重、难点。将整个活动都贯穿于角色扮演与游戏当中。

活动体现了三大亮点:

1.通过投影方式操作小老鼠上灯台,这样更直观、形象,具体的事物往往更容易接受,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歌词的内容,突破了难点。

2.通过指偶表演,给幼儿表现的机会,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小班语言:小老鼠的旅行 第10篇

1、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想象的快乐。

2、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初步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到(七)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一):十二生肖

1、XX年新的一年到了,在这十二只动物里谁最开心呢?(放大小老鼠)

2、小老鼠最开心,因为XX年是它的本命年,是鼠年。它最大。

二、出示课件(二)

1、老师:小老鼠很开心,所以它要去旅行了。(最好是一只背着旅行包的小老鼠)

2、老师:可是到哪里去旅行呢?小朋友给它想想看。让幼儿大胆表达。

老师小结:那么我们来看看。

三、出示课件(三):牛尾巴

1、老师:咦!这是什么呀?小老鼠这是在那里旅行啊?

让幼儿想象表达。

2、揭开谜底:噢,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四、出示课件(四):驼峰

1、老师:咦!这是什么呀?小老鼠这回又到哪里去旅行了?让幼儿大胆想象表达。

2、揭开谜底:原来是骆驼的驼峰呀!

五、出示课件(五):大象的长鼻子

1、老师:咦!这是什么呀?小老鼠这回又爬到哪里去了?让幼儿大胆想象表达。

2、揭开谜底:原来是大象的长鼻子呀!

六、出示课件(六):“树林”

1、老师:这是什么?这回小老鼠又到哪里去旅行了?让幼儿大胆想象表达。

2、揭开谜底

七、出示课件(七):“地洞”

1、老师:这是什么?这回小老鼠又到哪里去旅行了?

2、揭开谜底

八、老师:今天小老鼠真开心,它到了好几个地方去旅行了。老师边放课件边完整念一遍儿歌。幼儿一起跟着念。

九、老师:小老鼠出去旅游真开心!我们也学小老鼠出去旅游吧!

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魔术棒教案 第11篇

1、感受故事中“魔术棒”的神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短句“××,××,长长长。”“××,××,缩缩缩。”并发准“长”和“缩”的音。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魔术表演,并对“魔力”有初步的了解。

2、材料准备:(1)小花在魔术棒指挥下变大变小的课件及故事课件。(2)由废旧收音机天线或荧光棒中的发光灯管等制作而成的“魔术棒”。

活动过程:

一、以小老鼠的魔术棒引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好!我是小老鼠奇奇。我有一根神奇的魔术棒,它有什么神奇的本领呢?请你们猜猜看。

二、结合小花在魔术棒指挥下变大变小的课件,引导幼儿感受魔术棒的神奇,学习短句:“××,××,长长长。”“××,××,缩缩缩。”

师:小老鼠的魔术棒到底有什么本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师:小老鼠用魔术棒让小花怎么变的?

师:猜猜看,小老鼠让小花变大时会说什么呢?

(幼儿结合课件学习“××,××,长长长”“××,××,缩缩缩”的句式。)

三、分段演示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感知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

师:瞧,小老鼠带着这根神奇的魔术棒出门了!它在路上会遇到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故事课件一的前半段。)师:小老鼠带着魔术棒来到树下发生了什么事?它会怎么办?

师:谁能用刚才学过的魔语来说一说?

2、感知理解故事的后半部分。

(播放故事课件二的前半段。)

师:小老鼠带着魔术棒来到草地上,看见小鸡、小狗在玩。这时,发生了什么事?

师:哦,雨下得可真大呀!小鸡、小狗没地方避雨,心里可着急了。小老鼠看到蘑菇后说“我有办法了”。你们猜猜小老鼠想到了什么办法?

师:那它把蘑菇变大时怎么说?

四、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故事,能较清楚地说出魔术棒前后两次的用途。

师:老师把刚才发生的事编成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教师有感情地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师:第一次,小老鼠用魔术棒帮助了谁?是怎么帮助的?

幼:第一次,它帮助自己把树变小拿到帽子。

幼:后来它又把树变大。

师:第二次,它用魔术棒帮助了谁?是怎么帮助的?

幼:第二次,它帮助小鸡和小狗,把蘑菇变成雨伞避雨。

幼:雨停了,小老鼠又把蘑菇变小。

2、结合课件再次完整欣赏故事,理解、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再一起来听听吧。

(教师结合课件边演示边讲述,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

幼:小老鼠的魔术棒会变魔术。

幼:我喜欢小老鼠,它会用魔术棒拿帽子/会帮助小鸡、小狗避雨……

师:原来小老鼠不仅用魔术棒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小鸡、小狗,大家都很开心。

五、结束活动

师:小老鼠在帮助了小鸡、小狗后继续往前走,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小老鼠还会用魔术棒帮助谁呢?请你们回去想一想,然后接着往下编。

活动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魔术棒教案 第12篇

提问:小老鼠带着魔术棒来到草地上看见小鸡、小狗在玩,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小老鼠会用什么办法帮助小鸡、小狗呢?

播放后半段,引导幼儿运用“××××缩缩缩”和“××××长长长”的句式。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利用flash动画的方式,采用分段演示课件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小老鼠如何借助“魔术棒”帮助同伴解决困难这一内容。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有效的帮助幼儿在直观、形象中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一)提问: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小老鼠第一次用魔术棒帮助了谁?第二次又用魔术棒帮助了谁?

(二)结合课件再次完整欣赏故事。

小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乌龟 第13篇

爬行是幼儿喜爱的运动。爬的形式有多种, 如手膝着地爬、手脚着地爬、正爬、退爬、曲线爬等, 无论何种形式的爬都能增强幼儿四肢肌肉、背部肌肉和腹部肌肉的力量, 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敏度和协调性, 从而较好地发展幼儿的耐力素质。结合我班幼儿的实际年龄特点, 我设计了这节小班爬行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习手膝着地爬, 锻炼四肢力量。

2. 发展全身协调能力和动作的灵敏性。

3.培养遵守规则、相互谦让的良好行为品质, 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准备

两长、一短的塑料通道3个, 海绵做的圆形粮食, 数量是幼儿人数的3倍多。

活动过程

1.做小动物模仿操, 引出主题———快乐的小乌龟。

2. 幼儿在创设的情景中练习直线爬、曲线爬。

师:小乌龟游泳时咕噜噜吐泡泡, 那它是怎样走路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师带幼儿在创设的情景中练习爬行:

(1) 过小桥 (直线爬) 。

(2) 过弯弯曲曲的小路 (曲线爬) 。

(3) 过草地 (自由爬) 。

(4) 大灰狼来了, 幼儿全体趴下不动。

3. 幼儿动脑筋在场地中用各种方式爬行。

师:爬的动作有很多, 想一想你还会怎么爬, 自己去试一试, 看谁的方法多。

幼儿在场地中练习各种方式的爬, 如往前爬、退爬、侧爬、转圈爬、匍匐爬、手脚着地爬。

4. 听信号用各种方式爬。

师:你们真是快乐、聪明的小乌龟, 想出了这么多爬的方法。老师要和你们做个游戏, 我拍铃鼓你们来爬, 老师拍得快, 你们就快快爬;老师拍得慢, 你们就慢慢爬。

5. 游戏“帮鸡妈妈运粮”。

讲解玩法:天要下雨了, 鸡妈妈的粮食在地道那面晒着呢, 要是被雨淋湿了就不能吃了, 请小乌龟帮着运粮。要从通道爬到晒场, 将粮食驮在自己背上, 再从山洞旁边的草地上爬回来。反复运, 直到把粮食运完为止。

游戏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通道去运粮。

小班语言活动:小蛋壳的故事 第14篇

一天早晨,多多很开心地对身边的小伙伴们说:“我奶奶家的母鸡孵出了四只黄黄的鸡宝宝,好可爱!”其他小朋友很羡慕地问他:“那可孵出小鸭了呢?”多多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小伙伴说:“鸡妈妈孵出的宝宝就是小鸡!”小伙伴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开来:“噢!知道了,那小鸭要鸭妈妈孵出来。”“还有哪些动物从蛋壳里孵出来呢?”听着孩子之间的对话,我想起富有童趣、情节简单故事《小蛋壳的故事》,这个故事很适合用于小班教学。

活动目标:

1.喜欢听简短的故事,理解故事中发生的关于小蛋壳和其它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情节,感受小蛋壳从伤心到开心的心理变化。

2.知道不同的动物居住的地方,能帮助自己熟悉的动物找到合适的家。

活动准备:

已获得了一些有关动物的名称、生活习性等知识经验、《小蛋壳故事》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画有哭泣表情的鸡蛋壳

师:“这是谁呀?为什么会哭呢?发生了什么事?”

二、播放动画课件,教师完整讲述《小蛋壳的故事》

三、分段欣赏故事并提问

(一)欣赏课件一:“小鸡出壳”

师:①小蛋壳以前是谁的家?

②一阵大风吹来小鸡躲在哪里了?

(二)欣赏课件二:“伤心的小蛋壳”

师:①现在哪里是小鸡的家了?

②小鸡不要小蛋壳了,小蛋壳心里怎么样呢?

③后来小蛋壳有什么想法?那他第一个碰到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欣赏课件三:“遇见蜜蜂阿姨”

师:①小蛋壳碰到谁了?

②他怎么喊蜜蜂的?蜜蜂是宝宝吗?应该怎么称呼蜜蜂呢?

③蜜蜂阿姨要小蛋壳做她的家吗?为什么呢?

④哪里是蜜蜂阿姨的家?

小蛋壳继续寻找,这次遇到了谁呢?

(四)欣赏课件四:“蚂蚁姐姐住泥洞”

提问同上。

(五)欣赏课件五:“荷叶上的青蛙”

师:①谁在呱呱地唱这么好听的歌?

②小蛋壳怎么喊青蛙的?青蛙是宝宝吗?青蛙是个大男生,该怎么称呼青蛙呢?

③青蛙哥哥要小蛋壳做他的家吗?为什么呢?

④你们说青蛙哥哥的家在哪里?

青蛙哥哥也不需要小蛋壳,小蛋壳心里感觉怎么样?(伤心、难过)他继续寻找。

(六)欣赏课件六:“自己有家的蜗牛”

师:①小蛋壳在草地上看到谁慢慢地爬来了?(蜗牛)

②他怎么喊蜗牛的?蜗牛是宝宝吗?蜗牛是个慢慢的小男生,该怎么称呼蜗牛呢?

③蜗牛弟弟要小蛋壳做他的家吗?为什么呢?

④哪里是蜗牛弟弟的家?小蜗牛会怎么说呢?

蜗牛弟弟也不需要小蛋壳。这时天空中飞过来了什么?

(七)欣赏课件七:“小蛋壳做摇篮”

师:①看看谁飞过来了?

②金龟子妈妈是怎么说的?

(八)欣赏课件八:“开心的小蛋壳”

师:①小蛋壳可以当成金龟子宝宝的什么?

②金龟子宝宝躺在小蛋壳里面,小蛋壳心情怎么样了?

③小蛋壳为什么会开心?小蛋壳最后变成了谁的家了?

四、小结故事内容

师:“蜜蜂、蚂蚁、蜗牛、青蛙的家分别在哪里?”

(提醒幼儿用完整的话讲述)

五、游戏:“帮小动物找家”

①出示动物家的课件,教师:“这里有大树、草地和小河,有一些小动物迷路了,他们的家在哪里呢?你们想想把它送回哪个家最合适!”

②幼儿互相说一说,小动物的名称,他们都住在哪里?

小班语言教案:小老鼠的旅行 第15篇

1.尝试根据动物的局部进行猜测并乐意表达。

2.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旅行”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PPT:小老鼠的旅行

三、活动过程

1.激发去旅行的愿望

(播放PPT第一张)“看,这是谁呀?”(小老鼠)“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小老鼠,你好)

“它脸上的表情怎么样?”(开心、高兴)

“它为什么这么高兴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吧!”(幼儿一起问:“小老鼠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播放小老鼠的回答——我要出去旅行

“听到了吗?”(我要出去旅行)

“哦,原来它要到好玩的地方去玩哦!那我们也跟着它一起去旅行吧!”

2.播放PPT第二张,初步感受旅行的快乐

播放画面:草地

“小老鼠带我们来到了哪里呢?”(草地)

“在草地上我们能玩什么呢?”(捡树叶、跳一跳、做游戏)一起做做动作。

“咦?小老鼠哪去了?”“我们一起叫一下吧!”(小老鼠,你在哪里呀?)

3.播放PPT后半部分,尝试根据动物的局部进行猜测

(1)画面一:爬象鼻子

“噢,原来小老鼠在这里呢!它在干什么呀?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吧!”

“小老鼠,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我在爬管子呢!

“那我们也跟着小老鼠爬一爬吧”“怎么爬呢?”个别幼儿尝试做一做动作。

请幼儿一起随老师做“爬管子”的动作。

“那小老鼠爬的到底是不是管子呢?”幼儿猜测。(幼儿说“大象”,师引导幼儿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播放大象的半身图、全身图,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哇,猜对了)

(2)画面二:爬驼峰

“小老鼠真顽皮,它又找到好玩的地方了,看,它又在玩什么?”

问一问:“小老鼠,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我在爬山峰呢!

幼儿尝试做一做动作。

请幼儿一起做“爬山峰”的动作。

“小老鼠真的是在爬山峰吗?”幼儿猜测。(牛鼻子……猜不出,点击出示骆驼的半身图,就有幼儿说出是骆驼了,及时追问为什么,加深幼儿的印象)

播放骆驼的半身图、全身图,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

(3)画面三:爬牛尾巴

“看,它在玩什么呀?”“谁来问问看?”

个别幼儿问,然后大家一起问:“小老鼠,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我在爬绳子呢!

“爬绳子的时候手要怎么样?”(抓紧绳子)个别幼儿尝试做一做动作。

请幼儿一起做“爬绳子”的动作。

“小老鼠真的是在爬绳子吗?”幼儿猜测。(狮子的尾巴,牛的尾巴,拖把)

播放牛半身图、牛全身图,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哦,原来是牛尾巴哦)

(4)画面四:穿鹿角

“现在,小老鼠又在玩什么呀?”

问一问:“小老鼠,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我在穿树林呢!

个别幼儿尝试做一做动作。(腰要弯下来一点,手伸向前,穿来穿去)

请幼儿一起做“穿树林”的动作。“我们这么多人一起去穿树林,可要当心别撞到一起哦!”

“小老鼠到底是不是在树林里玩呢?”幼儿猜测。(鹿的角,梅花鹿的角)

播放梅花鹿的半身图、全身图,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哇,又猜对了)

4.完整欣赏、讲述.

“今天小老鼠带我们玩了哪些好玩的,一起来说一说吧!”

边观看PPT边讲述:“吱吱吱,小老鼠爬管子喽,哦,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吱吱吱,小老鼠爬山峰喽,哦,原来是骆驼的驼峰;吱吱吱,小老鼠爬绳子喽,哦,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吱吱吱,小老鼠穿树林喽,哦,原来是梅花鹿的角;。”

5.结束:“今天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去旅行开心吗?”“有点累了吧!”

“看,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还没去呢!”逐个出示四种动物的局部(长颈鹿的脖子、乌龟的背、斑马的身体、老虎的背),幼儿交流。

小班语言:小老鼠旅行记 第16篇

设计意图:小老鼠是幼儿特别喜欢的小动物,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小老鼠去旅行”的游戏情境,着重体现一个“小”字,从小老鼠的角度出发,来到一些特别的地方去旅行,其实是其他一些体形偏大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应该说是充满了趣味性。它的精妙之处在于将动物典型特殊的形象特点与儿童生活中常见的游戏玩物巧妙联系,让幼儿通过物体的形态来猜测、判断是哪种动物,如:“洞洞”对应的是大肥猪的鼻孔;“管子”对应的是大象的鼻子;“树林”对应的是梅花鹿的角等。一方面巩固了幼儿对动物特征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这样的学习内容、方式是非常适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的。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进行初步判断、想象,并乐意达。2.理解儿歌主要内容,体验其诙谐性,初步学说儿歌。3.在情景中感受“旅行”的快乐。活动重点:理解儿歌主要内容,初步学说儿歌。活动难点:能根随画面进行初步判断、想象。活动准备:ppt:小老鼠旅行记活动过程:一、激发去旅行的愿望:今天呀,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会是谁呢?(播放ppt第一张)“噢,原来是小老鼠,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小老鼠,你好!)“谁能猜出小老鼠今天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它为什么这么高兴呢?”,“我们还是来问问小老鼠自己吧!”(小老鼠,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呀!)(播放小老鼠的回答——吱吱吱,我要出去旅行)“听到了吗?要去旅行,要到好玩的地方去玩哦!那我们也跟着它一起去吧!”(师幼表演唱郊游歌去旅行)〖活动一开始就利用ppt将本活动的主要角色——小老鼠呈现在小朋友的面前,并通过自然地与小老鼠打招呼,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小老鼠之间的距离。小老鼠的表情那么高兴,说话的声音那么神气,也感染了幼儿的情绪,使“我们也跟着它一起去旅行”顺理成章,也就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二、播放ppt第二张(草地),初步感受旅行的快乐:“哇,小老鼠带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草地上)“在草地上我们能玩些什么呢?”(蹦蹦跳跳、闻闻花香、做游戏)一起做做动作。“咦,小老鼠哪里去了?大家快叫一下!”(小老鼠,你在哪里?)〖这是一个过渡环节,如果没有这一部分,小老鼠后面“爬绳子”的动作就会显得有些突兀。因为草地是户外比较常见的场所,可以让幼儿产生很多的联想,再加上一起做动作,使幼儿很快就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旅行”的氛围也一下子被烘托了出来。后面的“小老鼠哪去了”的环节,更是激发起了幼儿的好奇心,使活动顺利进入到主要部分。〗三、播放ppt后半部分,尝试根据动物的局部进行猜测:1.画面一:钻猪鼻孔“噢,原来在这里,它在干什么呀?”,“我们来问问小老鼠吧。”“小老鼠,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我在钻洞洞呢!“看小老鼠得意的样,真的很好玩吗?该怎样钻呢?”(请一幼儿示范)“走,我们也钻洞洞去。”(师幼一起随音乐做“钻洞洞”的动作)(播大肥猪打喷嚏声———阿嚏…阿嚏…谁弄得我的鼻子痒痒的)“小老鼠钻的是洞洞吗?怎么会有这种声音?到底会是谁呢?”(幼儿猜想)播大肥猪的鼻孔至全身,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哦,原来是大肥猪的鼻孔)“让我们把小老鼠钻洞洞的事,用一句话说完整吧”(吱吱吱,小老鼠钻洞洞喽,哦,原来是大肥猪的鼻孔)“咦,小老鼠又到哪里去了?”2.画面二:爬象鼻子“跑这里干什么来啦?”,“谁来问问?”“小老鼠,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我在爬管子呢!“爬管子?一定很滑,要小心呦!”,“来,一起爬管子了。”(师幼随音乐做“爬管子”的动作)“小老鼠爬的到底是不是管子呢?”(幼儿猜测)“哦,真的是大象的鼻子吗?”播大象的局部到全身,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哇,猜对了)“那我们一起把话说完整吧”(吱吱吱,小老鼠爬管子喽,哦,原来是大象的鼻子)3.画面三:穿鹿角(播小老鼠的呼救声——救命啊、救命啊….这么多树该怎么出去啊!)“小老鼠穿树林,好像出事了,我们快找找去。”师幼随音乐做“穿树林”的动作。(腰要弯下来一点,手伸向前,穿来穿去)“小老鼠穿的是树林吗?”,“那会是什么呢?”(幼儿猜测)播梅花鹿的角至全身,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哦,原来是梅花鹿的角)“谁能把话说完整呢?”请一幼儿尝试(吱吱吱,小老鼠穿树林喽,哦,原来是梅花鹿的角)“真是一只有趣的小老鼠,想知道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吗?”4.画面四:爬牛尾巴 “看,它又在玩什么了?”我们来问问小老鼠:“小老鼠,你在玩什么呀?”——吱吱吱,我在爬绳子呢!“爬绳子,怎样爬呢?”(抓紧绳子)师幼一起随音乐做“爬绳子”的动作“小老鼠爬的是绳子吧?”(幼儿猜测)播牛尾巴至牛全身,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哦,原来是牛尾巴)“一起来把话说完整吧”(吱吱吱,小老鼠爬绳子喽,哦,原来是奶牛的尾巴)〖这是本次活动的主要部分,不但通过观察局部猜测出了相应的动物,还进行了讲述、交流,积累了猜测的经验,这就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同时,每个画面给了幼儿不同的动态感受,在引导幼儿学习动作的同时,充分地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而且是跟着小老鼠一起去,使幼儿在兴趣的支配下,自主地获得了知识。这个环节中,四个画面的呈现虽然感觉有些雷同,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因为四个画面中小老鼠的动作和“旅行地点”的本质不同,同样使孩子们始终兴趣盎然。还因为四个画面的类似,增加了他们表达的自信,对于完成“乐意表达”的目标是非常有效的。〗四、完整欣赏,学说儿歌:“今天小老鼠带我们玩了哪些好玩的,一起来说一说吧!”师幼边观看ppt边动作说儿歌:“吱吱吱,小老鼠钻洞洞喽,哦,原来是大肥猪的鼻孔;吱吱吱,小老鼠爬管子喽,哦,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吱吱吱,小老鼠穿树林喽,哦,原来是梅花鹿的角;吱吱吱,小老鼠爬绳子喽,哦,原来是奶牛的尾巴。”“说的真不错,如一首儿歌,给儿歌起个名字吧,叫什么呢?”(师幼一起给儿歌起名。)师幼再次完整边说儿歌,边动作。〖这是对幼儿猜测过程的提炼和总结环节,帮助整理已经积累的经验,并且引导他们大胆地讲述,体现了本活动的领域定位,也给了幼儿一个完整的体验。〗五、结束:“今天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去旅行开心吗?”,“有点累了吧!”“看,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还没去呢!”逐个出示三种动物的局部(长颈鹿的脖子、乌龟的背、老虎的身体),幼儿交流。“想去吗?”,“老师跟小老鼠约好了,等下次再去旅行,我们还一起去”。“好啦,就让我们期待着下次之旅吧!”〖最后的环节是整个活动的结束,又是下个活动的起点,三种动物局部图片的逐个出示又一次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从幼儿的表情和语言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猜测的自信,这也是对他们是否领悟到猜测技能的考察。〗

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旅行》活动反思 第17篇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愿意尝试用比较合适的动词来说一说小动物们摘果子的不同方法,感知它们摘果子的先后顺序。

2、知道和朋友分享果实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小老鼠摘果子》PPT;视频。

经验准备:认识故事中常见的动物,能正确说出他们的名称,尤其是“海豹”。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愿意尝试用比较合适的动词来说一说小动物们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1、教师出示单幅图画P1:果树和老鼠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师:你看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讲述,如果讲到树,教师补充:这是一棵果树。追问:树上有多少果子呢?——引导幼儿一起来数一数树上果子的数量;如果幼儿讲到老鼠,继续提问:小老鼠在想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放大老鼠图片,便于幼儿观察,重点指导幼儿观察老鼠的表情])

(2)教师小结:有一天,一只小老鼠来到一棵果树下,它看到这些果子红红的,真想吃呀!

(3)师:小老鼠很想吃,可是它为什么不摘呢?(小老鼠很小,够不到)

(4)过渡:可是许多小动物等不及想吃果子,它们是谁?是怎么摘果子的呢?

2、教师出示《小老鼠摘果子》动画前部分,看完提问(重复上面提问):你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摘果子了,它们是谁?是怎么摘果子的?

PPT:幼儿说到一个点出一个小动物,放大它摘果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A:小鸟单幅动物形象图片。

师:它是怎么摘果子的?(幼儿讲述,教师在幼儿的话上补充:我们可以用一个更好听的词来说“衔走一颗果子”?引导幼儿一起来说一说;加上肢体动作完整学说句子“小鸟飞过来,衔走一颗果子”;“有的小鸟忘了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了,没能成功衔走果子,我们再来试一试,好吗?”再次边说边做动作,加深幼儿对动词“衔”的理解。)

师:现在树上还有几颗果子?(点数,现在树上还有6颗果子)

B:大象单幅动物形象图片。

师:是怎么摘果子的呢?你能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吗?

大象长鼻子一伸还是没有摘到果子呀,他还要做什么动作呢?(重点帮幼儿提炼丰富词汇“卷”)——个别讲述

分男、女说;集体说,引导幼儿说一说大象是怎么摘果子的,边做动作,边说。

师:现在果树上还有几颗果子呢?(数一数、说一说)

C:蛇单幅动物形象图片。

师:还有谁也来摘果子了?

蛇爬啊爬,咬下了一颗果子。

D:猴子爬上树,摘下了一颗果子。

E:鳄鱼比较难说,可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示,再此基础上,鳄鱼长尾巴一扫,扫下了一颗果子。(甩也可以)

3、教师出示图片:一棵树,树上两个果子。

提问:现在树上还剩几颗果子?(数一数,说一说“树上还有两颗果子”)

师:最后还剩两颗果子的时候,小老鼠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小老鼠会想什么办法摘果子?

请幼儿讨论:小老鼠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4、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那么多的好办法!那故事中小老鼠是怎么摘到果子的呢?

教师出示后半部分动画:海豹顶、抛小老鼠。

引导幼儿说一说海豹和小老鼠是怎么合作摘到果子的。

教师小结:小老鼠和海豹你一个,我一个,和朋友分享果实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完整播放动画幼儿,欣赏故事《小老鼠摘果子》。

师:故事的名字叫《小老鼠摘果子》,我一起完整地听一听,好吗?

三、感知摘果子的先后顺序。

1、师:小动物们排好队,还想吃果子呢,要说对方法才能吃哦!(个别加集体,完整句式重复故事内容,感知数量由多到少的变化。)

2、延伸活动:等会我们也去外面玩“摘果子”的游戏,好吗?

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旅行》活动反思 第18篇

在小班语言活动中, 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水平处于一个较低层次, 且注意力难于集中, 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的渲染、故事PPT或动画FIA SH的播放, 用画面和音效的冲击与感染, 直接将孩子带入情境, 进行学习活动。如语言活动《大灰狼娶新娘》, 活动一开始, 老师就播放了一段喜庆的唢呐音乐, 让孩子们说说, 这段音乐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很快有孩子说:“小燕子结婚了!”“抬花轿娶新娘!”…… (孩子们的经验大多来自于电视剧, 这也得归功于多媒体的视听功效吧!) 他们一个个都被感染了, 小脸上喜气洋洋, 就如真正置身于一个婚庆现场一样。接着老师话锋一转, 说有一只大灰狼今天也要娶新娘, 你们想不想看看它的新娘是啥模样呢?此时语言的诱导很快又将孩子们的注意力转入新的情境, 孩子们都充满期待与好奇, 随后老师播放故事PPT, 在“新郎”的“新娘, 新娘, 让我看看你的……”的话语中, “新娘”的手、脚、尾巴和嘴巴一一展露, 老师逐个引导幼儿猜猜、想想、说说:“这是怎样的一只手 (脚、尾巴和嘴巴) 啊?”、“谁还会有这样的手 (脚、尾巴和嘴巴) 呢?”孩子们很快学会了“新郎”的问话, 并乐此不疲地学说, 且在简洁、形象、有趣画面的启发下, 不用多说教, 孩子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出“毛茸茸”、“尖尖的”“又粗又长”等词语的含义, 学习投入而轻松, 活动有趣而生动。

二、借助实物操作创设体验式情境

小班幼儿直观性思维的特点, 决定了学习过程中借助实物操作帮助学习的重要性。如小班语言活动《香蕉变戏法》, 老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了一根香蕉, 让孩子们自由地把玩香蕉, 发现香蕉在不同的摆放形式下给人的视觉印象。由于有了具体的实物和直观的形象, 孩子们在有意无意间发现了好多的变化。如朝下放时像拱桥、滑梯、像月亮;躺着朝上时又变成了小床、小船、摇马等;垂下来放的时候像机器人、像大刀、像大大的豆荚等;放在嘴与耳之间又像电话、像手机;李梓无意间把香蕉横放在嘴上, 洋洋指着说:“呀!你长胡子啦!”, 大家全玩起了胡子, 有上八字胡、下八字胡, 还有的把香蕉竖在下巴上, 留起了山羊胡;接着又出现了大象的鼻子、野猪的牙齿、牛角号、按摩棒、翻跟斗的虫子……在分享香蕉时, 孩子们自己体验剥香蕉皮, 以及剥的过程中香蕉又是如何变戏法的, 孩子们说像花儿、像喷泉、柱子、蜘蛛网……又在吃的体验中, 发现变短了、变小了、变没了……如此这般, 我们不难想象, 如果没有操作实物香蕉的过程支持, 凭空想象, 绝对变不出这么多的戏法, 而真实的体验让活动不再枯燥, 在操作情境中快乐体验, 主动积极地投入探索发现的过程中, 轻松学习, 大胆想象, 活动氛围愉悦, 师幼互动和谐。

三、根据特定教学内容的需要而设置的体验式情境

以小班语言活动《大熊山》为例, 这个故事短小、有趣, 非常适合小班孩子学习。故事利用了生活中“近大远小”的原理, 写小老鼠在不同的距离条件下, 所感知到的大熊的不同视觉效果, 从而形成了一个诙谐、温馨的故事。那么怎样帮助小班孩子理解“近大远小”呢?如果仅仅依靠老师语言的解说, 恐怕也是苍白无力的, 正所谓“不下水, 怎能学会游泳”。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体验的情境, 让孩子去体会、感悟, 因此活动前, 老师在园内确定了一颗大树作为观察对象, 孩子们在室内只能看到那是一颗大树, 树上有许多的叶子, 老师启发孩子一边走近大树, 一边搜寻大树上的秘密, 孩子们神情专注, 充满着好奇、期待, 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 孩子从感觉什么也没有→感觉有些黑黑的、糊糊的小点→看到一些大些的鲜艳的蝴蝶→发现树上许多的大小昆虫, 一下子发现了这么多的昆虫宝宝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有了这样的体验经历, 再对孩子们说什么是“近大远小”时, 他们自然就心领神会了。

四、利用游戏活动的开展创设体验式情境

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游戏作为幼儿园最重要的教育形式, 也是最能调动孩子热情和兴趣的活动, 在游戏中, 孩子身心投入, 多种感官参与体验, 其学习效果绝对优于单个感官参与的活动。如:小班儿歌创编《啊呜啊呜吃得香》, 活动中老师准备了各种小动物的手偶及相应的多种食物卡片,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说了两句“小兔喜欢吃萝卜, 啊呜啊呜吃得香”“小猴喜欢吃香蕉, 啊呜啊呜吃得香”后, 就在老师的启发下, 玩起了“喂喂小动物”的游戏, 要求孩子带上自己喜欢的动物手偶 (可多个) 他们认真地喂了一个又一个, 说了一句又一句, 有的手牵手一起去喂, 你说一句, 我说一句;有的交换着手偶继续喂食, 比着谁喂得饱、喂得多。学习活动在主动、积极、愉悦、宽松、自由的游戏情境中进行, 老师只需稍稍引导, 宝贝们便身心投入, 不厌其烦地说了很多, 不少孩子自己说的话就能变成一首完整的四句儿歌, 也可以四个小朋友每人说一句就又变成一首新儿歌, 不同的幼儿组合, 有不同的儿歌产生, 孩子们听着、说着自己创编的儿歌非常开心, 小朋友间的交流和互动非常多, 这对他们社会性的发展极为有利, 语言交往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得以提升。这就是游戏活动产生的魅力。

当然, 体验式情境创设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它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中一个萝卜一个坑, 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 抓住其主要信息, 设置出贴切适宜的情境来, 这样才能给小班语言活动带来情趣、兴趣和乐趣。

摘要: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龄的特点, 其生活经验、知识的积累、对事物的理解、语言的表达等诸多方面都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 这就使得孩子对文学作品中诸如故事、儿歌、散文、诗歌等内容的学习和欣赏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应根据教育内容、幼儿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创设相关的场景或情境, 还原、再现教学内容, 让幼儿在“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中, 获得知识、形成技能、产生情感、提高认识, 让小班的语言活动变得生动, 孩子学得轻松。

上一篇:大堂副理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2024国内外健康产业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