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探究的思考与实践

2024-06-21

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探究的思考与实践(精选6篇)

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探究的思考与实践 第1篇

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探究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以一个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效探究策略,可以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学生们也会变得更加喜爱数学。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一节课是不是有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只有有效的探究才能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数学课堂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探究思考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探究性学习”一词,最初由“inquirelearing”翻译而来。探究性学习是人类对学习活动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具有使用科学思维方法、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等基本特征。探究性学习可视为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形成理念、提高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趣、习得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是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团体(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它并不排斥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有效的指导。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那么,一节课是不是有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稍作调查,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存在,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探究活动的低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活动的盲目性。探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时产生的困惑与问题,对于一些学生能自主解决的浅显问题,是无需“兴师动众”组织探究实践活动的。在教学中教师缺乏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一味滥用探究活动,营造表面的“热热闹闹”的学习气氛,为探而“探”。其实只需给一两分钟,学生便能独立解决。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教学实则浪费有限而宝贵的学习时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探究活动的无序性。学生的制约能力较差,自由探究活动时,课堂难于掌控。如果教师没有较好的调控能力,学习过程有时会陷入混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浮燥的状态,教师缺乏准确的定位,只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旁观者”,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3.探究活动的被动性。探究过程中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抢着发言,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而是各说各的,以自我为中心。彼此之间的合作不是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前提下进行的。

我们的老师总还习惯于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取某一个科学的结论。而为了学生能尽快获得结论,老师则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往老师所想一面引导,而至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其他问题,老师们常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同时学生一旦得出了某一个科学的结论,也就宣告本次探究活动结束。

在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探究活动、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4.探究活动的浅表性。学生的探究还只是停留在嬉玩活动的层次。虽然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了陶冶,但是热闹有余、思维不足,探究的更重要的任务建构知识层面缺失,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后续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列举的这些现象绝非个别现象,可以说在数学课堂中还有着很大的普遍性,而这样的现状却直接影响着我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可以说也关系着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我们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课中,教师要对探究活动的安排和开展进行科学的分析,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探究。

二、有效探究的特点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判断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最好依据。有效的探究活动必须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活动和问题探究”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弘扬学生人格主动精神,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能突出地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1.有效探究活动以学生为本,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活动。如果学生对所设置的活动内容缺乏兴趣或设置的活动内容脱离学生的基本背景,并得不到相应的材料资源的支持,学生就会对探究活动失去热情,活动只停留于表面,缺乏思维的参与,这样的活动就成为一个无效探究活动。因此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有效探究的核心。

2.有效探究活动注重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启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发现和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研究数学的过程和方法,至少能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探究活动的基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分析资料(或实验现象数据)──形成科学结论──交流讨论──提出新的问题。作为课堂探究活动,可以是上述过程的全部,也可以是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一个环节,只要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或学会了某种科学的方法、技能或形成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很好地达到其中一个目的,这样的活动就可以称为一个有效的活动。应改变以通过探究的学生是否取得成果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作为衡量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标准的观念。

三、有效探究的实施策略

1.确立探究任务和目标的有效性

教师要使学生在整个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保持动机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能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有形的探究任务带来的压力及来自实现某个具体目标的动力是有效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通过文字、语言帮助学生明确每一项探究活动的任务,让学生把握探究的目标;其次,每一项探究活动后都要组织交流和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成就感;此外,可能的话,应鼓励学生将其探究成果进一步深化并转换为可操作的实际方案。目标的确立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目标确立要适度。课堂教学设计是根据本班的学生学习需求水平而确定的活动方案。活动的目标是针对学习者个体发展,培养目标而确立的,因此,培养目标要适合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探究活动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

(2)目标实施有梯度。在学生群体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都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活动状态。这样,课堂教学中,任务的实施应该考虑多层次、有梯度的进行,让所有学生都能进步。

(3)目标完成有效度。效度是检测目标和结果是否一致。为了达到活动结果与课堂设计目标的一致性,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目标)时,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结合实际,确立效度较高的课堂教学设计活动方案。

2.探究中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转换的有效性

在探究活动中,常有教师从探究的选题、方案设计、资料调查及实验操作等整个过程,全部设计安排好,学生按照教师编写好的`“脚本”,按部就班地进行探究活动,整个过程步骤整齐划一,结论一致,探究课变成了基本操作训练课,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教师应改变这种角色,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唱主角”,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探究型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下表:

传统课堂教学 探究型课堂教学

教师角色 知识的权威者 比学生多些经验的求知者

学生地位 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

与学生关系 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记住我告诉你的知识” 为编剧、导演、平等的参与者

信息化的社会文本,已不再是人类经验存在的唯一形式,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各种媒体等多种途径。学生与教师一样能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信息,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教师的地位已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求知的参与者进行角色的转换。

探究型课堂的实施的一个基点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充分肯定。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应具有积极、主动的状态,饱满、高昂的热情,独立、自主的精神,超越教师、教材和自我的意识。但由于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非认识因素的影响,学生主体不一定能呈现出上述理想状态。教师应做的事情首先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勇于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深入持久地探究问题,从而使活动卓有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角色、师生关系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指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问题过程中的相互影响。通过共同学习和交互作用,学生也将慢慢释放潜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在探究型课堂的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交往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式,教师要着力进行角色的转换,即有演员转变成“编剧”兼“导演”。所谓编剧,指教师必须对活动过程进行设计和组织;所谓导演,指教师必须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提供活动的社会与生活背景;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一样,让学生进入角色,通过学生自己的表演,完成相应的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做的是设计者和组织者的工作,真正的演员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由演员到编剧兼导演的角色转换,清楚地表明教师在活动中首先应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和调控,通过对活动的设计、组织和自身参与发挥起主导作用。从活动的微观过程看,教师则要重视扮演角色的又一转换,即由讲授者转变成指点者,从系统讲授和全面描述转变为听取和提高与质疑和点拨,而且教师的指导与点拨要适时、有效,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因为教师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使学生失去了本可以“发现”的机会;有时因教师介入过晚,以致于学生过久的处于无助状态。在活动中重要的是给学生以适宜的帮助,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创造机制得到启动。进而呈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话敢说,消除师生间的心理紧张气氛,让学生把求新知,喜探究的天性发挥出来。教师积极倾听的意图,不再是证实某种立场或想法的正确性,不再仅仅是裁判,而是要将学生不同的观点联系起来,积极的与学生的想法共舞,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里悟得新的知识。

在探究型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相应地对学生认知程度和心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我们的学生也有惰性,尤其是在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其逃避困难,选择享乐的弱点也会暴露出来。因而教师要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和心理障碍,发挥其诊治作用。在活动中,通过诊治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及时对学生做出相应的判断。

3.探究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使学生在“愤悱”的状态中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积极思维。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有:

(1)从现实生活中或实际需要中诱发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案例1学习“统计图的选择”时,设置情境问题:

①你知道12月10日是什么日子吗?请同学们观看中央电视台为此制作的焦点访谈的录像,想一想,“中国艾滋病调查”节目中用了哪些统计图?

②这三种类型的统计图各有何特点?调查中用这些统计图你有什么感受?

③你能举出生活中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实例吗?

④制作何种类型的统计图,可以直观、清楚地反映如下信息?

a.反映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

b.2050年各大洲的人口具体数据;

c.2050年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

这些问题可以诱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统计图的作用是不同的,那么如何合理地作出选择呢?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探究欲望强烈。

案例2学习浙教版八年级上“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第一课时时,先多媒体出示杭州与上海的三天的华氏温度(见表1),(老师:同学们看了这三天的华氏温度后,想知道什么?)(学生:这三天的摄氏温度分别是多少度?)再多媒体出示杭州与上海的三天的相应摄氏温度(见表2)。(老师:现在三天相应的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都已经展示在同学们面前,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我们想知道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老师:根据所学的知识同学们如何来探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叽叽喳喳,“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模”……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表1表2

这样一则看似简单的生活背景材料,通过几个层层推进的情境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

(2)从学生的认知冲突中诱导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

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其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吸收到所要探究的问题上来。

案例学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的探索”时的教学片段: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俗话说:“事事留心皆学问”.牛顿就是因为留心――苹果为什么会往下面掉?最终揭示出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遍规律――万有引力。同学们,今天也让我们做一回有心人,留心我们身边的事物,提出一些问题(出示一副三角板)。同学们对等腰直角的三角板有哪些认识?(学生从点、边、角等方面回答)对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呢?它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那么它们相对的三条边是否也是1:2:3呢?

“学贵有疑”,适当的悬念,巧布某种卡壳,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形成强力的学习内驱力,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能促使学生在广泛学习、比较的基础上观察、试验、猜测、估计,在发现矛盾、发现疑点的过程中提出质疑,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勇于批判、勇于反驳、勇于否定的精神。

(3)从学生学习中诱导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

案例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如图,已知:∠1=∠2,为了使△ABC≌△ABD,必须补充一个条件,请补上这个条件。学生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有的成立,有的不成立。那么,共有多少种填法呢?(边,角,周长,面积,相似,对称,外接圆、内切圆半径……)其中哪些是成立的?哪些是不成立的?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探究性问题来研究,效果非常明显。

(4)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中诱导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

列尔耐尔说“问题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由此他们就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

案例在学生已经探究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SAS)”后,老师追问:“它们的夹角”能否改成“一角”?(学生沉思了一会儿后:“可以的”、“不可以”、“改了以后不一定全等的”……)老师: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经验讨论、探究。碰到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已有探究基础的学生探究欲望非常强烈,这样的探究适时,高效。

四、开展有效探究的成效

1.开展有效探究,教学效益高。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说过:“学校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后,还留在学生大脑中的那一部分东西。”而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可谓是终身受用。有效探究所关注的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深层次参与)而不是追求例习题的数量。应彻底转变传统应试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多(题目多)、难(题目繁、难)、快(讲课快,学生自主探究时间非常少)、死(题目死、方法死)”为“少、优、慢、活”。真正的有效探究学习是比较费时的,我们经常一节课只研究一个问题(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或层层深入),有时到下课还没有研究结束,但教学效果特别好,学生体验的是过程,得到的是思想方法,是情感体验,是个性发展,学生会学,乐学。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本身,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多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激发和爱护学生的探究热情,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时空,学生的探究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2.有效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但很多学生一般都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学习中难以形成愉快体验。究其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注重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导致学生看不到数学被发现、创造的过程,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误解,认为数学只是一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的堆砌,学习就是记忆和模仿,为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主体性得不到体现,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有效探究注重数学探究发现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像数学家一样“再创造数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不是由少数天才创造的,而是经过努力一般人都能学好并有所发现的。教师不断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深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在省特级教师孙迪如老师的指导下,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与组内的其他教师一起组织过许许多多次的有效探究(附件中有几个典型案例),教学效果显著,所教的学生在杭州市中考中取得了103.6分的平均分,优秀率高达54%。有效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探究教学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五、开展有效探究的建议

1.合作讨论应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进行,确保探究的有效性。

“合作讨论”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而课堂教学的一切形式都应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有些教师不管什么内容都要以合作讨论为方式进行,不注重合作的实效性,这是不可取的。有些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是可以解决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的一个很好途径,如果这时仍然用“合作讨论”的方法,将会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享受快乐的权利。因此,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内容就应该让学生先自己探究,避免学生不加思考,盲目地听从他人的意见。学生的“合作讨论”应该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进行,确保探究的有效性。

2.有效探究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

不同基础、不同年级的学生探究问题的难度和教师指导的“度”是不同的。学生的有效探究是指学生本身真实的内在活动、亲身感受和体验(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处,对学习充满信心),而不是用所探究的问题的难度来衡量,这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衡量标准截然不同。有效探究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给出问题比较简单,对探究的主要步骤和思路给予比较明显的提示;中等层次――给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新颖性,探究步骤和思路给予简要的启示,给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较高层次――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给出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解题的思路给予“暗示”,给学生创造的时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独特的想法不硬性加以干涉,师生互相讨论和诘难、相互启发和鼓舞,教师一方面为学生指明方向,同时又从学生身上吸取思想的活力和大胆的想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育》初中版.52006.9

[2]《试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课程改革》刘东平

[3]《教学设计》盛群力等

[4]《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5]《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组织引导》李红梅

[6]《透视科学探究性学习》人民教育.第9期

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探究的思考与实践 第2篇

---西连中学:吴建成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其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本人撰写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以自己多年从事初中计算机教育工作的体会,与大家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初中信息技术学问题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究,试图在分析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课程体系下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意义和策略,以期对中小学教师有所裨益,使我国信息技术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抓好基础教学。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要点,重在基本技能。

1、任务驱动的指导思想

第一堂信息技术课要向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任务解决好为什么学的问题。此后结合课程目标要求,提出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可能将学习任务明确化、通俗化、具体化。同时注意将任务简化,同时将学生任务简化为基础与技巧两部分,便于让学生抓住重点,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比如:将画图使用分为基础部分(常用菜单、工具箱及颜料盒等)与技巧部分,基础部分内容严整量少,便于教学,务必严格把关,确保每位学生都学会,技巧部分注意方法教学,不必一一细讲,要引导学生学会摸索学习。也要注意将任务分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相应难易的任务,因材施教。

2、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育。以使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为将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3、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提纲挈领

如:键盘与指法教学:强调指法训练三要点:1)基准位置2)手指分工3)击键要领 再如操作系统Windows9X/Windows2000/WindowsXP教学:注意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提出标准部件概念,将窗口、对话框、按钮、菜单、列表框、编辑框、选项卡等标准部件逐一讲解,再以积木比喻引导学生理解所有的界面显示,便于学生迅速掌握。

4、合理运用学习的组织形式

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是竞争性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互相对立;第二种是个别化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独立的;第三种协作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协同工作并共同分享学习目标。合理运用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教学考评

简单的考评办法,将教师机的文件夹设成完全共享让学生把完成的作品保存在其中即可,教师及时批阅同时适当进一步存档。通过作品审阅,发现优秀学生,将他们作为学校信息技术人才备入案中,以备某些时候会用到,如:参加电脑作品比赛,电脑作品制作或展览等。

二、抓好应用教学,让学生有机会运用知识。

尽量让学生接触到代表电脑操作系统发展方向的最先进(但也是最简单、最易用)的操作环境,如微软的Windows9X/Windows2000/WindowsXP,并掌握几种最常用的应用软件。这样,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既兼顾了长远发展和先进性,又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马上用到。

现有教材大都注重基础教学,应用教学方面较弱,要做好应用教学须有好的课堂设计,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到环境信息设施情况,另一方面要联系生活学习工作的社会实际。

实习题目设计举例:1)自制网页;2)电脑绘画,为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提供的项目;3)设计实用的小软件 ;4)用英特网搜集材料,完成某个课题研究;5)课件制作等。

三、做好教学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

信息技术课理想的教学环境是拥有先进的机房,能做到人手一机,具备多媒体教学功能,最好都能上英特网。最好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教学,新上的机房大多具有多媒体电子教室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其展示功能,讲练结合,使教师演示与学生练习时间比控制在1:2到1:4之间。教师注意利用实例作品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实践中做得较好的作品(文档,图片等等)。教师最好构建信息技术教育网站,将教案与课件做成网页形式,利用局域网,使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

机房维护管理要有专项资金保障,一些同志认为机房建好就可以了,后续资金不必要,实际上,机房的正常运行及效率提高离不开后续资金投入,自然的设备损耗品,如:键盘鼠标,需要更替,设备升级需要资金,新的软件购置也要花费,机房维护得好设备运行正常率高,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才有保障。

信息技术教师开设信息技术咨询信箱,开办橱窗“信息技术园地”,不定期举行信息技术专题讲座,举行电脑制作比赛,程序设计比赛,开办课外兴趣小组,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质量

1、“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如:为让学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可以布置机器设置任务,可以规定什么样式的墙纸,屏幕保护程序,机器日期等。也可人为的设定一些软故障让学生修复。讲字处理软件时,应当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讲程序设计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个联系实际的编程题目等等。

2、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学习

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5%,这就是说本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的同学学习,学生中有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多给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优先讲怎样使用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统。学生机器里多装些学习软件,供学生学习时选用,如果机房机器内部联成局域网,并运行起多媒体电子教室,要充分利用,集中讲解一般性的问题。应该看到学生们是有种种兴趣倾向的,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有所侧重,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可以给他们学习图像处理的机会,喜欢编程的同学可以单独为他们讲点编程

为此,教学设计当中要能考虑到上述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学习兴趣,以便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克制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解决各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力求做到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教学理念。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目标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影响到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应设计科学有效性的课堂教学目标,并采取合理的方法表述,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目标的功能,提高课堂教

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探究的思考与实践 第3篇

一、探究教学的界定

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 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 让中学生从研究中学习”的教学模式, 是以主体教育为指导思想, 在教师引导下, 以主体研究问题、再创造知识为学习方式; 以数学问题设计、学习指导为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1]。

数学课堂探究教学, 从教学认识过程的任务来看, 是为了在一定知识经验之上构建学生主体的新的认知活动结构和实践行为能力, 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是一种探究的过程, 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所谓“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学生的探究之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探究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如果学生没有参与探究或者探究后一无所获, 则即使探究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

二、课堂探究存在的误区

1.为探究而探究。

学习新的东西, 并不是全盘否定旧的东西。当前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探究学习, 本来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 非要跟学生兜圈子, 进行所谓的“探究学习”, 为了探究而探究, 似乎教师不这样做, 就会有“灌输”之嫌, 就不是素质教育。于是, 每一节课都使用探究的方法, 不该探究的也探究, 有的计算规则是人们千百年经验积累的结果, 也非让学生探究。结果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 学生探不出个所以然, 探究成了一种浮华的热闹。从以前的“满堂灌”到现在的“每堂探”, 正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2.活动就是探究。

探究学习必须开展活动, 但是开展活动不一定是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但不是唯一方式, 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 只侧重于动手的操作、活动的过程, 单纯的动手操作并不能保证学生的思维能投入到任何一个基本的探究过程中;离开了思维的动手操作, 只能将一个智力活动变成体力活动, 而探究追求的是深层次的思维。脱离了深层次的思维的活动, 并不是真正的探究。

3.没结论也探究。

常见到一些课堂, 学生猜想与探究之后, 众说纷纭, 各抒己见; 或者课堂被几个优生所垄断, 其他学生成了观众和听众。探究既要有过程, 更要有明确的结论, 学生在汇报时, 可以有争论, 可能有疑惑, 但最后,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统一认识, 哪怕是还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也要让学生明确正确结论的方向, 并将探究引向深入。而不是一节课时间里, 要求他们“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到头来, 学生不知道该听谁的见解, 更不知道正确的结论是什么。

三、实施有效探究的途径

1.设疑问难, 自主探究。

提出问题是探究教学的第一要素, 也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有了问题, 才会努力地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这个阶段主要是向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 并允许学生对问题先自主进行非指导性探究 (即自主探究) 。

案例1:新人教版七年级1.2有理数第一节《有理数》的教学中, 先提出:你学过了哪些数? 学生提出学过的一些数, 教师在黑板上一一罗列。生活中, 我们总是把很多物品进行分类收藏, 如书本, 既可以按学科分类收藏, 又可以按年级分类收藏。那么今天学习了这么多数, 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分类归档, 请你尝试将黑板上所列的数进行分类, 并说说你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的?

问题呈现后, 既给学生探究的目标, 又给学生探究的空间。教师安排适当的时间供学生独立自主探究, 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让学生有时间独立思考, 有时间验证自己的想法, 否则, 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这个阶段, 教师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自主探究能力, 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重要的是要相信学生, 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教师只要相信学生, 并能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 学生的自主探究水平就会逐步提高。事实的确如此, 在教学中, 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划分方法, 而且各有各的理由。这种知识的建构是由学生自主探究而成, 更能加深学生对有理数的理解。

2.交流解惑, 合作探究。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对于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解决。此时, 教师不必过早地介入学生的交流合作中。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一是生生合作, 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探究优势, 就题中困惑之处相互启发、相互探讨; 二是小组合作, 即4人一组, 前后之间, 集思广益、思维互补, 使探究更深入, 使获得的结论更趋准确;三是集体合作, 即抓住普遍存在的或有所争议的问题, 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 集中解决难点[2]。

案例2:如图一, ∠1=∠2, ∠3=∠4, ∠A=100°, 求∠BDC的度数。

探究一:如图一, 当∠A的度数发生变化时, ∠BDC的度数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两者之间会有什么样的联系?

请根据你所得到的∠A和∠BDC的度数, 猜想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予以证明。

探究二:如图二, 将原题中的两个内角平分线改为一内一外 (在不同的顶点) , 两条角平分线交于F, 探究∠A和∠F之间的关系。

探究三: 将原题中的两个内角平分线改为两条外角平分线, 且两条角平分线交于H, 探究∠A和∠H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主探究一段时间后, 可能得到一种方法, 也可能没有任何头绪。教师适时让学生分组质疑解惑, 合作探究。当方法与方法的对比、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在课堂交流中产生时, 余下的就是教师让学生将交流的成果展示于课堂。在这次探究中, 学生采用的方法是多样的, 学生甲运用的是量角器量出来的方法, 直观地得出两个角之间的关系, 为探究指明了方向。学生乙在甲的基础上加以说明, 运用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得出上述结论的正确性。更难能可贵的是, 丙学生在他们的基础上, 加以改进, 设∠1=∠2=x, ∠3=∠4=y, 然后将∠A和∠D用x, y的代数式表示, 这种设而不求的方法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学生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想。

在交流解惑, 合作探究时, 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质疑、交流、倾听、争论、接纳、互助与分享。教师只需统筹安排, 兼顾各组, 在关键处给予适当、有效的指点, 以求学生在合作中有所收获。

3.动手操作, 实践探究。

探究离不开动手实践, 在实践操作中, 猜想出结论, 就为我们的探究指明了方向。有时, 实践探究课让学生进入现实生活, 对现实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收集现实生活中的资料与现象, 联系实际展开探究, 这样的探究更具现实意义。

案例3:如测量树高问题, 在人教版九下P68书本的数学活动中, 抽象地给出下图的三种方法, 要求学生用类似的方法, 与同学合作, 测量校园中的一些物体 (如旗杆、树木等) 的高度[3]。

学生利用这些方法, 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利用影子时, 旗杆的投影不是投在空地上, 而是一部分影子投在离旗杆不远的教学楼上, 地面部分影长为6.4米, 墙上影长为1.4米, 如何求旗杆的高?

带着这个问题, 学生回到了教室, 最后通过合作交流, 教师点拨, 圆满地完成了本次探究。

书本上的探究是一种文本的探究, 生活中的探究是一种实践的探究, 两者结合在一起, 就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数学源于实践, 实践又检验数学, 这些原理融入到学生活动中, 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

4.运用电教, 辅助探究。

电教媒体的引入,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新人教版推荐介绍的“几何画板”是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CAI中推广使用的软件之一。它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是接收知识的容器, 而且是探索者, 使CAI从演示与练习型向探索型发展成为可能。利用几何画板强大的作图功能和度量、计算功能让学生在活动探索中得到结论。

运用几何画板强大的功能, 教师和学生可以得心应手地开展这样的探究活动:图形在动态中进行, 由变化之中寻找不变的规律, 这就是用几何画板辅助探究的魅力所在。通过这样的辅助探究, 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把握知识系统和建构知识网络, 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四、有效探究的几点思考

1.有效探究从“无从下手”开始。

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要从整个课堂过程的系统明确所负载的任务与使命, 防止为探究而探究的形式主义倾向和不紧扣学习主线的游离偏向, 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启发引导和自主学习之间的“度”。

在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 教师的暗示、点拨作用是不可缺失也是十分必要的, 但教师的启发、引导过多, 暗示作用太强, 则又有替代学生之嫌, 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探究将成为一种形式。只有在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下, 教师才给予适当、适时的点拨, 这种探究才是有效的。

2.有效探究由“主动参与”展开。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从事数学活动, 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重要过程。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教师为了节约上课时间, 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 于是, 当学生探索遇到障碍时, 教师就越俎代庖, 代为探究, 以讲授探究代替学生亲历探究。这是最要不得的, 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体验学习没有达到一定的“火候”, 教师就强拉硬扯地要求学生感悟出什么规律或结论, 那么探究性学习就成了一种形式, 有名无实。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句话:“我听到的会忘掉, 我看到的会记住, 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只有学生主动参与, 并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其中的成败得失, 才会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知识的建构过程, 学生的潜能和创造精神才会得以充分发挥。

3.有效探究向“精彩生成”延伸。

在探究性学习中, 要始终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在教学中, 有些课堂“生成”的出现是偶然的, 也是必然的, 这些“生成”往往包含着学生的思维火花和心灵撞击 , 是他们在学习中探究的回应, 这是非常珍贵的。只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扩展教学思路, 丰富教学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 数学课堂才会更多地呈现一种开放与生成。教师唯有摒弃浮华, 彰显真实, 才能让每一次探究都探出“意外”, 探出“精彩”。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中学数学课堂实践中, 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成为教师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但在当前数学教学中, 探究性学习中存在一些误区:探究活动要么流于形式, 实效不高;要么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学生不知所探, 教师完成不了预定的教学任务而草草收兵。针对这些问题, 作者采取的有效探究性学习的对策有:设疑问难, 自主探究;交流解惑, 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实践探究;运用电教, 辅助探究。最后, 对有效探究活动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探究,误区,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影.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认识与策略[J].北京:中学数学教与学, 2007 (1) .

[2]陈柏良.数学课堂探究教学的几个基本阶段[J].曲阜:中学数学杂志, 2003 (3) .

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探究的思考与实践 第4篇

一、充足的时间是探究学习有效性的保障

课堂上的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一味地以教师所授之“渔”去看待事物,那么他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就会被抑制,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就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究过程需要认真地观察,独立地思考,反复地比较,这一切需要时间保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过多地把自己所为的“方法”硬塞给学生,尽量少一些“自我表现”,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去经历、去感受、去“做数学”。例如,在课堂上提问后,给学生充足思考空间;在布置了探究任务以后,老师不要再喋喋不休地重复题目要求、注意事项等问题,这样会打乱学生的探究思路,影响学习效果。

二、群体互动是探究学习有效性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多维、互动、开放的,学会合作与交流也是现代数学教学所提倡的组织形式。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也需要合作交流,建构主义把合作交流作为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从理论上讲,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取长补短,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如在研究“旋转性质”时,教师事先准备好探索材料(带有三角形小洞的制片)分到小组中,在小組中一人操作,组内其他成员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获得的结论,再分别汇报交流结果,小组之间互相补充,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完成了概念与性质的探究学习,又培养了他们和谐相处、协同学习的良好品质。

三、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学习有效性的源泉

从心理学角度看,设置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产生丰富想象和联想,为启迪创新思维去主动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创设有利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所以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重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富有情趣的、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情景,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不再追求生硬枯燥的训练和死记硬背,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自悟。例如在教学“有序数对”一节中,先让学生找出最喜欢的课在课程表上的位置,于是学生热情高涨起来,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

四、开放的学习内容是探究学习有效性的核心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载体,应充分挖掘、开发课本资源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当然,立足于课本,并不是局限于课本,我们要有一种正确的课程观,把探究学习内容的触角延伸到自然和社会这部“活”无字书里去寻找,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扩展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校园中去学习,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这是探究性学习的又一来源。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与管理”之前,笔者先组织学生调查市场的价格信息或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状况等,上课时把这些信息、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再如“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增长率的问题”时,设计了一个传口信的探究题:暑假期间王老师有一个紧急通知,要通知49名学生,王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通知一名学生,让这名学生去通知x名学生;再让已得到通知的学生每人去通知X名学生,正好能通知完,求x值。教师联系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

五、合理的激励评价是探究学习有效性的动力

教师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进步的巨大动力,这一点早已被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实践所证实。宽松的课堂氛围,愉快的心情,和谐的交流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保证,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前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一句“谢谢”,一个期待的眼神,都会给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俗话说:“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另外,在探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化,教师在讲台上的时间少了,多数是在学生中间参与活动,以同伴的身份出现在同学们中间,以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们交流,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启发者、活动的合作者、水平的判断者,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第5篇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思维学科,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与结构、思维方式与方法、数学思想与观念。本文以新课程的理念为基础,结合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自己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从如何备课、如何组织、如何上课、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数学有效教学的理解与运用。

【关 键 词】数学;有效教学;如何备课 ;如何组织 ;如何上课 ;如何进行教学评价

目前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苦得不知道尽头在哪里;学生学得也很痛苦,苦得不知学习的乐趣在哪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体制问题,也有课程设置及标准问题,更有教师本身素质和能力问题。另外,在“社会以文凭为本,教育以考试为本,学校以应试为本,家长以分数为本”的现实环境下,对于一个教师的有效教学的能力与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有效教学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有效教学的一些原则。如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提到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历经5年时间研究后提出的有效教学的5大原则,斯坦芬在《教学原理》中提出有效教学的十大原则等。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数学教师,我认为: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思维学科,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与结构、思维方式与方法、数学思想与观念。因此,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有效教学的如何备课、如何组织、如何上课、如何进行教学评价等几个问题作些探究与思考。

一、如何备课

备课是预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心理反应的准备,是实现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备课的依据和指导性文件。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

1.教学目标:一方面构思通过什么样的问题,去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思考如何使抽象的三维目标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如:可设计按课程要求的深度和广度渐进的系列目标,让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选择;另一方面,实现有效教学不能使所提出的目标太抽象而使学生无动于衷,又不因太直白琐碎而令学生不得“要领”。教学目标应该制定得具体一些,但是这种具体的教学目标应该以能够激励学生热情地学习为标准。

2. 教学内容:知识与能力既是一个目标问题,它解决了为什么教和为什么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教学内容问题,是备课的重要内容。教师的职责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这些内容进行“二次创造”,对课程内容做出“校本化”、“生本化”的处理。

3.教材:教材由于受到篇幅、教学学时等限制,它只能以定型化、规范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因此,备课应该跳出教材考虑教材,更多考虑如何“用教材”,要透过教材中呈现的事实和论证的方法,挖掘家财的本质和内涵,结合学生实际构思教学设计。4.手段与方法: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不仅要使用具体各例的教学方法,更要考虑各种方法组合模式的灵活运用,即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的组合,使之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尤其备课要从过去重点考虑怎样教渐进到更多地考虑怎样组织,要考虑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提供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要充分考虑适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5.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数学问题的教学,从学生“双基”的掌握程度、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数学思考发展水平等方面考虑如何给予恰当的评价。

6.课堂小结:要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回顾学到的知识与克服障碍的过程,回味取得的成绩等。

此外,还应关注备课中的信息采集,要扩大信息来源,要有比较大的教学信息量,并力求使信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追寻学科前沿。我们以纳米技术制作某种蜂窝状的新型材料为背景编制的立体几何题、以遥感卫星观测岛屿得到的数学模型为背景编制的数列题、以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插播广告安排方式为背景编制的方程题等,都体现了“把最能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知识教给学生,把教学引入学科领域的前沿”的新课程的备课观。

当然,课堂是活的,再好的备课方案都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加以执行,对此,教师应表现出足够的机智,及时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调整。如,有次讲解不等式证明题,已知:-1<a<1,-1<b<1。求证:+≥。课前精心准备了4种不同的解法:作差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三角换元法,对此感到十分满意。但是课堂上还是出现了始料不及的另一解法:数列求和公式法。这时,就需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方案,抓住学生的灵光闪现,挖掘出意想不到的宝藏。

二、如何组织

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课堂组织管理问题。课堂组织管理的目的,在于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单位时间的效率。组织好课堂教学,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向心力、感染力、凝聚力。因此,组织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学生注意力,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

1. 数学教学的每堂课都应该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认识数学世界的载体,是学生搭建数学知识结构的必然阶段。过程与方法是到达彼岸的桥梁,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认识、丰富数学学习经历的重要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升华,是构建并完善素质、人格和世界观的重要保证。要防止支解三维目标的做法,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必须同时考虑如何把三者融入一个整体。如,某一节课的内容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的,伴随着训练活动,学生的知情意结构中,必然会连带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或产生相应的方法积淀。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要考虑在使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更好地通过训练的过程使之形成某种正确的情感或价值取向,更深刻体验应采用怎样的方法以达到自身的学习最优化。

2. 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习惯,教给学生自我改变学习行为方式的方法。其主要步骤是:教给学生自我改善学习行为的原则和技巧;教给学生自我评判学习行为的方式和步骤;学生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实施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指导;实施自我修改的计划,矫正动力方向;避免不良的随机行为。如教学中一位学生给教师出一个“离谱”的回答,其他学生不禁哄堂大笑,这时,教师不能附和,应尽快寻找原因,是学生没听清楚问题?是学生发音不清晰引起大家误会?还是学生上课不专心,走了神?如果发现回答中有合理的成分,教师也要及时予以肯定,让大家都受到教育和启发,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专心学习和自我管理的习惯。

3. 为了使课堂教学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令必须明确。现实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师指令不明的现象。当教师发出指令后,有些学生不能马上做出反应,导致教学秩序混乱,大大延缓了教学进程。故在每个教学活动前,教师要用符合学生知识层面的语言向学生交待清楚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同时,为使指令更加明确,教师还应辅助于手势、面部表情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迅速做出反应,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如何上课

上课是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手段、思维交互活动的总和,是师生行为和心灵对话的过程,且该过程是一种多因素、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为此,我认为如何上好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教师如何运用语言的。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呈现、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运用概括起来就是要“精、准、活、趣”。如,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对这16字逐字分析,便可知因式分解的对象:多项式;因式分解的结果:整式的积。通过这样的精、准分析,既可以正确表达数学概念,又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师如何进行提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问点准确,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2)难度适宜,即提出的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或经教师的引导能答出来,防止过易或过难。

(3)问面要大,即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各类学习水平的学生。

(4)问机得当,提出的问题要与知识学习的进程一致,提问的时机应在学生似懂非懂、欲说难说之时。

(5)问法灵活,发问要多种形式,多种角度。

如,我们在讲“黄金分割”时一开头就问:“在舞台上报幕员或独唱演员为什么都不站在台中央或台角?在美术、摄影方面,为什么画家和摄影师都不把画的主体形象放在正中?”连续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迫切想知道与探索这种熟悉的生活现象,激发了学生的 3 求知欲望,凸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

3.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活动。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1)如何组织讨论。讨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讨论应该包括这样几个要素:①有效的组织形式;②有趣的研究问题;③具体的工作任务;④适时的讨论时机。时机的把握一般表现在:突破教学难点、学生有疑难问题、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在涉及开放型题目时。例如,在“代数式的值”教学中,学生参与做“猜你想的数”的活动,从中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具体与抽象间的关系,形成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2)如何启发学生思考。为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可以创设让学生积极思维、引发思考的情境,如提出“这一定理是怎样发现的,解这题的方法是怎样想到的?”等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索;还可以编制一些变换结论,缺少条件的“藏头露尾”的题目,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愿望。

4. 如何创设有效课堂教学环境。影响教学活动的一切内外条件共同构成一定的教学环境。有效课堂教学环境的含义包括:

(1)思考环境。要给学生思考的条件,包括适宜的问题、时间和空间等;

(2)情感环境。学生是否感兴趣,情绪是否兴奋;

(3)人际关系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

赞可夫曾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会变得高度有效。”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能否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内心体验。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第一节课时,教师利用放缩尺画了一个卡通人物的头像,学生顿时满腹狐疑,“我们的数学老师又不是美术老师,为什么要用简单工具画出这张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头像呢?”教师抓住学生心情愉快、求知欲高的时机进行愉快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 如何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1)用好教材,在教材的创造性运用中提高课程资源的有效性。教师应当运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合理重组教材内容和配套训练,使教材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结构。其他版本的教材也是可以运用的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备课时应以选定的教材为基本蓝本,同时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研究参照其他版本教科书在内容选取和知识呈现上的一些特点和优势,进行优化互补,使教材这一课程资源更有效。

4(2)教师在教学中还应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经验,积极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组合、创造性加工,以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具体方式有:请专家学者讲学,体味成果探索中的苦与乐;借助网络、电视和报纸等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营造富有时代感的课堂教学气氛;利用收集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介绍一些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热情等等。

(3)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标准》强调“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在二次函数图象教学中,我们利用Authorware中的绘图函数制作课件,它不仅能进行描点法画抛物线,而且能根据输入的不同系数画出不同的抛物线,特别适合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这样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在猜想、尝试、探索中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因此,教师恰当地运用生动、有趣的课程资源,可以满足学生好奇与探索的心理,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并且使数学教学更有生气、更有灵气、更有效率。

四、如何进行教学评价

如何进行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行为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具体方法有: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协商评价法、延缓评价法、激励性评价法等。如,有位考试总不及格的学生,在一次考试60分后,教师在试卷上写了这样一则评语:“老师非常高兴你考试了60分,因为你超越了以前的自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给“冷冰冰”的分数赋予了感情的色彩,既肯定了他的进步,也提出了他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的及时反馈是是对于学生点滴进步的激励与关怀。

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探究的思考与实践 第6篇

摘要:受应试教育影响,传统的物理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着重从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活动、课题研究等方面阐述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 探究教学 实验教学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陷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之中,枯燥记忆教师的“结论”,鲜有主动探究的时间,缺少思考、缺少想象、缺少灼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团队合作的能力。我们高中物理教师要摒弃灌输式的方式,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促进者和支持者,引领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实事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乐于分享、善于交流的团队意识。

一、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营造探究的氛围,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门。而传统的演示实验缺少学生的参与,教师是实验的主角,学生亦步亦趋地跟从教师的思维,对实验的结论缺少提问,没有质疑。一方面,演示实验要具有悬疑性,能让学生着迷,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如在“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教学中,教者演示涡流生热实验,在可拆变压器的一字铁下面加一块厚约2mm的铁板,铁板垂直于铁芯里磁感线的方向,在原线圈接交流电,几分钟后让学生摸摸,比较铁芯和铁板的温度。学生在观察、感受的基础上,会产生疑惑,“为什么铁芯和铁板会发热呢?”而原有的认知结构又不能解决问题时,就会产生“悬而未决”,继而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通过阅读材料、讨论分析,了解涡流是整块导体发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在真空冶炼炉、探雷器、安检门的应用,以及其危害与预防。另一方面,演示实验要具有探究性。教师要在学生观察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引出教学内容。如在“楞次定律”教学中,教者将向线圈中插入磁铁和把磁铁从线圈中抽出,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回答:为什么线圈内有电流?插入和抽出磁铁时,电流方向一样吗?为什么?怎样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呢?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形成了良好的观察技能,加速了新知的建构。

二、利用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取得数据,在分析中有所发现,从而能建立物理概念、认识物理规律,形成实验技能。学生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借助实验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学会推理,学会验证;也有探索性实验,学生从中学生掌握规律,形成结论。如在学习“变压器”内容时,教者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之间的关系。按下图所示连接电路。

若原线圈接电压为6V的交流电源,保持原线圈匝数n1不变,分别取副线圈匝数n2=0.5n1,n1,2n1,用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分别测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并记入表格。同样,保持副线圈匝数n2不变,分别取原线圈匝数n1=0.5n2,n2,2n2,用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分别测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并记入表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理想变压器中,电压与匝数存在电压之比等于线圈匝数之比的结论。

在“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特性”实验探索中,学生将热敏电阻连入电路中,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将数据记录于表格中,并作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在分析数据、观察图表中思考,热敏电阻的阻值是否随温度变化而均匀变化。在探究光阻电阻的实验中,学生用手部分挡住光线、全部挡住光线测出光敏电阻阻值,得出“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

三、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学习科技知识中掌握知识,获得实验技能。课外活动包括社会调查、生活实验、科技制作、科普讲座等形式,了解风电、水电等新能源,培养绿色生态家园的意识;听通信技术、航天技术的讲座,拓展视野,感受新知识给人类带来的便利;通过沙摆、细微水滴的运动、气悬球与水顶球、气压保温瓶等家庭实验活动,激发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如“水波实验”要求实验材料比较简单,一只脸盆、水、一只塑料瓶、洗净的圆球笔芯管。将塑料瓶下的一支笔芯堵起来,在瓶内装少量水,使另一笔芯管管口的水一滴一滴地下落至脸盆,速度为2~3滴/秒,侧面可以看到小滴入水面形成的水面波一圈圈地往外扩展。若水滴至脸盆正中心位置,周期为约大于1秒,会出现水波传到脸盆四周反射回来又会聚于中心的现象,利用此装置还完成衍射现象的实验。

四、利用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收集与知识相关、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思考。选题可以是社会热点,如温室效应、雾霾危害;可以关系日常生活,如调查灶具的演变,了解电磁炉的加热原理;也可以是学科知识型,如测定液体的折射率、自制欧姆表。选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能让学生在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中形成创新能力,养成科学精神。

上一篇:工作的表扬信参考下一篇:公安动员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