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二中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总结2012.6.2

2024-08-08

开平二中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总结2012.6.2(精选5篇)

开平二中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总结2012.6.2 第1篇

开平二中开展禁毒、反邪教专题教育活动总结

为了全面贯彻开平市教育局转发的《关于开展对未成年人毒品预防、反邪教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近期内在学生中开展禁毒知识宣传和反邪教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安全工作,排查校园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共创安全、健康、文明、和谐校园。

学校紧紧围绕“禁毒、反邪教,构建和谐”的活动主题,充分发挥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团委、政教处等职能部门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坚决控制毒品进入学校,有效地推进了禁毒、反邪教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维护我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有关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为我校禁毒、反邪教宣传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成立禁毒、反邪教教育宣传领导小组 组长:周述祥

副组长:李永鸿 张健威 邝兆新

成员:郭桓生 黎耀之 张远胜 黄泗满 朱汝畅

(二)、学校十分重视禁毒、反邪教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集分管此项工作负责人分析会,就禁毒、反邪教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全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对此次的禁毒、反邪教宣传工作及专项整治活动进行了周密安排和部署,并根据禁毒、反邪教宣传工作的需要,调整充实了禁毒、反邪教工作领导小组,重新分工,各负其责又密切合作,使我校禁毒、反邪教宣传工作的开展做到了统筹兼顾、责任明确。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增大投入,进一步加强禁毒队伍建设,使各项宣传工作顺利开展。

二、深入开展禁毒、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

我们学校按照防范、教育有机结合的要求,充分发动师生参与禁毒、反邪教宣传活动,重点加强了对青少年学生的防毒、拒毒预防教育和《禁毒法》的学习、认识,并充分认识邪教的毒害。学校在升旗仪式上宣传呼吁全校师生提高思想警惕,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自觉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坚决同邪教作斗争。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禁毒、反邪教宣传工作广播有声音、有黑板报、有专题展览,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真正做到师生人人皆知,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和反邪教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开展“禁毒、反邪教”征文,让学生做些探讨,要求学生从改掉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等)做起,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远离毒品、邪教,拒绝不良嗜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三、形式多样、活动丰富,不断增强学生禁毒、反邪教的自觉性。

禁毒、反邪教关键在于预防,预防关键在于教育。青少年学生之所以成为最易受到侵害的“高危人群”,其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毒品、邪教危害的认识和了解,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被居心不良者误导而走上不归路。我们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特点,切实做到超前预防。

1、坚持“一纳入”。始终坚持把禁毒、反邪教宣传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通过开展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演讲以及组织黑板报、广播对师生进行禁毒、反邪教宣传教育。

2、做到“两个结合”。始终坚持把禁毒、反邪教宣传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与学校法制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观念相结合,做到预防教育工作常抓不懈,使广大师生了解毒品基本常识及邪教的严重危害,自觉抵制引诱,绝不参与此类活动。

3、进行“三方联动”。我校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的合力。与水口派出所联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聘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做报告,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与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联动,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邪教”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观看图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吸毒、邪教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影响;与家长联动,进行禁毒、反邪教宣传和教育,学校通过家长会给家长们作禁毒、反邪教的专题讲座,分析禁毒、反邪教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呼呼家长从自己做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邪教。通过三联动宣传教育,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模式,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4、实行“四鼓励”。坚持鼓励学生就学习的禁毒、反邪教知识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及小论文,并组织开展评奖活动,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校禁毒、反邪教教育和宣传的实施。坚持鼓励教师撰写禁毒、反邪教教育工作总结或 2

经验材料,并进行交流。坚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并自主设计、排版,完成后学校组织评比,并对优秀板报组织学习和观摩。坚持鼓励教师带着课题开展预防教育,推动学校禁毒、反邪教教育的科研化发展。

5、开展“五个一”。一是上好一堂禁毒、反邪教宣传教育课。要求在不同年级,利用班会课上一堂禁毒、反邪教宣传教育课。各班主任都能积极通过上网或看书查找资料,认真备课,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授课,切实让学生了解禁毒、反邪教的形势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学校政教处对上课的教案进行了认真检查。二是组织观看一部禁毒、反邪教宣传教育影(视)片。各班组织师生观看“拒绝毒品,关爱未来”专题宣传教育片和反邪教专题片。三是学习一部法律,认真组织学生学习《禁毒法》,让学生切实掌握毒品知识和国家对禁毒的法律法规,学校并就有关知识对学生组织了禁毒知识测试。四是组织一次禁毒、反邪教征文比赛,由校团委和政教处组织,各班团支部具体实施,在学生中宣传和动员,根据自己学习的禁毒知识和活动体验,撰写有关禁毒、反邪教方面的小论文,并进行颁奖。五是组织一次禁毒、反邪教宣传海报评比。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对优秀海报进行评比,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加强学习,了解形势,增强抵制毒品、反邪教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育反思,总结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一是坚持把禁毒、反邪教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二是主动加强与宣传、文化、公安等部门的配合开展各种禁毒、反邪教宣传,确保师生健康和安全。三是想法设法加大禁毒、反邪教教育的投入,购置有关宣传图片、光盘及图书资料。总之,我们将紧紧依托全体师生,群策群力,持之以恒,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各项禁毒、反邪教宣传措施,使我校的禁毒、反邪教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进展和新突破!

开平市第二中学 二0一一年五月五日

开平二中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总结2012.6.2 第2篇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精神, 进一步提高邵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水平,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激励作用, 邵阳市教育局决定全市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六个十”评选活动。各学校通过民主推荐和集体评议, 评选出十名德育优秀学生、十个优秀德育教育基地、十个优秀德育课题、十本优秀读物读后感、十所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十名德育工作标兵.评选范围和对象为我市全日制中小学校 (含民办学校) 在读在籍学生。评审小组由基教、纪检监察部门和教师代表组成。县市区教育局将集体评议结果在推荐人选所在学校公示3天。 (罗理力)

开平二中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总结2012.6.2 第3篇

由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主办、记者观察杂志社承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展”和记者观察杂志社参与支持的“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宣传表彰大会”等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宣传系列活动如期拉开了帷幕。该系列活动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一份特别献礼, 在首都北京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贾庆林参观展览并接见代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礼堂的雕塑展厅, 接见了此次受表彰的73位扶贫开发典型人物以及其他与会代表, 并参观了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展。

贾庆林首先对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 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 我们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投入巨额资金, 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下降到不足1500万。我国成为全球首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使极端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

贾庆林说, 当前,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扶贫开发也进入攻坚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搞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 努力实现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要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有效途径,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和表彰扶贫开发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黄孟复参加接见并参观了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展。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全程出席了此次活动。

胡富国倾情全部活动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富国于2009年9月8日下午专门到政协礼堂对展厅布置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搞得挺好, 不错, 不错!”从展厅出来往会场走的路上, 胡富国满面笑容。

走到会场门前, 珠海市新海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纪少雄正好迎面走来, “看到你的雕塑了吧?一看有小胡子的雕塑就是你, 很形象很生动。”胡富国和他一边握手, 一边乐呵呵地调侃着说。

会场里,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刚刚组建的大爱艺术团正在排练节目。看到胡富国走进会场, 导演叫停了音乐, 现场演职人员自发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位正在台上排练唱歌的青年女演员快步走下舞台到了胡富国的跟前:“胡部长好!”“你们辛苦了!”说着, 胡富国抬起右手向女演员敬了个礼。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

他在观众席找了个中间的位置坐下来, 对导演说:“你们继续进行, 不要管我。”

音乐再次响起, 胡富国利用看彩排的空档仔细看了第二天将要上演的节目单。排练节目中间, 导演不时地叫停音乐, 对舞台上的演员进行指导。“胡部长, 我们彩排节目很麻烦的, 得按照程序一遍一遍过, 您要有事就先忙去!明天的演出肯定安排好, 您就放心吧!”

“你们该怎么弄怎么弄, 不用考虑我。”胡富国说完又低下头仔细翻看节目单。

音乐再次停下来, 胡富国回头握着《记者观察》记者的手说:“我知道你们参与了这次活动, 雕塑和展板弄得很好。”

轮到73位即将获奖的“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彩排走台时, 胡富国放下了手中的节目单将目光转到了台上。

“今天把大家请过来, 主要是先熟悉一下明天的颁奖程序和次序, 避免明天弄乱了。明天还会安排咱们这些人中间的个别代表进行发言, 不管谁上台领奖发言, 一定不要紧张, 你们都是帮助了很多穷人, 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特别贡献的有功之臣, 明天领那个奖, 得到那份荣誉, 理所应当, 所以, 你们应该坦坦然然地走上台领奖, 大大方方地进行发言。”听到组织彩排的人员向大家做如此交代, 胡富国带头鼓掌, 并大声地喊了一句:“说得好!”

2009年9月9日, 胡富国特意换上了一套崭新的黑色西服。他在向与会代表发言时, 首先强调:“今天你们得到了这份荣誉, 这是对你们过去为中国扶贫开发事业所作出突出贡献的肯定, 但是, 希望大家一定要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我们在座的企业家一定不要干违法的事, 如果犯了别的错误, 改正了还可以为社会做贡献, 但是, 干了违法的事, 就谁也帮不了你们。”

他还说:“考虑到在座的企业家们为穷人们做了那么多的好事, 有的甚至无偿捐出了上亿元的资金投身于我们的扶贫开发事业中, 好多年轻人和我说应该搞些活动把大家宣传出去, 我们今天组织的这次活动就很成功, 贾庆林主席亲自来参加我们的这个活动, 中央的其他一些领导也亲自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这就说明, 我们这么做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中央是认可的。所以, 下一步我们还要把大家的感人事迹写成书、拍成电影, 并且要组织艺术团进行全国巡演, 我们就是要通过举办各类活动, 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和企业家投身到为穷人服务的行列中来。”

山西女商人投入过亿元为穷人服务感动中国

博宥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丁书苗作为获奖代表在主席台前发言。她是山西沁水人, 曾荣获2006年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及山西省扶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2007年, 当选为中国十大系列英才——诚信英才。

出身于农民之家的丁书苗, 从卖鸡蛋起步, 开饭馆、搞物流, 如今在北京成立了博宥投资管理集团。

她出资20万元为老家安装了电视差转台;她出资带领300余位家乡村民赴华西村考察取经;她牵线搭桥促成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博宥基金向沁水县捐赠500万元, 用于改造沁水县乡村小学及村卫生院所建设;她联系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捐赠1万元美金, 建设苏庄小学信息化教学项目;2009年, 她又向晋城市捐赠1000万元, 用于发展当地农村的健康教育和扶贫事业。

2008年3月, 她亲自携带500万元专程赴云南丽江少数民族孤儿学校看望700多名孤儿学生, 临走时, 她将本来用于自己路上开销的3万元钱也全部留给了孩子们;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 从电视上得到消息后, 5月13日, 她便带着司机拉上临时组织的部分救灾物品赶赴灾区, 向四川省红十字会捐赠了109万元, 并在灾区做了志愿者;5月23日, 她又二次赴川, 为灾区的女战士、女护士和女性灾民送去一批女性急需用品, 并且将自己与合作伙伴共同筹集的1亿元人民币捐赠给灾区;2009年春节前, 她三次赴川, 将1万斤猪肉和1000多套服装等价值100万元的物资送到灾民手中。

2009年5月, 丁书苗再次做出惊人之举, 她宣布要用5年时间, 捐资1.5亿元, 支持“母亲健康快车”项目。在此次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表彰大会上, 她称已经有5000万元捐款到位。

“我的财富来源于社会, 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因此, 我也有义务将这些财富还给社会。”丁书苗带着浓重山西口音的质朴发言和她的感人事迹, 感动了会场上所有的人, 现场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小品情动主人公原型会场上下齐挥泪

活动进行到文艺演出阶段, 大爱艺术团的演员表演小品《大爱无声》。台下观众的情绪在凝固片刻后, 又突然爆发——热烈的掌声, 一双双饱含感动泪水的眼睛, 使得现场笼罩在一片浓重的情感热潮之中。

在观众席中, 一位身着黑色裙装的长发女子泣不成声, 在小品节目进行中被人招呼着两度离席。

小品讲述的是一位收养了215名孤儿的妈妈, 在自己生日的当天突然收到了已经失踪1个多月的大女儿的鲜花, 母女相遇, 母亲激动之情难以自已, 但是, 女儿却因为妈妈将过多的感情倾注于收养的社会孤儿身上而疏忽对自己的爱护, 心生不满, 甚至连一声“妈”都不喊。已经工作的女儿向妈妈提出“想要买一辆轿车”, 妈妈非但没有答应, 还提出因为公司资金周转困难, 想要借女儿的钱为收养的孤儿们买衣服。女儿情急之下准备再次离家出走, 并且喊出“你不是我亲妈”。

故事升华到高潮, 母亲说出实情“我确实不是你亲妈”。音乐响起, 妈妈动情地向女儿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大雪纷纷的腊月, 昏暗的路灯下, 一个襁褓中的小女孩小脸冻得通红, 恰从旁边经过的一名女路人看到这个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小生命, 心生恻隐, 便把孩子抱回了家, 并且给她起了一个富有纪念意义的名字——腊月。这名女路人便成了小“腊月”的妈妈。

这个小品来源于真实生活, 故事中主人公的原

型就是在观众席上泣不成声两次离席的女子。她的名字叫徐莉, 安徽省六安市人, 现为安徽水井王子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她曾获得“中华杰出公益慈善人物”“中华优秀奉献者”“十大杰出女性”“2008慈善爱心人物”“2008中华十大财智人物热心公益奖”等多项全国性荣誉。她的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的许多人。

当主持人把她请到台上时, 她哽咽着半天说不出话, 现场观众自觉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后排的许多观众纷纷挤到前边与她握手。

《记者观察》积极参与支持并承办相关活动

能够为中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尽一份心, 出一份力, 是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记者观察杂志社积极主动参与了这次特别的国庆献礼活动, 并承办了系列活动中的多项内容。

记者观察杂志社通过精心策划并联系制作的73位扶贫开发典型人物的雕塑, 在全国政协礼堂的展览活动中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赞赏, 也受到了全国各界与会代表的赞誉, 很多代表都利用参观展览的机会在雕塑前合影留念。

作为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宣传表彰大会活动的主要支持单位, 《记者观察》还通过承制展板的形式, 将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基层关爱贫困群众, 以及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近年来的扶贫成就和此次受表彰的扶贫开发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等内容进行了展览。同时, 还承办制作了“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的纪念邮册, 这些设计精美的邮册, 除了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向每位获奖人物赠送出少量外, 其余的几乎被一些与会企业家代表订购一空。

高潮过后并不就是落幕。为了把这些扶贫典型的光辉事迹更好地推向全国, 吸引和聚集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到中国的扶贫开发事业中来, 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 记者观察杂志社将继续参与承办国庆节期间在北京王府井大街, 以及国庆后在山西等地的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系列巡展活动。并在巡展活动进行期间组织中华珍宝慈善拍卖会, 拍卖所得款项将用于筹建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文化扶贫基金, 这项基金将全部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希望工程的建设。

开平二中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总结2012.6.2 第4篇

一、哲学视域下的现代知识转换与审美对象的重构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纷繁复杂的, 同时又是普遍联系的。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也就是各个学科的知识, 是怎样从一种独立于教师与学生之外的独立客观形态, 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种双边协同活动, 迁移到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当中, 从而转换成学生个体的主观意识和能力的呢?

对这个知识的转换生成过程, 中国古代的教育很早就在《礼记·中庸》中谈论过它的个体行为特征:“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然而, 这只是论及学习过程个体的外部行为特征问题, 并未深入到学习过程个体的心理活动中。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则以“感觉论”为基础, 提出这个迁移转换过程表现为从观察到理解、记忆等心理活动过程;19世纪德国的赫尔巴特则根据“统觉原理”, 将这个过程看作为一个新旧观念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经历过“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19世纪末美国的杜威, 认为这是学生直接经验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 它包括“问题发生的环境, 确定问题的性质, 解决问题的假设, 假设的推论, 对推论的检验”等五个步骤;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凯洛夫, 则概括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50年代以来, 学者们还从认知结构建构、信息加工以及系统状态更换等角度对这个过程进行解释。这些学者认为, 学生的学习过程, 是一个在教师、教材和教学环境, 以及个体前一段的身心状况等各方面条件的相互作用下, 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自己与社会之间的交换过程, 因而是一个具有自组织性质的开放系统。这种自组织活动, 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它是学习系统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中形成的一种内在和谐性的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教师主导影响的同时, 还进行着自我组织的活动, 使个体内部诸要素之间保持着同步联系, 并使这种联系经过和谐化、有序化的加工而改善结构的功能。如果个体的学习过程经常处于一种混乱失控状态, 就表明该学生的自组织能力较差, 组成其学习活动的诸要素之间已失去和谐的秩序。

它是学习系统在不断的能动自我否定中的非平衡性的反映。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对客观认识的无限接近, 总是以前一次认识的否定 (或部分否定) 为基础的。而这“否定肯定再否定”过程, 正是学习过程非平衡状态的表现。

它是学习系统在不断的自我反馈中调整发展的自主性反映。在教学过程中, “学”是一个不断接受“教”的指导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争取摆脱“教”的指导的过程, 以能独立组织探究发展的过程。这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人的自主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个体自主性的形成既是教的目的, 也是个体社会性成熟不可缺少的基本特征。

它是学习系统由于其内部呈现非线性连接而“涨落”演变的多解性反映。各要素之间如果只是呈线性联系, 它们之间的功能总和就只有量的增长而没有质的变化, 缺少质变所引起的那种“涨落”跃升现象;非线性的结构特点, 使系统的发展具有多种方向、多种目标、多种结果的可能。构成学习系统的几种主要因素之间, 如学习方向与目标, 学习内容与知识基础, 学习方法与形式, 学习时间与条件, 学习兴趣与人格特征等等, 它们可以相互制约或促进, 但并不表现出必须的因果关系。大量经验和实践表明, 结构中某一要素的“涨落”, 都能够大大干扰或促进学习过程, 甚至改变整个系统的秩序。以上是学者们运用系统、信息、控制、协同、耗散等多种理论来对学习过程进行的综合分析。如果我们从中进行一番整理, 又可归纳出以下简单的几点来说明学习活动中知识转换生成过程的内涵:

第一, 这是个体内部认知结构在重组中实现改善的过程。

第二, 这个重组和改善过程更重要的是依靠个体自主性的发挥。

第三, 个体发挥自主性可以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各种构成要素, 而任何一种要素的“涨落”变化, 都能够对整个学习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甚至导致整个结构系统的根本变化。

第四, 学生个体的学习自主性与教师的主导性, 构成了矛盾冲突、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我们讨论了学习活动中知识的转换生成过程以后, 再来讨论一下审美活动中主体对审美对象的重构问题,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 以寻找学科教学中立美构成的内在契合点。

我们知道, 从本质上讲, 审美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 是一种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心理活动。审美活动的能动创造性直接表现在, 审美主体经过自己的感知、联想、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之后, 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客体当中, 从而使原先存在于审美主体之外的审美客体, 变成了审美主体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使审美客体完成了一个从外到内、从客观形态到主观形态的迁移、重构过程。就这个迁移、重构过程来看, 它与学习活动中学习内容的转换生成过程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学习主体与审美主体一样, 都是具有能动反映特征的人;学习内容和审美客体分别进入了活动主体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审美意识之中, 实现了结构重组和形象重构。

二、哲学视域下的现代科学教育活动中的立美构成

一般来说, 教育中存在着三个层次的美:教育手段美、教育活动美和教育作品美。因此, 学科教育活动中的立美构成, 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 发现和挖掘教育过程中的审美因素。

一般来说, 教育活动及其内容作为教学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来就存在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这些因素显然是教育教学中立美实践的重要基础。这里仅就教育内容中的审美因素问题作一分析。教育内容的审美因素主要体现在教材的内涵上。蔡元培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 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例如:数学仿佛是再枯燥不过的了, 但美术上比例、节奏, 全是数的关系, 数学的游戏, 可以引起滑稽美感;几何的形式, 是图案美术所应用的。物理化学似乎是机械了, 但是声学与音乐, 光学与色彩, 密切得很。雄壮的美, 全是力的表示。”确实, 教材内容作为前人经验的总结, 又经过编撰人精心的选择和整理, 可以说是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大成。在自然科学中, 简洁美、变化美以及对比、均衡、对称等形式上的和谐美, 比比皆是, 是教学活动中立美创造的基础。

在人文学科中, 中国语文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从语言上看, 形象生动的词汇, 节奏明快的读音, 别具一格的语法和奇妙的修辞, 组成了一个美的序列;从体裁角度上说, 清淡典雅的散文, 瑰丽多彩的诗词, 情节诱人的小说, 发聋振聩的论说文, 组成了另一个美的序列。这两组美的序列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语文学科内容特有的内涵美。除此, 在语文教材中还到处洋溢着形象美、性格美、思想美以及意境美。可见, 教材内容之美是丰富的, 教师作为教学主体, 要善于充分地挖掘运用, 使它有机地融入教学活动之中, 达到立美育人的目的。

2. 主体对客体的立美创造———教育活动美、教育形式美、教育作品美。

如前所论, 客体的审美因素是构成教学美以创造美育境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所有这些, 如果没有教学主体的发现和创造性地组合运用, 那它们也就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所以, 学科教育中的立美构成, 关键在于主体对客体对象的立美转化, 在于教学主体对客体的发现和创造, 即教育活动之美的创造。从审美观点看, 创造本身也是一种美, 是一种“自行生长的美”。它必然会给创造主体带来不同程度的美感愉悦。

教师的立美创造, 教师作为教学主体, 其劳动是一种合规律与合目的相统一的创造性劳动, 他是“人的问题这个艰难领域中的创造者”。首先, 教师对客体的立美创造表现为, 教师作为审美客体 (对学生来说) 对自身形象美的塑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学生既是教的客体, 又是学的主体。学生不仅仅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 同时也必然会对教师的形象特征及其教学艺术进行审美判断。无论教师自己意识到与否, 只要一上讲台, 他便以一个可感的审美形象显现在学生面前, 在以后的教学和人际交往中, 学生们就在这位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留下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中不断修正或强化第一印象, 从而形成深刻的“内心现象”。这种“内心视象”将会长久地驻留在学生的心目中而成为建构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 对教师来说, 就必须注意对自身形象的塑造。其次,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立美创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立美创造, 主要体现在对那些抽象的知识内容的重组和转化上, 这种重组和转化, 集中地体现在“图像编码”上。现代心理学认为, 抽象概念经过人的有序重组可以变成具体的图像, 图像和语言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译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内容的处理上务必着眼于学生知识的接受和转化, 善于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进行图像的编码、演化。另外, 还要求教师能时刻注意知识与图像、图像与物体、物体与原理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变关系, 尽可能地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美的形象, 以启发学生在融会贯通、主动领悟的基础上, 以审美的眼光去感受科学知识。教学内容是人类业已总结的科学结晶, 尽管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但许多科学理论在以教学内容出现时, 多少还保留着一定的审美因素。比如物理学科中E=mc2这个定律所表现的是高度的简洁性;化学中元素周期所表现的则是高度的和谐性。科学知识中的美决不是仅仅靠死记硬背所能获得的, 科学的美感只有在洞悉了科学知识的丰富的内涵之后, 才能以饱满的情感去获得。如果一位教师只是赤条条地给学生提供几条定律, 或者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进行解释, 那么, 科学定理只能是干瘪的条文, 学生也只能成为再现这些条文的机器。所以, 让学生在准确把握科学理论所表述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去感受其中的科学美的内涵, 从而激发起他们热爱和探索的热情, 就成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立美创造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 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形式和手段的立美创造。这主要体现在能准确、灵活、动态地把握制约教学的种种主客观条件, 包括教学的目标效果的价值准则, 教学对象的起点与身心发展,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按照美的规律去设计教学形式、驾驭教学过程, 建构自已的教学艺术风格美等方面。教师不但要把握所教的知识内容, 而且还要把握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 更要把握他们的流向动态。可见, 这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创造过程。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立美创造活动, 最终形成教学艺术风格之美, 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育人的较高境界。它的形成取决于教师教学的“自我意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这种“自我意识”表现为该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和作风的富有创造性的独特组合, 表现为领悟大纲、处理教材、组织教学和驾驭教学的强烈而自觉的心理意识。无疑, 这种自觉的心理意识会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结构美、教学语言美、教学方法美的创造和运用。其实, 教学形式美正是教师立美创造意识的生动体现。

三、哲学视域下的现代科学立美教育课堂教学环节的指导思想

按照学习者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设定教学环节;基于教学规律和教学效率合理分配时间;以符合教学环节需要进行教学行为分解;合目的、合阶段的立美体现。

1. 唤起环节, 这是立美教育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 一般为2分钟, 属于思维的启动和情感萌发阶段。

为了达到“引旧探新”的认知要求和“稳定情绪”的情感准备, 在课堂教学之初, 教师首先应营造有利于师生言语交往的宽松环境。事实上, 一种亲切友好的人际环境、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 一方面本身就是美的情境;另一方面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淡化师生的界线、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使学生培养起美的心境。其次, 教师在引导学生针对性地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 简明扼要地提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和难点, 以及相应的要求, 藉此简洁的语言来启动学生的思维。总之,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能否使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处于积极准备状态, 将直接影响立美教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2. 感知环节, 这是立美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环节, 一般为3分钟。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有一个让学生经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所以让学生感知教学材料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般而言, 在感知环节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便是创设一种新颖、变化和令人惊奇的学习情境, 变化冲突的情境可以引发个体的“认知失调”和观念冲突等不确定的心理状态, 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个体中枢神经系统唤醒水平的提高, 进而促使个体去探求未知的知识, 达到认知协调和观念一致化的效果。贝蕾恩 (Berlgne, D.E.) 曾将面对不确定性情境时的中等程度的唤醒称为“好奇”。好奇有知觉性和认识性的区别, 前者是因新奇、复杂的感官刺激引起的;后者则缘于不一致的观念信仰、态度等内部刺激。这两种类型的好奇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作为设计者的教师可通过生动的叙述、教具的形象演示、探究式的游戏、启发的活动和两难问题的提出等手段, 在精心设计的认知情境中,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感知材料、思考材料、讨论材料, 这样既可激活学生的认知状态, 又可激发学生的情绪状态, 让学生在迭宕起伏的认知情境中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寻求心理的积极平衡状态, 从而在认知参与和情绪参与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培养美的情感。

总之, 立美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展开的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学生感知美、体验美、认同美、创造美的教学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借助教师的力量, 逐步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涂途著.西方美育史话.北京:红旗出版社, 1988.

[2]杨恩寰.审美教育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7.

[3]聂振斌著.中国美育思想述要.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3.

开平二中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总结2012.6.2 第5篇

此次活动亲临指导的有湖南省书协主席、文联副主席何满宗先生;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黄超文先生、湖南省教科院教育科研规划所所长李倡平先生、欧阳询书法研究委员会会长欧阳强先生等三十多位领导、专家。

活动有现场书法表演、书法教育研讨和优质课观摩。将近600人的现场书法表演, 既有省内知名书法大家, 也有县域书法名人挥毫泼墨, 更有校内师生同台练兵。场面浩大, 蔚为壮观。墨香、书香浸润整个校园。书法教育研讨活动先由学校校长齐四维作了题为《传承书法文化, 创建书香校园》的汇报, 接下来有何满宗、黄超文、李倡平、李再湘等领导、专家就写字教育作了重要发言, 提出写字应作为基础教育重要项目来抓, 一致肯定金海实验小学在此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并授予金海实验小学“湖南省书法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湖南省书法家教学训练基地”。研讨活动后有市书协会员谢建明、熊瑛主讲了高规格、高质量的书法课, 展示了极高的师生素养。

上一篇: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汇总下一篇:目标的满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