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2024-06-24

思政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精选8篇)

思政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第1篇

*****大学2014年思政课

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旅游业对

旅游地社会环境影响的调查研究

姓 名:*** 院 系: 班 级:

学 号:

指导老师:

联系方式:

()优秀。论点正确,分析精辟,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优美()良好。论点正确,分析合理,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中等。论点正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合格。论点基本正确,内容安排基本合理,语言通顺()不合格。论点错误,内容粗制滥造,语无伦次,或者大量抄袭

关于旅游业对

旅游地社会环境影响的调查研究

调查时间:2014年8月15日——2014年8月21日 调查地点:开封市铁塔公园 调查方式:访谈式调查

调查目的:调查研究文化类旅游业对旅游地社会环境的影响

摘要: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起着积极影响,如促进旅游地的对外文化交流、利于旅游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能够为旅游接待地提供大量的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旅游是一把“双刃剑”。不少地区发展旅游业着眼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对“大众化旅游”浪潮给当地社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重视不足,给该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本文以开封市铁塔公园为例,研究文化类旅游业对开封市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类旅游业 两重性 影响 旅游地

旅游是现代人的需要,更是未来人的需要。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旅游开发更多地要依靠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遗产、现代文明等文化生态环境,旅游活动将给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如何通过旅游业增强文化生态意识,保护、整理、抢救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遗产;如何维护本土文化的传统性,保持接待地的旅游吸引力;如何采取防范措施,抑制民族文化的同质化现象;如何利用外来文化的某些形式和内容,嫁接和改造民族文化,或者赋予外来文化以民族性特色;如何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引导启发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如何寻求一种既能使东道社会收入最大化、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多元化的所谓“新概念旅游”„„,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现代旅游发展的潮流,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从国内外旅游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来看,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品位的提升,旅游者外出的旅游动机将逐步从纯自然的观光旅游向更富有知识性、文化性和娱乐性的文化旅游转变,将对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旅游的开发,将迎合这一潮流和趋势,成为受欢迎的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旅游产品的内涵、结构与类型不断丰富。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其文化都是有特色的文化。出自历史文化名城的各种旅游产品,或多或少都带有某一特定城市的文化气息,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旅游卖点。因此,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可铸造旅游产品特色,扩大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同时可完善旅游产品的结构、增添旅游产品的类型。

旅游业可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的一道光环,与其历史文化相结合,城市的旅游形象会更加高大与辉煌;与此同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丰厚,文化程度高。文明城市意味着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风淳朴,无论投资、旅游、文化交流,人们都乐意前来,具有巨大的客源市场。而现代旅游又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扩展,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本地区或全国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增长极,并给所在区域带来一定的向心作用和扩散作用。可见随着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必定能够带动城市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旅游业在当地地区的地位并完全能够成为本区域的核心和统帅。

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有目共睹,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不少地区发展旅游业主要着眼于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对“大众化旅游”浪潮给当地社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重视不足,给该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第一,旅游地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文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由于游客特有的物质摄取心理及不检点的行为使得蜂拥而来的旅游者每到一处,常常毁损掉他们不辞辛苦特地前来观赏的宝物:有的偷偷地掀下铁塔的一片瓦,更多的人将摩崖石刻抚摩得光滑无痕,或在游览点随意刻上“某某到此游”„„而更加普遍也是更令人棘手的问题是因开发旅游所导致的客观上的损害。

第二,旅游地的文化传统遭到异地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文化的独特性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紧密相连,而旅游的发展却与当地的可进入性息息相关。随着交通的改善,地理的封闭性被打破,旅游地文化的独特性也必然受到冲击。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果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该地区的文化就能长期保留其固有的特征,而无实质性的变化。

第三,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出现舞台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渐失其原有的意义、价值和特色。为了发展旅游业,接待地会积极吸引各方旅游投资者,有时还会刻意迎合旅游者的口味。正如有的学者说,不少旅游者并不关心接待地文化特色的真实含义,而只是为了猎奇。这就使接待地文化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有被不正当舞台化、商品化进而庸俗化的可能。一些地方文化特色的东西被肆意移植仿造,似乎其存在的基础再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这种迁就游客“期望”的文化表演 ——同时也是文化歪曲对旅游接待地文化的自然发展极其有害,旅游者无法全面有效地接触和发现接待地活生生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种经过了包装的“伪文化”、“伪民俗”,而且接待地固有的文化也会因此而逐渐失去特色。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如此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无异于“杀鸡取卵”。第四,旅游地“文化设限”宽松化,社会道德观念扭曲,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任何本 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那些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那些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即经过了所谓“文化设限”的过滤。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旅游者的“文化设限”较一般情况下更为宽松一些。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大相径庭的东西。

此外,旅游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一方面使得旅游地把发展的优先权让给旅游业,把国土、资源等让给旅游投资者;另一方面受旅游者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旅游地部分人的生活开始腐化,吃喝玩乐成风,形成了对旅游经济过度依赖等“新殖民主义”倾向。因此,我们在对待旅游文化的时候必须吸取其精华部分,对事物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旅游在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目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第一、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以分为三方面:(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果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3)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

第二、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云南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迹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

第三、超过景点容纳容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态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主要表现在大量游人将旅游区土地踏实,使土壤板结,树木死亡;大量游人在山地爬山登踏,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殖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从而对旅游区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小结

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诱发旅游地居民的传统道德观、价值观念的改变,社会不良风气的滋生等社会问题,还会对旅游地居民心理带来消极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需求将会持续增长,旅游开发建设活动和旅游者的游憩活动会更加频繁,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将继续增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既要加强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的保护,还要加强旅游地社会环境的保护,建立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社会环境各方面的的消极影响,要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环境影响的量化评价指标,尽快建立科学、系统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注重对旅游业既成社会环境影响研究的同时,加强旅游地未来社会环境变迁趋势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旅游地社会环境变迁关键节点,以便旅游地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预控方案将旅游业对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降至最低程度。政府部门应对旅游地的开发管理模式进行调控,鼓励和提倡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地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结合起来,协调好政府、开发商和旅游地居民的利益,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楷体四号加粗)

[1] 马波著.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出版社, 1998 [2] 姚启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10(04)[3] 李经龙,郑淑婧,周秉根.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06)[4] 陆岚.论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社会环境的影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5] 周慧颖,吴建华.国内有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4(06)

思政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第2篇

关于XX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学院名称:XX学院

班级: X班

姓名:XXX

学号: 12010002

4成绩:

2012年08月25日

作为大二学年的暑期思政课实践调查,我主要是围绕家乡泉港的社区建设这一主题展开的社会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区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家乡人民及基层组织在建设家乡上所作的努力。在本次调查中我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在问卷调查中,共分发45份问卷,回收35份问卷,回收率超过50﹪有效。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泉港区是现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辖下的一个区,原隶属于惠安县,2000年从惠安县单独分立出来。泉港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湾南岸,拥有天然的良港肖厝港,港口与石化相互促进,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社区建设也得到良好的建设。从调查中发现泉港人民对于泉港区的社区建设表现出充分的关心,在对于家乡的建设是否关心的问题中,选择“比较关心和很关心并积极参与”所占的比例达到65.7﹪,而不关心的比例仅占11.4﹪。从其他的问题中也可以看出因为社区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人们对于泉港区建设方面的关注度很高,人们在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和参与到建设泉港区中。

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从2009年起泉港区进行了全面的区建设规划,从总体上重新规划建设泉港区。在基础建设的道路建设方面,仅2011年一年政府就投入了135万元,完成总长5.2公路的寨后村石峡里公路路面硬化,投资150万元,开通界山至后龙客运站公交客运线路,并建设10座公交停车场。而针对泉港的公交事业现状,泉港区政府从3个方面加大道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群众学生安全出行。一是重组合并泉港公交公司,开通了4条公交线路,投入26部公交车辆,缓解了人们出行无客运车辆乘坐的问题。二是开通周末学生班车,解决中学学生周末返家乘车难的问题。三是加大道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了交通标线、设立了警示桩、交通标志牌等。而泉港区人们也意识到了交通问题并积极参与到改善交通问题的行动中。在关于您日常选择的出行交通工具的问题中,选择“步行”或者“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占了82.85﹪,而“自驾”的比例仅占0.17﹪,由此可见人们渐渐意识到乘坐交通工具对改善交通问题的重要性。在教育建设方面,泉港区现有小学96所,中学22所,在校学生8万多人,教学质量位居全市前列。从2009年起,高考更是取得建区以来新的突破,高考本科生上线率首次超过30﹪,本一批上线首次达到百人,之后每年都有学生被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录取。泉港区教育系统还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反腐倡廉理论调查、千名教师访万家、拓展廉政教育平台”等专项活动,加强教师的廉政意识。而在医疗卫生的建设方面,泉港区建有包括二级甲等医院泉港医院等多家大型医院,并已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医疗救助制度,通过新型合作医疗等解决人们看病难的问题。在问卷中关于医疗建设的问题中,选择“很好,对比以前有很大进步”“不错,看病很方便”的比例高达80﹪,而“一般”的答案仅占20﹪,由此可知,泉港政府在建设医疗卫生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当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道路交通是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公交事业不够规范、各个学校升学率相差巨大、看病方便但是负担大,医药费高等问题。作为一个刚开始发展的城区,存在上诉问题是合理的,政府应该想办法解决上诉问题,如全面整顿公交事业,规范公交业,使用站牌停靠的方法等,培养优秀教师进入非重点学校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其次,在民生改善方面的建设方面,泉港区政府及基层组织切实保障民生,实施就业、饮水、安居、帮困、医保、助学等“六大民生工程”。如在就业方面,泉港区政府引导扶持就业创业,通过建立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制定出台优惠政策;营造公平就业环境等措施深入实施“培训、就业、创业”三大工程,解决“零就业”等家庭就业问题,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在关于目前泉港区的就业形势方面的问题中,65.71﹪的人认为“有点严峻,但政府已经出台政策解救部分问题”“一般”,这说明人们还

是相信政府和基层组织在促进就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而在社会保障方面,区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建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惠普型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通过安居工程建设、收购廉租房、发放低保金、鼓励群众参加新型农村保险、金秋助学等方法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区政府还通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泉港”,开展普法宣传等活动加强泉港的社会稳定局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

我所调查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关于泉港区在建设文化事业方面的变化,文化方面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区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泉港区的建立,泉港这个城区从原先的落后逐渐发展起来,其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发展起来了。泉港文化因为泉港区的地理位置而独具特殊,泉港文化因泉港去语种的交汇,混杂而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如泉港的民间乐种,剧种,舞蹈丰富多彩,主要有享誉海内的泉港北管,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高甲戏,南音,莆仙戏等。而政府也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文艺人才,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在您认为的泉港的特色文化的多选题上,“闽南语”的比例高达100﹪,可见特殊的语言使泉港的文化别具一格,而其他众多的答案也显示出泉港文化的多样性。

作为一个历史并不悠久,正在发展中的城区,泉港区在社区建设这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泉港区政府即基层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泉港快速发展起来,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我相信泉港区政府及基础组织一定能带领泉港区人们解决问题,实现富裕的。

参考文献

【1】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2】《安全与健康》2006年 第07S期

思政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第3篇

职业倦怠是一种身心因为工作的压力而导致的疲倦、枯竭的症状,理论上说在任何职业中都可能出现,在诸如教师、医生等职业中尤为高发。当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由于难以在职业中产生足够的精神代偿,更难以在工作中获得额外的得以满足心理需求的价值感奖励时,就会产生紧张、焦虑、疲惫、衰弱、厌倦、孤独、冷漠、逃离等的消极情绪。如果此类情绪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管控,就会进而在身体层面持续表现出诸如失眠、困乏、健忘、迟钝等亚健康症状,甚至最终导致器质性病变。

在我国,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又具有与其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紧密相关的特殊性。

高校思政课属于大学公共必修课。其任课教师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意识形态教育与灌输、思想道德公民素质培养的重要政治任务。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既有一般教师职业倦怠的共性反应,又有源于其所教课程的特殊性而导致的职业倦怠的特殊表现。以下,本文主要从教学的角度谈论思政课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从心理层面看,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经常表现为对职业的厌倦、沮丧情绪。如果授课过程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与回应,教师就会缺乏价值感与成就感;担心因学生不认同而导致学生评价的降低,进而担心外界对自身的教学水平评价降低,从而产生焦虑感;难以控制的教学效果导致教师常常经历“振奋———失望——焦虑———茫然———倦怠———麻木”的周而复始的煎熬与折磨。长期负性情绪的困扰,最终使倦怠的思政课教师往往缺乏归属感,对职业产生质疑,或者形成玩世不恭、得过且过,缺乏竞争意识的混日子心态,或者对职业产生厌恶感,最终逃离职业。

一旦上述心理体验得以形成,教师在教学行为上也会产生相应的反应。一类反应可称之为我行我素型:教师基于对助人失败的焦虑,而对自我的能力甚至存在价值产生怀疑,正常助人的心理预期与现实挫折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心理失衡。此时,为避免长期处于这种失衡的痛苦,教师内心中自我保护机制就会启动,较为消极的心理倾向,将教学问题一味推诿到教师自身以外的对象诸如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或学生的身上。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而对台下学生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甚至说话等现象熟视无睹,不予理会。在教研上,教师也会怠于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的创新,最终沦为教学机器。

另一类反应可称之为讨好迎合型:教师认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接受来源于学生因为抗拒思政课灌输意图而产生的天然疏离的心态。部分学养不深的教师也对思政课部分内容持不同意见,这导致教师在授课时会有意识地撇开教学内容,另搞一套他认为学生会感兴趣的内容,使思政课成为以教师为主的聊天课。聊天内容或根本与所授课程无关,或背离教学意图,与主流价值唱反调,以迎合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年学生的猎奇口味。这样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时还颇受学生的欢迎,教学评价较高,但在教学效果上其危害甚至超过第一类教师的教学类型。因为第一类教师的消极行为顶多导致教学接受的失败,而第二类教师的行为却可能对学生产生误导,导致或巩固学生错误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职业倦怠的成因

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思政课教师形成职业倦怠有其成因的特殊性。从教学内容来看,思政课教学在本科和高职院校有其固定的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当今中国的主流道德观、政治观进行灌输和培育。对于以正面的价值灌输和价值矫正为目的的课程内容,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年在上课之前,本能中就具有抗拒的倾向。大多数学生也许并非不赞同或不排斥思政教学中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他们只是对思政课意图触碰其正逐渐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感到警惕。这种逆反的倾向使学生在教学进行之前就对思政课教学充满偏见与抗拒,其接受动机就与对普通专业课的主动、渴望接受完全相反,课堂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此外,思政课教学的部分课程内容的理论建设本身并不成熟,尤其是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要开设的“概论”课,其中所涉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的理论研究虽然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其体系结构、理论构建都还需进一步完善。这样的现实,要求教师只有具有相当的理论素养,熟知相关理论的研究动态,并能够将理论与现实充分融合在一起方能驾驭。而若要学生完全领会、接受还需要教师熟知学生的心理动态,巧妙设计教学切入点,潜移默化地解决学生心中疑惑,其难度要求就更进一层了。这种状况使得思政课在实际上比普通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而事实上,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尤其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修养和科研水平又和本科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不可同日而语。这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偏见,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教学水平的局限就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可能,这也是部分教师对教学效果感到无奈和焦虑的原因。长此以往,职业麻木与职业倦怠也就成为必然。

从教师自身来看,由于传统思政课涉及伦理学、哲学、历史、政治学、心理学等多个彼此交叉的学科,而思政课中涵盖的几门课程本身长期以来并未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只是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对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之下,诸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 课才逐渐成为一级学科。这样的学科现实导致思政课的教师往往缺乏对所教内容的理论建树,科研水平也比不上传统学科的专业教师那样深厚,致使其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现实生活复杂的社会现象无法从理论层面对学生做出深入浅出、令人信服的阐释和说明,从而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此外,思政课是一门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尤其是其中普及面最广的传统的“两课”———“概论”课和“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其教学必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走出书斋,深入了解社会,并将社会现实与所授理论紧密结合。在本科院校,由于先天的优势,思政课教师走出去的机会较多,这会大大有利于丰富其课堂,而相比之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在这方面的机会就相对较少,视野不够开阔,其课堂的趣味性、内容的深厚性就会大打折扣。自身教学能力的局限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成就,为了解决这种尴尬,赢得学生的青睐,个别教师就会剑走偏锋,靠玩世不恭、奇谈怪论来吸引学生,这恰恰是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的特殊表现。

从教学环境来看,因为是公共课教学,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一般以大课为主。教育部在关于思政课教学的文件中提到思政课教学班不高于200人的标准。这个标准在一些本科院校中也许算是一种班容量上的限制。但单一的标准也在客观上为原本采取小班教学的院校提供了合班、扩班的理由,使得这些年尤其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班容量一扩再扩。大班教学的缺陷在于使教师陷入批量教学对学生思想的难以掌控与注重思想交锋、个性化辅导的思政教育规律要求之间的两难困境,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助教制度以辅助教学的情形下,这个矛盾尤难解决。这也是思政课教师感到难以控制课堂的重要原因。

另外,由于思政课的教学短期效果难以显现,这足以使各院校尤其是更注重专业技能教育的高职院校就有可能以各种名目肆意削减思政课教学的课时,也不注重专业教师队伍的培育与建设,使思政课成为任何人都可以上的大众课。这一现实使思政课教师无论是在本科院校还是在高职院校其地位并非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在高校中的尴尬现状严重损害其职业自尊,使其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也逐渐偏低,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素质的现实差别也是关系到思政课教学成败的客观原因,并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加大了教师对教学的不可控因素,从而增大了其职业倦怠的可能性。本科院校的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学生经过了高考的筛选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客观差距;以专业技能训练和就业为第一导向的专科生较更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本科高校学生更容易对灌输目的明确的思政课教育产生抵触或轻视;旧高考体制下文理分科导致部分理科学生从观念上认为思政课属于文科的范畴,从而对思政课教学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现实中日益增加的以就业为最终目的的功利性的校园氛围使属于公共素质课的思政课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根本无法与专业课相提并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思政课教学的难度。

三、小结

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除了一般高校教师通常具有的竞争压力大、工作过于稳定缺乏变化等原因之外,因为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所引发的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焦虑、因助人失败而导致的自我价值的难以实现、因教学环境、教学效果引发的低自尊人格的形成是思政课教师形成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因此,若要解决或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就必须从思政课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认真研究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区分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学生、环境、以及教学理念的不同特点,尊重思政课教学的特殊规律,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提供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支持,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积极引导教师的能力提升和不断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逐步使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同时也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摘要: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形成职业倦怠不利于教师的职业成长,不利于学生的教育教学,最终不利于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大业提供必要的思想保障。而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则包括教师自身原因、生源原因、思政课的学科特点、社会原因等多方面原因。

思政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第4篇

摘 要:思想政治课,简称思政课,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每个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思政课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系统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阵地、主渠道。新时期新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是有效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抓手,是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树立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关键一步。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课;思政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来源于现实生活更植根于现实生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指导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四个全面”等一系列新的,更适用于我国当前发展形式的重要理论。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新时期新形式下,各高职院校更是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的要求,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优秀毕业生。

过去,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掌握某一行业必备的专门知识,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否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水平,是否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其中要求的重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时培养目标已经是:培养一批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掌握某一行业必备专门知识的,能在生產、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因此,新时期新形式新背景下,要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务必要认真做好思政课教学工作。思政课,是对当代高职学生传播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主要渠道。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第一抓手,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树立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关键一步。

1 思政课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比如,网络的普及和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不同元素的激烈碰撞等,使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较大的波动和变化,使得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重大挑战。同时,我们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的模式枯燥,多数情况是演示教学的方式,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和积极性均不高,导致课堂基本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又比如,很多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缺乏热情,要么社会实践教学形式陈旧单一,敷衍应付了事;要么干脆找各种借口不搞社会实践教学。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均会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改革和完善。

2 如何以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为抓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

要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基础性作用,需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

2.1 充分认识和发挥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的作用

目前的思政课教学,情况大多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多灌输、少反馈,强调有余、互动不足。实际上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需真正转变教学理念,充分重视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实践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实践更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生命线,实践服务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服务于思政教学。比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必须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然后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总结,才能让学生形成辩证的、发展的和全面地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和能力,真正锤炼思想,提升政治素养。

2.2 以典型事例、最新热点和新闻为依托,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思政课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必须要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所处的不同成长阶段,以学生实际需求为依据,对接思政课教学的内容。

比如,对于刚刚经过高考,步入大学生活的新生,很多学生会发现他们踏入的并非他们理想中的校园。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对校园生活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发现所学不是兴趣爱好所在。总之,学生们开始抱怨、郁闷,新生迷茫期随之而来。很多任课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无所适从。然而,这个阶段正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职业规划,树立正确价值观,升华自己思想,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阶段。可以通过安排学生集中观看《大国工匠》等纪录片,组织“个人价值,大家谈”等讨论班会,让他们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形式上,容易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在内容上,学生们既能引经据典,又能深刻探讨突出的社会现象;在效果上,讲述自己观点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认真地思考了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07-21.

思政课实践报告 第5篇

关键字: 大学生 网上消费 现状 建议

一、调研背景和意义

大学生消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是充满活力和社会发展新趋势的一代,大学生的消费是与学生青春活力和心理特征有一定的联系,而网上消费作为大学生一个重要消费部分非常值得我们调查和研究,对大学生的网上消费问题做简单的调研,并就相关问题

分析研究。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而又由于大学生大多没有太多时间去细心挑选采购因此网上购物也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方式。所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消费来源,网上消费水平和网上消费心理的关系。其中,希望通过消费上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吸引社会去关注,借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二、调研方法与步骤

1.调研对象:华中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

2.调研方法:网上问卷调查(在QQ群、好友上随机发布问卷链接,让同学们自由填写问卷)

3.调研内容:

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大学生的网上消费状况,其购买物品包括关于(学习、通信、衣食、住行、休闲和网络)、主要经济来源和消费计划等方面。

4.调研过程:

确定调研主题后,小组成员经认真讨论后制定好调研方案,然后设计编写调查问卷,经小组所有成员审核后在QQ和微博上随机发布问卷链接以供同学填写,最后整理统计问卷结果,书写调研报告。

5.问卷情况:

本问卷经随机在网上发布问卷链接后,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71.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华科月生活水平主要集中在800—1000,相比大学生平均水平要略高一点,华科学子又能力进行网购。

想为此知道华科网购消费之所以极大的原因,可能与做兼职或领取奖学金有关系,但调查结果事与愿违。

对步入大学的12级新生来说,对网络的安全,技术比较了解占主要比例,这可能是导致华科学子网购费极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集中在100—500元内,相当占生活费用的30%左右,华科大学生追求网上购物的这一现象很明显。

大部分选择BC,这比较符合大众的思维,这也说明了地方商品物价高,可能因为武汉是个大城市吧。

主要是服饰,尤其是女同志,花费的金额大的惊人。

想为此了解华科大学生在网购中所表现的态度。

可能由于购物频繁,购物品出现差错在所难免,可信度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同学之间可能会互相影响,网购信息转达比较快。

再次反应了华科大学生网购的频繁性。

4.调查结果总结

(1)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特点

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大部分在穿着上,而且在他们生活的各处,都有网购商品的身影,大至电脑,洗衣机,小如各种文具,零食。网络购物已经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网上电子商城,网上文体用品店......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消费取向的多元化。

网上购物也促进来了大学生养成合理的理财观念。大多数同学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在多家网店中进行对比,尽量选出价格合理且便宜的商品。

(2)大学生网上购物风险分析

但是网络购物也暗藏风险,琳琅满目的商店虽为大学生提供了便利,但是也为那些黑心商人提供了机会。不少大学生表示网购商品与描述不符合甚至有被骗钱货两空的情况发生。我们分析,有以下原因:

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一些骗子的骗术认知不足,导致被骗。

由于网上购物是新兴的电子商务,对其的记录不深,大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各种骗术。且各种制度还不健全,让心怀不轨的人有机可乘。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有时候一味追求低廉的价格,而忽视了正规产品所需要的成本。

5.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活是走向独立生活的开始,学会理性消费是我们的必修课。购物如此方便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谨慎健康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优惠购物与安全购物相协调,最终,达成愉快购物的目标。

对于社会 (1)完善法律法规,尽快建立网上购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针对网上购物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法律问题、新的法律关系等,相关部门应作出及时反应,并在相关制度和政策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使网上购物的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据可依,从根本上保障网上购物行业的长远发展。我国可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加快相关立法速度,逐步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2)改进技术手段,建立适应网络购物的制度。针对当前网上购物存在的商品审查把关、交易证据收集、货款支付安全保障等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同时改进管理方式。

(3)加强消费者教育,不断营造网上购物的良好消费环境。

对于个人

(1)购买前留意商家的信誉。卖家的信用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要注意选择合法的网站和商家。

(2)不要被低价所迷惑。当某一种商品的价格脱离了它应有的正常价格范围时,就要小心了,特别是名牌产品。

(3)小心商家的文字游戏。讲诚信的商家通常会将所有商品的信息详尽描述。因此,当遇到模棱两可的介绍时,一定要向卖家问清楚。

(4)保留原始证据。与卖家往来的邮件,聊天记录还有发票等注意保存,以便日后出现问题需要维权时拿出作为证据。

思政课实践报告 第6篇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秸秆焚烧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对交通严重影响,多数地区频频出现雾霾天气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多方面的关注。本文就这一问题的产生、现状、发展,在暑假期间在家乡做了一个简单的走访和调查工作。关键词:焚烧秸秆;走访和调查

一、调查目的

在马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每年都会有两季产生大量的秸秆,一是刚刚过去的五六月份产生大量的大麦小麦秸秆和油菜籽秸秆;二是下半年产生的大量水稻秸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技术的进步,液化气、家用电器等的普及,曾经作为很好的燃料和饲料的秸秆不再为大家所利用,每逢收获季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道路上铺满了秸秆的残渣,给过往的人群和车辆造成不便,甚至引起交通事故。甚至有的村民们为了方便收割完后便会挑选一个好天气的傍晚付之一炬,将秸秆烧光。导致到处浓烟滚滚,导致能见度很低而且味道很呛鼻,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道路安全。

针对这一恶劣的情况,几年前政府就开始对这一现象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起初这一政策并没有很好的落实,焚烧现象还是不停地发生,记得当初我还上小学的时候每每放学的路上都会被阵阵的浓烟熏得直流眼泪。然而最近几年由于焚烧秸秆的现象并没有好转,政府将相关政策有了很大的改进,不再是笼统的政策条文而是将政策加以细化,并将责任分配给各乡镇,各乡镇再分解到个人,要求乡村干部需要在收割的季节来临之际下到田间地头,宣传教导农民不准焚烧秸秆,到收割时再来进行监督。如发现焚烧秸秆的现象,根据焚烧情况进行严格地处罚:罚款并通报批评或扣除其政府补贴给农民按田亩的资金等。

二、调查经过 我先通过在网上查阅等方式搜集到一些关于实践方面的资料,然后自己总结实践调查所要注意的问题,之后根据自己确定好的题目确定自己的调查内容,并制定了进一步的调查计划,制定了调查问卷。对这次调查有了大概的思路和计划后,我便开始了为期十天的考察和走访工作了。

我先后几天随机走访了位于本村不同地区的一些村民的家中询问焚烧秸秆的情况并让其填写了调查问卷,然后也向村里的相关村干部了解了近年来我们村焚烧秸秆的情况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经过几天的努力收获了大量的信息,之后我将所填写好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通过这几天与村民的一些调查,村干部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我对此种现象得出了一些结论、意见和体会。

三、调查结论

从调查问卷中发现,导致村民们纷纷焚烧秸秆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三大方面:

1)60%左右的村民是由于田地里秸秆堆积难以进行后续的播种工作而进行焚烧的;

2)其次是因为液化气、家用电器的大量使用导致对秸秆的使用减少的占25%左右;

3)仍有10%左右的村民误以为焚烧秸秆能够给农田增肥,减少化肥的用量,从而节约成本。

与往年焚烧秸秆的情况相比,今年上半年的焚烧秸秆现象明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村民对焚烧秸秆问题的认识,更加重视并积极地加入到禁烧秸秆的活动中来。其中65%左右的村民知道焚烧秸秆这种行为污染环境且有害身体健康,但仍有15%左右的村民对焚烧秸秆的影响保持着无所谓的态度,因为有这种态度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今年本村上半年仍有少数村民焚烧秸秆,从而直接导致更多的人跟风焚烧秸秆。了解到今年本村村干部对这种焚烧秸 秆的行为进行了严格地惩罚并对其进行了思想教育,为了加强对村民的教育村里通过电视广播以及巡查等方式加强村民的禁烧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概念。

四、解决意见

针对我们村出现的问题的调查、分析,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村民对于秸秆的有效处理方法不了解,主要是因为我们村没有相关技术的介绍。村民们也不想污染坏境,即使不焚烧秸秆可是收上来的秸秆该何去何从呢?所以我得出以下两个解决方案: 1.建设沼气技术:根据调查大多数村民不知晓沼气技术有的村民甚至从未听说过,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村没有一户人家建起沼气池。所以我建议地方政府应该重点推广建设秸秆沼气技术,让村民每家建起沼气池,将秸秆粉碎并添加发酵菌剂做堆沤处理后,加入沼气池进行发酵,产生沼气。这样的话秸秆便会变废为宝,沼气可广泛用于照明、取暖、做饭等方面,不仅仅解决了焚烧秸秆的问题,还节约了资源,节省了家庭开销,从而达到环保,节约,经济,又能充分利用秸秆的价值。

2.推广秸秆发电技术:根据与村干部的交流得知秸秆发电在前几年有提出过,但由于需人工将秸秆捆好堆好并运到发电厂,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而且卖秸秆的收入太少,所以村民们觉得将秸秆烧掉更方便省事。从村干部提供的情况来看,这一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村民不支持这个技术无非就是耗时耗力但收入太少而且麻烦,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地方政府可以组织人员建立秸秆收集储运体系,对村民的废弃秸秆进行有偿的回收,挨家挨户回收然后统一运送到发电厂进行利用,这样便可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可循环利用价值,从而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于社会来说这两个技术无疑是让焚烧秸秆问题得以更好的解决,并且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地方来说能够更好的相应政府的号召,解决问题并能为实现新型农村迈开崭新的一步;对于 村民来说不仅解决了秸秆如何处理问题,而且节约了资源,增加了收入。然而面对这些不为百姓所知的新技术,对于农民来说,这些新的技术真的相当的陌生,这就更需要政府政策补贴的支持,需要有关地方干部积极的引导,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的指导。

五、考察研究的体会

通过这次对马东村村民焚烧秸秆情况的调查工作,我深刻体会到秸秆焚烧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之大,对环境保护造成的巨大困难,也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了一些解决的方法。总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焚烧秸秆问题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有计划地进行,切忌片面的只要求速度而忽视质量,要继续加强相关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加强秸秆的综合利用力度,积极探索新的解决秸秆问题的好技术,使秸秆利用率最大化,更好地造福百姓。为了使我们的这次实践活动更加有意义,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并向全村、全镇、全市乃至全社会呼吁:禁止焚烧秸秆,把蓝色还给天空!让秸秆变废为宝,让农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思政课实践报告 第7篇

海心沙亚运公园将在亚运会后采取收费方式向市民开放。消息一出,许多市民出现矛盾心情,一方面为广州又多了一个标志性公园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多数市民希望海心沙亚运公园也能与广州大多数公园一样实行免费,让所有市民都能分享到这一亚运成果。记者采访中发现,受访的市民、人大代表、专家,多数均倾向于不收费,而少数赞成收费的市民也表示如果收费,票价也不要过高,希望在大多数市民能接受的范围内。

海心沙运营分三阶段进行

据了解,海心沙亚运公园前身为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主场馆,总占地面积约17.6万平方米,未来将发展成为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五星级景区和文化旅游名片。市建委负责人介绍,广州塔、花城广场以及海心沙亚运公园均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方式。花城广场按照公益性项目免费向市民开放,而广州塔和海心沙亚运公园则参照北京鸟巢、水立方的营运模式,实行收费开放。

市建委负责人称,今年12月开始将进入海心沙亚运公园的第一运营阶段,海心沙亚运公园游将与珠江游、城市新中轴线游,以及海心沙常态文化演出和展示活动进行联动,票价方案已报物价部门审批。

第二阶段(明年3月开始),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海心沙码头和地下空间以及阔阔真公主号,新增设亚运博物馆等亚运文化主题景点,打造“重走亚运路、感悟亚洲文化”为主题的海心沙亚运公园常态主题观光游。

第三阶段(明年12月开始),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东区、西区看台改造利用完成,优化功能服务配套,提升运营品质,全面实现海心沙亚运公园“文化之舟、城市之心”的亮丽转身。不收费是多数人的希望

昨日下午记者就收费一事,随机采访了30多位市民,发现近九成市民倾向于免费开放。也有少数市民觉得可以适当少收点费控制人流,主要是怕出现地铁公交免费时的拥挤。不过也有市民认为,公园免费跟地铁公交免费不同,公园免费没有时间规定,市民不会像挤公交地铁一样急在一时,因此拥挤的情况应该不会那么严重,最多不过像广州最开始实行公园免费那样,开始的时候人多一点,过了一段时间就会缓解下来。

王女士住在越秀区,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已经退休。花城广场建成开放后,王女士和朋友已经来过几次。昨日下午5时多她们坐在广场一角,说等着看广州塔亮灯。“很多公园都免费,花城广场也可以,海心沙公园为什么不可以?”王女士说,从消费者的角度,她不希望海心沙公园收费。由于退休后工资不多,她认为广州塔的收费标准比较高,因此她还没有登过广州塔,希望海心沙公园免费开放,她也能去看看。

早前报道:

广州海心沙亚运公园将于亚运会后收费开放

继广州塔、花城广场于亚运会前投入使用后,广州市城市新中轴线上的又一颗明珠海心沙亚运公园将于亚运会后收费开放。

相关报道:

揭秘亚运闭幕式:演员最少 海心沙变身歌剧院

历时近20天的第十六届亚运会,将于本月27日在广州落下帷幕,目前组委会正在分秒必争地进行闭幕式的彩排工作。在迎来了一个堪称独一无二的开幕式之后,广州亚运会以何种方式闭幕又吸引着众人的关注。

亚运效应让海心沙花城广场成为市民游玩首选

亚运主火炬点燃国人的运动激情的同时,也掀起了一阵旅游热潮。很多广州市民趁着广州开办亚运的机会,将外地的亲属邀请到广州一览亚运美景。

详解海心沙建设过程 14个月铸成亚运之舟

有一天,海心沙将因为亚运闭幕式再次成为焦点。这一艘珠江上的“亚运之舟”正扬帆奋进,但有谁知道,这个占地面积不足40万平方米的珠江小岛上,开闭幕式会场从平地开荒到全部完工,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11月24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了广州建筑集团海心沙建设工程项目指挥长丁昌银,听他畅谈如何打造这座珠江之舟。

海心沙岛亚运后如何利用? 方案广征市民意见

广州市规划局副局长、亚组委场馆部部长彭高峰近日透露,海心沙岛拟成为市民活动广场和室外剧场,具体的利用规划,欢迎市民多提建议。彭高峰强调,规划的第一原则,就是为市民服务。

“亚运效应”广州凸显 海心沙成旅游新名片

记者昨天从广州市旅游局了解到,“亚运效应”已在广州旅游经济中凸显出来,预计将有20万外国游客、50万国内游客来广州看亚运,将给广州带来20亿元以上的旅游直接收入,拉动旅游相关产业收入将达80~100亿元。

杨伯说,广州有这么强的经济实力,两年来很多公园都免费开放,而且广州市民对亚运会付出很多,海心沙公园作为公共服务设施,更应当向市民免费开放。

江先生说,他不赞成对进入海心沙亚运公园参观的市民收费,毕竟该公园还是属于城市公共设施,参照其他公园不应当收费,但如果有活动或是节目演出,可以对入场观众进行收费。

郭女士来自越秀区,她赞成海心沙公园开放后收费。她说,很多公园免费后人流大增,治安和卫生条件都大打折扣。她认为海心沙公园开放后应当收费,限制人流量,“但票价不要太高,最好不要高过水立方的票价(30元),让大多数人能够接受,比如收个5元、3元就行”。

来自顺德的陈小姐一家到广州游玩,特地来到处于中轴线的花城广场拍照。她认为,海心沙公园的主体建筑作为亚运会开闭幕式的主要场馆,其维护需要不菲的费用,应当像广州塔一样收费,但可以向老人、小孩、残疾人等群体提供优惠政策。对游玩的人也可适当收点费,但不宜太高。各方声音

市社科院研究所所长黄石鼎:不应收费

广州社会科学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黄石鼎认为,海心沙亚运公园作为新中轴线上的建筑群之一,是城市公共设施的一部分,也是集聚人气的公共空间。目前广州正在向国际化城市迈进,与国际一流化的城市相比,广州公共空间较缺乏,公共设施人性化、功能化还不完善。海心沙亚运公园不仅有展示、演示的功能,其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自由的空间也不能忽视。

广州财政并不缺钱,将海心沙亚运公园作为开放区域是广州打造国际化城市、提高城市品质很好的机会,可以成为现代广州市民新的城市记忆。

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应当免费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海心沙公园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一部分应当向公众免费开放,维护费用也可以像公园一样纳入公共财政支出。海心沙公园是广场建筑,与广州塔不同,如果管理者担心免费开放后人流过多,可以灵活实施控制。如果要收费,首先要广泛听证,使票价能让大部分广州市民接受。

省人大代表祁海:不应长期收费

广东省人大代表祁海认为,海心沙亚运公园的门票可收可不收。他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即使能够免费开放,场馆的维护费用作为政府的财政支出,这笔钱最终还是要老百姓埋单。祁海说,已经实施免费的公园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才免费开放,不完全靠政府的财政补助,海心沙公园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如果收费,也不能以盈利为目的,等到有一定的积累,可以免费向公众开放。

网友:公园不应收费

天涯论坛:

网友马甲真的体面过人:亚运收费公园?这个公园是用现在看帖、回帖的这帮纳税人的钱建的,然后这帮纳税人逛这个公园还得交钱?这就等于,你花毕生积蓄买了套江边的房子,以后每天下班回家,还得支付一笔门票钱,才能进去做饭睡觉洗衣服。

网友ddcczz001:其实这种设施没什么好收费的。

网友漂亮的中国人:太小了,收费不合理。

网友ddcczz001: 5元吧。

网友广天猛犸:不能超过10元。

江外江论坛:

网友独钓长江水:广州因亚运而扰民几年,为何不免费开放回赠市民?(广州)就差那么几个钱吗?网友amyhu_99:不去看不就结了,让它摆那里收尘。

babytree论坛:

网友CZ家:我觉得不应该收费„„给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深圳的公园基本都是免费的。

网友hm***:我觉得不应该收费„„都市生活节奏太快,应该给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广州城市公园多数已免费

现在广州除了广州市动物园、云台花园和长隆野生动物园等有限几个城市公园收费外,其他大都免费。

据了解,广州市的公园免费开放最早可追溯到1998年。1998年,青年公园免费对外开放。1999年,人民公园按照当时市政府统一安排,拆除公园四周围墙,免费向市民开放。2003年,东风公园和醉观公园免费对外开放。2009年7月1日,广州新增32个免费公园。至此,除了广州市动物园、云台花园和长隆野生动物园等有限几个公园收费外,广州城市公园基本免费对外开放。

“长隆野生动物园属经营性的民营企业,当然要收费。”广州市林业和园林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初广州市决定大规模免费开放公园前,是经过慎重考虑和严密论证的“,广州市动物园和云台花园不免费是有原因的”。

据了解,公园分为城市公园和自然公园两大类,一般使用“公园”一词,仅指城市公园而言。中国的城市公园分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文化公园、交通公园、陵园等)、花园等。

“动物园收费主要是为了控制人流。”该负责人解释说,动物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如果人流得不到控制,就会影响动物的作息,打乱它们的生活规律。同时,该负责人坦承,动物园收费也有出于成本的考虑,“毕竟养活那么多的动物需要一大笔开支”。

思政课的快乐教学 第8篇

一、快乐教学的内涵阐释

1.快乐教学思想的提出

在教育史的思想长廊中,乐学思想并非今人首创,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学”似乎是缺乏情感因素激励而仅依靠认知因素的学习,而“好学”和“乐学”这是指带有情感因素激励的学习。明朝中期,随着王守仁创立的“王学”的兴起,乐学思想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这是因为王守仁本人就是极力主张乐学乐教的教育家。王守仁的得意弟子王心斋,继承先生的乐学思想,编成“乐学”为题的诗歌,名为《乐学歌》,传授于后世。

近年来,传统以“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为目的的思政课教学日益受到人们,尤其是教育界人士的质疑和排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思政课的基础性在歪曲目的驱动下彻底毁灭了学生的主动性,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入与输出的简单系统中,缺乏反馈信息,学生思维僵化,培养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知识”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新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不断的探索中,而快乐教学应是探索的重点和核心。在近年来快乐教学的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关于在点上如何深化及在面上如何发展思政课的快乐教学,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2.基本内核

快乐教学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积极性,努力创设自然、融洽、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达到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绪表现为两种姿势:一种是积极姿势,当人的情绪处于这种姿势时,人的各方面机能就处于亢奋状态;另一种是消极姿势,当人的情绪处于这种姿势时,人的各方面机能就处于抑制状态。“快乐教学”正是基于这一心理机制来实现的。思政课教师要千方百计避免学生的情绪陷入冷漠、灰心、颓废的境地,激发学生求知进取、奋发向上的动力和勇气,尽力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入最佳状态。快乐教育模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可行的模式,换而言之,快乐教育实质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本,以愉悦的形式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在乐学中学会,在会学中乐学,以言悦人,以形动人,以情感人。

二、思政课快乐教学的原则

1.快乐性原则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非智力因素(动力系统)包括兴趣、情绪、动机等与智力因素(工作系统)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指的就是这种决定性作用。思政课实施快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努力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即首先是教师快乐的教,而后实现学生快乐的学,使学生变“厌学”为“好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实现这一点,“快乐性原则”应成为思政课快乐教学所有原则中的第一原则,贯彻于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始终。

2.主体性原则

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传统思政课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师把持课堂,把学生的头脑视为灌输知识的容器,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思政课的快乐教育要实现学生“乐中学”与“乐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主体性教学原则”做保证。

3.激励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学习动力系统中,兴趣、动机、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学生内在的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要依靠外部的作用而起作用。如快乐教学氛围的创设便是一种外部的作用,其中“激励”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处于转折关头时体现为一种强而有力的外部动力。激励包括学生的自我激励,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激励,是我们的育人目标之一。但“激励性”原则侧重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要把它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并研究激励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飞跃。

4.整体性原则

将思政教学纳入整体协同优化运行的轨道,既指教学四大要素(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协同优化,也指教学系统与学校思想教育系统、学校管理系统以及家庭、社会教育系统的协同优化。仅就思政课教学领域内部而言,不仅需要教师对实行快乐教学有良好的愿望,而且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相应的改革,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同时也需要全体学生的配合。

三、思政课快乐教学的方法

1.把握时代脉搏,是实现思政课快乐教学的关键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有很多学生并不喜欢政治课,但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却都情有独钟。令人遗憾的是繁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没有精力去弄清国内外大事的来龙去脉。时事政治教育不能停留在国内外大事的简单罗列和拼凑,更重要的是要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快乐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2.拓宽教学渠道,采用丰富多彩的立体型的教学方法

政治教师应当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以立体的、活生生的教育感受,达到化“枯燥”为“生动”(教学内容)、化“厌烦”为“渴望”(学生情绪),以取得良好的收效。

运用调查法教学。只有让学生接触社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是来源于沸腾的社会生活。调查法第一步是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调查课题,寻求符合实际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步骤,明确社会调查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步正式开展调查,掌握大量和课题有关的数据和材料,并对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然后再一次走向社会,加以充实和提高。第三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一方面使书本知识得到检验和完善;另一方面也为改造社会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采用穿插艺术、创设意境、幽默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乐教学的最佳效果与良好的课堂气氛分不开。好的课堂气氛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相一致、相协调,教与学双方的认知、思维活动必须有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应该是既静谧又炽热,既活泼又紧张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知识的群峰中饱餐秀色,乐而忘返,使学生奔驰在知识的大草原,产生一种对崇高、悠扬而心旷神怡的美好境界的向往。

用“说明法”和“类比法”来实现教学任务。精心设计生动的教学情景,从而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说明法”就是用事例来说明原理,如要讲清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就可以用“一支钢笔和伍元钱”来说明,“伍元钱”既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钢笔值伍元钱,同时又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因为钢笔需要用伍元钱为媒介来交换;“类比法”就是用事例类比原理,如要讲清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就可以用“人和粉笔”的事例来类比,“粉笔为谁所拥有”是一个类似“国家政权为哪个阶级所掌握”,即国体问题。“拥有粉笔的人怎样握粉笔”是一个类似“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如何组织国家政权”即政体问题。“左撇子还是右撇子决定了是左手握粉笔还是右手握粉笔”是一个类似“国体决定政体”的问题;“提左手握粉笔还是右手握粉笔反映了拥有粉笔的人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是一个类似“政体反映国体”的问题。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再配以风趣幽默的讲演、热情洋溢的姿态,就能使学生沉浸在喜悦和享受之中。当然,在选择事例时,要注意事例的趣味性和针对性。

3.善于调控扣人心弦的教学节奏是实现快乐教学的重要一环

政治教师要善于把握住学生生理和运动的节奏,使教学节奏与之相适应。巴甫洛夫认为在50分钟以内,大脑兴奋中心总会出现一个疲劳波谷。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利用兴奋中心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要善于在疲劳波谷期设计精彩的提问,或举一些恰当有趣的例子,加快节奏,形成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兴奋起来,渡过疲劳低谷,从而弥补生理心理的缺陷。

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有节奏感,做到快慢适度,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心理学研究认为“机关枪式”的语言、“大辩论式”的语言,会对学生大脑细胞产生超荷刺激,从而产生厌烦心理。教师还要善于借助教学内容的节奏来调节整节课的节奏。教学内容的节奏指上课内容的详略、多寡、取舍、安排等。该讲多少信息,含量和速度都应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必须富有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感。在教学的重点处应讲得多一点、详一点、速度稍慢一点,方法更灵活些,形成教学的高潮。

4.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实现快乐教学的有益补充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指在政治课堂上利用电脑、放像机、VCD、大屏幕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下进行生动、活泼、有效的学习。它一改政治课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使学生的兴趣大增,有助于实现“轻负高质”和有效实施的思政课快乐教学。

四、快乐教学应走出的两个主要误区

误区之一:有的人认为快乐教学就是轻松教学,一味地降低要求,减轻负担,甚至不留作业。事实上,轻松并不等于快乐,不受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去学习,得到一种享受,那才是快乐。快乐教学不只是简单地减少学生作业,而是把学生从压力中解放出来,并不主张没有负担,只是不主张给学生过重负担,才能在快乐中接受和完成任务。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那么即使没有作业,学生坐在教室里,心理负担可能已经超重。如果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业做得多也觉得快乐。

误区之二:也有人认为快乐教学无非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笑一笑,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而已,误入庸俗的“哗众取宠”。事实上,快乐教学不是简单的逗笑,不是点缀,或脱离教学内容的外部形式,而是引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与教学内容血肉相连。有机融合在一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有如教学的整部机器的传送带,推动教学进程,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

摘要:思政课快乐教学是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从思政课学科特点出发,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积极性,努力创设自然、融洽、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达到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以快乐性、主体性、激励性、整体性为原则,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实现思政课预期的教学目标。

上一篇:最新54五四青年演讲下一篇:4—5月份各部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