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

2024-09-18

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精选8篇)

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 第1篇

第一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的对话。 探讨的主题是克法洛斯介绍作为一位长者对于衰老和死亡的看法。 克法洛斯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并非源自于年龄,也并非源自于贫困,而更重要的是源自于人的性格,有点像现在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了。 金钱对于人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使人更加从容地去思考生活,平心静气地面对生活。“用不着为亏欠了神的祭品和人的债务而心惊胆战。” 而这一段世俗智慧其实只是苏格拉底或者是柏拉图需要的楔子罢了。 苏格拉底话锋一转,从债务问题转向“欠债还债是不是就是正义”的讨论了。这时候,克法洛斯告退,他的儿子玻勒马霍斯接过了这个话题。

以上读到第6页。

第二段对话是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的对话。 探讨的主题是正义。 玻勒马霍斯的观点一开始是“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经过苏格拉底的修正和概括之后,这个观点被明确成为了“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 这里其实涉及到伦理学的一个黄金法则:道德回报的对等性。 《论语》当中有一段很著名的对话,“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老夫子对于以德报怨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答德呢,所以应该用怨来报答怨,用德来报答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这个观点同玻勒马霍斯的所引用的观点非常类似。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纰漏,比如说如何确定报的对象,这些都在后面被苏格拉底抓住了。

苏格拉底是如何驳斥“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个观点的呢? 苏格拉底首先通过一系列例子说明在生活实际中人们更加需要的是一种技术上的帮助,而不是宽泛的“正义”——“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这样会推出一个悖论,也就是说正义是无用的东西,技术才是有用的东西。 苏格拉底这番“助产术”的最主要用意我理解是在于说明“正义”是一种专门适用于国家管理的政治才能,而不是一种技术。 接着苏格拉底谈论到如果一个人既能够把善给予他人,又能够把恶给予他人,那么这个人本身也很难说是一个正义的人。这一点在后面还有一些具体展开。

第三个部分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敌人,也就是确定道德回报的对象。得出的结论是“假使朋友真是好人,当待之以善,假如敌人真是坏人,当待之以恶,这才算是正义。”也就是说,对正义进行进一步的限定。 第四个部分苏格拉底从这个点出发,讨论说正义是人的一种德性,那么人不能用一种不正义的行为使他人正义,也不能用一种正义的行为是他人不正义。说得有点绕,不过意思还是明白的。这里其实可以和《孟子》的一段话相互参证:“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扭曲自己,是不可能让别人正直的——用不正义的手段,是不可能实现正义的目的的。 用现在的时事来说就是打着高尚目的的旗号,比如说世界和平啊,民主人权啊,人道主义啊,然后用暴力恐怖手段来推进,这其实就是一种不正义。就像当年小日本宣称他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其实是为了“大东亚共荣”,为了“把亚洲国家从殖民主义解救出来”这样的论调。 被苏格拉底绕了四次之后,玻勒马霍斯彻底晕了,倒向了苏格拉底这边,反对“正义就是助友害敌”这个提法。 以上读到第15页。

第三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色拉叙马霍斯的对话。 这段对话讨论的主题有两个,一是正义是否是“强者的利益”,另一个是“不正义的人和正义的人,哪个更加快乐?”。 色拉叙马霍斯在对于苏格拉底的装B作出了批评之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 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有点像现在的所谓“强权即是公理”这样的提法。 苏格拉底先对这个观点的确切含义进行界定。 接着苏格拉底找到这种提法中隐含的悖论,统治者有可能制定出对自己利益有损的法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这种情况下,正义就不能说是“强者的利益”,相反,却有可能成为“强者的损害”了。

但是色拉叙马霍斯马上就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所谓的“统治者”是指那种最符合“统治者”标准的“统治者”,也就是最理想的,没有错误的“统治者”。 这里其实就有一个“共相”和“殊相”的问题,就好比圆,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圆”总不是最理想的“圆”,最符合“圆”的标准的“圆”只能是存在于人们对“圆”的理性思考中。 苏格拉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这个理论的辩驳。 “任何技艺都不是为它本身的,而只是为它的对象服务的。”从医生和舵手的例子,同理可以推出,统治者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这样一来,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就被倒了过来,正义变成了“弱者的利益”,而不是“强者的利益”了。

在接下来的一段当中,色拉叙马霍斯大谈了一通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更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如鱼得水,“所以说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在这一段当中,色拉叙马霍斯的主要观点其实就是庄子曾经说过的:“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胠箧》) 不正义的人掠夺人们的钱财、剥夺人民的身体和自由,给别人带来恐惧。所以,正义不如不正义来得更加快乐。

苏格拉底的任务就成为了驳斥色拉叙马霍斯“不正义比正义有益”的观点了。

他主要分为几个步骤来论证。 首先,每一种技艺都有它特殊的功能,这些功能本身并不能对自身产生利益,所以需要使一个统治者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服务他人和社会,要么要给统治者名利,要么要给统治者惩罚,也就是说或者给糖、或者给鞭子,才会有人愿意辛苦操劳的去管理城邦。最大的惩罚莫过于如果贤人不出山的话,有可能会被暴君统治。 第二步,就是讨论“极端的不正义是否比极端的正义有利”这个观点了。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的人很单纯,往往受到欺骗;不正义的人很精明,总是能够得利。 可是天真的好好先生不会压制正义,却只会抵制不正义;相反,精明的不正义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会既压制正义者,也和不正义的人勾心斗角。 然后苏格拉底偷换了一下概念,用类比的方法,先举了音乐家和医生的例子,认为技艺好的人总是扬善抑恶,技艺差的人却总是嫉妒强者,欺负弱者。由此证明,正义也是如此,正义者总是又聪明又好,而不正义者却是又笨又坏。 这里其实有个问题,就是用专业知识来说,音乐也好,医术也好,当然可以有个技艺的比较,可是政治的现实却往往并非如此。苏格拉底惯用的是类比的方式,并且用这个方式让对手的观点不攻自破。 第三步,苏格拉底要论证“不正义比正义强有力”的观点也是错的。 这种事情似乎比比皆是了,野蛮国家往往能够更加高效,更加不讲信义,也更容易在征服战争中取得胜利。 金国利用野蛮的力量征服了礼仪之邦宋国,金国吸收宋国的文明,等到金国的贵族也能够写出艺术造诣很高的诗词时,他们又被更加野蛮的蒙古灭亡。 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也正在于此。 苏格拉底的驳论是这样的:即使是不正义的人群内部,也需要有正义,否则就不能实现他们不正义的目的。 这种观点在《庄子》当中也有体现:“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庄子·胠箧》) 就是在说盗亦有道的观点了。所以即使是不正义的人,“也还有点正义”。因为“绝对不正义的真正坏人,也就绝对做不出任何事情来。”

等到了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步,苏格拉底要彻底推翻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不正义者比正义者生活得更好,更快乐。” 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独特的功能,独特的德性;功能得到发挥,是因为它的德性,功能不能得到发挥,是因为它的缺陷。 耳朵和眼睛是这样的,人的心灵就更是这样的了。 人的生命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发挥心灵的功能。而正义恰恰是心灵的德性,邪恶是心灵的缺陷。所以正义的人快乐、幸福,而快乐、幸福又是人最大的利益,总结到最后,“不正义绝对不会比正义更有利了。”

在第一卷的最后一页,苏格拉底总结说,正义到底是什么,还是没有搞清楚。 以上读到43页,读完第一卷。

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 第2篇

——读《理想国》有感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理想国》为柏拉图早期著作,与《法律篇》不同,它体现了柏拉图早期的思想。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他认为哲学家是最高尚、最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就是最好是政体。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国家。

在他看来,哲学家的本质是具有知识,具有智慧、正义、善的美德,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国家最高理念的认识,即对“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只能把握“意见”而已。治国作为一门知识,也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它,进而有资格执政,也就是说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于

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这样,所谓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和绝对最高权力的结合。他坚信只有哲学家才可拯救城邦和人民,哲学家是理想国必然的统治者。

正义问题是贯穿全书的线索: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等人的谈话因正义问题而起,是否正义又成为双方对话过程中讨论的主题和价值标准。

色拉西马库斯说,“正义是强者的利益”,由于谁强谁统治,并且严格意义上的强者是不会犯错的,他认为对己有利的事情就一定在事实上对己有利,因而统治者制定的法律都是本着利己的原则的,所谓正义就是执政者的利益。色拉西马库斯从强者的视角出发,他眼中的正义无疑带有某种主观主义倾向,反应了个人对利益的诉求,而苏格拉底正是从一种相对客观主义的角度来对他进行批判。苏格拉底从技术的视角对正义进行考量,正义在于每一种技艺尽其本职,使受照管的对象得到利益;在于技术服务于它的对象,因而与人群差别无关。政策和法律同样作为一种技术,只有当它为全体人民提供最大的利益时,才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并服从,这个情况下的政策法律才是正义的。

然后,格劳孔提出“正义是弱者的妥协”,认为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衷,正义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人都是在法律的强迫下,才走到正义这条路上的,那些做正义事情的人是因为自己没有本事作恶,或者是因为正义行为带来的名声。虽然一切负有教育责任的人都谆谆告诫:为人必须正义,但是他们的谆谆告诫从来不颂扬正义本身,而只是颂扬正义带来的好名声。在阅读本书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也被格劳孔所说服了:现实中的情况好像真是如此,没有人心甘情愿实践正义,因为从不正义那里确实能够从正义那里得到更多的利益。人们在乎的是自己的行为“被看见”:的确有人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的行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未得到承认,但他们相信自己的行为一定会被后世所认可的,他们“内在”的“美”一定会被后人所“看见”;否则,谁还会正义凛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看不见”,还有意义吗?正义和不正义都只是手段,重要的是名和利?人们通过不正义得到赤裸裸的现时的利益,通过正义得到名声,谁会选择一种既得不到名又得不到利的行为呢?

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 第3篇

如水的浪漫与如火的热情, 孤独的卢梭, 浪漫的卢梭, 疯狂的卢梭, 一个独自行走着的卢梭��或许某天, 当那个孤独的灵魂不经意地回首时, 蓦然发现, 原来, 上帝之城遗留在世俗之城的遗民还很多。只是, 那个时代太过于极端, 不能容忍他们的存在。

他的逝去, 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开启。

启蒙思想家?

卢梭生活在启蒙时代, 他的思�在当时大放异彩。卢梭与启蒙时代的领军人物伏尔泰、狄德罗曾�很好的私人关系, 可是, 卢梭也因为自己的思�而被启蒙阵营称为“入侵者�, 并因此与启蒙阵营分裂。那么, 卢梭到底是不是启蒙思�家?

卢梭刚刚去世后, 柏克便认为卢梭是启蒙�动的集中代表, 并首次把大革命的激烈程度和卢梭的思�影响联系�来, 这一论断一直持续到法国大革命结束。直到20世纪30年代, 德国新�德主义大师卡西勒认为, 卢梭属于启蒙阵营, �是, 他以分裂的形式属于启蒙阵营, 他移动了启蒙重心, 攻击了启蒙的�提——理性和进步。正如卡西尔所言, 卢梭与启蒙�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卢梭因启蒙�动而闻�世界, 也因启蒙�动而颠沛流离。

卢梭与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阵营的分歧, 其背景可以追溯到1517年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这一事件标志着欧洲从神人对立走向了神人和解, 近代社会开始了世俗化的进程。面对神人和解后的遗产——中世纪神正论救赎传统, 近代学者坚持两个不同的观点。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一派人坚持人的主体孤立, 坚持人的此岸世界�需神性牵引, 世界�需神性的�引, 且仅仅按照世俗理性来安排便可以更为合理。相反, 以卢梭为代表的另一派人试图以道德代替神性, 将神性世俗化, 在上帝已经弃守的世界�以人的神性来接管此岸世界的秩�, 开始了由“人�神的圣业——把彼岸理�拉到此岸世界, 把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从两维对立压缩为一个平面纬度, 平面铺展为天国在人间的历史实践�。基于两派不同的出发点, 卢梭背弃了启蒙�动, 启蒙�动也抛弃了卢梭;卢梭和启蒙思�家, 从好友转向对立, 开始了漫长的争论之路, 启蒙�动的思�开始分裂。

复古?颠覆!

在叙述卢梭的历史哲学之�, �们�必要搞清楚一个概念——历史数轴。在历史数轴上, 伏尔泰是向着正极发展的代表, 他们拒绝讨论�源问题, 他们害怕�源问题会在不知不觉中将人类又一次拖回神坛, 毁掉启蒙�动的最大成果。在启蒙学者的神坛上, 点�的这盏明灯是一盏常识明灯, 没��源的明灯只可以照�历史堆积的一层, 却�法穿越沉淀千年的历史堆给出历史的终极深度。卢梭将负数引入了历史, 他似乎�讨论历史�源的顽病, 对历史的已然状�多采取怀�主义的价值追问, 与伏尔泰理性的微弱之光比较, 他更愿意在黑暗中独自摸�历史的源头、�找历史的零点状�。他宣称:人心中的自然状�, 也就是历史的零点状�。

卢梭将负数也引入了宗教、伦理、社会��他审�着这个世界, �找着历史的�点。在对救赎论改�的同时, 卢梭将原罪的主体由个人换成了社会。具体说来, 人们�史以来的所�对于不公正的批判总会归结到社会的某个侧面, 如财产所�制、分配制, 可是, 从来没�人怀�过这一切存在的合理性。现在, 卢梭将矛头对准了这一切的根源——理性的进步、知识的�长和文明的进步;他将进步称为最大的不幸, 将文明社会的发展史称为人类的疾病史, 他彻底动摇了启蒙�动的根基。卢梭公然与千年的文明决裂, 成为了文明社会的自�放逐者, 也意味着他与启蒙�动的彻底决裂。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这种决裂对卢梭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它直接�成了其后半生颠沛流离的命�;而从另一方面来说, 这种决裂又是伟大的, 它是卢梭思�的核心部分, 影响了“后卢梭时代�的一大批学者。

毋庸置�, 卢梭的这一思�对启蒙思�家的震撼是多么�烈!伏尔泰称卢梭是一个“教唆人倒着走路的复古派�。然而, 卢梭的复古, 意在托古改制, 建立一个被称为“自然状��的逻辑�点。这样的复古, 以先验应然之逻辑将此岸经验之已然抽离干净, 以便在空白的纸上�出新的图�;这样的复古, 颠�整个的已然, ��全部的应然;这样的复古, 只�像卢梭那样的人�敢于提出。卢梭思�的岩浆一旦喷发, 燃烧的又何止一座火山, 他将映红整个人类思�的天空!

理性的时代?

启蒙时代是与感性决裂的时代, 它片面地抛弃了中世纪的人文遗产, 抛弃了一切能与神性扯上关系的思�;启蒙时代是高扬理性的时代, 也是理性片面发展的时代。在卢梭看来, 社会理性化所形成的工具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将自然状�中的感性价值淹没, 理性化的教育会�剧社会的不平等。在启蒙思�者刚刚提出理性主义的时候, 理性主义确实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人的价值观施以积极的影响。然而, 随着理性主义的不断高扬, 理性走向了工具理性, 理性的工具属性被认为是最终目标时, 人类便面临着被物化或工具化的危险。如何结束这一状�?用什么理论和工具理性做斗争?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 任何�关于感性状�和价值理性都与宗教扯上了关系, 面对宗教, 工具理性始终可以昂首阔步的�行, 正是卢梭, 又是卢梭, 再一次提供了对抗工具理性的理论。在《道德理�国的��》一书中, 朱学勤�出:“卢梭的理论在维护价值追求的价值上, 与中世纪神正论血脉相通, �在理论层面上, 卢梭完全是以世俗形式出现的。�工具理性在与宗教的对抗中获胜, 却�法回避来自同一世俗世界的观点。在争论的过程中, 人们第一次认识到, 理性与感性并不是对立的, 是可以共存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卢梭拯救了中世纪的遗产, 拯救了感性价值体验, 使�理性和感性同属于二元的世界, 避免了理性的非理性存在。

实践者?

“卢梭的思�是沉静恬�的, 也是嶙峋诡异的, 它充满了脉脉的温情, 然而在表面的潺潺细流下面, 却蕴藏着惊心动魄的聚变能量。�在众多的卢梭继承者�, 罗伯斯庇尔和�德��是两颗最引人注目的明珠。罗伯斯庇尔将卢梭思�引入了政治领域, 点燃了法国大革命最猛烈的一把火;�德将卢梭思�引入了思�领域, 他不仅完成了对传统上帝之城的批判, 还重新塑�了一个道德上帝的�上权威。

卢梭的思�包含了太多的激情主义, 在这激情的驱使下, 罗伯斯庇尔�用了卢梭的思�, 将法国大革命变成了一场充满着激情、冲突、以至暴力的革命, 他完全按照卢梭理�塑�的雅各宾共和国, 成为了朱学勤所说的纵火的事业, 革命二字被这段历史诠释�淋漓尽致。仅从法国大革命来说, �不知道卢梭幸�还是不幸, 这么一个狂热的信徒, 可以将自己的政治思��诸实践。如果卢梭地下�知, 应该会扫去一贯忧郁的表情而大呼:�的时代已经来临。然而, 如果当他�知, 革命伴随着�休止的杀戮和暴力, 甚至那位忠实于自己思�的信徒也倒在了他所推崇的断头台上。那么, 卢梭是否会为自己思�被误解而愤懑不安?是否会被自己的思�在不经意间爆发出的激情所淹没?

一个人的卢梭?

面对这个忧郁敏感、漫步在莱芒湖畔和巴黎郊�的精灵, 面对着这样一个被各种解释包�着的哲人, 面对着这么一个生�不被人接纳, 死后却开�一个时代的伟人, �心中的感情也很复杂。他的激情、他“神性的疯狂�、他的文笔, 他的思�, �一不震撼着�的心灵。从《爱弥儿》到《社会契约论》, 又一次转回到这个�问——��教育�著时, �们该专还是精?这篇文章给出了�的答案。�完《爱弥儿》, �似乎看到了卢梭的影子, 只是很遥远。于是, �希望通过���关卢梭的文章, 解�他完整的思�。不可否认, 《道德理�国的��》给�内心很大的激荡, 让�每每沉浸其中, 为卢梭、罗伯斯庇尔感慨, 为法国大革命感慨, 也为欧洲深厚的文化感慨。从最开始的热血沸腾到后来的理性回归, 从单纯的文字欣赏到学理层面的思考, 从一家之言到“百家争鸣�, 在��的过程中, 随着对卢梭思�理解的慢慢深入, 扭转了�的一些观念。然而��, 《道德理�国的��》对一个初涉卢梭的�者来说一定�着它独特的意义。或许正如人民大学的袁贺所说:“那样的卢梭更可能是朱学勤的卢梭, 而不必是一个时代的卢梭, 更不是卢梭自己——因为卢梭只�一个。�也就像朱学勤自己的辩护:“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一切历史都是思�史�。正如每个人心�都�一个卢梭一样, 每个人心�都�一部自己的历史。

(《道德理�国的��》朱学

(作者单位:北师大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朱蒙)

参考文献

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第4篇

关键词:教育;灵魂;意蕴;期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3-01

从教十多年来,最先吸引我去读肖川先生的书是偶然在杂志上看过他的“六个学会”,他说:“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细细品味他的文章,里面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肖川先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其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而是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

一、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专业基础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及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带给我们什么

读这段时,我心里有一阵揪心但又力不从心的感觉,虽说是基础教育,但由于受客观环境影响,似乎狭隘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有时,我们只看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不由地想,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深刻的兴趣与爱好。书中提到,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目前,一直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不要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美好知识的向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宽容、宽松、宽厚的生长环境。

三、教育要与经典为友

肖川先生说过: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对学生日日提醒、教导的,正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的道理,想到了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笔者强调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 要对教育的理解更细致、更深入。古老的智慧需要反复的咀嚼,需要不断的切已体察,不是简单的诵记就可以得其真传的。由此,想到我们对学生的日日提醒,也要自己先不断咀嚼其真意,并且联系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并且带着发展的眼光和辨正的态度去教导学生。

四、教育的意蕴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我有被提醒的感觉,似乎我就徘徊在探索,启蒙,宣传和灌输间,徘徊在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指示、命令之间;徘徊在丰富认识和统一思想,徘徊在尊重、信任和消极防范之间,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误入非教育的歧途。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五、教育的期待

书中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读柏拉图的《理想国》给我的启示 第5篇

这学期选修了罗教授的《西方哲学与智慧》,不仅为他那富有激情的课堂演讲所动容而且更为他那丰富的教学内容所吸引。当听到老师讲柏拉图的“理想国”的时候更是感兴趣,朱光潜也曾说:“《理想国》是西方思想的源泉,也是我向青年推荐的惟一的西方哲学著作。”我不禁私下里读了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本书。

也正如老师所说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

《理想国》通过苏格拉底与对手们的谈话,反复诘难来推理寻求正义的定义。在第一卷,柏拉图用苏格拉底知识助产术的问答法推翻了几种关于正义的定义:1.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2.正义就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3.正义是强者的利益;4.不正义比正义有利。这四种说法看似接近生活很合理,但是柏拉图一一剖析,找出了其中的缺陷,对于我们人生道路的选择有深刻的启示。针对第一种观点,他用不能将武器还给一位疯子朋友的例子反驳有债照还的正义说法,我们不能简单的按照常理来办事,应该考虑事情的结果是否会是不正义的,这种说法忽略了正义的真实本质,所以我们应在生活中多学习柏拉图的思想方式,考虑问题不光从本身的立场出发,不能简单照办,还要考虑我们的对象和事情的后果。针对第三种观点,柏拉图指出掌权的统治者有时也会犯错,制定出对自己不利而对被统治者有利的法规要被统治者执行,正义就变成了“弱者的利益”了。在此,柏拉图提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1」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为人民谋福利而不仅仅是考虑自己的利益。

柏拉图从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两方面对正义进行了讨论。他构建了一个正义的城邦,规定了一条总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他认为国家由统治者、被统治者和辅助者三部分组成,国家应有四种品质,分别是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在个人的正义方面,柏拉图认为,人的心灵有三部分组成:理性、欲望、激情。柏拉图主张个体灵魂的这三部分也应该是各行其是,保持和谐,这样的人方为正义的个体。「2」当整个国家得到非常和谐的发展时,各个阶级将得到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当一个国家最最像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的最好的国家,而管理的最好的国家最像各部分痛痒相关的机体。

《理想国》中强调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3」柏拉图认为,儿童阶段接受了音乐文艺的教育会变得温文有礼,等到长大会受他所接受教养的影响。他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实地见习战争,也从音乐中、游戏中养成遵守法律的精神。柏拉图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发的越早越好。「4」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也已经建立起全新的儿童观,这些关于儿童的看法中有一条是“幼儿的才能的发展存在逆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5]这与柏拉图提倡的对儿童的开发越早越好看法形同,也可见柏拉图和《理想国》对早期教育的深远影响。

《理想国》中提出女子也应该接受教育。柏拉图认为,一定要给女子和男子以同样的教育,女子也要学习音乐、体操和军事教育。「6」柏拉图的这种思想打破了古代的传统观念,认为男女平等,天赋和才能相当的人就接受相同的教育、训练,接受相同的职务,这就为妇女提供了学习和发展才能的机会,是很伟大的教育思想。

《理想国》中也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先用五年的时间学习辩证法和体操训练,然后用十五年的时间到“地洞”里接受考验,积累经验,到五十岁以上,那些通过了的优秀的人还要接受最后的考验,要求他们讲灵魂的目光转移向上方,注视照亮一切事物的光源,这时候他们会看见善的本身,用它作原型来管理国家和人民,剩下的岁月里他们用大部分时间来研究哲学,走上统治者的岗位。「7」这让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也更受重视。终身教育的思想,让我们有能力自身发展,学会认知、学会生存。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确实蕴藏了很多闪光的智慧和思想,看这本书,不仅能跟着苏格

读《柏拉图的智慧》后有感 第6篇

一但你分神或者没有仔细理解,那你所知道的新事物将是不完整的。而你的感观就是你要战胜的。 柏拉图也认为人是通过回忆来获得知识。 我不知道人之前是否有关于事物的记忆,但我知道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的知识是通过我们不断的学习,理解来获得的。是通过感知,观察所取得的。懒惰的人是不能得到他的,他也不会在无意中出现。 我曾迷惘于知识,现在我只能升起船帆,随着水流,迎着阳光,背着月光去寻找知识。如果我有所得的话,那是我努力,我勤奋,我坚持的成果。 我以一颗坦然的心来面对未知,不求能容纳它,只求能接受它的一部分,来满足内心的空虚。

读《理想国》有感 第7篇

当初,选择《经典讲座》这门课,就是想着看看视屏,放松一下心情的。但到了开课,才知道这是一门由四个老师分别讲授经典著作的课程。当时,还挺不乐意的,觉得这样的课肯定无聊死了。直到在老师的精彩讲授下,才喜欢上了这门课,并为当时幼稚的想法感到惭愧。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只是想着业余时间看看电影,听听音乐就能满足的话,就太肤浅了。一名真正有内涵的大学生,应该多读几本国内外的经典著作,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

之所以在四门课中,选择《理想国》来写读后感,是因为在老师讲授的时候,就对柏拉图的观点中的某些看法颇有微词,不吐不快。因此下面我就结合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写一写对《理想国》的看法。

首先,来谈一下正义的观点。

在柏拉图《理想国》一书中,对正义定义如下:“各尽其职就是正义”。其中,又对个人灵魂的正义和城邦正义做了详细描述,分别如下所示:

城邦正义就是:各守本分。正义就是在国家中,不论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分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分内的事”。据社会分工原则:“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

另外对个人灵魂的正义也做了如下描述:个人的正义和国家的正义都符合正义的“型” 是一致的。个人灵魂的正义,保障个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能自觉参与实现城邦的正义;个人的灵魂中有理智、激情和非理智的欲望三部分。理智作为智慧起领导作用,激情服从它而成为它的助手;欲望占个人灵魂的最大部分,贪得无厌,必须受理智和激情控制;个人灵魂的这三部分各起合适作用,和谐相处,就有自制的人,能主宰自己,使自身秩序井然,就是个人灵魂的正义与心灵健康;个人灵魂的三部分争斗不和,欲望部分膨胀壮大,反对理智与激情,就是个人灵魂的“不正义”,就会造成种种邪恶行为,就会破坏城邦国家的正义。

在此书中还提及了判断正义的两个原则:

第一原则:每个人都拥有享受彼此相容的最大限度自由的平等权利;

第二原则:社会经济不平等应当

(a)尽可能地有利于从中得益最少的。

(b)权力和地位在机会均等基础上对每个人开放。

我对柏拉图关于正义的定义并不完全认同,首先是因为柏拉图在此定义中,过分的强调了各守本分的重要性,而对于人的欲望则过多的限制。认为一个人要想正义,就必须用理智和激情控制自己的欲望,但是我们应该注意一个人如果能完全靠理智和激情控制自己的欲望,那么他一定不会是人,而是神。因为对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另外,更强调个人灵魂的正义要服从城邦的正义,难道城邦中规定的正义一定是正义的么?对此我不敢苟同。想当初,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因为统治者的一句话,就会被株连九族或者是五马分尸,更残暴的酷刑更是比比皆是。难道反抗不比各守本分要正义么?历史也证明了,一个国家政府如果过于残暴,侵害老百姓的利益,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国家的动荡。但是我对于正义判定的两种原则甚是认同,因为它完全体现出了慈悲和民主的精神。以及对弱者的关怀。现代社会也体现出了这样的人文关怀。如:在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当前重点是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问题,尤其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理想国》中提到的在现今看来是惊世骇俗的观点:“共子共妻”。即女人归男人公有,儿童归所有人拥有。当时听到这个观点,我不得不佩服柏拉图的想象力。在那样一个时代,能提出这样的观点,可想而知面对的压力会有多大,会有多少人在背后抨击他。也许,这也是他为什么临终前才决定出版这本著作的原因之一。对这个观点,我认为不论是从可行性还是从合理性这两个角度都应该进行商榷。

本书借苏格拉底之口,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证明这个观点。主张良种生育,主张计划生育。苏格拉底主张女子最佳的生育期是20到40岁,男子则是从跑步速度最快的年龄到55岁。然后在这段时间内,似乎主张一种群居的状态,不

妨想像,如果妻子子女都可以共同拥有这个目标实现的话,社会必定会更加一致,而不存在私有观念,从而增益国家的管理效能。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假想了一个这样的理想城邦。在共妻共子女的国家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部分彼此,在这样一个城邦里,没有纷争,没有诉讼,没有私有观念。这就是对正义者的最大回报。

这样的描述确实让人心动,但是,没有私有观念真的会到来吗?至少在柏拉图死后的两千年内都没有实现。而且,我认为,只要有审美在,只要有美丑在,只要有身高差别在,只要有财富多少在,只要有欲望、权利在,只要有一点点不平等的事情在,真正的共子共妻就不会实现,否则只能是乱伦。但是,我们不能因自己的无知断然否定柏拉图的观点。因为,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终有一天会发生,只是时间长短而已。不可否认的是,柏拉图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实现,如: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已在中国进行的如火如荼。也许现在的我及大多数的人们就像“洞穴”中沿墙走的人一样,在里面狂妄自大,听不进智者的劝言。无论怎么说,世上自古以来都是庸人多,圣人少。时间会证明一切,也是检验真理的最简单的方法。当共产主义到来之时,柏拉图的伟大构想也许将能实现,但这必将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

在上课是就对老师讲的“洞穴”深有感悟,不妨拿出来在重温一下。(如下图所示)

洞口

墙壁

从洞穴喻来看,生活在洞中,背朝洞口面向洞壁,全身被缚住而不能转动的囚徒就象现实世界的人,他们借助于身后火光看到映在洞壁上的影子只不过是现实中的实物。他们不知道洞外阳光照耀下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他们一旦脱离

洞穴来到真实世界还会有许多不习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弄清楚洞中的虚假与洞外的真实。而这个这所谓真实世界就是“理念的世界”。在这里柏拉图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认清世界的真相。

从柏拉图对洞穴喻这一比喻的一系列论述,我们可以对他的理念论的这一含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所说的理念是统摄杂多的同名的个别事物,每一类杂多的个别事物各是一个理念。理念是与个别事物相互分离的一个先天存在的共相和种。是一个逻辑意义上的概念,是同可感事物相分离的,我们要得到这个先生的存在的共相,必须摆脱从可感事物那里得来的任何感觉的束缚,如果没有摆脱这一束缚,那我们就不能看见事物的本相。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柏拉图关于理性神的思想以及对诗文的规定。神是实在善的,不会干坏事、做恶行,只是好的事物的原因,指责荷马史诗说宙斯“混吉凶”、赐坏运,随意给凡人降灾祸;神不是魔术师,不会在不同的时间随意变换形相;神是单一的,始终不失其本相,处于最好状态,就像最勇敢、最智慧的心灵不受外界干扰而改变自身,“神绝对不能有许多形相。”;神明不说谎欺骗,神性和心灵都和虚伪无缘,是真理的代表;神与得神性的人都尽善尽美,永远停留在自己单一的既定形式之中。这里,柏拉图的理性一神思想也表达得很清晰了。

对诗文做了如下规定:第五、要使护卫者有勇敢的品质,在战争中誓死作战,必须排除其帕死的心理,因此诗文有描写阴曹地府,死后受难的应当排除,人既然不以死亡为可怖,则不应爱怜子女、兄弟、亲人、朋友的死亡,凡诗文中有歌泣悲怨之事和挽歌之类都应删去;护卫者应稳静沉着,态度要庄重安详,不能全有狂笑过渡的举止;

真实无妄是高于一切的。神和人都不应说假话,以诳语骗人。除非对付敌人;护卫者要有自我克制的能力。

在当时,也许这样的规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今的人们已经知道神和上帝只是统治者赋予人们的精神枷锁。世间不存在所谓的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是无稽之谈。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于神灵和上帝少了敬畏,取而代之的是无所畏惧。我也是如此,当看到柏拉图的这一观点,我轻笑:智者也不过如此。忘却了柏拉图生活的年代,忘却了时代的局限性。但是,现今国人因为不存在而对上帝、神是蔑视是正确的吗?因

为不存在而不敬畏,失去了精神上的信仰又何尝不是一件悲哀的事呢?下面让我们结合一下当下国人缺失信仰,来看看没有信仰、没有敬畏之心的国人失去了什么?

现在,你能说出中国人在信仰什么吗?没有人能具体说出,因为我们已经在不经意间丢掉了它。看着国人一窝风似的,跟随着时代潮流,过着圣诞节,我内心感到异常悲凉.圣诞节是何意义?估计大多人都懂,它是为了纪念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降生而产生的。我感到悲凉,倒并不是仅仅因为国人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抛之脑后,而去重洋媚外。真正使我感到悲凉的是,现在国人信仰的缺失。

西方各发达国家,有着富裕的经济实力,也有着发达的科技实力,而就在这些发达的国度里,人们却依然没有忘记祷告,遇到烦心的事,也没有忘记求助与牧师和他们心中的神,向他们倾诉。生活在现代化的社会之中,却依旧秉承着他们为之骄傲了数千年的基督教,这不能不让人为之叹服。然而,我们的经济没有人家强,社会地位没有人家高,却很容易就丢掉了我们心中的信仰。

在旧中国,有人死亡后,他们也会拿出佛像,点香膜拜,但我们会嗤之以鼻,觉得他们迂腐。在我们看来他们迷信,他们封建, ,有背于现在人们的行为准则.可是我们是否看到了,他们祈祷时得到的心灵的沉静和自我谴责。很多人看不到,因为很多人没有信仰,他们的准则是利益金钱至上,一切有违追求名利的行为和举动,都会被他们称之为愚笨。他们认为自己的思想是人类中最先进的,因为这个社会越来越现实。人也变得也越来越势利。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愤青”、“仇富”等新名词。贫穷之人憎恨社会,仇恨富人,成功人士身缠万贯,手握重权,但仍旧感觉孤独,空虚甚至失落,社会之中,人们会相互利用,友情丧失,亲情有时也抵挡不了金钱的诱惑,夫妻间的婚姻关系薄若蝉翼,离婚率居高不下。

失去了信仰的人们,同时也失去了理智,如同魔鬼,贪婪着谗食着本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仿佛世间只有自我,生活的中心只有自我,孤独得走着人生中的每一步,任何善意的帮助,都被视为挑衅。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成为如此,为什么响誉中外的礼仪之帮会成为如此?

因为支配社会的我们,是一群没有信仰,只有名利的躯壳,我们丧失了思想,我们丧失了伦理,我们丧失了本该有的那份沉静与善良,我们浮躁的心态得不到慰辑,我们只有疯狂的发泄心中的苦闷,因为我们的罪恶的心灵得不到谴责,得不

到沉静,我们想找到那个避风的港湾,但我们只是汪洋中的扁舟,因为我们没有信仰,我们盲目,我们无所谓辑也肆无忌惮。

也许,这样认为现今的社会,基调太过沉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失去了最纯真的心灵。短短的几十年我们便看到现今的社会变化的如此迅速。古人云:一生得一知己足已。现今人们最多说的一句话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古人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现在男人的三大幸事竟是:升官、发财、死老婆。在毛主席领导的年代,成群的牛羊在街上也不见丢失,现在是公然在大街上抢劫,却无人敢上去帮助。曾经不拿群众一根一线,到现在竟是十个领导九个贪得局面,每天都有群众的父母官收贿、包情人的事件见诸报端,无不让人扼腕叹息道:拥有高素质、高文化的人才为何如此自甘堕落,难道金钱真的能代表一切?能毁灭人的理性与良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在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社会,一切事都会发生。

我们不应该盲目的追风,应坚守自己的信仰,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信仰,就像是没有灵魂的躯壳。真的希望,国人没有让金钱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坚守自己的信仰,无论遇到什么,都坚守内心的信仰,永不改变。

以上我只是就柏拉图观念中的部分观点进行了阐述,《理想国》中的内容远远多于这些。希望对此感兴趣的课后继续阅读《理想国》这本经典著作,如果不去细细品味,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经典之处究竟在哪里。在寂静无人的夜晚,或是心情浮躁的白天,不妨拿出一本经典著作,慢慢的去看、去读,不求获得知识,只求让自己烦躁的内心得到平静,去享受一份难得的宁静。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解读 第8篇

柏拉图 (公元前427年-347年) 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出生于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20岁时拜苏格拉底为师, 跟随苏格拉底8年, 直至苏格拉底被雅典以犯有“信奉新神”、“蛊惑青年”等罪名处死。苏格拉底之死使他对雅典的政治感到绝望, 怀着对其理想政体的希望, 他离开雅典到埃及、塔林敦、叙拉古等地进行游历和考察。此次游历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埃及等级分明的职业分工与教育制度使柏拉图认识到各司其职的严格分工与系统的教育是“理想国”的基础, 塔林

博敦的执政者阿基达的品德、政绩、学识, 成为他在《理想

群国》中追求集哲学家与政治家一身的“哲学王”的统治的书原型。公元前387年, 柏拉图访问叙拉古, 与叙拉古的僭

主很不投机, 被僭主卖为奴隶, 幸得朋友替他赎身才回到雅典。回到雅典后, 他在城外创办了一所名为阿卡德米的学园。此后直到去世的40年里, 柏拉图基本都在学园从事教学和著述工作, 通过他的努力, 学园成为当时希腊学术研究中心。柏拉图的著作全都采用对话体裁, 主要有《申辩篇》、《曼诺篇》、《蒂迈欧篇》、《理想国》、《法律篇》等, 这些著作都收录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柏拉图全集》里。

二、《理想国》中的哲学与教育思想

《理想国》 (Republic) 又译为《国家篇》, 共十卷, 是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自己的国家观, 以及“理想国”的教育、经济、道德、艺术等问题。《理想国》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什么是正义?什么人应该成为统治者?统治者应该如何教育?

(一) 什么是正义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是正义的城邦, 其成员是正义的人。在《理想国》的开篇, 柏拉图用了大量篇幅讨论什么是正义, 他逐一驳斥了流行的如“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错误的正义观, 认为对于一个城邦来说正义就是城邦中的各种人能够“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各尽其能”。原因在于每种人都应该做最适合他、最能发挥他的天分的工作, 这样不但城邦能够稳固, 而且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用。“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 放弃其他事情, 专搞一行, 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

理想的城邦主要是由三类人构成:统治者、护卫者、生产者。只要三类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这样的城邦就是正义的城邦。对于个人来说, 柏拉图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由理智、激情与欲望三个部分构成, 对应于这三个部分有智慧、勇敢与节制三种美德, 当这三个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 则产生出第四种美德“正义”。在他看来, 如果一个人能由理智控制激情和欲望, 从而使三个部分形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那么, 无论这个人如何行事, 其所作所为都会符合正义的要求。

(二) 什么人应该成为统治者

什么样的人应该成为统治者呢?柏拉图认为不同人拥有不同的天赋:金质的人的灵魂其主质是理性, 拥有智慧的品质;银质的人的灵魂其主质是激情, 拥有勇敢的品质;铜质与铁质的人其灵魂的主质是欲望, 应该拥有节制的品质。金质的人因为拥有理性, 能够认识永恒的“理念” (真理) , 我们应该听从真理的教导, 所以, 金质的人 (即哲学王) 应该成为统治者。银质的人因为拥有勇敢的品质, 所以, 应该成为护卫者 (军人) , 铜、铁质的人因为被欲望所控制, 所以只能承担生产者的角色。为什么不同的人先天就会被赋予不同的品质呢?柏拉图说这是一个“高贵的谎言”, 为了城邦的利益必需使人相信“老天爷铸造他们的时候, 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 这些人因而是最可贵的, 是统治者。在辅助者 (军人) 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

《理想国》第五卷的最后一部分到第六卷论述的是理想国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柏拉图认为“哲学王是智慧的爱好者”, 是“那些眼睛盯着真理的人”, 是“那些专心致志于每样东西的存在本身的人”, 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 是“无论遭到困难还是恐怖或是共他任何变故时都不改变自己爱国心”的人。这样的人具备作为统治者的条件。

(三) 统治者应该如何教育

哲学王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 教育是柏拉图理想国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 他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柏拉图认为对于个人来说, 教育可以改变人性, “我认为一种适当的教育只要保持下去, 便会使一国中的人性得到改造。”对于国家来说, 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基本途径, 关系到国本。

基于其“理念论”哲学观念, 柏拉图尤其重视教育对于人的理性的培养, 因为, 理性使人能够认识“理念”掌握真理。反映在教育目的上, 柏拉图认为对于护卫者来说, 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养其勇敢和服从的品质, 而对于哲学王来说, 最重要的是培养理性以控制激情节制欲望。

下面我们来看看, 柏拉图哲学王教育的阶段与内容。

1.3-6岁的游戏教育。柏拉图特别重视幼儿教育, 他认为“凡事开头最重要, 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 最容易接受陶冶, 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 就能塑成什么型式。”幼儿教育应该以集体做游戏、讲故事和唱歌为主, “孩子的本性是需要游戏的”。同时, 他也非常重视通过讲故事和唱歌的形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在教育史上, 柏拉图是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公共学前教育的教育家。

2.7-17岁的文法教育、音乐教育、体育锻炼。柏拉图主张, 7-13岁的孩子应该接受读、写、算和音乐教育, 目的在于陶冶儿童的灵魂。在这一阶段, 由于儿童理智还不成熟, 因此, 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培养理性而在于形成习惯, 因为“习惯是第二天性”。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应该接受体育锻炼, 并且结合进行, 因为, 他认为忽视音乐教育人, 就会变得“野蛮与残暴”, 忽视体育教育就会变得“软弱与柔顺”。体育锻炼的内容与作战技术密切相关, 例如, 骑马、射箭、标枪等。至此, 含铜铁质的自由民子弟的教育就结束了。

3.18-20岁的军事教育。奴隶主贵族子弟18-20岁需要进行军事教育, 以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军人。在军事训练之外, 还要学习“四艺”, 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不过这些内容都是围绕军事目的而展开, 例如, 学习天文是为了航海和观测气候, 学习音乐是为了在作战时鼓舞士气。

4.20-35岁的哲学教育。一般青年到了20岁, 教育就结束了。只有那些具有哲学思辨能力的奴隶主贵族子弟, 通过相关考试后, 可以继续学习10年至30岁。学习的核心内容是辩证法 (哲学) , 同时还要学习“四艺”, 不过, 这时的“四艺”学习主要服务于哲学目的。例如, 学习算术是为了使灵魂转向“理念世界”, 学习几何是为了“认识永恒事物”, “把灵魂引向真理”。学习到30岁, 绝大多数人就具备担任国家高级官吏的能力了。对于那些天赋极高的极少数人, 经过考试后, 要再学习5年的辩证法。

5.35-50岁的社会实践教育。到35岁时, 给予完成学业的人以实际的工作, 以积累经验接受考验。到50岁时, 由表现最优异者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至此, 哲学王的教育才真正结束。

三、《理想国》的价值与意义

《理想国》不仅仅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 正如卢梭所说:“《理想国》这本著作, 并不像那些仅凭书名判断的人所想象的是一本讲政治的书籍, 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论文, 像这样的教育论文, 还从来没有人写过咧。”在教育史上, 《理想国》被认为是三大教育名著之一。其重要原因在于,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为我们详细构建了一个典型的专制政治制度与专制教育制度, 并将其建立在“理念论”哲学基础之上, 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论证有力的完整的制度体系。

在教育史上, 柏拉图所构想的教育制度, 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开创性。例如, 他主张为男女提供相同的教育, 建立公共学前教育机构, 构建起从3岁到35岁前后衔接的学制系统。虽然,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 柏拉图的理想国并不“理想”, 它建立在等级制、奴隶制的基础之上。在“理想国”里, 人没有自由, 生活方式单一, 人被视为整个国家机器的一个零件。在“理想国”里, 还有为我们所诟病的婚姻制度、书报检查制度、新生儿选择制度, 等等。但是,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 柏拉图所设计的教育乌托邦与政治乌托邦, 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促使我们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是理想的教育, 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理想的政治制度。只有不断追问这些根本问题, 我们才可能更深入的理解政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才能使我们不断探寻政治与教育的根基。

四、如何解读《理想国》

《理想国》不但内容庞杂, 涉及到教育、经济、文化、政治、艺术、伦理道德、婚姻等构建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制度, 而且体系安排的线索也不是非常清晰。那么, 应该如何解读《理想国》呢?

首先, 把握《理想国》的论证逻辑有助于从整体理解《理想国》的思想。《理想国》的核心论证逻辑是:我们应该接受真理的教导与统治, 谁掌握了真理谁就应该成为统治者;只有那些能够认识和掌握永恒不变的“理念”的人即哲学王才能掌握真理, 所以, 哲学王应该成为统治者;哲学王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教育培养出来的。

其次, 从关键词与关键问题入手更容易解读《理想国》。《理想国》的关键词有“正义”、“理念”、“真理”、“哲学王”等。《理想国》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是:“什么能成为统治的基础?”、“什么样的人应该成为统治者?”、“怎样培养这样的统治者?”、“这样的国家应该怎样维系?”另外对“理想国”的质疑也有助于理解《理想国》, 例如, 应该如何理解“理想国”的等级制, 如何认识“理想国”中的奴隶制, 如何认识理想国对诗人、诗歌、表演艺术、教育内容的选择等等。

上一篇:2022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答案完整版下一篇:初中毕业家长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