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经典选读论文

2024-05-20

西方哲学经典选读论文(精选8篇)

西方哲学经典选读论文 第1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①亚里士多德 ②贺拉斯 ③王尔德 ④柏拉图

2、贺拉斯写作了()

①《诗学》 ②《诗艺》 ③《为诗辩护》 ④《诗学界定》

3、朗吉弩斯崇高语言的来源有()①一个 ②三个 ③六个 ④五个

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①海涅 ②雪莱 ③华滋华思 ④锡德尼

5、莱辛论诗与画的区别时他主要想说的意思是()①诗歌的节奏感优于绘画 ②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

③诗歌在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 ④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

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产生的根源?()①夏多勃里昂 ②波德莱尔 ③维柯 ④但丁

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陶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①亚里士多德 ②尼采 ③叔本华 ④杜夫海纳

8、弗洛伊德认为()

①白日梦与夜梦没有什么区别 ②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 ③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 ③诗人的创作与童年游戏无关

9、黑格尔断言()

①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②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虚构 ③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摹仿 ④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创新

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

①深刻阐释浪漫主义美学的文献 ②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文章 ③关于自然主义美学的文章 ④讨论表现主义美学文体的文献

11、秦纳是()

①英国文论家 ②法国美学家 ③德国艺术理论家 ④美国文学批评家

12、诗歌的“他者”理论是谁提出来的?()①兰波 ②罗兰·巴尔特 ③英伽登 ④海德格尔

14、美意味着对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这是谁的理论观点()①萨特 ②瑞恰兹 ③卢卡挈 ④尧斯

15、尧斯是()

①意识流文学理论的代表 ②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 ③接受美学的代表 ④新批评的理论家

16、谁在《对几位同代人的思考》一文中提出“通感”理论?()①波德莱尔 ②佩特 ③桑克蒂斯 ④雨果

17、席勒认为“朴素的诗”主要是()①模仿神 ②模仿自然 ③模仿人 ④模仿社会

18、王尔德是()

①唯美主义文论家 ②现实主义文论家 ③只是诗人,而不谈文论 ④烂漫主义文论家

19、卢卡挈是()

①马克思主义文论家 ②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 ③自然主义文论家 ④现代主义文论家

20、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最显著的标志()①即是传统艺术的光韵的增强 ②是传统艺术光韵的消解 ③是传统艺术的光韵的黯淡 ④是传统艺术光韵的时强时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弗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

①历史批评 ②伦理批评 ③原型批评 ④技巧批评 ⑤价值批评

2、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

①《大希庇阿斯》 ②《会饮》 ③《理想国》 ④《诗学》 ⑤《九卷书》

3、兰波在《致保尔·德梅尼》一文中提出的观点是()

①“他者”理论 ②通灵人理论 ③诗人是盗火者 ④妇女也可以成为诗人 ⑤诗人是立法者

4、康德认为艺术的特征在于()

①是人有意图的以理性为基础的创造物,不同于自然 ②艺术是人类追求美的重要技巧,与作为知识的科学不同 ③艺术创作不同于手工艺生产 ④艺术即游戏

5、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不是()①艺术品 ②作者 ③艺术 ④大地 ⑤接受主体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理念说

2、悲剧(亚里士多德)

3、《论崇高》

4、原型(荣格)

5、直觉(克罗齐)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1、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六要素中,人物性格是最重要的。()

2、歌德认为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又是自然的主宰。()

3、利奥塔认为元叙事在后现代语境中已存在不可沟通性。()

4、弗莱认为神话与现实主义并非文学的两极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

2、简述西方唯美主义文论的基本观点。

3、简述尼采的日神艺术精神。

4、简述哈桑所阐述的后现代主义本质特征:“不确定的内在性”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黑格尔是如何论述艺术美的三种类型的?

2、叔本华是如何论述悲剧与人生之间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④

2、②

3、④

4、④

5、③

6、③

7、②

8、③

9、①

10、②

11、②

12、①

13、④

14、①

15、③

16、①

17、②

18、①

19、② 20、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①②③

2、①②③

3、①②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③⑤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理念说:文艺模仿现实事物,现实事物模仿理念,(1分)因而文艺与真理隔着两层,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1分)

2、悲剧(亚里士多德):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悲剧六要素中,情节是最重要的;(1分)悲剧的效果是净化人的心灵。(1分)

3、《论崇高》:是路马时期朗吉弩斯写作的一篇文论文章,(1分)主要论文章崇高风格的构成要素、以及崇高风格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1分)

4、原型(荣格):原型是隐藏在诗歌意象背后的,由诗人的自主情结负载的心理能量,(1分)原型本质上是神话形象。(1分)

5、直觉(克罗齐):直觉就是表象或意象。头脑中出现表象时,就是进行直觉,(1分)直觉就是表现。(1分)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1、(×)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六要素中情节最重要的。(5分)

2、(√)歌德认为艺术作为对自然的摹仿而是自然的奴隶,作文超越自然的伟大人格的主体创造,是自然的主宰。(5分)

3、(√)元叙事指的是关于历史、宗教、科学、心理学及艺术的正统性的解释方法,以及用单一标准去裁定所有差异并统一所有话语的传统方法。由于不同的语言必然各有特质,元叙事本身已存在不可沟通性。(5分)

4、(×)因为弗莱认为神话和现实主义是文学的两极。在两极之间是由各种虚构的浪漫的故事组成的广大区域。(5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高明的诗人都是靠灵感来创作,(1分)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灵的凭附,一是灵魂回忆,(1分)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诗神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情感状态下创作出来的。(2分)迷狂说否定了技巧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1分)

2、西方唯美主义文论代表人物有戈蒂叶、王尔德和波德莱尔等,(1分)其基本观点是:艺术就是美,就是形式,(1分)就是无用,就是对享乐、放浪的追求。(1分)艺术的真实目的是撒谎、想象。(1分)人通过艺术以窥见彼岸世界的奥秘而获得欢乐。(1分)

3、日神象征人赋予世界以美丽外观的精神本能。(1分)日神精神是一种梦幻精神,(1分)它使人沉浸在梦幻般的审美状态中,从而忘却人生的苦难本质。(2分)日神精神即阿波罗精神。(1分)

4、所谓“不确定性”,指的是后现代主义的内涵与主体追求是含混的、随意的、多元的;(2分)“内在性”是指主体不再对客观现实以及某些超越性价值感兴趣,而是表现出内缩性倾向。(2分)即更感兴趣的是通过自己创造的象征性符号建构自身。(1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黑格尔认为艺术美应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1分)象征型艺术是人类艺术的初创阶段,其中,理念还没有在它本身找到所有要的形式,常常要受到外在感性材料的舒服,导致艺术存在图解的缺陷。(2分)在古典型艺术中,理念已自由地妥当地体现于在本质上就特别适合这理念的形象,理念内容与外在形式完美结合在一起。(2分)浪漫型艺术再度高扬理念。力图摆脱感性形式的束缚,在较高的阶段回到象征型艺术所没有克服的理念与现实的差异和对立,(2分)黑格尔这一历程概括为“始而追求,继而到达,终而超越”。(1分)根据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对艺术美的三种类型肯定的是古典型艺术;(1分)但从理念要求回归自身的本质来看他又认为浪漫型艺术达到了更高境界。(1分)

2、叔本华是一个典型的悲观主义者,他人人生是一场摆不脱的悲剧,(1分),而个人的生命以至是人生悲苦之源。(1分)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使人摆脱意识的桎梏,产生恬静的心理。(2分)但他又认为艺术不呢感内带给人长久的愉悦,而只能短暂地让人超越悲苦人生。(2分)叔本华认为悲剧是人类文学的最高等级的题材,悲剧艺术效果最强烈,其写作也最困难。(2分)悲剧的写作目的是写出人类巨大的不幸;(1分)悲剧的价值在于它让人看到了人类的全部悲哀与失败。(1分)

自考《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教师能力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民间文学》《现代修辞学》《中国近现代史纲》《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当代科学》等资料,可参阅: http://blog.sina.com.cn/njhlch

kaoshi60.blog.163.com/blog/(若点击不能连接,可复制后在网页粘贴)电话***

西方哲学经典选读论文 第2篇

Historians of ideas focus on two types of meaning – literal and intended meaning.Quentin Skinner makes two key distinctions: between literal and intended meaning, and between text and contexts.These distinc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 considered separately.A statement‘s intended meaning may differ from its literal meaning – ‗the sense and reference of the terms used to express it.Skinner‘s first example is irony.Taken literally, Defoe‘s The Shortest-Way With the Dissenters argues that dissenters should be executed.Taken ironically, as Defoe actually intended, the argument is for toleration, not persecution.To conclude that Defoe meant to defend persecution would be to confuse literal and intended meanings, to confuse what the words say and what Defoe meant by them.Irony is the ‗textbook case‘ of ‗a divergence between what a person says and what she means‘.Skinner‘s second example is ambiguity.We should look to intended meanings when literal meanings are unclear – when ‗the speaker fails to make clear how exactly the utterance is to be taken or understood‘.Ambiguity is ‗rampant‘ in natural

languages, and perhaps no statement is ever entirely unambiguous.Much more could be said about speech-act theory.The basic point is that intended and literal meanings diverge, and we usually prioritise intended meanings.This

view is standard for philosophers of language, although they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many details.Of course, my brief account cannot fully justify this position.But three points are briefly worth emphasising.The value of textual analysis should be briefly highlighted.We do not need contextual analysis to reject obvious misreadings, like Geoffrey Hill‘s bizarre claim that Hobbes believed in intrinsic value.Indeed, the Cambridge school‘s huge contribution to intellectual history partly reflects high-quality textual analysis.Reading a text carefully is necessary – but not sufficient.Ultimately, the combination of textual and contextual analysis is crucial, as in Skinner‘s superlative analysis of Hobbes‘s changing account of liberty.In summary, for many intellectual historians the aim is to uncover intended meanings, and the means to that end are textual and/or contextual analysis, both of which may involve analysing literal meaning.斯金纳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在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的时候,他受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吸引,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行为主义者,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心理学家生涯。他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有别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另一种条件反射行为,并将二者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长期致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斯金纳还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应用于对人的研究,他认为,人是没有尊严和自由的,人们作出某种行为,不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行为的后果。人并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奖惩来决定自己以何种方式行动,因此,人既没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也没有任何的尊严,人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

The Historical Text as Literary Artifact

White applies theories of fiction to historical writing(ie historiography).His essay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between HISTORY and

LITERATURE.He coins the term ―meta-history ‖,stories about history.This theory attempts to blur the disciplinary

distinctions between Historiography and Literature.He argues strongly that historians employ the

― historical imagination ‖ when depicting the past.In other words the historian relies on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a literary writer.His idea is that HISTORY is narrative prose shaped by literary conventions and the historian‘s imagination.Perhaps historical

narrative even employs types of ―plots ‖ or ―emplotments ‖ of tragic, comic, romantic, satiric.Hayden White returns to age-old considerations;like Aristotle who in the

POETICS questioned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history‖ and ‗poetry‘: ―Poetry tends to express the

universal, history the particular.‖ Notion of a truly scientific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has its origins in the mid-19th century;postwar theory questions the objectivity of the historiography.海登•怀特

怀特的历史诗学在研究历史修撰及历史研究本身的方法的同时,始终不离文学和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特别在转义、虚构、话语、叙事和文本性等方面清楚地勾勒了历史修撰与文学创作、历史研究与文学批评之间的相关性,对于文学的历史主义批评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诞生于80年代的英美文化界和文学界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一种对历史本文加以重新阐释和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对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方法加以批判,在张扬―主体‖、―历史‖和―意识形态‖中,使―本文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本文性‖成为文学批评的主要范畴。新历史主义的主将是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和海登·怀特(Hayden White)。

怀特强调,历史的预想形式可用弗莱关于诗的四种语言转义(即隐喻、转喻、提喻和讽喻)来表示,这正是历史意识的四种主要方式。这样一来,怀特就将历史事实、历史意识和历史阐释的差异填平了。他坚持认为,人不可能去找到―历史‖,因为那是业已逝去不可重现和复原的,而只能找到关于历史的叙述,或仅仅找到被阐释和编织过的―历史‖。因此,历史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怀特看来,不可能有什么真的历史,历史的思辨哲学编纂使历史呈现出历史哲学形态,并带有诗人看世界的想象虚构性。这样,历史就不是一种,而是有多少理论的阐释就有多少种。人们只选择自己认同的被阐释过的―历史‖。这种选择往往不是认

识论的,而是审美的或道德的。经过这一番阐释,使人注意到怀特对历史意识、阐释框架和语言,以及诗意的想象和合理的虚构的特别强调,因为这正是怀特元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

他认为解决本文与历史的关系是新历史主义研究的关键,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主要应选择语言叙事理论,在文学本文研究中采用历史本文研究法,在历史本文研究中采用文学研究法,使文学本文与历史本文在元历史的理论框架中恢复叙述(return to narrative),使文史哲和社会科学的界限淡化并打通边界。这种重叙事结构、重意义想象、重语言阐释的―元历史‖,是获得意义之―真‖的唯一途径。因为,历史事实不是―真实‖,事实漂流在历史中并可以与任何观念结合,而历史―真实‖只能出现在追求真实的话语阐释和观念构造之中。因此,怀特所理解的新历史主义就必然是一种诗意直觉的、印象主义的、本文细读式而非理论式的,因为―新‖历史主义仍然是一种历史主义,仍受制于元历史的理论框架规约。

Questions raised:

• Can events ― value neutral‖ ? does the historian ―emplot ‖ historical events and to give them meaning?

• What are the possible modes of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西方哲学经典选读论文 第3篇

一、精选教学内容

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完成这一基本任务, 就必须在浩如烟海的著作中精选教学内容。这首先涉及到开列读书目录的问题, 其次涉及到精讲哪些书或者哪本书的问题。笔者在担任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时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从卷帙浩繁的经典宝库中选择重要名篇, 给学生开列读书目录。目录包括洛克的《政府论》 (下篇) 、密尔的《代议制政府》、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巴纳德的《组织与管理》、西蒙的《管理决策的新科学》、德鲁克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奥斯本等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和彼得斯《政府的未来治理模式》等。如果说开列书目是让学生大体了解本专业的名著, 那么精讲哪些书或哪本书则是让学生通过重点学习某本名著, 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根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课时的规定, 笔者选择了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作为精心讲解的内容。因为, 其一, 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开创了行政学研究的先河, 是行政科学的奠基之作;其二, 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比较容易读懂, 这对刚刚接触名著的学生来说是有利的;其三, 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比较短, 适合逐句逐段地精心讲解, 以便学生渐渐学会读名著的方法, 使他们懂得读名著不同于学习思想史或学说史。

二、改进教学方式

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不同于行政管理原理课、专题课、思想史或学说史课等, 因而这些课程的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

1. 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应当采用导读、领读、自

读和对话讨论方式进行。教师应当把精力用于提问、答疑和解惑, 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与独白。对名著进行导读时, 教师应着力阐述名著的写作背景。在教师和学生交替领读时, 遇到较难的问题, 由教师释疑。学生自读是学习名著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任课教师务必要求学生事先自读, 大致了解文章内容。进行教学时, 任课教师应适当地把有争议的理论问题融入对话讨论之中, 以活跃课堂气氛。

2. 在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中还应该综合运

用学生上讲台、课余学习读书小组、小论文写作、分组讨论与辩论、专业论文翻译等多种方式。其中, 让学生上讲台讲述, 由学生分组讨论与辩论, 教师点评等方式更值得重视。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予以点评, 引导讨论沿着需要的方向发展。通过这些方法, 学生的表达、理解、分析等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会逐步得以提高。

3. 在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中, 应该分阶段逐

步加深难度, 对不同的著作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比如, 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比较容易读懂, 所以, 就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而言, 在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当中应当将它作为第一必读篇目。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 再让学生先后去读洛克的《政府论》 (下篇) 、密尔的《代议制政府》、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德鲁克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奥斯本等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和彼得斯《政府的未来治理模式》等。并且根据本科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课时的规定, 要求学生精读《行政学研究》, 泛读其他著作。

三、加强教学硬件建设

加强教学硬件建设是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此, 高等学校, 包括其下属的学院要重视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硬件建设。要增加经典著作的馆藏数量。对于非常经典的著作来说, 同一本书的数量应尽可能多一些, 以满足学生上课学习和课外阅读的需要。要多购买思想史、学说史之类的书, 如《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行政学说史》、《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等, 为学生读西方管理学名著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要多订期刊杂志, 如《政治学研究》、《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公共行政》、《管理科学》等, 使学生了解学界对名著的精辟解读。要发挥电子图书馆的作用, 要把行政管理专业的必读经典著作 (包括外文原版) 备齐, 摆脱学生无书可读的困扰, 满足教学要求。

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目前, 我国一些大学本科专业的选修课在大学四年级开设, 这种课程设置有其弊端。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的教学, 可谓洞彻大学四年级开设名著选读课的弊端。要祛除弊端, 笔者以为, 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应当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在大学三年级开设比较费时费力的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的有利之处在于:经过两年的“磨合”, 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学习生活, 进入了正常学习的轨道;通过两年的学习, 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学生的情绪和心态比较稳定, 此乃大学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没有临近毕业前的“就业”、“考研”和“考公务员”等因素的冲击, 学生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名著。学生一旦掌握了读书的方法, 具备了读书的能力, 萌生了读书的兴趣, 就会带着极大热情去奋发苦读。

五、努力改革考核方式

从一定意义上讲, 考试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教学活动的方向盘、教学效果的测量仪和教学方法的调节器。因此, 要对某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就必须努力改革其考核方式。对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改革来说, 同样需要努力改革考核方式。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应当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非仅仅局限于传授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知识, 因而考试的方式就不能仅仅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的考核应该采用上课发言、写论文、开卷考试和口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笔者在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中把学生平时的论文、讨论、发言等所得30分作为平时成绩, 记入期末考核的总分;期末考核采取开卷考试、口试等形式, 其中开卷考试占50%, 口试占20%。

摘要: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是我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学好这门课程, 对于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修养, 夯实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功底, 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上好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 就必须对其进行教学上的改革, 即精选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式, 加大教学投入力度,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进行考试方式改革。

关键词: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树林, 赵海峰.教育观念转变与人文学科原著课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2) :144-145.

[2][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 (上卷) [M].李平沤,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236.

国学经典选读 第4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都不能不知。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胜,相反就会作战失败。此外,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即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军纪严明?哪一方兵力强大?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分明?通过这些分析比较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若听从我的意见,用兵作战就会取胜,我就留下来;若是不从,打仗就会失败,我将会离开这里。

我的军事思想您认为能够接受,再从外交上造成大好形势作为辅助条件,就掌握了主动权。所谓态势,即是凭借有利的情况,以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

战争,本来是一种诡诈之术。所以,能战而示之软弱;要打,装作退却;要攻近处,装作攻击远处;要想远袭,又装作近攻;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敌人混乱就要攻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敌人兵强卒锐,就避其锋头;敌人气势汹汹,就设法扰乱它;敌人谦卑就要使之骄横;敌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离间他们。总之,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攻击,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这是指挥家制胜的秘诀,不可预先讲明。未战之前就能预料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条件充分;未开战而估计取胜把握小,是具备取胜的条件少。条件充分的取胜就大,准备不充分的就会失败。何况一点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根据这些来观察战争,胜败也就清楚了。

西方哲学经典选修课论文 第5篇

茫茫人生,犹如哲海!

学习过哲学以后,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就犹如茫茫大海中的一个个小波浪,在时光这无际的海洋里,人类只不过是如鱼的记忆般的存在!

即使我们相对于时光老人来说是渺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正如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过的: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至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他,人却任然要比至他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所以,由此看来,我们人类是有我们存在的价值,是在这个浩瀚宇宙中有生命更重要是有精神的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不同的人种,不同的人种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籍,各个地区有他们自己的救世主,我们这里统一称之为“神”。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假如牛、马和狮有手,并且能够像人一样用手作画和塑像的话,他们就会各自照着自己的模样,马画出,塑出马形的神像,狮子画出,塑出狮形神像了。费尔巴哈发现一条隐藏在神圣光环背后的真理: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他的形象造神。由此可见,世界上纵使有各种各样的“神”,其根本还是人本身,是我们人类以我们自身形象作为模版制造出来的形象,它们具有根本上的共通性。

学习哲学,可以让本来平凡的我们,拥有对于世界上万物的客观及主观认识,这些人是被历史上的各位哲学家进行总结并简单向我们阐述并被接受之后得以应用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们都向往柏拉图式的爱情。但其实,没有接触过哲学的以前的我是不懂得这种爱情是怎么一回事儿!学过哲学它告诉我,柏拉图式的恋爱是以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为目的的爱恋,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恋爱。但是认识了这种爱情之后却发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这种纯洁的连雪都要脸红的爱情!欲,现实中的我们,谁都有欲,钱欲,权欲,性欲,各种各样的欲。为了满足我们的种种欲,我们一直不断的,说得好听点是不断的奋斗,但其实看看我们做的那些事儿,即使称不上是伤天害理,但也可以视之为不择手段!我们贪污,我们卖淫;我们生在这个世俗的世界,为了取悦上级强颜欢笑,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我们年轻时,有理想有抱负,那时候我们会嘲笑官场,对拍上司马屁的人嗤之以鼻,但是再过五年、十年,敢问到那时我们的这些意志还有多少没有被完全磨灭,亦或者是,还有点点剩余,但又不想在这世俗中重蹈覆辙而变得麻木,即使苏格拉底曾对人们如是说:“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我们还记得在学习物理上天体物理这一节之前我们学到的自由落体知识,那时候,有一个名字让我们觉得西方人的名字好奇怪,亚里士多德,那时候我们还以为他是一位专业杰出的物理学家,后来才发现,原来他更多的是在扮演一个哲学家的角色。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一个本来从事于哲学研究事业的哲人,会涉足物理学界,亏他自己还说出“一切的技术和科学,只要其研究不限于事物的部分,而是以某一终极的种为对象,那么隶属于每一种的事物就应由单一的一门技术或科学来研究”这样的话来!

西方哲学经典选读论文 第6篇

一、名词解释(五选四)20分

知识三元分析、先天知识、表征主义、扶手椅哲学、真之符合论

二、简答题(四选三)30分

2.1请举例从语言形式上说明知识的不同种类

2.2请叙述知识确证理论之基础主义

2.3请叙述知识确证理论之可信赖主义

2.4请叙述怀疑主义的自我反驳论证

三、论述题(三选二)50分

3.1请以消除假证据理论为中心,说明该理论无法回避葛梯尔型反例,而且排除了部分可信的知识实例。并基于以上分析对该理论进行有根据的评论。

3.2请叙述知识的信念说,并论述知识与信念的关系。

3.3请叙述本课程的某一理论观点,并给出你的评论和依据。

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读后感 第7篇

课程论文

班级:10医美本 姓名:杨雪

学号:106130

42《经理人员的职能》读后感

本学期我班选读了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这门课程,在课堂上学习了许多管理学大师的生平及著作,受益匪浅,课下我也研读了《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经理人员的职能》是巴纳德毕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他将社会学概念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提出了一套组织的理论,建立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巴纳德认为所有的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素:合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沟通。《经理人员的职能》是一本完整、系统的管理学著作,巴纳德从系统的角度全面的分析了“组织”这一社会构成,我认为本书可以分为三个主题:对“组织”的理论分析、对组织人员的管理、经理人员的职能。在对“组织”的理论分析中,巴纳德首先从“人”开始,对组织中的人予以了充分的重视,认为“人是一切组织研究的起点”。在此之前,巴纳德之前的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把人看作“经济人”“机械人”,他们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受到利己的动机所支配,或者说,人都是受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而采取某种行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和法约尔的管理职能理论,都只偏重于专业分工和结构效率。但在巴纳德看来,个人是有着自我选择能力和意愿的,他有着自己的动机和目的,人们追求的特定目的有两种:物的和社会的。我认为这一假设是非常合理的,分析一个人的心理和行动,首先要分析他的价值观,即他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他生命的追求是什么,不同的人价值观有所不同,但对物的和社会的目的的追求,却是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但巴纳德同时也

指出,个人只是具有了“有限的选择能力”,而“克服这些限制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协作”,当人们为了克服生物的不足,“有意识的协调两个以上的人得活动和力量”从而组成一个系统时,组织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抽象的组织概念使得巴纳德剥离了物的因素(因为在他看来,决定组织“正式组织不稳定获短命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外界力量”,这是无法改变的先天条件),使组织更偏向于一个人的协作关系的集合体,这使得他的研究更加具有广泛性,使得他能够考量社会中组织的一般原则,也使得他的研究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而不是飘渺的大纲原则。

《经理人员的职能》是巴纳德毕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他将社会学概念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提出了一套组织的理论,建立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巴纳德认为所有的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素:合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沟通。他的贡献就在于,从最简单的人类协作入手,揭示了组织的本质及其最普遍的规律。这本书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被视为管理的一座丰碑,它在出版后的半个多世纪重印了18次,其影响和发行量不断地增加,所有论及组织方面的问题都绕不开这座丰碑。

在看这本书以前,我天真的以为类似经理人这类职业是特别简单的工作,大部分工作都交给他们的助理秘书之类的下属,看了下这本书才明白当好经理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 体力。特别是精神方面的活力和坚持力。这当然要有一定的身体健康为基础,但两者不能等同起来。主要还在于领导者精神和心理上的品

国学经典选读 第8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費,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

孙子说:要兴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

因此,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如果拖的很久则军队必然疲惫,挫失锐气。一旦攻城,则兵力将耗尽,长期在外作战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军事实力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这样,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无良策来挽救危亡了。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将领缺少高招难以速胜,却没有见过指挥高明巧于持久作战的。战争旷日持久而有利于国家的事,从来没有过。所以,不能详尽地了解用兵的害处,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

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国家之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处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物资枯竭,物财枯竭,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石。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须怒之,激励之。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以缴获的财物作奖赏。所以,在车战中,抢夺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越发强大的方法。

所以,作战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胜,最不宜的是旷日持久。

上一篇:让世界充满爱作文500字下一篇:监控人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