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中的管理哲学

2024-05-22

小故事中的管理哲学(精选9篇)

小故事中的管理哲学 第1篇

故事中的管理哲学

社会生活中流传着许多寓意深刻的.故事,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与之相仿的行为和结果随处可见.故事中的哲理,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启迪.

作 者:霍明宝 作者单位:刊 名:教育艺术英文刊名:EDUCATION ART年,卷(期):“”(9)分类号:B2关键词:

小故事中的管理哲学 第2篇

现如今一个感冒都得‍花一二千元,这开刀切除那不得上好几万元?妻子忧心忡忡!‍而正在网上学经络养生的丈夫,对照经络穴位图,却有板有眼,煞有介事‍地说道:“这是中封穴位,经过此穴的经脉是足厥阴肝经。这包块是属气血不通淤积所至,只要疏通肝胆气血,经络畅通就自然消除。”于是,蛮有信心地给妻子推拿按摩,每晚-次。手法多样,刮,推,捏,敲,揉,拧,拍,摩,按齐用上。每晚都汗流夹背,一个月下来包块除变软了一点外,根本就没任何的消退迹象,反而倒有增大往外扩张的趋势。

丈夫更是全神贯注地,‍日日按天天瞧。妻子看他这样辛苦便关爱地说:“你按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我看算了,不痛不痒又不影响生活工作‍,还是顺其自然吧”!而丈夫不肯:“这瘤‍留在身上-旦长大恶化就麻烦。”仍坚持每天给妻子按摩一次。就这样,每天重复着这几个动着又过了二个月,可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丈夫心想:冰冻三尺非-日之寒,看来想必不是那么筒单!也逐渐开始失去对推拿按摩疗法的迫切感。也就没必要每日做按摩了,只是隔三岔五的帮妻子揉按敲打-回,权当保健养生之用。因这包块不痛不热,对‍生活又无任何‍影响,所以夫妻俩心里也就没把它太当-回事了,甚至有点遗忘。

‍今年七月的-天晚上‍,丈夫正准备又想帮‍妻子推按对,妻子‍突然伸出脚对丈夫说:“你看,这包块被你捏‍消了!”丈夫高兴地问“什么时候消失的?”赶紧拉过她的脚放在自己双腿上,用手仔细按捏检查,确认真的‍消失后,兴奋地在她脚上用力一

拍“啪”的一声响,妻子赶紧缩回脚倒在丈夫怀里说:“我也是刚才洗澡‍时才发现它没了,”夫妻俩开心地相偎而笑……。。。!

故事在哲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3篇

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一则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 不仅可以使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意味深长的情境体验中, 而且可以使学生从美的感受中领悟到人生哲学。在教学“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时, 导入一个故事:清代有个农民不识字, 过春节时请不到人写对联, 就自己用竹枝蘸墨汁在红纸上画了个“√”;到下一张时, 他干脆用食指蘸满墨汁, 画了一个长“|”, 贴于门上。一个穷书生看着这副怪联, 揣摩半晌道:“这对联好!‘一枝竹扫开千年穷气, 穷爪钩抓来五路财神’, 绝!”传到县令耳里, 他亲自跑来观看:“深刻!上联曰‘灵地生出撑天柱’, 下联曰‘九天降下玉龙鳞’, 多有意趣!”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看了这副怪联, 也夸奖说:“丈八长矛打天下, 万把金戈夺乾坤。好大的气势哟!”提出问题:为什么秀才、县令、石达开对同一副对联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回答, 不同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这时我补充:“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但由于立场不同, 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 知识构成不同, 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各不相同的。”

二、故事释疑, 突破难点

引用贴切的、能阐明哲理的故事, 可变抽象的理论观点为形象具体, 变深奥的哲学道理为浅显易懂, 变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为活泼有趣,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按客观规律办事”时, 学生在理解“规律是客观的, 集中体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为什么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时感到比较困难。为了突破教学难点, 我引用故事:1934年5月11日, 美国东部出现了一股可怕的黑色风暴, 它东西长1500公里, 南北宽900公里, 高2英里, 整整刮了三天三夜, 横扫美国大陆三分之二的国土。狂风过后, 大地一片荒凉。后来经科学家们的深入研究, 才搞清楚:原来是18世纪中叶欧洲大量移民拥入, 他们乱砍滥伐森林, 肆意破坏草原用来种植庄稼, 使大片的土壤失去了森林的庇护, 赤祼祼地暴露在烈日曝晒之下, 地面没有植物覆盖, 被晒的滚烫。地表的空气被急剧加热, 迅速上升, 四周的冷空气又迅速挤过来补充, 空气这样猛烈地对流, 就形成了这股黑色风暴。以此引导学生分析获得启示:规律是客观的, 它的存在和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没有违背它时, 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人们的行为一旦违背了它, 当受到惩罚时, 就会明显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做事情, 必须要按客观规律才行。

三、故事明理, 明辨是非

哲学小故事 第4篇

人人有责

女主人发现家里脏乱不堪就写了一张纸条贴在墙上 :“讲究卫生 ,人人有责”; 儿子回来看见纸条在上面加了一笔变成了 :“讲究卫生,大人有责”; 一会儿丈夫回来了又加了几笔变成 了:“讲究卫生,太太有责”。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但各种主观因素会使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 识。丈夫,妻子,儿子由于各人的立场不同对卫 生责任问题产生了分歧。妻子认为人人有责 ,儿子认为大人有责 ,丈夫认为太太有责。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儿子,丈夫都站在自私的立场上,把应由家庭成员共担的责任推给了别人 ,这是十分错误的。这也提醒我们只有站在正确的立场上 ,才有可能正确认识事物。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小故事

鸟爱巢

中华民国时期爱国将领冯玉祥 (1882—1948)在《鸟爱巢》一诗中写到:

“鸟爱巢, 不爱树,树一倒,没住处,看你糊涂不糊涂。

人爱家,不爱国,国如亡,家无着,看你怎样去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周围的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鸟与巢、树之间,人与家、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国是人与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变化。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树是整体,鸟、巢是部分,树的不倒与倒影响到鸟、巢的存在与不存在。国家是整体,人、家是部分,国家的昌盛与败亡影响到人、家的安居乐业与流离失所。因此,我们热爱祖国,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正如鸟、巢离不开树一样,人、家离不开国家。冯玉祥将军这首诗深刻启示我们:要热爱祖国,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全取向。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文化差异

萨姆在一家美国驻中东广告公司工作。他设计的一则甜饮料广告非常有创意,可是却因此丢了饭碗。朋友不解地问:“你是怎么设计的?”萨姆说:“我用三块图板加以说明。第一块板上是一个人站在沙漠中,大汗淋漓;中间的板子是他把我们的饮料一饮而尽;第三块上他神采奕奕,笑容可掬。”朋友说:“这很好嘛!”萨姆说:“可是我并不知道阿拉伯人是从右往左看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而且事物在总体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同样是三块图板,从左往右看,广告能很好表达出人们饮用此甜饮料后的神清气爽;从右往左看,广告所表达的意思却截然相反。这就是排列组合的奥妙。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萨姆之所以丢了饭碗,就是因为他没有具体分析阿拉伯人的特殊性,没有注意到阿拉伯人看东西时顺序与别人不一样。

哲学人生小故事 第5篇

大皮两口子好吃懒做,每天只想着天上能掉馅饼,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二皮一个人到是勤快,可也好不到哪去,两家人很少往来。有一天,二皮准备上山砍柴,看也没什么吃的,就抓了一把炒好的黄豆就上山了。到了中午,柴也砍的差不多了,二皮就爬到一棵树上,一边吃黄豆一边休息。

就在这时,在树下一块大石头上突然出现了几只硕大的乌龟,只见它们坐好后,有一只乌龟拿出一个葫芦,对着葫芦说:“葫芦葫芦快打开,好酒好肉变出来。”就只见石头上摆满了好酒好肉,乌龟们正准备吃。二皮吓坏了,身体一哆嗦,口袋里的黄豆不小心掉了一粒。叮的一声脆响,乌龟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吓的一眨眼就没了。

二皮在树上等了半天,也没见他们回来,这才小心的爬下树,来到石头边,看看没什么事,大着胆子吃了一些东西,他发现由于乌龟们跑的快,把宝葫芦也丢下了,二皮连柴也不要了,抱上宝葫芦就回家了。从此二皮不愁吃、不愁喝,每天守着宝葫芦过日子。嫂子近来发现二皮也不去干活,条件也没啥改变,身体确胖了,红光满面的,不知道咋回事。

话说这一天,嫂子决定一探究竟,就悄悄地跟着二皮,只见二皮来到外面没人的地方,找了一块大石头,瞧瞧左右没人,就拿出来宝葫芦,对着葫芦说:“葫芦葫芦快打开,好酒好肉变出来。”石头上立即出现了好酒好肉,二皮边吃边喝,好不自在。嫂子看着那叫眼馋呀,心想我如果也有一个这样的葫芦多好呀。回到家,她把今天所看到的告诉了大皮,并说,我们去求二皮,问他从哪得到的宝葫芦,如果我们也有了,那以后的生活就什么也不愁了。

于是他们来到老二家,二皮经不起两个人死磨硬泡,于是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第二天,嫂子炒了一小袋黄豆,大皮背上黄豆到了二皮说的那棵树旁,早早地爬上树,就等着乌龟的出现。到了中午,果然看到几只好大的乌龟出现了,又用同样的办法变来了好酒好肉,正准备吃,大皮一着急把一口袋黄豆全倒了下来。乌龟们开始也吓了一跳,可仔细一看,发现树上有人,就把大皮抓了下来。

哲学道理小故事 第6篇

现如今一个感冒都得‍花一二千元,这开刀切除那不得上好几万元?妻子忧心忡忡!‍而正在网上学经络养生的丈夫,对照经络穴位图,却有板有眼,煞有介事‍地说道:“这是中封穴位,经过此穴的经脉是足厥阴肝经。这包块是属气血不通淤积所至,只要疏通肝胆气血,经络畅通就自然消除。”于是,蛮有信心地给妻子推拿按摩,每晚-次。手法多样,刮,推,捏,敲,揉,拧,拍,摩,按齐用上。每晚都汗流夹背,一个月下来包块除变软了一点外,根本就没任何的消退迹象,反而倒有增大往外扩张的趋势。

丈夫更是全神贯注地,‍日日按天天瞧。妻子看他这样辛苦便关爱地说:“你按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我看算了,不痛不痒又不影响生活工作‍,还是顺其自然吧”!而丈夫不肯:“这瘤‍留在身上-旦长大恶化就麻烦。”仍坚持每天给妻子按摩一次。就这样,每天重复着这几个动着又过了二个月,可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丈夫心想:冰冻三尺非-日之寒,看来想必不是那么筒单!也逐渐开始失去对推拿按摩疗法的迫切感。也就没必要每日做按摩了,只是隔三岔五的帮妻子揉按敲打-回,权当保健养生之用。因这包块不痛不热,对‍生活又无任何‍影响,所以夫妻俩心里也就没把它太当-回事了,甚至有点遗忘。

‍今年七月的-天晚上‍,丈夫正准备又想帮‍妻子推按对,妻子‍突然伸出脚对丈夫说:“你看,这包块被你捏‍消了!”丈夫高兴地问“什么时候消失的?”赶紧拉过她的脚放在自己双腿上,用手仔细按捏检查,确认真的‍消失后,兴奋地在她脚上用力一

拍“啪”的一声响,妻子赶紧缩回脚倒在丈夫怀里说:“我也是刚才洗澡‍时才发现它没了,”夫妻俩开心地相偎而笑……。。。!

哲学小故事(精选) 第7篇

“画蛇添足”是一个比喻做多余的事、反弄巧成拙的成语。这个成语揭示了深刻的哲理。成语说的是:楚国有一个贵族人家,一次祭礼完毕后,把所用的一杯酒货给了几个门客。几个门客面对着一杯酒,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后来有个门客想出了一个主意,说:“我有个办法,咱们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杯酒。”众门客一致同意,于是就开始各自画蛇。转眼之间,其中一人首先画好了一条蛇。他拿起酒杯正想喝,看见别人还没有画完,便左手拿杯,右手握笔,得意忘形地说:“看这条蛇没有脚,让我给它添上几只。”正当他在给蛇添足时,另一个门客的蛇已经画完,于是从第一个人手里夺了酒杯,大声说:“蛇本无足,你为什么给它添上?”说罢,举杯一口饮尽。画蛇脚的人,张口结舌,说不出一句话来。

蛇本来没有脚,可那个自作聪明的人硬给它添上几只脚,结果,从胜利者变成了失败者。这里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就是,客观事物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否则,人为地或主观任意地添枝加叶,歪曲了事物的实际面貌,就必然得到相应的“惩罚”。从广义上说,客观事物的规律是怎样的,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在反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差错或认识不足,但决不能主观地、任意地歪曲它。“画蛇添足”虽是一个久远的故事,但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有时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有些人在处理问题时,不是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不是依据实际情况订计划、想办法,而是自作聪明,任意标新立异,硬把自己的空想强加于客观实际,从而招致工作失误。这与“画蛇添足”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采用主观任意性代替客观实际的哲学思维方法。我们应该屏除或尽力避免这种思维方法。

2、荆人循表

说起思想僵化,在《吕氏春秋察今》中的“荆人循表”的故事,可谓是典型了。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有一次楚国和宋国作战。楚国打算偷渡沈河,袭击宋国。于是派人到河岸边,在可以渡过的浅水地方作了标记。后来河突然涨水,已不能徒步渡河了。但是楚国的军队不顾情况的变化,仍然按照原定计划,在深夜里顺着滦河岸边作了标记的地方徒步渡河。河水又湍又急,一下子淹死了1000多人。士兵们惊慌失措,好像房屋倒塌下来一样,大吵大嚷,乱作一团,真是“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这个故事形象地刻画了楚国军队的死板。河不是“死水一潭”,其深浅缓急不会常驻不变,但楚军却只顾循表,当然会铸成大错了。其实任何事物,都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出现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有条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改变,原有的状态就会改变。孙武说得好:“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说来,即具体事物的存在状态,会随着条件变化而改变。如果人们的思想不注意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的变化,不随其改变作出相应的调整,就会使思想脱离实际,造成思想僵化,从而在具体行动中出错。

思想僵化的危害是极大的。人们做事情总是有一定的计划的,而正确的计划只有来自对客观事物的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这实质上就意味着对客观事物的存在状态和条件有个正确的认识。但是,客观事物总是变化的,这就要求人们在思想上作出相应的改变,否则就会造成指导思想过时,从而使行动的后果与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驰。无论个人和国家都是这样的,就拿国家处理经济问题来说:市场的供求矛盾总是随着具体的条件变化出现各种具体情况,有时是供不应求,有时却是供过于求。如果不注意这些具体的变化,或把针对供不应求采取的经济政策用于供过于求的矛盾状况,或把针对供过于求采取的经济政策用于供不应求的矛盾状况,都会造成经济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当然,解决各种问题要靠各种专业知识,但是,从上述所讲的思想僵化的危害性来看,说明掌握正确的哲学思想,可以使人们在思维方法上既唯物又辩证地看待问题,从而避免犯一般性的思想方法的错误。

3、猫羊相及

众所周知,我国有个成语叫“风马牛不相及”。此典故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下相及也。”意思是说,你住在北边的齐国,我住在南边的楚国,两地相距十万八千里,即使马牛走失,也达不到对的境内。后人沿用此语作比喻,来说明毫不相干的东西是扯不到一块去的。而这里却说“猫羊”相及,说怪也不怪,猫和羊可相及,可以联系在一起,这是达尔文的伟大发现。“食物链”,是达尔文在论述生物进化的观点时曾提到的一项著名而有趣的发现。他在研究生物时观察到,在养猫愈多的地方,羊也养得愈多。猫和羊有何相干呢?原来羊吃一种三叶草,这种草是靠丸花蜂授粉的,而田鼠为吃这种蜂蜜又往往会破坏蜂窝,所以,田鼠多了,蜂就少,从而三叶草传粉的机会也就少。相反,养猫愈多,田鼠就愈少,丸花蜂因而也就愈多;三叶草传粉机会多了,就能获得好收成;三叶草愈多,牧草充足,喂的羊也自然就愈多了。因此,“猫一田鼠一丸花蜂一三叶草一羊”之间就形成了一根相互联系的生物的食物链。

达尔文所发现的“食物链”,揭示了生物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规律。它表明有许多事物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在客观世界中,不仅有食物链,而且还有其他相互联系的“链条”。从宇宙星系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无不处在普遍联系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之中。正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植物生长总是和一定的阳光、温度、雨露、水分、土壤等相联系。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与一定的社会、学校、家庭影响相联系。人的有机体的各部分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其功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约的。

总之,依据客观事实,用唯物辩证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就能使看来互不相及的事物联系起来。当然,这不是人为地创造的,而是客观事物原本如此,只不过是被人们正确地认识到了。

4、庖丁解牛

战国时期,魏 国的国君魏惠王有一次来看庖丁宰牛。庖丁是魏国著名的厨师,他解剖牛的时候,手、脚、肩膀、膝盖的动作和刀的响声。同音乐一样有节奏,他毫不费力地把牛的骨头和肉分割开来,手起刀落,干净利索。魏惠王看后十分惊叹、佩服,便问他:“你的手艺怎么这样高啊?” 庖丁答道:“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我对牛的肉和骨头的结构已经很熟悉了。开始,我眼中所看见的,都是一头头完整的牛。学了三年之后,我看到的就不是一头整牛,哪里是关节,哪里是筋骨,从哪里下刀,需要用多大力气,全部心中有数,我顺着肉和骨头相接的地方,一刀一刀地把它们分开,毫不费力。”他接着说:“一般宰牛人用的刀,一个月就得换一把,因为他们的刀刃经常碰到骨头,宰牛的能手可以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只用刀来割内。可是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几年,解剖了几千头牛,还像新刀一样的锋利,因为肉与骨头之间有一条缝,我看准了它轻轻地把刀插进去,肉就一块一块地落下来。当然,遇到复杂的结构,我也要聚精会神,认认真真,小心翼翼,才能万无一失。”

庖丁解牛,在他的眼中不仅是完整的牛,而且还看到了牛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在客观事物中,联系是非常普遍的,有内部的,有外部的,有必然的、有偶然的,有本质的,仑非本质自。之和事物内部的、稳定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就是事物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存在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我们承认与不承认,认识到与没有认识到,对我们有利还是有害,只要条件存在它就必然发挥着作用。因此,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规律,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办容。这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要求,同时,在规律面前人们并不是完全的消极被动,我们又可以认识规律,利 用规律来取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良好效益,这就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庖丁自觉不自觉地在实践中遵循这一基本原理,他知道解牛必须按牛自身的构造出发,不能蛮干,要遵循解牛的规律,而要想解好牛就必须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实践,去认识。经过20年的实践,他终于清楚地了解了牛各器官的位置及骨路的特点,认识到了解牛的规律性,于是才能游刃有余,毫不费力地把牛的骨头和肉分割开来了。

5、歧路亡羊

战国时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叫杨朱。有一天,他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于是全家出动寻找,又来请杨朱的奴仆帮助寻找。杨朱问道:“仅仅丢了一只羊,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人去找?”邻居说:“村外的岔路太多了,所以人去少了不行。”于是杨朱就让奴仆和邻居一起去找羊。过了半天,找羊的人陆续都回来了。杨朱问邻居:“羊找到了吧冲邻居垂头丧气地说:“跑丢了,没有找到。”杨朱又问:“怎么会找不到呢?”。邻居答道:“岔路太多了,岔路之中又有岔路,谁知道羊跑到哪里去了?所以找不到了。”“原来是这样。”杨朱沉思了好久,半天没有笑容。他的学生见他这样,感到非常奇怪,不解地问:“丢了一只羊,并不是一件大事,况且又不是老师的,角为什么这样闷闷不乐呢?”杨来回答说:“我并不是为了一只羊,而是由这件事联想到我们学习和研究学问的事。如果另们在学习方面,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不能专心致志,也会像在岔道上找羊一样,结果一无所获。”

在这里杨朱阐述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原理,也就是识在我们做任何一件工作中,都要注意抓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在同一个事物之中也存在着众多的矛盾,在复杂的矛盾群体中,各种矛盾力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事物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及发展方向。这一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与此相反,其它的、处于次要地位的矛盾则是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它也会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由于容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力量的关系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分不是凝固的、僵死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的地位会发生转化。这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以及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就一定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而次要矛盾又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所以在把侧重点放在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兼顾次要矛盾的解决。不论是在学习上,还在工作上都是如此。在歧路之羊的典故中,有那么多的岔,如果不分主次,平均分配人力,结果只能徒劳而返。如果分析一下各条路的情况,看看羊最可能从哪条路上跑有重点地去找,找回来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6、纸上谈兵

古人说得好,“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就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知行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说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如何看待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反映了不同的哲学思想。“纸上谈兵”就是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做法。《史记廉颇商相如列传》是这样讲的: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真可谓熟读兵法。其实,他的父亲早已看穿了他,认为赵括只是死啃书本教条,如果真叫他带兵,“破赵军者必括也。”相如也看出了这一点,说赵括只是徒然能背他父亲的兵书,并不知结合实际运用。可惜赵王不听劝说,还是以赵括为将,抵抗秦军。果然,因赵括死搬教条指挥作战,使40万大军全部覆没,赵括也死于乱箭之中。

这一故事生动地说明了理论脱离实际的危害性。知道或懂得理论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只是知,而不知怎样行,则会贻害无穷。有的人只会靠嘴巴卖弄自己的学识,一碰到具体问题就束手无策,于事无补。在范镇的《东斋记事》中就有一个“费铁嘴”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一天,蜀国国王闻知宋朝天兵要进攻蜀国,非常恐惧。朝中的大臣们都在物色能去抵抗天兵的人。此时有一个外号叫“费铁嘴”的人,走到国王面前答话。大家都以为他不光有“识”,而且还有胆量。仔细听着,他却说:“这个事儿,我可绝不敢干。”于是,大家都笑着退朝了。“费铁嘴”只能说.不能干,有什么用呢?所以大家讥笑他。

人类掌握知识或理论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这样的理论和知识才具有生命力。人们只有根据复杂多变的具体条件灵活地运用理论和知识,并通过实践进步深化,才能使它成为人类的宝贵财富。再好的理论如果不和实践相结合,就只能是纸上谈兵。赵括就是因死读兵书,而不懂得如何应用,而兵败身亡的。

7、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是《三国演义》.上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曹操带兵打仗,行军途中,士兵口里冒烟,渴得要命,但是又找不到水。曹操见此情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用马鞭往前面树林一指,说道:“前面就是梅林,树上结了许多又大又酸的果子,可以用来解渴了。”士兵一听是梅子,嘴里分泌出许多唾液,也就不渴了。

这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更确切地讲应该是听梅止渴,因为事实上没有梅林,大家自然也看不到梅林,只不过听了曹操的一句话。这里所反映的是人的消化系统与梅酸的联系,曹操利用了这种联系,巧妙地为士兵们减轻了干渴的威胁。而这种联系可以用条件反射来解释。

不管人还是动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反射活动进行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两种,无条件反射是人及其它一切动物生来具有的反射,是遗传的本能。而条件反射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由动物自身活动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或者说是后天学习来的。比如,食物能引起狗的兴奋,会立即分泌唾液,这是无条件反射。但是如果每次喂食时都给狗以灯光刺激,那么久而久之狗一见到灯光就会分泌唾液。这时感觉到灯光的兴奋点与感觉到食物的兴奋点沟通了起来,这种反射叫条件反射。不管是条件反射还是无条件反射,都是人与其它动物共同具有的。人与其他动物在反射问题上的差别并不在于此。

条件反射是接受外界刺激之后而引起的反射活动。在建立这种反射的时候必然要经过一定的途径。经过眼、耳、鼻、舌、身这样的感觉器官将外界刺激传导到脑所引起的反射,被称为是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与其它动物共同具有的。但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人的意识所需要反映的东西.无论从深度、广度都远远超过了其它动物。第一信号系统不能满足这种反映的需要,因而出现了第二信号系统。也就是借助于语言这一反射的信号所引起的反射活动。语言抽象地表达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因此人的这种反射的广度、深度都达到了其它动物无法比拟的高度。第一信号系统约反射是具体形象的反射。而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则是抽象概括的理性的反映。

人在看到梅林、酸梅时分泌唾液,这是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的反映。而当人们听到别人讲到梅林,酸梅,通过语言这一途径,引起了反射,分泌了唾液,这是在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的反映。这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难怪士兵一听到曹操谎称有梅林便不觉那么干渴了。

8、胸有成竹

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画家叫文与可,他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清秀逼真,非常出色。文与可学画非常认真,为了画好竹子,他在窗前种了许多青竹,每天都仔细观察竹子的枝叶状态和生长情况,了解竹子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里的形态变化。经过长期的种竹实践和观察、揣摩,他不仅对竹子的特性了如指掌,而且在脑海里形成了各种各样竹子的形象。正因如此,在他动笔作画之前,要画什么样的竹子,怎样构图、着墨,他心中早就有了轮廓,不必费尽心思,反复琢磨,而能一挥而就,挥洒自如,出色地面出各式各样的竹子。因此他的一位朋友赞扬他说:“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意思是说文与可在画竹子的时候,完美的竹子形象,早就在他的心里构思好了。

文与可画竹之所以挥毫泼墨自如,方面是由于他本身的国画功底;另一方面则是他长期的观察、实践,这里面就体现着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从必然向自由的发展。必然指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也就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自由是指人们对于必然规律的认识以及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不在于摆脱客观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我们能否认识到,也不管我们是否喜欢它,需要它,只要条件具备,规律都要发挥作用。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某种规律时,在某方面就处于盲目的被支配地位,没有任何自由可言。一旦人们认识了某种规律,就可以自觉地运用它来改造客观世界,这时人们就掌握了自由。从整个社会的情况来看,原始人对客观规律知之甚少,所以几乎没有什么自由,现代人掌握了一定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就有了较大的自由。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会有越来越大的自由,但是由于客观世界发展的无限性,绝对的、彻底的、脱离必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文与可画竹就有着这样一个从必然向自由的发展过程。他开始画竹时也不是得心应手的,只是机械地临摹竹子的外形。那时对于画竹他还是处于必然王国。为了画好竹,他又种竹又观竹。不仅竹子的一般形态已牢记在心,就是对不同季节竹子枝叶的变化,不同种类竹子的特征也都丁如指掌。这时他对竹的了解就由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画起竹来自然得心应手,胸有成竹了。

9、刻舟求剑

战国时候,有一个楚国人坐船渡江。船正在江中行驶着,他一时疏忽,“扑通”一声,将随身所带的宝剑掉到江里去了。他马上在船舷上落剑的地方.,刻下一个记号,并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船在江中行驶了好久,终于靠了岸。他急忙从船上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寻找宝剑。结果,捞了半天什么也没捞到。

这就是著名的“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船是不停地向前走的,剑落在了江心,距离船停靠的岸边已经很远了。在船上刻上记号怎么能找到剑呢?从这里我们必须正确地把握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

物质世界是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绝对的静止,脱离运动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生命有机界直到人类社会,都没有不运动的事物。就运动的基本形式来说,即包括简单的位置移动,场所变更的机械运动,也包括物理运动,化学运动;有各个生物体自身变化的新陈代谢运动,也有以社会基本矛盾的出现、激化、解决为标志的社会运动。运动是普遍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承认与不承认这种绝对的运动是唯物辨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之一。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那么对于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来讲又有静止的一面,比如一个人就其外形来看,一段时间内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件家具放在屋子里与其它东西相比较也没有位置的变化。我们坐在船里船在动而我们没有离开座位半步。承认这种一定条件下的静止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无法使我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但是这种静止只是相对的,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虽然一个人在一段时间没有大的变化,但这只不过是没有质变,量的变化总是有的;一件家具放在屋里没有位置的变化,但它有内部的分子运动;我们坐在船上相互之间没有位置移动,但相对于岸上的参照物仍然在运动。因此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个楚国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以为只要自己坐的位置不动,其它条件也一定不动,结果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宝剑了。

10、郑人买履

春秋时期,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去买鞋穿,于是,他先把脚的长短量了一下,记下了一个尺码,可是他在临走时粗心大意,竞把尺码忘在家中。到了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忽然想起尺码的事,于是就对卖畦的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码拿来再买。”说完就往家里跑。等他跑回家拿了尺码,又急急忙忙地返回集市上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非常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偏偏要回家去拿尺码呢?”他却振振有词地答道:“我量的尺码是非常准的,用脚哪有尺码准确呢?”

这个“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非常深刻地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的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主要是不理解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而把理性认识绝对化。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开始只是接触和了解这一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外部特征,这是感性认识,是直观的、片面的。在我们不断地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感性认识不断积累和反复,于是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正确反映了这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这个认识就是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单凭感官无法完成的.认识,这个认识已不是对于事物表面的外部联系的认识;而是能够指导实践活动的经过抽象思维而形成的认识了。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成功率极低,但如果只注重理论而不从实际出发,不相信产生理性认识的实际,那就会步入教条主义的歧途。这个郑国人白白地跑了两趟,只相信自己量出来的尺码,却不相信产生这个尺码的自己的脚,实际上就是犯了这种教条主义的错误。实际生活中,仍然有人在重犯郑人买履的错误,他们轻视或否认感性认识,不从实际出发、不调查研究,只是从本本出发。不是把马列主义当作行动的指南而是当作教条,当成包医百病的药方,不问时间、地点、条件而生搬硬套,而对于本本上没有提到的事情则一筹莫展。这种教条主义实质上抽去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扼杀了真理,是必须屏弃的

其他回答(2)

请跟我读┃万 3级 2010-12-12 1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

2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规律。

3刻舟求剑: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5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组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行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看问题 7不入虎穴,耶得虎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8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10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性质

12白马非马:割裂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观任意的玩弄概念的诡辩论 13画龙点睛:做事物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

1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任何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着,整个世界

浅谈故事在哲学课堂中的运用 第8篇

十六七岁的高中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 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 几乎都不喜欢老师讲大道理, 而故事却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在课堂上选取适当的故事,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 在哲学课中如何充分发挥故事的作用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丰富哲学课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很多寓言、故事中都蕴含着人生智慧、管理方略及致思取向, 如“自相矛盾”“塞翁失马”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更有许多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孔子讲仁, 孟子讲义, 老子讲无为, 在微言大义中可寻求修身治国平天下之道。在哲学课堂中善于合理运用这些充满哲学思想的小故事, 可以使我们的哲学课堂更加的丰富和丰满。

在学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课时, 笔者讲了一个邓析“操两可之说”的故事:郑国夏季境内常洪水泛滥。有一富人被洪水淹死, 尸体被某人捞起。死者家属得知后, 想出钱赎回尸体。但得尸者要价太高。富人家属便请邓析出主意。邓析说:“你安心等着吧。那尸体如果你不去买, 别人是不会去买的。”死者家属觉得有道理:对, 我是那尸体的唯一买主, 我若不买, 得尸者便一无所得!而得尸者见死者家属不来赎尸, 尸体眼看就要腐烂, 情急之下也去请邓析出主意。邓析说:“你安心等着吧。死者家属只能到你这儿来买尸体, 不可能到别处去买。”得尸者觉得没错:是啊, 我是那尸体的唯一卖主, 死者家属迟早会来的。

学生通过分析邓析的做法, 从而领会到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思考同一事物, 即要对处于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进行全面的思考。如果死者家属和得尸者也懂得“两面思维”, 每一方都既看到自己有利的一面, 也看到自己不利的一面, 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坐下来认真谈判, 寻求合理的解决矛盾的方法, 结果就会是“双赢”而不是“双输”了。

二、选择有思考余地的故事, 体验哲学思辨

要发挥故事在哲学课堂的作用, 就需要教师精挑细选, 选择那些既符合课程内容, 又能引发学生思考, 对学生有启发的故事。

在讲《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时, 笔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几位工作人员到某贫苦山区去调研, 在路上碰到一个本该在学校学习的放羊娃, 他们便问那个放羊娃:“你为什么放羊?”“为了挣钱。”“挣钱干啥?”“盖房, 娶媳妇。”“娶媳妇为啥?”“生娃。”“生娃干啥?”“放羊。”这件事被登在报纸上, 一个中学生看到这篇报道后, 认为自己也处于一种简单的循环中, 好好上学, 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 然后找份好工作, 再娶个好媳妇生个好儿子, 再好好上学……他觉得这种循环毫无意义, 最后自杀身亡。这个故事实际探讨的是人为什么活着, 怎样活着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 然后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 不是每个学生的观点都会一样, 教师要引导学生得出正面的结论。

三、以故事还原生活, 用智慧指导生活

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 但生活中若具备一些哲学的思维, 人们会生活得更加充实, 也会更加聪慧。我们教学哲学最直接的目的, 就是希望学生能善于运用这些哲学智慧, 使自己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小故事中蕴含着大智慧, 尤其是与学生熟悉的人或事更,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学习“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时, 笔者给大家讲了原巨人集团总裁现巨人网络 (征途网络) 创始人史玉柱的故事。史玉柱曾被《福布斯》列为大陆富豪第8位, 后因管理不善, 巨人集团倒闭, 负债累累。但他并未因此一蹶不振, 后来凭“脑白金”产品东山再起, 还清了欠下的1.5亿元负债后又重返IT行业, 凭借自己创建的网络游戏服务提供商征途网络大获成功。史玉柱的经历可谓大起大落, 从富翁到“负翁”, 但他却能顶住压力, 东山再起, 从他的故事中, 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例谈故事在哲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9篇

都是波斯猫惹的祸

一战期间,一位德国军官在用望远镜瞭望远方的法军阵地时,发现远处土堆上有一只猫在晒太阳。“奇怪,这只猫每天上午八九点钟总是在那里晒太阳,已经连着四五天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位德国军官问道。旁边人答道:“也许这是只野猫吧。”这位德国军官接着说:“不对啊,野猫不会在大白天出来,更不敢在炮声隆隆的阵地上出没。这是只漂亮的波斯猫呀!战争期间拥有这种名贵猫的绝不会是下级军官,因此我推断,在那土堆附近,很可能有法军的地下指挥部。”他说完就向长官报告了这一情况。长官认同了他的推断,立即命令炮兵向那个土堆附近进行炮击。随后打扫战场时发现,土堆附近果然有一个法军的地下指挥部。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要求我们善于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上述故事中的德国军官就运用了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由“漂亮的波斯猫”连续四五天在炮声隆隆的阵地上出没推断出,那附近很可能有法军的地下指挥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处理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富翁们的要求

一个美国富翁和一个犹太富翁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让他们每人提出一个要求。那个美国富翁爱抽雪茄,于是要了雪茄,而犹太富翁则要了一部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他大声喊道:“给我火机,给我火机!”原来他忘了要火机了。犹太富翁紧紧握着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都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得到了发展,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汽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会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受价值观的影响。不同的价值观会使人们作出不同的选择。上述故事启示我们,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山羊的主张

从前,有几只动物一起在沙漠中远行,它们分别是山羊、狐狸、熊、狼。它们走啊走,忽然发现迷路了,转来转去,总是回到同一个地方。随身带的水和干粮快用完了,于是它们想派其中一只动物去探路。可是让谁去呢?大家都想到了熊,因为熊力气大,能力也大。可是熊却拒绝了,它说自己笨重,无法承担重任。于是大家又想到了狼,因为狼韧性强,坚持的时间更长。可是狼也拒绝了,它说自己怕热。后来大家想到了狐狸,因为狐狸聪明,好认路。可是狐狸也拒绝了,它说自己体力不行。大家都不想去探路,于是这任务就落在了山羊身上。山羊走了不久就回来了,它兴奋地说:“找到绿洲了,就在不远的地方,大家跟我走就行了。”于是动物们就出发了,走啊走,不知走了多远,终于找到了绿洲。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述故事中的山羊其实并没有找到绿洲,它只是在附近转了一圈就回来了。因为它发现,问题不是找不到绿洲,而是大家对沙漠产生了畏惧,越来越消极。因此,要想找到绿洲,就必须先克服这种畏惧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想办法,多想对策,不能消极等待,怨天尤人,无所作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扬帆远航,到达成功的彼岸。

上一篇:下“斗兽棋”作文下一篇:护照及签证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