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024-09-16

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精选9篇)

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第1篇

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湖南师范大学 谢时晴

2009020434 在十九中2个月的教育实习,颇多感慨,特就“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一角度写一实习总结,这正是我6堂课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两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课堂颇有成就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个键盘无法承载的。这次总结,我就语文教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体会。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我教的是初二227班,这个班是全年级的重点班,班里很多同学又是教师子弟,因此颇受关注,这使得我颇感压力。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最初的我一脸的茫然。

思考之后,我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的语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这些基本情况入手。我总共听了指导老师三堂课,其中两堂新授课。他的课堂大半交给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因为工作繁忙,他很少教我具体该怎么分析课文、怎么调节气氛、怎么设计教案。他只给我一个总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用他的话说,一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听都能听明白都能学到东西,这堂课就算成功了。这句话可以说是他对我指导的全部,但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句话也是使我受益最多的。虽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胜过千言万语。其次是对班上学生语文水平的调查。在见习的一周时间里,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习时间和课下时间的了解,我对班上的语文水平和每个学生的水平有了基本了解。得知这个班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且全班的学习氛围很好,课堂纪律和作文上交情况都很好,学生课前预习也很自觉,更重要的是他们讨厌传统的语文教学,他们不喜欢老师垄断课堂。了解了这些情况,我再仔细的研究了一下教材。总体上要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它从先前的应试教育转为对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上。所有的这些给我的只有一个讯息——我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

见习期间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一周的备课。设计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同时也是一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一个思路出来了,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经成为我在这一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导老师的赞赏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我的课堂大都采用一种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这里,我只抓住设问析疑这个点谈谈我的见解和感受。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说,具体如何设问、如何析疑是设问析疑的关键。我经常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看作是一曲动人的交响曲,提问则是这乐曲中的旋律。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如教《背影》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场面描写的手法以及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把它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把父亲的描写作为切入口。先叫学生找出描写父亲的语句,然后根据这些描写的部分。提问学生,作者如何通过对父亲的描写塑造父亲的形象。接着设问“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转而分析“背影”的部分。首先叫学生看课文是通过那些细节描写父亲的形象的?。学生轻而易举的可以得出是语言和动作。由此,很自然的叫他们找出文中的动作描写,看看哪处动作写得最好,最感动人,为什么感动你,这就转到了叙事与抒情融合的写法了。整堂课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从问题中找到答案。最后,我问他们“你们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写,学会了记物叙事抒情融合的写法。这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确定目标,设置问题内容,设置问题顺序至关重要。

有的时候,不仅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如在教《背影》这篇课文时,我先朗诵课文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得出共同的体会即这篇课文很平实,语言朴实,但情意浓。然后叫他们找出文中直接写父亲的语言的内容接着分析这些内容。先明确语言的平实是父亲语言的特点。接着由父亲的语言简练是否影响感情引出平淡的语言往往见真情这一特点。而这也就是初中生写作容易犯的错误,描写过于刻意,而忽略的平实。其实怎么去提问应该说是没有定论的,但一个总的前提是问题得围绕你的教学目标,得有科学的内容。你所提的问题目的是要把学生引导到你的教学目标中来,这是一个大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再考虑如何提问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使问题更有连贯性,使问题更有概括性。

问题提出来了,如何引导呢?首先对学生的发言应该鼓励。发完言后应有恰当的评价。不要小看了那几句鼓励的话,它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有好几位学生在给我的留言本里写道:“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谢谢老师对我回答问题的赞美和肯定。我从没想过我还会受人关注,我从没料到我的发言也可以受到肯定。我们需要肯定,需要关注,需要鼓励。”这是他们心底发出的话,因此不要忽视了给她们鼓励。

引导可适当启发、点拨。如教《苏州园林》一文时,分析课文结构、分析文章写作特色时,我都会联系先前学过的课文《中国石拱桥》。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启发他们:“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那么《苏州园林》是不是也用了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引用等方法。我接下来便问:具体的方法都出现在哪里,全部找出来。同学们由此认真的阅读课文并找出了答案。由此很自然的转为课堂的重点——对于说明方法的讲解和模仿。这样不仅使他们学到了作文怎么写,同时也学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式、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语文学习的方式。由此看出,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了,要通过知识迁移、层层推理、由浅入深等等方式去做适当的引导,要让他们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要自己作答。

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总结。可由老师总结,也可以由学生总结。如“我们这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从这节课中你们主要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等,使学生对整堂课的重难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一节课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总结可以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抓住重点,消化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总的说来,从设问到析疑再到总结,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钻研教材的程度、对课堂的驾御能力的高低、教学技巧的灵活处理等等都会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正确的目标,确立好重难点,找好切入口,设计好问题,对学生也要有所了解,要顾及所有学生而不单是那些积极的想发言的学生。一个月的语文教学结束了,我深切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做了,就会有成绩。设问析疑、教师点拨法是我运用得较多的教学模式,它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成功,让我很有一种兴奋感和成就感。当听到指导老师“非常好”的评价时,当学生不约而同的说“老师,你的课让我听得入迷了”,“你是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欣慰,有了这些,再多的辛苦算什么。

这次实习,听过十几位老师的不同的授课方式,吸取了许多的经验,发现每个老师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我才明白“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应该说这次实习,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而是使我那种教师应该塑造个性化教学的观念越来越明显、清晰。语文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学科,是一门艺术课。怎样上好它,每位语文老师应该根据个人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塑造并保持自我丰满的教学个性,以求得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学习更加主动的学习、自主的发展。

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第2篇

【内容摘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提问是教学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只有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预设提问中,优化提问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

精心设问 提问激趣

课堂效率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堂提问是教学的核心,是数学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预设提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成了当前教学设计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下面,我就从教师要精心设置有效问题这个方面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创设情境,提问激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实践证明:越是跟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知识内容越能激发其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总是从生活中挖掘课程教学资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思维状态,为整堂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设置问题要有趣味性,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时,进行如下提问:

如图1,△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抹了,只留下底边BC和一个底角∠C。同学们想一想,问题1: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ABC重新画出来? 问题2:你能说说这样画的理由吗?

在这里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不是由教师给出,而是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想办法将原来的等腰三角形重新画出来,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联系实际,激发热情

教师提问不要为提问而提问,而是要有目的性。教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配方法》时,可进行如下提问:学校欲将操场中的一个正方形花坛的每边扩大2米,改造成一个正方形大花坛,使其面积为25平方米,问原来正方形花坛的边长为多少米?

2问题1: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方程(x+2)=25吗?

2问题2:你能解方程x+4x=21吗?

2问题3:你能解方程x+6x=7吗?试一试!

2问题4:你能解方程x+6x+1=0吗?试一试!

问题5:你能总结出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什么吗? 问题6: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① x-8x+1=0 ;② x-x-2=0 ;③ x+5x-6=0。

从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来看,所设置的问题若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效的“问题串”,便于学生的“再创造”。这样问题的提出符合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思考、分析和联系现实的能力。由于提问深度恰到好处,学生反映积极,气氛活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识的热情,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更加理解了学习目标。注重思维,逐层深入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结构建立,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帮助学生透析问题本质。例如:在讲授人教版《16.2反比例函数》时,学生了解反比例函数y=22

2k图象是双曲xk图象上任x线,是关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成中心对称,知道它的图象在各自象限内增减性。但对于反比例函数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具体运用规律深入探究。如反比例函数y=意一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所围成的图形(三角形、矩形)的面积具不变性,矩形面积=︱k︱,三角形的面积=1︱k︱,面积不变本质即︱xy︱=︱k︱。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设计以下问题: 2k问题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如图2所示,点M是该函数图象上一点,MN垂直于x轴,垂足x问题2:如图3,在反比例函数y=是点N,如果S△MON=2,则k的值为______。

2(x>0)的图象上,有点P1,P2,P3,P4,它们的横坐标依 x 次为1,2,3,4.分别过这些点作x轴与y轴的垂线,图中所构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为S1,S2,S3,则S1+S2+S3=______。

图2

在课堂教学时,这种“深入性”的课堂问题设计,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透析问题实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领悟,并把这种领悟扩展整个数学空间。

四、以旧引新,归纳延伸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知识的方法,这是最高教学技能所在。”因此,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要善于在联系旧知识的基础上,抓住新旧知识衔接点,以旧引新,设问激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获得新知识。初中教材分别在八年级(上)、八年级(下)和九年级(下)编排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等内容,分布比较松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但不易形成较好的知识和方法系统,在学习过程中就需要把握方法,逐步体验和积累学习函数的经验和能力,注重方法的归纳。例如:在讲授《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时,为了让学生对函数学习方法的模 2 型化,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观察某日的气温变化图4.观察该图,你能说出它的特点吗?

图4

17.1.1 1问题2:你会画函数y=x2的图象吗?画函数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21问题3:你能画函数y=,y=2x,y=3x+2图象吗? x问题4:观察你所画的函数的图象,你说出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吗?你根据这种特点比较简洁地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吗?(两点决定一直线)

问题5:画出下列函数图象,比较下列各对一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11①y=3x与y=3x+2;②y=x与y=x+2;③y=3x+2与y=x+2.

222 思考:(1)能否从中发现一些规律?(2)对于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各有什么影响?对函数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问题6:观察函数y=2x-1,y=x,y=-2x-1,y=-x的图象,思考当一个点在直线上从左向右移动(自变量x从小到大)时,它的位置如何变化?这种变化与函数关系式中哪个量有关系?„„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都是具体的函数,属于函数的外延,学习一次函数的过程和方法可以类比应用在其它函数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学生初步体会和积累了研究和学习具体函数的方法和经验,在后面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学习中,可以按照已有的设问方法进行学习,形成研究函数问题的模型化。为今后在高中学习指数、对数和幂函数做好方法和经验的积累。

如果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那么是否也可以说“问无定法”,归根结底,所谓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效的提问,其实就是一切围绕学生为主体,发现、寻找使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问题情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空间以合适的方法把它呈现出来,让学生能迅速、正确地理解问题的指向,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 ]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3 ] 郑国才 《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一些思考》,发表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7)[ 4 ] 沈松乾 《课堂提问的到位》,发表于《数学教学》,2001年第4期

巧妙设问,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第3篇

一、巧妙把握提问的时机

在地理教学中, 如果我们能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教材的重点难点处、学生的疑点、兴趣点处适时提问, 那么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问于新旧知识衔接点。

一般来说, 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延伸发展来的。因此, 在讲授新知识时, 可以通过提问, 把学生引进旧知识的“最近发展区”, 从而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如在学习“世界的气候”前, 我先复习提问:什么叫气候?组成气候的要素有哪些?经过回忆思考, 同学们明白了:要描述某地的气候, 就必定要从该地的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分析;世界气候的差异, 主要是由于气温和降水不同造成的。

2. 问于重点。

教材重点, 往往既是所授内容的重点, 又是技能训练的重点, 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如果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 紧扣教学目标, 巧妙设问, 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讲“冬季我国南北的季节差异”时, 我出示了一组图片并提问:

(1) 同是2月份, 广州和哈尔滨各是什么景象?是何原因造成的?

(2) 北方的四合院, 哪面的墙特别高?为什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同学们不仅理解了冬季我国南北季节差异的原因, 而且真正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知识, 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极大地调动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3. 问于难点。

难点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在准确理解教材上有困难;二是学生在知识或方法的应用上有困难。此时, 学生思维容易遇到障碍, 产生偏向。因此, 教师必须及时、巧妙地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思考, 从而分解、消除难点。如辨别“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的范围、内容的关系”, 部分同学不求甚解。我这样提问: (1) 1∶8000000、1∶50000哪个比例尺大? (2) 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 哪幅比例尺大? (3) 上述两幅图, 哪幅表示的范围广泛?哪幅包含的内容详细?

同学们通过分析比较, 破解了难点, 学会了辨别。

4. 问于疑点。

在教学过程中, 常有一些知识, 同学们容易混淆, 为了帮助同学消除疑惑, 可以在此提问。如划分东、西经的界线是什么?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等等。

5. 问于兴趣点。

以学生感兴趣的现象为问点, 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如在讲到“吐鲁番盆地”时, 我即时提问:有谁知道吐鲁番盆地是《西游记》中的什么地方?同学们立刻兴趣大增, 群情激昂。有同学提到了“火焰山”, 那为什么被称为“火焰山”?现实中的吐鲁番真的有火焰在燃烧吗?通过问答, 同学们知道了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地势最低、降水最少、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二、优化选择提问的内容

课堂提问是否合理, 往往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巧妙地设置问题, 常常能营造出积极向上、竞争热烈的课堂氛围。因此, 在设计提问的内容时, 我们应当做如下思考。

1. 问题要难易适度、恰到好处。

提出的问题, 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问题要求太低, 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 不仅无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 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不求甚解甚至敷衍了事的坏习惯;要求太高, 超出学生所能回答的范围, 他们要么默不作声, 要么胡猜乱说, 全班没有谁能回答得了, 最后只能由老师“自问自答”。因此, 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 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 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如“15°W”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首先要知道东、西经划分的规律, 找到这条经线, 然后找到划分地球东、西半球的界线 (经线圈) , 最后得出结论:15°W位于东半球。

2. 问题要激发兴趣、贴近生活。

地理课程综合性强, 知识体系复杂, 假如我们能精心钻研教材, 深入挖掘内容的兴趣点, 就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地图的要素》前, 我布置了作业:画出我们班的平面图, 要求图上能显示我们班的门、窗、课桌、讲台、黑板等设施, 同时给出了这些设施的相关大小数据。在课堂上, 我有意挑选几位同学的画, 用投影打到屏幕上。第一组画:画幅大小不一, 于是我提问:同样是我们班, 为何一张画“大”, 另一张画“小”呢?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 从而引出了地图的要素之一———比例尺。同样, 我让同学们逐一比较第二组、第三组图, 分别引出了地图的另外两个要素“方向”、“图例与注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同学们跃跃欲试, 兴致勃勃,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快乐。

3. 问题要循序渐进、启发思维。

我们在备课时就要设计好提问, 由浅入深, 逐层递进, 启发学生思考。如学习“气温分布与纬度的关系”时, 我这样设计问题:

(1) 最高气温是多少℃?大致分布在何地区?该地区位于什么纬度 (高、中、低纬度) ?

(2) 最低气温是多少℃?大致分布在何地区?该地区位于什么纬度 (高、中、低纬度) ?

(3) 判断气温分布与纬度有什么关系?

通过以上问答, 同学们明白了“低纬度地区高气温、高纬度地区低气温, 气温随着纬度的增高而逐渐下降”的道理。

三、注重挑选提问的对象

首先, 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教学目的和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提问对象, 促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思考, 都能用心回答问题。

其次, 要认识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我们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提出不同的问题。尤其是对那些学习较困难的同学, 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差而鄙视、刁难或抛弃他们, 而应该给他们鼓励和信心, 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朗读一小段课文, 或者展示他们的作业, 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 由于课程设置的缘故, 初中地理课一般多排在下午。下午的课被戏称为“瞌睡课”, 尤其是天气转暖或前一节是体育课等情况下, 同学在课堂上极易犯困。此时, 我们可以提问那些有睡意或开小差的同学, 如:刚才我们学的是哪个知识点?刚才我们分析的是哪张图?把问题复述一遍, 等等。这些同学站起来后, 或脸红耳赤, 或不知所云, 睡意顿消, 而我们也达到了提问的目的:把他们的思绪拉回课堂, 共同参与课堂学习。

四、灵活采用提问的方式

根据教学实践, 我总结出地理课常用的提问形式。

1. 直问式。

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出问题, 是地理课堂上最常用、较简单的提问。对学生掌握“识记”内容有帮助。如:何谓经线、纬线?各有何特点?

2. 逆问式。

就是先摆出地理现象, 再通过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推究原因, 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如:知道了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特点后, 问“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从而引出板块理论, 用板块理论来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比较式。

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 通过归纳比较, 弄清事物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如提问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 在气温、降水、饮食结构、种植的农作物等方面有何差异。

4. 读图式。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培养读图能力。如在图上加深黄河干流, 并提问:黄河流经哪些地形区?流经哪几个省?

5. 比喻式。

如新疆“朝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说明新疆是属于什么气候?该气候有何特征?

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第4篇

巧妙设问关键是一个“巧”字,教师要在平时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认真从学生角度设身处地设计问题。下面谈谈我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抓住重点,适时引疑

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要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设计疑问,这些疑问正是理解课文、训练语言、陶冶情感的关键,用问题引导学生去疑,在疑中觉悟、长进。比如在学习《我的老师》一课时,学生预习课文后,我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向学生们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一自然段和后文有什么联系?作者“难忘”的几件小事是哪些?这些小事都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个问题,统领全篇。学生阅读、讨论,很快领悟题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比较,巧妙设问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在教学中,通过对字、词、句、段等的比较,让学生反复推敲,从中领悟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促使其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课堂上可以在词句的、增、删、换、调及文章前后内容比较等方面设问。如在学习《社戏》一课前三自然段“随母归省”时,我提出:“这一部分是事情的起因,本应略去,关于‘我和小朋友们玩耍’的情节删去可不可以?”同学们各抒己见,通过仔细阅读后文得出了不能删去的结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伏笔,为后文作了铺垫。再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阶级深情。”对这句话的理解,我运用调换比较说明含义,把句中的逗号去掉,把“凝聚”换成“凝结”可以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朗读、比较、讨论,学生总结出:去掉逗号。句子读起来显得很没有力,不足以表达对总理的敬爱之情;“凝聚”一词更能表现出感情的深度和广度。

三、层层深入,巧设问题情境

遵照学生认识规律,设计出一系列连续的、环环相扣的问题,目的在揭示文章或句子的主旨。这些问题本身具有系统性,内在联系性,要由易到难,由表到里,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逐步深化认识,领会文章。比如在《一件珍贵的衬衫》的教学中,我抓住“珍藏”一词层层递进设问:1.“珍藏”一词是什么意思?2.作者怎样“珍藏”这件衬衫?3.作者为什么“珍藏”这件衬衫?4.从“珍藏”一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牵一发而动全局,使得学生们通过阅读、思考,很快把握了文章中心。

四、抛设开放型问题,培养发散思维

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创新型人才,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维和想象空间,在教学中大胆设计一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讲授《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我提出让学生给文章加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大家都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愚蠢”、“虚伪”、“爱穿新装”、“不称职”、“荒唐可笑”、“自欺欺人”等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进行课堂设问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问题难度要适中,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难点及深浅,太难、太深的问题学生无从回答,太容易、太浅显的问题学生无需动脑,效果差。二是设问要少,一两个问题,提携全文。问题过多过杂,学生忙于应付,失去兴趣。三是设问要精,要先去针对课文重点、难点、知识点及语言文字训练点的关键处设问。总之,设问巧妙可以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设问题情境 提高课堂效率 第5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于新课开始时———引人入境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疑境或悬念,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犹如瀑布落于水潭,迅速地在学生头脑中激起层层波澜,学生由疑到思,尽快入境。如在讲“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内容时,教师可以设问:“我们的国歌为什么仍采用《义勇军进行曲》原歌词呢?它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面临着怎样的环境”等等一系列问题,迅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为本堂课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口。

二、创设问题情境于重难点处———突破认知困境

教材重心即重难点处,课堂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必须集中学生注意力和精力,按照学生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重难点一般在课堂中后半部,此时学生注意力易分散,不利于突破重难点。而在此时创设问题情境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突破认知矛盾焦点。如在学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时,可以设问:“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建立资本主义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引导学生得出本课结论,即教材重点。

三、创设问题情境于自学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探究,自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在学案导学这一环节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发现所有自身的“知”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暴露出自学者“知”与“不知”之间的矛盾,以跳出现有知识的圈子,进入问题情境,处于“愤悱”的状态中,为启发解惑教学创设最佳的心理条件。教师要善于在行间巡视与观察,通过质疑问难、个别提问、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教师当堂做出判断:“这些问题是普遍的还是个别的?是旧知识返生还是新知识夹生?”然后将问题加以梳理、归类,为“解疑”做好充分准备。

四、创设问题情境于教材衔接处———增强知识系统性

思想政治课教材具有完整的知识系统,章、节、段知识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性,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揭示这种联系,可以在教材衔接处创设问题情境、反问或设问,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知识迁移和自然过渡。如在学完“我国面临的人口形势”时,可设疑“人口过快和过多增长,对我国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中国的理性选择和基本国策是什么?”通过设疑揭示了课本上下段内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五、创设问题情境于枯燥乏味处———激活学生思维

教材中的一些特定知识,如规律和观点等,既比较枯燥又很重要知识。教师应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活化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新课程目标。如在学习“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感”一课时,若单纯按教材语言陈述,则枯燥无味,但如果从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入手,设问:“虎门销烟是怎么回事?林则徐为什么会冒死在广州戒烟?他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向他学习什么”等问题,可有效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同学们在这些问题的分析探讨中,责任由大到小、由国家到个人,学生自然而然就容易理解并掌握了“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感”这一课堂教学目标。

六、创设问题情境于课堂结尾时———激发学生求知欲

一堂课结束,也应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已尽而疑无穷。学生为解疑课下主动探索学习,既激发了学生求知欲,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学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可以设问“既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那么为什么现在中国的生产力却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呢?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等,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程倡导教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发展能力。但是,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要实际新颖。所设问题要符合一般学生的认知的规律、身心发展规律。教师所提问题难易程度科学适中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要新颖、生动,既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也不能让学生轻易解答,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二要掌握使用频率。有些教师没有很好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所设问题情境只是表面的、肤浅的,层次也不高、启发性不强。甚至盲目设问或满堂问,造成学生的思维疲惫,起不到促进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也提高不了课堂效率。

摘要: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创设问题情境即设疑。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思维, 集中学生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 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107-02

数学课堂练习教学是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练习主要内容,以巩固教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延续和完成章节教学总目标的中间环节。怎样的练习课才能让学生“有听头”,教师“有上头”呢?

在课堂教学中,设问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提问往往只是教师的行为,但新课程改革却强调要通过问题来教学,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鉴于此,笔者认为在练习课上应该采用有效设问的形式来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营造愉悦的情感氛围,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形成。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中学生是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所以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创设练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练习中,教师拿出学生喜欢吃的豆腐皮问学生:“这块豆腐是什么形状的?你们从这块豆腐皮中获得什么数学知识?”在这样的的设计中,既可以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又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形成积极的学习动因和探究欲望。当大多数学生都能计算这块豆腐皮的面积时,教师用剪刀剪下一部分豆腐皮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并告诉学生:“这是对他主动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奖励!”然后拿着剩下的豆腐皮(长方形)问:“这时你又想获得什么数学知识?”这样,通过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讨论、互问互答,既能解决知识难点,又能紧密师生关系,让学生学而不倦、乐在其中。总之,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源于生活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趣生疑,由疑点燃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思考,进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探求问题的答案。

二、在课堂练习中设问,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练习课以“练”为主。在组织练习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比较中明确新知的本质,增强辨析能力。在自己设问中培养问题意识,发展智力;在自主探索中发散思维,探索新知识规律;在对话交流中提高表达能力,升华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学习方法和理解了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目的是在巩固学生刚学习到的新知识的基础上复习旧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开阔学生的视野。如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练习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练习题。

1.体育课上,二(1)班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接力赛,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出示教材P6第1题情境图)图中有男生22人、女生21人,有16人参加接力赛。问:(1)有多少人没有参加接力赛;(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

2.小明家养了许多羊,星期天的早上小明去放羊(出示教材P7第3题情境图),图中显示羊圈里原来有58只羊,羊圈门一打开便冲出去了一群羊,接着另一群羊也跟了出去,此时还有一部分羊也在慢慢地向圈门走去。问:(1)现在羊圈里有几只羊;(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

3.今天是小明的生日,爸爸给他买了1个两层的巧克力蛋糕庆祝(出示教材P7第5题情境图),图中提示:小明今年8岁,爸爸35岁。问:(1)当小明爸爸50岁时,小明多少岁?(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

第1~3题的教学过程:(1)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得数学信息;(2)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数学信息;(3)派代表汇总题意;(4)学生独立解决第1题;(5)派代表板演列式解题;(6)集体订正,着重引导学生说出解题的思路;(7)根据题目已有信息,小组交流拓展提出新的问题,并采用以上方法解决问题。

4.教材P9做一做。教学方式:(1)先让学生说说这幅图的动植物,以便引起他们的关注;(2)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3)根据图片信息,小组合作交流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4)派代表汇报提出的问题并板书;(5)找学生代表到讲台领导全班批阅,并做出评价;(6)学生独立解答黑板上自己提出的问题,并派代表上黑板板演解题方法;(7)集体订正,着重让学生说出解题的思路,找学生代表上讲台担任小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订正。学生在课堂上能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又提出新的问题,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最佳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留出时间思考,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生疑、发问,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问题,使学生不唯师、不唯书,敢于质疑。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既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发挥想象,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激发起学生无限的创造力。

三、在课堂小结中设问,形成技能

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刚建立的知识体系往往是不牢固的。而且,随着下课时间的临近,学生的注意力由高度集中到逐渐分散。因此,教师有必要组织好教学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巧设疑问,帮助学生理顺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解决问题》的练习教学为例,教师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围绕习题把知识点用自己的话理顺一次。学生会回答:“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计算、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

四、在实践探究中设问,升华目标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拓展题,做到以“动”促“思”。如在学习《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实践作业:课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周围仔细观察,寻找有关数学的事件,并从这些事件中提取数学信息,进而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这样不仅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课后得以延伸,学习目标得以升华,而且还能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思维层次。

由此可见,上述练习课形式,改变了以往练习课“师出题,生解答”等枯燥无味的缺陷,教师不再以主宰者的身份出现,而是通过引路导航、适时点拨、全程激励来发挥主导作用。练习课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学生自己设问、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自我展示的机会,既起到巩固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作用,又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效果,较好地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第7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 问题情境具有针对性

设计问题情境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同时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设疑, 让学生明白自己本节课要学到什么知识, 具备什么能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中, 激发探求知识的兴趣。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判定时, 设计如下问题:现有一块三角形玻璃不小心被打碎了, 小明一看三个角中有两个角在一块较大玻璃上, 想重新去玻璃店配一块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 请问这些残片还有用吗?怎样去配制呢?同学们想不想解决这个问题?

2. 问题情境具有真实性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是生活中真实发生和可能发生的, 而不应是教师为情境而虚构的。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而激发求知欲望。例如, 在“一次函数的应用”的教学中, 结合乘坐出租车收费和手机收费等日常问题设置情境, 让学生从亲身经历的生活中体会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产生学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3. 问题情境具有层次性

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 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 循序渐进, 将每节课中的重难点分解成一个个有序的小问题, 重点突出, 难点分散, 通过这些小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 从而完成知识的学习。

4. 问题情境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因此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 太难, 学生会望而生畏, 更没有信心去解决;问题太易, 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因此,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使学生能够“跳一跳, 摘到桃子”, 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顺利地挑战一个个问题, 从而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5. 问题情境应具有新颖性、趣味性

新颖、奇特而有趣的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出学生求知欲望, 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

6. 问题情境应具有互动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因此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有互动性, 要有师生的共同参与。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1. 从日常生活事例出发, 创设问题情境

研究表明, 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 数学才是活的, 富有生命力, 才能激发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激发学生去思考、创造。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 创设问题情境:在农村, 几乎每家都要盖房子, 那么房子的两面墙的夹角是多少度呢?回答:90° (直角) 。那么如果你家在盖房子, 你怎样验证瓦工师傅们砌出的墙是互相垂直的?学生可能回答用直角三角板等工具验证。教师接着提出问题:如果只给你一段绳子, 你能验证两面墙的夹角是直角吗?从而引出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学习。

2. 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 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设计可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操作, 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 打破学生原有的心理平衡, 使其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从而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如在菱形的概念和性质教学中, 先回顾矩形的概念和性质, 什么叫矩形?矩行有哪些性质?学生回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然后提出问题: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又是什么呢?它又有哪些性质呢?从而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 引发探求知识的渴望, 进而通过探究讨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3. 从简单的数学实验出发, 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从多种不同的感觉渠道同时往大脑输送相关的信息, 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探索活动,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更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 可让学生制作长度不等的小木棒若干, 任意取三根, 看能不能组成三角形, 然后测量木棒的长度, 看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 从数学故事、数学典故出发, 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介绍数学典故, 也是创设情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 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学者在研究“勾股定理”方面的一些成就。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的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有的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 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而且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数学发展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5. 从多媒体技术的利用, 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形象地显示常规教育手段难以显示的教学情境。如在“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这节教学时, 可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一些优美的轴对称图案和常见的图形, 通过折叠、连接等操作, 提出问题, 让学生感受他们的共性, 得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从诗词歌赋的欣赏出发, 创设问题情境

我国历史悠久, 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用诗词歌赋来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增强课堂的韵味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如在学习三视图时, 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从不同方向拍摄的庐山彩照以及卫星视图, 并配以音乐以及苏轼《题西林壁》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从而引出三种视图, 让学生感受三种视图的不同。

6. 从双方角色的互换, 创设问题情境

美国著名的学者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课堂教学是一门双赢的艺术, 充分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加深对知识的消化理解, 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的学习关系, 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切忌虚假化、空洞化、简单化

这是因为, 只有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 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之中时才是有效的,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最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创设情境, 而不是为了情境设计而设计。

2. 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要为教学服务

每一个问题情境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必须明确和具体。

3. 教师要把握时机和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需要把握时机, 并不是所有的时间, 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创设情境, 不能滥用教学情境, 使情境的创设走向程序化、模式化, 造成无效情境和摆设情境。

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第8篇

关键词:问题情境;教学效率;游戏环节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集中精神学习数学知识。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通过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中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并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在讲三角形一课时,教师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三角形来找出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然后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积极地讲出自己对三角形的看法,然后综合学生的观点,教师开始认真投入到新课的讲解上来,教师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直导新课,而是通过一个小组活动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新课的内容上来,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认为这是一堂有趣的课程,从第一时间就喜欢上这节课,这样学生就会对这节课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够很好地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

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使学习生活化,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从而使学生拉近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不再对数学产生隔阂感,而是对它充满学习兴趣,自主主动去探究、去发问、去学习。例如,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可以创设一段有趣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用多媒體教学工具在上课之前放一段有关本节课的视频。小明在去学校的路上买早餐,总共十元钱,买了三个两个包子和一杯豆浆,找给他七块钱的这个情景,孩子们就会主动地去关注这段视频,

进而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点拨,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新课的材料来源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于数字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任何事物充满新鲜感与好奇心,活泼好动,充满童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小学生正处在一个玩耍的年龄阶段,对于玩游戏是十分感兴趣的,在课堂上利用游戏来导入新课的学习,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可以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感受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了奇数、偶数的相关知识之后,在对上节课的知识回顾时,教师可以这样做让学生进入一个游戏环节,通过猜数的形式,把学生带到学习过程中来。你左手是奇数,右手是偶数,请将左手数乘以1,右手数乘以4,在将它们加起来,报出和是多少,就能猜出手里是奇数还是偶数。学生地被游戏深深吸引住,通过游戏的巧妙安排,使学生自然而然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富有情境的课堂能够增添学生学习的乐趣,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上几种方法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具有很大的帮助,至于其他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待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进一步摸索、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蒋艳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2(8).

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第9篇

一、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 课堂提问体现的作用是不同的。讲授新知识前的提问是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学习新知识时的启发式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抓住知识的重点;课堂小结时的提问是指导学生系统、有条理地梳理知识;课堂结束前的检查提问是为了解和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的情况, 便于教师及时补漏。因此, 提问的时机应选择在引入语言材料、集中知识信息、巩固强化所学知识时。

教师在把握提问时机时应把握好学生的激情度, 考虑教材内容及知识点的难度、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各个环节,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把握学生的激情度。需要注意的是调控策略应与知识难度相适应, 对于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 平心静气地去学习;对于难度较小或学生不太感兴趣的内容, 教师应设法对学生的激情“加热”, 使之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特别是在学生稍有疲劳, 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等时候。选择好时机, 可根据情况设定不同程度, 或难或易, 或诙谐或凝重的问题。如我们在讲授《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时, 教学内容相对易懂, 在引入教学的过程中, 适时地插入一段故事或采取让学生竞猜的方式来讲解课文内容, 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很快地调动起来, 在大家都激动兴奋时, 教师及时地提问是很有帮助的, 它能让学生驿动的心重新回归平静, 趋于思考。如教师在讲完仓颉造字后可以这样提问:“我们知道文字不是仓颉创造的, 那么, 你认为文字是由谁创造的呢?文字的产生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这样就能很快地把学生离弦的心拉回课堂, 埋头思考。

二、精心设计提问内容

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设计一些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我们所设计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 要既能激发学生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力, 又能诱发积极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 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教师来说, 应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复习、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可以说, 课堂调控的起承转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内容的精心安排。

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可以分为: (1) 新内容教学刚开始时所提及的表层理解和背景问题。这部分问题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字面意思, 了解课文的大致内涵。此类问题主要涉及文章中明确提到的人物, 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经过等。此外在进行深入讲解前,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相关的社会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经验等,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下一步教学作铺垫。 (2) 在学生对新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 提出深层次的问题。这一阶段是整个课堂的关键, 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仍以学生在对所学内容系统掌握后尝试回答问题为主要活动形式, 具体组织形式可由老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 也可由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 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对话、模拟表演等。教师在这一阶段要贯彻“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教学结合”的原则。就教师而言, 提问设计是这一阶段的焦点。这时应提一些深层次理解的综合性的问题, 要让学生利用教材传递的信息, 借助学生已掌握的背景知识, 透过课文表面的文字信息去推测和理解内容的主题或预测后续事件等。此时提问要针对学生的特点, 联系学生实际, 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开发思维能力。如果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简单、浅显, 学生几乎不动脑筋就可以回答, 这就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但如果太难、枯燥乏味, 就难以活跃课堂气氛。因此, 我们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 换个角度, 换种说法, 努力培养学生兴趣, 发展学生智力。如在讲《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中三国鼎立和南方经济发展这一内容时,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提问来驾驭课堂: (1)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之后, 你觉得中国的历史会朝哪个方向发展?会出现什么样的历史局面? (2) 你认为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3)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样一层进一层的提问, 最终引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江南经济的发展, 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又能使前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

三、适当把握提问难度

教师对所提问题要通盘考虑, 一定要考虑到问题的连贯性, 它不仅涉及课堂教学内容的前后承接, 还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的规律。提问的连贯性不仅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还能让他们随着课堂教学的主线去学习。每堂课不易掌握的教学内容就是重点和难点。对于重点内容, 可以基于同一内容创设不同形式的问题, 可以是疑点阐释, 也可以是情境创设, 诱发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分析, 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掌握重点知识;而对于课堂的难点, 提问的梯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好的提问应当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 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理解、去思考, 并把知识点逐渐渗透到问题当中。此时所创设的问题必须是有层次的, 从浅显的知识逐步有梯度地向深层次过渡, 让学生有反映的过程, 要求他们有条理、有逻辑地进行思考和回答, 有序地表达思考过程, 最后归纳问题, 从而逐步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四、灵活运用提问方式

课堂教学应是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和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 或是为了烘托课堂气氛而提问, 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让全班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形成一种氛围, 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问的方式要多种多样, 并灵活运用这些提问方式, 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问题中提高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系统、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介绍几种笔者实践证明切实有效的提问方法:

1. 提示式复述

在学生理解原文的基础上, 教师抽取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关键词, 或者把课文的主要情节或内容搬到黑板上, 让学生重组课文信息进行复述;还可以以课文的时空顺序或主要情节为主线, 教师把文中的时间、年代、地点等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复述与此相对应的事实。例如, 我们在讲《农牧文化的交融》时, 由于当时的农牧文化是在频繁的政权更替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的, 所以我们在教学这一内容时, 就可以把各个政权更替的时间、政权的名称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自己来串连和复述, 这样既可以理清杂乱烦琐的教学内容, 同时也能使得教学的过程由被动变得主动, 沉重变得轻松, 再加上教师适时的串解, 就能使复杂的教学内容深入浅出。

2. 表演式复述

有些课文的故事性、活动性比较强, 可以就每个片段创设一个问题, 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表演或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现, 这种形式除了能增强趣味性和直观性, 还能在“娱乐”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和社会》第四单元中有许多历史典故, 我们在讲解课文内容时, 可以就某个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表演。譬如, 在《变革与争霸》这一节中, 有个“立木取信”的故事。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活跃课堂气氛, 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表演, 寓教于乐, 加深记忆。而学生表演完后, 通过提问:“商鞅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件事情对于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有什么影响?”又能为以后的教学内容作好铺垫, 课堂效率也随之提高。

3. 联想式复述

在学习有情节的课文时, 可以通过创设几个问题进行提示, 让学生分组讨论, 对接下来的情景展开联想, 并用简单的语句进行复述。这种方式不仅能通过提问形式的多样性丰富课堂内容, 活跃课堂气氛, 还能培养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更能养成学生团结协作的好习惯。如在讲《古老村落》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本中古代西亚村落的想象图, 通过一连串的提问来帮助学生了解最古老的农业村落的有关情况。 (1) 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村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 当时先民们居住的房屋是什么样式的? (3) 先民们主要从事哪些生产活动?驯养了哪些动物? (4) 当时使用的生活用具又有哪些? (5) 他们是怎样与外界进行沟通的?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问与小组讨论, 古老村落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教学任务也就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俗话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的内容, 巧设情境, 选准突破点, 充分展示课堂提问的艺术美, 精心设问, 鼓励学生善思、勤想, 去发现问题。只有学生把知识消化了、掌握了, 才是真正的成功。我们应努力探索和研究课堂设问的艺术, 为课堂教学优质化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美) Marylou Dantonio, paul C.Beisenherx.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宋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2] (美) 沃姆利.50种教与学的总结技巧[M].池春燕, 彭坚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上一篇: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五下一篇:爱与宽容的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