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有光散文随笔

2024-09-16

前方有光散文随笔(精选12篇)

前方有光散文随笔 第1篇

后方有光了散文随笔

日子在平静和不平静中来到了,元月应该是一个有点忙碌的月份,元旦的迎新,多多少少的新意在悄然冒出。原野已经不是一片枯黄,有绿色在生长,有小小的嫩芽在蠢蠢欲动。空气中涌动出一番新气象,虽然只是一点点的发生,毕竟,春天就要来了,所有的生物都在感受着。我们也怀着无限的情怀,规划着许多。

远方邮寄来一个包裹,打开看是夏天的相册,翻开记忆的页面,鼓浪屿的独自行走在眼前再现,留下的影像里,写出了时光的温度,永远被刻画成了唯美的画面,留在记忆里,留在那浅笑嫣然的跃然纸上。触摸着纸质的手工相册,岁月里真的会有很多东西值得留恋。诗和远方,文字和旅行,以及身边的一切的一切。

20的一月的气温,我的城市不是很冷,总有一些阳光会散落在时间里。过去的一年还在延续着一些情绪,有走过的很长的路,有爱过的身边的人,有写过的不断的文字,有无尽的渴望着的梦和理想,还有很多很多不能表达的相遇和遗忘,过去的就那样悄然的离去。到了年的最新的这一天,我发现,阳光依然温暖,人群依然可爱。

在各种关爱中,世界变得温和起来。一门心思的想着去学习很多知识,汲取生活的养分来补充曾经欠缺的知识。人生最怕像死水一样停止不前,所以每年立志学一样新东西,去一个新地方,学一些新观念,有一些新想法。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也得有一些永远不随波逐流的希望。

用一些小字编辑着生活的底色,喜怒哀乐都是常态。不惊,不燥,可以欢笑。生活里七彩的颜色,一笔一笔的画出属于自己的那副蓝图。有些事,无关岁月。有些人,一直都在。随着时间的老去,沉淀下来的事物和人,都越来越厚重,厚待才是给与这些人和事最好的担待。

许多年来,勇往直前的`迎着光,不停止的前行。无论经历了什么,无论错过了什么,要相信,一定会有更好的生活在等着你。所以,我们不用惧怕,此刻的失败或者受伤害,勇敢的去爱,爱生活的本质,哪怕是磨难或者泪流满面,都要抬起头来,看,前方有光,在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那些当初以为不可能的事情,在后来的坚持里都变成了可能。坚持着有理想的活着,坚持着善良的内心,坚持一些好的习惯,坚持做一份自己的事情。不懒惰,不放弃,不找借口,坚持下去的,都后来都会开出花朵。

是啊,迎着光走,就没有黑暗。太阳落了会有月光,月亮睡了会有朝霞。反正,我们的内心充满光亮,生活就不会有哀怨。最好的生活,就是迎着光,满身力量。看,前方,有光。

前方有光散文随笔 第2篇

“都说冰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裹着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隆冬时节,信步走在刮着北风的大街上,忽然传来这甜美诱人的歌声,我的心中立时涌起一股无名的冲动,真想美美地咬上一口,体味一下咱家乡冬天的味道。说起冰糖葫芦来,在东北的冬季那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走在大街小巷和集贸市场里,随处可见一个个卖糖葫芦的挑子或车子。那一串串儿晶莹剔透的糖葫芦,被精心地插在草把子上,宛如一个个诱人的宝塔,在冬日的阳光下向人们眨着眼睛,好象在说“您不想咬我一口吗?包您吃了这颗想那颗,美得您忘了这冬天的冷”。

“冰糖葫芦啊!一元一串!”耳边传来阵阵叫卖声,把我从遥远的遐想中拉了回来。只见路旁一个卖糖葫芦的老者,正在一边制作一边叫卖着。因为是星期六,也没有急事儿去做,我索性驻足在这摊位旁观赏起了他的制作过程。

只见掌勺的老者,穿白褂系白围裙带着白帽子。在他面前的液化气儿炉灶上,一个大勺里的`糖汁儿正咕嘟咕嘟冒着晶莹的小气泡,这说明那糖稀熬得恰到好处。老人用刷子在镀锌板上迅速刷好了一层色拉油,然后拿出事先串好的山楂串、橘子串、葡萄串、香蕉串等,迅速地在糖汁里打个滚儿,然后依次摔在擦过油的案板上。只见他的手法娴熟,精巧至极,几分钟的光景,那上面已经排满了喜人的糖葫芦。

细细看来,那糖葫芦的工艺也是有讲究的。每一串糖葫芦上的山楂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最上面的个儿最大,好象是长兄,依次下来逐渐变小,再加上厚厚的冰糖,那就一个词儿——诱人。为了使糖稀凝固后的糖葫芦卖相更好看,老人把糖葫芦在案板儿上来回蹭几下,使得顶端的糖块结成又大又薄的一片,举起来那片糖在糖葫芦顶端晶莹剔透,象顶皇冠,撩拨着人们的食欲。

现如今物质丰富了,冬天里的水果也是琳琅满目,所以糖葫芦的品种也增加了。不仅有我们小时候喜爱的红果糖葫芦,更有枣泥馅的、什锦串儿的、巧克力的、奶油的……,一串串红红的,亮亮的,看着诱人很是精致。此时别说是馋嘴的孩童,就是我们这些大人也忍不住要掏上腰包,为自己和家人买上几串儿……

手拿着刚买来的糖葫芦,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忽然有了回到童年的感觉。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的庙会上,妈妈常给我们几个孩子买上一大串儿糖葫芦。那是为庙会特殊制作的,大约有四五尺长,用荆条棍儿串起的大串糖葫芦。大家举在手里,兴高采烈,喜欢得不忍心下口去咬。一直到了家中,才把最下面儿那几个小的吃掉,然后把余下的糖葫芦插在院子里的板杖子上,留着第二天去向小朋友炫耀。

浅论明代心学对归有光散文的影响 第3篇

自明朝定都南京, 其百年间社会政治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回首明代文化的发展历程, 从明初的专制统治, 到晚明主情主欲思想的发展, 恰恰是中国自秦统一全国以来到近代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缩影。

元朝统治初期, 统治者对汉族文人、中原文化采取的事极端鄙视、压迫的态度, 虽然在统治后期, 对理学予以承认, 但是此时对政权的统治却陷入了四伏的危机之中。元明之交, 纵观文坛的基调, 是悲怆的。而奏起这悲壮英雄乐章的正是刘基。在英雄主义赞歌的咏叹之下, 催生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两部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明初统治者为了巩固专制统治, 强力推行程朱理学, 意图控制文人、官员的思想。这种森严的政治环境, 文人苦于无法实现兼济天下的抱负, 只能独善其身, 寄情山水。英雄的赞歌也就此唱罢, 以山水为寄托的隐士文学兴盛起来。但明初几位统治者大都奉行极为严酷的专制主义统治, 文人个体为这种政治文化环境所控制, 成为了王朝统治的奴隶, 他们不自觉地加入这种歌功颂德的群体, 文坛上毫无生机。或者可以把这种死寂看做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对程朱理学的批判随着心学思想的产生, 呼声渐起。

二、心学的主要思想及对文论的影响

在明朝成化、弘治以前, 思想界是程朱理学的天下。之所以成为理学, 是因为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把“天理”看做是宇宙的本体, 并将其提升到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即“宇宙之间, 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 地得之而为地, 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 其纪之为五帝, 盖皆此理之流行, 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文集·读大纪》) 。“人只有个天理、人欲, 此胜则彼退, 彼胜则此退。”“天理存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卷三) 。这些思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起着桎梏人的思想并延续封建统治的消极作用, 阻碍了文艺思想的发展。

王阳明的心学对程朱理学的最大突破就在于他反“理”本体论而提出“心”本体论。他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理”, 认为只有“心”才是整个宇宙的本体, 天地万物都是由“心”产生的。即“人者, 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 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 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答季明德书》) “心之本体无所不该。” (《传习录》下) 那么也可以总结为:对宇宙的认识, 对自我人性的修养和是非辨别能力的提升全在在自己心中, 可以独立判断, 自行裁决, 而不必依据其他道理。虽然这种思想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性质, 但出于现实目的也是为了拯救当时意识形态的极度僵化, 这种充分肯定、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 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人心中的天理。“天理在人心, 亘古亘今, 无有始终, 天理即是良知。”在吸收了禅宗“人人皆有佛性”、“顿悟成佛”思想的基础上, 进而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 (《传习录》上) , “满街都是圣人” (《传习录》下) 。这些思想有力的冲击了尊卑有序的伦理纲常, 树立了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 并且给文学家、理论家带来巨大的启发和影响。

心学使文论家们关注到“心”本身。“喜、怒、哀、惧、爱、恶、欲, 谓之七情, 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 (《传习录》下) 这种认为“情”是人“心”所固有的观点消除了程朱理学以性化情、存理灭欲的强制色彩, 加速了“情感论”的诞生。在“情感论”产生的同时, “性灵说”, 再一次回到人们的思想之中。在六朝时期, “性灵”一词被广泛运用。庾信“四始六义, 实动性灵。” (《庾子山集》) 钟嵘在《诗品》中评价阮籍“咏怀之作, 可以陶性灵, 发幽思。”到了晚明, 袁宏道提出“大都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 非从自己胸臆流出, 不肯下笔。” (《叙小修诗》) 这一“性灵论”的提出, 明显受到心学的影响。

三、心学对归有光的影响

归有光后人评价为“明文第一”, 然而嘉靖时期, 王世贞主盟文坛, 声势煊赫, 但其时的复古运动已流为盲目尊古倾向。归有光、唐顺之等人起而抵制, 以创作实践在当时独树一帜, 提倡唐宋古文, 倡导平实朴素的文风。他博采唐宋诸家之长, 继承了唐宋古文运动的传统, 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散文的题材。归有光不汨没于流俗, 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心学在当时的兴起, 于归有光的散文创作中必然有所体现。

历来对归有光的评价中不乏“以儒为本”、“兼及佛道”之词。纵然, 儒家的经史和宋儒理学是归有光思想的渊源所在, 他的绝大部分文字都旨在努力维护儒家正统知识分子的形象, 但是我们仍可以从中发现, 心学对他影响的蛛丝马迹。王阳明认为“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 成鬼成帝, 皆从此出, 真是与物无对。”“天地间活泼泼地, 无非此理, 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 (《传习录》下) 虽然这种思想带有强烈的唯心主义色彩, 但是对于长期处于高压政治文化氛围中的文人来说, 是一剂强有力的冲击。激发了文学家想要摆脱麻木、挣脱束缚, 对独立人格追求的向往。归有光以一介穷乡老儒严厉批评王世贞等人, 在《项思尧文集序》中写到“盖今世之所谓文者难言矣。未始为古人之学, 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 争附和之, 以诋排前人。……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 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 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 可悲也。无乃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以倡道之欤!”并且以“惟妄, 故庸。未有妄而不庸者也。”来对抗王世贞“妄则有之, 庸则未敢闻命。”的回答。作为儒家理学的忠实遵从者, 归有光发出这种反抗的最强音, 在心学的冲击之下表现出其独立的人格精神, 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

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载“无程朱绪余则做不成文字”, 这代表了明朝弘治以前文学家的共同特点, 记事论人必以理学为准则。文学家的创作模式、创作思维完全被规定到相应的范式之内, 极其缺乏对主体精神价值的追求, 难以创新。而王阳明所谓“心外无物, 心外无言, 心外无理, 心外无义, 心外无善” (《与王纯甫》) , 《罗履素诗集序》“况乎诗文, 其精神、心术之所寓, 有足以发闻于后者。”都为文学家自由发挥其主体精神, 表现自我创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归有光主张为文“聊发其所见” (《与吴三泉》) , 在《与沈敬甫》中强调“文字又不是无本源, 胸中尽有, 不待安排。”《答顾伯刚书》“道之在天下, 易简而已。圣人则从容自中乎道, 学者则孳孳修复乎此, 均之, 尽乎心而已, 所谓充拓得去。”《送王子敬之任建宁序》中提到“虚心反覆于圣人之本旨。”“以吾心之理而会书之意, 以书之志而证吾心之理, 则本原洞然, 意趣融液。” (《山舍示学者》) 这些都可以看出归有光对“心”的追求, 即是对“道”的追求。归有光在文学观上虽然追求的是“文为道形, 言道相称”, 但在这里却与王阳明“事不师古, 言不称师”, “求理于吾心”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明文第一”, 归有光最突出的成就便在于一系列事关天属类散文的创作。《亡儿曾羽孙圹志》、《女二二圹志》、《祭外姑文》、《思子亭记》、《项脊轩志》、《世美堂后记》等都是其著名篇目。对于这些取材于生活琐事的文章, 游国恩评价为“他把生活琐事引到‘载道’的‘古文’中来, 使古文更密切地和生活联系, 因而也写出一些面目清新的作品。”归有光对这种天下“至情”的抒写, 更加贴近民众, 在抒发了自己真切感情的同时也关注到民众的感情需要。王阳明在其文论中也曾强调要“聊写其胸臆之见” (《五经臆说序》) , “直写胸中实见” (《寄邹谦之》) 并且认为文章以明白、简约、浅近、切实、平和为美。“凡作文, 惟务道其心中之实, 达意而止, 不必过求雕饰, 所谓修辞立诚者也” (《与汪节夫书》) 。“凡作文字, 要随我分限所及, 若说得太过了, 亦非修辞立诚矣 (《传习录》下) 。这恰与归有光文章“用笔平淡, 不加雕饰”的特点再一次的相契合。

虽然归有光为文受到心学影响, 但他对心学态度却经历了从“凡今世之人, 多纷纷然异说者, 皆起于讲道也”的排斥, 到“其为之倡者, 固聪明绝世之姿, 其中亦必独有所见”的欣赏漫长的转变过程。纵然归有光是儒家道统观念的遵从者, 但是处于心学思潮兴起的社会之下, 受到的影响是积极的, 进步的, 这不仅丰富了归有光的文学历程, 也为心学的盛行给予了强有力的回音。

参考文献

[1]、 (明) 归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3]、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4]、宋克夫.《心学与文学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5]、熊礼汇.《明清散文流派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6]、沈新林.《归有光评传》.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0.

论归有光散文中的悲剧因素 第4篇

摘 要:归有光被誉为“明代第一”散文大师,在明代作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其散文成就较高。归有光以其悲剧性的人生际遇和精神世界中的深刻悲凉,使其散文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主要体现在悲剧主题、悲剧意境和悲剧精神上。

关键词:归有光 散文 悲剧因素

被誉为“明文第一”的散文大师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他在明代的作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其创作的主要成就是散文和诗歌,而以散文成就较高。《闻一多诗文选集》称归有光是“散文中欧公以来唯一顶天立地的人物”。归有光的散文集明代以王慎中、唐顺之为代表的唐宋派散文作家之大成,上继汉代司马迁《史记》之文风,下承唐、宋韩愈和欧阳修散文之绪馀,对清代桐城派作家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明清之际的文坛上起了转移风气的作用。他一生家庭迭遭变故,仕途坎坷不平,直到六十岁时才中三甲进士,这种特殊的人生境遇造就了归有光精神世界的深刻悲凉,并使其散文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因此,研究其散文中的悲剧因素,对了解其作品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归有光散文的悲剧主题、悲剧意境和悲剧精神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所谓悲剧,鲁迅先生在《再论雷锋塔的倒掉》中谈到:“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同样,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论崇高与滑稽》:“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伟大人物的死亡。”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恐惧与怜悯之情”。惟有一个人遭遇不应遭遇的厄运时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归有光的人生遭遇可以说是达到了悲的极致。从他的家世来看,归氏在昆山是望祖,曾显赫一时,当时有“县官印不如归家信”之说。他的曾祖归凤于明代成化十年中举,曾任过城武县知县。祖父归绅、父亲归正都没有功名,布衣终生。到了归有光之时,这个大家庭已一败涂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冥冥汶汶,将入于禽兽之归。……而归氏几于不祀矣”(归有光《家谱记》)。归有光就是在这个大家庭穷困潦倒之际踏上了人生征途。他自幼聪颖过人,在《送王子敬之任建宁序》中他回忆道:“余始五六岁,即知有紫阳先生(朱熹),而能读其书。”到10岁时,他就作了《乞醯论》,洋洋千余字。14岁应童子试,20岁以童子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正可谓少年英俊,文采斐然。然而,好的开端并不等于成功的一半。从20岁开始,归有光就踌躇满志地踏上了乡试之路,然而这条路一走便是15年,他前前后后共考了6次,至35岁才在文毅公张冶的特意选拔下中举。从36岁开始,他又投入了进士的考试,屡试屡败,屡败屡试,前后共考了9次,来往路程共达7万里,直到60岁才考了个三甲进士,可谓苦不堪言。当归有光带着浑身的疲惫、满腹的积怨和远大的报负登上仕途,准备大有一番作为时,却因为他刚正不阿、正直清廉的性格多次得罪了权贵,不断遭到排挤和诽谤,最终病死任上。

归有光一生不仅仕途蹭蹬,而且从传统观点来看,他的家事遭遇可以说是达到了悲惨的极点:他幼年丧母,中年两度丧妻,连丧一子二女,生死离别,淹然幻化的撕心之痛伴随着他66年的坎坷生涯。

尝尽了仕途的艰辛,经历了生死的折磨,看遍了人世的黑暗,这并没有使归有光消沉,反而让他更加敢于直面人生的苦难,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抒发内心的悲怆之情。因此,抒写人世间的沧桑与悲凉就成了归有光散文中悲剧色彩最为浓烈的一个表现。夏咸淳《明代散文流变初探》评:“归有光是一代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既无王、茅的气势,又无顺之的洒脱,却有平淡朴素之美,不事雕琢,而风调悠然。他长于写人伦之间的真挚感情,尤其善于写人间的悲剧,近代古文家林纾说:‘巧于叙悲,自是震川独造之处。”其《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作品。《项脊轩志》是作者描写与祖居之处项脊轩有关的“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抒发了他对封建大家族分崩离析、倾颓衰落的感叹,以及对祖母、母亲、爱妻的哀悼,其文感人肺腑处每每于平易中见出。比如,写项脊轩的闲静安谧,仅用了“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10个字,亲切而有韵味。而当写项脊轩的变迁,写物是人非的惨痛,作者也没有大起大落的笔墨,而是借老妪的闲谈以见之。“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将无限深情寄寓在平淡含蓄的话语中,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效果。

《寒花葬志》中,全文仅用了112个字,即使婢女寒花的形象呼之欲出,其对人生的感慨亦感人至深。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火煮荸荠,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余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这篇文章选取了婢女寒花的三件小事,初来时垂鬟着绿衣裳,不让归有光吃她削的荸荠,吃饭时目眶冉冉而动,生动再现了一个天真、活波的婢女形象,然而她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生命如此脆弱,人生飘忽无常,短短的一篇散文给人的启示却是如此的深邃,怎能不让览者为之愀然动容!在《先妣事略》中,作者从一个过早失去母爱的孝子身份,追忆8岁时曾天真地把母亲的长眠当作酣睡,“见家人泣,而随之泣”的情景,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嘉靖二十七年,43岁的归有光遭受了中年丧子的沉重打击,悲痛至极,在《思子亭记》中写到:

盖吾儿居引七阅寒暑,山池草木,门阶户席之间,无处不见吾儿也。葬在县之东南门,守冢人俞老,薄暮见儿衣绿衣,在享堂中,吾儿其不死耶!因作思子亭。徘徊四望,长天寥廓,极目于云烟杳霭之间,当必有一日见吾儿翩然来归者。

作者曾携子卜居安亭江上,前后七年。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与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现在人亡物在,睹物思儿,其伤心痛楚之情,难以言喻。痛定思痛,就产生了“无处不见吾儿”的幻觉。同时,又借守冢老人的见闻,以“吾儿其不死耶”的幻想,聊以自慰,期盼亡儿复生,抒发了作者对亡儿极度的思念之情。

正因为经历了太多的人生艰辛,尝尽了其中的辛酸苦辣,归有光的散文中才呈现出一种特有的悲惨凄凉的文学意境。《项脊轩志》末后两节极具情韵,特别是结尾“庭前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平淡的描述中并没有透露出对亡妻的哀悼之情,然而作者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字字饱含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其中的滋味恐怕是说也说不尽的!比如《女如兰圹志》是为爱女写的一篇墓穴文:

须浦先茔之北,累累者,故诸殇冢也。坎方封有新土者,吾女如兰也。死而埋之者,嘉靖乙未中秋日也。女生逾周,能呼余矣。呜呼!母微,而生之又艰。余以其有母也,弗甚加抚,临死,乃一抱焉。天果知其如是,而生之奚为也?

长期经受生死离别的折磨,让作者由悲生愤,不由发出了对上天的质问“天果知其如是,而生之奚为也?”其悲痛之情感人至深。再如《见村楼记》中写到:

余间过之,延实为具饭,念昔与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纪,不意遂已隔世,今独与其幼子饭,悲怅者久之。城外有桥,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今两人皆亡,而延实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工巧匠无感乎!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出。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之母乎?

作者通过眼前实景,回想起二十多年和延实父子交往的情景,将浓烈的友朋存亡之感寄托于简洁而富于变化的记述中,正因为他是发自肺腑,得自心源,才尤为感人,让人回味无穷。王锡爵《归公墓志铭》中曾评归氏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

归有光作为一个有远大报负和极具才华的知识分子,身处逆境却没有在逆境中沉沦。在他的散文中,我们能强烈地感觉到一种悲剧精神的体现。所谓悲剧精神,就是悲剧主体(人)与否定生命的一切因素顽强对抗、坚定地创造和捍卫生命尊严与意义的一种态度,一种愿望,一种艰苦卓绝的努力,一种百折不挠的内在意志激情的体现。归有光少时起就怀有济世之志,他曾说过:“余少时不自量,有用世之志”(《沈次谷先生诗序》),又说过:“余少时有志于豪杰之士,常欲黾勉以立一世之功”(《碧岩戴翁七十寿序》),还说过:“余少时有狂简之志,思得遭明时,兴尧舜周孔之道。”(《梦鼎堂记》)然而造化弄人,命运给予他的远远不是他想要的,黑暗的社会阴影时刻笼罩在他的心头,八股科举取士带来的切肤之痛让他终生难忘,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面临着外界的种种压力,归有光凭借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与之顽强抗争。正如他在《曹按察简》中所言:“鄙人向年为吏吴兴,虽跼蹐百里,而志在生民,与俗人好恶乖方。迁去后,极意倾陷。今幸公道昭明,诸老见察;第越中昔时和声而欢者,犹似有一重障翳。仆随缘到此,宦情甚薄,然大夫亦不肯默默受人污蔑。”在他的一些政论文中,常常涉及到民间疾苦和军国大事,写得义愤填膺、慷慨动人,其感情之深、之切,并不在于那些表露家人父子之情的文字之下。例如《送县大夫杨侯序》中说:

东南之民,何其惫也!以蕞尔之地,天下仰给焉。宜有以优恤而宽假之,使展其力,而后无穷之求或可继也。……今民水旱一仰于天,譬之植果者,必有以栽培灌溉之,而后从而收其实。今则置之硗瘠之地,蔽其雨露,而牧之以牛羊。盖取之惟恐其不至,而残之惟恐其不极,如之何其不困也!今民流而田亩荒芜,处处有之。……天子兴致太平,制作礼乐,一宫之废,动以万计,有司奉意承命,未尝告乏,而独不肯分毫少捐以予民,为千万年根本之计,何也?

作品不仅反映民间疾苦,而且指责了朝廷的靡费,民生疲惫已甚,而天子“兴致太平”,这正是作者所愤慨不平的。又比如在《遗王都御史书》中,作者敢于挺身而出,为民请命。严词指责了当时的漕政,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八股取士的受害者,归有光针对当时八股取士制度之流弊,在《与潘子实书》中愤然指控:

科学之学,驱一世于利禄之中,而成一番人材世道,其敝之极。士方没首濡溺于其间,无复知有人生当为之事。荣辱得丧,缠绵萦系,不可脱解,以至老死而不悟。

这虽是作者屡试不第心态的真实写照,但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总之,悲惨的人生遭遇是造成归有光一生坎坷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才使他的散文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成为明代散文中的压卷之作。

参考文献:

[1]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张啸虎.归有光政论散文探[M].江汉论坛,1984.

再暗淡的角落也有光心情随笔 第5篇

终于还是出现了,这个笨蛋!

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包的住火的纸,同样也没有照不到光的地方!

笨蛋很特别,一天天装疯卖傻,其实什么都懂,我们是一类人,但永远不会承认我们是一类人,最昏暗的日子,是笨蛋陪我度过的,这个笨蛋!

有光就有温暖,暖暖的很舒服……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突然背负上了与我年纪不相当的包袱,有点累,纸醉金迷之后,揉着裂开的头,翻江倒海的胃,心里剩下的只有孤独,没人可以诉说……

坐在椅子上,对着窗外的.阳光发呆,也只能发呆……

找了一堆的理由,掩盖自己的颓废,遮掩自己内心的不安,但我知道,这个笨蛋一定懂!

听歌,喝酒,抽烟,写文字……

歌里总会有一首是唱你的故事!

酒精麻醉了你之后,其实你是解脱的!但答应了笨蛋,我会少碰;

难受才会抽烟,跟了我8年的习惯!但答应了笨蛋,我不再抽;

写东西,说不出来,那就写一点,不懂你,直截了当的写也没人会懂!真的懂你,迂回一万圈,也逃不过凌厉的眼睛!

终于还是被发现了!有点失落,也有点庆幸!

向前走,迈向前方随笔 第6篇

趴在阳台上,看人来人往。

一个小孩,蹦蹦跳跳地走在大街上。桥边爆米花摊制造出阵阵诱人的香味,勾着他的心。他停下,不走了。一旁的妈妈千呼万唤,拉着他向前走。他终于离去,一步三回头,脚下不慎,差点跌倒。他吓得不轻,低头受着妈妈的教训。

母子继续向前走去,他似乎没有再次回首,只默默走着,淡出了我的视线。

阳光刺得眼睛有些恍惚迷茫,看着那母亲,我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妈妈,她总是不停在催促:别回头,向前走。

街道上人潮依然流淌,思绪却悄然倒退。

夏日,照例要去乡间避暑。匆匆赶到车站,时间已经不早。妈妈匆忙替我取下行李,微笑着催促:“自己去吧,快点。”我慢吞吞邁开几步,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了看。她当然还在那里,不停地挥手,催我向前。

定了定神,向大厅奔去。脚步在门口不自觉地停顿,心中仿佛还有万千不舍,犹豫着,终于头还是偏了偏。

“别回头,快走啊!”熟悉的声音响在身后。或是因为担心误了车次,又似乎为我的.犹豫、彷徨而焦急,那声音有些尖锐。终是皱眉跑去了,刚好赶上已经发动的汽车。

别回头啊,向前走。

深邃的山谷里,人群像蚂蚁一样,散在狭窄的山道上。苍穹之下,人影移动的速度是那么缓慢。天光从树叶间倾泻,在石板路上映出光影。走到一处,脚忽地挪不动了,心被那片景色牢牢牵住,真想永远停驻,细细咀嚼个中情味。前面隐隐又传来妈妈催促的声音,脚步却停滞不前。直到那呼唤愈加远了,消失不见了,才猛然醒悟,不见了妈妈的身影。慌张地一阵小跑,终又看见那熟悉的背影,安下心来,不敢再作停顿,脚步稳稳地踏上前程,不再有一丝迟疑。

人在旅途,脚步时时容易受到牵绊。那无边的美景,随处可见的诱惑,甚至对子虚乌有的危险的恐惧……都化作征途上的绊脚石,阻碍着我们前进的脚步。每每这时,耳畔响起的妈妈的叮嘱、呼唤、催促,就显得格外重要。

“向前走,莫回首!”

梦在前方-励志散文 第7篇

我曾独自一个人不停的在黑夜里摸索,一次又一次的头破血流,令我胆颤。经历过生活的掬谨也遭遇过社会的跌打,却造就了一个成熟的体魄。我不知道还需要多久的摸打滚爬才能走完眼前这条漫漫长路。可我始终都知道-梦在前方。不管它是虚幻还是渺茫,我都会义无反顾的向前方。

梦想如清风,轻轻吹拂,在你迷茫时吹醒你昏沉的大脑,将扬帆的船只吹向成功的彼岸;梦想如烈火,熊熊燃烧,在你气馁时激发你消沉的意志,让智慧的花朵绽放美丽的脸庞;梦想如干霖,滴滴洒下,在你绝望时滋润你干燥的心田,使贫瘠的土地拥有勃勃的生机。拥有了梦想,就拥有了成功的一半!梦在前方,而有梦就会有希望,有希望的前方,才会使你有信心的去追求。

山,因为有了梦想,才得以巍峨陡峭;水,因为有了梦想,才得以波涛汹涌;鹰,因为有了梦想,才得以翱翔天际;帆,因为有了梦想,才得以乘风破浪。一路向前方走去,满是荆棘,充满艰辛。我们无法改变什么,只能尝试着去适应它。于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踩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是梦想鼓励我们在摔倒时赶快爬起,是梦想告诉我们在风雨中勇往直前,也是梦想,暗示我们在失败中永不言弃。因为梦想,我们在黑夜里看到了光明,因为梦想,我们在逆境中看到了希望。学会努力,就拥有了成功的另一半。一路上不管多坎坷,我们都要迎难而上,种种的抉择让你感到迷茫。梦在前方,只要努力,终究会绽放成功的花朵。

马丁路德金说过“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着的话,那么没有人能使你倒下。”漫漫长路上,梦想是支撑我们的力量。在追逐的路途上我们逆流而上,我们付出汗水、泪水、血水,铸就一道坚实的梦想城墙,我们一步步的加固它,使它变得坚不可摧。一路上肯定少不了辛苦,但收获更多的是幸福与甜蜜,以及一份对待生活真挚的热情。或许我们会经历挫折与失败,但我们至少曾为之努力奋斗过,我可以说自己不后悔。

浅析归有光怀人散文艺术特色 第8篇

归有光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曾说:“夫诗者,出于情而已矣。”而“至情”就是“匹夫匹妇以为当然”。正因为归有光肯定匹夫匹妇的“至情”,所以他的怀人散文,情思绵绵,感人至深。

母子至情,在《项脊轩志》中这样写道:“老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对话平淡无奇,一个动作“叩”,两句询问“儿寒乎?欲食乎?”却写出 了人间至情,尽显一位母亲的无限慈爱。

《先妣事略》中,母亲出生名门望族却一生勤俭持家宽厚待人:“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罏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 ,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箠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母亲对儿子的教育是这样的:“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人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教子严格,不溺爱纵容,对儿子成长寄寓厚望,颇有孟母之风。

总之,通过一系列家庭琐事的追忆,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能干勤俭慈爱,宽厚而又明理有见识的母亲形象。归有光幼年丧母,可以说对母爱的感受体验并不多,只能把这深重的思念凝聚在这对母亲的回忆中,这其中有多少的哀伤与心酸。

祖孙至情,《项脊轩志》——“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 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 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不仅写出了祖母的幽默风趣,对孙儿的关爱疼惜也溢于言表。“以手阖门”自言自语,”顷之,持一象笏至”写出了老年人特有的动作言语,表现出了对孙儿殷切的期望。对照现实,家族分崩离析科场失意。再回想祖母的那些话语,“吾家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感慨唏嘘,“长号不自禁”了。

夫妻至情,主要见诸《项脊轩志》和《寒花葬志》。《项脊轩志》中“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文章以补叙的方式写了这位原配妻子周孺人,“时至”轩中,“问古事”,“学书”,“述诸小妹语”,可见夫妻之间不仅亲密无间,伉俪情深,而且有共同语言。

《寒花葬志》中“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语言简略,只以两“笑”就写出了妻子的风貌,“魏孺人笑之”,此一笑,默许小婢女寒花的调皮,而笑话丈夫;“孺人又指予以为笑”,此二笑,是引丈夫共笑婢女。妻子的善良温和宽厚尽显,又写出了夫妻融洽、主婢和谐的家庭之乐。

作者通过细小的家庭琐事,及栩栩如生的家人形象,将人间至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憎命达”,归有光一生命运多舛,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这种巨大的人生创痛使他对亲情这一人间至情有着别人不一样的深刻领悟,对其在人生中的意义及其在文学中的表达价值,必然是不一样的。

正是因为充分认识到了母子、祖孙、夫妻之情的价值,在归氏散文中才会不厌其烦地倾诉这类情感,从而使归氏散文以真挚的情感保持了文学的生命原动力,并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如此致力于至情的描写,使得其散文别具一格。古文是有着“载道”传统的,归有光的这些至情之文就显得难能可贵。

钱基博先生认为“睹物思人,此意境人人所有”,然而,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妙笔”即“淡笔”也。本文将从抒情、选材、语言三个角度对“淡笔”进行分析:

一、“淡笔”是情之平淡。表现在感情抒发上平淡质朴,淡处理。

归有光一生在家庭、仕途上颇为不顺,饱受人间悲痛,但他在表达自己的悲哀苦痛时又不可能是哭天抢地、声竭力嘶的,只能把强烈的感情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融合在人物的言语行动中。抒情最忌显露。

归有光祖上曾五世同堂,但后来家族分崩离析.”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族衰败没落,族人离心离德,作者内心是悲凉与无奈的,但字里行间没有一丝言论情绪,只是平静地用笔墨将现状一一展现出来.结尾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如今树在人亡,物是人非,怎不叫人肝肠寸断。字面上虽没有言及伤感,其中却包含着极深的痛苦和怀念。

含而不露,平淡理智。“不呼天抢地,让感情一泻千里,而是娓娓道来。”不去刻意追求强烈的效果,却取得极好的抒情效果。所谓“不言情而情无限”,看是无情却有情。

二、“淡笔”是事之细淡。表现在材料选取上,取家庭琐事,用细节叙事记人。

归有光擅长剪裁一些生活琐事引入文中,来寄托其感情。娓娓叙之,如数家常,“不饰雕饰,而自有风味。”如文中母亲的嘘寒问暖、祖母的戏谑厚望、妻子的述诸小妹语以及自己生活过的项脊轩变化。都是用简洁疏淡的语言,描写家人亲友间的琐碎之事,或是生活中常接触之事物。随意点染,却极富感染力。

晚清林纾赞叹道,“琐琐屑屑,均家常之语,乃至百读不厌,斯亦奇矣。”“归震川,直接八家,姚惜抱谓其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流疏淡,太史公,不可,乃是最高淡远处也。"(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四二》)将生活琐事,引到载道的文章中来,扩大了表现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古文更密切地和生活联系起来,使之变得更有生活气。作者还注意选择印象最深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细节,形神兼备。动作如母亲“以指叩扉”,祖母“以手阖门”,妻子“凭几学书”。言语又如母亲“儿寒乎?欲食乎?”祖母“大类女郎也”妻子“何谓阁子也”不同的动作语言细节后面反映的是母亲的关爱,祖母的期望,妻子的活泼无拘,简简单单的生活细节,被作者一勾勒,性格鲜明的母亲祖母形象就跃然纸上,也表达出了自己深沉的思念。“一枝一叶总关情”,赋予了这些看起来平常的生活细节以不平常的意义。黄宗羲云“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将琐事引入文内,却又不至散漫赘述,使之融为一体,得古文之精义;在具体表现上又以细节记人抒情,使文章别开生面。

三、“淡笔”是言之清淡。表现在语言风格上,恬淡清雅,篇短言简。

《项脊轩志》全篇没有华丽的词藻,难懂的典故,恬淡简洁。读起来清新优美,朗朗上口。如项脊轩周围环境的描写:“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用“万籁有声”“人至不去”反衬这里的静谧,有“鸟鸣山更幽”之意境。“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月明之夜,一阵微风吹得桂枝轻轻摇曳,映在墙上的斑驳树影也随风而动。此番景致静中有动,辞浅意丰。“风移影动”让人不免联想到“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些语言恬淡清雅,颇有诗词的韵味和意境。

篇幅短小,语言简洁,惜墨如金。如《思子亭记》《女二二圹志》《先妣事略》等文均未超过千字,《项脊轩志》全文631字,却写出了家族的变故、轩的遭际、刻画了3位女性亲人的风貌形象,怀人抒情,篇幅短小却言简意赅,体现出了不一般的文字功力。《寒花葬志》中,仅60余字就塑造了一个小婢女寒花的形象,极为凝炼。有外貌上的稚态可爱,削荸荠时的娇态可谑,吃饭时的憨态可掬。《项脊轩志》中“妻死,室坏不修”,短短六字,足见对妻子的绵绵情思,那种痛苦万状,欲说还休的心情不言自喻。寥寥数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

总而言之,“淡笔”之“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余味绵长,平淡处自有韵致。归有光以极淡之笔写平常之事,却尽显极至之情,将极淡与极至巧妙地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归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钱基博,明代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方向,就在不远的前方散文 第9篇

从以前地焦灼难耐,到现在地慢慢享受。我想应该是一种进步吧。

每天都在进步。让心情沉淀,让思绪放飞。放下一切,该放下的。也放下,一切,难以放下的。调整心态,学会控制,控制自己忧伤的情绪,等待着你的,回转。

五一长假,气温突然飙升,天气热的难耐,似乎是,脱掉了棉衣,直接的就进入到了夏天,让人没有回旋的余地。措手不及地翻箱倒柜的,寻找夏装。但心情,却似乎是还留在了那个季节,不能回头。屋外艳阳高照,室内冷冷清清,令人措不及防的,春来到了夏。冬天,贪恋着夏天的温暖。夏天,期翼着冬天的凉爽。就好像是我一样,既盼望着你来,又怕你来,这样的矛盾和不堪,纠结不开。

既然如此,那么,就这样的顺其自然吧。不奢求,不强求,不盼望,不失望。那么,是不是就会平静很多呢?渴望一份平静,简单的生活。渴望一颗安宁,单纯的心,让日子平平淡淡地过。有点忧伤,但是,又不能太忧伤。那么,这个尺度,如何把握呢?抬头,望望还是有些灰蒙蒙的.天。虽然有太阳,但是却少了那种湛蓝湛蓝的感觉。才发现了,这迟到的,刚刚才挣脱了风沙束缚的太阳,有些无心,有些无力,有些沉郁,有些灰暗。也有些,伤感吧。

前方又是一个艳阳天散文 第10篇

是谁?

是谁在灵魂的深处呼吸着时间的厚度?这声音让我在每个懒睡的清晨都有有一种渴望,这声音刺激着我要不住的向前奔跑,奔跑。

由远而近的是新潮的景象,由近而远的是贫瘠的记忆。

又是谁?

又是谁在季节的尽头涂抹着自然凝重的面容?这姿势让生命苏醒的每一个角落都涌起一股激情在狂热地燃烧,燃烧。

冉冉升腾的是猴年的序幕,徐徐退场的是羊年的剧本。

乘坐日历的头班车上,多少年了,你一直信守着一个约定,一个有关时光更迭生命轮回的约定。

不管是多么经典的写意画,还是随手采摘的一朵鲜花:不管是横空飞掠的小鸟,还是冰消雪融的溪水,都会在这个特别的季节里歌颂这个永恒的约定。

这是个不变的约定,千年万年恒久不变!

你来得瞬间,风总是沉静,雷总是轻柔。

你回眸的刹那,山总是欢笑,雨总是多情。

你深情的为蜷缩了一个寒冬的生命按上御寒的.大衣,很是现代的烟花爆开你温暖的笑脸。于是,花朵开始为春光开放,萌芽开始与春光呼应,心灵开始跟春光相叠,笑脸开始比春光灿烂。

我们的眼睛要闪出火花了。

我们的双手要变成翅膀了。

我们的笔端要盛开出花朵了。

这时刻,鸟语婉转,山风沙沙,书生朗朗。

这时刻,风花雪月,诗情画意,视野葱茏。

这时刻,命定的时刻,激情的时刻,销魂的时刻。我大方的牵起你娇嫩的手臂,把爱情唱成歌谣,把苦难吟作诗词,把失落凝结成阳光,把梦想定格成征程。

拔节声声,似画眉鸟多情的啁啾。

步履匆匆,如黄河水昂扬的节奏。

你桃花瓣一样的嫩唇飘出来的,是勤劳的村民积攒了一辈子的期盼。

你磐石般坚定的足迹烙下的,是敏锐的智者思考了一世的哲理。

水有多长,你就有多长:山有多高,你就有多高。

风雨虽然暴裂,风雨的背后必定是阳光:冬天虽然寒冷,冬天的背后必定是春天!

这是个不变的约定。这个约定千年万年恒久不变。这个约定激励我们一次次地从跌到的地方重新站立,从颓废的故事里重新激昂,从迷茫的重点重新出发!

前方的路到底有多远散文 第11篇

每天都在走同样的路,却不知道路到底有多远。如今的路,自己所选。却不知道因为什么,又为何去选?是黑暗,还是光明。

总是在选择路,但什么是路却无从知道。总是在走,但不知走的是什么路,只知道是条不归路。不知起点在哪,终点又是哪?这条路的分叉处,又不知如何去走,选择呢?

不知为何所有选择都成了开始,什么都看不到,只是凭借自己的感知在黑暗中前行,但最后停下脚步的地方究竟是起点还是终点。无法去判断、更没有抉择。

不停的在走,慢慢的累了、困了想休息了,这时看向四方却不知道在哪?那是前方,又该向那走,哪是走过的路。渐渐迷茫了,不知路是哪?当确定了前进的方向,却发现很远很远;当下定决心去走,走过了春秋冬夏,却发现一直站在原点。

只能确定路在远方,远远凝视却发现原本的终点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能做的只有坚持心中那份信念,努力向前方走去。永远坚信前方的路只是开始。

周有光:一生有光 第12篇

周有光是常州人。常州图书馆的一楼,有三个人的铜像:瞿秋白、赵元任和周有光。他们都是常州才子,巧的是,他们还都对语言和文字改革感兴趣。

周有光的父亲周保贻,晚清秀才,当年考举人要到江阴,他半路上遇到大风,船差点翻掉,吓出病来,举人就没有考成。周保贻办了一个国学馆,招学生教国文。这种生活不可能太富,于是家庭就分裂了。周保贻和姨太太留在了常州,而周有光则和母亲一起到了苏州。周有光的母亲受的完全是旧式教育,不会写文章,但是看书没问题。老太太一直活到96岁,去世时耳不聋眼不花,这或许就是家族的长寿基因。除了遗传外,母亲对周有光影响最大的还是处世哲学,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度量要大,遇到困难不要消极”,这种教诲帮助他度过了人生中的好几个难关。

周有光从小接受旧式教育,写字、读诗,但是进小学就开始接受新式教育。等到读常州中学,已经开始学英语。他最尊敬的中学老师是吴山秀。吴老师当时已经开始提倡白话,当时学校讲古文,但在课外,他把白话的重要性告诉了学生们。同时,他还把五四运动的思想灌输给了孩子们,学校请一些名人来演讲,吴老师是自己人,也上台演讲,他把黑板上写好的“名人演讲”四个字改成了“各人演讲”。

常州虽然是小地方,但是中学生周有光几乎同时“参与”了五四运动。老师引导同学们反对帝国主义,一人拿一个旗子,上面写着“同仇敌忾”的字样。周有光个子矮,到茶馆里演讲,听众看不见他,有个客人把他抱到桌子上,整个茶馆都轰动了。

中学毕业,周有光报考了两个大学,一个是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个是南京东南高等师范学校。结果被两个学校都录取了,但是他却陷入了选择的难题:圣约翰大学是最好的大学,但是一个学期就要两百多块银元,家里供不起,看来只好读免费的南京东南高等师范了。周有光的三姐当时在上海教书,她的同事朱毓君知道了周有光的情况,对周的三姐说:“考圣约翰大学比考状元还难,你弟弟考上了不去,太可惜了。我也没有钱,回去找我妈借。”她妈妈很喜欢周有光,就说:“我现在也没有钱,但是皮箱里放了很多嫁妆,拿一个皮箱去当,就可以当两百多块钱。”周有光就这样去了圣约翰大学。

皮箱和嫁妆,这个细节反映了当时江南一般家庭的富庶情况。差不多同时,赵元任和新婚太太杨步伟到了美国哈佛大学,因为花钱缺少规划,两人很快陷入窘境,租了房子就没钱了。赵元任只好跑到纽约,录国语标准音唱片给商务印书馆,并讨要上一期唱片的稿费。等他回到哈佛,发现杨步伟已经搞到了几百上千美元,因为她把携带的一个皮箱里的嫁妆打开,把里面的皮衣首饰等卖给了哈佛的美国教授太太们。江南,尤其是苏锡常一带,由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催生了大量富裕家庭,这些家庭的子弟,也就很容易接受到当时最好的新式教育。

圣约翰大学是当时最好也是最美的大学之一,如今的上海中山公园,就是当年圣约翰大学校园的一部分。学校实行学分制,班级可以略有伸缩。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二年级开始分专业,专业可以更换。专业主要分文理科,分得极粗。学校手册上说,大学培养完备的人格、宽广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自己去选择专业。这种欧美式教育,现在叫博雅教育:要给孩子自由,培养自学能力,知识基础要广,便于将来发展。

圣约翰大学虽好,但周有光只读了两年,因为遇到了“五卅惨案”。1925年,上海有一个日本工厂里因矛盾激化,老板开枪把一个工人打死了,这个工人叫顾正红。这件事激起了民愤,上海商业界起来抗议,各界都来声援。5月30日,一些宣传演讲的学生被巡捕抓捕,这就是“五卅惨案”。学生们都罢课,出去游行,声援被捕学生,反对帝国主义,圣约翰大学也不例外。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很受学生爱戴,但他坚决反对学生参加游行,不让出校。圣约翰大学和附中的学生随即宣布永远脱离圣约翰,中国的老师和学生排好队,拿起铺盖就离开了学校。这些离开的师生,后来新组建了光华大学,所以周有光相当于读了两个大学。

从“五四运动”到“五卅惨案”,周有光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这正好是他从少年到青年的阶段。这种参与,是青少年爱国热情的体现,也和时代精神息息相关,但是周有光本质上不是一个激进的人。他毕业后留在了光华,这时他也恋爱了,和著名的“合肥四姊妹”中的老二张允和走到了一起。婚后,岳父赞助他到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读经济学。张允和对他的要求只有一点——不从政,于是“少年革命派”调转人生的方向,走上了另一条道路。换句话说,周有光的青春期结束了。

“嫁入”豪门

周有光和张允和从认识到恋爱、结婚,长达8年时间,他概括为4个阶段。求婚信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很穷,怕不能给你幸福。”张允和的回信有10页纸,主要是为了证明“幸福是要靠自己创造的”。可见,两人的婚姻对周有光来说,还是很有压力的。

张允和后来回忆两人相恋,关键的一步,是在1928年。秋天,周日,黄昏,两个人从中国公学大门出来,一个不算高大的男生和一个纤小的女生,他们没有手挽手,而是距离约有1尺,并排走在江边。他和她互相矜持地微笑着,彼此没有说话,走过小路,穿过小红桥,经过农舍前的草堆。她勇往向前,他跟在后面,长长的石堤还剩下三分之一了,两人才找到一块平坦而稍微倾斜的石头。因为石头倾斜,两人不得已挨着坐了,这样才能坐稳。两人不说一句话,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本小书,英文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书签夹在某页,打开,是写两个恋人相见的一刹那,有“我愿在这一吻中洗净了罪恶”这样的句子……她没有答应他“洗净罪恶”的要求,但是当她的手第一次被他抓住的时候,她就把心交给了他。从此,就不再是一个人寂寞地走路,而是两个人共同探索前行。

nlc202309040845

周有光不是一个浪漫的人,他后来总结两人的婚姻,从很实用的角度来看,张允和对他最大的影响是,劝他不要从政。“我在国民党时期没有参加国民党,在共产党时期也没有参加共产党。其实,他们里面很多重要人物都是我的同学、朋友。而周总理,早在重庆我们就认识,陈毅和我关系也很好。”

婚后,两人生下一子一女,儿子晓平,女儿小和。和平年代,这将是美满幸福的家庭,但那是在抗战时期,“嫁入豪门”也不会有任何保障。6岁时,女儿小和因为盲肠炎而逝去,这让他们悲痛万分。周有光一度患上抑郁症,而张允和的伤痛持续时间更长,直到晚年,提起早夭的女儿,她仍会伤心流泪。儿子晓平,也被炸弹碎片击伤,生命也一度处于危险中,幸亏及时送到成都的华西医院进行抢救,才捡回一条性命。

上世纪50年代,张允和先到北京工作,但碰到了“三反”“五反”,被定性为“大老虎”。原因现在看来非常可笑:因为其家庭成分是“大地主”,张允和就按规定把信件上交,包括她和周有光的通信。其中有一封,谈到有一位男性朋友写信给她说:“其实我从前很爱你,爱了你十九年,后来你结婚了,这些事情就不谈了”。张允和就把这事告诉了周有光,让他猜测这写信的人是谁,周有光回信,说这个人可能是C吧,可能是L吧,可能是D吧。搞运动的人看了后感到很疑惑:这是不是反革命的密码?就把她打成了“大老虎”。这事后果并不严重,但对张允和是一个提醒,后来她就放弃了工作,专心做家庭妇女,在后面更激烈的运动中,反而只受到了很小的冲击。

张允和对周有光的意义,在于在他的生命中置放了一根主心骨,让他为人做事更从容不迫,心态也更好。周有光85岁离开办公室。回到家里,在书房看报看书,书房只有九平方米,放上书架后,再放一张小书桌、两把椅子、一个茶几,余下的空间就很少了。就是在这样狭小的空间内,周有光和老伴每天并坐,红茶咖啡,举杯齐眉,度过恬静的晚年。张允和后来总结两人的养生之道,每天上午定时定量的红茶,成为一个秘诀。张允和2002年8月14日去世,享年93岁,如果从恋爱开始算,两人相伴超过70年。

张允和虽然排行老二,但却是四姊妹中最“管事”的一个。她对周有光的人生有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她务实的性格,帮助周有光度过了人生中最关键的几次关口,这或许是豪门闺秀的另一种素养。

中年改革家:从经济到文字

周有光考京都的帝国大学,而不是东京帝国大学,是冲着社会主义思想家河上肇去的,不过他到日本的时候,河上肇刚好被捕,这个愿望就没有实现。他在日本,最大的收获是学好了日语。但是,这并不妨碍周有光在1935年从日本回国后,靠着经济学专业知识谋生,他一边在光华大学教书,一边在银行里任职。

这时,周有光认识了章乃器(新中国成立后任粮食部长),两人都在抗战前上海的征信所工作,征信所是一个银行间的服务机构,由每家银行出一个代表组成。周有光代表的是江苏银行,而章乃器代表的是浙江银行。章乃器建议周有光加入救国会小组,1936年11月,“七君子”被捕,周有光才知道,章乃器是七君子之一,西安事变后,“七君子”才被释放出来。抗战爆发,周有光和章乃器都转移到了重庆,但是他跟章乃器分手,进入了国民党政府的农本局工作。农本局是经济部下属的一个战时机构,负责保障后方的粮食与棉花供应。

周有光在重庆的最大收获,也许是认识了周恩来。周恩来每月都要举办小规模的座谈会,聚集一二十人,商量国家大事,周有光作为经济学家,每次都要参加。之后,周有光进入新华银行工作。新华银行是当时除了四大国有银行之外,几个著名的小银行之一。抗战结束,新华银行派周有光到美国纽约工作。这一步,影响了周有光漫长的后半生。

周有光在农本局的领导何廉,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学者。抗战胜利后,何廉到普林斯顿大学做客座教授。有一天,何廉对他说:“爱因斯坦空闲得不得了,想找人聊天,你愿意去吗?”周有光答:“当然愿意。”爱因斯坦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算是何廉的同事。就这样,周有光做了全世界“最聪明大脑”的陪聊,一共去了两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周有光搞不懂,周有光的经济和金融,爱因斯坦也没兴趣。两个人主要是聊报纸上的问题。爱因斯坦完全没有架子,穿着甚至没有周有光讲究,两个人聊得开心。爱因斯坦有一句话启发了周有光:“人的差异在业余”。一个人到60岁,除吃饭睡觉,实际工作时间不是很多,业余时间更长,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一个人完全能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门人才。

nlc202309040845

周有光就是靠业余时间成为语言学家的。他和语言学的缘分,最早可以上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给叶籁士主编的《语文》写稿,并正式用笔名“周有光”。也许,命中注定他要以语言学家周有光这样的名号进入历史。在纽约,和周有光往来最密切的是罗常培和老舍,罗常培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者之一。周有光在纽约银行界工作的时候,罗常培在耶鲁大学讲学。有一次,罗常培和老舍到周有光家,罗先生无意间看到书桌上放着一叠手稿,原来那是周有光闲来无事的消遣:用一种速记符号,来记录几种不同的中国主要方言。见罗常培来了兴致,周有光又拿出一本讲义,那是他为了方便教外国朋友学中文而编的《中文十讲》,用英语来解释中文,没有一个汉字。罗常培把讲义带走认真阅读,并用铅笔详细做了修改。

另外一个贵人是赵元任,他是周有光的常州老乡,在美国教书,二战胜利后,他一度出任全美语言学会的主席。他是美国的名教授,张允和经常去听他的课,周有光也常去拜访。赵元任制订过国语罗马字,不用中国汉字的符号,而是国际通用的字母。赵元任的方案,从学术角度讲是很好的,但不利于推广,不过他的思想对周有光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周有光的汉语拼音方案,借鉴了赵元任的成果。周有光另一个常州老乡瞿秋白,是著名的革命家,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他也是一位中文拉丁化运动的鼓吹者,曾写有《中国拉丁化的字母》。另外,曾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也曾在拼音文字研究方面指点过周有光。

这一切,让业余搞语言文字研究的周有光,成为事实上的专业人士,而且博采众家之长。1949年6月3日,周有光回到上海,这时的上海,刚刚解放一周。最初,周有光仍然是做教书和银行方面的工作,在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任教,并在新华银行兼职。1955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周有光也受邀参加。散会后,他要马上赶回上海上课,但吴玉章、胡愈之(分别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找到他,不让他回去:中央留你下来,在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从那时起,他就放弃经济学,转型做语言文字学家了。

中国现代语言文字改革,可以说是一场漫长的运动。它和整个中国的现代化焦虑有关。中国的落后,是否和汉字有关?广大人民群众,不识字者众,是否是因为汉字太难学了?极端的主张是,全面废除汉字,而改用拉丁字母(比如钱玄同);更普遍的主张是,慢慢拉丁化,最后用一种拼音字母来代替汉字。1955年的语言文字改革,并没有采用这样的主张,而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对汉字进行简化,并改竖排为横排,让不识字者能够更好地学习,另一方面,制定规范的汉语拼音方案,不但方便中国人学习,也可以更好地和国际接轨。周有光的贡献,在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完善和制订,他担任拼音方案委员会第一研究室主任。周有光、叶籁士、陈志韦提出了第一个汉语拼音草案,而周有光提出了汉语拼音的三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和口语化。

1979年,国家指派周有光到巴黎,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ISO),讨论把中国拼音方案作为国际标准。原来中国运动员到外国去打球,姓名到一个国家一个拼法,人家以为是好多人,不是一个人。一个鲁迅,在世界上有二十多种拼法,确实对外国人造成了很大困扰。这个会开了三年,汉语拼音方案才变成国际标准。其中,美国和英国有一个用了100年的方案,比如Chiang Kai-shek,其实是蒋介石,Mencius,就是孟子。美国不愿意改,觉得太麻烦了,单是国会图书馆里的拼音全部改过来,就要花2000万美元。后来,美国终于答应修改,用了3年时间。但他们的工作,也许做得仍不够彻底,要不,国内的学者在搞翻译时,也许就不会有人犯下可笑的错误,把Chiang Kai-shek翻译成常凯申,把Mencius翻译成孟修斯了。

晚年反思之乐

如果以一个人的退休来开始计算晚年的话,周有光的晚年从85岁才开始。1991年这一年他才离开办公室,他自称糊涂,不知哪一年退休。单位人事处送来一个离休证,他一看,早就应该离开了,就正式退休回家了。退休后,周有光大量阅读、撰写文化学和历史学的文章。九十岁到一百岁之间,他出版了文集《百岁新稿》。百岁之后,又出版《朝闻道集》,收录平日思考心得,大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潇洒。他自嘲是"两头真"的学者,年轻的时候一味天真盲从,到了老年又开始探索真理。

晚年的周有光,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1988年4月,日本夏普公司送给他一部WL-1000c中西文电子打印机。周有光用它写文章、写信,工作效率提升了5倍。1995年,儿子周晓平又给他买了一部新的GMS-2000中西文文字处理机,周有光就用新的,老的打印机就拿给张允和玩了。互联网时代,周有光成为了网民。他在网上读各种有趣的文章,而他作为一个网友也日渐出名。100岁后,周有光甚至使用智能手机上网,不过屏幕太小,需要保姆帮忙。

2005年,百岁的周有光提出了“终身教育,百岁自学”的概念,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生命的细胞日渐老化,但他的知识仍然在更新。2009年5月,虚岁104岁的周有光写了一篇文章《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所谓“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跟过去不同,过去是从国家看世界,而现在则是从世界看国家。过去的世界观没有看到整个世界,而现在的世界观看到了整个世界。在全球化时代,由于看到了整个世界,一切事物都要重新估价。“同一历史事实,比如朝鲜战争,以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记录,现在放弃主观的偏见,写成客观而忠实的记录,使世界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史。”

一个月后,他在一篇文章中甚至谈到了于丹的走红,“于丹的《论语心得》请出孔子跟群众见面,受到热烈欢迎,使知识饥民吃到一碗文化甜粥,功德无量。关于宣讲内容,各有所见,可以从长讨论。重要的是心中明白:复兴华夏文化,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传统文化代替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根据现代需要,用科学方法,学习和实践古人的有益教诲。在复兴华夏文化的同时,向国际现代文化的康庄大道勇敢前进。这就是当前知识分子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对于丹现象的这种评价,放到今天仍然是新鲜而有见地的。

百岁以后的周有光,彻底走出了语言学家的角色,似乎回到了青年人的状态,对各种问题都感兴趣,同时又以百年功力和百年经历,加以提炼和诉说,无疑更透彻。他曾提到当下知识分子在华夏文化复兴中的责任,而就他本人来说,则无愧于知识分子这一称号。

据媒体报道,周有光还注意到了资中筠写的文章,就委托儿子给资电话,要求见面谈一次。资中筠回忆:“去了之后,我才真的知道什么叫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和我谈了两个钟头,滔滔不绝,他的精神非常好,思路非常清晰,把我很多迷茫和困惑不能说完全、也是部分地解决了。我体会到了什么叫智慧之光。” 在这次谈话中,周有光告诉资中筠,“你是无神论者,我也是,但我有信仰,我信仰的是人类的发展规律,人类必然得这么发展,你要是走错了路,你非得走回来不可。”

网络时代,大家越来越发现周有光的可爱,比如,他一直关怀一些文坛后辈,也很注意看他们 写的文章。有一次,周有光特地让儿子周晓平给一位作者打电话,告诉他:“你写的文章中,其中一处重庆的地名写错了一个字。”这通电话令这位作者大感意外。

诸多学者频频引用周有光的一句话是:“不要从中国的角度看世界,而要从世界角度看中国。”去年,95岁的出版家曾彦修出版新书《平生六记》,找周有光题字,周有光挥笔写就:良知未泯。这是一个109岁的前辈给一个95岁的后辈的寄语,诙谐的背后,有一代知识人的坚持。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周有光,一生有光。

上一篇:读西游记有感200字下一篇:小学生两分钟朗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