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 中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答案

2024-06-16

5第五章 中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答案(精选3篇)

5第五章 中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答案 第1篇

第五章

中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填空题

1. 中小学生阶段正处于个体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 社会化 的初始阶段,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

2. 个性是个性心理的简称,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个性特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个性特征根据其表现的不同,可以分为 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制约性。

3. 个性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 自我意识 三个子系统,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4.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 神经系统 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并由反应的 外部特质 表现出来。

5. 6. 7. 气质的类型主要是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根据人知觉方式的不同把性格分为 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两种类型。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把特质作为个性的基本单位,他把人格特质分为 共性、个性 两类。

8. 学生性格发展受到他们已有的 个性特点 的影响,同一种教育措施,会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有不同的效果。个性 气质 性格 能力 自我意识 社会性 同伴团体 友谊 亲社会行为 社会技能 性别角色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能力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 具体活动 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的人的能力。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及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自我意识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气质的稳定性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具有以下特点跨时间和跨情境。荣格把性格类型划分为内倾型—外倾型。优势心理机能说的提出者是培因 李伯特。根据人类文化的形式区分性格的是斯普兰格。德国心理学家克瑞其米尔提出了体型气质说。强、不平衡的神经类型对应于胆汁质气质类型。强、平衡、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于多血质气质类型。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于粘液质气质类型。不可遏制型神经活动对应于胆汁质。活泼型神经活动对应于多血质。自私属于人的性格。狡猾属于人的性格。

懒惰属于人的性格。(注:需掌握性格特征的表现形式,如怎么,勤劳、节俭、懒惰、遵守纪律、认真、疏忽、自信、自尊、自负等)

自觉性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注:需掌握自觉性、果断性都属于意志特征)人格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是斯金纳。主题统觉测验的开创者是莫瑞。测量性格常用的方法是问卷法。用来测量性格特质差异的方法是评定法。

主要用于精神异常者诊断的性格测量方法是墨渍测验。主要用来了解人们的需要和成就动机的是主题统觉测验。

“活泼好动”是气质表现。斯普兰格提出了性格文化价值观说。

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强、平衡、灵活。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强、平衡、不灵活。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兴奋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与抑制过程。气质的主要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人的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性格。性格属于下列那种心理现象个性心理特征。

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性质的心理学家是奥尔波特。

在家庭诸因素中,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父母哪种教养态度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合作、温顺和社交等良好性格民主。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指的性格特征是个性的独特性。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遗传色彩最浓的部分。性格结构具有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与可塑性。性格的测查主要有问卷法、投射法、评定法。

英国心理学家等根据智力、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把人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三种。

49. 古希腊最著名的气质体液说的提出者是希波克拉底。

三、判断题

1.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认识他人而逐渐认识自己的。(√)

2. 自我调节是指在没有外部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和维持的积极的行为过程。(√)

3. 4. 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是建立同伴团体的时期,而中学生与同伴建立的关系类型,有可能对其以后的人际关系起着定型和预告的作用。(√)

5. 亲社会的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它主要有两种类别:合作与助人。(√)

6. 中小学生社会化的目的,就是要学会与他人进行交往,一个人社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社会交往的效果。(√)

7. 8. 学前儿童在资分配上是自私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变得慷慨。(√)

父母和同伴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重要影响,主要是通过与儿童的交往而作用于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四、简答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五、案例分析 案例一:

在国外的一座戏院,刚巧在开场的一刻,来了四位先生。第一位急匆匆奔到门口,就要入内。看门的人拦住他说:“已经开演了,根据剧院规定,开场后不得入内,以免妨碍其他观众。”这位先生一听,立刻火冒三丈,与看门人争吵起来„„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走来了第二位先生,看见看门人吵得门也顾不上看了,灵机一动,立刻侧身溜了进去。第三位先生走到门口,见状,不慌不忙,转回门外的报摊上,买了张晚报,坐在台阶上读起报来,他心中自有算盘:“看戏是休闲,看报也是休闲,看不了戏,看看报也不错”,倒也自得其乐。等到第四位先生走到门口时,见看戏无望,深深叹了口气,掉转头去,自言自语道:“嗨!我这人真倒霉,连看场戏都看不成„„”他越想越难受,干脆坐在门口叹息起来。

请分析四位先生的气质类型,并说明其特点。参考答案:

第一位先生是胆汁质,又称不可遏止型。这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精力充沛,能经得住强刺激;主动与人交往,乐群性高;直率急躁,情绪难以控制;思维、语言、动作反应快,但不灵活,不准确。性情粗豪,宽宏大量。《三国演义》中的猛张飞,《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晴雯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第二位先生是多血质,又称活泼型。这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活波好动;善于交往,容易适应新环境;容易接受新事物,兴趣易转移;情绪发生快,但体验不深刻。思维敏捷,随机应变,热情奔放。《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第三位先生是黏液质,又称安静型。这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安静稳重,交往适度;善于忍耐,能克制自己;注意稳定不易转移;情绪慢而微弱,不易外露;思维、动作反应慢但不灵活。这种人城府极深,老谋深算多阴险令人难以防范。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司马懿。《红楼梦》中的王夫人、花袭人。个性特征的表现有哪些? 不同的气质类型有什么特点? 气质与性格有什么区别?

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怎么样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怎么样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 什么是友谊?友谊具有怎么样的价值? 结合实例谈谈如何促进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分析社会技能训练技术对小学生社会技能培养的价值。运用实例分析怎么样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什么是同伴团体?如何发挥同伴团体的功能? 第四位先生是抑郁质,又称弱型。这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好静但孤立;情绪发生慢不外露,体验特别深;动作反应慢但准确;注意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内秀。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动辄对花流泪,对月伤情。多愁善感,封闭孤立。

案例二:

某初中班有两位同学,甲常常表现为:温柔、合顺,对事物观察敏锐,反映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缺少省略,课堂表现很守纪律。而乙生表现为: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直率,粗心大意,坚持已见。根据上述特征,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的气质类型,并分析两种气质类型积极与消极因素,而后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回答要点:

(1)甲属于抑制质气质类型;乙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对甲的教育:发物其细心、敏锐、思想深刻,多给予翔、鼓励、少批评、指责,引导积极参加活动,降低或调查。要求:克服迟缓、忧闷;增强自信、尊、培养活泼,开朗,勇于进取。对乙的教育:发物热情、坦率、刚强、勇敢、克服性粗暴、狂妄自大,培养意志力、自控力、冷静、心细等品质。教育时,既要能力思想,又要防止产生对立情绪。

案例三:

某校有一名初中生,其特点是:情绪发生慢,心理平衡,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爱思考,喜独居,内心少外露,注意力不易转移,做事心细,认真、仔细、谨慎,习惯做熟悉的工作,适应新环境慢,接受新事物慢。根据上述特征,判断该生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回答要点:

该生抑郁气质类型。要多给予关心、帮助、鼓励,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指责、培养其敏锐、机智、自信等良好品质,防止与克服、怯懦、胆小、多疑、孤独等消极品质。

5第五章 中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答案 第2篇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法律的词源上来看,在汉语中的 “法”,刑也,刑字的含义有:()A.仅有罚罪之意 B.仅有规范之意

C.既有罚罪之意,也有规范之意 D.不含有裁判的功能

2.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公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是()。A.奴隶制法律 B.封建制法律 C.资本主义法律 D.社会主义法律

3、关于法律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与认可的 B、法律由人们自觉遵守从而保证实施的 C、法律是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4、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5、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6、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7、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8、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9、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 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社会组织 D.公民

10、法律适用是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11、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是()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12.我国的政体是()

A、民主集中制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13.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4.下列选项中不是表述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为()A、公开投票的原则 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D、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 1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义务。宪法不允许任何公民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现象存在,也不允许任何公民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现象发生,这体现了()

A、公民权利和义务平等性 B、公民权利和义务广泛性 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D、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6、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 17.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

18、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A.财产关系 B.财产关系与债权关系 C.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D.财产关系与人格关系

19、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A.补充 B.修改 C.废止 D.认可

20、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A.《宪法》 B.《行政处罚法》 C.《治安管理处罚法》 D.《刑法》 21()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A.法律制定 B.法律遵守 C.法律执行 D.法律适用

22、下列选项中,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是()A、时事新闻 B、电影作品 C、计算机软件 D、社会科学著作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

A、宪法 B、法律 C、规章 D、法规

24、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如何构成,一般取决于这个国家的()A、法律传统、政治制度和立法体系等因素 B、统治阶级的意志 C、社会物质条件 D、政党制度

25、()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A、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B、民商法 C、社会法 D、行政法

二.多项选择题

1.法律的历史类型有()。A.奴隶制法律 B.封建制法律 C.资本主义法律 D.社会主义法律 2.下列有关法律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有()。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3.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侧重,可以将社会主义法律的规范作用分为: 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B、评价作用 C、强制作用()4.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A.国家检察机关 B.公安机关

C.审判机关 D.纪检部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 5.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有()A、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B、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 C、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D、推动社会改革和进步

6、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A、法律制定 B、法律执行 C、法律适用 D、法律遵守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包括()

A、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 B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

C、行政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地方性法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8、根据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

A、选举权的平等性与普遍性原则 B、.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C、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 D、秘密投票原则

9、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有()。A、单一制 B、复合制

C、邦联制 D、联邦制 E、国家共同体

10、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因为()。A、文化原因 B、历史原因

C、民族原因 D、国际原因 E、经济原因

11、下列法律法规属于行政法的有()。A.《宪法》 B.《物权法》 C.《公务员法》 D《高等教育法》

12、下列法律法规属于社会法的有()。A.《劳动法》 B.《就业促进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工会法》

13、以下法律法规属于民商法的有:()

A、《物权法》 B、《合同法》 C、《商标法》 D、《个人独资企业法》

14、我国《宪法》的特征包括()

A、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B、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D、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三.是非判断题

1、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性质总是与其所在社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因此法律发展史上也相应地先后产生过原始社会法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

2、我国制定和实施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贯穿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始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5、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6、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

7、法律遵守是指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

8、诉讼法律制度是规范国家司法活动、仲裁机构改革和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9、我国制定了行政诉讼法,确立了“民告官”的法律救济制度。()

10、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11、公民的基本也称宪法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12、“言论自由”就是除被剥夺政治权利以外的每个人可以随意发表个人的见解和意见。()

13、大陆法系是不成文法系。()

14、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

15、某监狱长在法定选举日,组织全狱在押成年犯人投票选举本区人民代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DBBC 6-10:ABDBC 11-15: ACAAD 16-20: CBCDD 21-25:AAAA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C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D 10.BC 11.CD 12.ABD 13.ABCD 14.ABC

三.是非判断题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第3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独特性 优势性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78-01

一位教育专家讲到“世上没有任何两粒沙子是一样的,也没有任何两粒相同的树叶。”这句话真是恰到好处地证明了我们每一个学生,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千差万别的。这就给我们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就是说我们在如此众多的学生当中,又面对着如此大的差异,如何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解决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的。

个性教育就是尊重,鼓励和发展学生独特性和优势性的教育。个性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扬长教育,而不是补短教育。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对他们的优点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发展,这是个性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当代人格表现就是肯定自我,肯定自己做为人而存在的尊严和价值。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肯定首先依赖成人,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教师的积极评价对他们形成自我认同、自我肯定、自我欣赏的价格特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对肯定、欣赏和赞美的需要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尊的需要是仅次于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个需要层次。自尊需要是指一个人对做出肯定评价的需要。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实践证明,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确实能产生非凡的影响。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是什么关系呢?众所周知,个体是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使受教育者个性与社会化,教育过程是使受教育者个性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教育的使命在于,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尊重个性,尽可能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个性潜能;另一方面又要使儿童掌握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使之成为社会的出色成员。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却把这两个方面对立起来,以统一性排斥个性的自由发展,把社会化看做驯服工具化,所以不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爱护学生的独立价格,不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把受教育者只是当作工具。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也指出“真正的教育就应当是个性教育。”应当在“重视个性”的原则上,在教育内容、方法、制度、政策等教育领域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积淀和反映。个性虽有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影响,尤其是小学阶段,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其个性特质越来越固定,个性倾向性也越来越鲜明。

关注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把学生个性形成放在社会化的大背景中考虑,既鼓励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又使其个性特点符合社会化的要求。

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的主渠道,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个性产生影响的主渠道。由于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且也在师生互动中有意或无意地训练着学生有目的、有条理、有逻辑性的学习习惯,培养着学生坚毅、顽强、不屈不饶的品格,锻炼着学生的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此外,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集体。它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这种场所由于它特有的要求、规则会产生特有的班级舆论和同学评价,就使得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或在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等等现象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施加某种具体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与他人或集体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由于这个时期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中所接触和所感受到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个性的形成。而且,由于教师特殊的历史使命和职业特点使得他们不仅仅是学生知识上的传播者,生活上的引导者,也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如同自己的父母,引导着自己的成长。教师的言行、品德常常作为他们衡量自己品行的标准,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会使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教师的肯定和赞赏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和愉悦。

生活在学校中的学生除了与教师发生纵向关系外,也发展着和同伴之间的横向关系。同伴能为学生逐渐理解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则和服从与支配的社会角色构建基本框架,同时,学生也能在与同伴互相探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个性上的缺点与不足,不断发展完善自己良好的个性。

学生有自己交往的圈子,形成小的交往群体。这样的社会群体对学生个性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影响。首先,群体的一整套规范会改造学生的行为,比如穿同样的衣服、留同样的发型等等。更进一步,他们会有同样的价值观,对于对错、好坏、美丑都会有一致的看法。其次,群体的心理气氛也会对个性产生影响。一个群体的心理气氛和谐、欢乐而有秩序,会使学生的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善于交往,有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群体的气氛喧嚣、苦恼、烦闷,那么就会使学生沮丧、易怒、情绪起伏,具有反抗性和破坏性。

上一篇:课题立项样本申请书下一篇:戒烟检讨书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