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做的棉鞋散文

2024-06-17

母亲做的棉鞋散文(精选7篇)

母亲做的棉鞋散文 第1篇

母亲做的棉鞋散文

母亲打来了电话,问我何时外出,找工作的情况如何,孩子的情况安顿的如何。她说一句我答一句,言语简单而机械,只在挂电话之前,我主动说,妈,如果有空就再给我们(我和老公)每人做双冬天的棉鞋吧,那边天冷,之前的那双准备带走,再做双等我们来年冬天回家了穿。母亲说现在眼睛不好使了,以后也会越来越忙(要看管孙子),如果不等着穿的话她会抽时间去弄。我说不急,有空了做,没空就算了。简单的寒暄,母亲说没事就挂了吧。

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没有特殊的事情,我不主动给家人电话,既使电话,也不像其他姑娘一样,跟父母亲有聊不完的天说不尽的话。除了年龄相仿的人,我跟父母在电话里很少有过滔滔不绝畅所欲言的时候。从小内向到连在父母面前都话不多,随着长大、结婚,在家的日子越来越少,与他们的交流也更加稀疏。小时候的印象里,母亲总是对我很约束。学习不能落后,总是要跟“别人家的孩子”各种比较,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样顺马由疆到处跑,出去玩得先征得她的同意,吃饭不能剩,不愿吃的要被逼着吃,饭后不管愿不愿意一定得要喝水,睡前不管有无尿意都要被逼着上厕所……

那时候我并不喜欢她,觉得她不是个称职的母亲。她不如别人的妈妈勤快、手巧,我抱怨她不像大娘她们一样,在房前屋后开垦一块儿又一块儿的荒地,种上花生、红薯等稀罕物;我也央求她在园子边种几颗南瓜、向日葵,就不会在秋收的时候垂涎三尺,羡慕别人家可以每天有南瓜汤、有葵花籽吃了。周遭的婶婶娘娘大妈媳妇们都会织毛衣、绣花、做鞋子,而她从来没给我做过这些。哪怕我的鞋子小了破了烂到露出了大脚趾,她也不愿动手给我做双鞋子。我总说别人的妈妈对孩子怎么说怎么做,而她总是把我管的太死,不放手不大度;总对她说别家的小姑娘穿了什么漂亮的裙子,她妈妈给她新做了什么衣服鞋子,新戴了什么头花发夹……尽管我言语里满是羡慕和期待,爱美的年纪,多希望她也能把我打扮得漂漂亮亮,可是我从不主动提出,我想要什么,让她帮我买什么。不管怎样表达我的渴求和向往,母亲最终都像是听不到一样,对小女孩的爱美之心从来无动于衷。长大一点之后,我每天自己清洗、按季节配换衣服,衣服或鞋子破了、扣子掉了,我就自己缝好,没有换洗的了,我就下学赶忙洗好再拿到灶门口烘干,次日接着穿,跟她一起买衣服我从来没有主动选择权,渐渐地我不再跟他们提任何物质要求,尽管我在所有孩子们面前穿的最破衣服最少。

我觉得她懒,对我不重视。她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她。

生理期来的.时候,我没告诉她,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她也没给过我任何成长生理知识的灌输。我的性格与她完全不同,她没有女人的感性、唯美,也没有贤妻良母的特质,随着我对她的疏远,她依然对我严厉,管头管脚,除了学习不准我有任何其他兴趣爱好。我看课外阅读她认为是不务正业、百无一用;我对着蓝天白云发呆,她觉得我有精神问题,要带我去看病,弄得我哭笑不得;我早恋她认为是品德问题、严加阻拦。她依然在生气的时候对我破口大骂,在我的顶嘴中两人展开一场场唇枪舌战大煞风景。

后来,我变得开始厌学,走下坡路,叛逆,想早早离开家,去到外面的世界。再后来,在父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之下,我也最终得以辍学、外出打工。临行前,父亲千叮咛万嘱咐,母亲提前几天帮我整理要带的东西,衣服并不多,一样又一样吃的很快就装满了包裹,我唯恐行程麻烦再偷偷地拿出一部分。母亲的言语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对我不服的顶撞不再轻易发飙。像所有面对孩子别离的父母一样,他们老生常谈的嘱咐,我却有点不屑一顾。

早上,母亲坚持要送我上车。两人立在原地,没有多余的话,第一次对他们有着不舍的心酸。直到我坐上车子远去,看着站在原地的母亲,身影渐变模糊,似乎抬手在脸上擦泪,我也忍不住模糊了双眼。想起母亲丢在我包里的一双新布鞋,因为想着去到大城市穿布鞋会丢脸再用不上,早上我就又偷偷把布鞋放了回去,心里不无愧疚。

后来我也慢慢明白,母亲并不是懒,也不是笨,更不是不爱我。

母亲小的时候因为兄弟姐妹多养不起,从小就被送了人,也就是我的另外一对外公外婆。母亲从小家庭条件也还不错,也算是个小公主。只是外婆多年除了不会生育,还有病,从年轻时的精神不稳定到老年后的偏瘫、疯癫,几乎一直被人照顾而不会做什么家务事。所以母亲自幼就是帮家人干活,对于针线针织类的活计,本就没什么基础和经验,不会做也属正常。而年幼无知的我那时候只觉得母亲懒,其实母亲也给我织过毛衣做过布鞋,只是次数很少,且没有姑姑们织的毛衣好,没有大娘做的布鞋靓,因为那是母亲现学现用的成果。现在想想,做布鞋其实是个很不容易的活计,过程零碎而讲究,没有一两年的勤练习,很难做出漂亮的布鞋棉鞋,而母亲平日忙于工作和生活,做鞋子主要靠自己一点一点的摸索,慢慢实践,最后竟也做出了成品,已然不易。

还记得姑姑们总是夸母亲聪明,说她什么一看就会一学就通,半路徒弟还修炼得有模有样。再回头看母亲的成长生活,更觉母亲的不易。

出门在外,她还是不停唠叨我要吃好吃饱注意健康,告诫我要养成好的生活规律,老实做人,跟人好好相处,懂得自尊自爱。我后来不再挑食,也越来越怀念和爱上她做的饭菜,她的知书达礼、孝敬老人让我引以为傲。也意识到,她的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她的约束和严厉,只是来自一个母亲本真的爱。

她的布鞋开始做的有模有样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还学会了绣花、纳鞋垫、勾围巾,还听人夸她做的好。而我也长成大姑娘了,对那些曾经急于想学会的东西却不再有兴趣,对她的成果也不再欢呼雀跃了。

有年外出的时候,带走了母亲做的一双布鞋。但是,放置了两年多,还是新的,觉得在外面穿手工布鞋太过别扭和不协调,所以母亲的布鞋就那样一再搁浅,再没穿过。

近年来忽然发现身边一些年轻人在冬天穿起了一种手工棉鞋,样子不大好看,但听说非常暖和。当双脚在厚厚的靴子里也冻得难受的时候,这才想起了母亲去年给我们做的一双棉布鞋。样子普通不起眼,但一上脚还真是暖和,一整天没有了冻脚的感觉。然后从室内到室外,从老人到孩子,发现身边穿棉布鞋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冬天才相信,原来再贵的皮靴,也比不上棉布鞋的保暖。

年后打算外出的我们,毫不犹豫地带走了母亲做的棉布鞋。新去的地方天冷,母亲做的棉鞋,成了我们的福音。

母亲做的棉鞋散文 第2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我们生活在农村,平时每天只吃两顿饭,勉强维持“吃饱”这个水平(有时还要充一些杂粮,比如番薯芋头什么的)。那时候我最盼望农忙时节的到来,因为平时一天只吃两顿饭,只有在农忙时才有三顿吃DD在午饭和晚饭之间,大概是下午两点钟左右,煮一些粥粉来充饥,好让下午干活有力气。我家煮得最多的是水鬼跳搿⒎凵持唷⒐边粥和豆角圆仔,这类粥粉制作简单、方便,我母亲做这些粥都很拿手。

水鬼跳

水鬼跳氲闹谱骱芗虻ァO扔镁米粉兑水,搓成粉团,煮汤,待汤滚了,就从粉团里捏出手指头大小的粉块扔到汤里。我最喜欢看母亲把粉块掉进水里,“噗嗵!”一声, 粉块划出一条弧线,掉进汤水里,像水鬼跳到肜镆谎,汤里溅起点点水花,一只只“水鬼”接连不断地跳进水里,“噗嗵!”“噗嗵!”响个不停。这时我感觉母亲不像是做粥,而是在表演。等“水鬼”煮熟了,母亲放上调味料,就可食用。这种粥现在看来很一般,但对当时饥肠辘辘的我们来说,那是可口的美食。

粉沙粥

粉沙粥是我最喜欢吃的粥。煮粥之前先把米炒熟,磨成粉沙样,待用。煮粥时,我负责烧火,我先水煮开,母亲把粉沙均匀地洒在锅里,边洒边搅拌,母亲娴熟地搅拌着,告诉我要这时候的火不能太猛,火势要均匀,不然很容易煮糊,搅拌也要均匀,不然粉沙容易“扎堆”。 滚了一会儿,母亲放了点炒熟了的花生末进去,浓浓的花生香味,引得我垂涎欲滴,只想粉沙粥快点做好,我一吃为快。

粉沙粥跟现在市面上卖的米糊有点接近,但口感比米糊好,香香的,沙沙爽爽的,不粘不腻,口感特好。我特别喜欢吃甜的粉沙粥,它又香又甜,那时我吃这个粥,起码要吃三大碗。

镬边粥

母亲先用粳米粉开成浆,放一边待用,然后煮汤,等汤滚开了,就在汤边浇粉浆,浇完浆,看浆差不多熟了,就铲到锅里,再煮一下,汤开了,放味料,镬边粥做好了。

这种做法简单快捷,但很容易因水少而造成粥太稠。

母亲做的镬边粥很好吃,不稀也不稠,做咸的镬边粥就放点葱花,色味俱全。

因为做法比较简单,年少时的大弟就曾经偷偷煮了一次。

那天,我们都外出干活了,在家只有两个弟弟。也许是肚子太饿了,大弟见母亲煮的镬边粥好吃,且容易做,就想试试自己的手艺。他煮了一大锅镬边粥,因不懂放多少水,结果粥是浓浓稠稠的,一片混沌。他自己皱着眉头勉强吃了两碗,看到锅里还有很多粥,他发愁了。为了推销自己的.作品,他连哄带吓,叫当时只有四、五岁的小弟吃。小弟很听话,哥哥叫他吃,他就老实地吃,吃了三碗,吃到他的肚子圆鼓鼓的。母亲回家后看到这情况,把大弟训斥了一番,她说:“给他吃那么多,你想撑死弟弟啊?”大弟自知理亏,不敢吭声。母亲说,不能浪费粮食,于是,母亲、我和妹妹每人吃了两碗,总算把那锅稠稠的镬边粥吃完。自此以后,大弟再也没有煮过镬边粥了。

豆角圆仔

做这种美食,需要的时间稍微长点。母亲先将水煮沸腾后加入籼米粉,加入少量盐巴,用慢火将水和粉搅和均匀,等水粉混合后起锅,双手用阴力搓,搓至粉团有韧性为止。母亲叫我跟着学搓粉,但我不会用阴力,搓的粉没有什么韧性。粉团准备好了,我们就搓“圆仔”:在手心沾些许油,将粉团拧成小块后,搓成手指长度的大小的细条银针粉(或者把揉好的粉搓成一条条辫子,把鞭子切成一粒粒的,再把一粒粒的粉搓成跟豆角段大小差不多的、两头尖尖的银针粉),再将搓好的银针粉放入锅中,用大火蒸煮15――20分钟;跟着将豆角洗净,切成手指长度的大小。这时食材全准备好了,就开始炒。在锅里下油,加入适量的蒜头,爆香后,倒入豆角翻炒,加入适量清水、盐、糖,翻炒均匀,再用油爆香葱段,再将蒸好的银针粉倒入同炒,加几片红辣椒就更好,白的的粉条,绿色的豆角,红色的辣椒,这样,一盆色香味俱全的豆角圆仔就出现在眼前了。

我很喜欢帮妈妈搓“圆仔”,因为一边搓一边可以听母亲讲故事。母亲很少讲东家长西家短,多数是讲外公外婆的故事,讲童话故事,讲《西游记》等故事,我总是百听不厌的。

母亲做的“豆角圆仔”,味道很香,吃起来很有嚼头的。这种粉跟现在市场上卖的“银针粉”有所不同,现在市场上卖的是用面粉做的,很软,没有嚼头。

夏日天气很热,到下午两三点钟,太阳还很毒,我总是捧着母亲做的粥或粉,走到村前的榕树下乘凉,附近的几户人家也捧着自己家做的粥粉来到树下乘凉。高大粗壮、绿叶婆娑的榕树像一把大伞,挡住了烈日的曝晒,让人感到很阴凉;树下有半亩方塘,清波粼粼,不时吹来阵阵凉风,使人精神振作;偷得浮生半时闲,我们一边乘凉一边聊天,尽情享受这农忙中片刻的休憩。等粥凉了,我们尽情品尝家人做的美食,你分一点给我,我分一点给你,互相品尝各家的美食,互相评论各家美食的味道,好不热闹。每到这时,他们都赞我母亲煮的粥色香味俱全。此时的榕树下,欢声笑语,人们的欢笑声伴着粥香随风飘向远方。

我把他们的赞语反馈给母亲,母亲开心地笑了,笑得合不拢嘴。

母亲做的棉鞋散文 第3篇

一、我与地坛——以地坛载情, 以景应人, 再现不公遭际

《我与地坛》第一章很平实地交待了地坛, 它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作者家离地坛很近, 历史沧桑的地坛等待了作者四百年, 它应时应景应情地出现在作者忽然不幸残废了双腿之后的某一天, 最狂妄的年龄、最多梦的季节, 怎么就一下子跌入了黑暗呢?病痛曾残酷地折磨着他, 夺去了他青春岁月里的一切欢乐和幸福, 从此, 十五年不间断, 朝去晚归, 在这座古园, 他思考了许多问题, “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为什么要写作?”这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他脆弱的心。但在春春夏夏秋秋冬冬的归去来兮中, 地坛也等待着这样一个必然要到来的到来。在茫茫地坛的每一棵树下, 都有他来来回回的车辙印记;在漫漫地坛的每一个时辰里, 都有他深深浅浅的阅读与思考;在蒙蒙地坛的每一寸天空里, 都有他反反复复的冥想与彻悟。这片地坛的春夏秋冬、荣枯兴衰都已经深深嵌入了作者的内心, 地坛里的残景败物、雨燕昆虫、朝阳落日都帮助作者终于弄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孩子, 不应明白这样的深奥生命哲学。可在忽然就没有了双腿后的日子, 在这座空大的老地坛里, 他必须得明白生命的意义以及活着的价值。活着, 总得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即使身处黑暗, 也得从黑暗里寻得光明。他重新解读生命, 解读世界, 建构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这个意义上讲, 是地坛拯救了他, 赋予了他思想。

文章的首章既是抒情的又是记实的, 为母亲的出场做了厚长的铺垫。这样的场景, 这样的儿子, 这样的生活, 一个母亲怎样应对这一切呢?

二、“我与母亲”——以地坛承悔, 睹物思母, 表达由衷的忏悔之情

《我与地坛》第二章的首段写道, “现在我才想到, 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 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文章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母亲”, 在荒漠般的地坛中因为有了“母亲”这个最主要的人物, 地坛一下子就有了生机, 它成了一对母与子每天必去的地方——儿子去地坛是母亲为其准备并帮助他去地坛的, 而母亲去地坛则是为寻找儿子才去的, 他车辙所到之处必是母亲脚迹所至。他写道:“曾有过好多回, 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 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让我发觉, 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 她就悄悄地转身回去, 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这样的寻找又不能让儿子看见, 其实儿子已经看见——作者饱含深情地写道:“她视力不好, 端着眼睛像寻找海上的一条船, 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 等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 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这样的寻找不是一次两次, 十五年里, 那是多少回呀?“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决意不喊她”, 而母亲“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 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 知道我要是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 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是啊, 那个时候, 作者正值青春, 身体截瘫, 脾气坏到极点,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 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不敢问, 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知道得给我一段独处的时间, 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 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 活着就得找到一条路。她的儿子也一样, 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但在这个多灾多难的事实面前, 这条路呢, 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得到。那个时候作者年少不经事, 许多事情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 而这一不成熟的过往与忽略就是作者日后一直深深忏悔的症结所在。那么, 想想, 这样一个母亲, 注定了她是活得最苦、最痛的母亲。没有谁能替她着想, 没有谁能理解她内心的疼痛, 而她则要理解苦难, 理解儿子, 理解上帝加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悲剧, 那么她得多么强大啊!

三、“我与命运”——拼搏不止, 奋斗不息, 谱写生命的壮歌

当读了作者的其他作品后, 会对他的生命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而他生命观的形成就是在“地坛”里, 他最脆弱的时候也是在“地坛”里, 他母亲对他呵护、疼爱、无能为力及种种难以言表的痛苦与纠结都集中在“地坛”这个情景背景之下, “地坛”贯穿着他的一生, 对母亲的爱与忏悔也是他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人生百善孝为先, 他因自己的特殊原因, 未能给母亲尽孝, 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一直疼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

在偌大的地坛里, 当把一切都弄明白了的时候, 他释然了。他不再悲观, 不再厌世, 从从容容地在生命的征程中拼搏不止, 奋斗不息。他身后那一道道车辙, 是他生命之途的曲折轨迹;他轮椅的那一声声轴声, 是他生命之歌的激昂旋律。他在不平坦的人生旅途中谱写了一曲不屈之歌。在地坛的春夏秋冬里, 当把一切都弄明白了的时候, 他找到了坚强的理由——对一切顺心与不顺心的事情都要坚持爱的态度, 以母亲的仁爱、宽容为做事榜样, “爱”也成了他在这个世上唯一的宗教与追求。他爱母亲, 爱朋友, 爱别人, 爱经历过的一切, 爱世间一切真善美, 因为这样的大爱, 他在病危之际还做出决定把自己尚且完好的肝脏、角膜都移植给了他人, 让别人健康地活着。这于他也是一种幸福, 也让他的爱达到了生命的极限。这使他的人生轨迹不仅迈上了文学的高峰, 还让他“攀登上了人之道德的高坡, 成为了爱人超己的生命典范”。

综观课文, 对母亲着笔不算多, 但作者通过对母亲的回忆, 简笔勾勒出了母亲对自己的呵护、谨慎、疼爱、宽容、体谅的言行与痛苦煎熬、惊恐不安、无力回天的痛苦内心。依恋、爱恋、思恋、忏悔之情跃然纸上, 因为有了第一章的自然铺垫, 第二章的忏悔之情就水到渠成, 文章字字是悔, 句句是泪, 真情震撼人心。如此肝肠撕裂般的忏悔之作, 让他的母亲永生, 更让这个优秀的儿子永生。可以说, 《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是一位至情至爱的儿子唱给母亲的一曲催人泪下的忏悔之歌。

摘要:《我与地坛》课文 (节选) 部分, 作者通过平实的叙述以及对地坛和母亲的真情回忆, 表现出了一位苦难母亲对身残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牵挂、呵护疼爱、宽容体谅, 同时也反映了她对儿子不公命运无力回天的痛苦内心, 而作者自己年少不经事, 许多事情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 一味地倔强, 这一不成熟的做法让作者忏悔终生, 文章絮絮道来, 催人泪下。

关键词:散文《我与地坛》,以坛载情,忏悔之情

参考文献

[1]邓孟红.基于“云服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上优质资源建设初探.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 (5) .

母亲做棉鞋 第4篇

我们不怪母亲,因为除了这一点,她对我们的爱真的无微不至。但由于这个缺陷,她总是偷偷流泪,抱着我们哽咽:“孩子,对不起。”可是,这怎么能是母亲的错呢?谁希望自己生下来就高度近视?母亲的内疚加重了我们的委屈,特别是弟弟,他怒火冲天,朝向我们显摆棉鞋的那些孩子挥起了拳头,踢起了脚。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一群家长围到我们家来,对母亲七嘴八舌说着十分难听的话。母亲一个劲地道歉,等那些人好不容易走了,她抱住我们,说:“我也能做出好看的棉鞋,你们相信妈妈吗?”我们疑惑地看看母亲,然后郑重地点头。

我们的屋后是一座山,房子紧靠山岩,拐角的地方有稍大一块空地。母亲带着我们刨了几天,把空地刨大一些。然后,她带着父亲去了外婆家,和外婆一起四处找破衣服,黄昏时和父亲挑回来四箩筐破烂衣服、床单被套之类的布料。第二天,熬好一大锅米汤,母亲带着我们悄悄在屋后的那块空地上“打备垫”。所谓“打备垫”,就是把布料一块一块用米汤粘起来,粘成房门那么大,晒干后剪成鞋底大小的一块块垒起来一针针扎紧做鞋底,即“千层底”。母亲之所以要躲起来做这些,因为她的眼睛太过近视,粘布料时眼睛都要贴到布料上了,她担心别人看到而嘲笑,引得我们更难堪。

“备垫”粘好后,我们把它一块块抬到外面去晒。几天后,母亲开始躲在屋后做棉鞋。那时天已寒冷,她又舍不得生火,手冻得肿烂流脓,她却不愿休息一下。由于看不清别人是如何做的,母亲只能揣摩着摸索。一个鞋样子做了很久,废掉多双才渐渐成型。母亲说第一双要做给自己,因为第一双肯定最不好看。我们像怀揣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每天憧憬着穿着母亲做的新棉鞋。

不知道母亲熬了多久,她终于做出了第一双棉鞋。我们接过来,捧在手心,细细地看,然后异口同声:“妈,很漂亮呢!”是非常漂亮,火红的面子,秀了几朵金黄的蜡梅。母亲开心地笑,说:“好,接下来几双应该就可以做得快一些了,我要给你们做得更漂亮。”

那年元旦,我们全家齐刷刷都穿上了崭新的棉鞋。村里人都十分惊讶,因为我们的棉鞋,实在是太漂亮了。叔婶大妈们还忍不住摸了摸,说:“针脚密而匀,绣花漂亮,鞋底紧厚,棉花厚实,里面空绰,好穿、好看、耐穿,还特别暖和,是最好的棉鞋!”我们笑,伸出脚,左看看,右看看,大声说:“我妈做的!”

那几双棉鞋让多年的委屈被冲走,再没有人嘲笑母亲,大家对她充满敬佩。我们很是自豪,像爱护宝贝一样爱护着这来之不易又弥足珍贵的棉鞋。母亲说:“想让自己扬眉吐气,唯一的办法就是默默努力,做出最好的给别人看!”母亲的棉鞋,我们记忆深刻;她的这句话,我们更是刻骨铭心,受益终生。

母亲做的肉饺粑散文 第5篇

“明日插完秧,称点肉做一餐肉饺粑来洽(吃)。”当烈日下为期近半个月的“双抢”接近尾声,母亲把最诱人的计划在饭桌上说了出来。此时,村前沿河两岸一块块阡陌纵横的水田又重新披上了浅浅的嫩绿,取代了不久前还沉甸甸的稻浪金黄。

从量米浸米捣粉,到和浆剁肉包馅蒸煮,要吃上肉饺粑,在我看来也是一件浩大的复杂工程。好在臼屋就在我家附近,而且我的积极性也很高,当母亲把头一天晚上按比例掺和好的糯米和粘米从木桶里捞出来,装进竹器滗干水,我已经把臼屋的地板打扫干净,甚至跪着将埋置地板下的石臼里的灰尘掏了出来。

尽管如此,当母亲端着米走进臼屋,她还是要用湿抹布在石臼里擦拭几遍,并要我双手抬起捣棰上方的方木,以便她把棰底的钢齿擦得银亮。之后,母亲把簸箕团箕米粉筛子放置石臼旁边,把米倒入石臼里。

我和母亲扶着高大的青石柱,脚踩方木板,随着木销子在石柱槽子里扭转摩擦发出的“嘎吱嘎吱”声,长长的方木一次次仰起头,带着捣棰像公鸡啄米朝石臼砸去。有时我用力过猛,臼里的白米粉像浪花飞溅,母亲就会把我赶下来:“冤,不要你捣,去外面耍。”

臼屋外的蜻蜓和苦楝树上的蝉声似乎已引不起我多大的兴趣,每隔一阵,我跑进去问一下母亲:“怎么还没捣好?”“快了快了,再去耍一下。”三番五次,母亲用同一句话来打发我的`不满和失落。

终于看到母亲从石臼边筛完米粉站起身,我的心顿时变得轻松起来,自告奋勇帮着母亲收拾物件拿竹器关臼屋门。可回到家里后,围着灶台又是漫长的煎熬和等待。

当大碗里的青葱肉馅一点点减少,当团箕里一个个鼓鼓的肉饺粑渐渐增多,当铁锅里沸腾的水汽散出了丝丝肉香,当母亲用饭碗装了一个白花花的肉饺粑来到神台前恭敬地举过头顶,我渴望的时刻终于一步步近了,近了。

怀念母亲做的煎饼味道散文 第6篇

昨日,中午做饭时发现没有了吃的,我对儿子说,我给你做几个煎饼吃吧!

儿子说好久没吃到煎饼了,想起当时在老家时奶奶做的煎饼的味道了,爸爸你快点做吧,我都饿晕了!

脑子里依稀还记得母亲当年做煎饼的情形,准备面粉,加水,和成糊状,加了2个鸡蛋,加点碎葱花和盐,做煎饼的”战斗’打响了。

有些事情看似很简单,但要是真正做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好久不做,手生了,第一个煎饼,放的油太多,火也有点大,结果,上面没有熟,下面已经糊锅了,等手忙脚乱的翻过来,已经不是饼的样子了。

儿子在旁边说我笨,我做不好,还给自己找理由,说是第一个往往就是这样,锅凉,下一个就好了。儿子说奶奶不是这样做的.,我也冒火了,说道:‘奶奶做得煎饼好吃不假,我也喜欢吃,现在你去吃奶奶做的煎饼还能吃上吗?’儿子‘切’了一声离开了厨房。

母亲前年得了脑出血,现在不能自理,那还能做煎饼呀!

在老家,有二月二龙抬头吃煎饼的风俗。有句谚语流行很广泛:“二月二,刮大风,拾干柴,摊煎饼,闺女不来摊不成,闺女来了,嗤啦一个”!所以,这一天,出嫁了的闺女都有回娘家的,

那些年生活困难,煎饼自然就成了美味,闺女们来娘家,大多是想吃老妈亲手做的煎饼,因为那种味道,只有经过老妈的手,才能做出来。这其中,固然有亲情的因素在里面,习惯的味道也是另外一个原因。

前年,母亲住院时,外甥从广州赶来看母亲,有天早上吃早餐,我买的煎饼果子,外甥说这煎饼跟我姥姥做的煎饼味道差远了! 妹妹说:“那你让你姥姥起来给你做煎饼吧,我们也都想吃呢”!

妹妹的一句话,引得我们大家哄堂大笑,就连病床上的妈妈也笑了。妈妈笑着说:“我很想起来给你们做煎饼吃,你看我现在的样子,恐怕你们再也吃不上我做的煎饼了”!

母亲说完,所有人都不语了,病房内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了,妹妹的眼圈开始泛红,我们兄弟都去楼道里沉默的抽烟,母亲的话,刺痛了我们。

母亲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了,饮食起居都要靠父亲照顾,于是,我回老家的机会也渐渐多了起来。有次我问母亲,你想不想吃煎饼?

在母亲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做煎饼,尽管母亲说好吃,但我自己深深的知道,不如母亲做的好吃。

煎饼,你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几年来,我看到马路边的煎饼果子摊,就想到母亲在病房时说的那句话,心里的刺痛就会泛起,我发誓再也不吃煎饼了!

暖和的布棉鞋散文 第7篇

下午,单位的暖气发生故障,房间温度渐渐下降,脚也越来越凉,站起来走走,活动一下。猛地想起同事送我棉鞋垫,我垫上棉垫,松软,可脚还是凉冰冰的,不知怎么就想起小时候妈妈做的布棉鞋了。

小时候,那时的冬天很冷,小孩子们穿的都是布棉鞋,我也不例外。妈妈从姥姥那里学到了做针线活的手艺,无论做衣服还是鞋子,做工精细,针脚细密,简简单单,却又美观大方。

做一双鞋很不容易,不仅工序多,耗时也长,尽管我没做过一双鞋,妈妈做鞋的情景已经印在脑海里了,这样的情景就象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妈妈一般是先纳鞋底再做鞋帮。

说到鞋底不得不提到一种叫做袼褙(gēbèi)的东西。袼褙就是由一块块的布条或是碎布排列整齐后,用浆糊粘连起来,一层布,一层浆糊,一般三到五层,视布料的厚薄而定。布条是我们穿过的旧衣服,妈妈一件件拆开,浆洗平整。就这样,一层层地粘好,上下两个面是整块的布,这样颜色相同,便于统一裁剪。袼褙做好后,在太阳下晒透晒干,然后用报纸包好,平放于柜顶,随时拿出来就可以裁剪,很方便。这种袼褙,妈妈准备了两种,有鞋底专用的,稍厚;还有做鞋帮用的,稍薄。

做鞋底先要有鞋样。妈妈根据脚的大小,在纸上剪出大概的样子,再一点点修剪,直到满意为止,我们称这些鞋样是妈的“宝藏”。妈妈的“宝藏”藏在爸爸一本厚厚的教案里,那里面夹着一家人的鞋样,大的小的,每个鞋样都有名字,以便区分。记得那时候邻居经常到家里来找妈妈,借鞋样,妈妈总是热情地拿出“宝藏”,或是根据邻居的需要重新修剪好鞋样,送与她。

妈妈依鞋样从袼褙上剪下来,外沿再用白色的斜纹布圈边,一般三层为佳,后跟还要多加一层,增加厚度及耐磨性。紧接着就是纳鞋底了。我最喜欢看妈妈纳鞋底,先圈边,也就是围绕着边沿先要纳上两圈,然后再纳里面。正面表现出来的`是竖线,而背面则为横线,那时我很纳闷,觉得不可思议,我自己也试了试,根本不可能啊。问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看,你扎针的时候倾斜一点,效果不就有了吗?再试,果然,只是那时小,扎不了两针,手就疼了,现在想想,还真的挺有意思。只记得那时如果哪天穿了新鞋,就会专门踩在松软的土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个小小的、竖起来的坑坑点点,而这些只有自己才会留意,自我欣赏,心里别提多美了。

纳好的鞋底上面铺一层薄薄的棉花,棉花上再覆一层软软的布,这样的底子穿在脚上,松软暖和。

鞋底做好后,接下来就是做鞋帮了。鞋帮与鞋底的接合处要严丝合缝,不然就会发生皱褶,鞋就不美观。做鞋帮更复杂,要耐心,更要细心。在袼褙的外表面糊上一层条绒布面,一般都是黑色的。沿着鞋帮样子剪下来,在与鞋底交汇处也用白色或黑色的斜纹布沿上一圈。鞋里面还要加上一层棉花,挨着脚的还会再有一层薄薄的布,软软的,用针细细密密地缝在鞋帮里。最后把鞋帮缝到鞋底上,就大功告成了。缝,说起来很简单,其实比纳鞋底又厚了一层,针更不好扎透,记得妈妈那时用针尖在头皮上蹭蹭,说是就好扎了,我见到很多人都有这种习惯,我没试过,或许是有用的。

刚做好的鞋子并不合脚,脚尖处扁扁的,妈妈会用废旧的棉花略湿下水,再用一根棒子用力地把棉花挤到前面,这样的鞋子挺括,好看。第二天早上,一双精美、漂亮、合脚的鞋子便展现在眼前。那时候的棉鞋一般都是系鞋带的。钉好鞋眼,穿好鞋带,鞋子里面写上名字,妈妈就收起来,放好,等到脚上的旧鞋子穿坏了,才能换新鞋。

这么多的工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妈妈都心中有数,哪一样也不能少。妈妈做出来的鞋针脚细密,直的,弯的,针距均匀,鞋子挺括漂亮。如果哪一次鞋上得不周正,或是不合适,妈妈会拆掉重来。妈说,要做就要做好,穿在脚上多难看,不合脚是最主要的。这种自信、认真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让我受益终生。

直到现在,我还会时常想起时光里那个温馨的片断。晚上,姐弟三人在煤油灯下写作业,妈就在旁边纳鞋底,只听得线绳嗖嗖而过,犹如天籁,现在想想,那种声音好似就在耳边,那种情景好像就在眼前,原来难以忘怀的音符就是这么简单。

喜欢后来流传的一首歌《新鞋子旧鞋子》,歌词里唱道:“新鞋子还没有缝好以前,先别急忙着把旧鞋子脱,旧鞋子还没有穿破以前,先别急忙着把新鞋穿上,老先生老太太都这么说呀,从前的生活就是这么过,现在的孩子们不会过生活。”想那时还真是这样,歌词里既形象又说明了当时生活的困苦。记得我们穿的鞋子从来也没有说是坏得不能再穿了,经常是脚长长了,穿不进去了,就会换新鞋。而旧鞋子刷洗干净后送给别人。如今鞋子种类丰富多样,无论怎样,在我看来,最温暖的还是妈妈亲手做的布棉鞋。

白天穿的鞋里汗臭十足,湿漉漉的,夜晚妈妈把姐弟三人的鞋子挨个放在炉火旁,等早上再穿时,又是温暖如春。很是奇怪那时候看到小伙伴冻手冻脚,在我们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一双双布鞋里有妈妈的爱,让我们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长大些,看到别人穿了皮鞋,那时就想,皮鞋那么好看,一定舒服极了,以至于羡慕得不得了。等到工作了,穿上了皮鞋,才深深地感觉到,皮鞋远不如布鞋舒服,尤其是妈妈做的布鞋,既合脚,透气性还好。

如今,皮鞋再不是稀罕物,几乎人人都有几双,甚至搭配着衣服都有合适的颜色与款式,皮鞋能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手工的棉鞋早已落伍,而现在,妈妈已不再纳鞋底,连她自己也穿上了皮鞋、运动鞋。

老北京布鞋的兴起,让妈妈又燃起了新的欲望,家里的棉拖鞋全部换装,从市场上买来鞋底,鞋帮就用我们淘汰的昵子料的旧衣服改制,有厚度,既暖和而且轻便。

上一篇:江西省2018年保险高管考试试卷下一篇:工程erp系统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