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

2024-08-05

山东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精选11篇)

山东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 第1篇

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到20世纪初日本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但由于日本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同时日本更多地依靠军事手段来夺取殖民地、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样,带有浓厚封建性的垄断集团同军阀集团相互勾结,疯狂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帝国主义被称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日本天皇政府极力发展军国主义,制定了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征服朝鲜是征服中国的第一步。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910年日本又迫使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把俄国势力从中国东北排挤出去。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③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它们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山东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 第2篇

2.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3.汉朝时,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都是汉赋中的佳作。

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4.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5.词的句子长短不齐→到了宋代,城市繁荣

6.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关汉卿马致远

7.唐朝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和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

8.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扩大,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第10课书画和戏曲艺术

1.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2.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唐朝张旭怀素等

行书:苏轼

3.画①战国帛画

②顾恺之研究绘画理论,提出“以行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吴道子

③风俗画--代表作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山东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 第3篇

众所周知, 历史知识是学科能力的基础, 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就只是空中楼阁。新课程尽管反对知识本位观, 认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 但同样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新课程标准历史科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核目标之一是“调动和运用知识”, 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尽管采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实直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所占比重仍然很大, 其他即使是能力性的试题也渗透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从2008年新课程高考试题来看, 落实历史基础知识要抓好“四关”:历史时间关、阶段特征关、历史概念关、历史线索关。

一、历史时间关

时间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之一。历史学科的特点是时序性比较强, 落实时间关就是要学生牢固地掌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序性。在2008年新高考试题中, 没有出现单纯考历史时间的题目, 但强调时序的题目很多, 主要以以下几种形式出现:

例1:以具体时间形式出现。 (2008年宁夏文综卷第33题) 1960年, 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例2:以年代形式出现。 (2008年山东文综卷第14题)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例3:以阶段形式出现。 (2008年江苏历史卷第4题)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1) 民族融合的加强 (2) 丝绸之路的畅通 (3) 文化政策的开放 (4) 古代商帮的推动

A. (1) (2) (4) B. (2) (3) (4) C. (1) (2) (3) D. (1) (3) (4)

例4:考查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 (2008年广东历史卷第22题) 地名变更往往同当时的政治背景相关, 苏联历史上曾经发生下列地名变更: (%%%%) 。

(1) 彼得格勒→列宁格勒%%%%%% (2) 沙皇村→儿童村

(3) 勃列日涅夫→卡马河畔切尔内%% (4) 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

A. (2) (1) (4) (3) B. (2) (3) (4) (1) C. (1) (4) (2) (3) D. (1) (2) (3) (4)

对于以上问题, 只要我们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掌握牢固,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高中历史新教材是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跳跃性大, 对通史基础普遍薄弱的学生而言, 往往会出现时序颠倒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以历史时间为出发点掌握历史知识:对重点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一定要掌握甚至记牢, 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诞生、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等;对一些重大事件可掌握大概时间, 如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于十九世纪中期、戊戌变法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对历史时期如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等应清楚其起止时间;所有历史事件都要知道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

二、阶段特征关

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指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殊之处。落实阶段特征关就是把握历史阶段特征, 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 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和办法之一。掌握了历史阶段特征, 学生不仅可以正确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 还可以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新课程高考对考生宏观把握知识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 而这类问题是容易根据阶段特征进行分析解决的。2008年新高考试题中的一些问题, 解决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当时的时代特征。

例5: (2008年海南历史卷第15题) 19世纪30年代, 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 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 那么, “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

A.垄断贸易的要求%%B.商品输出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D.资本输出的要求

例6: (2008年山东文综第13题)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 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 减少税收, 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以上两题, 只要掌握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70年代的阶段特征, 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高中新教材“模块-专题”的编排方式难以使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在教学过程中, 要对中外历史重要阶段的时代特征进行总结, 每个阶段注意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东西方重要的历史阶段主要有:公元前8—前3世纪;16世纪前后;17—18世纪;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50—70年代等。

三、历史概念关

历史概念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概括体现和本质认识。落实概念关就是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这是学好历史学科关键的一步。新课程高考注重对概念的考查, 仅2008年广东历史卷明确考查的历史概念近二十个, 占总分值的19%。新课程历史试题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有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两种。

例7: (2008年广东历史卷第15题)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这道题属于直接考查历史概念, 要求考生准确地掌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概念。

例8: (2008年山东文综卷第12题) 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这道题属于间接考查人文主义的概念。只要准确理解什么是人文主义, 它的核心是什么, 答案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出。

新课程历史教材涉及很多的历史概念, 平时教学要引导学生力求甚解、理解到位, 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代议制等。对于同类或相似、相近的概念要进行对比、辨析, 区分其异同, 以免彼此混淆, 从而提高学生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如必修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中的维新派、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及其思想主张, 学生很容易混淆, 在教学中应加以比较、区分。

四、历史线索关

落实历史线索关就是要引导学生理清历史线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008年新高考历史试题也要求考生有清晰的历史线索。

例9: (2008年广东历史卷第27题) 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 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 (1) 尊敬时期 (18世纪) , (2) 轻视时期 (1840—1905) , (3) 乐善好施时期 (1905—1937) , (4) 赞赏时期 (1937—1944) , (5) 清醒时期 (1944—1949) (6) 敌对时期 (1949—) 。

(3) 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 (4) 和第 (6) 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

此题要求考生对近代以来中美关系变化及其背景有明确的线索。

新课程教材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按照专题的形式编写, 跨度大跳跃性强, 容易给学生造成知识的混乱。因此要打破专题界限, 将分布在不同模块不同单元的有关知识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整合, 提炼成清晰的线索。这样可使学生避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干扰, 更容易掌握历史知识。例如儒家思想在教材中多处出现, 教学过程中可把春秋、战国、西汉、宋明、明末清初、维新变法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内容进行整合, 系统地分析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 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再如,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这一内容可引导学生总结“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十九世纪末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萎缩”等阶段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 可使学生清晰地掌握民族工业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 落实基础知识不仅是新课标历史学科的要求, 而且是迎战新课程高考的需要, 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新课程的基础性原则, 引导学生准确、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当然, 强调基础知识的落实, 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而是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达到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摘要:落实基础知识, 是培养历史学科能力的基础, 也是新课标历史学科的教学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抓好历史时间关、阶段特征关、历史概念关、历史线索关, 引导学生准确、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 以适应新课程高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基础知识,四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黄牧航.在两大历史课程观下的辉映下——2008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评析[J].中学历史教学, 2008, (7) .

山东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 第4篇

第一,必修部分不再设置三科综合的大题,而是每科分别设置两道试题,历史部分第28题20分,第29题16分,每道大题分别设置三个小问题;

第二,选做题结构简单,设问简洁,在2011年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试题探索创新的基础上,第37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采用了历史短文的考查方式,可以说是稳中求实、稳中有新。

总体特点

1.突出主干基础知识,秉持精炼严谨的原则。

选择题考查了百家争鸣、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印刷术与教育,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启蒙思想和宗教改革对美国文化的影响、运用整体史观(全球史观)分析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等知识点;非选择题第28题考查了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及其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的关系,第29题考查了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上述考点均是课标和考纲规定的主干内容和基础知识。选择题也是如此。

材料选择做到了精炼、严谨。如选择题第9、10、11、15、16题的材料均选自经典史学著作,材料表述严谨,信息指向明确。考虑到试卷结构的变化和阅读量的增加不利于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非选择题的材料做了精心、细致的选择和加工。

2.试题强调学科思维能力,彰显历史学科的特色。

山东是新课改的排头兵,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山东试题一直重视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得山东的高考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导向性。

如第1题法家思想题,题干包含着战国、注重实践、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等信息,符合法家倡导改革、重农抑商和推行愚民政策的主张,着重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既要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又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再如,第28题,试题给考生的是全新的信息,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做出综合的描述和正确的阐释,在探究推理中得出正确结论。第(1)小题要求考生回答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第(3)小题探讨严复“自强”主张在当时中国未能实现的客观原因,答案在教材中都没有明确的表述,需要考生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模块的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和概括,对鸦片战争以后到19世纪末的中国近代历史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才能作答。又如,第29题(1)、(2),考查了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3)则要求考生以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关系的理论为视角认识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模式,考查了考生从不同的视角,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由分到合,由史实到理论,由知识理解到知识运用再到问题探讨,全面考查了考生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基本特征的掌握程度,进而考查了考生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种经济运行模式实质的认识。

另外,今年山东试题还体现了运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如第13、14题体现了革命史观;第15题体现了现代化史观;第16题体现了全球化史观;第28题则体现了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其中第(1)(3)小题涉及近代民主革命,第(2)小题涉及政治民主化;第29题考查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现代化模式。这些都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

3.命题立意关注现实,突出考查史学素养和主流价值观。

鉴古知今是史学的主要功能之一,通过历史考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和人生、关注社会和世界,是高考命题的意图之一。如选择题第13题通过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的比较,理解动员群众推进革命或改革的重要性;第14题结合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认识两大阵营截然对立时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成为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第16题以欧洲的“双元革命”的世界意义命题,迎合了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科技强国的时代主题。第29题苏联和美国的经济模式题,看似考世界的经济调整,实则是引发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进行现实的思考。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阶段,不继续改革就有可能葬送改革的成果,通过反思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的得与失,引导人们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念;选做题第37题通过对“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取和平”的分析,认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深刻意义。

山东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 第5篇

中国教育报-05-31记者 宋全政

本报讯(记者 宋全政)5月29日,山东省政府召开全省高校招生考风考纪暨防治非典工作电视会议,要求坚持一手抓防非典,一手抓防舞弊,确保今年高校招生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会议提出,要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完善工作预案,搞好模拟演练,全省30日之前都要完成高考防治非典实战演习。考试期间,要科学设置考场,严格考场管理,切实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山东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 第6篇

历史:四个利用 事半功倍

一、利用好考纲。

将考纲上的每一个知识点真正掌握,并且强化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二、利用好课堂。

现在,各个学校基本上处在二轮复习的最后阶段。相信你的历史老师一定是在将三本必修、两本选修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帮助你构建专题知识板块,形成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综合规律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这就要求同学们利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

三、利用好习题。

1.历史学科解题方法

(1)选择题:选择题共有11题,每小题4分。首先搞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再分别审视每一个选项,确定其中的最佳选项。往往有三类选择题比较难:①多选性质的选择题,这就要求考生回顾基础知识,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取舍。②逆向思维选择题,这一类选择题增加了难度系数,干扰考生的正常思维。因此,先把题干做正向思维处理,用排除法排除符合正向思维的选项,最后把选中的选项与题干相联系,做到万无一失。③带有材料性质的选择题,如文字材料或者图片材料等,这就需要考生先把材料读懂,然后从文字或图片材料中尽可能多地提取有效信息,不宜与所学的知识结合得太多,最后从四个选项中选择出最佳选项。

(2)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2题,尤其是第12题,题目的特点是分值高(40分)、时间跨度大、覆盖的主干知识多。答题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审题,搞清楚题目究竟问什么、共有几次设问。二、提取有效信息。至少要阅读三遍文字材料或者图片等,从中提取大量的有效信息。三、根据题目所设的时间范围,回忆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提取相关的知识。四、整理答案条理化。尽量做到条理清楚,相关的知识点不要疏漏,切忌答案的文字一大片。五、尽量使用历史语言。考生在文字表达上写了很多,但是缺乏历史高度,应尽量说清楚历史事件的性质及主要影响。

2.例题分析

例1、2009高考题第12题关于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此为话题,从汉唐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二战后的英国、苏联再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围绕民生问题的一系列举措,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使考生认识到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不注重民生,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这道题虽然设问有六问,但是,仔细审题后不难发现,前五问基本上考查的是与民生这一话题相关的古今中外的基础知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而新教材无一例外将中外历史编到了一起,这有利于将中国史放到世界史的背景中考查,使学生建立新的历史观。

四、利用好时间。建议同学们原则上将把握性比较大的学科排放在第一答题顺序上,每个学科用时45分钟,剩余15分钟用于涂卡和检查。

重点中学老师指点高考历史复习

把中国史置于世界史的大背景

吴红渠(杭州学军中学)

目前的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努力使这些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能够按照各种不同的体系重新组合整理。比如,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是按照专题史的方式进行的,即按照教材必修一政治史、必修二经济史,必修三文化史来复习的,那么第二轮就可以按照通史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按照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中国,或者古代世界,近代世界,现代世界这样的方式来整合历史基础知识。同时,要注意把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来进行思考。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每一个专题前的导语和每一节前面的课前提示。这两部分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材所涉及的历史阶段特征和主要内容。比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16世纪前后的西方世界等,考生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进行概括归纳其历史特征。

考生特别要注意新课改以来常用的史学观点,比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从不同史观出发,得出的历史结论就有了很大的区别。我们考生要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这些观点去解读历史基础知识。比如在近几年的试题中,我们往往会遇到类似这样的提问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出发,请你谈谈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等。

为什么答题时答不好,得不到高分?问题在于答题不够科学、不够规范。所以要加强规范:审题要规范、答题要规范。非选择题,审题要先审设问再读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按照设问的程序作答。一般来说,设问是层层深入的,可以引领你的思路,跳跃作答容易出错。答题时要做到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段落化 指所需要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①②③之类序号分隔,使要点突出,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整齐洁净。书写字体要大小适中,防止过小或过大。网上阅卷特点,要求考生一定要将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上,以避免可能的丢分。

网上阅卷信度高,速度快,故规范答题是获得高分的关键。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多个角度来回答)。明显的角度较易确定,碰到隐含的角度时要根据平时分析问题的思路发散思维来确定。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到2个要点,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史论结合,利用历史学科语言,避免文学化语言。一般情况下,一个要点最多用2至3句话表述即可(同一个方面不要用很多的语言来阐述)。

强化审题技巧,加强答题规范

朱世光(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高考题目比较灵活,设问的角度往往比较新,出乎一般人所料,一不小心会掉入其设计的陷阱。因而平时要加强审题技巧与能力的训练。(1)注意设问角度(有依据材料的,有依据所学知识的,有结合二者的。)(2)注意设问层次(有概括、评析、归纳之分,一般概括评析要求答本质与规律,归纳的要求答现象与信息。)(3)注意隐藏的提示点即题眼。(可能出现在题干之中,出典之中,时间之中,图片之中等。)(4)注意题目规律(一般一组材料题目绕一个中心问题来展开,一段材料或佐证或驳斥中心问题。一般问题设问有三个层次:第一层设问要求归纳历史信息,第二层设问分析理解原因本质,第三层设问由此形成什么启迪和感悟)

答题环节尤其重要,你的所有思考过程最后要通过答题呈现给阅卷老师,因而更要注意规范合理。(1)采分采点答题,。看该题分值确定你答题层次 (一般2分需一个的分点,4分需两个得分点等)不能随意,尤其是高考卷比较科学,更有规律可循。(2)答题条理化:序号化,段落化,让人一目了然。(3) 答题专业化:需要用专业的历史语言,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4)答案组织关键化:关键句要放在前面,以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

切记:二轮复习别抓了专题丢了课本,课本才是高考之本。

二轮复习别抓了专题丢了课本

陈志文(杭州长河高级中学)

20历史考试大纲与2009年相比,从考核内容看,基本没有变化,只有一个地方略有调整。即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目中1840年至 19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改为1840年至1900年列强侵略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更加侧重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深刻内涵。个别地方的顺序有简单变化,从考试卷和参考试卷的形式来看也没有太大变化,试卷形式与结构应该跟去年相同。从能力要求来看,考核目标与要求完全一致,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把握,重视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为载体,考查考生提取试题信息、史料运用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强调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建议在最后阶段复习注意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知识。以《考试说明》与《指导意见》为准则全面梳理考点。《考试大纲》中有哪些考点;每个考点的要求属于哪个层次;如何运用这些考点等。以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为指导、以通史为线索、以专题为框架对必修和选修1A有关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概括阶段特征,分析发展规律。

2.强化处理史料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和训练,设置新情境新材料,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既要理清史实有效与教材衔接,又要提高学生对史料解读的运用能力,要坚持论从史出。

3.适当关注浙江省历史进程。如必修模块中近代浙江的被动开放和现代浙江的自主开放;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等。

4. 关注现实生活和时政热点,加强考生人文素养。

高考历史复习的重点 第7篇

A、德国的崛起

1、第一次崛起:

(1)、1871年,结束了分裂割据状态,打败了欧洲两大传统强国法国和奥地利,完成了国家统一,成为欧洲的新兴强国。

(2)、19世纪末,德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

(3)、一战前,组建了以它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并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

(1)、国家实现了统一,有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在统一的过程中,得到了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以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经济的起飞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资源。

(3)、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重视科技和教育等。

2、第二次崛起:

(1)、20世纪代,经济复苏,并重新成为政治、经济大国。

(2)、30年代,为解决经济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疯狂扩张,最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势力达到了鼎盛。

原因:

(1)、利用美国等国的经济援助,20年代经济复苏。

(2)、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内镇压,对外疯狂扩张,势力急剧膨胀。

3、第三次崛起:

(1)、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

(2)、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德国再度成为欧洲大国。

原因:

(1)、战后实行民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为经济的发展奠定政治基础。

(2)、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经济非军事化)。

(3)、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5)两德统一,综合实力逐步提高。

B、日本的崛起

1、第一次崛起:

(1)、明治维新后,成为亚洲新兴强国,打败中国。

(2)、一战中力量逐步增强,独霸中国。

(3)、30年代,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疯狂扩张,最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势力达到了鼎盛。

原因:

(1)、明治维新使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善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3)、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一战中大获其利。

(5)、在国家的扶植下,日本垄断组织建立并迅速发展。

(6)、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扩张,势力急剧膨胀。

2、第二次崛起: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想成为政治大国。

原因:

(1)、战后进行改革,清除了封建残余。

(2)、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3)、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5)、利用朝鲜战争美国的订货,经济迅速发展。

C、德国与日本崛起的共同原因

1、第一次崛起的共同原因

(1)、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革新了生产关系。

(2)、通过战争方式打败强邻,强签不平等条约,获取巨额赔款,割地等特权,成为地区强国。

(3)、交叉运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4)、走军国主义道路,积极推行殖民侵略扩张政策。

2、第二次崛起的共同原因

(1)、推动政治改革,社会形势稳定。

(2)、实行非军事化。

(3)、美国的扶持。

(4)、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5)、劳动者素质高和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3、德日两国两度崛起的启示

(1)、侵略扩张道路最终必然失败。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德国和日本完全由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虽然带来了迅速的经济崛起,但缺乏民主自由传统导致这两个国家出现了法西斯政权,它们所选择的通过对外侵略实现大国梦想的道路不仅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灾难,而且也在同时毁灭了自己的国家。

山东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 第8篇

从2009年起,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参考答案出现一种全新的形式,以2009年第34题的第(2)问为例:

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利的转换给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略)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问题(2):按照康德拉捷夫周期表的提示,叙述“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

该题的参考答案是:

史实方面:

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关联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答案2:仅运用边缘性知识进行回答。

组织方面:

类型1:组织形成结构,语句连贯通顺。

类型2:语句连贯通顺。

类型3:部分列举,只进行简单组织。

从以上参考答案可见试卷的两大新变化:其一,评价既从“史实方面”提出要求,也从“组织方面”提出要求:其二,史实要求方面提出了“核心知识”“边缘知识”和“其他知识”的概念。

从2009年开始,上海高考历史试卷评分标准将试题的参考答案区分为“核心知识”“边缘知识”和“其他知识”三部分。核心知识以“答案1”表述,是与问题关联度较大的知识;边缘知识以“答案2”表述,是与问题关联度不大的知识;其他知识则以“其他答案”表述,是与问题没有关联度的知识。

2011年的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选择题又出现了一个新变化,3分选择题首次出现。以第32题为例: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三分选择题的出现,反映的实质是PISA评价方式向历史全卷渗透,套用前文所述,运用核心知识回答或回答核心问题的得3分,运用边缘知识回答或回答边缘问题的得1分,运用无关知识回答或回答的与问题无关的得0分。

二、教学建议

在当评价模式发生变化,核心知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字组织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们的历史教学理应发生相应变化。

1. 核心知识因历史观的变化而变化

自上海二期课改教材推行以来,其核心史观实质上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发展史观或社会形态史观逐渐让位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因此,教材中的核心知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期教材中的许多重点内容已风光不再,甚至不再出现于教材,而跟现代化、文明的进步、世界由分散向整体演变相关的许多重要史实已经悄然成为教材的核心知识。以工业革命为例,上海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教材在貌似接近的表述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变化。现行教材淡化了社会形态和社会主要矛盾,主要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即现代化)、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文明史)、商品和市场推动分散的国家向整体的世界演进(整体史)等角度重新加以诠释。

2009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34题(康德拉捷夫曲线题)和2011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39题(工业时代题)均是从新的角度组织材料,要求用新的史观进行分析。2011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39题的参考答案将“抽象视角,如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作为答案1 (即最高层次)中的要求,更是直白地要求考生从世界由分散向整体演变的角度来组织答案。

类似的变化甚至出现在教材的中国古代史章节中,以春秋战国史为例,现行教材完全淡化该时期的社会性质变化(一期教材特别强调的奴隶社会的崩溃和封建制度的确立),转而将社会转型定位于从王国向帝国、从封邦建国向中央集权、从列国纷争到大一统的转型等。在这种变化的背景下,以往教材体系的重点——孔子思想中的教育思想、商鞅变法中有关封建制度的确立等已经无法纳入新的教材体系,更不用说成为核心知识了。

2. 核心知识因问题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中根据史学理论的变化而适时地调整教学重点,这只是教学调整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面对的问题,提炼或选择核心知识。

以前文所引2009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34题第(2)问为例,该题的问题是:按照康德拉捷夫周期表的提示,叙述“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中,核心是“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因此,“英国世纪”是如何形成就不包含在该问题之中,叙述的起点就只能是从“英国世纪”确立(甚至是“英国世纪”开始向“美国世纪”转换),叙述的终点也只需要说到“美国世纪”确立而不再需要谈及确立之后的情况。如果问题改变成分别叙述“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确立的历史进程,英国由弱而强、由强而霸的过程则都成为核心知识。

当材料大规模引进历史教学的各环节成为常态,引导学生提取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或核心知识,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要求。以前文所引2011年第32题为例,该材料引自查理一世遭审判时的辩护词(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和首席法官布拉德肖的论证词(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为了设问的需要,试题直接指明这两段对话出现在“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从材料中可以提炼出由议会(实质上是由议会组织的特别法庭)在审判国王,而国王却以权力来自上帝为由进行辩护并进而质疑审判的合法性,由此可以得出C选项(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和B选项(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都是正确的,但该题的情境,如果只能读出B、C两选项的意境,只能说明认识停留在表面,只有深入思考,才能得出更高一层认识——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因为查理一世所持有的观点是自己的权力来自上帝的托付,这正是君权神授的反映,而主审法官秉持的却是权力契约观点(以人民与国王间的契约为依据,既然国王已解除这份契约,那人民自然也可以解除这份契约),是“主权在民”的实践。因此,议会与国王的矛盾、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背后都反映了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将“核心知识”和“边缘知识”稍加迁移即成为层次差异,在学习中掌握核心知识,迁移至考试中就变成追求最高层次。学习中的“边缘知识”迁移到考试中就成了退而求其次——当最高层次无法实现时,也不拒绝残酷的现实(稍低层次)。以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选择题第21题为例:

有网友发帖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很明显,本题B选项(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和D选项(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都是不错的,但它们都只涉及问题的一个方面,一个仅涉及史实,一个仅涉及评价,而C选项却完整地将史实与评价两方面纳入其中,其反映出来的思维水平比B、D两项都要高一个层次。在这道题中,教师还可以尝试将D选项所反映的认识水平再作一种分类,因为这一项将科举制的产生时间与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错误都已经发现,这比只发现一处错误还是要高一个能力层次的。本题A选项是对这个网帖中的三方面错误视而不见,自然是最低的能力层次了。这样的题目极可能成为未来3分选择题的主要类型,因为它可以鉴别出应试者的思维层次。

山东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 第9篇

一、对山东文综卷历史材料题的分析

1.形式上变化较大。

今年的必做题,由往年的2个大题6个小问,变成了3个大题6个小问。今年的选做题,由往年的每题两问,变成了每题一问。题目总数的变化,让考生很不顺手。一问式题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答题难度。如第47题对商鞅变法的考查:“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这对习惯于两问式题目的考生来讲,是个不小的挑战。

2.模仿全国卷的痕迹很明显。

今年是山东高考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在考试大纲中,已明确提示向全国卷命题靠拢。这一点在试卷中体现得很明显。以材料题为例,第39题对四川广汉人民公社体制的变化的考查,只设计了一问“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这与往年全国卷一问式题目很相似。第40题材料二是对《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的摘目,形式上与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很相似。考前不少人预测,山东卷应该还会沿袭往年的出题样式。而今年考题向全国卷的靠拢,给考生带来了很多不适。

3.更加凸显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第38题中的第(1)题“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注重了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理解能力。第48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孙中山所答内容的认识”,强调了批判性历史思维的运用,考查了考生的历史认识能力。这一变化对在历史复习中侧重于背诵、不注重理解和应用的考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二、阅卷中出现的问题

1.答题不用关键词,不用历史术语。

高考阅卷时间紧、强度大、速度快,一道历史题八九秒就阅完,阅卷人很难仔细认真看每一个字。但是在眼睛扫描的过程中,关键词成为给分的一个基本依据。如第38题中的第(1)题的关键词是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瓦子、商品经济发展、僭越礼制、“存天理,灭人欲”、规范社会秩序;第(2)题的关键词是三教合一、面临佛教挑战、吸收佛教思想。

2.不注重审题,答非所问。

如第38题中的第(1)题“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设问与回答的重点是“联系”,但很多考生只答了“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没有把“联系”答出来。第47题“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第一问需要抓住“社会关系”和“变化”,第二问需要答出“关系”。很多考生回答第一问时不是回答社会关系的变化,而是回答商鞅变法前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很多考生回答第二问时,不是回答商鞅变法与社会关系变化的关系,而是回答商鞅变法的内容。

3.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

书写规范、卷面整齐的卷子,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这种卷子在阅卷人看来,容易找得分点,看着也顺心。今年山东历史卷有23.6万份,加上双评和三评卷,总计近50万份。一份写字认真、书面整洁的考卷,能体现出答该卷考生的态度是认真的,这种卷子比字迹潦草、无法辨识的卷子,起码要高1分的印象分。

4.没有预留检查时间。

在高考过程中,考生心态不可能是绝对平静的,再加上文综题目多,需要书写的内容也多,笔下误也就在所难免。但在关键词上有笔下误,易造成失分。在阅卷过程中,我搜集了以下笔下误:群(郡)县制、仿(坊)市界线(限)被打破、弗(佛)教、存天立(理)。还有一些属于常识性错误,如宋代王阳明的“存天理,灭人欲”;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鞅变法维护了旧贵族利益,不利于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还要避免在答题中出现与考题无关的语句。如:老师辛苦了,请高抬贵手,多给几分;我觉得不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了;补充什么材料呀,吃饱了撑的。

三、对备考的建议

1.必须精研考试大纲,把握细微变化,以此为依据进行备考。

2015年山东省考试大纲中说要向全国卷靠拢,很多人没在意,没有加强对以往全国卷试题的练习,结果在第39题和第47题上吃了大亏。

2.不能死记硬背,需理解、应用。

同学们应该减少背诵的时间,要注重理解和应用,着眼于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表达能力的培养。

3.不要迷信教辅资料,要做研究型考生。

在以往备考中,很多同學扮演着知识搬运工的角色,把教材、教辅的整合性知识直接拿起来就背诵,迷信某本教辅、某位专家、某地市题目的权威,自己对如何解题没有想法和见解,这对备考的制约很大。

4.要注重审题的准确性与答题的规范性,尽量避免非智力失分。

附:《2015年山东文综卷历史材料题评分细则》

38.(16分)

(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3分)【若只答出三项中的一项,得2分】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3分)【只要回答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和传统儒家伦理秩序受到冲击中任何一项,即可得3分】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2分)【后两句只要答出任何一项,即可得2分】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2分)【只要答出约束行为和规范秩序中任何一项,即可得2分】

(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3分)【只答出佛教或者道教,可得2分;答三教合一、三教合流,可得3分】

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3分)【只答出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或者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即可得2分】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9.(14分)

提取历史信息

层次一: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歷史信息。(4分)例: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只要答出二者之一,即可得2分】“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只要答出二者之一,即可得2分】

层次二:能依据材料,获取表面信息(2分)。例:向阳人悄悄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人们对摘牌行为感到忧虑。

层次三:答案与材料没有联系。(0分)

进行历史解释

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7~8分)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例: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只要答出任何一项,即可得2分】

层次二: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1~6分)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依据考生作答时所涉及要点多少及解释的合理程度等酌情给分)

层次三:不能在历史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没有对历史信息进行解释。(0分)

历史表述

层次一:合乎逻辑,条理清楚,语言流畅。(2分)

层次二:基本符合逻辑,条理较清晰,语言较流畅。(1分)

层次三:缺乏逻辑,条理不清,词不达意。(0分)

40.(16分)

(1)君主立宪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政治上的示范。(3分)【若只答出其中一层意思,得2分】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济上的典范。(3分)【若只答出其中一层意思,得2分】

(2)前者强调英国革命的开创性,把它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2分)【只要回答出其中一层意思,即可得2分】

后者也承认英国革命的重要性,但只把它作为政治革命的一部分。(2分)【回答出后一句内容即可得2分,只回答前一句得1分】

(3)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全球化的视角研究历史,西方“优势地位”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逐步确立的。(2分)【只要回答出两项中任何一项,即可得2分。全球化也可用全球通史、全球史观、世界一体化、整体史观等词汇代替】

它既是西方自身发展领先于世界的结果,(2分)也是西方对其他民族和地区侵略和掠夺的结果(西方殖民扩张不断扩大,亚非拉很多地区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分)

47.(10分)

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2分)【若只是照抄材料不得分,若答平民地位上升、平民可以做官、布衣卿相、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也可得2分】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3分)【只要答出两句话中的任一句,即可得3分】

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等措施,(3分)【只要回答出两条以上措施,即可得3分,若只答出一条只能得2分】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2分)【回答打击旧贵族势力得1分,回答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得1分】

48.(10分)

建立共和是孙中山个人的革命追求,也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3分)【只要回答出“建立共和”是个人、国家、民族等需要,即可得3分】为了早日结束南北对峙,实现国家统一和建立共和,孙中山不计个人得失,让位于袁世凯,反映了孙中山高尚的政治品质。(2分)【只要回答出孙中山的高尚品质,即可得2分】

民主共和是历史的潮流,袁世凯为了篡夺革命果实,实行假共和真专制。(3分)【若回答出袁世凯假共和或实行专制的具体措施,也可得3分】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本来面目认识不清,这体现出孙中山的政治局限性。(2分)

49.(10分)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3分)【回答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实现全民族抗战中任何一项,即可得3分】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衰弱到复兴的历史性转折。(2分)【只要回答出两项中任何一句即可得2分】

高考历史复习的重点 第10篇

1、主要活动:

(1)成立初:

①1924年缔结了《日内瓦议定书》

②国际联盟中的卫生等机构或组织,为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2)30年代: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姑息、纵容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侵略

2、评价:

(1)历史地位:它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2)积极作用:

①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

②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

③为联合国等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

(3)消极作用:

①缺乏普遍性和性,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绥靖政策的工具;

②实质: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持霸权的工具。

探究一:国际联盟为什么不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1)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战争的可能性。

(2)国联的许多裁军计划也成为了空谈。

(3)特别是在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二、苏俄的和平外交

1、外交政策:

(1)提出《和平法令》(1917)

(2)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2、外交活动

(1)1922出席在意大利举行的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

(2)1922与德缔结《拉巴洛条约》

3、影响:初步打破苏俄建国以来的孤立境地;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三、《洛迦诺公约》的签署

1、背景:鲁尔危机后,法国国内和解力量占上风,欧洲安全问题提上日程。

2、内容:《相互保证公约》、《仲裁条约》

3、作用:

(1)积极作用:改善了法德等国的关系,有利于欧洲稳定

(2)消极作用: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

(3)公约实质:纵容德国向东发展,即“祸水东引”

(使法国在欧洲地位削弱,英国成为欧洲大陆仲裁者,而德国成为的赢家)

四、《非战公约》的签订

1、背景:

①《洛迦诺公约》削弱法国地位,希望争取美国对其安全提供某种保证

②美国出于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国际地位考虑,决定缔结多边的非战公约

2、内容: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3、作用:

积极:①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直接作用)

②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历史地位)

③为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④也成为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后世影响)

消极:①对侵略者更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2018年山东德州高考模拟历史 第11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

1.下图是漫画《铁器牛耕引发的**》。该漫画揭示了铁器牛耕的出现()

A.加速了国家的分裂 B.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走向 C.破坏了土地私有制

D.促使各种思想相互融合

解析:铁器牛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走向,故选B;铁器牛耕是诸侯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增强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的经济实力,有利于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排除A;铁器牛耕推动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排除C;材料与思想融合无关,排除D。答案:B

2.汉朝是中国古代在国家出现白然灾异时帝王公布“罪己诏”(进行自省或自我检讨)最多的王朝,该现象体现了()A.汉代自然灾害的爆发更加频繁 B.儒家对皇权的规范制约

C.皇帝接受士人官僚的“规谏” D.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解析:材料中“罪己诏”体现皇帝的反躬自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故选B;古代封建王朝自然灾害并无爆发突然频繁,排除A;从材料来看,无关士人官僚的“规谏”,排除C;材料只涉及“罪己诏”,无法体现严格的规范性,排除D。答案:B

3.宋代对御史台和谏院官员候选人的资序和实历加以严格限制,甚至对推举人也有明确规定。剥夺了宰相对台谏官员的任免权,同时取消了宰相和执政对台谏的推荐权。该做法()A.提高了行政效率

B.能够保证台谏官员的公正 C.避免了宰相专权

D.利于发挥台谏的监察功能

解析:材料反映对监察体制的规范化,有利于发挥台谏的监察功能,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监察体制的效率,排除A;古代中国的监察体制不代表人民和社会履职,不可能实现台谏官员的公正,排除B;材料的主旨不是限制相权,排除C。答案:D

4.清初采取多种措施裁抑江南缙绅地主的经济、政治特权,缙绅势力明显衰落。与佃农同属“凡人”身份的庶民地主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有()A.土地高度集中 B.主佃依附关系松解 C.阶级矛盾激化

D.江南文化地位衰退

解析:材料中“江南缙绅地主的经济、政治特权,缙绅势力明显衰落”“庶民地主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反映地主阶级受到一定抑制,容易导致主佃依附关系松解,排除A,选B;材料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排除C;材料无关江南文化地位,排除D。答案:B

5.洪秀全借用夏商时期中国人曾经崇拜过“上帝”的宗教观念,来论证上帝本来就是华人的唯一真神。还将“耶和华”的“华”与中华的“华”等同视之。自己则是上帝次子下凡,现实生活中代表上帝。其目的是()A.融合东西方文化

B.希冀得到西方列强支持 C.为反清获取历史依据

D.借以获得权威性与话语权 解析:材料中将“上帝”“耶和华”福化为中国历史传统,其目的是要为论证自己是上帝次子下凡而获得权威性与话语权,故选D;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B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与反清无关,排除C。答案:D

6.1895年前,“公理”指自然界普遍之理,除来华传教士外,鲜有人用。1895年后,“公理”主要指中西公共之理,频现于上谕和大臣奏折。1900-1915年间,“公理”进一步具体化为进化论和个人权利。此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洋务运动停滞不前 B.白然科学实现重大突破 C.社会思潮急遽变迁

D.民众权利意识普遍觉醒 解析:“公理”的含义由“自然界普遍之理”逐渐具体化为进化论和个人权利反映了社会思潮急遽变迁,故选C;1895年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A;材料无关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排除B;D中“普遍觉醒”太绝对,排除。答案:C

7.日军占领台湾和朝鲜后,实施的是“总督制”直接统治,不存在任何名义的“自治”机构。相比之下,日本在大陆占领区则都挂有“白治政府”之类招牌,要求建立各级政权都“必须真正适合于汉民族的特性”。这在本质上体现了日本()A.打倒和摧毁抗日容共政权 B.在沦陷区实行地方自治 C.拉扰反蒋分子以激起内讧 D.实行以华制华侵略政策

解析:由材料“必须真正适合于汉民族的特性”体现日本实行以华制华侵略政策,故选D;材料与AC无关,排除;B没有揭示材料的实质,排除。答案:D

8.20世纪80年代,我国由国家计划分配的重要物资占其生产量的比重变化:煤炭由57.9%降至42.7%,钢材由76.9%降至49.2%。1990年,社会全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额中,国家定价仅占25%,其余75%为国家指导价格和市场定价。这反映出当时()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B.注意运用价值规律 C.所有制结构趋向多样化 D.国企地位逐渐降低

解析:材料反映国家分配与定价比重下降,说明当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故选B;1992年我国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排除A;材料无关所有制和国企地位,排除CD。答案:B

9.古代雅典公民大会要求发言者不欠国家债务,出身清白,按命令参加了所有征战,并且在战役中从未有弃盾不战。这说明当时雅典()A.重视城邦公共利益

B.以道德水平作为公民资格条件 C.频繁发动对外战争

D.民主制度运转具有明显的缺陷

解析:材料中“不欠国家债务,出身清白,按命令参加了所有征战”体现雅典公民对国家的义务,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对单的水平的限定,排除B;CD与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答案:A

10.欧洲历史上通常将绘画、雕塑和建筑归为实用性和技术性的体力活动,艺术家被看作用手谋生的手艺人。但在文艺复兴时期,它们逐渐被视为以精神活动为主的艺术的一部分,艺术家也上升为受人尊崇的创造性精英。这主要是因为“它们”()A.开始批评教皇和天主教会 B.符合了人们思想表达的要求 C.提高了艺术家的社会地位 D.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析:艺术由“体力劳动”变为“以精神活动为主的艺术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文艺复兴通过艺术表达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诉求,故选B;A与材料无关,排除;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艺术本身不可能退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D。答案:B

11.由于新政多个法案被最高法院否决,1936年民主党总统罗斯福提出把大法官人数由9人增加为15人。民主党控制下的参议院以该做法会使宪法成为“立法和执法部门为自己利益服务的T具”而予以否决。这说明当时美国()A.新政措施招致了普遍的反对 B.党派利益成为政党的优先选择 C.事实上形成一党独大的状态 D.国会维护权力制衡的宪政原则

解析:A中“普遍的反对”太绝对,排除;政党代表定的阶级立场,排除B;美国实行两党制,排除C;材料反映美国三权分立制衡,参议院的否决行为体现国会维护权力制衡的宪政原则,故选D。答案:D

12.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在事先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商谈后,发表了著名的“舒曼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煤钢工业为基础,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共同管理“联营”。该计划说明欧洲联合的最初意图是()

A.实现欧洲的永久和平B.加强与美国合作抗衡苏联 C.促进西欧经济的发展

D.迅速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 解析:由材料“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共同管理”,可见欧洲联合的最初意图是促进西欧经济的发展,故选C;ABD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9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宣布“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下,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要求“蔑视和批判欧、美、日本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人民的法律、法令”,“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国家观、法律观”。这一时期,制定了《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大行政区人民委员会组织通则》、《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土匪暂行条例》、《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土地改革法》等法律。在立法中,大量的苏联法律被引进,当时还聘请了苏联许多法学家来华传授苏联法学。

材料二: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1988年,宪法第11条增加“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93年,宪法第15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新时期以来,在有关国家组织和国家制度建设、民事和商事、刑事、行政行为和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经济、军事和国防等方面制定了大量法律。特别是经济方面,陆续制定了商标法、会计法、审计法、银行法、保险法计量法、公司法、外资企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1979年1997年,全国法院工作人员从5.8万人发展到29.2万人。到1996年,全国专门的检察人员发展到15.7万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法制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法制建设的新发展,并说明其影响。解析:

(1)结合材料“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下,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蔑视和批判欧、美、日本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人民的法律、法令”,“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国家观、法律观”可以答为:摧毁国民政府旧法统;否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法制建设为指导思想;侧重于国家政权建设;受苏联法治思想较深。第二小问,要结合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归纳,可以答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需要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遏制新中国;中苏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建立友好关系。

(2)由材料“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国家制度建设、民事和商事、刑事、行政行为和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经济、军事和国防等方面制定了大量法律”和“1979年1997年,全国法院工作人员从5.8万人发展到29.2万人。到1996年,全国专门的检察人员发展到15.7万人。”,可以答为:制定新宪法并根据时代需要加以修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完善;注重经济立法工作;司法工作队伍壮大。第二小问,要结合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和法制建设等方面作答。答案:

(1)特点:摧毁国民政府旧法统;否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法制建设指导思想;侧重于国家政权建设;受苏联法制影响较深。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需要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遏制新中国;中苏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建立友好关系。

(2)新发展:制定新宪法并根据时代需要加以修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完善;注重经济立法工作;司法工作队伍壮大。

影响:社会主义法制进一步完善;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上为近代中国的一组中外产品广告。从中任选两幅或多幅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解析:

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广告有多重信息可供挖掘。图一体现服饰和经济结构的变动,图二折射社会政治变迁和民族资产资本主义的发展,图三突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因素,图四反映自由、平等的思想传播,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服饰着装受西方影响。因此,可以从近代中国的发展呈现出近代化的特征或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等立论。答案:

示例:近代中国的发展呈现出近代化的特征。

阐述: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19世纪后期开始,中国先后出现了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开始了工业近代化进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五洲大药房的“人造自来血”补品,将自身宣传为从专制到共和的过渡之船,是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鲜明体现。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巨变,自由、平等的思想传播,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服饰着装受西方影响,西装流行,出现了融合中西的旗袍。

总之,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走上了近代化之路。其他:学生可从资本主义侵略(或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对中国的影响(或某一方面的影响,如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给中 国带来的变化(或某一方面的变化,如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近代中国的近代化(或某一方面的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宣传营销方式等角度立论阐述。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邮政改革前英国邮资收取是按照信件用纸张数和投递路程远近,逐件计算,邮资标准高,绝大部分是向收件人收费。高昂邮资使平民望而却步,议员却可以免费邮寄。1837年,罗兰•希尔提出:改为统一按重量收费,不超过半盎司的邮件只需付费1便士.不管路程远近;邮资由寄件人预付,国家发行邮票作为预付费的凭证;取消议员特权。1839年经议会批准实行。1840年,英国政府正式发行了希尔设计的邮票。1842年,希尔进入邮政系统,与阻挠改革的负责人马伯里就邮政的主导权展开了争夺。1854年马伯里被调离后,希尔的改革得以进一步深入进行。1864年,希尔退休时,英国的信件数量从1853年的4亿增加到6.75亿,邮政收入从1854的270万英镑增加到423万英镑。因为寄费减少,报纸和书籍的流通数量大大增加。由于罗兰•希尔一生为改革和发展邮政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近代邮政之父”。

——摘编自金燕《罗兰·希尔与近代英国邮政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希尔邮政改革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希尔邮政改革的影响。解析:

(1)由材料“不超过半盎司的邮件只需付费1便士.不管路程远近;邮资由寄件人预付,国家发行邮票作为预付费的凭证;取消议员特权。”“与阻挠改革的负责人马伯里就邮政的主导权展开了争夺”“邮政收入从1854的270万英镑增加到423万英镑。因为寄费减少,报纸和书籍的流通数量大大增加。”,可以答为:简化邮资收费标准;降低邮费;克服重大阻力;长期进行;成效显著。

(2)由材料可见,希尔邮政改革降低邮资,取消议员特权,促进了社会公正;增加了邮政收入;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促进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英国邮政的近代化。答案:

(1)特点:简化邮资收费标准;降低邮费;克服重大阻力;长期进行;成效显著。

(2)影响:降低邮资,取消议员特权,促进了社会公正;增加了邮政收入;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促进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英国邮政的近代化。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对“无法无天”的侵略者采取“防疫”措施的演说。但演说发表后,美国六个最大的和平主义团体发起了要求从中国撤军的运动。企业界也给罗斯福施加了巨大压力。从美国的法律观点看,由于中国与日本之间虽然在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但并未正式宣战,因此,美国对中日双方并未援用中立法禁运条款,对日中两国的贸易(不管货物的性质、种类)都是在“一般贸易”交易基础上进行。据美国驻东京商务参赞的估计,在1940年1月,日本进口的金属、原棉、纸浆的40%,石油产品的约50%,废铁的70%,汽车零件的95%都来自美国。罗斯福作为美国总统,在美国企业以大量战争物资喂养日本侵略者方面,当然负有最大的政治责任。美国总统有权以行政命令发布局部或全部禁运令,或执行严格特许证制度,但罗斯福在很长时间内,对日本的禁运问题举步艰难、踯躅不前。

——摘编自邓蜀生《罗斯福对华政策经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七•七事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七•七事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影响。解析:

(1)由材料“从美国的法律观点看,由于中国与日本之间虽然在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但并未正式宣战,因此,美国对中日双方并未援用中立法禁运条款,对日中两国的贸易(不管货物的性质、种类)都是在“一般贸易”交易基础上进行”,可见,“七•七事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特点是试图遏制但实际上纵容日本侵略。第二小问,由材料“美国六个最大的和平主义团体发起了要求从中国撤军的运动。企业界也给罗斯福施加了巨大压力”“日本进口的金属、原棉、纸浆的40%,石油产品的约50%,废铁的70%,汽车零件的95%都来自美国”,可以归纳为: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和平主义运动的影响;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日本的较强实力;中国国际影响力较小。(2)由上述材料,“七•七事变”后美国对日政策实际是纵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加大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困难;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严重损害了美国白身在亚太的利益。答案:

(1)特点:试图遏制但实际上纵容日本侵略。原因: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和平主义运动的影响;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日本的较强实力;中国国际影响力较小。

(2)纵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加大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困难;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严重损害了美国白身在亚太的利益。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史记》称晏婴“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晏婴在朝廷上,国君有话问到他,他就直言回答;无话问到他,他就正直的做事。国家的政治清明,他就遵从政令行事;国家的政治不清明,他就权衡利弊斟酌办事。司马迁对晏婴极为推崇,说:“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①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耶?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公元前500年,晏婴卒,齐景公伏尸而号,悼念他对自己的日夜督责,“不遗尺寸”。十七年后,景公还怀念他,说:“自我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曾闻吾过、不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注:①庄公死于内乱,晏婴冒死去吊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推崇晏婴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晏婴。解析:

(1)由材料“食不重肉,妾不衣帛”“直言回答……他就正直的做事”“国家的政治清明,他就遵从政令行事;国家的政治不清明,他就权衡利弊斟酌办事”“晏子伏庄公尸哭之,①成礼然后去”,可以答为:生活节俭;正直;尽心为国;直言进谏;不畏杀身之祸,遵循君臣之礼。

(2)由晏婴的主要事迹和人物品行,可以答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他的政治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政风和社会风气;对齐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政治风范对后人产生重要影响。答案:

(1)原因:生活节俭;正直;尽心为国;直言进谏;不畏杀身之祸,遵循君臣之礼。

上一篇:学生理想前途教育下一篇:以母亲节为主题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