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和重点内容

2024-07-25

教学要求和重点内容(精选6篇)

教学要求和重点内容 第1篇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个人理财概述 识记:

个人理财的定义 理财商数的定义

个人理财在中国的发展脉络 个人理财的基本理论 理解:

综合财务策划模式 个人理财的基本内容 个人理财的基本作用 生命周期理论 资产组合理论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期权定价理论

贴现现金流量模型(DCFM)应用:

会制定个人理财计划 第二章 个人理财流程 识记:

个人理财流程 理解:

建立客户联系

收集客户数据及决定目标与期望 分析客户现行财务状况

整合个人理财策略并提出个人理财计划 执行个人理财计划 监控个人理财计划 应用:

掌握与客户沟通的技巧

会收集客户数据及决定目标与期望 会分析客户现行财务状况

会整合个人理财策略并提出个人理财计划能够执行个人理财计划 有效监控个人理财计划 第三章 个人银行理财 识记:

1.个人银行理财的基本涵义 2.商业银行的概念

3.个人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和特点 4.银行卡、借记卡和贷记卡的概念 理解

1. 个人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类别

2. 传统和新型储蓄类理财产品的种类和特点 3. 境内外资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种类和特点 应用

1. 制定个人银行理财规划

2. 储蓄类个人银行理财组合应用 3. 个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管理 第四章 个人证券理财 识记

个人证券理财的概念 个人证券理财的作用 个人证券理财的原则 股票的概念 债券的概念 基金的概念 基金的特点 基金的分类 理解

个人证券理财产品的收益 影响债券收益的因素 影响股票收益的因素 影响基金收益的因素

个人证券理财产品的风险与收益特征对比 应用

会确立个人证券理财目标 能够选择个人证券理财策略

制定不同年龄段的个人证券理财者应有的基本组合理财策略 第五章

个人保险理财 识记

个人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的概念 创新型保险理财产品的概念和特点 分红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万能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投资连接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创新型非寿险保险理财产品的概念 理解

制定个人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的原则与环节 个人保险理财产品盈余来源的渠道

可供个人选择的传统的保险理财产品主要的特点 目前新型保险理财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

制定个人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的原则与环节 分析个人保险理财产品盈余来源的渠道 制定个人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 第六章 个人外汇理财 识记:

个人外汇理财 个人外汇理财产品 外币储蓄存款 外汇账户 外钞账户

外币活期储蓄存款

外币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 外币协议储蓄

个人外汇结构性存款 个人外汇期权产品 个人外汇交易概念 个人外汇交易的特征 个人实盘外汇交易 个人虚盘外汇交易 套汇 套利 理解:

外币储蓄存款的原则

传统的外币储蓄存款作为投资理财工具的特征 传统的外币储蓄存款的投资理财策略 外币协议储蓄的特点

个人外汇结构性存款分类的划分方法 影响外汇理财产品收益的因素 个人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 个人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 个人外汇理财规划的内容 应用:

会制定个人外汇理财规划 掌握个人外汇交易的操作方法 掌握个人外汇买卖的交易方式 运用个人外汇交易基本程序 第七章 个人信托理财 识记: 信托的涵义 信托的委托人 信托的受托人 信托的受益人 信托目的 个人信托

财产处理信托产品 财产监护信托产品 人寿保险信托产品 特定赠与信托产品 理解:

信托的构成要素 信托的本性 信托的基本职能 个人信托的起源 个人信托流程

个人信托理财的特点 个人信托理财的范围

个人信托理财产品风险的种类 个人信托理财产品风险的防范 应用:

分析对个人信托理财有需求的人群

能够分析预测个人信托理财产品的收益 会制定个人信托理财规划 第八章 个人房地产投资 识记

房地产的概念 房地产的特征 房地产的类型 房地产的描述 房地产投资的概念

房地产投资的决策过程 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理解

房地产投资的特点 房地产投资的方式 房地产投资的策略 房地产估价的影响因素 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类型 应用

个人买房支付能力的评价

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把握房地产价格的基本走向 运用房地产估价的成本法对房地产进行估价 运用房地产估价的市场比较法对房地产进行估价 运用房地产估价的收益法对房地产进行估价 应用适当方法预测未来投资收益 制定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控制策略。

第九章 个人教育投资 识记: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义务教育 非义务教育 终身教育 理解: 教育的种类

教育经费的来源与筹措 个人教育投资的结构 教育策划步骤

教育投资计划每月储蓄金额调整表 教育投资的风险 应用:

会制定家庭教育投资计划 第十章 个人退休养老投资 识记:

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金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退休费用社会统筹 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 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 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形式 年金 理解:

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

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的特征 养老保险的作用 养老保险的基本类型 退休策划的内容

制定退休计划常见的误区 影响退休策划需求的因素 年金的原理 年金分类 应用:

会对退休策划需求进行分析 对自己的退休生活做一设计 第十一章 个人艺术品投资 识记: 艺术品 艺术品投资 中国书画 铜镜 理解:

投资购买艺术品的必备要素 收藏书画艺术品应该掌握的要点 艺术品投资有别于其它投资的特性 艺术品投资业务流程 艺术品的投资技巧 艺术品投资风险 应用:

如果让你投资艺术品市场,结合你的兴趣,你会选择哪一种投资项目 第十二章 个人理财税收筹划 识记:

居民纳税义务人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应纳税所得额 税收筹划

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房地产投资涉及税种及环节 遗产税 理解:

我国税制的基本分类

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 劳务报酬所得的纳税筹划 稿酬所得的纳税筹划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纳税筹划 个体工商户所得的纳税筹划 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纳税筹划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房产税的纳税筹划

购买一般消费品时的税收筹划 购买住房的纳税筹划 购买车船时的纳税筹划

对银行理财产品税收筹划方法 证券理财产品税收筹划 保险理财产品税收筹划 外汇理财产品税收筹划 信托理财产品税收筹划 房地产投资税收筹划 教育投资税收筹划 退休养老投资税收筹划 其他投资工具的纳税筹划 应用:

对自己所做的个人理财产品进行税收筹划的分析 为自己的投资项目做一个税收筹划方案 第十三章 注册理财策划师(CFP)识记: 注册理财策划师 AFP CFP 理解:

注册理财策划师职业的特点 注册理财策划师职业道德原则 注册理财策划师的专业要求 注册理财策划师的资格认定

注册理财策划师应具备的4E准则 我国的注册理财策划师制度 应用:

怎样为自己选择合格的理财策划师附录二 综合案例

教学要求和重点内容 第2篇

1.审核评估的五个度。(审核材料时把握内涵用)(1)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

(2)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

(3)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4)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5)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2.试卷(1)必查:

①所有上传的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学生答题纸、成绩册和成绩分析,所有上传的形成性评价材料。②开展形成性评价统计表,开展形成性评价相关材料。(2)抽查:

①随机抽查三门课程的期末考试命题方案、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全部学生的答题纸、考场报告单、成绩册和成绩分析。

②随机抽查开展形成性评价统计表,开展形成性评价相关材料。(3)要求:

①试卷命题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成绩考核和评定(包括平时成绩)是否科学合理。②试卷分析是否到位,成绩分布是否合理,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是不是有反馈改进机制,质量监控“最后一公里”是否落实到位。

③形成性评价支撑材料是否齐全。(4)专家需填写:一张试卷审阅评价表。3.论文

(1)必查:所有上传论文及相关材料。(2)抽查:随机抽查三份论文。(3)要求:

①论文选题、过程指导、成绩评定是否符合学校制定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主要看四点:一是选题。选题性质、难度、份量是否体现综合训练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否结合专业实际。二是过程管理。主要看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是否适当,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是否有过程管理和监控措施。三是看成果是否规范。主要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外语和计算胜通力、应用工具的能力、写作的能力和表达的能力等。四是我校要求项目。包括选题目的,选题难度,题目工作量,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程度,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调研及应用资料能力,外文应用能力,论文撰写水平,规范化程度,创新性及成果价值。②以泛读为主,通过论文查找共性问题,学院教学管理、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可能是专家会提出来的问题,如不能更改,则想好将来如何回复专家)(5)专家需填写:一张论文情况总体评价表。4.实践教学(1)实习手册

必查:所有上传的实习手册。抽查:随机抽查三份实习手册。

要求:内容完整,各项目填写认真。实习内容科学合理。(2)实验报告

抽查:随机抽查三个教研室,调阅实验报告3份。要求:实验报告学生填写认真,教师批阅认真。(3)实验室

抽查:随机抽查三个本科教学实验室,查看设施、设备是否能够满足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实验室人员配置,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室使用率,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验教案(讲稿),实验室使用记录,设备使用记录本,实验报告,实验室设备清单,实验室特色(如有,请标在备注上)。(4)实验开设情况

实验分型(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的数量和比例,水平评估要求有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课门次比例为80%以上,有即算)

要求:要有所有开设实验清单,对实验进行明确分型。(5)实验室开放情况(含实践教学实验室)

是否有开放?如有,如何开放(制度、使用人次)? 要求:如有开放,必须有相应支撑材料,且学生可证实。

专家需填写:一张实习手册、实验报告总体情况评价表和一张实验室总体情况评价表

5.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必查:院系领导听课、学院教学督导听课、同行评价、集体备课、新教师试讲、新开课试讲

要求:有支撑材料,确实开展,听课登记表填写详细,有针对听课意见的改进措施。备课、试讲有相关支撑材料。6.学院、专业、教研室自评报告完成情况。要求:按要求全部完成自评报告,可为电子版。7.教学方法改革材料。

必查:教学方法改革的支撑材料。要求:支撑材料齐全。8.教师培训材料。

教学要求和重点内容 第3篇

三本学生整体上在数学方面呈现的特点是:数学基础差, 逻辑思维能力欠缺, 抽象能力不足, 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些特点, 我认为三本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淡化抽象理论, 强调数学思想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转变长期以来教学上的纯数学观点, 要纠正过于强调数学严密性和理论完整性的做法[1], 而应注重介绍数学的思想[2]。

高等数学中三个最重要的概念:极限、导数、积分。极限和定积分的概念理论性强, 叙述复杂, 学生容易走进迷宫出不来, 不利于以后的学习。同时, 极限的思想是整个高等数学的基石。因此, 在这两个概念上教师要淡化严格的数学定义, 强调极限的思想, 重点讲解极限和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直观上加深理解。如泰勒定理, 证明非常复杂, 可省略不讲, 重点讲解泰勒定理的形式, 强调函数展开成多项式的思路, 介绍一些常见函数的展开式。其中麦克劳林级数在后面的幂级数中要用到, 要重点强调。

总体而言, 在三本高等数学的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淡化抽象的数学理论, 强调数学思想的展现。

二、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

在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 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有侧重理论证明、重视技巧性强的内容的倾向, 认为这才能体现数学的美。从数学专业角度讲, 这无可厚非。但对工科、经管专业等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 用到最多的不是理论证明、深奥的技巧, 而是基本的概念和技巧。因此,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 一定要纠正过度重视理论证明和技巧性强的内容的倾向, 改变为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

在高等数学的内容中, 各知识板块、章节都有重点, 需要着重掌握。如极限的基本求法、导数及其应用、积分的基本求法、重积分的求法、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级数基本的收敛法、微分方程基本类型和解法等, 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

教师要强调两类基础知识, 第一类是基础且重点考查的, 第二类是基础但很少直接考查的。第一类包括极限、导数、积分的基本内容, 这是高等数学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内容。求导基本公式和基本方法、积分基本公式和基本方法, 不仅是考查的重点, 而且贯穿整个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 一旦掌握不好, 后续内容的学习就费劲了。因此,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微积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第二类包括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复合函数的分解等, 这些内容很少直接考查, 却贯穿在后续学习内容中, 虽不起眼, 却时时出现。例如复合函数在求导和求积分上应用广泛、作用极大, 在讲授时, 一定要强调。

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教师最好讲练结合, 多安排课堂练习。由于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布置的作业和思考题很多学生在课后并不认真做, 甚至不做, 导致效果较差。在课堂上, 教师讲解了某个知识点, 并作了示范后, 要马上让学生做练习, 并随机抽查。

教师不仅要清楚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中考查的重点、难点, 而且要对一些非考查重点的知识的基础性作用有所认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是需要重点强调训练的。

三、注重应用

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很多数学分支起源于现实问题, 概率论就起源于十七世纪时一个赌徒写给法国著名数学家帕斯卡的求救信。美国电影《玩转二十一点》讲述了利用概率论赌博的故事, 这部电影就有真实的原型。二战以来, 数学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在的数学教学被学生诟病的原因是太理论化、太枯燥。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现行的教材中有很多数学知识的应用实例。但这些应用往往不在考试考查之列, 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教师对这些应用内容的处理可以灵活一些, 可将其前移作为相关知识点的引子出现。例如在讲无穷小比较或泰勒公式和幂级数展开式之前, 可以让学生先思考如何求或sin5, 当学生费尽辛苦凑出一个近似值后自然会对新的方法感兴趣。

现行教材上的应用题往往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数学模型, 学生只需要根据模型通过数学知识求解就可以了。这种模式虽展现了数学的用处, 但没能展现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全貌, 因而离现实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我认为教师应适当增添一些内容, 将课本上的例题导向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讲解运费最小化的例题时, 先让学生思考国内钢铁企业选址的问题, 然后考虑一些其他企业如微软公司的选址的问题。讲到面积一定、体积最大的例题时, 让学生思考我们用的桶、杯子的大小选取问题。这样学生既能接触现实问题, 又能了解数学的作用, 同时也会理解目标函数的选取是要根据现实意义而定的。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要灵活处理数学应用内容, 又要增添新内容, 将学生从数学模型导向现实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

四、结语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要求的制订, 始终要以学生的水平作为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忽视学生水平的教学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不会有好的效果。高校扩招带来的教学上的挑战还将继续, 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应在实践中改进, 并要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张润琦.关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几点看法[J].工科数学, 1999, 15:99-100.

教学要求和重点内容 第4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能力 训练

教学能力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教学基本能力,才可能谈得上教学。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而,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教学能力的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

教学基本能力包含的内容很多,概括起来着重应在如下一些方面加强训练。

一、理解分析教材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训练理解分析教材的能力。教育科学要求我们,备课时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然后才谈得上认真编写教案,精心设计教学的过程。但在实际过程中,不少教师不愿认真钻研教材,照抄教参资料或现成教案,这是不可能钻研吃透教材的,同样不可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更无创造性可言。有的老师虽钻研了教材,但浅浮表层,囫囵吞枣或钻牛角尖。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不能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去钻研领会教材,这说明钻研理解的能力还没有形成,或者没有完全形成。这就要求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训练,我们可在下面一些内容上检查和训练:经过钻研课标教材的有关资料后,能读懂吃透,能把握全书的逻辑关系,重点难点;能搞清楚备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具体弄清每节课应传授知识的范围、深度和广度,课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明白每一课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思想教育;能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并知道怎样联系实际去施教;能联系教材内容去钻研有关著作,查阅有关资料等等。这些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在集体讨论分析教材,集体备课,编写教案,分析审查教案,互相听课评课等方面进行培养训练,以在教学备课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提高理解分析教材的能力。

二、说写读问听的能力

教学是通过说、写、读、问、听来完成的,可以说这几方面是教师执教的基本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认真严格地训练,使自己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说,是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主要是通过口头表达传授知识,解惑、答疑。它的基本要求:准确,不可含糊,模棱两可,也不能无条理,没有主旨;简明,说话简洁清楚,浅显易懂,明白,不可东拉西扯;生动,语言要亲切可信,切忌枯燥呆板,更不能故弄玄虚,炫耀显示;普通话,语言规范,合乎语法逻辑。写,指的是书写和写文章。写字尤为重要,粉笔字工整美观,板书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一目了然。实践告诉我们,写好字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首先写正确,不写错别字,笔顺笔画正确;第二要工整,点横竖捺,要一笔一画认真书写;第三要整体安排、整齐美观,字要正,行要直,大小适当,行距一致。会写文章,就是会写记叙文、议论文、儿童作品、总结性文章,特别应会写实用性的说明文体的教案。读,指朗读。把教材读得有情有趣,有板有眼叫人陶醉。读非一日之功,要读得正确,不可少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颠倒字词,读错句子,要流畅自如;读出抑扬顿挫,该轻则轻,该重则重,该快则速,该慢则缓,停顿合适,音量适宜。不可一样高低,一个调子从头读到底,要读出情理,读出情意。问,指发问。问是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是教师的常用武器。问题要切中要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分析明了,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要内涵丰富,起到概括要点的作用;要含蓄有趣,起到引人深思的作用,总之问题提得好,才能思维活跃,教学效果明显。一堂课问什么,如何问,何时问,先问什么,后问什么,都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安排,不可随意乱问。听,指听懂别人说话。这是教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特别是学生,年纪不大,知识较少,语言也不丰富,回答时常词不达意,语意含糊,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听辨能力,能从不达意的言辞中听出真意,从含糊的说话中听出条理与中心,有的要加以补充,有的需要概括,有的要给予引申,有的要给予升华,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概念,学懂知识。

三、编拟试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锻炼拟题的能力。这是指拟复习思考题、练习、考试题等。特别是要会拟课堂练习题及课后复习思考题,要明确具体要求。如题意的立足点与教材的重点难点关系怎样;题型是否新颖,是否做到多样化;答案要求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准确性、思考性和创造性等等。

四、评价课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训练评课能力,它包括对他人和自己授课的评价能力。这是以上能力的综合运用。评课,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查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求根据评课标准,通过讨论的方式对他人或自己的讲课作出较全面、系统、具体、准确的评价,并以此作为考查自己评定能力的重要要素。促使自己认真研究教材,编写教案,认真听课,评课,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5篇

绪论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主要内容,我国建筑施工发展概况,施工规范、规程和工法的基本知识。

一、土方工程

(一)教学内容

1.土方工程施工特点,土的工程分类,土的工程性质及对施工的影响。

2.土方边坡与基坑支护

边坡坡度与边坡稳定,支护结构形式与施工。支护布置实例。

3.施工排水与降水

集水坑降水,井点降水,实例。

4.土方机械化施工

主要土方工程机械性能、适用范围。挖土机与运土车辆配套计算,实例。

5.土方填筑

土料的选择,填筑要求、压实方法与检验。

重点:基坑支护、施工降水和土方填筑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土方工程中土的工程分类及与土方施工有关的土的性质(可松性、渗透性)。

2.掌握土方边坡坡度的确定方法。熟悉影响土方边坡稳定的因素。

3.掌握常用基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工艺以及适用范围。

4.掌握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组成、施工工艺、设计计算方法。熟悉集水坑的设置方法及适用范围,井点降水的种类及适用范围。了解流砂的发生与防治方法,5.了解挖土机与运土机的配套计算方法。了解常用土方工程机械(推土机、铲运机、单斗挖土机)的性能、施工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6.掌握对填土土料的要求、填筑方法、压实方法、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及质量的检查方法。

二.桩基础工程

(一)教学内容

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锤击沉桩,振动沉桩、静力压桩。其它沉桩方法。

2.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钻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其它灌注桩。

重点:灌注桩成孔方法和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施工。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桩锤的选择、打桩顺序的确定。打桩及质量控制。了解打桩设备组成。

2.了解振动沉桩、静力压桩的施工特点及适用范围。

3.掌握灌注桩的各种成孔方法及适用范围;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机械设备选择和施工工艺、质量要求。了解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三、砌筑工程

(一)教学内容

1.砌筑用脚手架及运输设备

外脚手架,里脚手架,脚手架的安全技术,运输设备的种类与要求。

2.砖砌体施工

砂浆要求,砌筑工艺,砌筑质量要求。

3.中小型砌块施工

砌筑施工工艺,质量要求。

重点:砖砌体施工,影响砌体质量因素及保证砌体质量的技术措施。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常用垂直运输机械的施工特点及适用范围。

2.掌握外脚手架(多立杆式、门式)的构造。了解其它类型外脚手架、里脚手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了解脚手架安全技术要求。

3.掌握砖砌体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影响砌体质量因素及保证砌体质量的技术措施。

4.了解中小型砌块种类、规格和安装工艺,排列图实例。

四、钢筋混凝土工程

(一)教学内容

1.钢筋工程

钢筋的验收,钢筋的连接(焊接、机械连接),钢筋的配料,工程实例,钢筋的代换,钢筋加工、绑扎与安装、钢筋的质量检查。

2.模板工程

模板材料、模板系统的基本要求。现浇结构基本构件模板(基础、柱、墙、梁、板)的构造、设计、安装与拆除。新型模板系统介绍。

3.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制备(配料、搅拌机选择、搅拌制度确定),工程实例,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浇筑(要求和方法、混凝土捣实),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养护(自然养护、蒸汽养护)、混凝土质量检验与评定。

重点:现浇结构基本构件模板的构造、安装与拆除。钢筋连接,钢筋配料。混凝土的制备、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现浇结构基本构件模板(基础、柱、墙、梁、板)的构造、安装与拆除;模板设计荷载取值及有关规定。

2.熟悉建筑用钢筋的种类及质量检验内容。

3.掌握各种钢筋连接方法以及适用范围;对焊和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及质量要求;钢筋的机械连接方法。了解电阻点焊、电渣压力焊、埋弧压力焊和气压焊的施工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4.掌握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熟悉钢筋配料及量度差值的概念。掌握绑扎与安装要求。

5.了解钢筋的代换原则;钢筋加工(调直、除锈、下料切断和弯曲成型)方法;钢筋工程的质量检验内容和方法。

6.掌握混凝土施工配料计算、搅拌机选择和搅拌制度确定。

7.了解对混凝土运输的基本要求及混凝土运输设备的种类和性能。

8.掌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设。了解振捣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方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的选择。

9.掌握混凝土的自然养护方法。

10.了解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方法。

五、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一)教学内容

1.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特点。

2.先张法

台座,夹具与张拉设备,先张法施工工艺。

3.后张法

预应力筋与锚具,张拉设备工作原理与检验设备,后张法施工工艺与预应力张拉计算,工程实例;安全技术。

4.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重点:锚具的选择,后张法施工工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台座、夹具和张拉设备的类型、作用及组成;先张法施工工艺(预应力筋张拉、混凝土浇筑与养护、预应力筋放松)。

2.掌握后张法预应力筋与锚具、张拉设备的配套选择;各种预应力钢筋下料长度与预应力张拉力计算,后张法施工工艺(孔道留设、预应力筋的张拉、孔道灌浆)。

3.了解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锚具、施工方法与技术要求。

六、结构安装工程

(一)教学内容

1.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桅杆式起重机、自行杆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的类型、性能及适用范围。索具设备(钢丝绳、卷扬机、滑轮组和吊具)。

2.单层工业厂房混凝土结构安装

构件安装工艺(绑扎、吊升、就位、临时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结构安装方案(起重机选择、吊装方法、构件平面布置),单厂工程实例。

3.多层房屋结构安装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安装(起重机选择,构件吊装,构件接头施工)。

4.钢结构安装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安全技术要求。

重点:单层工业厂房构件安装工艺,结构吊装方案。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履带起重机性能和选用。索具设备种类、规格和选用。熟悉其它类型起重机械的性能特点和选用。

2.掌握单层工业厂房构件安装工艺,结构安装方案的确定方法。

3.了解多层房屋结构的结构安装方案和构件节点的施工。

七、防水工程

(一)教学内容

1.地下结构防水施工

防水混凝土(普通防水混凝土,外加剂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卷材及涂膜防水施工。

2.屋面防水施工

卷材防水屋面的施工(沥青基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涂膜防水屋面的施工,刚性防水屋面的施工(细石混凝土)。油膏嵌缝涂膜屋面防水施工。

重点:地下混凝土防水薄弱部位处理与施工要求,屋面防水卷材铺贴方向、顺序与搭接要求。

(二)教学要求

1.熟悉防水混凝土施工的材料及构造要求、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熟悉地下结构卷材防水施工方法。

2.熟悉卷材防水屋面施工的材料要求、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了解其它类型屋面防水施工特点。

八、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一)教学内容

1.抹灰工程

抹灰层构造与要求,一般抹灰施工,装饰抹灰施工。

2.饰面工程

饰面材料要求,饰面砖(瓷砖、陶瓷锦砖)镶贴,饰面板(大理石、花岗石)安装,金属饰面板安装,玻璃幕墙安装。

3.涂饰工程

施工程序与条件,基层处理,施工要求。

重点;一般抹灰的施工。

(二)教学要求

1.熟悉一般抹灰的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了解装饰抹灰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教学要求和重点内容 第6篇

基本内容和要求

(2003年修订)

兰州大学德育教研部

《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法律基础”课是我国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法制教育课。本门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础理论、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的教育。

本门课程的内容由三部分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包括法的产生和发展、法的本质和类型、法的作用、法的创制和实施、法律意识以及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民主法制建设等理论;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国际法,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世界贸易组织法等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掌握我国宪法和有

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学习本门课程,是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需要;是使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坚持实行依法治理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完善和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四有”人才的需要;也是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需要。

本门课程的学习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学以致用、积极参加法律实践的原则和方法。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1. 法的基本特征、本质和历史发展

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实现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工具。

法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将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法经历了与道德、宗教、习俗、禁忌等社会规范的分离和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历史演变过程。

法的历史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所决定的。

人类社会存在过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四种历史类型的法。

2.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法,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工具。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规范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公正性的统一;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国家的强制力和人民自觉遵守的统一;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法的作用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法具有促进、保障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促进、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作用。

3.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法的创制的指导思想。我国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结合我国国情汲取和借鉴外国法创制的经验。

法的形成包括法的准备阶段、确立阶段和完善阶段。我国的法律体系、法律部门、法律规范和法律渊源。

4.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的概念。法的实施的方式:法的适用和法的遵守。

我国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我国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我国法的遵守。违法的构成和分类。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概念和分类。

5.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的概念和分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要求、普遍的法律感、法律知识、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等。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我国法的创制和实施的指导作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及其主要途径。

二、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1.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也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统一不可分的和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法制建设,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加强法制首先是全党必须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加强执法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水平,确保法律严格实施。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要求。完善司法体制和诉讼程序。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要尊重辩证法,避免形而上学,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法制、法治和依法治国的涵义。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维护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维护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德治和以德治国的涵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教育干部问题。

法治与德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事业。

三、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 宪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宪法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我国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的基本特征是: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正程序的特殊和严格。

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2. 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我国宪法全面体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集中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认真贯彻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和法治精神,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科学规范国家权力,充分适应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的基本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监督权、取得赔偿权、人身自由权、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以及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保障离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我国国家机构在组织和活动中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责任制原则,精简和效率原则,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党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组成和职权。

宪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3. 宪法与民主政治建设

宪法与民主制度。我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最基本的形式。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

宪法与权力制约和监督。宪法规定了我国的立法权、行政权、军事权、审判权和检察权分别由不同国家机关行使,它们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权力机关要加强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工作的监督。要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宪法与人权保障。宪法是人民权利的宣言,是人民权利享有和实现的最可靠的法律保障。要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与共产党的领导。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模范地遵守宪法,严格按照宪法办事,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的领导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根本保证。

4. 树立宪法权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要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

要健全宪法保障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舆论对宪法实施的保障。

四、行政法是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 1. 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行政法是国家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和应急性原则。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2. 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

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属性、权利义务和结构。国家公务员的概念、义务和权利、录用和管理。3. 行政行为和行政法制监督

行政行为的概念、内容、属性和分类。

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内容和分类。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系。4. 行政责任和行政赔偿

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行政责任的追究原则。

行政赔偿的概念和赔偿范围。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及其赔偿程序。

5. 行政法律选介

国家安全法,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

五、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依据 1.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保护公民、法人的保法民事权益原则;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

2. 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

公民(自然人)的概念,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的概念、必备的条件和种类,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有效条件和形式。民事行为的无效及其法律后果。代理的概念、特点和种类。代理的法律后果。代理关系的终止。3. 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财产所有权(物权)的概念和种类。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财产的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

人身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债的概念和债的发生根据。合同的概念及其特征。合同的订立、形式和一般条款。合同的履行、转让和终止。

继承和继承法的概念。遗产及其范围。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继承权的丧失。

民事责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诉讼时效的概念和种类。4. 婚姻法律制度

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婚姻自由原则,一夫一妻原则,男女平等原则,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实行计划生育原则,以及禁止家庭暴力原则。

结婚的条件和程序。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

夫妻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离婚问题的原则。离婚登记和离婚诉讼。离婚的特殊规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财产的处理。

救助措施及法律责任。

六、经济法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法律依据 1. 经济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保障和促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国家调控原则;鼓励自由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相结合原则;提高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统一原则。

2. 企业法和公司法 企业法的概念和分类。

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3.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和争议解决途径的规定。4. 税法与税收征收管理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税法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我国现行的税收种类。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5. 环境法

自然资源及其特性。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制度。环境及其特征。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

6.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的处理。

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七、刑法是惩治犯罪的法律武器 1. 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刑法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的法律的总称。我国刑法的任务。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2. 犯罪

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的要件: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正当防卫的概念和必须具备的条件。紧急避险的概念和必须具备的条件。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形式。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单位犯罪及其特征和刑罚 3. 刑罚和刑罚的具体适用

刑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我国刑罚的种类。

量刑、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减刑、假释及诉讼时效。4.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种类

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受贿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八、诉讼法是实现实体法的程序法律保障 1. 诉讼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诉讼法是国家公安、司法机关和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程序制度的法律的总称。我国的诉讼法包括: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共有的原则主要包括: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制;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人民检察院对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主要有:当事人诉权利平等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社会支持起诉原则;根据自愿和合法进行调解原则。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主要有: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原则。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主要有: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审理刑事案件实行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保障刑事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原则;刑事审判陪审制度。

2. 诉讼证据和举证责任

诉讼证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

举证责任的概念。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3.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中的管辖及其种类。民事诉讼参加人及其分类。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4. 行政诉讼法 受案范围和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

起诉和受理。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5.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中的管辖及其种类。

刑事诉讼参与人。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程序。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

6. 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

九、国际法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1. 国际法

国际法是以调整国家之间关系为对象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称。国际法的特征:国际法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是各国公认的法律,它的强制实施主要依靠国家本身,它的渊源主要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国际合作原则、民族自决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国家和国际组织是国际法的主体。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保权、管辖权,国家的基本义务。

联合国及其常设机构。

国际人权法及国际人权保护。2. 国际私法

国际私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总称。国际私法的特征。冲突规范和准据法的概念。限制处国法适用的制度。

涉外婚姻中结婚和离婚的法律适用。涉外夫妻关系的法律适用。涉外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

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无人继承财产的处理。3. 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其基本宗旨是规范和制约成员体的对外经济行为,促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但不能直接干预成员体内部的非经济事务。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关税减让原则;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公平竞争原则;透明度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主要有:马拉喀什协议;货物贸易的多边协议;服务贸易总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谅解;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诸边贸易协议。

上一篇:办公室先进集体代表发言稿下一篇:《咏史》唐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