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

2024-08-11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精选6篇)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 第1篇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

山东菏泽曹县第二中学 陈焘

摘要:科学探究实验是新课程着重介绍的知识点,同时又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亮点和难点。本文对科学探究的六大要素逐一加以解释,并以实例说明如何做好科学探究实验及如何做实验报告。

关键词: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实验 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 猜想和假设 实验方案 数据处理

作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亮点和难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一般来讲,我们进行科学探究都要遵循以下步骤或流程:

一、提出问题

“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

问题是创造的先导,是思维的起点,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新的前提与基础,是否具有问题意识,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因循守旧之人与开拓创新之人的分水岭。

我们提出的问题首先应该是科学的,不能反科学或伪科学,而且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可以探究的、值得探究的。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我们所能提出的问题应根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却不能脱离生活和实际经验,提出的问题应在其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即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加上部分未知的物理知识,利用科学的方法与思想,或独立或协作地予以解决。

提出问题后我们还必须明确问题,明确问题是为提出假设或大胆猜想奠定基础。从物理学的角度较为明确地阐述该问题。

二、猜想和假设

让学生做假设和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实验经验,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猜想与假设,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概括世上的一切,推动着科技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讲,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郅庭瑾先生认为,高中生业已具备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具体体现在:①学生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的抽象逻辑过程,达到目的。②学生思维业已具备预设性,在解决问题之前,学生已采取了一定的方式和手段。③学生思维已渐进形式化。中学生开始逐步地由具体运算思维占优势发展为形式思维占优势,不仅能够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而且能进行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高中生在他们的实践与学习中,已能够完成从具体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去获得具体知识的完整过程。④高中生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的明显化。⑤学生思维能跳出旧框框,创造性思维已获得迅速发展,开始追求新颖、独特的东西,形成了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见解。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大胆猜想,只有想象,才能尽可能多地突破旧有知识的羁索,打破时空的限制,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地全方位思考。合理的或大胆的猜想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无意中的直觉往往可以打开解决问题的大门,激发创造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一种大胆而有根有据的判断往往也可以突破层层迷团,实现探究的目的。

三、制定实验方案

方案是种思想,是个预设,只有经过多次尝试才能完善;方案是盏街灯,是座灯塔,指引着我们有目的有步骤地完成实验或既定目标。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步骤是否井然有序,关系到实验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切实可信,关系到实验结论是否有代表性、是否具有普遍性。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好就好在实验设计的巧妙,设计的合理,设计的浑然天成。为此:①方案中的仪器应选材合理,便于准备,不能要求过高。在确定实验方案之前,应首先学会正确操作和熟练操作,特别要注意应该注意的事项。②探究过程应尽量清晰,各步骤间衔接流畅,表格设计合理,应尽可能多地确定实验方案,尽可能多地进行实验,并由此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佳方案,同时若其中某个实验被确认失败的话,也可以尽快选择其他实验方案。

四、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方案,按照说明书正规操作,操作时应注意安全(包括仪器安全和人身安全),实验中要如实记录数据和实验现象等,利用观察、实验或其他方式方法,多渠道多形式地收集实验数据和信息。

尽可能地收集实验数据与信息,目的是尽量减少偶然误差的干扰。收集到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我们做定性分析;数据越多,越有利于我们做定量的计算。当然,为了更好地逼近实验结论,我们除了实验手段外,还可以从多种信息源上采集和获取信息,以弥补实验手段的不足。

五、数据处理

整理完所收集到的数据与信息后,就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分析和归纳,找出规律,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并对实验结果予以解释和描述”,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得到哪些反馈呢?

用自己的语言去总结实验结论时,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结论一般应具有以下特征:①条件相当严格,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②实验方法相当完善,当然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③表述简洁而严明,应尽量用严密且准确的科学术语来描述,且具有相当严谨的逻辑。

六、心得体会

通过实验,汲取失败的教训,积累成功的经验。实验后要提交实验报告,报告中要科学地表述自己的探究思路、过程、方法和结论。踢过足球比赛的大都知道“我们在比赛中,既要注重自己的积极突破,又要注重团队的团结合作”的道理,同样在科学探究实验中,自我自主探究与交流协作也一样重要。在合作中注意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实验方案,也要能够积极听取他人的建议,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成果。只有我们亲身亲历科学探究,才能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意识,养育一种能力,这对我们今后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都是极其重要的。

下面以“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力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为例,简要探讨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和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简而言之,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体现在速度的改变上,而速度发生变化就表明物体具有加速度,因此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或具有)加速度的原因。同是一辆静止的汽车,施加的牵引力越大,至某一速度所需要的时间越短。由此我们不妨假设加速度与力成一次函数a=kf+b,同时假设b=0。假设成立与否,还需要用实验探究和验证。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即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越难以发生改变,即加速度越小,由此我们不妨假设a=b+1/km,同时假设b=0。由此,我们现在所要探究的加速度是同时与力、质量有关的,那么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按照哲学上的观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由合外力(外因)和质量(内因)共同决定的,合外力和质量两个因素统一于影响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过程当中,同时又是矛盾的。合外力促使加速度的产生,质量则维持原有状态不变,阻碍加速度的产生。在物理学中我们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与两个或多个物理量(或因素)有关的多元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即先保持其他物理量(或因素)不变,逐步分析所求物理量与其中某一物理量的关系,而后总结出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固定质量,探究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而后固定合外力,探究加速度与质量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出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

如果a=k1f成立,反映在a-f图线上就应该是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如果a=k2m成立,反映在a-m图线上就应该是条双曲线,然而真实地判断该图线是否是双曲线是比较复杂的,不过我们可以变换角度,将a与m成反比转化为a与1/m成正比,即反映在a-1/m图线上就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但加速度是不易测量的,因此我们需将其转化为位移,而且我们所探求的主要是a与f、m间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无须求解a的实际值。设计实验时使小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将小车放在相同的位置,并同时打开和关闭文件夹使两小车运动的时间相等,由s=at2/2便可得出a1/a2=s1/s2。这样就将加速度转化为位移,以后做就好的多了。

教材给出了实验装置,但不甚好。一方面严格的光滑水平木板是没有的,普通实验室中的木板大都相当粗糙,不符合实验要求;另一方面,若往小盘中放砝码,好多同学放置的大都不是比较均匀,然而这样做很容易带来相当大的误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实验器材:上部有凹槽的小车两个,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直木板两个,大型文件夹一个,砝码若干,勾码若干,细线若干,刻度尺一把。

为记录小车的加速度,我们可以采用打点纸带,同时为避免小车与定滑轮的碰撞,可以在小车后拴两条较长的细线,细线的另一端加以固定。本实验方案舍弃砝码盘,而采用勾码,可以保证拉力在一条直线上,增减勾码即改变了小车受到的拉力。在小车上增减砝码的质量,即改变了小车的质量。

为得到近似光滑的长直木板,我们通常采用平衡摩擦力的方法:不加砝码,不系细线,试探着移动垫木,使放置在斜面上的小车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g、n、f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合力为0,得gx=f,两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就相当于f不存在。而当小车受到细线的拉力后,就相当于仅受该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 第2篇

《小学科学大班额分组实验探究》课题研究报告

摘要:大班额环境下的分组实验课一直是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本课题“抛砖引玉”以五年级一班为研究对象,从养成教育、课前准备、组长培养、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了一套还需完善的教学策略。

关键字:小学科学 分组实验 策略和方法

引言

大班额环境在城镇学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活动性较强的科学分组实验课对许多老师而言更是难以把控的。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又提示我们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如何在大班额环境下开展分组实验教学的研究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经过我半年的实践探究,自己总结了一套教学策略,相信在我“抛砖引玉”之下,更多的人会深入研究,必然会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教学策略,来解决大家在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困难,打造有效的科学分组实验课堂。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随着班级学生人数的增多(如我校拥有41个教学班,每班平均人数在60人以上,有的班级甚至70人之多。),学生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断扩大,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照度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不断降低,特别对组织能力要求较高的科学实验课和活动课,大多教师更是避而远之,在分组实验课中用演示实验代替,甚至舍弃实验教学,变为单纯的理论灌输和结论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新课程目标的落实,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所以我提出“小学科学大班额分组实验探究”这个课题,旨在探索大班额背景下有效的分组实验教学策略,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课题研究目标

经过本次课题的研究摸索、总结一套适合于我校大班额环境的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策略,并应用于教学中,打造有效的科学实验课。

2。课题研究内容

在这种大班额环境下如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如何准备实验教学,如何实施分组实验教学,是我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具体化,我将课题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班额环境下课堂纪律与教学关系(如果想在有效的时间内实施实验教学,纪律是最起码的保障;如果没有良好的纪律,别说实验教学,就是一般的课堂教学,恐怕教学任务都很难完成。);

(2)大班额环境下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习惯是所有行为的老师,它如同物理中的惯性一样,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会保持原有的状态。);

(3)大班额环境下教师课前准备工作(有效的实验课需要充足的准备。);

(4)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的分工问题(小学科学在情感、态度、价值感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品质。);

(5)大班额环境下分组实验的实施研究(实践检验真理,更能寻找出一条实验的教学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的对象

五年级一班学生为本次课题研究的对象,其原因一他们是我所带班级的学生便于实施课题研究;原因二,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着其他班级共性的问题,具有研究的价值。

2。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四种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分析法、实践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文献法:通过阅读《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了解新课程对小学科学的要求和建议;通过阅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认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查阅分组教学的相关文章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

调查分析法:对现任和曾任科学的七位教师以及三至六年级40名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分组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一些老师教学中的经验。

实践研究法:针对问卷中发现的问题与三位现任的科学老师进行问题整理和策略研讨;并以五年级一班为研究对象实施课堂培养和研究。

经验总结法:经过研讨和课例实践,以及学生反馈,总结在研究过程中的成功心得和失败教训,从而归纳出开展分组实验教学的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国家教育部将46人以上的班级界定为“大班额”,在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五、研究过程

为了让课题扎实有效的开展,本课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研究。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3月)

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填写课题申报书、评审书,对课题涉及的理论进行学习,并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撰写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5年4月——6月)

这一阶段是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针对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研讨,补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借助这些经验和文献中提及的方法,以五年级一班为研究对象实施课题研究。首先查阅资料、借助网络深度认识《给冷水加热》一课的目标和实验教学的方法;其次在平时教学中关注学生养成教育和小组协作能力培养,选取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以三个人为一个小组,六个人为一个团队,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充分发挥组长的组织能力,细化各组员的分工,让他们“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最后,通过引导让学生尝试分析实验现象或者数据,知道他们总结结论,并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7月)

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思考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这段时间研究所发现的教学方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研究成果汇总工作。

六、研究成果

1。实验班级成果:

五年级一班作为实验班级,通过半年的教学培养,已逐步形成分组实验的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一些仪器的正确操作。培养的十二个小组长具备了任务分配、组织研讨、分析汇报等能力,对教学有着很大的助进作用。

2。经验理论成果

经过半年的理论学习、师生研讨、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和反思,总结形成了一套教师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大班额环境下如何开展分组实验教学的策略。

(1)养成教育的培养贵在坚持

养成教育是一个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它关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学生一生受益。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点点滴滴都是养成教育的体现,如何让学生有顺序地进入实验室,安静地听取实验要求,有组织的进行实验和讨论,习惯性的整理实验台等,这些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三次、五次、十次,甚至一学期的坚持,让一切行为都成为一种习惯。当这些行为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分组实验教学的“纪律难、组织难”就不再是困难了。

(2)充足的准备是高效的关键

分组实验活动前的准备是分组实验活动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实验效果与预测有出入、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的材料没有准备、同一种材料出现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等等。要避免这些情况影响分组实验的开展,材料的准备必须要精心选择,教师事先亲自实验。

除此之外,我们更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充分准备,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重点关注了实验的准备,而忽视了研究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让实验教学单调、无趣,学生是失去了实验探究的方向性,让实验活动成为一种单一的活动,失去教学的意义。

同时实验报告单的设计会让实验明朗起来,合理的设计让学生有据可依,在完成要求的同时完成实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培养,“以点带面”促成团队进行分组教学

俗语说:蛇无头不行。一个小组应该也有一个组织者,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作为教师助手的小组长将实验内容细化,发动每个组员的积极能动性,同时还可以指导组员进行实验操作、汇报等。当然组长的培养也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每次实验前将小组长集中起来进行操作指导、分工引导等,让小组长不是盲目的去组织,而是有计划地去完成任务。在教学中我以三个人为一个小组,六个人为一个团队,通过日常教学的小组、团队竞争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这样在分组实验中更能体现出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自觉性。

七、问题与思考

本次课题我主要立足与个人,通过改善自身教学细节和方法来改观分组教学的效果,看到取得的成果让我认识到教师理念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学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反思课题研究的整个过,还存在一些问题:1。研究时间短,需要后期长期的坚持和反思;2。研究对象单一,一个五年级一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个性的可能,而共性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班级、更多年级的参与;3。研究立足点的不完美,现代教学立足于学生,通过改变教师理念,改善教学方式改观了教学效果,但若能立足学生,改变学生理念,改善学习方式,相信内因的能量是巨大的。课题研究还需继续!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4 [2]、刘志慧 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J]。江西教育。2010(32)

[3]、李家良 也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及探究精神[J]。新课程(教师)。2010(10)

[4]、张中西 试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主学习[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05)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 第3篇

关键词:探究,实验改进,策略

小学科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 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获得知识与技能是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学生亲历各种实验,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率与成败。通过教学实践发现, 在教材编排中, 有些实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够完善之处;有些实验需要根据学生前概念认知适时地进行微调;有些实验则需要在教学遇阻时重新设计和补充……所以, 我们科学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因地制宜地进行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获得直观的实验效果和直接的科学经验, 为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助航。笔者在课堂教学的打磨和实践中, 对实验的改进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本文将结合一线教学课例, 试着梳理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改进的四大策略, 与诸位共商。

策略一:改在“概念顽固”时

在实验设计时, 我们必须先了解学生现有的概念水平。前概念在学生科学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新概念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它的前概念基础之上。当科学概念和前概念比较一致时, 学生就容易理解和内化;当科学概念和前概念相冲突时, 学生原有的错误概念根深蒂固, 不易纠正和改变。要转变学生的错误概念, 仅仅告诉学生“正确”的概念是无效或低效的。我们只有在有效的实验改进中, 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的现象, 在事实和证据面前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因此, 我们教学过程中, 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较为“顽固”的前概念, 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的改进, 使学生的原有概念在动手实验中改变、发展和重建。

案例1:“没有磁铁, 通电后的转子能转动吗?”

笔者在教学《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时, 了解到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在前概念中认为电是万能的, 小电动机的转动只是电在起作用。考虑到此前概念很难通过一次模拟操作进行改变与重构, 于是我对实验进行了微调:

1.学生在了解电动机的构造后,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通电, 小电动机就能转动?随后交流多种原因猜想:电的作用、电磁铁与磁铁相互作用等。

2.教师将电动机模拟装置、导线及电池发给学生, 并试问:你们能利用这些材料使转子转动起来吗? (学生异口同声:“能”。)

3.在动手操作后, 学生发现通电后转子并没有转动, 并开始思考原因。

4.教师随机引导:我们还需要什么才能使转子转动起来?

5.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没有磁铁转子是不会转动的。随后通过操作理解了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用电产生磁, 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上述案例中, 从学生异口同声的“能”中可以看出前概念的“顽固”。所以我在教学时故意先不将磁铁发给学生。学生将转子放在支架上并接通电源, 发现通电后转子还是没有转动。此时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前概念进行修正, 并想到再用磁铁能不能使转子转动起来。通过这一细节的调整, 学生会对原有的错误概念进行纠正与改变, 建构起新的正确的科学概念。

策略二:改在“观察局限”时

我们一贯倡导学生要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做科学, 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是不能和成人相比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实验设计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学生身边熟悉且容易操作的材料, 对实验进行有效改进, 提高实验的效果和成功率。同时, 实验成功且现象明显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产生深入探究的强烈愿望。因此, 我们科学教师要针对教材中现象较难观察、操作较难进行的实验进行有效的改进, 确保实验操作的简便性和现象的直观性。

案例2:“音叉振动演示仪”

笔者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 教材编排中有观察“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这一实验。教材建议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 观察平静水面因音叉振动而引起变化。此实验在教学中因时间限制, 教师一般演示进行。但在实验演示时因水面与学生视线在同一平面, 所以能观察到这一现象的范围较小, 仅局限于实验演示周围的一小部分学生。又因实验现象时间很短, 即使借用实物投影仪, 实验现象也不是非常直观。所以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如下图所示,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用线悬挂的乒乓球。振动的音叉一碰到乒乓球, 乒乓球就会向另一方向弹开, 这一现象一直重复且弹开幅度逐渐减小, 直至音叉停止振动。改进后的实验, 能让学生持续5 秒左右清晰地观察到音叉振动的现象。

在上述案例中, 我选择了学生熟悉且容易操作的乒乓球作为实验器材, 对原本操作较为烦琐、现象存在局限的实验进行了巧妙改进, 使演示实验现象更为直观, 实验操作更为简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 很容易推断出现象与音叉振动之间的联系, 从而进一步巩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

策略三:改在“研讨遇阻”时

自主活动与交流研讨是构成课堂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的两个主要层面, 承担着科学课教学目标达成的重任。活动后的交流研讨, 是一个共享与分析、整理各种发现、想法、问题的过程。活动后的交流研讨是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观察标志。在交流研讨中, 学生结合实验后的数据、现象进行大胆猜想总结及梳理。在交流研讨活动中, 有时各小组、成员间会在证据及现象面前得出大家都认同的科学概念, 探究活动顺畅;有时他们也会产生观点上的分歧, 彼此都说服不了对方。虽然我们鼓励学生彼此间的相互争论, 但时间一长势必影响课堂探究的脚步。所以在研讨出现阻碍时, 教师应合理地设计和改进实验, 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 解决研讨中出现的分歧, 从而确保探究活动的顺利继续。

案例3:“线圈通电后是产生了磁性?还是变成了铁一类的物质?”

笔者在教学《电和磁》一课时, 通过用铁钉和磁铁使指南针磁针发生偏转的演示实验, 使学生明确了指南针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紧接着, 让学生学着奥斯特, 做一做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 磁针发生偏转的实验。实验后各小组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并在组间进行了研讨, 主要是以下两种观点:

猜想1:通电导线产生磁性, 与指南针磁针相互作用, 所以磁针发生了偏转。

猜想2:导线原本是铜做成的, 但通电后铜具有了铁一样的性质。靠近指南针后, 磁针会吸铁, 从而发生偏转。

这两种猜想都能阐明自己的理由, 一时间彼此都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服对方, 研讨陷入了僵局。此时教师及时设计实验进行引导:出示一个直径很小的线圈和一根细铁丝, 问学生:“如果给线圈通上电, 它能吸住铁丝吗?”在与学生交流后得出:能吸引, 电流产生的可能就是磁;如不能, 那就有可能是铁了。在教师演示实验后, 学生发现通电线圈能将铁丝吸住, 一断电, 铁丝就掉落了。从而得出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的科学概念。

在上述案例中, 我们不难发现, 学生的猜想源于对磁铁单元科学概念的有效建构。此时, 教师应对僵局, 设计了一个“通电线圈吸铁丝”的实验, 解决了研讨中猜想的分歧, 确保了科学概念的有效建构和科学探究的有序进行。

策略四:改在“理解困难”时

科学概念不仅是组成科学教材的基本元素, 也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没有坚实的科学概念基础, 发展学生的能力, 培养他们正面的科学情感态度必将是一句空话。在教材编排中, 每个单元都有若干个科学概念构成, 每节课都有几个科学小概念需要建构。有些科学概念建构是通过实质性的科学探究活动达成的, 而有些科学概念则是通过教材中文字的注解直接由教师讲解或由学生阅读获取。小学生因年龄小, 认知能力较弱, 对有些文字注解往往不能直接内化, 从而影响后续探究的有效进行。因此, 教师如果发现学生在科学概念的理解上出现困难时, 要巧妙地设计实验, 突破学生理解的瓶颈, 确保探究的深入进行。

案例4:“换向器的工作原理”

笔者在教学《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中“小电动机里有什么”这个教学环节时, 对转子中的部件之一“换向器”进行了重点教学, 并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

在教材编排中, 对于换向器的工作原理有这样2 小段的注解: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 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 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从教材的编排意图可以看出, 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 在教师的言语引导下理解换向器的工作原理。在具体的教学中, 很多老师对此段文字尚不能透彻理解, 学生更难以内化和理解。因此, 我利用一只一次性杯子和三张不同颜色的小纸片, 做成了一个模拟的换向器, 如下图所示。让学生在小组内, 用拇指和食指模拟电刷进行自主操作。学生发现随着“换向器”的转动, 与“电刷”接触的纸片就会发生改变, 从而真正理解了换向器的工作原理。

在上述案例中, 小电动机内部部件“换向器”的作用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如只是让学生认识了什么是换向器并自读资料了解换向器的作用, 真正理解的学生寥寥无几。通过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让学生进行模拟换向器的自主操作, 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换向器的作用, 为后续探究作了很好的铺垫。

有效的实验改进的确能给探究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在改进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盲目和随意, 一味追求为改进而改进。在教学实践中, 实验改进应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 以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科学概念的建构、认知理解的疏导及动手操作的简便等作为改进的依据,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 有的放矢地进行。

科学教师是学生与实验的沟通者、引导者、解释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结合教材实际, 设计和改进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好实验, 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 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要使科学实验在改进中完善, 在改进中提升, 在改进中高效, 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实用性、趣味性, 将实验的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快乐的发现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喻伯军.小学科学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浙江教育出版社

例谈探究实验的组织与教学 第4篇

1竭尽全力准备器材

在熔化与凝固实验中,笔者按班上人数把探究实验分10组,其中2组做蜡的熔化探究,其余探究海波的熔化,每组准备好铁架台、酒精灯、铁圈、石棉网、烧杯、铁夹、试管、温度计、挂钩、火柴、水和酒精、海波和蜡若干,几块湿布备用,还要学生自制了坐标纸,准备好笔,结果进展很顺利.还节约了时间.常言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想顺利完成实验探究任务,课前一定做好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的仗.

2故事引入提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一说讲故事,学生顿时安静下来),在很久以前,有一位王子,冬天非常爱堆雪人了,每天王子还将自己的烦恼向雪人讲,后来雪人会开口说话了,王子更爱雪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天气很冷,王子怎么说,雪人也不理,终于雪人说:“我好冷,再冷我就冻硬了”,王子用衣服给雪人挡风,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雪人不停地流泪,王子非常心疼为好遮阳,可仍然不行,雪人说:“我怕热,太热我就活不下去”,王子肝胆俱裂.同学们,谁能为王子想个办法.大家也非常着急.这时笔者顺势提出,熔化和凝固在什么条件下发生?不同物质熔化与凝固相同吗?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课题,等我们一一探究,就一定会有办法解决.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大为高涨.

3积极讨论大胆猜想

师:自然界物质千千万万,每种物质都来探究,我们没有时间,就取两种代表性的物质海波和蜡为对象来研究吧,同学们大胆地猜想:它们熔化过程温度可能有什么变化?完成熔化需要什么条件吗?

学生众说纷纭,个个举手发言.大多数猜想是以下观点.

生(猜想):它们熔化过程,温度可能会上升.

生(猜想):它们熔化过程,要加热.

生(猜想):它们熔化过程,蜡一加热就熔化,海波可能不是.

4出谋划策设计实验

师:同学们有各种猜想!我们怎样设计一个检验猜想的实验呢?同学们个个开动脑筋,形成了两种方案.甲方案是直接用酒精灯给装有海波和蜡的试管加热,温度计测海波和蜡的温度;乙方案是用酒精灯给装有水的烧杯加热,再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中的海波和蜡加热,温度计测海波和蜡的温度.

5周密分析确定方案

方案设计出来了,可哪个方案更好,更可行呢?同学们经过讨论,甲方案不可行,原因有二:一是酒精灯火焰太高,可能烧破试管;二是既使试管没烧破,熔化过程太快,不易观察现象,也不易记录温度的变化.而乙方案可以使试管受热均匀,便于观察,实验也有安全保障.大家一致确定采用乙方案.

6注意事项提前告知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明显,使学生们少走弯路,节约探究时间,为了学生安全,在开始实验探究之前,通过投影展示实验注意事项:

(1)绝对不允许用一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装置安装要牢固;

(2)装入试管中的海波和蜡不宜太多,烧杯中水要宜适量;

(3)加热应缓慢,一般做到试管内、外温度的示数差保持2 ℃~3 ℃左右;

(4)最好待海波升至40 ℃时,开始记录,而蜡,开始加热时就记录.

7探究过程一丝不苟

设计了可行实验方案,明确了实验注意事项,就引导学生开始探究,要求学生操作正确规范,观察仔细认真,认真做好记录.

第一步:按书中组装装置,点燃酒精灯;

第二步:要求每小组一人看时间,一人读温度计示数,一人护好实验装置,其它人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固体完全熔化,再过2分钟后,停止加热;

第三步:要求学生设计记录里,将测温时间和温度记录在表格中;

第四步:每组在坐标纸上将测的数据分别用点标出;

第五步:将描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是海波和蜡的熔化图像;

第六步:两种探究情况汇总.

8合作交流分析数据

根据学生实验绘的图像,让学生讨论交流后填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不变,直到全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蜡的熔化过程不同,由图像可知,随着不断加热,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蜡逐渐熔化,最后熔化为液体.

9检验假设反思评估

师:实验结束了,回过头来,同学们想想,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的猜想,哪些是对的?哪些没有想到?

生:没有想到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通过反思,同学们为自己正确的猜想而自豪,也为探究实验获得新知而好奇.

10知识归纳穿针引线

经过探究总结向学生讲解:固体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保持不变的温度叫该物质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熔化条件有两个,达到熔点和不断吸热;液态晶体凝固条件有两个:达到凝固点和不断放热.

11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在学生阅读了物质的熔点后,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师:能否用铝制的容器熔化铜或锡?

生:铝的熔点660 ℃,铜的熔点为1083 ℃,锡的熔点为232 ℃,显然在达到660 ℃,铜没有熔化,铝却可能熔化,故不可用铝制的容器熔化铜,而熔化锡可以.

师:在南极考察站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吗?

生:水银的凝固点为-38.8 ℃,南极气温可能低于-40 ℃以下,这时,水银凝固,温度计不能工作.

师:用酒精温度计可以吗?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 第5篇

关键词:初中教学;科学实验;探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运用探究性学习能使学生亲手操作、亲眼观察,从中掌握汲取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然而,现实教学中的情况并不理想,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科学实验课的发展。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一般教师把握主动权,一味讲解,注重满堂灌,学生只是一味听讲,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自然教学效果也不好。探究性学习模式摒弃了传统模式的弊端,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思考问题,扭转了以往初中实验教学的死板生硬局面。所以,探究性学习模式应该受到重视,并能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得到大力推广和运用。

一、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一)拓宽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目前传统的初中科学实验课程上,可以说实验的规程已定,操作流程已定,试验器材已定,甚至试验结论都是一致的,那么学生只得依葫芦画瓢,按部就班操作,毫无新意,严重束缚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发挥想象力,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设计,动手实验,积极摸索实践,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提升,学习效果也自然增强。

(二)转换角色,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该在他们手里,所以教师也应该逐渐从传统的主导角色转换过来,做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组织者。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教师学会放手,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勤于思考习惯和获得实践中获真知的能力。这样举一反三,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自然就转换了,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二、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集结合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特点,开展探究性学习模式。初中科学实验课程时间有限,导致很多实验不能完整地展现给学生。比如月相及其变化的观察实验,观察生铁生锈等实验,这些实验要求在展示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所以教师可以把此类实验放到课外,布置给学生任务,适时引导询问实验开展情况,并拿到课堂上分析探讨,这样达到的效果会明显强化。借助开展课外实验,就是结合初中科学课程的特点,实施探究性学习模式的体现。比如做鸡蛋被“吸入”玻璃容器中的试验,可采取以下步骤:先准备一个熟鸡蛋,浸泡在白醋溶液中,一段时间鸡蛋皮和醋酸反应充分,鸡蛋皮变软,准备一口径稍小于鸡蛋的容器,在底部铺一层细土。然后在容器中扔进点燃棉团,待熄灭之后,立即把鸡蛋对准容器口处。发现棉团火焰熄灭之后,鸡蛋迅速掉进容器中。冷却一段时间发现鸡蛋皮又恢复了坚硬状态。教师接下来剖析原因:棉团燃烧容器内的一部分氧气,且排除一些空气。待火熄灭后,容器内气温迅速降低,压强低于空气大气压强。因此,大气压把壳变软的鸡蛋压入容器中。从这个实验就可以发现,开展课外探究教学一方面能够完成初中科学教材所要求完成的实验任务,另一方面能拓展科学实验内容和形式。值得推崇的是,接着试验调动学生到生活中搜寻试验素材和寻找实验的方法,通过引导他们的实验过程,探索实验步骤等,培养了他们勤于动手、敢于创新的习惯,大大激发了他们思考探索和动手操作的技能。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意味着学生要处理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和难处,甚至付出努力和心思最终没有收获和成功。这个过程是很造就人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探索、主动学习、寻求创新的经历,对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发展都是不错的历练和提升。因此,探究性学习模式带来的作用是积极高效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

(二)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问题。教师根据课程需要预先布置学生动手设计操作某一个实验,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让他们展开探究,探讨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器材使用是否正确,并积极探讨改进策略。如在操作光合作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探索实验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或者公布教材实验步骤,并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探讨设计方案步骤是否正确有效。虽然学生对于实验原理都能表达明确,就是调节绿色植物所处环境的温度,会发现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是,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会有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实验效果,比如环境中的光线条件、空气湿度、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等,都需要学生考虑进去。

(三)引入情境教学法。要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高效实施探究教学模式,教师就得尽心准备,深挖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情况,巧妙设计一些问题,引入采用情境教学法,使他们进而进行深思深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精神。比如在讲解“月相及其变化”试验时,教师就应当根据试验要求,做好充分准备,设计一些趣味的问题,结合试验和教学搜集实验器材和道具。接下来,教师和学生互动,创建一些情景或者场景问题,如在一个月当中看到月亮由缺到圆,又转为月缺,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呢?上弦月和下弦月是怎么回事?日食和月食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你能详细叙述其中原理吗?提出该问题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查找真相,了解月相变化秘密。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和器具展现月相变化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找出合理解释和自然现象原理,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范围。总之,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把探究性教学模式引进初中科学实验课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探究学习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探究性教学模式摒弃传统模式,给科学实验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注入新鲜空气,教师教学焕发新生,学生学习也兴趣盎然,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模式对强化教学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尤其必要,完全契合当前教育改革需要,这种教学模式应当受到教育界的推崇和探索,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合理运用,促进我国素质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 第6篇

建湖县森达实验学校祁建淮

[内容提要]科学课是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中心的,而探究活动又是以科学实验为载体的。本文旨在对实验设计要点的准确把握;对实验材料的精妙设计;如何抓住汇报中的细节深入挖掘;对实验采用全新的评价体系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促进科学实验更加高效。

[关键词]设计自主化材料结构化交流深入化评价多元化

科学实验既是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内容,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科学实验的成败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但是,现实的科学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浮华、低效的现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实验课堂热热闹闹,实验结束后学生却头脑空空。就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实验的特点来准备好实验,指导好实验,发挥出实验应承担的价值,让实验更好地引领着科学探究课堂。我们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好研究:

一、实验设计自主化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实验设计是做好实验的前提和基础。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实验的难点,必须要对其操作的注意点一清二楚,胸有成竹。只有自己的设计才是最实用的,才是学生最乐意做的,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让学生认真讨论和改进实验操作的要点,自己探索科学的实验方案,这对于提高科学课教学的效果十分重要。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如何准备去做这个实验,小组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总结提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这样,学生有了目标就能更好地在实验中前行,在实验中探究获得新知。在设计和总结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实验》一课,学生在研究方糖溶解的实验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在小组内说一说:“如果让你做这个实验,你准备怎么做?”你的假设是什么?实验中变化的量是什么?不变的量是什么?这样的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实验?通过组内讨论、组间互评不断完善并出示以下实验要求:1

问题:方糖的溶解与什么有关?

假设:方糖的溶解与水温有关?

实验步骤:①倒两杯等量的热水和冷水。

②将等量的方糖同时放进杯里。

③搅拌同样的次数(或都不搅拌)。

明晰了实验要求,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此类对比实验的特点。

二、实验材料结构化

实验课中一堂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我们不能任由学生去无休止的理解、发现。我们必须抓住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顿悟”,使课堂效率最优化。此时,“结构性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所在课堂这个认知的环境里,学生面对的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他们的认知就不会产生。注意力还会分散,而如果学生面对的是一组具有典型结构的材料,他们就会对材料产生兴趣,那么这些材料就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当学生在琢磨材料与材料之间会存在什么关系的时候,认知就产生了。劳伦斯教授提醒我们:单纯的讲解不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和思考,必须用材料引领学生的思维。

“结构性材料”是美国兰·本达教授首先提出的:材料的种类、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为材料本身代表着教师的思维,材料的结构性代表着思维的层次性。所以精心选择、巧妙设计的材料一旦出现在孩子面前,就会对孩子产生一种思维冲击,引发学生认知的发生,有时甚至会产生无师自通的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选择材料的同时考虑到了材料的结构性。准备好最精炼的上课材料,并且思考材料出示产次序和步骤,这是我们老师在做课前准备的时候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

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曾经上过一节著名的课——《玩注射器》。课上,他准备的材料非常简单,只有一盆水,两个注射器,一根软管。学生对于这类材料也非

常熟悉,所以前半节课学生自由操作的时候,大多数学生是把注射器放进水里,抽一管水,挤出去,或者抽一管水挤压到软管里面去,没有玩出什么新花样。

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路老师让学生将材料进行组合:将两个注射器用软管连在一起。就这第一连通,学生们的操作就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这边一推,那边就出来了;这边一抽,那过就缩回去了„„咦,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们立刻对新产生的现象发生了兴趣,于是对空气压缩的探究就沿着这个思路进行下去了。在这样的探究中,结构性材料的使用明显增进了学生的理解,促使学生发现其中所蕴含的问题,包含的规律,帮助我们从抽象上升到理性。

三、辩论过程深入化

实验的汇报是对实验现象的叙述与总结。在实验汇报中关注细节尤为重要。细节决定成败。在科学研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预示着一个重大的发现。一个细节往往能够成就一次动人的探究,萌发一颗创新的种子。而这些刻骨铭心的细节直接得益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互动的激情。

在上五年级的《折形状》一课时,同样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感发。为了解释棱数越多它的承受力就越大这个科学知识,我依照教材内容,在实验汇报阶段制作了一个统计表格,用算平均数的方法顺利地得出结论:棱数越多,它的承受力越大,通过统计,学生们很容易发现三棱柱、四棱柱、六棱柱的承受力依次增大,圆柱体的承受力最大。

此时,按程序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但我并没有就此结束,我让学生们再次观察实验记录表格,结果发现竟然有一条数据是这样的:其中有一个六棱柱承受力(4本书)小于四棱柱的承受力,此时四棱柱的平均承受力是5本书,事实出乎意料,与我们发现的结论根本不同!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请同学们抓住此意外资源不放,积极引导学生辩论,深入讨论,深究原因。通过同学们的讨论,猜想其中的原因是:有可能是摆放的桌面不水平;有可能是放书的过程中,用力不均匀;也有可能是这份五棱柱的纸在实验前搬运时就已发生了皱褶。根据同学们的猜测,再次用五棱柱进行验证,结果

证明它的承受力确实大于四棱柱。通过这样的细节讨论,我们充分利用了突发性生成资源,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困惑,还轻而易举的明白了实验一般要做三次以上的道理。真所谓道理越辩越明。

在这个细微的环节中,教师不只是纠正了认知上的科学性错误,更引发了学生对真理的求索和挑战。更可喜的是,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历练中再次提升了对科学知识的认识。真正达到了“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效果。

四、实验评价多元化

对实验活动评价的科学与否,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关系着科学课整个实验教学的成败。对学生实验活动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和独创精神。对学生实验活动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实验的过程和实验技能的掌握上,不能只注重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评价更应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实验前——以学生的“准备工作”为评价重点;实验中——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为评价重点;实验后——以学生“对器材的整理工作”为评价重点。

评价的主体首先要多元化:可以是老师评价,也可以是自我评价,还可以学生互评。实验完成后,让小组自我评价实验的成果,然后再让其他小组评价补充,加以修正。评价的方式也可多样化,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还可以是口头的认同,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鼓励。

上一篇:食药监管局下一篇:赞美祖国的诗歌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