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2024-05-29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精选9篇)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第1篇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开拓创新精神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它能对其他素质的提高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从社会背景来看,开拓创新精神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只有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开拓创新精神就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它既是一种品格,又是一种胆魄,还是一种才识,是三者的统一。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应当重视自身创新意识以及能力的培养,这样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而现在的的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缺乏观察能力,二缺乏创新兴趣,三缺乏创新思维,四缺乏创新毅力。

所以现在大学生要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是当务之急,第一,持续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开阔的视野是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条件。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在大学期间,我们大学生应该学好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其原因是创新成果大都来源于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组合。另外,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另外一个方面,学习的方法、开阔的视野也至关重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开拓视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基础的同时,也不要仅仅依靠教材上的知识,要敢于问“为什么”,要敢于打破陈规,要敢于在别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观点、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第二,要营造活跃的创新校园文化氛围。体现创新教育要求的新型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创新实践活动,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有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氛围,这些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在课外活动安排、物质和精神的校园环境、学生社会实践中,并透过这些方面对学生的创新人格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意识的或潜移默化的持久影响。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场景可以使大学生本身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一方面,我们大学生要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以社团和学生宿舍、班级为重点,在开阔视野、培养兴趣、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重点开拓和深入。另一方面,我们大学生要主动参与创新活动中,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种硬软件方面的环境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些场所通常是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绝佳环境;同时,还大学生应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研,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际活动中及时反馈,形成最后的成果。第三,要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要摒弃社会中的不良风气迷惑,切实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并把自己的兴趣推而广之,坚持不懈地沉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当中;要善于用逆向思维考虑问题的症结,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直觉,并把思维的灵感火花及时保存,成为研究的新发现;科学的态度也很重要,这需要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聚精会神,真正深入到一个问题的每个层次中,否则效率的下调只会使瞬间的灵感顷刻溜走,任何新发现都是在长期的思考论证中得以立足的,搞实验的人必须要有思考的习惯,这是研究的前提所在。

大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件任重而道远的的任务,但它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民族科技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大作用,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担负建设中国和谐社会重任的必然要求。作为大学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扎实掌握课堂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善始善终地参加各种科研竞赛活动,逐步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更应该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积极主动地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角色,为成功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第2篇

一、什么是创新意识

创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创新更重要。

新颖是创新的必备要素,但并不意味着每次创新都是一种开天辟地式的革命。仅仅通过把一个领域的经验应用到另一个原本不相干的领域,可能就会完成一次伟大的创新。斯宾塞是美国电子管技术专家,二战期间在测试新磁控管技术时,偶然发现口袋里的巧克力会因为接近磁控管而融化。斯宾塞联想到,能否用类似装置给食品快速加热呢?微波炉就这样诞生了。

创新的实用价值更应着重考虑。我在SGI工作时,曾领导开发过一个三维浏览器产品。从技术角度出发,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是非常酷的产品。但很遗憾,一个三维视图既不能带给用户更多信息内容,也会严重妨碍信息的高效传递,无法使用户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这样一个对用户没用的创新,最终只能走向失败。

任何创新都要考虑在现有条件下的实施问题。我的博士论文,就是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套非特定语言的连续语音识别系统。从新颖、有用的角度看,它都能得99分。但是,拿到真实环境中就碰到种种问题,例如噪音处理,如何分离各种同时说话的语音,麦克风太远等。因此,这项创新的可行性只能达到59分。

好的创新者应该是一个既有新颖想法,又理解用户需求,并能用实践将创意变成现实的人。第一种品质像一个科学家的特质,第二种像市场人员的,第三种则像工程师的。

二、怎样培养创新意识

究竟该怎样做,才能不断得到最好的创新呢?建议大家思考和实践以下五项创新准则:洞悉未来、打破陈规、追求简约、以人为本和承受风险。

洞悉未来就是要求创新者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和用户需求,结合技术发展规律,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判断。

创新的最大障碍是无法脱离固有的思维定式或思维框架。发明汽车时,如果脑子里依然还想用赶马车的陈规来操作,就可能不是用方向盘,而是用缰绳来调整汽车方向!追求简约也是通向创新的必由之路。初做搜索引擎时,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用户多输入几个字,搜索结果就会准确得多。技术人员想到了一个最简单有效的点子:把搜索框长度增大一倍。

以人为本是企业能否保持持久创新能力的关键。在谷歌公司,每位工程师都可以利用工作中20%的时间,做自己最有激情做的事情。

承受风险也是创新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我从事研究工作时,主管曾说,如果每一个项目都成功了,你实际上是失败的;因为你并不是在做研究,而是在回避风险,只选择那些十拿九稳、没有什么创新价值的项目。

三、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力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在学习中,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中学生学习三角形面积定理时,可能人人都会背诵底乘以高除以二的公式,但是,聪明学生还会记住这个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第二个建议是,遇到问题试着从不同角度来思考。美国3M公司一位研究员想发明粘合力非常强的胶水,但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实验得到的只是一种粘合力很差的液体。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人们有这样一种需求:把便条或书签贴到桌上或墙上,可以随时揭下来—他此前发现的粘合力差的液体不正可以派上用场吗?就这样,一种险遭废弃的技术促成了即时贴的发明。

第三个建议是,多问问题才能更深理解。

第四个建议是动手实践。小时候,父亲曾让我们解答这样一个问题:用6根火柴拼成4个大小一模一样的正三角形。通过动手实践,我们都找到了正确答案。这样的实践让我对几何空间知识记忆深刻。

第五个建议是追随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谷歌,我们宁愿让员工做一个自己有激情的项目,也不愿因为项目紧急或重要,强迫他们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

在一种鼓励探索,支持兴趣,重视实践的教育环境下,创新并不难。只要培养出灵活的头脑和扎实的基本功,再兼具了科学家、市场人员、工程师的特质,同时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你就一定可以做出最新颖、最有用、也最有可行性的创新来!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第3篇

1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为学生构建的素质结构及知识结构等,为了有效实现相关教育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模式。③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继而使得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缺失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偏差。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是应试教育,尽管现阶段已经开始逐渐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重讲授、轻训练”等问题,在实践内容方面以及教育教学手段方面出现流于表面教学的问题,最终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以及创新能力差等问题。

1.2 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实践教学主要指的是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引导,将学生带入社会实践中去,继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④毕业实践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关系着毕业生能力的巩固与提高。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很容易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与毕业实践环节存在安排上的冲突。从另一个角度看,专业的技能培训较为侧重对学生技能能力的培养,而缺少对学生择业心态、从业素质等综合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就业环境的训练等,使得学生在完成毕业实践后无法从心态方面及素质方面获得有效提升(尤其体现在创新能力和意识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1)对于没有企业背景的院校来说,一般采用的是顶岗实习方法。此种方法主要依靠学生自觉践行,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有部分学生利用此阶段的教学时间来做毕业论文或求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2)求职高峰期与毕业实践安排相互冲突,管理不够到位。目前来看,毕业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是学生求职的高峰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使得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毕业实践环节的心态。⑤教师此时对学生的管理也无法完全到位,学生此时均积极参加招聘交流会,指导教师往往面临的是无法进行创新性毕业实践的尴尬局面。

2 高职院校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不管是在科技方面,还是文学教育管理等方面,都需要面临着创新,且此种创新行为大多是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有效实现的。⑥高职院校教育则是培养此类人才的主要平台,高职院校的最终任务也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⑦教育部曾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培养出适合我国经济科学社会发展的人才,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位置。从宏观角度来看,提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需要依靠社会实践者的积极参与,也需要依靠高层研究人员的努力。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了我国各个方面,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更需要此类人才来研发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企业要想走在同行业的前端,就必须努力抢占市场,用自己的先进技术来满足大众的需求。从微观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后则面临着择业问题,在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借助自己的专业能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继而生产出一些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技术产品,将自己的才华充分发挥出来。高职院校在培养技术人才的过程中,不仅仅将一项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将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充分激发出来,使其成为行业的佼佼者。⑧

3 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3.1 创造良好的实践创新环境

国外高等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均营造了一个较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国外高等教育把创新能力培养当成是一种理想来追求。高校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充分重视起来,并且将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独立实践能力进行重点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好方式方法,充分遵从创新的基本规律及特点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美国为例,其本身的历史不够悠久,技术经验等都不够丰富,但是其经济发展非常快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当成是一种生存能力,在现阶段变幻莫测的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能够快速获得最为前沿的知识,且将此类信息知识进行筛选,从中寻找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美国经济学家曾明确指出:“教育的进步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注入了创新元素,所以增强了后续发力的动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⑨

3.2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在高职院校中,实践创新是其主要活动之一,需要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才能够实实在在地提高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在综合性以及设计性较强的科目学习中,教师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能够唤醒学生的斗志,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⑩教师在鼓励学生主动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之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企业的基本需求等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工作,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意识能够得以优化。

3.3 积极探索多样性的毕业实践模式

高职院校本身的毕业实践设计属于技术范畴之内,相比普通高等教育院校来说,高职院校在难度的设计方面有较大不同。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现场的技术问题进行多样性的训练,通过多样化的实践能力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吸收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来加以提高,将高职院校的主要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注释

11赵临龙.统计学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实践研究——以安康学院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10):84-87.

22 刘鹏,韩丹,宋磊等.高等院校创新教育实践案例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5.16(8):10.

33 蔺海兰,魏晓伟,丁士华等.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理论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15(12):413-415.

44 童清.实验实训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趋同研究[J].职教论坛,2011.16(30):76-78.

55 孙畅.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47-251.

66 魏龙,张国东.高职制冷与空调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1.25(2):191-195.

77 许志刚,刘智敏,字富庭等.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18(18):20-21.

88 夏炎.廿载韶华硕果累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记[J].科学中国人,2012.16(9):68-71.

99 黄宁阳,张红梅,葛俊等.国外高等教育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与借鉴[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2):218-219.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第4篇

从“认知结构”的角度看,问题意识较强的学生,必然是一个在认知过程中掌握主动权的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在历史学习中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对历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在其大脑中有一个非常明晰的史学认知结构,从而能明确学科学习的目的,能够对人类历史现象做出正确的分析,从而达到警世醒世,产生对现实社会的人文关怀,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从“主体型教学”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就是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学习历史不能一味听教师讲,“提出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向学生提问,教师要起旁敲侧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故此,在历史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和提问的教学模式,而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教学模式。

教师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问题教学模式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势利导,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从活跃课堂气氛的角度,来强化学生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正确认识新课改理念下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教学实践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教师对学生教得越多,则给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创新能力提高机会就越少,教学过程的活力和效果就越低。新课改要求教学必须要摆正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位置关系。教学中学生主体是归宿,是核心,教师主体是为其服务并受其制约的,教师的主体性只有在成全学生的主体性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即人们常说的“内因是关键”。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服务”意识、“平等”意识。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反思研究者。

可见新课改中教师应由“播音员”彻底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指导者和参与研究者。学生的地位应由被动的“听众”,彻底转变为主动参与的“演员”,在学习过程中养成问题意识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成为发现者、探究者和创造者。教学的模式应由“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过程应由教师讲授说明的过程,彻底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合作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使新课改中的教学工作真正体现出新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思维过程,而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则能使他们带着趣味性和价值性去学习,激发探究知识的灵感,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另外,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并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情感时,又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和学习爱好,从而进一步驱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展。

二、创设适合问题意识培养的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最佳的氛围

创设课堂教学中的民主环境,首先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念,如果教师做不到这一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就很难受到熏陶,进而迸发出问题意识的潜能。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对新鲜事物进行积极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内驱力。然而,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不是凭空产生的,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的最有效策略,就是通过创设情境来激疑,提出问题。有位伟人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假如能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一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个体思维品质批判性和深刻性活跃的体现。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与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矛盾时,会主动去问一个“为什么”,此时思维才算真正启动,显而易见的问题无需发现,难以发现的是蕴含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问题,意识到平常现象的不平常之处是思维活动中解决问题要害。正是这种思维的品质促使学生不断质疑、解惑,从而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吸收教育科学及历史学科的最新成果,将其灵活运用与教学实践,并努力营造民主气氛。教师必须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认真处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幼稚、可笑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可用课堂解答、面谈或指导学生自己上网、去图书馆查询资料找出答案。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共同研讨问题,不做简单的是与非的判断。教师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毫不掩饰自己知识的不足。

三、营造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历史问题情境的手段可谓多样,可用电教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软件;也可用实物媒体,如史料、照片、文物、图片等;也可用虚拟情景、如角色扮演、戏剧表演、历史故事再现等。历史情景的创设可缩短时空距离,让学生贴近历史,置身于再造历史的场景中,于是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发问题意识。

1..将错就错,以谬生疑

教师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想象,敢于用新的观点、新的角度去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当学生的观点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就顺其谬误进行推理论证,当出现极不合理的结论时,极易使学生产生疑问,并努力探究不合理的结论时,极易使学生产生疑问并努力探究错误之源。比如,教师在讲完“十月革命”后,就有学生提出问题:“如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社会主义,那么能不能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按此推理,那么应该感谢鸦片战争了。当学生看到显然谬误的结论时,便会产生困惑:究竟应该怎样评价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对中国是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客观上有无进步作用?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提出及解答,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提供史料,疑问顿生

用CAI课件展示形象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处在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中边观察便思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感知、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引发问题意识,获取创新知识。例如,我们在讲授“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一课时,投影了1958年9月18日《人民日报》查书上的宣传画两个牧童骑在硕大无比的肥猪身上。学生看后大为惊讶,顿生疑问,提出问题(1)《人民日报》“怎么会登载这样严重失实的报道?世界舆论会怎么评价”(2)有人相信吗?为什么那时候像面对“皇帝的新装”那样不敢说真话?(3)大跃进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此时学生已欲罢不能,急于从教学中获得答案。

四、实施开放教学,倡导学生大胆提问

长期以来的封闭式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势必打破陈旧框框,实施开放式教学,改变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唯书、唯师心态。要敢于怀疑传统,质疑书本,挑战权威。任何学科都是人类认识的结果,都要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而发展;科学史上的每个伟大发现,都是向权威挑起的产物。日心说代替地心说,进化论代替物种不变,都是如此。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批评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面向未来的态度,这正式创新精神的特质,也是创新能力最集中的表现,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诱导学生敢于挑战教材,大胆发问,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分析评判每一历史事件,这在教育心理学上通常被称作发散思维。

五、要培养问题意识就不能让问题止于教师

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新,越会突发奇想。”袁先生的这段话和“没有问题的教育是教育的最大问题”如出一辙,实际上揭示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去问题教育”和美国“激问题教育”的观念差别。

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作为教师,确实要解答学生的疑难,指导他们消除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但不能越俎代庖,替代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我们要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让问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即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对学生提出非教师能力范围的问题,教师应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而不是用似是而非的回答搪塞,因为学生出于对教师的崇拜,在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往往中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就此被束之高阁。因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而不能让问题止于教师,这对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取超出书本的知识大有裨益。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求异往往成为创新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专家,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知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第5篇

2009-10-28 09:44:15 作者: 来源:铁岭县蔡牛中学 文字大小:【大】【中】【小】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允许提问、鼓励质疑、让学生创新

创新意识始于积极思维,始于提问。当学生不由自主地提问时,正是他们积极思考,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想的时候,如果我们做老师的只简单地说一句:“不许插嘴”或置之不理,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严重挫伤,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小绵羊”,还谈什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在一次有关非洲粮食短缺问题时,组织了一个活动“让我猜猜看,非洲为啥缺粮”这一活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活动,通过一番猜想后,同学们的猜测是多种多样的。多数同学的猜想是教材中讲到的,而有一位学生的猜测是“战争”,教科书中未提及,但事实上该区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发生的战争也冲击了该区粮食的生产。我对这个勇于质疑的学生给予了肯定和赞扬。这个学生感到很愉快,学习兴趣大增。我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质疑,在质疑中去激发自己的探知欲望,从而扩大阅读面,关心国家,关注世界,积极思考问题,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觉地产生和提高。

二、提倡对话,鼓励争辩,让学生创新

在教学中,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自由发表和自由参与,大胆质疑,并展开激烈争论,充分发挥教学民主,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通过对话、争辩,让学生学会探索、批判、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也常常会设计一些辩论活动,给学生一个发表见解的平台,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在争论中弄明白的问题,将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课堂教学中的疑问,会激励他们不断观察、思考、读课外书或查阅资料,自己寻求答案。这样做会比教师“硬塞”给学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宽容“错误”,提倡“求异”,让学生创新

在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难免有错误,因此,教师应尊重他们,热爱他们,要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在教学中,笔者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回答的问题,乍听起来似乎是错的,但换个角度思考,也不无道理。对这样的学生不能一概否定,应当多加指导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允许有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是必要的。比如,在政治教学中,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地方保护,只讲发展速度不讲经济效益,偷税漏税骗税、非法侵占耕地、台独问题等众多社会问题,笔者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对策,都有惊人的收获。这种做法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调动学生个体情绪、创设情境、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创新的前提。

比如,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些学生往往感到某方面的学习很吃力,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候教师不能简单地“批评”论事,而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多给予他们思想上的鼓励,有进步及时表扬。要知道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乃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调动学生个体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另外,创设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比如,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创设一些操作情境。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拼图形”、“自制图表”、“续写故事”、“编排导演”等等……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时刻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透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如设计新奇有趣的问题,设置悬念等,使学生形成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激励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第6篇

摘要: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那么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新时期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是当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朦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加强创新培养更为重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成为当下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学校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而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要迎接时代的挑战,关键在于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关系到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然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要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创新型的民族关键在于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那么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新时期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是当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朦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加强创新培养更为重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成为当下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当今我国小学生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容乐观,许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农村、山区里的小学校的创新教育令人堪忧。那么,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已是当务之急。而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要以正确的意识为指导,因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当前我国小学生创新教育的第一环。《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或创造精神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创新意识的培养除了要让孩子们充分的认识创新,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创新,创新并非难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可见,每个人都有进行创新的欲望。那么我们老师就应该认识到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并有针对性的予以启发、引导。我认为老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存在许多弊端,如重成绩轻能力,重传承轻创新等。这些弊端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发展素质教育,建设创新型民族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不利于学生产生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激情,培养创新思维。小学生从小接受到这种教育很可能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扼杀在摇篮中,对孩子的能力培养带来不利影响。引进新的教育观念,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势在必行。

第二,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是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客观条件 新课标中指出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教师要使教学课件的内容要富有开放性、探索性和趣味性,同时以充满情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形成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氛围。

第三,培养创新精神是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观条件 教育教学的实践反复印证了一个真理: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小学生的好奇心极强,对好多未知的事物有自己的看法,经常会提出一些令成人哭笑不得的问题,我们不要因为这些问题的荒诞而否定孩子的创作力,而是要鼓励他们,让他们自己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自主产生认知困惑,从而自主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动机,然后进一步提升创新的兴趣,久而久之不仅促进了培养了孩子的创新精神还有助于形成创新的良性循环。

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创新意识还远远不够,还要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产生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人们如何运用知识,正所谓“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于鱼”。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有效的培养方法:

第一,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不“求异”无“创新”。我们传统的教学总是试图让学生向统一的标准答案靠拢,不鼓励新鲜的解决方法或思考方式。其实,这种做法无形中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后果不堪设想。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任何问题都有多种方法,我们要善于寻找不同的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让思维受限。在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再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别的方法,老师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制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对那些对某个问题有独到见解,有新鲜想法或者有独特角度的学生予以口头表扬,或者加分,贴小红花等,让他们认识到不同的答案不是不对的,反而是值得鼓励和赞扬的,让他们感受到创新带来的乐趣和荣誉。比如,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形成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解读。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古文的时候,里面涉及到廉颇,蔺相如等几个主要人物,我问学生们喜欢谁?话音刚落,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争先恐后的喊着蔺相如抑或廉颇的名字。我得到了常规的答案,当然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是为了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我没有停止我的提问,“还有其他答案吗?”我如是问道,沉寂了一会儿后终于出现了一个弱弱的声音:“老师,我喜欢赵王。”他还补充说赵王重人才,不吝啬所以喜欢他。听到这个答案我很欣慰,并随即表扬了他,并让其他同学想他学习。

第二,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疑问是做学问的第一步,不问何来学呢?以前我们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尤其是古代的学堂私塾里,质疑老师传授的知识就被视为质疑老师一般。然而新的教学理念和开放式教育是提倡质疑的,学生竟然有疑问那说明他们思考过,并且不得其解,那么老师不是应该充分发挥其“答疑解惑”的职能吗?当然光答疑解惑还不够,老师要鼓励学生继续思考,不断的提出疑问。比如学习过《三国鼎立》那篇文章之后,有同学问我:“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把课本上描述的神仙般的诸葛亮灌输给他们,我说:“诸葛亮也有他的不足之处,你们自己觉得呢?”学生们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诸葛亮太高调,不谦虚,三顾茅庐才肯出山”;也有的同学说:“他多疑,不懂用人之道”。学生的这些想法都有可取之处,我表扬了他们,并鼓励他们继续思考。

第三,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升创新能力

我们都知道实践与认识有紧密联系,认识能指导实践,实践不仅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可以对认识产生能动的反作用,因此,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丰富和发展认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注重实践。老师一定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相对应的能力。

第四,建立奖励制度,积极评价 奖励和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回馈,有序的回馈方法对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有积极的意义。奖励制度要分等级,公平有序的进行,当然一定的物质奖励也是值得提倡的。评价的形式有学生讨论评价和教师讲解评价,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开放,民主的环境让学生自由发言,自主讨论。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擦着智慧的火花,集思广益,凝聚智慧,升华自己。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向着发撒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努力,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奖励他们的标新立异,重视他们质疑。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对于同学讨论尚未解决的问题要积极解读,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热情,这样能进一步提升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重视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小学生的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需要老师及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以上一些有效方法的运用一定能够为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卢新.论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郭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型教师[J].教育探索,2006(3)【3】董海钰.语文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6(06)【4】郑德秀.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研,2009(5)【5】安胜存.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造思维[J].教育研究,2009(5)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第7篇

1105010158吴礼健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以智力资源来创造财富的经济。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人才来源于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记忆力好、善于考试和只会模仿的学生,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虑,把协调发展上升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须要在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创新素质。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障碍因素

1.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

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一部分教师的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思维滞塞,缺乏质疑的品质,不会变通。而且,现在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其它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

2.专业课设置过细,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专业的设置,对培养高等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的束缚与学生的压力依然存在。

专业范围狭窄,专业的束缚对学生的创新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近几年许多高校增加了选修课和辅修课,但由于专业课任务繁重,大学生还是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的学习,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3.重视认知发展,忽视情感教育

大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了较大作用,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忽视了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将教育过程变成了枯燥的发展智力过程,这种过程对培养创新人才极为不利。

4.心理失衡,阻碍了成才 创新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勇于前进,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的人。但某些学生由于所在高校不是自己的志愿学校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学习上缺乏动力,没有明确目标,专业思想不牢固,成才意识差,缺乏创造精神,这是成才的绊脚石。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路和途径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学校方面应该有目的地利用校园文化传播方式,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广播电台、多媒体、图书馆、板报、墙报等信息渠道扩大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求知欲望;邀请专业战线上卓有成就的人才,与同学们见面谈心,做学术报告,巩固专业思想,吸取经验,培养成才意识;校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克服传统保守意识,克服心理压抑感和自卑感,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不断提高认知水平,使之具有文明开放观念,懂得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2.改善教育环境,营造民主气氛

创造人格的形成与创造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综合性的陶冶与熏染;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素质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主的精神氛围不仅是创新教育的背景条件,而且本身就是最有利的创新教育。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营造民主气氛。

(1)管理体制的民主。大学生既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又是学校的主人。因此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有关学生管理决策的讨论决定,这样既可以增长学生的才干,又能充分发扬民主,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成效。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又要迎合学生的多样化职业兴趣,这样就要求学校多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教师、学生的反馈意见,以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增强管理效能。

(2)师生关系的民主。师生关系是教育实施的基础,是教育环境的集中反映。传统的操纵—依附式的师生关系让位于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关系是创新教育的迫切需要。为此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教育者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协调完成教学任务。二是要实现角色变换,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主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三是放弃严格控制,让学生舒展天性,生动活泼地成长发展。

(3)思想学问的民主。要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过程。一是要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二是要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维、统一语言、统一行动,鼓励个性和独特,宽容探索中产生的错误和荒诞,培养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3.改革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等教育中,以传统的分科为中心,实行分科教学,学生所学的只是确定的、系统化的甚至是陈旧过时的知识。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主动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位置没摆正,教师注重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其积极性受到很大的限制。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在这种统一的规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也容易雷同,缺乏个性、缺乏创见。因此要进行变革。(1)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师解惑为辅。学生自主性学习即通过教师指导来实现,教师由讲转向导,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具体可采用以下步骤:①学生在教学前进行自主性预习,自己质疑,自己提出问题;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课堂上请老师解疑;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化教学;③学生学会自我表现评价和自我控制

(2)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大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引导、点拨的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创新能力。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创造教育的实施者。在课程结构的构建上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化,如增大选修课程比例、浓缩专业课程、开设人文综合课程、实施文理学科相互渗透、加强实践课程教学等。这样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4.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急剧变迁的环境之中,社会环境的挤压日益凸显。如生活节奏快、竞争加强、贫富悬殊等造成的人际关系障碍,以及情感调适不良、就业压力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导致许多大学生心理失调,影响自身潜力的发挥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把系统的心理教育贯穿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加强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促进心理健康,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1)建设一支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并设立“心理咨询室”,随时帮助学生解答心理疑难问题,为他们提出正确的调节方法,使其摆脱心理压力从而以全新的面貌健康地面对生活、学习。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重拾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克服心理障碍。

(2)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现在的许多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情感脆弱,稍遇挫折和困难就悲观失望,甚至发生过激行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生活磨练的结果,是教育和训练的结果。“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随时有遭受挫折的可能,因此要做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5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环境下,面对不断变换的对象进行的。教师的指导作用也相对弱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活动的主体。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对现实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所能比拟的。他们身上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潜能会得到发挥,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得以加强,因而容易产生创造性火花,表现出创造举动。6.多层次、全方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活动的有益补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大学生科技报告会、出版大学生论文集,组织学术、艺术、实践、体育等各类社团活动,举办“挑战杯”等各类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第8篇

所谓创新性教育, 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 是以培养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 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增强创新意识,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造就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教育, 使“创新”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使“创新”成为大学生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创新性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既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创新平台、环境氛围等诸多方面的客观环境因素, 又包括教师和学生个体主观因素。在这一复杂的系统中, 我们认为, 存在着三个“关键点”, 共同支撑着“创新”这个内核。这三个“关键点”, 就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创新的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创新的实现机制。我们认为创新性教育关键的问题就是要依据“创新”这个内核来探讨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培养机制。

一、创新的内核

1.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好奇心和兴趣是创新的内在动力, 是一个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为基础的条件。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注视、接近、探索心理。它是人类行为的最强烈动机之一。兴趣表现出积极而自觉自愿。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的探索。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而且也是认识和从事学习活动的巨大动力。好奇心和兴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动力和源泉, 它可以使创新者从中享受无限的快乐。并且, 从人的发展看, 好奇心和兴趣, 能够使创新与自我实现达到最完满的统一。所以创新性教育, 应该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能够充分的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兴趣。

需求是创新的外在动力, 有需求才会有创新。创新活动才会出现, 才会实现。需求是创新的起点, 也是创新的终点, 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强大驱动力, 推动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产生与发展。这里的“需求”有两层含义:一是现实需求, 即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第二层含义是未来需求, 就是着眼长远, 超前部署, 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创新, 现代大学生, 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就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个体自身发展的需求是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力。而且, 这种驱动力是一个持续激励的过程, 将贯穿于大学生实现自我生涯目标的始终, 有利于充分发挥其个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创新性教育, 应该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能够充分的刺激和调动学生的自我需求, 引领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

“怀疑和批判”是创新的思想源泉,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去思考, 去探索, 去创新。对于任何事情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敢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 这是进行创新活动的思想源泉, 不疑就不会有异, 没有异就没有创新。可见, 创新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2.创新的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

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积累基础之上。创新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 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 就是既有一个领域的专门知识, 又有广博的知识面。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共同构建了创新活动发生、发展的理论与思维空间。对于大学生, 这种合理的知识体系, 是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须的, 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 才能够使创新由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能力, 创新才有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创新性教育, 应该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既要有专业知识的深度, 又要有其他方面知识的广度。

3.创新的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任何创新, 归根结底均源于实践的需要, 实践是联结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的纽带, 它是一切创新设想的现实生长点,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实践是创新实现土壤, 创新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 相互结合的必然产物。因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是创新性教育的一个根本目的。

创新性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造就具有创新精神人才, 使“创新”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使“创新”成为大学生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创新性教育具体来说, 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方法,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能够激发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3) 能够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和勇于批判精神。 (4) 能够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在实践中学会分析、研究问题。

二、大学生创新性教育培养机制探析

1.创新性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创新性教育构建的前提

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创新性教育实施的前提条件。大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归根结底, 都是要通过大学生自己起作用。无论是兴趣的产生、知识体系的构架、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 还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都只有首先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东西, 转化为大学生的自我需要, 在大学生从事创新活动的时候, 才能真正有效地转化成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 创新性教育真正的主体应该是大学生自己, 这是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过程中必须牢记的一个基点。

因此, 创新性教育要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 把握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认知特征和自我需要, 有意识地创造条件, 提供环境, 采用各种办法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有意识的自己发展自己, 这是创新性教育构建的前提。

2.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是创新性教育构建的基础

发展创新性教育应该以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思想先导, 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 在课程中既注重知识逻辑结构, 又注重知识发展的历史, 既注重知识纵向更新又注重知识之间的融合和应用。通过新的课程体系, 引领学生构造起专业知识结构的核心, 并在核心的基础上, 拓宽专业的适用口径, 扩大知识的宽度, 以提高学生将来对职业和社会生活的应变能力, 通过创新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完成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当然, 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 并且也是一个不断学习, 不断完善的过程。

3.“好奇→兴趣→ 探索 → 创新”是创新性教育理念构建的逻辑框架

创新性教育的一个重点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过程的重点不在于结论性知识的传授、接受、理解和掌握, 而在于通过激疑、质疑、解疑活动的展开, 发现知识的获得过程, 因此, 弄清哪些信息或者哪种方式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发生兴趣, 哪些信息或者哪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感到厌烦是创新性教育关注的一个重点。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输入前者, 排斥后者, 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则, 也是创新性教育的根本点。

4.科研工作的融入是创新性教育构建重要组成部分

科研工作融入课程内容可以极大的调动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大学生通过科研工作可以理解、消化、巩固和丰富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实现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 并在科研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 发挥社会实践的延伸功能。

三、结语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有把握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内核, 才能够把握创新性教育的培养机制, 有意识的进行调整和改革, 才能培养出一代具有良好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大学生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选择、整合、吸收和转换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逐步培养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我们的学生有能力在毕业之后, 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根据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的目的, 从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基于创新性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教育与培养, 已成为高等教育所必须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本文从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创新的知识结构基础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三个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创新的本质和核心, 进而为探索大学生创新性教育的培养机制及其策略提供参考, 并明确其中的策略和要点。

关键词:创新,创新教育,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高美才, 陈勃.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性研究[J].江苏高教, 2003, (1) .

[2]陈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动力及培养机制探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7, (4) .

[3]徐辉.创新教育的理论及其哲学、人类学基础[J].教育研究, 2001, (1) .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第9篇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新世纪,与之相对应的学校教育必须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社会信息、知识的总量的急剧增加,即使世界上最聪明,记忆最好的天才学生的头脑也容纳不下如此之多、如此不断激增的信息和知识,这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

一、引导寻疑质疑,激活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运用好奇心理,培养质疑的主动性、好奇心理,能促进学生思维,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进行探索活动。那如何引导学生寻疑质疑呢?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自身需要,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时,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有意创设质疑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多给学生创设质疑问题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学生勤思、多问、恰当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引导学生追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创新的愉悦心理,让学生体会到创新提问的满足感,并让其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将新旧知识进行组合,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师应该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哪找疑点。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教学内容的难点处质疑。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构思布局,艺术特色等方面提出质疑。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发现问题,也可以在知识的对比、归纳,概括中让学生面对问题。

二、强化自学,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那种“一日所学,终身受用”的时代早已过去。当今和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科学的预见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的角色意识过于强烈,顾虑太多,担心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担心学生提出问题太偏,超出自己的知识范围而使自己难堪,所以往往忙不迭地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在学生探讨问题时过多介入,对疑难问题越俎代庖,全权代劳,致使学生滋生依赖情绪,从而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教给方法。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学,才会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真可一举多得。

三、运用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想象是创造之源,是创新之本。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想象。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能力,他可以促使人们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更具有创意,是创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成分之一。只要提高了人的想象力,也就提高了思维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主要在阅读实践、写作实践和语文课外活动中培养起来的。教语文,不能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知识、结论,一股脑儿塞进学生的脑子里,捆住他们想象力的翅膀,而是应想方设法使他们在读写实践和语文课外活动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激发他们神思飞越,处于创造的气氛之中,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诱导学生恰当地进行想象,能让学生深化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丰富学生的内心视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教学民主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民主化就是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看成是学生的用武之地,对学生少一些指南、埋怨、强迫、命令,多一些理解、信任、引导、鼓励,尽可能达成师生认识的统一。情感的和谐,创设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超水平发扬的学习氛围。实践证明,教学的民主的程度愈高,学生愈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身的能量,越能发挥源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强烈的动机、浓厚兴趣、饱满热情、顽强的自信和毅力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才不乏有创造性。

上一篇: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考察报告下一篇:我看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