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

2024-06-06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精选11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 第1篇

数学在本质上就是在不断的抽象、概括、模式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模型”“建模”的意义上,才是一种真正的数学学习。这种“深入”,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初始性特点,它更多地是指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精神来指导着数学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教学片段】 出示情境图。

师:谁来说一说第一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从图中我看到了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师:第二幅图呢?

生:第二幅图中有2个小朋友去提水了,剩下3个小朋友。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吗?

生: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2个,还剩下3个。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也说得很好。你们能根据这两幅图的意思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2个,还剩几个? 生(齐):3个。

师:对,大家能不能用圆片代替小朋友,将这一过程摆一摆呢?(教师在行间指导学生摆圆片,并请一生将圆片摆在情境图的下面。)师:(结合情境图和圆片说明)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2个,还剩3个;从5个圆片中拿走2个,还剩3个,都可以用同一个算式(学生齐接话:5-2=3)来表示。(在圆片下板书:5-2=3)

生齐读:5减2等于3。

师:谁来说一说这里的5表示什么?

2、3又表示什么呢?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数学问题,5-2=3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1:有5瓶牛奶,喝掉2瓶,还剩3瓶。生2: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2只,还剩3只。„„

除了教学充分展开外,更主要的是渗透了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训练的是学生抽象、概括、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且这种训练并不是简单、生硬地进行,而是和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相贴切——由具体、形象的实例开始,借助于操作予以内化和强化,最后通过思维发散和联想加以扩展和推广,赋予“5-2=3”以更多的“模型”意义。

再比如,在小学阶段,学生认识小数时主要是将它和分数之间进行意义上的关联,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按照螺旋上升的教材编排原则,上述内容大多分解在三、四年级分两次学完,三年级先认识一位小数。如何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一位小数时就体现出“建模”的思想呢,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课始,教师出示到超市购买的一些物品和相应的价钱:水彩笔12元、美工刀3元5角、铅笔0.4元。当“0.4元”出现后,教师提问: 师:知道“0.4元”到底是多少钱吗? 生:0.4元就是4角钱。(板书4角=0.4元)

师:4角钱有没有1元多? 生:没有。

师:看来,和1元相比,0.4元只能算是一个“零头”了。如果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长方形来表示1元(出示图1),你能把它分一分、涂一涂,将0.4元表示出来吗? 图1

图2(学生拿出练习纸画画涂涂,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交流时,寻找共性特点:平均分成10份,涂出其中的4份)

师:为什么这样就将“0.4元”表示出来了呢?

生:因为1元等于10角,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1角,4份就是4角。

师:看着大家画出的图示,让我想起以前咱们学什么时,也是这样子平均分一分、涂一涂? 生:分数!

师:那0.4元如果用分数表示,如何表示呢? 生:十分之四元。

师:数学真是有趣,原来0.4元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十分之四元。(出示图2)

师:老师购买了一块橡皮,它的价钱是多少呢?(出示:0.8元)0.8元是多少钱? 生:0.8元就是8角

师:又是一个不足1元的零头,如果我们还是用这样的一个长方形来表示1元,那0.8元又该怎么表示呢?

学生模仿者刚才的方式表示出“0.8元也就是十分之八元”(见右图)。接着,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空白的平均分成10份的长方形,任意涂出其中一部分,表示出一个小数和相应的分数。几个学生自由展示后,组织梳理,从0.1就是十分之一,0.2就是十分之二„„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笔记本的价格,我给你一个图示(见下图),你知道它的价钱了吗? 生:笔记本的价格是1.2 师:刚才的小数都是“零点几”,现在怎么变成“一点几”了?

生:现在有两个长方形了,第一个涂满了颜色,表示整1元。第二个平均分成了10份,涂了其中的2份,也就是2角钱,0.2元,合起来就是1.2元了。

师:我买的钢笔的价钱是8.6元,如果让你画一幅图来表示它的价钱,你准备怎样画呢? 生:我准备先画9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然后把前面8个涂满颜色,第9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出其中的6份。„„

上述教学过程抓住了知识间的联系(小数和十进分数的关系)而展开,但又不是停留在教师直接的讲解和“告诉”,而是让学生充分展开探索过程,借助于直观图示的形象支撑,建立起了一位小数的“直观模型”(长方形等分、涂色)。这种形象的“直观模型”既搭起了小数和分数之间的桥梁,也具有强大的“扩展”功能,对后面学习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同样的长方形,只是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以及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具有统摄作用。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运用建模思想来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统摄性、符号化的具有数学结构特征的“模型”载体,通过这样的具有“模型”功能的载体,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抽象,为后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持。当然,对学生“模型”意识的培养和“建模”方法的指导,要根据具体内容和具体年级而有层次不同的要求,低年级要恰到好处地结合日常实例和常规教学对学生进行“模型”及“模型意识”的渗透、点化,高年级则可以更明确地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学习中“模型”的存在,培养初步的建模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 第2篇

庄河市向阳小学 姜肖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关键词:模型;模型思想;建模教学;小学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模型思想呢?

一、创设情境,感知数学建模思想

新改版的北师大版教材的基本叙述方式就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因此,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要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设计分糖的情境,每组人数相同,但是糖块的总数不同,让学生在平均分之后,体会到分得的块数不同,原因是整体不同。学生在这样熟知的、有趣的、现实的情境中,轻松愉快的探索新知,即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情境、解决问题,水到渠成的获得了数学知识。当然,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描述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情景的创设要与社会生活实际、时代热点问题、自然、社会文化等与数学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相结合,让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可操作,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要求.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学生的头脑中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容易使学生用积累的经验来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二、解决问题,拓展应用数学模型

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答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用途和益处,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实际应用带来的快乐.解决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布置数学题作业,如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等;二是生活题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通过应用真正让数学走入生活,让数学走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拓展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的形成,使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认识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自己的智力系统.综上所述,中学数学建模思想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是数学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协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非只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且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妙处,进而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通过建模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深化知识层次.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用数学的能力.“数学建模”,有着较为确定的含义,即“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数学在本质上就是在不断的抽象、概括、模式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模型”“建模”的意义上,才是一种真正的数学学习。这种“深入”,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初始性特点,它更多地是指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精神来指导着数学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参与探究,适应个性发展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发现主动归纳、提升,力求建构出人人都能理解的数学模型.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来指导着小学数学教学,不同的年级、内容、学习对象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首先教师要反复琢磨每一具体的教学内容中隐藏着怎样的“模”?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怎样的“模”?如何来建“模”?在多大的程度上来建“模”?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中建“模”?

众所周知,“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是二元一次整数方程,然而,在小学里学生并不学习二元一次整数方程。可是,“鸡兔同笼”却被广泛地运用到小学教材中: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中用它来让学生学会表格列举,那么,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鸡兔同笼”是否还隐藏着其他的“模型”因素呢?我想至少有三方面是值得关注的:一是内容层面的,即“鸡兔同笼”这类题本身的题型结构特征(告知两个未知量的和以及两个未知量之间一定的量值关系,求未知量);二是方法层面的,即“假设法”的一般解题思路(画图、列举、替换等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假设”);三是思想层面的,即从一个具体的“鸡兔同笼”数学问题出发,在经历了对其解答的过程之后,能将解决它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扩展运用(学习“鸡兔同笼”,最终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会解答一道“鸡兔同笼”,更有其他)。有了这样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就会引导学生在关注教材中所编排内容的同时,注意把握题目的类型、结构和类比运用,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它的教学价值。这些,恰恰是学生到了中学后真正建立二元一次整数方程数学模型的基础。

再比如,“确定位置”的数学模型是立体坐标系。学生在一年级接触到的一列队伍中“老爷爷排在第3个”,其实就是一维空间上的确定位置;在二年级接触到的“小明坐在第3排第4个”,其实就是二维空间上的确定位置;五年级学习的“数对”则是初步抽象的二维坐标模型。如果在教学中能将这一层意义渗透进去,一定能为学生将来学习立体坐标系提供很好的支持。

另外学会“建模”,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不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对小学数学而言,“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以下是笔者所指教的《方程》一课的片段:

【教学片段】 出示情境图。

师:这有个天平,左边托盘20克、30克的砝码,右边放50克的砝码。

师:这时天平是怎样的?能否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平衡的状况? 生:20+30=50 师:20+30表示什么?(天平左边托盘的重量)50表示什么?(天平右边托盘的重量)

“=”又表示什么?(两边重量相等)

小结:这时天平平衡,两边重量相等,就用“=”连接,这时等到的这个式子20+30=50就叫等式。(板书:左边 天平平衡右边)师:你能说出一些等式吗?

2、出示情景图2:天平左边:5g 天平右边:10g 师:看天平的显示,谁能列出一个等式?(樱桃的质量+ 5=10),如果用未知数X来表示樱桃的质量,那么,可以列出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呢?(5+X=10)

„„

师:下面老师加大难度,敢接受挑战吗?(同学们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倒过开水吗?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倒开水的过程,找一找这里有相等关系吗?)

4、课件出示图4:一壶水刚好倒满两个开水瓶和一个杯子。师:你们找到其中的相等关系了吗?(两个热水瓶的盛水量+200毫升=2000毫升)

师:如果用z表示每个热水瓶的盛水量,那么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表示?(板书:2z+200=2000)5.理解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通过称樱桃,称月饼和水壶倒水的三次实践活动,得出了下面这三个等式:(x+5=10 4y=380 2z+200=2000)(2)同桌交流。说一说:上面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板书课题:方程): „„

上述教学过程抓住了情境中的等量关系而展开,但又不是停留在教师直接的讲解和“告诉”,而是让学生充分展开探索过程,借助于直观图示的形象支撑,建立起了等量关系的“直观模型”。这种形象的“直观模型”既搭起了数量关系间的桥梁,也具有强大的“扩展”功能,对概括“方程的意义”具有统摄作用。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运用建模思想来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统摄性、符号化的具有数学结构特征的“模型”载体,通过这样的具有“模型”功能的载体,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抽象,为后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持。高年级则可以更明确地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学习中“模型”的存在,培养初步的建模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 第3篇

一、数学“模型思想”的基本认识

在教学中要想实施好数学“模型”思想, 首要的就是要正确地认识数学“模型思想”。“数学的本质特征就是在从模式化的个体抽象过程中对模式进行研究。”这是英国数学家怀特海对数学“模型思想”的一个定义,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各种概念、公式、方程 (组) 、定理、法则、算法及一些理论体系等知识都是现实世界里的一种数学模型。

数学建立模型, 通常都与数学教学中问题的性质、建立模型的目的有关。在中职数学教学里要想将“模型思想”渗透到教学中,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建立模型的意义与作用, 一般可以将“模型思想”分为建立模型、模型求解、模型解释、模型验证四个步骤,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认识和了解这一思想。

二、数学“模型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 重视学生思维的开发, 渗透“模型思想”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很强的学科, 而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 所以学习数学的难度比较大, 容易对数学产生厌烦的情绪,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时,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性的问题,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会比枯燥的课本知识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这个问题:王倩同学在商店里看到一块漂亮的方纱巾, 想买来做为生日礼物送给妈妈, 但当她拿起来看时感觉纱巾不太方。商店老板看她犹豫的样子, 马上过来拉起一组对角, 让王倩看另一组是否对齐, 王倩还有些疑惑, 老板又拉起另一组对角, 让王倩检验, 王倩终于买了这块纱巾。你认为王倩买的这块纱巾真是正方形的吗?当时采用什么方法就可以检验出来呢?

很明显商店老板的两次做法如图 (2) (3) 所示, 最多只能断定该纱巾的四边相等而已, 就是说该纱巾也有可能是菱形。所以说王倩买的这块纱巾不一定是正方形。而要确定它是正方形的话, 尚需有一个角是直角, 即沿一组对边中点的直线折叠便可, 如图 (4) 。

通过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有很多应用型问题也可以用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帮助学生解决, 而且这样的数学模型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 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教学知识。

(二) 深入生活实际, 在实际问题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

尽管许多教学知识看起来与生活联系并不紧密, 但是数学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连,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并不只是学习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定理, 许多知识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这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具有极大的帮助。

总之,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模型思想”,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这种思想的渗透, 对于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 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的学生具有极大的帮助, 它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立体, 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具有极大的作用。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一思想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方法、讲策略, 正确地引导学生。

摘要:在数学学习中, 数学“模型思想”是数学教师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模型思想”的提出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理解综合性、应用性内容, 它对于学生理解数学问题, 学习数学有极大的帮助,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 该如何渗透这样的教学思想一直都是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关键词:中职数学,模型思想,课堂教学,渗透策略

参考文献

[1]林景明.数学建模思想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时代教育, 2013 (10) :91.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模型思想 课堂教学 有效渗透

简单来说,数学模型思想就是对具有相同本质的数学问题建立出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并讨论出对于这个数学模型类题目应该采取的解决办法。可以说,数学模型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的思维分析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地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更可以为学生今后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将模型思想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势在必行,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感知模型思想

情境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恰当的学习氛围与学习情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发散,对所学数学知识会有很深的认识。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情境,并在其中渗透模型思想,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先感知模型思想。

例如,教学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后,为了让学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出示这样两道题,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方程模型。

例1:学校举办足球比赛中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个足球队参加12场比赛,只输2场,共得22分。那么此队胜几场,平几场?

例2:小明在玩具厂做4个小猫、7个小狗需要3小时42分,做5个小猫、6个小狗需要3小时37分。那么他平均做一个小猫与一个小狗各用多少时间?

通过对这两道例题进行观察分析,学生发现这两道例题中所求的问题都是两个,所给的条件也可以利用问题中的量构成相应的两个等量关系式,就会逐渐感受到这样的应用题可以归为一类。然后再为学生适时渗透方程思想,学生下次遇到这类题时便知道可以通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形式求解,从而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二、引导探究,体验模型思想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学生缺少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思维与能力难以得到发展。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到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模型思想,使其认识到模型思想的优势与作用。

例如,教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这一节内容时,由于学生在之前学习中已经基本掌握三角函数的求值变换等,于是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这节课内容,并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解决课后练习题。大部分学生做题时都能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示意图,并将已知的条件标在图上,使得已知与所求十分清晰。然后学生再根据已知条件运用所学知识解题,解题步骤逻辑严密、条理清楚,学生在分析与计算过程中体验到了三角与几何结合的模型思想,感受到数形结合解题的便利。

三、联系实际,应用模型思想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得十分紧密的学科,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其灵活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数学模型思想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而来,经过总结与完善形成的。因此,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联系实际,让学生应用数学模型思想轻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模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教学“二次函数的应用”时,我为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题:

一运动员在距篮下4米处跳起投篮,球呈抛物线运动。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2.5米时,达到最大高度3.5米,然后球落入篮筐。已知篮圈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3.05米,求:(1)建立直角坐标系,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该运动员身高1.8米,在这次跳投中,球在头顶0.25米出手,那么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跳篮投球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动,对于这道题中的第二问,如果学生仅注重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解析式,很难找到解题思路,还会在做题时不知所措,而学生将生活实际与二次函数结合起来,便很快就将题做出来,既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又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性。

四、总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是新时期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适时渗透模型思想,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与应用的基础上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从而为有效教学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其超.中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与实践[D].苏州大学,2011.

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 第5篇

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在小学,进行数学建模教学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初始性特征,即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经历将实际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对数学和数学学习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模型不仅为数学表达和交流提供有效途径,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清晰地认识、理解数学的意义。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模型思想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模型思想渗透到教学中。

关键词:模型;数学建模;建模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理解运用。”

一、在创设情境时,感知数学建模思想。情景的创设要与社会生活实际,时代热点问题,自然,社会文化等与数学有关系的各种因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用积累的生活经验来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感

知数学模型的存在。学习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眼光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为儿童提供有趣的、可探索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现实情境,引导他们饶有兴趣地走进情境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二、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模型思想。

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学习过程、学习材料、主动归纳。力求建构出人人都能理解的数学模型。

例如:在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一节课中,教师要有目的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几种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是怎样的?学生会想起通过割、补、平移、旋转等方 法拼成学过的图形,那么今天我们要探究的是圆柱的体积,你们怎样来推导它的公式?这样 学生很自然的想到一个新知识都是用旧知识来分解,从中找到新知识的内在模型。

三、新知识的结论,就是建立数学模型。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各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各类图形的周长 与面积、体积的公式都是各种数学模型,学生有了这种模型思想才能应用它解释生活中的现 实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拓展应用数学模型。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答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用途和益处,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实际应用带来的快乐。

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采用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1.让学生充分参与与操作活动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但来源于生活实际,加强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如: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操作活动:让他们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想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然后利用已有知识来推导它的面积计算方法,这就为学生创设一个“做数学”的机会,学生在操作前必须动脑思考,想好了才能动手剪拼,通过实际操作,多数学生都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了长方形,这样学生在积极参与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

2.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

四、解释与应用中体验模型思想的实用性。

如在学生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之间关系后,先进行单项练习,然后出示这样的变式题:

1.汽车3小时行驶了270千米,5小时可行驶多少千米?

2.飞机的速度是每小时900千米,飞机早上11:00起飞,14:00到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 第6篇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可以归结到三个字:“磨”“模”“魔”。

一、“磨”

所谓“磨”,即“琢磨”。也就是教师首先要反复琢磨每一具体的教学内容中隐藏着怎样的“模”?如何来建“模”?在多大的程度上来建“模”?所见的“模”和建模的过程对于儿童的数学学习具有怎样的影响?······。眼界决定境界。一个老师是否具有“模型”眼光和“模型”意识,往往会决定着他的教学深刻性和数学课堂的品质。

二、“模”

所谓“模”,即“建模”。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不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对小学数学而言,“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教学结构的过程。

三、“魔”

所谓“魔”,即“着魔”,也就是学生对“模型”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有着深切的体验和感悟,并对之产生好奇,从而在数学学习中能主动地构想模型、建立模型、运用模型。儿童教学数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学生都懂数学、爱数学,对数学怀有敬畏之心和热爱之情。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数学教学就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和方法层面,而是要深入到数学的“腹地”,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第7篇

“数学模型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 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品质, 相对于数学模型而言,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模型思想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和体验”。简单地说,我认为学生在探索、获得数学模型的过程中, 也同时获得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程序与方法, 而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 其意义远大于仅仅获得某些数学知识。结合自己十几年数学的教学实践,以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梯形,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梯形。那今天你们打算研究梯形的什么知识呢?

生1: 梯形的周长。

生2: 我们可以研究梯形的面积。

生3: 梯形有什么用?

师小结: 同学们谈到的都很有价值, 那今天我们就首先一起来研究“梯形的面积”。(出示课题)

师: 对于梯形的面积, 你们已经有了哪些了解和认识呢?

生4: 我知道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 真了不起!同学们知道了很多关于梯形面积的知识, 那同学们是否知道为什么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吗?

(无人有反应, 生4表示为难)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模型思想 第8篇

一、在“削足适履”前能“对号入座”———在具体情境中感 知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因此,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有关的素材适时引入进来;或将数学教材上的知识点通过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 用生动、有趣的情境展示给学生, 描述数学知识的来源背景. 这样才能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在小学生的头脑中激活已有的生活、学习等经验;也容易使小学生用积累的经验去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 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形成数学问题, 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如构建“平均数”模型时, 可以这样创设情境:男同学8人, 女同学10人, 男女两组同学进行投篮比赛, 每人投10个, 哪个组的投篮水平高一些? 一般学生都会比较每组的总分、比较每组中的最好成绩等, 但通过实践这种“削足适履”的方式都不可取, 初步建模失败. 这样的“削足适履”之痛, 有利于学生少犯错, 在这之前学会用一种新的想法:到底怎样才能更准确地进行比较呢? 于是构建“平均数”的模型成为学生的需求, 同时也揭示了模型存在的背景与适用的条件, 这样“对号入座”才能解决新的数学问题 (“号”即条件, “坐”就是背景) .

二、在“鸡兔同笼”后而“举一反三”———在实践探究中主 动建构数学模型

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有: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主动的、活泼的、生动且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对学习的过程、材料、发现主动去归纳、提升, 力求建构出人人都能理解的数学模型.

例如教学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鸡兔同笼”问题时, 不能简单地就题讲题、就课本讲课本, 最终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会解答一道“鸡兔同笼”. 在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中所编排的内容的同时, 注意把握题目的结构、类型及类比运用等, 要引导学生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它的价值, 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

教师要引导学生由鸡兔同笼问题进一步思考, 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鸡兔同笼的模型来解决. 其实学生不难发现:“鸡兔同笼”不只是代表着鸡、兔同笼的问题, 有很多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看成是“鸡兔同笼”问题, 如汽车和自行车的轮子问题、乒乓球单打和双打问题、5元和2元的钞票放在一起的问题等, 都可以看成是“鸡兔同笼”问题. 在教学中, 应该引导学生比较和猜想, 并让学生的认识再次提升, 哪种量相当于“鸡”, 哪种量相当于“兔”. 最后, 教师要顺势给以强化:从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出发, 研究解法, 并上升到一种模型, 最后进行广泛的运用, 数学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同样, 如果我们在学习各种数学问题时能有“模型”的意识, 举一反三, 能触类旁通, 那么必将会走向数学学习的自由王国.

三、在“山重水复”中求“柳暗花明”———在解决问题中拓 展应用数学模型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利用数学解决各种问题, 基本上都是根据对现实情境的分析, 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构建模型, 进而解决各种问题. 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用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答, 可以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模型思想的实际应用价值, 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用途, 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体验实际应用带来的快乐. 要让学生学会把复杂问题纳入已有模式之中, 使原有模型成为构建和解决新问题的工具.

案例:林小芳的家距离学校800米, 她每天上学从家步行10分钟到学校. 今天早上出门2分钟后发现忘记带学具了, 立即回家去取. 他如果想按原来的时间赶到学校, 他从回家再到学校, 步行的速度应是多少? (取东西的时间忽略不计)

这道题是生活中常见的行程问题, 要求林小芳步行的速度, 也就是要解决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问题, 只要掌握了“速度×时间 = 路程”这一思想后, 都可以运用行程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行解答. 问题的情境是容易理解的, 模型系统也是容易确定的, 是“行程问题”模型. 但这道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很难正确解答, 比起教材中的题目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这里的路程和时间没有直接给出, 拐了个弯. 其实这里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行程问题”模型思想, 需要明确所求的速度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是什么, 路程是从家出来2分钟后开始算, 再回家的路程加上从家到学校的路程的和, 也就是800 + (800÷10) ×2 = 960 (米) ;因为取东西等时间忽略不计, 因此时间就是剩余的时间, 10分钟减去2分钟, 10 - 2 = 8 (分钟) . 根据基本的“行程问题”模型思想, 可以列式为960÷8 = 120 (米 ) . 看来掌握了数学模型 , 学生解答起数学问题来也就得心应手, 学生在“山重水复”中熟练掌握数学模型, 学习前景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思考

模型思想是联系数学知识和外部世界的基本途径,而学生需要善于从现实生活、具体情境中将数学问题分析出来,利用数学符号来建立案例中所涉及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然后将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表现出来,学生在建立起初步的数学模型以后,对数学学习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利用生活经验,分析转化数学模型

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就需要善于将生活化的案例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对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也能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体会数学模型在生活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具体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也会得到拓展,知识点也得到了巩固。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方程”的教学为例。

(教师在讲台上展示出天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物体吗?

生:天平。

师:那么谁能说一说天平有什么作用吗?

生:天平可以用来称东西,当天平的指针指向中间的时候,那么就说明天平两边的质量是相等的。

师:现在一个物体的重量是50 g,那么需要放多少砝码才能够保证两边相平呢。

生:50 g。

师:很好,我们如何用等式来进行表示呢?

生:物体的质量=50 g。

师:在数学里面我们可以将物体的质量用一个x进行表示,那么上面的等式就可以表示成?

生:x=50 g。

师:在数学中我们将这样的式子称之为等式。现在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在天平一端放了5个苹果,需要250 g砝码才能保证天平两端平衡。如何来对这个式子进行表示呢?

生:可以表示成5x=250。

师:同学们很聪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方程,方程是在等式的基础之上学习的。同学们观察方程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一个x。

师:没错,这就是我们要求的量,我们可以将我们要求的量设成x,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建立等式,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同学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方程和等式表达的是一样的含义吗?

生: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并不一定是方程,因为方程中含有x,而等式中却并不一定含有x。

师:说得真好,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如何对这个方程进行解答呢?比如5x=250。这个x的值是多少呢?

生:在对方程进行解答的时候,就需要将x单独放在右边,然后进行计算,本题中的x=50。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将方程融会贯通,并且能够利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棒。

教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天平来进行引入,让学生在对天平原理理解的基础之上再引入方程的概念,这样学生的理解就会比较容易,而且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称量问题来帮助学生建立模型,学生以后再遇到与等式相关的问题时,也会依靠等式来建立方程,将方程思想贯穿到做题中。

二、把握教学时机,掌握数学模型思想

在模型思想进行渗透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时机,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进行渗透,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掌握数学模型的思想,而不会产生学习负担。教师主要是在知识的形成、实际操作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来进行模型思想的渗透。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百分比的应用”的教学为例。

(在上学期期末的时候,学生学习了“认识百分比”这部分的内容。”)

师:同学们,新年好!同学们新年都玩得开心吗?

生1:很开心。

师:那么同学们现在的体重和之前比有没有变化呢?

生1:我称了自己的体重,在过年之前我的体重是43千克,我现在是45千克,在家的时候吃了许多东西,所以就变重了。

师:我们在上学期结束的时候学习了“认识百分比”,那么同学们能计算一下自己变重了百分之多少呢?

生1:我变重了2千克,那么百分比就是■×100%=4.65%。

师:看来同学们记得比较牢固,还没有忘了百分比的基本概念。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比的应用”这部分的内容。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家里面的钱都是如何保管的?

生1:我们家是存在银行的,有时候我会和妈妈一起去银行取钱。

师:那么同学们知道在银行存钱的时候,会计算利息,比如年利率0.4%等,同学们能计算一下在银行存了10000元,在一年之后能够获得多少利息呢?

生1:用10000×0.4%=40元,一年的利息就是40元。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百分比吗?

生1:在打折的时候也会用到百分比。

师:一件衣服打八折,那400元的衣服卖多少钱呢?

生1:打八折就是400×0.8=320元。

师:同学们真聪明,已经能够熟练将实际应用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同学们以后再遇到与百分比相关的问题时,也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教师从学生寒假的体重变化来进行引入,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对上学期学习的百分比知识进行回忆,然后教师再将学生引入“百分比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学习中,然后通过多个模型来加强学生对百分比的认识,学生的百分比知识的应用能力也会提升。

三、进行操作实践,提高模型提取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需要设计一些探究的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探究过程中,然后进行动手验证,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不仅能够听懂教师讲解的数学模型,而且自己也能够将数学模型应用到数学问题解决中。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教学为例。

师: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几何世界中一个新的数学角色——三角形。同学们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物体呢?

生1:三角尺是三角形的。

生2:路标是三角形的。

生3:红领巾也是三角形的。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三角形的物体,能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呢?三角形的有什么特点呢?

生1: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生2:三角形还有三个顶点。

师:没错,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以及三个顶点,但是同学们要注意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由直线构成的,三条弧线构成的图形并不是三角形。接下来同学们就来进行三角形的制作。

(学生积极参与到三角形的制作中。)

师:同学们,你们制作好三角形以后,想不想知道三角形的面积有多大呢?

生:想。

师:你们需要按照老师的做法来对三角形作高,我们规定三角形的面积是底边×高的二分之一,现在同学们来对三角形的面积进行计算吧。

教师让学生法从生活实际案例来进行思考,通过观察以后就会对三角形有直观的了解,将三角形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来,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分析的时候,学生也会抓住共性,学生的提取模型能力就会逐渐提升。

四、选择合适习题,有机渗透模型思想

在通过题目来让学生对数学模型进行了解的时候,教师需要对习题进行挑选,通过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题目来渗透模型思想,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让学生亲自发现题目解决的关键点,然后自然而然地将模型思想运用到其中。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中“圆”这部分的教学为例。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花坛,我们看到的花坛都是什么样子呢?

生1:我看过到圆形的花坛。

生2:我还看到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花坛。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现在思考一个问题:有一个24米的木栅栏,我打算用这个木栅栏围成一个花坛,怎样围才能够保证花坛面积最大,为什么?

(学生开始思考起来,但是并没有人站起来回答。)

师:同学们,你们是如何想的呢?

生1:这要用到面积计算的公式,我们学过了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图形。

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对了,这就是最经典的“谁的面积大”那道题目,在周长相等的时候,圆的面积大于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大于长方形,所以将这个花坛建成圆形的,就可以保证面积最大。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如果用24米的栅栏和两面墙围成一个花坛,如何保证面积最大呢?

生2:那花坛就是扇形。

师:如果利用一面墙和24米栅栏围成一个花坛,如何来进行设计呢?

生2:那么就需要将花坛设计成半圆形,这样才能够保证面积最大。

师:同学们真聪明,可以很快将生活问题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以后再遇到生活问题的时候,不要惧怕,要学会进行数学知识的迁移。

“谁的面积大”是小学数学中很经典的一道题目,学生对解题过程和判断过程也十分熟悉,但是将这道题和现实案例结合起来的时候,学生往往会不知道如何进行迁移,此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旦学生找到具体的数学点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学生再遇到生活问题的时候也会主动进行建模。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 第10篇

小学数学基本思想是指:渗透在小学数学知识与方法具有普遍而强有力适应性的本质思想。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可以分为转换思想、对应思想、归纳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等,这些思想是整个小学数学的基石,也是数学通向科学殿堂的桥梁。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利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渗透数学思想,从而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1)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2)对应的思想

解答分数应用题采取对应的思想方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解题方法。分数应用题的对应关系是指量与率的对应关系。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量与率直接对应,在复杂的应用题中,量与率的对应关系是间接的,这种间接的对应关系,有时“量”是隐蔽条件,有时“率”是隐蔽条件,也有时“量”与“率”都是隐蔽条件。因此解题方法的形成,就建立在清晰、明确的量与率对应的前提下,这是解答较复杂分数应用题的重要环节。而画图策略在帮助我们明确对应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转化的思想

转化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有些应用题,按原题的条件,数量关系解答起来比较复杂,如果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变换一种方式去思考,恰当地运用直观图形转化题中的数量关系,把原来的问题转化为另一种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打开解题思路,顺利解决问题。例如:条件的转化,单位“1”的转化、行程问题、分数问题与比例应用题之间的转化等等。

在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除了渗透上述数学思想方法外,还可以适时渗透假设的思想方法、比较的思想方法、分类的思想方法、类比的思想方法等。在教学中渗透和运用这些教学思想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智能,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图形不仅直观、简洁、利于思考,而且其信息量大,概括性强,同时图还有助于记忆。因此,图形是帮助人类思考的极好工具。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确实,“画图策略”在理解概念、解决问题以及空间与图形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优势,大致归结为以下三个优势:

第一,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解过程。

低年级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弱。当理解困难时如果在纸上画一画,借助图形的直观作用,引发联想,就能化抽象为直观,揭示概念本质;化复杂为简单,呈现数量关系;化隐性为显性,再现想象模型;化无序为有序,梳理事件规律等等。第二,它切合小学生学习过程的需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都会经历一个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而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读题、明确问题、寻找条件,把文字转化成图画,发现数量关系,再把图画转成思维,这一系列脑力活动完整地搭建了这个从“外化”到“内化”过程。

第三,它对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明显效果。

有浓厚的兴趣才有探究新知的欲望,才有学习的动力。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纯粹的文字数学题并不感兴趣,注意力也不能持续太长。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动笔画一画,就能让学生在不经意地涂画中轻松地学会知识。

认识到了“画图策略”的优越性,怎样引领低段学生得以掌握呢?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第一方面是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画图策略”的正确导向作用。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素养,尤其是教师在“画图策略”技能上的素质。

教师需要对数学知识和画图策略的应用上研究透彻,寻找最精当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达到教学目的。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精心分析,寻求对不同知识板块个性化的图解。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 第11篇

【摘要】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以及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必要性,并且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提出了几点思考,旨在通过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推动小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必要性

小学数学的学习与学其他基础性知识学科的学习不同,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认知正处在一个成长发展的阶段。因此,其对于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还有待提高。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进而培养其数学素养。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对数学新知识的讲解,重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旨在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确保学生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数学成绩,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小学生数学素养以及数学思想的培养,导致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力不从心。1.数学思想的渗透,可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教育的一个特性就在于其自身的启发性,小学教育作为学生的启蒙教育,对学生的小学学习以及以后的学科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考方式正处在一个养成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一个科学的思考方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满足了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学习经验有限,导致其在接受数学知识以及学习数学方法等方面受到一定的束缚。随着数学学习程度的不断提高,学生需要掌握更为先进的数学学习方法,加强对小学生的数学思想渗透,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内化吸收能力,充分满足了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3.实现了数学教学的统一性,提高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理解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每一阶段的教学重点都不同,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重在帮助学生扎实数学学习基础,而高年级的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虽然每一阶段的数学教学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数学教学有着统一性,通过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教育实现了数学教学的统一性,将小学六年的数学教学有效的串联在一起。除此之外,随着教学难度的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以及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都是数学思想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举措

1.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体现数学魅力。

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以及相关的数学练习题等都是数学思想的具象表现,数学思想是无形的,其存在于数学教材的方方面面。因此,数学教师要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并且在将其渗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教材的阅读学习,阅读数学教材中的数学背景知识等,使其充分发现数学的魅力,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加强对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体系、数学问题等的剖析,引导小学生逐渐掌握小学数学的内在本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潜移默化的将数学思想传输给学生,实现了数学思想的渗透教育。

2.发挥数学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渗透数学思想教育。

数学思想的渗透教育,主要还得依靠具体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因此,数学教师要充分把握住课堂教学与学生数学概念形成的时机,通过不断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教育,充分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数学思想并将其内化为自身所有。首先,加强数学概念教学。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思想存在的重要载体,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正在发展阶段,数学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并且完整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概念中所蕴藏的数学思想。其次,加强数学解题过程教学。数学解题过程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方法、提高自身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数学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数学解题推导,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这部分内容时,虽然课本中给出了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数学公式,但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寻找多样化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小学生多样化的解题能力。比如,我们可以将平行四边形按照对角线剪开,使其成为两个相等的三角形,然后通过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再乘2就可以得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的方法使其成为一个长方形,然后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这节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猜想、假设、推导、总结,掌握了多种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求一个新图形的面积还可以转化已学过的图形来解决”的数学转化思想,在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数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但其也是相互关联的,每学一个新的知识点,都会牵扯到学过的旧知识,因此,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进而渗透学生的数学思想。

3.课后巩固拓展,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的数学思想培养最先都是通过模仿实现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经典例题的讲解,引导学生通过例题模仿掌握相关的数学学习方法,然后通过课后习题联系,进行数学知识的巩固拓展。在习题布置中,数学教师要适当的对经典例题进行改编,由此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进而激发其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要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在生活实例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想。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像课本中一些比较明显的蝴蝶、钟表等轴对称图形,学生都可以比较容易的掌握,教师可以布置一项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五个轴对称图形,拍下照片带到数学课堂中。学生在教学任务的驱使下,会积极主动的去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镜子、杯子、课本、桌子等,甚至是在学完这节课之后,学生会不自觉的发现生活中还有其他的轴对称图形,强化了学生对这部分的理解学习。由此学生可以发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小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数学思想,进而提高了小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能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数学思想培养都有待提高,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初始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个时机,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教育。

参考文献:

[1]储文亚.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J].人生十六七,2017,(30):64.

[2]王静.简析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华夏教师,2017,(07):33.

[3]龚江琳.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路径[J].新课程,2017,(09):6.

[4]秦桂红.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J].教育现代化,2017,(26):243.

上一篇:冶炼企业工会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中英语市优质课听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