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到两汉散文发展历程

2024-08-06

先秦到两汉散文发展历程(精选6篇)

先秦到两汉散文发展历程 第1篇

先秦到两汉的散文发展脉络史

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而至成熟。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甲骨卜辞和因伤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而先秦的散文主要是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其中包括有《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在这当中,又可以把它们分成三类:一是作为文献结集的《尚书》以诰命体形式出现;二是按年代记史的《春秋》、《左传》,以编年体形式出现,;三是分诸侯国记史的《国语》、《战国策》,以国别体形式出现。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始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甲骨卜辞是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有的还包括日后凶吉应验情况刻在加固之卜兆旁。这些卜辞所记的内容包括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方面,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的状况。如:“㞢于王吴□二犬”(郭沫若在《卜辞通纂》)记载了王吴他受到殷人的侑祭(㞢祭)。同样,商周的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最早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如:“丁巳,王省夔京,王易小臣俞夔贝,惟王来征夷方,唯王十祀有五,肜日。”(《殷文存》)开头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然后叙事。到了周代,不仅有了记事文字,还出现了与《尚书》诰命类似的记言文字。如:“隹(惟)王元年六月既朢乙亥,王才(在)周穆王大(太)[室],王若曰:曶,令女(命汝更)乃且(祖)考(司)卜事,易女(锡汝)赤巿(韨)、□,用事。王才(在),丼吊易(邢叔锡)曶赤金,曶受休[命]于王。曶用丝(兹)金乍(作朕)文孝白(考宄伯)牛鼎,曶(其)万[年]用祀,子子孙孙(其)永宝。”(《曶鼎》)当中就讲周懿王或孝王的元年六月的乙亥日,周王在穆王大室册命作器者—曶,命令他继承祖考的职司掌管周王朝的卜事,即铭文所谓的“更(赓)乃且(祖)考司卜事”,并且赏赐了作器者。邢侯后人在宗周为王臣者井叔还赏赐作器者以赤金(铜)一钧(30斤)。作器者感到荣耀,遂以赤金作鼎以为纪念。

虽然《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但是,《尚书》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而且当中文诰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结构的。《尚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上古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王充:《论衡·正说篇》)。《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尚书》就是收集左史所记的言论或命令。实际上,《尚书》不仅记言,也有史实。如:《虞书·尧典》“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嚣讼可乎?’帝曰:‘畴咨若予采?’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帝曰:‘钦哉!’”《尧典》记载了尧、舜、禹等人的传说,是《尚书》的开篇之作,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那基于史实的内容,生动地展示了我国上古时代的社会概貌,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后期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献。

《春秋》在春秋时期经过孔子编订,它的记事系统具有自觉的记事意识和写作义例。《春秋》当中还有着“春秋笔法”对散文产生了影响。“春秋笔法”指的就是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辞整表现出作者的爱憎。《春秋》还分为《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便是“春秋三传“了。《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左传》还创立了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的新形式,以“君子曰”、“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而这种形式更显明地表达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荘工。《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另外,《左传》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对时间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它的叙述语言还简练含蕴,词约义丰。《左传》是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国语》以记言为主,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也由于《国语》在记叙某一国时间时会击中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这种集中篇幅写一人的方式,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例如《吴语》主要写夫差,《越语上》主要写勾践等等。

最后就是《战国策》了。《战国策》会以虚构和想象的方法对人物进行文学性描写,写出的任务都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同时也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而在《战国策》中,不是史实,出于虚构依托的内容颇多,如“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明显是夸张虚构了。《战国策的》的说辞特色主要被概括为:“便利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仲,是从切身体验的生活趣事来形象地喻示所要阐述的道理。《战国策》显示了有《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它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赡的文采,是当时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先秦叙事散文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等对后事之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是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史记》体力是在先秦编年史、国别史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而《汉纪》、《资治通鉴》等则是《春秋》、《左传》编年体史书的直接继承。

《论语》创立了语录体,例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而它被《墨子》发展形成《孟子》的对话式论辩文,在《墨子·公输》中“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充分体现了墨子的辩论技巧。而在《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则体现了孟子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方法来论辩,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感觉到浩然的气势。《庄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以其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荀子》、《韩非子》的专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论语》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是先秦说理文的主要形态。《孟子》的论辩文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而且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浅显化。《庄子》以各种各样的寓言展示主旨,最后完全避开逻辑推理下判断,以抒情诗般的语言作结,是哲理抒情散文。

到了汉代,赋成为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是是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在秦国时期,《吕氏春秋》在寓言的创作和运用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引述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另外,《吕氏春秋》在文学上的另一个突出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引婴投江》:“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这个故事讽刺了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而李斯的散文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谏逐客书》仲最精彩的就是中间一段,语辞泛滥,意杂诙嘲,语奇字重,兔起鹘落,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气势。

两汉的叙事散文在文体上有较大的发展。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纪传文学的新纪元。而《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史记》的宗旨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因此司马迁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例的基础上么创立了纪传体的通史。《史记》中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而它的叙事并没有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是追根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人物刻画方面,司马迁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使笔下的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在《项羽本纪》中,描绘了项羽的勇敢善战,歌颂了他在推翻暴秦统治战争中的功绩,也指出了他企图凭一己私智,用武力征服天下,所以最终失败的过错。但在垓下之围中,项羽悲歌慷慨,赋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体现了他不仅仅是一个好战之人,他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汉书》,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它开创了断代为书的先河,体例亦为后世所本。自秦汉以来,都是君主本位政体,本朝人往往是不敢直接评论本朝政治的,忌讳有很多,而断代史较合著者之心理,因为前朝已亡,评述前朝政事,危疑较少,较易发挥。故《汉书》一出,此后正史均以断代为史。另外,《汉书》亦继承纪传体优点,从此之后正史均沿用纪传体这一体例。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虽然各自独立成篇,但彼此间又互有联系,因此全书可以合成一整体。它既能扼要列举历史发展的大概,又可以详细记述有关的史事。既便于查看个别人物活动的情况,又能顾及典章制度的历史沿革,其优点极多,使纪传体能为后世史家所采用。同时班固也开创了目录学,《艺文志》采用了刘歆《七略》的分法,将古代的学术著作区分为六大类三十八小类,加以论述,使人们对各学术流派的演变与发展,有更清楚的了解。除此之外,《汉书》还确立了书志体。另一方面,《汉书》也保存了珍贵的史料,它既袭用《史记》的资料,又新增了不少史料,在收录人物的同时,多引述其政治、经济策论,同时,也为史事拾遗补缺,如《萧何传》增补了“项羽负约,封沛公于巴蜀为汉王”的史事。它还记载了少数民族的历史。《汉书》继承《史记》为少数民族专门立传的优良传统,运用新史料将《史记·大宛传》扩充为《西域传》,叙述了西域几十个地区和邻国的历史以补充,增补了大量汉武帝以后的史实。

西汉散文在文学上的建树很少,可以称述者,只有在统一六国之前由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编成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汉兴以后,陆贾、贾谊、刘安诸人总结前代历史教训和诸子百家之说,其文铺张扬厉,纵横捭阖,犹有战国遗风。董仲舒的策对和刘向的奏议叙录以如何巩固中央集权制为讨论重点,雍容典重,宏博深奥,形成汉代议论文风格。而思想家贾谊把汉代政论体散文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其代表作《过秦论》有很强的内在张力。贾谊善于吧秦王朝大起大落的历史情势,内化为作品的气势,其具体做法就是通过鲜明的对比,造成巨大的情感落差,这以《过秦论》最为典型。“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与“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比较可以体现出这点。除此之外,还有《淮南子》及其他散文。《淮南子》多采用辞赋写法,是以描写和叙述的方式论说事理,它的特点就是铺张扬厉,追求巨丽之美。

西汉是中国古代散文继先秦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期,它的政论散文是在先秦诸子散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和先秦诸子的文章相比又有明显的不同。由于先秦诸子处在国家分裂和历史转折时期,为建构新的政治、思想、文化模式各自著书立说并相互攻讦,就成为先秦诸子散文的一大特点;而汉代散文家由于处在大一统的新政治格局之下,如何巩固新兴政权和建立新时代的思想形态就成为他们所关心的新问题,这使他们的文章比先秦诸子散文缺少了思想表达的自由度但却显得严谨质实。再从西汉社会发展状况看,由于上承短命的秦王朝,再加上统治者崇尚无为之治,所以汉朝初年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尚有先秦余绪,他们的散文代表了西汉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在后世也有深远影响。随着帝国政权的稳固和定儒家思想于一尊,武帝以后的政论散文向着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而那些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书信体散文,如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枚乘的《谏吴王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等,或痛陈事理,或自抒怨愤,或嬉笑怒骂,叙事抒情均富有感染力,成为汉代散文史上一枝旁逸斜出的奇葩

11中本2 黎晓岚 37号

先秦到两汉散文发展历程 第2篇

先秦散文,创作的时间跨度从文字产生的遥远古代到秦朝统一中国为止,历时达数千年。这段时间里,散文创作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到第一个高峰的若干个阶段。先秦散文笼统地说可以分为“记事”的历史散文以及“记言”的诸子散文。由于诸子散文属于属于先秦散文中比较后期的产物,纵然达到了文学成就的高峰,然而不足以完整阐述先秦散文的发展。故而,本文将从先秦历史散文行文中的文采这一角度论述先秦散文的发展。造字到西周以前,是文史学家公认的散文萌芽到形成时期。

“仓颉造字,夜有鬼哭”,由此可见,人类能够造字并且用之以记事,其作用是巨大的,以至于鬼神都为之惊诧哭泣称之为夺鬼神之力。然而,文字需要记事,则需要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否则,文字就将仅仅是一堆堆砌起来毫无意义的奇怪符号。字、词、句、段、篇、章,西周以前,散文需然还是简略,然而已经可以反映当时的文章特点,叙述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尚书》以及《周易》。在文采方面来说,这一时期的散文仅能记录清晰,并没有掌握完整章节遣词造句的艺术能力。

西周到春秋末,是散文发展的第二阶段。

这一时期的散文主要表现为史官文化的产物。跟前代的作品相比,这一时期的散文以及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仅形成了完整的篇章,而且已经开始富有文采。散文家,更确切来说是史官,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平铺直叙的“记录”,散文向一门艺术不断发展。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作为这一时期代表作《春秋》、《左传》、《国语》之一《春秋》的编撰人,孔子这番话表明,文采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散文(同时也是史官文化)的重要特征。《左传》、《国语》辞采之风华,文章之华美,远迈前代并且鉴于后世,《春秋》则讲究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们的成就表明散文在这个“重文”的时代已经获得非凡的发展。

战国到秦朝建立,是散文发展的第三阶段,散文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达到一个创作的高峰。一直在西周时期,文化都是贵族阶层垄断的。底层的“士”,甚或平民,不能够接触全面系统的教育,反映在散文上,就是散文的创作阶层一直被认为地限制在少数人身上。战国时代,动荡而纷杂的变革,彻底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贵族沦落,而平民、奴隶独立,同时“学在官府”也逐渐被私人讲学所取代。旧秩序被打破的同时,各诸侯国之间为了争霸,纷纷招揽人才。在战国的环境下,士人思想的空间、创造的空间前所未有地拓展了。表现在散文上,则是:

1、时代特征鲜明,内容丰富,关注现实,理性思考,试图解决现实问题;

2、人格独立,作品风格各异。

行文上注入作者的精神与人格,作品感染力浓郁,深度挖掘思想,相对于前代,可谓质的飞跃。

先秦到两汉散文发展历程 第3篇

《诗大序》是中国文学理论批判史上一部很重要的著作,后代关于诗歌的创作和欣赏理论的探讨最终可能都要回归到《诗大序》关于诗的经典阐释。它对《诗经》作了最权威的序,其中对于“诗”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经典的阐释,也涉及了“诗”与“志”的关系。首先,如果说先秦关于“诗言志”的阐释重点在于“志”的话,那么《诗大序》关于“诗言志”的阐述则重点在于“诗”与“志”的本体关系,以及讨论它们是怎样发生关系的。其次,《诗大序》中的“志”相对于先秦经典里面提及到的“志”的含义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对于“诗言志”的审美阐释具有重大意义。

《诗大序》中对于“诗”与“志”的关系描述道:“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7]6这对于“诗言志”命题是一个全新而又有突破性的解释。宇文所安在他的经典著作《中国文论:音译与评论》一书中,对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诗言志’是根据过程或活动下的定义:诗就是其活动或过程。而‘诗者,志之所在也’则是一个等式定义:该定义所说的不是一种活动,它再次陈述了诗的本质,该本质得益于诗的本原。在《诗大序》中,诗被解释为一种‘运动’,也就是诗的进程的空间化,它与那个得到充分确立的内外范式相符。”[8]41他接着又说:“现在我们有了一个‘事物’,一个‘X’,它也许是‘志’,也许是‘诗’,是‘志’还是‘诗’,取决于它在什么地方。这确实迥异于《尚书》中的那个说法:诗不仅仅是‘志’之‘言’,它就是‘志’。这个在空间运动中的变形模式还有另外一个意味:当‘X’从其“志”的状态进入‘诗’的状态时,必然暗示着‘志’的转移,‘志’所包含的张力同时也被消耗了。”[8]41-42宇文所安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句话作了一番非常细致的描述,强调了“诗”与“志”其实是同一个事物在一个活动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如果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诗就是从审美意象的形成到表达的一个过程。“在心为志”就是“胸中之竹”,就是审美意象在心中的生成;“发言为诗”就是“手中之竹”,就是审美意象的表达,就好比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是一个艰难而充满活力的审美意象的创造过程一样,[10]248“在心为志”到“发言为诗”也是一个十分不易的诗歌审美意象的“生成—表达”过程。

再来看看“志”的具体意味。《诗大序》里明确说道:“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7]6,此外,也说道:“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7]7以及“故变风发乎情。”[7]15明显可以感到,相对于先秦典籍,《诗大序》中对“诗言志”的审美阐释所涵“情”的因素明显增多了,所以《诗大序》里的“志”渗透了一种个人主观情志的因素,它第一次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诗人的创作联系在了一起,这在“诗言志”的审美阐释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或者说在人们对“诗言志”的审美接受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因此,“引进‘情’来谈诗是《毛诗序》的一大贡献,对于诗卸下沉重的政治负担,进入人们的审美领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4]85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主观情志占“志”的内容比例是很小的。从先秦到汉代,儒家思想正式确立了在中国的主导思想地位,由此而来的是研究儒家“经典”的“经学”的兴起和发展,所以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即:讨论汉代《诗大序》对“诗言志”的审美阐释,就不得不讨论汉代的诗学理论以及汉代诗学产生的大背景,即经学的兴起。这里所说的“经”,是指由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编著书籍的通称。作为儒家编著书籍通称的“经”这一概念的出现,应在战国之后,而“经”正式被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为“经典”,则应该在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以后。[15]15顾名思义,“经学”就是指历代知识分子对“经典”的批判阐释。诗学作为古代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分明显地受到了经学潮流的巨大影响,只是不同的朝代的诗学所受经学影响的程度各有差异而已。[7]10在此,“志”虽有“情”,但终究囿于“礼”之中,所以《诗大序》又言:“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7]15其次是“诗”拘泥于对《诗》的研究中。应该看到,这里讨论的诗歌创作的问题,只是将“诗”局限在《诗》的范围内,并没有把这个具体的《诗》上升为具有文体意义的“诗”。在后者的意义上讨论诗歌的创作理论问题,主要体现在西晋陆机的《文赋》关于“诗”体的探讨中。

总的来说,《诗大序》对“诗言志”命题的审美阐释上,在先秦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变化或者发展,对“志”注入了先秦阐释中没有的个人主观之情,虽然占据主导的依然是儒家倡导的“礼”,将“情”局限于“礼”的范围之内,并受到“礼”的“限制”和“规范”,但是这始终代表着一种迹象,即:对“诗言志”的阐释已经开始从社会功名和伦理道德之志到个人主观自然情志滑动,虽然这种趋势还远远没有达到突破“礼教功名”和“政治功用”的程度,从理论上来说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其束缚,但是这必将成为对“诗言志”审美阐释的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从“志”到“情”,从“言志”的外形与用途到“言情”的本质与结构,从审美接受阐释到审美创造阐释,这一切无不在昭示着在对“诗言志”的审美阐释已经在从社会功名和伦理道德之志的狭隘阐释过渡到以个人主观自然情志为主的宏大阐释,这种巨大的改变对后世的诗歌审美鉴赏和审美创作必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摘要:“诗言志”作为中国文论一个古老而又具有起源性质的命题,一直被历朝历代的文人品评。当然,他们对“诗言志”的审美阐释也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从先秦诸子百家经典到两汉经学研究下的经典诗学理论代表《诗大序》,对“诗言志”的审美阐释是从伦理诗教到个人情性的滑动过程,这既是继承,又是超越的过程。

关键词:诗言志,审美阐释,先秦,《诗大序》,经学

参考文献

[1]臧克和,王平.说文解字新订[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6]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王先谦.荀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11][12][13][16][17]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9][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0]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4]邹其昌.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先秦到两汉散文发展历程 第4篇

关键词:庄子·天下;吕氏春秋;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

一、《庄子·天下》学术源流考辨之始

东周末年,礼崩乐坏,王权衰弱,诸侯并起。政治控制松弛使得教育的主导权开始下移,诸侯国争相创立学馆。学术思潮涌动,诸子竞相著书立说,展开学术论战。

各家学术思想相互碰撞,其思想脉络的整理出现相对较晚。《庄子·天下》作为中国古代第一篇学术思想史文献,最早对先秦诸子学说的演进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各家学术利弊,更为后世学术思想考辨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庄子·天下》开篇论述了致君子、治天下的法门,等级分明、勿使民力操劳过甚,可使海晏河清“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庄子·天下》的另一贡献在于,为后世文献目录学提供了有益参考。如:“《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为《七略》书目分类提供借鉴,如按学术流派分为诸子略,按儒家经典分为六艺略等。

墨家本意虽善,但“乱之上也,治之下也”,屈身而迎合他人之志,不立等级纲常妄图平息战乱纷争,庄子看来无异于“苦行僧”,想法可敬实则愚蠢。名家善辩却诡辩,思想辨证客观、实践华而不实,于修身治国无益。

庄子推崇道家思想,《庄子·天下》言道家之长近乎极端,而非客观辩证认识。“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对于物极必反有着辨证的认知。但教化百姓,却主张实行“愚民”“人皆取先,己独取后”“人皆求福,己独曲全”倡导百姓修身无为,无欲无求,则陷入了消极无为的困境,并不利于当时社会的进步。

二、《吕氏春秋》抑“法”扬“儒”

《吕氏春秋》以道家思想为主,高诱称“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却可兼采阴阳、儒、墨、名、法诸家学说,对儒家的仁义学说甚是赞扬,倡导尊孝悌。秦朝沿用法家的严刑厚赏,在吕氏看来此为“衰世之政”;且《吕氏春秋》对于法家“惨礉少恩”,《韩非子》中的种种阴谋权术,是拒斥不取的。德治的基础就要承认仁者爱人的血缘来源,父慈子孝是出于本性,“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纵观《吕氏春秋》可以发现,其《孝行览》集中反映了儒家思想,有一部分同《礼记》重合。它强调:“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治国旨要在孝。“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仁义礼智,均以孝为基石。

但是,《吕氏春秋》对儒学治国疑点颇多。孔门弟子忠孝著称,遍布各诸侯国,虽善但不得推广,原因在于孔门仁义之术源自外生变量,只有通达性命之情,仁义内生变量,德治可施。“夫以外胜内,匹夫徒步不能行,又况乎人主?唯通乎性命之情,而仁義之术自行矣。”而通达性命之情,则要遵循道家的清静无为。“事多似倒而顺,多似顺而倒。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则可与言化矣。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实现儒家的德治,靠的是来自道家的自然;而道家的无为,恰恰要儒家的有为而成。

三、《论六家要旨》儒道两家齐头并进

汉初,黄老之学被统治者奉为圭臬,与此同时儒学思潮发声。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对先秦诸子学说进行总结评价,反映了当时学术思想的变化。

在《论六家要旨》看来,墨家的“强本节用”虽善,却“俭而难遵”;法家正君臣之分秩序鲜明其功可表,却严而寡恩不利于治国长久;道家延续了一贯的辩证思维,讲究“无为”,又言“无不为”,静虚无为顺应自然。认为事物没有既成不变之势,也没有常存不变之形。探求万物情理,不要遵循有法而不任法以为法,顺应时势以成其业;有度而不恃度以为度,要根据万物之形各成其度而与之相合。

儒学虽被批评“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但在理顺君臣父子上下之分,维系夫妻长幼伦理关系方面,其功可表。由此可见,儒学之道从仅限于“孝悌之义”,进一步走向了人伦纲常、君臣关系和政治维系。道家在政治教化方面不断吸取儒学。后世儒学糅法家严刑峻法,并杂取百家之长,经济凋敝时期取墨家“强本节用”教化百姓;强调道家的内在修身,为儒学复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汉武帝时期,“推恩令”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力图实现文化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学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目录,标志了汉代学术中儒学的兴盛。

《汉书·艺文志》从多个方面体现了汉代学术思想尊儒的指向。

其一,《汉书·艺文志》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六艺略》居于首位,六艺为儒学经典。“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六经作为纲常教化与治国之道的工具,表现了对儒家经典的推崇。

其二,《诸子略》著录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共十家。将儒学放置首位,足见儒学已在当时社会政治与学术中的地位。《诸子略》中,各家思想渊源始末,利弊得失论述翔实。尤其是儒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儒学治国上至尧舜,这就为崇儒提供了合理化理由。而道家学说“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有悖于仁义,不再是治国为政的不二法门。

五、结语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受政治状况、统治者政策影响,但其自身发展也存在规律。《庄子·天下》《论六家要旨》《吕氏春秋》《汉书·艺文志》作为不同时代的历史产物,从自身阶级利益出发,通过对先秦诸子之学的考辨与评点,推崇自身学术主张。从“百家争鸣”儒墨“显学”到黄老之学,再到“独尊儒术”,儒学地位如过山车一般,而儒学思想却并非一成不变,随时代需要兼收百家之长,顺应统治需要,终于在两汉学术中占据主导。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第十二册)[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张震.老子·庄子·列子[M].长沙:岳麓书社,2006.

先秦两汉散文史答疑题 第5篇

先秦部分

第一章

1、简析战国散文繁荣发展的原因。

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散文崛起的黄金时期,著者众多,百家纷呈,历时两个半世纪,后来散文的各种文体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其原因如下:(1)社会原因。战国时期各个诸侯都想“王天下”,不断争斗,他们一方面需要对历史上的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另一方面需要能够使他们“王天下”的理论指导,包括具体的施政措施,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各个学派应运而生。(2)文化的普及及解放。随着奴隶制的解体,贵族和官府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了,掌握文化的人越来越多,私人讲学之风盛行,统治者为统一天下,扩张版图,广泛招揽人才,罗致贤能。(3)经济对文化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城市的出现以及交通的进一步便利,使各诸侯国的交往和文化交流愈加密切和广泛;各派著书立说,虽无意于以文采取胜,但不得不重视文采和作文技巧提高了散文质量。(4)为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文学中的任何体裁都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质向文的发展过程,在前述种种因素的促进下,散文发展的内因遇到了有利的外因条件,迅速出现一个高峰。

2、先秦散文总体上的特点。

先秦散文就其总体而言,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功利性,无论哪一部著作都是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而创作的,还没有出现后世那样单纯的抒情写景而供人怡悦心情的散文。(2)创造性,先秦的散文作家无处模仿和继承,因而各成体系,各具特色,各有秉性,成为后世各种体裁之源。(3)综合性,这一时期,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均未独立,往往统一存在于一部著作中,即这些著作具有多学科的性质。(4)殊途同归,尤其是战国时期,尽管史家的各自观点并不一致,但都在记述史实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个共同的目的,即为当时和后世统治者提供经验和教训,不单是为了史实本身;哲学家思想各异,但都是为了治理乱世,为了追求一个虽然各自不同但都是太平盛世的理想。第二章

3、《周易》封爻辞的艺术特色。

《周易》封爻辞是系于封和爻之下的一段文字,是某次或多次占筮的记录,它与符号是联系在一起的。(1)封爻辞广泛地反映了上古至周初的社会生活,还保留了古代不少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2)从文学上而言,封爻辞多了说理的成分。有直接说理,也有借比喻说理的。用比喻时,作者往往不明说被比喻的主体事物,使比喻可以有更广泛的应用性,以适应占筮的需要。(3)《周易》封爻辞在语言上有其特色。①句子简短精练。封爻辞中几乎找不到长句,寥寥数字,生动形象。②与卜辞相比,封爻辞中有了许多的修饰语、限制语,语言自然更为准确形象,也更富文采文学意味更浓。③封爻辞已经注意到用辞的技巧,以及词语声音上的特色,出现了双声、叠韵、重言等。(4)《周易》的每一条封爻辞虽然并不是从头到尾说同一件事,到对每一卦而言,六爻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有的卦大体有一个中心思想,有的六爻爻辞是一个秩序井然的整体,具有层次关系。这对于后来的记叙文、说理文具有启发意义。

4、《周易大传》提出了哪些文艺观点。

《周易大传》虽然是释经,但它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明,而是就经文而加以发挥,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包存极为美妙的哲学、文艺、美学等方面的论述,对后世文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其文艺观点包括:(1)非常重视“言”、“辞”的作用。《周易大传》多次提到言辞是一个君子修养的重要方面,作为君子,必须通过修饰自己的言辞来确立自己的诚信,将其看作 1 成就自己事业的关键,若出言不慎,将导致祸乱的到来;言辞是交往的工具,也是思想的外观,团结和睦的言辞才是君子之言;君子之辞既要有内容,又要讲究言辞的技巧。(2)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的。《周易大传》论述了“辞”和“情”之间的关系,“圣人之情见乎辞”,内心的“情”不同,所外观的“辞”也就不同。(3)提出了“书”“言”“意”等观念,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是提出了文艺创作的重要论题。①“书”指书面文字;“言”指言语,口头所说之话;“意”指思想和内心的领悟,即“心意”。②指出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明了三者的关系。(4)关于“文”的论述。《周易大传》指出“爻有等,故曰物,物象杂,故曰文”;提出“天文”“人文”两个文化范畴。自然万物,刚柔交错,形成了天文景观;人文即为“礼”。刚柔交错的天象是自然的外观形式,是自然的“文采”;“礼”的等级是社会的外观形式,是社会的“文采”。《周易大传》的这些论述对后世的文论和和美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第三章

5、《尚书》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尚书》在文学上的成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已成篇。《尚书》之文已经有了起、承、行、合等,有层次,有段落,有中心,在段落之间,甚至还有了过渡。(2)文体的区别开始明显。《尚书》中的标题有“典”、“誓”、“诰”、“命”等,它们之间有文体上的区别,如“誓”是面对军队、鼓励将士英勇作战。“诰”多对臣民等。(3)作文技巧的提高。文中已经用上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尚书》多记言,记言中能传达说话者的语气、情感、神态等。(4)散中间韵,增加了文章的美感,文学性更加突出。

6、《春秋》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其艺术特点有:(1)记事上“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即以年、时、月、日、事为记史顺序,首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记史系统。(2)记史简略,叙事只是一个大纲,并不细写,如同现在文章的大标题。(3)《春秋》在语言上的特点比较突出。①特别重视用词的准确和含义的深刻,“微言大义”,即以准确的词语来含蓄地表明作者的态度、立场等。②《春秋》虽不以记叙见长,但有些记叙句非常讲究技巧,表现了在遣词造句上的功力。

7、《左传》的思想倾向。

《左传》所包含的思想比较复杂,但其进步思想倾向十分明显。(1)作者作为一个忠于历史事实的史家,本着“不隐恶”的史德,真实地描述了历史事件,对统治集团及其成员的荒淫无耻、阴险凶残,贪鄙邪恶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2)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上,作者强调“人道”。在“君”与“民”的关系上,作者十分强调“民”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民本思想。(3)《左传》的作者对政治上具有卓识远见的人、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人、有爱国言行的人、有高尚节操的人,是加以肯定和赞扬的。(4)《左传》作为先秦历史阶段的产物,也必然反映出思想上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如作者多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主张维护宗法制度,维护反映尊卑上下的“礼”等,以及迷信天道鬼神等。

8、《国语》的思想进步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国语》的思想进步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本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中的许多明智者及许多哲人都比较重视民心向背,从而主张在一定的限度内保障民的利益,目的是为了得到民的支持,以巩固其统治地位。(2)揭露了统治者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荒淫阴险、骨肉相残的丑恶和残暴行为。对于统治者的揭露,先秦史书多能作到,秉笔直书,不隐恶,是对当时史官的要求。(3)作者肯定和赞扬了有卓识远见的政治家、爱国者、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人。

9、《国语》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1)注意情节的推进,在记叙中加以渲染、铺排,运用了如同小说家的笔法。其中有不少 2 似是依民间传说加工而成,虽然总的事件不符合史实,但在具体的情节上则作了文学的加工。(2)有的篇章中人物性格刻画得颇为生动。作者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去突现人物,去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也颇有小说家的特色。(3)语言平实晓畅,有些小故事中人物对话幽默风趣,十分传神。

10、《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有哪些?

《战国策》记史的真实性虽然不如《左传》,但可以说在叙事文学上又创造了一个高峰。(1)书中刻画了许多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上至君王,下至士卒,形形色色,其中许多是说客谋士。作者通过重要场面、环境的选择,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思想。(2)《战国策》中策士的语言独具特色。①策士语言铺张、敷张扬厉,纵横驰骋,自有一股打动人的气势;②善于夸张。这不仅表现在修辞上,也表现在史实上;③有时叙事之语灵活精巧,有声有色。这常常体现在一些小故事的叙述中。(3)善于用故事寓言说理。这是策士游说的需要,也是表现他们口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文学角度而言,策士是寓意于寓言,化抽象为具象,使道理明了,便于对方接受。第四章

11、《论语》中孔子的思想主张。《论语》是研究孔子学说的最重要的文献,其中体现的孔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孔子的政治思想学说的核心是“礼”和“仁”。孔子提倡的“礼”、“仁”是互为表里的,“礼”指的是客观的楷模和制度;“仁”则指主观的修养和教化。(2)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在教育对象上,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不管弟子的国别、门第,都可以接受文化的熏陶;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孔子也有许多至理名言,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温故而知新”等。(3)孔子的文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孔子特别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主张文艺要在政治、教化方面发挥作用。

12、《论语》的文学成就。

《论语》不仅是一部记述孔子思想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文学意义的书。(1)《论语》一书写出了孔子、孔子弟子和其他一些人物的形象。《论语》是以记言为主的,由于记述者多是孔子的弟子,一来对孔子的言行十分熟悉,二来记述孔子的话时往往满怀敬仰和虔诚的心情,对孔子的仪态举止、神情等也加以描绘,从而鲜明地写出了孔子及其弟子等的形象。(2)《论语》中有不少语句形象性极强,又富于启发性、哲理性,都是生动精辟的格言警句。(3)《论语》的语言风格朴实含蓄,雍容和雅。广泛地运用了当时的口头语,同时又加以提炼,使之既平易又极有概括性,再加上大量运用了各种虚词表情达意,使《论语》成为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论语》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语言的成熟,它以第一部私家著述的新的形式、新的文风、导致了后来墨、名、道、法各家风格多样、生动活泼的散文的出现。

13、孟子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孟子》一书记载了孟子及一些同时代人的言行和学说,体现了孟子的思想主张。孟子的政治主张实质上是为缓和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①孟子在理论上提出了“性善”论的观点,这是“仁政”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人先天就有四个“善端”,只要发挥这四个“善端”,就可以具备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②孟子极力宣扬“仁政”学说,推行“王道”。“王道”要求在位者行仁政,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王道”是孟子最终政治目的,是其治理国家的最高设想。③孟子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统治者的贪婪残暴。④孟子思想中也有许多不正确的地方,如明确规定了劳心劳力的等级和秩序,为历代统治者的剥削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14、《孟子》的文学成就。

《孟子》的议论增多,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体现了语录文体的新发展,是早期散文从“章”到“篇”的过渡环节。(1)《孟子》刻画了孟子这一人物形象。在《孟子》中,大量的对话 3 性的议论文字往往在记录双方言论的时候,同时写出了整个议论的过程,通过这种回忆录式的笔录,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孟子》刻画人物是靠内心世界的揭示,个性化的语言,在以言叙事中以言写人。(2)《孟子》文章善于雄辩,富有气势。①在论辩时,孟子善立机巧,引人入毂。即他善于将题外的公认的道理引申到所要论证的话题中,从而使对方口服心服。②逻辑上的归谬法,孟子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孟子在论辩时已经形成了这种思维模式。③孟子在论辩时还善于因势利导,从而步步紧逼,牵着对方的鼻子走。④《孟子》中文章的逻辑推理,感情因素,排比句的运用使文章极具气势。(3)《孟子》长于运用比喻和语言来说明道理。孟子设喻时避开了偏僻深奥的东西,显得十分浅露灵活,于事理密合无间。从广义的角度看,寓言也是比喻,便于说明道理,《孟子》中的寓言也善于刻画人物。

15、《墨子》的文学成就。

《墨子》散文与先秦其他诸子散文相比,别具一格,有鲜明的特色,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1)《墨子》文章体有因革,其中既有对话语录体的文章,也有比较完整的论说文,标志着先秦诸子散文的重大发展。《墨子》中有些文章是由语录组成,但这些语录往往围绕着一个中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墨子》中也包含了对话体文章和完整的论说文,这些论说文有一个概括文章中心的真正题目,而且能围绕中心进行论证,讲究结构安排,篇幅完整。(2)《墨子》文章逻辑推理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实开我国论辩散文的先河。墨子立论时最重证据,并把这一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三表”方法(“三法”)。即立论时必须有三个方面的根据:①前人的经验②个人和百姓的亲身体验③是否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其创作也实现了其理论,许多文章都证据充分,论证严密,能以理服人。(3)《墨子》散文朴实无华,很少修饰,表现出尚实尚质的特点。墨子提出“非乐”主张,这种思想反映在文章写作上,就是重视实用,不讲文采。墨子为文都是有所为而发,针对性强,文章的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墨子为防止“以文害用”,为文时有意避开文饰。这些形成其文章质实而缺乏文采的特征,这也是其对后世影响不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16、《老子》的艺术特点。

《老子》的文章简洁精练,韵律和谐,寓理于形,情思深邃,在诸子散文中别具一格。(1)《老子》文章韵散结合,富有节奏感,有的章节简直具有诗一般的语言。《老子》文章完全去掉了对话的痕迹,同时,其文只述论点,略去了论据,为它采用整齐的文句进行说理提供了依据。(2)《老子》文章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哲理。老子的“道”是相当抽象的哲学概念,所以,老子采用大量的比喻手法,有效地完成了其哲学解说;极尽描写之能事,按照事物的不同特征对得道之人加以形容。(3)《老子》文章语言凝练,精警深邃,有许多语句还成为流传至今的格言。《老子》语言的精练,得力于对民间口语的加工和提炼,同时,老子还善于对复杂的事物作抽象的概括。

17、《庄子》寓言的特点。

《庄子》中的文章大都通过寓言、神话和故事来说理。在庄子这里,寓是寄寓的意思,言即言论。寓言就是托于别人而说的话,就是将自己的观点寄寓在某个人物的话或某个故事之中。《庄子》寓言的特点:(1)在文章中的密度大,许多文章基本上就是由几个虚构的故事组成的。(2)将哲学、政治等观点渗透到寓言故事之中,文章的观点与寓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而且文章的观点往往不明确说出来,而要由寓言故事加以引申,要从寓言故事本身去分析。(3)往往形象大于思想,也就是作品中的形象的客观意义往往超越了作家的主观意图,具有更广泛深刻的内涵。

18、庄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哲学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一些思想,向唯心主义发展。(1)庄子接过老子的“道”并加以发挥,把“道”说成是绝言超象的精神支柱,形成了一套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庄子所说的“道”实际上就是指人的主体精神,这种精神能生万物,是物质世界的本源;庄子认 4 为个人通过“心斋”和“坐忘”的修养可以得“道”。(2)庄子接过了老子辨证思想的相对性加以强调、夸大并绝对化,成为相对主义,最终陷入不可知论,走向了虚无主义。庄子认为认识对象的性质是相对的,并进而取消了认识对象质的规定性;认为人的主观认识能力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要获得正确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怀疑认识者的存在,并进而怀疑自己的存在;认为真理是没有客观标准的,是无法衡量判断的,世界上无是非,真假。(3)庄子的人生态度是追求无条件的绝对的精神自由。庄子认为现实社会混沌一片,人是不自由的,一个人要获得绝对的自由必须从精神上寻找出路。(4)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对现实社会极端不满,无情揭露、尖锐地嘲讽了新兴地主阶级,表示出一种愤世嫉俗、藐视礼法权贵的情绪,但在解决现实问题时,选择了一条逃避的路。

19、《韩非子》文章有哪些特点?

《韩非子》文章是先秦论说文发展的最高阶段。(1)《韩非子》中多长篇论说文,其中有立论、驳论、解说等多种类型,表现出高度的分析综合能力。(2)韩非善于运用大量的寓言和历史故事来说理,从而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韩非子》中,寓言作为一种文体已经从其他文章中分离出来。(3)《韩非子》文章风格峻峭犀利,锋芒毕露,极富于论辩色彩。韩非的法治思想本来就刻薄寡恩,真率直露,所以为文也就讲究实效,不加文饰。《韩非子》的立论文往往单刀直入,鞭辟入里;驳论文针锋相对,切中要害。20、试述诸子散文的发展过程。

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语录体到对话体再到说理文的漫长过程。(1)《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同时也刻画了孔子等人物的形象。其中都是直接议论,或寓议论于描述中,都只是一个简短的结论,没有论据和论证过程。(2)《孟子》和《庄子》都是语录体散文。《孟子》中文章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是诸子散文由章向篇过渡的中心环节,其中孟子的形象也鲜明耀眼。《庄子》特别是其内篇第一次有了真正的题目,文章从整体上看能围绕中心来写,这标志着诸子散文完成了由章向篇的过渡。《庄子》中寓言的成功运用,使之成为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3)《荀子》和《韩非子》是说理文成熟的代表。《荀子》的文章不仅有真正的题目,而且文章有了一个明确的中心,论述时有论点、论据,讲究论证方法和结构安排,可以说,《荀子》一出,在中国散文史上才真正有了后世观念中的一篇文章。《韩非子》的文章除具题目、中心、论点、论据和结构安排外,还包括了立论、驳论和解说等多种文体,特别是其中的立论和驳论的综合运用,将诸子散文的发展推向 了最高阶段。

21、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站在一个平民的角度观察宇宙,探索人生,形成了一整套哲学思想。(1)老子第一次提出了关于“道”的学说,认为“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同时又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守的准则,是事物本源、本质和规律的总称。(2)老子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是对立统一的,事物都有相对性。老子还进一步发现了事物无不向其对立面转化的法则。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具有自发而朴素的特征,是不完备,不彻底的。(3)老子在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自然无为是老子天道观中重要的哲学思想,将它运用到社会政治上,便是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两汉部分

第一章

22、简述汉代散文的类别。汉代散文主要有五大类:(1)政论性散文。这些作品主要是结合当时的政治状况,发表议论,或对政策措施等方面提出批评和建议。(2)学术性散文。主要是重在建立思想或哲学上的体 5 系的散文作品。(3)应用文。是在实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多有明显的实用性,为具体的事件而作,或抒衷情,或发议论,或叙经过,或作判断,都精而不长。(4)史传文学。两汉时,史传文学又创高峰,即以司马迁和班固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出现了划时代的巨著——《史记》和《汉书》(5)汉赋。汉赋是汉代发展起来的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产生了许多大家,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代表。汉赋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三个阶段。第二章

23、简述《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即以人物为中心,以人物传记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记史体例。《史记》中包括了五种记史体例。(1)本纪。是以朝代的先后为序记载从黄帝至汉武帝各朝代或帝王的历史。本,即根本,纪,即纲纪。本纪中一部分是记朝代帝王承接谱系的,另一部分是帝王的传记。本纪是全书的总纲。(2)表。表是以表格的形式,以年或月为经、以事件为纬的方法记载历史大事。表分为“世表”、“年表”、“月表”三种,它们自成体系。(3)书是分类的专门史,分类说明典章制度、天文、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状况。(4)世家是记载一些世代相承的诸侯王的历史,取其“开国承家,世代相续”之意。世家分为两大类。一是记诸侯国君望相的谱系及大事。另一类是诸侯王的传记。(5)列传是除本纪、世家外的历代的形形色色的各阶层各方面的人物传记。这些传记以人为经,以事为纬,相互结合,成一整体。这五种体例,相互配合、说明、印证、联系、比较,构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24、《史记》传记的思想倾向。

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尊重历史事实,富有求实精神,许多地方都突破了封建正统观念,具有明显的民主性和进步性。(1)对于封建帝王敢于持批判态度,对汉王朝统治集团也敢于揭露和讽刺。司马迁继承了先秦的史德,秉笔直书,没有把历代帝王神化,对历代统治集团的成员也褒贬分明。(2)肯定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司马迁在《史记》中肯定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详细记载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经过,并给予很高的评价。(3)热情地歌颂了那些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有重大贡献、有爱国思想的上层人士,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历史功绩,即使对应否定的人物也是其所当是,非其所当非。(4)为许多出身社会中下层的历史人物立传。对于出身社会中下层的帝王将相以及散见于各传记中的社会中下层人士,司马迁看到了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这是十分可贵的。

25、简述《史记》人物传记的语言特色。

《史记》传记在语言方面的艺术成就极高,不仅准确地叙述历史发展过程,而且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1)司马迁创造了一种接近口语的文言,朴实实用,既便于叙事,又使人易懂。他有意识地摒弃那种词采华美的语言形式,加强语句的长短变化,使其更为散文化,从而创造出自己的干净利落、朴实优美的语言风格。(2)司马迁善于用历史人物本身的语言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展示人物的性格。人物的语言就是他内心的外现,说话的神态、口吻,包括内容都带有说话者的性格特征,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这些语言加以记录,就能表现人物的个性。(3)《史记》本身的叙事语言也是十分高妙的。不仅能准确地记述事件的发展经过,而且能极好地烘托环境气氛,使人物和事件活起来,如同小说一般。(4)司马迁大胆采用民间口语、俗语、谚语,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26、简述《史记》的影响。

《史记》作为一部在散文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巨著,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1)司马迁在史德和人格方面为后代的史学家、有志之士树立了榜样。他继承了先秦时期史学家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他自身遭受不幸而不颓其志,忍辱含垢而发愤著述。这种人格精神鼓舞、激励着后来者,其史德也为后人崇敬。(2)自司马迁首创了《史记》的纪传体例后,在以后的正史范围内几成定例。其本纪、世家、表、书、6 列传五大部分相互映照、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博大而系统,具有很高的科学性。(3)司马迁首创的人物传记这一体裁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从《史记》开始就出现了传记文学这一门类,其刻画典型人物的种种方法和艺术技巧都为后代史家和文学家所借鉴和学习。

27、《汉书》和《史记》相比较有那些异同?

《史记》和《汉书》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既有同,又有异,这反映了前后汉思想意识上的发展,也反映了史传文学的风格上的变化。相同点:在思想倾向上:(1)班固和司马迁一样,都在记史时秉笔直书,遵循自先秦以来的史德标准,记载历史详实而严谨。(2)对于汉代帝王,班固和司马迁所持的观点相同,但缺乏司马迁的那种胆略。在艺术性上:(1)班固在记史的同时也非常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2)班固在选材上也极为注意典型性。(3)在刻画人物时,班固也一样注重通过细节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不同之处:(1)班固是以儒家的是非标准来记史,“惟圣人之意尽心”,同时他还继承了前代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说,许多方面的看法与司马迁不一致,其思想进步性不如《史记》。(2)班固更看中史的一面,更看中学术的一面。当史学和文学不能很好地统一时,班固便把史学放在首位。在许多人物传记中,班固常常插入许多的文献资料的原文,学术性更强,同时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3)《汉书》的语言风格与《史记》大不相同。班固叙事严谨,不喜夸饰,没有战国至汉初那种策士纵横之风。《汉书》的语言凝练典雅,喜用骈偶,这一点在议论文字上尤为突出。第三章

28、简述贾谊的政治思想和政论散文风格。

《贾谊新书》比较完整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思想和散文风格。(1)贾谊对社会现实怀有很深的忧虑,他不附和众议,把众人所说的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视为一种假象,认为现实相当严峻。基于此,他主张①强化大一统的中央政权,等级、制度、礼义等都不可少;②天子应该实行仁义,以农为本;③多封诸侯而使他们的权利缩小,便于驾御,诸侯也会因为国小而无邪念,即使他们有反叛之心,也无反叛之力等等。(2)在散文的表现风格方面,贾谊继承战国时期骋辞风气,所作虽为政论散文,但多用铺陈,以设喻化深刻的道理为浅易之说。他时而像战国诸子散文那样,讲究气势,对地形物貌、国力人力作渲染;时而又以鲜明的思想观点直接切题,展开层次分明而又透彻的论述,行文之中灌输自己沉郁的情感。

29、贾谊《过秦论》上篇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点。

《过秦论》上篇重在论述秦始皇之过,存在以史代论的倾向。这表现在它着眼于秦王朝的兴旺史上。贾谊对秦以武力统一天下持肯定的态度,但对守天下则明确提出以仁义为方略,从而寄寓了他希望汉文帝吸取秦王朝灭亡的教训,以仁义治理社会的理想。此篇的艺术特点包括:(1)善于铺排,述秦王兴败或攻守,往往运用类似的笔法、相同的句式,一意而用数语,连贯直下。并在其中兼用比喻、夸张,构成全文磅礴、豪健的气势,同时,运用铺陈来渲染气氛,文笔细密。(2)这篇文章以对比之法贯穿全篇,不单纯是秦王朝兴缓亡速的对比,也是具体情势的对比。(3)文辞华丽,以语句的对称构成形式上的美和强烈的节奏感。

30、桓宽的《盐铁论》的文学特色。

《盐铁论》是桓宽的总结“盐铁之议”的文章。《盐铁论》经桓宽的整理、润饰而有一致的风格。(1)采用了对话的论辩形式。因为是思想对立的双方围绕罢不罢盐铁、酒榷、均输展开辩论,双方观点尖锐对立,互不相让,形于文则是典型的论辩之文。(2)桓宽采用一往一复的论辩形式,使《盐铁论》的说理多不作长篇大论,全篇的逻辑关系依靠彼此语意的承接,双方都围绕一个中心,有很强的针对性。(3)因为论辩者常常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从而使历史与现实形成一种对比关系,并常用排比的手法和对称的句式。(4)《盐铁论》中,七 7 言、五言、八言、六言句等错落铺陈而下,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气势,语言朴素、明快、无所遮掩,正反两方面的道理都袒露在人们面前。

31、简述东汉和西汉政论文总体上的异同。秦汉政论散文主要是两汉政论散文,它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以文论政的传统,以国家事物为题材,表现作家的政治方略。两汉的政论散文按时期划分,可以分为西汉政论散文和东汉政论散文。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适应不同的社会政治思潮,具有不同的才学和性情,当他们紧贴社会现实,运用散文的形式参与社会政治时,自然使其政论散文具有不同的风格:一般说来,这些政论散文都以说理为基本特征,慷慨陈辞与娓娓而谈、语言华美或质朴,都是以社会政治为核心,往往能切中时弊,体现作家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和情感。不同的是,西汉政论散文作家好为深沉之思,作平和之论;东汉政论散文作家则情感激越,思想尖锐而时露锋芒。

32、结合《守边劝农疏》分析晁错政论散文的基本风格。

晁错的政论散文所表达的思想各异同,表现风格大体相同,其《守边劝农疏》也是如此。(1)晁错善于述说历史以立论。在《守边劝农疏》中并不直接切入论点,而从秦王朝与匈奴的边地之争说起,秦守边戍卒不服水土,且用一些犯了罪的官吏和百姓去防守边疆,戍边者怀怨而有背叛之心。委婉地否定了汉文帝以权势派士卒戍边的作法。再进一步从历史走向现实,分析匈奴人的生活习性和以卒守边的弊端。(2)在语言的运用上,晁错以朴素、直率见长。在这篇文章里,晁错所用语言基本上是家常话,不有意修饰,既以真诚动人,又讲究说理,以严密的逻辑产生难以辩驳的力量。第四章

33、刘安《淮南鸿烈》的艺术风格。

《淮南鸿烈》重说理,但不专用说理常用的归纳和演绎的方法以及所要采用的逻辑形式等,部分跳出了学术散文理应具备的这种表现路数,运用形象思维使其文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1)文中多用铺排的表现方法,语言往往相对而出。在铺排中,虽然倾向于实实在在地说理,渗透了强烈的现实精神,但有时用兼有夸张的生动比喻说理;在很认真的说理中,也用抒情笔调。(2)它多用历史来说明道理,一是抽象地以古说今,一是用历史故事、包括传说来说明道理,使文章更为生动。(3)善于想象,以纯粹的虚构来表现某种思想观念,使其散文具有了超凡的气势和浪漫风格。(4)其语言富有文采,无论说理还是讲故事以明理,都以精练的语言达意,使散文显得几分文雅。

34、刘向的《列女传》、《新序》和《说苑》的共同特征。

(1)三部书都是以讲故事说明道理,每一卷由若干个主旨、风格相近的故事组成,故事短小,内容单一,一般都经过了刘向的加工、润饰。(2)在艺术表现上,它们主要以人物和情节为对象,但有时只求能够说明道理,不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节的纡曲,用自己的话道来,不让人物自己表现,也不让情节自然展开;更多地是以故事刻画人物形象。(3)它们一般具有通俗明快的语言风格,不作任何修饰。(4)善于以比喻明理,所用比喻浅显易懂;同时,也有直接说理之处。

35、扬雄的《法言》的文学风格。

扬雄的《法言》既为学术之文,又有较浓的文学色彩。(1)《法言》仿《论语》而作,以设问自答构成典型的语录体,多不作长篇大论。《法言》在表现形式上是假设他人有所不明而解之,有意以不知所指的“或问”、“或曰”发问,然后据此做出回答。(2)《法言》善于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打比方,通俗而透彻。(3)在语言上,句式或长或短,多是两句相对。句式在整体上虽不整齐,但显得灵活而错落有致,富于节奏和韵味。同时,《法言》的文辞也较华丽。

36、简述王充的思想主张。王充是东汉的学术散文两大家之一,也是东汉杰出的思想家。(1)自然哲学:王充继承前人的“气”为天地万物之源的思想,认为天地因气而成,从而有万物,不仅如此,人也是因气而成。王充以此为自己的哲学基点,从这里出发去认识人的自身和各种社会现象,高举无神无鬼的旗帜。(2)社会哲学:王充在其哲学思想的指导下,瞩目于历史、现实和自然界,对他认为是虚幻的观念和现象进行批判;他认为礼义是因人的性情而设,是国家太平和人民生活安宁的基础,但应该在人民享有温饱的情况下施行礼义;同时,他没有能透彻的认识社会和人生,把人的死生寿夭、贵贱贫富都归于天命。这种唯心的人生哲学与他唯物的人生及社会哲学交织在一起,构成他思想矛盾的两面。(3)文学思想:①他主张文学创作要发自内心,以“诚实”为根本。②要求语言表现上的朴素坦率,无所遮掩或修饰。他反对文学上夸张的艺术表现;不注重语言的文采,忽略了艺术之为艺术的特性。③主张作文要有用于社会,如果对社会无用,写得再多也是没有好处的。

37、王充学术散文的风格。

王充的文学思想和哲学主张造就了王充的散文风格。(1)王充散文长于辨析、鞭辟入里。他往往就历史典籍和社会现象提出问题,然后针对这一问题直截了当地阐发自己的意见。(2)王充多以历史故事来说明道理。同时,王充还对一些历史故事或传说进行了批评。(3)王充散文不注重文采。他常把自己的思想直接道出,在语言上不有意地雕琢、修饰,使其通俗晓畅,易于明白、理解,“形露易观”。同时,为说理深入透彻,他往往在一个问题上反复诘难、引证,以致文辞显得烦琐,而这是他有意为之。

38、应劭《风俗通义》的文学特征。(1)《风俗通义》貌为长篇,实为短制,今传的共十卷。各卷围绕一个中心,由不相关联的多则记叙组成。这些记叙的涉及面极广,其中一些是应劭对前人记叙的辑录。(2)《风俗通义》把历史与社会现实交织在一起,多用历史来证实现实生活中的风俗之误,给人很强的历史感受,其目的是为了现实生活,从而使这些记叙充满了现实精神。同时,他在其中记叙了一些怪异故事,使《风俗通义》有一点浪漫色彩。(3)《风俗通义》重叙事,以表现风俗,也不乏表现人行为和命运的篇章,从而出现了一些人物形象,但描写比较粗糙,缺少细致的刻画。(4)《风俗通义》的语言简洁明了。第五章

39、应用文有哪些总体特点?

作为应用文,古今有着相同的特点:(1)具有实用性,即使用性。虽然它和抒情散文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它的首要目的是要在实际的生活和公务中具有使用价值,而不是给人们以审美享受。(2)具有真实性。即不能想象、虚构,它所记录和说明的是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事实。虽然也有夸大的地方,但作为问题,其要求仍是真实。(3)具有时效性。即除少数文体外,一篇应用文是随着事件的发生而产生的,时间一过,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只剩下文献价值。(4)具有规范性。每一种具体的应用文体都有其相应的规范要求,如格式、用语、份数等,而且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是相对固定的。第六章

40、简述《诗经》和楚辞对汉赋形成的影响。

汉赋的形成深受《诗经》和楚辞等的影响,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学特征,对汉赋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诗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以铺陈为汉赋的铺述作了先驱,使汉赋作家有意识地运用、发展这种表现方法叙说自然和社会生活,形成汉赋艺术表现上的基本特征。(2)其怨刺精神演化为汉赋的艺术精神,并成为汉赋作家创作的主要动力之一。楚辞对汉赋的影响表现在:(1)楚辞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超越了《诗经》,它在铺陈中兼用的排比方法,构成了作品的磅礴气势,为汉赋作家效仿。(2)楚辞把自然风物、花鸟草木引入作品中,与社会生活相融为一。(3)楚辞作家驰骋的想象而又讲究华丽辞藻等,都为汉赋 9 作家学习和效仿。

41、简述汉散体大赋形成、发展的社会原因。汉散体大赋不同于骚体赋和抒情小赋,是早汉武帝时期成熟并迅速进入鼎盛的,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帝王的爱好。汉武帝不同于其前的帝王,他对辞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网罗了一批辞赋作家,以满足自己娱情和润色宏业的需要。(2)社会的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进入了鼎盛,当时的诗歌始终不太发达,而政论散文和历史散文又有各自的局限,不适宜艺术地为社会唱颂歌,反映社会生活的任务自然落到了赋这种长于铺陈的文体上。(3)文人的进身阶梯。在汉代,通经入仕只是途径之一,以赋入仕也是一条道路,这虽然不是一种制度,但帝王的爱好使它实际上超越了制度。(4)文学自身发展。司马相如的散体大赋成为典范,其后的汉赋作家多模拟其创作风格,助长了汉散体大赋的声势,扩大了散体大赋的影响,使散体大赋成为汉赋的主要形式;但也因此使其有了不健康的发展,从根本上削弱了汉散体大赋,导致了它在东汉中叶以后的衰微。

42、简述汉散体大赋的文学特点。

散体大赋在社会诸因素的影响下,继承《七发》的表现风格,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内容上,主要表现诸侯、天子的宫苑、游猎生活,并从这里发展到表现京都气象,因此,人们习惯上把散体大赋称为游猎京都赋;(2)在形式上,以虚拟人物的一问一答组成赋结构上的主客问答,句式或对称或散漫,用韵或不用韵;(3)在表现方法上大量运用铺陈排比、踵事增华,罗列生字僻词,造就赋的气势博大、语言缛美的特征:(4)在本质上,追求讽喻的社会效果,却以社会生活和自然万物作为铺垫,使赋在客观效果上和赋家的主观意愿相违背。

43、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的艺术特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客观上实践了他的创作主张,成为汉赋一面光彩夺目的旗帜。(1)《子虚赋》、《上林赋》的在体制上采取主客问答的形式,欲讽而先劝。(2)《子虚赋》、《上林赋》继承了《七发》的表现方法,大多采用铺排而兼夸张的手法,所不同的是,它们集中地表现了社会气象和诸侯、天子的气势,从而构成了赋的充沛文气。(3)有意识地追求赋语言的华美,表现在“巨丽”和“靡丽”两个方面。“巨丽”首先是大量的物经过铺陈构成的物色美,其次是描写物态的美;“靡丽”主要表现在多用丽词描写钟鼓歌舞、宫室别馆、美女佳丽上。(4)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上林赋》中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使这两篇赋成为以后散体大赋的楷模,代表了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

44、张衡《归田赋》的特征及其在汉赋发展中的意义。

《归田赋》的自然、清新与哀婉、沉郁的骚体抒情赋显示了一种新的风格,一般将它视为两汉赋风转变的代表作,是叙事体物兼议论的风格转变为轻巧明快的标志。(1)《归田赋》以明快、爽朗为基调,善于写景状物,寥寥数笔把“仲春令月,时和气清”之际的自然风光描绘得生机盎然。(2)在写景中渗透了自己假想的愉快情绪,并以此为铺垫,显示自己潇洒自如的生活,使物与人相互映衬,凸现了恬静自然的心理状态。(3)赋中善于以情意统领铺排,不求铺排的宏博,使简短的铺排随情意而出,给人精巧别致的感觉。(4)这篇赋随着张衡情绪的轻快,用语多有丽色和暖意。(5)以四六言构成句式的严整和节奏,为骈赋的产生作了先导。

45、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的艺术特征。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考试大纲 第6篇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1、范围:先秦两汉散文专题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本科学生的重要基础课,本课程考试范围包括先秦两汉文学中的散文部分。

2、要求:要求考生掌握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系统地学习本阶段散文的发生、发展历史,把握本阶段散文的基本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规律,了解重要典籍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对代表作品能够正确阅读、理解、分析和评价,并能熟练地诵记名篇名句。考生应初步具备对先秦两汉散文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与分析评论能力,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二、教材

1、《先秦两汉散文专题》,韩兆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先秦两汉散文专题作品选》,韩兆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

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

2、试卷结构

⑴、内容结构 :基础知识:25分;综合运用:25分 ⑵、题型结构 : ①、填空题(共7分)②、单项选择题(共10分)③、名词简释题(共8分); ④、理解简答题(共9分); ⑤、分析论述题(共16分)

四、考试内容与目标:

先秦编

先秦散文概说

1、了解先秦散文的发展历程

2、掌握先秦时期散文代表作家、作品

3、简述先秦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第一章

《尚书》、《春秋》、《国语》

[考试内容]:

《尚书》、《春秋》、《国语》。

[考核目标]:

识记:

《尚书》的文本结构,《春秋》记事线索、《国语》的体例

第二章

《左传》

[考试内容]:

《左传》

[考核目标]:

1、识记:《左传》的得名、体例及其作者、代表作品文本。

2、理解:《左传》的叙事特点

第三章

《战国策》

[考试内容]:

《战国策》

[考核目标]:

1、识记:《战国策》的名称及思想内容。代表作品文本。

2、理解:《战国策》的文章风格。

3、综合运用:《左传》与《战国策》中的说辞在语言技巧与风格上的异同。第四章 儒家的散文

[考试内容]:

《论语》、《孟子》、《荀子》与《礼记》。[考核目标]:

1、识记:孟子和荀子的生平、思想及代表作品文本。

2、理解:孔子的思想及《论语》的内容

3、简述:《论语》的文学特色,《荀子》的说理文特色。

4、综合运用:《孟子》文章的论辩艺术,第五章

道家的散文

[考试内容]:

《老子》、《庄子》 [考核目标]:

1、识记:老子的思想及代表作品文本。

2、理解:《庄子》的思想。

3、简述:《庄子》的文学特色与寓言特色,4、综合运用:论析《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特色。

第六章

其它各家的散文

[考试内容]:

《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李斯 [考核目标]:

1、识记:墨子的思想,李斯生平、《吕氏春秋》的成书。

2、理解:《韩非子》的思想。

3、简述:《韩非子》说理文特色。《吕氏春秋》的文学特色。李斯《谏逐客书》的艺术成就。

4、综合运用:比较《韩非子》寓言与《庄子》寓言的异同。

两汉编

两汉散文概说

1.理解汉代思想文化特征。

2.简述汉代散文的发展轨迹及其特色。

第一章

西汉的论说文

[考试内容]:

贾谊、晁错政论文;刘安的《淮南子》;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刘向的《烈女传》、《说苑》、《新序》。[考核目标]

1、识记:贾谊生平与创作,晁错的代表作。董仲舒的思想。

2、理解:两汉散文发展脉络,汉初政论文发展的原因,西汉中后期散文的发展变化。

3、简述:西汉初期散文概况,刘向的叙事散文,《淮南子》的思想倾向。

4、综合运用:论述贾谊、晁错政论文在思想和艺术表现上的同异。

第二章 司马迁与《史记》

[考试内容]:

司马迁与《史记》。

[考核目标]:

1、识记:《史记》的体例特点。《史记》中的名篇。

2、理解;司马迁的忍辱发愤著书精神。

3、简述:司马迁的生平与影响《史记》创作的主要因素。

4、综合运用:《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结合鲁迅的评价论述《史记》的文学成就及其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

《汉书》与东汉其它史传文

[考试内容]:

《史记》与东汉其它史传文 [考核目标]:

1、识记:班固的生平与《汉书》的体例特点。《越绝书》、《吴越春秋》、《封禅仪记》的作者。

2、理解:《汉书》的思想倾向。

3、简述:《汉书》的艺术特点。

4、综合运用:试比较《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第四章 东汉的论说文

[考试内容]:

东汉的论说文 [考核目标]:

1、识记:王充的生平。王符与《潜夫论》。

2、理解:《论衡》的思想内容。

3、简述:汉魏之际主要散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上一篇:住房抵押贷款操作流程是什么下一篇:产后康复中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