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理想的名言范文

2024-07-26

与理想的名言范文(精选9篇)

与理想的名言 第1篇

与理想有关的名言

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2、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 —— 伏尔泰

3、我们的理想,不管怎么样,都属于未来。 —— 奇雷特

4、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5、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孔丘

6、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7、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8、即使是智者,也难摈弃追求功名这个弱点。 —— 塔西佗

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

10、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1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12、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 雨果

13、如果你不怀疑自己,你的立足点确实不稳固了。 ——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

14、理智会促使每一个人去追求大众的幸福,作为获取和确立个人幸福的手段。 —— 葛罗夫

15、在瞄准遥远目标的同时,不要轻视近处的东西。 —— 欧里庇德斯

16、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 果戈理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

18、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

19、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 苏格拉底

20、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21、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22、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 —— 左拉

23、抱负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牙。 —— 莫格利希

2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25、幼儿时期可以没什么宏伟目标,成人时代则不可无此。 —— 霍兰

26、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 陆游

与理想的名言 第2篇

2) 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朗费罗

3) 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柳宗元

4) 无目标的努力,有如在黑暗中远征。——英国

5) 赢得好射手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而是由于他的目标。——莉莱

6) 只有向自己提出伟大理想,并以自己全部的力量为之奋斗的人,才是最幸福的。——加里宁

7) 在理论的政治的认识上,站稳着脚步,才不至于随时为某些现象或谣言而动摇自己的革命信仰!——__

8)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9)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10) 思而后行,以免做出蠢事。因为草率的动作和言语,均是卑劣的特征。——毕达哥拉斯

11)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12)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杰弗逊

13) 一个人应当摈弃那些令人心颤的杂念,全神贯注地走自己脚下的人生之路。——斯蒂文森

14) 价值产生信心,信心产生热忱,而热忱则征服世界。――华特·h·柯亭姆

15) 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拿破仑

16)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17) 行动也许不一定会带来快乐;但是没有行动就决没有快乐。――本杰明·狄斯拉理

18)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19) 人生是一场赌博。不管人生的财博是得是损,只要该赌的肉尚剩一磅,我就会赌它。——罗曼·罗兰

论当前理想与理想教育的转型 第3篇

一、理想与希望

1.什么是理想

理想一词(ideal)源于希腊文的“idēa”或“eidos”,原意为“表现”、“观念”,它主要从柏拉图的“理念”概念派生而来,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在《实用教育大辞典》里,理想被描述为:符合客观规律、指向未来并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想象。理想由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政治理想和生活理想等多种成分构成。[1]《教育辞典》则认为:理想是激励一个人为未来的人生目标而奋斗的个体倾向。[2]

对于理想的理解不应该只停留于词典的解释上,如果从哲学的角度看待“理想”,将会发现更广阔的天空。理想不是一个实然范畴,而是一个应然范畴,是关于特定对象未来状态应当如何的一种预测、期望、设想和观念的建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想是一种哲学的存在而非实体的存在。对柏拉图而言,理想之国能否在现实中存在或将来是否一定存在,都不会影响理想本身的意义。理想的追求不在于为人生确立一个具体目标并为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而在于为人生建立一种信仰,并在维护和坚持这种信仰的过程中拥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意境。

理想是一条不断敞开的路,是一条把个体生命引向更加广阔的世界的路,是一条让个体心灵萌生希望的路。“我”在理想着,理想可能改变着未来,可能改变着现在,也在改变着“我”。理想是人存在的一种状态。正如张汝伦先生所说:“理想之为理想就因为它并不现实存在,而只是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目标来引导、完善和改进人生,使之趋于完美。”[3]

2.什么是希望

希望在《现代汉语辞海》中是这样被解释和定义的:“希望可以作动词,指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标或出现某种情况;也可以作为名词,指愿望或者是希望所寄托的对象。”[4]在日常生活中,希望一般是指人们对具体生活目标的企求。

本文将希望定义为一种哲学的存在,一种个人的积极的精神状态,是个人精神的不断生长与敞开。希望“是一种精神的期待和超越,它以未来和终极为想象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5]希望总是指向未来,总是将人的思考引向未来,它使人从自己狭小的世界里走出来,关注更加广阔的世界,走向充满意义的旅途。希望是对美好生活的追问,这种追问是精神世界的自由遐想,这种追问赋予了人生活的意义,是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最独特的魅力。希望不能被给予,不能被恩赐,它是生长于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力量。

3.理想——一种希望着的生活方式

理想是一条不断敞开的路,是一条把个体生命引向更广阔的世界的路,是一条让个体心灵萌生希望的路。理想应该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希望着的生活方式,这与人具有的开放性和未来性的本质是一致的。舍勒曾经说过,“人是祈祷的X”,其中包含的一层含义就是指人总是在期盼着未来。人总是在希望着,希望着一种新的可能性的出现,希望着生活过程朝着可能的方向发展。人不能以一种幸福未来束缚自己,而只有由自己去开拓开放着的幸福的可能性。未来永远是未定的,在对未定的追求中才能拥有未来。

理想是作为一种精神目标来引导人的。而希望就是人在理想中的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一种精神的不断生成与体现,有了发自个体内心的希望,理想也随之活跃和丰盈起来。所以,理想不应该仅仅只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不应该仅仅只是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新社会;理想不应该仅仅只是成为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理想如果被任何一种可能性所限定,就会丧失更多的可能性,就会变成一个现实的目标。

当作一种希望着的生活方式,理想蕴藏着人生活于世的各种可能性。理想在希望中产生,并在希望中更新。

二、理想教育与希望

1.什么是理想教育

在中国灿烂的思想史及教育史上,蕴含有丰富的理想教育思想,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从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因人而异地对其弟子进行立志教育,到儒家构思、宣扬和追求其“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景象,并提出“圣人”、“君子”、“贤士”这样的理想人格典范来感召、教育年轻一代,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教育的宝贵财富。

那么在现代,理想教育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和使命呢?《中国教育百科全书》把理想教育理解为:教育者以一定的生活目标和奋斗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活动。[6]在《教育大辞典》中理想教育被定义为:促使受教育者在社会、人生、事业等方面树立奋斗目标的教育。按其内容可分社会理想教育、道德理想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生活理想教育。 [7]

不同时代人的理想是不一样,理想教育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理想教育应跟随着不同时代的理想朝着不同的目标努力,但不管理想教育在不同时代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理想教育都是解答在教育中要追求什么样的理想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追求理想。

2.引导个体打开心灵希望之窗的理想教育

教育不是无所不能、一切包办的上帝,而只能是帮助人升起希望的天使。理想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引导个体生活在希望之中。理想教育就是引导暂时迷茫的个体勇敢地伸出双手,打开心灵希望之窗,感受美好未来的气息。

有部电影名为《美丽的大脚》,讲述了一个淳朴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张美丽,一位西北黄土高原质朴的农村女教师,时刻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引导着全村孩子们升起对未来的想象和对生活的希望。孩子们在张老师的引导之下对生活有了更多的希望,他们不再像祖祖辈辈那般生活在种洋芋、吃洋芋的简单循环重复之中,而是生活在快乐和希望之中。有一天,从遥远的北京来了个支边的夏老师,夏老师的到来让孩子们兴奋无比,因为在孩子们的心中夏老师代表着更广阔的世界。为了迎接夏老师,在课堂上,张美丽教孩子们学习“千里迢迢”并用来造句,以表达对夏老师的欢迎,却把“千里迢迢”教成了“千里召召”;孩子们是那样快乐和幸福地表达着内心的喜悦,读音的错误并没有影响他们想象着千里之外的美丽世界。夏老师却严肃地对孩子们说:“同学们,首先我要纠正两个错误。第一,千里迢迢不能读成千里召召;第二,翻书时不能用嘴巴舔手指。”孩子们惊呆了,齐刷刷地望着他们的张老师。可以肯定的是,张老师和夏老师都想教育好孩子们,只是各自用的方法不一样。夏老师站在社会主流文化的背景中努力寻找着社会和集体的规则;张老师则是在自己最广阔的世界里尽其所能为学生升起希望,追求他们的美好生活。

如果我们在理想教育中只是用社会主流文化的规则来驯服学生个体,让学生不得不顺从社会和集体的规则,让学生个体的美好世界在主流文化的湮没之中变得渺小和脆弱,那么结果必然是学生接受了所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规则,融入主流社会,不用再忍受生活的苦难;他们可以享受丰盛的美食,可以品尝香浓的咖啡,但可能同时也迷失了自己。 因此在理想教育中,我们要认识到理想首先是生命个体的理想,然后才具有社会的意义。我们的理想教育首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需要,耐心细致地引导个体。同时理想教育要关注学生内心的真正感受,使理想真正转化为个人内心的希望,转化成个人生命的一种状态。教育者要让希望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精神力量,要让学生摆脱被希望的状态,而成为一名真正的希望者。

理想教育首先要帮助人们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最终要引导个体在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要不断引导个体在面对现实世界的同时打开心灵的希望之窗,让心灵获得美好的体验,并追求美好。个体打开心灵的希望之窗就是明了生活的意义。透过这扇窗,个体既感受到了幸福的当下,也看见了美好的未来。理想教育就是引导个体学习希望、学会希望、认识希望、懂得希望。

摘要: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十分重要。理想教育应立足于构建一种希望着的生活方式,把个体从过高理想教育目标的压抑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个体在面对现实世界的同时,能打开心灵的希望之窗。

关键词:理想,希望,理想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86.

[2]张焕庭.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735.

[3]张汝伦.坚持理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17.

[4]范庆华.现代汉语辞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167.

[5]薛晓阳.希望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6]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305.

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 第4篇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投入与无私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持久探索。

激情、诗意、机智、活力、恒心的源头活水是崇高理想。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更有理性。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薪火相传,色彩斑斓。

理想的教育是个人潜能的发挥,让每一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让每一个教师领略教育的趣味,让每一个父母享受成功的喜悦。理想的教育是民族利益的福祉,让每个人接受从生到老的全程教育,让每个人体验到地球村的绝景佳色,让每个人生活在宁静与和平的永恒时空。

教育的理想要坚持面向现代化,引入现代观念和技术,领略网络教育的无限风光;教育的理想要坚持面向世界,融入世界教育的大潮,与世界教育的脉搏一起跳动;教育的理想要坚持面向未来,捕捉地球上每个角落的信息,迎接新世纪的晨曦。理想的教育要有舆论支持,营造一个全社会尊师重教、理解和支持教育的氛围。

在新世紀第一缕阳光投来的时候,我们需要教育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只有对未来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才会奋力拼搏,战胜危机,摆脱和超越困境;我们需要教育的自信心和崇高理想,只有对未来有崇高理想的民族,才会消除恐惧,抛却悲观,乐观地拥抱未来。

理想与奋斗的名言 第5篇

2.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3.要使理想的宫殿变成现实的宫殿,必须通过埋头苦干,不声不响的劳动一砖一瓦地去建造。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6.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

7.希望是清醒时的理想。

8.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悠远的梦吧,每个理想都会超越你的目标。——佚名

9.平凡朴实的理想,我们用那唯一的坚持信念去支撑那理想。——佚名

10.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而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或逃避了什么。——佚名

11.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宫殿或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佚名

12.穷人并不是指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指没有理想的人。——佚名

13.让青春反抗老朽,长发反抗秃头,热情反抗陈腐,未来反抗往昔,这是多么自然! ——佚名

14.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鲁迅

15.理想即寻觅目标的思维。

16.理想是世界的主宰。

17.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也便凋零了。因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

18.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19.理想不是一只细磁碗,破碎了不有锔补;理想是朵花,谢落了可以重新开放。

20.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21.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22.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23.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 俄国作家 托尔斯泰L

24.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25.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26.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27.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

28.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29.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关于理想与抱负的名言 第6篇

3.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4.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雨果

5.抱负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牙。——莫格利希

6.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7.理想即寻觅目标的思维。

8.理想是世界的主宰。

9.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也便凋零了。因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

关于理想与抱负的名言 第7篇

62. 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63. 把希望建筑在意欲和心愿上面的人们,二十次中有十九次都会失望。

64. 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

65.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66. 成名的艺术家反为盛名所拘束,所以他们最早的作品往往是最好的。

67.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8. 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69.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70. 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

71.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72.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73. 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74. 如果我们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75. 原谅敌人要比原谅朋友容易。—狄尔治夫人

76.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77.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78. 哪怕置身天国,如果没有一个伴侣相陪而独身漫游于那些伟大而神圣的天宫间,也是并不令人愉快的。

79.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80. 凡事只要看得淡些,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只要不因愤怒而夸大事态,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生气的了。

与理想的名言 第8篇

笔者在“百度”录入“理想大学”一词立刻有1460万个相关结果显现。这既反映了人们对“理想大学”的关注, 其实也表达了人们对当前大学的某种失望。基于对我国大学越来越功利和充满物欲、丧失活力并由此引起社会广泛批评的原因, 2011年9月新学年开学之际, 经济观察网、搜狐评论、中德文化网联合策划组织了一场题为“何为理想大学”的讨论, 约请了包括海德堡大学校长在内的8位资深德国学者和观点独特的8位中国学者, 针对当前中德两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发表见解。策划者希望通过这种跨国的大学学者对话和交流, 以期厘清“理想大学”的概念并找到“理想大学”的发展之路。其中有位中国知名学者对我们的大学发出了如下尖锐的批判:“中国的大学, 正在非常迅速的发展中迷失自己, 丢掉了苏式的学院, 也没有得到美式的大学, 仅仅沦落为一个为利益集团牟利的场所, 一种官办垄断市场里的学店。这样的大学, 其实既不是大学, 也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如果非要定义的话, 有两个中国字庶几近之:累赘。”[1] 在由刘道玉基金会举办的“理想大学“研讨会上, 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亦语出惊人:“我们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 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高智商, 世故, 老道, 善于表演, 懂得配合, 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 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2] 这些议论是否言过姑且不说, 但笔者以为, 在大学对国家及民族的发展和地位具有不可或缺之重要作用的时代, 如果有点“当大学开始沉沦的时候, 我们的希望在哪里”的忧患意识, 这对大学办学治校者不无敲响警钟的唤醒意义。

那么, 什么是“理想大学”?“理想大学”有哪些特征?刘道玉校长说, 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是“学术至上的创造乐园”。虽寥寥数字但内涵丰富, 基本表达了“理想大学”的要义。若对此加以注释, 笔者以为“理想大学”首先是个求学求知求真理及知识创造的地方, 这个地方还不是一般的组织场所而是精神乐园, 即如《圣经》所言是充满快乐的地方。这个乐园的独特性在于还必须以尊重知识、思想自由、学术民主为特征的学术至上为条件, 否则, 不能受外界干扰的真理之探索和知识之创造就无法进行, 更难以成为知识分子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精神快乐的乐园。关于“理想大学”的特性, 笔者亦同意刘道玉校长的见解[3] :其一, “理想大学”必须以人为中心, 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志趣和选择权都必须得到尊重, 实行人性化的教学与管理, 使人的个性和智慧得到充分的解放;其二, 创造性的思想必须贯彻始终, 教师为创造而教, 学生为创造而学, 致力于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迎接以创造为特征的21世纪提出的挑战;其三, 一所“理想大学”的精神之所在, 她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 不仅仅是对现实负责, 她关乎的是影响终生的学问, 以追求终极真理为目的。此外, 他认为“理想大学”必须:以人为本, 独立自主, 思想自由, 学术至上, 学风民主, 创造不止。

面对社会对大学的颇多诟病和批评, 甚少大学领导人去思考大学自己对此负有什么责任, 习惯的思维定势是把责任包括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这样纯属大学自身的问题也推给政府和社会。当然, 作为以政府投入为自己赖以生存条件的组织, 大学无法也不能我行我素脱离政府的管控, 所以大学的不甚理想确实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大学。比如, 教育家办学治校的问题已经被中央高层所认识, 但我们至今不仅尚未形成让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甚至连有利于教育家脱颖而出的舆论环境都还没有形成。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似乎就根本无视大学特有的组织属性及其对大学办学治校者的素质能力结构提出的特别要求, 不仅不按大学领导者必需的德才标准考核选用人才, 甚至把对大学组织毫无感性认识更无大学治校理想和治校能力的官员安置到大学任职。这种把大学纳进官僚体系遴选大学领导人的做法虽然不会立即导致大学毁灭性的灾难, 但其对大学办学治校规律和学术特殊环境的无视所产生的渐进式、积淀式危害, 对大学自身继而对国家民族未来付出的代价或许是难以估量的。

坦诚言之, 我们高等教育质量尤其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和改善的今天, 应该从大学未能担负好自己基本使命的昨天和现在寻找原因。而很长一段时间来大学领导人的不甚理想是一个不能不咎的问题。据笔者所知, 有些地方根本没有大学及其人才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命运这样一种高度的责任意识, 真正以德才兼备的标准去遴选、任命大学领导人, 即便不存在所谓潜规则的问题, 但任人唯亲和依附录用现象并不鲜见, 更有甚者是把大学作为调整和安置党政干部的“库房”。我们是不是真的存在假借耶鲁大学原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之名行批评我国教育之实的那篇所谓“中国没有一所真正的大学”之伪文章所说的, “49年后中国没有一个教育家, 而民国时期的教育家灿若星海”的问题?其实, 非也!1949年以后包括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的大学领导人中就不乏既忠诚祖国又忠诚教育的, 既有教育理想、教育思想又有办学治校能力的教育家, 如刘道玉、朱九思、曲钦岳、张楚廷等校长就是典型之代表。问题是我们这些教育家或教育家型的大学领导人极其缺乏按大学规律独立办学治校的制度环境。如果大学校长以其独立风骨坚守大学之独立风范, 对其个人而言或许就是悲剧。类似于我们为什么不能营造让教育家校长脱颖而出并赋予他们按大学自身规律办学治校的基本权力这样的问题, 当然属于政府层面必须反思和解决的制度性问题。

大学毫无疑问也是社会需要并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的产物, 但她是有其不同于政府及其他任何社会组织之独特规律及游戏规则的教育和学术组织, 其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组织特性决定了, 就管理而言其只有走出体制之外, 才能更好地履行体制之内的使命。欧美大学的成功就是鲜明生动且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案例。经典意义的大学是西方文化及其制度的产物, 西方文化的全球性提供经典大学有所作为的立法假设或制度原则是:学术的自由和民主, 大学的独立和自治。

基于此, 所以有学者就制度设计而言称:从中国长远来看就制度改造问题, 相对而言更需要学习的是政府。笔者亦认为政府在现代大学制度改造中应负重大责任, 因为大学需要获得按自身规律自主办学的社会环境, 尤其是来自政府营造的体制和制度环境。但问题是仅有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是否可以保证大学的理想性?在同样的体制和制度环境下, 为什么有不同的大学行为现象及其结果?“理想大学”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笔者以为一所大学是否“理想大学”取决于两个要素:大学外部的治理结构 (宏观管理) ;大学本体条件 (内部管理) 。由此可以建立两个假设:一是如果大学外部的治理环境不好, 大学可能有“理想或不理想”两种结果, 取决于大学内部管理的好坏;二是如果大学的外部治理环境好, 大学也有“理想或不理想”两种结果, 也取决于大学内部管理的好坏。由此得到结论:好的高等教育宏观治理制度环境只是大学理想与否的充分条件, 而好的大学内部管理环境才是大学优秀的必要条件。外部环境只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如果大学组织本体有问题, 仅有优越的外部体制机制是不足以保证大学就是“理想大学”的。这是大学领导者必须解决的观念问题。遗憾的是不少大学领导人恰恰喜欢把大学存在的问题全部推卸给政府和社会, 甚至把广被社会诟病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没有培养出拔尖创新型人才等问题也归咎于缺乏“自主招生, 自授文凭”的自主权。

从一个大学批评者的角度直言, 笔者以为即便在现行的制度环境下, 我们大学可以也应该办得更好, 对国家乃至人类的文明发展有更大的作为, 何况我们大学所处的制度环境亦在日益民主、开明和开放。剑桥大学前副校长艾什比认为, 大学并不只是受政治和市场影响的组织, 来自大学本身的影响在某些时候更大。这为我们从大学自身的不足讨论大学何以不理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 多年来笔者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大学应该怎样和不该怎样的观察和思考, 由此发现在大学轰轰烈烈令人兴奋的包括校园扩张、规模膨胀、条件改善的高速发展中, 似乎忽视了一些灵魂性的东西, 而这正是在以往传统大学可以感知并让人景仰、神往和激奋的, 那就是大学的理想主义。这种思考使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前大学最大的问题既不是物质不足也非制度不善的问题, 而是理想主义的丧失。事实亦然, 在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中, 我们或十分强调自主办学权力的重要, 或十分强调资金雄厚、条件改善的重要, 或十分强调机遇把握、制度创新的重要等等, 于是一些大学热衷于积极于所谓超豪华型的生态校园、数字校园、现代化校园的建设, 而唯独缺乏对大学本质与大学使命予以严肃思考的自觉, 更谈不上对理想主义倡导和守护、培育和弘扬, 由此导致不少大学呈现出无视以生为本、以师为尊、以学术为理想、以社会为责任的, 与大学崇真、向善、求美、务实 (社会担当) 之宗旨之属性相悖的过度功利和势利。设想一个使命意志模糊、价值方向失偏的组织, 如何能企盼她产生有利于使命坚守和责任担当的制度建设和物质利用?

如果说“理想”是表现人们追求社会或事物合理性、完满性、完美性并且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美好向往和愿望, 其意义“就在于为平淡的生活中提供美好的希望, 为不完美的现实提供完满的参照, 从而促使人们努力追求完美”[4] ; 那么, “理想大学”就是人们关于大学应然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看法, 是对大学的一种美好的期望;而大学的理想主义则是“大学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大学自身寄予的美好期望所持有的观念体系, 亦是大学对自己的使命、责任、目标和操守所持有的一种既符合大学规律又有崇高要求的价值认定和信念追求。它不仅是人们寄予大学的一种美好期望, 更是大学之为大学必须固守、薪火相传并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向往和文化灵魂”[4] 。是大学的理想主义为大学的办学和发展、大学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供了一种美好、纯洁、积极、向上的参照和追求, 是对大学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制定决策的参照点, 是使大学及其成员据此采取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 理想主义是大学不可或缺的对人具有深度影响的文化精神。

上述讨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理想大学”其实就是真正意义的大学, 而真正意义的大学既非仅是资金雄厚、数据骄人、设施齐全、建筑豪华的楼群, 更非以物质利益诉求和权力依附为目的的组织。否则, 西南联大就不可能成为我们大学的丰碑。这所组建于抗日烽火年间、办学条件极其艰苦的大学, 历时9年先后仅仅招收了8000名学生, 其中毕业2440人, 却培养出了像杨振宁、邓稼先、李政道、黄昆、邹承鲁、郝诒纯、赵九章、朱光亚、宋平、彭珮云等一大批人文大师、科学巨匠、国之栋梁, 其毕业生多数成为新中国各个学科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 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其艰苦而卓杰的事实并不只是拥有像吴大猷 、周培源、王竹溪、梁思成、金岳霖、陈省身、王力、朱自清、冯友兰、 吴有训、陈寅恪、沈从文、陈岱孙、闻一多、钱穆、钱钟书、费孝通、华罗庚、朱光潜、吴晗、赵九章、林徽因等数百位学有造诣的教师, 更在于西南联大那份不畏艰难在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免遭毁灭, “千秋耻, 终当雪;中兴业, 须人杰。便一城三户, 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 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逐仇寇复神京, 还燕碣”、“抗战, 建国, 都要我们担当”[6] 的“刚毅坚卓”的理想主义精神。

大学当然是需要物质支撑包括楼宇建筑的实体, 但这个实体不同于其他组织的是她非同一般的生命感和使命感, 即她有不同于其他组织的精神追求和价值信仰。若说过去的大学与现在的大学有什么不同, 那就是过去的大学是坚守理想主义的大学。西南联大的历史告诉我们, 大学之大及其作为之大首要者, 并非其条件之优越, 而是支撑其价值追求、价值坚守的精神。人们之所以呼唤“理想大学”, 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今日之大学已经失去了往昔大学的精神坚守。“任何面对现实的不满, 都带有回归原始的冲动”, 大学亦然。

人们对“理想大学”的诉求, 其实就是对本真大学回归的期待。那么大学的本真是什么?关于大学笔者始终坚持这样的立场[7] :大学是以探索、追求、捍卫、传播真理和知识为目的, 继而负有引导社会价值观、规范社会行为之使命, 对人类素质改善和提高、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之重大公共影响力、推动力的教育机构和学术组织, 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 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 是社会文明的一面旗帜, 是人类社会的科学脊梁, 人类社会的道德良心, 人类社会的文化希望。大学的这一使命和功能本身就决定了大学这样的基本逻辑:它必须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所在。大学之所以为大学, 就是它代表着社会人文精神的高度。这个高度就是大学的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使大学根本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没有理想主义的精神支撑和守持, 大学的外在条件再好也只是一个缺失文化内涵的华丽外壳, 或许她也会获得一时浅浮的羡赞, 但她永远不可能成为被人们敬畏的、文化底蕴深厚的且生命力持久的“理想大学”。

关于大学的理想主义, 笔者发表于《教育研究》的《大学何以应该呼唤和弘扬理想主义》阐述了如下观点[4] :大学的理想主义并非是脱离现实的幻想, 由于大学是社会高度文明的集中体现, 因此大学的理想主义不仅是大学本身应有的理性和追求, 同时也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理性和追求;大学的理想主义是大学在近千年发展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对大学应有价值的概括和追求, 蕴含在大学的使命、大学的精神、大学的信念、大学的责任、大学的目标之中, 指导并规范着大学的选择和行动, 尤其是对大学的人才培养发生积极的作用;大学的理想主义是一种与庸俗实用主义相区别的, 坚持自己人类社会的道德良心、人类社会的文化希望、人类社会的科学脊梁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大学理想主义的本质就是崇真、向善、求美和务实 (社会担当) , 有理想主义的大学才愿、才会、才能崇真、向善、求美和社会担当。

理想主义也是大学使命的集中反映, 是大学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炼、发展而成的, 高度成熟并为大学及其所处社会高度认同的高层次精神文化。其意义不仅体现在它对内能创设一个积极、奋发、向上, 影响其成员价值选择、思维方式、精神气质、道德情感、行为模式的大学文化氛围, 同时对外它表现为大学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精神文化虽无制度文化、环境文化那种直观可视的特点, 然而由于它已经浸透和附着在校内各种文化载体及行为主体身上, 从而使人无时不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文化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理想主义使大学:知其伪而守其真, 知其恶而守其善, 知其丑而守其美, 知其不能为而守其必须为, 知其何谓辱而守其学府之尊。失去了理想主义, 大学已经不是大学, 更何况“理想大学”乎?

理想主义是诸如“崇尚真理、追求科学”、“大学自治, 学术自由”、“对国家前途负有责任”、“育人为本” 等大学精神的反映, 是大学最不能放弃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坚守。

关于“崇尚真理, 追求科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斯的告诫对大学及其学者具有警醒的意义:“人们是由于诧异才开始研究哲学, 过去是这样, 现在也是这样……既然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 那就很明显, 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 并不是为了实用。”[9] 一个人, “只有当他把追求真理当作一种内在需要时, 才算是真正参与学术研究”[10] 。亚斯贝尔斯还说:“大学是个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 所有的研究机会都要为真理服务, 在大学里追求真理是人们精神的需要, 因此, 它给大学带来勃勃生机, 是大学进步的条件。”[10] 这是一种治学精神:为学术而学术。由于西方学术具有基于对宇宙万物的好奇而形成的求知传统, 所以有学者称西方学术是求真之学。科学是天使, 不是挤奶的奶牛。若不戒除浮躁的学术风气, 我们就永远难以产生原创性成果。

关于“大学自治, 学术自由”, 是由大学研究高深学问、创新创造知识必须忠实客观这一学术组织属性决定的, 其主要表达的是“大学应当有独立精神、学者应当有自由思想”的理念。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和科学的诞生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要求人们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个条件是闲暇, 即知识阶层不用为着社会而奔波劳碌, 因为整天从事繁重体力劳动而没有闲暇的人, 是无法从事求知这种复杂的脑力劳动的;第三个条件是自由。哲学是自由的, 它不以什么目的而存在, 而纯粹是为了自身而存在, 它是一门自由的学问, 它要求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意见, 不受他种目的和利益的支配。”[12] 当然, 所有大学都面临着政治、经济的需要, 并受到来自政治的压力及市场的诱惑, 但大学必须是个理性能够自觉抵御外来干扰的堡垒。一所大学若想在它围墙外获得金钱和权力, 其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自由的丧失。所以大学必须义无反顾地明智放弃那些与权利和欲望有关的、需要付出牺牲大学基本原则才可获取的东西。大学若不能自觉放弃权势社会和商业化社会带来的实用主义, 大学就不能逃脱台湾大学校长陈维昭先生所说的“大学所崇尚的人文主义的理想和精神会丧失殆尽, 大学会降格为一种庸俗教育的场所”的命运[13] 。为此, 刘道玉校长亦强调:“独立、自由、民主、质疑和批判精神是西方大学沿袭了近千年的精髓, 是一个大学的灵魂, 失去了这些精神, 大学就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12]

大学以学术传承和创新为其根本目的的组织属性要求大学必须按自身规律发展, 而条件则是不受外界的干扰, 尤其不能为政治和商业性质的目的去生产文凭和知识。最近剑桥大学校长乐思哲·博里塞维奇 (Leszek Borysiewicz) 在巴塞罗那对欧洲研究大学联盟发表讲话时指出[15] :“大学是经济成长的关键因素, 但是经济成长不能成为驱动大学的力量”, “大学对经济的贡献非常巨大, 但这并不是说经济成长是大学的首要目标”, “经济产值只是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副产品’, 而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经济成长”;“虽然在争取公共资金的时候, 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强调他们对经济成长所作的贡献, 但是大学更宽广的目标和纯研究才是让他们成功的原因”, “如果经济成长变成大学的首要目标, 如果大学成为整个工商业的研发分支, 那么大学的独特价值就不存在了”。

关于大学必须“对国家前途负有责任”的精神, 可以从大学发展的历史找到理据。大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作用的结果, 大学不仅需要社会为其提供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同时其存在与发展的价值亦在于对社会的进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需要是大学发生、存在和发展唯一的理由, 大学的发展史决定其决不能遗世独立、放弃社会和国家责任。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 在统计了自文艺复兴以后科技文献分布的基础上, 于1962年证实了关于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观点:在近400年间,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路径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而自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 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与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大体接近, 这说明大学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英国的政治民主和工业革命, 德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美国经济强国地位的建立等等, 无不有其当时世界一流大学的支撑。由此可见, 大学对国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可替代, 并使大学成为国家实力的象征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柏林大学的创建者洪堡深悉大学在民族振兴中的不可替代, 他从文化国家观出发, 认为大学作为学术机构本身就是国家事业的一部分, 大学的目标和利益就是国家的目标和利益。清华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研究中国大学的典范, 就在于清华之人才培养目标 (又红又专, 德才兼备, 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之学科专业建设 (发展国家急需专业如航空技术、核工业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之科学研究 (要为生产实际结合, 解决实际问题) 都体现了为国家为人民负责的精神。这亦是清华之所以能造就如此之多的治国栋梁、科学大师、兴业俊才的原因。具有理想主义精神的大学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第一, 自觉于为国家和所处的社会作出重要的贡献, 这是“理想大学”必须的标志。

关于“育人为本”, 这是大学最不能忽视的使命, 当然也是“理想大学”最必须守持的价值精神。育人是大学的天职和本分, 忽视和放弃了育人大学就不再是大学。同样, 具有什么样育人观的大学, 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所以提出“育人为本”的大学精神, 不仅于强调大学必须重视育人, 而且强调用什么样的大学精神去营造育人环境及其影响育人之成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从总体上看, 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上, 刘延东同志在其讲话中亦坦诚:“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 我们的教育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事实, 大学之紧迫不仅要把时间和精力集中于人才培养上, 而且必须以理想主义文化去影响青年学生, 使他们在大学阶段形成和养成坚定的科学信仰、高雅的文化涵养、高尚的道德操守、高度的责任担当。一所大学能否产生好的人才培养质量, 必须看她是否守护和弘扬育人为本的大学理想主义, 以及是否有充满理想主义的育人文化。“育人为本”大学精神的强调, 不仅因为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功利、越来越势利, 更在于大学的这些世俗倾向对培养合格的人才有着与大学宗旨相悖的不良影响, 而且这些影响已经发生。因此, 我们真的有必要在喧闹的、变迁加速的社会环境中, 安静下来重新认真思考大学“育人为本”的使命和责任。

正如针对当前不少大学已经呈现与大学崇真、向善、求美、社会担当之宗旨之属性相悖的过度功利和势利的问题, 理应从它们理想主义精神的缺失中寻找原因一样, “理想大学”的建设也必须以大学理想主义的价值坚守为精神依托。斯坦福大学原校长卡斯帕尔在北京举办的首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大学必须持续地专注于改善自身的品质, 这是大学自身的责任。什么是大学自身品质和自身责任, 不就是大学必须始终坚持和弘扬的理想主义吗?理想主义应该成为大学永远的定针、所守和执着!

摘要:“理想大学”是求学求知求真理及知识创造的精神乐园;以尊重知识、思想自由、学术民主为特征和学术至上为条件。好的高等教育宏观治理制度只是大学理想与否的充分条件, 而好的大学内部管理才是大学优秀的必要条件。理想主义是大学不可或缺的对人具有深度影响的文化精神;是“崇尚真理, 追求科学”、“大学自治, 学术自由”、“对国家前途负有责任”、“育人为本”等大学精神的反映, 是大学最不能放弃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坚守。

关键词:理想大学,大学理想主义,崇真,向善,求美,务实

参考文献

[1]张鸣.何为理想大学之一:为什么要有大学[EB/OL].http://www.eeo.com.cn/2011/0901/210147.shtml.

[2]谢湘, 堵力.钱理群:大学正在培养利己主义者[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2-05-04/063224366227.shtml.

[3]参见刘道玉《关于写作理想大学的思考》 (未发表) .

[4][5][8]眭依凡.大学何以应该呼唤和弘扬理想主义[J].教育研究, 2006, (2) .

[6]国立西南联合大学.http://baike.baidu.com/view/79546.htm.

[7]眭依凡.高等教育强国:大学的使命与责任[J].教育发展研究.2009, (23) .

[9]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5.

[10][11]亚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150.169.

[12][14]刘道玉.大学的缘起及精髓[J].校长, 2009, (12) .

[13]陈维昭.大学的角色和任务[A].21世纪的大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23.

德育的理想与理想的德育① 第9篇

关键词:德育;德育的理想;理想的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10-0008-05

在这个工具理性和相对主义盛行的时代,道德至善论已成为渐行渐远的彼岸星空,而道德底线说则悄然兴起甚至大行其道,“不为不该之事”的避恶论本质上是对“应做该做之事”这一扬善论的亵渎与玷污。“离开理想主义的指引,人类将陷入不可避免的平庸和乏味”,[1]高扬具有些许乌托邦色彩的德育理想,不仅是对德育庸俗化现象的有力回击,更是出于社会良知而对道德衰落的一种拯救。

德育的理想与理想的德育,是以价值的选择而非事实的分析来探讨德育本质的,体现了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完美统一,是道德理想主义者的永恒夙愿。理想的德育因理想照耀而光芒四射,成为人们在冥冥黑暗中摸索前进的精神之光;理想铸就了德育的灵魂,没有理想指导的德育实践,犹如行驶的航船没有舵手与罗盘;如果德育拘囿于花样翻新的教育技巧和乏味呆板的例行程序,就会感到理想的飘渺和希望的破灭。德育的理想只有借助理想的德育方能实现,不然便会成为幻想;理想的德育是德育理想实现的基本路径,如果离开了理想的德育,再完美的德育理想也只能是供人聊以自慰的教育呓语,最终也只是良好愿望的一种自我陶醉。

一、德育的理想

(一)“道”“德”“教”“育”原义中的“理想”意蕴

从词源上考察,“道”字首见于金文,“德”字始现于甲骨文,“德”字先于“道”字而出现。但就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德,得也,得道之谓也”——而言,“道”是“德”的始基与根据,“德”是“道”的体现与结果,“‘道德’即是对‘道’的体悟和理解而有所得”。[2]因此,对“道”字原义中理想成分的探讨自然优先于“德”字,金文中的“道”字由表示头颅的“首”字形和与运动相关的“行”字形组成。许慎《说文解字》曰:“行,人之步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首者,行所达也。”由此可见,“道”的原义是一条人们行走的通达大道。此外,金文“道”字中央部分“首”字的下端是表示眼睛的“目”字,重在强调人们行走道路之时需要双目眺望远方,瞄准前进方向,方能确定路在何方,最终找到达至目标的捷径。“道”字的这一原义为德育的理想性作出了与生俱来的合理注解。

甲骨文中的“德”字由“直”字形和“行”字形合体构成,意谓直视前方而行走,之后的金文中,“德”字首次出现“心”符,其意义得以丰富充实,取心中满怀期待地直视前方而行走之义,故《广雅·释诂》云:“德,得也。”《说文解字》云:“德,行有所得也。”《释名·释言》亦云:“德,得也,得事宜也。”由此可见,“德”字无论是从象形还是从会意上看,都与“心”密不可分,它强调的是个体对“道”的内在体悟和主观期待,正所谓“自得于内谓之德”,这既形象又传神地赋予了“德”字的理想色彩。此外,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德福一致”的思想传统,如《广韻·德韻》曰:“德,福也。”《淮南子修务训》亦曰:“君子修美,虽未有利,福将在后至。”有德之人可以得到福佑而过上幸福生活,这也从内在逻辑上增强了人们由此自觉践行道德的亲和力与吸引力,“德”字的理想意蕴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

教育是促使个体发展不断由实然状态转向应然状态的实践活动,“教育”二字的整体含义具有不证自明的理想性,其分开使用也不例外。《说文解字》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明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互相充满期待;《学记》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表明教师要擅长发现并鼓励学生的优点,防止并纠正学生的过失,教师自然对学生怀揣着趋善避恶的愿望;《荀子》曰:“以善先人者谓之教。”指出教导便是用善良的言行去引导别人,教师希望学生效仿先贤圣哲的嘉言懿行。“育”字由表示骨肉的“月”字形和倒立的“子”字形组成,象征着孩子是母亲身上脱落的一块肉,并且出生之时头部向下。“育”字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养子使作善也”,父母养育子女在于使其为善,父母的拳拳爱意与殷殷期盼自然内含其中。综而观之,“道”“德”“教”“育”原义中的“理想”意蕴分别从不同侧面展现出来,点燃了德育理想光辉的“星星之火”,成为德育具有理想特征的源头活水。

(二)德育是具有预见性的人类活动

目的性是人与动物在活动上的根本分水岭。正是这种对未来的愿望激发了人类改造现实的渴望。施教者在进行道德教育之前,难免对德育结果怀揣美好的憧憬,受教者在接受道德教育之前,也总是有一定期许和希冀的。理想兼具意向性和意志性的双重作用,不仅给道德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也坚定了实现理想的强大信念。因此,德育是一个不断追求理想和不断变理想为现实的循环过程。

人的未完成性和未确定性决定了人之自我超越、追求理想的现实可能和生存本性。“人类并不是一个已经不再发展的固定的族类,不像动物一样是不可改变的,人类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3]德育的超越性本质就是它的理想性,德育的理想性是其超越性的应有之义。超越的基础在于人的“双重化”,人始终处于实然的我和应然的我、现存的我和理想的我、现在的我与未来的我之间,这相应地决定了德育活动的现实目标和理想目标。诚然,德育应该重视人类生存的实际情况与当下之境,否则将会丧失其“合法存在”的根基。但是,“没有深度的教育,不会真正震撼人的灵魂”,[4]本真的教育难免洋溢着几丝令人激动的理想色彩,蕴含着一股让人心驰神往的冲动与激情。

二、理想的德育

理想德育的逻辑基点在于:一是德育德性,即德育本身是否符合道德;二是在整个德育过程中,其内部各要素需要在发挥整体效应、追求效果最优化的基础上凸显出各自的本质特征,这主要包括德育目标的超越性、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德育内容的实践性、德育影响的整合性和德育评价的发展性五个方面。

nlc202309041422

(一)理想的德育应彰显德育本身的道德属性

只有本身合乎道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道德的人。德育的道德合理性不具备天然生成性与原初自明性,往往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失和实践中的偏颇,需要德育工作者的自觉维护和精心呵护。德育的道德合理性审视主要包括德育主体、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三个方面。其中,德育主体的道德性又可划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教师本身具有基本的社会公德、较高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专业伦理;二是教师在从事德育工作之前要接受过道德教育。“只有自身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5]檀传宝教授一再呼吁德育专业化,主要包括“教师的德育专业化”和“德育教师的专业化”[6]。德育内容的道德性是指呈现给学生的教材、活动等载体除了符合真、善、美的标准外,还要合情合理,切实可行。德育方式的道德性是指教育者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采用不侵害学生身心健康和基本权利的手段或方法。因为“试图用不道德的手段达到道德的目的,且不论其结果如何,也不论其逻辑是如何地荒谬,其行为在一开始就走向了道德的对立面”[7]。

(二)理想的德育应凸显德育要素的本质特征

1.德育目标的超越性

道德的本质就是人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德育不仅需要引导学生适应现实生活,更要具有前瞻性,“还应包括超越现实的理想人格的引导和培养。这种超越本身也是一种适应”[8]。教育是有目的地面向未来的实践活动,从“目的性”“未来性”和“实践性”这三个意义上讲,教育在其内在逻辑上具有先天的超越本性。

按照某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去确定德育目标,能够避免教育落入庸俗化的窠臼而泯灭了理想主义的光辉。中外教育家对此认识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他们跨越时空进行历史性的对话,维果斯基认为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科尔伯格主张学校德育目的应彰显超越性,“不管是以阶段5还是以阶段6来规定学校道德教育应达到的水平,都不要紧。但可以肯定地说,不能以比这两个阶段低的阶段的道德概念去规定道德教育的目的”[9]。这与孔子“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思想如出一辙,与章学诚“学于圣人,斯为贤人;学于贤人,斯为君子”的理念别无二致。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超越,德育的理想旨在引导和帮助学生由当前的实然转向未来的应然,将应然灌注于实然,实现自我超越。理想的德育要使人从现实性看到诸多发展的可能性,并善于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它要使人坚定起发展和超越现实的理想,并善于将理想付之于现实。

2.德育对象的主体性

人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目的。所以,教育自始至终都不能“目中无人”,受教育者的最大特点就是作为主体而存在。德育的理想旨在引导学生自我改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从而追求幸福的生活,这一理想实现的基础在于学生能动性的激发与激活。理想的德育应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走向师生间的民主对话。“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乃至其存在的价值,无不以主体性的发挥,以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10]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自律而非他律的教育,诚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11],其实际效果仰仗于学生主体精神的觉醒和道德动力的驱动,在于个体道德发展需要的精神追求和内在享用。

科尔伯格等人反对用呆板的灌输、训练和压制等罔顾儿童接受阈限的传统方法强迫他们成为“知识容器”和“美德袋”,在传统德育中,“人们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只是局限于智育,而不包括学生道德发展的主体性”,[12]教师通常被置于“道德权威”和“真理法官”的神圣地位,理所当然地将既定的道德规范填鸭式地塞给他们所谓的心智不成熟的学生,这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要,更是对学生自主精神的驱逐,学生无法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其实,学生的不成熟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需要教师权威加以填补的空白,而应被视为学生发展过程中一种自发自主的生长趋势。伴随着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甚至蔑视,完整的德育简化为对道德规范甚至是道德戒律的顺从,德育纯粹异化为一种外在压迫,与个体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追求相背离,无法挤进学生的内心而引起生命共鸣和精神共振,更不可能唤起个体的道德崇高感和道德境界追求。“没有学习者的主体性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古代社会所笃信的强制灌输的德育模式将彻底地无以为继。”[13]没有学生的主体需要和自觉追求,哪怕是烂熟于心的道德知识,也永远和高尚的道德行为之间横亘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3.德育内容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的存在方式在于实践。黑格尔也曾说:“人做什么事,他也就是什么样的人……人不是别的,正是他的一系列的行动。”[14]人的存在,就是实践性的存在,人的发展与超越,也是由于实践。作为促进人类发展与超越的道德教育,实践性自然是其本质特征,“教育乃人之自我构建的实践活动”[15],它以人自身为活动对象,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归宿,其起点、途径和目的就是做、活动或者实践道德生活,实践自始至终地贯穿着整个德育活动,即“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和“为了实践”。

当今德育已向神性德育挥手告别,知性德育正在阵阵讨伐声中奄奄一息,而生活德育也在遭受着反思和批判,未来的德育必将走向康德式的“实践理性”德育。实践理性意味着理性不仅是行动者的认知能力,而且也是行动者的意志能力与实践能力,是实践着的理性。它强调将道德规范内化为情感与意志,外化为行为与习惯,有效地将知、情、意、行紧密结合起来。“实践理性”德育主张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实践中体验、建构与生成,而不是被迫地接受与己无关的外在道德条目与道德律令。“实践性是道德教育课程区别于其他教育课程如智育课程的根本特性”[16],是解决学生知行背离、言行不一这一教育痼疾的灵丹妙药。因此,德育内容的选择与德育课程的设置应当走出课本,融入活动;走出知识,融入实践;走出学校,融入社会。

4.德育影响的整合性

nlc202309041422

德育是一项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的系统工程,构建多元立体的德育环境,发挥德育的最大合力,是摆脱德育低效囹圄的现实需要,也是理想德育的理想追求。“当代中国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特征在于社会环境的动态和价值观的现实多元性,而学校德育只有在同社会环境结成统一整体时才能对德育对象发挥有效的作用。”[17]

学校德育是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在时空上的延续、展开和提升,其成效的获得或获得的大小均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与帮助,倘若三者之间相互对抗,彼此分割责任,既缺乏学校德育对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关注与引导,也没有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对学校德育的回流与渗透,德育成效要想摆脱“5+2=0”的魔咒,无异于异想天开、痴人说梦。其实,学校不全是德育神坛,社会也不一定是德育荒漠,家庭更非德育黑洞。因此,教育者需要改变“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姿态而俯下身来,在坚持“罗森塔尔效应”的同时,要敢于让学生正视和了解社会,而不是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讳莫如深甚至三缄其口,更要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这片净土,在融入社会的基础上审视和批判社会,因为“过于纯净的教育往往不得不冒这样的危险:使教育脱离生活的母体而成为乌托邦,使受教育者对生活中的病毒丧失应有的抵抗力”[18]。

5.德育评价的发展性

传统德育评价主要以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为主,是一种静态、单一和平面化的评价方法,其典型特征是“两头重中间轻”,即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甚至无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而发展性评价是多元评价、质性评价和建构主义评价观的自然产物,是一种过程与结果共存、教育与评价并重、认知与情感同在的当代教育评价模式。它旨在促进(improve)而不是证明(prove)教育活动的成效和学生的发展状况,评价过程“不仅要报告学生的成绩,更要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的一致程度,从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课程教材和教育教学方案”[19]。

发展性评价是理想德育的内在诉求,因为德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完善和超越,作为德育活动的价值判断和重要环节,德育评价也难以推卸其应有的职责。传统德育评价以其工具价值为导向,过分依赖单一机械的技术手段,甚至以追求精确性的“科学态度”去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导致德育评价“符号化”“数字化”,这种评价貌似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实则是对科学精神的最大亵渎和背叛。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下,学生的个体差异被抹平,自主精神遭扼杀,具体的道德条目千人一面地适用于每一个人,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创新能力则游离于评价者的视野之外,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更有甚者,道德认知被视为评价的全部,德育评价赤裸裸地蜕变为道德知识的笔纸测验,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夸夸其谈的道德知识“专家”,而不是践行美德的道德高尚家。有别于传统德育评价,发展性德育评价重视评价的本体价值,认为评价的本质在于改进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发展,它批判评价对象的“物化”、评价结果的“量化”、评价内容的“单一化”和评价过程的“静态化”,从而实现德育育人的终极理想。

参考文献

[1]吴鹏.德育的理想与德育的有效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1(5).

[2]易连云.德育课程论:理念与文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04.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64.

[4]薛晓阳.学校德育:道德境界的构成与问题[J].教育学报,2005(5).

[5][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98.

[6]檀传宝.再论“教师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12(10).

[7]杨孝如.道德法律化:一个虚假而危险的命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8]鲁洁.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的价值取向[J].求是,1994(4).

[9][美]科尔伯格.学校的道德环境[A].转引自瞿葆奎.教育学文集·德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54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11][法]路易·勒格朗.今日道德教育[M].王晓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总序.

[12]杜时忠.德育十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44.

[13]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1999(6).

[14][苏]阿尼西莫夫.道德是人活动的一个方面[A]//现代世界伦理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48.

[15]鲁洁.教育:人之自我构建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9).

[16]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66.

[17]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18.

[18]涂艳国,周贵礼.试论教育回归人性的基本方式[J].教育研究,2012(2).

[19]Tyler R.W.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9:136.

责任编辑 戴双翔

上一篇:以蒲公英为话题的作文400字下一篇:开展七夕情人节相亲派对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