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改革激发学习兴趣

2024-07-26

立足课堂改革激发学习兴趣(精选6篇)

立足课堂改革激发学习兴趣 第1篇

我校是一所移民学校,由于经济条件差异和家庭教育的滞后,有相当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通过调查有80%以上的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是被动型的;有兴趣的只占10%左右,反之,完全没有兴趣的占20%左右。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对学习如此不感兴趣呢?

一.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基础差。由于移居时间短,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语言上的影响,学生在小学时,对学习抓的不紧,基础打的不牢靠,升入初中时考试成绩大多都不及格,也就是说,为初中输送了不合格的新生,初中教育的基础是比较差的。

2.对学习不感兴趣。受小学基础的影响,他们认为初中课程门类多、难学,感到学习吃力,考试成绩不好,缺乏成就感,进而产生厌学心理,不喜欢学习,甚至放弃学习,也就感到对学习无兴趣。

3.习惯差。由于长期积淀下来的不良习惯,学生学习被动,抄袭作业,不肯动脑,学多少算多少,只有在老师的看管下逼迫学习,课堂上不愿意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低沉。

4.缺乏动力。由于家长缺乏使子女成才的意识,认为孩子到学校能识下几个字就行了,走向社会照样能生活。使学生认为学不学无所谓,缺乏学习的动力,缺乏社会责任感。以上种种因素都是导致学生不好好学习的主要原因。

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1.首先立足课改,激发热情,树立自信心。

我校进行的《改革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改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改变了课堂教学气氛,改变了老师。过去的老教法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进行课改实验,不仅老师不习惯,也使做惯了小绵羊的学生也很难适应。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改实验刚开始,老师、学生都不理解,学生一开始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在课堂上说说笑笑,随心所欲,老师生怕把课堂纪律捣乱,完不成教学计划。课改实验到现在一年多来,师生渐渐地在课改实验中尝到了甜头。从不习惯到习惯,不能理解到理解,逐渐克服了不良心理,树立了自信心。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结果证明:课改与不搞课改大不一样,实际上,在课改的过程中,全体师生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了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了自己。

2.激发兴趣,创设情景,过好口头表达关。

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创设温馨的教学气氛,才能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正确对待学生的兴趣性,爱护他们的积极性,不要一出现问题,就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训斥,应该正面引导,多表扬,多鼓励,使学生都愿意积极参加各种训练活动。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出现的错误,只要他肯开口讲,可以暂时放过,待以后慢慢纠正,切忌在课堂活动中途打断,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例如:我校初二课改实验班级有几个同学在上初一时,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很差,课堂上不愿回答问题,英语老师就让他们好差搭配编写对话上台表演,那几(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个同学本来就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一上台更是说不出来,老师认为他们对话表演尽管不甚全面、完整,毕竟还有“闪光点”,马上加以肯定和表扬。通过老师的表扬,他们更自信了,也敢于开口了,过去怕老师提问,到现在,他们争着请求老师提问,争着上讲台表演,口头表达能力显著提高。再如:李某某和赵某某由于小学基础很差,升入初中后,对学习不感兴趣,平时上课不愿意开口,记得上初一时有一节语文课上,轮到他俩课前5分钟演讲,他们不愿意讲,在同学面前嫌丢人,下课后老师找他们两人座谈,鼓励他们大胆讲,讲错了也不要紧,只要先迈出第一步,你们就能成功。第二天,他们终于上讲台了,同学们鼓励他们,老师表扬他们,他们很高兴,因为他们成功了。从那以后,他们每节课积极举手,抢着发言,到后来还在学校演讲活动中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通过努力,学生们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提高,逐渐养成了敢讲敢说的好习惯。

3.克服自卑心理,帮助困难学生培养自信心,帮助学习不好的学生转变成为好学生。

信心是学习成功的柱石。由于我们的学生基础较差,所以他们往往学习信心不足,认为移民学生天生就不如人。例如,唐某某等几位同学说:“我们天生不是学习的料,祖传在我们身上没有学习细胞,所以啥都学不会,也不想学。”我了解这些情况后,对这几位同学做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先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再教他们学习方法,并在课堂上耐心引导。告诉他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踏踏实实,持之以恒,用心去做。从此,他们不仅在我上的课上认真听讲,而且对各学科都能专心致志,努力学习。从各科不及格到每门学科都及格,这不小的进步,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由此看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不能急躁,要耐心,切忌将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做为讥讽、挖苦的对象,以免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致使其丧失对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厌学心理。教师要相信这些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耐心细致的帮助,先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对学习自信心不足的心理障碍,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总之,树立自信心,确立进取精神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关键所在。

4.设计活动,创造环境,努力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操练量,就是抓紧课堂分分秒秒。因为受条件的限制和习惯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回家没有看书学习的习惯,为了使他们人人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设计活动,创造环境,如在英语课上,教师要预先要求同学们在课前准备好对话素材,经常性采用两人一组的对话形式在课堂上练习,如果这节课讲的不好,请他们再做准备,第二节课再讲,直到满意为止,这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讲,是很轻松的一件事,对于英语学习较差的同学来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些自由对话,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丰富的想象能力,也可以让好学生带困难学生一起学习。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各科教学的特点、目的、要求和内容来设计活动、创设情境,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适时把表演带进课堂,用拟人化的游戏或小品来吸引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教学为名词,把讲台变成“舞台”,开展角色扮演,例如:在教学初中英语课时,我们上“Do you watch caytoon?”这一课时,学生有的扮演米老鼠、有的扮演唐老鸭,还有的扮演变形金刚。“小演员”们维妙维肖的动作,幽默的语言,使同学们笑声不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听说能力,也加强了师生的情感,更促进了老师的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一方面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还譬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提问一位学生不足一分钟,现在改为10分钟的口头操练时间全班一起讲,每位同学都会有实实在在的10分钟的口头操练时间,有困难的学生也会跟着练习,使他们感到紧张而又轻松,学习的积极性随之而高涨,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效果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一直是我们从事教学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经过一年多来的《改革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改实验,较有效的解决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学生不仅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更重要的是他们克服了自卑思想而树立了勤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不敢开口说话到乐于主动举手提出问题,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变成了学习较好的好学生,课堂气氛日渐活跃,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实践证明,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须着力启发学生“好之”、“乐之”。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享受能够成功的喜悦。

立足课堂改革激发学习兴趣 第2篇

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数学课堂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课堂,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营造和谐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把实践带进课堂

新课标指出:观察和实践是探究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动手实践具有综合的教育功能,它不仅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构建轻松愉悦的和谐课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了解和探究自然的科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实验,反复操作推出公式,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使数学课堂变得宽松乐学。

2、把鼓励带进课堂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善思多问,我特地设立了“爱动脑筋的好学生”奖项,奖品是一本课堂作业本。对学生发言中,有新意,有独特见解的及时给予评价,课后颁发奖品。这样做不仅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把竞争带进课堂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笔答题竞赛,可允许先做好笔答题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师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看谁说得最清楚”,“谁的方法最简便”,“哪个小组合作的既快又好”,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实践证明,把竞争带进课堂,会使课堂更加和谐。

4、把民主带进课堂

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立足成才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第3篇

一、利用直观教具、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但他们对生动活泼的形式、具体形象的内容、新颖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特别是对那些能充分演示教学过程的教具、学具更感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地利用直观学具、教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那些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形和数的基本概念,形象具体地重现到课堂上,引导他们在具体的感性认识中逐步牢记抽象的数学概念。如在教学“9的认识”中关于“9可以分成几和几时”,我让每个学生事先准备9根小棒,让他们自己动手分一分,看大约有几种分法。这样,在动手中学生学得的知识比较牢固,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中,先通过多媒体出示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三角形状的实物图,接着再抽象成几何图形,同时利用多媒体具有动画与声音的特点,先后出示三角形的三条边,在出示的过程中还伴有悦耳的声音进行介绍,学生很快地理解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练习中让学生通过鼠标操作,在众多的图形中找出三角形,找对了电脑会自动发出“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语言,从而激发了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二、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对固定不变的模式最易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具有新颖感,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不论是新课的导入、讲授、课堂的提问、练习,还是练习题的设计,教师都要运用灵活的方式方法,不使学生产生厌烦,以确保教学顺利进行。游戏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恰当的数学游戏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如找朋友、夺红旗、开火车等游戏,特别是利用现代化媒体进行数学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地选编,灵活地运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年级下册“动手做”的剪一剪和拼一拼,“小小养殖场”的猜数游戏,我都组织学生学习,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充分交流,通过共同努力完成一次次的任务,使他们在愉悦中学习数学。当然数学游戏的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设计游戏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要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思维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利用启发性、思考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少年儿童好胜心强、注意力不稳定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地提出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对学生回答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在每堂课的所有时间里高度集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如教学“左右”时,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几项有趣的活动:1让每个同学说出自己左边是谁?右边是谁?2同桌两人伸出右手握握手;同桌两人手牵着手走,并说出自己伸出的是哪一只手。3上下楼梯,要靠哪边走。4让学生摆学具:先摆出一个★,再在★右边摆4个▲,左边摆5个○,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谁在谁的什么边。在活动中,学生既体会了左右的相对性,又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了知识。

四、通过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的内容没有动人的故事情节,比较抽象、枯燥,单凭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往往感到厌倦、听不进去,学习效果就不高。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量一量、画一画、摆一摆、做一做,从而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显著提高。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割、补、拼”进行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从而使学生对面积公式理解得很深刻。

五、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重要,课外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可忽视。教师要带领学生投入到力所能及的课外活动中积累知识,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让他们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同时,课外可开展航模小组、无线电爱好小组、计算机学习小组等。这样,一方面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在各种活动中都离不开数学知识,从而间接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立足历史课堂 激发学习兴趣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126-01

2014年4月,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和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取消中考中的历史学科,将原来的统考改为考核。该消息公布之后在历史教师当中产生了较大反响:有人认为终于轻松了、自由了;有人则十分悲观,认为历史会被边缘化,发展前途黯淡。取消中考后,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因为不再有应考需求而消失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极其不利的被动状态。笔者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历史教师除了要在教学中注重个人人格魅力的修养以外,最重要的是想方设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历史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巧用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课在学生看来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因而他们简单地以为学习历史就是背诵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其实,这样的历史学习态度是被动的、消极的。历史课能否把学生的这一错误观点扭转过来,能否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激发对历史学习的热爱,将决定学生今后是否喜欢历史课,是否能真正掌握历史知识。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初中历史学科的具体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为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蕴含有大量的历史英雄人物事迹和重大历史事件,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巧妙运用这些特点,就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比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对外友好往来》一课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了解到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是开放包容,从而明白:开放包容的交流文化对于我们吸收亚洲各国先进的经济文化、促进自身经济文化发展有推进作用;也可以讲一些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如《西游记》的故事,或让学生自己讲解,以此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并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活动来进一步深化知识,因为历史知识本身就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运用情景式的历史故事演绎、编排历史剧、历史小品等方式方法来活跃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故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而不能把历史课上成纯粹的故事课。事实上,有一部分学生只喜欢听故事,而忽视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对历史故事的兴趣转到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上来,转移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落脚于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历史课魅力无穷。

二、注重历史知识的勾连与完整性

埃及卢克索神庙法像上镌刻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无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确实,学习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途径。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拓展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整体素质。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初中历史教材内容较为简单,很多人物、事件点到即止,而且事件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对历史进行前后勾连,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分析历史。如讲韩非时,提到其惨遭陷害的情况,就可以通过“谁害死韩非?是他的嫉贤妒能的同学李斯?谁害死李斯?是历史上著名的巨奸赵高?是谁杀死了赵高呢?是秦王子婴?是谁杀死子婴呢?是霸王项羽?那么,项羽结局如何呢?”等问题对该历史事件进行勾连,让学生听得专注入迷、激起探求知识的欲望。这样的历史课堂,自然而然地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三、注重历史与时事相联系

“今天的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今天是历史的延续,我们可以在今天找到历史的影子。漫漫数千年,人类历史几乎无所不包,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变得睿智,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知今天、应对今天,做出抉择、判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灾难。例如,发生在20世纪初的萨拉热窝事件,它使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的矛盾激化,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最近发生的一些地区冲突,如乌克兰危机,它背后是众多大国的博弈,如俄罗斯与西方(美国、欧盟)的利益的较量。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事件让学生认识到当今世界发展的格局、大国发展的基本关系,并巧妙地利用它和历史上产生的一些战争相联系,从而让学生理解战争、反思战争。这样既能让学生认识到和平的可贵,同时也认识到冲突的危害性,从而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

在取消历史中考背景下,要想让学生持久地保持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新的教学常态已经开启,让我们重整旗鼓,踏上新一轮课改的征程。

立足课堂改革激发学习兴趣 第5篇

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把握两大关键要素:

(一)教师如何“教”

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科学家也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可见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兴趣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在调查中也发现:最受学生欢迎的历史教师是“语言生动,风趣幽默”的,其次是“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型的历史教师,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行为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因素。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教师应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先进教学理念”。因此,在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推进历史教学。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设计导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导入新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成功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先声夺人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每节课的导语教师在课前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导入新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故事导入、诗词导入、节日导入、成语导入、衔接导入、审题导入、音乐导入、录像导入等,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依据学校教学资源而定,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只要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就不失为成功的导语。

二、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若想长久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法,历史课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资源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走入历史,感受历史,产生兴趣。

1、巧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要适时适当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录象、计算机软件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情境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教学,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化静为动,让学生再现历史画卷,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可以把形、声、色、态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有血有肉,形象直观生动,使学生一目了然。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强化对学生的情感陶冶。

3.教师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开展其它活动课,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创设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开展活动课,活动课的实施总是以现实的、学生自己的活动情境去获取感性经验、相关理性知识及情感经验,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教师在活动情境中导,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创设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入角色,走入历史,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故事大赛和历史短剧汇演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成功体验中培养学生兴趣。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异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给学生带来无尽的兴趣。教师要面向全体,注意关心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特别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学困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现实中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兴趣。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我充分抓住各种机会,把历史与现实生活充分融合,使学生把所见所闻与学到的历史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要改变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的困境,从根源入手,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良好习惯,变被动接受为积极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如何“学”

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更多依赖课堂、依赖老师,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和同学讨论、交流非常少,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掌握所学知识,课后对知识的巩固、投入不足,大多数同学都表现出了对历史成绩普遍的不满意。在新课改下,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转变观念 做好准备

由于初中历史课时安排少,有些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加之历史作为中考学科,采用的是开卷的形式。历史课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未能掌握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高中后,他们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知之甚少,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把严谨思维的历史学科看成是故事的累加,认为从小熟读过上下五千年,对历史已有很深的功底;对教师课堂上讲解的思维方式,索然无味;对新课程的探究和延伸部分不愿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对一些思考题,希望教师能给他们以现成的答案……而新教材以模块的形式编排,如历史的必修课本分为政治模块、经济模块、文化模块三个部分,内容纵贯古今中外,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只有转变观念,改变学习方式,适应新形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主动学习明确目的 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应有独立的意识。第一、树立我要学习的观念。用“我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激活自我学习的动力。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影响行为。学生如果认识了为什么要学习和为谁学习,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体验各种学习方法,取人所长,为己所用,构建适合自己的“学法”。第二、明确学习任务。真正的学习是自觉的行为,这种“自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对学习任务有清醒的认识。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学什么”的问题,学习就不会是盲目的和被动的,学习中遇到困难也可以克服。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使学习成为有计划的行为。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为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成为习惯时,才能随时随地应用,才能最好地发挥其作用,一辈子受用不尽。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课前的预习可以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预习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原则。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可见勤于思考多么重要。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不然“读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句空话。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很多同学等写作业时,再把书拿来翻来翻去,这样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掌握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

四、注意方法 提高效率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讲究方法的真正意义在于理性地选择适合于学生个体的具体方法,并自觉地运用方法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了解问题、掌握问题,应用问题。学生在掌握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构建适合自己学习历史的方法。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是阅读。有些学生往往是抛开课本背笔记,丢下教材看资料;即使看书,也只看大字正文部分,其它一概不看。这样很难学好历史。历史阅读要全面、仔细;既要快速浏览,也要重点解读;还要带着问题去研读。具体来讲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阅读课程“说明”,明确学史目的;(2)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3)阅读单元与课的导言,把握背景线索;(4)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 ;(5)阅读小字、注释,拓展历史思维;(6)阅读文献材料,提高研究能力;(7)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8)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其次是掌握历史知识内容的方法。历史是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过程,它是一定人物在一定时间、地域内进行的一些重大活动构成的历史画卷,所有的事件都是错综复杂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我把历史知识学习分为三步:了解——理解——见解。

“了解”是历史知识学习的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了解”的要求一是“准”,对每一个历史大事的要素都要了解清楚,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二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

“理解”是历史知识学习的第二步。历史学习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要求学习时应注意阅读、讨论、探究、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调整。

“见解”是历史知识学习的第三步。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历史学习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判。“见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要去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人生智慧,学以致用。使自己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五、总结得失 培养能力 凡学习都是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成功与失败。学生必须及时反思自己学习的得失,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预习是否到位、听课效果如何、作业完成怎么样、考试结果是否理想等。通过反思和评价,反馈信息,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使学习更具有自觉性和针对性。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会一天天提高。会从学会历史到会学历史。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基本保障。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形成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一种 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可以轻松自由地参加到教学中来,在师生真诚平等的对话中,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感受课堂生活的快乐,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中,实现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赢”。

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把握两大关键要素:

(一)教师如何“教”

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科学家也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可见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兴趣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在调查中也发现:最受学生欢迎的历史教师是“语言生动,风趣幽默”的,其次是“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型的历史教师,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行为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因素。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教师应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先进教学理念”。因此,在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推进历史教学。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设计导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导入新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成功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先声夺人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每节课的导语教师在课前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导入新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故事导入、诗词导入、节日导入、成语导入、衔接导入、审题导入、音乐导入、录像导入等,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依据学校教学资源而定,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只要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就不失为成功的导语。

二、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若想长久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法,历史课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资源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走入历史,感受历史,产生兴趣。

1、巧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要适时适当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录象、计算机软件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情境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教学,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化静为动,让学生再现历史画卷,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可以把形、声、色、态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有血有肉,形象直观生动,使学生一目了然。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强化对学生的情感陶冶。

3.教师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开展其它活动课,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创设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开展活动课,活动课的实施总是以现实的、学生自己的活动情境去获取感性经验、相关理性知识及情感经验,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教师在活动情境中导,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创设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入角色,走入历史,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故事大赛和历史短剧汇演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成功体验中培养学生兴趣。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异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给学生带来无尽的兴趣。教师要面向全体,注意关心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特别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学困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现实中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兴趣。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我充分抓住各种机会,把历史与现实生活充分融合,使学生把所见所闻与学到的历史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要改变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的困境,从根源入手,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良好习惯,变被动接受为积极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如何“学”

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更多依赖课堂、依赖老师,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和同学讨论、交流非常少,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掌握所学知识,课后对知识的巩固、投入不足,大多数同学都表现出了对历史成绩普遍的不满意。在新课改下,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转变观念 做好准备

由于初中历史课时安排少,有些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加之历史作为中考学科,采用的是开卷的形式。历史课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未能掌握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高中后,他们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知之甚少,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把严谨思维的历史学科看成是故事的累加,认为从小熟读过上下五千年,对历史已有很深的功底;对教师课堂上讲解的思维方式,索然无味;对新课程的探究和延伸部分不愿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对一些思考题,希望教师能给他们以现成的答案……而新教材以模块的形式编排,如历史的必修课本分为政治模块、经济模块、文化模块三个部分,内容纵贯古今中外,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只有转变观念,改变学习方式,适应新形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主动学习明确目的 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应有独立的意识。第一、树立我要学习的观念。用“我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激活自我学习的动力。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影响行为。学生如果认识了为什么要学习和为谁学习,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体验各种学习方法,取人所长,为己所用,构建适合自己的“学法”。第二、明确学习任务。真正的学习是自觉的行为,这种“自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对学习任务有清醒的认识。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学什么”的问题,学习就不会是盲目的和被动的,学习中遇到困难也可以克服。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使学习成为有计划的行为。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为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成为习惯时,才能随时随地应用,才能最好地发挥其作用,一辈子受用不尽。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课前的预习可以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预习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原则。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可见勤于思考多么重要。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不然“读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句空话。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很多同学等写作业时,再把书拿来翻来翻去,这样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掌握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

四、注意方法 提高效率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讲究方法的真正意义在于理性地选择适合于学生个体的具体方法,并自觉地运用方法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了解问题、掌握问题,应用问题。学生在掌握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构建适合自己学习历史的方法。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是阅读。有些学生往往是抛开课本背笔记,丢下教材看资料;即使看书,也只看大字正文部分,其它一概不看。这样很难学好历史。历史阅读要全面、仔细;既要快速浏览,也要重点解读;还要带着问题去研读。具体来讲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阅读课程“说明”,明确学史目的;(2)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3)阅读单元与课的导言,把握背景线索;(4)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 ;(5)阅读小字、注释,拓展历史思维;(6)阅读文献材料,提高研究能力;(7)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8)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其次是掌握历史知识内容的方法。历史是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过程,它是一定人物在一定时间、地域内进行的一些重大活动构成的历史画卷,所有的事件都是错综复杂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我把历史知识学习分为三步:了解——理解——见解。

“了解”是历史知识学习的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了解”的要求一是“准”,对每一个历史大事的要素都要了解清楚,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二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

“理解”是历史知识学习的第二步。历史学习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要求学习时应注意阅读、讨论、探究、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调整。

“见解”是历史知识学习的第三步。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历史学习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判。“见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要去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人生智慧,学以致用。使自己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五、总结得失 培养能力 凡学习都是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成功与失败。学生必须及时反思自己学习的得失,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预习是否到位、听课效果如何、作业完成怎么样、考试结果是否理想等。通过反思和评价,反馈信息,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使学习更具有自觉性和针对性。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会一天天提高。会从学会历史到会学历史。

英语课堂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6篇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感慨。作为英语教师,我对利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感触颇深。在此,愿将自己的点滴体会和作法介绍给同行,希望它能引起共鸣。

第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道德品质、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言语表达能力和艺术、教研教改能力、交际能力和理论水平),努力使自己适应新大纲新教材的要求,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钻研业务;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向。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技能技巧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英语,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

第二,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今世界正处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普及运用、网络的连通,正在使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英语则是这一世界的最有用的交流思想的工具。可以说英语已经成为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通过给学生们介绍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再以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英语的事例加以说明,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兴趣,增强求知欲。确定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明确一个时期内或一节课的主攻对象,克服学习中的盲目性。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兴趣,而且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条件。第三,指导学习方法,使兴趣正常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英语教学(尤其在起始阶段)应该在唱中学,在情景中说,在说中熟,在游戏中运用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多用英语组织教学,开辟英语语言环境,再配以大量的感性材料和电化教学手段,多给学生提供英语对话、表演、朗读的机会和时间,使学生在语境中学好英语,始终保持浓厚兴趣。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侧重开展了以下活动:

1.坚持每节一笑或一哭。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或结束前,请一名同学用英语讲一个让大家笑的笑话,或一个让大家哭的心酸故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听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2.结合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给学生布置”每人每天五句漂亮英语”的任务。刚开始由教师根据当天所学内容提炼“五个具有一定鼓动性的地道的英语句子”,要求学生熟读,一直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并且创造机会让他们都炫耀炫耀他们的漂亮英语,地道的英语句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以后,开始逐渐地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地道的英语句子。这一任务的经常性,使学生慢慢地形成了作读书笔记的习惯。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句子财富”。有时,他们甚至会因为报刊杂志上的某个精彩句子而兴奋不已;有时,他们甚至会一天找十几句漂亮英语,弄得我经常求他们允许我“盗版”。

3.每人每天准备一句谚语或名人名言,结组交流。各小组每天评一个最佳谚语或名人名言,在课前写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

4.每周阅读欣赏一篇好文章,从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并把它融会贯通,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我们学到第一册 UNIT 13,LESSON 50 Abraham Lincoln时,给学生介绍了著名的 Gettsburg Speech ;在我们学到第二册 UNIT 19,LESSON 74-75 Martin Luther King,Jr.时,给学生介绍了著名的 I Have a Dream;等等。学生在研读这类文章时,不仅提炼出其中的精华消化吸收,而且渐渐地体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感觉。

5.每周一歌。我充分利用录音机、电脑等电化教育学段,教会学生了许多英文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Say you Say me;Old Black Joe;The Red River Valley;Whatever will be will be;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等。TITANIC中的一曲My heart will go and on一经班内同学唱出,校内的五名音乐特长生先后找到我,表示要实现英语学科上零的突破。

6.每月读一本英文故事书。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读至少一本英语故事书。很多世界名著的简写本都成了学生的心爱之书,如:A Tale of Two Cities;One Million-pound Note;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Robin Hood;Stories by William Shakespeare;Treasure Island;Tom Sawyer;Jane Eyre;Oliver Twist等。

在这些做法的操作过程中,注意吃透教材的同时,还必须吃透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因素,确定每一阶段方法方式;结合每天五句漂亮英语、名人名言、名人名篇的内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结合各项活动给学生提供产生“成就感”机会;经常提问,让学生自学、讨论,引导学生不满足于死记硬背,而注重理解,独立思考,多提供机会,使学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上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增长的喜悦,促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加深,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第四,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之中,以爱心感动学生,以自己的行动行为带动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信任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做到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使学生头脑中兴奋中心向着要进行的教学活动转移、接近,引起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求知欲,创造一种对学习起推动作用的活跃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这样学生听课情绪也会为之一振,并会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听讲。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都形成了稳定的、强烈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内驱力。学习英语再也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娱乐,一种休息。每天课前,都会从教室里传出动听的英文歌声;每天一上课,都会有一名同学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给大家讲一个令人捧腹的笑话或一个令人难忘悲伤故事;每天一上课,黑板上都会写有班内五个学英语小组选出来的最佳谚语或名人名言供大家欣赏;每个月末,都利用一节课举办一个小型英语歌曲演唱会,名人名篇朗诵会,读书体会交流会;每一学期,组织

一、两次英语综合能力大奖赛。每一次活动,无论大小,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各显神通,人人有用武之地,个个有机会体验成功!

Educators famous Ukrainian Nina said: “No interest, and was compelled to carry out the study, would stifle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the will.” Confucius said: “Those who know, know as well, the good, not the music.” Many psychologists and educators have had such emotion.As an English teacher, I used to train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to learn the importance of deep feelings about.Here, their willingness to Experience and practices introduced to the peer and hoped that it would resonate.First, to improve our overall quality(moral character, knowledge of languages and cultural knowledge, verbal expression and the arts, education reform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theoretical level), efforts to adapt themselves to new outline new materials to cope with the new era educational requirements.Constantly enriched educational theory, studying business;Constantly updated expertise to understand the new trend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students and teaching practice, using different means of teaching skills and techniques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English proficiency, students with good effect.Second, students learn to clearly determine learning goals and inspire students to learn.The world today i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the universal use of computers, network connectivity, the human society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the world of English is the most useful tool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It can be said that English has become the 21st century passes.Through learning to students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and then to use English in daily lif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o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to clear,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stimulate interest and enhance thirst for knowledge.Set learning goals, it will give students a clear or a period of the main targets, learning to overcome blindness.This will not only enhance the students learning the enthusiasm, initiative and raise interest, but students play the main role in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Third, guidance learning methods, the normal interest in the development.Psychology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 that: lively, suitable for students of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students can successfully cultivate interest in learning.Such as: English Teaching(especially in the start-up phase)should be sung in schools, in that scenario, said in cooked, use master in the game.In peacetime teaching, teachers use English Teaching, open up English language environment Coupled with a lot of emotional power of the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English dialogue, performances, the opportunity and time to read, so that students in secondary Context good English, always maintained strong interest.Therefore, in the course of day-to-day teaching, I focused in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1.Adhere each laugh or a cry.In each class, or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to an English speaking students with a joke for everyone laugh, or you cry to a sad story.Exercise not only students of English speaking, listening, but als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To a large extent, also inspired th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2.Combining content of the materials focus on key to the students staged “per person per day five beautiful English” task.Teacher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day by refining content “will grow 5 with the authentic English sentence,” the students familiar with, the stage has been reached blurted out, and to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them to show they are flaunting a beautiful English, authentic English phrases.After a period of time after the guide, start gradually by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to find authentic English phrases.This task often, students slowly formed to study notes habits.Almost every student has its own “sentence wealth.” Sometimes, they will eve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because of a brilliant sentence and excited;Sometimes, they will even say a few nice day for 10 English, I often get them for allowing me to “pirate.”

3.Each day for a celebrity or famous proverb, a guitar group exchanges.On a day the teams best celebrity or famous proverb, in the classroom for inspection before writing you to the blackboard.4.Weekly appreciate a good article to read, to learn the essence for our use, and to digest it,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writing.Example: In our first learned of UNIT 13, 50 LESSON Abraham Lincoln, to the students on the famous Gettsburg Speech;We learned of the second UNIT 19, 74-75 LESSON Martin Luther King, Jr.When introduced to the students the famous I Have a Dream;Etc..Students studying in these articles, which not only extracted the essence of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and gradually realize that “familiar with the Tang Dynasty 300, a poem will not shrugged.”

5.Every Monday songs.I fully utilize tape recorders, computers, and audio-visual education school, the church many students English songs, such as: Yesterday Once More;Say you Say me;Old Black Joe;The Red River Valley;Whatever will be will be;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TITANIC in a 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 with the students singing classes, the school has five music talent and I find that English subjects to achieve zero breakthrough.6.Monthly Reading an English story books.According to require each student to choose their level of English at an English story books.Many world famous acronyms of the students have become the beloved book, such as: A Tale of Two Cities;One Million-pound Note;Adventures of

上一篇:《闪光的金子》探究性阅读教学反思下一篇:错误的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