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

2024-07-18

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精选6篇)

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 第1篇

立足数学课堂 培养探究能力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温伯格曾说,现在最好的学生与次好的学生的区别不在知识的多少,而在有无对未知领域的探究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将探究之水引入数学课堂,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呢?

一、要树立探究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不断更新,人类知识总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以知识占有为目的的教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数学教学必须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展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和教学理念,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化为教学教学行为,基于这种认识,教师已不再是一般知识的传播者,而应该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促进者;不再是居高临下的管理者,而应是学生探究道路上的引导者。教师应树立尊重学生主体探究的思想,摆脱旧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启发式、互动式、探究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要创设探究的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具有增力作用,会使学生心情振奋,能大大提高探究活动和积极和效率。消极的情绪会有减力作用,会抑制学生和智力活动。所以,教师要积极营创设有利于学生产生良好情绪的课堂教学情境。

一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探究环境。在探究思想的前提下,教师不是权威,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构建共同探究真理的伙伴关系,解惑攻疑的使用关系,指路导行的益友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才有勇气表现自我,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究、去发现。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允许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向老师提出再讲一遍,允许学生不举手发言,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发表意见,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老师布置的作业等具体做法。此外,教师还要做到用平等、亲切、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比如“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吗?你用什么方法解答的吗?”等。

二是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教师善于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尽量做到让学生进入一个数学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尽可能地以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贯穿整个教学时空。把学生置于急于解决未知问题氛围中,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动机,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探究未知解决问题。教学时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每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如通过复习与新知识紧密相关的旧知识,运用迁移规律,以旧引新创设;针对新旧知识的碰撞点创设;利用故事、谜语创设;借助观察、实验、操作演示创设;结合生产、生活实践创设;巧设悬念创设等方法;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之中。

三、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探究形式

探究的上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教师只有采用合理的探究形式,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顺应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根据需要选用适当的确良探究形式。常用探究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独立探究,即让每个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大胆猜测,提出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解题思路,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问题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独立探究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小组使用探究。由于个体的心理素质和认识结构的差异,在独立探究时,形成的不同见解。通过学生的表述、补充、争论等多种合作探究形式。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分展示,不同的意见或见解在相互碰撞中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使学生的思路更开阔,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三是班级集体探究。在经过小组探究,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后,小组探究陷入僵局时,或探究有独特见解时,教师应及时组织集体探究,借以推广小组探究的成果,解决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通过学生互动的使用探究,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构建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对学生独立探究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独立探究;对独立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全班集中讨论。

四、要增大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己探究,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体现。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小学生的探究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探究的过程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有让学生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得数学知识,才能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才能彻底改变被动式、接受式的学习状态。教学中,如果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过于狭窄,时间过于紧迫,学生的思维连一点“旁逸斜出”的机会都没有,学生的思维就不会迸发出与众不同的思想火花。教师也不会欣赏到学生那独具匠心,令人激动的真知灼见,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教学中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究机会,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充分地、主动地、积极地表现思维过程,使他们的不同潜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去思考、去反思、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

五、要激励探究行为

探究是一个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收获,当肯定的则充分肯定,当引导的则适当引导,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的学习数学的水平、情感、态度、自信心都要给予充分肯定。要善于捕捉学生探究的思想火花及时鼓励,哪怕学生的见解是错误的,也要肯定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帮助他们在跌倒处汲取教训。激励学生胜不骄、败不馁,永攀高峰。

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探究意识,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让他们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 第2篇

江苏省盐城市北蒋实验学校 周敏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的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对课外阅读能力明确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六年级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这些要求说明阅读教学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大量阅读去理解、体会、领悟、积累。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续,是学生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要有意识、有系统地把课内课外结合,扩展学生课外阅读量。

一、课外阅读进入课堂的目标与内容

(一)目标: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素质教育,由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转变为“培优扶差”,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让学生从厌读怕写转变为喜读爱写,具有初步能读会写---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发展全面素质,健康成长。

(二)内容:构建“两条线”教学的运行机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教学两条线”就是把国家规定的语文教

学课时一分为二,用不多于4/5(低年级)、3/4(高年级)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强化双基,抓根固本,完成教材规定的任务,此为一条线;用不少于1/5(低年级)、1/4(高年级)时间设立自由读写课、引进课程,学生自选教材进行自由读写,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扩大学生的智力背景,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此为第二条线。第一条线以本为本,实行“我教你学”从教到学再到做,第二条线,自由读写,学习写作技巧,把读写结合起来,这样自由的读写,实行“你学我导”从做到学再到做。两条线同时运转,有机结合,形成缺陷相克,优势相生,依次推进,循环往复。

二、课外阅读进入语文课堂的实施步骤

(一)课本识字与环境识字相结合识字的重点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识字通过课本和环境两个途径进行。课本识字要求教学一类和二类字的60%,环境识字从学拼音开始,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学科环境,凡低年级所设学科都有识字任务;二是校园环境(宣传栏、版报、花草树木„„)、家庭环境(家中的一切物品)、社会环境(广告牌、标语、商标、门牌„„);三是阅读环境,通过自由阅读自读课本、音像资料等识字,这是环境阅读的主渠道。环境识字鼓励学生每天至少识一个字。这样的识字方法,保证了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在应用中识字,加强了识字与认识事物

相结合,加强了音、形、义相结合,加强了识字与听、说、读、写的结合。

(二)课内阅读教学与自由阅读相结合课内阅读教学按单元规划教学,以单元训练重点为中心,基本教学过程:①导读,引导学生发现单元重点,②讲读课文,让学生领悟思想内容学会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和写作方法等。③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验证所学知识及能力。④读写习作,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⑤练习(或积累运用),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

在抓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落实好自由读写课,具体做到6个落实,四个结合。六个落实即:①时间落实,拿出1/5至2/5的教学时间,列入课程,②地点落实,在阅览室或教室。③读物落实,人均10本以上图书(童话、科普、故事、游记、古诗文、名著„„)④辅导落实,教师的任务只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推荐图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写读书笔记等。⑤笔记落实,学生每周写500-800字的读书笔记,以写促读。⑥活动落实,实行“三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写报告会),“三赛”(朗读比赛、诵读比赛、读写知识竞赛),“两评”(读书笔记和手抄报展评)制度,自由读写课上加强四个结合。即:课本识字与自由读写相结合,序列听说与自由听说相结合,课内阅读与自由读写相结合,常规作文与自由作文相结合。

(三)课外阅读由积累到运用

知识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积累了许多好词佳句,大量的写作素材,各种表达的方法、技巧,这时学生往往会有创作的欲望和冲动,有了写作的激情。这时通过“自由写作”就可以把积累到的知识,得到很好地运用。自由写作包括:读书笔记、日记、周记等。在自由读写课上,学生每读一本书都要留下读书笔记,基本程序是:阅读-思考-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拘形式,可以是摘抄提纲、感想、对文章的评价等。每人每周办一张手抄报,低年级办识字、写话小抄报,中高年级根据不同主题自由办报。办手抄报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把德育、智育、美育融为一体。

三、指导课外阅读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指导课外阅读时应推荐好的阅读材料

如今的课外读物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非全合适小学生阅读,我们老师要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选择的阅读材料要内容健康、题材广泛、语言规范、深浅适度、体裁风格多样,能为学生所接受。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可以随机向学生推荐读物。

1、结合课堂教学推荐读物。

比如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推荐学生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学习《三顾茅庐》后可以推荐学生读《三国演义》。

2、结合课外活动推荐读物。

为了配合社会、学校或班级开展的某项活动,老师可向学生推荐有关书籍。如班上开展了“向英雄学习”的主题班会后,可推荐学生读《雷锋的故事》《赖宁的故事》《少年毛泽东》等。

3、推荐报刊杂志。

可以结合语文课堂教学,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订阅一些报刊如:《创新作文》《百家作文指导》《少年智力开发报》等。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及时获取新的信息。

4、推荐影视节目。

如今电视已进入千家万户,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汲取影视精华,丰富课外生活,我们老师可以根据节目内容规定时间让学生收看,充分发挥电视信息更新速度快,知识丰富等优势。如推荐“新闻联播”“开心辞典”“科学探索”等节目,以拓宽学生视野。

(二)教给学生好的阅读方法

把好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后,老师还必须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正确的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写好读书笔记。

四、课外阅读进入语文课堂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要求学生多读书,本意是以外促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不期望每个学生在大量阅读课外书后成为什么大作家、大文豪。仅仅希望他们能够转移上网看电视的时间、兴趣,由“网虫”“电视虫”变成“书虫”,能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在书中不断受到启发,长见识,提高自身修养,这就足矣。实施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读

书兴趣,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立竿见影,它不是一个摸得着的过程。学生贪玩好动,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出现“如饥似渴”的状态,必须循循善诱,逐步让读书成为习惯和生活的需要。

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 第3篇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艺术教育课。通过欣赏能使学生们开阔视野, 提高艺术修养, 陶冶高尚情操, 促进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做好民族音乐的普及工作, 是发展民族音乐中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大事。普及民族音乐要从小抓起。让青少年通过学习民族乐器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激发他们的民族上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民族音乐工作者要继续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民族音乐的普及教育工作。[2]音乐欣赏课适应了这一要求, 因此, 显得它的重要。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同时对提高校园里的艺术氛围, 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均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 从河南舞阳贾湖村考古发现的骨笛算起, 有乐器的音乐历史就有八千多年。我们的祖先在开拓华夏的艰难岁月中, 以勤劳、勇敢、拼搏、奋斗的道德情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 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 是祖先留给我们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文化遗产。因此, 在欣赏教学中, 除了让学生欣赏一些歌曲、舞曲、钢琴曲外, 更应让他们欣赏一些我国传统的优秀的民族器乐曲。通过欣赏, 让学生从中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 为弘扬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铺垫基石。给学生欣赏民族器乐曲,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了解民族乐器的性能及分类

我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 现在还在使用的达二百多种。按其演奏的性能, 可分为四大类:

1 吹管乐器 (笛、箫、笙、唢呐等) , 吹管乐器大多为竹制或木制。

它们以气流吹入不同的位置而使管柱振动而发音。从而使各类管乐器个性极强, 音色多样, 成为民族管弦乐队中的重要乐器组之一

2拉弦乐器 (二胡、中胡、高胡、板胡、京胡、马头琴等) , 指胡琴类乐器。多为两根弦, 音箱多呈圆筒型, 用弓演奏。

3弹拨乐器 (琵琶、筝、三弦、阮咸、柳琴、瑟等) , 是我国特有的, 有着鲜明的表现力的组乐器, 以点的弹奏为其特点, 在乐队中往往起着支柱作用。

4打击乐器 (鼓、锣、钹、铃、三角铁等) , 其种类繁多, 技巧丰富,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不仅是节奏性乐器, 而且每组打击乐都能独立演奏, 对加强音乐表现力起着重要作用。

据制作材料的不同, 又可分八大类, 也称“八音”:金、石、土、革、匏、木、竹、丝。

二、运用电教媒体识别常用民族乐器

电教媒体进入音乐课堂, 辅助音乐教学, 使抽象音乐理论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这样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例如, 笛子是吹管乐器中最主要的一种乐器,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常见的有北方的“梆笛”和南方的“曲笛”。让学生识别此乐器时, 可用影碟、录像或是投影, 甚至是电脑来展示笛子的形状, 让学生先从直观上辨别, 再从音色上进行识别;梆笛较短, 音区较高, 音色高亢、嘹亮、粗犷、奔放;曲笛稍长, 音区稍低, 音色柔美、清丽、丰润、平和。

又如, 二胡是流行最广、最有代表性的拉弦乐器。它主要由琴筒、琴杆、琴弓、琴弦组成, 利用右手的各种弓法, 配以左手的各种指法, 可自如地演奏音阶、音程的跳动, 各种装饰音及泛音, 可奏出丰满、浓厚、柔和、幽雅、细腻的抒情音调;或明亮、清晰、刚劲、矫健的段落;还可模仿人声、鸟鸣、马嘶等自然音响。通过电教媒体的应用, 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 使他们感觉到认识这些乐器不再是枯燥无味的, 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这是任何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取代的, 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音乐教学中, 大有用武之地。

三、了解器乐的演奏形式

它的形式主要有:

1独奏:由一人演奏某一乐器, 常用其他乐器或乐队伴奏。

2 齐奏:两个以上的演奏者, 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旋律, 如二胡齐奏。

3 重奏: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奏的多声部器乐演奏形式, 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

4合奏:由多件各类不同的乐器, 按乐队的编制划分为若干组, 各组分别担任某些声部, 演奏同一乐曲。如民族管弦乐合奏、管乐合奏等。

以上这些演奏形式也可借用电教手段加以识别, 效果将会更理想。

四、选择一些较为经典的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欣赏

音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民族音乐是社会思想与艺术高度发展的历史积淀。它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它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 从来也没有间断对精神文明的创造。优秀的民族音乐使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 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音乐可以培养民族自尊心, 增强民族自豪感;音乐可以给人以真和善的启迪、美的陶冶和创造思想的开发。因此, 建议教师要选择一些优秀的、易于理解的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欣赏。

1例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是由民间艺人“瞎子阿炳”所作并流传于世的。阿炳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和欺凌。他把一生中遭遇的屈辱、痛苦、欢乐和希望, 种种复杂的感情都寄寓在音乐之中表达出来。二泉”是无锡惠泉山下的名泉, 曾是华彦钧经常卖艺的地方。乐曲实为以景托情, 深刻抒发阿炳在饱尝人间辛酸痛楚后, 对社会黑暗的愤懑之情以及对新生活的热爱和憧憬。[3]全曲六段, 为一个乐段主题加五次变奏组成的变奏曲式。乐曲开始是一个引子, 音调为级进式的下行, 犹如一声长叹。接下来即是由三个乐句组成的呈示乐段, 第一乐句在二胡的低音区进行, 旋律低沉、压抑, 似阿炳忧郁心情的倾诉;第二乐句则以较强的力度、上扬的旋法和多变的节奏来表现, 在后面的五次变奏中, 这一旋律音调几乎保持不变, 始终是阿炳愤懑和倔强性格的显露;第三乐句继续在高音区进行的曲调更为铿锵有力, 富有变化因素, 是后面主题变奏展开的主要素材;进一步表达了阿炳对旧社会的强烈控诉。[3]

当我们听到这首动人的乐曲时, 更多地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二泉的美丽景色, 而仿佛是一位衣衫槛褛、双目失明的穷艺人含着眼泪在倾吐着人生的辛酸和控诉着世间的不平。阿炳的音乐是不朽的, 他的《二泉映月》已成为二胡独奏曲的经典作品之一。

2又如唢呐曲《百鸟朝风》, 主要是以音响模拟的手法来表现鸟鸣之声的。这部作品的结构很有特点。它通过鸟鸣声与情绪欢快的几个乐段的穿插循环, 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循环体结构。它那欢腾的百鸟争鸣和欢快活泼的插段, 洋溢着一种热情向上的情绪, 表现出广大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笛子独奏《鹧鸪飞》, 是用南方的曲笛来演奏的。乐曲以其醇厚和细腻、快和慢、强与弱等技艺对比手法, 刻画了鹧鸪鸟时远时近, 忽高忽低, 在广阔天空自由飞翔的形象。并在四个长音中, 运用食指颤音、虚指颤音来演奏, 旋律悠长宁静, 充分展示出一片优美、恬静的水乡景象。

4 再如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

月夜》, 出色地运用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动态比拟, 让人感受到优美的格调和浓郁的抒情特色的美;由琵琶、箫和筝、二胡等民族乐器奏出优美如歌的旋律, 让人感受到民族乐器音乐的美;乐曲中多段结构的统一对比、变化, 让人感受到乐曲结构形式均衡的美;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 流畅多变的节奏, 巧妙细腻的配器, 丝丝入扣的演奏, 表现出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和江南水乡的风姿神韵, 使人感受到祖国江河的美。

优秀的民族器乐曲题材广泛, 内容形式丰富, 教师可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向广大的学生介绍我国的民族器乐作品。乐曲中各种独特技法的运用, 显示出我国音乐文化的发达, 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体现了华夏的高度文明。同时, 我们还可从中体味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自尊自信、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感。通过欣赏, 可以挖掘民族音乐思想教育因素, 有机地渗透着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中华民族的教育, 以听觉感受影响学生的情感, 从而直接作用于他们的心灵, 使情感得到升华, 以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作用。

总之, 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民族音乐之花代代相传, 永远繁盛, 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马达、陈雅先著:《大学音乐教程》[M].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12, 第10页[1]马达、陈雅先著:《大学音乐教程》[M].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12, 第10页

[2]李岚清副总理的讲话稿:《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贡献》[J].《人民音乐》.1998年第9期, 第4页[2]李岚清副总理的讲话稿:《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贡献》[J].《人民音乐》.1998年第9期, 第4页

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 第4篇

乐亭皮影走进课堂实践创新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我深切体会到,现在的中学生对课本中的民族音乐兴趣不大,对于身边的乡土音乐更是嗤之以鼻,这种现状何谈让民族音乐发扬光大?作为第一线基础教育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我,充分利用弘扬民族音乐的主要阵地——音乐课堂,努力做好这一阵地的引领者,尝试着将家乡特有的音乐文化资源——乐亭皮影融入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本土音乐艺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素养。在音乐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贴近生活,调动兴趣

乐亭皮影,即乐亭皮影戏,俗称乐亭影,因诞生于河北省乐亭县而得名。2006年2月,乐亭皮影被国务院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但现在的中学生他们对这些“土不垃圾”的内容根本没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皮影的兴趣,成为让皮影艺术进入课堂的第一门槛儿。没有孩子不爱看动画片的,中学生也不例外,我便以皮影动画片为切入口,选择了1958年我国第一部皮影美术片《猪八戒吃西瓜》给学生观看,那些风趣幽默的皮影造型,生动熟悉的动画故事,一下子吸引力学生的眼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些精彩的动画形象其实都是利用我们家乡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乐亭皮影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一语道出,学生们立刻挺起了胸膛,眼神中充满了自豪。紧接着我给学生欣赏了乐亭皮影《鹤与龟》、《盗仙草》等优秀作品。在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表演中,在乡土韵味极浓的唱腔中,学生们接受了皮影艺术,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悠然而生。皮影艺术顺利迈进音乐课堂的第一门槛儿。

二、乡音课堂,传唱乡情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学习、传唱乐亭皮影呢?首先我从“乡音”入手。刚刚接触乐亭皮影就学唱腔,难以掌握,学生会失去兴趣。而乐亭皮影的道白均采用乐亭方言土语,像京戏的京韵京白一样,乐亭皮影的语言是纯正的乐亭话,唱腔、念白运用乐亭人的传统发音方式。让学生从道白学起就容易得多了。这也正是学唱乐亭皮影必须要首先学好的基础。乐亭话独特。乐亭话和普通话相近,吐字发声带有曲调,富有音乐质感。因此外地人说“乐亭人说话像唱歌”,“乐亭语调带水音”。采用乐亭语言的乐亭影,不但乡土韵味极浓,而且既听得懂,又悦耳。说乐亭话学生们都不用教,但乐亭皮影中的道白又不完全同于乐亭白话。他要更温婉、温柔,尾音较细长,语音声细、音轻、清晰、响亮、优美,在乐亭语调的基础上更加夸张。我和学生一起反复欣赏一些乐亭皮影的传统曲目,如《鞭打芦花》《白蛇传》《三打白骨精》等,边欣赏,边比较,边模仿,不断总结。很快,学生被乐亭皮影的纯朴而亲切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就这样我们的音乐课堂从此充满了悦耳的乡音,使学生在喜闻乐学的氛围中,用他们稚嫩的声音传唱着浓厚的乡情。

三、音美结合,实践创新

乐亭皮影艺术是一种光影集民间的艺术、剪纸、雕刻和民间的舞蹈、音乐、说唱等表现于一体的传统表演艺术。为了更加全面的传承皮影文化,充分挖掘皮影艺术特色,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利用课堂教学外,我与美术老师在课外分别组建了“皮影剪纸”和“皮影舞蹈”兴趣小组。通过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生活,使学生始终熏陶在乐亭皮影艺术的特色魅力中,这些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音美教学的创新结合,有利与培养学生对皮影艺术的感悟力,进一步了解发源于身边的民间艺术,提升民族自信心,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音美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中我们也收获了滴滴的成果:2011年我校自编舞蹈《校园皮影迷》获得县艺术节一等奖;美术“皮影人物剪纸”获得全县中小学美术制作特等奖。

传统的音乐文化得以传承至今,除了传统音乐文化本身的艺术魅力使然,更重要的是作为音乐教育第一线实施者的我们,能够充分重视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价值,努力挖掘本土的音乐文化艺术中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因素,探索音乐教学的新形式。所以,在今后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将继续努力传播和弘扬民族优秀艺术文化,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乐亭皮影这一乡土音乐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音乐新课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小学音乐教育.浙江省音乐家协会.

京剧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 第5篇

一、多种途径激发京剧学习的兴趣

要使学生能真正对京剧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拒绝”京剧的原因。客观地说这是由京剧的某些特殊性所决定的。如何对症引导学生接受京剧,是京剧教学的首要问题。

1、欣赏为先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们对京剧“好之”、“乐之”,从欣赏入手是一个好的选择,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京剧深而博大的内涵,在这方面培养认同感和情感是非常关键的。

学生对京剧的认同感偏低,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因为看得少、听的少、不了解。因此在音乐课堂上首先要营造出京剧教学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优秀的京剧欣赏剧目和片段,尽可能多的创设京剧欣赏的机会。面对没有太多京剧学习经验的普通中学学生,在教学伊始应注重以各种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手段,引导学生走近京剧: ⑴从京剧的头饰、服饰、扮相入手。⑵从感人、曲折的故事情节入手。

⑶从欣赏当代新秀演唱的京剧名段入手。⑷从京剧喧闹热烈的武场伴奏乐器入手。⑸从身边的“小小艺术家”的表演入手。

2、经典入手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每个人在儿时所形成的爱好、习性常常最稳固、最深刻和最持久,往往可以影响他一生。初中六、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期,针对这一时期学生进行京剧的教学,使他们了解并喜爱京剧不能以“填鸭式”的灌输为主,而应以提高孩子兴趣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认同和接受。要在课堂上达到此目的,教师在京剧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反复的斟酌、认真的选材,提高京剧艺术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京剧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重中之重。鉴于六、七年级学生模仿力强、崇拜偶像的身心特点,我遵循“经典为先”的原则,激发学生对京剧学习的兴趣: ⑴经典曲目入手。⑵经典名角入手

⑶经典表演形式入手。

二、多种手段搭建京剧学习的桥梁,随着对京剧了解的逐步深入,学生不只是满足于听和看了,在整个课堂氛围的感染下,他们也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感。但是,因为大多学生从来没有唱过戏,所以难免有害羞、自卑心理。要消除学生的羞涩心理,使他们敢唱、敢表演,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丰富的教学手段,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搭建好京剧学习的桥梁。

1、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京剧艺术的百年传承靠的是师徒间的口传心授,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教师自己在课堂上的亲身示范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京剧的关键。

在《苏三起解》的教学中,笔者事先请教了京剧院的老师关于演唱中的行腔和身段问题,接着对照梅兰芳大师的表演录像不断模仿练习,自我感觉唱的像那么回事了,于是在正式上课时,我放弃了原有的让学生欣赏演唱视频的教学设计,而是在伴奏响起后走起小台步,亮起兰花指,面对着准备欣赏唱段的学生出其不意的亮起嗓子唱出来、演出来。学生们被我的表演吸引住了,目不转睛的看着我。当我提出让学生们跟着一起学唱时,全班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一板一眼、一招一式的跟着我学了起来。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演唱表演的模仿活动,既提高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京剧素养,又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自然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2、挖掘流行音乐的京剧元素

由于学生平时演唱京剧的实践机会比较少,即便是对京剧有了兴趣,仍很难把握住京剧唱腔中的行腔和演唱。学生们对流行歌曲都是很熟悉的,演唱起来个个得心应手。如何用好这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来为京剧教学服务呢?

在六年级的教学实践伊始,我选用了当代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京歌入手,从《唱脸谱》、《我是中国人》到陈升的《北京一夜》等近几年流行的带京味的通俗歌曲,让学生边学唱边体味京剧的韵味,学生们很快就能学会,并能唱的有声有色,蛮有京剧的韵味。在《苏三起解》的教学中,我先请学生学唱了几句陶喆的《苏三说》,在此基础上将歌曲的伴奏进行调整:从电声乐队转变成京剧文武场,从京歌导到京戏,将京歌《苏三说》作为京剧《苏三起解》学唱的桥梁。实践证明,这种教学策略在京剧课堂教学的早期,不仅能较顺利的解决学生“开口唱”问题,更有助于学生了解京剧有关的知识,挖掘京剧艺术的内涵。

3、借助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多媒体手段、CD、VCD、投影仪等相继进入课堂,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京剧在音乐课堂最佳教学效果的实现搭建了实用平台。

除此之外,一些专业的音乐软件同样可以用在京剧教学中。笔者在教授《智取威虎山》选段《干洒热血写春秋》时,首先请学生欣赏了此唱段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唱腔与行当(老生),接着笔者借助音频制作软件对此音频的音色稍作处理,请学生再次听辨唱腔的特点与行当(旦角),在对唱腔音色对比听辨的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京剧行当的知识。除此之外,在七年级大部分男生经历变声期期间,笔者尝试借助此软件将某些唱段作相应的降调处理,以降低演唱的难度,帮助学生增强京剧演唱的信心。

4、综合多学科的相关资源

京剧艺术是一门融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历史、地里、武术、杂耍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因此,在京剧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结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语文学科中的古诗词、历史学科中的相关历史背景、美术学科中的色彩和造型艺术、体育学科中的武术动作等等。这样的综合不但是对相关知识的巩固,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戏曲艺术,加深感悟。

笔者在介绍京剧净角行当的知识时,指导学生用油彩在脸上绘制京剧脸谱,用毛线、塑料纸自制髯口和马鞭等,将手工和绘画溶入到京剧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和巩固了对京剧中净角的行当知识。

三、强化分年级、分层次的目标化京剧教学 针对实践研究的两个不同年级的教学对象,我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了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达到两个实验年级学生京剧学习的预期目的。

1、按年级选定教学材料 这两个年级的教学内容部分是教材中指定的欣赏曲目和京剧相关知识,另外一部分是笔者根据实际的教学实验研究的需要补充进去的,例如六年级音乐教材(上教版)中选用的是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选段《我一剑能挡百万兵》。为了便于学生加深对京剧相关认识的理解,我加入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干洒热血写春秋》,引导学生分别从京剧的行当——生角与旦角的唱腔、手部代表动作、行当知识等,以及京剧发展历史——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演唱、服饰、场面(伴奏)的对比等。从多层次、多角度诠释京剧。七年级同样也选用了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唱段对比,在学生已有京剧知识的基础上,从京剧的唱(两大声腔)、念(京白与韵白)、做(京剧功夫)的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京剧艺术。

2、按年级制定教学目标

基于两个教学实验年级学生不同的京剧学习基础,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期达到京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六年级是中学学段的起始年级,因此在京剧教学中除了要考虑到学生的京剧知识的基础外,还要兼顾到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六年级学生对于音乐要素以及相关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七年级略显薄弱,因此在京剧教学时主要将较为直观的京剧行当知识、场面知识、历史知识等作为教学重点。七年级学生相对而言已掌握了一定音乐欣赏的基础和音乐语汇,能够更多的从音乐的角度(行腔特点、调式调性等)感受京剧。同时基于七年级大多数男生经历变声期这一特点,将学唱的教学要求相应降低,加入对京剧表演中念功和做功的学习要求,丰富学生的京剧体验手段。

2、分年级实施教学策略

笔者选用的这两个实验班级的学生各有特点: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七年级则较沉稳,逆反心强。在充分研究了教学实验对象心理之后,笔者“对症下药”,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

在《我一剑能挡百万兵》的学唱过程中,我选用了不同京剧名家演唱的版本,让学生们“拜师学艺”——根据自己选择的演唱视频进行模仿学习。学生们大多数是依葫芦画瓢的将京剧演员的表演动作模仿出来,但是很少有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演唱上。笔者让学生对比欣赏了京剧演员的演唱音频和笔者的现场演唱,引导学生关注笔者与京剧演员的的演唱有何不同?这一下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举起手来“齐找茬”——有的说笔者不像唱戏像唱歌;有的说京剧演员的吐字咬字不对,普通话不标准„„在学生们的争议声中,笔者从京剧的行腔和吐字咬字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引导示范,再看学生们:一个个像模像样的跟着我模仿起来,俨然一个个京剧小票友模样。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一副“这有什么”的心态。针对这种学习心理,在教学试验中我采用了“碰钉子”

策略。在京剧功夫的教学中,我请学生们先欣赏了京剧丑角的表演视频,接着让学生上来模仿演员的表演。三人中有一个学生一副很不屑的神情,然而在绕教室一周的“矮子功”体验活动之后,我趁机“采访”了他,请他说说体验后的感受时,这个学生自嘲的说:“好累呀,真不简单!”顺着他的话我引导学生总结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让学生们在挫折中设身处地的感受京剧演员的不易和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认同感。

四、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实效 在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切实感受到:中学课堂京剧教学既不同于普通的音乐教学教学,也有别与专业的京剧训练。不仅要体现中学音乐教学的特色,还应遵循戏曲教学的一般规律,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

1、借鉴“梨园式”式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

中国传统戏曲、曲艺等艺术代代相传靠的就是梨园式“口传心授”的方法,这种方法省时高效。当教师以“口传”这种形式在课堂上教唱京剧唱段时,实际上已经把京剧的音乐旋律连同教师自身所领悟到的意境美、线条美、语言美、韵味美等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心领神会了,也就是已做到了“心授”,为学生的京剧学唱提供了一条捷径。教唱时,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拉近了, 师生间的交流也频繁了。教师教唱时生动的表情、优美的唱腔、细致的讲解, 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学生在逐句的跟唱中体味到了京剧的韵味美之后, 也将对京剧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京剧教与学的双赢。

2、运用“对比法”的教学策略, 巩固教学成果。

“对比”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辩识能力、举一反三整合知识的能力、从事物表面现象找出本质差异的深层分析探究的能力。对与京剧教学而言,“对比法”教学最大的优势是听的深入。

对学生而言, 通过对比才能真正获得对唱腔、表演特点、行当分类、场面类别的京剧知识的感性认识。如当学生学会某一唱段后, 我用音乐软件为他们现场录音, 录唱完毕让全班学生共赏录音效果;接着再放专业京剧演员唱段来欣赏对比,引导学生细听品味、对比辨析。通过对比法听觉训练,让学生真实、迅速地获得反馈信息,找出差距,及时进行调整,进一步学习演唱。在对比中使学生对京剧的行腔有了进一步的感受与理解,同时也在对比中提高了学生感受和鉴赏的能力。

3、引进“竞争”的学习机制, 发展学生个性

为了激发学生京剧学习的参与热情,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表演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抓学生心理,引进竞争机制,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表演, 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欣赏了京剧的“唱、念、做、打”之后, 我以小组为单位举行比赛。比赛分三项进行: 演唱京剧片段、模仿京剧韵白、表演京剧的“做”与“打”(二者择其一),要求组内成员每人至少参加其中的一项,每项活动每组参赛者得少于三人,而后根据小组表现进行评分。在集体荣誉感驱使下,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全能型”的选择了多项表演;擅长歌唱的选择了“唱”;擅长朗诵的选择了“念”;擅长动作表演的选择了“做”与“打”,全员投入,不亦乐乎!

4、鼓励“推陈出新”, 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艺术教育最具魅力、最有教育价值的层面,在京剧的学习中同样要予以重视。在京剧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⑴老调新唱

⑵为唱段设计动作

5、探索“内外结合”的教学领域,扩展课外大本营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开展京剧教学不能仅靠课堂。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与巩固,因此京剧的教学还要结合课外活动, 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⑴充分利用课间广播。⑵充分利用宣传征地。⑶充分利用展示机会。结束语:

此课题研究还将进一步进行,回首过去研究经历,反思教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

1、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科学评价数据收集的落实与细化;

2、实验统计数据数据分析和整理有待加强;

3、成果展示、教师与学生访淡、优秀案例有特整理加工;

4、个案研究与分析有待细化与完善;

5、教师京剧教学所需的基本功有待加强学习与提高。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开展国粹——京剧的传播和渗透,多途径、多形式、生动活泼地开展京剧教学,使学生了解京剧、熟悉京剧、进而喜爱京剧,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京剧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在。让京剧走进初中音乐课堂并真正收到实效,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和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共同努力。作为这一工作的实践者,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主要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艺术》课本(六——七年级)及教学参考丛书(试用本)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2、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3、郁文武、王月萍.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S].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S].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李心等.京剧名唱[M].北京市: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6、余汉东.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M].湖北辞书出版社.

7、孙倩.多途径开展戏曲教学 [J].中国音乐教育,2008年10月.

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课堂 第6篇

小学美术国培学员:李红艳

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是民族艺术中的璀璨奇葩。几千年来形成的“剪纸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更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极好教育资源,是小学艺术、美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剪纸是成人的艺术活动,但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不但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热爱,继续发掘民间艺术的情感,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小学美术国培学员返岗研修这20天,我和两个顶岗实习大学生力争把剪纸艺术推进我校课堂,丰富校园文化,以此来带动我县小学让剪纸艺术进入学生课堂,使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研究的目标、内容 目标:

(一)、对学生进行认知、操作、情感等训练,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剪纸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继承发扬民间艺术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

(二)、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在剪纸的活动中获得综合能力方面的发展。

(三)、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做事耐心和细心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

(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完善。

内容:

剪纸的一般常识、剪纸的造型方法、剪纸的表现方法、剪纸的创作方法。

二.培养的一般过程

1.激发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已有的剪纸知识和技能,利用欣赏,环境,操作示范,作业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剪纸造型能力的目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组织下体验学习的过程,找到自己的艺术个性,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健康发展。

(1)欣赏激趣 在剪纸教学中,欣赏的内容包括民间剪纸艺术大师们的剪纸作品、教师的范例、实物、图片、或ppt。欣赏教学可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导入中的欣赏能一下子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新授时的欣赏能启发学生思考;作业时的欣赏能激起创作的激情;课后的拓展欣赏更能激发学生学好剪纸的热情。例如:我在教学《蝴蝶》剪纸时,在课导入部分,就把民间剪纸艺术大师们的剪纸作品制作成ppt给学生欣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新授时把我自己的作品给学生欣赏并进行分析与讲解使学生掌握技能;最后给学生欣赏同班优秀作品,激发学生我也要把剪纸学好的信心。

(2)环境激趣

剪纸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充满艺术气息的教学环境,来影响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一是和谐关系激趣,通过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尊重孩子们的想法、鼓励孩子们的想法,使学生乐于和教师交流;二是作品激趣,用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来布置教室,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兴趣;三是音乐激趣,课上设计一些有趣的情节让学生投入其中,并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美、轻松的音乐,使学生流连忘返,置身其中。例如:在教学剪纸“剪窗花”时,我在教室里贴满了窗花,并播放“喜洋洋”的民族音乐,创设一个过年的气氛。学生们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更有利于剪纸的教学。

(3)操作激趣

操作激趣指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一点自己学习、进行实践操练的机会和时间,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剪纸的兴趣。

2.学习知识、技能

(1)知识

在剪纸教学活动中,传授给学生剪纸的知识,使学生能更好地从事剪纸活动,培养造型能力。我通过加强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使他们逐步了解这些剪纸的知识:剪纸的历史(包括剪纸起源、发展、变化、意义);剪纸的造型特征;表现形式;表现方法;装饰方法;剪纸对象的结构特征等。

(2)技能

剪纸技能是学生从事剪纸活动的能力,是培养剪纸造型能力的重要保障。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教师讲解、进行当场自我练习、完成相关的作业、使他们掌握以下剪纸的技能:刀法(直插刀法、开口刀法、暗刀法);剪法(单剪法、折剪法、单剪折剪结合法);装饰(传统装饰纹样、现代装饰纹样)。

3.进行实践

即要求学生把习得的知识技能通过临摹、练习、独立创造得以强化与巩固。实践主要是在教学中的新授环节,课堂作业环节和课外强化练习进行。新授过程中的实践,在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本课的知识技能时,教师有意识地为培养学生的某方面技能而准备,以临摹和练习为主;课堂作业时的实践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以学生的独立创作为主,在学生创作时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指导,使之巩固新学的技能;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还要在课外让学生加强操练。实践在新授时要注意把握整节课的节奏;实践在课堂作业时要注意加强教师的指导,实践在课外时要注意对学生作业的个别辅导。

通过剪纸艺术进入课堂,学校艺术教育有了特色,以后的大展小展会使学校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体会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以其很强的装饰性、趣味性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剪纸制作工具简单,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剪出及其生动的形象。从开始准备剪纸到一张剪纸作品的完成,整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审美意识,使学生了解到剪纸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弘扬了民族文化。

对于剪纸教学,我认为:首先让学生了解剪纸,包括剪纸的历史及其发展,剪纸的特点、种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习剪纸的步骤、一些剪纸技法。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方法后,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样既让学生学习了剪纸知识,基本技法,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我们的剪纸教学主张以技法为基础,以创新为发展,力求让学生在懂得基本的剪纸技法外,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新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四、研究成果

1、提高了小学生对剪纸知识的认识

在开展活动前,我们剪纸课题教研组对小学生对剪纸知识的了解和能力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剪纸知识不了解,能力有限。对此,我们课题组进行了讨论,认为应该在小学生中进行剪纸知识的讲座,让他们了解剪纸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了解剪纸的特点、种类。所以我们这20天积极在全校对各班进行了剪纸艺术宣传,大大提高了小学生对剪纸知识的认识。

2、锻炼了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剪纸是一项手、脑、眼并用的活动,在小学生中开展剪纸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剪纸又是个耐心细致的活,因此,也培养了学生做事耐心和细心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民族风情,熟悉了生活。

3、剪纸课题的研究推动了我校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深化了美术教育,加深了课题研究教师对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和对落实素质教育的理解。增进了教师课题研究、应用的能力。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产生深远影响。

付:剪纸教案

蝴蝶剪纸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剪纸的用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家乡自豪感;

2、初步了解和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培养剪纸的兴趣;

3、能独立完成对称纹样--蝴蝶的设计、剪纸。

教学具准备:蝴蝶剪纸、剪纸图片、剪纸课件、彩纸、小刀、铅笔。

教学过程

1、谈话激情,简介剪纸

今天我们都带来了剪刀、彩纸要学剪纸,你们知道剪纸是用来干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常用剪纸:窗花(装饰窗户)、喜花(喜事装饰)、实用图样(服装、鞋帽等纹样)等。

出示“蝴蝶剪纸”作品范例,问:漂亮吗?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巧手剪出比老师漂亮的作品。

2.指导纹样设计

(1)蝴蝶五彩缤纷,但它们有共同的特点,谁来说说?

讨论后得出结论:对称、三部分组成(触须、身子、两对翅膀)。

(2)我们设计图样的时候,可采用写实、概括、夸张等手法。

板画示范举例:

(写实)

(圆形)

(菱形)

(三角形)„„

(3)学生独立设计。在一张对称折叠的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图形轮廓,引导孩子的发散思维。

3.尝试剪纸

(1)将自己设计的图样按轮廓线剪下来。展开后,自己想想那些地方可以修改会更匀称,更漂亮。同桌或小组交流讨论。

(2)除了外轮廓的修改,在蝴蝶的身上是否可剪点图案呢?

学生各自尝试。交流,看看谁挖的“洞洞”漂亮。

(3)小结剪纸常用的符号及用刀技巧:

(纹圆点、月牙纹、柳叶纹、锯齿纹、水滴纹、花瓣纹„„)

(4)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把一只蝴蝶剪好?

(5)总结、提示剪纸的方法:先构图,剪纸时一般先剪图案内部的小块地方,再剪大块的,最后剪外轮廓。

4.独立练习

根据今天学的方法,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对称蝴蝶纹样的剪纸。

交流、展评。

5.课外延伸

上一篇:客运车辆承包合同下一篇:纪检机关纪律审查情况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