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2024-08-16

旅游管理教学改革(精选9篇)

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第1篇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英语教学改革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英语教学改革论文【1】

【摘要】传统旅游英语的教学跟大学英语基本差别不大,大部分仅限于词汇侧重点不同。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作为绿色产业的旅游业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努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做到简单培训即可上岗。

因此本文探讨在实践教学中对旅游专业学生英语听说方面侧重的重要性。

【关键词】旅游英语;教学改革;英语口语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国际旅游业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亚太地区跃居世界第二,欧洲、亚太地区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局势真正确立。

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旅游发展的亮点在东方,而中国是东亚旅游的领军者。

因此,中国旅游的发展举世瞩目,“中国现象”成为近两年来的重要话题,中国旅游业也将面临着重大变革,出入境旅游业务大幅增加,对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攀升,使我国的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内旅游业以其独特的行业优势得到快速发展。

但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匮乏,尤其是既掌握了较高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旅游英语人才可谓“凤毛麟角”,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在世界旅游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所以,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旅游文化综合素质及时发现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十分迫切。

用人单位不约而同地提出: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关键,不少学生虽能提供英语的等级证书,但实际工作中遇到外宾就听不懂、说不出,有的甚至躲避客人;也有因为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宗教文化、风俗民情知之甚少而出现一些误解的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来涉外酒店住宿的客人不再像前几年都是商务人士,更多的普通民众来到中国旅游,他们有各自特殊的需求。

在涉外酒店,员工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该员工是否具有培养潜质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校应该结合英语教学,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各国的文化差异,扩大知识面,开扩视野,以适应酒店开放性、国际化的需求。

一、目前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一成不变

长期以来,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发挥出来,更谈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绝大多数英语课以教师为中心,他们不厌其烦地讲词汇、搭配、句型及各种语法知识。

英语教学本应以技能训练为主,可是在应试的导向下变为趣味索然的纯知识传授,其中还包括许多脱离语言实际或实际应用价值很小的钻牛角尖式的难句、怪句分析。

这种教学模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效率低下,事倍功半。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外语应当做一门技能来学习,而不只是当作知识来学,学外语要的是熟练,是脱口而出,道理讲得再多,不熟还是没用。

大部分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师在教授专业英语时仅仅侧重词汇方向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

即:词汇、阅读、写作三部曲。

导致旅游英语与大学英语相差无几。

既达不到开设专业英语的目的也无法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

2.旅游英语教材偏难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本科院校旅游英语教材,内容偏难,侧重知识传授,倡导教师中心,即重在教师有东西可教,而不是重在如何让学生参与。

这些教材往往很少体现交际性原则,加上听、说教材与阅读分立,缺乏联系,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

高职旅游英语教材应当强调实用性、趣味性,始终把听、说领先放在第一位,把学习语言当作技能训练,而不是知识传授的过程。

因此,旅游英语专业,应选择以导游英语,餐厅英语、客房英语为主导,集听、说、读、写,并注重实际应用的教材。

3.师资力量薄弱

相当一部分教授旅游英语的教师仅仅是从英语专业转过来或是旅游管理方向毕业。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旅游英语的知识渴望,常见的`情况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讨教学方法以此来实现共同成长。

作为英语课程的授课教师,其自身的英语水平可能非常高,但对旅游专业知识却一知半解。

所以授课重点放在了语法、单词等内容上,不能使学生通过英语专业课学习到旅游专业知识。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旅游专业的教师身上。

一些教师由于自身英语水平所限,无法将旅游专业方面的一些重要词汇及国际旅游市场的最新动态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体现不出本学科的时代性和全球化特点。

而且,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一些教师只是一味地指责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殊不知这很可能就是因为教师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所造成的。

如果教师平时没有注意分析学生的厌学情绪的原因,不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研究,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心,而且一如既往的使用同一种教学手段,语言贫乏,语调平平,极易导致学生的兴趣丧失。

4.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实际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报考旅游管理专业时“数学成绩差、英语成绩不理想”占到相当比例。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面临的瓶颈。

缺乏高端专业旅游人才这一现象仍然很难缓解。

二、专业英语改革的方向

1.专业英语与大学英语应分工明确

专业英语应该与大学英语有明显分工,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专业英语应该更加注重听力和口语的训练。

传统的语法等问题留给大学英语,重点对学生的听说进行实训。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外语应当做一门技能来学习,而不只是当作知识来学,学外语要的是熟练,是脱口而出,道理讲得再多,不熟还是没用。

通过三年的实践教学发现,把原本用在读写方面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听和说方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年来本校旅游专业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基本可以实现同外宾简单交流对话。

2.旅游专业英语教材应百花齐放

撇弃传统注重词汇、语法的专业英语教材,积极参与编写适合不同水平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教材,使专业英语教师在挑选教材时可以有的放矢。

编写的新教材应扭转现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内容,应当有更多有关情景对话、案例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倡导通过辅助性教学,教材中应当增加情景模拟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编写一部分有关实用方面的操作指导方面的教材。

已经出现部分旅游英语教材是按照人类学习语言的习惯“听-说-读-写”顺序来编写的,实践性很强,比较适合旅游专业的学生使用。

3.旅游英语师资力量应加强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是确保旅游英语在进行教学改革方面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要想开展好实践性教学就需要拥有一支业务水平高、人员稳定的教师队伍。

实践训练的老师应当是有关专业课程或者各自领域内的科研工作者,并且具备很强的实践水平的专业老师。

例如导游专业的英语老师应当是在导游工作岗位上有实践经验的,同时又具备过硬的英语水平。

这样的话,有利于精简高效,也能够符合办学中有关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2】

摘要: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旅游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高校应从完善教学计划、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着手,构建适合旅游行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旅游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特别是近年来,以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国内旅游业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专业人才的强力支撑。

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第2篇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1 我国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探讨 第3篇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职业学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大多数职业学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旅游管理专业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这种形势下培养出的人才无法与当前旅游市场相适应。而且当前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但是市场经济发展下需求的专业性的旅游管理人才,而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比较短,并且教育理念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很多职业学校没有建立具有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体系。一般而言,旅游管理专业只是过分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以及能力,但是实践教学不到位使得学生的能力发展也无法全面提升。

为了使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效性得到提升,学校已经不断强化硬件设备的建设,使得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有效地改善,但是对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效果并不强。要使旅游管理专业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职业学校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性。但是目前职业学校教师的引进,还比较注重教师的学历,对于实践经验的要求还不够,因此必须要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引进机制。

二、旅游管理教学改革策略

(一)积极改革教学思想理念

为使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的人才,因此在职业学校旅游管理教育中,需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职业学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旅游管理教师的理念得到更新。旅游管理学院的领导需要定期对自己的知识理念进行更新,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高效开展,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加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职业学校要加强改革与重视,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的提升,使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培养相适应,使学生毕业后有更好的发展。

(二)做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

旅游管理教学改革中,需要做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工作,为教学理念以及方式的变化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空间。需要修改和删减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减少理论层面上的知识,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与此同时,职业学校应积极与旅游景点、旅行社等进行合作,将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融入到实际中,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素质,进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性的旅游管理人才,满足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提升教师的教育引导

强化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以教师教育作为前提,教师是旅游管理教学开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需要加强旅游管理教学改革,加强教师的教育与培训。职业学校可以通过交流、协作等形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水平比较高的教师队伍,从而更好地提高旅游管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间的交流能够促进学校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职业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或是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进行教学讲座,使学生获得更多新的知识。

(四)对考核体系进行深化改革

为了更好地实现旅游管理教学改革的推进,需要有完善的、科学的反馈机制,因此也必须要进行考核体系的改革。科学的考核体系有助于促进旅游管理教学的规范化、实践性发展,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能力,从而提升旅游管理教育教学水平以及质量的提高。

学校应以理论考试作为前提和基础,实现专业知识与理论的考核,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是前提基础。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检测,通过现场的操作和情境的模拟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培养出的旅游管理人才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具有市场发展需要的实践能力。学生的培养也是教学改革的有效反馈,也有助于促进职业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三、结束语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 旅游管理 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我国的旅游产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一直呈稳步上升的态势。但与旅游产业飞速发展不相匹配的一个客观事实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匮乏,旅游企业一线基层管理人才出现断层。为此,高职院校的旅游教育与研究也在谋求长足发展,以便为旅游业各部门输送大量专业人才,各个高职院校都为此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点

(1)专业实践性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就业方向:旅行社、酒店、景区、旅游管理部门及其它。专业本身实践性强,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操经验和很强的服务意识。

(2)专业理论体系较完整。旅游管理专业因为建立时间较早,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完整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给实操性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带来了一定的瓶颈,很多院校局限于理论体系中而忽略了实操教学或者是偏向于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3)专业要求学生全方位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服务行业,不管是酒店管理还是旅行社经营都需要有很广泛的知识面,本专业要求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高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旅游管理专业自创办以来就以其与工作岗位相结合著称,各个院校都在实践环节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工作,但是因为各个学校师资条件的不同,实践环节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师资雄厚的学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创建了自己的旅行社和酒店,为学生实践建立了完整的实践体系,为旅游管理实践做出了很多尝试。但是大多数院校都存在实训基地不完善,实训环节不完整的问题。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理论课程与实训环节脱节现象严重:大部分院校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理论教学是理论教学,实践统一被安排在最后的毕业实习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感觉在学校学习的内容空洞与实际工作联系少而缺乏学习积极性,出现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课上心不在焉的状况。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因为没有系统的锻炼而不能就任其任职的岗位,需要单位重新培训的现状。

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尽管有高学历,但缺乏与学生就业岗位相关的工作经验。很多院校不注意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在讲课的过程无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只能将空洞的理论,教学缺乏吸引力和实际作用。现在很多学校注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是着力与解决现有的问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注意不能陷入证书的迷障,而不注重考查教师真正的实操能力。

评估方式比较单一: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估往往是通过理论考试进行评分,这样的评估方式单一,也扼杀了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只能把学生培养成死读课本的书呆子。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估单靠考试是无法判断的。

就业方向不明确:有一部分学校没有专业方向,以为宽就业口径会帮助学生在找工作的时间多一些选择。很多学生盲目选择专业,对于未来从业方向不确定,在进行一段时间学习后发现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是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三、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结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有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的改革建议:

(1)课程体系模块化。模块教学是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较好地克服了传统教学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产生的弊端。很多专业有多年模块教学的试点,这种新模式的教学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引进者以教学模式,在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模块的划分、模块教学评估量化细分、教师教学与学生互动。

课程设置要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相互融合,注重突出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教学要精练,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划分为市场营销模块、口才。

(2)实训教育体系化。许多院校在实训这一环节上一直采用固定的“在校学习两年,出去实习一年”的机械做法,的确是减少了许多麻烦,但也使得许多学生完全的丢弃了前两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应该打破这一局限,让实训环节灵活化、实用化,将实训分为课程见习、阶段岗位实习、旅游旺季实训、毕业顶岗综合实习。根据不同课程和进度需要,分阶段逐一消化整合。课程见习:根据教学课程进行相应见习实训,包括基本服务技能,基本操作示范,企业运营,工作制度和相关的工作纪律,以完成上述单个课题为目的的实操练习或观摩环节。阶段岗位实习:各学期机动安排,由企业提供若干工作岗位,实训人员直接上岗操作和服务。旅游旺季实训:当旅游旺季来临,合作企业将优先聘请能够熟练操作业务的学生或老师。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就本专业知识综合实操运用。

实训教育体系化的实现取决与实训基地的建设程度,学校在没有经济实力建设实训基地的情况下可以实行校企合作,从而能够真正的完成实训教育的体系化。

(3)学生评估多样化。评估的多样化要求课程设置合理,评估包括对学生理论课程、实践能力、思想品德等多方面的评估,评估应该采取考试、考察、平时成绩评定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全面的考查学生的能力。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理论课程考试与课程实践评估成绩相结合,实践课程评估采取实践操作与工作态度评定相结合等方式。

(4)教师培训岗位化。安排相应对口方向教师或带队老师在实训基地挂职,参与企业工作,承担企业相应课题研究,并负责实训学生的管理监督和实训成绩的鉴定。对于教师的培训应该有计划的进行,投入时间、金钱花大力气去做,只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优秀的高职毕业生。

(5)学生就业订单化。首先,学校设置专业的时间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只要明确方向,就能更好的在学习中去汲取应该掌握的知识;其次,学校如果可以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实现订单化培养就真正解决了学生就业的问题。学生全部订单化比较困难,可以实现每年几人的输送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为了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旅游管理类人才,必须将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以切实提高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第5篇

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很多学生认为理论课堂实在多余,因此旷课现象比较严重,即便是坐在教室里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学生这种对理论教学消极的态度制造了一种紧张、压抑、被动的课堂气氛,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

倘若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体验愉悦,以缓解难堪的课堂氛围,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一、微笑课堂营造和谐氛围

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教授詹姆士对微笑的注释:“面带微笑的人,通常对处理事务,教导学生或销售行为,都显得更有效率,也更能培育快乐的孩子。笑容比皱眉头所传达的讯息要多得多。”生活尚且如此,教学更应注重微笑的魅力。

微笑教育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境和良好的心境,面带微笑的老师容易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从而形成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微笑是最好的名片,课堂设问鼓励的微笑能激发更多的学生畅所欲言;答对问题肯定的微笑使学生更加积极和自信;答错问题宽容的微笑能消除学生紧张、胆怯的状态。

把微笑带进课堂,是营造轻松、和谐课堂氛围的利剑。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时事热点导入新课。

学生对时事热点总是比较感兴趣,倘若结合热点时事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的无限期待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如讲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章,枯燥的理论和繁琐的公式寡然无味,我联系今年黄金周九寨沟游客滞留事件,引导学生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分组讨论该如何解决,学生畅所欲言等待我揭晓最优方案,于是很自然的进入今天的新课:旅游容量调控手段。

(二)案例教学成就生动课堂。

所谓案例教学即是通过模拟或重现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将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导游职业规范》涉及的条条框框很多,基本都是靠记忆,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如讲到旅馆的权利与义务分别有很多条,容易记忆模糊,其中旅馆有要求客人赔偿饭店损失的权利,可以引入有些旅客拒绝赔偿损失的一些案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竞赛激励激发高昂情绪。

学生一般都有好胜心、爱表现自己的特点。

根据这一特点,在导游词讲解中,教师可有意引进竞争意识,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竞赛讲解,并由教师组织学生评议,按评议结果给予平时成绩。

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们情绪高昂,学得生动,记得牢固。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声、光、形结合起来,生动、形象、鲜明、感染力强,通过结合形象的画面讲解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三峡大坝时,单纯的语言、文字和图片难以让学生对世界第一大水电工程留下深刻的印象,可结合投影幻灯片或导游模拟软件让学生能直观看到三峡大坝的庞大规模和宏伟气势。

通过实践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使抽象、枯燥的景点讲解形象化、生动化。

四、即兴表演以“动”促学

旅游管理的知识体系包罗万象,如导游人员的才艺展示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师在授课可有意培养学生的艺术天分。

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动”点,鼓励学生参与表演,使学生在“动”中学,激发学生愉快的求知欲望。

如在讲到湖北的曲艺文化,可让学生示范黄梅戏、花鼓戏等地方剧种,通过学生亲身参与,不仅较易区别不同的曲艺文化,而且使课堂气氛既轻松又活泼。

五、提升自身素质,实现愉悦引导

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引领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学生。

既然社会赋予了教师神圣的讲台,教师就应对学生实现成功引导,这就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有效引导以制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一)塑造“双素质型”教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极强,无论课堂上理论多么娴熟,唯实践才能检验课堂理论,因此教师首先得具备理论加实践双重技能方可引导学生学习。

如导游业务课程教师要掌握带团的程序及技巧,前厅客房课程教师要熟知前厅客房的整个运作流程。

教师只有将实践技能贯穿于理论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才能给学生制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旅游管理专业的操作技能和管理理念更新日新月异,教师要紧跟时代和行业发展,及时更新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把自己打造成时代和行业前端的“双素质型”教师,实现愉悦引导。

(二)注重个人修养。

课堂如同磁场,要实现愉快教学,教师就必须成为磁场中的磁石紧紧吸引住学生,其中个人修养占重要分量。

教师要从理论、知识、艺术、礼仪、思想等方面展现自身人格魅力。

如在讲到导游人员礼仪时,座、行、走姿都应遵行“横平竖直”的原则,倘若教师在讲台上很随意,弯腰、胳膊拐在讲台上,学生会认为教师本人都不注重仪表,所讲导游人员礼仪更是没有说服力。

因此教师应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加强个人修养,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

(三)讲究课堂艺术。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决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讲究课堂艺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健全心智,陶冶情操,吸收科学养分。

通过实践,幽默语言的运用是提升课堂艺术的有效途径。

据调查,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具有幽默感的,有幽默感的老师往往能将课堂效果推向高潮。

如讲到导游人员与游客交谈的最佳距离以1.3m为宜时,若展示一张两人交谈距离小于1.3m的图片,此时可说他们的交谈距离显得有些“亲密”,学生立即开怀大笑,这里的“亲密”即是一种幽默语言。

愉快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方式,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第6篇

1.1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首先教学内容与旅游管理的实际需要差距较大。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未来旅游管理人才的本专业学生需要拥有先进的旅游管理知识和掌握处理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但有的院系教学内容脱离旅游业实际,学生毕业后用所学知识无法解决旅游管理实际存在的问题,教学的结果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现在仍有一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旅游课程的教学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在上面口若悬河的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仍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互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都未能得到重视与发挥。究其原因是一些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愿改进,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很容易疲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较差。因为教师在教学时只是滔滔不绝的讲述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训练,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同时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缺乏,由于资金短缺,院系无法为学生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

1.2 理论课程与实训环节严重脱节

许多的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片面的要求科目全而多,但是并没有考虑到这个专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从某个角度而言,旅游管理专业确实像是一个多个专业的组合体,没有自己一定的特征和重点。此外,在课时的分配上存在问题,理论课程与实训环节脱节现象严重。许多院校在教学实际操作中往往是理论教学。实践统一被安排在最后的毕业实习中。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感到理论内容空洞乏味从而缺乏学习积极性,出现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课上心不在焉的状况。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因为没有系统的训练而不能就任其任职的岗位,需要单位重新培训的现状。再加之,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应届毕业生,尽管有高学历,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教学缺乏吸引力和实际作用。

1.3 教学考核评估方式比较单一

通过理论考试进行评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估方式,这样的评估方式单一,也扼杀了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评估单靠考试是无法判断的,只能把学生培养成死读课本的书呆子。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1 安排适用和实用的教学内容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第7篇

1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1.1理论课程的教学与实习实训严重脱节

绝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教学往往是理论教学是理论教学,而实习实训则被统一安排在固定的时间或最后的毕业实习中。直接导致了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的严重脱节,大多数学生反映理论学习的内容空洞与实践联系少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出现了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又缺乏完整的实践锻炼,走上教学岗位很难胜任“学”“技”双高的教学工作。

1.2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旅游职业教育实践性很强,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全球知名的旅游教育机构,它的教学楼是完全按酒店的模式设计建造的,在校学生一半以上都在世界各知名酒店实习实践过,一半在校学习,即使在校学习期间,他的谈吐、举止甚至是着装都严格按照酒店的规定。相比之下,我国的旅游职业教育,即使是知名院校,受到经济、办学条件等等因素的制约都很难走上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模式,而更多的是校企合作模式,也是学生难得的实习实践机会,无疑校企合作“双赢”的,但同样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目前大多数校企合作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当前的旅游高职教育发展不能相适应。表现为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证,高等职业院校上到领导和教师,下到学生自身对实习实践重视程度不够,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旅游教育的校企合作相对薄弱,效果差强人意,需要进一步加强。

2高等职业院校旅游教育的改革建议

2.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旅游教师不仅应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一定的旅游行业从业经验,把专业理论知识、实习实训训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专业增添校企合作的砝码。豪无疑问改革应该是全方位的当然也包括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丰富的,要融入现场教学、模拟教学、情境教学、实践训练等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成为“学”“技”双高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才能进一步使学生成为一线高层管理人才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须要。

2.2加大课内教学实践的比例

结合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旅游教学管理部门要支持并大力鼓励实践教学的改革,从政策上不断完善教学实践体系的管理和支持。保障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管理和质量监督。组织教学实践经验和成果的交流,从机制上形成有效的.教学实践管理。利用模拟实习实训教室进行现场教学,强化教学实践、情景教学、模拟教学,充分利用实习实训场的职业特征,使实践教学管理达到系统化、职业化、社会化的目标。实习实训教师的业务能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提升其业务素质,提高职业理念,定期或不定期选派一定数量的实训指导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或实际带团工作,并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扶持鼓励,形成教学实践的良好氛围。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制定和调整专业教学计划,着重加强旅游实习实训项目的开发,鼓励参与社会实践,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及岗位需求相吻合,按照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双赢”目标优化实习实训方案,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调整课堂和实践教学的内容。

2.3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4号)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紧紧依靠行业和企业办学,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教学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转变。强化岗位操作技能具有校企合作无法替代的意义,不仅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还拓宽了职业教育空间。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更是学生步入社会的第一大门,开放式的校园、引入企业文化的精髓,必要时借鉴企业管理业是可以的,甚至是互利互惠的、借用企业环境进行教学实践、实习是必须的,这不仅需要高等职业院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更需要社会相关部门从政策法规、法律上的保障,当然更需要相关企业的积极配合,从而形成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既是高等职业院校转变其教学理念的有益探索,更是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迫切需求。但是,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一帆风顺的,如果一味求快、求新而不考虑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那么改革就变得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3总结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第8篇

近年来旅游业在不断发展, 因此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 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 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 但是学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同了乐观, 旅游企业也面临着招人难的情况, 这主要是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不符合市场需求导致的。因此,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以市场导向为基本方向进行教学改革。

1.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要求学生掌握雄厚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 同时能够利用所学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实践严重脱节。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很多学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培养人才, 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和旅游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脱节。虽然一些学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给予了更高地重视, 开设了一定的实践教学, 但是实践教学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内容也和社会的需求脱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是在校内集中学习, 缺乏接触旅游行业的机会, 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 但是知识的应用能力却比较差, 不能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教学过程缺乏真实场景的熏陶。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 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1.2 学习目标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差异

旅游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 为人们旅游提供服务, 可以说旅游行业的服务模式和服务目标时刻都在发生变化, 其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旅游, 并且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会根据人们的实际旅游需求调整行业的发展目标。而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 主要是为旅游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中, 也应该以旅游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 由于旅游业行业本身的服务方式、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都在发生着变化, 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却并没有跟随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整, 往往很长一段时间, 无论是旅游管理的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教学, 都采用相同的模板和系统, 因此导致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实际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导致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局面出现。

1.3 校外实习质量难以保障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 因此学生都需要进入校外实习。旅游酒店和旅游企业会接受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进入企业进行实习, 但是为了降低劳动成本, 一般要求学生需要在相关的岗位实习10个月以上才能成为企业的固定员工。但是从学生方面考虑, 还没有毕业的学生, 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比较模糊, 希望在不同的岗位进行轮岗实习, 因此学生方面和企业方面在实习上目标上存在差异。学校一般会安排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最后一个学年或者最后一个学期进行企业实习, 而此时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毕业论文和考验等压力, 会影响校外实习的质量。学生进入企业实习, 就脱离了学校的管理, 大多数企业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待实习生, 因此很多学生在实习岗位并没有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 并且会引发很多问题。

2.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首先学校应该改革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为旅游行业提供人才服务的, 因此高校在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时, 应该以实际的旅游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来构建课堂体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很多发达国家在培养职业人才时, 都倾向于沟通能力和通识教育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也应该借鉴相关的成功经验, 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 不仅仅要包括旅游管理的各种理论知识, 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行业是服务性的行业, 因此对人才的沟通能力、人际管理处理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非常重视, 学校在设置课堂体系时, 可以加入《职业交际能力》、《服务业入门》等课程, 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1) 主干课程设计:在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时, 对于主干课程的设计, 应该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概述、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管理学概述、旅游市场学、旅游资源学、饭店经营管理和旅行社经营管理等课程。主干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对于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非常关键, 不同课程之间的逻辑序列关系也比较强, 是形成旅游管理专业体系的基本骨架, 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主干课程的设计。 (2) 素质技能课程设计:现阶段旅游市场对学生的素质要求非常高, 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 加强素质技能课程的设计。在设计素质技能课程时, 应该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角度出发, 从提升学会的身心素质、专业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等方面入手,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育课程、职业道德修养、计算机运用、外语、普通话与口才训练、公共关系学、交际礼仪、导游业务、推销技巧等。

2.2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旅游管理的教学改革中, 还应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是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的主体, 为了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 学校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很多学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内容, 往往很长一段时间沿用相同的内容, 但是现代旅游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不断出现各种新的理论和理念, 因此学校在培养人才时, 也应该不断更新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内容的教学, 让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旅游业理念和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 学校应该及时吸收旅游业领域的新的技术、理念和方法。旅游管理教学内容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一定要不断更新, 优化组合。由于旅游业在不断发展, 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也应该体现出动态化, 一方面应该对床头柜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更新, 另一方面也应该不断补充和完善新型课程。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 各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例如冒险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校园旅游等, 旅游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宽。因此, 学校在旅游管理教学中, 也应该调整旅游资源观。课程内容首先要体现出旅游业的地域性, 同时还要体现出综合性。

2.3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其实践性, 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中, 还应该不断增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改革。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因此在课程设置时, 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同时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对于旅游管理的实践教学, 可以设置独立的实训方案和实训大纲, 在设置实践教学的内容时, 还应该制定明确、详细的实训内容、实训目标和考核标准, 让学生能够真正通过实践教学提升自身的旅游管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还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丰富第二课堂活动, 利用暑假或者寒假, 开展实践活动, 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习。

3. 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是为旅游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的专业, 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中, 应该根据实际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 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体系时, 应该以实际需求为导向, 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不断引进旅游业的最新理论, 加强实践教学, 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郭力宇, 杨尚英, 杜忠潮, 等.面向培养创新型旅游人才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 24 (4) :86-89.

[2]杨世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 17 (12) :79-80.

[3]王富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4, 30 (1) :38-40.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第9篇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21-01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点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培养既具有一定的旅游管理理论基础,又能熟练掌握现代旅游行业的服务与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具备良好旅游职业道德修养、较强的服务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能适应旅游企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总体而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专业实践性强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就业方向:旅行社、酒店、景区、旅游管理部门及其它。专业本身实践性强,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操经验和很强的服务意识。

2、专业理论体系较完整

旅游管理专业因为建立时间较早,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完整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给实操性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带来了一定的瓶颈,很多院校局限于理论体系中而忽略了实操教学或者是偏向于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3、专业要求学生全方位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服务行业,不管是酒店管理还是旅行社经营都需要有很广泛的知识面,本专业要求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高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自创办以来就以其与工作岗位相结合著称,各个院校都在实践环节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工作,但是因为各个学校师资条件的不同,实践环节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师资雄厚的学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创建了自己的旅行社和酒店,为学生实践建立了完整的实践体系,为旅游管理实践做出了很多尝试。但是大多数院校都存在实训基地不完善,实训环节不完整的问题。

实践教学在现代高职教学实施中,具有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是通过实验、实习、专业实践等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应用知识、掌握技能、熟悉未来职业及获得新知识等教育目标的教学形式,也是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旅游专业教学一般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其中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包括:课程见习、阶段岗位实习、旅游旺季实训、毕业实习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在教学中只有环环相扣、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以达到高职旅游专业教育的目标。高职教育应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主线,构建适合高职发展规律和旅游业自身特点的“能力本位”教学体系。各个学校根据实践的要求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改革方案,但是实际操作中方案与实际执行错位,实践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理论课程与实训环节脱节现象严重:大部分院校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理论教学是理论教学,实践统一被安排在最后的毕业实习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感觉在学校学习的内容空洞与实际工作联系少而缺乏学习积极性,出现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课上心不在焉的状况。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因为没有系统的锻炼而不能就任其任职的岗位,需要单位重新培训的现状。

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尽管有高学历,但缺乏与学生就业岗位相关的工作经验。很多院校不注意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在讲课的过程无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只能将空洞的理论,教学缺乏吸引力和实际作用。现在很多学校注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是着力与解决现有的问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注意不能陷入证书的迷障,而不注重考查教师真正的实操能力。评估方式比较单一: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估往往是通过理论考试进行评分,这样的评估方式单一,也扼杀了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只能把学生培养成死读课本的书呆子。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估单靠考试是无法判断的。

就业方向不明确: 有一部分学校没有专业方向,以为宽就业口径会帮助学生在找工作的时间多一些选择。很多学生盲目选择专业,对于未来从业方向不确定,在进行一段时间学习后发现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是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三、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结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有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的改革建议:

1、课程体系模块化

模块教学是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较好地克服了传统教学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产生的弊端。很多专业有多年模块教学的试点,这种新模式的教学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引进者以教学模式,在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模块的划分、模块教学评估量化细分、教师教学与学生互动。

课程设置要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相互融合,注重突出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教学要精练,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划分为市场营销模块、口才。

2、实训教育体系化

许多院校在实训这一环节上一直采用固定的“在校学习两年,出去实习一年”的机械做法,的确是减少了许多麻烦,但也使得许多学生完全的丢弃了前两年所学的理论在幼儿园网站中社区家长享受与在园家长同等的待遇,可以随时进入“家园互动区”交流探讨育儿经验和亲子活动方式。我们还利用周日办起了亲子园,以满足1~3岁社区幼儿早期教育的需求,使亲子效应由幼儿园外延到社会。

上一篇:黄蓓佳书评下一篇:雾天行车安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