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实训大纲

2024-09-02

基础护理学实训大纲(精选9篇)

基础护理学实训大纲 第1篇

本大纲根据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护理学基础》有关章节中“ 技术操作” 部分的内容制订,为该学科实训教学的指导性纲要。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 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示教,学生回示、练习,并作为操作考试的重点; 第二级是学生熟悉的内容,教师示教,学生回示、练习; 第三级为学生了解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

由于临床医疗器械、设备更新较快,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删减或补充介绍本学科技术操作的新进展、新内容,学时分配可酌情变更。

实训一 铺床法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铺床的目的、种类及用物。

(二)熟悉备用床、暂空床和麻醉床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备用床。

(二)暂空床。(三)麻醉床。

三、教学学时安排: 4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训二 各种卧位及保护具的使用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保护具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二)熟悉协助患者采取各种卧位的目的、要求及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患者的卧位。

(二)各种保护具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1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

实训三 患者搬运法、平车及轮椅使用法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平车、轮椅运送患者的目的和用物准备。

(二)熟悉搬运患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熟悉平车及轮椅运送患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患者搬运法

(二)轮椅运送法。

(三)平车运送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1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

实训四 无菌技术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电煮锅、高压蒸汽灭菌锅、紫外线灯及臭氧机的使用。

(二)掌握无菌技术的目的及操作原则。

(三)掌握口罩及帽子的使用方法。

(四)掌握洗手方法。

(五)掌握无菌盘的准备方法及无菌手套的戴、脱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口罩、帽子的使用方法。

(二)洗手及泡手的方法。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7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

实训五 穿脱隔离衣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隔离衣的规格要求。

(二)掌握穿脱隔离衣及使用避污纸的目的。

(三)掌握隔离衣的穿脱方法。

(四)掌握刷手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穿脱隔离衣的方法。

(二)刷手的方法。

(三)避污纸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2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

实训六 床上浴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床上浴的目的与用物。

(二)熟悉床上浴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床上浴。

三、教学学时安排: 1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训七 卧有患者更换床单法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卧有患者更换床单的目的与用物。

(二)掌握卧有患者更换床单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卧有患者更换床单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2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训八 特殊口腔护理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特殊口腔护理的目的、适用症及用物。

(二)掌握特殊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特殊口腔护理。

三、教学学时安排: 3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

实训九 床上洗头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床上洗头的目的与用物。

(二)熟悉床上洗头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床上洗头。

三、教学学时安排: 1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训十 医疗文件书写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体温单的绘制方法。

(二)掌握医嘱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体温单的书写方法。

(二)医嘱的书写与处理方法。

(三)计算机在医嘱处理中的应用。

三、教学学时安排: 4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

实训十一 氧疗法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氧疗的目的、种类与用物。

(二)掌握鼻塞吸氧、鼻导管吸氧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氧气表的装卸方法。

(二)鼻塞吸氧的方法

(三)鼻导管吸氧的方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3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训十二 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吸痰的目的、用物及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熟悉体位引流的目的、用物、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熟悉肺部叩击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吸痰法。

(二)体位引流的方法。

(三)肺部叩击的方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2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训十三 测量血压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血压计的种类与构造。

(二)掌握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血压计。

(二)血压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2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

实训十四 温水擦浴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温水擦浴的适应证及用物。

(二)掌握温水擦浴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掌握冰袋及热水袋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冰袋及热水袋的使用方法。(二)温水擦浴。

三、教学学时安排: 2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验十五 鼻饲法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鼻饲的目的、适应证及用物。

(二)掌握安插胃管、喂食及拔管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鼻饲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3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验十六 灌肠法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各种灌肠法、结肠灌洗、肛管排气的目的及用物。

(二)熟悉小量不保留灌肠及保留灌肠、结肠灌洗、肛管排气的操作方法。

(三)掌握大量不保留灌肠、结肠灌洗、肛管排气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法。

(三)保留灌肠法。

(四)结肠灌洗。

(五)肛管排气。

三、教学学时安排: 4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验十七 导尿术、膀胱冲洗法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导尿术和膀胱冲洗的目的、适应证及用物。

(二)熟悉男性导尿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掌握女性导尿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男、女性导尿术留取尿标本法。

(二)男、女性留置导尿术。

(三)膀胱冲洗。

三、教学学时安排: 5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验十八 口服给药法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口服给药的目的与用物。

(二)熟悉摆药及发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口服给药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1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验十九 吸入法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雾化吸入法的目的、适应证及用物。

(二)熟悉氧气雾化吸入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掌握超声波雾化吸入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二)氧气雾化法吸入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1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验二十 注射法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注射泵的使用方法。

(二)熟悉划痕法的适应证、常用部位、物品准备及操作方法。

(三)掌握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的适应证、常用部位与物品准 备。

(四)掌握注射原则。

(五)掌握皮内注射(含皮试液配制)、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的操作方法及 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注射前准备。

(二)各种注射法。

(三)注射泵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15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

实验二十一 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静脉输液的目的、适应证及用物。

(二)熟悉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

(三)熟悉输液泵的使用方法。

(四)掌握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静脉输液法。

(二)输液泵的使用方法。

(三)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6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 实验二十二 静脉输血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静脉输血的目的、适应证及用物。

(二)掌握静脉输血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静脉输血。

三、教学学时安排: 2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验二十三 洗胃法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洗胃的目的、禁忌证、适应证及用物准备。

(二)熟悉洗胃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洗胃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1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验二十四 尸体护理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尸体护理的目的与用物。

(二)熟悉尸体护理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尸体护理。

三、教学学时安排: 1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验二十五 标本采集法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留取血液、尿液、粪便、痰液、咽拭子标本的目的与用物。

(二)熟悉采集各种标本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血液标本采集法。

(二)尿液标本采集法。

(三)粪便标本采集法。

(四)痰液标本采集法。

(五)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三、教学学时安排: 1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验二十六 严密隔离、人体屏障系统防护技术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严密隔离区域划分及隔离要求。

(二)掌握严密隔离区域出入方法。

(三)掌握人体屏障系统防护技术的综合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严密隔离区域划分。

(二)严密隔离的隔离要求。

(三)严密隔离区域出入方法。

(四)人体屏障系统防护技术。

三、教学学时安排: 2 学时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

实验二十七 实验设计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一)分组报告实验设计项目的名称、思路及应用。

(二)讨论。

三、教学学时安排: 2 学时

四、教学方法:练习法 实验二十七 综合实验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护理基础操作技术的种类与目的。

(二)掌握护理基础操作技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护理基础操作技术的考核(铺床法、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卧有病人更换床单 法、特殊口腔护理、氧疗法、鼻饲法、灌肠法、导尿法、注射法、静脉输液)。

三、教学学时安排: 4 学时

四、教学方法:练习法

基础护理学实训大纲 第2篇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课程编码: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机械自动化专业、模具专业等的中职学生

开课单位:南溪职中

一、实习时间(第3学期,共14课时,每个实习课题2课时。课题时间一般安排随该科的教学

进度一致。

二、实习地点

南溪职中实训大楼机械基础实验室

三、实习的目的机械基础实训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实训主要为学生传授基本的机

械工作原理,了解机械工程材料性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通过实践操作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的理解,增强对所学专业课的感性认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实习内容分为7个实验项目,具体目的、内容和教学时数安排如下:

(一)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实验目的和要求:牢记各种运动副、构件及机构的代表符号;掌握依照现有机

械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最后结合理论知识计算并验证这些模型的自由度。

实验内容:

1.观察机构的运动,弄清楚构件数目和运动副的类型、运动副的数目;

2.合理选择机构运动简图的投影面;

3.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

4.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5.确定比例尺,作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注明构件的运动学尺寸。

(二)实验二:机械原理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诸如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周转轮系,间歇和停歇运动机构,组合机构,空间机构等部分的运动规律及工作原理,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兴趣。

实验内容:

1、介绍家用缝纫机等典型机器及各种运动副;

2、平面连杆机构;

3、机构运动简图及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

4、凸轮机构。包括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及空间凸轮;

5、齿轮机构。平行轴齿轮传动、相交轴齿轮传动及相错轴齿轮传动;

6、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及渐开线、摆线的形成;

7、周转轮系;

8、间歇运动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齿轮式间歇机构及连杆停歇机构;

9、组合机构。串联组合、并联组合及叠合组合;

10、空间机构。空间四杆机构、空间连杆机构、空间五杆机构及空间六杆机构。

(三)实验三:机械零件演示

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常用机械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失效形式,熟悉常用紧固联结件的类型,了解通用零件、部件的类型、结构特点及用处以及常用的润滑剂及密封装置。

实验内容:

1、介绍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及螺栓联结综合实验台及其操作过程;

2、观摩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及螺栓联结综合实验;

3、参观机械零件陈列柜。

(四)实验四:皮带传动实验

实验要求和目的:掌握测定皮带滑动曲线以及效率曲线的方法,此外,通过观察皮带的打滑,加深对皮带传动设计标准的理解。

实验内容:

1、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想象;

2、验证带的传动能力与初拉力和带速有关;

(五)实验五:动平衡实验

实验要求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加深了对转子动平衡概念的理解,掌握了刚性转子动平衡试验的原理及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对刚性回转工件进行动平衡。

(六)实验六: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实验要求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熟悉常用轴系零部件的结构,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基本要求,掌握轴承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

绘制简单的轴系结构草图,测定和标注各部分尺寸,分析轴头、轴颈等各部分结构特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七)实验七:减速器拆装实验

实验要求和目的:让学生了解轴上零件的定位方式、轴系与箱体的定位方式、轴承及其间隙调整方法、密封装置等。

实验内容:

1、介绍减速器的基本结构;

2、拆装减速器并测绘零件的尺寸及位置关系。

五、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

课程主要是实验教学,每次实验由教师讲解实验基础理论、实验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随后演示整个实验过程,最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老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指导,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实验指导教师为该科目的任课教师。

六、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1、实习表现:占50%;

2、实习报告内容:占40%;

4、提出合理化建议:占10%。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基础护理学实训大纲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酒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峪关市人民医院等13家“二甲”及以上规模医院的护理临床带教教师和具有3年以上护龄的护理人员, 有效的调查人数为588人, 平均年龄31岁。其中主任护师1人, 副主任护师1人, 主管护师87人, 护师265人, 护士234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 由课题组设计问卷, 发放时由病区护士长统一安排, 调查人员解释说明后发放问卷, 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614份, 收回有效问卷588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8%。

1.3 统计方法

数据经检查、核对后录入数据库,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统计结果及分析

2.1 生活护理项目在临床护理中的需求程度及护理学基础、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 (见表1)

2.2 生命体征的维护项目在临床护理中的需求程度及护理学基础、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 (见表2)

2.3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项目在临床护理中的需求程度及护理学基础、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 (见表3)

2.4 诊疗技术项目在临床护理中的需求程度及护理学基础、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 (见表4)

2.5 置管护理项目在临床护理中的需求程度及护理学基础、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 (见表5)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分析, 发现实践教学项目中铺备用床、铺麻醉床、卧有病人更换床单、口腔护理、生命体征测量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注射技术、输液技术的临床需求与护理学基础、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要求基本一致, 而部分项目的临床护理需求与教学大纲之间出现脱节的现象。

3 存在的问题

3.1 临床实际需求与现行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不统一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 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教材大纲与临床需求不匹配, 集中表现为:对于生活护理项目中的尸体护理技能40.31%的临床护理人员要求掌握, 而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中只是要求学会;生命体征的维护项目中的体温单绘制69.90%的临床护理人员要求熟练掌握, 心肺复苏项目50.00%的临床护理人员要求熟练掌握, 而护理学基础与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与临床需求不同;诊疗技术项目中的口服给药法74.66%的临床护理人员要求熟练掌握, 血液标本采集59.52%的临床护理人员要求熟练掌握, 超声雾化吸入69.22%的临床护理人员要求熟练掌握, 而护理学基础和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只是要求掌握、学会或者无要求, 特别是血糖测定项目, 护理学基础和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均未做要求, 而48.98%的临床护理人员要求熟练掌握;置管护理项目中的吸痰技术42.18%的临床护理人员要求熟练掌握, 但护理学基础和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要求是学会和熟悉, 洗胃法40.14%的临床护理人员要求掌握, 但护理学基础和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要求是学会和没有要求。因此, 按照教学大纲的设置, 往往可能导致护生上岗后不能顺利适应临床工作岗位需求。

3.2 护理学基础与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相同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目标不统一

在对护理学基础和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的对比过程中发现, 两门课程中相同实践教学项目的教学目标要求不一致, 如生活护理项目中尸体护理教学要求不统一;生命体征的维护项目中体温单绘制、心肺复苏教学要求不统一;诊疗技术项目中口服给药法、药液抽吸、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血液标本采集、超声雾化吸入教学要求不统一;置管护理项目中吸痰、氧气吸入法、鼻饲护理、女病人导尿术、洗胃法教学要求不统一。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是指导护生能够领会护理基本概念、护理原理, 解释护理现象, 深刻理解护理基本理论, 进而理论联系实际, 在整体护理观的引领下掌握护理相关实践操作技能。其中对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分为熟练掌握、学会2个层次, 熟练掌握是指能独立、正确、规范地完成护理常用技术操作, 学会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较为简单的护理操作。护理专业技术实训全部为实践教学, 是在完成了护理概论与护理技术及内、外、妇、儿等专科护理学习后, 为加强护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培养而设置的。教学要求分为熟练掌握、掌握、熟悉3个层次, 熟练掌握指综合、灵活地运用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指能独立、正确、规范地完成护理常用技术操作;熟悉指能正确完成护理常用技术操作。由此可见, 两门课程中对实践技能部分的要求不一致, 护理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教学目标无法确定。

3.3《护理学基础》与《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材中相同要点内容不一致

《护理学基础》教材中呼吸的记录从10次/分钟至40次/分钟, 在体温单上用一小格表示:2次/分钟是用蓝色笔绘制“○”, 相邻两次呼吸用蓝线相连, 描记曲线。《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材中呼吸的记录是用黑色笔绘制“○”, 相邻两次呼吸用黑线相连, 描记曲线。如静脉注射技术进针时针头与皮肤角度在《护理学基础》教材中的描述是15°~30°, 在《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材中的描述是20°;再如超声雾化吸入关机更换冷蒸馏水的前提在《护理学基础》教材中的描述是水槽内水温超过60℃, 在《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材中的描述是水槽内水温不能超过60℃。诸如此类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仍有多处, 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下定论。

4 对策与建议

对临床护理工作者的调查给我校中职护生培养带来了启示, 建议制订贴近临床实际需求的实施性教学大纲, 开发和使用实用型校本教材, 创新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 顺利实现护生培养与临床需求零距离衔接, 满足医院及病人对护士较高素质的要求与期望。

4.1 制订贴近临床实际需求的实施性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确定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培养目标。鉴于以上的调查结果,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 护理专业教师应紧密联系临床工作岗位实际需求, 制订出适合我校护生特点的实施性教学大纲, 并在实际教学中贯彻执行。对于调查结果不一致的实践内容, 要组织临床护理专家、专业教师进行统一修订, 更新内容, 以适应临床需求。如血糖测定技能, 据调查, 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升高, 我国目前有约3 000万的糖尿病病人, 居世界第二位[3]。对于糖尿病病人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控制血糖, 这就需要监测血糖, 但护理学基础与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对这一实践项目未做要求, 所以为了和临床接轨,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临床血糖测定技能的培养。为使护生毕业后能顺利开展临床工作, 其他临床需求程度高的项目应在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中灵活调整,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同时做好各专业课程的衔接。

4.2 开发和使用实用型校本教材

基于以上调查分析, 目前在使用的教材与临床需求出现脱节现象、课程相关内容教学目标不一致及教学内容不统一的情况下, 建议大胆开发和使用贴近临床的实用型校本教材。可以抽调临床经验丰富的带教教师和有丰富教学经验、熟悉本学科当前使用教材及教学大纲、对本学科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有较高研究水平、掌握一定考试理论和方法、责任心强的任课教师承担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需要对现行教材做统一修订, 查漏补缺, 制订出符合护生特点、适应临床需求的授课教材, 使教材与临床接轨, 让教材真正服务于教学, 让教学真正服务于临床, 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3 创新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

近年来, 由于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临床教学资源出现短缺情况, 对护生熟练掌握护理技能操作有一定影响。另外, 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一般采用教师示教—护生模拟练习—教师指导3个阶段的教学模式, 护生机械模仿教师操作[4], 严重制约了护生的灵活性及个性思维的发展, 忽视了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提高护生的实践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 可采用仿真练习、阶段练习、医院见习与实习一体化实践教学系统, 在评判性思维的指引下完成理论指导实践的顺利过渡。在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大胆创新, 教师可结合校内实训基地高端多功能模拟人实现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5]、角色扮演, 也可将人文教育融入护理实践教学当中, 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兴趣, 切实加大实训力度, 提高实训效果[6]。勇于创新和大胆应用立体交叉式教学手段, 让护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新技能,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实践技能, 顺利完成护生培养与临床需求零距离衔接。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对护生就业应具备的实践能力的需求, 分析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1]、护理专业技术实训[2]两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特点、知识体系和内容、教法和学法上的异同点, 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育理念, 制订贴近临床实际需求的实施性教学大纲, 开发和使用实用型校本教材, 创新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护生实践能力, 顺利实现课程教学与临床需求的零距离衔接。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张美琴.护理专业实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3]金中杰, 林梅英.内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4]周葵.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23) :88-89.

[5]李天天.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方法与展望[J].天津护理, 2010, 18 (3) :167-168.

基础护理学实训大纲 第4篇

导游基础知识实训大纲 第5篇

适用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 学分:4学分

开设时间:一年级第二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时数:60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7学时,实践课时23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导游基础知识》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必要手段,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之后对专业知识有实质性认识。通过实训培养学生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课程。

二、实训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通过实训,巩固学生关于导游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及操作能力,使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为游事业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并能利用 该知识为旅游事业服务。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理解理论知识,使之更适应旅游行业的工作岗位要求。

三、实训内容和要求

(一)随堂实训(共21课时)实训一 旅游与旅游业概述 [实训课时] 1课时 [实训内容] 利用网络收集全世界旅游业发展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情况。

[实训要求] 了解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正确了解旅游业,树立从事旅游业的信念。

实训二 中国历史文化 [实训课时] 2课时

[实训内容]

1、参观西宁市博物馆,实地教学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演变史,中国主要的名人及主要贡献(特别是青海名人的贡献)。

2、通过网络搜集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科技发展的概况以及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文化小常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实训要求] 能够运用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知识,分析、讲解旅游景点的文化特点。

实训三 中国自然景观 [实训课时] 2课时 [实训内容] 根据自然旅游资源构成情况:如山川、水域、生物、气候等,选择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去调查某一地的旅游资源构成情况。

[实训要求] 能够运用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撰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实训四 家乡的自然旅游景观 [实训课时] 2课时 [实训内容] 利用网络、地图和实地调研,了解我国和家乡自然旅游景观特点。

[实训要求] 列举家乡主要的自然旅游景观,参观某一自然旅游景观,注意观察讨论其特点,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训五 中国自然景观 [实训课时] 2课时 [实训内容] 根据自然旅游资源构成情况:如山川、水域、生物、气候等,选择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去调查某一地的旅游资源构成情况。

[实训要求] 能够运用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撰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实训六 中国四大宗教 [实训课时] 2课时 [实训内容] 参观北禅寺。[实训要求] 通过对北禅寺的参观,了解佛教文化知识,能运用宗教文化知识,在宗教旅游场所,有针对性地讲解佛教文化知识,能够辨别佛像所在的位置、名称。

实训七 中国主要民族民俗 [实训课时] 2课时 [实训内容]

1、观看相关影视资料。

2、利用互连网和图书馆收集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的资料、图片。

[实训要求]

1、了解汉族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

2掌握部分主要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饮食、节庆、禁忌等民风民俗。

实训八 中国古代建筑 [实训课时] 2课时 [实训内容] 参观马步芳公馆。[实训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能运用相关建筑知识讲解马步芳公馆。

实训九 中国古典园林 [实训课时] 2课时 [实训内容] 参观公园。[实训要求] 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和构景手段。实训十 中国饮食与风物特产 [实训课时] 2课时 [实训内容]

1、浏览中国美食网、收集名点、名菜资料,归纳中国主要饮食风味流派及其特点。

2、调查青海的饮食文化和风物特产。[实训要求]

1、能够运用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编写美食文化、风物特产和旅游资源专辑。

2、通过调查,能够分析某一旅游地的美食文化、风物特产和旅游资源构成情况。

实训十一 中国的景区(点)[实训课时] 2课时 [实训内容]

1、浏览中国旅游网,收集中国景区(点)的资料。

2、调查青海的旅游点(区)。[实训要求]

1、能够运用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编写中国旅游景点(区)的专辑。

2、通过调查,能够分析某一旅游地的旅游点(区)的构成情况。

(二)教学实习 [实训目的]

1、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导游必备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反馈和印象。

2、能够使用导游基础的知识鉴赏中国园林、建筑艺术。

3、能运用导游基础的知识解说宗教、历史、地理文化。

[实训课时] 30课时

实训一 熟练掌握青海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实训要求] 了解自然旅游资源特色,掌握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的基本知识。

[实训内容] 参观青海地区的旅游景点。[实训方式] 要求学生搜集青海旅游资源的相关资料,熟悉大连各个景点的基本分布情况,然后进行实地实践考察,同时完成导游词的讲解。

实训二 熟练掌握青海的历史遗迹 [实训要求] 了解青海的基本历史概况,掌握青海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相关景点的基本知识。

[实训内容] 参观青海地区主要的历史博物馆和展览馆以及历史遗迹。

[实训方式] 要求学生熟悉青海的历史发展和主要的历史事件,熟练掌握青海与近代史相关的旅游景点,去景点实地考察,同时完成导游词的讲解。

实训三 熟练掌握青海主要的宗教建筑 [实训要求] 了解中国宗教的基本知识,掌握本地区宗教的发展和建筑。

[实训内容] 参观青海的主要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建筑,熟悉青海宗教的发展历史。

[实训方式] 要求学生搜集青海的主要宗教建筑的基本资料,然 后实地实践考察,同时完成导游词的讲解。

四、实训考核方式和标准

(一)考核方式

1、由实训指导老师进行现场考核,并做好相关书面记录。

2、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操作、纪律、作风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

3、由实训指导老师根据实训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及现场考核情况,对实训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并给出评价。

(二)考核标准

1、实习成绩=实习表现20%+实习报告40%+专题调查40% 实习表现由实习考勤、实习态度以及实习期间的实习日记、速写等部分组成。

2、实习报告成绩由所撰写实习报告的质量为主要考核对象。

3、实习报告成绩由所撰写实习报告的质量为主要考核对象。

4、专题调查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调查完成,依据实习专题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基础护理学实训大纲 第6篇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会计基础 Bisic Accounting Practice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时】68学时 【考核方式】项目考 【开课单位】会计学院

【适用层次】2017级会计学院专科

一、考试的目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基础会计实训》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根据企业财务岗位的要求,模拟企业基础会计工作流程,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使学生具备企业财务基础会计岗位所要求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掌握企业基础会计相关工作内容,为专业核心课程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并使学生具备企业财务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任务

根据教学目的,本课程结合企业财务岗位的实际要求,要求学生熟悉会计凭证审核和填制的规范要求;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规范;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账的登记方法及结转账规范;会计报表的编制。

二、考核方法及用时

本课程考核方法:期末考试 本课程考试形式:采用项目考试 考试时间:一周

三、成绩核算 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以试卷分数为参考依据,平时成绩40%:出勤5%,作业10%,课堂表现5%,学期大项目作业10%,课堂笔记5%,借阅专业相关图书比(2篇读后感)5%。

四、命题内容

介绍企业的基本信息,学生根据企业一个月20笔经济业务,做出:

1、记账凭证;

2、科目汇总表

3、账簿;

4、资产负债表;

5、利润表;

五、考核基本要求:

1、记账凭证:理解经济业务实质,处理经济业务并编制登记记账凭证;

2、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

3、总账: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4、资产负债表:根据业务和总账来编制资产负债表;

5、利润表:根据业务编制企业利润表。

酒店基础知识实训教学大纲 第7篇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酒店管理专业

总学时数:12

实训教材:《酒店基础知识》实训指导书(自编)

参考书目:

1.马勇,《饭店管理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将丁新,《饭店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勇平,《现代饭店餐饮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张永宁,《饭店服务教学案例》,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执笔人:杜彦超

审核人:

编写日期:2010年7月23日

一、实训目的《酒店基础知识》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酒店的入门课程和基础课程,本课程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酒店基础知识实训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酒店服务意识,培养学生酒店职业习惯,“酒店新概念”,初步了解酒店“是什么”,“酒店服务礼仪”,开始构建“酒店职业”的语境; “酒店运行的流程”,对酒店的运行有全面了解,酒店职业技能训练,“酒店服务的技能”,知道“怎么做”以及“做什么”,同时提高学生社会调查与文字驾驭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要求

根据《酒店基础知识》实训指导书(自编)的相关要求,借助酒店管理专业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以及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基地,完成对重要部门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相关酒店部门的实训项目。

(一)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认真负责,对每次实训都要实行有利的监控与指导,不能让实训流于形式。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在进行实训过程中,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

2.在外调研时,要注意安全,遵循酒店相关规定,不得违反。

3.实训前,小组成员要明确任务、明确分工,确保实训的顺利完成。

4.实训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形式文字性报告,按时交给任课教师。

三、主要设备、场地

(一)场地及要求

1.综合楼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

2.各班教室。

3.课程基地以及合作实习酒店

(二)主要设备

酒店设施设备、酒店用具等。

(三)实训用品

校内实训室前厅、客房、餐饮用品等实训用品。

四、实训项目与内容

(一)实训项目名称:酒店前厅部认知

1.主要实训内容

第一阶段:参观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前厅,熟悉部门基本用具。

第二阶段:以班为单位,8人为一小组,选取青岛市五星级酒店作为调研对象,实地调研、咨询,了解部门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基本工作流程、设施设备、服务礼仪、专业用语(函英语部分),并选取最感兴趣的岗位深度调研。

第三阶段:总结自己观察所得,并得出结论,形成文字报告,进行讨论。

2.学时数:4学时

(二)实训项目名称:酒店客房部认知

1.主要实训内容

第一阶段:参观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客房,熟悉部门基本用具。

第二阶段:以班为单位,8人为一小组,选取青岛市五星级酒店作为调研对象,实地调研、咨询,了解部门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基本工作流程、设施设备、服务礼仪、专业用语(函英语部分),并选取最感兴趣的岗位深度调研。

第三阶段:总结自己观察所得,并得出结论,形成文字报告,进行讨论。

2.学时数:4学时

(三)实训项目名称:酒店餐饮部认知

1.主要实训内容

第一阶段:参观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餐饮,熟悉部门基本用具。

第二阶段:以班为单位,8人为一小组,选取青岛市五星级酒店作为调研对象,实地调研、咨询,了解部门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基本工作流程、设施设备、服务礼仪、专业用语(函英语部分),并选取最感兴趣的岗位深度调研。

第三阶段:总结自己观察所得,并得出结论,形成文字报告,进行讨论。

2.学时数:4学时

五、实训考核方式与评定

基础护理学实训大纲 第8篇

从新大纲的要求、课程内容和课时分配来看, 教师对中职护理专业病理学基础教学感到困扰。这种困扰主要来源于2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与教学时间分配严重脱节。根据大纲安排, 护理专业本学科总课时36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 实践教学6学时。从教学内容来看, 理论共15个单元, 其中要求“掌握”项目15项, 主要分布在病理解剖的总论 (7项) 、重要器官衰竭 (5项) 、休克 (2项) 、常见疾病中高血压病 (1项) ;“熟悉”项目67项;“了解”项目80项。实践6项, 其中“熟练掌握”1项, “学会”5项。乍一看, 掌握、熟悉项目不多, 但教学要求是这样:“掌握”指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应用, 能综合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熟悉”是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基本能够掌握和会应用所学的技能;“了解”是指对知识点能记忆和理解。换言之, 学生对整本书所有知识点能记忆和理解是最低要求, 更高的要求是学以致用。教师要想在课堂时间内保证达成目标并完成以上所有项目, 几乎是不可能的, 肯定要安排学生课后自学。这对相当于高一年级潜能的学生来说, 不仅考验的是他们的理解能力, 同时挑战的是他们的自学能力, 完成课后自学存在很大困难, 所以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是相关学科知识的连贯性有时无法保持。病理学的基础学科特别是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也面临课时不足的问题, 课堂上教师对有些教学内容做避繁就简处理, 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 往往对一些知识一知半解, 很多时候, 当需要基础知识做铺垫时无法自然衔接。新大纲编写多以学科为单位, 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 自成一体, 很难顾及上游学科方方面面的需要, 缺乏从全局出发的统筹性。正因如此, 有时会引起多学科的连锁效应。例如, 生物化学在护理专业被列入选修模块, 整个教学过程只有18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教师很难将酸碱的概念、来源和产生以及酸碱平衡的调节详细地介绍给学生, 更别谈学生掌握的程度。而以此为基础的病理学的酸碱平衡紊乱只安排1学时, 要求讲授的内容包括酸碱紊乱的概念,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各种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原因、机体代偿、指标变化及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要在课堂上完成这些内容, 实属不可能, 只能在课堂上讲解最常见的代谢性酸中毒, 试着让学生课后自学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这样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因为酸、碱从产生到机体的调节涉及很多代谢过程, 本身就比较难以理解, 在学习生物化学时学生就一知半解, 到学习病理学时更觉得纷乱复杂, 学习外科补液时就会更困难。

面对这2个困扰, 笔者在使用《病理学基础》[1]完成一轮教学时采取了一些对策, 但未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 愿与同仁共同商讨, 以期取得良好效果。

第一, 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原则上以新大纲为蓝本, 根据实际情况, 决定课堂上的精讲内容、一般讲解内容、留给学生课后自学内容, 这样学生才能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又非常重要的病理学知识。当然, 这种取舍并非随意而为, 而是以研究临床学科的需要、执业考试的需要为前提, 为学生专业课打基础, 所以

高职护理营养学教学方法初探

李卫新1, 肖忠新1, 吴惠惠1, 张淑华1, 张杰1, 王芳1, 高丽芳2,

裴新荣2, 甄亚平3, 唐玉平4, 李鹏高1

(1.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 北京100069;2.首都医科大学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 北京100069;

3.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中心, 北京100069;4.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 北京100069)

摘要:营养学是高职护理教育的重要课程, 科学、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护理人才, 以及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护理;营养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B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级技术人才, 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护理教育是顺应这种趋势的高等教育类型, 也是今后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护理教育是多元学科的综合教育, 其中营养学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然而, 许多高护课程多以灌输学科知识为宗旨, 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 过多注重接受式学习, 忽略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忽视发现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 而且忽视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导致目前我国护士知识、能力结构体系不尽合理, 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人们健康需求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当今护理人员的要求[1]。高职护理教育, 尤其是应用性很强的营养学教学, 需要改革并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将专

不需要面面俱到。

第二, 使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有2个目的:一是为了形象地展示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 二是为了节省板书时间。病理学作为一门形态学科, 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将其枯燥的文字描述用图片展示出来, 而且能动态地展示一些病理变化,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例如, 血栓形成过程、炎症渗出过程、栓子的运行、肿瘤的转移等。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获得丰富的教学素材。当然,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个繁杂的过程, 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精力。制作出精美、实用、明了的课件, 是现代教师的又一个基本功。

第三, 尽量使用生活中的实例讲解一些抽象内容, 让学生易于记住理论知识。例如, 讲到各种组织再生能力时, 举这个例子:喝鸡汤口腔被烫, 可第二天就恢复正常了, 为什么?义务献血后一个月, 血细胞的数量恢复正常, 为什么?学生会得出黏膜、造血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强这样的结论。而中风 (脑卒中) 后, 脑细胞部分坏死, 病人留下了某些功能的缺失, 又是为什么?得出的结论是脑细胞坏死后不能再生。

文章编号:1671-1246 (2009) 07-0093-02

业教学与专业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1 PBL教学法

高职护理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 与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相比更强调实践性, 目的是培养面向医疗卫生服务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准, 着眼于实际应用;专业理论是在中专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加宽, 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高职教育重在素质教育, 在营养学教学过程中, 既使学生具有比较完备的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其专业能力, 就需要摆脱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 采用PBL教学法。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教学大致分为提出问题、引导学习、组织讨论、总结评价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 教师担任不同的角色[2]。在提出问题阶段,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

另外, 面对仍然存在的困扰, 笔者有些建议。

(1) 新大纲能否在整体框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做一些局部的调整, 以真正做到理论知识必需和够用。当然, 新大纲的调整绝非易事, 在各学科都已使用新大纲的前提下, 提出看法, 先在校内本学科教师之间, 然后在省内校际之间及省际之间充分讨论和论证, 兼顾上游学科对下游学科的需求, 最后拿出切实可行、比较完善的方案。

(2) 新大纲修订完成后, 对应的教材也做相应的调整, 以更好地适应大纲、适应课时、适应教学需要。

(3) 开办教学讲坛。请编写大纲或教材的专家做一些章节的示范讲课, 让大家有一个理解专家意图的途径, 有一个向同行专家学习的机会, 以便更好地落实好新大纲。教学讲坛的形式, 可以采用省际的教学研讨会方式, 也可以采用网络或远程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基础护理学实训大纲 第9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质量评价 教学法 护理学基础 实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173-02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科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以引导学生满足护理服务对象身心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展示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工作方法、基本技能与原理。而实训教学是护理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和综合技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的现状

首先,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脱离,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尽管近年来护理学基础教学不断得到完善,但是操作步骤还是过于烦琐,并不能完全适合临床工作的需要,不能做到与临床的操作“零距离”接轨。此外,长期以来,护理教师多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护患交流、沟通技能的培养,解释过于机械化、程式化。

其次,实训方法陈旧。教学主要沿用传统的方法,即先由教师示范,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学生只知所以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近年来也提出了“边教边学边做”和“教、学、做、评”一体化模式,但实施中却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最后,实训教学评价标准落后,实训成绩评定方式单一。一方面,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落后,教学中一直沿用教科书上的评价标准,与临床护理发展不相适应,不能做到护理教学中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零距离”。另一方面,实训课的成绩评定方式单一,通常是在实训结束后从十几项操作中抽签选出一项或几项进行实训考核,考核成绩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实训能力的高低,平时表现很好的学生可能因为一次失误取得较差的成绩,因而这样的成绩评定方式不易调动学生学习操作的积极性。而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把评估、沟通、交流和操作都列入评价当中,可降低成绩评定的误差。

二、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应用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教学法的重要性

首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它既是对传统职业教育机制的重大突破,也是对传统职业教育方式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把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引入护理实训教学中非常重要,只有学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和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相接轨、相一致才能使学校实用人才培养目标和医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才能真正做到“工学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

其次,护理环节质量控制一直以来是护理质量控制的瓶颈,只有提高护士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才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瓶颈。把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引入护理实训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临床护理评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基本素质,在严要求、严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严谨和慎独的精神,为环节质量控制提供基础和保障。

最后,现行医院护理质量评价过程中,实行分病人到护士,病人从入院开始,他的责任护士就对他住院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全面负责,这就要求护士不但要有熟练的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还要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明显,过去那种“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教师指导”三段式的传统教学法和落后的评价体系很难培养出适应现在临床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所以,改变现行的实训教学模式,引入临床先进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培养适应临床护理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的关键。

由上述可知,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和临床护理“零距离”接轨,既可加强学生的实训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又可提高护生的课堂注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有效地提高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的质量,让教、学、做、评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为学生成为一名合格护士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应用

首先,以临床典型案例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操作的兴趣,使实训教学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改新思路迈进。先进的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操作有一个完整的评判,学生可以一出校门就适应临床护理工作,为护理环节质量控制奠定基础,也契合我国“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将4~5人分为一个小组,选择一个护理操作项目,让小组学生扮演临床工作场景,一个学生扮演护士进行操作,一个学生扮演病人,与扮演护士的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其他学生扮演小老师,依据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分,让小组成员对组内同学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同时,选择较为权威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作为护理质量评价的评分标准。通过实训小组组内护理质量相互评价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在做中学,在学中评”的乐趣,既可培养学生的分析、评判、应变能力,又可集中学生在护理学基础实训学习中的注意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促进课堂知识的吸收,让教、学、做、评很好地结合起来,加强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为护理环节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最后,对学生的操作进行临床护理质量评价,让学生在操作后马上得到反馈,了解自己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修正,教师则根据组员相互评定的结果发现学生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教和学不仅有标准可依,而且和临床护理工作“零距离”接轨。

从实践中可知,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应用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教学法,具有如下成效:一是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操作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改进了以往的实训教学方法,提高了实训效果,有助于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为学校制定、调整、深化实训教学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依据;对积极探索护生教、学、做相结合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二是实现了学院教学和医院护理工作“零距离”接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适应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我国“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和林. 注重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J].中国医院管理,2006(2)

[2]朱海利,任小红.我国《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6(12)

[3]潘如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做法与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03(2)

【作者简介】郑宏来(1978- ),男,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教师,主管护师,硕士,研究方向:护理教育、临床护理。

上一篇:体育用品仓库管理制度下一篇:最煽情同学聚会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