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一次致命尝试

2024-06-06

蝴蝶的一次致命尝试(精选11篇)

蝴蝶的一次致命尝试 第1篇

蝴蝶的一次致命尝试 -资料

早起,朝阳如火,

一只不是很美丽的蝴蝶,一身秦朝皇帝的黑色朝服,白色的圆形斑点点缀在翅膀上,像是被烈日灼穿的孔洞。

它很悠然的上下起舞,让人以为天地见有微风,而它是一片纸片在漂浮。游倦了河边圈养的花草之后,突然对水面的倒影起了兴致,于是很着迷的在水面之上徘徊。

水面的电影画面魔力般的迷人,它看见了蓝天白云在水底澄澈灵动,它看见了鸟儿从自己的翅膀下飞过,它看见了自己轻盈的舞姿,它看见了整个世界变得纯净而童幻。被倒影蒙住了眼睛的迷恋之后,它竟然想融入水中的世界,触角好几次地差着一张纸的距离从水面上掠过,水中的自己和水面上的自己几乎要连体,一闪念间,或者飞行轨迹有一毫一厘的偏差,它要成为水的冤魂,从此从此告别天空告别飞舞告别生命。

但它终究没有成为水中倒影的一份子,终究它觉悟到了自己不是一条鱼,而只是一只蝴蝶,一滴雨就可能会让自己折翅,更何况是这吞噬人的河水。

水面的表演和陶醉完毕之后,穿着黑色朝服的蝴蝶以它一贯的悠然姿态飞走了,它那么小,展开双翅也挡不住一缕骄阳,

资料

朝阳的火势依旧灼人,忙碌的`人流已经在河边的马路上奔走,种种的诱惑开始在人的心里和各种物件上附体,生活周而复始。

一只蝴蝶就在这样在美丽的诱惑面前差点迷失,幸而只是尝试,没有实现。

蝴蝶只能活在岸上,我们只能活在自己的生活中,蝴蝶会在水面上飞舞和欣赏,我们只能以欣赏的眼光看那些虚幻的美好,而不能真的当生活来过。现实中有很多被幻化的倒影构成的内容,尽管不是自己真实的生活,我们却费尽心力地想要去追求。比如电影里演绎的,书里面描述的,潮流时尚的,作秀者标榜的,因为生活总不会如此艺术化,我们想要而难以实现的就成了理想国的金苹果,妖魔世界的唐僧肉,实现不了,反而被现实教训地掉了一嘴碎牙。活在别人或者不真实的虚妄生活中,只能是一只投水的蝴蝶。我们只能活在有自己追求的真实生活中,活在自己哪怕有损缺的真实中,多用心去欣赏自己的生活,拒绝因漫无目的的徘徊而产生的不知所措,这样才能达到一种生命的平衡。

追求并不一定要实现,过好自己的才最重要。

蝴蝶的一次致命尝试 第2篇

你们生活中必须有许多尝试,有失败,有成功,也有悲痛和高兴,相信你们必须有许多的尝试吧!我也有一次尝试。

有一次,在一次科学课上,马教师让我们做一个土电话,材料有棉线、尼龙绳、纸杯……我们先把小针刺进两个纸杯里,然后再把棉线放进纸杯,再打一个小结,这样土电话就做成了。下头马教师让我们去操场去试了下土电话,到底有没有作成,必须要把线拉直,再跟别人说话,之后,我们把线拉直,再跟别人说话,结果真的能听到对方的话。我们小组互相说了好几句话,都能听到,我们的试验成功了!

“走出课本”的一次尝试 第3篇

话说后羿射日,立了大功,西王母娘娘赏赐神药,本应非常高兴,可回来后他却常常长吁短叹。愁什么呢?原来后羿射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并和这唯一的太阳约法三章:必须马不停蹄地绕地球飞行,为大地送光明。可太阳每走过一个地方,都要留下一段漫长的黑夜,大地上的生灵可以利用这样的黑夜好好休息,可在黑夜里伸手不见五指,遇到急事可就麻烦了。也许有人要问,不是有月光吗?太阳是有个月亮妹妹,当太阳休息的时候,她就会出来转转,可后羿张弓,一连射杀了她的九个哥哥,把她吓得不知躲到哪儿去了。

妻子嫦娥知道后羿的心思后,决定自己出去找月亮妹妹,于是她吃了神药,来到了天庭,找到了月亮妹妹。嫦娥把后羿的心思、大地万物的企盼,一一讲给月亮妹妹听。月亮妹妹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决定跟在太阳哥哥后面,为大地送来月光。

后羿回来后,找不到嫦娥,急得整夜合不拢眼。忽然,他看见了月亮,看到了月亮上熟悉的身影——嫦娥,后羿什么都明白了,禁不住热泪盈眶。从那以后,每到月圆之夜,后羿总要凝视着月亮,心中默默地为嫦娥祈祷。据说,每到月圆之夜,嫦娥也会深情地为后羿跳上一支舞。

故事的最后,我告诉学生,虽然现在有了电,对许多人来说月光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但嫦娥和月亮妹妹还是不停地追赶着太阳,为大地送来柔和的月光。

最后,我建议学生,走近月光,走近月亮,用心感受,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

评课的时候,有听课老师问我从哪儿听来这么新奇的故事,我告诉他们,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工地上的农民工们,干的是脏活、累活,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几个平方米的小屋,他们不就是城市里的月亮吗?留守农村的农民们,他们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送着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他们不也是城市的月亮吗?这节课,我想借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用这个故事,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同时,我还想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的预期目标能达到吗?听课老师和我一起期待着学生的作业。学生这样写道:

“我今夜第一次感觉到月亮竟这样迷人,嫦娥姐姐,月亮妹妹,谢谢你们!”

“嫦娥姐姐,我现在才知道,你才是最思念故乡的人。我真想到月亮上去帮你,让你回家乡看看。”

……

诗情画意般的字里行间,爱的种子萌芽了。

教学感悟:

教学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呢?这个问题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从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深切感悟到:

一、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可以从课程资源开发入手,展现与教材同题的文本,多一些文质兼美的范文,少一些抽象的说教。

二、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应尽可能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通过情真意切的故事去感悟,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三、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真情感受生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语言创作的兴趣,构建起语言文字训练的平台,使学生有感而发,言之有物。

我的一次摄影尝试 第4篇

带有强烈超现实主义色彩的组照《中国2050》前段时间在国内网络上走红,拍摄者法国影友Benoit Cezard也因此“火”了起来。Benoit Cezard这样阐释自己的作品:“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未来中国的农民工将由西方人取代,所以他们得提前适应一下。”仅仅几张“摆拍”照片却引发出各种各样的话题和评论:有的网友一方面嘴上喊着“不可能”,另一方面心里升起几分骄傲;有的网友则称摄影师别有用心,认为照片是对中国社会的嘲讽;还有的网友则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能够在自己创办的工厂里雇上几名“老外民工”……不管怎么样,我想认识一下这位摄影师,想听听他和他的“老外民工”的故事。

记录我所理解和不理解的中国

“我的法语名字是Benoit Cezard,中文名字是刘本恩,今年‘奔三’了,来自法国北部城市梅斯。”这是他通过电子邮件用中文写的自我介绍,也许这只是精心准备后的千篇一律的开篇词,但是至少他给了我一个不错的第一印象:中文好、幽默。

2006年,Benoit在一位中国留法学生朋友的介绍之下来到中国旅游,从此便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当年他决定定居湖北武汉;2009年与一位武汉女孩结婚,并随女方姓“刘”,取名本恩;之后他拿起相机,开始钻进大山里拍摄最原生态的中国……

本恩如今是一位在语言培训机构教课的法语老师,同时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喜欢用胶片拍摄,使用的相机包括Lomo Holga 120、勃朗尼卡SQ-B在内的120相机以及大画幅相机Wista 45 SP等。他告诉我他把大部分费用和业余时间都花在摄影上。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把摄影作为职业,“因为那样我将不得不拍一些我并不感兴趣的照片;而我想以一种比较单纯的态度对待摄影。”其实本恩接触摄影的时间并不长,一直以来他都坚持纪实摄影的风格,直到《中国2050》这个被他称为“超现实的观念摄影”私人项目开拍。他把这个看作是一次“尝试”。

“无论是街头纪实还是超现实的观念摄影,无论是抓拍还是摆拍,摄影作品都是源于日常生活的产物。今后我仍然会怀着一份热情去拍摄,记录我所理解和不理解的中国。”这就是这位摄影师的摄影观。

“水果小哥”的话让我欣慰

拍摄《中国2050》的灵感产生于一年前,随后拍摄进度陆续推进。被拍摄的人物都是刘本恩的同事和朋友,“他们都是自愿报名参加这个拍摄项目,不仅是我的模特儿,而且会与我讨论哪些照片有意思,哪些照片还不够好。”

本恩说,拍摄每个场景所花费的时间和钱都不一样,他给我简单地算了这样一笔账:

其实最让本恩难忘的还是拍摄过程中“围观人群”的表现,其中当然不乏令人不愉快的经历,但大多数情况还是充满了趣味。比如在拍摄果农的现场,当他还在布置闪光灯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好奇地围了上来,大多是中老年人,大部分人只是做个看客,有些人会过来问他在干什么,但其中有一个大婶却在那里喊:“这老外什么用心啊?故意挑中国最破的地方拍照片,笑我们中国人穷!”然后她又对那个借给本恩道具的“水果小哥”说:“你别上当了啊,这老外在利用你,你一定要找他要钱!”本恩告诉我,其实她说的那些他都听懂了,但为了不惹麻烦,他装作没听懂,继续干他的活儿。当这个大婶离开之后,“水果小哥”走过来对他说:“你不要在意她说的。尽管用我的车子照相,没事的。”这让刘本恩感到很欣慰。

本恩说,虽然照相的时候偶尔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但大多数人对他还是很友好的。“围观的人会觉得新鲜,很想弄明白我在这里干什么。但他们也就是停下来瞧瞧,笑着议论几句。”当然,也有拿出“行动”的人,在拍摄地摊小贩的现场,当扮演城管的朋友走来时,竟然有“看不过眼”的好心过路者跑过去对“城管”说:“老外做点儿小生意嘛,算了,算了。”这让本恩很是感动。

《中国2050》:不是“预言”,是“换位思考”

《中国2050》这个项目计划拍摄10张照片,现在已经完成了9张,组照在拍摄到第5张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在网络上走红。不仅仅因为画面上人物和场景的强烈对比形成的冲击力给人以震撼,而且作品涉及的一些社会话题比如拆迁和现代化发展、城管和市容管理、有机种植和食品安全、外语热和素质教育等等都是时下国内热议的话题,更是因为摄影师写的一句图片说明:“随着中国快速发展,未来中国的农民工将由西方人取代,所以他们得提前适应一下”,引得不少人不仅关注摄影作品、摄影师本人,而且更关注作品背后蕴含的深层问题。

“拍这组照片,我并没有什么目的,最初只是想做一些不同于写实性作品的尝试。”针对网络上的一些“误读”,本恩首先做了这样的解释,“我没有想到这组照片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当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些照片,我非常好奇中国人和外国人看到这组照片的时候会有怎样不同的想法。”本恩也称之为“换位思考”。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 第5篇

“咦,这怎样可能?!太历害了!”我不禁大叫,居然用一张纸就能够托起一个装满水的杯子。看完姐姐的表演,我不禁跃跃欲试。

我准备了一只干净的杯子,一些水和一张质量较好的纸,亲自试一试。

我细心翼翼地将水往杯子里倒,又将纸覆盖在杯子上,倒扣过来,我以为大功告成,用纸一提,没想到纸破杯亡,“啪!”的一声,就代表我失败了,但这一失败不要紧,还把老妈从周公那里揪回来,她把我骂得狗血淋头,但我闭目塞听,毫不理会。等她气消了,我笑了笑,又开始实验。

这一次,我吸取了教训,倒完水后,还将纸贴在水面上,再倒扣,我屏住呼吸,细心实验着。倒扣后,我并不急着用纸托,而是先用杯子提纸,再用纸托水杯,轻轻地,慢慢地……我注意着每一个细节,用纸托起水杯。耶!我成功了!正当我得意洋洋,手舞足蹈时,“纾”杯子又烂了,我怕怕地收拾了碎片,担心妈妈来给我赏一顿“蒸肉包”。果然,不出意料,妈妈又来找我,我急忙解释我是在做实验。妈妈听完我叙述后,不但没打我,还告诉我这是大气压强的原理,我们以后会学到这些知识的。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 第6篇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趣味的事,今日,我就挑一件令我最难以忘怀的是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记得那是一节科学课,只见教师手里提着一个小木箱走进了教室,大家都疑惑不解,教师提个小木箱来干吗?于是开始猜测起来,有几位同学猜测里面装的是一些文件,还有几位同学猜测是上节课学习的显微镜,我想“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它到底有什么用处呢?”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中盘旋。就在此时,教师开始讲话了:“这是显微镜,为了上节课的学习需要,我把他拿了过来!”我仔细的看,那显微镜有着银白色的外壳,一厚一薄的两个镜片分别在显微镜的.上方和下方。正当我看得入迷时,教师说:“此刻从第一组开始,一个一个的上来看显微镜下的土豆皮。”只见同学们慢慢的往讲台上走,人群走动的速度越来越慢,过了好长时间还没有到我,我想:“这节课的时间怎样这么漫长啊!真像过了千年!”正当我抱怨着,同学们把我往前推,叫我上去看,我又想:“显微镜下的土豆皮会是什么样的呢?是十分巨大,还是十分渺小?”我怀着又高兴又慌张的心境来到了显微镜前。我瞄了瞄,只见里面出现了一些十分有顺序的银白色的小方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有一个在动的小点,好看极了!正当我陶醉在这美丽的图案中时,后面的同学一向推我,叫我别看了,我只好回了座位。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 第7篇

开始上课了,马教师先自我做了一个“土电话”让我们大家仔细的观察一下,然后让我们四人小组做一个“土电话”开始做了。我的手捏出了一把汗,心想:能不能做好,我的心很紧张。我们先分别在两只纸杯底部刺破一个小小的洞,在细心翼翼地把棉线塞进两个洞里面,打上一个结。

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完成了,之后我和岑丹妮两个人一个对着纸杯话还有一个把纸杯放在耳朵里果然成功了,我一蹦三尺高,想不到做一个“土电话”竟是这么简单。

之后马教师又给我们讲了声音是怎样从“土电话”的一端传的另一端呢?马教师对我们说;“是因为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经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听了马教师的讲解,顿时让我恍然大悟。

让京剧走进中学课堂的一次尝试 第8篇

一、教师在课前必须全面系统地了解京剧艺术

俗话说:学生一杯水, 教师一缸水。要上好京剧这一内容, 教师必须在课前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了解到了有关京剧的起源、形成、唱腔知识, 还专门到我县的荆河京剧团去拜师学艺。在专业京剧演员的指导下, 我不仅唱会了京剧中的西皮、二黄两种唱腔, 还学会了一些唱、念、做、打、舞的架式, 以及传达人物喜怒哀乐的神韵、神情。这次登门学艺, 让我更系统、更全面地认识了京剧艺术, 当然也给我上好这一课增添了不少信心。

二、精心细致地准备课堂内容

1. 了解学生心理, 选择合适的影像资料。

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而不喜欢老掉牙的戏曲音乐, 这是现代中学的普遍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我想到了信乐团。信乐团是学生们崇拜的流行乐团之一, 我选取信乐团的《One night in Beijing》作为我的课堂导入曲目, 并把他们曾为了音乐风餐露宿, 卖血卖琴, 受尽磨炼, 终于在等待了十年之后, 实现了自己梦想的经历编成完整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同学们被美妙的故事所吸引, 被信乐团永不放弃的精神所鼓舞。他们听到了京韵十足的唱腔, 体味到了京剧的魅力, 自然也就想知道这京韵还可以在哪些音乐中出现, 同学们获取京剧知识的欲望在慢慢萌生。

中学生上音乐欣赏课, 一般都是抱着一种放松放松的想法而来的。京剧作为“国粹”, 肯定有些文字型知识必须让他们记住, 怎么办呢?我采取了一些巧妙的记忆方式让他们过目不忘。如京剧四角色, 我就准备《唱脸谱》的影像资料, 他们听一遍就知道了京剧四角色是生、旦、净、丑;如记住中国四大名旦是谁, 正好他们班上有个同学名叫张梅, 另一个名叫程尚尚, 我于是把四大名旦的顺序编排了一下, 在制作课件的时候稍作了点手脚, 当四大名旦的名字出来时只出现张梅程尚尚五个醒目的大字, 大家看见自己的同学变成成了四大名旦, 个个捧腹大笑, 我接着分别点击这几个字, 便出现了张君秋、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四大名旦的大名及他们创设的京剧门派……学生不仅在快乐中记住了难记、枯燥的历史人物, 他们还对梅兰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准备梅兰芳的影像资料时, 我想学生肯定对他的生平和出名的原因感兴趣, 于是我找到了台湾某电台对梅兰芳剧院的专访资料, 这里详细而准确地讲述了梅兰芳的一生。“梅兰芳为什么会出名呢?他有什么代表作呢?”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要在其作品《贵妃醉酒》中去寻找了, 因为梅兰芳曾在一个月内演出此剧40多场。为了让学生们知道更多的京剧名家, 我特地选取了李玉刚在央视擂台赛中的影像资料《贵妃醉酒》, 学生们被李玉刚精湛的表演折服了:“原来年轻人中也有这么优秀的曲艺工作者”, 学生们如是说。说到梅兰芳而不说黎明的《梅兰芳》, 肯定是不完整的, 于是我精心选取了《梅兰芳》的插曲《你懂我的爱》, 一下子将同学们与京剧的距离拉得更近。此外, 说到京剧, 一定得说说中国的样板戏。我选取了有关样板戏的影像资料———《红灯记》中的唱段《我家的表叔数不清》, 《沙家浜》中的唱段《智斗》, 还有舞剧《白毛女》中的《扎红头绳》, 同学们对此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2. 精心备课。

备课, 是备教材, 备自己, 也需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对京剧认知的现状十分必要。为此我校高一年级5个班级做了调查, 结果表明:第一, 大家都知道京剧这门戏曲艺术;第二, 喜欢京剧的只有3个学生, 第三, 了解京剧相关知识的几乎没有, 第四, 能唱几句的七、八个学生, 唱的都是《前门情思大碗茶》、《唱脸谱》等京歌。对此, 我确实感到深深的焦虑:我上京剧这一课会不会自讨苦吃、自讨没趣?但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迫使我不能放弃, 不能敷衍了事。我根据调查情况开始备教材, 我担心学生不喜欢这节课, 所以写了三份教案, 一个是课堂中的流程教案;一个是课堂中的语言教案, 一个是课堂出现意外情况后的对应教案。在走进课堂之前, 我必须知道自己将在这节课带着学生做什么, 达到一个什么目标。

3. 备表演。

音乐老师区别于其他老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备表演。备表演也是即使要备学生, 更要备自己。备学生主要把握学生会表演什么、敢不敢表演、在什么时候表演最合适等等, 备学生的表演只要把握不冷场就可以了, 但老师的表演就是展现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问题了。在引导同学们欣赏美妙作品时, 大家是很容易激动的, 他们要么跟着一起手舞足蹈, 要么直接点老师的将。虽然这节课有很多可直接欣赏的名家名段, 但完美的名家录音和学生是有一定距离的, 教师若能够面对面地给学生进行示范唱, 不仅是老师能力的体现, 还有利于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技巧的传授、兴趣的激发、氛围的营造等。唱京剧不同于唱流行歌曲, 感觉上更要求气息深厚、绵长, 口腔内部打开更充分, 以假声为主;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需要以声传情, 每一个音符都要表达出演唱者内心独白, 所以我每天都在努力揣摩练习京剧唱法, 以及它的神韵、神情……

可能是我精心地准备的结果, 我原来很不自信的京剧欣赏课得到了同学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一位同学告诉我, 她以后一定会开始关注更多的民族音乐。有位同事在听了课之后说, 整堂课给他最大的感受除了课堂教学的流畅外, 就是感觉到非常轻松快乐。优美的唱腔, 韵味的表演, 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们听着听着, 心中就仿佛有一种感觉在萦绕, 手脚也不由自主地学着起来, 嘴里也开始哼哼唧唧起来, 那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使他们自信地认为自己也有了音乐细胞, 听这样的课好轻松!心情也无比的好!

列宁的一次改革尝试 第9篇

列宁以辞职迫使改革行进

大体说来,历史上的所有改革都是形势逼迫的结果——太平盛世之下,统治者是不会冒风险去改革变法的。

列宁的改革也是被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搞得俄国疲惫不堪,经济破产。更为严重的是布尔什维克党执政后,实行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粮食征收制,几乎收走了农民所有的粮食,这就引发广大农民的反抗。在内战后期,农民暴动遍及全国。城市工人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大量工人逃离城市,工厂机器老化、磨损,开工率严重不足。俄国无产阶级的人数本来就少,现在就更少了,即使留在城市的工人,有许多也“丧失了阶级性”。1921年春,革命的堡垒喀琅施塔得水兵举行暴动,直接威胁到布尔什维克政权。正是这时候,列宁承认全国处于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之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实行改革,停止军事共产主义,废除不得人心的粮食征收制。

1921年 3月,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作出决定,废除粮食征收制,改行粮食税,事先规定农民应交纳的税额,完税后剩余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这是对广大农民的让步,被叫做“农民的布列斯特”,是为新经济政策的开端。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农民有了余粮,就要进行交换,于是在苏维埃政权下恢复了曾经被严格禁绝的市场交易,恢复了货币、交换、价值、市场机制的运用,突破了社会主义的许多概念,把市场引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在被迫的改革中,有人自觉理性地接受,有人被迫被动地接受。这样,对待改革的态度就不一样。列宁多次说改行新经济政策是一致通过的,但知情人披露,事情并非如此。时任《工商报》副主编的瓦连廷诺夫在回忆录中有一段相当生动的记述:

在一次会议上,列宁说:“……在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时候,你们对我表示不信任,虽然现在连傻瓜都懂得我的政策是正确的。现在你们在新经济政策问题上又对我表示不信任。为此我采取通行的议会做法,向两个最高机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全会提交辞呈。不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和政治局委员,成为在《真理报》和其他苏维埃出版物上写作的普通政论家。”

他用拳头敲着桌子喊道,对那些怎么也不愿意摆脱地下工作的心理状态的人,幼稚地不懂得不实行新经济政策就必然要同农民决裂的人,他已经厌倦了同他们争论。列宁辞职的威胁吓倒了所有的人,立即摧毁了许多人表示的反对意见。例如坚决反对列宁的布哈林,在24分钟内由反对者变成了新经济政策的狂热捍卫者。

由此可见,当年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虽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党内高层许多人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他们之所以赞同只是因为:一、形势所迫,二、列宁威望的压力。这两个因素在短期内是能够发挥作用的,但从长期看是远远不够的,维护和坚持新经济政策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体制,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坚定的改革队伍。

列宁在生命的最后时日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1920年代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包括列宁在内,当时并没有从政治体制的角度考虑改革问题。由于在经济上向长期被看做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农民作了让步,作为补偿,在政治上反而朝加强专政的方向发展。

在党内,俄共十大通过禁止党内派别组织的决定,结果党内只能有一种声音。在国内,禁止各社会主义政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党)的活动,并举行对社会革命党的审判。

1921年6月,“契卡”拟定了关于在1921年下半年和1922年上半年消灭白卫组织的工作计划,准备肃清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以及其他党派残余,同黑帮神职人员作斗争,等等。6月4日,计划报到列宁处。列宁虽然压下没有批准,但此后基本上照此行事。在此期间,出台了三项措施:

一、打击宗教势力。俄国有80%以上的居民信奉东正教,东正教对布尔什维克的意识形态构成严重威胁。十月革命后成立了各种无神论组织,反对宗教。1921~1922年苏俄发生严重饥荒,这是天灾人祸交互作用造成的。和后来保密的做法不同,国际社会都知道苏俄发生饥荒,美国救济署伸出援手,国内以高尔基为首的一些社会名流组织了赈灾委员会,号召国内外捐款,东正教也成立赈灾委员会,打算献出非祭祀所需的珍宝。但布尔什维克党畏惧社会各种势力影响的扩大,不仅查禁了此类民间救灾组织,并且逮捕了为首者,连高尔基也被迫出国。对东正教会,则以制造事端为名予以打击,一方面直接没收教会的珍宝,充实国库,同时逮捕和镇压教会首领,禁止宗教图书的出版和传播。

二、举行了对社会革命党人的审判。十月革命后,除布尔什维克党外,苏俄还存在两个社会主义政党——孟什维克党和社会革命党,它们长期从事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样,社会革命党也是第二国际的成员党,是俄国人数最多的革命党,在农民中有很大的影响,列宁称之为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党;孟什维克则和布尔什维克一起,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一个派别。十月革命后,这两个党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方针和做法,但在1919年宣布停止反对布尔什维克政权的武装斗争,获得苏维埃政权的大赦。此后,它们的党员曾参加苏维埃政权的各种组织,出席苏维埃代表大会,对实施新经济政策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布尔什维克党害怕他们影响的扩大,在1922年组织了一场精心安排的对右派社会革命党人的审判,将其首领判处死刑或刑期不等的监禁(后来迫于国内外的压力作了从宽处理)。受审的社会革命党人多数早已被关押在监狱,所以问题不在于判刑,而是要消除他们在群众中特别是在农民中的影响,把他们搞臭。

三、打击第三股势力即那些不听话的、不赞同布尔什维克意识形态的知识分子。1922年夏,苏联当局把数百名高级知识分子驱逐出境,这些人中间,有不少世界级的学者。这就是著名的“哲学船事件”(用轮船把他们运送出国)。与此同时,加强对舆论的控制,建立并实施严格的书报检查制度。

这一套措施实际上是布尔什维克党同各种社会力量争夺影响的斗争,而不是同什么反革命的斗争。其结果,虽然压制、打击、消灭了异己力量,国内似乎稳定了,但出现一个致命的问题——苏维埃政权和俄共从此不受任何社会监督,也听不到批评监督的声音,官僚主义、滥用职权、贪污腐化开始侵蚀这个执政党。由斯大林领导的专为改善国家机关而设立的工农检察院的工作很不得力,列宁甚至认为没有比它更糟糕的机关了。

列宁在生命的最后时日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于病中提出建议,要求加强对党的监督,克服官僚主义。他口授给代表大会的信和最后文章,建议“对政治制度作一系列变动”。他把着眼点放在党的高层,建议改组工农检察院,扩大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增加工人和农民委员的人数,加强对最高领导机关,特别是对政治局和总书记的监督。由于担心斯大林的粗暴导致党内分裂,建议撤销他的总书记职务。

列宁的建议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局部性的办法:第一,没有从整个苏维埃政权的政治体制着眼,没有触动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第二,列宁这时已经重病在身,他的建议遭到搁置,一些领导人对之采取敷衍或者阳奉阴违的态度,有的建议即使被采纳了,实际上也已变味。例如扩大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结果只是增加了斯大林的人马,成了斯大林打击异己的棍子。

经济体制的改革措施应当通过立法程序固定下来,应当有宪制的保障。但是国内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法制”观念依然未变。按照这种观念,法令必须与党的意识形态保持一致,法律必须严守阶级观点。1922年人民委员会办公厅主任戈尔布诺夫曾转达列宁的口头指示:“司法人民委员部应该成为整治私人贸易的战斗机关……要没收其90%的利润,要不就使他沦为乞丐,让他至死不忘。要捕捉、盯梢、设置陷阱和圈套。”在这种观念下,虽然允许私人经济的存在,但是私人经济得不到法律的保护。1928年苏联发生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的应对办法是采取非常措施,运用刑法对付有粮不售的农民——农民自己种的粮食不卖给国家,怎么是投机倒把呢?

1918年通过的宪法剥夺了下列人员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为获取利润而使用雇佣劳动者,靠资本利息、企业收入等非劳动收入为生者,私商和商业中介,宗教神职人员等。此宪法一直实行到1924年。这样,新经济政策时期出现的所谓“耐普曼”、“富农”都被剥夺了选举权。1918年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如集会、结社、信仰和言论自由(虽然有许多限定),而1924年通过的宪法只字不提公民的这些政治权利,却明确规定了城乡不平等的选举比例,城市2.5万人选一名代表,而农村要12.5万人才能选举一名代表。

在布尔什维克看来,无产阶级专政等于党专政。“党专政”被写入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之中:“工人阶级的专政只有采取它的先锋队即共产党的专政的形式,才能得到保证。”(《苏共决议汇编》第2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苏维埃在十月革命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胜利后其作用逐渐消退,一切都由党来决定,苏维埃成为橡皮图章。1921~1922年的大饥荒引发群众的不满,为得到群众的支持,开展了“复兴”苏维埃的运动,吸收劳动群众参加苏维埃的工作,但并未实行选举制度的改革,各级苏维埃组织如同党组织一样实行的是上级任命制,选举仅是走过场。

列宁主张通过做买卖的合作社方式吸引农民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而斯大林提出集体化的方针,强制农民加入公有化程度极高的集体农庄,实际上是剥夺和消灭全体农民,把农民变成了“国家农奴”,而不仅是所谓消灭“富农”阶级。

改革和改革者为何失去保护

政改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使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民主化,使全体公民享有民主自由,共同管理国家。

任何改革,虽然代表的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也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但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少数人的事业——他们的倡议创举需要得到保护,各项改革措施需要政治体制的保护,甚至改革者的人身安全也需要得到保护。

1920年代的实践证明,新经济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它很快平息了农民的暴动。有统计说,1923年基本恢复播种面积。1925年谷物总收成超过1909~1913年的20.7%,开始出口农产品和原料。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工人阶级人数与1920年(170万)相比增长4倍。这样的成绩在苏联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然而,改革的成果并没有保持下来。

1922年4月,列宁最后一次参加党的代表大会后,选出政治局正式委员7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列宁、李可夫、斯大林、托姆斯基和托洛茨基;候补委员3人:布哈林、加里宁和莫洛托夫。在这10人中,坚定支持新经济政策的只有4人,即列宁、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其余6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对新经济政策。这个力量对比,注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命运。

后来,斯大林在组织上获胜之后,立即于1929年年底,未经中央决定,迫不及待地宣布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作为代替的是高度集中的僵化的行政计划管理体制。

中断新经济政策之后,斯大林立即实施他的全盘集体化方针——超高速的重工业化和军事工业化,并在国内实行大清洗大镇压。据俄罗斯联邦总统直属政治迫害牺牲者恢复名誉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说,在斯大林时期遭镇压的人数达2000万之多。斯大林的大清洗杀光了列宁的近卫军,残杀了无数的社会精英,杀害了大批党政干部和军队指挥人员,这直接导致卫国战争初期的败绩。苏维埃国家变成了斯大林个人极权的国家。他的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的农业大幅度倒退,直接造成1932~1933年的大饥荒,粮食产量直到1950年代初还没有达到沙皇的战前水平。在以后的年代,农业一直成为困扰苏联的问题。被一些人赞颂的工业化让一代人付出沉重的代价,包括生命的代价。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苏联1920年代改革的遭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蝴蝶的一次致命尝试 第10篇

很喜欢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只有心胸宽广了, 目标高远了, 才会有动力、有毅力钻研学习, 才会对学习有兴趣。与此同时, 还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而在我们的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 连家长都对孩子失望了, 甚至放弃了, 抱的态度也只是找个学校看着孩子而已, 从未想过孩子的未来, 学生当然更是得过且过,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学生又怎么会认真地钻研学习, 期待他将来有所作为呢?

做为一名人民教师, 怎样才能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实现更高远的人生目标呢?在我们语文的教材中有许多伟人的故事, 课文的作者也有不少是伟人, 这些人之所以成为伟人, 很多是与他们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是分不开的。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鲁迅学医是为了救治像父亲一样有病而不得治的同胞, 弃医从文是为了从精神上唤醒愚弱的国民, 这些不正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吗?那么就地取材, 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理想教育, 让学生们感同身受, 就一定会对他们有所启发和帮助的。

于是在讲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 我想这正是一个好的理想教育的教材。这首词作于1925年, 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毛泽东此时也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这年深秋, 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长沙停留, 重游橘子洲, 写下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 毛泽东回忆了他少年时代在湖南长沙师范学校学习时候的事情, 显示了他在少年时代即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而毛泽东那时的年龄正是和我们的学生的年龄差不多。

于是我在这首词教学的时候有意识地强调了毛泽东少年时的志向。其中主要涉及几个地方:

1.在刚开始介绍作者的时候出示了毛泽东在他16岁那年离开家乡时, 写给他父亲的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何处不青山。”让学生读这首诗的同时, 也感受到作者的远大抱负。

2.在讲到诗歌上阕“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的时候, 设计了问题“诗人这样的思考,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考, 我们平时看到大自然的美景, 往往也只是感叹美景、心情舒畅, 而毛泽东想到的却是“祖国这样大好的河山, 她未来的命运该有谁来主宰?”显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3.在讲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时候, 除了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这些诗句的意思, 也描绘了毛泽东少年时代激情澎湃的革命生活, 还给学生补充了毛泽东和同学当时在一起指点江山的一些故事。他那时候有三不谈:一不谈金钱, 二不谈家庭琐事, 三不谈男女之事, 否则就不能做朋友。还有他五四运动时期, 领导了长沙的工人和学生的运动, 主编了《湘江评论》, 在全国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用这种革命的激情来感染学生, 让他们用这种激情来读课文, 体会伟人少年时代的生活。

把这种理想教育渗透到诗歌教学中去, 和整个诗歌教学完美融合, 不会让学生感受到说教的痕迹, 在听故事的同时, 进而也很乐意地接受了作者对他们的影响。在整个诗歌结束拓展延伸时又设计了一个环节, “为什么诗人笔下的秋景是这样的生机勃勃呢?”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因为作者有着博大的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激起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平时羞于谈理想的学生这时候也是热血沸腾, 纷纷发言有的说“要考大学, 为了更远大的理想”;有的同学说“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让爸妈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说:“我现在学的是幼师, 我立志要成为未来最优秀的幼儿教师。”在这时候, 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同学们各抒己志, 课堂上不断地响起鼓励、赞赏的掌声。我又引导学生, 我们在树立远大目标的同时, 还要有自己近期的目标, 这样我们才不会好高骛远。我们近期的目标就是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 把立业的根基扎扎实实地打牢。只有学到更多的本领, 掌握更多的知识, 才能为我们的未来打好基础。

这堂课结束之后, 我在第二天听取了学生的反馈意见, 学生普遍认识到了树立理想的重要性, 他们也说“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有同学说:“忽然觉得生活的有劲头了, 知道努力学习了, 有了目标, 对学习也就有了兴趣了。原来是根本就没有认真学过, 又怎么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呢?现在认真学了, 生活也变得充实了, 不再像原来老觉得生活过得无聊而且没意思。”

用语文教科学的一次尝试 第11篇

众所周知,《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诗人以优美的语言,神奇的意境,热情洋溢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化石,为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神话般的生物世界的奇观,让我们了解了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物的生命信息,一睹它曾经的迷人的风采。无论是从这首诗的内容看,还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给学生提及、补充一些化石的知识都是必要的、必须的。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感悟,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但是这里必须要处理好一个问题:这是语文课,不要像生物课、科技课那样的介绍、学习化石知识。

如何用语文教科学呢?我反复思考,做了一点尝试,感觉效果还不错。现将这部分课堂教学实录整理下来,以求得大家的指教。

《化石吟》课堂实录片段:

师:我们的肥城市被誉为鲁中宝地,世上桃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大家求知成长的乐园。你知道亿万年前的肥城是怎样的吗?

生1:远古森林郁郁葱葱,飞禽走兽和谐共处。

生2:据说亿万年前的肥城是一片汪洋。

师:我也注意到这样的观点,有人竟说亿万年前的肥城是一片海洋,是深深的大海的底部。这位同学还能说说有什么依据吗?

(生2无法回答)

师:老师进行了一番搜索,还真的有些收获。

(展示一则新闻)【山东卫视《早新闻》】肥城市刘台桃花源风景区魏山北面山顶是一片裸露的岩石,有七八十平方米,上面布满了各种海洋生物化石。

在肥城市公交公司工作的“驴友”王先生兴奋地向记者描述着自己目睹的情况。爱好自驾游的王先生每月都要出去游玩。上周日他到刘台桃花源风景区游玩,当他登上魏山北面山顶时,发现上面布满了海洋生物化石,贝类、鱼类、腔肠类动物都有,不过这些化石大多都在大块岩石上,只有少部分在小石块上。

王先生还带回了几块有化石的石头,他告诉记者,“带回来的这块是鱼骨化石,我平时喜欢看地理书籍,和书上的图片一模一样。”

记者电话采访了肥城市桃花源旅游资源开发公司的侯经理,他告诉记者:“据说远古时代肥城就是海底,也听朋友说过魏山山顶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但没有亲眼见过。如果真有,对旅游开发大有益处。”

师:我观察到很多同学对这则新闻中的某个词语很感兴趣,说说是哪个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3:我对“驴友”一词很感兴趣,这个词语应当就是旅游的意思吧。

生4:这里是谐音的用法吧。

师:化石真的很奇妙,常常给了我们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答案,能给我们描绘出亿万年前的奇丽景象。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说说你所了解的关于化石的知识吗?

(学生交流、讨论。)

师:姜仪和蔡心宇两位同学课前进行了搜集整理,并作成了幻灯片,请他们给大家展示一下。

(姜仪利用幻灯片想直接展示、告知化石的定义。教师急忙打断。)

师:不行,不行,我们不能让同学们这样轻易得到它。老师来帮你引导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化石”这两个字,从“顾名思义”的角度猜想一下“化石”是什么?

生5:“化石”就是化成石头的意思吧。

生6:“化石”就是有些物体埋在地下慢慢地变成了和石头一样的东西。

师:(面对姜仪)怎么样,同学们的表现不错吧!(面对大家)“顾名思义”是什么意思?

生7:看到一个名称就可以根据这个名称猜想出它的意思。

师:是的,“顾”者“看”也。只要我们用心体会,真的就可以看到名称,联想到它的意义。看看姜仪同学给我们提供的化石的定义吧。

(姜仪继续展示: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化石。)

师:(面对姜仪)下面要展示化石的分类了吧。能不能别那么直白,试一试!

姜仪:请大家仔细体会化石的定义,能不能推断一下化石可以分为哪几类?

生8:应该是分为遗体化石、遗物化石和遗迹化石吧。

(姜仪又一次急于展示,教师再次打断。)

师:同学们能否试着区别辨析一下“遗体、遗物、遗迹”这一组词语。

生9:遗体就是死后遗留下的躯体,遗物就是死后遗留下的相关物件,遗迹大概是指生前活动的一些印记吧。

师:非常好!姜仪,继续。

(姜仪展示:由生物的遗体而形成的化石叫遗体化石。它保存着生物体原有的形状和结构,一般保存下来的多是生物体的硬质部分,如动物的骨骼、牙齿、介壳等,植物的茎、花、叶、种子等。

由遗物而形成的化石叫遗物化石。如动物的粪便,鱼卵爬行类和鸟类的卵,原始人制造和使用的石器、烧骨、装饰品等。

在沉积岩里大多含有生物的化石。化石是生物记载在地层书页里的文字。动物的足迹,昆虫的爬迹,也可以形成化石,这一类化石叫遗迹化石。)

师:姜仪,下面要展示什么?是否要考虑一下如何展示,如何引导?

(教师和姜仪进行简要商讨后,进行了如下展示)

姜仪:同学们,我这里有四幅图片,显示了化石的形成,不过排列顺序是打乱了的。谁能进行正确的排列?

(出示四幅图片,同学们商讨、交流后进行了正确的排列。)

姜仪:刚才老师提示我,让同学们再动动脑筋,请大家给这四幅图片配上解说词。

生10:第一幅是说一只恐龙死去了,被掩埋了起来。

生11:第二幅是说恐龙的肌肉慢慢腐烂,只留下了不易腐烂的骨骼。

生12:第三幅是说经过漫长的时间,恐龙的骨骼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形成了化石。

生13:第四幅是说藏有恐龙化石的岩层因种种原因逐渐移除消失,恐龙化石就露出了地面,和人们见面了。

……

纵观这一部分教学实录,它涉及了化石的定义、分类、形成、作用等知识。其中,化石的作用是在导语部分,以描述性的语言简单提及的;其余三者则都是用明确、规范的语言进行界定的。

且分别涉及和运用了“谐音”、“顾名思义”、“近义词辨析”、“配解说词”等语文知识或学习语文的方式方法。

就这样,在设计这一部分的教学流程时,我努力抓住“科学”、“文学”两大板块,从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对科学知识的适当接触与补充是必须的,但重点显然应当是“文学”的。单就这节课而言,“科学”是为“文学”服务的。因此笔者在努力“用语文教科学”时,努力保持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道。

上一篇:三年级美术公开课教案下一篇:那一刻,我选择了面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