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数单元反思

2024-09-08

认识负数单元反思(精选9篇)

认识负数单元反思 第1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负数》单元教学指导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1——9页内容,本单元教材共安排了四道例题和一个练习。

在教学负数时,把教学内容分成两段。先从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高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和低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等这些比较容易理解又直观形象的素材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负数,体会正数与负数表示的是相反意义的量,然后联系盈亏和亏损、收入与支出、乘客的上车与下车、水位的升高与下降,以及相反方向的运动等客观事实,进一步丰富对负数的感性认识。我认为第一部分学习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中“数的认识”,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有层次的安排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本册教材在一至四年级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扩大了认数的范围,在学生初步学习了整数及其计算以后,及时安排负数这一学习内容,有利于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对学过的整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为系统的学习分数知识作好准备。

课标中对这一单元表述是: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有关数概念的理解,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知道正数、负数与0的关系。

数学思考——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体会用正、负数能简便、清楚地表达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解决问题——通过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收获,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掌握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情感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例1)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着让学生感知海拔高度(例2)中存在的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理解负数的含义,并初步建立正数、0、负数的大小关系。最后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例

3、例4)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学情分析:

“负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重要基础。小学生对“负数”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在这一单元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第一单元是学生经过长假后学习的第一个知识,所以做教材处理时我处处本着唤醒学生的经验,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来渗透负数的概念。

2.要通过实际感知,动脑感悟,小组讨论理解,逐步培养数感,促进认识和理解。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2.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实日常生活中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

1.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2.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学第1-3页的例

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6题。第二课时教学第3-5页的例

3、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7-10题。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在教学例1前,我给学生做了些铺垫,说相反的字、词、句,凸显相反意义的量是什么。

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例1选用城市中温度以这一情境引入负数,一方面是因为气温是学生每天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信息,学生对温度计并不陌生;学生已有的关于负数的生活经验,最普遍的是在天气预报节目中经常看到用负数表示的零下温度。教学例1时,首先出示温度计让学生观察,然后简单介绍温度计左上方的“℃”,表示温度计左边的刻度是摄氏度,右下方的“℉”,表示温度计右边的刻度是华氏度,摄氏度和华氏度都是计量温度的单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通常使用摄氏度计量温度,美国等一些使用英语的国家则使用华氏度计量温度。这三个城市及其某一天的最低气温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上海市零上4摄氏度,南京市0摄氏度,北京是零下4摄氏度。因为大多数学生是有观察温度计的经验的,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说说从中能知道什么,借助温度计上的数据显示,着重引导学生通过与0摄氏度刻度的位置比较,可以直观的认识到零上4摄氏度比0摄氏度高,零下4摄氏度比0摄氏度低;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刻度线分别在0摄氏度刻度线的上方和下方。还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上海的气温比0摄氏度高”和“北京的气温比0摄氏度低”,并体会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0摄氏度为基准的,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学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写法、“+4”“-4”的读法,以及“+4”的另一种写法。教学“试一试”时,要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并读一读。写正数时,写出正号或省略正号这两种写法都是可以的。但读正数时,写出正号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正号的,这个“正”字也要省略不读。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负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还要注意让学生交流是怎样看出温度计上的读数的,因为观察温度计的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反意义的量的体会。

例2呈现了我国珠穆朗玛峰和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应借助直观的示意图,首先明确虚线表示的是海平面。虽然学生对“海拔”这一概念还比较陌生,但借助直观的示意图,学生可以认识到海拔高度都是和海平面比较后确定的,以海平面为基准,海拔8844米和海拔负155米分别在海平面以上和以下。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米,可以记作+88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作海拔负155米,可以记作-155米。这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最后,可以引导学生对例

1、“试一试”和例2中出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类。在分类过程中,适时地告诉学生:像什么样的数都是正数,什么样的数都是负数。但千万不要对正数、负数的概念作不必要的抽象,而应采用教材中的句式进行直观描述,以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要结合具体的温度计和海平面的示意图,让学生认识到0可以看做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因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练一练”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巩固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其中,第1题通过分类让学生体会到正数和负数的区别。第2题要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并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问题,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负数意义的认识,也为了学生体会学习负数是因为生活实际的需要,教材在安排前两道例题的教学后,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一是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了商店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在统计工作中,通常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二是以平面图的形式呈现了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或南北方向的大街行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再结合其他现实生活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力量。

例3呈现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统计表中的盈亏金额是分别以正数、负数表示的,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正数、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正数、负数含义的理解。教学例3时,在出示统计表后,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表中的盈亏余额,明确这里的数有的是正数,有的是负数。学生们通过思考交流认识到在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并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每个月的盈亏情况,体会正负数的意义。之后的“试一试“则给出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盈利和亏损的情况,让学生独立填表,并在此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正数、负数去表示。

例4呈现了一幅平面图,引导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的方向和路程。教学可以先出示平面图,让学生说说看图后能知道什么。重点解决“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这一问题。在学生提出可以用-2100米表示后,还应追问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帮助学生体会东、西方向恰好相反,相反方向行走的路程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之后,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解决“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以走到哪里”的问题,并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教材注意由扶到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表示的方法。注意数形结合,利用直观的“形”帮组学生理解抽象的“数”。例4之后的 “试一试”第一次在直线上出现负数。教材出示了抽象的数轴,让学生初步体会数轴上正数和负数的排列规律,形成相对完整的有关正数和负数的认知结构,并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时不必告诉学生数轴这一名称,但要对数轴上数的排列有所体会。可以分步呈现数轴,先出示带箭头的直线,然后标出表示0的点,接着分段标出0右边的几个点,再标出0左边的几个点。这样,为学生到第三学段理解数轴的特征作初步的孕伏。在学生尝试填数、读数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正数和负数分别在0的哪一边,思考“-2接近2,还是接近0”的问题。教材把这些抽象的表述与数轴结合起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与0学生很容易在数轴上看到正数都在0的右边,负数都在0的左边,0在正数与负数的中间。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些直观的位置关系能有效的支持学生体会并理解抽象的数的关系,降低学习的难度。数形结合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

“练一练”的题家庭中收入和支出的记录,对例4的一个补充练习可以让学生独立的说一说、写一写,再次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交流的机会。

在例题教学后,教材多次安排了“试一试”,为学生提供自主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在初步认识正数、负数后,教材安排学生根据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尝试自己写出、读出正数和负数。在知道“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后,教材让学生尝试把盈利和亏损的情况用正、负数表示出来。在教学根据平面图上的信息,用正、负数表示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后,教材呈现了抽象的数轴(不出现名称),让学生填数和读数,初步体会数轴上正数和负数的排列规律。

练习一的题目第1-3题重点练习正数和负数的读写,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并让所有学生都动口说一说、动笔写一写、动脑想一想。第4题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温度,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的含义。第5题在练习读正数和负数的同时,获得一些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其中第6题,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突出表示的温度与0摄氏度的关系。第7-10题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问题,引导学生练习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第10题的记录表中同时呈现了上下车的人数,要让学生看清表格,从通常负数表示减少,正数表示增加这个角度,理解在这里负数表示的是下车人数,正数表示的是上车人数。还要让学生理解“0”表示的意义。表后的问题(3)是开放的,可以让学生比较每一站上车、下车人数的多少,为第三学段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做些铺垫。

最后安排的“你知道吗?,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组织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负数的认识。单元检测:精心设计练习,练习设计题量适中,层次清晰,形式多样。增加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机会,评价建议:

对学生做出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对负数的认识,也要关注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的情况,关注学生合作交流的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对学生作出合理的、激励性评价。

这个单元从他们熟悉的、有趣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也易于他们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作用。

认识负数单元反思 第2篇

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这些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2、通过现实生活问题,是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1)以统计表的形式昌县商店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在统计工作中,通常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2)以平面图的形式呈现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或南北方向的大街行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理念:

1、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紧密联系生活,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和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负数, 能认、读、写负数;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 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相继发展的符号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长学生的自然知识, 产生热爱自然, 享受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现实生活中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能够比较0、正数、负数的大小。

设计理念: (1) 让课堂回归现实生活, 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2) 数形结合, 借助直观形象的模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 充分相信学生,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4) 学以致用, 学会解决问题, 让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程序: (1) 游戏引入, 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 游戏叫作《我反我反我反反反》。

游戏规则:教师说一句话, 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1) “向前看!”“向左走!”“起立!”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 看谁反应最快。 (2) “学校超市上个月赚了1000元钱!”“艺术节中, 五 (1) 班得了团体得20分。”“今天气温比昨天下降了3℃!” (3) 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出差, 前天刚从三亚回来, 他说:“两地的温差真大, 那边还是烈日炎炎, 这边已是秋风送爽了。”———引出气温, 顺势组织学生观看天气预报片头。

(2) 回归生活, 创设情境, 引导观察认识温度计,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1) 让学生认识温度计, 告诉学生零上和零下温度分别是怎么表示的。1) 首先认识零刻度线, 指导写法。2) 试着了解上海的气温。观察并谈话, 说说上海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让学生在温度计上试着拨出温度, 然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师小结指出:上海气温是零上4摄氏度, 要比0℃要高。强调在零刻度线之上。3) 再了解北京的最低气温。谈话交流我们的首都北京最低气温又是多少?并与南京气温进行比较。比较之后一边在温度计上拨出温度, 一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收获。4) 师进行小结, 上海、北京、南京三个城市的温度分别是零上、零摄氏度、零下, 然后指导写法。 (2) 学生试着看温度计, 并能熟练地在卡片上写出各地的温度。谈话:同学们, 我们再来看看这几个城市, 它们的气温是多少?你能迅速地写在卡片上吗?学生完成并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1) 香港: (19℃或+19℃) 。⑵哈尔滨: (-10℃) 。小结:我们知道了温度的表示一般都是以零摄氏度为界, 香港是零上温度, 就用正号或直接写数字表示温度, 反过来就要用负几来表示, 如哈尔滨的温度。

(3) 小组合作探究, 加深认识正数与负数。 (1) 师出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 与学生交流, 并设疑: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有八千多米, 站在山脚下和山顶上, 我们能感觉到它们的温度相关很大,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 再出示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这是与刚刚山峰完全相反的情况, 这两幅图你看懂了什么呢?指导学生了解海拔, 图上告诉学生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要高8844.43米, 而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3) 指导学生用正数和负数来记录不同地区的海拔。如比海平面高的用正数或直接用数字表示, 珠穆朗玛峰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反之用负数表示,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就记作:-155米。 (4) 拓展其他地区, 记录海拔。

(4) 进一步应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海拔。 (1) 试着记录世界著名湖泊、高峰的海拔高度, 比如青海湖、死海、里海、紫荆山、泰山等, 教师作简要介绍, 学生记录下来。 (2) 共同交流。

(5) 小组讨论, 归纳正数和负数。 (1) 师用多媒体出示刚才的一组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 并想想能帮助它们分分类吗? (2) 学生交流、讨论, 指名发言。 (3) 小结: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 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 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 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4) 游戏, 将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46、-9、10、-140、9.8、-1020、0。

(6) 联系生活, 通过练习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 我们有很多地方都能用到负数呢?你们说说看。 (比如水电费欠费、成绩下降、物价下跌等)

认识负数单元反思 第4篇

一、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从生活切入,便于学生理解

负数的产生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方便于我们的生活,因此,教师能够认识到负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仍然是接触生活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从生活切入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便于学生的理解学习。负数对于正数来说,是以“0”为中点其反向存在的数。教师要能够认识到,要想使学生学习负数、认识负数、掌握负数,首先要先让学生理解反向的意思,这种理解要借助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帮助学生理解,否则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教师难以讲述,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电梯升降楼层,让学生理解何为负数。在电梯中,往往会存在地下一层及地下二层,小学生跟家长坐电梯往地面以上楼层走的时候,摁的就是正数楼层,但是往地面以下的时候,摁的就是负数楼层,也就是说,以地面为“0”,上面是正,下面是负。教师这样既能够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正、反,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明白负数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学习一门知识,目的在于掌握知识后能够更好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造福于我们。因此,在认识负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进行回忆、搜集,交流负数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经过讨论交流,学生能够发现负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温度计计量温度用到了负数;爸妈存钱的储蓄卡会有“+”“-”来记录钱的存入取出,还有海波高度计算等。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负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到的知识总是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对《认识负数》这一课的教学反思,教师能够总结出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对于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加以完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徐英俊.如何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对接[J].教育科研论坛,2008(06).

负数的认识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5篇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在-5、3.7、0、、8、-1.2中,正数有(),负数有()。

2.如果气温上升5

℃记作+5

℃,那么气温下降3

℃记作()。

3.海平面的海拔高度是0

m,高于海平面的为正,黄山的最高峰莲花峰的海拔高度是1864

m,记作()m;死海的海拔高度是-422

m,表示()。

4.一栋商住楼共19层,如果把第9层记作0层,往上的楼层记为正数,那么第5层记作()层。

5.以小明身高140

cm为标准记为0

cm,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小兰的身高135

cm记作()cm,小青的身高149

cm记作()cm。

6.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7.某商场7月份的营业额是200万元,8月份的营业额是240万元,比7月份增长了()%,9月份的营业额是180万元,比7月份减少了()%,称为负增长,记作()%。

8.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9.某品牌奶粉的标准质量为500

g,规定质量最高不超过505

g,最低不低于495

g,通常用500()g表示这袋奶粉的质量。

10.在直线上,从0出发,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点A,点A表示的数是();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点B,点B表示的数是()。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8分)

1.0是最小的正数。

()

2.向东走一定用正数表示,向西走一定用负数表示。

()

3.在直线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离0越远,数值越小。()

4.在直线上,+3和-3与0的距离相等,所以+3和-3相等。()

5.没有最小的负数。

()

6.所有的数可以分为正数和负数两类。

()

7.某地2月份的某一天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2℃,这一天的温差是3℃。

()

8.前进10

m和后退10

m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6分)

1.低于正常水位0.16

m记作-0.16

m,高于正常水位0.02

m记作()。

A.+0.02

m

B.-0.02

m

C.+0.18

m

D.-0.14

m

2.温度上升6℃,再上升-3℃的意义是()。

A.温度先上升6℃,再上升3℃

B.温度先上升-6℃,再上升-

3℃

C.温度先上升6℃,再下降3℃

D.无法确定

3.温度从5℃降到-8℃,一共降了()℃。

A.3

B.-3

C.13

D.-13

4.六(2)班上学期期末数学平均分是92分,如果低于平均分2分记作-2分。乐乐的分数是92分,应记作()。

A.+2分

B.0分

C.-2分

D.无法记

5.增长-5%,表示()。

A.增长5%

B.减少5%

C.没有变化

D.没有这种表示方法

6.在直线上表示-1、、1.5、2,其中与0最接近的是()。

A.-1

B.

C.1.5

D.2

7.大于-2且小于+1的数有()个。

A.1

B.2

C.3

D.无数

8.对“0”的描述错误的是()。

A.0是自然数

B.0是偶数

C.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D.0是最小的正数

四、动手操作。(1题3分,2题4分,共7分)

1.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2.与北京时间相比,比北京时间早记作“+”,晚记作“-”。请根据下面所给的提示画出各地的时间。

五、解决问题。(4、5题每题10分,其余每题8分,共44分)

1.教室里原来没有人,用“0”表示,进来一个人就用“+1”表示,那么出去一个人就可以用()表示。

“+30”表示()。

“-12”表示()。

“-3”表示()。

“+35”表示()。

教室里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2.浩浩家1月份的家庭收支计划如下: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为:6800元;交上月水电、煤气费240元,添置家具2000元,爸爸领回奖金

1500元,买新衣服1000元,日常生活支出1200元。请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表。你能算出浩浩家1月份的余额吗?

3.李磊家在银行的东边480

m处。如果将银行的位置记作0

m,向东记为“+”,向西记为“-”,现在他从家向西走,每分钟走70

m,8分钟后他所在的位置用什么数表示?

4.看图回答问题。

(1)-3时表示宇航员要做什么?宇航员什么时间穿太空衣?

(2)宇航员两餐之间间隔多长时间?

5.体育课上,五名女生进行了1分钟跳绳测试,达标成绩为50次,超过50次的成绩用正数表示,少于50次的成绩用负数表示,测试成绩如下表:

(1)这五名女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次?

(2)这次测试的达标率是多少?

答案

一、1.3.7、8 -5、、-1.2 2.-3

3.+1864 低于海平面422

m

4.-4 5.-5 +9

6.< > > > < >

7.20 10 -10

8.-5 -3 -1.5 1 4 9.±5 10.5 -4

二、1.× 2.× 3.√ 4.× 5.√ 6.× 7.× 8.√

三、1.A 2.C 3.C 4.B 5.B 6.B 7.D 8.D四、五、1.-1 进来30个人 出去12个人 出去3个人

进来35个人 30-12-3+35=50(人)

2.-240 -2000 +1500 -1000 -1200

6800-240-2000+1500-1000-1200=3860(元)

3.70×8=560(m)560-480=80(m)

用-80

m表示。

4.(1)-3时表示宇航员要进餐,宇航员-2时穿太空衣。

(2)宇航员两餐之间间隔5小时。

5.(1)15+10-3-2=20(次)

(50×5+20)÷5=54(次)

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第6篇

我在教学负数时,紧紧联系实际生活。因为负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中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负数的必要性。整堂课以“具体情境中的数——解释数的意义”这样的过程。来帮助学生认识负数与正数表示相反的意义。比如:课始我让学生先通过自学,然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正、负数的意义,从中不仅掌握了正、负数的记法、读法,还体会到了正负数是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生只有在理解了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运用到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用正、负数来表示的现象。初步认识负数后,通过创设情境来认识数轴,利用数轴小组讨论如何比较负数的大小,在汇报时,孟慧敏同学想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让我很欣慰。让我 感到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达到了课堂效果。

认识负数听课反思 第7篇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这就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生活经验,要从学生出发去导入新课。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能抽象出数学概念。因此,我在教学本节课时,利用“黄金周旅游”的热门话题来引起学生的兴奋点。接着,每个人的目的地是有所不同的,于是就让他们关注自己目的地所在城市的气温。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同时,天气预报声音响起,学生仿佛回到了家中,学生感到新鲜,随着不同城市气温的变化,负数也逐渐出现,自然而然引入到课堂,使学生初步感受了一下负数是如何记录的?为学习新课做好了准备。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要保证每个教学环节始终指向教学目标,而且要注重各教学环节之间有机关联,互相贯通,层递推进,以寻求课堂教学“1+1>2”的整体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还要细心考虑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且从属于教学内容。成功的过渡表现为水到渠成,自然流畅,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逻辑延伸,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启发性开端。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认真思考了各教学环节间的过渡问题,如:例1的教学是要求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四个城市的温度,我考虑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接触温度计,必须先要进行如何准确的看温度计的教学。于是在学生刚看完天气预报的录像之后,我就提问:要了解各城市气温,我们可以看天气预报,但要了解我们课堂里现在的温度该怎么办?学生马上想到了温度计。于是师生一起测量教室的实时气温。这样的过渡,不仅很自然的引出了温度计,还有效的进行了如何正确地看温度计的教学,为下一环节“学生写出四大城市的气温”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数学课中运用游戏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陈鹤琴老先生曾

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爱玩好动是天性,传统的教学常会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又苦又累,厌学情绪严重,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容易注意力分散,精神疲惫,思维松懈,有时还要玩上一会儿和学习无关的东西,所以当学生的脸上闪过“无聊”“困惑”的痕迹时,游戏可解“燃眉之急”。课上到这儿,我学生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些疲倦,不利于例2的学习。当学生一听到要玩游戏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被调动了起来,显得非常的兴奋。因此,这个游戏不仅很好的过渡到了下一环节的教学,又很好的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又以全新的状态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练习设计要注重情景,讲究实效。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因此,我对本题做了一些改动,在后面加了一个“0”,意在让学生继续巩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一知识点,这样一处理,效果很好。

诚然,所有的课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这节课还需改进之处在于:一是由于借班上课,我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不深,致使课堂前部分花的时间较多,后半部分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非常有限,这样影响了学生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二是利用天气预报录像激趣导入时,若能要求学生在看的同时选择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城市,动笔记录它的气温,这样能使学生初步感受负数的读法的同时也能初步接触负数的写法,有一石二鸟之作用。三是我的教学语言还不够准确、精炼。若能改进以上缺点,这节课会更加成功。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会认真专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个学生受益。

在今天上课之前,一直在想如何上好新知第一课。因为是到直属小学的第一课,且要做好被听课的准备。今天早早地到校,把教案与ppt再次进行揣摩与思考。整堂课下来,感觉较好,本课的知识重、难点都解决,且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佳。

一、课前准备充分。备课后针对教案与ppt,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并且充分享受到了集体资源的优点,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长处。

二、知识的重难点把握较清。课中始终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 学习。从课中的学习反馈可看出,学生对本课的知识已经基本理解。

三、注重了提问的有效性。结合知识所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 性,并不是简简单单用是或不是就能回答的,这样在启动学生思维的 同时,积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值得思考之处:

一、学生的小组合作体现的不够。也许不适应把学生分成三组的形 式,在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上组织的不多,参与的不够。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认识负数》听课感言

听了来凤县实验小学瞿老师的《认识负数》这一课,感受颇深。

大家知道,数学的学习应基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中指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让学生经过对负数的认识,将更深刻地认识数,同时,学生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数学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数学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我认为本节课就体现了这一目标。

当数学教学找到了与生活的连接点,把数学现象规律用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表现时,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变得通俗易懂了,在教学中从认识温度计,引导学生认识温度计上的0刻度,然后进行0上和0下的温度读数教学,充分体现由整体认识到局部探索的教学策略,有效的突破了学生认识与探索的难点,将原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化,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到抽象地认识负数,进一步体验到正数与负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老师在教学时引入了“天气预报”这一熟知的事物,用“零上5度”和“零下5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从而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5”这个数字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感。感谢瞿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生动的数学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听后感

负数不就是数字前面加个负号吗,能有什么好上的呢?好肤浅的理解,但这确实是我听课前对此的真实感受。但一堂课下来,再加上这位老师的讲座,我觉得我彻底被洗脑了。

感受一:

这位老师在这节课上充分利用了温度计,首先他出示的一个温度讲上标上了0及大于0的数字,大家一起来认识温度计,接下来他就让同学在刚才的观察学习中自己制作一个温度计,要让大家看到有零上2度及零下4度的表示,当然学生只需在温度计上标上数字,之后这位老师就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发现学生都在0的下面标数字犯难了,有的人在0的下面是以4、3、2、1的顺序写的,有人则在0的下面是以1、2、3、4的顺序写的,那么谁写的是对的呢,对于这一难点的讲解你首先要让学生心服囗服地接受,另外要说得有理呀,这位老师就很聪明,他联系到了生活中的地下室,他问到学生如果这座房子有5层地下室,那最靠近地面的是第几层,学生脱口而出是第一层,那接下来的一层又是第几层,学生又脱口而出是第二层,接下来不须老师解释什么,学生就知道他在温度计上写的对不对了,很了不起。

感受二:

大于0的数是正数,小于0的数是负数,那0是什么呢,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中,这位老师很自然地就让学生去发现原来0只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之后他又来扩展分界点的意思,比如说比珠穆郎玛峰海平面高8848米,某盆地比海平面低145米,让学生分别用正数负数表示珠穆郎玛峰及某盆地的海拔,随后就问到学生这里是以什么为分界点,学生就会发现这时的分界点还是0,只不过又可换种说法是海平面。

感受三:

认识负数原本是五年级的内容,可这位老师却让四年级的孩子来学习,而且还穿插了一些初中的练习题,如有在在羽毛球比赛前,都是先测一下要比赛的羽毛球与标准羽毛球的重量中的差距,第一个是-0.35克,第二个0克,第三个+0.15克,第四个-0.2克,问这里的0什么意思,真的是没有份量吗?这里第几个羽毛球最重,第几个羽毛

球最轻?虽然这题是出现在初中的数学书上,但经过这位数学老师的教学,即使是四年级的孩子都会感到这题目一点也难,原来初中的数学也不过如此而已。

<<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实小新教师,《认识负数》是我的走上讲台的处女秀,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1)研读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其读法,写法;能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等各种能力。(2)了解学生,我教的是五(1)和五(2)两个班级,总的来说,一班的学生乖巧,课堂纪律绝大多数能自觉遵守;二班的学生活跃,但上课比较主动积极。(3)准备教具,对学生所要做的作业预先浏览和完成。(4)向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但真正走上三尺讲台,我明显感到自己的不足,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还是不能很好把握。有时一堂课的气氛过于活跃,纪律就失去了控制。一堂课40分钟不能恰如其分的安排,会出现拖堂现象。学生在做题时,哪里容易错,哪里是薄弱点,不能预先明确。会有一些学生不能按照要求高质量的完成作业,甚至出现拖拉的现象。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我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现实情境,认识新知。负数这一概念虽是第一次出现比较抽象,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节目引入负数,以现实生活中的温度和海拔高度作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我又通过教材上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让学生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其次我应用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新知。例如在教学正数,负数,零的关系的时候,通过让学生将一组数分类,自主归纳得出“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结论。最后我设计了一些丰富的练习,以此巩固新知。教材安排了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填一填,连一连等多种练习形式,这一部分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两个班的学生在完成练习题时正确率较高,做题的热情也比较高涨。

认识负数以后 第8篇

一、认清0不再是最小的数

在小学学过的数中,0是最小的数.但认识负数以后,0已不再是最小的数了.它小于一切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在实际问题中,0有确定的意义.例如,在表示温度时,0℃表示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海拔高度为0米,表示该地与海平面持平,等等.再如,回答在有理数中有没有最小的整数时,有些同学由于对数的概念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学的算术数的范围,所以有时会错答为0,正确答案应是没有最小的整数.回答有没有最大的负整数时,有些同学可能会受到“没有最大的正整数”或分不清负数的大小的影响,而找不到最大的负整数,正确答案是有最大的负整数-1.不是正数的数中0是最大的数,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正好与小学里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结论“0是最小的数”截然相反,因此会在一些同学心中形成较大的反差而感到意外.

二、识别用字母表示的数

在有理数中,除0以外的数,都带有一个表示正、负的符号“+”与“-”,这两个符号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中,其中“+”号可以省略.这与小学所学的数是不同的.这样一来,在有理数中就多了一个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问题.特别是对用字母表示的数,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根据它前面的“+”、“-”号来判断它是正数还是负数.有些同学忽视了这一点,认为a是省略了“+”号的数,一定表示正数,而-a带有“-”号,一定表示负数.其实,这里a前面的“-”号是表示“-a”是a的相反数.而这里的a可以表示一个正数,也可以表示一个负数,还可以表示0.当a表示一个正数时,“-a”就表示一个负数;当a表示一个负数时,“-a”反而表示一个正数;当a表示0时,“-a”则表示0,既不表示正数,也不表示负数.例如,当a表示-1时,-a表示它的相反数+1,是一个正数;当a表示0时,-a表示它的相反数0.所以-a不一定是负数,一定要纠正“前面带‘+’号的字母表示正数,带‘-’号的字母表示负数”的错误认识.

三、理顺性质符号与运算符号

在小学里,“+”、 “-”号表示运算符号,分别读作“加”和“减”,在有理数中,“+”、 “-”号既可以表示运算符号,也可以表示性质符号.表示运算符号时仍分别读作“加”和“减”,表示性质符号时分别读作“正”和“负”,但必须分清场合.例如,在“试比较+与-的大小”这句话中,+只能读作“正三分之二”,不能读作“加三分之二”;-只能读作“负五分之二”,不能读作“减五分之二”.再如,在(-a)-(+b)+(+3c)中括号内的“+”、 “-”号都是性质符号,括号外的都是运算符号,而对3a-b中的“-”号,如看成性质符号则应是3a加负b,即3a+(-b),如看成运算符号则应是3a减b,即3a-b.不能看做既是运算符号又是性质符号.在特殊场合,“-”号既不宜读作“减”,也不能读作“负”,例如,在“-0=0”中,既不宜读作“减零等于零”,也不能读成“负零等于零”.因为0是唯一没有符号的数,这里的“-”号表示相反数的意义,因此应读为“零的相反数等于零”.又如对“-a2”中的“-”号,虽然可以读作“负”,但容易与(-a)2的读法相混淆,因此读成“a的平方的相反数”,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出现了.

当然,我们在处理相关符号问题时,并不严格追究其符号是性质符号,还是运算符号,而只是运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这一法则来解题.例如,2+(-5)-(-6)中的(-5)前是加号,而-5本身是负号,根据法则可知+(-5)=-5,同样(-6)前是减号,而-6本身是负号,由同号得正可知-(-6)=6.这样理解,就可轻而易举地解决头痛的符号问题了.

四、明确一种相依关系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间是一种“相依关系”,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例如,-3和3互为相反数,那就是说-3是3的相反数;反之,3也是-3的相反数.可见相反数是指一对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一般是不同的,但有唯一的例外,即0的相反数是0.

任意一个非零有理数,总可以看成由“符号”和“符号后面的数字”这两部分构成的.例如,“-5”的符号是“-”, “+5”的符号是“+”,而符号后面的数都是5,“-5”和“+5”互为相反数.这两个数的符号相反,而符号后面的数字相同,因此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以认为是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例如,6和-6互为相反数,但6和-9就不是互为相反数.可见要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号,即a的相反数可用“-a”表示.如9的相反数是-9,-3的相反数是-(-3),即-(-3)=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第9篇

一、联系生活实际教学,以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负数。

天气预报是学生熟悉的东西,记录城市的天气情况,学生感到新鲜,随着不同城市气温的变化,负数也逐渐出现,自然而然引入到课堂,使学习的难度降低,而学生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零下的温度如何记录?我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讲解,学生有种豁然贯通的感觉,让学生体会+ 4和- 4是两个不同的数,在“4”的前面使用不同的符号,是因为两个“4摄氏度”具有不同的意义。课堂中我引导学生把各个正数、负数都回归到原来的情境中去,体会正数是零上的温度或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是以前已经认识的比0大的数。负数是零下的温度、低于海平面的高度,是比0小的数。这样的回归,能清楚地了解负数的意义,懂得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二、让学生去探索,让学生去体验。

学生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极富独特性与创造性。对于负数的认识,有的可能是第一次听说,而有的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学中我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运用比较认识的方法,组织开展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所具有的相反意义,领悟出零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拓宽了学生对数的概念认识范围,并为学生将正数、负数、零整合到一个新的概念框架(有理数)之中打好了基础。对于练习题的运用,我力求创设一个开放的合作研究氛围,让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同桌交流,除了得出正数都大于0 大,负数都小于0,在反馈的信息中获知,学生收获多多,探究热情高涨。

这节课的思路是清晰的,各个环节联系的也十分紧密。大量的生活中的问题,强有力的吸引住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主动探究获取了新知识。

上一篇:把古诗写成作文下一篇:幼儿园工作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