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的童话故事

2024-07-06

关于合作的童话故事(精选14篇)

关于合作的童话故事 第1篇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有一种动物却演绎出迥然不同的故事:酷热的天气,山坡上的草丛突然起火,无数蚂蚁被熊熊大火逼得节节后退,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渐渐地蚂蚁似乎无路可走。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蚂蚁们迅速聚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向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一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更多的蚂蚁却绝处逢生。

关于合作的童话故事 第2篇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年幼时,家境贫寒。有一次,别人送给他一只母兔,很快,母兔又生下一窝小兔。这下,卡耐基犯了难:因为他买不起饲料来喂养这窝兔崽,他拍脑袋一想,请左邻右舍的小孩子来参观这些活泼可爱的兔娃娃,并宣布:谁愿意拿饲料喂养兔子,这只兔子就用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命名。于是,小兔子都有了名字,饲料难题也迎刃而解。

多年以后,卡耐基与商场老手布尔门的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一天,卡耐基在旅馆门口邂逅布尔门。卡耐基诚恳地说:两家公司合并,合作共赢。布尔门狡黠地问:“合作的新公司叫什么名字?”卡耐基说道:“当然叫‘布尔门卧车公司‘啦!” 这正是对方最想要的。于是,签约成功,双方各自大赚一笔。 给合作伙伴最想要的,是合作成功的最大前提。

关于合作的童话故事 第3篇

我们合作组选取了一年级起点新标准第九册第四模块进行研究和实践。我们在研究了教材的基础上先将三节课的课型定位:预习课、新授表演课以及阅读写作课。我们设计的思路是:预习课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题和大意,学习的新词汇,为学生扫清认知的障碍,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到核心句型,梳理从三年级以来学过的与本课有关的be going to句型,并在最后环节启发学生运用核心句型的结构来造句,使学生在这节课巩固句型运用,为下节课的新授做好铺垫。第二节新授课,教师可以轻松简单地处理课文主要信息,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运用能力的训练,训练学生能表演对话,并且从生日派对的对话表演拓展到周末活动计划的对话组织,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三节课,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对核心句型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我们设计的重点在绘本的阅读和学生的写作指导上,这样既丰富学生信息的输入,也锻炼和发展学生的书面理解和表达能力

作为第三课时的我,在听了前两课时,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修改成这样:

一、前检激学

1.Enjoy and sing the song.

Talk about the song.

How old is Fangfang going to be?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2.Whose birthday is coming?

3.Talk about Amy’s birthday invitation.

二、定策学习

1.Talk about Amy’s birthday party.

Amy is going to be 11. She is going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2.Let’s predict what else they are going to at the party.

3.Let’s share your good ideas about birthday party.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your birthday party?

4.Talk about the pictures.

At the party, we are/I am going to…

5.Sum up the things we can do at the birthday party.

6.Read and order.

How are we going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三、练习巩固

1.Introduce: We have known the activities at the birthday partywe also have known how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Now I’d like torecommend a book about birthday. It’s about to describe the bestbirthday party.

2.Show the cover of the book.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and thename, let them predict something.

Whose birthday?

Who was at the party?

What did they eat?

What did they do?

What did they play?

3.Let them read the book with these questions.

4.Talk about the book.

5.Encourage Ss to write their birthday party after class.

四、后检反馈

1.Let’s show the invitation they wrote before this class.

2.Consolidate how to write an invitation.

3.Let’s try to write your plan about Halloween party.

4.Discuss with your members.

We’re going to have a party on Wednesday,October 31st.

We’re going to invite friends for the party.

…is going to buy___________.

…is going to take__________.

…is going to_____________.

I am going to make some cakes.

5. Discuss how to reply an invitation.

通过英语课堂实践和课后评课及反思,我们一直认为三节课在课型设计上是非常衔接的。作为第三课时的我,设计时思路是清晰的,但在“整合”的题头下我设计活动时就有点盲目贪多,在birthday这一个话题下,我在一节课设计了它的两个功能,既用be going to谈论了生日的计划,又用过去时谈论了mybirthday party,这样就有点多和难。现在反思应该只体现话题的一个功能,否则就比较混乱。

巨野农民画:合作社的故事 第4篇

姚辉川的家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麒麟镇洪庙村,画社有十几个农民画师。他们的作品包括牡丹、十八罗汉、仕女图、水浒人物、山水等。姚辉川负责把这些画销往全国。

在巨野,像姚家这样的“农民绘画点”有很多,仅洪庙村就有320人从事绘画。而整个巨野县,有四个绘画专业镇、500多个专业户,常年从事绘画相关行业人员超过1.5万人,拥有省级以上美协会员35人,被誉为“中国农民绘画之乡”。

巨野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自古有种植牡丹的传统。农民画也以工笔牡丹为主,单价在200元到数千元之间,年销售量70多万幅,收入3.6亿元。“全国80%的工笔牡丹都出自巨野。”姚辉川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放下锄头拿笔头

说起巨野农民画,不得不提姚桂元。这位68岁的巨野农民画发起人,家里是巨野最早的农民绘画场所,也是农民画师孵化的摇篮。

上世纪70年代,姚桂元曾是巨野县工艺美术厂画师。这间美术厂以画彩蛋、屏风闻名,产品远销海外。姚桂元的牡丹画得相当好,“上过天安门城楼,也曾作为礼品随国家领导人出访。”姚桂元的儿子姚树昭向本刊记者介绍。

改革开放后美术厂倒闭了。姚桂元在街头挂起了“古麟书画社”的牌子,把三四十位美术厂的老伙计召来。几十人在家作画,他在外面找市场,北京、西安、东北都去过。第一单生意在曲阜做成,随身带的几十幅画全部卖掉。

尝到甜头后,姚桂元决心发展绘画事业。他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能力进行分工,有的在家创作、有的在外销售。

几年时间后打开了市场,作品供不应求,“产能”却跟不上。要扩大生产规模,没法使用机器,姚桂元打算发动农民画画。

当时,这无异于异想天开:大多数农民文化低,不仅不懂美术,甚至连画笔都没摸过。虽然免费教学、提供纸笔,但三五个月下来,一幅像样的作品都没有。

时间一长,一些农民觉得耽误打工种地,不认可这份“闲差”。

后来,画社从最易入门的工笔画入手,不讲理论或者先实践、后理论,由美术厂老师手把手教,画农民最熟悉的牡丹。学成的农民再去“传帮带”,一批批农民画师就这样产生了。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巨野的绘画从业人员已达1500余人,年销售作品20万幅,“巨野工笔牡丹”的品牌开始叫响全国。

现在在巨野,画师多是妇女和老人,“忙时握锄头,闲时握画笔”,生产生活两不误。画一张普通尺寸的牡丹需要四五天,售价六七百元。

“妇女不打麻将,画着画、听着音乐,安宁了。”姚树昭介绍,“普通画师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老师能挣七八千元,高水平的农民每年收入20万元不成问题,基本家家盖楼,买车的也多。”

农民画师中,一些有天赋的人走上了专业画家之路,孔庆臣就是其中一个。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发布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其中一幅《最吉祥是有粮》就出自他之手。

“从十一届全国美展起,我开始有了个人的表达。”孔庆臣说,“现在我是两条腿走路,既接订单,又搞创作,农忙时还要下地干活。”

第一家合作社

2009年,山东省农业厅批准,在姚桂元家庭画社基础上正式成立“巨野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姚桂元任理事长。

“养鸡养鸭合作社很多,但书画合作社这是第一家。”姚树昭说,目前合作社有社员320人,来自洪庙村及周围几个村庄。姚树昭负责合作社的生产、培训。

每天社员们都来姚桂元家画画。两层的小楼可以容纳数十人,画师们有固定的工位和任务。不过因为场地限制,大部分人在自己家里画,把成品交到合作社来。

合作社的老师也是当地的农民,不过绘画水平已经可以指导别人。通常,老师先画一个底子,学员在底子上临摹,画得跟底本差不多了,就算出师了。

巨野农民都画工笔画——工整细致、色调统一,便于学习,很容易适应规模生产。“一般三个月到半年就可以学会,作品就可以卖钱,而且培训免费。”姚树昭说。

合作社的老师除了教学生,还有一项重任:负责产品“研发”。

“工笔画的样式每年都在创新。比如去年喜欢大红大紫,今年就喜欢淡彩。画师会根据客户、市场的要求开发新的样式和色彩。”姚树昭认为,在这一点上他们还算跟得上市场。

距姚家200米远处,一座两层楼的四合院刚刚建好,还没装修,这是合作社的新场地,规模是目前的数倍。山东省农业厅补贴了25万元,合作社自筹30万元。

姚桂元年轻时也画画,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不好,就在各地参加展会,负责产品销售。通常,每年10月到12月是销售旺季,展会、订单多;6月到8月是淡季。

本刊记者采访时,姚桂元正在广州参加艺术博览会。“每次去展会,基本上都有订单,一个单子能做两三个月,一年接几个单子就差不多了。”姚树昭说。

合作社一般会在淡季存一批货、旺季卖出去。销售收益,合作社提20%至30%,剩下的归农民。

nlc202309011634

农民画的买主,以画廊和企业为主。“企业占了大头,尤其是民营企业,大约有60%至70%。”姚树昭说,“现在很多企业讲究了,逢年过节发点奖金,再发两张画作为福利,喜庆。”

合作社卖画有个特点:可以不交订金,但不签合同。“因为质量没法鉴定。这里多个花瓣,那里少片叶子,他说不合格怎么办?画画毕竟是创作,不是复印,这行就讲一个诚信。”所以合作社至今没有成为公司。 “为什么要成立公司?合作社就像一个公司,公司只是一个称号。” 姚树昭说。

在他看来,巨野农民画目前走的是中低端市场,“只能走这条路,因为是批量生产,不是画家个体创作。走高端,画出来卖不掉。发展30年不容易,想毁灭很容易,三月不卖画就完。”

模式复制

绘画合作社的模式已在巨野县“落地开花”,逐步形成了“经销商(展会)-合作社(画院)-农民画师”的生产销售模式。

在巨野县城环境最好的洙水河公园内,一座3万平方米的建筑拔地而起。这是政府耗资6500万元打造的巨野县书画院——一个政府拨款、有编制的单位。政府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集创作、培训、展览、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县书画院三楼画室里,常年有上百位农民画师作画。画院院长陈广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0年,巨野被授予“中国农民绘画之乡”,县里想借此做点事。“我当时是科长,后来不当了。2002年过来,组织培训、搞展览、搞活动,先造气氛,慢慢由小到大。”

在姚树昭看来,县画院和合作社本质是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由于县书画院的公办背景,它会承担更多的展览、培训事务。

目前,县书画院和全国600多个画廊建立了联系,帮农民学员销售作品。“才学新手的,老师帮忙销;翅膀硬了,可以自己联系;有点名气的画家还有经纪人。方式很灵活。”陈广超说。

在陈广超的办公室,有几盒画好的彩蛋样品。他们正尝试“捡起”当年工艺美术厂的优势产品,准备参加各大展会,最终期望出口。

虽然身在其中,陈广超非常清楚农民画产业的“庐山面目”: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够。生产是作坊式的;销售主要靠腿去跑;利润被别人拿了大头。

经销商的利润有300%~500%,40平方厘米的作品,出厂价200元,在展会上可以卖到七八百元,在画廊只能卖三四百元。

“巨野处于鲁西南,各方面不占优势。我们也想出口,建立网上平台、做电子商务,还忙不过来。现在光缆扯过来了,下一步就想把这个做好。”陈广超说。

但姚树昭认为,巨野农民画目前还没必要发展电子商务,因为产能跟不上。“一个画工一年平均能画100幅,整个产量也就三万多幅。接的订单都做不完,工作场地也不够。”

中国有两个地方以牡丹闻名天下:洛阳、菏泽。菏泽牡丹的种植规模、品种都超过洛阳,但洛阳牡丹更有名。

“菏泽在山东的GDP靠后。”巨野县文体局副局长让淑波指着一张地图说,“巨野是菏泽最东边的一个县,在苏鲁豫皖交界处。过去黄河从这里流过、几次改道,这一带是冲积平原,适合种庄稼,但区位不占优势。”

发展文化产业,或许可以弯道超车。1999年,巨野县提出“发展工笔画产业,搞好巨野经济”的口号。如今,工笔绘画已成为巨野县继煤炭、煤化工之后的第三大产业。

在县书画院背后,一个投资12亿元、占地400亩的书画艺术产业园区已在规划中。目前该项目已入选了文化部首批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全国共51个项目入选,山东省仅此一家。

2013年,习近平考察曲阜时也曾到巨野。“农民画画,惠民致富,提高素养,很符合国家现在的核心价值观。”陈广超说。

关于合作的寓言小故事 第5篇

一只小狗看见了,说:“我帮你一起拔吧!”“哎嗨呦!哎嗨呦!”可是它们一起还是拔不出来。一只小羊看见了,说:“我也来,我也来帮你们拔!”“哎嗨呦!哎嗨呦!”

它们四个一起终于把萝卜拔出来了。

关于合作的寓言小故事 第6篇

蛇用实际行动回答了狮子大哥的指示,钻进洞里,把老鼠捉了出来。

狮子和蛇不知道怎么分着吃才更合适,正在他们商量的时候,老鼠趁机逃跑了。这下,都已经有些饿的狮子和蛇不高兴了,狮子大吼:“都是你不小心,把到手的点心都放跑了。”

“那还是我从洞里把老鼠抓出来的呢?”蛇气急败坏。

“再不,你再到洞里去一次,把老鼠抓出来,怎么样?”狮子提议。

“也只能这样了,我再去吧!”蛇勉强同意了。

老虎在洞外等了一会儿,可是蛇没有出来,老虎把耳朵贴在洞口认真听一听,似乎听到蛇在吃东西,老虎非常气愤,就把洞口堵死。老虎想:“让你自己独吞,我把你闷死在里面。”

蛇在洞里和老鼠周旋一会儿,才把老鼠抓到,可是蛇想出来的时候,却发现,洞口被堵死了。蛇更气愤,就一口咬了那个洞口的老虎屁股。

蛇觉得洞里越来越闷,就要窒息了,同时老虎也觉得自己越来越没力气,因为蛇的毒液在老虎的体内发作了。

1.关于管理的寓言小故事

2.安全的寓言小故事

3.精选寓言小故事

4.著名的寓言小故事

5.经典鸡的寓言小故事

6.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7.寓言小故事 涸辙之鱼

8.人生哲理寓言小故事

9.寓言小故事:本性难移

关于合作才能成功的励志故事 第7篇

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40年里,他们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团结作战,患难与共,建立了真挚的友谊。由于革命斗争需要,他们曾身处两地近,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没有因此而疏远,反而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通信,交谈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理论问题,共同指导着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马克思不仅十分钦佩恩格斯的渊博学识和高尚人格,而且对恩格斯的身体也很关心。

有一个时期,恩格斯生病,马克思时时挂在心上,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关切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也许还要厉害些。”恩格斯为了“保存最优秀的思想家”,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使其能专心致力于革命理论的研究,他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到父亲经营的公司中去从事那“鬼商业”的工作。

当《资本论》第一卷付印的时候,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信说:“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恩格斯尽管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他始终认为,能够同马克思并肩战斗40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关于小组合作的思考 第8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具体实施,策略

一、思想重视

教师要把合作学习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教育学生“学会合作”已成为现代人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素质, 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要引导学生学会怎样与同伴合作, 与人相处, 追求合作学习形式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二、精心布置

1.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每次均由好中生和潜能生构成, 组内成员要根据班级人数学生个性、爱好、成绩和男女生比例进行适当搭配, 实现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

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每个小组中应有组长、记录人、发言人、协调人等.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小组成员定期实行角色互换, 这一点十分重要, 只有教师分工具体、细致, 任务明确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的去讨论和解决问题.

3.充分备课.在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前, 教师必须自问以下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时候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该怎样提出?用时多长?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该如何引导?只有充分准备, 精心谋划, 才能做到不走过场, 不流于形式.

三、恰当设计

1.恰当提出讨论问题.讨论问题的提出应恰当且难易适度, 问题不管是教师根据学情提出, 还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 都应涵盖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学生个体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部分.

2.适时组织合作.知识点需要巩固, 重难点需要突破, 个体思维受阻, 多数同学有所悟但难以言表, 当同一问题有诸多答案引起争执时, 组织合作学习较为恰当.

3.合理确定合作时间.要根据问题的广度、难度、深度、数量等确定合作时间, 要保证足够的合作时间, 防止“蜻蜓点水”, 追求热闹, 问题尚未展开, 即匆匆收场.

四、合理组建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 分组是至关重要的.小组成员间结构的合理性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采取较多分组方法是:首先确定每组人数大致为多少.其次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能力层次、性别等, 进行平均的搭配的分组, 使各小组都成为一个综合的、整体水平均等的小组.最后小组自己确认或老师委派的方式选派首任组长.当然分组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按照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层次, 分为不同等级的小组, 使每个小组之间存在一定的水平差异.这种分组有以下优点:因成员水平和能力相近, 合作和交流比较容易;可以选择本小组最适合的问题进行学习, 容易取得成功.不管采取哪种分组方法, 我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 哪种分组更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我们就采取哪种方法.

五、随时调控指导

学生小组讨论时, 教师应深入各小组, 及时了解合作情况, 合作效果, 争论的焦点, 出现的问题.收集第一手资料, 点在要点上, 拨在疑难处切不可袖手旁观.合作后的评价和总结应旗帜鲜明, 观点正确, 不可模模糊糊, 让学生不知所云.

六、防止几个现象

1.组内分工不明确.相互推诿, 吃“大锅饭”和组长等几个活跃分子独占话语权, 让潜能生和内向生等失语.小组内可以组成“一帮一”结对子, 多把机会让给上面提醒的两类学生, 让他们展示自己, 增强信心.

2.过度合作.课堂上各种问题均在“合作”中完成, 一个问题刚结束另一个问题又被教师抛出来, 铺天盖地, 结果是每个问题“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雨过地皮湿”, 有的学生因没有通过思考讨论而无法真正搞懂.

3.讨论问题繁简适度, 不使合作失去意义.问题过于简单失去合作的必要, 问题过繁小组合作无法解决, 使学生失去合作的热情和自信.

4.合作并非全员参与, 全程参与.部分潜能生“貌合神离”, 表面凑在一起却无法合作, 合而不作, 合作是假, 乱作是真.少数学生缺乏参与热情, 结伙走神, 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说无关的话, 或不听组长号令, 各自为政, 使讨论没能集中在问题的中心上, 还有同学因为合作时间而注意力开始分散.

5.合作中失去自主.小组合作必须以个体自主学习为基础, 个体不能自主才让集体合作解决问题, 但在小组合作中潜能生刚刚进入自主思考活动时, 优等生已将答案抛出, 使学困生没有思考的余地, 只能囫囵吞枣, 不懂装懂.

参考文献

[1]周俊平.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徐玲燕.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的构建[M].科学出版社, 2009.

[3]汪文英.小学英语交学费发[M].九州出版社, 2006.

关于合作的童话故事 第9篇

合作的缘起

邀请中国知名作家和瑞典知名作家就同一个主题,共同创作一个图画书故事,由中国的插画家为瑞典的故事插画,由瑞典的插画家为中国的故事插画,这份共同创作的作品,在中国和瑞典同时出版!这一次跨越中国和瑞典,跨越作家和插画家之间的合作,起源于天天出版社对中国作家如何与国外作家、出版、读者进行深层交流的一次实践。

对于目前的中国出版来说,版权输出仍处于起步阶段。中文图书版权的对外输出,还难以从经济和贸易的角度來考量,只能从文化和交流的角度来考虑。其实,就目前世界图书版权贸易的整体情况来看,除了美国和英国是版权输出大国之外,西方的许多国家——德国、法国、瑞典等也都是版权引进大户。为了推广本国的作家和图书,这些国家的驻外大使馆都实施一系列的出版资助政策。而对于亚洲国家来说,日本和韩国近年出版的儿童图书,虽逐渐被欧美出版界认知,但是面向欧美的版权输出并不多,大部分版权还是授予了亚洲国家。除了畅销书和世界熟知的经典名作,作家和图书被其他国家的读者接受,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中国的童书作家来说,目前适合海外版权输出的图书产品较少,而海外版权售出之后,在国外的销售以及影响力,更是难以奢求的。因此,想要增强中国作家在海外的认知度,真正让国外的出版社、读者了解中国的作家,我们现在还只能从有特点和有风格的作家开始,与海外作家和出版社进行深度的合作与交流,而不是简单的版权输出。《杯子的故事》项目的策划,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瑞典驻华大使馆的文化参赞伊爱娃女士对我们提出的这个想法非常感兴趣,她心目中最好的人选,便是瑞典当代畅销童书作家马丁·维德马克先生。马丁先生主要的作品有《拉塞玛娅侦探事务所》和《大卫和拉丽莎》系列儿童侦探故事,他的作品在瑞典的销售数量,已经超过了林格伦的作品。而对于中国作家的选择,无论从作品的文学性、在国内的畅销度,还是被译介到国外的程度,曹文轩先生都是最适合这次合作的人选。后来,在2012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马丁在“大佳面对面”访谈中讲起这次奇妙的合作的开始,他说:“接到爱娃女士电话的时候,我正在火车上,她跟我讲了这个奇妙的设想,问我是否有兴趣参加。我甚至没有一秒的考虑,就说,‘这太棒了,我非常感兴趣!’”于是,这个项目就这样开始开展起来了。

创作和出版的交流

2012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那天,马丁·维德马克先生受瑞典驻华大使馆的邀请,来到中国,拜访曹文轩先生,一起商议他们即将开始的合作的诸多细节。首先要确定的,是“写什么”!之前,曹老师曾建议,双方一起就一个小的、具象的事物来创作;而马丁则倾向于不限具象,只要双方的故事中能向孩子们表达“未来世界是美好的”的信念。马丁先生一行来到曹老师家里,曹老师拿出中国传统的青瓷茶壶,大家一边品茶,一边讨论连结两个故事的共同主题。为了加强这两个故事的联系,体现就“共同主题进行创作”的合作出发点,大家一致认可,还是应该由一个共同的具象生发故事,而故事的主题将表达“未来世界是美好的信念”。“要不就以‘杯子’为这个具象吧!”曹文轩举起手中的茶杯。“好吧,我们就从杯子来写!”马丁也笑着表示赞同。《杯子的故事》的具象和主题终于确认下来。

接下来是插画家的选择。在曹文轩已经出版的多本图画故事书中,马丁一眼就被龚燕翎插画的《一条大鱼向东游》所吸引。龚燕翎插画表现的中国绘画的意境,让马丁感到新奇和震撼,他的故事,也想请龚燕翎来插画。而曹文轩的故事,将由与马丁合作多年的海伦娜·威利斯女士插画。就这样,在情人节这天,中国和瑞典就像一对情人一样,为一本独特的儿童图书携起手来,共赴一场奇妙的旅程。

2012年6月,曹文轩和马丁的故事,已经摆在编辑们的面前。曹文轩创作的是一个从小意象着手的“杯子一家”的故事,题目是《失踪的婷婷》,表达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对团圆、完整和美好的向往。而马丁的故事——《沉睡的河神》,则以宏大的西方“神杯”传说为背景。故事中的两个小主人公,为了破除灾难的诅咒,经历三次考验,送还了河神的杯子,挽救了灾难中的村庄。从同一个具象开始,两位作家创作了风格如此不相同却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现了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特色和讲述故事的方法。这两个故事分别由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爱娃女士和瑞典语翻译家王凯梅女士翻译成瑞典文和中文。接下来,大家都在期待,不同国家的插画家与作品之间,即将产生的奇妙的化学反应!

2012年9月,与这本书相关的4位创作者以及瑞典伯尼尔·卡尔森出版社的社长爱娃·达林女士,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的社长、编辑们齐聚北京,总结这本书前一阶段的创作,探讨接下来的合作细节。当时,海伦娜女士已经完成了《杯子的故事——失踪的婷婷》的封面和“人物”造型,龚燕翎女士完成了《杯子的故事——沉睡的河神》全部的草图。大家充分讨论了两个故事的插画表现方式。海伦娜女士画中的杯子们,就像人物一样具有喜怒哀乐的表情,而小女孩则生动地从杯子中探出身来。而龚燕翎女士对故事的结构构想,意境充沛,马丁十分满意。两家合作的出版社之间也就出版做了充分的沟通,讨论了出版形式、宣传营销上的各种想法。

2013年8月,《杯子的故事》在中国和瑞典同时出版了。在中国,它的封面故事是《失踪的婷婷》,是由曹文轩创作的故事;在瑞典,它的封面故事是《沉睡的河神》,是马丁创作的故事。虽然两本书故事、插画相同,但两个国家的编辑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加入了独特的设计。中文版的图书,在两个故事的连接处,用漫画形式记录了《杯子的故事》合作的全过程,作为这次独特合作的纪念;而瑞典的同行们则在装帧上体现了独具匠心的设计,他们在两个故事的中间多加了一个硬纸板壳,这样,这本书无论从正面还是背面翻开,都可以直接阅读,表达了对两位作家同等的敬意!

合作的影响和意义

在2012年9月举办的“推开合作之门——中外出版深度合作”(瑞典站)的活动中,邀请到了瑞典贸易大臣爱娃·比约林女士,中国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先生,中国出版集团的领导,以及所有的创作人员,召开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中瑞两国贸易和新闻出版的领导,藉由这样一本独特的童书深度合作,表达对创新中外文化交流模式,加强中瑞文化交流的期望。媒体报道称“这个项目是一项整合中外作家、插图画家、译者和顶级出版机构等优质资源的综合合作计划,使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作品在同一本书中实现跨语种、跨国界、跨艺术形式的立体演绎,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儿童文学在欧洲的影响”。这次合作,也入选当年出版的“大事件”。

利用作家在本国的影响力,带动对方作家在本国知名度的提升和域外文化在本国的交流与吸收。由曹文轩带动马丁在中国被更好地了解,由马丁带动曹文轩在瑞典被更广泛地认知。这是天天出版社策划这次合作的初衷。中国图书版权输出海外,在海外的出版与发行,不应该是沉寂的、少人问津的,而应该展示作家与创作独特的魅力。在《杯子的故事》还未出版的时候,曹文轩就曾多次在讲座中谈到他和马丁先生的这次合作。在2012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大佳面对面”访谈中,他讲到:“我在一次和100个老师的讲座中,讲起了这本书。假设每个老师班上有40个孩子,当老师和班上的孩子们一起阅读的时候,就至少有4000个读者知道了来自瑞典的马丁先生。”而当这本图书出版之后,曹文轩每到一个城市,给孩子们讲阅读课,都会讲起“婷婷的故事”和他与马丁的这次奇妙合作,这本书在当地很快就脱销了。而在2013年的瑞典哥德堡书展上,在瑞典最大的传媒集团伯尼尔集团繁忙的展位和活动区里,《杯子的故事》被摆放在醒目的位置。马丁和插画家海伦娜女士,一页一页地给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讲他们在这次合作中的一些有趣的感受,讲瑞典与中国不同的观念和文化的交流。曹文轩先生和龚燕翎女士的创作,就这样被生动地带到了瑞典读者的面前。

《杯子的故事》不是在海外书店里,一本被静静放置的孤独的作品,而是具有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我想,它比较完美地完成了一次创作、海外出版、海外传播的旅程,完成了一本图书的海外出版所承载的深度的国际交流。

(作者单位系天天出版社)

关于团队合作成功的小故事 第10篇

一、“共命”鸟的故事

从前,某个国家的森林内,喂着一只两头鸟。名叫“共命”。这鸟的两个头“相依为命”。遇事向来两个“头”都会讨论一番,才会采取一致的行动,比如到哪里去找食物,在哪儿筑巢栖息等。

有一天,一个“头”不知为何对另一个“头”发生了很大误会,造成谁也不理谁的仇视局面。

其中有一个“头”,想尽办法和好,希望还和从前一样快乐地相处。另一个“头”则睬也不睬,根本没有要和好的意思。

如今,这两个“头”为了食物开始争执,那善良的“头”建议多吃健康的食物,以增进体力;但另一个“头”则坚持吃“毒草”,以便毒死对方才可消除心中怒气!和谈无法继续,于是只有各吃各的。最后,那只两头鸟终因吃了过多的有毒的食物而死去了。

启示:在一间公司内,每个组织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个大家庭,成员中的兄弟姐妹,应该和和气气,团结一致。若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大家应开诚布公地解决,不应将他人视为“敌人”,想尽办法敌视他。因为大家都在同一间公司内服务,一旦某个组织溃不成军时,其他组织也将深受其害。

亲密是介于组织、主管和员工之间的一条看不见的线。有了亲密感,才会有信任、牺牲和忠贞。

二、螃蟹、蚂蚁和团队合作的故事

生活在海边的人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几只螃蟹从海里游到岸边,其中一只也许是想到岸上体验一下水族以外世界的生活滋味,只见它努力地往堤岸上爬,可无论它怎样执著、坚毅,却始终爬不到岸上去。这倒不是因为这只螃蟹不会选择路线,也不是因为它动作笨拙,而是它的同伴们不容许它爬上去。你看每当那只企图爬离水面的螃蟹,就要爬上堤岸的时候,别的螃蟹就会争相拖住它的后腿,把它重新拖回到海里。人们也偶尔会看到一些爬上岸的海螃蟹,但不用说,他们一定是单独行动才上来的。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有一种动物却演绎出迥然不同的故事:酷热的天气,山坡上的草丛突然起火,无数蚂蚁被熊熊大火逼得节节后退,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渐渐地蚂蚁似乎无路可走。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蚂蚁们迅速聚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向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一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更多的蚂蚁却绝处逢生。

启示:这两则关于动物之间团队合作的故事相映成趣,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掣肘,易事难为;携手处,难事可成。螃蟹的“拖后腿”,多么像人类中某些人的做法,由嫉妒心、“红眼病”和一己之私作祟,他们惧怕竞争,甚至憎恨竞争。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拆台阶、下绊子,千方百计竭尽倾轧之能事。其宗旨不外乎一条:我不行,你也别行;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于是,有多少发明创造的才智,就这样在无声中被内耗掉;有多少贤能,就这样被埋没在默默无闻之境;有多少“千里马”就这样病死于马槽枥之间。蚂蚁的“抱成团”却与此大相径庭,这一抱,是命运的抗争,力量的凝聚,是以团结协作的手段,为共渡难关,获求新生所做出的必要努力。无此一抱,蚂蚁们必将葬身于火海;精诚团结则使它们的群体得以延续。

合作的故事 第11篇

合作的故事

。只要分工合作,就能让自己和对方快乐。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当老人去世的时候,天使对他说:“由于你生前作了许多善事,因此我们赐给您一个愿望。”老人就说希望到欢乐国和悲惨国看一看,天使就先带他到悲惨国。发现悲惨国的人面前摆着山珍海味,但是他们都拿着一双长筷子,而且手都不能弯,因次吃不到食物,

 

团结合作成功的故事 第12篇

7月13日,公司又进行了一次与众不同的面试。主考官在每个人的桌子上放了一叠厚厚的文件和一个夹子,向面试者说:“请在5分钟之内用桌子上的夹子将文件夹好。”

这简直太容易了。大家都这么想。主考官话音刚落,面试者们便迫不及待地用手拿起夹子,试图尽快将这些文件夹好。让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夹子又大又硬,一只手根本按不开,如果用两只手按,则又没办法拿住文件。

关于我校“校企合作”的思考 第13篇

1 校企合作实现“无缝”对接

企业需要熟练操作又能爱岗敬业的技术工人, 希望学生一毕业就能迅速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 能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在原来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通过实习实训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操作技能, 但那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操作规程, 是一些分散的实习课题, 与工厂的实际工作环境不可能完全相同, 与实际生产产品的要求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加之学校的设备条件和原材料有限, 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娴熟的程度, 这与企业的要求相差太远。校企合作将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衔接, 真正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2 改变教学方法

多年以来, 我校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上进行了诸多探索, 多处学习, 研究。机电专业部也在探索如何提高实践技能课程的效率,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效果甚微:老师逐个辅导, 努力任教, 学生埋头苦练, 提高却不快。我们在培养第一批学生后, 安排他们在加工的同时培养第二批学生, 他们成为了“老师”, 这样, 有实际加工的经验, 有源源不断练习的材料, 第二批学生很快就上手了。我没有培养第一批时的筋疲力尽, 而效果却好得多。“洋思教学经验”, 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生生互教”, 这不就是最好的事例吗?当然, 学生毕竟是学生, 需要经常检查他们学习的效果, 纠正他们错误的习惯和操作方法,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 借材生才

实践技能的提高需要教师的付出、足够的时间、充足的训练材料、刻苦的训练。实习材料支出是一笔可大可小的资金:可小, 可以训练最简单、最基本的内容, 可以降低训练成本, 降低训练难度, 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 只能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不能实际操作, 更不能适应岗位要求;可大, “培养技能熟练的操作工”是职业中学办学的宗旨, 高强度、高容量的技能训练可使学生技能得到大幅提高, 2009年我校技能竞赛成果也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对技能队的投入也是巨大的, 不可能复制到平时的教学中。寻找一个兼顾的途径是需要的。“校企合作”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企业可以降低成本, 他们乐意和学校合作, 学校有了较充足的原料, 学生有了练习机会和贴近实际生产的样品。在练习过程中, 我们严格按照工厂生产流程和要求, 以“符合图纸要求和提高速度、效率”为目的,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培养出真正的“熟练”操做工。

4 学生感兴趣, 能找到成功的感觉, 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学生的学习习惯差, 兴趣少, 学习没有动力, 很多学生实在家长的“强迫”下勉强而学, 效果自然不好。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好像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 但是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2007年我和机电部老师们率先创办“机电部文化艺术节”, 从各班级选拔技能出色的学生, 鼓励他们查资料, 设计图纸, 编制加工工艺, 自己动手生产作品。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惊喜地发现, 每一位参与的学生都能够态度认真、积极而专注地做好每一个作品。他们愿意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 加班、手磨出了血泡、每天一身臭汗、一身机油味, 也都不算什么, 只要能展示属于自己、证明自己的作品。更有许多学生在艺术节刚刚结束, 就迫不及待地询问“下一届什么时候举办, 我们能参加吗?”每当这时候, 我们都有一种窃喜的感觉:这正是我们期望的效果。校企合作和文化艺术节有许多效果相似的地方, 学生在一段时间后, 不论技能水平和效率上, 都得到提高, 有了学习的自信心, 也对后一批学生产生了吸引力。

5 有利于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 普遍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自觉性明显要高于其他学生, 按要求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比一般学生更易于管理和教育。机电二 (3) 的武贺同学平时油嘴滑舌、懒散, 在车间却是很认真、能吃苦。

6 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加工企业产品和教学实习工件, 有较大的区别。教师能够接触到很多关于加工工艺、机床维修、学生管理等问题, 可有效提高教师技能, 促进实践教学。

7 有利于选拔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

通过“校企合作”可选拔出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技能训练队伍, 为我校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做好基础工作。

8 校企合作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有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 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 初步具备顶岗生产的能力, 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 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大部分学生准备毕业后从事“合作”时的专业, 这说明校企合作在提高技能、稳定专业思想、习惯养成、巩固学额等方面均有收获。

9 有利于招生工作

2005年, 机电部曾经发生这样的事例:2004级机械4班盛翔等同学因为感到学有所成, 把自己的弟弟盛赛带到我校。也有学生把自己正在工业职中的邻居带来。我认为只要学生学到真本事, 就会给我校做免费宣传。

目前校企合作仍然是在起步阶段, 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9.1 学生基础较差, 教师经验不足:需要对学生进行加大基础练习。

9.2 目前的合作规模较小, 有联系的厂家少:

目前, 普车和数车只和棠张海圣液压公司有联系, 业务少, 满足不了实习;一旦企业业务少, 他们只能先满足自己公司的员工, 我们很多时间只能安排学生自己练习, 也就不能有计划地安排所有学生实习。

9.3 合作方式要不断改进:

合作方式要多种多样。目前, 数控车间与海圣公司的合作方式, 存在许多问题:时间冲突;机床共用时经常损坏, 责任不明;物品管理不便;车间卫生管理等, 还需要商榷。

9.4 缺少系统的计划:

关于合作的童话故事 第14篇

一、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凝聚集体智慧

常有老师埋怨工作时间长,整天忙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其实如果注重团队合作,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注重统筹规划,完全能够减少教师的时间成本。

教研室以前关于集体备课、个人增减的方案就是很好的建议,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到教师应当集体备课。初中科学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而教师所学专业各不相同,通过集体备课不仅能发挥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又能充分展示各自的专业特长,对加强初中科学教学而言尤为重要。

当然集体备课应当注意杜绝拿来就用的现象。集体备课的成果不是一堂具体的设计过程,教师间的合作不仅仅在备课上适用,在练习设计、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共享等方面也能发挥较大作用,规模较大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合作较易。规模小的学校也可以加强学校之间联合,现今信息技术发达,远程会议、文件传输都是很容易实现的。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课堂教学所需的资料,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注重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

课程整合应以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目的,其实质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整合的双方或多方应互相支持,而绝不能单方面的一方以另一方为工具或手段。

强调科学课程与信息、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整合,不但能减轻科学课堂成本,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知识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的技能,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三、注重学生的探究合作,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新课程的一个亮点是要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那什么是“学生合作学习”呢?它是指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通过几个学生间的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一定的课题和学习任务,以期达到每一位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诸方面都能积极、和谐的发展。我在所教班级中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学习动机、交往技能等情况合理搭配,组成学习小组,组内包括1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其中1名动手能力较强,1名理解、分析较慢的学生)组员在小组中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组内同学可以互相合作学习,当探究的问题较多时全班不同小组间也可以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对学生而言,既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又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发现式学习,从而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合作,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我们不仅要为学生减负,也要为教师减负,要为学校减负。望广大科学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降低电教成本,提高教学效率.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网.

[2]靳玉乐,田继万.教学改革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 浙江省诸暨市应店街镇中)

上一篇:学校安全生产的活动方案下一篇:在绩效管理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