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国旗ppt

2024-07-11

爱国主义教育国旗ppt(精选6篇)

爱国主义教育国旗ppt 第1篇

爱国主题教育ppt

爱国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部分。爱国是各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题教育ppt

爱国主义教育国旗ppt 第2篇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你们知道11月9日是什么日子?是“消防安全教育日”。“消防”就是特指灭火、防火,即专指那些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火。

其实,火本是人类的朋友,是应该赞美和歌颂的。远古时代,熊熊的大火把我们的祖先从大森林赶出来,使他们挺直了腰身,开始了劳动,完成了从类人猿向人类社会的伟大演变;我们的祖先,采用钻木取火的方法,结束了人们生吃血腥野兽,啃食生瓜苦果的漫长历史。后来,人们重视了对火的研究和利用,使人类社会向前迈了一大步;在轰轰烈烈的机器大工业时代,火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人们用火来发电,用火来开动火车、轮船,用来点燃火箭,帮助人类展开飞向太空的翅膀。

然而,火也是一柄双刃剑,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类的敌人。若失去对它的控制,就会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灾难。”一把火可以使人们辛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化为灰烬;一把火可以吞噬掉整个村落、街区、工厂和学校;一把火可以使珍贵的历史文物毁于一旦;一把火可能毁掉我们美丽的家园,使无数生灵涂炭。在中国古代,鲁莽的项羽用一把火把华丽壮观的阿房宫烧成一堆废土;万恶的八国联军,用战火把举世闻名的圆明园烧成一片残石断墙;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军,用战火把中国人民推进八年抗战的战场。几年前,吉林的一把火,把价值连城的文物烧得分文不值;四川的一把火,把琳琅满目的商品烧成一片灰烬;新疆克拉玛依的一把火,使几百名活泼的中小学生饮恨九泉;大兴安岭的一把火,使我国本来就少的森林资源遭受了巨大

的损失……

火,既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敌人,关键在于人们如何驾驭它。该燃烧的时候,让它尽情燃烧;不该燃烧的时候,就要坚决禁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对火都要保持高度警惕,一定要树立起消防安全的意识。

1.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l、不玩火。不随意焚烧废纸等。

2、了解和熟悉消防设施,自觉爱护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3、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发现火灾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自救呢?

1、发现火灾,可以打电话119直接报警。

2、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一定不要身穿着火的衣服跑动。

3、楼房发生火灾时,一是要镇静分析,不要盲目行动。要明确自己所在的楼层,要回忆楼梯和楼门的位置、走向;分析周围的火情,不要盲目开窗开门,也不要盲目乱跑,跳楼,造成不应有的伤亡。二是要选好逃生办法,不要惊慌失措。如必须从烟火中冲出楼房,要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脸,尤其是口鼻,低姿行进,向着火层以下疏散。如果各种逃生路均被大火切断,应退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我们还要紧记发生火灾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平常,我们还要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消防疏散演练,万一发生火 灾,都知道逃走的路线,自己应该怎么办,好好地保护自己。

爱国主义教育国旗ppt 第3篇

1 英语教学的本质

魏清华 (2004) 指出英语教学有三个本质性因素:一是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强的工具性课程,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其语言应用能力, 这种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课堂上教师的即时指导和学生的不断练习。二是课堂教学过程应包含师生间的互动, 师生通过互动建构一种融洽和结构化的学习情景。三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然而,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道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导致学生过早的进入专业课学习, 认为英语等基础课不重要, 因而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同时, 由于高职院校没有升学压力, 大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主观上放松学习, 加上英语课程过分注重传授语言知识, 甚至是照“PPT”宣科, 使得课堂互动性差。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 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却演变成了以“PPT+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得到体现。因此, 不能盲目认为教学中使用PPT越多, 教学效果越好。

2 相关理论

文章结合英语教学的本质, 以CALL, 建构主义及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 全面探讨PPT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联。

2.1 CALL

CALL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可翻译为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如秦秀白, 俞唐等) 。何高大把CALL定义为:“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为主要媒体来帮助外语教师进行外语教学活动” (吕维宽2003:51) 。

2.2 建构主义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即学习者的知识应该是他们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 而不是被灌输的。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应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 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并对这种联系, 加以认真思考, 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创设真实情境, 并且认为这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多媒体计算机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的工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2.3 二语习得

从国内外研究及外语理论和教学实践表明, 语言输入质量对外语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语习得的输入输出问题, 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也是有一定应用的。如Krashen的输入假设 (Input Hypothesis) 认为:1.可理解性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高于自己现有语言水平的“可理解性的输入材料”时, 习得才有可能产生, 也就是i+1理论;2.语言的输入只是外因, 要使其转化为习得还需要关注内因, 考虑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情绪、动机等情感因素 (Affective Factors) ;语言的输入必须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语言的输入必须有足够的数量 (王奇民2003, 李宗宏2001) (转引自莫锦国2003:15) 。

3 PPT的应用问题

目前, 大部分高校无法做到一个学生一台计算机这样一人一机的教学, 而多是通过多媒体放映教学。在教学中, 稍不注意, 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放映员。并且PPT教学课堂信息量大, 输入与输出不能有效平衡, 甚至有时铺天盖地的PPT课件只能换得一时的课堂热闹, 然而课后留给学生的只会是一片空白, 使得学生不明确课堂内容的重难点。对于教师而言, PPT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下载PPT模板和素材, 搜集图片, PPT排版设计, 这些都给备课增加了时间成本。造成的后果就是, 部分PPT课件制作粗糙, 图片与主题不符, PPT俨然成了WORD文档, 一个版面密密麻麻的文字, 字体小得无法形容。试想如此的课件学生如何有兴趣学习呢?

4 对PPT制作的建议

PPT主要是传递一些思想的核心, 并非描述非常细节信息的工具。作为教学PPT,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要明确PPT整个页面内容的逻辑结构, 强调教学重难点, 可以适当的通过字体, 颜色变化让关键信息一目了然;同时要浓缩文字, 不要一味的把PPT当作了电子教程, 将纸质课本的内容全部呈现其上, 而是应使整个页面干练, 整洁, 清晰, 把意义不大的细节信息删除, 这也可以防止PPT依赖症。笔者的切身体会, 一旦学校停电, 多媒体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课堂该讲什么内容竟然模糊不清。

5 结束语

如何让PPT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呢?如何让课后教师的备课不再无谓的花费时间和精力在PPT的设计上?如何让PPT成为引导课堂教学, 充分体现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工具呢?文章强调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在简洁的基础上注意PPT的逻辑!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首先必须熟悉教材内容, 拟出合适的提纲, 不要着急写PPT每页的内容, 而是应当先写好目录, 同时把每页要写的内容提炼成要点写在标题栏里, 再用缩略图形式检查整体框架。总之, PPT只是一个辅助工具, 在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中, 重要的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充分利用PPT及各种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般地建构知识,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高大.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

[2]莫锦国.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J].外语界, 2003 (12) .

[3]吕维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概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 (1) :51-54.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PPT 第4篇

PPT是用Microsoft PowerPoint程序打开并演示的幻灯片文件,恰当地使用这种多媒体,对教学效果确实起着积极的作用,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已经普及。

作为教授过多门德国职教课程的职院教师,深刻体会到国内外的职教课堂对PPT截然不同的运用。以下通过对比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PPT,给国内的同行提供另一种视界。

一 国内职教课堂的PPT

在国内的职教课堂,经常可以看到制作精美、内容详实、样式华丽、页面让人眼花缭乱的PPT,而且在公开课比赛中经常得到好评。

然而,在德国职教同行的眼中,这样的PPT反而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产生不良的影响[1]。

国内职教课堂上PPT应用存在的问题如下。

1 PPT成为文字处理软件,教师在课堂上“读”PPT

直接从书里摘下文字,输入到PPT页面中。更有甚者,连文字输入的功夫也省了,连图带文字整页扫描成图片搬到屏幕中,认为将讲授的内容改为用多媒体呈现就充满现代感,是教学效果的飞跃。而且经常在一张幻灯片中塞进尽可能多的内容,以课件播放演示代替讲授。为图方便,避免失误,常采用顺序式结构的内容切换,只需按翻页键,课件就会 “毫无差错”地按顺序“播放”下去。授课时照着屏幕念一遍完事,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至课件的既定流程,成为名副其实的“流水课”。

此现象是唯PPT教学才上档次的看法的悲哀,实则是全盘抛弃了传统的教学艺术,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反而有反作用,变成“点击式”课堂。教师的行为变成了照PPT“宣科”,以“读”“念”的形式把知识呈现,大大弱化了授课的实际意义,进入了以“读、念”代“讲、授”的误区。

究其根源,实质上是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体”演变成了“PPT+教师”为主体,只是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不容许学生的想法有半点“跑偏”。这种课堂能让学生的思想碰撞出新的“火花”吗?

2 用制作、搜索课件代替备课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以及网上共享课件的扩大,教师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PPT课件的制作和搜索上,往往忽略了备课的环节,转而以课件的制作、网络共享课件的搜索代替了备课。拷贝课件或上网搜索课件,连续几年重复使用一个课件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许多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当作授课的唯一方法,一旦停电,就不知所措,教学无法进行。PPT教学并不意味着课件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全部,须知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取长补短,合理地综合运用包括传统媒体的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有效地开展课堂,让学生易于掌握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的效果[2]。

3 “形式大于内容”

许多教师以为只要能够吸引听众的眼球,就能达到教学效果。刻意在色彩、动画和美工等细节处理上费尽苦心,制作所谓的“样式华丽,色彩灿烂,动感十足,形象逼真,电影般的画面切换”的课件,走进了“形式大于内容”的技术误区。许多职业院校为了推广与标榜PPT的教学作用,时常开展课件制作大赛,往往是上述者获胜。绚丽的多媒体技术已经让职业教育沉迷其中,忘记了教育的本源。

孰不知这样的处理常会造成形式掩盖了内容。学生看到了喧哗的动画,亮丽的色彩,花俏的样式。可是一节课下来,却没有记住什么,以至于误会课堂是在展示PPT制作技术。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所谓的主动学习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充满丰富思维活动的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要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互相探讨,通过思想碰撞擦出新的“火花”,在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3]。

二 德国职教课堂对PPT的看法

与国内大肆应用PPT相比,德国的职业教育大大弱化PPT,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1 以PPT为主体的授课容易让学生产生惰性

PPT的画面就像在家看的肥皂剧,容易产生坐在沙发上吃着薯条、喝着饮料欣赏剧情,不必思考,你给什么我就看什么的惰性状态。或者因“剧情”进展得太快,来不及理解当中的意义。在以PPT讲授为主体的课堂,讲授者对学生并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只要学生不干扰讲授,按部就班讲完则可,师生间缺乏互动。教师不希望学生在中途“打岔”,把内容引向未知的方向,影响课程进度。学生出于尊重老师的观念,有疑问也不便于在授课期间即时提出。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根本不参与课堂的逻辑思考,接受的知识似是而非,当时好像听懂了,也很简单,事后一问,模模糊糊,知识点没有在脑海里留下明确的印象。德国人把这种只靠PPT对着学生猛讲的课堂叫做“高精直喷”,意思是你讲的可爽了,但苦了下面在用心听的人。

在课堂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肯定比不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争取多动手操作的动态学习,也就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学习效果好。外国的教育研究表明,动手学习或通过自己的行为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也掌握得最牢固。

2 以PPT为主体的授课信息量往往过大,对学生要求过高

不管是图片为主,还是文字为主,信息量往往过大。这样一来,以PPT讲授为主的课堂往往要求学生精神高度集中,自始至终充满兴趣,思想上不能开一点小差,理解能力要跟得上老师的进度,课堂笔记也必须抓紧记下。这样一来,整堂课就显得非常紧张,听明白了就来不及记笔记,顾着记笔记就顾不上听,经常兼顾不了。能跟得上老师的节奏,这样优秀的学生占整体的比例也不会太大。

另一方面,PPT页面随着讲授在课堂上一翻而过,学生事后要翻看或在课堂上记录也极不方便。

3 PPT讲授网络化

如果光靠PPT讲授就能让学生掌握技能,倒不如把PPT播放与旁白录制成视频,让学生反复观看。那就不存在授课的必要了,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把课程分成面授与网络教育两部分。正式参与面授前,需通过网络预先学习。通过网络能把课堂扩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让学生可以反复多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只有学习完并通过网络测试,才能获得参与面授的资格。学员在面授前已掌握了课程的基础知识,对面授内容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便于面授的开展。也让教师从讲授中“解放出来”,为实际技能的演练腾出充足的时间和资源。基于对课程内容的预先了解,学生在面授时能提出“有分量”的问题[4]。

三 德国职教课堂的PPT

1 以展示为主

PPT相当于一幅大海报。画面简洁是最基本的要求,切忌花里花俏,切忌电影般的切换样式,那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不该去的地方。

为避免受课本尺寸及印刷的影响,需要专门制作、拍摄高清晰度的彩色图片在课堂上投影放大,并设计与之相应的学习活动,或讲述局部细微之处。也便于打印出来作为小组活动的素材,让学生细看或讨论[5]。

2 基于PPT的展示展开课堂活动

PPT页面切忌堆砌大量的文字。他们认为,文字注释出现在PPT里是毫无必要的,课本才是文字描述的地方。PPT画面内容的意义、所需的文字解释或最终结论应该由授课者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

可以在讲解或小组活动展开后,让学生总结并呈示在教室所配的诸如翻纸板或喷胶贴板等传统媒体上。也可以由授课者边讲解边把预先准备好的重要知识点或技能规范通过各种方式呈现出来。

这些卡片、翻纸板或喷胶贴板区别于传统课堂的黑板板书,不会被擦去,重点内容都被保留下来。课后学生可以再翻看或讨论,也可以拍成照片,以作课堂笔记资料保存,课后再慢慢复习、消化体会。

所以,德国人的PPT仅起展示作用,授课者以PPT的画面所提供的信息展开教学活动。可以是分小组讨论后各小组做总结并相互展示结论和提出疑问,也可以授课者边讲解边让学生总结。总之,不能对着PPT“干”讲,要通过PPT提供的画面设计合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

3 提倡禁用PPT

只要存在传统的教学媒体,如挂图、实物、场景等条件,德国人都提倡尽量禁用PPT。使教师从PPT的脚本中脱离出来,促进师生互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加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禁用幻灯片则能鼓励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综上所述,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对PPT多媒体的看法和用法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不能对PPT多媒体技术形成依赖性。在课堂开展上,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取长补短。在PPT展示的内容中,合理地综合运用包括传统媒体的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易于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Robertamp, James D.Russell.教学媒体与教学新科技[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5.

[2]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PPT与课堂教学”课题组.PPT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状况调查[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2):44-46.

升国旗宣讲爱国主义教育 第5篇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由马叙伦委员提出,毛泽东同志建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日期定为国庆节。最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

国庆节,也称国庆日、国庆纪念日,是指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日,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或其他有重大意义的周年纪念日。

新中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因此全国各地人民会在每年的10月1日举行庆祝活动。2018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9周年纪念日。

节日意义:庆祝一个国家的成立和诞生。

国家象征: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象征着国家的正式成立。

功能体现: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教育 第6篇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而一转眼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六十年。在这一甲子的风云岁月里,新中国经历了新生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也经历了文革十年的艰难岁月;直到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也带来了经济建设与改革的深入发展,九十年代中期后陆续迎来香港、澳门的回归,甚至在新世纪成功举办了奥运会……

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们感慨多多,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60年风同风雨雨,60年沧桑巨变,谁也不会忘记60年前一个个历史见证。我们坚信,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中华人民终于可以重新扬眉吐气了。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就是未来强大祖国的建设者,总有一天,前辈们会把他们手中的接力棒满怀憧憬地递给我们,我们要有能力去接受这份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冰山上的雪莲教会我们纯洁;天空中翱翔的雄鹰教会我们勇敢;遨游天迹的海燕教会我们顽强、乐观„„虽然今天的我们不需要经受战火的洗礼,不需要担心国土的沦陷,但是,我们却有责任,有义务,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为祖国的建设出一力量。

同学们,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努力吧!

居安思危,强我国防(四二班国旗下讲话)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上一篇:学生会工作不足下一篇: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