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事务公证理论及实务研究(论文)

2024-05-17

公司事务公证理论及实务研究(论文)(精选7篇)

公司事务公证理论及实务研究(论文) 第1篇

公司事务公证理论及实务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一、公司事务公证的概念

公司是最常见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一种法人组织,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模式,也是大中型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将公司区分为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按公司内部管辖为标准,可将公司分为总公司(但对外不得称为总公司)与分公司;按公司外部控制为标准,可将公司分为母公司与子公司等。

公司事务范围很广,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公司事务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证明公司创立、登记、运营、改制、并购、解散等行为及相关法律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二、公司事务公证的内容和种类?

(一)公司的创立事务公证。如:发起人协议公证、公司章程公证、公司股东创立大会公证、合资(合作)经营合同公证等。

(二)公司重大活动公证。如:股东(大)会公证、董事会公证、监事会公证以及上述机构通过的各项决议、会议记录公证等。

(三)与公司资产、股权相关的公证。如:资产清点、财产分割等保全证据公证、股权转让、股票承销等公证。

(四)公司的并购、分立协议和拍卖、招标公证。现场监督类公证,开盘摇号、拍卖、商铺招标等。

(五)公司的法人资格、资质,法定代表人的资格,公司授权委托等事项的公证。

三、公司事务公证审查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公司的法人资格、资质等证明文件一般都有期限,在一定期限内有效,审查时应当注意其有效期限。

(二)公司章程素有“公司小宪法”之称,是公司最基本的法律文件,办理许多公司事务公证都应当仔细查看公司章程。

(三)普通公司、上市公司、外资公司、金融公司等不同类别的公司,在内部治理和外部法律限制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办理公证时应当注意这些差异。

四、如何办好、拓展公司事务公证?

公证员应当有饱满的政治热情,精湛的职业技能,严谨的思维方式,渊博的法律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谦虚谨慎、努力进取、品德高尚、诚实信用、忠于职守、不徇私情、自觉维护社会正义和秩序。加强公证队伍的建设,提升公证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公证工作实现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提升公证人员的形象

1.提高公证人员的业务水平。作为一名公证执业人员,对业务掌握熟练程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拥有过硬的业务技能,渊博的法律法规知识,是一名合格公证人员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复杂的公证事务,公证业务领域越来越广,当事人要求公证处办理的公证种类也越来越多,对公证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证员不仅要熟悉相关法律规定,而且要有应变各种情况的经验,这就要求公证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转变旧观念,适应新形势。

2.提升公证人员的道德品质。国家将行使证明的权力赋予公证员,公证员是公正、公平的化身。从公证员特殊的职业地位来说,社会对公证员的道德品质要求得更高。根据2010年12月28日《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十五条要求公证员应当道德高尚、诚实信用,谦虚谨慎,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品行。因此,提升公证执业人员的道德品质,是办好、拓展公证事务的重要途径之一。3.贯彻公证人员的服务精神。公证属于法律服务行业,公证处是一个中介组织。公证员在受理公证事务的时候,除非法律明文禁止,否则当事人只要申请,公证员就应当受理,受理时做到热情接待,文明服务,耐心细致地解答当事人提出的问题,该要的材料要说全,不能让当事人来回跑;对不能办理的公证事项要耐心解释原因,不能一个“不”字了之;对一时有纠纷的公证事项要细心做工作,直至解决纠纷后再办理。通过优质文明服务,让当事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真正体现文明高效的服务水平。所以公证员应当树立服务意识,认识到公证是一种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活动。

(二)注重在重大活动中的应变及掌控能力的培养,充分展示公证活动的价值

公证行为作为一个具有法律效益的行为,对于其重要性以及内涵的展示无疑对于人们对公证行为的了解具有积极的作用。借助于大型活动中的应变以及掌控能力的培养,可以积极提升当下公证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让他们可以随机应变各种事情,从而全方位的提升公证活动价值,让其可以更加受到人们的认可,实现公证活动本身的有序开展。在现代对于人才要求多元化的今天,公证人员自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与价值,要能够对于不同场合所发生的意外事件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以及处置能力,结合不同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合理的预案处理,从而更好地让给重大活动都能够得到顺利的实施以及完成。

(三)提供优质的服务

当现代市场竞争制度下,顾客的需求以及偏好决定了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由此,就要求现有公司事务公证处理必须要能够满足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如提供上门服务以及免费的咨询服务等等,让每一个顾客都可以获得宾至如归的感觉,从而提升顾客满意度,让每一个顾客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服务体验。

4、以点带面的发散模式

公司事务公证理论及实务研究(论文) 第2篇

张丽杉

会计信息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原来的会计模型重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信息技术和会计学科有机融合的会计信息系统。新建立起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全面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并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的处理过程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以及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不仅是现代会计管理制度改革的一次飞跃,更重要的是它对会计理论及实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对会计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

(一)对会计目标产生的影响

所谓会计目标,就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体会计工作以期要实现的要求或者标准,它是决定着会计实务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会计工作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具体化,它可能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当今会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会计基本目标依然是提高所在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效益。一般而言,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目标就是向债权人、投资者、政府以及相关的部门或者社会公众,提供一些与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经营发展状况有关的信息,通过这一财务信息来反映企业管理层责任的履行情况,这有助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参考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对于会计信息化技术而言,其本质上是会计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相融合,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会计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并建立一个可以满足现代管理要求的新型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而不是为了更好为提供会计信息而服务,或者说重心并不在此。当今虽然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会计信息更能满足社会公众对某企业经济状况的需求,它为需求着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资料和信息。在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持下,会计信息的处理已经逐渐实现了网络化、自动化和系统化,甚至可利用自身信息来实现准确的预测与决策。即便如此,但这种先进的技术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原有的目标,反而促进了原有会计目标的快速实现。

(二)对会计基本假设产生的影响

对会计主体假设产生的影响。会计主体即会计实体,它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在传统经济时代,会计主体范围一般比较明晰,主要是指独立核算的企业;企业会计只是核算企业范围之内的各种经济活动,向有关对象提供各种需求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化极大地扩大了会计主体的范畴,尤其是各种网络公司处于媒体空间之中。然而无论会计主体外部表现形式及存在介质发生怎样的变化,会计服务对象依然是特定的主体,它以客观存在或者发生经营行为、处理会计信息的主要依据。对于会计信息化而言,只是改变了会计信息储存介质或者传输方式,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改变会计主体的假设。无论在会计主体的假设最初阶段,还是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从未发生过改变。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的影响。所谓持续经营假设,主要是指除非有反面的例证,否则就认为企业经营活动能够无限制地经营下去,企业也不存在破产清算的可能性。在传统经济时代,企业的资产主要是实物,并且构成该实物的主体均是具有价值的各种自然资源,而技术因素与人为因素所占的份额却非常的小。对于传统工业企业而言,这些具有一定价值的自然资源一直作为企业的有形资产存在,只要有这些资源就表明它有较强的生产生存能力,并且能够合理地预见这些自然资产的物理寿命。有这些自然资源的存在,客观上可以降低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从这一层面来说,尽管传统工业企业的经营依然存在着诸多经营失败的风险,但这种风险的存在似乎不会影响到人们持对企业持续性经营的假设,也不会影响到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各种会计系统规则表现出来的理性。从实践来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媒介主体的出现和消失变得更加捉摸不定。由于外部的虚

拟化经常掩盖真正的交易行为,因此各种经营活动也常常会呈现出一定的短暂性,加上适时的联合、介入和退出,使得游离性与随机性更加难以控制。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求我们要站在市场的角度确定企业经营连续与否,而这主要是建立在会计工作的基础上。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这类企业常常被确定是持续经营主体。

(三)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

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可靠性、可理解性、相关性、可比性以及及时性,它直接关系着决策者决策后果,因此要求要求会计信息一定要真实可信,可以满足实际决策者的需求。对会计信息质量起修订作用的操作限制主要有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与重要性。会计原则与财务报告之间相互协调,同时也体现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共同要求,这也是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律。在当前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处在企业管理控制层,并且更有利于体现出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一般原则性,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且体现了会计确认计量上的突破。

(四)对会计计量产生的影响

在传统经济时代,企业在会计要素计量时总是采用历史成本来计金额,但在会计信息化的今天,会计核算计量方法主要以历史成本为核心,以市场价值和重置价值等计量方法作为补充的多元计量方式;这样一来,会计信息不但反映了历史成本,而且反映了现时价值。不同的会计领域采用的是不同的价值计量形式,主要以历史成本为核心的会计报表系统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依据的财务成本管理系统,从而使多种计量方法更加适应信息需求者的需要,并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对会计实务产生的影响

1.打破了传统的会计实务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不同,现代会计工作都是基于会计信息系统而形成的,这就可以将会计人员从重复、繁杂的日常工作中完全解放出来,使得更多的经营管理工作重点转向非实务性工作之中,比如业务流程优化以及组织结构调整等。通过分析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可从这些信息中找出企业生产经营中已经或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自己的经营行为进行及时准确的调节、控制,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以通过分析客户的信息需求,不但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信息储存、维护以及报告规则,而且还可以制定信息处理中可能用到的模型或者方法,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后传给需求者。

2.在实行会计业务信息管理的今天,会计信息化不只是模仿手工会计来处理相关事务,而是志在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来突破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的局限性。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可以随意使用各种电子交易方式、网络节点式的电子化服务以及自动化生产系统,从而可以在业务发生时启动信息过程中的记录、处理、储存以及报告信息。这样一来,可以使会计实务的处理更加的灵活化和自由化,同时也提高了具体会计实务的效率。

3.随着会计信息化技术的日渐成熟,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促使会计信息处理更加的自动化和高效率化,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也可以有效地实现集成与同步,从而使会计实务的工作量大幅度地减少,这对于实现会计部门各岗位的合并与重组非常重要。一般而言,信息数据结构一旦可以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企业的冗余度就会随之降低;同时生产组织和管理部门产生的数据信息,都会通过互联网直接进入到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成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使用者,并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和调用。企业的领导也能够直接通过网络实现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并对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公司事务公证理论及实务研究(论文) 第3篇

1.1 风险管理流程框架

1.1.1 了解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

这一环节要解决的问题是经济组织的经营内容、经营环境以及经营界限。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 业务性质:包括产品和服务、资产基础、规模、客户与供应商、行业特点、竞争对手、市场地位与市场条件、业务稳定程度、经营周期、行业变化的频率与强度等。

(2) 企业内部文化和经营模式:包括管理层理念与企业价值、组织机构、员工行为守则和风险偏好等。

(3) 企业外部环境:包括社会运作方式, 法律框架的透明度及一致性, 股东 (shareholders) 及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s) 诉求等。

(4) 经营界限 (business border) :经营界限包括“内部界限”和“外部界限”, 内部界限一般是通过组织自上而下界定的, 例如, 集团一级所建立的“基本规范”, 为集团内的所有业务提出了期望 (expectation) , 而各业务单元又发展了战略并建立了自己的目标, 进而依次建立起业务单元内部下属各级部门的期望。外部界限则包括外部法律法规、专业标准等对集团及各业务单元的要求和限制。

1.1.2 确定经济组织的经营目标

国际能源公司都是大型集团企业, 拥有许多层次和类型的目标, 而且目标之间相互关联。因此这里的“目标”具有广泛的含义, 在经营计划方面, 目标可以表述为指标、关键性经营活动或目的, 在项目管理方面, 则可体现为产出、成果或里程碑。虽然目标具有多层次性, 但制定目标的原则却是统一而明确的, 总体来讲, 目标应当符合五个要素:

(1) 具体性 (specific) :不明确的目标, 可能被误解, 或者被以其他方式进行解释。明确、详细和准确的目标表述有助于一致性和突出重点。

(2) 可度量性 (measurable) :只有确定的目标能够准确的衡量, 才能保证目标最终实现。

(3) 整体性 (aligned) :在组织内部, 应确保每个“局部”目标都是为支持“全局”目标而设计的。

(4) 可实现性 (realistic) :当负责实现目标的人士看到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时候, 目标就可能会促使他们采取所期望的行动。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可能会导致挫折, 而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则可能导致低效表现。

(5) 及时性 (t i m e l y) :首先, 应当明确目标何时实现, 其次, 随着条件的变化, 目标也不会一成不变, 因此, 必须对各种目标进行定期修改, 以保证其及时性。

1.1.3 识别阻碍经营目标实现的风险

风险是指那些可能会正面或负面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因素, 风险的性质与经营目标有关, 战略目标可能会受到高层的和广泛的风险影响, 而操作流程层次目标则可能受到更连贯的和更具体的风险的影响。风险的大小包括可能对人类、环境、声誉、金融以及经营业绩的潜在影响。每个目标的责任人负责识别和了解与目标相关的风险, 由于对风险的视角存在差异, 因此, 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非常重要, 应寻求不同的观点, 包括外部相关人士的观点。

1.1.4 评估风险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对风险进行优先权划分, 即评估风险对实现业务目标的潜在影响以及风险真正发生的可能性。在对风险进行应对处理之前, 首先应对总体风险或固有风险级别进行评估, 按风险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和影响力, 确定其在风险矩阵中的位置。处在不同区域的风险, 采取的风险应对策略会有所不同。

1.1.5 应对风险

风险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种:

(1) 承担 (take)

在某种程度上, 许多风险是无法避免的, 应对大多数风险时, 都要“承担”。公司经营中产生的风险常被接受, 尤其是那些可合理预见的风险。为了追求或保有更高的回报而有意承担风险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通常情况下, 这种风险可能性较低, 影响力也不大。

(2) 处理 (treat)

应对大多数重大风险的措施不是被动的, 需要主动去“处理”。风险处理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分为组织、人际关系、方针、经营和监控五种。作为总的原则, 选择性地和有意图地应对所有五种“处理”类型中的要素, 并与在承担、转移和终止项下所描述的特定要素联系起来考虑。通常情况下, 这种风险可能性较高, 但影响力不大。

(3) 转移 (transfer)

通过各种方式的风险转移可能会减少风险的影响力。风险转移的决定将根据业务性质、与风险有关的经营或服务的重要性以及成本效益原则来考虑。清晰详尽地了解和事先约定的协议对有效地转移风险是绝对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 风险的转移并不会导致责任的转移, 风险的承担者仍然负有责任, 因此, 将风险“转移”安排与风险“处理”结合起来考虑是很重要的。通常情况下, 这种风险可能性较低, 但影响力较大。

(4) 终止 (terminate)

风险是可以避免的, 例如通过停止某一特定活动或从某一特定的市场撤出。通过改变经营目标或过程也可以终止某些风险, 还有一些风险可以通过出售而将其终止。通常情况下, 这种风险可能性和影响力都很大。

1.2 风险管理流程的动态改进机制

风险管理流程框架说明了如何开发风险控制框架, 但长期维持这个风险控制框架也很重要, 通过不断地对框架进行评估和改进, 会使该流程框架更充满活力。

1.2.1 独立评估

独立评估是指由业务部门之外的人员通过一个整体化的程序来回顾和评估基于风险的控制框架。这可能会采用内部或外部审计来执行。独立评估前, 应该制定一份详尽的计划, 这有助于确保评估工作的恰当性得到被评估单位的认同, 同时保证不同种类评估工作的相互协调。制定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 风险评估工作的范围:由于业务部门一般会对自己的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自我评估 (self-review) , 这种情况下, 独立评估的重点应放在对自我评估工作质量的检查确认。

(2) 重大风险:计划中应当反映就重大风险管理活动获得的保证方式。

(3) 业务的稳定性和成熟性:总体来说, 变化会增加风险。评估计划中通常需要把重点放在新的或正经历重大变化的机构上。

(4) 以往历史评估结果:该计划需要考虑上次审核的内容和范围, 以决定此次是否需要跟进或拓展。

1.2.2 动态改进

基于风险的控制框架只有随着业务的不断改进和演变才有意义。只有这样, 该框架才会被看作是支持和改善业务绩效的有用工具。

1.3 建立、改进风险管理流程几大原则

1.3.1 管理层负责并充分理解风险管理框架

管理层应当定期对风险管理框架组织审查和讨论, 沟通切合目的的风险应对措施, 一旦框架的适当性出现漏洞和缺陷, 应能及时采取行动。

1.3.2 一体化 (integration)

在可能的范围内, 框架应建立到业务的每个职责、每个活动和每个流程中。如何做到这点则要根据业务的性质和级别而定。例如, 就整个业务层面而言, 应当存在一套基于风险控制框架的战略和经营计划;就经营层面而言, 一个业务活动应包含在一个根据关键经营目标制定的“初级”风险控制框架内;就项目而言, 风险应对措施应是项目计划的一个部分。

1.3.3 充分沟通

人们需要熟悉所在业务部门既有的基于风险的控制框架, 对框架进行沟通会促进人们深入理解风险性质从而有利于指导日常决策。个人有机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风险观点, 并就风险应对措施是否得当补充意见, 这种方式将有利于加强风险框架建设。

2 合资公司的风险管理实践

以上分析说明了国际能源公司的风险管理理论,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主要以国际能源公司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运作的某合资公司在实际生产运营中, 如何具体实践这些风险管理理论。

2.1 合资公司的基本情况

合资公司主要生产高端化工产品, 公司于2010年完成一期项目建设, 年底投产运营, 2011年产能利用率达到100%, 年产80万吨高端化工品。按照公司的生产设计要求, 投产后3年 (即2014年) , 将进行生产线的第一次停车大修理, 期间, 合资公司还计划利用生产线停车间隙, 上马二期扩建项目, 将把裂解装置的产能增加到100万吨/年, 从而有效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在生产正常进行的过程中, 为了有效组织与准备大修理和二期项目扩建工作, 合资公司专门成立了两个项目组, 选派了专职的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现场审计时, 合资公司正处在这两个项目的紧张筹备中。

2.2 合资公司的经营目标

2013年下半年合资公司的主要经营目标是:保证一期生产线安全、稳定运行;积极筹划准备大修项目和二期扩建项目, 以确保按预定时间表实施, 并且不突破项目预算。

2.3 识别和评估阻碍经营目标实现的风险

2.3.1 风险评估标准

为了全面、有效地识别评估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 合资公司制定了自己的“风险评估标准”。该风险评估标准将风险分“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两个维度分析。发生的可能性按“石化行业从未发生”、“石化行业曾经发生”、“集团内曾经发生”、“集团内每年多次发生”和“本公司每年数次发生”逐级提高;风险的严重性从对“设备/财务”、“人员”、“环境”、“声誉”和“客户”五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 在对某一风险进行评估时, 以其对这五方面影响中最大的一项为准, 严重程度按“0”、“1”、“2”、“3”、“4”和“5”逐级递增。两个维度综合考虑不同风险被分成了“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等不同类别。

2.3.2 风险评估矩阵

合资公司的风险评估矩阵分为“业务流程层级”和“公司层级”两个层次, 首先进行业务流程层级的风险辨识、评估, 然后将各业务流程的重要风险汇总形成公司层级风险矩阵。

(1) 业务流程层级风险矩阵

合资公司业务流程包括生产管理、商务与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4大流程, 每个业务流程都有自己的风险矩阵, 下面以商务与供应链管理流程为例, 具体说明一下业务流程层面风险矩阵的内容。

商务与供应链管理部负责原材料供应、经济分析与生产计划制定、产品销售及运输等相关环节的工作。商务与供应链管理部按照业务链顺序梳理了本业务流程面临的相关风险, 并结合评估标准确定了本流程的风险矩阵。风险矩阵列示了相关风险的名称、责任人、风险状态和风险等级等信息。

(2) 公司层级风险矩阵

各业务流程分别确定各自风险矩阵后, 将重要性程度较高的风险进一步汇总, 就会形成“公司层级风险矩阵”。该矩阵摘列了当时合资公司面临的一部分公司层级风险, 矩阵中风险水平最高的点, 是与大修项目和二期扩建项目相关的风险, 反映出这两个项目是合资公司目前高度重视的工作。

2.4 风险应对和风险矩阵的动态改进

业务流程层级和公司层级的风险识别评估后, 需要采取风险应对活动来降低风险水平, 并定期回顾评估, 动态跟踪风险水平。对于识别出的风险内容, 在管理层对这些风险实施风险应对活动之后, 一些潜在风险水平已经降低。同理, 公司层级的风险在得到相关的应对活动之后, 风险水平也会降低。可见, 风险矩阵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变化的, 需要时时跟踪、跟进和更新。

2.5 风险管理工作的独立评估

依据国际能源公司的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工作需要得到独立评估, 而这一职能在实际工作中是由内部审计完成的, 笔者此次参加的股东联合审计, 相当部分的工作即是对合资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独立评估。

合资公司认为目前的主要风险活动是大修项目和扩建项目, 审计组认同这种看法, 所以将这两个项目作为风险管理检查工作的重点。通过检查, 审计组发现合资公司存在以下问题, 最终给出了“不满意”的评估意见。

风险矩阵中的“潜在风险”只有在实际的风险应对活动完成后才能变为“剩余风险”。审计发现, 在合资公司的大修项目风险框架中, 只是制定、安排了风险应对活动, 而实际行动并未展开或完成, 就提前在风险矩阵中将“潜在风险”调低到了较低层级的“剩余风险”, 并认为风险水平得到了实质降低。还有一些风险, 实质并未发生变化, 只是由于合资公司在对风险矩阵进行整理、修订时, 将它们在风险矩阵中表述为其他风险, 或和另外一些风险合并成为新的风险, 而针对原有风险的应对活动实际上并未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 合资公司仍认定对原有风险的应对活动为“完成”。基于以上这些情况, 大修项目中21个被报告为“完成”的风险应对活动中, 有16个被最终判定为“进行中”而非“完成”。

3 国际能源公司风险管理理论对国内企业风险管理的借鉴意义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理论及实践 第4篇

关键词:股利政策理论股利政策类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0引言

股利政策是公司在利润再投资与回报投资者之间的一种权衡,它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股利无关论”、“在手之鸟论”、“所得税差异论”等曾引起过广泛的讨论。本文拟将重点放在股利政策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运用,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和其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以求能通过对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研究来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有所启示。

1股利政策理论

在西方国家,股利政策一直是财务管理专家研究的对象,并已形成较成熟的理论。关于股利政策的研究有三个代表性的基本理论:股利无关论、在手之鸟论和所得税差异论。

1.1股利无关论此观点是由Miller、Modigliani两位学者提出的,即在理想条件下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无关,不会对股东产生影响。

这一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①不存在个人或公司所得税;②不存在股票的发行和交易费用(即不存在股票筹资费用):③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彼此独立(即投资决策不受股利分配的影响):④市场是一种完整无缺的市场,并且信息对称。

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完美资本市场中,股利政策与企業价值无关,价值是由有效资产投资得来的。

1.2“在手之鸟”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M·Gordon和D·Durand。其主要观点是:股东进行股票投资的期望收益由两部分组成,即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收入。由于大部分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型,他们自然偏好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政策。Lintner及Gorden认为高股利可以降低投资者对于投资的不确定性。远期所要发的高股利较近期所要发的股利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因此股东对近期少发股利的公司股票给予较低价格的评价。在投资者心目中,认为经由保留盈余再投资而来的资本利得,其不确定性高于股利支付之不确定性,故当公司降低其股利支付率时,投资人所要求之必要报酬率(KS)将上升,以做为投资者负担额外增加之不确定性的补偿。股东希望赶快把所投资的钱藉由发放股利拿回来。

该理论的核心在干企业必需制定高支付比例的股利政策,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1.3所得税差异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obert Utzenberger& krishna Ramaswarmy,他们认为:如果资本利得所得税与股利所得税之间存在差异时,特别是股利所得税大于资本利得所得税时,投资者会倾向于企业少发股利。在企业拥有净现值大于0的投资项目时,应优先进行投资,而不是发放股利。而当企业有多余现金时,个人所得税率和企业所得税率之比成为股利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延迟实现资本利得而延迟交纳资本利得所得税。

该理论的核心在于企业必需制定低支付比例的股利政策,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除了以上三种基本的股利政策理论之外,常用的股利政策理论还有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

代理理论是Jensen与Meckling在1976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的现代企业中,股利支付可以减少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引起的高额代理成本,可以作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策略。

信号理论认为在公司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股利政策可以作为从公司内部管理者传递给外部投资者的信号。

2股利政策的基本类型

在实践过程中,常见的股利政策有以下几种:

2.1剩余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是MM理论股利无关论。它要求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

优点: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再投资的权益资金需求,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实现企业价值的长期最大化。

缺点:完全遵照执行剩余股利政策,将使股利发放额每年随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的波动而波动;忽视了不同股东对资本利得与股利的偏好,损害偏好现金股利的股东利益,可能影响股东对企业的信心。

适用范围:一般用于公司初创阶段。

2.2固定的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采用该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在手之乌”理论和信号理论。它要求以每股股利支付额固定或以一个稳定增长率的形式发放股利。只有企业管理当局认为企业的盈利确已增加,而且未来的盈利足以支付更多股利时,企业才提高每股股利支付额。

优点稳定的股利政策可消除投资者心中的不确定感。

缺点:股利的支付与盈利相脱节,当盈利较低时仍要支付固定股利,这可能会出现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适用范围:这种股利政策适用于盈利稳定或处于成长期的企业。

2.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该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在手之鸟”理论。它要求公司每年按某一固定比例从净利润中分配股利给股东。

优点:使股利与公司盈利紧密结合,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则,真正做到公平的对待每一股东。

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不足之处表现为:①公司财务压力较大。根据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实现利润越多,派发股利也就应当越多。而公司实现利润多只能说明公司盈利状况好,并不能表明公司的财务状况就一定好。在此政策下,用现金分派股利是刚性的,这必然给公司带来相当的财务压力。②缺乏财务弹性。股利支付率是公司股利政策的主要内容,股利分配模式的选择、股利政策的制定是公司的财务手段和方法。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司应当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制定不同的股利政策,这样更有利于实现公司的财务目标。但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下,公司丧失了利用股利政策的财务方法,缺乏财务弹性。③确定合理的固定股利支付率难度很大。一个公司如果股利支付率确定低了,则不能满足投资者对现实股利的要求;反之,公司股利支付率确定高了,就会使大量资金因支付股利而流出,公司又会因资金缺乏而制约其发展。可见,确定公司较优的股利支付率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工作。

适用范围:稳定发展的公司和公司财务状况较稳定的阶段。

2.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该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在手之鸟”理论和股利信号理论。是介于固定股利与固定股利支付率之间的一种股利政策,即企业一般每年都支付较低的固定股利,当盈利增长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加付额外股利。

优点:既能保证股利的稳定性,使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又能做到股利和盈利有较好的配合,使企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缺点:股利派发仍然缺乏稳定性;如果公司较长时期一直发放额外股利,股东就会误认为这是正常股利,一旦取消,极易造成公司“财

务状况”逆转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股价下跌。

这是目前许多国家上市公司最常用的一种股利政策。

3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在转型经济中表现出了独特而不完善的治理结构,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也表现出不规范、不健全且随意性大的特点。

3.1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由于没有把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缺乏长期的股利政策目标,因而股利政策频繁多变,毫无稳定性和连续性可言。第一,股利支付形式变化很大,毫无稳定性。1992年到1996年,上市公司的主要特点是以送股为主,较少分配现金股利。这5年送股公司平均占到了上市公司数的58%。1997年到1999年,不分配成为了市场的主流,不分配公司占到了上市公司的56%。2000年末,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配股和增发新股行为,证监会把发放现金股利作为公司再融资的必要条件。在政策的刺激下,派现公司急剧增加,分配现金股利占据了主导地位。2000年到2004年,派現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高达52.3%。第二,股利支付率变化很大,毫无规律性。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受到控股股东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变化很大,缺乏长远目标。1994年到1995年,股利支付率为41%;但1996开始,股利支付率急剧下降,仅为27.8%;从1996年到1999年,股利支付率维持在极低的水平,平均为29.5%。2000年末,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股利支付率急剧上升,达到了46.6%;2000年到2002年,平均股利支付率为56.8%。2000年以来,派现公司股利支付率普遍较高.存在超能力派现问题。在国家强制上市公司分红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突然积极起来,支付很高的现金股利。究其原因,是控股股东利用股利政策来转移资金。例如佛山照明和用友软件常年每10股派现额超过3元,控股股东从高额现金股利中获利巨大。

3.2股利分配行为极不规范第一,有些公司的董事会随意制定和更改股利政策,令投资者捉摸不定。如四通高科1997年分配方案为10送6,后改为10送1.大庆联谊2001年连续发布4个公告,宣布股利为10送2转增8股派现0 5元,后借口二股东不同意,删除了当初诱人的每10股转增8股。第二,已获股东大会通过的有些股利分配方案实施起来遥遥无期。投资者面对这种情况,毫无办法。第三,同一公司多种分配方案并存。“同股同权,同股同利”是股份公司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导致了一些公司对不同的投资主体采取了不同的股利政策。

4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的对策

各种股利政策各有利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上市公司选取股利政策时,必须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选择最适合本公司当前和未来发展的股利政策。其中居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是,公司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公司应根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确定相应的股利政策。

公司的发展阶段一般分为初创阶段、高速增长阶段、稳定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由于每个阶段生产特点、资金需要、产品销售等不同,股利政策的选取类型也不同。

在初创阶段,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力风险都很高,公司急需大量资金投入,融资能力差,即使获得了外部融资,资金成本一般也很高。因此,为降低财务风险,公司应贯彻先发展后分配的原则,剩余股利政策为最佳选择。

在高速增长阶段,公司的产品销售急剧上升,投资机会快速增加,资金需求大而紧迫,不宜宣派股利。但此时公司的发展前景已相对较明朗,投资者有分配股利的要求。为了平衡这两方面的要求,应采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股利支付方式应采用股票股利的形式避免现金支付。

在稳定增长阶段,公司产品的市场容量、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对外投资需求减少,EPS值呈上升趋势,公司已具备持续支付较高股利的能力。此时,理想的股利政策应是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在成熟阶段,产品市场趋于饱和,销售收入不再增长,利润水平稳定。此时。公司通常已积累了一定的盈余和资金,为了与公司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公司可考虑由稳定增长股利政策转为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在衰退阶段,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利润下降,公司为了不被解散或被其他公司兼并重组,需要投入新的行业和领域,以求新生。因此,公司已不具备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应采用剩余股利政策。

资产减值理论及会计实务变化分析 第5篇

(一)确认标准。

主要分为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我国采用永久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标准。永久性标准不承认未来经济利益的波动,在实务中识别减值损失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性非常困难,给会计人员和管理当局带来不少麻烦。可能性标准主要采用资产账面价值直接与界限比较,在账面价值高于界限时确认资产减值的发生,并不关注账面价值高于界限发生的可能性。经济性标准引入了可收回金额的概念。

(二)确认时点。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这体现了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企业在年度终了或资产负债表日必须对有关资产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平时各会计期末则可检查或不检查是否发生了资产减值损失,也可计提或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平时会计期末是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由企业视具体情况自主决定。

(三)确认范围。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如果存在资产可能减值的迹象,应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不可能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则由企业确定资产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新会计准则没有采用产出现金单元的定义,而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用了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的定义。

(四)确认方法。

由于内外因作用,导致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确认资产减值的方法有备抵法和直接冲销法。我国目前采用备抵法,备抵法更体现披露目的,具有体现谨慎性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优点,但相对繁琐;而直接冲销法优缺点正好与备抵法相反。

二、资产减值的恢复

对资产减值的恢复,FASB认为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资产的账面价值成为新的成本计量基础,企业不应在以后期间调整资产的成本,不允许转回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另一种观点认为,最后一次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只有在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所使用的估计发生改变时,才能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增至其可收回金额,由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而增加的资产账面价值,不应高于资产以前年度没有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的账面价值。这两种观点各有利弊。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我国对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情形严加限制,强调只有原来导致资产发生减值的因素在当期发生有利变化,使得其可回收金额超过账面价值时,才允许转回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三、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由于不确定因素多,对外部信息做出正确估计和判断较为复杂。新会计准则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性质的资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最能体现其现实价值的计量属性。对于未来短期内将要收回的流动资产,可以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对于以使用为目的的短期资产,可以按现行成本进行计量;对于以出售为目的的短期资产,可以按现行市价、公允价值或可变现净值计量;对于将会持续使用的长期资产,可以按可收回金额计量;对于将会出售的长期资产,可以采用销售净价、公允价值或可变现净值计量。

四、资产减值的列示

新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在利润表上的列示及其与国际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列示的对比如下表。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计入“管理费用”账户,因其均为流动资产损失,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长期投资减值损失、短期投资跌价损失以及委托贷款减值损失计入“投资收益”账户,三者均为投资损失;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均为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关度较小。若某种无形资产不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则全部转入当期管理费用,而国际会计准则列入其他费用净额。

企业的资产减值损失在利润表上分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投资损失分别扣减利润总额,分别作为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净额、投资净收益三个项目列示。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单独编制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作为资产负债表的附表。新会计准则在资产负债表主表反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净额,这是重要性原则的体现。

五、资产减值的披露

IAS36对资产减值结果的披露阐述和规定较为详尽,不但要求披露当期应当计入损益或直接冲减权益的资产减值的金额、在损益表中的项目、当期冲回的减值损失,还对分部报告中应披露的减值信息做出规定。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资产减值相关的下列信息:当期确认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金额;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累计金额;提供分部报告信息的,应当披露每个报告分部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相对于《企业会计制度》对披露内容过于简单的问题,新会计准则有了很大的改进。

资产减值的披露方式从对损益分析的影响角度看,主要有不计入损益直接计入权益、计入经常性损益和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三种观点。不计入损益直接计入权益观点是为了防止利润操纵,没有理论依据,目前支持者甚少。应计入经常性损益观点认为如果没有减值,相对于减值损失的数额将通过折旧或摊销在一段时间内分配计入经营活动的成本,既然折旧费或摊销费作为经常性损益,为什么减值损失不可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即使不减值,相对于减值损失的数额势必将通过折旧或摊销在一段时间内分配计入经营活动的成本,由于减值和摊销、折旧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减值往往是由非正常因素导致的,将其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披露,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不是所有的资产都能折旧和摊销。因此,资产减值损失的披露方式采用非经常性损益披露更为适宜。

公司事务公证理论及实务研究(论文) 第6篇

1.破产清算会计核算目标和内容。企业会计工作要达到的目标既是是企业的会计目标。企业破产清算会计核算目标指的是把破产企业资产转化为现金、赔偿企业债务等各种破产企业会计信息及时地、实事求是地向债权人、法院、破产清算机构等相关信息使用者进行提交报告。并监督审查执行破产程序的合法性、有效性以及公平行。另外, 规范破产企业的清算行为, 最终目标是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企业一旦进入破产程序, 财务人员要做到按照国家法律规定, 将企业的清算信息真实地核算出来。破产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有:1.接管企业移交的全部财产、账簿以及相关资料, 编制各类会计报表如:财产清查清册、财产清查资产负债表等。2.落实破产企业的债权债务, 回收企业债权, 确认企业债权人的债务。3.界定破产财产范畴, 评估破产财产数额, 据以作为调整会计账务的依据。4.依据破产企业财产清算, 定制财产分配方案并按法律程序进行债权的清偿和财产的变现, 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二、破产清算会计的清算内容及如何设置账户

企业被人民法院宣告破产当日即为破产清算开始日期。破产清算会计基本内容为:

1. 破产清算会计的核算内容。

(1) 接收并管理破产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相关文案, 开设新帐套按照破产清算会计的要求对破产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分类, 旧账结束。 (2) 全方位清点破产企业财产和负债, 根据确认计量的破产财产和账务编制新的资产负债表。 (3) 将破产资产变现, 并详细记录剩余价值以及变现损益。 (4) 核算清算费用、清算损失、清算收益等破产损益。 (5) 依据破产法律程序合理清偿破产债务分配剩余资产。 (6) 编制破产清算的财务报告, 清算工作收尾。

2. 破产清算会计的账户设置。

破产清算会计有两种设置会计科目方法:其一是延续原有账套, 增加破产会计需要的一些必须科目, 如“清算损益”“破产费用”等, 由此反应对破产财产的分派及处理流程。这种方法与原帐套配合使用, 方法相对比较简单, 但是不能形成独立的账户体系。其二则是从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后, 根据清算工作的实际需要, 重新设置一套完整齐全的账户体系。具体内容为:资产类, 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共十一个科目。负债类, 包括“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其他应付款”、“应付福利费”、“应付利润”、“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和“应付债券”共九个科目。清算损益类科目, 包括“清算费用”、“清算损益”和“土地转让收益”共三个科目。

三、清算账务基本流程

1. 清查财产过程中的账务处理。

(1) 在进行债权债务账务处理时, 将应付款项的借方余额调整到应收款项, 将应收款项的贷方余额调整到应付款项。由此重新认定资产和负债, 将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在科目本身余额方向上体现挂账情况, 明细往来账务。 (2) 将应收款项中挂账的费用和已有确凿证据的坏账进行账务调整。从而在应收款项中体现出真正的可收回的应收款项。 (3) 根据实物盘点结果, 将需要估价入账的财产做到估价入账并挂入对应的往来账户。以此确认债务往来。 (4) 将账簿以外的往来账务统计出来, 并记录到账务中。这样从账簿中可以体现出破产企业所有账务情况。 (5) 由企业债权人进行债权申报, 并和企业账务进行核对确认, 由此调整账务。

2. 实物资产的账务处理。

(1) 对盘盈的资产要估价入账, 盘亏的要找到原因, 外借、出租的要追回。 (2) 清查未估价入账的资产, 不可作为盘盈操作, 应挂入对应往来账户。 (3) 原来账上的待处理财产损益等资产性损益, 预提费用等转入利润分配账户。 (4) 行政、食堂、低值易耗品等其他财产并入低值易耗品估价入账。公会财产单独盘点建册。

四、案例: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企业破产清算的案例:

四平轴承造集团公司于2005年5月1日进入破产程序, 2006年1月10日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破产终结裁定, 集团公司破产工作顺利完成。企业破产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集团公司1998年开始亏损, 到2005年3月底, 负债62.8万元, 资产负债率达343.9%, 企业经营陷入定制不前的状况。在此期间内, 省局、四平监狱多方位采取措施, 试图脱离困境, 收效甚微。最后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进入破产程序:

(1) 依法对破产企业立案。 (2) 全面开展破产清算工作, 成立破产清算小组并及时召开清算小组大会。 (3) 步入破产企业资产清理、评估、审计工作流程。破产清算小组人员分车间、仓库, 将所有存货、低值易耗品、机器设备进行分类清理, 这是对破产企业资产的全清理过程。此流程以原始账簿为核心与实物一一核对并登记造册。破产清算组报请人民法院允许委托具有评估、审计资格的四平新鑫会计师事务所对破产企业资产进行评估, 财产审计。其目的是对破产企业的清算工作、评估工作及审计工作做到公正合理。据评估:公司账面资产2985万元, 评估值为220.5万元。评估报告得到了吉林省财政挺的备案认可。2006年3月5日, 破产财产在法院的监督下在四平东升拍卖行公开拍卖。参加竞拍的有7个单位, 最后, 由四平线路器材厂中标, 破产财产实物变现收入90.3万元, 变现率为评估值的39%。 (4) 做好债权债务的清理清收工作。破产清算组对集团公司的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进行了反复的清理、审核、并登记造册。 (5) 对财产所有权进行确认和抵押。 (6) 召开重要债权人会议。 (7) 破产程序终结。

参考文献

[1]王忠波.试论破产重整会计.财务与会计, 1998.5

公司事务公证理论及实务研究(论文) 第7篇

关键词:融资,激励理论,“啄食”理论

融资是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最主要动机。从本质上说,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是其融资偏好的结果, 而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就是融资方式选择的结果。上市公司对融资方式运用的合理与否必然通过融资结构反映出来, 即合理的融资偏好必将形成有效的融资结构, 而融资偏好的扭曲必将导致融资结构的失衡。

一、激励理论

在詹森和麦克林的分析框架中, 债务是通过提高经理的股权比例来降低代理成本的, 因此对管理者几乎或根本不拥有股权的大型现代公司解释力不足。格罗斯曼和哈特的研究弥补了这一缺陷。在他们的模型中假定企业经营层在企业中持股比例为零或接近零, 这个假设符合大型企业的情况。此时, 负债融资可以看作是一种担保机制, 它对经营者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该理论认为:经理人员的效用依赖于他的经理职位, 从而依赖于企业的生存。一旦企业破产, 经理人员将丧失他所享有的一切在职好处, 即经理人员必须承担破产成本。因此, 经理人员必须权衡个人收益流量与自身承担的破产成本。而破产对经理人员约束的有效性取决于企业的融资结构, 尤其是负债产股权的比率。如果投资所需的资金完全通过股权融资, 破产的概率为零, 这意味着经理人员处于软约束状态, 他们就可能挥霍无度;如果完全通过负债融资, 则任何非利润最大化的选择都必然导致破产, 因此经理人员必须努力工作减少个人享受以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啄食”理论

梅耶斯的新优序融资理论是最早系统地将不对称信息引入企业融资理论研究, 在这里, 梅耶斯采用了另一位经济学者唐纳森早期提出的“优序融资”的概念。其理论基本点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1) 企业将以各种借口避免发行普通股或其他风险证券来取得对投资项目的融资; (2) 使内部融资能满足达到正常权益投资收益率的投资需要, 企业必须要确定一个目标股利比率; (3)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企业才会计划通过向外部融资以解决其部分融资需要, 而且会从发行风险较低的证券开始。考察了不对称信息对融资成本的影响, 发现这种信息会促使企业尽可能少用股票融资, 因为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融资时, 会被市场误解, 认为其前景不佳, 由此新股发行总会使股价下跌。随后, 在与迈基里夫共同合作的“企业知道投资者所不知道信息的融资和投资决策”一文中建立的梅耶斯-迈基里夫模型, 系统地论证了这一观点。他们吸收权衡理论、代理理论以及信号传递理论的研究成果, 提出了“啄食”理论。“啄食理论”认为: (l) 企业偏好内部融资, 因为筹集这些资金不会传送可能降低股票价格的逆向信号; (2) 如果需要外部资金, 企业首先发行债券, 股票发行只是放在最后关头。投资者理解为是一种坏预兆。企业一般采取的融资顺序是:债务融资、发行股票, 即企业总是尽可能地利用内部积累资金来投资, 内部融资、其次是进行债务融资, 直到因债务融资导致企业可能发生财务危机时, 最后才考虑发行股票。这一“融资先后顺序”理论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

三、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现状

(一) 内源融资比重低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例是非常低的, 据统计1998年至2003年未分配利润为正的上市公司, 其内源融资比率一直在14%左右波动, 只有在2003年度才略有提高, 达到了19.19%, 但这一比率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内源融资比例高达55.71%的水平, 外源融资比例远高于内源融资, 而那些“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其内源融资比率从1997年开始就一直为负, 说明其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 主要是靠贷款、配股或增发维持对资金的需求。目前上市公司外源融资占据绝对地位, 内源融资显得不重要, 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总体经营业绩不佳, 利润留存较少, 而一味依靠上市资源进行股权融资。

(二) 存在股权融资偏好

在外源融资中, 股权融资所占比重平均超过了50%, 远高于即使较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加拿大 (19%) 和美国 (13%) 。其中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公开发行A股进行的股权融资在全部股权融资资本中的比例平均达到了17%左右的水平, 并且随着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有理由认为这一比例的平均水平还将继续快速上升。

(三) 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比重因公司利润而不同

对于未分配利润为正的上市公司来说, 股权融资的比重一直高于债券融资, 两者的差距只有在98年时比较小, 其余年份差距较大, 而且今年有扩大的趋势, 这充分地反映出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而通过对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分析中, 我们发现, 这些公司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比重相差不大, 而且债权融资的比重已经略微超过了股权融资。股权融资只有在1998年时超过债权融资, 其余年份都低于债权融资, 这主要是因为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其净资产收益率大都达不到配股或增发的条件, 相对而言, 通过质押股权银行借贷的形式筹集资本显得容易些。事实上, 大多数上市公司一方面保持比国有企业要低得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 甚至有些上市公司负债为零, 但从实际上看, 目前1000多家上市公司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会主动放弃其利用再次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的机会。

(四) 债务性融资比重小

上市公司通过银行和发行企业债券方式进行融资的比例小, 不到企业外源融资的一半, 和发达国家股权融资远小于债务融资的情况形成明显对比。我国的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都起步于80年代中期, 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 股票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年筹资额平均都在1000亿元以上;而企业债券市场发育缓慢, 远不及股票市场的融资额。

参考文献

[1]、武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现象分析》.《经济师》, 2005年, 第12期

上一篇:公司温馨祝福语下一篇:财务制度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