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社会 辨是非 教学案例

2024-09-09

看社会 辨是非 教学案例(精选5篇)

看社会 辨是非 教学案例 第1篇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初一思想品德的总结单元。本单元以生活主题为统帅,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学习。在道德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真、善、美的东西对促进社会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以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提高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假恶丑则会败坏社会风气,一部分人受其影响会导致行为失范,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以此来学习和弘扬社会中的真善美行为,在此过程中,学会分辨并主动拒绝假恶丑。紧接着下一课将阐述无论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现象,势必会形成一种行为,一种结果。引导我们为了追寻好的结果,应如何采取行动?形成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考虑后果的思维习惯,从而采取正确的行为。《看社会 辨是非》一课,首先要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真善美,也存在假恶丑。重点在“辨”,文中列举了任长霞、徐洪刚等社会道德先进人物,并引出道德标准,并根据此标准来辨别哪些属于真善美,哪些属于假恶丑,在标准明确的情况下提高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明确真善美和假恶丑两种行为会带来两种结果,和下一课《行为不同,结果不同》联系在一起。

二、学生分析:

2012年山西省思想品德教研员张增建老师在全省的思想品德中考研讨会上明确:学科名称由“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的理由,并说明本学科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从现实情况看,现代中学生,独生子女,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沉迷网游,交友不慎,分不清是非善恶,还有自控能力差,明明知道沉迷网络游戏会影响学习,但就是无法自拔。多以自我为中心,缺失一些乐于助人的意识,因此,需要通过一些社会和生活中的榜样来激发学生的真善美的意识,在独自面对一些事情时,心中有一把衡量非是善恶的标尺。同时,加强正面模范人物精神引导,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并升华情感。因此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丛飞的故事,认识真善美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影响,记住公民的基本道德标准,(2)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总结我们面对是非善恶应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3)说出校园的真善美现象,主动拒绝假恶丑,以实际行动诠释真善美;

三、课前准备:

1、小组运用网络搜寻一些关于好人丛飞的故事,做大致了解,加深印象。

2、设置相关丛飞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文字资料用于与知识点的结合,视频资料用于情感的体验和触动;

3、设置梳理小结PPT,对于两课时而言,力求简单、明了。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视频《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丛飞》两分钟片断。主要画面是在丛飞身患胃癌后,躺在病床上仍然不忘他所资助的孩子们,继续为他们捐助学费。手术后,他又通过录像对孩子们说:“爸爸以后不能唱歌赚钱,不能再为你们捐助学费了„„”此导入目的让学生感受真善美,渲染课堂气氛,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果。

2、任务设置一:问题:丛飞的事迹对社会和对个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设置思路:网络链接了丛飞的故事(文字的形式)作为一个大的材料,通过这一问题设置,让学生将知识点运用于实际当中。首先认识到丛飞的事迹是社会真善美的表现,并强调高于

公民基本道德标准,材料细节显示“丛飞的爱心童话已经化成一曲悠扬的旋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爱心为他和声,深圳市共青团和义工联特别设立了丛飞助学计划,把丛飞资助的100多个山区孩子接管过来,负责他们的学费,直到孩子们毕业。”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即:真善美的行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社会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在上节课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一知识点,其次,是对个人的影响。教师说明个人在学习丛飞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净化自己心灵、提升自己思想道德的过程。

任务设置二:作为中学生,应如何落实“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请写下来:

设置思路:根据预习所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要求做到“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五个方面。让学生明确这是基本的公民道德标准,在小组备展中,让学生分别就五个方面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讨论。可以联系到校园当中的升旗仪式、卫生值日、文明礼貌、反对浪费、为集体做贡献等。也可以列举本班出现的真善美行为的“明星”,让学生注意到平时学习生活中可能没有被注意到的同学,他们为集体做出的努力。这样按照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校园内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风尚。此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注重贴近学生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真善美就是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任务设置三:你的理想是什么?(医生、工程师、政府官员、商人、法官„„)大胆设想将来你的理想实现后可能会遇到哪些是非善恶,又将如何面对?结合所学,请写下来: 设置思路:此问题给学生一个更宽阔的想象空间。面对当前社会实际,造假售假、坑蒙拐骗等现象都属于假恶丑行为。假使学生现在成就了理想,面对不同的是非善恶应如何做,也是对整节课的一个检验。首先心中有怎样的一把“尺”,这把尺的标准包含道德和法律。在此可以渗透一旦触犯法律的“标尺”就构成了违法犯罪,受到法律制裁。其次,有些人明明知道一些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仍然一意孤行,缺乏必备的自控能力。从此问题中提取出面对是非善恶做出正确选择的三个方面:(1)心中要有一把“尺”,(2)提高辨别能力,(3)提高自控能力。用这三个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拒绝假恶丑。

3、回馈目标:明确以目标为线索,贯穿始终。

4、梳理小结:本课知识点以知识结构的形式进行梳理,并简要概括其中的联系。

5、播放歌曲《好人丛飞》,画面配以丛飞及所资助孩子的照片,让学生注重歌词的内涵,并从中体会真善美为他人和社会带来幸福,落实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动幸福的理念,并将其付诸于平时点滴的行动中。

五、“双平台”课堂下思想品德课堂反思:

1、研读课标和问题整合。问题整合是课改的重点。问题整合的好,我想可以解决应试与拓展的矛盾。而问题整合又要以课标研读为依据。研读课标,首先要明确学科特征,思想品德学科的特征就是要培养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其次是注重课标中问题的相互联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到问题的相互涉及,实现知识点儿的上挂下联,及时回顾;第三,研读课标过程中,还要注意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因为社会实际是最有说服力的教材。这就需要思品老师在课外时间多关注社会事件并搜集,以便在运用时拥有第一手实际材料。在充分研读课标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整合。初期,问题整合可能从课时整合开始,两课时的内容还

用两节课上,但结构不同。首先将两课时文本内容合并。一节课先用来学生自主预习和展示,进行问题的初步了解,第二节课用来 进行基础问题的拓展和情感提升。

2、正确看待双平台运用。前不久刘主任做的培训中提出,双平台的运用就是一个工具。在课堂问题整合的前提下,第一节课的学生自主预习展示可以自主完成。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将问题进行梳理,有不理解的概念等在展示中提出,简单的可以当堂精讲。复杂的老师可以做好搜集与整合,下节课之前将这些模糊的问题转换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小组活动任务,课前准备好所要运用到的教学资源,上课由学生小组在双平台环境下通过小组活动完成,并评价。最后做出梳理小结与知识上的达标反馈,如果可以,也可以做到情感上的达标反馈。

3、双平台环境下,思想品德课的导学案运用如何发挥其功能。尤其对于基础问题的拓展来说,学生的电脑文字录入需要时间,而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的笔下。通过几节课的实践,通过展示思路的方式来缩短录入时间,加长资源拓展的时间,做到问题展示后,学生有时间将其思路在笔下落实。

4、充分学习和试用双平台下的各种工具。

我认为双平台好比一座桥,架起了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包括知识沟通和情感沟通,沟通没有界限,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可以在沟通中互动,教学相长。而且,这也是一股势不可挡的趋势。今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和摸索。

看社会 辨是非 教学案例 第2篇

(小主持人)

开场白:大家好!今天的思品课由我主持。

一、备学展示

下面,检查一下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请大家看屏幕,写出问题的答案要点,各小组(过会儿)请各组1号进行评价,4号登记小组得分。

二、案例导入、认定目标 请同学们看这道材料题:

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2002年3月11日,郑培民同志因突发心肌梗塞,牺牲在工作岗位上。郑培民同志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的思想和行动令人深深感动。

2013年9月22日,前重庆市委书记***因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无期徒刑。

1)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2)说说读完材料后的感受。

这道材料题与第5课“看社会 辨是非”密切相关,我们先复习回顾一下本节课的有关内容,再来讨论怎样回答。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2)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3)能构建本课的知识框架。

三、自主学习、问题回顾

题存在记忆困难或疑惑。

四、合作突破、难点释疑

1.1)所找的主要问题是否齐全;2)发言先后顺序:先由4号同学发言,说出自己所找的主要问题,提出自己存在的记忆难题或疑惑。若所找主要问题不全面,由3号同学进行问题补充,解答记忆技巧和方法。若3号解答不了就由2号、1号同学依次答疑。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板演,提交全班解决。

2.全班讨论或寻求老师帮助解决小组反馈的问题。

五、自主复习、知识记忆 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出示的问题,对知识进行梳理记忆。

六、展示检查、成果反馈

1.2.分计分)。

七、知识构建,能力提升

1.示、文字,以纲要信号形式呈现;2)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八、达标检测、查找不足

看社会 辨是非 教学案例 第3篇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判断正误:美总是与真联系在一起的。()

解析:真是美的前提,离开真,也就谈不上美。

答案:√

2.判断正误:小军的学习成绩在年级里拔尖,他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一律采取敷衍了事的办法。()

解析:在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以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一双识别是非善恶的慧眼,在是非善恶面前坚持正确的标准,作出正确的选择。

答案:×

3.判断正误:只有明辨是非善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才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解析:一个正直的人,必须坚持正义。这就要求必须明辨是非善恶,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

答案:√

4.下列社会现象中,哪些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A.尊老爱幼、拾金不昧

B.乐于助人、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C.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D.坑蒙拐骗、偷税漏税、贪污受贿

解析:这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通过对课本的预习,我们很容易得出:A、B两项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而C、D两项则是一种假、恶、丑的现象。

答案:AB

5.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要()

A.明辨是非,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

B.自觉用法律和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

C.积极巧妙地同丑恶现象作斗争

D.积累社会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使自己拥有一双识别是非善恶的

慧眼

解析:这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A、B、C、D四项都是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BCD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辽宁省一位初中女学生看到一个人因突发事故倒在地上而无人相救时,她勇敢地站出来呼吁旁边的人营救这个不幸者。但周围几十个围观者竟然无人伸手援助,她只好打电话向警方报警。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

A.社会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B.社会风气越来越糟糕

C.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D.具有高尚道德觉悟的人只是少数

解析:此题考查对是非善恶的理解、运用能力。这位初中女学生与周围的围观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说明社会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因此A、C两项是正确的。B、D两项从消极的态度说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错误的。

答案:AC

2.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要作出正确的选择,首先就要有正确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这个标准 „()

A.既包括道德标准,也包括法律标准

B.是衡量是非善恶的一把“尺”

C.能帮助我们在是非善恶面前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D.有了它,我们在是非善恶面前就不会再作出错误的判断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什么,然后思考这一标准有什么作用。A、B、C、D四项都符合题意,是正确的。

答案:ABCD

3.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现象有利于()

A.促进人们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B.净化人们心灵

C.促使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D.使你考上大学

解析:真、善、美现象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影响社会风气。考大学需要智力

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多方面综合起作用,甚至说智力因素更重要。D项不合题意。

答案:ABC

4.2010年2月24日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和“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评选结果在京揭晓。长期资助178个山区贫困孩子读书,即使负债累累、身患重症也无怨无悔的广东省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丛飞;上海同济大学毕业生,放弃优越工作条件,投身西藏建设并扎根雪域高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刘英俊等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的以倡导青少年利用业余时间,志愿无偿地参与扶贫帮困和公益事业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

青年志愿者及其行动()

A.体现了真、善、美,是值得赞扬的

B.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们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C.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D.是我们这个社会中大量存在的

解析:此题考查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青年志愿者的行为是真、善、美的体现,因此A项是正确的;B、C两项是说明真、善、美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因此也是正确的;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现,这种现象已蔚然成风,故D项是正确的。

答案:ABCD

5.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扭曲。有的人信奉“金钱至上”,变得利欲熏心,造假售假、坑蒙拐骗,成了金钱的奴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深渊;有的人迷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慷国家之慨,以国家、人民的利益换取个人私利;有的人崇尚那种“自由”的生活方式,生活在醉生梦死之中,“黄、赌、毒”成了他们追逐的目标„„这些人的行为()

A.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

B.对一些人,尤其是意志薄弱者,会产生相当大的消极影响

C.既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又给自己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D.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建设是完全必要的

解析:社会生活中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造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贪污受贿等假、恶、丑现象,对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危害社会秩序,败

坏社会风气,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也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会使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铤而走险,违法犯罪。这些消极现象的存在,更是给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致使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因此,A、B、C三项是正确的。正是因为有这样消极的影响,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建设才是完全必要的,D项也正确。

答案:ABCD

6.李洪林看到有的同学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他也跃跃欲试。你认为李洪林要杜绝这些不良嗜好,就要„()

A.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B.抵制自己的兴趣

C.不与别人交朋友D.学会拒绝

解析:李洪林对吸烟、喝酒、赌博这些不良嗜好也跃跃欲试,说明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A、D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兴趣有低级和庸俗之分,朋友有好坏之别,所以不加区别地抵制兴趣和拒绝交友是错误的。

答案:AD

7.判断正误:只要有了明确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并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就不会再犯错误。()

解析:人人都难免犯错误,它与明确判断是非的标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不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该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

8.判断正误:刘明坚持每天带身有残疾的低年级同学过马路,周围有些同学认为他是为了表现自己,对其冷嘲热讽。()

解析:刘明坚持每天带身有残疾的低年级同学过马路,是真、善、美的表现,并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周围同学的冷嘲热讽是错误的。

答案:×

30分钟训练(巩固类练习,可用于课后)

一、基础测试

1.在社会生活中,心中要有“一把尺”,这把“尺”包括()

A.心理标准和法律标准B.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

C.纪律标准和法律标准D.思想标准和知识标准

解析:社会生活是复杂的,需要人们作出判断和选择,这就需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应该具有社会性、普遍性、阶级性以及强制性。

答案:B

2.爸爸妈妈在饭店为小李过生日,点了许多小李爱吃的菜。临走,小李要求打包带走,爸爸妈妈笑着同意了。小李的行为()

A.没有坚持正确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B.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C.体现了勤俭节约的美德

D.不利于高尚品行的形成

解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精神,一种生活作风,永远不会过时,是一种美德,生活贫穷时代要坚持,富裕了也要坚持,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尚品行。

答案:C

3.小军喜欢集邮,一天他在学校传达室发现一封信上有一张自己喜欢的邮票,便悄悄地把信拿走,撕下了邮票,并把信丢到了垃圾桶里。他的做法()

A.没有分清是非

B.是个人的正当爱好,没有什么错误

C.应该受到批评,因为他损害了他人的利益

D.是违背道德和法律标准的

解析:就小军的行为来说,是错误的,并非没有分清是非,故A项是错误的;这种做法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因此C项当选;小明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D项是正确的。

答案:CD

4.生活中,有些人明知不对仍然去做违法犯罪和不道德的事。这是因为()

A.他们分不清是非

B.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C.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

D.他们高度贪婪和自私

解析:人们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会面对一些复杂的问题,要作出各种选择。如果是非不清、善恶不明,就有可能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但是,如果明知不对仍然去做违法犯罪和不道德的事情,就说明这种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缺乏自我控制

能力,是自私的。

答案:BCD

5.“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负面效应”。这是因为()

A.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生活的方向

B.只有做到明辨是非善恶,才能加强自我约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C.一个是非不分、缺乏道德的人对社会的发展没有任何影响

D.如果每个人都能辨别是非善恶,社会上就不会有邪恶

解析:社会生活中总是存在正义和邪恶两个方面,题目中这句话强调了人的思想道德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AB

6.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必须()

A.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B.不断提高辨别能力

C.赞扬真、善、美,抛弃假、恶、丑D.不管闲事,不做坏事

解析:社会生活是复杂的,需要人们作出判断和选择,这首先就需要有个标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需要不断提高辨别能力。C项是作出判断和选择之后而采取的行为要求,不合题意。D项本身就是错误的。

答案:AB

7.赵新刚听说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同龄人无钱上学,于是就和父母商量,从自己的零花钱中节省一部分钱,然后再向父母借一部分钱(让父母记好,等挣钱后再还),每年拿出500元钱资助一个同龄人,让他和自己一样有上学的机会。你认为()

A.赵新刚的做法体现了助人为乐的美德

B.赵新刚的做法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没有必要这么做

C.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D.赵新刚是想出名,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

解析:此题考查辨别是非能力。首先要明确赵新刚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明确了这一点,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AC

8.发生在西安三桥镇杈杨村的“9•20”重大抢劫杀人案,5名犯罪嫌疑人均为青少年,其中一名只有15岁。据案犯交代,他们几人曾因打游戏与某游戏机厅的老板发生冲

突,于是心存报复之念。“既然我打不成游戏,也不让你做成生意。” 9月20日凌晨,这几个人窜入该游戏厅内,将看守游戏机的68岁老汉谢某手脚捆绑并用被子等物捂得严严实实(后经法医鉴定系机械性窒息死亡),然后把室内10台游戏机内的主线路板抢走。这起案件警示我们()

A.要有正确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

B.要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C.要增强自己的控制力

D.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守法观念

解析:这一事例说明了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善恶,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就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守法观念。A、B、C、D四项均符合题意,都是正确的。

答案:ABCD

二、综合测试

9.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2002年3月11日,郑培民同志因突发心肌梗塞,牺牲在工作岗位上。郑培民同志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的思想和行动令人深深感动。

河北省国税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真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谋取利益,非法索取、收受他人贿赂,侵吞公款达上千万元。2003年11月13日,被称为“河北巨贪”的“李真受贿贪污案”主犯李真被执行死刑。

(1)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2)说说读完材料后的感受。

解析:此题考查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分析能力。回答第(1)问,从材料的比较中说明共同表达的道理即可;回答第(2)问,应答出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答案:

(1)社会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郑培民为民服务的行为是真、善、美的体现;李真的行为触犯法律,是假、恶、丑的表现。

(2)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对人们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它能够促使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抵制假、恶、丑现象。而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不断追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自己要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从现在开始。

10.学校门口的路上老有一些学生模样、跪在路上乞求帮助的人,有时也引起一些同学驻足围观。一些同学说:帮帮他们吧,怪可怜的,反正被骗了也就两三块钱;另一些同学说:别理他,这年头骗子太多了。

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办?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要考查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最后还要做出相应的正确的行为。对于“怎么办”,回答帮或不帮都可以。只要把相应的理由解释正确即可。说明理由时应该涉及:我们要有一双辨别是非善恶的慧眼;勤于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真正关心、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等等。

参考答案:(略)

11.一天,王雷、陈丽和高明在放学路上拣到了一个钱包。王雷打开一看,里面有300元钱,他高声喊起来:“谁丢了钱包,里面有300元钱!”陈丽连忙拉住他说:“别喊了,我们把钱分了算了。”„„

假如你是高明,你会怎么办呢?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自己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王雷能够拒绝金钱的诱惑,而陈丽却不能够明辨是非、拒绝金钱的诱惑。在回答时,能够简明扼要地说明正确的做法即可。

参考答案:应该明辨是非,拒绝金钱的诱惑,发扬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说服陈丽同学一起等候失主或交给老师。

三、探究活动

12.①小丽制止了在自习课上大声喧哗的同学。

②小娟捡起其他同学丢在操场上的食品袋。

③小丰同学将自己数学测试卷上的38分改为88分。

④趁办公室没人,小华拿走被老师收缴的课外书。

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真、善、美的是哪几项?属于假、恶、丑的是哪几项?

(2)校园生活中,体现真、善、美的行为还有哪些?(请列举两个)

(3)校园生活中,属于假、恶、丑的现象还有哪些?(请列举两个)

(4)说说自己怎样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解析:本题要求把握正确的辨别是非的标准,会辨别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在学习生活中学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参考答案:(1)属于真、善、美的是:①②;属于假、恶、丑的是③④。

(2)(略)

(3)(略)

(4)①要勤奋学习。

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

明荣辱辨是非 第4篇

明荣辱 辨是非―丁晓兵与首都大学生对话实录

编者按:31一个英雄的名字――丁晓兵在神州大地传扬。他以左手敬礼的感人瞬间,他以残缺之躯铸就壮美人生的英雄故事,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引起强烈共鸣。“两会”前夕,丁晓兵应邀走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首都高等学府,与当代大学生共话人生,畅谈理想。时代英雄和莘莘学子迸发出心灵的共鸣,激荡起时代的回响。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对话实录,正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教材。今天,本报特向广大读者推荐。

人生篇: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不能忘却社会责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及自动化系级学员包伟英:您在前成为战斗英雄后,不断实现着人生的自我超越,以残缺之躯铸就壮美人生。您的人生追求带给人们诸多思考和启示。在人们强调实现自我价值、有些人社会责任感淡漠的今天,我们的大学生怎样才能走好人生之路,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丁晓兵:我觉得,关键问题是对生命的认识。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对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把握,一个偶然事件生命就可能终止。但有一条我们可以做到,那就是通过自身努力,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去拓展我们生命的厚度和宽度。我负伤后从病床上醒来的第一感觉,就是我活过来了,感到活着真好。但是活着真好不是活着就好,人活着还有一个生命质量的问题。

衡量生命是否有意义,有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那就是社会和人民大众。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一个不愿为社会作奉献的人,是谈不上有多少生命价值的。在前线,我的很多战友之所以能够舍生忘死,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献出自己的生命,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承载着中国军人的责任!前几天,一个老党员和我谈起社会责任问题。他说,你看我在为社会作一点奉献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作奉献。我身上穿的衣服,家里的电器……实际上有无数劳动者在为我作贡献。我觉得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理想篇:人的追求不能局限于物质,更要坚守精神高地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学生马冬冬:毛泽东说过,有一些同志可以经受枪林弹雨,但是却经受不了糖衣炮弹的打击。您从一名战场英雄成为如今的时代先锋,在这方面能给我们大学生提一些建议吗?

丁晓兵:有句话说得好,你不能把金钱带进棺材,但金钱能把你带进棺材。我也和大家一样,面临着这种诱惑和考验。如果说战场上的生死考验残酷的话,那么走下阵地,面对的诱惑更加复杂、严峻和现实。每当我感到困惑时,时常到烈士陵园走一走,在那里,我会想起牺牲的战友。在一次战斗中,我的副班长肚子被弹片划开,他把流出来的肠子塞进肚子坚持战斗,直至牺牲……他才是真正的英雄!我能够活下来,已是一种幸运,还有什么不能牺牲呢?

总结自己20年来的体会,那就是面对诱惑和干扰,坚守住一个军人和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坚守住为官做人的基本准则。我觉得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无论社会怎么变化,无论社会怎么多元,我们共产党人还是要讲为人民服务,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归根到底,就是在各种诱惑和干扰面前,自己心中始终要有一根“定海神针”。

奋斗篇:中国有个词叫“危机”,我的理解就是危险中存在机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级学生金文丽:当年您从南京政治学院毕业时,主动放弃大城市和大机关,坚决要求到基层连队。现在国家和社会号召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您觉得大学生能在基层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丁晓兵:这是应届和在校大学生们都关心的问题。多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大学生要到艰苦的地方去,到边远的地方去,到不发达地区去奉献才智。这里首先有个就业的问题。人们都往条件优越的大城市“挤”,导致人才浪费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而艰苦地区人才缺乏,正是特别需要你们去施展才干的地方。当年我从南京政治学院毕业时也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因为我参过战、立过功,我的家乡安徽省政府非常关心照顾我,有意安排我担任省残疾人基金会的副理事长,还有一些地方的朋友、一些机关也提出让我去工作,并答应在房子、车子等待遇上给予特殊关照。但我坚决要求到部队基层一线去带兵。对这样的选择,并非我一时冲动。如今20年过去了,证明这条路是走对了。如果没有基层那段时间的艰苦磨炼,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再有,人生的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更踏实。当时自己毕竟只有19岁,如果真的当了那个理事长,很可能力不从心,担不起那份领导责任。中国有句古话叫“厚积薄发”。如果你不具备一定的积累和素质,而去谋求暂时的利益,从长远来看未必是一件好事。有时人生就是要经历必要的`过程。人是有巨大潜能的,只有把自己放到一个近乎极致的艰难困苦环境中去磨砺、去激发,通过外界强力的环境刺激,才能唤醒或者是诱发自身的巨大潜能,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有科学家讲,我们的大脑智能真正被利用和发挥出来的是很少的一部分。我负伤后也一度产生悲观情绪,少了一只手将来怎么办?有一段时间,我的老母亲愁得经常背着我掉泪,她甚至想,这个残废儿子能不能娶上媳妇?但是20年的奋斗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意志力是非常重要的。到连队后,在艰难的情况下我的潜能被激发出来,8个军事考核项目,我是7个优秀,1个良好。所以,我告诉同学们,不要怕基层苦。我们中国有一个词叫“危机”,我的理解就是危险中存在机遇,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抓住机遇。我的经历告诉我,很多人认为不可能,我自己也认为可能性不大的事,最后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我战胜了困难,超越了自我。

成才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天天想着当将军的士兵也肯定不是好兵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宋东海: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携笔从戎,去年我们学院还有两名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您作为一位经过战火洗礼的军人,对这些有志于去军队摔打自己的学生有何建议?

丁晓兵:首先向这些同学表示欢迎和敬意。这些年来我们部队接收了一些地方大学生入伍。这些同学绝大多数在部队找到了施展才干的用武之地。当然,地方大学生到部队后,也有个适应和不够适应的问题。有的人适应得快,有的人适应得慢一些。就此我提两点建议:首先必须确立铁一般的信念和人生追求。就是要奉献国家,奉献社会,奉献人民。没有这条打底,再高的才智也难以有效的发挥。我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越是才智不同凡响的人,越是需要正确的人生理念和准则来引导。在一些地方,军地收入反差很大,如果你没有奉献精神,整天惦记着自己那点待遇,也就很难在部队扎下根来。

再就是要甘于平凡。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天天想着当将军的士兵也肯定不是好兵。有一些大学生到部队后,总感到理想与现实落差大,指望到部队很快就能在某一方面崭露头角,有的甚至连基础的事还没做好,就想出人头地,不同凡响。争第一的理念固然重要,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一张欠条辨是非范本 第5篇

欠条引起争议

小陈与小梁是夫妻,家住宝安区松岗街道。2007年5月,两人在宅基地新建的房屋完成框架结构后,小陈口头聘请小邓为房屋的门、窗、防盗网等进行装修,工程实行包工包料。2008年10月8日,小梁出具一份欠条,以书面形式确认欠小邓装修款57500元,并承诺分期付款。2008年12月12日,小梁承诺的第一次付款30000元期限届满,但小梁只支付了10000元。

小陈和小梁说,不是他们不付钱,而是大部分装修一直没有完成。说着,两人拿出了十几张照片,从照片来看,房屋的所有窗户都是空洞洞的,没有任何装修痕迹。

既然没有装修,为何出具装修款欠条?不提则已,一提起这欠条,小梁的情绪突然变得激动起来:“按照本地人的习俗,男主外、女主内。房屋的所有事情都是小陈去做的,我没有参与,当时也是小陈请小邓装修的。2008年2月4日,小陈因为其他事情被宝安公安分局刑事拘留,2008年11月21日才释放。在这期间,小邓多次找我要钱。2008年10月8日,小邓再次带着几个人气势汹汹地向我要钱,想到小陈还在看守所,也无法问小陈究竟怎么回事,没有办法,只好写下欠条。我是被迫写下欠条的。”

小陈接着说:“建房子和装修都是我操办的,也是我和小邓谈的装修,我老婆确实不知情。当时大家口头协商包工包料,装修完了才给钱。而且,我在2007年5月3日预付了5000元,2007年10月19日预付了1000元,有《收据》为证。但到现在为止,大部分装修没有完工,实际完工款约有10000多元,我预付的钱加上我老婆后来付的10000元,实际上已经付清了。”

双方争执不休

谈起这件事,小邓也觉得很委屈:“2007年11月30日,我就做完了所有工程,但是小陈、小梁一直没有付钱。我家主要靠我做装修的微薄收入生活,况且,为了做这个工程,我自己垫了不少钱,为此我老婆抱怨我说无能。2008年10月8日,我和几个工人一起再次向他们要钱,当时我也不知道小陈出事了,只见到小梁,经过协商,小梁才写了欠条。当时没有强迫小梁写欠条,欠条是小梁自愿写的。”

双方为此争执不休,小邓一纸诉状告到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小陈和小梁支付装修款47500元。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小邓为小陈、小梁完成约定装修项目后,小梁向小邓出具欠条确认所欠装修款金额和还款期限,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成立,债务应当清偿。因此,判令小陈和小梁偿还小邓装修款47500元。小陈和小梁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于是提起上诉。

二审主审法官黄国辉仔细审阅证据,产生了几点疑问:从小陈提供的照片来看,涉案房屋的门和窗的现状都空洞无物,究竟有没有装修?如果没有装修,小梁为什么会写下欠条?小梁是否是在不知情或者被胁迫的情形下写下欠条?是否存在预付款?

黄法官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询问。小陈和小梁依然坚持己见。而小邓认为,工程是在2007年12月30日完工,照片拍摄的时间是2009年3月,不能反映工程完工时的实际情况。如果小梁是被胁迫写下欠条,那她后来不可能主动还其中的10000元。另外,预付款是购买材料的款项,在写欠条时已扣除。

现场达成调解

二审法院合议庭经讨论,决定到现场进行勘察后再作处理。2009年7月23日下午2时,黄国辉法官和法官助理郑燕玲来到现场,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勘察。这栋房子分东西两边、共6层,其中东边的楼梯只能上到2楼,即东边1、2楼设计由房东居住,其余房屋设计用于出租。当时正值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候,黄法官和郑助理一层一层地数,经过差不多1个小时的统计,该房门、窗、排气扇窗共计约300个,其中大部分只装了边框,确实如照片显示空洞无物,只有洗手间的门已装好。勘察完毕,黄法官和郑助理的衣服都已湿透。

黄法官心中有了数,先把小邓叫到一边谈话。小邓确认了现场勘察的现状。他说,当时做好边框后,因小陈、小梁不按工程进度付款,导致他未能继续装修。停止装修时,还有部分材料在屋里,现在已看不到了。目前,他已离开深圳到其他地方经营,为了本案而屡次从外地赶到深圳,费时费力,还招致妻子多次埋怨。

之后,黄法官又叫来小陈、小梁。这对夫妻认为,从现场可以看出,装修绝大部分没有完工。小邓没有在房屋留下任何材料,房屋一直锁着,不可能被偷走。因本案纠纷未能解决,他们害怕改变房屋现状而输了官司,不敢再进行装修,导致租金收入损失不小。

听了双方当事人的话,黄法官先做小邓的工作:“从本案处理过程来看,装修的工程量需要鉴定才能确定工程价款,而鉴定时间较长,鉴定费用不少。你所说的剩余材料现场没有,从实际情况看,你也无法提交证据证明,可能导致败诉。为了这笔钱而影响其他工程,得不偿失。”接着,黄法官又给小陈、小梁分析:“如果对装修的工程量进行鉴定确定工程价款,将会导致你们家租金损失,相对于本案这么小的标的,值不值得?”

经过几次交谈,双方当事人当天晚上达成调解协议:小陈、小梁于2009年7月29日前一次性支付小邓25000元;若小陈、小梁未能按期支付上述款项,则于2009年8月8日前一次性支付小邓47500元。签完字了,小陈和小梁高兴地说:“明天就开始装修,争取早日将房子租出去。”小邓也满意地说:“这下可以向老婆交差了。”

上一篇:用专业知识写个人求职简历下一篇:[原创]中国电信营业厅问题剖析与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