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2024-07-07

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精选9篇)

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第1篇

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介绍了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品种选择与选苗、种苗处理、堆施基肥、栽植、芽前除草、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甘蔗种植户提供参考.

作 者:谭魁孙 吴多新 叶朝雄 作者单位:谭魁孙(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农技站,海南海口,571137)

吴多新,叶朝雄(海口市琼山区农业服务中心)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年,卷(期):“”(4)分类号:S566.104+.8关键词:甘蔗 高产 高糖 旱地 栽培技术

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第2篇

关键词:甘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旱地

入春以来, 气温回升, 正是华南旱地蔗区种植季节。但气温仍然较低, 光照不足, 土壤含水量低, 对甘蔗种苗萌发以及植株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而地膜覆盖甘蔗栽培技术, 可以起到保温、保湿、保肥, 促进甘蔗早生快发, 齐苗壮苗, 提高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作用。现将该项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种苗选用和处理

因地制宜选用适宜华南旱地蔗区种植的甘蔗良种。目前华南旱地蔗区推广的良种有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 粤糖93/159、粤糖94/128、粤糖00/236、桂糖21号、桂糖29号、桂糖02/1156、桂糖03/2287等大中茎品种[1,2]。

采种时选留无病虫害的梢头苗或上半部茎苗作种苗。剥去蔗梢砍成双芽苗, 用2%石灰水浸种12~24 h, 再用50%多菌灵按1∶1 000倍对水浸种消毒3~5 min。

在蔗田边或田中间。选择3~4 m2土地, 铺上干禾秆或蔗梢叶, 淋足水, 把种苗按100~150 kg为1堆堆放, 盖上土杂肥、干禾秆或蔗梢叶, 再淋水, 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催芽5~7 d, 待种芽萌动成“鸡仔嘴”状、根点突出时即可下种。

2 整地与下种

前作收获后及时清园整地。用拖拉机或牛犁深耕25~30 cm, 人工捕杀地下害虫, 土壤风化5~7 d后再平整碎土, 土粒直径不宜大于3 cm。旱地蔗区行距90~100 cm, 植沟深15~25 cm, 底宽20~25 cm, 沟底要平, 底土要松。在植沟中施优质土杂肥7.5 t/hm2, 加施尿素450 kg/hm2、过磷酸钙600 kg/hm2、钾肥225 kg/hm2, 或复合肥900 kg/hm2作基肥。覆1层薄土, 避免化肥与种苗直接接触, 防止灼伤种芽及新根。植沟在施基肥后淋足水, 然后下种, 一般应采用单行条植形式放种, 种芽眼向两侧, 双芽苗数为3.00万~3.75万个/hm2。下种完毕, 用3%颗粒剂呋喃丹45 kg/hm2或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60 kg/hm2撒施于植沟种苗两侧[3]防治地下害虫, 然后覆盖薄土, 以盖过种苗面为度, 整成龟背形蔗畦, 再次淋湿畦面。用72%都尔乳油或40%阿特拉津胶悬剂3 000m L/hm2对水900 kg/hm2, 用喷雾器均匀喷施于畦面。蔗畦面喷除草剂后, 立即盖地膜, 用0.008 mm× (45~50) cm规格的地膜 (或用除草地膜省去上述喷施除草剂[4]) 37.5~45.0 kg/hm2。盖膜时要拉直拉紧, 地膜边缘用细碎土覆盖密封, 中间露光面应有25~30 cm宽。可用覆膜机具覆盖地膜, 以提高工效。覆盖地膜2~3 d后, 要巡田检查, 发现被风吹翻的地膜要重新覆盖, 疏通行间沟渠, 防止雨后田间渍水[3]。

3 田间管理

植后15 d左右, 要进行田间检查, 发现种苗已萌发生长但又不能穿出膜外时, 可用削尖的竹签在种苗出土的位置把地膜戳开1个小孔, 小心将蔗苗拉出。发现地膜破裂或开孔过大, 即用泥土压封。每5~7 d巡查1次, 连续2~3次。在5月中下旬甘蔗分蘖盛期时进行间苗。原则是保留主茎和第1分蘖苗, 间去过密的第2次分蘖苗和有病虫害弱苗。6月当甘蔗普遍拔节时进行定苗。定苗原则是去弱留强, 去密留疏, 去病虫害留壮苗, 边行和畦头尾多留苗。定苗10株/m左右, 定苗密度9 000~10 000株/hm2。同时剥去脚叶和无效分蘖。

在定苗的同时, 揭去地膜, 并拣净残膜碎片, 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把剥去的脚叶和无效分蘖置于植株基部, 用牛犁或人工进行小培土, 把残茎叶一起压青作肥[4]。7—9月, 甘蔗正处于大生长期, 植株高大。而该段时期正是华南地区台风季节, 易造成甘蔗倒伏, 影响其生长。要做好“扎叉”防倒, 在2行蔗中选相距1.2 m左右的3根粗壮蔗株, 剥去离茎蔗梢, 将其茎尾相交并拢, 用尼龙绳扎紧, 扎3 000个叉/hm2即可。遇强台风时, 风过后及时把倒伏的甘蔗扶正, 培土压实蔗头, 追施尿素150 kg/hm2, 促使甘蔗恢复生机, 减少损失。把剥下的蔗叶覆盖蔗畦和行间防旱。遇干旱时, 在有水源的蔗田, 每10~15 d灌水或喷灌1次, 至收获前1个月停止灌溉。

4 肥料运筹

6月中下旬甘蔗生长旺盛, 需肥量增加, 此时应重施肥。施尿素300~450 kg/hm2、复合肥300 kg/hm2, 撒施于蔗株茎部, 在蔗龟等害虫危害较严重的蔗田, 在追肥时, 施3%颗粒剂呋喃丹45 kg/hm2。然后立即行大培土, 把蔗畦培高至25~30 cm, 同时进行封畦堵垄, 储水防旱, 封闭蔗园。8月中下旬要抓紧雨后施壮尾肥 (最迟不宜超过9月上旬, 以免影响成熟) , 施尿素75~150 kg/hm2, 采用穴施, 施后覆土。在干旱情况下, 施肥后淋水, 可提高肥效。

5 虫草鼠害防治

主要防治绵条螟、蓟马、蚜虫。可用80%敌敌畏1∶1 000倍或40%乐果乳油1∶1 000倍药液喷杀;或用5%辛硫磷或3.6%加强型杀虫双60~90 kg/hm2[5];也可释放赤眼蜂防治条螟。3月中旬赶在田鼠怀胎高峰期食欲大增时, 用敌鼠钠盐与稻谷制成毒饵撒施田间灭鼠2次。4—5月, 行间有杂草生长, 可用牛犁或人工除草1次。

6 收获

甘蔗收获时用小锄头入土5~10 cm深进行低砍。不留宿根的要尽量低砍或先用牛犁破垄后再低砍, 以提高甘蔗的产量[5]。

参考文献

[1]陈勇生, 刘福业, 吴文龙, 等.全国甘蔗新品种湛江试点2年试验结果分析[J].甘蔗糖业, 2011 (1) :29-31.

[2]唐士云, 廖李权, 韦霁洋, 等.甘蔗新品种品比试验总结[J].甘蔗糖业, 2008 (2) :9-11.

[3]张会华, 薛晶, 何文志, 等.七种杀虫剂防治甘蔗金龟子田间试验[J].广西甘蔗, 2012 (2) :17-18.

[4]李军, 赵惠兰, 段明雄, 等.甘蔗除草地膜应用效果[J].中国糖料, 2010 (2) :33-34.

甘蔗高产高糖栽培管理技术 第3篇

关键词 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6.10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02

广西博白县有悠久的甘蔗种植传统,其特色黑皮甘蔗驰名国内外,有着表皮黑且油润、茎无虫节、身高挺直、脆且甘甜的良好特点,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为提高甘蔗种植效益,非常有必要对其高产高糖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1 整地施肥

有条件的地区应推广机械化深耕整地,逐步取代传统人工耕地方式,不仅可以降低高昂的劳动力成本,还能取得较好的整地效果,利于后期甘蔗顺利生长[1]。例如,采用旋耕机可以实现耕地深度50 cm,使耕作层变得更平、碎、松、深,提高土壤的增温性、透气性、保肥性和保水性,促进甘蔗发芽与根系生长。之后,按照0.9~1.1 m的行距开好沟,深度要达到25~30 cm,宽要达到20~25 cm,沟底要尽量整理的平整。如果水田的肥水比较充足,可适当提高行距并开好排水沟。如果是旱地等较为缺水的土壤种植,行距应适当缩减,在提高有效茎数基础上防止水分过度蒸发,最终实现高产高糖目的。

为使甘蔗获得高产量,必须将基肥充分施足,以有机肥和化肥相配合使用。施肥标准上,一般每667 m2甘蔗地施用基肥量为有机肥1 000 kg、氯化钾20 kg、尿素10 kg、钙镁磷肥100 kg即可,有条件的地区,无机肥还可用专用配方肥代替,这比施传统无机肥将会取得更好的种植和经济效益。施肥时,应在沟内均匀施放,土壤和肥料搅匀后才能下种[2]。同时,有机肥要和磷肥充分拌匀,浇上粪水后堆沤15 d左右,待其全部腐熟后才可以施用,施用前还要拌上钾肥一块施用,这样施肥效果将会更好。

2 选茎播种

要选择品种良好、无病虫害、新鲜健壮的短小蔗茎用作种,通常选梢部50 cm左右一段的尾茎最好。按2芽1段标准砍蔗种,砍时要砍平直,防止出现破裂损伤。之后,用托布津或多菌灵对水后浸种,对茎种进行消毒,以防切口被赤腐病或凤梨病等病菌侵染后发生烂种烂芽问题。

根据博白县当地的气候条件,播种应尽量选择在每年的春分前一段时间进行,最晚则不能超过3月中旬,否则甘蔗难以获得很好长势。一般情况下,播约4 000段/667 m2芽苗就可。种苗应尽量紧贴土壤,芽要朝向两边,种茎呈双行品字型分布,相互之间间隔保持在8 cm左右为宜,种茎顶端距离应根据播种量作适当调整。播好后,要用度锐或福戈同肥料拌匀后撒于沟内,上面覆盖上土层,起到抑制地下害虫大量繁殖的作用[3]。7 d后,用乙草胺和阿特拉津溶液喷洒田地,进一步抑制后期杂草的过度生长。

3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是实现甘蔗种植丰产丰收的关键,应针对甘蔗生长的不同时期特点规律,即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后期这4个阶段,采取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才能获得最佳的田间管理效果。

在苗期,当甘蔗长出3片左右的叶子时,就应及时进行查苗补苗,时间选择在雨后土壤水分较多的时候进行,之后浇好定根水。如果这一时期的天气较为干旱、雨水不是非常充沛,就应及时在田内浇水,防止出苗不及时;如果气候多雨湿润,土壤的含水量太大,就应及时进行排涝,防止甘蔗根部因长期浸泡而导致烂根。当甘蔗长出3片左右真叶时,应按8 kg/667 m2的标准施以尿素,促进甘蔗更好出苗。最好按1 000 kg/667 m2标准施有机肥,能够促进出苗更加均匀。期间,要适时进行1~2次中耕培土。

在分蘖期,如果前期施肥较好、蔗苗生长较旺盛,应当其长出8片左右真叶后施壮蘖肥一次即可;如果前期施肥效果不佳,蔗苗出苗较慢,就应至少施两次壮蘖肥。首次施肥选在主苗生出5片真叶后,按尿素5 kg/667 m2和粪水标准进行;二次施肥选在主苗生出10片真叶后,按尿素8 kg/667 m2和粪水标准进行,两次施肥后都要在其上覆土。这一阶段,甘蔗所需水分较多,应及时浇水确保土壤含水量达70%左右,有利于甘蔗顺利分蘖。但如果浇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其分蘖实现。绵延阴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涝,防止过多雨水长时间浸泡根。

在伸长期,应两次施以攻茎肥。首次选择在甘蔗长至80 cm左右时进行,按尿素15 kg/667 m2标准施肥;第二次选择在甘蔗长至1 m时进行,按尿素7 kg/667 m2标准施肥。期间要进行大培土,促进根生长,提高植株抗倒伏力,同时促进排灌。方法上,应剥掉基部产生的枯叶后再施以攻茎肥,加深畦沟后覆盖好碎土,碎土要掩埋住基部,促进植株更好生长。这一时期,甘蔗因生长速度最快,导致对水的需求量很大,如果田内过于干旱,将导致后期严重减产。种植实践表明,伸长期的甘蔗地,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80%左右最佳。

在后期,应根据甘蔗地情况适时进行浇水,但收获前30 d就应停止浇水,促使甘蔗糖度更高。这期间,要及时将甘蔗上存在的枯叶剥掉,提高田内的透光通风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后期收获打好基础。另外,要做好防鼠防倒伏工作。气温较高且少雨时期,要防止田内发生失火问题。要尽量确保霜冻低温天气来临前甘蔗就可以成熟收获,实现高产高糖种植目的。

4 病虫害防治

博白县地区甘蔗种植中主要受到棉蚜虫、蓟马和蔗螟等害虫危害,造成减产减收。为此,可用氧化乐果、抗蚜威或吡虫啉防治棉蚜虫;用敌敌畏、蓟马净防治蓟马;用福戈、度锐或杀螟松防治蔗螟。此外,黑穗病、梢腐病和凤梨病是主要的病害,可采取拔除病株的方式防治黑穗病,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液防治梢腐病,多菌灵液浸种防治凤梨病,都可获得很好的预防治理病虫害效果。

5 成熟收获

10月底,博白县境内甘蔗基本就已经成熟,这时可按照糖厂及客户要求及时进行采收,并同时安排好甘蔗砍运工作。在砍收时,应按照先秋植蔗和宿根蔗,后春植蔗和冬植蔗的顺序砍收,这样能够尽量保证甘蔗的高产高糖。砍伐时要尽量低,入土5 cm左右为宜,以便留下低位芽待其后期萌发;同时,促进宿根蔗的生长。收获的甘蔗必须在2 d内送至相关糖厂处理加工,以防内部蔗糖发生化学成分转化而损失收益。

6 结语

当前,甘蔗种植业已发展成为博白县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产业,为广大农民朋友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收益。在种植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利用现代化栽培管理技术,不断提升栽培管理的科技含量,才能确保真正实现丰产丰收,并促使当地甘蔗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秋燕,吴结远,赖家盛.桂柳一号甘蔗种植表现及高产高糖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3(10).

[2]黄盛绸,杨国栋.旱地甘蔗地膜覆盖高产高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5).

[3]田代发,宋焕忠.甘蔗生长发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15(3).

甘蔗高产高糖栽培管理技术 第4篇

1 整地施肥

有条件的地区应推广机械化深耕整地, 逐步取代传统人工耕地方式, 不仅可以降低高昂的劳动力成本, 还能取得较好的整地效果, 利于后期甘蔗顺利生长[1]。例如, 采用旋耕机可以实现耕地深度50 cm, 使耕作层变得更平、碎、松、深, 提高土壤的增温性、透气性、保肥性和保水性, 促进甘蔗发芽与根系生长。之后, 按照0.9~1.1 m的行距开好沟, 深度要达到25~30 cm, 宽要达到20~25 cm, 沟底要尽量整理的平整。如果水田的肥水比较充足, 可适当提高行距并开好排水沟。如果是旱地等较为缺水的土壤种植, 行距应适当缩减, 在提高有效茎数基础上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最终实现高产高糖目的。

为使甘蔗获得高产量, 必须将基肥充分施足, 以有机肥和化肥相配合使用。施肥标准上, 一般每667 m2甘蔗地施用基肥量为有机肥1 000 kg、氯化钾20 kg、尿素10 kg、钙镁磷肥100 kg即可, 有条件的地区, 无机肥还可用专用配方肥代替, 这比施传统无机肥将会取得更好的种植和经济效益。施肥时, 应在沟内均匀施放, 土壤和肥料搅匀后才能下种[2]。同时, 有机肥要和磷肥充分拌匀, 浇上粪水后堆沤15 d左右, 待其全部腐熟后才可以施用, 施用前还要拌上钾肥一块施用, 这样施肥效果将会更好。

2 选茎播种

要选择品种良好、无病虫害、新鲜健壮的短小蔗茎用作种, 通常选梢部50 cm左右一段的尾茎最好。按2芽1段标准砍蔗种, 砍时要砍平直, 防止出现破裂损伤。之后, 用托布津或多菌灵对水后浸种, 对茎种进行消毒, 以防切口被赤腐病或凤梨病等病菌侵染后发生烂种烂芽问题。

根据博白县当地的气候条件, 播种应尽量选择在每年的春分前一段时间进行, 最晚则不能超过3月中旬, 否则甘蔗难以获得很好长势。一般情况下, 播约4 000段/667 m2芽苗就可。种苗应尽量紧贴土壤, 芽要朝向两边, 种茎呈双行品字型分布, 相互之间间隔保持在8 cm左右为宜, 种茎顶端距离应根据播种量作适当调整。播好后, 要用度锐或福戈同肥料拌匀后撒于沟内, 上面覆盖上土层, 起到抑制地下害虫大量繁殖的作用[3]。7 d后, 用乙草胺和阿特拉津溶液喷洒田地, 进一步抑制后期杂草的过度生长。

3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是实现甘蔗种植丰产丰收的关键, 应针对甘蔗生长的不同时期特点规律, 即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后期这4个阶段, 采取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 才能获得最佳的田间管理效果。

在苗期, 当甘蔗长出3片左右的叶子时, 就应及时进行查苗补苗, 时间选择在雨后土壤水分较多的时候进行, 之后浇好定根水。如果这一时期的天气较为干旱、雨水不是非常充沛, 就应及时在田内浇水, 防止出苗不及时;如果气候多雨湿润, 土壤的含水量太大, 就应及时进行排涝, 防止甘蔗根部因长期浸泡而导致烂根。当甘蔗长出3片左右真叶时, 应按8 kg/667 m2的标准施以尿素, 促进甘蔗更好出苗。最好按1 000 kg/667 m2标准施有机肥, 能够促进出苗更加均匀。期间, 要适时进行1~2次中耕培土。

在分蘖期, 如果前期施肥较好、蔗苗生长较旺盛, 应当其长出8片左右真叶后施壮蘖肥一次即可;如果前期施肥效果不佳, 蔗苗出苗较慢, 就应至少施两次壮蘖肥。首次施肥选在主苗生出5片真叶后, 按尿素5 kg/667m2和粪水标准进行;二次施肥选在主苗生出10片真叶后, 按尿素8 kg/667 m2和粪水标准进行, 两次施肥后都要在其上覆土。这一阶段, 甘蔗所需水分较多, 应及时浇水确保土壤含水量达70%左右, 有利于甘蔗顺利分蘖。但如果浇水过多或过少, 都会影响其分蘖实现。绵延阴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涝, 防止过多雨水长时间浸泡根。

在伸长期, 应两次施以攻茎肥。首次选择在甘蔗长至80 cm左右时进行, 按尿素15 kg/667 m2标准施肥;第二次选择在甘蔗长至1 m时进行, 按尿素7 kg/667 m2标准施肥。期间要进行大培土, 促进根生长, 提高植株抗倒伏力, 同时促进排灌。方法上, 应剥掉基部产生的枯叶后再施以攻茎肥, 加深畦沟后覆盖好碎土, 碎土要掩埋住基部, 促进植株更好生长。这一时期, 甘蔗因生长速度最快, 导致对水的需求量很大, 如果田内过于干旱, 将导致后期严重减产。种植实践表明, 伸长期的甘蔗地, 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80%左右最佳。

在后期, 应根据甘蔗地情况适时进行浇水, 但收获前30 d就应停止浇水, 促使甘蔗糖度更高。这期间, 要及时将甘蔗上存在的枯叶剥掉, 提高田内的透光通风性,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为后期收获打好基础。另外, 要做好防鼠防倒伏工作。气温较高且少雨时期, 要防止田内发生失火问题。要尽量确保霜冻低温天气来临前甘蔗就可以成熟收获, 实现高产高糖种植目的。

4 病虫害防治

博白县地区甘蔗种植中主要受到棉蚜虫、蓟马和蔗螟等害虫危害, 造成减产减收。为此, 可用氧化乐果、抗蚜威或吡虫啉防治棉蚜虫;用敌敌畏、蓟马净防治蓟马;用福戈、度锐或杀螟松防治蔗螟。此外, 黑穗病、梢腐病和凤梨病是主要的病害, 可采取拔除病株的方式防治黑穗病, 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液防治梢腐病, 多菌灵液浸种防治凤梨病, 都可获得很好的预防治理病虫害效果。

5 成熟收获

10月底, 博白县境内甘蔗基本就已经成熟, 这时可按照糖厂及客户要求及时进行采收, 并同时安排好甘蔗砍运工作。在砍收时, 应按照先秋植蔗和宿根蔗, 后春植蔗和冬植蔗的顺序砍收, 这样能够尽量保证甘蔗的高产高糖。砍伐时要尽量低, 入土5 cm左右为宜, 以便留下低位芽待其后期萌发;同时, 促进宿根蔗的生长。收获的甘蔗必须在2 d内送至相关糖厂处理加工, 以防内部蔗糖发生化学成分转化而损失收益。

6 结语

当前, 甘蔗种植业已发展成为博白县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产业, 为广大农民朋友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收益。在种植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利用现代化栽培管理技术, 不断提升栽培管理的科技含量, 才能确保真正实现丰产丰收, 并促使当地甘蔗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秋燕, 吴结远, 赖家盛.桂柳一号甘蔗种植表现及高产高糖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 2013 (10) .

[2]黄盛绸, 杨国栋.旱地甘蔗地膜覆盖高产高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5) .

旱地甘蔗高产经验 第5篇

一、深耕整地,改良土壤 利用大型拖拉机带动有铧犁进行土壤深翻或用深松犁深松,结合增施有机肥,使土壤耕作层厚度达到30厘米以上,从而改善土壤内部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以利于甘蔗根系深扎,提高其抗旱能力。

二、培肥地力,以肥调水 旱地甘蔗低产原因主要是缺水和缺肥,为此必须注意培肥地力:一是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二是增加肥料的投入,实行氮、磷、钾肥合理配施;三是推广蔗叶还田及甘蔗间种黄豆(或花生)等技术,以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环境。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创造一个“深、松、细、肥”的土壤环境。

三、适时下种,提高种植质量 为了延长甘蔗生长期,促进甘蔗早生快发,新植蔗一般采用冬植或早春植,这样可使甘蔗封行早,从而减少蔗行间的水分蒸发。下种时要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结合拌药防治地下害虫。下种、施肥后,盖土厚度要达到10厘米左右,以避免甘蔗种被旱死或冻死。另外,下种时还应做到合理密植,以确保每亩有足够的苗数,从而提早封行时间,减少干旱对蔗苗的为害。

四、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下种时盖地膜,一方面可以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提高地温;另一方面可促进甘蔗早生快发,提高抗旱能力。有条件的地方,下种时还应尽量做到种植沟湿、肥料湿和种苗湿。

五、选用抗旱、耐旱品种,发挥品种优势 如选用新台糖22号、新台糖25号、桂糖94/119等抗旱、耐旱性较好的品种,以利于提高旱地甘蔗产量。

六、科学管理

1. 适时查苗、补苗、间苗、定苗,避免土壤水分浪费。甘蔗出苗后,要留够苗数并及时把弱小苗、带病苗和多余的分蘖间去,为甘蔗植株生长整齐、健壮打下良好基础。

2. 早施肥、早管理。苗齐后注意早追肥,并在雨季来临前,即5月底6月初进行大培土和追肥,使甘蔗在雨季到来时有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供应,从而促进甘蔗的伸长。

3. 注意防治病虫害。防治方法同水田甘蔗。

4. 为减少甘蔗水分蒸发,应减少剥叶或不剥叶。

旱地甘蔗节水抗旱种植技术 第6篇

“槽植”法即沿等高线开植蔗沟并封闭蔗沟两端,形成一个 “槽”,保持水土,减少径流;蔗种置于沟底板土上,覆盖土后加以镇压(压实覆土层),使沟底板土、种苗和覆土层紧密结合,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利用毛细管水以提高出苗率;充分发挥 “槽”的保水、保肥作用,加宽播幅,增加有效茎数,达到增产增糖的目的。

槽植技术要求:

槽深30cm,播幅宽30cm, 槽心距90~110cm,土壤肥力低行距宜小,肥力高行距宜大,严格要求现挖现栽,开挖深沟、板土下种、 闭垄、栽后镇压、覆膜一次完成。

2槽植栽培操作规程

2.1开沟

植蔗沟必须沿等高线开挖(在开沟犁开沟的基础上,按规格人工捞宽,加深沟底),以利保蓄降水。沟底宽(播幅)要保证,挖到板土上,不留松土。(图1)

2.2闭垅成槽

植蔗沟的两端封闭, 形成 “槽”状。若植蔗沟太长,则可根据地形,隔10m或20m,留下一个20cm宽,30cm高的隔埂,形成若干个“槽”,以便于截留保蓄降水,减少地面径流和水土流失。(图2)

2.3放种

采用三芽苗或双芽苗,芽朝两边,排放于沟底板土上。

2.4施肥

若有堆厩肥, 则每亩施用1000kg,施于种苗之上, 然后使用20kg尿素,20kg硫酸钾,50kg普钙,50kg硅钙肥混合施于厩肥之上。若缺乏有机肥,则将化肥(包括硅肥)混合均匀施于种苗两则。

2.5盖土

将下一沟挖起的潮湿细土覆盖上一沟之种苗,覆土厚度4~6cm。

2.6镇压

覆土后,将覆土层压实(或用锄拍紧)。

2.7化除

在下种覆土后,盖膜前,采用除草剂喷施,一般选择早晚或土壤潮湿情况下, 每亩使用莠去津200~250m L或阿灭净100~130g,对水60kg,对沟内表土均匀喷施。

2.8盖膜

秋植蔗不需覆膜, 冬植蔗则要求覆膜。 地膜厚度应选择0.008~0.012mm,宽度新植蔗40cm, 宿根蔗60cm, 盖膜的墒面要整成板瓦形, 盖膜时地膜要拉紧铺平,紧贴墒面,再用细土沿地膜四周边缘压紧、压实,不通风漏气,地膜透光面不少于20cm。

2.9田间管理

槽植栽培法的田间管理主要是追肥培土、病虫害防治以及地膜覆盖的护膜、揭膜等工作。

2.9.1追肥覆土

一般在雨季到来的5~6月份结合培土进行追肥工作,亩使用尿素40kg,普钙20~30kg,均匀撒施于槽内,然后进行3~4cm覆土,避免肥料挥发。在甘蔗后期有脱肥现象的,在8月份中下旬要及时补施壮尾肥,一般以亩20~30kg速效氮为宜。(图3、图4)

2.9.2病虫害防治

甘蔗在生长过程中,随时要注意病虫害的发生。在白蚁为害严重的旱地蔗上要在甘蔗栽培下种时采用甲基异柳磷、米乐尔、丁硫克百威等药剂防治,甘蔗生长前期注意防治螟虫、金龟子等害虫。

2.9.3地膜、护膜和揭膜

甘蔗盖膜的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检查, 发现裂口要及时用细土封口压实,同时,部分出土不能自行破膜的幼苗,要人工破膜辅助出苗,以免造成烧苗。为发挥地膜作用,盖膜时间可适当延长,在云南蔗区,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中旬,随着雨季的来临,结合小培土或施肥时揭膜。

3槽植栽培法宿根丰产管理

旱地甘蔗槽植栽培通过深耕深种,板土栽培和一系列丰产管理, 已为甘蔗根系的生长创造了深、松的土壤环境。槽植栽培不仅根系扎得深,而且伸展的范围大,可以从土壤中吸收到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这些都为宿根蔗的后续丰产打下了良好基础。(图5)

槽植栽培管理与普通沟植管理有所区别,第一、要坚持适时收获、快锄低砍、蔗叶还田。第二,为充分发挥槽植保水保肥抗旱特点,在宿根施肥覆土上,一定要注意浅覆土,保持槽一定的深度和形状。

3.1适时收砍,保护蔗蔸

根据云南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要求对留养宿根的蔗地在大寒过后收砍,其中立春前后砍收最好,在大寒(1月中旬) 前收砍蔗地要实行宿根蔗地膜覆盖。

3.2坚持快锄低砍

收砍工具要求锋利,砍时入土3~5cm进行,砍面要平,减少病菌感染。(图6)

3.3蔗叶还田

甘蔗收砍后,清理田间蔗叶, 将蔗叶堆放蔗地行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接受阳光增加地温。

3.4收砍后施足基肥、盖土

槽植宿根蔗基肥一般亩施尿素20kg,普钙30~40kg,钾肥(硫酸钾或氯化钾)15~20kg,足基肥肥、盖土2~3cm。

3.5早施攻茎追肥,后期补施壮尾肥,促进生长

根据宿根蔗早生快发的特点,大伸长期来得早,要及早抓好大伸长期的追肥,攻茎肥以尿素30~50kg、普钙20~30kg, 同时伸长后期补施壮尾肥,满足甘蔗生长的需肥要求,施肥后进行3~4cm覆土。

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经验 第7篇

一、培肥地力,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肥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作物能否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的高低。实施旱地吨粮田的土壤一般为砂壤土,土壤通透性好,耕作层达18~20厘米,含有机质0.97%~1.7%,全氮0.068%~0.101%,速效磷22.2~59毫克/千克,速效钾76~186毫克/千克,缓效钾104~339毫克/千克,pH值4.47~5.97,有抽水抗旱条件。这些较高肥力的土壤,是长期培育的结果,即常年注意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和采用玉米与豆科作物或蔬菜间套种种植模式。秸秆还田的方法是在玉米收获后就地将秸秆砍成20~30厘米长的短段,然后随犁耕翻入土,或将秸秆与猪牛栏粪堆沤腐熟后再施入土壤。

二、选用强优势的玉米杂交种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因地制宜选用强优势的玉米杂交种是夺取玉米高产的前提。旱地吨粮田选用的玉米品种是桂单22号。桂单22号是广西玉米研究所育成的半紧凑型玉米杂交种。项目实施前我们连续3年进行试验示范,春玉米桂单22号平均亩产比当家品种桂顶1号增产100~150千克,增产率26.6%~29.3%;秋玉米桂单22号平均亩产也比当家品种桂顶1号增产95~140千克,增产率37.8%~41.8%。而且该品种米质优、较抗病,是实现旱地吨粮田比较理想的杂交玉米品种。

三、适时播种,趋利避害

玉米是喜温作物,产量的高低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只有根据气候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本地的气候资源,趋利避害,科学管理,才能夺取高产稳产。我县春玉米栽培最关键的两个环节:一是安排好播期,早播既不致于受低温霜冻或缺水受旱影响而造成烂种缺苗,又能使苗期在8~15℃情况下起到“控上促下、发根壮苗”的作用,从而延长营养生长期,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利于根深壮秆,为后期穗大粒多粒重打下基础;二是调节好开花授粉期,使玉米在开花授粉期不受“卡脖子旱”的为害。气候资料显示,我县早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的平均日期是1月26日,80%保证率的日期是2月4日;早春日雨量≥10毫米的平均初日是1月30日,80%保证率日期是2月5日。5月份是春玉米开花盛期,按旬雨量≤10毫米且连续10天以上无雨时段为干旱计算,历年各旬发生干旱的概率是:4月下旬为28%,5月上旬为80%、中旬为6%、下旬为8%,6月上旬为11%。根据这种气候状况及桂单22号品种的特征特性,旱地吨粮田春玉米安排在2月上中旬播种,5月上中旬开花授粉。这种播期安排,在正常年景既能保证春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又能使秋玉米在7月中下旬播种,9月下旬雨季结束前抽雄吐丝完毕,从而起到趋利避害的作用,达到全年高产稳产的目的。

四、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合理密植

玉米栽培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单位面积种植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也相应增加,穗粒数与千粒重虽有所下降,但增加的穗数所得的籽粒重量超过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造成的损失,产量三因素比较协调。桂单22号种植密度比较试验:亩种3500、4000、4500株,平均产量依次为496.5、533.6、535.2千克。据此,过去我县玉米种植密度偏稀,每亩仅种2800~3000株,由于株数不够,其他技术措施未能充分发挥,这是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旱地吨粮田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及旱地吨粮田的土壤肥力、当地的施肥管理水平及品种的特征特性,要求农户不论是单行单株,还是双行单株种植,桂单22号每亩一定要保证留苗3800株以上,亩收获株数要求达到3500株以上。

五、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够苗全苗

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但桂单22号种子籽粒较小,顶土能力弱。为保证玉米种子萌发良好,根系深扎,一定要精细整地,要求冬前犁翻晒垡,播种前二犁二耙,使土壤疏松、细碎平整,耕作层达18~20厘米厚。

播种用的种子要经筛选和粒选,除去瘦粒、秕粒、霉粒、破碎粒、混杂粒及虫咬粒等,以确保种子质量。在这一基础上适当增加播种量,每亩播种2.5~3千克,穴播3~4粒。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间苗、定苗,对弱苗、小苗要及时施肥攻苗,对地下害虫及鼠害严重的地方,在定苗时要多留30%~50%的预备苗(即3%~5%的穴定苗时留双株),直至拔节期再把弱小植株拔掉。同时,要注意搞好中耕除草、防倒伏和病虫鼠害的防治工作。

六、合理施肥灌水

合理施肥是增产的关键技术。旱地吨粮田采取的施肥原则是:配方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适施攻秆肥、重施攻苞肥。具体施肥方法是:基肥,每亩每造施农家肥800~100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氯化钾8~10千克,过磷酸钙与农家肥需在播种前堆沤1个月,玉米播种时再与氯化钾混合施用;攻苗肥,4~5叶期亩施尿素8千克;攻秆肥,8~9叶期亩施尿素5千克、氯化钾12~15千克;攻苞肥,抽雄前7~10天(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15~20千克。合计每亩每造施肥总量为:农家肥800~1000千克、尿素28~33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氯化钾20~25千克。化肥施用量为氮素12.88~15.18千克、五氧化二磷4~4.8千克、氧化钾12~15千克,三者比例为3∶1∶3。

玉米抽雄前10天至此后20天是需水临界期,对水反应敏感。水分适宜,有利于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支持根大量生长,增强叶片的光合强度,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也有利于促进开花吐丝协调,提高花粉的生活力,减少果穗秃顶缺粒,促进穗大粒多。如缺水就会影响雌雄穗分化,抽雄吐丝不协调,受精不良,灌浆受阻,产量低。项目实施第二年下半年9月份遇到严重干旱,我们通过发动群众抗旱保苗攻肥,最终夺得高产丰收。

七、综合防治病虫鼠草害,确保增产增收

病虫鼠草害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在玉米播种前,田鼠缺乏食物时组织群众用敌鼠钠盐做成毒饵进行统一灭鼠;播种后2~3天每亩用芽前除草剂乙草胺100毫升对水60千克均匀喷雾防杂草;玉米生长期间及时铲除杂草,搞好肥水调控,不偏施氮肥,实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以确保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虫能力;做好病虫发生的预测预报工作,发动群众备足对症农药,适时防治,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确保证玉米高产。

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第8篇

实现旱地甘蔗高产高糖目标, 是当前镇康县蔗糖生产上的一个重大科研课题。目前镇康县甘蔗种植面积2.18万hm2, 其中旱地蔗1.74万hm2, 占总面积的79.75%, 这些旱地, 耕作层浅薄、土壤瘦瘠, 有机质含量低, 严重地影响到甘蔗的正常生长, 旱地甘蔗单产只达3.3t/667m2, 甘蔗含糖份12.5%, 与吨糖目标相差甚远。为了进一步提高镇康县甘蔗单产, 以至达到高产高糖目标, 本文试图从镇康县的土壤、气候条件, 栽培管理条件和甘蔗生长特点, 就如何实现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提出个人浅见, 以便抛砖引玉, 为镇康县甘蔗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从而实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

2 镇康县基本情况

2.1 区位状况

镇康县地处横断山脉南末端, 云南省西南部, 中缅边界中断。地理坐标:东经98°40′19″至99°22′42″, 北纬23°37′14″至24°15′32″, 属云南省甘蔗生产优势区域。县境东与永德县相连, 南与耿马县毗邻, 北与保山市龙陵县隔怒江相望, 西与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县接壤, 国境线全长96.358km, 国土面积2 642km2。县城南伞距省会昆明801km, 距市政府所在地临沧241km。镇康县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前沿阵地, 是云南省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通道之一。镇康县南伞口岸属国家二类口岸, 是镇康县和缅甸地区重要的人流、物流和商品集散地。

2.2 气候状况

镇康县属于低纬山地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海拔2 978m, 最低海拔510m, 最大高差2468m, 立体气候明显。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 232.6h, 日照百分率50.5%, 平均气温18.8℃, 最高年平均气温26.6℃, 最低年平均气温13.6℃, 极端最高气温36.3℃, 正常年无霜期333天, 年降水量1 600~2 000mm, 80%降雨集中在5~10月, 干湿季分明,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甘蔗糖分积累。绝大部份地区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气候湿润。

2.3 土壤状况

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 镇康土壤呈垂直地带性分布, 共有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 (赤红壤) 、红壤、黄壤黄宗壤、石灰 (岩) 土、紫色土、水稻土等8个土类, 12个土属, 46个土种。其中, 水稻土种17个, 旱地土种29个。红壤居多, 偏酸缺磷。

2.4 地质、地貌状况

镇康县地处横断山系南末端, 属滇西南中低山窄谷地貌。县内地质为属燕山运动以后发展起来青藏滇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西支皱褶带, 代表性构造有镇康复背斜及较多的次级断裂和皱褶。主要地质构成为石碳系和三叠系喷出岩, 扭压性断裂发育明显。其中, 白云岩组含牙形刺化石, 厚242m, 薄板状灰岩组含瓣鳃和腕足类化石, 总厚度370余m。地层分布除中生带白垩纪、古生带下寒武纪和下三叠纪以外均有出露, 但以古生代三叠纪~第四纪为主。

3 镇康县甘蔗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镇康县的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都十分有利于甘蔗生产, 但是, 由于镇康县经济基础十分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较差, 科技服务体系设施不完善, 蔗农种蔗水平低, 生产管理粗放, 目前, 在甘蔗产业发展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是:

3.1 运距远, 山地、陡坡地种蔗比例较大

水浇地、田蔗比例小, 严重制约甘蔗产量的提高。过去为了稳定粮食生产, 充分发展旱地、山坡地资源种蔗, 造成蔗区运距远, 且在海拔超过1 350米以上, 坡度25度以上种植较多, 这些蔗区管理种植十分不便, 造成甘蔗单产低、糖份低, 工农业生产效益差。

3.2甘蔗良种推广速度慢, 种植品种老化、混杂, 病、虫、杂草为害严重

目前, 镇康县甘蔗当家品种仅有新台糖22号和25号, 粤糖00/236、93/159、86/368, 新台糖26号、27号, 闽糖69/421、云蔗05/49、06/407、云引58号等优良品种推广速度较慢。严重延缓了甘蔗“高产、高糖、高效”的生产目标。

3.3 甘蔗生产水平较低, 成本高, 竞争力弱

由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蔗糖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与先进国家相比, 目前我国糖业生产水平比较低, 成本高, 缺乏与进口糖竞争的能力, 近年来镇康县蔗糖价格持续下滑, 经济效益很不理想。

3.4 全县蔗区基础比较落后

3.4.1 社会基础。

由于地域限制, 种蔗群众的综合素质相对不高, 利用科学技术还很滞后;在农药、农机、农技利用上比较落后, 致使甘蔗产量及甘蔗含糖份得不到提高, 土地利用率还很低, 普遍存在拼资源, 拼劳力现象。在甘蔗砍、运组织上还出现乱砍、乱放现象。很大程度制约入榨蔗新鲜度, 给制糖工艺带来极大影响。

3.4.2 硬件基础。

全县蔗区硬件环境不理想, 主要表现为:一是蔗区道路不能满足甘蔗发展需要, 数量不足, 质量较差, 晴通雨阻现象十分突出, 严重制约农用物资供应, 及大的影响甘蔗生长, 从而制约着产量的提高。二是水利设施少, 全县三分之二以上蔗地无灌溉条件, 靠自然降水现象较为突出。

4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结合镇康县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 栽培管理条件和甘蔗生长特点, 笔者认为, 镇康县旱地甘蔗要实现高产高糖的目标, 具体应抓好以下措施。

4.1 深耕深松, 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甘蔗植株高大, 生长期长, 要获得较高的产量, 就必须创造一个深、松、细、肥的土壤环境条件, 因为土壤越深厚疏松、甘蔗根系就越发达, 伸长的范围就越广, 吸收水肥的面积就越大, 甘蔗生长就越好。为了增强旱地甘蔗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必须采用大功力拖拉机进行深耕深松, 深度应达40cm以上, 同时要做到耙细耙平, 使蔗地土层深厚疏松, 土块细碎, 通透良好, 为甘蔗根系发育和茎秆伸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同时也较大程度的改善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4.2 选用高产高糖的甘蔗良种

良种是甘蔗高产的基础。在同一耕作管理水平条件下, 不同的甘蔗品种, 其产量相差很大。要实现甘蔗高产高糖目标, 就必须选用与当地土壤、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的高产高糖、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前期生长快, 有效茎数多、宿根性好的优良品种, 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目前镇康县情况, 应重点选用新台糖22号、新台糖25号、新台糖26号、粤糖86/368号、云蔗05/49、云蔗06/407, 云引58号等品种, 这些品种不但具有高产高糖的特性, 而且其抗性也比较强。在目前的栽培管理条件下, 是实现旱地甘蔗高产高糖较为理想的品种。

4.3 改革植期, 延长甘蔗的生长期

镇康县种植的新植蔗, 大多数都以晚春植蔗为主, 部分地区甚至有夏植现象, 由于种植时间较晚, 甘蔗生长期较短, 因而难以提高单产, 要实现旱地甘蔗高产高糖目标, 必须改革植期, 加大秋、冬植和早春植力度, 减少晚春植, 杜绝夏植, 延长甘蔗的生长期。实践证明, 早种的甘蔗能够早生长, 而秋、冬植蔗一般是在10月上旬到次年2月上旬这段时间下种, 与春植蔗相比, 生长期多长2~4个月, 虽然镇康县冬季气温较低, 蔗芽萌发出土慢, 但土温较高, 对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利, 它可以利用早期10—15度的低温形成庞大的吸收根系, 从而增强了以后的抗旱能力。由于秋、冬植蔗早期生长就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根系发达, 蹲苗时间长, 蔗苗吸收肥水的能力强, 当气温回升后蔗苗能早生快发, 生长粗壮, 封行早。而冬植蔗在低温和干燥条件下种植, 甘蔗下种后埋在土中的时间长, 蔗种容易干枯, 同时也容易受凤梨病的为害, 从而造成甘蔗出苗率低, 缺苗断垄严重的现象。为了提高冬植蔗的出苗率, 在下种前, 必须认真做好蔗种的选种工作, 尽量选用那些蔗茎粗壮、蔗芽饱满、无病虫无混杂的第一季蔗梢头部和上半部蔗茎做种, 并砍成双芽或三芽段, 然后用50%的多菌灵500倍或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浸种消毒5~10min, 同时, 要提前做好下种前的备耕工作, 抢在降雨后下种或拉水、引水抗旱下种。

4.4 搞好合理密植

甘蔗产量是由有效茎和单茎重构成的, 而有效茎对甘蔗产量的构成起主导作用。因此, 在甘蔗下种时, 一定要注意合理密植, 保证每亩有足够的基本苗数。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和镇康县各地的高产高糖经验, 认为要实现旱地甘蔗高产高糖, 其种植行距要求在100~110cm之间, 秋植蔗种量要达4 000个双芽段, 早春植蔗下种量要达5 000个/667m2双芽段, 冬植蔗下种量要达5 500个/667m2双芽段, 这样既可保证有5 000~5 500株/667m2的基本苗数, 又能保持蔗地的通风透光, 使群体和个体得到充分协调, 从而使甘蔗有足够的有效茎数, 又确保个体单茎重量和甘蔗含糖份。

4.5 施足基肥、合理用肥

镇康县多数旱地, 土壤瘦瘠, 有机质含量低, 保水保肥能力差, 要使旱地甘蔗达到高产高糖目标, 必须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施用。各地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施用有机肥不但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增强旱地甘蔗的保水、保肥能力, 而且还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根据镇康县的土壤条件, 甘蔗亩产吨糖要求施畜肥1 000kg/667m2或者土杂肥1 500kg/667m2以上, 同时结合每亩施氮、磷、钾10:10:5三元素复合肥80kg, 钙镁磷肥100~150kg/667m2做基肥, 从而保证甘蔗前期生长有充足的养分供应。

4.6 大力推广全膜覆盖栽培技术

镇康县地处滇西南西部, 冬季和早春气温都比较低, 且气候干燥, 严重地影响冬植和早春植蔗的萌发、出土和生长。而采用全膜覆盖栽培不仅可以提高土温, 减少土壤水份的蒸发及肥料的流失, 而且还可以促进甘蔗的提早出苗, 提高萌芽率, 增加有效茎数, 延长甘蔗的伸长期作用。据镇康县多年试验结果证明, 全膜覆盖一般比不盖膜的土温可提高1~3℃, 甘蔗提早出苗7~10天, 亩增产原料蔗1.5~2.7t, 尤其在长期低温或干旱的情况下, 其增产效果更加明显。因此, 大力推广全膜覆盖、提高冬春植蔗的出苗率, 增加有效茎数, 增加甘蔗的伸长期, 是实现旱地甘蔗增产增糖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 但进行全膜覆盖时, 必须注意土壤要湿润, 这是保证盖膜成功的关键。盖膜时地膜一定要紧贴土面, 压实接口, 不通风漏气。地膜最好选择除草降解膜, 宽度1.5m以上。

4.7 适时管理、促使甘蔗早生快发

要使旱地甘蔗获得高产高糖, 必须根据旱地甘蔗的生长特点, 适时管理, 及时追肥, 促进甘蔗早生快发, 使之较早地进入拔节伸长期。当甘蔗长到4~6片真叶时, 应施尿素20kg/667m2加氮、磷、钾10:10:5三元素复合肥40kg做苗肥追施, 并进行小培土, 以促进蔗苗长粗长壮, 促进早期分蘖的发生;当甘蔗进入分蘖末期至拔节初期时, 再施用尿素40kg/667m2加氮、磷、钾10:10:5三元素复合肥60~80kg, 进行大培土抑制无效分蘖, 满足甘蔗在大伸长期对肥料的需求。

镇康县甘蔗蔗的拔节伸长期, 一般从五月中下旬开始至十月份这段时间, 而6#8月份是旱地甘蔗生长最旺盛、也是决定甘蔗产量最关键的时期, 此时正值镇康县高温、多雨季节, 肥料分解快, 甘蔗吸收肥水多, 如果这时肥料充足, 甘蔗月均蔗茎生长速可达70~80cm, 最高可达90cm以上。八月下旬之后, 虽然镇康县仍处在高温和强光照的气候条件, 但由于常遇秋旱, 降雨量显著减少, 因而蔗茎的伸长量也显著减少, 一般每月的伸长量只有20~40cm。要实现镇康县旱地甘蔗高产高糖目标, 必须针对镇康县旱地甘蔗灌溉极条件差, 秋旱严重这一特点, 在栽培技术上应采取“以肥调水、以肥等水”的施肥措施, 充分利用5~8月这段高温、多雨和光照充足的有利气候条件, 促使甘蔗迅速拔节伸长, 充分利用自然降水, 获取甘蔗最大的生长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甘蔗在秋旱前获得较高的产量。

4.8 推广蔗地化学除草

杂草对甘蔗的危害, 主要是大量地争夺甘蔗在生长期所需要的光照和养分, 抑制甘蔗的正常生长。因此, 及时地清除杂草, 确保甘蔗正常生长, 是实现甘蔗高产高糖的关键措施。但在甘蔗生长前期, 由于阴雨天气较多, 蔗地空隙大。蔗地杂草生长较快, 如果管理不及时, 很容易造成草害, 严重地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 要提高旱地甘蔗单产, 必须把化学除草当作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来抓。化学除草应以地面芽前除草为主, 芽后除草为辅, 即在草籽未萌芽出土前, 用阿特拉津200~250g/667m2或丁草胺100g/667m2, 加水50~60kg进行蔗地封闭性化学除草。对有些蔗地, 由于特殊原因, 不能及时封闭的, 在杂草2~3叶前, 用阿灭净150g或蔗草灭500g进行喷药触杀, 这样, 不但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节约除草用工和用药成本, 同时也减少了杂草对蔗地土壤养分、水份及阳光的消耗和争夺, 确保甘蔗在生长期间有充足的养分供应。

5 加强病虫害防治

甘蔗病虫害是影响甘蔗产量和蔗糖份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确保甘蔗获得高产高糖, 必须加强对甘蔗病虫害的及时防控。一般在甘蔗下种时结合底肥每亩施用呋喃丹4~5kg或使用福戈、阿立卡拌合底肥防治地下害虫, 同时对蓟马和绵蚜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黑穗病, 一旦发现, 立即拔除到田外进行烧毁。同时要经常到蔗地进行观察, 如发现病虫要及时对症用药防治, 把病虫害消灭在萌发阶段。

6 结语

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它是由各先进成熟的单项技术高度集约而成, 这些先进成熟的单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良种选用、土壤深松深耕、植期摆布、地膜覆盖、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科学用肥、适时种管、化学除草、病虫防治等, 它们各自都有增产增糖的作用, 但要达到高产高糖目标, 并非某个技术所能解决, 也不是各个单项技术作用结果的简单相加, 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任何一个单项技术都会影响到高产高糖的实施效果, 只有各项先进技术的优化配组, 才能使整体与个体充分协调发展, 最大限度的发挥增产增糖优势, 从而实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目标。

摘要: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它是由各项先进、成熟的单项技术高度集约而成的完整体系, 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任何一个单项技术都会影响到甘蔗高产高糖的实现, 只有各项先进技术得到优化配组, 才能充分协调群体与个体的共同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增产增糖优势, 从而实现甘蔗高产高糖目标。

关键词: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和平.浅谈提高旱地宿根甘蔗产量的途径[J].临沧科技, 2009, (3) :12-13.

浅谈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第9篇

一、品种选择及处理

抗旱品种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形态特征,例如种子大,根茎伸长力强,能适当深播;根系发达,生长快,入土深,根冠比值大,能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叶片狭长,叶细胞体积小,叶脉致密,表面茸毛多,角质层厚。玉米抗旱品种叶片细胞原生质的黏性大,遇旱时失水分小,在干旱情况下气孔能继续开放,维持一定水平的光合作用。因此,旱地要选用抗旱品种,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抗旱锻炼,主要是采用干湿循环法处理种子,提高抗旱能力。方法是将玉米种子在20℃~25℃温度下水中浸泡两昼夜,捞出后晾干播种。经过抗旱锻炼的种子,根系生长快,幼苗矮健,叶片增宽,含水量较多,一般可增产10%。

二、适期播种,中耕保墒

玉米需水的特点是前期少,后期多,从播种到拔节只占一生需水总量的15%,从拔节到抽穗占40%以上。早作区降雨一般集中在6~8月。因此,利用玉米苗期耐旱的特点,把玉米幼苗期安排在雨季来临之前。如我县种植春玉米常遇卡脖旱,种夏玉米又易遭苗期涝害,采用麦田套种玉米,把玉米提前播种在麦垄里,使玉米需水特点与自然降水相吻合,可有效地利用雨水。玉米播种时遇到干旱,在干土层超过6厘米、底墒较好的地块,应采取镇压提墒,或借墒播种和造墒播种。

三、培肥土壤,以肥调水

增施有机肥料,改善物理性状,发挥土壤蓄水、保水、供水的能力,可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据试验,玉米根系在高肥地比在低肥地3米土层中,能多利用60毫米的水,约等于一般玉米地全生育期耗水量的1/4,这就是以肥调水。原因是肥地使玉米根系向土壤深层伸展,提高了吸水抗旱能力。旱地玉米增产的另一项重要经验,就是增施化肥,增加秸秆和根茬还田量,以无机促有机;在轮作制中插入绿肥和豆科作物,肥地养田,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

四、秸秆覆盖,深蓄水分

玉米地覆盖麦秸、麦糠或其他物质,可减少地面水分蒸发,拦截降雨时地面径流,增加土壤水分。据试验,7月上旬在玉米行间每667平方米覆盖麦秸250~500千克,小麦播种前耕地0~20厘米土层含水量,覆盖地比露地增加4.6%。覆盖麦秸不仅使土壤表层蓄水量增加,而且在30厘米土体内每667平方米多蓄水9立方,1米土体每667平方米多蓄水21.8立方。玉米地覆盖麦秸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夏玉米播种后覆盖,即在玉米拔节前每亩行间铺碎麦秸或麦糠150~300千克,玉米收获后用圆盘耙或旋转犁绞耕玉米茬以及腐熟麦秸。二是在小麦收获时留高茬15~20厘米,贴茬播种玉米,待玉米出苗后中耕灭茬1~2次,根茬即可散铺在土壤表面。三是在春玉米收获时粉碎秸秆,覆盖地表越冬。

五、化学制剂,保墒增温

化学抗旱制剂在农业上应用,可抑制土壤蒸发和叶片蒸腾,有显著的增温保墒效果。

1.保水剂 保水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能够吸收和保持自身重量400~1000倍、最高达5000倍的水分。保水剂有均匀缓慢释放水分的能力,可调节土壤含水量,起到“土壤水库”作用。保水剂可以用于种子涂层、包衣、蘸根等处理方法,据试验,用保水剂(浓度1%~1.5%)给玉米涂层或包衣,提前2~3天出苗,出苗率比对照高6.1%,玉米产量增加8.5%。

2.抗旱剂 抗旱剂是从风化煤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腐殖酸,含有碳、氧、氢、氮、硫等元素,是一种调节植物生长型的抗蒸腾抑制剂。主要作用是:①减少植物气孔开张度,减缓蒸发;②改善植株体内水分状况,促进玉米穗分化进程;③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和干物质积累;④提高根系活力,防止早衰。

上一篇:人间仙境九寨沟优秀作文900字下一篇:和谐企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