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有机实验材料

2024-06-04

哈工程有机实验材料(精选6篇)

哈工程有机实验材料 第1篇

电子工艺训练报告(收音机焊接)工程训练中心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4.10 第1页,共6页

第1/6页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一台“收音机”的安装、焊接、调试,使我们掌握基本的焊接技术,学会元器件识别、测试和安装的方法,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学习整机的配工艺;装掌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学会识别电路原理图与印刷图,学会利用工艺文件独立进行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调试方法,并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和加深对电子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要求: 1)2)3)4)安全第一:防电烙铁烫伤等。

要求学生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用原则和测试方法。要求学生练习和掌握正确的焊接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工艺的基本要求,对照电路原理图,能看懂接线图,理解图上的符号及图注并与实物能一一对照。

5)会利用仪器和工具对收音机进行调试,最后能按要求完成收音机的焊接,调试,验收。

三、实验内容:

1)掌握电烙铁的正确使用方法、练习印刷电路板的焊接:三个电阻做反复焊接练习。2)发放收音机整套配件,学会识别不同的元器件,按材料清单清点全套零件,并负

责保管。学会用数字万用表测元器件的参数。

3)把电源两边的正负极片安装上并把电线焊上,固定好扬声器 4)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用万用表测量变压器的内阻并记录。注意万用表的量程 和制作表格记录

5)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三极管、二极管、扬声器的

电阻并做好记录,区分出R1、R2、„„C1、C2、„„V1、V2、„„、二极管的正负、三极管的e、b、c。要注意分好类,及时记录值和粘贴 6)掌握和看懂印刷电路图和原理图,要求对照着图能在印刷板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7)先焊接输入变压器(绿)来作为基准。小元器件电阻、电容的安装,二极管和三

极管等焊接,接着焊接中周和变压器(多检查几遍,确定无误后才焊接上去)8)焊接电位器和双联电容及磁棒的安装。

9)进行磁棒L1、L2的辨认,并焊接上L2的3、4。找准3、4后才能焊上

10)根据印刷电路图把电源线焊到指定位置上,装上电池,把电位器断开,测量工作 电流

11)把电位器接通,测量工作电压,以及三极管三个电极对地的电压值 12)将测得的工作电压及三极管对地的电压值填入表格 13)焊接磁棒的L1的1、2。应在该测量的数据测量完后焊接

14)装上电位器和双联电容的圆盘;固定好印刷电路板、耳机插座和装上刻度盘 15)收音机的调试工作(注意用无感螺丝刀去调节,在调节时把握好力度)

四、收音机印刷电路图和原理图 第2页,共6页

第2/6页

超外差式晶体管调幅收音机印刷电路板图 L1L2 第3页,共6页

第3/6页

五、相关表格及常用器材:

(一)表格 元器件表:

第4页,共6页

第4/6页

双联电容 电位器

检测调试表

(二)常用器材:电烙铁、焊锡丝、螺丝刀、镊子、钳子万用表等必备工具和9018-2 型袖珍收音机实验套件7号电池两节等

六、调试

收音机装配焊接完成后,请检查元件有无装错位置,焊点是否脱焊、虚焊、漏焊。所焊元件有无短路或损坏。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更正。用万用表进行整机工作点、工作电流测量,如检查都满足要求,即可进行收台试听。经过通电检查并正常发声后,可进行调试工作。调试的主要步骤:

1)安装完电池后,调节双联电容。先把收音机的频率调到刻度的最小端,收到最低频

率的台叫低端台。把收音机的频率调到最大频率值收到最高频率的台叫高端台。2)调整频率范围:

a.低端调整:调频率复盖调至低端台位置上,此时调整T2(黑)使得电台声音大且清晰。

b.高端调频:调频率复盖调至高端台位置上调C1b’,使得电台声音大且清晰。

第5页,共6页

c.反复上述a、b两项调整2-3次,使得电台声音大且清晰。(3)统调(调灵敏度,跟踪调整)

a.低端:信号发生器调至600KHz,收音机低端调至600KHz,调至线圈T1在磁棒 的位置,使得电台声音大且清晰。

b.高端:信号发生器调至1500KHz,收音机高端调至1500KHz,调C1a’ 使得电台 声音大且清晰。

c.高低端反复2-3次,调完后最好用蜡将线圈固定在磁棒上。

七、验收

经过六个星期上课,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焊接质量好,无损伤,导线没有虚焊,固定部分可靠。接收电台,音质清晰,噪音较少。经过多次调试,最后共收到五个比较清晰的电台。

八、实训小结与心得体会

我在上这课之前有焊接过东西,如窃听器,在学习板上焊接LED等!但通过这次 的电子工艺训练课学习,让我又获得了一项新的技能,虽不敢说完全掌握了,但我还是学会了不少东西。

在焊接练习的这几节课中,我很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让我的任务完成的有些技术保障。在收音机的调试过程中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安上电池就能收到三个台。听到的电台一个个增加,自己的成就感也就不由得多起来了,越调越开心,总希望自己能调出更多的电台,通过一个小时的调试,我终于收听到五个电台了,虽然有一个电台不是太清晰,但也算是一种成功吧。心得体会如下:

要做好一件事情,心态是很重要的。有好的心态,就会投入十二分的心力去努力,做事效果也是事半功倍。

遇事多动脑,并且注意学习其他人的长处,吸收老师和教导者的经验。另外 这次实验,使我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回想我焊接收音机的整个过程来看,算是比较顺利的!这也许跟我之前有点这方面的基础吧!不过也少不了老师的细心讲解指导。感谢老师六个星期的耐心指导!第6页,共6页

哈工程有机实验材料 第2篇

意义务医疗合同纠纷案

审判庭查明的事实:

李惠怀孕在年初结婚后不久就怀孕,且第一次检查时其怀孕已经7个多月

高山市图康医院属于国家卫生部授予的三级甲等医院;

2009年9月3日第一次在高山市图康医院孕前检查:B超检查影像:单活胎,晚期妊娠;

2009年9月6日第二次在高山市妇幼保健院孕前B超检查影像(朱明医师一人出具):胎儿左上肢畸形,建议进一步检查;

2009年9月7日第三次在高山市图康医院孕前彩超检查影像复查:未见胎儿发育异常;

2009年9月8日第四次在高山市图康医院孕前就诊复查,按照唐达浩建议,进行了数字成像和核磁共振成像两项检查(放射诊断科张晓芸医师一人出具):数字成像结论:腹部立位片未见异常;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论:胎儿未见明显异常;

2009年11月23日,李惠在高山市妇幼保健院顺利产下婴儿张少辉(左上肢畸形缺失的严重缺陷儿);

2009年12月3日,张勇曾向高山市图康医院交涉;(图康医院对于所有检查报告予以否认其有责任,认为胎儿未被检测出有畸形,与设备条件、医疗水平以及胎儿体位有关系。)

2009年12月26日,张勇夫妇将2009年9月8日的核磁共振成像胶片交予高山市丽瑞医院进行会诊,会诊意见:胎儿核磁共振成像提示左上肢发育畸形;

2010年2月21日张氏夫妇委托的高山市都宁司法鉴定中心作出《司法鉴定书》,其意见为:高山市图康医院的超声、MRI(核磁共振成像)报告内容的表达过于肯定,对李惠未再进一步排除胎儿畸形有一定的影响;

2010年3月23日,受张氏夫妇委托的中户市司法鉴定中心出具法医学鉴定意见书:张少辉目前左臂及左手缺如属先天性畸形,并非医疗行为所致,与医疗行为没有因果关系,高山市图康医院对李惠的产前超声波、核磁共振检查等医疗行为没有违反操作常规,不存在过错;

2、张少辉左上肢畸形的伤残等级,若比照高级人民法院《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可评为五级;

3、在高山市妇幼保健院经B超检查提示胎儿左上肢畸形的情况下,李惠、张勇到高山市图康医院进一步检查,该院在明知其检查目的的情况下,应尽到特别注意义务,对经B超、CR及MRI检查后未见四肢明显异常的报告应极其谨慎,这一点对李惠没有再进一步排除胎儿畸形,导致错误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被鉴定人目前尚年幼,暂不宜进行劳动能力丧失鉴定;

5、张少辉目前左前臂及左手缺如,根据临床治疗原则及实际情况可考虑安装假肢,假肢种类及费用建议参考伤残人康复中心交通事故价目意见表,或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确定;至于护理期限可考虑掌握在假肢安装后6个月左左,护理人数以一人为宜。意见书认为:高山市图康医院对孕妇李惠的检查行为本身并没有违反医疗操作常规,其行为(包括影像学报告行为)不存在明显过错或过失,但针对本案的具体情况,医院方应告知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排除胎儿畸形的不确定性。如果医院进行了说明,则

医院不存在这方面的缺陷或瑕疵,错误生产与医院方的行为不存在任何关系;如果没有告知,医院在本案的医疗行为中存在一定的瑕疵,对孕妇错误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案争议焦点:

1、是否存在损害的问题?残疾胎儿的出生可否对父母意味着损害?本案缺陷婴儿之诞生是否也是医疗事故?这需要原被告双方进行辩论

2、如若存在损害,那损害是财产上损害?合同上的履行利益受损?还是加害给付?抑或纯粹经济上损失?对于合同不适当履行的损害赔偿可否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其损害赔偿的范围如何确定?

3、图康医院是否存在过错,或者不适当履约?对于不适当履约及存在过错的标准如何判断,需要原被告双方进行辩论

4、审判庭需要查明和判断出本案的责任成立因果关系是什么?责任范围因果关系是什么?

5、对于本案中的医疗合同,该合同性质及其成立生效要件为何?

6、对不适当履约的“不适当”这一不确定法律概念如何具体化和价值化?

本案中的审判庭需要明确的:

1、《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规定了医院级别的划分,三级甲等医院属于国家特殊医院以外的最高等级医院:按照其第四条规定“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

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高山市妇幼保健院属于二级医院

2、《合同法》第112条、113条,关于不完全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的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的规定,需要明确其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

3、《合同法》第39条、40条以及最高法《合同法解释

(一)》第六条第二款之规定,以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该种医疗合同应为强制缔约的格式合同,其中对于格式条款及行为的提供方应当对其已尽合提示和说明义务承担举证责任。

4、《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第2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在本案中,原告方称正是由于图康医院的过失行为导致医疗是的发生,并且称图康医院违反了该条例第15条之规定。明显的原告对于医疗事故与畸形胎儿出生存在混同。

5、根据经验常识:普通B超检测出通过超声探头测得的图像是黑白的,只能观测到胎儿的组织结构,测量头有多大、身有多长;而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探测诊断技术)观测到的图像以红蓝两色为主,这种技术能够观测到胎儿的血液流动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胎儿的异常,例如胎儿颈部如有血流环,则意味着发生了可导致窒息死亡的脐带绕颈。B超可以有效发现胎儿畸形,一般在妊娠18-20周检查可筛查胎儿有无畸形,为早期诊断早期采取措施提供依据。数字成像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更能容易快速全面检测出问题的。

6、依据《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第22条“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产前诊断报告,应当由2名以上经资格认定的执业医师签发”,对于本案中高山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朱明1人出具的B超成像报告以及高山市图康医院放

射科医生张晓云1人出具的数字成像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报告存在瑕疵,该检查行为明显违背产前诊断管理规范。

7、依据《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第23条“对于产前诊断技术及诊断结果,经治医师应本着科学、负责的态度,向孕妇或家属告知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风险性,使孕妇或家属理解技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结果的不确定性。”本案中两份司法鉴定意见的结论是:图康医院未尽高度的注意义务及技术风险告知义务。但是依据《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关于当事人一方委托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效力大小问题,需要审判庭予以确认。

哈工程有机实验材料 第3篇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药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工科类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研发、工艺研究以及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的人才为目标。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实验教学是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实验课,而医学院校临床专业有机实验课程仅包含基本操作实验和简单有机合成。制药工程专业之所以将有机化学实验课作为专业基础实验课,是因为后面的药物合成、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课程都以它为基础。因此临床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已满足不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要求,以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亟需改革,从而达到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1 医学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1. 1 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程,缺乏主动性

作为医学院校,主要以临床医学、护理学、影像学、临床药学等专业为主,以上专业将有机化学作为一门认识性课程,与他们的专业

课联系不是太紧密。所以大多数学生认为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不重要,实验课前学生基本不预习,也不查阅书本和网络资料,完全依靠老师的上课讲解,被动地接受,从不主动地动脑去问为什么。比如说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这是一个经典的有机化学实验内容之一,实验讲义中给出一种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方法,课前临床学生多数不会去查阅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他们不知道除了讲义中加入醋酐的方法外,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可以用乙酰氯替代乙酸酐,再加入相应的碱来中和生成的盐酸[2]。

1. 2 实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呈 “流水式” 实验过程

作为传统的医学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有机化合物性质测定”等实验都是比较早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现在,临床专业学生依然将其作为实验课教学内容。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基本上是由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介绍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仪器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教师所讲的实验步骤动手操作一遍,最后记录实验现象并上交实验报告由教师进行评分。多数学生在这种 “流水式”实验教学过程中仅仅充当着一个普通的操作工,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思考,也没有与理论知识相联系,只是把实验课当做任务,完成后上交实验报告,实验课便宣告结束。

1. 3 有机化学实验条件一般

我校是一所将近六十年办学历史的高等医学普通本科院校,“以医为主、以本为主、以人为本、以质为本” 的办学理念奠定了学校的主要发展专业。有机化学作为临床专业学生的认识性课程,有机化学实验又是有机化学的附属课程,导致学校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重视不够。此外,之前由于学校经费有限,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使用到的大多数仪器其实已亟需更新换代,但迫于经费紧张,多数需更换的仪器还在使用中,使得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条件得不到提高,从而也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

2 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集化学、药学、工程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而有机化学实验课又是其专业基础实验课,以往临床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课已满足不了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现就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2. 1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教学,应该理解为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完成的一项工作,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效果。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巨大的工程,而这个工程由很多小的结构组成,要想完成这项工程,首先要完成好每一个小的结构。课堂教学同样包含很多小的 “结构”,如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理解、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学生的提问、集体讨论等等。而现在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多数只包含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理解,其他结构都已经被忽略。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后续多数课程的基石。所以,在制药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前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然后课上让学生回答,学生若有不清楚的也可以提问,也可以进行集体讨论。采用上述教学方法相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也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3]。

同时实验教学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并不仅仅局限在理论课教学,实验教学依然非常重要。教师单一式的说教显得较为枯燥,利用PPT动画展示或者视频讲解,可提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述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4]。

2. 2 开设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基础实验技能是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第一步,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熟练运用有机化学理论知识来合成药物分子。当学生掌握基础实验技能后,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作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他们的专业基础实验课,学好这门课才能更好的学习药物合成、制药工艺学、药物化学等实验课课程。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师可增设一个药物合成实验,给出药物的结构,让学生分组后各自查阅资料,然后设计制定实验方案,最后教师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实验。在上述的实验方案制定中,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进行了资料查阅,数次讨论后定下实验方案,最后再到实验室动手做实验。上述教学方法充分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5]。

2. 3 及时更换废旧仪器,改善有机化学实验环境

我校在制药工程专业开办之前,有机化学实验室中年代久远的仪器比比皆是,如锈迹斑斑的托盘天平、水浴酒精灯加热装置等。近几年借助于 《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与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资金的支持,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实验环境得到改善。实验室配备新的托盘天平和集热式加热磁力搅拌器,同时也购置了大量的新仪器,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NICOLET i S50 FT-IR (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同步热分析仪( STA 449 - F5 ) 、Ls - 55荧光光谱仪(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上述仪器的购置,也为学生合成目标分子后的结构表征与性质测定提供平台。

以往的有机化学实验室经常出现脏乱差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有机化学实验室环境,教学要求应进行强化。首先,带课老师在学生的第一节实验课开始前,介绍实验室的有关规章制度,务必要求大家坚决按照实验室规章制度执行,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比如每次实验课产生的垃圾禁止乱扔,全部放入垃圾桶;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倒入指定的废液回收缸; 每次实验课结束要求学生打扫卫生。这样实验室环境不仅得到改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 结语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实验课,是药物合成、制药工艺学、药物化学等实验课程的基石。以往单一说教式、 “流水式”实验过程、较落后的实验条件亟需进行一场 “革命”。采用讲解式、提问式、讨论式等多种结合方式来替代单一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不再是单向的灌输式学习,而是变为主动地查阅与实验课相关的资料,进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开展综合性实验来取代 “流水式”实验,来提升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换废旧仪器来提升有机化学实验环境,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最终来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6]。

摘要:基于医学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亟需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来建立一种新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来满足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现就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提高现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宗智慧,刘明星,陶兆林.基于任务驱动的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模式[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6):141-143.

[2]刘毅敏.医学化学实验课程的优化设计[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1):51.

[3]袁霖,张敏,袁先友.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11,38(6):163-164.

[4]杨彩玲,霍彩霞,何丽君,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15,29(1):117-120.

[5]张锋.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2):170-172.

哈工程有机实验材料 第4篇

1 实验准备绿色化

1.1 有机化学实验室的整体改造

有机合成实验中通常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 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以及环境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有机化学实验室的改造对实施绿色化学尤为重要。我校新安装的有机化学通风系统是独立的, 每个实验台都配备标准的通风橱,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通过通风橱排放, 使有害物质扩散到大气中, 从而不会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4]。

1.2 仪器设备与试剂的绿色化

包括药品的准备、仪器的准备的数量化和准确化等。在准备环节上, 按照实验人数的数量准备设备及药品, 尽量做到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避免资源浪费及环境的污染, 当然同时也得满足学生使用要求。换句话说, 实验准备过程中, 对使用的药品数量和体积要精确;同时我们要注意实验仪器的新旧老化, 以及使用前的校正问题, 避免实验仪器因人工误差, 造成实验失败。

2 合理设计实验

2.1 选择毒性低的药品及原料

根据实验要求, 尽量选用毒性低的替代品, 在达到实验目标的同时, 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可以降低实验对环境的污染。

2.2 合理优化实验教学大纲, 对实验内容加以调整

有效利用实验产物, 使实验产物循环利用, 可以减少试剂的使用和废物的产生。制药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通常需要合成、鉴定、分析。因此为了使实验更加合理, 我们以组合实验代替单一实验, 使上一个实验的合成产物, 成为下一个实验的原料;这样可以减少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废弃物的大量产生, 从而提高试剂的利用效率, 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同时, 在组合实验各环节中, 每个部分既独立又相互联系, 由于上一个实验的合成产物或者副产物就是下一个实验的反应物, 这样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步骤, 细心操作, 以保证下一个实验的顺利进行。组合实验既减少环境的污染又培养了学生认真、耐心和细致的实验态度。

3 采用微型实验、降低污染

微型实验即指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 满足实验的目的, 用最少的试剂, 在较小的实验设备中进行的实验[5], 特点是实验药品微量化及实验仪器微型化, 它能有效减少试剂用量, 降低实验费用, 降低实验排废量, 减少环境污染, 缩短实验时间, 而且安全可靠。微型实验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 注重化学污染的预防和注重对常量实验的改革和发展;同时, 由于微型实验仪器相对较小, 对学生进行实验规范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地操作, 才能顺利开展实验。微型实验可以很好地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仪器, 并能更多地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因此,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也可以减少试剂的大量使用并降低因学生对设备不熟悉而导致的浪费。

4 合理使用三废

化学实验产生的大量废弃物, 如不及时处理随意排放, 久而久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特别是有机污染物具有种类多、持续时间长、毒性大等特点, 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有机化学实验常需要的有机溶剂种类繁多, 大多是易产生污染的试剂, 虽然排放的污染量不算大, 很多高校实验室的污染物直接排放, 废气直接排放, 废液、废渣大多数随下水道流入江河, 一方面造成药品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产生污染物之前应该对后期的处理做好准备, 有的废液可以回收利用, 有的废渣必须填埋, 有的废弃物必须隔离处理, 等等。因此, 有机化学实验必须重视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处理。如, 在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 我们用水代替碱液作为吸收液, 可以利用本实验产生的吸收液与其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碱液反应, 从而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又节约了试剂, 进而遵循绿色化学理念。

5 多媒体辅助教学

所谓“多媒体”, 从字面理解就是“多种媒体的综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现代教育技术逐步走进学校, 计算机技术是今后每个领域的必需品, 多媒体技术具有多维性、集成性和交互性, 正不断被广大教师推广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很多学校不遗余力地增添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 以便在教学和管理中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和网络化管理。在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可以设计出多样化学习的情景, 可以将传统教学中难以描述、难以突破的实验情景通过生动、形象的Flash动画展现出来, 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视性、时效性, 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 也可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创造性, 提高学生实验知识的丰富性。因此,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减少有机化学实验带来的污染问题, 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研究是有机化学实验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验教学中, 要求教师深入探究, 不断发现新方法、新措施, 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 从而减少有机化学实验带来的环境污染。经过几年来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 实验中产生的污染大大减少, 也节约了实验经费。

摘要:绿色化学理念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围绕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 提出通过对实验准备绿色化、合理设计实验、采用微型实验、合理处理三废、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措施减少有机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 节约实验经费, 达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的目的。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学,制药工程

参考文献

[1]王继业, 张轩, 冯玉玲.己二酸的绿色合成探究—绿色化学实验在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11) :101-103.

[2]洪丽雅.漫谈绿色化学实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 (5) :86-87.

[3]吴云新.化学实验清洁化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 2009 (10) :53-54.

[4]李粉铃, 高校化学实验应实行绿色化[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6) :194.

哈工程有机实验材料 第5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 同时也是化学类、医药类、生物类和材料类等多种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更是高分子专业诸多课程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支撑[1,2,3,4]。以我校重庆理工大学为例, 《有机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学科基础课, 共48学时, 在大学本科二年级上学期开课。如何提高《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保障学生在较少学时内掌握其主要内容, 并为后续的《高分子化学》等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课时少, 但内容多, 学生学习兴趣低, 学习方法不当, 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动力不足等普遍存在的问题, 结合重庆理工大学的教学实践, 从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进行了思考、分析、总结和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梳理和整合基础与重点内容,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

面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设的《有机化学》课程的学时数普遍太少, 比如我校为48学时, 但由于有机化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反应纷繁庞杂,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授课教师对内容不加以甄别和筛选, 盲目采用“一刀切”和随大流的做法, 就很容易导致教师教得不透, 学生学得不精的情况发生, 甚至掌握不到基础和重点内容。因此, 授课教师必须认真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点, 对有机化学的内容进行仔细反复的研读和筛选, 梳理出适合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所的基础与重点内容, 该省略的知识就省略, 该增加补充的要增加补充, 不能分散孤立, 要整合知识, 这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 还需要对各部分内容的讲授次序和所占课时权重进行仔细的识别, 遵循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逐步把学生引导到学习的更高阶段和层次。

比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价键理论, 电子效应等在绪论中作为重点内容讲授, 因为它们是有机化学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对于今后高分子化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还有重要支撑作用。我们把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立体化学和物理性质等内容各自单独作为一章讲授, 这样可以避免分散知识, 提高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 同时还可以大大节约课时, 便于学生系统的对比学习和掌握, 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把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作为主要内容, 同时还考虑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 我们适量补充了关于多糖, 蛋白质和核酸等天然高分子的内容。由于他们在后续课程中会学到有机波谱等内容, 我们省略了该部分, 这样不但节约了课时, 也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讲授。我们对目前市面上众多的教材进行了甄别和遴选, 最后选择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鲁崇贤和杜洪光主编的《有机化学 (第二版) 》作为教材[5], 该教材在内容编排和知识的系统性上都较适合学生学习。同时, 除了教材之外, 我们还给学生列出了不少经典和重要的文献参考资料, 包括重要的网络期刊、杂志、数据库等, 便于他们补充、完善和更新知识内容。

2 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一方面, 由于《有机化学》涉及到的有机反应众多, 理论性和系统性都很强, 反应机理也比较抽象, 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多, 导致学生难以记忆和理解, 这就很容易使得学生常常感到沉闷、乏味、枯燥和混乱, 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另一方面, 《有机化学》开课的时候, 学生绝大多数还处于本科二年级, 有的甚至还处于一年级这样低年级的学习阶段, 他们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普遍还不高, 即便有同学想进一步深入学习, 但学习能力也相对有限, 也会使得他们学习兴趣不高, 有的甚至逐步丧失学习兴趣。除此之外, 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套用和惯用以前中学阶段的学习方式, 惯于被动接受知识, 主动思考少, 喜欢机械学习, 死记硬背, 对其中的反应机理等知识理解程度不高, 难以举一反三, 鲜少有学生主动总结和归纳知识, 学习方法不科学不合理, 学习效果不理想。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首先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 才会有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激情。因此, 必须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首先把有机化学历史和发展中的不少人文趣事讲解好, 这是第一步吸引学生兴趣的地方, 使其留下深刻印象。同时, 我们还结合现实生活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将生活中的不少小常识、实例和科学小故事引入到课堂, 比如水果催熟, 空调制冷, 烧烤, 导电高分子, 富勒烯与石墨烯等有关内容,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和趣味性, 有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手段方面, 我们以传统的板书教学辅, 以现代多媒体教学为主, 设计和引入了不少动画和图画等, 有利于将复杂三维结构和抽象反应机理等内容讲解清晰, 避免了枯燥无味, 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 我们要摒弃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方法, 而多以提问、启发引导、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的方式方法, 让他们逐步建立起归纳与总结, 探究与求证的学习习惯, 逐步培养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增强学习动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之间, 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 而且鲜有学生主动学习授课教师列出的其他参考学习资料,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学习动力普遍不足。这是因为, 一方面, 由于学生处于大学本科的低年级学习阶段, 对《有机化学》课程本身以及在其所学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模糊, 认识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作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 后续课程还包括《高分子化学》等必修的专业课程。因此, 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就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实际上, 学生对学习有机化学的时候, 对有机化学知识对其后续课程如《高分子化学》等的影响几乎没有直观的认识和深刻的了解, 更无法把有机化学知识与其所学专业相结合, 学习缺乏动力,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加上处于大学本科的低年级学习阶段, 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不高, 自学能力不强, 对一些抽象的知识较难理解和掌握, 容易产生畏学、厌学和弃学的情绪, 严重影响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增强学习动力, 激发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建立起合理的学习方法是首要条件, 是重要基础。除此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逐步认识到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其后续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要让他们主动学习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 而不是一种负担和任务, 不然就很容易出现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 突击突击, 考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的情况。因此, 授课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 就要有意识的合理讲解那些有机化学与后续课程如高分子化学等有关的知识, 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比如我们在讲解烯烃等不饱和烃的内容时, 就引入了烯烃的聚合反应等, 包括自由基和离子型聚合反应等, 以及齐格勒-纳塔 (Ziegler-Natta) 催化剂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还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 使其多样化。除了期末的闭卷考试以外, 平时的考勤, 课堂提问与讨论, 课后习题等等都纳入课程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并设置了不同的权重, 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多主动交流和学习,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还推介重要的网络和图书期刊资源, 以及常用和基础的化学专业软件, 如Chem Office软件等, 引导他们多查找和阅读相关参考资料, 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展他们的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增强学习动力。

4 结语

授课教师要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学观念, 面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结合专业的特点, 真正从学生出发, 为学生着想, 认真分析, 不断思考和总结, 着眼于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和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提升主动学习能力, 增强学习动力, 并进行持续不断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才能全面提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效果,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淑婷, 杨卓鸿, 董先明.提升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广东化工, 2010, 37 (3) :218-219.

[2]孙广, 李彦伟, 王李波, 等.高分子材料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0 (2) :109-110.

[3]陈红艳, 廖蓉苏, 胡伟武.“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地质教育, 2011, 26 (2) :109-111.

[4]台玉萍, 黄新辉.工科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河北化工, 2010, 33 (4) :76-78.

哈工程有机实验材料 第6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综合创新

一、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交通和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 土木工程人才激增, 对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 又要有良好的实践能力, 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土木工程本科教学实践证明, 高水平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增强感知和提高实践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建类专业基础课, 由理论、实验两个环节组成, 其实验课是学生实践的主要渠道。基于我校卓越土木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及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评估要求, 结合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 原验证性实验教学已不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革新。

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特点及现状

1.实验项目多, 周期长, 学时少

由于土木工程材料种类多, 实验项目多, 内容繁杂, 授课周期长。鉴于我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时少 (32学时) , 专业课难以完成, 往往压缩实验课时 (8学时) , 连常规材料实验都难满足, 更何况进行所有材料实验。比如水泥、混凝士等材料研究是做试件、养护、测试, 而且测试组数多, 所以实验周期长。因此, 在实验教学中必须着重考虑学时问题, 统筹合理安排, 以保障正常实验课程的进行。

2.内容陈旧, 缺乏联系实际, 创新少

目前,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缺乏综合设计实验项目, 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且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性能实验研究模式单一, 内容陈旧,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因此, 在做材料基础性能实验时, 要适当添加新材料、新技术的实验, 充实实验内容,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例如人们关心的高性能混凝土问题, 掺加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质的影响, 以及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等。

3.学生多, 师资不足, 仪器设备少

由于扩招导致实验师资队伍紧缺, 在职工所占比例过低, 专任教师偏少, 实验教师身兼数职, 负担重, 精力不足,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加之设备仪器硬件设施有限, 一般是大班上课, 教师演示, 学生看, 操作机会少, 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鉴于集体上课, 学生不重视,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师资、设备是实践教学的基础, 加大投入, 提高意识, 实验教学质量才能上高台。

4.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规章制度不完善

在实验室建设中往往重视物的投入, 忽视人的作用, 实验室不单是设备仪器和实验大楼, 实际上是资源的集合体。多数高校对教师评价以科研、论文为主体, 教师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科研上, 缺乏合理教学评价。特别是扩招后学生数量大幅增加, 师资、设备仪器、实验室管理纷乱,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只有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满足培养综合创新人才的要求, 才能建好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三、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的优化措施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涵盖专业较多, 教学中必须结合专业自身, 优化教学内容。如将原来“砂石实验”与“混凝土和易性—强度”综合, 并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结合, 使之成为一个综合设计实验。以“综合设计”模式替代“验证”模式, 打破教学形式呆板, 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针对道桥、建筑、给排水专业分别增设“沥青混合料”“木砖性能”“管材性能”实验等。由于实验学时少, 且有些实验持续时间长, 无法保证课内全部完成。采取课内、外实验相结合模式, 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 扩大学生视野。

与理论教学相比, 实验教学操作性强, 更宜采用多媒体教学, 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 又能把校内、外实习基地相结合, 使学生切身体会实际问题, 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加强综合创新性实验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大都是水泥、砂石等常规试验, 如水泥细度、标准用水量、砂石筛分实验等。在把握基本实验原则下, 强调综合, 鼓励创新。综合创新实验的重要特征是发挥学生主体性, 内容要有深度。例如,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整合了粗、细骨料性能, 拌合物和易性调整、立方体抗压强度等多项实验, 涉及多个知识点, 成为一个完整、连贯性很强的综合设计试验。在上述实验基础上, 针对建筑研究热点, 就再生混凝土、无损检测、建筑节能等内容, 提倡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由老师出题, 学生选题, 并独立完成实验各项步骤, 以此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专业认识, 继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目标。

3.建立新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以往实验教学都统一纳入理论教学中, 对实验教学没有任何评价, 只要学生考好试就能拿高分, 严重影响了实验质量。对此, 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依学生实验表现和成果, 综合评价实验成绩, 再按一定比例计入最终成绩, 该制度的实施鼓舞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主动和教师联系做实验, 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 而且提高实验技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主体, 尤其是学生, 最有资格评判教学质量。同时师生在教学中角色不同, 对问题的判断也不同。因此, 宜采用学生、同行、领导及教师自我进行综合评价, 以实现教学质量评价可靠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设有教风、业务能力、教学文本、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六项指标, 促成了以考查实验教师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新体系建立。

4.加强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资源的投入

设备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 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硬件。士木工程材料品种多, 材料发展日新月异。因此, 实验室还应设置更新材料样品, 便于直观教学。增置多媒体设备, 方便演示, 使学生充分了解实验过程和方法, 拓展学生知识面, 达到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管理, 健全体制, 我院实验中心实行院、系两级管理, 学院负责指导, 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要建设好实验室, 充分发挥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功能, 不仅需要仪器设备, 更需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实验队伍, 尽量保持实验队伍的稳定。通过学习、考察等方法让教师接触工程实践, 深入单位学习, 提高实验队伍的素质。总之, 实验室建设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四、结语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完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鉴于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实验教学。近年来, 笔者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创新能力为目标, 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模式, 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加强实验室建设投入, 使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及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金南国, 钱匡亮, 孟涛.高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单独设课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 (9) :111-112.

[2]吴芳, 周代军.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 (2) :125-127.

[3]邓夕胜, 王泽根, 李璐.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9, 99 (1) :7-8.

上一篇:研究生团员评议表下一篇: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