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提纲

2024-08-31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提纲(精选12篇)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提纲 第1篇

会计电算化论文提纲: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问题摘要:

随着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运用使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企业的内部控制也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文章以电算化会计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及制度建设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对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发挥一点作用。关键词:电算化;内部控制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特点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特点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特点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特点 1.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内部控制程序化。2.电算化会计系统运行的复杂性使内部控制的范围扩大。

3.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发生了变化。4.计算机的使用增加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二、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1.身份识别与权限控制的问题。2.电算化的实施使得会计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内部控制的难度。3.内部控制程序化使会计信息在处理过程中连续出现错误的风险加大。4.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内部控制的难度加大。5.管理制度不健全引起的管理风险。

三、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的内容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的内容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的内容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的内容 1.系统研发控制。2.管理控制。3.日常控制。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功能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功能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功能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功能 1.预防性控制功能。2.检测性控制功能。3.纠正性控制功能。

四、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审计制度管理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审计制度管理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审计制度管理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审计制度管理 1.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循《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2.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实物资产的一致性,是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对不符合要求、错误的账表要及时纠正和调整。账实核对是保证医院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根本途径。3.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非法删除、修改历史数据等现象发生。4.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如:输入、输出、存档等,防止重复、遗漏和错误操作;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5.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电算化人才。

五、结语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提纲 第2篇

(一)本文从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分析了会计电算化的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以及在会计电算化日益发达的今天所产生的一些新问题,并针对此现状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从会计软件、会计人才、企业和社会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使会计电算化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一体化和决策电算化的方向发展。

(二)随着社会发展历史的进步,计算机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开展起来。面对新形势下的需求,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提高的新潮流已势不可挡,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不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及时加强和完善会计的电算化制度,促进会计职能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自我创新建设。

二、本论

(一)会计电算化应用的优点

1、会计电算化应用推动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有机结合;

2、会计电算化应用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 ;

3、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弊端

1、企业缺少复合型人才;

2、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与其他部门的脱离;

3、会计软件自身存在不足;

4、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监督体制不健全;

5、企业会计档案保管不善。

(三)会计电算化弊端的对策建议

1、完善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2、加速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知识;

3、加强会计电算化制度管理;

4、进一步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三、结论

(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在会计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我们更应该不断地完善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以至于使会计电算化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一体化和决策电算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促进会计职能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提纲 第3篇

本文对某一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2008届和2009届的专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写作情况做了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 论文选题的范围分布得比较均衡, 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选题过大。

例如,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创新探析”、“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选题, 其内涵和外延都较广, 类似的选题甚至连硕士生和博士生都无法独立完成。论文选题过大将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地研究选题, 加上难度较大, 大部分学生可能会通过简单的拼凑去完成论文, 使论文质量下降。

2. 选题重复。

例如“集团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初探盈余管理动因及利弊分析”、“浅析企业盈余管理及其识别”、“浅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初探”、“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动因及治理研究”等, 这些都是有关盈余管理方面的论文选题;与“职业道德、会计信息失真”和“应收账款管理”有关的两类题目选中的频率特别高, 人数在两届学生中变化不大, 这些学生的文章内容也大同小异。而具体财务操作方面的选题较少, 且集中在会计电算化方面。这是因为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较窄, 对会计专业知识在实践环节中产生的问题很少加以思考。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都是在校学习, 很少有机会进行社会调研, 写作论文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图书馆里的相关文献, 相似选题过多将导致学生论文内容雷同的几率增大。

3. 选题的时代性不强。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人员、总务行政人员等影响。外部会计环境角色主要包括购货方与销售方、银行工作人员、工商税务工作人员等。世界性金融危机在近十多年来应该算得上是比较重大的宏观经济事件, 其对会计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是, 在2009届会计电算化专业专科毕业生论文的众多选题中仅有一个选题与金融危机相关。此外, 目前关于这次危机的可参考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 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论文, 以致很少有学生选择这类选题。

二、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1. 研究思路老套。

从调查结果来看, 有80%~90%的毕业论文都是遵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的, 这种思路的优点是简单明了、结构完整。其缺点是中规中矩, 对所论述的问题只是泛泛而谈, 很难写出深度, 也无创意可言, 难以提高论文质量。

2. 实证研究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 在2008届和2009届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中, 采用实证研究的仅占15%, 大多数论文采用的是案例研究, 只有极个别学生能提出研究假设, 综合运用财务管理、会计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 从实践中收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属于规范研究, 基本理论叙述的内容偏多。随着网络的发展, 基本理论的相关资料无须实际调研就很容易取得, 此外, 难以评价理论性文章的优劣, 使得这类论文容易通过审核, 这些因素都使大多数毕业论文成为口号式作品, 没有任何创新。

三、影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

1. 专业训练不足是制约论文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高职院校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 在对所学课程进行融会贯通、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课考核以试题考试为主, 部分学生存在“考一门, 忘一门”的现象, 这种考核方式使许多学生无法真正学到专业知识, 无法具备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能力。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开设或很少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 虽然有些高职院校在论文写作前会安排几次专题讲座, 指导老师也会就“如何写论文”作简单的指导, 但不少学生在写作时仍感觉到很多困难, 但又不知如何展开研究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要么大段抄袭, 要么需要指导老师单独指导。

2. 就业压力大, 分散了学生精力是造成论文质量下降的重要客观原因。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通常较大, 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由于毕业论文成绩对学生就业并没有直接影响, 因此, 很多学生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求职上, 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完成毕业论文。造成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学生缺乏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认为文章是“抄”出来的, 致使毕业论文成为东拼西凑的“杂文”。

3. 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固然取决于学生的写作态度和能力, 但在这一过程中, 指导老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和精力投入的程度将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有些指导老师对理论课程的教学十分精通, 但对相关的实践课程教学却不熟悉, 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论文规范条文尚不清楚。有些指导老师平时很少写论文, 实践经验也较少, 缺乏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素质和能力, 无法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有些指导老师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 觉得没有必要将精力投入到论文写作的指导上, 平时疏于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从选题到指导学生写作直至交稿都流于形式, 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无法得到细致的指导。

四、提高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1. 确定论文选题时要考虑周全。

在确定毕业论文选题时, 指导老师应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所拟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二是所拟论文选题是否具有可行性, 论文选题的大小、难易程度应与学生所掌握的理论基础相适应。三是在拟定选题时应避免毕业论文选题过于集中, 限制了学生选择的范围。四是所拟论文选题应做到与时俱进,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多涉及国家会计政策的变革和经济领域改革对会计的影响等问题。

2. 论文的写作应注重规范研究和实证究的相互结合, 鼓励学生联系实际会计问题。

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大多数是理论研究, 结合实际的情况主要还是对在文献、网络或其他资料中查找的案例进行有限的分析。有少数学生会结合自己实习或工作的单位的实际问题来撰写论文, 指导教师对于此类同学应当大力鼓励。学生在实习工作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或工作单位正在进行的项目和论题相关, 有助于学生搜集第一手的数据, 直接进行调查研究, 且因和学生正在从事的工作直接相关, 更能调动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兴趣, 研究成果也更具实践意义。

笔者所带2009届毕业论文中, 有一同学所选择的论题是《作业成本管理的研究》, 她所实习的单位正好在其实习的部门进行作业成本法的试运行工作。该同学就结合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比较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异同, 论述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条件、实施步骤及需注意的问题。由于该同学亲身参与, 有切身体会, 所以论文内容充实, 理论联系实际,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其他选择类似论题的同学东拼西凑的论文相比, 该同学的论文明显质量更高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会计专业的论题几乎都和企业实际有关, 如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等等。学生如在实习或工作时, 做一个有心人, 注意观察和思考, 并搜集相应的数据资料, 将使论文的撰写进行的更为顺利。

可见, 如果学生的论文选题可以和其工作或实习的某一部分联系起来, 能够明显提高论文质量。学生能言之有物, 对研究更有兴趣, 更愿意深入思考, 写出的论文也具有实际价值。因此, 学校和老师都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习阶段认真观察、仔细思考, 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 使得论文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3. 提高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

高职院校应积极组建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业务素质较高的论文指导老师团队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组建这样的论文指导老师团队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整合和提升校内资源, 制订师资培养计划, 加强青年老师实践性环节的锻炼;二是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从会计师事务所所和企业聘请同专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员担任论文指导老师。

4. 加强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一, 要制定规范毕业论文质量的标准, 保证毕业论文工作有序进行。尤其是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管理, 学校论文管理者应对采取一定的措施, 如与学校文印室或校外的文印社等联系, 将格式调整和装订等工作, 交由专门机构和人员去统一完成。使得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能从格式调整等工作中解脱出来, 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论文结构、内容本身。将时间都用在对论文的撰写,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去关注字体、字号等论文形式的问题。第二, 要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控制,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对论文指导老师的考核。在学生收集资料和初稿撰写的过程中, 指导老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 (一般要求每周一次) , 了解其写作情况。第三, 在论文答辩过程中, 要注意提高论文答辩的质量。老师需成立答辩小组, 根据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通过答辩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作一个合理的评价。答辩是毕业论文考核环节的一种常用手段, 也是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应客观评价, 严格把关。对于参与答辩的评审老师, 应当采取背靠背的形式, 指导教师与自己所带学生不安排在同一答辩组, 保证论文的评分更加客观和公正。每组答辩的学生不宜过多, 答辩时间的安排也不宜太紧张, 对论文答辩质量作严格要求。

摘要:毕业论文写作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目前,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在选题、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高职院校,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叶.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应采用课题研究模式[J].财会月刊:理论, 2007, (9) .

[2]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电算化会计必然走向网络会计 第4篇

浅谈会计电算化会计毕业论文 第5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策略

1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管理者主观认识不到位。管理者是企业这艘大船的领航员,在企业进行电算化的过程当中,企业主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对于整个企业是否采用相关的技术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现实的情况是,当下相当一部分企业主并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是行业发展的潮流这一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和使用电算化会计软件给企业带来的良好收益。囿于企业主本身的知识结构和个人阅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存疑,这种毫无依据的存疑往往成为会计电算化普及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二)会计电算化相关管理薄弱。尽管事实证明,电算化会计软件的使用能为相关的会计从业人员减轻工作负担和压力,然而事物常常分为两面,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尽管会计一线的从业人员已经掌握了使用电算化软件的相应规范,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的会计管理人员不能有效掌握和理解电算化会计软件的使用操作流程,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会计电算化相关管理的薄弱,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普及失败。

(三)电算化专业人才极度缺乏。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需要操作者同时具有会计和计算机两个方面的双重知识,这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算化会计软件的普及使用。当前的情况是,尽管很多的正在从事会计职业的从业人员曾经接受过计算机软件的相关操作培训,但是必须承认的的一点就是,这些从业人员在计算机相关软件的掌握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和漏洞,还不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会计电算化的一系列相关软件。这种会计人员个人能力上的缺陷很多时候就造成了整个行业发展的落后。

2解决当前会计电算化出现问题的几个对策

针对当期会计电算化普及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广大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行业从业者有责任和义务作出一些行动,帮助推进我国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当前限制会计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在于行业的管理者和会计队伍的直接领导者们对于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不了解、不信任。以此为背景,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更加轻松自如地进行相关的会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制定,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规范整个行业的行为,这不仅对于已经应用计算机电算化的企业来说是件好事,对于那些依然处于转型期的企业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综上所述,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会计行业的良性发展大有裨益,值得、并应该被大力提倡。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相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一般是针对整个行业制定的普适性的原则和规范,遵循着这些原则,只能帮助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不受到国家的惩处,却不能保障企业在生产生活中收获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回报。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针对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相关规章制度,保障企业在进行相关商业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市场反馈。在制定企业内部相关规章制度的时候,应该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是严控的权限,对于不兼容的权限要坚决予以分离,严格区分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作人员的操作权限,保证企业内部信息的保密性,做到严守商业秘密;其次引入相互制约的机制,明确负责不同工作的相关人员分工的同时,也要设置一个或多个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为企业的商业秘密设置多重保险;第三,还要建立并完善内部的制约监督机制,谨防由于个别人的不廉洁而给企业整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会计电算化过程中遇到问题,归根到底是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缺失导致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才的问题,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就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了。为了改变当前高层次会计电算化人才缺失的问题,企业应当有意识地在高校中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通过合作办学、提前签约等方式招揽有关会计电算化的人专业管理人才。此外,对于在职的员工,可以进行相关的`专业培养,通过对在职员工的再次培养,帮助而员工掌握高新技术,更好地位企业做贡献。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应该设置合理的考核内容,让员工的学习内容与考核内容挂钩,最大限地保证公司的投资不浪费,员工的学习有效率。

(四)制定长远规划。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经济体,企业的长远规划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了会计电算化的长远发展,应该切实认识到长远规划的重要意义,要建立覆盖整个企业的会计管理软件,让企业的财政状况始终处于公司管理者和所有者的控制之中,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不受内部财务情况波动的影响。与此同时,制定长远的企业财务方面的规划,还有利于企业内部的高效廉洁的运行,减低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内耗情况出现。

3结语

当前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很多好的软件正在被实施,很多好的制度正在被运行。然而应该认识到,在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和制度建立方面,还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做,许多的不足有待完善。以此为背景,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加强相关人才培养,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更重要的是,企业主一定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与时俱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会计电算化,推动会计电算化的进步,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加速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储成.有关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的相关问题[M].北京:财会出版社,.

[2]刘语.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提纲 第6篇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呈现势不可挡的趋势。在会计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下,我国的电算化发展工作也取得了显著地进步。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业务中解脱出来,使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简单迅速,对传统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会计本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电子信息;基本理论;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比较以及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与传统手工会计的比较

在传统的手工记账中,会计工作需要多人共同协作完成,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对复杂、繁多的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工作任务量十分巨大。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大大的减少了手工核算的工作量,但是需要严格控制会计数据的输入,因为会计工作人员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录入正确的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就会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自动生成会计报表等一系列工作。而且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还可以自动编制可以套用的凭证模式,然后根据模式生成记账凭证。并且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对于计算工作量十分巨大且对计算的精确度要求较高的会计核算工作,电算化系统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快速精确的计算,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工计算的工作量以及错误的风险。

(二)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新要求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需要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新的要求来适应电算化的需要。会计工作的财务人员中,经验丰富的老工作人员对于会计核算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处理十分得心应手,但是老的会计人员不得及时适应电算化的需要。而新的会计核算人员对于会计复杂问题的处理又没有老工作人员那样有经验。这是会计电算化代替手工核算所遇到的问题之一。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会很好的促进会计电算化进程的发展。在传统的手工核算工作中,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填写记账凭证编制会计报表等,从事后反映和监督会计工作,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会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更加快捷方便的获取需要的会计信息,把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对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决策以及日常的管理等方面,所以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只有会计工作人员把自身的工作经验与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会计工作,也大大地提高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

(一)会计职能的多元化

传统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中,会计的主要职能体现在对经济业务的进行事后反映、监督,而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会计职能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工作重点由过去的主要是对经济业务的核算和分析,转向利用会计数据信息参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决策;利用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财务信息干预生产进而推动经营到最终参与决策,从而将会计职能发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会计职能从事后反映转向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的参与预测决策的管理活动。

(二)会计目标的多样化

会计的目标或核心是提供信息。在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下,会计一般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事实信息。随着电算化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系统同时还将提供有助于企业预测决策的相关财务信息,或者提供与预测决策相关的其他信息供管理者参考。

(三)会计基本假设所产生的变化

1.会计主体假设所产生的变化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在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主体一般表现为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对于独立的经济组织而言,会计工作只核算企业内部的经济业务和提供相应的财务会计信息。而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在现阶的经济条件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普及使会计主体的界限变得很模糊,呈现不确定的虚拟状态,但是不会脱离会计主体假设,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会计主体外延的扩展。比如现在电商微商越来越流行,这种方式下存在的会计主体与传统方式下的会计主体有着显著地差别,不同的环境和工作重心的变化,其会计主体可能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变大或者缩小。但是这些“虚拟公司”仍然离不开会计主体假设。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与时俱进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持续经营假设所产生的变化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持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清算。传统的手工核算中,会计核算的对象差不多大部分是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而在会计信息化和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各企业间的联盟因为网络技术发展也变得更加紧密从而导致网络公司时而膨胀时而缩小,还有可能会面临破产解散。对于会计主体而言,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存在的时间长短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费用等配比原则变得不合实际需要,不能反映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状态。这就对相对稳定的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企业以及外部关联企业持续经营状态的假定都面临严峻考验,财务报告揭示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使得财务报告成为一种形式,这就意味着对传统的会计经营假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会计分期假设所产生的变化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在会计主体终止之前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会计信息需求者及时了解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在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条件下,会计信息无法满足企业对相关信息及时性的要求,例如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加速折旧以及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带来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以往的会计核算环境中要分很多步骤而且每一步骤都要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信息的成本较高。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环境下对信息充分的及时的运用往往会成为企业决胜的关键,所以会计分期假设需要改变过去汇总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传统做法,使得会计分期假设真正服务于参与企业决策的管理需要。

4.货币计量假设所产生的变化在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中,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中统一的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货币计量成果。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电商和微商的越来越流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交易结算,互联网上的收付款业务使得经济资源范围扩展,资本决策可能会在瞬间完成,企业的货币风险可能越来越大,所以要求货币计量假设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一些对使用者有决策价值的但是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也必须考虑在会计信息的范围之内,所以对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对账工作所产生的变化

在传统的会计手工核算下,会计核算的对账工作一般分为帐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和账实核对。在电算化核算系统下,由于系统对会计信息的`自动处理以及实现了信息共享和调用,使得录入会计凭证是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数据输入的重要环节,会计凭证录入的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的登账工作。因为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只要会计凭证录入正确,计算机程序将会自动完成总账、明细账等的登账工作。而且在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报表也是由计算机根据特定程序生成的,所以与手工核算会计相比账账核对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因而也没有必要进行账表核对了。因此可见,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除了账实核对以外,帐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表核对的核对要求以及核对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五)处理方式所产生的变化

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平行登记在会计工作中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平行登记的基本原则是在登记总账的同时也要登记明细账,通过总账与明细账数额的相互牵制、相互核对来确保所有账目的登记时间、登记金额、记账方向和登记来源的一致性以及正确性。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但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加大其准确性控制,其余会计的大部分工作,比如记账、结账等工作都由计算机内部进行处理,会计人员不需要考虑除分配操作权限以外的其他问题,计算机系统会自动的处理账目间的转移、核对、存档等问题,从而使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大大地减少并且计算机处理账务的正确率也远远高于手工核算。所以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账务的处理效率也更加便捷高效。

(六)信息存储所产生的变化

在传统的手工核算方式下,经济业务的存储一般都保存在纸张上,纸质文件有人工书写可能会出现错误以及被篡改这些都是不容易发现的,而保存在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中如果要改动必须要有专门的密码和口令从而大大的降低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而且,纸质的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存放的时间久了可能会出现发潮发霉等情况,而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会计信息保存在存储介质中大大的降低了发潮发霉以及失火失盗等使前期会计工作付诸东流的风险。而且会计信息存储在磁盘等介质中比存储在纸质介质上更容易查找、计算、统计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分析计算、查找提取等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在电算化系统下企业也应该加强对会计数据的保护工作,要做到重要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等工作。

三、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的改革观念在会计职业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中势在必行,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下的发展趋势,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对于如何更新发展理念、解决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又紧迫的关键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都逐渐加深对会计本质的计认识,企业的会计发展更应该响应时代的号召,与时俱进。从事会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转变固有的会计理念,学习新的会计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会计工作中出现的弊端。利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大量涌现的会计信息,有条理、有针对性的挑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优良信息,使会计工作不仅能够反映事后事实的真实状态更能在事前指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从而完成会计工作从幕后走向幕前的完美转变。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的蓬勃发展势必会使传统手工会计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推进了会计理念的更新和方法的创新,作为会计研究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时发现与传统手工核算工作中不协调的地方做出合适的调整方案,让会计工作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于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淑珍.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物的影响[J].财税纵横,(11).

[2]程昔武,纪纲.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之友,(3).

[3]王宗台,刘中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影响[J].财务会计,(12).

[4]王者丽.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9).

[5]刘忠玉.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及对策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6).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提纲 第7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工作方法;影响分析

1引言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一直在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随着企业管理新模式以及新思想不断的改革,原有会计核算软件的局限性被逐渐显露出来。会计信息的处理方式从手工发展到了电算化的模式,能够适应不同企业和各种环境的工作需求。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会计工作自身的完善,也推动了会计工作方法的变革,对会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内容

会计电算化是用现代处理数据的技术对日常会计工作进行处理的一种会计形式,电算化以会计领域的电子计算机等通信技术为手段,获取各种会计数据和会计基本方法,为会计工作提供具有准确性和及时性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优化和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有助于完善会计软件和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同时,会计电算化还综合了人类生产活动中不同行业的各种综合性会计和专业型会计。因此,若能将电子电算化技术应用到会计软件,能够大大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总体职业职能水平[1]。

3会计电算化实际意义

3.1提高会计质量

会计行业的会计工作方法在计算机普及率越来越高的现实情况下,正不断地朝着电算化的方向发展。在传统的会计工作过程中,通常采用的记账方法是手工操作,这种方法不够规范,且极其容易出现数据错误和账务漏洞的情况。如果能够实现会计工作方法的会计电算化,使用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财务软件,将具有科学性的数据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升级工作方式,就能够有效减少人工条件下人为对数据的影响,从而达到解决财务错误及数据错误等问题的目的。

3.2企业管理信息化

只有实现会计的电算化,引领企业的管理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将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充分落实好,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完善和加强企业的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会计体系,科学处理会计数据,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3.3提升会计人员职业素养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提纲 第8篇

1. 加快会计信息传递, 提高监管水平

在过去手工操作记账的情况下, 大量的会计信息靠手工记录、整理和综合, 企业的决策者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得到会计信息, 无法及时作事前控制, 不能及时进行预测和决策, 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实现电算化后, 实行互联网的财务管理系统突破了这一空间的局限, 大量的会计信息资料可以得到及时的记录、汇总、分析, 并通过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准确传递, 充分利用。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控制, 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经济管理水平。

2.可以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将原始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内, 大量的数据计算、归集、分类、储存、整理、分析等工作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而且直接登账、编表, 大大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改善了会计工作条件。

3.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 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数据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 数据在输入处理过程中运用多种功能检验、排错, 并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会计手工操作中不统一、不规范、容易出错等诸多问题, 杜绝了过去会计人员因工作忙记账不及时、错行、串行、随意涂改、会计资料不清晰等现象, 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二、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控制

(一) 管理控制是指企业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 以加强和完善对计算机会计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组织机构设置

企业可以按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 划分为数据收集输入组、数据处理组和会计信息分析组等组室;也可以按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划分为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帐、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等岗位。

2. 职责划分

内部控制的关键之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 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经手到底, 必须分别由不同的人或部门承担。

3. 上机管理

企业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应尽可能是专用的, 企业应对计算机的使用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 以保证每个工作人员和每台计算机都只做其应该做的事情。

4.档案管理

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 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 加强档案管理。一般有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完善的资料借用和归还手续、完善的标签和索引方法、安全可靠的档案保管设备等。

(二) 日常控制是指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常性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业务发生控制

业务发生控制, 主要目的是采用相应的控制程序, 甄别、拒纳各种无效的、不合理的及不完整的经济业务。在经济业务发生时, 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 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 如经济业务是否超出了合理的数量、价格等的变动范围。

2.数据输入控制

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 处理速度非常快, 如果输入的数据不准确, 处理结果就会出现差错, 甚至可能导致错误的扩大化, 影响整个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 企业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便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 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

3.数据通讯控制

数据通讯控制是企业为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企业应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可靠。

4. 数据处理控制

数据处理控制是指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的控制。数据处理控制分为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检查。有效性控制包括数字的核对、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等。文件检查包括检查文件长度、检查文件的标识、检查文件是否被感染病毒等。

5. 数据输出控制

数据输出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输出信息的准确、可靠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输出数据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是否与输入数据相一致, 输出数据是否完整, 输出数据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等。

6. 数据存储和检索控制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提纲 第9篇

一、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提高会计核算速度,满足实时性要求。电子计算机以极高的速度处理会计数据,手工方式要多人多天完成的会计工作,采用电子计算机只需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记录、汇总和分析会计信息,准确迅速地反映企业的资金运行状况,提高会计信息利用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2.保证会计业务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计算精度高,按程序自行完成各项数据的计算与记录,只要输入的数据正确无误。计算机会计可以大大地扩充手工操作所不能涉及的领域,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手工记账的错记遗漏等问题,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避免了在手工处理账务时大量的重复抄录工作,节省了时间、人力,使会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为管理现代化提供条件。计算机的应用,使会计工作的绝大部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同时,会计人员从传统的会计记录、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观测、控制等管理活动,全面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因此,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及时更新,不断提高从业素质,适应更高要求的工作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1.使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发生了改变。在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被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会计工作人员只要正确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与手工会计相比,数据处理无论在准确性上还是在处理速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管理的职能。

2.使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和知识结构发生了改变。会计电算化的实现,能有效地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负担,使他们从简单重复而又枯燥乏味的记账算账中解放出来,把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对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和日常管理方面,从而更好地完成会计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任务,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地位。

3.使会计数据的修改技术与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改变。会计电算化实现后,手工条件下对账簿记录错误的划线更正法将不再适应,取而代之的是修改权限、修改标志、凭证冲销等方法。对于经过审核、记账甚至结账后发现的错误记录,还可以利用电算化系统提供的反结账、反过账取消审核等功能进行修正,这在手工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

4.便于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一方面最大可能地细化和明确了会计工作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参照依据和考核标准,可以对会计人员和工作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实现了有效实时监控,所有数据及操作情况均记入系统日志,各分支机构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减少。

5.强化了财务管理。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空前提高,使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能力更及时和准确,反映的信息更加细致、全面和深入、信息查询对领导掌握财务运行提供了方便,保证了财务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影响的具体表现

1.数据收集方式不同。传统会计是收集各种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这一过程都是通过手工记账的方式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会计电算化是根据原始凭证或审核后的.记账凭证,采取多种方式将记账凭证的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

2.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不同。传统会计主要是由多人分别登记现金银行、往来、费用、存贷等各种明细账和总账,定期进行总账和明细账之间的核对,因而其容易出现数据处理和数据之间的不平衡。而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这些数据均可由计算机成批或实时自动处理完成,因此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3.会计期末信息的报告方式不同。传统会计需要财会人员从账簿或其它资料中提取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加工、分析、分配、填制、计算小计、合计等,审核无误后,按使用者的需要编制成各种分析报表。而电算化会计系统只需将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自动提取,加以运算,就会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有效提高了财务数据分析的科学性。

4.会计数据存储的方式不同。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无论是记账凭证、账簿还是会计报表都是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在磁介质上,不再需要纸张和太大的空间,只需为数不多的磁盘、磁带或光碟,减小了保管的难度。

5.会计数据的审核方式不尽相同。传统会计中数据的审核全部是人工进行的,受到个人本身素质和潜能的影响,很难保证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而在电算化中,部分数据可以在计算机中设置一定的勾稽关系,让其实时或成批自动完成,减少了人工成本,大大提高了审核工作的效率。

四、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提纲 第10篇

一、电算会计中借贷记账法是否不适用

在借贷记账法中,“借”既可以表示增,也可以表示减,而“贷”既可以表示减,也可以表示增,卢卡?帕乔利提出的复式借贷簿记方法之所以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推崇,正是因为其“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锱铢必较、泾渭分明的科学原理。尽管我国会计实务也曾一段时间对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情有独钟,但最终仍达成共识,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借贷记账法。有人以会计软件常以正、负号分别替代借、贷符号为由,企图说服人们相信这一记账法已经难以胜任新形势。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借、贷符号在数据库中不采用“借”和“贷”加以表示,也并不表明借贷记账法就可放弃。不可否认,在将借贷记账凭证的发生额登录到总账之后,对于登账后所结计的期末余额往往以正数表示借方余额,而以负数表示贷方余额,甚至在借贷库文件中只设一个金额字段,在该字段中分别以正负号表示借贷方。但所有这些标记都没能改变“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其实质仍然是借贷记账法。这里的正、负号与增减记账法的增减符号的属性风马牛不相及。

从长远来看,随着原始凭证的逐步电子化,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势在必行,届时,何种记账方法使自动生成更可行,当然要根据其科学性而定。智能软件的设计凭借的是科学的方法和严密的思维与推断,而经过了数百年磨练的借贷记账法,无疑是未来智能专家设计会计软件的最佳选择。当然,一味否定增减记账法的科学性也是错误的。在计算机之中,当采用增减记账法填制记账凭证之后,我们完全可以编写一段简短的程序将其转换为借贷记账法下的相应记账凭证。其转换的主要依据是各该科目的记账符号与所属科目类别。以从银行提取现金为例,在增减记账法下,增记“现金”,减记“银行存款”。现金和银行存款都是资产类科目,对资产类科目,其增加就转换为“借”,其减少就转换为“贷”。依此,也可将借贷记账法下的凭证转换为增减法下的.凭证。

二、“反结账、反记账、取消审核”的可行性

至今,尚有不少会计核算软件设置“取消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设置的确给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带来许多方便,尽管许多学者对此提出异议,但不少实务工作者却对其依依不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在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反记账的作用不可替代。其理由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错误的记账凭证,如果不施行反记账的做法,则将导致账簿中存在大量无用的冗余信息,影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

所谓电算化会计中“反记账”,事实上也就是将一批原先已经登录到账簿上的发生额从各该账户再予以扣减,使各该账簿恢复至该批凭证登账之前账簿的发生额和余额状态。毋庸置疑,没有人会赞同手工会计下采用“反记账”。对手工的账簿记录,为了保证其有案可稽,当其发生错误时,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同时,对两种出错情况的更正应当分别加以严格处理:一是登记账簿时所发生的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记账凭证出错而导致账簿记录发生差错时而发生。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相应的修改:一是红字冲销法,二是补充更正法。这些详细而又具体的规定所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对出错之处必需留有修改的痕迹。

在电算会计之中,记账错误和记账凭证填制错误仍然在所难免。虽然红线注销法在电算会计中难以操作,但对出错的电子数据,却不能不留下修改的痕迹。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保留错误电子数据,另作更改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录账簿,换言之,要将正与误两张凭证同存于会计档案之中,同时,其所登录的正与误两处账簿记录并存于同一账簿之中。《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第十八条也作出与上相同的规定:“发现已经输入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采用红字冲销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记账凭证输入时,红字可用‘-’号或者其他标记表示”。

由上可见,不管是手工会计,还是电算化会计,对出错的修改均强调留有痕迹。事实上,电算化会计中,由于电子数据的修改在技术上可不留痕迹,因而更需要对留有痕迹予以强调。

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改弦易辙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由于各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的不同,致使至今难有通用的成本核算软件面市。首当其冲的是,定制式的生产方式及由此而形成的“适时生产控制”(JIT)等生产理念和生产模式。在定制式生产情况下,按批量计算的分批法似可适用,然而,由于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生产组织特点之外,还应当视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而定,即使未来企业生产快捷,但其各自的生产工艺流程的差异却永远存在。无论是单步骤连续式生产。还是多步骤连续式生产,抑或是多步骤装配式生产,都必须在这分批法前提之下再根据各自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管理要求确定各车间、部门的成本计算方法。看来,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诸如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等仍有其存在的必要,只是面对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考虑如何将新酒装入旧瓶而已。

成本信息细化也许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未来市场的竞价、压价的竞争使企业不得不从内部挖掘潜力。以产品为主线,集成了产品设计/制造/控制层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问世,使产品的管理决策、设计开发、加工制造等过程和经营控制等过程通过计算机科学地联结为一个整体,把管理和技术的信息直接用来控制机器进行加工,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纵向集成,进而极大地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在这一背景下,以作业成本管理(ABCM)与”成本企画“(TC/CD)为代表的两大成本管理方法崛起并表现出卓越的成效,并以此为基础,”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ABC)和”目标成本计算“崛起而成为成本计算的生力军,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无论从其形式还是内容都面临着挑战。例如,采用分批法虽然按产品生产周期计算产品成本计算最终产品,但借助于计算机的海量存储的优势,将周期再分割成若干时间段(甚至以天为单位)进行明细计算、汇总与报告,无疑更能适应成本管理的需要。同时,以最终产品为计算对象也显得粗糙与不适时宜,代之而起的则可能是细分至工序、半成品、在产品的成本计算,如此,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也必然要赋予新的内容。

EXCEL表处理软件在会计中的使用似乎给了我们许多的启迪。财务会计报表上的各项信息,尽可以通过公式定义的方式对其取数来源详加规定,继而运行报表生成模块,瞬间编制出所需的报表。从本质上说,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制造费用分配以及成本计算单等账表数据都是一系列关系型二维数据,均可以使用EXCEL软件定义、计算并生成用户所需的成本信息。随着表处理软件功能的日益增强,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可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频道点播”。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提纲 第11篇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变化

(1)会计信息处理的形式发生变化。会计电算化是指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集数据处理工具、数据库、信息论和控制论于一体,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工作被简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企业会计工作逐渐实现现代化。会计电算化主要是通过电算化软件来实现,企业需要专业的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和维护员,会计核算的效率提高,成本控制、财务预测和销售预测等工作成为企业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要实行的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2)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发生变化。传统的手工记账只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对财会信息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计算,财务管理部门主要由财会人员组成。但是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财务管理部门主要是由财务管理人员、系统管理员和维护员组成,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熟悉,实现人机的交互,整体上提高会计信息的准度和精度。

(3)会计部门的档案管理发生变化。传统的.会计档案都是纸质的,数据的记录、更改和变化都需要在会计档案上进行。企业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会计档案都存留在计算机网络上,财会人员需要打印纸质的会计档案,对重要的磁盘和光盘进行保存,方便进行及时的检查。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模式下,会计档案形式、内容和管理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二、当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现状

(1)会计电算化发展比较缓慢。当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开展状况不太理想,大量规模很小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开展会计电算化。另外中小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所采用的财务软件品牌比较集中,主要是《用友财务软件》和《金蝶财务软件》。从功能应用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主要应用账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子系统,即主要应用财务软件进行凭证填制、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工作,商业企业较多地应用了存货子系统、库存子系统,其他子系统如应收款系统、应付款系统、工资子系统等应用较少,成本子系统由于成本核算工作的特点而导致几乎没有企业应用,很少有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2)财务的软件实施效果较差。从岗位设置来讲,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下的岗位设置方法,即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管理等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有基本会计岗位兼任。由于设备维护管理的需要,有的企业设置了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日常运行的维护管理,然而很多中小企业没有系统管理员,系统出了毛病找人来修,或者会计人员同时负责系统管理员的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增加了财会部门系统管理维护的工作量和购置电算化系统的资金投入,没有达到显著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效果。一般规模较大的企业认为有必要实施会计电算化,而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则认为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意义不大。

(3)会计的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信息孤岛是指企业的信息不能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或外部有关部门之间共享,企业信息被封闭在一个狭小空间。中小企业对财务软件的功能应用较少,只是某些部门实施了电算化工作,其他部门仍然采用手工处理方式,导致电子信息滞阻于部门内部,不便于信息的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还不能直接按照企业外部环境的要求输出信息,企业通常只是按照工商、税务、银行等机关的要求去组织数据,通过网络或者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上传,如增值税发票和服务业发票是通过相应的软件来开具的,增值税的申报通过专门软件公司编制的软件通过网络进行申报,开票软件导出的数据并不能直接导入申报软件。国内银行虽然推出网上银行业务,但很少有出纳从网上办理收支业务,银行照跑不误,最多从网上查查账户余额。总的反馈是企业用的软件越多,信息孤岛也就越多。

三、信息时代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1)加强会计电算化网络建设。基于企业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电算化网络平台。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单个中心、多点连接”的核算网络,实现会计核算的网络化。从而为会计核算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实时的企业财务信息,促进核算核算效率的提高。

(2)规范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为了确保中小企业电算化系统的规范性,应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首先,应针对企业电算化系统在信息采集上存在的漏洞建立采集管理制度,包括密码权限的设置和会计账户专人管理措施。编制合理的科目代码,确保其可扩展性、唯一性和有效性,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同时,要加强系统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私自操作现象。其次:企业应加强财务信息输出管理,采用专人管理的方案,确保信息输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信息备份制度,并且要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3)加强会计部门的信息管理企业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如何进行信息的采集是企业的重要任务。首先,建立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对会计核算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会计核算能力和管理能力。对企业电脑终端实施严格管理,坚决拒绝与企业运营无关的内容连接,对现代多样化的电脑病毒实施有效管理。其次,企业应实施权限分离策略,针对企业管理制度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进步的现状,采取保密原则和相互制约等原则。

(4)改善会计部门的办公条件。改善会计的办公条件,须建立适合会计的工作模式,加大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其提供所需的各种软、硬件,并制定出相关的管理规定,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及时进行维护与更新,安排相关人员学习新的业务知识等。在建立工作模式方面,不仅需要企业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资金上给予支持,配齐系统所需的软硬件。还需要聘用知识面广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以通过会计电算化系统来提供经营有关的信息,并处理系统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总之,建立适合会计的工作模式,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完善相关的管理规定。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提纲 第12篇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 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 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会计电算特点:

(一) 以电子计算机为计算工具, 数据处理代码化, 速度快, 精度高。

电算化会计是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下用人工来记录和处理数据。

(二) 数据处理人机结合, 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 复杂化。

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 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 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 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

(三) 数据处理自动化, 帐务处理一体化。

整个帐务处理过程呈现一体化趋势。

(四) 信息处理规范化, 会计存储磁性化。

在电算化系统中, 各种会计数据以文件的形式组织, 并以电信号和磁信号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的内外存储器中, 磁性介质成为保存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主要载体。

(五) 具有选择判断及做出合理决定的逻辑功能。

系统设计与开发中的各种数学、运筹学、决策论等方法的运用, 增强了系统的预测和决策功能。

二、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一) 工作效率提高。

会计电算化不仅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财会信息的处理和传递速度, 更重要的是财会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可以轻松实现对 财务数据处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 避免了传统会计方式因人为因素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不统一和不对应, 减少了实际工作中标准的模糊性以及主观人为地不确定性, 增强了会计工作客观性和会计信息可比性, 便于对财务及业务流程进行控制。由于基于网络化处理, 不仅可以做到在财务各岗位间的资源共享, 保证财务数据一体化, 而且对生成的财务信息, 在设置权限的情况下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任意查询。而传统会计, 由 于分工传递和手工操作, 不仅财务以外无法获得所需信息, 即使在各财务各岗位间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一方面最大可能地细化和明确了会计工作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参照依据和考核标准, 可以对会计人员和工作进行严格控制, 另一方面实现了有效实时监控, 所有数据及操作情况均记入系统日志, 各分支机构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减少。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 使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能力更及时和准确, 反映的信息更加细致、全面和深入、信息查询对领导掌握财务运行提供了方便, 保证了财务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二) 会计信息失真减少。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 是会计事业发展的一次飞跃。审计和会计面临巨变 环境的一致性, 特别是两者的联系, 使会计的每一次重大变革, 都直接导致审计的重大变革。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变革的催化剂, 它将大大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按照审计环境要求进行审计变革的进程。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 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需要根 据这些影响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 以至于达到审计目的, 并且能够切实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

三、会计电算化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一) 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 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现行会计体系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 (含成本会计) 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处 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 为两个子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况且, 如果电算化一直停留在财务会计子系统, 而不涉及管理会计子系统的预测、决策、规划和分析, 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 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 那么也就限制和失去了发展电算化的意义。因此, 从发展的眼光看, 企业应同时建立两个子系统并予以有机结合, 以便运用财务会计资料, 建立适应管理需要的会计模型, 使电算化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 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完善。

(二) 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自身的发展和变革, 推动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一定意义上讲, 电算化会计产 生和发展的过程, 也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 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 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如电算化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 织、信息处理及帐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 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虽然从短期看, 这些影响只是渐进性的, 但从长期看,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 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 如:信息处理网络建立后, 企业将如何做到既及时合法提供会计信息, 又能有效 保护商业秘密;两个会计子系统实现结合后, 如何改进现有财务报告;信息经济将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什么影响等。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 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三) 面对WTO、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冲击, 企业应重新定义新经济时代生存、发展的全新规则。

以前那种缺乏前瞻性、国际可比性、闭关自守的会计信息, 已经跟不上国际形势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具有透明度、更加可靠, 并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国际财务管理模式, 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提出与推行, 将对传统会计观念、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等产生重大影响, 并将彻底改变中国原有财务软件的形象, 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发展, 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我国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 从简单到复杂, 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 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 展。所以, 我们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要不懈努力, 锐意进取, 采取各种方法、政策解决这些问题, 以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并使之日益成熟完善。21世纪, 将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的会计电算化时代。

(四) “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管理电算化的终极目标。

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 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善其经营管理, 尤其是财务管理, 我国软件开发公司推出了“网络财务”战略, 为企业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数字神经系统”提供了初步解决方案。无疑, “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趋势。所谓“网络财务”是基于Intranet技术, 以财务管理为核心, 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 支持电子商务, 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控制 (如远程记账、远程报表、远程查账、远程审计、远程监控等) 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 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 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校感言下一篇:学说史复习-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