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责任记叙文范文

2024-05-17

谈责任记叙文范文(精选8篇)

谈责任记叙文 第1篇

小时候,父母就告诉我:做人,一定要负责,不仅对自己,还有他人。因此,我以承担责任为乐趣,并不断要求我尽职尽责。

好不容易等到一次秋游,大伙儿都兴奋不已。我有幸被老师封为组长,要管理好全组,一个也不能落下。

“解散!”随着一声令下,班级马上就散成一小堆一小堆的。组员们催着我先去吃东西,我无奈就依了他们。可到了店里,我们却发现一个男生不见了,我顿时心急,问组员们:“我们能不能先去找他,再去吃东西啊?”

“不行。我都饿死了,快去吃饭吧!况且那男生要是在的话还可能添乱,不用管他!”我的好友却表示反对,女生们也纷纷表示赞同,可是这怎么行呢!老师给我这份责任,就是想让我好好管理,把一个组团结起来,现在一个男生下落不明,其他组员又不想去找,这可怎么办啊!如果我一个人去找,剩下的人又怎么办呢?可如果不去找,他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那也不行。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呢?我的眉毛拧成了八字形,“别去了,何必伤脑筋?”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一闪而过,我停顿了一下,立刻否决了它:作为组长,要对自己的组员负责!为了防止我再有放弃的念头,我赶快公布了我的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让好友代理;一路去搜寻那“可恶”的男生,由我带队,三十分钟汇合。“请大家忍一忍,我们是一个团队。”

在人山人海的古镇找一个男生真不容易,可我还是决定那么做了。我飞速穿行于人海中,跃入一家家商店,四处观望,跨越一座座拱桥,上下寻觅,穿过一层层人海……哈,终于被我给找到了!我拖着疲累的腿,高兴地把他带回了组内。原来,他被人群冲散,幸亏我找到了他!“信你果然是对的!”他说。

过了一会儿,集合了。我把大家都带了回来。七个人,一个也不少!一种自豪感从脚下升起,这是多么的快乐!

因为我承担了责任,所以需要对每个人负责。负责人是快乐的,因为它的内涵是信任,表现在齐心协力和团结,所以我会承担起给多的责任,让生活更充实!

谈责任记叙文 第2篇

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寒风凛冽、呼啸的北风卷起地上的落叶,在空中打着转转,像孩子们手中的风车。而我则站在教室里,面对着我面前一堆如同小山似的作业本束手无策,这么多的本子,要搬到办公室去的话太重了。找人帮忙?又都出操了,没办法,我只好“孤军奋战”了。

我搬起本子,一点一点,近乎“龟速”地向前移动,因为这本子“完美”地挡住了我的视线,我连路都看不到。只好不时地把头往旁边移动,来确认方向。

昨天是下雨天,所以今天的地上很滑,我最不希望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我在楼梯上脚底一滑,一个踉跄,摔倒在地,本子也掉落一地。顿时,我感到右脚腕钻心得疼,汗珠一下子蹦上额头。我强忍着疼痛,用手把着楼梯扶手翘脚站了起来,看着面前散落一摊的本子,问题摆在眼前,捡,还是不捡?捡,我的脚,哎哟,好像肿起来了。还是别捡了,一会有人经过看到,一定会帮忙捡起来送到教室或办公室的,我还是不要浪费时间,赶紧去医务室处理脚伤吧。左右斟酌了一会儿,决定离开,可是脑袋还是被“捡不捡”这三个字占据着。突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词:责任!

是啊,老师让我帮班级搬作业,是因为信任我。而我,更应该负这个责!如果我就这么地离开了,是对老师的不负责、对同学的不负责、对自己的不负责。

于是,我“毅然”趴下身去,连拉带拽,将本子一本本拾起、一本本叠好,一步一翘脚地送到老师的办公室,把本子放到老师办公桌上后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如释重负,然后安心地向医务室挪去。

从此,我领略到了“责任”一词的真谛,可这一词在别人的眼中依旧是那么的稀松平常,但它在我心中的意义,变了……

记叙文写作抒情技法谈 第3篇

记叙类文体的写作有一重要的要求,即语言要生动形象,要有真情实感。现我就如何做到这一点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直抒胸臆

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丰富的感情,它是情至极处的自然流露,不用假托,无须遮掩,显得激越奔放、直率热烈。很多叙事类的文章在结尾处常运用这种写法使情感喷薄而出。

如:“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这是杨朔的《荔枝蜜》,文章的结尾作者发出了真诚的赞美之情:“……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是宕开笔锋后,对蜜蜂思想的突变,既是对蜜蜂的赞扬,又是为歌颂勤劳、善良、无私奉献的劳动者作铺垫,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虚实生情

我们写作时常会有这样的苦恼:有些话题看起来太虚,如“思念”、“成熟”、“时间”等,无法表现,难以抒情;也有些话题看起来太实,如“桥”、“路”等,难以写得深刻,表达含蓄的情感。其实另有蹊径可走,那就是“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虚实生情”的写法。

下面是对古今文学大家们的“夜”的描写:鲁迅的“夜”是飘散着豆麦蕴藻香气的水乡戏台上红红绿绿的人影,曹禺的“夜”是浓浓黑暗中狂呼怒啸、冲刷一切罪恶与苦难的雷雨,张继的“夜”是来自远处寒山寺幽幽肃穆的钟声,苏轼的“夜”是千里之外埋葬着爱妻的短松冈。

鲁迅的“夜”是人影,曹禺的“夜”是雷雨,张继的“夜”是钟声,苏轼的“夜”是短松冈。在这里作者化虚为实,由虚到实,虚实结合,空灵飘逸。

三、细节生情

作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或特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要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就要采用多种恰当的方法对人物进行细腻传神的描写。

1. 写外貌,应力求写出人物的风度、气质与神韵。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是鲁迅《故乡》里的杨二嫂。作者运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把杨二嫂尖酸、刻薄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从而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毒害之深。在她这里,一切都是夸大了的,是变了形的。她一出场,发出的就是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这是她不感惊奇而故作惊奇的结果。她的面貌特征也是在长期不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形成的。她一生只练就了一个“薄嘴唇”,“能说会道”,脸相却迅速衰老下来,只留下一个“凸颧骨”,没有了当年的风韵。她的站姿也是不自然的,故意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实际上她早已失去了自己的自信心,失去了做人的骄傲,但又希望别人看得起她,尊重她。

2. 写语言,应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语态,让个性化的语言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孙犁的《荷花淀》中有一段非常好的细节描写: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这段商议探夫的简单的对话描写中,没有一句表达的不是对丈夫的思念牵挂之情,又生动地表现出她们的个性。

3. 写动作,应精选动词,对其行动过程进行生动的描摹。

朱自清的《背影》里有这么一段父亲买橘的动作描写,这段文字作者运用了“探”、“穿”、“爬”、“攀”、“缩”、“倾”六个动词,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地体现了父亲买橘时穿越铁路、攀爬月台的艰难和努力的过程,进而衬托了父爱的伟大。

其实,古人也深悟细节生情之三昧。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有归有光怀念早逝母亲的细节描写:“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这极普通的动作描写,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却如林纾所言:“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四、以景衬情

即用景物来衬托、表现情感。“以景衬情”中的“景”不是写作目的,写作目的在“情”上。我们平时说的以乐景写悲或者悲景写悲,也可以是悲景写乐,应该都属于这样的范畴。

请看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两段环境描写的句子:

片段一:汽笛响了。我们已经上了船,轮船离开了防堤,在风平浪静,像绿色大理石桌面一样平坦的海上驶向远处。我们看着海岸向后退去,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感到快活而骄傲。

这里用轻快明丽的景象衬托出全家人的兴奋快乐。

片段二: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远地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塞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号船,以免再遇见他。我的母亲一肚子心事,愁得了不得。此后我再也没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此处以阴郁厚重的压抑之景衬托出人们的失望沮丧甚至是担心之情。

其实,以景衬情也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柳永《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两句点出离别的冷落,“今宵”乃就上两句意染之。柳永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营造意境,渲染了气氛,增强了抒情色彩,以此拨动读者的心弦,让读者和自己同感同伤。

因其巧妙点染,情真意切,而感染力极强。试想,如果学生能在高考作文中写出一两句“点染”句来,一定会以超强的情感穿透力,使阅卷老师精神为之一振,取得高分。

浅谈记叙文阅读复习 第4篇

记叙文是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文体,凡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构成的新闻、通讯、游记、传记、小说、散文、童话、寓言等等都属于记叙文,因此应抓住难、重点,进行有效复习。

一、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

(一)、记叙文的要素

记叙的六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并不是在每篇文章中都全部出现,作者往往根据文章的需要,有的具体说明,有的暗示,有的却省略。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记叙文时,首先要搞清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物出现,发生了什么事件,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分析了这些要素以后,还要进一步理清文章的线索,文章的线索如一根丝线,把文章中的人和事有机地联在一起。弄清了这些内容,就为进一步分析文章做了充分的准备。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记叙了57年前(时间),我和伙伴玩腻了弹子游戏(起因),去爬悬崖(地点),由于“我”(主要人物)的胆怯上不来下不去(经过),最后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的故事(结尾)。

(二)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1、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例如:《散步》《最后一課》。顺序的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例如《背影》。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3、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事情。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如《羚羊木雕》。插叙的作用:对文章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三)记叙文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的骨架,也就是文章的布局谋篇。在整体感知和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要分析各自然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然后把联系紧密意思完整的一个或几个段落归纳起来。划分结构可按时间的变化;按地点的转移,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按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如《故乡》;按描写的角度,如《春》,按感情的变化,按文章原有的某些标志划分。此外,还要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使上下文连贯紧凑);照应的句子(文题照应、首尾照应、文中间的前后照应)。段落划分好了,就要归纳段意。段意的概括应准确完整而又简明扼要。

(四)分析记叙文的思想内容

这项内容历年来是记叙文阅读中的重点,应引起注意,加强训练。

1分析人物形象。对侧重写人的记叙文,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分析人物,理解作品思想内容。①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②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③分析人物与环境的关系;④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

2分析事件或故事情节。对侧重叙事的记叙文,也从四个方面把握事件所包含的思想意义。①分析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②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③分析场面、细节;④分析作者对事件的态度、感情。

3对侧重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和其他记叙文中写景状物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四方面把握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意义。①分析景物的特征;②分析景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③分析事物与人的关系;④分析作者对景物的态度及感情。

二、熟悉掌握记叙文的答题技巧

(一)人物形象巧分析

通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1外貌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点,通过外貌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鲁迅《故乡》中二十年后的闰土的肖像描写:“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得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里的肖像描写表现了闰土麻木、迟钝、痛苦的性格和情感。2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给读者鲜明的视觉印象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知、生动化;语言描写则易表现行动所不易显示的细微情感、态度等。如《孔乙已》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提示孔乙已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3心理描写。小说家在刻画人物的时刻,用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的。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其实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和外露,要准确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就要把人物的外部形态与内心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4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人物、环境、物件等方面所作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写。如《变色龙》中脱大衣穿大衣的细节描写、就暗示人物具有变色龙的特色,揭示了人物见风使舵的典型性格。

(二)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天气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河流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有重要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如:“中秋过后,秋风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 《孔乙已》此时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凄凉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暗示孔乙已悲惨的命运。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雨越下越大了,裹着冷风,夹着雷鸣,一起向慌乱的人们袭来,也好像在向没带雨具的我示威。……妈妈来给我送伞来了,《雨中情》有了这场雨才有了妈妈送伞的情节,才能体现妈妈对我的爱,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象征和暗示

例如《故乡》中“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此环境描写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5为下文作铺垫

例如《雨中情》中一开始便写大雨倾盆,而我却没有带雨具这恰好为下文妈妈送伞的情节作了铺垫,体现了妈妈对我的爱。

谈责任记叙文 第5篇

“妈妈,这小宝宝怎么总是哭啊?”我看着被我以怪异姿势抱着的宝宝,无奈叹气。妈妈放下手中的活,对我说:“瞧瞧你这什么姿势啊,任谁被你这样抱着,都会很难受的吧。”说着,把宝宝从我怀里“夺”走。“今天下午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一趟,你在家照顾好宝宝啊。”妈妈漫不经心地说。这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照顾宝宝的事就交给我了。

下午,“砰”随着关门的一声巨响,宝宝吓得眼睛聚起了泪水,我急忙抱起她,手上拿着玩具,塞进她的怀里,真见效。一会儿她就不哭了,把玩起玩具来。我刚松口气,宝宝就叫了起来,口齿不清的。我一时没明白,宝宝一急,又哭了。这可把我着急坏了,突然想起妈妈的一句话:宝宝一哭,不是想上厕所,就是想喝奶。我赶紧找出奶瓶和奶粉,舀了几勺奶粉倒进奶瓶,过程中,由于我过于紧张,还撒出一些。接着用温水冲开,盖紧盖子,使劲摇晃。我尝了尝奶,试了下温度,还不错。我得意地笑了笑,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我这个姐姐当的还不错。我把奶瓶递到她嘴边,宝宝立马不哭了,认真喝起奶来。

我低头捏了捏她的脸,好嫩啊。一会儿,她的脸就变成粉红色的了。或许是报复我,她举起她的小手,一把抓下我的眼镜。我刚想抢回,就想起我是姐姐,要让着她,只好任她玩耍。

经过这一下午,宝宝就开始粘我了,跟我亲近了许多,当然,她也是带有“目的性”的,动不动趁我不注意,摘下我眼镜。

谈责任记叙文 第6篇

显然,我对这个突然来的小家伙不知所措,既有当一天小妈妈的兴奋,又有害怕照顾不好她的担心。还没等我想完那么多,小大人般的表妹已经反客为主地开始寻找玩具了。不一会儿,抽屉和柜子就被她翻得乱七八糟了。芭比娃娃,玩具车,积木都被表妹一股脑儿地从箱子里倒了出来,房间里一片狼藉,连让人立足的地方也没有。我不禁有点生气,但想到表妹还是个小孩子,不能冲她发火,变冷静下来了。我一边跟在表妹后面弯腰捡起她随地乱扔的玩具,一边耐心地告诉她:宝宝,玩具要放在固定的地方玩哟!我害怕她肚子饿,就在她玩玩具的时候,喂饼干给她吃,没想到,小家伙还要求挺高:妈妈说吃饼干要配牛奶的!好吧,我只好去热牛奶,表妹吃得地上一塌糊涂,我手忙脚乱地擦干她的嘴巴,擦干地板,再继续一口一口地喂她。

过了一会儿,表妹已经对玩具没有兴趣了。我打开电视机,陪她一起看动画片。动画片里出现了赛跑的镜头,表妹也想赛跑,于是,我们就从厨房跑到阳台,看谁跑得快。为了让她获得胜利,我跑得很慢很慢,表妹却激动的满屋跑。一边咯咯咯地笑,一边飞快的跑着,我一点也追不上,只好满头大汗地跟着:慢点跑,当心摔跤!果然,她一个重心不稳,差点撞到了桌子尖锐的角。我吓出一身冷汗,幸好眼疾手快,赶紧扶住她,才避免了不堪设想的后果。

责任记叙文 第7篇

我们刚一进公园,从小卖部前就滚过来一只空矿泉水瓶。在朝远处望去,草坪上游客们野餐后留下的食物包装也随处可见,花花绿绿地“装点”着草坪。我们只好戴着手套,人手一只垃圾袋,一点一点捡起来。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也并不容易。垃圾这里一点,那里一点,捡完一个地方的垃圾,又得小跑几步换到下一个地点,而且垃圾的数量又多,我才捡了那么一小会儿,腰就酸痛,膝盖也感觉要断了一样。但当我看到别的同学也在咬牙坚持时,便又有了动力。

在捡垃圾的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不少麻烦。比如有些垃圾或许是时间比较久的缘故,已经嵌在了泥土里,要用手抠,才能取出来;而有些零食袋里还有没吃完的零食,一个不小心,便洒出来,又要去捡洒出来的。让我们最欲哭无泪的,就是当我们刚刚把某个地方的垃圾捡干净,居然有人会光明正大,当着我们的面把垃圾随手一丢,毁了我们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那时候,我真的感到十分愤怒和心寒。

我捡着捡着,心情越来越糟: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滨海公园里到底有多少垃圾啊?看看树梢上挂着的塑料袋;地上散落的食品包装袋;已被损坏丢弃的玩具;甚至还有未完全熄灭的烟蒂。我们捡了整整一下午,直至公园关门。大家集中起来一看,手中的大垃圾袋都沉甸甸的的,我们的心情也沉甸甸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平时看到环卫工人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这次真是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原来干什么都不容易!捡干净的地面会受到二次污染,环卫工人长期下蹲也对身体有所损害。这些都是对身体和心理的巨大考验。我深切地体会到,他们工作的背后隐藏了那么多的汗水与辛酸。他们每天在城市苏醒前就在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城市的角落忙忙碌碌,为人们营造着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他们是真正的“城市美容师”。

浅谈记叙文构思新颖 第8篇

关键词:选材,立意,角度

“你写的文章太老套了, 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今后要让自己的文章新颖才行……”常听到语文老师批评学生的作文时这样说, 其实, 这也是我们许多同学常犯的毛病。那么, 如何让我们的文章充满新鲜感呢?这就要求我们要构思新颖。构思就是写文章时运用心思, 构思新颖就是力求独辟蹊径、新颖别致、不落窠臼, 言他人所不能言, 写他人所不能写。

一、选材要新颖, 不落入俗套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什么是“文章合为时而著”?“为时而著”的“时”, 即时代之意也;“为时而著”, 就是要关注时代发展, 关心现实社会。要做到“为时而著”, 让自己的文章充满时代气息, 前提是大家要永远对生活充满关注的热情, 时时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最热点, 不断从电视、网络、书刊、音乐等媒体获得新鲜的信息, 比如:春晚、N BA、超女、快男、青海玉树大地震、四川广东洪灾等。同时, 我们还要学会关注身边的生活, 炼就一双“慧”眼, 善于发现和捕捉那些最能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变革的人、事、物的细微变化, 如:爷爷学会了发短信, 奶奶也上网了, 爸爸也炒股了, 妈妈的头发变成了“彩发”, 校园里流行“帅哥”“靓妹”……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 只要稍加留意, 把这些变化写到我们的文章中去, 我们的文章读起来就会鲜活地反映时代的发展, 溢满时代的光彩, 让人耳目一新。切记“隔夜好茶不好喝, 干花不如鲜花香”。

二、立意要新颖, 不落入俗套

选材时, 我们抓住了社会的“热点”问题, 舍弃了司空见惯的素材, 然而, 即使是热点问题, 如若众人都从相同的角度立意, 其文章必然是千人一面, “热”而不鲜。有效的方法是选择新的切入点, 切忌人云亦云, 千篇一律。比如, 现在关、停、并、转小煤矿、小铁矿, 是一个热点问题, 但是许多文章都是从批评小煤矿、小铁矿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角度来挖掘主题, 而《中学生作文指导》上有一篇《乌蒙矿工》, 立意就比较新颖, 不落窠臼。文章选取了其中一个细节———乌黑的面孔, 尤其是对一个小矿工的描写, 引发了人们对矿工、对一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的关注。乍看起来, 本篇似无出奇之处, 但细嚼慢品, 就会发现本文立意新颖, 不落俗套。再比如, 近些年来“减负”这个话题, 也比较“热点”, 不少文章的观点, 读者已经耳熟能详了, 要写出新意, 有一点难度。而《中学生作文指导》上的《我家的“广播”》却把目光投向了“减负”的另一个侧面———家长每天的唠叨给学生造成了极重的心理负担, 指出了“减负”更要减轻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 这样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可谓标新立异。

三、角度新巧, 不落入俗套

同学们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中, 材料有了, 立意有了, 构思时,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又往往被忽视的问题, 这就是找寻组织材料、表现生活的角度。角度的选择很重要。比如, 摄影时, 同一个人物、同一处风景, 普通的摄影师拍出来的也许是张极为普通的、没有丝毫美感的照片, 而高明的摄影师, 极为注意选择恰当的角度来安排场面, 配置作品中的景物, 拍出来的就是一幅生趣盎然的艺术珍品。写作也是如此。面对丰富的材料, 构思过程中选准了角度, 那么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写出来的文章也新颖别致。举个例子。据说, 宋代有考画家的制度。一次画院以“深山藏古寺”为题, 让画家作画。画师们各逞本领, 有的在山腰里画座古庙, 有的在丛林深处画座古庙, 有的只画庙的一角, 或一段残垣断壁, 独有一位画家, 他没有画庙, 只画了一个老和尚在深山的泉水边提水。这幅画得了第一名。和尚提水, 无非是为了烧茶、煮饭、洗衣服, 说明附近山里有寺庙;和尚是老的, 说明庙是古庙了。题目的精髓就在于那个“藏”字、“古”字。这幅画把“藏”字、“古”字表现出来了, 很好地体现了题目的要求。这位聪明的画家取得了第一名, 就在于他理解了题目的意思, 选择了侧面描写的角度。

上一篇:是不是聪明的家长,就看孩子犯错怎么教育!下一篇:成功的小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