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劳务经济范文

2024-07-21

发展劳务经济范文(精选6篇)

发展劳务经济 第1篇

发展劳务输出壮大劳务经济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海兴县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东临渤海,南界山东。由于建县晚,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缓慢,目前仍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辖七个乡镇,两个农场,总人口22万,农村剩余劳动力8万人。为加快富民强县步伐,200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劳务输出工作力度,输出数量逐年增加,输出质量逐步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劳务经济成效显著。目前,我县与天津、北京、上海、青岛、大连等大中城市100余家用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先后有组织输出劳务工人5万人,现仍在岗人员3.6万人,我县年劳务收入逾2亿元,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0年以来,海兴县创新了劳务派遣模式,全方位保障了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县引税750万元。通过劳务合作,成功引进了投资2000万元的外资项目----进兴(沧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几年来,先后被省、市劳动部门评为“流动就业先进单位”、“劳动力市场建设先进单位”、“就业服务先进单位”;2005年以来连续两次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农村就业示范县”;2006年被省政府授予“劳务输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海兴县劳务经济发展到今天,坚持的是科学发展观,讲的是诚信,靠的是“订单式培训、有组织输出、劳务派遣管理、品牌化全程服务”一条龙“海兴模式”,看到的是广大农民不断走上致富路。

一、政府因势利导,为农民外出“淘金”奠定基础

在没有外出流动的准备,没有外出经验,外出的预期成本和预期收入不可预测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农民都不敢贸然独自外出。为

1引导人们放下思想包袱,改变农民“宁在家受穷,不出外打工”的旧观念,海兴县通过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大幅标语等形式,大造劳务输出声势,同时组织乡镇长、各行政村村长去输入地与工人共同体验生活。在县电视台开设“就业金桥”栏目,每天分三个时段循环播放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故事、创业英雄、农民工维权等内容。每年都要召开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对在外工作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对其外出打工家庭发生的变化制作成光盘,在电视台连续播放。政府的推动、舆论的宣导、政策的支持,减轻了人们的顾虑,“在家呆着半年闲,不如出外挣大钱”已经成为海兴县广大农民的共识。

为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领导,海兴县成立了由政府县长担任组长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县实际,确立了“以劳务输出为突破口,立足本县劳动力资源优势,依托京、津、港和环渤海经济区,通过加强劳务交流与协作,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并将劳务输出确定为海兴县“三业富民”重要战略之一。

为加快劳务输出步伐,海兴县整合了县、乡、村三级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县就业服务局投资120万元,建起了800平方米的人力资源市场,全部更新了办公桌椅,添臵了微机、打印机、复印机、空调机、饮水机、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触摸屏以及电子显示屏等现代化办公设施,优化了办公环境;成立了劳务输出信息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劳务输出信息的采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整合、输出与后期服务;全县七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站,配合县劳务输出信息服务中心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全县197个行政村确定了394个信息员,建立了信息员队伍,从而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就业

服务网络。

二、部门创建“海兴模式”,开辟农民工“安全务工通道” 农民的观念转变了,就业服务体系建好了,怎样提高农民的技能,怎样为农民找到薪资高、待遇好的企业,怎样为他们服好务、维好权是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关键。就业服务局一班人几经探索,创建了“订单式培训、有组织输出、劳务派遣管理、品牌化全程服务”一条龙“海兴模式”。“海兴模式”实施以来,海兴县外出农民工人人都有劳动合同,人人都有社会保险,多年来无一例工资拖欠事件发生。

订单式培训。为提高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就业服务局按照市场需求,在农民外出打工前开展“订单式”培训。开设了电子电工、计算机、电焊工等专业,每年培训2000人以上。培训工作的实施,贯彻落实了“劳务输出激活就业培训,就业培训促进劳务输出”的指导思想。一是通过培训,务工人员业务技能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得到了提高,用工企业的满意率上升,“海兴劳务”的美誉度提升。2003年在天津开发区组织80家用工企业对各用工基地的调查评比中,海兴县劳务基地排名第一,被评为“优秀劳务基地”。二是务工人员的工资得到了提高,本来能挣到六、七百元,经过培训后,就能拿到上千元。2003年至今,我县为天津中集北洋集装箱有限公司培训并输送了近1000余名电焊工,每月的工资总额高达300多万,平均每人的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三是带动了技工学校的发展。在我市大部分县级劳动技工学校普遍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我县技校与劳务输出工作相得益彰,办得红红火火。

有组织输出。为确保农民工找到薪资高、待遇好的企业,就业服务局从选择用工企业、组织面试、体检到护送员工进厂一包到底。

接到用工“订单”后,就业服务局要对用工单位的厂址厂貌、经济效益、食宿环境、薪资待遇和劳保福利等进行全面考察,选择信誉高、用工规范的企业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在协议中重点标明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等具体事项,坚持把好“进入关”。面试合格后,无论人多人少,无论距离远近,无论刮风下雨,就业服务局坚持派专人把务工人员送达用工企业,妥善安排好食宿,协助办理好相关证件。务工人员经企业培训上岗适应环境后,送工人员方能返回。

劳务派遣管理。为进一步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海兴县自2000年率先探索劳务派遣管理模式。劳务人员进厂后,海兴县劳务输出信息服务中心与劳务人员签定劳动合同,为劳务人员投缴各项社会保险。劳务派遣工作人员每月定期组织召开员工座谈会,了解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及时为员工发放工资;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及时处理员工在厂发生的工伤或意外事故。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劳务派遣工作突飞猛进,派遣企业逐渐增加,派遣人员日益增多,劳务税金逐年上升。截至目前,共与42家用工企业建立了劳务派遣关系,代理劳务人员5068人,累计为我县引税750万元。

品牌化全程服务。一是“跟踪服务包干制”。为使用工企业、务工人员双方满意,就业服务局内部规定:谁输送出去的工人谁负责,月月联系企业,季季回访员工,确保员工稳定率95%以上。二是开设服务热线。就业服务局为用工企业和外出务工人员开设了“24小时服务热线”,并承诺:外出务工人员若出现工伤、意外事故等紧急情况,无论白天黑夜,就业局人员三小时内必须赶到现场。三是春节期间接送员工返乡。为使外出务工人员按时、顺利返乡,每年春节,就业服务局从腊月二十二开始一直到大年三十,我们都要派专人专车将他们接回,大年初三再把他们送到用工企业。四是成立

维权中心。随着务工人员的增多和形势的发展,务工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海兴县就业服务局与县检察院联合成立了海兴县外出农民工维权中心。务工人员上岗前,维权中心要开展遵纪守法、农民工维权等内容的培训。务工人员上岗后,维权中心跟踪服务到厂,免费提供维权咨询服务。几年来,共上维权课35次,培训人员9000余人。

三、诚信合作引得凤来仪

天津进业轻工制品有限公司是加拿大独资企业。2002年,海兴县就业服务局向该公司输送劳务人员26人。合作过程中,就业服务局的优质服务和海兴籍员工的高素质给公司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天津进业公司逐步中断了与其它几家劳务公司的合作关系,海兴成为该公司唯一一家劳务人员输送单位。2003年,公司的海兴籍劳务人员就由20多人增加至500余人。根据这一情况,就业服务局积极向公司宣传海兴县委、政府土地、金融、税收、劳动力资源优惠政策。2003年11月,该公司投资1000万元在海兴县城兴建了兴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专门为天津公司生产产品配件。该企业落户后,就业服务局一班人视客户为上帝,竭诚搞好服务,该公司从租赁厂房到办理营业执照,他们都亲自做好全方位服务。2006年该公司再次投资90万美金,征用土地60亩,建设厂房3000平方米,注册了加拿大独资企业进兴(沧州)轻工制品有限公司。目前,已安排就业人员400余人,127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四、转变思路,实现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

金融危机以来,通过实行“一条龙”式全程服务,海兴籍务工人员的返乡率远远低于其他地区的返乡人数。但是09年以来,随着经济形式的回暖,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招工难”、“民工荒”现

象。由于县内人力资源缺乏,为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积极改变工作思路,向省外拓展人力资源基地。一方面,我们积极联系县外、省外当地劳动部门,加强合作;另一方面,积极与省外大、中专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用工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截至目前,我们通过山东德州市三合人力资源、为天津罗姆半导体、三星移动公司输送人员265人,通过内蒙古新时代职业中专、邯郸政法学校等院校向天津津亚电子、金桥焊材等公司输送人员426人。

回顾近年来的劳务输出历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促进农民观念的转变,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工作正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难度加大;中介市场日趋混乱、竞争加剧;随着金融危机回暖,各地不同程度出现了“招工难”、“民工荒”现象。针对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今后将与相关企业进一步加强联系,密切合作,积极开拓人力资源新领域,下大力度抓好人力资源的储备,坚持做到多样化培训、多样化输出。通过规范运作,诚信服务,与用工企业探讨劳务合作新模式,保证员工“招得到、干得好、留得住”,实现人力资源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农民工和新成长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捕捉好的用工信息,做大做强劳务输出工作,壮大劳务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0一0年四月十日

发展劳务经济 第2篇

就发展劳务经济工作进展情

况到馒头营乡进行督导调研

2011年3月5日,由省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领导带队,到馒头营就发展劳务经济工作进展情况到馒头营乡进行督导调研,对馒头营乡劳务经济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来,馒头营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工作会议精神,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采取积极开展培训,提高技能素质,强化输转管理,大力招商引资、拓宽就业渠道的办法,使全乡劳务经济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协调,促进务工人员有序流动

为了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做大劳务产业,发展劳务经济,注重从政府引导入手,加强劳务输转工作,把发展劳务经济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了全乡劳务经济工作健康、快速、有序发展。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广播、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极大地调动了富余劳动力参与劳务输转的积极性,在全乡上下形成了人人支持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由政府牵头,劳动保障站、民政所、计生办等共同参与,定期研 1

究解决劳务工作中的具体事宜,推动了劳务经济工作的健康发展。三是健全工作机构。乡党委、政府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站,配备了专职站长和业务工作人员,每村确定一名劳动信息员,做到了经费、人员、工作“三落实”。通过以上措施,该乡劳务输转规模不断扩大。截止目前输转人数达到6279人,有组织输转2785人。

二、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扩大输转规模

通过加强对外合作,全方位收集就业信息,多层次扩大劳务输转路子,通过“四个一批”,使劳务输转规模迈上了新台阶。一是引进项目吸纳一批。成功引进七星耀京北-中都未来城(草原七星)馒头营乡整体旅游开发、薰衣草种植旅游、欧洲格林小镇旅游地产、食用菌基地等一大批对馒头营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大项目、好项目,总投资额达到40多亿元。通过项目的引进,吸引周边农民打工赚钱,截止目前吸纳劳动力800余人,人均月收入达1500元。与此同时,我乡农民也从中学到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今后的结构调整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发挥优势培育一批。我乡充分利用张化线、杨哈线、旅游线贯穿全乡的交通优势和元中都遗址、花田草海旅游区、中都草原度假村、风电观光项目分布在我乡周围的旅游资源优势,乡政府积极与县有关部门联系协调,通过为农民办理手续,争跑小额担保贷款、实行优惠政策等方式,引导农民自己创业,在公路沿线的村庄建农家小院5家,修理摊点15个,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从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型。

三是外出务工帮带一批。把外出务工较为成功的人员培养成劳动经纪人,有劳动需求信息与劳动保障站和各村信息员联系,及时输送本地的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形成了乡劳动保障站为主体,劳动经纪人为补充的劳务输出新格局。在张北县“三年大变样”工作中,通过乡劳动保障站和劳动经纪人为县城建设输送农民工2000余人,有力地支持了县城建设。四是创业能人带动一批。积极培养本地能人创业,流转土地15000亩,发展规模种植种植大户33户,吸引周边村民在农闲时打工。通过外输与内转并重的方针,积极开拓劳务市场,巩固拓展劳务基地,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壮大劳务经济,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劳务收入投入到农业、教育和农村公益事业等领域行业,支持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良好效应,同时也促进了乡域经济的发展。2010年全乡劳务经济收入3280万元,人均劳务收入205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9%。

三、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务工人员就业能力

针对我乡富余劳动力素质较低、就业技能缺乏的实际问题,我们把培训作为劳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按照“围绕市场抓培训,搞好培训促输转”的思路,通过两种途径提高就业人员的竞争能力。一是积极组织实施阳光工程。联系县就业局举办了司炉、保安、建筑等专业的培训5次,培训农村适龄劳动力562名,并通过对口输出、职业介绍等方式组织就业,就业率95%。二是分类

指导抓培训。与市农科院、北方学院建立“院乡合作”关系,积极邀请两院科研人员为我乡进行培训,集中讲解农业知识、务工知识、就业技巧和自我维权等方面的知识。力争使干部群众从农作物的种植,家畜家禽的饲养到农副产品的市场前景分析预测都做到心里明白,并能正确决策,作一个有知识有头脑且了解市场行情的新农民。依托我乡的旅游资源优势,乡劳动保障站定期组织各村的手工艺人在农闲时节对各村民进行手工编织、十字绣、纳鞋垫等一些手工艺品制作的培训,做好成品后,联系销路出售。通过开展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我乡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促进了我乡务工人员由“苦力型”逐渐向“技能型”的转变,使务工人员的技能明显提高,工资待遇也有较大增长。

发展劳务经济 第3篇

1 劳务经济的提出

劳务经济概念其实是根据“第三产业”的概念衍化而来的。最早提出劳务经济理论的是20世纪30年代新西兰澳塔哥大学教授、经济学家阿·费希尔在其《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第三产业”的术语, 费希尔认为, 某些术语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人类需要的紧迫程度有关。第一产业为人类提供满足最基本需要的食品;第二产业满足其它更进一步的需要;第三产业满足人类除物质需要以外的更高级的需要, 如生活的便利、娱乐等精神上的需要。之后,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统计部门,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概念便普遍使用, 并在统计手册和统计参考书中采用了三个产业的分类方法。1940年, 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出版了《经济进步的条件》, 更加广泛地使用了第三产业这一概念。可是, 到了1957年, 克拉克在该书的第三版中, 又以“服务性产业”一语取代了“第三产业”, 并明确地将产业结构划分为三大部门。而以后的经济学著作仍沿用“第三产业”的提法 (现在经济界把费希尔和克拉克一起视作三个产业划分的创始人) , 并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其实三次产业 (国外一般把农牧业和采矿业称为第一产业, 把工业和建筑业称为第二产业。一二产业之外的全归为第三产业) 的第三产业就是通常人们所称的“劳务经济”。从概念的本质内容看, 所指的劳务经济其内涵比费希尔所指的要窄一些。由于20世纪农村劳务输出活动而形成的劳务经济, 主要是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形式。21世纪初期针对劳务输出而引发的这一经济现象, 国内一些公共服务部门开始较多地使用劳务经济的概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剩余量大。这就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随着全国各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 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空间和机会增大, 农村劳务产业的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劳务经济的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 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些地方劳务收入在农民年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甘肃农村贫困面大,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着力研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流动问题, 为劳务经济的深入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近年来, 全省劳务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 据统计, 2008年甘肃省劳务输出人数达到425.91万人, 劳务收入256.36亿元, 农村劳务经济收入占农业经济的53.4%, 与全国同类经济指标相比, 居较靠前位置。

2 劳务经济的表现形式

农村劳务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剩余劳动力, 显著特点是脱离或半脱离其承包的土地从事其他劳动服务而获得经济报酬。主要表现为一种是完全脱离自己承包土地到其他辖区从事服务, 提供劳动力, 获得经济报酬;另一种为半脱离自己承包土地在本辖区内从事部分经营性活动, 换取经济收入。其流动趋向信息的获取则不尽相同, 有的由公共服务部门提供, 有的通过劳务市场获得, 有的则由亲友传递, 也有通过各种媒体获知的。总之, 决定劳务输出的自主权完全掌握在农村剩余劳动者手中, 实际上是一种自由度较高的自发流动。劳务经济产生必然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因素, 首先, 各产业收益获利存在差异, 由农业转入其他产业所获得的实际利益要大于农业所得的报酬, 况且二、三产业的扩张促使这种差异增大。由于趋利的本性促使农村劳动力冷静分析非农产业与农业之间存在的收入差异, 从而产生巨大的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内动力。其次, 非农产业的扩张, 必然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 这是劳务经济发展壮大的外部因素。如何引导劳务经济正常发展、趋利避害, 引导劳务经济蓬勃发展, 正是我们应该长期面对不断探讨的课题。

我国的劳务经济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特有经济现象,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阶段性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

(1) 劳务输出地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一般都比较丰富, 大量剩余劳动力暂时采取“离土离乡”的形式到外地从事劳务, 他们提供不同形式、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劳动, 以获取劳动报酬。由于人数较多, 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

(2) 劳务收入除了务工者基本生活消费外, 基本上都流向家庭, 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结构中较为重要的成分, 表现出人力资源逐步演变为人力资本的特征。

(3) 外出务工者的经济关系仍以农村家庭为主, 保留承包的土地, 随时都可以间接或直接参与部分农业生产活动, 也随时可能中断农业生产劳动而外出务工, 务农与务工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选择余地。

(4) 劳务经济行为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分不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 对外地劳动力需求增大, 为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种经济现象也会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而发展、完善。

(5) 劳务经济的作用对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交通不便、距离城市和发达地区较远的区域表现得更加明显。甘肃大部分农村属于这种状况, 多年的实践也证实了发展劳务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效用。劳务经济一方面可以缓解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带活当地的经济, 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长期前景, 将会大幅度提高城镇化工业化水平, 大量的农村人口将面临着身份职业的转化, 这既是一次大发展的机遇, 也是一次建设能力发展水平的考验, 怎样才能不失时机地抢抓机遇, 为甘肃农村经济的腾飞作准备, 是应该深刻思考和着力探讨的问题。

3 劳务经济的特点

(1) 作为劳务经济主体的进城务工人员, 与其他的劳动者一样享有生存的权利、劳动的权利、获得尊重的权利以及发展的权利。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发挥与这些权利的满足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劳动力的这些权利与用工单位的企望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既紧密联系, 又互相冲突, 当这对矛盾处理得比较好时, 劳动力的积极性就会高,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会得到比较充分地发挥, 反之, 劳动者就会采取消极怠工, 甚至产生对用工单位和社会进行破坏或报复的手段与资方对衡。因此, 对进城务工人员要施行人文关怀, 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实行人本管理, 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和要求。

(2) 劳务有别于物化的商品, 当其与生产资料达到有效结合时, 就能够创造出新的比自身价值更高的价值。也就是说劳动力在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同时, 也为对方创造了新的财富, 实现了为资方获利的目的。因此, 劳务经济的发生、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着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有序结合, 伴随着对劳动者的组织管理。

(3) 劳务经济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现象, 与产业经济有着密切联系。劳务经济寓于产业经济之中, 带有明显的依附性。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 尤其是国家对西部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 加之2008年以来采取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 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带动了各行各业和多种新兴产业的发展, 刺激了劳动力的需求量, 从而形成农村劳动力更大规模地流动。其原因:一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 造成农村人口多, 城市人口少, 因而出现城乡劳动力的不均衡;二是三个产业的投入比重严重失调, 造成产业布局的不尽合理。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通过市场调节和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部分农民将实现由农民到城市居民的身份置换, 进而实现劳动力在各个产业之间的合理配置。

(4) 劳务经济与社会各个行业领域或多或少都有关联。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与这些行业部门结下了不可分割的渊源, 一些部门的部分专业、工种以其毋容置疑的特性注定要由农村外出劳务人员所承当。这种现象随着产业间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各个产业间的依赖性、互融性程度的逐渐增大而呈现出增强之势, 劳务经济终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成分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 其作用必将日趋显现。

(5) 劳务经济对其他经济起到了补充作用, 也拉动了农村市场消费。这里讨论的劳务经济主要是农村的劳务经济, 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带回的资金, 成了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较好地解决了因农业收入不济而影响农民收入的问题, 稳定了农村经济秩序。农民手里有钱心里也就踏实, 他们就可以从容地计划消费, 除了支付农业生产的费用外, 也开始在改善居住条件、添置家用电气设备和购买其他消费用品方面筹谋, 带动和刺激作用比较明显。

4 劳务经济的作用

经过近30年的培育发展,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逐渐成熟壮大, 外出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和数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统计表明, 20世纪90年代初期, 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5亿人以上, 21世纪初达到期1.8亿人, 而2008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剩余劳动力约为1.3亿人。甘肃省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 自2006年以来, 每年输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在400万人次以上, 收入超过200亿元。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 劳务市场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要求和欲望会越来越强烈。必将对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和服务能力,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形式。

发展劳务经济是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从产业性质分析, 农业受到的限制条件较多, 也较为客观, 其增收的空间和幅度同样受到限制。在目前的形势下, 仅靠农业内部来增加农民的收入显然是不够的, 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合理而适当的渠道。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看,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农民大规模“转业”,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劳务经济产业。中国有8亿农民,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首先必须考虑农民的增收问题。农民收入的产业来源可以划分为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随着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非农收入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有关资料分析显示, 在我国西部大部分农村, 农民收入除农业收入外, 劳务收入占较大比例, 一些农村占到50%以上, 已经成为当地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 1999年在农产品价格下降3%的情况下, 由于外出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 农民的劳务收入却增长了11.7%。这说明, 农业收入不能增加农民收入时, 受宏观政策的带动, 非农就业机会就会增加。自2005以来, 甘肃农业比较效益下降, 一些市县农业收入有所减少, 而农民收入却相应有不同程度地增加, 主要原因是劳务经济发挥了作用。2006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4元, 其中劳务收入84元, 占55 %;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95元, 其中劳务收入112元, 占57%;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96元, 其中劳务收入144元, 占36%。

(2) 劳务经济的发展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一般人都有一种较为固定的思维定式, 认为失业问题是城镇职工独有的问题, 农村不存在这个问题。近年来, 随着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村的就业问题也凸现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成了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最有效、最简捷的办法是发展劳务经济, 开展劳务输出。虽然乡镇企业安置、城镇化建设转移等途径也为解决农村就业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乡镇企业、城镇化建设等就业形式在边远落后地区, 尤其是象甘肃农村其发展受到经济条件制约。因此, 在甘肃就地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较弱的情况下, 发展农村劳务经济, 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力度, 可以起到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作用。

(3) 劳务经济促进了劳动力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

劳动力资源是资源配置效应中重要的因素, 而劳动力转移与流动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 通过劳动力资源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产业和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 调整和改善了劳动力与其他资本结合的比例关系, 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单从农民经济收入增加的层面来分析, 劳务经济已成为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大部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点。近年来, 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综合运用税收、价格、汇率和收入分配等经济杠杆, 刺激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 使资金与劳动力有机结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利设施建设等的步伐加快, 甘肃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中也强调强化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三项任务, 实际上是克服劣势、发挥优势, 也是同国家整体发展思路相吻合。这些措施的逐步实施, 直接刺激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欲望, 决定了其流量和流向, 使农村就业结构出现多元化趋势, 农业劳动力和外出务工剩余劳动力的比例呈现出合理调整的趋向。

(4) 劳务经济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趋利思想的驱动,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观察,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必然现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就业比例偏高, 并且存在着产业布局结构失调、劳动力分配不合理的现象, 使得一些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形势更加严峻。当前最迫切的就是要素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得合理与否关键在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否正常有序。由此可以看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合理配置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同样,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又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调查得知, 大量的农民弃置土地转入为他提供服务, 以获取比农业收入更高的收入, 一方面增加了农村经济的活力, 另一方面也利于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针对一些农村耕地撂荒和利用不够充分的问题, 国家也提出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和流转的指导性政策。一部分土地集中到部分能人手中, 为农业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 也为增强农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5) 劳务经济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首先, 劳务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国民经济增长较快时, 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应扩大, 同时经济增长一般会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 使农业部门的就业机会增加, 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的机会增多。调查发现,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高的年份, GDP增长较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低, 甚至出现一定程度回流的年份, GDP增长速度较慢。据有关部门测算,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中约有15%~20%的新经济增长点是劳动力转移创造的。其次劳务经济推动城市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的主要区域是城镇, 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城镇劳动力紧缺的局面, 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所从事的工作集中表现为苦、脏、累、险等方面, 这些工作大多数的城市劳动力不愿干,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参与, 解决了城镇某些职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他们提供了较为艰辛的劳动, 而获取较为低廉的报酬, 也就是说他们以其比较廉价的劳动成本, 来提高自身在劳务市场中的竞争力, 从某个角度上看, 为城市雇佣者提供了较大的获利空间。同时也为城市消费市场增加了份额, 据有关部门测算, 甘肃全省外出务工人员每年在提供劳务当地消费额达到13多亿元。另外,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普及化也增强了城市劳动力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 增强了企业职工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再次劳务经济稳定了农村社会秩序。我国农业人口多, 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 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渐弱的趋势, 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越来越突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无事可做, 容易产生一些社会问题, 进而造成农村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因此劳务经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在解决其就业问题的同时, 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达到共赢互利的效果。

(6) 劳务经济推进独具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城镇化建设步伐。

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工业化程度越高, 迁入城镇的农村人口越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197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5%, 2008年提高到32.15%。城镇人口的增加, 除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外,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需要大量的建设者, 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成了这些建设队伍的主要组成力量。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和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更多的农民从农业中分离并转移出来, 进入城市提供劳务成了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觉行为。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较快, 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但这只实现了劳动力低层次的转移, 即只是服务处所的变更, 并没有实现人的心理、精神上的变化。也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把自己融入城市当中, 没有把自己作为城市中的一分子。随着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 一部分农民开始改变固有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业思维模式融入小城镇, 为小城镇发展创造了机遇。

(7) 劳务经济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据调查, 大多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回流农村, 支援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也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有关部门测算, 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购买化肥、农药、农膜、饲料及农业机械等;有三分之一用于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三分之一投入当地的二、三产业, 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此外,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务工过程中受到市场意识和城市文化的熏陶, 开阔了眼界, 掌握了一部分实用科学技术, 为返乡创业, 积累了资金、技术、经验以及市场信息, 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拓宽了就业渠道。有些人返乡后成为当地乡村企业的技术骨干, 有些投资创办企业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为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和技术支撑。

(8) 劳务经济更新了农民的思想观念 。

由于进城务工, 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城市文化、都市生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越来越不满足于农村生活习惯和传统观念, 于是他们就把改变这一境况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 因而刺激了他们对教育的投入热情, 投资办学或者集资办学的现象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地区劳务经济也成为当地农村教育的重要融资渠道。同时, 也带动了当地学习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一些农民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在农业生产方面技术不足的问题, 因此, 参加农技培训、函授等方式的农技学习活动在一些农村较为普遍。此外, 参加劳务输出的新生代农民对于传统的养老和生育观念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传统的观念认为多子多福, 养儿防老, 现在一些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不认同这样的观点, 他们觉得只有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生活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的养老问题。“养儿防老”的惯性思维靠不住, 从而也使农村早婚、早育、多生、多育甚至超生的现象逐渐减少, 农民的思想趋于理性, 注重现实。

参考文献

[1]张晓山.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2]王振中.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张占斌.重农时代:新农村建设机遇[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6.

[4]韩俊.破解三农难题——3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

发展劳务经济 第4篇

劳动力是重要的资源,在全球物质资源优势已不再凸显的情况下,如何发挥涉外劳务的竞争优势,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任务。大力发展外派劳务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够部分缓解国内就业市场压力,而且将增加劳务收入,更有助于丰富劳动者经验、增强素质,为中国相关服务行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和有力保障。

濮阳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濮阳国际),于1997年经原外经贸部批准,获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短短的十几年间,已先后向日本、新加坡、韩国,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约旦、毛里求斯、尼日利亚等26个国家和地区,外派各类劳务人员1.2万多人,涉及机械、电子,建筑,缝纫,水产、食品、塑料,医护,种植、餐饮、服务等30多个工种,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外经企业和河南省外派劳务状元企业等。

立足本地人力资源市场开发各类出国劳务项目

河南,是中国人口较多省份之一,劳动力资源丰富,濮阳国际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认真组织实施“出国门,富万家的521工程”。针对濮阳地区农村劳动力状况,濮阳国际不断开发适合本地劳动力出国打工的新项目,重点开发了年龄跨度大、文化要求低、收费少、派出快、挣钱多的项目,如赴新加坡、阿联酋建筑工、日本短期蔬菜种植工、约旦制衣工、韩国水产、远洋船员等。

为了适应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该公司已逐步形成了以外派劳力型劳务为基础向技术型劳务发展的格局。近年来,濮阳国际还积极开发了高层次,技能型,适合大学生出国就业的新项目,如商业销售,物流服务、生产助理等,每年都要选派一批大学生参加境外的一些大型企业的选拔和面试,实现外派劳务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局面。

提高劳务人员素质打造外派劳务品牌

郭循立谈到,出国培训是提高出国劳务人员素质,提高履约率、降低违约率、创建濮阳外派劳务品牌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出国人员的素质,该公司专门成立了培训中心,他们派出的每一位劳务人员,在其出国前都经过系统的、全封闭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语言和技能两方面,培训结束后,要经过严格的考核,通过考核的才能外派出国,对考核通不过者,将继续免费培训,直到通过考核为止。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了“公司+基地”集“选拔一培训一派出”于一体的外派劳务模式。除此之外,该公司还建立了商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但培养了大批的出国预备人员,而且还拉长了产业链。

自2004年以来,濮阳国际培训中心先后被河南省扶贫办、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商务厅确定为河南省扶贫开发涉外劳务输出培训基地、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基地和河南省外派劳务培训中心。2007年,又被河南省扶贫办、河南省劳动厅、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省团委联合表彰为河南省扶贫开发“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先进基地等。

濮阳国际在努力开发国际劳务市场的同时,狠抓出国培训,着力塑造企业形象,全力打造外派劳务品牌。郭循立说:“我们所经营的商品与普通的商品不一样,我们的商品更具有特殊性,因为我们的商品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既要服务好用人单位,又要服务好外派人员。一直以来,我们都坚持开展以提高外派人员素质为核心,注重培养外派人员的‘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精神,赢得了国外客户的普遍认可,同时,也提高了濮阳国际在国際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

帮助百姓脱贫致富促进涉外经济发展

“走一个富一家、走一批富一乡”,这是出国打工的真实写照。据统计,10年来,濮阳国际已派出出国劳务人员1.2万多名,为该地区带来净收入累计达16亿元。在濮阳已形成了许多出国厂、出国乡,出国村和出国户,不但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还发展了当地的经济、招商引资,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郭循立对记者说,在濮阳一人多次出国,一家兄弟姐妹同时出国或先后出国的情况比比皆是。

侯永爱,是中原油田职工子女,毕业后选择了出国打工,先后到密可罗尼西亚做了两年服装工,回国后通过濮阳国际合作公司先后到毛里求斯和新加坡打工,连续3次出国,在国外工作了7年,挣回了30多万元,3次出国使她学到了很多东西,目前已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缝纫工教师。

27岁的濮阳县清河头乡农民靳叶少对记者说:“出国打工算致富的捷径。”2000年,他通过濮阳去出国干船员,3年后除了个人开销外还带回了5万多元。今年,他要还去新加坡干建筑,据他估计这次能带回来10多万元。

几年前,濮阳县渠村乡翟庄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李国俊率先去阿联酋出国挣了钱,回国后当上了村支书。为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李国俊与濮阳国际合作公司合作在村里建立了出国咨询报名点,并动员自己的弟弟、女儿、儿子、儿媳先后出国打工。弟弟李汉芝去新加坡干建筑工,4年挣了20万元,回国后到市里创业,投资开办了“程辉轮胎大全”,自己成了小有名气的老板,李国俊的两个女儿及儿媳先后出日本从事水产加工,出国半年每人都挣回了5万元,儿子正在日本研修。

通过濮阳国际外派出去的这些人员,除挣了钱、开拓思路以外,有的还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李风玲,毕业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通过濮阳国际赴新加坡工作,目前,不仅每月有近2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外,还在新加坡上了大学。

郭循立笑着说“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农村,河南省又是农业大省,这么多劳动力如何转移,如何让其发挥作用,我们濮阳国际就有这个责任,利用国际、国内的发展机遇,帮助企业和个人‘走出去。”

乡镇发展劳务经济调研思考 第5篇

全镇劳动力总数的50%;劳务经济总收入达2200万元,人均劳务收入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

一、政府引导,规范化管理,全力构建劳务输出新平台

****镇有耕地3万亩,农村人口2.5万人,农村劳动力1.3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仅1.2亩。人多地少,当地资源承载力有限,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是****镇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该镇通过认真分析,认识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大力发展本地经济,实现就地转移;二是劳务输出,实现异地转移。为此,该镇积极引导,强化服务,着力发展劳务经济,取得了较好效果。

⒈从思想源头入手,全镇上下全部“换脑”。劳务输出要形成气候,关键是要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由于长期来对土地和农业的依赖,广大农民群众的乡土观念牢固,加之城镇农民具有的“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农意识,多数群众不愿外出务工,甚至一部分党员干部,对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来抓也不理解。针对这种情况,****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机关包村干部和村干部会议,深入分析本镇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充分认识到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了镇村干部抓劳务经济的思想;通过镇劳动管理站的层层培训、包村干部入户宣讲和村干部宣传,引导农民群众解放思想,从根本上树立了“要想发家致富,外出务工是近路”的思想观念。

⒉充分发挥政府功能,将静态管理转化为主动服务。为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带动作用,****镇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以主管副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劳动管理、民政、计生等8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劳动管理站,负责劳务输出的具体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劳动管理站的硬件建设,为其提供专门的办公室2间,安排专职工作人员3名,并配备了电脑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协调计生、公安等部门,为外出务工人员在办理生育证、身份证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督促用工单位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务合同7000余份,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定期和不定期去人、发函、写信了解用人单位和务工人员状况,及时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清理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时,帮助农民工追讨恶意欠薪17万元,得到了群众的信任,为他们外出务工解除了后顾之忧。

⒊强化信息管理,延伸中介服务职能。信息不畅、视野不宽是阻碍农民工外出的主要因素。为强化信息服务职能,****镇加强了与劳动管理部门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多渠道搜集用工单位信息,进一步丰富了招工信息总量,扩展了农民外出务工空间;为保障招工信息的质量,该镇建立了信息筛选审批制度,所有招工信息必须经严格审批后才能发布,对可疑的信息派人或请求当地劳动管理部门帮助核准,严防因虚假招工信息使群众上当受骗而利益受到损害。

二、市场配置,企业化运作,精心打造劳务经济产业链

外出务工成本的高低,是制约农民外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进一步降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提高外出务工的成功率,也就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⒈从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出发,大力发展订单劳务。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用工信息的使用效率,****镇构筑了镇村劳务输出管理网络体系。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组织开展了劳动力资源普查工作,将每名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建档立卡、输入微机;建立镇就业工程信息网络,以镇劳动管理站为核心建立信息平台,现已发布各类招工信息1300条,各村明确妇联主任为就业工程联络员,负责劳务信息的发布、劳动力资源统计、协助村民办理培训、务工手续等,进一步强化了服务职能。为提高劳务输出的成功率,该镇与信誉良好的北戴河中直疗养院、市83石油管理局等50余个单位建立长期的用工合同,与其签订“劳务订单”,针对不同的用工需求,组织具有相关专业劳动技能的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程服务,直至签订劳动合同,安置妥当。

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第6篇

——作风建设年活动调研报告

丰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铭德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要害是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核心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重要途径就是把大批农民逐步从土地中转移出去。近些年来,我镇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大事来抓,劳务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发展现状

(一)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7年全镇输出劳动力4925人次,年人均收入按4000元计算,总收入达1970万元。劳务输出的性质已由过去农民增收的一个项目,向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一种重要经济成份转变。

(二)劳务输出的行业已由过去单一体力型向体力智力复合型方向转变。过去的劳务人员大多从事建筑力工、装卸力工等体力活,从事技术工种的不多,而现在却向体力智力复合型方向发展。目前从事装璜、磨工、焊工、车工、钳工、机修工等技术工种的人员已占相当比例。

(三)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非农产业大发展,劳务输出能够不断将农业劳动力吸纳到非农就业岗位,不断降低农业就业的比重,从而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改变了农业中种植业一统天下 1的局面。另外,土地的集中,有利于调整农作物布局,又使二、三产业得到有效调整。近年来我镇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迅速崛起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四)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以前,老百姓农闲时无事可做,赌博、打架等事件时有发生,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劳务经济发展起来,人们没有了闲工夫,都一心想挣钱、一心想发家,扰乱社会治安、聚众闹事等不良行为减少了许多,农村出现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较大盲目性。由于当前劳动力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劳务信息渠道不畅,劳务经济中介服务主体发育滞后,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无序性、盲目性和不稳定性。目前我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仍然以传统的血缘、地缘、友缘带动为主,有组织输出虽有进步,但进展不快,比例较低,主要是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数量偏少,没有形成有组织、有规模的有序转移格局。

二是对劳务输出的服务不够到位。乡镇政府在组织劳务输出工作上没有比较成型的组织,没有各种健全服务机构,无法为外出务工者提供信息。

三是外出务工者的文化程度偏低。近年来,大部分外输人员都是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就直接外出务工,没能做到先培训后输出,外出务工人员没有进行一定技能培训,素质不高。据统计我镇4900多外出务工者当中,初中文化程度达3980多人,占总

数的81%,接受过劳务培训的人员400人,只占总数的8%。

三、对策建议

我镇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现有农村人口16118人,农村劳动力7968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还有着巨大潜力。按照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每个农业劳动力经营8亩耕地),全镇实际所需农业劳动力约为5000多人,还有2000多劳动力需要转移,而且随着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潜在富余劳动力还会不断增加。因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发展力度,尽快把这一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1.要在更新群众的思想观念上下功夫。首先,要教育群众摆脱宿命论思想的束缚。相信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克服自暴自弃的心理,培养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其次,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敢于追求未来美好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使他们熟悉到:要想生活好,就要挺直腰杆走出去,只要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奋发图强的品格和敢想敢做的精神,生活就会好起来。再次,还要帮助群众养成艰苦奋斗的作风。要通过老实劳动、合法经营来发家致富,靠自己的双手架起通向富裕的金桥,在外面广阔的世界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要在畅通输出渠道上下功夫。一要变自由输出为有组织输出。要健全组织,确定专人负责,把劳务工作时时抓在手上,变自由输出为有组织的输出。输出的每个环节都要有人抓,有人管,使劳务输出工作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二要变盲目输出为定向输出。以前大多数劳务输出属于盲目输出,听到哪个地方有活

干、有钱赚,不考察、不了解,就急忙组织人员去,许多时候劳务人员去后就返回,不但没有挣到钱还白花了路费。今后政府要多联系一些输出渠道,多辟建一些劳务基地,多提供一些劳务信息,使劳务人员输出有方向,立足有根基,挣钱有把握。三要变就地输出为异地输出。本地经济不发达,内转人员收入较低,加之市场狭小有限,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而发达的大、中城市劳动力需求大,特别是专业的技工人员,活好找,钱好赚,收入远远超过本地。

3.要在强化务工者素质上下功夫。提高外出务工者的素质,必须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市场竞争力、推动劳务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学校或有关培训机构搞好衔接,根据市场需求,科学确定培训专业和培训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坚持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紧密结合,积极推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学校垫资培训”、“跟踪企业培训”、“校企结合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实行包学技能、包就业、包维权服务等“一条龙”服务的新模式。

4.要在增强就地转移能力上下功夫。在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的同时,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地就业。一是大力发展种养业。我镇农业资源丰富,种养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近年来,我镇在发展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生猪养殖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

业。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应在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服务业上花气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三是抓好小城镇建设。我镇城镇化建设相对滞后,当前应抢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增强小城镇综合功能,提高小城镇对农民的吸纳能力。

上一篇:《发现自己》阅读答案下一篇:爸爸您辛苦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