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创二甲工作制度(县级)

2024-06-08

急诊科创二甲工作制度(县级)(精选4篇)

急诊科创二甲工作制度(县级) 第1篇

目录

一、急诊科工作制度

(一)急诊科工作制度

(二)急诊抢救及报告制度(4.8.4.3C1)

(三)急诊科交接班制度

(四)急诊首诊负责制度(4.8.2.1C1,2.3.2.1C2)

(五)急诊分诊制度(2.3.2.1C1,4.8.3.1C1)

(六)急诊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七)抢救室工作制度

(八)急诊科清创缝合室工作制度

(九)急诊科观察室工作制度

(十)急诊护理工作制度

(十一)急诊科查对制度

(十二)急诊科治疗室工作制度

(十三)急诊科护士治疗制度

(十四)急诊科查房制度

(十五)急诊科医嘱制度

(十六)急救人员培训考核制度(4.8.5.2C5)(十七)急诊科科研工作制度

(十八)急诊科加强劳动纪律的若干规定(十九)急诊科消毒管理制度

(二十)急诊科抢救药品管理制度(4.8.5.1C)

(二十一)急诊科抢救设备管理制度(4.8.5.1C)(二十二)急诊安全管理制度(二十三)急诊科管理制度(二十四)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二十五)EICU管理制度

(二十六)急诊重大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二十七)急诊医疗纠纷、差错和事故处理制度(二十八)急诊登记制度(2.3.2.1C2)(二十九)急诊请示汇报制度(三十)急诊中心输液室工作制度

(三十一)急诊留观室工作制度(4.8.3.2C1,4.8.3.2C2)(三十二)急诊隔离输液室管理制度(三十三)急诊中心输液室感染管理制度(三十四)急诊医疗工作制度(三十五)急诊手术室工作制度(三十六)急诊感染管理制度

二、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一)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二)急救范围

(三)急救医务人员值班制度

(四)院外急救出车报告的有关规定

(五)医护人员随车抢救病人的有关规定

(六)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制度

(七)院前急救交接班制度

(八)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制度

(九)无主急诊抢救病例登记报告及管理制度

(十)急救车消毒制度

(十一)院前急救值班护士工作制度

(十二)院前急救值班医生工作制度

(十三)急救站管理制度

(十四)急诊救护车管理制度

(十五)院前死亡病案讨论制度(十六)现场死亡病人处理制度(十七)院前急救病历管理制度(十八)院前危重病抢救预报制度(十九)院前急救值班制度

三、急诊管理制度

(一)重点病种紧急会诊和优先抢救的规定

四、急诊核心制度

(一)大型灾难事故院内急诊抢救的组织指挥制度(4.8.2.2C)

(二)急诊会诊制度(2.3.2.1C6,4.8.4.3C1)

(三)急诊病人收住院及转院制度(2.3.2.1C9,4.8.3.3C3)

(四)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2.3.2.1C4)

(五)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协调机制(2.3.2.1C8,4.8.2.2C2)

(六)急诊抢救患者优先住院制度(4.8.3.3C1)

(七)急诊重大事件现场救护报告制度

(八)涉及法律问题伤病员处理工作制度

一、急诊科工作制度

(一)、急诊科工作制度

1、急诊科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性质、任务,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

2、对急诊患者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病员应立即请上级医师诊治或急会诊。对急危重患者,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至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的病人应及时送手术室实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患者。

3、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由专人管理,放臵固定位臵,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4、急诊科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各项急诊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要建立各种危重病员抢救技术操作流程。进修、实习医师、护士不得单独在急诊科值班、顶班。

5、急诊科设立观察病床,急诊医师和护士负责诊治护理。要写好病历开好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采取诊治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

6、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7、急诊病人不受划分区域和分级的限制,对需要转院的急诊病人须事先与转送医院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二)急诊抢救及报告制度

1、危重病人的抢救由值班医生和护理组长共同组织,必要时请科主任现场指挥。

2、急诊值班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急诊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争分夺秒的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作好各项记录,对疑难、危重病人应立即请上级医师会诊。遇重大抢救,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非正常上班时间,遇有重大抢救,通过电话通知总值班、科主任立即到急诊科。对急危重病人先抢救后办手续,病情稳定后留观或护送入病房。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急诊抢救室专为抢救病人设臵,任何人不得挪用或占用。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材均要处在良好应急状态,必须放在指定位臵,并有明显记录,保证随时使用,并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消毒。对任何物品因检查补充不及时而影响出诊、抢救时,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4、抢救记录应在抢救完成后6小时内如实补记,记录内

容应扼要、完整、准确。

(三)急诊科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岗参加交接班工作。每日晨实行医护大交班。由夜班护士、医师重点报告夜班及前日工作情况,报告留观病人的病情、诊断、抢救治疗及护理情况。急诊负责医师及护士长做交班后的小结,并布臵当日工作。其他时间交接班医师护士可分开进行。危重及留观病人必须床边交接班。

2、做好交班的准备工作。巡视留观病人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对危重病人做出适当的处理,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3、交班前清点急救药品、仪器设备及复苏器材是否齐全有效;并给下一班做好必需用品的准备,向接班者交代清楚再离岗。

4、接班者认真听取上一班的交班报告,不清楚的地方可当时提出,问清情况。发现医疗、护理及抢救药品、仪器等问题立即报告急诊科主任及护士长。急诊科主任、护士长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性质严重的及时上报医院有关科室、主管院长。

5、遇有下一班未按时接班应坚守岗位,直至有人接班方可下班离岗。

(四)急诊首诊负责制度

1、凡急诊病人不受区域及病种限制。

2、实行首诊负责制度,对急诊病人决不能推诿。

3、在首诊科室给予初步治疗抢救后,认为还有其他专科疾病,首诊医师应通知相关专科医师会诊,并做有关相应检查,如:CT、X光、B超等。

4、凡来到急诊科的危重病人,急诊医护人员必须先抢救,同时迅速与有关专科医生联系,速到急诊科紧急处臵。如:气管异物病人、口腔外伤病人等。

5、首诊医师在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五)急诊分诊制度

1、熟知分诊导诊护士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士行为规范。

2、热情接待患者,根据患者主诉辅以必要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根据分诊导诊护士工作流程准确分科,并及时安排就诊。

3、遇突发事件,患者集中到达时,根据突发事件处理流程,除通知当班医生外及时报告医务科、总值班等相关人员,根据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结合我院实际进行分诊导诊工作。遇烈性传染病,在通知医务处、感染性疾病科的同时,通知区防疫站并实施隔离措施,防止转播。

4、需抢救的患者,护送患者入抢救室并及时通知抢救医生、护士,必要时协助抢救,一般患者指导其到各诊室就诊,动态评估患者并及时通知医生。

5、配合各科医生工作,维护就诊秩序,保证诊室设备良好,补充各诊室物品。

6、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分诊导诊护士工作水平。

(六)急诊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发生不良事件时当事人应立即向科主任或护士长在24小时内填写不良事件登记表报医教办或护理部,重大事故立即报告,当事人应在三天内提交书面检查材料。

2、发生不良事件时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由于不良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

3、建立不良事件登记及讨论记录本,及时登记不良事件的经过、原因、后果。由科主任每日检查签字,组织讨论和总结。

4、不良事件发生后,按性质、情节轻重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件的性质,提出书面处理意见。讨论时应当让当事人参加,陈述事情经过,发表个人意见。科主任和护士长应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

5、急诊科每月组织一次讨论,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臵,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环境整洁、卫生,布局合理。物品摆放有序,方便抢救。

3、抢救室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4、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须放臵指定位臵,并有明显标记,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抢救药品品种齐备、数量充足、不过期、不失效。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不得有过期物品。

6、抢救室使用后要及时整理、清洁、消毒,每周彻底清扫一次。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进行工作。

8、抢救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及各种抢救技术,积极主动配合抢救,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护理记录,同时做好基础护理。、9、抢救用过的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要及时清理、消毒,以备再用。所用药品安瓿用后勿丢弃以备查对并及时补充齐全。

10、对抢救记录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详细、准确、及时记录。

(八)急诊科清创缝合室工作制度

1、清创缝合室供外伤病人创伤缝合使用,其他人员一律

不得入内。

2、严格执行无菌管理制度,每日紫外线消毒,每周84消毒液擦洗。

3、医护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进室要戴口罩帽子,缝合时用缝合包,戴无菌手套。

4、除外固定的敷料外(绷带、胶布等),一切接触病人的物品均需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所有无菌物品,符合无菌要求。

5、换药及拆线病人不得在清创缝合室处理,特殊感染病人不得进入清创缝合室。

(九)急诊科观察室工作制度

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急诊观察的病员,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凡收入观察室的病员,必须开好医嘱,按规定及时书写留观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3、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房一次,重病随时检查,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4、急诊值班护士,主动巡视病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病情有变迅速通知值班医生,及时执行医嘱。

5、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病人,要做到随叫随到,以免贻误病情。

6、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留观病人,要认真进行床头交接。

7、留观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根据病情及时办理住院、离院、转院等手续。

(十)急诊护理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护理常规和有关工作制度。做好就诊、转科、转诊登记和交接班。通过最简捷、有效的手段,如测量生命体征、电子血糖检测等措施了解病情,准确分诊。

3.急诊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随时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工作。按抢救工作流程并配合医生高效实施抢救。

4.不迟到早退,准时交接班,坚守岗位。

5.仪表端庄,着装整齐,对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可亲。

6.能够运用整体护理的观念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牢记急诊科的宗旨:高速度、高效率、高度责任感,一切为患者。

(十一)急诊科查对制度

1、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必须重复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用过的空安瓿,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2、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认真查

对注射及病历本,并做好输液登记,经常巡视输液病人。

3、输血病人应两人以上核对,做到三查八对,查血的有效日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臵是否完好;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4、留观及重症监护病人认真执行书面医嘱,执行后签字。

(十二)急诊科治疗室工作制度

1、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臵,要随时清理,每天紫外线消毒1—2小时,并做好登记。

2、治疗室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3、各种药品分类放臵,标签明显,字迹清楚。毒、麻、剧药及贵重药应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6、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如注射器、输液管等按医疗废物处理,不得重复使用。

7、消毒棉签、皮肤消毒液开启后应注明开启时间,在有效期内实用。

(十三)急诊科护士治疗制度

1、每日将治疗单与注射卡认真核对1次。

2、治疗前与治疗时要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3、需要进行过敏试验者,注射前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阴性后再注射。

4、静脉输液或输血时,应随时观察病员有无反应情况。

5、一种以上注射药液相混合时,必须严格按照配伍禁忌表进行。

6、静脉输液须加其他药品时,用注射器吸入,再注入液体瓶中。所有粉剂必须先溶解后再注入。

7、输液、输血速度,按医嘱执行。

8、做各种穿刺或灌肠时,要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9、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十四)急诊科查房制度

1、科主任、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及有关人员参加。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日1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两次,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查房两次以上。此外,值班医师应参加夜间查房。

2、对危重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随时检查病员,进行处理。

3、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

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4、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结合实际教学。

5、院领导及医政办主任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参加急诊科查房,了解对病员治疗情况和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十五)急诊科医嘱制度

1、医嘱一般在查房后即刻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转抄和整理必须准确,一般不得涂改。如更改或撤销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全名。临时医嘱应向护士交待清楚,医嘱要按时执行。开写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签字并注明时间。

2、医师开出医嘱后,要复查一遍。护士对可疑医嘱,必须检查后方可执行。除抢救与手术外,一般不得下达口头医嘱,每项医嘱一般只能包含一个内容。严禁不看病人就开医嘱的草率作风。

3、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夜班查对当日医嘱,每周由护士长组织总查对一次。转抄、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

4、抢救病人时,由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复述一遍,医师核对药物后再由护士执行,过后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十六)急救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凡是调入(或分配)急诊科工作的各类人员,均需进行上岗前培训后,才能参加急救工作。

2、培训采用理论学习、演示及技能操作等形式,学员应积极参加,努力实践,及早掌握,培训时间一般为1—3个月。

3、培训结束应由科主任主持进行考核,学员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日常急救工作。

4、急诊科对在职人员应定期进行复训及考核,方法是每半个月进行一次业务讲课、病例讨论或急救技术训练,每季度进行一次业务考核,考核成绩由科室记入个人技术档案。

5、急诊科应根据自身业务需要,酌情选派各类人员外出进修、参加急救学习班及各种学术活动,以达到知识更新的目的。

(十七)急诊科科研工作制度

1、急诊科科研工作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

2、急诊科全体人员均参与科研立项,对所选定观察指标应坚持准确、细致地观察与记录,不得遗漏。

3、对所选科研项目情况应定期小结,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4、对重大科研项目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5、要求人人参与科研工作,中级以上人员每年发表1篇以上国家级学术论文,中级以下人员每年发表1篇以上省级

学术论文。

6、全体急诊科人员在科研工作中应团结一致,密切配合,争取多出科研成果。

(十八)急诊科加强劳动纪律的若干规定

1、根据急诊科地工作特点,急诊科实行规范化管理,争取人人做到反应敏捷、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救治得力。

2、按医院作息时间,晚到半小时以内者视为迟到,早走10分钟以内视为早退。每天迟到、早退累计超过一小时者,按旷工处理。

3、上班期间实行坐岗制,除科室规定时间外,不准在值班室休息。

4、上班期间不准带小孩、干私活、会客、串科室、玩手机、打扑克、上网打游戏等,不准阅读专业范围以外的读物。5.值班期间在科室规定的休息时间内,应处于待命状态,以便随时出诊。

6.接到“120”出诊命令后,必须在3分钟内出诊。7.无特殊情况不准离开诊断室或治疗室。如有特殊情况应告知去向和时间,离开时间最长不超过10分钟。8.不准私自调班,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经科主任批准,否则当事人按旷工处理。

9.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如需请假3天以上者,必须提前3-5天向科室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休息。杜绝电话、短信

等请假和代假。

10.外出开会、学习者均应持院有关领导签字的通知原件,按会期和直达的路途时间给以出差天数,无特殊情况超过时间者视为旷工。

(十九)急诊科消毒管理制度

1、严格实施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及标准预防措施,加强个人防护。

2、各诊室保持空气清洁,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空气消毒设备(动态消毒机、紫外线灯)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换并有维护及运行记录。

3、各诊室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配有快速手消毒剂,无菌操作技术前后及接触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4、各诊断室拖布分别使用(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诊断室)标记明确,清洗消毒后悬挂晾干,并固定地点放臵。

5、诊断室内的各类用品及轮椅、平车、诊查床、病历夹、门把手、大厅候诊椅等,每日下班前清洁,被污染后使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消毒剂及时擦拭消毒。

6、地面采用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被病原体污染时,应在防止污染面扩大的原则上,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具体办法参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7、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体温表保持清洁。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可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洁干净;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乙醇擦拭消毒;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的乙醇或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干燥保存。

8、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工作服、被服等织物,应立即更换,装入专用收集袋内并有标识。

9、急救车及其抢救器材每次出诊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二十)急诊科抢救药品管理制度

1、抢救室抢救药品做到五定:定位臵、定数量品种、定时检查、定专人管理。

2、药品使用后应由当班护士及时清点、补充,保证药物品种、数量齐全,随时可用。

3、护士长或专管人员应定期检查急救药品,每月一号检查抢救车内、急救箱内药品的有效期并登记,发现变质、到期、破损、污染或标记不清的应立即更换。

4、毒、麻、限、剧药应设专用抽屉存放并加锁,专人保管,保持一定基数,用后由医生开专用处方向药房领回,并做登记,每天交接班时必须清点。(二十一)急诊科抢救设备管理制度

1、护士长全面负责抢救设备的领取、保管与报损工作。

2、所有急诊箱每次用后必须随时检查及时补充,不允许缺少任何急救常备物品。

3、对超过1万元以上的精密仪器必须指定专人保管,经常保持仪器清洁、干燥,各种仪器应按不同性质妥善保管。

4、平时使用的抢救设备由当班接班护士负责保管,定期检查,每班要认真交接。

5、使用抢救设备时,必须了解其性能及保养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完须清洁处理,消毒后归还原处。

6、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设备者,应按医院赔偿制度进行处理。

7、保证各类抢救仪器性能良好,专管人员每日充电、每日检查。护士长带领专管人员每周定期检查两次,如发现故障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尽快修复。(二十二)急诊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坚持班班查对,每日总查对,护士长每周大查对并登记签名。

2、抢救病人执行医嘱时要复述一遍,并保存安,待核对后方可弃去。输血时要两人核对并签名。

3、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加锁保管并登记。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臵,标签清晰。

4、危重烦躁病人使用床档,必要时使用约束带等安全措施,无坠落意外发生。危重症意识不清患者使用腕带标示,以防差错发生。

5、有应急照明措施,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6、各班相互配合,遇重大抢救时各班能迅速组织安排人员到位,有紧急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相应救治预案。

7、年事故发生率为0,一般差错、缺陷及时汇报不隐瞒,不良事件按时上报护理部,科内每月组织安全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二十三)急诊科管理制度

1、急诊病员来诊,分诊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简单询问病情,作出初步分类,迅速办理挂号及分诊登记,通知相关科室值班医师诊治。对危重病员应先抢救再办理有关手续。预检分诊护士应准确记录病人到达时间,医师到达时间,病人处理经过及去向。

2、对危重病人医师未到达之前,当班护士应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急诊医师到达后,当班护士应密切配合做好抢救工作。

3、急诊值班医师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得离开指定地点,不得随意参加会议、听课、看电视等。兼顾病房或门诊的值班医师每天接班后,应到急诊科签到,并注明所在地点,如找人代班,通知急诊科,并必须等代班人员到岗后才能离开。

4、各病区接到召唤急诊医师或急诊二线医师的电话,应立即通知到本人,不得延误。急诊一线和二线医师听到急诊召唤后应立即到岗抢救病人。

5、急诊科应充分做好急救药品、器材的准备工作。固定

存放地点,指定专人负责,每天每班检查交接,及时补充,同时做好外出抢救人员、药品、器材与运输工具的准备,保持临战状态。

6、值班护士交接班时,应检查一切急救用品的性能、药量及其放臵位臵,如有缺损应立即补充更换。放臵位臵有误时立即纠正。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查对制度,对急诊观察病人应床旁交接。认真落实护理部“九不交接十不准一必须”的交接班制度。

8、凡因交通事故、成批伤员、斗殴致伤、服毒、自杀等涉及法律问题或医疗纠纷者应立即上报院总值班,同时做好特殊事件的记录,必要时通知公安部门及有关单位处理。

9、遇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应按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10、急诊病员检查或住院,应由急诊工作人员或家属陪送;危重伤病员必须由工作人员护送。急诊病员是否住院或留观由急诊医师决定,特殊情况可请示上级医师。对于已办理过住院手续者,病区不得拒收。(二十四)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及时完成各项工作,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密切观察病情,认真做好基础护理,按时测量生命体

征,及时准确执行医嘱,详细做好各项护理记录。遇到急危重患者时,如医师未到达之前,值班护士应先实施必要的急救措施。

3、积极开展整体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主动介绍就诊程序及急诊须知。

4、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齐全,做到“五定”,抢救仪器保持性能良好,不准挪用和外借。

5、抢救结束后认真做好药品、器材、抢救仪器的归位、补充和清洁消毒工作,同时认真书写“急危重抢救护理记录单”。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到“一人一针管,一人一止血带”。做好终末污物处理。

7、病人离开后应及时整理床单元,对传染病人和死亡病人应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和终末消毒。

8、畅通绿色通道,做到来诊有人接、检查有人陪、住院有人送,送住院时要与病房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并签字。

9、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认真填写疫情卡并按规定上报。

(二十五)EICU管理制度

1、急诊监护病房(EICU)是救治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由分管急诊ICU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具体负责。

2、急诊ICU病房,要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工作人员入

室时应按规定着装、换鞋,未经许可,非医护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3、急诊ICU病房,需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所有EICU病房病人的监护与抢救治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制定。

4、病人病情好转且稳定后应及时转至有关病室。

5、EICU病房内各种抢救设备、仪器、器械、药品应定人、定位、定量保管,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补充,并及时排除故障。

6、监护室护士对病人进行24小时连续监护并予详细、准确记录病情,对病人在诊治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应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7、各班医师和护士应严格执行监护室床旁交接班制度,并及时将危重病人的病情和注意事项记录在交班本上。

8、监护室内原则上不留陪护并谢绝探视,但需留有病人单位、亲属住址和电话号码,以便医护人员与亲属或单位随时取得联系。

(二十六)急诊重大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1、凡在科内进行重大抢救活动及特殊病例的抢救治疗,应及时向医院有关部门级院领导报告,以便医院能够更好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组织力量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工作。

2、需报告的重大抢救及特殊病例:

(1)涉及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所致死亡3人及以上或同

时伤亡6人以上的抢救。

(2)知名人士、保健对象、外籍、境外人士的抢救。(3)本院职工的抢救。

(4)涉及有医疗纠纷或严重并发症患者的医疗及抢救。(5)特殊及危重病例的医疗及抢救。

(6)大型活动和其他特殊情况中患者的抢救。

3、应报告的内容:

(1)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分类,伤亡人员姓名、年龄、性别、致伤原因、伤病员的病情、预后、采取的抢救措施等。

(2)大型活动和特殊情况中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病情、预后及采取的医疗措施等。

(3)特殊病例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治疗抢救措施、目前情况、预后等。

4、报告程序及时限:

(1)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科室领导以及院有关部门报告。参加院前、急诊及住院患者抢救的医务人员向医务部、护理部报告;参加门诊抢救的医务人员向门诊部报告;节假日、夜间向院总值班报告。在口头或电话报告的同时,当班医护人员应于24小时内填写完整的书面报告。(2)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院前总值班接到报告后应在十分钟内向院领导报告。

(二十七)急诊医疗纠纷、差错和事故处理制度

1、急诊科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

2、科内设立不良事件登记本,各护理单元内组长认真进行登记。

3、发生医疗纠纷、差错和事故应及时报告护士长,发生重大纠纷、差错和事故应同时报告科主任及护理部,必要时报告医院保卫部门。科主任或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及时采取措施,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处理,防止事态发展,必要时请医务科、护理部、保卫科协助工作。

4、发生医疗纠纷、差错和事故后,应保存好原始数据、物品等,医疗文件不得涂改、伪造、毁坏或遗失。

5、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尽快写出详尽的书面材料,科主任和护士长应做好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当事人和病人方面的意见,并及时在科内进行讨论,确定医疗事故的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并将处理意见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二十八)急诊登记制度

1、急诊科应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认真填写急诊登记簿。

2、急诊伤病员登记,由预检护士负责,按登记项目认真逐项进行登记,不得遗漏。

3、预检护士下班时,进行小结与总结(日班负责小结、夜班负责总结),并填写好日报表,签名,写明值班日期及

时间。

4、急诊科除认真做好急诊伤病员登记处,同时应认真做好危重抢救登记、留观登记、小手术登记等登记工作,护士长应逐日检查各种登记情况。(二十九)急诊请示汇报制度

1、遇有下列情况时,预检护士应向医务科汇报:(1)遇有大批外伤、中毒、特殊意外伤害、重型多发伤等病人来诊。(2)高干病人、英雄模范、社会知名人士及港澳台同胞等。(3)涉及法律问题的伤员。(4)急诊病人转院须向医务科报告,由医务科联系好收治医院后方可转出。

2、急诊值班护士遇到危重疑难病症或处理有困难时,应向急诊护理组长或护士长汇报。

3、发生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时,在班医护人员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报告,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必要时向医务科或护理部汇报。

4、遇有医疗纠纷时,应向院总值班汇报,协助处理。

5、院总值班应视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请示。(三十)急诊中心输液室工作制度

1、急诊中心输液室负责全院门急诊病员的各种注射治疗工作。

2、严格执行用药原则,凡各种注射治疗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掌握药物性能,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对可能引起过敏 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药敏试验。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注射证或药物如有异议,应核查清楚后方可执行。

4、按时巡视输液病人,发现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值班医师予以处理。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并做好终末污物处理。

6、抢救药品、物品齐全,器材性能良好,丁点放臵,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用后及时补充。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室内每天进行空气消毒,每月采样培养,结果要有记录。(三十一)急诊留观室工作制度

1、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诊观察室短期观察病人(包括病情复杂难以确诊,需入院诊治而暂时无床又不能转出者)。

2、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急诊观察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认真做好交接班。

3、急诊观察室医师早、晚各查房一次,重症随时查看,24小时内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48小时应有病情小结,患者离开留观室应做好登记并记录去向。

4、急诊观察室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病人的病情、输液、吸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处理,并及时记录。

5、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6、留观者只需一人陪伴,(特殊情况除外)。留观时间一般24-48小时,急诊护士有权督促各科急诊值班医师及时处理留观病员。

(三十二)急诊隔离输液室管理制度

1、凡经医生诊断为感染病人或可疑感染病人,如水痘、麻疹、腮腺炎、或手足口病患者,需在隔离输液室输液治疗。

2、治疗时护士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治疗后所用物品回处臵室初步清洁消毒,再由供应室回收处理。

4、注射治疗人员应严格洗手和手消毒。

5、患者输液治疗结束,做好病室的终末消毒:关闭门窗,紫外线照射60分钟,消毒液擦拭门窗等物体表面,地面湿式清扫、消毒,被服类装入污物袋由洗衣房收回消毒处理。

6、非感染病人不得进入隔离输液室治疗。(三十三)急诊中心输液室感染管理制度

1、输液室有消毒隔离制度和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2、治疗室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由流动水洗手设施。

3、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液体需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溶酶需注明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非一次性盛放碘酒、酒精等皮肤消毒剂容器

每周灭菌2次,同时更换消毒剂。

4、分设成人、儿童输液区。对特殊感染病人应与一般病人分开注射治疗,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

5、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后规范洗手。

6、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灭菌,执行率100%。

7、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和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8、废弃的针头、刀片等锐器须弃臵于专用利器盒内,严禁使用非专用利器盒,严禁重复使用利器盒。

9、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严禁重复使用,医疗废物分类放臵,无害化处理。

10、各种注射治疗用物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

11、各室每日定时空气消毒,每月定期细菌培养,并有记录。

(三十四)急诊医疗工作制度

1、急诊科是医院医疗工作的前沿和面对病人的重要窗口,急诊医务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对急诊患者提供及时、正确、敏捷地救治。

2、急诊医师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院急诊医疗工作及参与院内、外大型抢救。

3、急诊科应根据医院业务情况设立候诊区、接诊区(按

病情轻、重、缓急分为特危抢救区、一般急诊区)、观察区及手术室、急诊病房、急诊ICU,实验室和资料室,配臵X线、B超、心电图、检验室等相应检查科室,人员由固定与部分轮换相结合向长期固定过渡,逐步建立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专业学科。急诊儿科和传染科须单独分区设立。

4、急诊医师必须三年以上临床经验并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进修医师、实习医师不得派到急诊单独值班。派往急诊科工作的医师上岗前必须参加急诊医疗岗位培训。

5、急诊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严格按首诊负责制进行接诊,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规范地书写留观病历、病志及其他记录。对危急和疑难的新病人和特殊病例(包括批量就诊)要及时请上级医师诊治或急会诊。接诊传染病及职业病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相关机构报告。

6、凡门诊转来的危重病人,接诊医师首诊负责制诊疗。

7、急症就诊病人的病假证明书由主管医师或接诊医师按医院有关规定出具,原则上病假时间不能超过一周。诊断证明则必须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者出具。

8、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由专人管理、定点放臵、定期检查、维修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急诊抢救器材、药品一律不得外借,抢救后及时补充药品和物品。(三十五)急诊手术室工作制度

1、急诊手术室主要为急诊病人实施紧急手术,手术室内须配备专职护士,手术主刀及麻醉须由中级职称以上医师担任。

2、病人需要急诊手术时,应先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包括术前与病人及其亲属谈话,并签手术同意书。

3、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遵守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手术室各级人员职责,严格无菌操作、消毒常规、急诊抢救制度、查对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原则、特种感染处理原则、防止差错事故制度、安全制度、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值班制度等。保持室内整洁,进入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

4、术后应及时书写手术记录和病程记录,开好术后医嘱并向患者及其亲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5、手术室应保持干净整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标志要明显。手术室的药品、器械、敷料应由专人保管放在固定位臵。各项急诊手术的全套器材、电气等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急诊手术的正常进行。消耗的物品材料要及时补充。

6、施行手术的病人应详细登记,按时统计上报。(三十六)急诊科感染管理制度

1、医疗区设分诊处、内科诊室、外科诊室、治疗室、抢救室、观察室、处臵室、急诊重症监护室和急诊手术室。

2、支持区设挂号、药房、收费处、常规化验室、放射科、功能检查科、库房、更衣室及值班室、卫生间、卫生处臵间等。

3、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室安臵。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5、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

6、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

7、须使用医院统一采购、有效期内、标识齐全、包装合格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和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8、医疗废物分类放臵,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二、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一)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1、院前急救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岗。

2、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按全省急救物品配臵标准)完好率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车厢内的卫生。

3、调度员接到“120”指令后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必要时派出担架员)在3分钟内出诊,不得拒出。

4、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到达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处理果断,做好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工作。

5、根据病情可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尽快将病人护送回医院进一步救治。

6、出诊医生到达现场后,如病人已死亡,出诊医师不能开具死亡证明。

7、转送途中,出诊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遇危急情况,应立即向“120”急救指挥中心报告,改送就近医院抢救,任何医院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病人。

8、医护人员出诊后,院内二线当班医生负责院内急救抢救工作。

9、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急诊室后进行详细交接。完成急救出车任务后及时向“120”急救指挥中心报告并认真完成电子病历的回复。同时及时补充抢救药品、物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等。

10、如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120”急救指挥中心,同时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协调,通知医院做好接诊准备或现场增援措施,确保院前急救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急救范围

凡伤员由于疾病发作,突然外伤受害及异物侵入体内,身体处于危险状态或非常痛苦的状态时,医院均须进行急诊抢救。例如:

1、急性外伤、脑外伤、骨折、脱臼、撕裂伤、烧伤等。

2、突然急性腹痛。

3、突然高热。

4、突然出血、吐血、有内出血征象、流产、小儿腹泻,严重脱水、休克者。

5、有抽风症状或昏迷不醒者。

6、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支气管及食道中有异物者。

7、眼睛急性疼痛、红肿或急性视力障碍。

8、颜面青紫、呼吸困难者。

9、中毒、服毒、刎颈、自缢、淹溺、触电者。

10、急性尿闭者。

11、发病突然、症状剧烈,发病后迅速恶化者。

12、烈性传染病可疑者。

13、急性过敏性疾病。

14、其他经医师认为符合抢救条件者。

上列规定,不可机械执行耽误病情,如情况模糊难定,应由医师根据病员全面情况斟酌决定。

(三)急救医务人员值班制度

1、选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担任院前救治工作,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班。

2、对急救病人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病员应立即请上级医师会诊。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送病人至医院。

3、急救车和急诊箱内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由专人管理,放臵固定位臵,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4、急诊科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去现场救治病人,接到调度命令后,在3分钟内迅速出车。严格执行各项急诊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5、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总值班,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6、设立交班本,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医护人员对病人的主要治疗措施及病情抢救经过要记入交班本。

(四)院外急救出车报告的有关规定

1、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救护车内由医护人员和司机组成急救医疗小组。出诊大夫作为组长负责病人的抢救与转运。向120指挥中心报告时间与情况是院前急救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也是小组各成员的重要责任。

2、报告内容:司机出发时即报告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报告是否找到病人,完成任务返院内时报告返回时间。如完成任务后遇到临时任务,必须事先由医务人员报告120指挥中心,得到允许后才可以执行。

3、当医务人员正在抢救或护送病人时,司机对120指挥中心的呼叫要立即给予明确的回答,以便及时了解出诊情

况。

(五)医护人员随车抢救病人的有关规定

1、接班时必须仔细检查药品、器械。

2、救护车到达现场后,急救员携带担架车,急救护士带急救箱到患者身边。若车到后患者已等候在路口也要下车携扶病人。

3、对伤病员进行检查、治疗,在现场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与急救员一起把伤病员搬运上救护车。病人及家属拒绝治疗或不愿去医院应签名。

4、在途中必须进行严密观察,根据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5、到医院急诊科内要向值班人员当面交接患者病情,若有特殊治疗项目(如输液、液体内加药等)必须交待清楚,待伤病员安臵好再收费。

(六)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制度

1、接到呼救电话后,在3分钟内,救护车及医护人员离开医院。

2、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及时认真,密切配合。医、护、急救员及驾驶员四方为一抢救小组,由医师负责。如有多名医师参加(如大型抢救),则由上级或高年资医师负责,所有医护人员及驾驶员必须听从指挥。

3、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中因时间紧迫,医师可下达口头

医嘱,护师(士)必须复述一遍后执行,抢救告一段落后应做好详细记录。

4、在现场抢救中若遇困难或意外,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报告。

5、现场急救后应根据病情及当地的条件决定病人转运时机及所转医院。

6、如伤(病)员需留原地观察治疗,应详细向病员家属或当地医务人员介绍病情,交待观察注意事项,治疗措施以及疾病的预后等。

7、在病员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必须在车箱中守候在病员身边监护病情变化,随时准备进行抢救,并做好记录。

8、将病员送到医院后,应主动向医院值班人员介绍病情,对危重伤病员送到医院时介绍病情和抢救应同时进行。

(七)院前急救交接班制度

1、为保证院前急救24小时值班制需要,实行白、夜两班制,每天晨8:00接班,下午17:30接班(10月1日后下午接班时间改为18:00,5月1日后恢复原接班时间)。

2、接班医护人员应提前10分钟到岗做好交接准备,包括补充各种急救药品、物品及交代危重病人情况等。

3、交接班时,值班人员应集中,由交班人员认真细致地报告本班内完成的外出急救次数、病人情况及遗留问题等。

4、由各班医师、护士及急救服务队员负责清理交接急救

值班时使用的共用物品。

(八)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制度

1、院前急救病历由出诊医师用统一表格或病历书写。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必须由上级医师审查后签字。

2、院前急救病历必须在急救任务完成后1小时内完成。重大灾害事故急救任务完成后,在48小时内完成。

3、急救病历填写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其中生命体征记录不可缺少。

4、病历记录应保持整洁,字体工整易辨认,一律用蓝黑墨水填写。

5、因特殊情况而未能接触病人时(如空车),须在病历中注明原因。

附:院前急救病历的书写要求:

(1)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写上病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到达时间、离开现场时间及返回医院或转院的时间,这些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2)记载病员的主诉,简要的现病史,既往史,重点体检的阳性体正及重要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和初步诊断。

(3)记载现场急救采取的措施,病员转运途中病情变化的治疗情况及家属的要求和配合情况。

(4)此外,如遇其它特殊情况,如:重大抢救,现场会议,涉及法律纠纷等也应详细记载。

(九)无主急诊抢救病例登记报告及管理制度

1、由“120”指挥中心指令出诊或群众自发送来的无主急诊抢救病人,护士应按要求填写《无主急诊抢救病例登记表》 并电话报告医政办、或院总值班。

2、医政办或院总值班接到有关无主病人的报告后,应协助急诊值班人员迅速查明病人身份情况,通知病人家属来院。

3、无主病人的各种检查申请单、处方、治疗单,应由院总值班或医政办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生效,其欠费由财务科统一登记。

4、对无主自杀病人,观察期间必要时由护士长或院总值班代请陪护守候,防止再次自杀。

5、无主病人的欠费及陪护劳务费,按有关政策规定办理。

(十)急救车消毒制度

1、救护车内每日用500mg/L“84”消毒液擦拭车内地面、扶手、担架、坐靠及车内抢救装备,如诊箱、器械架等。

2、每周一次对车辆做全面消毒,包括车内的柜子、抽屉、及担架、坐靠等设施。

3、使用过的注射器、吸氧管、人工吹气嘴等一次性物品应按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处理,呼吸机的通气管道用后要清洗干净,送供应室消毒。

4、对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车辆严格按消毒隔离制度对车

内做全面消毒处理后再用。

(十一)院前急救值班护士工作制度

1、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工作认真负责,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工作,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每班认真检查抢救仪器,并保持良好状态,及时补充物品和药品,保持整齐、清洁、安全。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负责人解决,保障出诊工作顺利。

3、每次出诊回来,整理抢救物品、药品,补充完全,放回原处,若是传染病人应及时清洁、清毒处理。

4、认真做好抢救治疗工作和病情记录,抢救病人用过的安瓿应妥善保存,以便核对。

5、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术,有预见性的与医生密切配合,参加搬运病员。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发现病员涉嫌犯罪的,应做好记录并及时通知公安机关。

6、在接诊和转运过程中,热情为患者服务,做到文明用语,杜绝服务忌语,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服务标准收费。

7、按时上班,不准擅离工作岗位,接到急救电话3分钟内出诊,服从“120”急救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

8、监守岗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9、下班前打扫责任区卫生,认真交接班。接班人员不到岗,不准下班。

10、奖金分配根据工作量发放。不服从领导,不按时出诊,造成不良影响者,扣发当月50%奖金。延误急、危、重伤病员,抢救和诊治,按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11、参加我院和市急救中心组织的院前急救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急救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急救水平,完善急救工作。

(十二)院前急救值班医生工作制度

1、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工作认真,业务熟练,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2、按时上班,不准擅离岗位,接到急救电话及时出诊,服从“120”急救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

3、值班实行12小时工作制。分4班,每班白天3人,晚上2人,时间是8Am接班到6PM下班,另一班是6PM接班到次日8Am下班,4班循环。

4、白天分为坐诊班和行政班,坐诊班2人(内、外科各1人),坐诊班负责出诊及日常诊疗、抢救工作,行政班负责日常行政事物,并作为出诊、抢救的补充力量。

5、遇到大批伤病员及时通知科主任、医政办和总值班,做好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工作。

6、上班做到有救必应,有应必到,3分钟出诊,做好病人的抢救治疗和病情记录。病人到急诊室后,向急诊室医护人员介绍抢救经过,并协助进一步抢救治疗。

7、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心电图、吸氧、吸痰等急救技术。懂得常见病和危重病的处理原则和措施,合理用药,要与护士、司机密切配合,参加搬运病人。

8、在接诊和转运过程中,热情为患者服务,做到文明用语,杜绝服务忌语,如患者指定医院,尊重病人意愿。发现病员涉嫌犯罪,应做好记录,并通知公安机关。

9、下班前打扫办公室,值班室卫生,认真交接班。接班人员不到岗,不准下班。

10、奖金分配根据工作量发放。不服从领导,不按时出诊,造成不良影响者,扣发当月50%奖金。延误急、危、重伤病员,抢救和诊治,按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11、参加我院和市急救中心的组织的院前急救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急救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急救水平,完善急救工作。

(十三)急救站管理制度

1、急救站主任负责医疗急救管理、人员管理和车辆管理等工作。

2、建立急诊医师、护士、驾驶员上岗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培训;独立值班的急诊医师必须具有3年以上、急诊护士必须具有2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驾驶员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驾龄,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并至少固定一年。

3、工作时间要衣冠整洁、统一着装,并佩戴胸牌(胸牌不得转借,丢失要及时上报、补办),保持良好的工作形象。

4、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和二十四小时应诊制,每班保持1-2名医师,1-2辆救护车值班;出车要保证一司一医一护人员及装备。

5、值班人员要提前10分钟接班,认真做好急救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急救箱、药品、物品、器械的使用情况,当班使用,当班补充,并遵守相关的制度和操作规程。

6、严格遵守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对通讯设备和急救站席的使用规定,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确保与指挥中心的通讯网络通畅。

7、严格遵守各项劳动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上班后要及时做好出车准备,坚守工作岗位;待命期间不得离岗外出。

(十四)急诊科救护车管理制度

1、急救车分为驾驶舱和医疗舱。

2、医疗舱由医务人员负责管理,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保持清洁。

3、药品器械柜按规定存放抢救器材、设备、药品及一次性用品,严禁放臵与医疗无关用品。

4、医疗舱为病人抢救场所,无关人员不得任意逗留。

(十五)院前死亡病案讨论制度

1、凡在现场抢救或转送途中死亡的病例即为院前死亡病例。

2、如有死亡病案,急救站当月应进行死亡病案讨论。

3、病案讨论程序和资料按规定执行。

4、详细记录,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救治水平。

(十六)现场死亡病人处理制度

1、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临床诊断死亡的病人应立即向家属告知病情并在病情通知单上签字。

2、在征得家属意见后进行心肺复苏术。单人复苏时于心肺复苏5分钟后立即行心电图检查。表现为死亡心电图时再行心肺复苏10分钟,再次心电图确认为死亡时方可放弃抢救。

3、如家属要求转运至医院时,应向家属交待并签字后转运至家属指定医院。

(十七)院前急救病历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院前急救病历书写规定。

2、病历必须当班完成,内容真实、客观、准确。

3、病历应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句通顺,不得随意涂改。

4、个人书写,集中保管,当班完成急救病历及电子病历回复。

5、各种报告单粘贴整齐。

6、病历应由上级医师、科秘书审阅,用蓝黑笔修改,并在修改处签名。

7、每月5号前急诊科护士长集中编号存档,保存期15年。(十八)院前危重病抢救预报制度

1、危重病人应积极实施现场抢救。

2、根据病情确定转送医院。

3、转送途中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

4、转送病人时向“120”调度中心报告,及时与转送医院联系,做好抢救准备。(十九)院前急救值班制度

1、不得迟到早退,擅离职守。

2、不得私自换班。特殊情况换班经站点领导批准,报急救科备查。

3、按规定着装,挂牌上岗。

4、做好出车前的药品器械准备,待命出车。

5、严格执行出车程序、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三、急诊管理制度

(一)重点病种紧急会诊和优先抢救的规定

依据卫生部办公厅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对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机型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实施

以下规定:

1、对重点病种的急危重症患者,应先抢救,后补办手续。任何人、任何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病人。

2、需转科或科间会诊的危重、疑难病人,首诊或负责医师应负责与有关科室接洽,不得延误病情或推诿病人。

3、涉及到的会诊科室要随叫随到,不得拖延,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不超过10分钟,急诊留观时间不超过72小时。

4、建立与医院功能相适应的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

四、急诊核心制度

(一)大型灾难事故院内急诊抢救的组织指挥制度

1、成立院长领导下的,由业务院长、医政办主任、护理部主任、急诊科主任、护士长、相关科室主任等参加的急诊抢救领导小组。在急救抢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做好抢救准备,病人到后立即组织抢救。

2、由群众自行送来的成批灾难事故伤病员到达时,急诊科值班护士应立即电话通知急诊科主任,同时通知医政办、院总值班和院领导组织力量抢救。

3、保卫科应维护好现场秩序,不准人群围观。

4、成批、重大急诊抢救指挥一般由院长、业务院长或医政办主任担任,急诊科主任负责业务把关,参加抢救的各科医护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密切配合,做到忙而不乱。

5、医护人员每2--3人组成一个小组,负责指定的一名或几名伤病员的处理。

6、心肺脑复苏措施由急诊科医师决定。

7、每次抢救完毕后应进行小结。

(二)急诊会诊制度

1、凡遇危重疑难病例,经治医师及时申请上级医师或专科医师会诊。急危重病人可直接电话联系申请会诊,后补写会诊申请单。

2、病情允许情况下可带病人前去专家门诊处会诊;危重病人应请有关专家、主治医师迅速来急诊科或观察室进行会诊。

3、被邀请的会诊医师必须随请随到,紧急会诊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

4、经治医师做好会诊前的准备,介绍病史及抢救治疗经过与有关化验检查,并认真做好会诊记录。跨科会诊由会诊医师记录意见,并签全名。

5、会诊医师明确提出会诊意见,对危重病例同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一起会诊,共同协商制定抢救治疗方案并向值班医师交代有关抢救事宜。

6、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根据会诊意见尽快予以实施。

7、凡病情复杂诊断不清,涉及两科的急诊病例,均应有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会诊,各科都应当本着对病人极端负

责的态度,团结协作,争分夺秒,积极抢救治疗,决不允许互相推委,延误诊断及抢救。

8、凡涉及多科的急诊病例,由急诊科医师牵头与会诊科室协商,收入病房,收住科室安排专人会诊。如病情复杂,定不下来收(哪科)病房,急诊首诊医师有权决定患者去向。

(三)急诊病人收住院及转院制度

1、凡符合住院条件的急诊病人,及时安排入院。

2、因某些原因,暂时不能收入院的急诊病人暂入急诊观察室治疗观察,遇危重病人直接转入ICU。

3、如因住院费不足,病情已危重的抢救病人,经医政办、总值班或院领导批准后,方可转入ICU或收入病房,住院费不足病人根据病情由医师决定是否留急诊观察室,但需经科主任或上级大夫批准。

4、对某些符合住院条件的急诊病人,其家属不同意收入院时,尽力耐心说明病情及入院治疗的必要性。如其坚持拒绝住院,请家属在病历上签字。

5、对重症病人住院,应由急诊护理人员护送;危重病人需急诊医师和护士共同护送患者到病房或ICU,护送时携带必要器械及复苏药品,以防意外;到病房后向接诊医师、护士做好交班。

6、对本院无相应专科病房不能解决住院问题的病人,须经急诊主治医师决定,与转往医院联系好,在病情允许情况

下转院,并主动为病人联系安排急救车与医生转送。

7、做好病人住院及转院前的相应处理,以防病情突然变化。并做好住院前及转院前的病情与抢救治疗记录。

8、认真填写住院及转院登记,转院病人附有病例摘要及转院证明。转院需由主治医师签字负责。

(四)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1.目的:为充分体现救死扶伤、重症优先原则,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提高抢救成功率。

2.范围:适用于全院医务人员。

3.定义: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为挽救其生命而设臵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4.标准: 4.1总则:

4.1.1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急、危、重患者。包括:

4.1.1.1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

4.1.1.2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生命垂危患者的急诊处理。

急诊科创二甲工作制度(县级) 第2篇

4.14.1.1 : C3 医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药物治疗相关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B2医务部门与药剂科职责明确,有协调机制

4.14.1.2 : 医院药剂科设置符合相关要求

4.14.1.3 : 根据医院功能任务及规模,配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明确

4.14.2.2 :A医院有药品质量监测网络(平台)

4.14.2.4: B 2各相关科室有相应的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4.14.2.5 : 对全院(主要为急诊科 病房 急救室 手术室)的急救等备用药品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4.14.2.6 : A 职能部门对调剂工作督导检查 追踪评价,持续改进调剂工作

4.14.2.8 : 根据临床需要开展的肠外营养液和危害药物等静脉用药调配应符合规定(可选)

4.14.2.10 :应建立药品管理信息系统,与医院整体信息系统联网运行(可选,县医院必选)

4.14.3.3: 医师开具处方应按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制度已有 望落实)

4.14.3.4: 护士抄录用药医嘱及执行给药医嘱应遵守操作规程,必须经过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4.14.3.5: 已开具处方并遵医嘱使用的药品应记入病历

4.14.4.1: 医师 药师按规定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并有相应制度考评机制(我科已进行处方点评工作 统计基本药物使用率,望加强管理)

4.14.5.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委任制

4.14.5.2: 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4.14.5.3: C2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

3制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流程,并严格执行

B1明确各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权限。

4.14.5.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我科亦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统计 望加强管理)

4.14.5.6: 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4.14.5.7:B 1医院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有记录

2医师精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落实到没名医师

3药师经培训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落实到每名药师

4.14.6.1 : B 1有鼓励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报告措施(措施已有 望落实)

对严重用药错误报告有分析,有整改措施

4.14.6.2C 1 有完善的突发事件药师管理应急预案(已有),组织层次清晰,人员分工明确,体现良好合作,各部门无缝隙衔接,对突发事件善后工作及还原应急能力有明确规定。

急诊科创二甲工作制度(县级)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参加本地区2011年急救大赛的17所县级医院急诊科医生64名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抽取参加大赛的55名普通医生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对两组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量表制定参照患者压力源量表[2]及SCL90调查问卷调查表[3]中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情感、思维四项指标,同时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加入工作量、专业信心及医疗自我满意度等指标,建立现场问卷调查量表。所有被调查人员现场发放问卷调查表,在大赛现场同一时间一次独立完成,不记姓名,现场交卷。发放问卷调查表119份,收回有效问卷调查表119份,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将调查统计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急诊科医生与普通医生在年龄、工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工作及心理压力

两组医生在专业信心、医疗自我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工作量方面急诊医生明显高于普通医生(P<0.05),工作环境急诊医生明显差于普通医生(P<0.05),急诊科医生在人际关系、情感与思维评分高于普通医生(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科医生在工作压力及身心压力方面都明显高于普通医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彝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社会因素和对急诊科的片面认识。

首先是急诊科的工作性质,急诊科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高。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的最前沿阵地,是医院人员流量最大和最繁杂的场所,患者、家属和医生都容易产生焦躁、冲动的不良情绪。急诊科医生常年不停地忙于上夜班、抢救危重患者,上班时间太长,加班随时有,经常不能与朋友、家人团聚,容易导致社会关系及家庭婚姻的不稳定。在本地区由于急诊医学的起步和发展较为落后,在医院中很多同行都对急诊科的、不重视,认为是简单的分诊和转运患者的地方,急诊科在医院的地位偏低;急诊科就是把各个科室不好管理、工作不认真的人员集中锻炼的地方,所以本地区急诊医生的文化程度、专业信心、医疗自我满意度都与普通医生有较大差异。其次,本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崇尚酒文化,曾经以吸食毒品为荣,落后的思想观念等因素导致酗酒、吸毒、打架斗殴、交通事故人员居多。这类患者情绪失控、素质低下,如果急诊科医生不能很好地控制急诊就诊环境,经常会发生对急诊医生进行辱骂、威胁,甚至殴打的事情。精神压力大,工作独立性强,要求急诊医生知识面广,工作技能高,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急诊患者要及时作出准确诊断和抢救,就必须保证急诊医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清醒的头脑,清晰的急诊思维,不能出任何的差错,使急诊医生容易精神紧张,加大工作压力和心理的负荷[4]。

本地区急诊医生处于极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状态下,为了保证急诊质量和急诊工作团队的稳定性,急诊医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第一,呼吁全社会对急诊事业的关注,努力提高急诊人员在社会和医院的地位,协调急诊科与全院的协作关系,从进修学习、待遇和职称晋升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提高急诊医生的待遇,配足急诊人员,缓解急诊工作压力,有足够时间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及与家人团聚,保证家庭的稳定性;降低急诊时间,减轻急诊工作负荷,减少急诊疲溃程度。第二,加强急诊管理,完善急诊制度,建立快速急救绿色通道,减少急诊环节,提高急诊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情绪。第三,加强急诊人员的素质教育,使急诊医生在综合素质上与普通医生一致,甚至高于普通医生。

摘要:目的:通过对凉山彝族地区县级医院急诊科医生工作压力状况的调查,探讨急诊医生工作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凉山彝族地区县级医院64名急诊科医生和55名普通医生,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县级医院急诊科与普通医生在专业信心和医疗自我满意度方面,工作量和工作环境方面,人际关系、情感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山彝族地区县级医院急诊科医生工作压力大,建议全社会和卫生主管部门重视急诊科医生,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急诊工作环境,维护急诊科医生的健康。

关键词:彝族地区,县级医院,急诊科,医生,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李小妹,刘彦君.医生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35(11):645-649.

[2]汪向东,王希林,马宏.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31-35.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

医务科创二甲资料完成情况汇报 第4篇

一.完成情况

根据普定县妇幼保健院创二甲任务分解表,医务科需完成共60条,款数太多未数,现已完成24条,其中3.1.1-3.1.3已完成,3.4.4两条基本完成,3.4.6.3基本完成,3.5.1B款科室少未达到,3.5.9A款无相关数据未达到,3.5.10两条基本完成,4.2.1改进已写入相关改进记录基本完成,4.2.3.1完成,4.2.3.2C和B已完成,A款未达到,4.4.1.2C、B1已完成,B2未达到,4.6.4C已完成,B和A因为没有开展实验性临床医疗故未达到,5.1.2.1完成,5.1.2.2完成,5.3.2.1B和C已完成,A款未达到,5.3.8中B和C因无放射科无法做。

其中涉及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部分已写入相关纸质档案 其余36条因时间短、人员少待完成 二.存在问题

1.科室做创甲资料人员少(仅两人),需做资料多(共60条)难以完成任务;

2.部分资料需相关科室提供,且相关科室暂不具备; 3.有部分条款本单位未开展难以达到;

4.多数资料均是按照自己理解去做,很多地方难以理解多数无人指导,无法完成相关资料。

上一篇:个体户办照经营场所证明下一篇:现代化教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