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整理

2024-07-23

文言文实词整理(精选6篇)

文言文实词整理 第1篇

文言文词语整理(注意:词语熟悉常用的义项不做整理)

白 云 语 晓 喻 谕

收 系 执 幽 羁 縻 囹圄 缧绁 分、虞 度 拟 逆

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陈陈相因 因势利导 因利乘便 因其不备卒然击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由于 于是就 干

过:拜访 如:过故人庄 方:比拟;正在;将要

拟:忖度;准备,打算;比,比拟;比量,比划;模仿 匹:相等,相当;

存(顾):思念;看望,问候; 抚恤; 养老存孤

坐:因为; 因……判罪;判罪(连坐)如:蒙毅当高罪死 婴:环绕 妇幼婴城 治:社会安定

贼: 伤害,残害;祸害;敌人,犯上作乱;偷窃的人 审:详细,周密;稳重,慎重;确实;审查,弄明白 革:皮;改变;除去 摄:整理(衣冠); 辅助; 代理 抑:低下; 控制; 或者 劝:勉励

乘:登上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省:查看,检查;探视,问候;宫禁;官署名;行政区域 录:审查纪录囚犯的罪状;逮捕;记住;录用任用 乖:偏执; 不驯顺; 坎坷 购:悬赏捉拿

廉:正直;不贪;查访 狱:案件

科:法律条文; 征税;判刑; 作奸犯科;金科玉律 科首 就:趋向;靠近;完成; 即使(就能破之尚不可首也); 广泛 此、是:代词 这、这些

次:临时驻扎; 住宿;住宿处;次序 军次江北 薄:靠近; 如:日薄西山; 夜薄敌营 却:退后; 推辞,不接受; 去掉(却盾而前); 还(却话巴山)得:能够; 完成 竟:整个(虚中竟日); 完毕,终了(看书既竟); 终于;究竟,竟然 卒:士兵; 最终; 通“猝”马上; 死 简,拔,擢:提拔

典:卖 典当 ;掌管 微:如果没有 盍:何;何不

干:河边; 冒犯;干预,干涉; 冲; 谋求; 才干(干谒)

疾:重病;痛苦;缺点;厌恶;妒忌; 快,急促 忌:憎恨;嫉妒;畏惧;忌讳

病:得病;筋疲力尽;担忧(君子病无能);毛病弊端; 勒:笼头; 强制;率领;雕刻 给:丰足; 提供; 供给

笃:深情; 病重 病笃 笃情 舆:车; 抬,举 布:布施; 布化

化:以教育感化,民心民俗; 大自然的功能造化; 风俗风气 治:太平,与“乱”相对

攻,治:研究 术业有专攻 捐:抛弃,除去,(细大不捐,捐身飞赴国难); 捐献 负:依仗;背叛,辜负 荷,蒙:受

里:二十五家为一里,可译村里、邻里

脱:免去;如果 脱有祸,固所不辞 让:谦让;责备 大礼不辞小让 假:借(久假不归);借助;非正式的(假王)仕:做官;官场 阕:宫殿,朝廷

客:外来的人; 寄居他乡; 门客食客 一:全部; 竟然(一至于此乎)剧县,剧职:难治理。任务繁重

向:先前 如 失向来之烟霞 归:出嫁; 返回; 归附;

引:拉开弓; 率领;避开退却; 取过来招引; 引用;承担; 乘:登上; 欺压; 追逐; 趁着 殆:危险;几乎;大概;通“怠”

贷:借出; 借入; 宽恕,推卸 如严惩不贷 责无旁贷 事:侍奉; 效力

比:一个挨一个; 并排,如 比家;近来 害:嫉妒;妨碍

忌:憎恨;嫉妒;畏惧;忌讳,禁忌 嫉:嫉妒;憎恨 憾:遗憾,不满意

恨:遗憾 “怨恨”连用是仇恨的意思 怨:埋怨,责备;恨,仇恨

营:经营;制作;谋求营利 如:狗苟蝇营

徇:四声:示众;掠去;巡行 特指巡行占领之地 ;通“殉”以身徇恩;顺从

部:统率;官署,行政机关;部分,类别 幸: 去某地 ; 宠幸 ; 幸而 多,许:赞美;

二声:

许,所:大约 如:父去里所,复还 少:稍微;批评 如:世皆少之 矜:同情;注重,慎重;骄傲,夸耀

伐:功绩;夸耀 如矜伐其功 报:回信;答复;报答;酬劳 遐迩:远近

暇:空闲 目不暇接 班:分玉——开,摊开;颁布;排列——等级,次第;返回,如班师回朝;通“斑” 贰:不专一;从属二主;背叛;重复 稍:慢慢的,渐渐地

岁:年景,收成 如岁凶 币:礼物;

货:财物;钱,货币;行贿(寡人好货)贽:幼见长第二次拿礼物

赞:辅助,辅仿; 告诉,如不赞一词 赍:送物给人; 钱财 赉:赏赐

遗,贻:赠送,给予;遗留 贻笑大方 沽:买;卖

市:市场;买,卖 货:出卖 粜:卖米 籴:买米 鬻:买卖

虞、意:料想、想到

晏:天晴无云;平静,安定 ; 晚,迟;色彩鲜丽 如海晏清河(国家太平兴盛)

工:工匠; 精巧; 擅长; 如工为草隶 鬼斧神工 见:指代副词;被(介词)

相:指代性副词;辅助,帮助;观察 如吉人自有天相 率:大致一般;一律;全部;当权 俸,秩:薪水

周、赈、济:帮助、救济 度:测量;估计,推测

杜:杜绝,堵塞;关闭 如防微杜渐 杜门不出 却:后退;推辞;去掉 如:剜却心头肉 秩满:任期期满

视:看;看待;比;和……一样 谤,讥讽:公开指责;毁谤 讥:微言讽刺

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诽:背地里议论,毁谤 刺:斥责,指责 豫:快乐,舒适

诳,绐(dai):欺骗

司,董:管理,如董事长,司机 录:记,思念,捕并审问

虞:看管山林的人; 意料,料想; 欺骗; 忧患 构:把某些事牵合在一起作为罪状陷害人(构陷)

尚:上; 超过; 尊重;仰攀婚姻,特制娶公主为妻; 尚且,还 考略:拷打 拟:准备

旨:味美;意思意图(劳以温旨)释褐:脱下百姓衣服 霁:天晴

属:连接,跟随;交付;嘱咐;属于;种类 谮(zen),讦(jie),构:诬陷,说人坏话 僭(jian):越 制(有违逆之意)涕:眼泪 俾:使,让

廪,庾:粮仓,谷仓

缘:沿着,遵循,攀援,因为,因缘 缘木求鱼 差:派遣;差别 听:听任

宿:素来,素来就有的; 宿将:有经验的老将 夙:早晨;速来,一向 夙兴夜寐

按,案,行:考察; 巡行巡视; 依照; 手压 宥:宽容 劾:弹劾

刑:刑法:惩罚;杀,如刑人如恐不胜;法式,典范后写作“型” 录:记;思念;逮捕;审问 易:改换,变更

望:远看; 名声; 每月十五; 埋怨,不满(怨望)可意,称意,宜:适合, 冲:要塞(首当其冲)

寇:盗匪,入侵者;骚扰,入侵

贼:害,杀害;杀人者;敌人;强盗;

比:近来;临近;一个挨一个;接连 如:比邻,比肩 昧:不清;糊涂

逾:超过;更加 逾年

喻,谕:告诉;知道了解 家喻户晓 渝:改变 忠贞不渝 语:告诉

敕:告诫,嘱咐; 重要,命令(诏)遇:会见; 对,对待; 遇见 便:有利

趋:小步快走表尊敬; 快走; 趋向; 通“促”,催促;马上 趣:1通促:催促;赶快;急促 2通趋:奔向

左:一般以左为较低位臵; 不正,邪僻; 不合,违背 如:与刘公数相左 左迁 闾左

右:一般为尊位;重视,尊重;亲近,赞助 右迁 豪右 引:拉开弓;伸长;引导,率领;避开,退却;取过来;召引 匡:弯曲;正,纠正;端正;辅助; 如:匡扶天下 被:覆盖;遭受,如,必被庶人之怨;表被动的介词(少)资:资用,钱财,费用;积蓄;供给,资助;凭借;名望;资质 用:资财;由于(介词)淫,滥:过多

悖、忤、逆:违背

游:游玩,游览;交际,交往 胄:头盔;后代 嗣:继承;继承人 俟:等候

烛:穿透;照亮 如洞烛其奸

洞,清晰地,深入 洞若观火、洞察

厉:磨刀石;磨,再接再厉;勉励;剧烈,猛 间:古多作“闲”,本义是门的隙。

(1)名词。除了表“间隙”“空隙”“小路”意义读jiàn,其它读jiān。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时时而间进 君臣多间 间至军中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就本义是由低处往高处。用作动词:

(1)接近,靠近,趋向。如成语“避重就轻”,又如:金就砺则利。(《劝学》)(2)完成,到达。如:竟不能就。(《后汉书•张衡传》)(3)受(刑罚)。如: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

(4)“就职”意为“赴任”“到任视事”,如:臣具表以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附虚词用法:

副词。表时间紧,可译为“立即”“马上”。如:斯须就毙。(《促织》)

穷本义是尽、完结。(1)形容词

①尽,完结。如:而心目耳力俱穷。(《促织》)

②困窘,处境艰难,(生活)窘迫。如: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处境艰难。)

③与“达“相对,意为“不得志”“不显达”。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动词。意为“穷尽”“竭尽”“穷究”。如: A.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B.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走到尽头。)

属(1)动词,读zhǔ。

①连接,连续。如: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使者以蒙田属吏,囚于阳周 长城起临洮属之辽东 冠盖相属于魏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②撰写,写作。如: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衡善属文

③通“嘱”,意为“嘱咐”“委托”。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动词,读shǔ。

①隶属,属于。如: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②邀请,劝请。如:举酒属客。《前赤壁赋》)

(3)名词,读shǔ。相当于“等”“辈”“类”,常与“吾”“若”“之”等结合,表人称复数,可译为“我们”“我们这些人”“你们”“你们这些人”“这些人”等。如: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B.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C.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数本义是数目、数量。如: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希望让他能增补到侍卫的数目里(做一名卫士)。

(1)名词,读shù。命运。如成语“劫数难逃”,又如: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2)数量词,读shù。表约数,可译为“几”“若干”。如: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3)动词,读shǔ。

①查点(数目),计算(数目)。如: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②列举(罪状),责备,指责。如: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副词,读shùo。表经常或多次,可译为“屡次”等。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数目:多次用眼示意。)数:命运;技艺; 弈之为数小数也

微本义是隐蔽行走。用作形容词:(1)小,细小,(名位)低下。如:

A.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赤壁之战》)B.“微波入焉”“微风鼓浪”。(《石钟山记》)(2)精妙,含蓄。如:其辞微。(《屈原列传》)

(3)模糊,隐约。如:烟波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说是)波涛渺茫,烟云缭绕,实在难以找到。附虚词用法:

副词。有两种情况:

(1)表程度轻或动作行为的隐秘,可译为“稍微”“略微”“暗中”“”悄悄地“等。如: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微颔之:稍微点了点头。)

B.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微察:偷偷地观察。)(2)表否定,可译为“不”“只”“没有”等,有时表否定假设,可译为“要不是”“如果没有”等。如:

A.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不只是赵国,其它诸侯的子孙封侯的还有存在的吗?

B.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如果没有那人。)相本义是审察、观察、仔细看,读xiàng,动词。如成语“相机行事”。(1)动词,帮助,辅助。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2)名词。

①相貌,命相。如: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

②宰相,丞相。如: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附虚词用法:

读xiāng,副词,有两种情况:

(1)表彼此相互对待的行为,可译为“互相”。如:

A.“相见常日稀”“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仰头相向鸣”(《孔雀东南飞》)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2)表动作双方偏指一方,有指称作用,可视情况译为“你(们)”“我(们)”“他(们)”“它(们)”等。如: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相遣归:打发我。)B.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相许:答应你。)

谢本义是推辞。用作动词:

(1)谢绝,辞别。如: 敬谢不敏 A.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B.张良入谢。(《鸿门宴》,入谢:进去告辞。)(2)请罪,道歉。如: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谢项王:向项王请罪。)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辞谢:致辞道歉。)(3)告诉,劝告。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多谢:多多劝告,再三劝告。)

(4)感谢。如:则与斗卮酒,哙拜谢。(《鸿门宴》)(5)衰亡,凋零。如“新陈代谢”

卒本义是士兵。如: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还可作动词用:

①古代称诸侯士大夫的死,又称年老寿终,后又为“死”的通称。可译为“死”“死亡”。如: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②完成,到……为止。如:

A.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

B.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附虚词用法:

(1)副词,表终竟,可译为“终于”“最终”。如:卒相与欢,为刎劲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2)通“猝”,副词,表突然或急速,可译为“急促”“立即”“突然”。如: A.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苛刺秦王》)

坐本义是跪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叫作“坐”。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1)动词

①坐守,不动。如成语“坐享其成”“坐以待毙”。

②犯罪,定罪。如:

A.坐法去官。(《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犯罪违法,被免去官职 B.犯法不坐。(仲长统《昌言•损益》)——犯了法不定罪。

C坐法当斩

(2)名词,同“座”,意为“座位”。如:项王则受璧,臵之坐上。(《鸿门宴》)

附虚词用法:

连词,一说介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穷本义是尽、完结。(1)形容词

①尽,完结。如:而心目耳力俱穷。(《促织》)

②困窘,处境艰难,(生活)窘迫。如: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处境艰难。)

③与“达“相对,意为“不得志”“不显达”。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动词。意为“穷尽”“竭尽”“穷究”。如: A.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B.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走到尽头。)安本义是安静。

(1)用作形容词,意为“安全”“安定”“安稳”。如: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用作动词,意为“安身”“养生”。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附虚词用法:

(1)用作疑问副词。出现在疑问句中,臵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如:

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B.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用作疑问代词。用在疑问句中作宾语,臵于动词之前。相当于“什么”“哪里”。如:

A.沛公安在?(《鸿门宴》)

B.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被本义指一种睡衣。

(1)用作动词,意为“蒙受”“遭受”“受到”。如:

如被冰雪。

有独知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怨。

(2)通“披”,意为“披着”“佩戴”“穿戴”。如: A.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B.被明月兮佩宝璐。(《涉江》)C.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3)被动的介词,与现代汉语相同 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屈原列传》). 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委:积聚;托付委托;致送;抛弃舍弃;推卸,卸落;如委罪

不忍委之去 委命下吏 厚币委质(贽)事楚 如土委地

归类

 官职的任免

 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 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 表主管的:知、典、主、牧、摄(辅助、代理)、牧、权(暂代官职)、署、居。

 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juan)。 表恢复的:复、还。

 表辞官的:辞、致政、致仕、告退、退、归故里,乞骸骨。 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秩满(任满)饷。知,典,牧,摄(代理),署(代理,暂住),权(暂代某职),主+地名或官名 官员、官署通称——曹,掾,属,阁,有司:

不久,一会——旋,寻,俄尔,俄,倾之,少顷,须臾,甫,遽,既而,已而 追究,研究——原,穷,按,稽,考,究,本:

希望—— 庶,庶几,幸,愿,翼,尚(庶几:差不多; 可能或期望)到、去——造,诣,适,之,如:

为什么、难道——曷,何,盍(何,何不),奚,胡,岂,其,庸,顾,独,安,焉恶

仅仅、只是——直,但,顾,特,唯,第

一类人——曹,辈,伦(不伦不类),类,属,族,班,徒,侪,党,朋(前面可加各种人称代词)

使……依附,安抚,归顺——绥,宾,怀,附,招,抚

偷偷地、私下里——阴,微,窃,间

等到,到; 趁着——迨,逮,及,迄,比:(讫:结束)恰好——适,会,方,正

因此——由是,是故,是以,以是(虽:虽然,即使)不顺,不遇——偃蹇,乖,滞 退休——致政,致仕,乞骸骨 嫁——归,宜,适 关押,捕——录,系,执,羁縻(ji mi),桎梏(zhi gu),缧绁(lei xie囹圄(ling yu)全、都——悉,皆,咸,胜,俱,举,毕,凡,一 服阕,服除,行服丁忧,父忧,母忧 一向,向来——素,雅,恒

多次,常常——屡,数,辄,累,每 掌权——当事,当道,当国,用事 庶、庶几:大概,可能;希望 冀:希望

从事:随从官员;惩治威胁(动以军法从事)署为从事 便宜:有利和应该做的事 丈人:老人;长辈 丈夫:男子通称 故事:旧例;先例

烈士:有节操存抱负的男子 爪牙:勇士,武将

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面折:当面指责,不给面子

折节:改变志向,可用于褒义或贬义 夫人:那个人 妻子:妻子孩子

至于:到……情况(时候,结果)如:至于成立 非常:不同寻常 足下:您 尔曹:您们

往往:到处(往往而是)无能:没有才能 不行:成立

颜色:脸色‘面容

其实:他的实际情况;它的果实

长者:年长者;位高者;道德高尚者 中心:心中

经理:管理(命尚书往同经理)),制度:规模

部分:部署安排(部分甫毕,敌已大呼)交关者:狼狈为奸者 交通:勾结;互相沟通

股肱:重要,关键 如:股肱之臣

慷慨:刚毅正直;豪爽大方;情绪激昂;感慨叹息;胸怀大志 一何:多么 率尔:随意

寝:搁臵,止息 阕:止;缺少 下车:上任 视事:办公

累官:三迁 多次升迁

中国:中原地区,相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衣冠:士大夫,官绅 衣冠禽兽

箕踞:两腿伸开坐着,傲慢无礼的样子 劳,吊:慰问

1.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常见通假字

直-----值:价值; 值班,当值 裁-----才 刚才 仅仅 才 反-----返 返回 知-----智 智慧智力 没-----殁 死

要-----邀 邀请(要项伯)内-----纳 接纳 取-----娶

厌——餍(饱;满足)责-----债

指-----旨:味美; 思想 卒-----猝:突然 属-----嘱 涂-----途 女-----汝 孰-----熟

趣-----促:催促;赶快;急促

趋:奔向

有-----又 十有八岁

从-----纵(从子,侄子)蚤-----早 说-----悦 闵-----悯

被-----披(披着 如屈平被发行吟泽畔)奉-----捧 禽-----擒

莫-----暮(莫夜月明)景-----影

闲-----娴(熟)离-----罹 遭遇

拒-----距(抵御 对抗)坐-----座

倍-----背:违背

枪-----抢(碰撞 呼天枪地)乡-----向

贾-----价:价值,钱 阙-----缺

阵-----陈:陈列

振——赈 救济 帮助

果——裹 饱、满 腹犹果然

罢——疲 疲劳 士卒罢敝 老幼罢于内 畔——叛

文言文实词整理 第2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一、古今异义

其他祖父积(祖父和父亲)..吾祖死于是(在这件事上)..汪然出涕曰(眼泪).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活一天天地)..阡陌交通(交错相通)..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牺牲玉帛,不敢加也(猪、牛、羊等祭祀品)..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它们的果实)..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妻子和儿女)..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又安敢毒耶 ;若毒之乎(怨恨)..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值得可惜)..至若春和景明(阳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朝廷)..余悲之(同情).永之人争奔走焉(争着做)..君将哀而生之乎(可怜).以尽吾齿(岁月).复前行,欲穷其林(走到尽头(尽)).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请).未果,寻病终(不久).后遂无问津者(渡口).衣食所安(养生的).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扩大)(规模)..薄暮冥冥(迫近).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栖止)(水中美丽的游鱼)...或异二者之为(行为).是进亦忧,退亦忧(做官)(隐居)..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归依)..舜发于畎亩之中(被推荐).陶后鲜有闻(少).坐盗(犯....的罪).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映).以其境过清(冷清清).小大之狱(诉讼案件).亭亭净植(竖立).

39. 悄怆幽邃.(深)40.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41. 惟吾德馨.(香气,指人的品德高尚)42. 小信未孚.(相信)43. 去国.怀乡(京都)

二、通假字

44. 缚者曷.为者也(同“何”什么)45. 圣人非所与熙.也(同“嬉”戏弄)46. 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47. 困于心,衡.于虑(同“横”梗塞)48.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49. 但手熟尔.(同“耳”罢了)50. 诎.右臂支船(同“屈”弯曲)51. 左手倚一衡.木(同“横”横着的)52.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同“拣”挑选)53. 止.有剩骨(同“只”只是)54. 比其反.也(同“返”返回)55. 公输盘不说.(同“悦”快乐)56. 邹忌脩.八尺有余(同“修”长)57. 徐公来,孰.视之(同“熟”仔细)58.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同“惑”感到奇怪)59.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同“曝”晒)60. 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咐)61.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调发)62. 为天下唱.(同“倡”倡导)63. 固以.怪之矣(同“已”已经)64. 将军身被.坚执锐(同“披”披着)65. 便要.还家(同“邀”邀请)66.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同“圆)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67. 不蔓.不枝.(生枝蔓)(长枝节 6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69. 驴不胜怒,蹄.

之(踢)70. 见其矣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点头 71. 狼不敢前.(向前走)72.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打洞 73.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向下走)74.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保佑)75. 公将鼓.之(击鼓进军))))(钻洞))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登轼而望之(扶车前横木).但微颔之(点头).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戴高高的帽子)..名之者谁(取名).故自号曰醉翁也(取号).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把肉晾干).尉果笞广(用竹板打).夜篝火(提着灯笼)..陈胜王(为王).上使外将兵(率领).臵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87.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88.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照耀).89. 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

(二)名词作状语 90.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天).91.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92.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9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94.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向下).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潭西南而往,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七星)(像蛇)..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乃丹书帛曰(用丹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地里).狐鸣呼曰(像狐狸).复前行,欲穷其林(向前).岁赋其二(每年).汶水东流(向东).济水西流(向西).105. 崖限当道者(像门槛).106. 北定中原(向北).

(三)动词作名词 107. 尔安敢轻吾射(射技).108. 惧有伏焉(埋伏).109.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生产出来的东西)(收入)..

(四)形容词作动词

110. 尔安敢轻吾射(轻视).11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赞美)(偏爱)..112.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冻).113. 若毒之乎(怨恨).

(五)形容词作名词 114. 将军身披坚执锐(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六)意动用法 115. 父异焉(感到奇怪).116. 父利其然(以....为利).117. 稍稍宾客其父(用宾客的礼节来款待)..118. 如鸣佩环,心乐之(感到开心).119. 老吏史苦之(感到辛苦).120. 渔人甚异之(感到奇怪).121. 天下苦秦久矣(受苦).122. 不耻下问(以...为耻).123. 固以怪之矣(感到奇怪).

(七)使动用法

124.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125.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使...痛苦;使...劳累)则冻馁其妻子(使...受饿挨冻)..126. 凄神寒骨(使...凄楚)(使...寒透)覆而出之(使...出)...127.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使...流汗)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恼怒)...

(一)文化常识:

1、“记”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小石潭记》:写景,借凄清的景抒发作者被贬后的凄凉之情。《核舟记》:状物,通过对核舟的介绍说明,赞扬古代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桃花源记》:叙事和写景,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岳阳楼记》:写景抒情,表明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醉翁亭记》:写景,抒情,表明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登泰山记》:写景,描写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说”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黄生借书说》:就黄生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捕蛇者说》:通过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3、“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陋室铭》: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二)作家作品、朝代

1、春秋:

《左传》——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 《论语》——儒家经典,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书;《孔孟论学》

《晏子春秋》——多己晏婴行事及其诤谏之言。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善辞令。《橘逾淮为枳》

2、战国

《墨子》——墨家经典。墨翟,春秋战国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公输》

《孟子》——儒家经典。孟轲,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天时不如地利》 《庄子》——道家经典。庄周,战国文学家、哲学家。主张顺从天道、清净无为; 《庄子钓于濮水》(追求自由、淡薄名利)

3、汉代

《史记》——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我国第一部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陈涉世家》

《战国策》——西汉史学家刘向,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

4、晋朝

《陶渊明集》——陶渊明,陶潜,东晋大诗人。《桃花源记》(《桃花源诗》前的小记)

5、南北朝 《世说新语》——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儿的笔记小说,由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周处》

6、唐朝:

《柳河东集》——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永州八记》)《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刘禹锡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陋室铭》

7、宋朝: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被尊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 《爱莲说》 《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岳阳楼记》 《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卖油翁》《醉翁亭记》

《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主张变法,遭司马光等人反对。《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黠鼠赋》《记承天寺夜游》

8、明朝: 魏学洢:《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笔记小说,清代张潮编辑。)林嗣环:《口技》

9、清朝:

《小仓山房文集》——袁枚,清朝诗人,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黄生借书说》 《聊斋志异》——蒲松龄,大部分作品的思想内容表现了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批判(科举弊端、官场黑暗),并通过在幻想的境界中描写狐鬼的形象时,表现对美好人生的向往。《狼》姚鼐:桐城派古文家。(桐城派: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登泰山记》 刘开:清朝文学家,字明东、方来,号孟涂。《问说》 郑燮:清代著名画家,“诗、书、画”三绝。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三)写作特点及主要内容

1、《陋室铭》: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2、《爱莲说》: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3、《橘逾淮为枳》: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形象。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比喻,指出是楚国的“水土”使民善盗。

4、《伤仲永》:叙述了仲永才能泯灭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方仲永的惋惜,也提醒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5、《周处》:精选“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个事例,鲜明地展示周处的个性特点,表明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7、《卖油翁》:通过对两件事“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记叙,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8、《核舟记》:总分总的结构,空间顺序,先正后背;表现核舟的体积小、容量大。

9、《黔之驴》:详写虎,以虎认识驴的过程为线索,表现“黔驴技穷”,从而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

10、《黠鼠赋》:先叙事,后议论,感慨身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免被老鼠所蒙骗。

11、《狼》:以屠夫与狼斗争的经过为线索,用传神的动作、神态表现狼的狡诈、赞扬了屠夫的机智勇敢。

12、《王顾左右而言他》、《公输》、《庄子钓鱼濮水》,主要运用语言描写,体现孟子、墨子、庄子的论辩特色。

13、《曹刿论战》:以齐鲁长勺之战为线索,通过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阐明了要取信于民及善于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用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作对

比。

14、《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几乎都是运用三层递进的排比句式来记叙。比喻生动确切,又能由近及远、因小见大地说明事理,说明只有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并积极地加以改正,才能修明政治。表现了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敢于劝谏、善于劝谏。

15、《小石潭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16、《孔孟论学》:语录体形式,告诉人们学习的态度、方法。

17、《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读书必须深入研究、选择精华反复诵读。

18、《黄生借书说》: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书非借不能读”。

19、《口技》:侧面衬托(道具、宾客反映)、正面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口技者的“善”。20、《天时不如地利》:运用距离论证,借谈战争论治国之道——仁政。

21、《岳阳楼记》:通过写景,描写了“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

22、《醉翁亭记》:写景,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23、《记承天寺夜游》:写景,描写承天寺夜游时的月色美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压抑、无奈的心情,以及自矜、自嘲、自解的情怀。

24、《陈涉世家》: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写,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陈涉胸怀大志,有卓越的政治见解和才能,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25、《出师表》:诸葛亮出师北伐前上书后主刘禅,陈情言事。提出三个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体现了“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情。

26、《桃花源记》: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和纯朴的社会风尚——离开桃花源后再访却再也找不到了。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27、《捕蛇者说》:对比论证,揭示“赋敛毒于蛇”的中心。

28、《登泰山记》:以游踪为线索,介绍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诗歌主旨归类

(1)表现爱国主题,反抗异族入侵、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如杜甫《登高》、辛弃疾的《破阵子》、陆游的《诉衷情》、苏轼的《江城子》

(2)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压迫的,如白居易《卖炭翁》(3)表现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的,如李白的《送友人》、崔颢《黄鹤楼》、李清照《如梦令》《一剪梅》、关汉卿《四块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4)表达作者高尚情操或蕴含的道理(哲理),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辛弃疾《青玉案》、杜甫《望岳》、白朴《天净沙〃秋》、(5)热爱大自然,赞美河山的,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干谒诗)、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如何推断文言文实词的词义 第3篇

近几年来, 高考文言文命题第一题多是对文言实词进行考查: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 要求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 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查实词词义理解。我们平时在阅读中要尽可能多地积累一些实词的常见义项, 并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 这样就能从容应对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

1. 据形推义。

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 形、声、义相互间存在着较密切的联系。如2010年江苏高考题第8小题, 翻译“殓以嫁时之衣, 甚矣吾贫可知也”, “殓”的意思可由其字形来推断:歹, 与死亡有关, “殓”应理解为“入殓”、“入棺”。再如必修一第五课《荆轲刺秦王》中的“今闻购将军之首, 金千斤, 邑万家”中的“购”, 其中“购”解释为“重金征求”, 一般“贝”作偏旁的字大都与“钱财”有关。

2. 据声推义。

通假字是古文中的一种常见语言现象, 如果从字词本义上翻译不通, 可以从字音上考察, 选择文意上讲得通的同音字来替代, 用替代的字推断释义。如“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同, 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 名词作状语, 解释为“像影子那样”。

3. 据本义推知引申义。

当按本义解说不通时, 可以试着从其他方面去解释。比如“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其中“鄙”词义是“边邑”, 但这里显然说不通, 此处“鄙”用如动词, 应解释为“当做边邑”。

4. 据语法推断。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 组合是有规律的, 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 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 (屈原) 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侯”中的“应”该如何解释呢?依据词的结构, 句中“应”与“对”连用, 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 “对”是“回答”之意, 所以“应”可当“应答”解释。

5. 据上下文句式推断。

文言文句式中对称句子很多, 在对举的句中, 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 借助其对称特点, 由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文言文实词复习韬略 第4篇

一、根据词语的语法功能翻译词义

200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翻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D项中“樵”,提供的答案是“打柴”,但是如果把它和前面的动词“取”联在一起看,就成了“取打柴”,这在现代汉语的语法里是说不通的。因而可以断定此项有误。而将其他三个选项的意思放到原文里都是讲得通的,这就是常说的“代入检验法”。

二、比较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的异同

《察今》上说:“有道之士,贵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为什么呢?因为“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说“理”是这样,绝对没有错,但若用于解决文言文阅读的字词问题就不见得正确了。高考所考查的词语的意义一般说来侧重于古今不同的词义方面,这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定律,但是也不能绝对化,否则将会带来失误。

例如1999年第11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密走(私访),别获盗者B(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静D人灾,(绝食)者千有余家

“私访”、“资产”、“应对”、“绝食”这四个词语现代汉语都有,但是“绝食”的意义是“断绝饮食(表示抗议或自杀)”,显然不适宜这里的语言环境。因为发生了“人灾”再去“绝食”显然背情逆理。

再比如2001年第12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乃纵(反间)于燕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D燕军(扰乱)奔走

“反间”,现代汉语的意义是“原指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获得虚假的情报,后专指用计使敌人内部不团结”;“南面”今指“南边儿”;“鼓噪”的解释是“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壮声威。今泛指喧嚷”;“扰乱”今意是“搅扰,使混乱或不安”。结合语境看,很显然,后三者的解释是错误的,只有“反间”一词和现代汉语相同。

三、词语互释

古人写文章讲究辞采,力避重复,因此在遣词造句时,其相同功能的词语大都是锤炼再三,力求殊“词”同“义”。如贾谊的《过秦论》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势,并吞八荒之心”一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四词词意基本是相同的。但如重复使用同一个词,那就单调乏味,毫无文采可言,也不利于制造语势。像这样的例子在课文里非常普遍,不再一一列举。下面以高考题为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199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有“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这一句,其中的“逆”和“忤”都是“不顺从、抵触”的意思。

另外还可以利用词语的“左邻右舍”意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去相互解释。如《鸿门宴》中“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其中的“督”和“过”词义相同,都是“怪罪,责怪”的意思。199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每宴飨费千金”这一句,“宴”“飨”都是“招待人吃饭”。再如1998年高考中出现的“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一句中,“饥”和“馁”同义,可释为“饥饿”。这两个例子虽然没有以试题的形式测试,然而理解了它们必然有助于吃透全文。

四、题文(课本内容)判断正误

高考中有些知识点的考查可以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这类题目在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只要课本吃得透,做这类题就会从容自如,得心应手。

如1994年第12题:下面加点的字的正确意思是:扬州辟为从事。其中的“辟”可直接参考《张衡传》中“连辟公府不就”之“辟”,两处意思完全一样。再如“母何自勤如是邪”与“勤而无所”(前者是考题,后者是课文中的句子。下同),两个“勤”都可解释为“辛苦”;“朕之恨深矣”的“恨”与“臣子恨,何时灭”中的“恨”都翻译为“仇恨、怨恨”;“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传上言谓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与“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这三句话中的“故事”都可理解为“先例”;又如,“得全首领以没”与“不然,令无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齐人追亡逐北”与“追亡逐北”;“齐人未附”与“怀敌附远”;“城之不拔者二耳”与“已拔赵”、“其后,秦伐赵,拔石城”;等等,后四例中“题”与“文”的意思毫无二致,就不再详加说明。

另外还可以直接结合成语加以判断。如“吾亦望汝副其此心”可以结合“名副其实”这个成语,其中“副”是“符合”的意思。

五、学会推断词义

客观上说,虽然有一定数量的考查点可以直接从课本上找到答案,但是还有占一定比例的试题不能从学过的知识中直接得出正确的答案。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拥有牢固的课本知识作为前提,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推断。

例如,1996年高考试卷中第12题:或遂寝而不行寝:止息;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贾祸:消除祸患。“寝”“贾”所考查的意思在课本中从未出现过,但是我们学过“暮寝而思之”,这句中的“寝”是“休息”,稍稍引申一下,就不难判断出“止息”的解释是正确的。再如“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贾人”是做买卖的人,其引申义可能是“招致”,而不可能是“消除”。

六、用好最后一道文言文试题

一般地说,一份严密的试卷是不允许题目之间存在相互解题提示的,但有时为了降低试题的难度,命题人有意无意之间在一些题的表述上客观地作了某种暗示,聪明的学生会敏锐地抓住这一点加以利用。

如2000年第16题中的A选项: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砺名节,品德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其中,“砥砺”一词就是所考文言文试题中“厉”的现代汉语意思。C选项: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质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威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这里的“免去”即是对原文中的“除”的解释。

七、用造字法知识解释词义

造字法讲了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其中“形声”用处最多,如“于败堵丛草中”(《促织》),句中“堵”的意思不好理解,但是如果利用形声字的知识,它的意思就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此字从土,再结合上下文就可以猜到它的意思是“墙”。这种释义方法,用于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中较难的词语意义很有效。

如2001年高考文言文材料: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绛缯”是什么意思呢?这两个字都与“丝”有关,初步揣测出它可能与丝布相关。明白到这一层,必将有助于理解材料。

八、联系情理理解词义

前面谈到的方法不少,最后还需要加上两个字,那就是“情理”。这一点似乎有点虚,但是不管做什么样的题,都得把这一条加上。因为古今同“情”,远近共“理”。

300个文言实词整理 第5篇

1.哀

慨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2.按

抚,握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3.案

①通“按”,考察,查办,查看

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几案,长方形矮桌,可用来学习或办公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4.拔

①越出,突出,高出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②攻克,攻取,占领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5.拜

①授给官职拜臣郎中(《陈情表》)②上,奉谨拜表以闻(《陈情表》)③就任于是辞相印不拜(《〈指南录〉后序》)6.报

①回复,告知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报答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7.备

具备,完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8.被

①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②通“披”,散开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③遭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9.倍 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10.悲

①告别臣等不肖,请辞去(《廉颇蔺相①同情,哀怜如列传》)

使来者读之,悲余志焉(《〈指南录〉后序》)②推辞,辞谢,拒绝②感叹,叹惜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③借口

11.本

挟天子以令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根据;推究,推原

战》)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22.次

12.蔽

①停留,临时驻扎

蔽塞,蒙蔽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宗十②处所,引申为水边

思疏》)引以为流畅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13.伯

23.达

古代管领一方的长官

①显贵,显达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情表》)

14.操握,拿着

②通晓事理,见识高远所赖君子安贫,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达人知命(《滕王阁序》)

15.策驱赶,鞭策策之不以其道 24.独表示反问,岂,难道

16.曾(zēng)竟,竟然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 曾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如列传》)

17.陈,同“阵”25.笃深,甚,又特指病重 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李将军列传》)则以刘病日笃(《陈情表》)18.冲虚,谦和淡泊

26.发

则思谦冲而自牧(《谏太宗十思疏》)①拿出,送出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19.出

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产生,发生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② 开仓放粮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27.分

②超出

①(fèn)按名分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而行(《<指南录>后序》)③经过

②(fèn)资质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屈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腾王阁序》)原列传》)20.除

28.奉 ①拜授官职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①捧

表》)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人秦(《廉颇蔺相②台阶而庭除寂(《项脊轩志》)如列传》)

③修治,修整

②遵照,尊奉 臣欲奉诏奔驰(《陈情表》)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29.盖

①大概,大约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21.辞

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1②表示推测原因或目的,因为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③句首语气助词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秋声赋》)30.鼓 弹奏、敲击(乐器)虎鼓瑟兮鸾回车(《梦游天姥吟留别》)

31.何副词,多么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2.胡代词,什么 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秋声赋》)33.患

①忧虑,担心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祸害,灾祸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34.即

①就着,依着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滕王阁序》)②当,当时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35.将

①愿,请 将进酒,君莫停(《将进酒》)②和暂伴月将影(《月下独酌》)36.解 ①通“懈”,懈怠,松弛杀数人,胡虏益解(《史记•李将军列传》)37.竟

①自始至终,整个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②终于,最终 竟死于秦而归葬(《屈原列传》)38.就

①接近,靠近金就砺则利(《劝学》)②到;开始从事,赴任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39.堪

①经得起,忍受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

霖铃》)

②能,可以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40.迫

①逼近,靠近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指南录>后序》)41.期

①注定终期于尽(《兰亭集序》)②(jī)周(年、月)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42.迁

①改变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兰亭集序》)

②贬谪,放逐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43.劝

①勉励,鼓励《劝学》 44.若

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你们吾儿,久不见若影(《项脊轩志》)②及,比得上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海神的名字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45.疏

①臣下对君主陈述事情的奏章谏太宗十思疏

②疏远王怒而疏屈平(《屈原列传》)③写恭疏短引(《腾王阁序》)46.孰 ①通“熟”,仔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哪个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47.属

①隶属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并序)》)

②掌管 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159.族

③族类,家族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①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④跟随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师说》羽本纪》)②灭族,使„„灭族⑤通“嘱”,劝人饮酒举匏樽以相属(《前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赤壁赋》)

57.察 ⑥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①考虑

48.私

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②了解,弄清楚

49.闻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①使皇帝(或上级)听见,向上级报告

③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情表》)②懂得,理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58.道 ③闻名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①取道

传》)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50.再

①两次已为墙,凡再变矣(《项脊轩志》)②方法

51.造以咨诹善道(《出师表》)①时代

③道理,规律

满清末造(《<黄花岗烈士事略>序》)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52.振 ④主张,思想,学说

①通“震”,威吓,震动虽董之以严刑,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书》)59.伐

53.志

①夸耀,炫耀

①记录《聊斋志异》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原列传》)②记事或人物的文章、著作余既为此志,②功业,功劳

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54.治

君窃符救赵》)

安定,有秩序,与“乱”相对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60.方

55.置①正直的①摆,设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屈原列脊轩志》)

传》)

②放弃,丢下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②方圆,见方(指面积)

56.诸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项脊轩志》)①作兼词用,相当于“之于”或取诸怀③规律,道理

抱,晤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④正,正在,正当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61.号

①称呼,宣称,号称

号物之数谓之万(《秋水》)②传令,号召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③(háo)大声哭,大声叫喊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62.会

①适逢,恰巧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②应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③领会,懂得美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④时机,机会适逢其会 63.及 ①等到

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②到达,至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③趁着,乘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触龙说赵太后》)64.计

①打算,谋划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计谋,策略

探石发穴,靡计不施(《促织》)65.加

①放上,加上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鸿门宴》)②施加,施以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夸大,虚夸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④更,更加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寡人之于国也》)66.决

①分辨,判断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

②通“诀”,诀别,离别

辞决而行(《信陵君窃符救赵》)67.漫

①模糊不可辨认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褒禅山记》)②弥漫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登泰山记》)③随便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8.明

①清楚,明白,明达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②照亮

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③坚守,恪守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9.入

姥吟留别》)①收入

③趋向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②交纳

兮辞》)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75.兴

③进入朝廷,在国内

①起来,兴起,发生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屈原列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70.舍

②发动

①安置住宿,筑屋居住

大兴师伐秦(《屈原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兴盛,复兴

71.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①放开,放下

序》)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卖油翁》)④(xìng)兴致

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促织》)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滕王阁序》)②放弃

故释先王之成法(《察今》)76.夷 ①平坦

72.恃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①依靠,凭借,倚赖,依仗②古代对我国东部民族的称呼,后泛指我子何恃而往?(《为学》)国的少数民族②母亲的代称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苏六岁失怙恃,不为兄嫂所容(《聊斋志武传》)

异·珠儿》)

③削除,铲除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赤壁之战》)73.通

①通晓,精晓 77.引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①拉开弓

②抒发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②伸,伸长

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报任安书》)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③普遍,整个

之矣(《孟子见梁襄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③牵引,拉

④量词,遍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74.向

○引,调转

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①如果,假使 列传》)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②从前,原先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游天

④引导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⑤退避,避开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荆轲刺秦王》)78.章 ①花纹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印章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记》)79.卒

①死冬,晋文公卒(《秦晋崤之战》)②终于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cuì)通“萃”,聚集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秋水》)④通“猝”,突然,仓猝

文言文实词整理 第6篇

实战练习一

怜奇乃

吕不韦见子楚

子楚,秦诸庶駆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适嗣者⑤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子楚曰:“然。为之柰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适嗣。”

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 .A、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 .译文:老臣的贱子舒祺年岁最小,不成器得很,而我已经衰老了,心里很怜爱他。B、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译文:戍边的士兵呐喊起来,函谷关被攻破,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C、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译文:邻居有个贤慧的女子,名字叫秦罗敷,(长相)可爱,没有谁比得上,母亲替你去求婚。D、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译文:况且您即使瞧不起我,抛弃我,让我去投降秦国,难道您就不怜爱您的姐姐吗? 答案: D怜惜、怜悯、同情(A怜爱B可惜

C可爱)

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此奇货可居 .A、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译文: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B、出奇制胜 .译文: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译文: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D、以为李广老,数奇。..译文: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

答案:A(A、奇异、不寻常B、出人意料C、零数,余数D、时运不好)

3、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乃往见子楚 .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译文: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啊。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译文:巫、医生、乐师、各种手工业者那般人,士大夫看不起他们,如今士大夫的智慧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D、何乃太区区 .译文:(你)怎么这样没见识

答案C(C、连词表衔接,相当于“就”A、第二人称:你、你的: B、却、竟然D、指示代词,“这样”“如此”)

译文: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屯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子楚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实战练习二 弥

郭林宗至汝南①,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⑥深广,难测量也。”

注:①汝南:地名。②袁奉高:和后文的黄叔度都是郭林宗的朋友。③鸾luán:车;轭è:驾车时套在脖子上的曲木。④弥日信宿:指住了几天。⑤陂bēi:池塘。⑥器:气量、气度。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乃弥日信宿 .A、病日臻,既弥留。.译文:病情一天天加重,已经到了弥留之际。B、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译文:浪费了很长时间,对于认识事理却毫无帮助。C、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

译文: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D、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文: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清候就越急迫

答案:B、长,久,远。(A、弥留:原指久病不愈,后称病危将死C、满、遍D、副词,越,更加)

实战练习三

类请莫

魏其侯窦婴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驩。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臱。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孝景四年,立栗太子,使魏其侯为太子傅。孝景七年,栗太子废,魏其数争不能得。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和例句不同的一组()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A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译文:所以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的一类 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译文:文章说到的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译文: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 D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文:我的孩子,很久没见到你的人影了,为什么整天不声不响地待在这儿,像个女儿家呀 答案:D类似、像(ABC种类)

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A、郡之贤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译文: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 B、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译文:请献出赵国的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 C、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译文:公子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叫人去问候他,想要送他一份厚礼。(侯嬴)不肯受,D、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译文: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答案:C、谒问,问侯(A、请求 B、副词,表说话人对对方的尊敬或要求 D、表恭敬的取或买)

3、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A、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译文:成名吓得惊慌失措,不知怎么救它,急得直跺脚,脸色都变了。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C、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译文: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D、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译文: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

答案:B、没有人,没有谁,代词(A、副词,不C、副词:不要、勿D、“暮”的本字日暮,黄昏。)

译文:魏其侯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人。他喜欢宾客。汉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国相,困病免职。汉景帝刚刚即位时,他任詹事。

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弟弟,他的母亲窦太后很疼爱他。有一次梁孝王入朝,汉景帝以兄弟的身份与他一起宴饮,这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酒兴正浓时,汉景帝随便地说:“我死之后把帝位传给梁王。”窦太后听了非常高兴。这时窦婴端起一杯酒献给皇上,说道:“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应当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立下的制度规定,皇上凭什么要擅自传给梁王!”窦太后因此憎恨窦婴。窦婴也嫌詹事的官职太小,就借口生病辞职。窦太后于是开除了窦婴进出宫门的名籍,每逢节日也不准许他进宫朝见。

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七国反叛,皇上考察到皇族成员和窦姓诸人没有谁像窦婴那样贤能的了,于是就召见窦婴。窦婴入宫拜见,坚决推辞,借口有病,不能胜任。窦太后至此也感到惭愧。于是皇上就说:“天下正有急难,你怎么可以推辞呢?”于是便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赏赐给他黄金千斤。这时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都退职闲居在家,窦婴就向皇上推荐起用他们。皇上所赏赐给的黄金,都摆列在走廊穿堂里,属下的小军官经过时,就让他们酌量取用,皇帝赏赐的黄金一点儿也没有拿回家。窦婴驻守荥阳时,监督齐国和赵国两路兵马,等到七国的叛乱全部被平定之后,皇上就赐封窦婴为魏其侯。这时那些游士宾客都争相归附魏其侯。汉景帝时每次朝廷讨论军政大事,所有列侯都不敢与条侯周亚夫、魏其侯窦婴平起平坐。

汉景帝四年(前153),立栗太子,派魏其侯担任太子的太傅。汉景帝七年(前150),栗太子被废,魏其侯多次为栗太子争辩都没有效果。魏其侯就推说有病,隐居在蓝田县南山下好几个月,许多宾客、辩士都来劝说他,但没有人能说服他回到京城来。梁地人高遂于是来劝解魏其侯说:“能使您富贵的是皇上,能使您成为朝廷亲信的是太后。现在您担任太子的师傅,太子被废黜而不能力争,力争又不能成功,又不能去殉职。自己托病引退,拥抱着歌姬美女,退隐闲居而不参加朝会。把这些情况互相比照起来看,这是您自己表明要张扬皇帝的过失。假如皇上和太后都要加害于您,那您的妻子儿女都会一个不剩地被杀害。”魏其侯认为他说得很对,于是就出山回朝,朝见皇帝像过去一样。

实战练习四

迁内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乃尊怀王为义帝。

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之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长史欣者,故为栎阳狱掾,尝有德于项梁;都尉董翳者,本劝章邯降楚。故立司马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立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徙魏王豹为西魏王,王河东,都平阳。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先下河南,迎楚河上,故立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赵将司马昂⑨定河内,数有功,故立昂⑨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徙赵王歇为代王。赵相张耳素贤,又从入关,故立耳为常山王,王赵地,都襄国。当阳君黥布为楚将,常冠军,故立布为九江王,都六。鄱君吴芮率百越佐诸侯,又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义帝柱国共敖将兵击南郡,功多,因立敖为临江王,都江陵。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燕将臧荼从楚救赵,因从入关,故立荼为燕王,都蓟。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齐将田都从共救赵,因从入关,故立都为齐王,都临淄。故秦所灭齐王建孙田安,项羽方渡河救赵,田安下济北数城,引其兵降项羽,故立安为济北王,都博阳。田荣者,数负项梁,又不肯将兵从楚击秦,以故不封。成安君陈馀弃将印去,不从入关,然素闻其贤,有功于赵,闻其在南皮,故因环封三县。番君将梅涓功多,故封十万户侯。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秦之迁人皆居蜀 .A、顷襄王怒而迁之。.译文:顷襄王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B、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译文:当时元兵已经逼近都城北门外,交战、防守、转移都来不及做了。C、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译文: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D、公车特征拜为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译文: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答案:B、迁移(A、放逐、流放C、变化,变动D、调动官职,多指升官)

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赵将司马昂定河内,数有功 .A、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译文:现在将军外表上假托服从的名义,而内心里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思,B、内君子而外小人。.译文:“内君子”句,泰的内卦为乾,乾喻君子;外卦为坤,坤喻小人,喻有德君子执政于朝,无德小人摒退于野。C、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译文: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译文: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

答案:D内部,里面,与“外”相对(A内心B亲近,亲信C同“纳”,纳入)

译文:过了几天,项羽带兵西进,屠毁咸阳,杀死了秦朝已经投降的国王子婴,焚烧秦朝宫室,大火三个月不灭;搜罗了秦朝的财宝和妇女,率军东去。有人劝项王说:“关中阻山带河,四面关塞,土地肥饶,可在这里建都,以定霸业。”项王看见秦朝宫室都已烧毁,残破不堪,又怀念故乡,心欲东归,就说:“富贵了不回故乡,如同衣绣夜行,有谁能知道!”劝项王的人说:“人们说楚国人是猕猴戴帽子,果然如此。”项王听到了这话,烹杀了劝说他的那个人。

项王派人向楚怀王报告请示。楚怀王说:“按照约定办。”项羽就尊楚怀王为义帝。项王想自己称王,就先封诸侯将相为王。对他们说:“天下最初发难的时候,暂时拥立诸侯后裔为王,以便讨伐秦朝。然而亲自身穿铠甲,手执兵器,率先起义,三年来风餐露宿,消灭秦朝,平定天下的,都是各位将相和我项籍的力量。只有义帝没有功劳,本来应该瓜分他的土地,封大家为王。”将领们都说:“好。”项王就分割天下,封将领们为侯王。

项王、范增疑心沛公将来占有天下,(不想让他称王关中,)但既已和解,又怕违背原约,诸侯反叛,他们就暗中商量说:“巴、蜀道路险恶,秦朝被迁徙的罪人都居住蜀地。”于是就(扬言)说:“巴、蜀也是关中地区。”所以封沛公为汉王,称王于巴、蜀、汉中,建都南郑。而把关中分为三部分,封给秦朝降将为王,阻挡汉王,(防止他将来向东方出兵。)

项王封章邯为雍王,称王于咸阳以西,建都废丘。长史司马欣,从前做栎阳狱掾,曾对项梁有过恩德;都尉董翳,最初劝说章邯降楚,所以封司马欣为塞王,称王于咸阳以东到黄河一带,建都栎阳;封董翳为翟王,称王于上郡,建都高奴。徙封魏王豹为西魏王,称王于河东,建都平阳。瑕丘申阳是张耳的宠臣,先攻下河南,在黄河岸边迎接楚军,所以立申阳为河南王,建都雒阳。韩王成仍以旧都城为都,建都阳翟。赵将司马昂平定河内,屡立战功,所以封司马昂为殷王,称王于河内,建都朝歌。徙封赵王歇为代王。赵相张耳一向贤能,又随从项王入关,所以封张耳为常山王,称王于赵地,建都襄国。当阳君黥布为楚军将领,常常勇冠全军,所以封黥布为九江王,建都于六。鄱君吴芮率领百越兵协助诸侯军,又随从入关,所以封吴芮为衡山王,建都于邾。义帝的柱国共敖率兵攻打南郡,功劳很多,于是封共敖为临江王,建都江陵。徙封燕王韩广为辽东王。燕将臧荼曾随楚军救赵,遂又跟从入关,所以封臧荼为燕王,建都于蓟。徙封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齐将田都曾随从项王共同救赵,遂又跟着入关,所以立田都为齐王,建都临淄。原来被秦朝灭亡的齐王建的孙子田安,正在项羽渡河救赵时,攻下济水北边几座城邑,率领他的军队投降了项羽,所以封田安为济北王,建都博阳。田荣多次有负项梁,又不愿率军随楚击秦,因此没有封王。成安君陈余丢弃将印离去,没有随从入关,然而一向听说他贤能,有功于赵,知道他在南皮,所以把环绕南皮的三个县封给他。番君的将领梅鋗战功很多,所以封为十万户侯。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封有九郡,建都彭城。

实战练习五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③。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纳礼,竟不得行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A、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译文: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B、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译文:今天半夜,强盗正约定我在一个地方决斗。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文:何况人的寿命还要受很多外来因素的影响,如不注意,会死得更早。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答案:A一定的期限(B约定,约会C及,到D一周年,一周月)

实战练习六

穷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A、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译文: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B、人穷则反本。.译文: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C、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文: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D、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译文:年纪老迈而情怀更加豪壮,岂能因白发而改变人的心愿?境遇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决不会坠掉直凌青云的志向。

上一篇:我爱家乡的荷花三年级作文下一篇:跆拳道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