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慕尼黑评价

2024-06-24

绝杀慕尼黑评价(精选12篇)

绝杀慕尼黑评价 第1篇

52比53,比赛现场的大屏幕上比分定格了,时间还剩最后三秒,此时苏联队还落后美国队一分。空气仿佛凝固了,现场观众的心都要跳出来了。美国队的球迷在疯狂地欢呼,在场边手舞足蹈,提前庆祝胜利,而苏联队的支持者则垂头丧气,仿佛掉进了冰窟。

发球权在苏联队手里,是一个后场球。只见发球的队员用尽全身的力气将球扔到了前场……

考试结束的第二天,我就去看了哥哥给我强烈推荐的一部电影——《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件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篮球队用不可思议的坚强和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奇迹般地战胜了36年都没有被战胜过的美国篮球队。这部电影能让完全不懂篮球的人也热血沸腾、热泪盈眶。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多启发,使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苏联队的教练把给自己儿子治病的钱用来给一个患心脏病的队员治病,都没钱给儿子治病了。队员治好了病,又重新回到了球场,并在决赛中投中了绝杀球。战胜美国篮球队获得奥运会篮球赛冠军后,队员和领队都把自己的奖金全部捐献出来给教练的儿子治病。这让我非常感动,我们要学习他们之间的团结、友爱和团队精神。 更加让人感动的是整个球队坚持不懈的精神。苏联队在奥运会上遇到了“宇宙第一”篮球强国——美国国家篮球队,没有人相信他们会取得胜利,甚至连篮协的官员都不相信,但他们仍然充满信心。当时的慕尼黑非常不安全,运动员们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苏联篮球队此时可以选择退赛,但他们没有退赛,而是继续坚持比赛。

最后三秒,美国队以一分领先,但苏联队毫不气馁,仍然保持着十足的信心和清醒的头脑。最后一球,苏联队发球队员后场底线一个长传,直接将球传到了前场篮下,前场进攻队员接到球后做了个假动作,晃开了两名美国队的防守队员,果断地出手……

54比53,经过了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比赛,苏联队就这样奇迹般的绝杀了不可一世的美国队。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也会有很多挫折和失败,我们要学习和借鉴苏联篮球队的精神:团结友爱、坚持不懈,遇到困难不要怕,勇敢地去征服它,只有这样才会成功,才会创造奇迹。

老师的话: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是听了明熹的介绍之后很想去看。别说你这样的小孩子了,对于我们大人来说,也有很多时候都会面临这样的挑战。当挑战来临的时候,怎么才可以从容地面对,怎么才可以不惧不悔,真的需要好好学习。我要去看。

绝杀慕尼黑评价 第2篇

《绝杀慕尼黑》是一部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铺陈直述的内容简单直白,一位父亲为了给儿子能够出国治病,努力地担任好国家篮球队教练的工作。电影中的细节刻画不多,但却令人印象深刻。加兰任教练作为父亲,他对儿子有着深深的爱。作为国家队教练,他对队员负责,努力培养每个人,为队员承担风险和责任。他的身上背负了太多的责任。他为扎尔准备隐形眼镜,为治疗萨沙的病,他垫付了原本为儿子准备的手术费……种.种的事情让队员们之间更加团结,也更加信任他这位教练,为最终的夺冠奠定了基石。最后三秒钟的反转,放慢速度的画面,所有的一切好像都被按了静音,只有篮球击打地面传来一下下的撞击声。

最感兴趣的还是慕尼黑事件这个点,脑海里面想象的故事是这支前苏联的篮球队在什么样的事件背景下坚持比赛并勇拿冠军的经历,在这种背景下参赛面临着什么样的危险,在那样的美苏关系之中所打的奥运篮球赛对参赛人员们代表什么样的含义。

结果,电影却像纪录片一样给人呈现的是这支1972年奥运男篮夺冠的经历,国家队教练的换人、新的国家队员、新的训练方式、体能训练、出国打比赛、比赛现场的经历、流的汗水、忍的疼痛。。。。。。这些日常使得你能看到赢的背后的辛苦,所以最终和美国篮球队打比赛胜出的那一刻,特别地激动,十分地热血。

如此热血的故事充满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温情场面。加兰任教练是那样的爱自己的队员,他将队员看的比儿子还要重要。这令我不禁想起班级的那些孩子们,在工作中我也多么渴望与孩子们一起建立如此深厚的感情,让彼此成为开心所在、关心所在,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也共同流汗、共同付出,最后一起分享快乐与荣誉。那么我们作为教师,也要像这位教练一样如此的爱我们的学生们,只有付出爱才会收获爱。

那个差点被美国人挖走哪怕会入狱还是选择了因为兄弟们归队的主力,一定经历了巨大的心理斗争,战胜诱惑,战胜恐惧,选择感情。。。。。。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们也有如此团结的意识和感情呢?一定要让孩子们有一个像篮球队员们一样的共同目标,并且能一起为之努力,在此过程中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最后才能亲如兄弟、共同进退。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第3篇

带着期待我走进了放映厅,这是一部体育励志片,作为伪球迷的我,篮球知识全是陪乐乐看NBA火箭队比赛得来的,通过看NBA,我慢慢知道了休斯顿火箭队的姚明、霍华德,知道了湖人队的灌篮高手科比,知道了飞人乔丹和詹姆斯、皮蓬,他们在球场上英姿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影片《绝杀慕尼黑》是以俄罗斯传奇篮球运动员谢尔盖·别洛夫的回忆录为基础改编的,真实地还原了1972年美苏冷战期间,苏联篮球教练加兰任临危受命,力排众议向世界宣布要战胜劲敌美国队,并带领前苏联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站在决赛场上迎战美国队的故事。 影片将整个视野放到了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而对于这时期最为困难的苏联来说,为国征战的苏联男篮团队,显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于是这场比赛就不再是单纯的比赛,更像是一场政治对决,困境之中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将这样的压力转化为比赛的动力,强忍着病痛、顶着裁判的不公和对手的小动作,最后3秒逆袭,打败了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影片的确挺好看,他告诉我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要放弃!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绝杀慕尼黑》体现出来的团队合作、奋力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也应是我们体育健儿备战东京奥运会最好的教科书。看了影片我也联想到,在目前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只要我们不畏强权,坚持我们应该坚持的,就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第4篇

通过观看电影《绝杀慕尼黑》,第一次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原来它真的是不分边界的,性别,年龄,职业在运动面前都是不存在的。第一次热血沸腾、大汗淋漓而不是泪水滴答的看完一部电影,完全值得我们时间的付出。

电影从头到尾都拍的很棒,节奏感,画面感,细节,无一不用心。作为一个非常规整的流水线作品,这部电影从整体水平上来说都可圈可点,虽然这是一部从片名就开始剧透的电影,但影片对于几场篮球赛的处理都十分精彩,导演的掌控力出神入化,让你必须打起十二分的注意力,思路随导演的指挥棒前后起舞。

这是一部充分体现了理想信仰,运动、心理、政治文化、爱情、国力的真实故事。它打动人,就在于导演演绎出了教练加兰任在重重包裹下依然对理想的信念。

对于现在来言,理想和信念是多么让人热泪盈眶,而又如春天的飘雪一样易逝,如心灵鸡汤般必不可少,如有求,神仙才存在。虽然我们时刻都在刷着它,重新印刻着。

加兰任让我又一次看到了理想信念的力量。为了胜利,它可以让你千变万化,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它可以让你成为教练、心理学家、语言艺术者、坚定执行者。放弃和坚持,时刻缠绕在一起,分分钟相亲相爱,不到最后一秒,战斗不息。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第5篇

《绝杀慕尼黑》讲的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绝杀,苏联51:50击败在奥运会上从来没有败过的美国队,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绝杀慕尼黑》高度还原了那场热血沸腾的比赛,电影节奏也十分紧凑,同时也反应了“不抛弃、不放弃、拼到最后三秒钟”的顽强精神。

在电影《绝杀慕尼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群苏联队员,在教练带领下,从毫无章法到不断学习、借鉴、训练,同时演练战术的过程。而最后的奥运会决赛,这部电影更是几乎还原现场的进程,重现了比赛现场。而在镜头上,电影巧妙的运用了激烈和快速运动中的定格和慢镜,在关键时刻带来时间停止般的紧张感,带动观众屏住呼吸的等待,然后突然一个节奏还原,给观众带来极具视觉和情绪冲击力的精彩时刻。

《绝杀慕尼黑》电影的整体视觉效果出色,很有“战斗民族”的风范,同时显得含情脉脉,这让这部电影有了更丰富的元素。片中有纠结的家庭与工作的矛盾,有那个时代的羞羞答答的爱情,苏联队员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更是充满了特别的趣味。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第6篇

与长期称霸的美国篮球相比,苏联篮球直到二战以后才开始参与到世界大赛当中,但是他们一亮相便一鸣惊人,夺得了1947年和1951年两届欧锦赛的冠军,从而成为欧洲第一强队。1952年的奥运会男篮决赛美国队以36比25战胜苏联队。其中,还发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由于当时24秒进攻的规则尚未引进,美国人在取得领先以后控着球迟迟不出手,慢悠悠地让时间消耗殆尽,苏联队对此毫无办法。

接下来的五届奥运会,苏联队始终无法战胜美国队,从1952年至1968年,苏联男篮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三银一铜,6次输给美国队。

时间来到1972年奥运会,康德拉辛钦点了12位苏联男篮的精英打造了当时“史上最强”的苏联国家队,一路过关斩将,和美国会师决赛。

获得1972年奥运冠军的12名苏联男篮队员合影:后排左起——扎尔穆哈梅多夫、沃尔诺夫、波利沃达、科瓦连科、亚历山大•别洛夫、德沃尔尼、博洛舍夫;前排左起——保劳斯卡斯、科尔基亚、萨坎杰利泽、叶杰什科、谢尔盖•别洛夫。

美苏之间的决赛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比赛,双方每进一个球,每得一分都得付出巨大的努力。

趁着美国队立足未稳,苏联队开场便先声夺人,一度取得了10分的领先优势,上半场结束时他们以26比21领先。到了下半场,美国队改变了此前以求稳为主的战术,开始加快进攻节奏,在防守上也加大了紧逼的力度,苏联队对此非常不适应,自身失误显著增多,比分上的优势一点一点被蚕食。

直到比赛结束前10秒,苏联队一直在苦苦维持领先地位。苏联队在一次关键的进攻没有得分,美国队抢到篮板后马上快攻,道格•科林斯试图上篮得分,苏联队6号萨坎杰利泽情急之下把科林斯拽倒,美国队得到两次罚球的机会,此时比赛时间剩下最后3秒,苏联队以49比48领先。

科林斯第一次罚球命中,苏联队主教练康德拉辛向技术台请求暂停,布置苏联队最后三秒的进攻战术,然而这个暂停没有被执行。科林斯又稳稳地罚中第二球,美国队反而以50比49领先1分,留给苏联的时间只有3秒了。康德拉辛请求的暂停仍然没有到来,苏联队员只好自己决定这关键一攻怎么打。苏联队从后场发球,谢尔盖•别洛夫刚接过球,裁判才如梦方醒,吹停了比赛,给了苏联暂停的机会,此时剩余时间只有1秒多。暂停完毕,球员回到球场上,计时器显示时间依然只剩1秒,苏联队员没有顾及其他,他们要争分夺秒作最后一搏。球从苏联队的底线直接发到美国队的篮下,但等候在此的队友并没有接到球,此时终场的哨声响起,美国队开始激动地庆祝胜利,因为他们非常肯定,他们还是胜利者,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然而,一位在篮球界地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在美国队忘情庆祝时站了出来,做出了一个改变比赛结果的决定,这个人就是国际篮联的秘书长威廉•琼斯!

琼斯中止了美国人的庆祝,要求裁判重新开始比赛,把比赛时间调回到3秒——科林斯罚完球后比赛剩下的时间。他的理由是:苏联队在科林斯罚球时已经向技术台申请了暂停,只是当时球场上噪音太大,技术台没有听到,所以当时暂停完后比赛时间剩下1秒是一个错误设置,必须得重新打,而且要打3秒。

美国队自然不同意琼斯的决定,球员已经打算退场,拒绝重新比赛。但这样做会被视为弃权,直接判负。因此,比赛继续,但美国队对苏联队的最后一攻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苏联的叶杰什科用尽全力把球传出,年轻的亚历山大•别洛夫将飞来的篮球接住,起跳,上篮,球打板后落入篮筐,同时终场哨声响起,比赛结束。最终比分定格在51比50,胜利者变成了苏联。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第7篇

《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决赛中,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

在影片中,苏联队先是换了一个新的教练加兰任,然后在第一次训练时在原队员中留下了让他认可的队员,组成了一个新的球队开始了他的训练方式。 一开始队员们都看不惯这个新教练,但是在逐渐的接触中,教练对他们十分关心照顾,对球队也非常注重,队员们被感动了,开始接受遵守教练的训练方式。 在一次和大学的篮球队比赛中,队员萨沙骤发了心脏病,因为当时是在美国比赛,医疗费十分昂贵,且苏联国家体育部并不看好他们能战胜美国,所以不打算给他们经费,从而没有足够的钱来给萨沙治病。这时,教练为了救下萨沙把自己本来将准备给自己儿子治腿的钱去给萨沙治疗,暂时保住了萨沙的生命。

就是在这样几乎没有人看好苏联队的情况下,因为队员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斗志以及教练的辛勤付出和临场的战术规划,他们走进了决赛。 当比赛进行到最后三秒的时候,美国队以一分的优势领先苏联队,此时美国队已经开始欢呼了,但就在这最后三秒,苏联队一个超远距离的传球到篮下,随后扣篮得分,就是这关键的三秒让苏联队的比分从49:50板回到了51:50,成功拿下了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的冠军。 其次,还有一点令我回味,无论对手如何,最重要的守住本心。在决赛时,美国队频频使出下三滥的手段,利用了规则的漏洞,况且裁判对此也持着包容之心,可以说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苏联对面对这样的手段,并没有选择使用,而是让众人所能接受的手段,这源于他们对篮球这项绅士运动的尊重。 最后,教练加兰任的一句话使我感触很深:没有永远屹立不倒的王者。是啊,只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就能战胜王者,获得成功。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第8篇

端午假期最后一天有幸参加了《绝杀慕尼黑》的超前观影。我必须说:太燃了!

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有着苏联击败美国神话的奇迹,有着慕尼黑惨案的时代背景,有苏联时期特有的意识形态和物资匮乏及难得出国的环境渲染,这一切在扣人心弦的篮球赛中使故事异常的真实可信且以幽默调节了紧张的节奏。此外有帅哥萨沙和女篮运动员的真挚爱情,有教练的父子情深,有领队教练间朋友的惺惺相惜,还有队员们的兄弟情义。这些情感着墨不多,但都刻画的非常鲜活。

篮球赛场面调度极佳,大量升格镜头的运用,展现了运动的极致之美,节奏紧凑。整个影片行云流水,能无限激发你的紧张情绪和参与感。好久没看过这么激动人心的运动题材的电影了。俄罗斯电影有着欧洲影片的细腻和一丝俄罗斯电影特有的厚重。强烈推荐。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第9篇

一场体育比赛,充其量就就是一场游戏(Game)。固然,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它间接展现了参与国的国力。比赛的胜负,表现了参与国的体育运动发展水平。胜了,确实能够提振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输了,回去努力一把,下次再来。但也仅此而已。但是赛场上,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丘吉尔是二战期间英国的首相,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有一次,在给上万名大学生做讲演中,有人问他:“您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呢?请讲讲您的秘诀。”丘吉尔从容地说:获得成功,有三条秘诀——第一,决不放弃!第二,决不决不放弃!第三,决不决不决不放弃!

一句决不放弃,道出了成功的秘诀;两句决不放弃,道出了人生的哲理;三句决不放弃,道出了生命的真谛。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影评 第10篇

《百万金臂》里有一句台词:十年以后没人会记得这场比赛,但百年以后仍会有人记得这一次击球。美国自参加奥运会篮球比赛以来,几乎包揽了所有冠军,美国队成为冠军不是新闻,只有当美国队输掉的时刻,才会被历史铭记。

1972年,在冷战中苏联刚刚输掉了登月竞赛,那时候,苏联抢先把人送进了太空,美国就送两个人,苏联再塞进去三个人,知道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插上了美国国旗。两个国家的竞争让人类的科技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飞跃,也压榨出了当时人类科技的所有潜力,要知道,那个时候NASA登月计划所有计算机的主频加起来都没有你现在用的智能手机高。

战争不论是冷的还是热的都能让人拼尽全力。

苏联解体了,一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消失的不见踪迹,现在的九零后几乎不知道有这个国家,儿子一次在老地球仪上发现苏联时,还以为是地球仪印刷错误。留下来的是数不清的影视题材和打不完的内战。俄罗斯在普京统治下二十余载,从准超级大国一路混到了二流国家,甚至在石油危机、乌克兰争端中要当年的小弟中国拉一把。真是想起来不失眠都难。

俄罗斯的电影从《理发师》开始才走上复兴之路,中间《星星》、《第九连》、《决战要塞》、《斯大林格勒》等电影都在力图恢复当年苏联的辉煌,可惜一直不得其法,如同当年中国的主旋律电影,拍的有点用力过猛。直到二十一世纪,电影的镜头聚焦到普通人身上,影片的质量开始飞速上升,除非今年陈可辛贺岁的《女排》或者《李娜》正常发挥,否则只能尴尬地承认俄罗斯体育电影的水平已经甩了中国哥们几条街。

《绝杀慕尼黑》的影片从一开始就不演示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尴尬的处境,官僚关心乌纱,球员只想改善生活,更不要说心怀二志的分离主义球员和孩子残疾待医教练。甚至影片中还用海关检查开启了社会主义的玩笑,一个从球员到领队都要的球队,一个男篮国手要学织毛衣的国家,一个压抑人性的社会,这些现在看起来都是笑点,当年确实发生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从拍摄技巧上来看,《绝杀慕尼黑》前半段中规中矩,后半段过多的闪回插入甚至影响影片的节奏,但是把一整场比赛全景式的呈现给观众,不可不说是一个创新,商业片最怕拍成流水账。篮球比赛再激烈也避免不了垃圾时间,但是在导演的操控下,基本上40分钟的比赛全是燃点,看着比分一点点迫近,观众难免紧张,美国队的贴身紧逼,苏联队员的受伤倒地,一次次冲击观众的神经,直到最后三次发球,终于改写了奥运会的历史,美国队第一次被击倒在地,影片也恰然而止,留给观众只有震撼。

《绝杀慕尼黑》值得观看,更值得中国电影人和体育人学习。

历史上,苏联击败过一次美国队,还有一次战胜了击败美国队的西班牙队,从此以后,美国队也开始组建职业球员组成的梦之队,基本上每一场比赛,美国队都是先玩玩,分数拉不开时,祭出全场紧逼,一节之内把分数拉开,进入垃圾时间。全世界能和一心一意打篮球掰腕子的大约也就是西班牙、阿根廷了。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影评 第11篇

原来这是根据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的电影,主要是演苏联篮球队怎么样战胜的美国队,当时美国队已经连续多年拿得奥运会冠军。

电影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地方。苏联队教练的儿子生病需要做手术,但是费用很高,还需要去国外进行手术。于是他攒了很久很久的钱,可是在他知道队员有急需用钱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把给儿子做手术攒下的钱拿给他的队员用了。最后,苏联队战胜美国队,拿到了奥运会冠军,每个队员都领到了高额的奖金,可大家对视一眼,就心知肚明地约定一起把钱交给教练,好让教练的儿子去做手术。这真是一场感人的电影,大家都为了对方付出。

还有一个场景是在比赛最后的时刻,苏联队输给美国队一分,但最后三秒的计时器坏了,导致时间显示错误。这个时候美国队都开始庆祝胜利了,苏联队每位队员都已经认为自己输掉了比赛,可是苏联队的领队因为被自己的教练和队员永不放弃的精神感染了,他找到技术台,经过一番坚持不懈地讨论争取,裁判们最终决定重新进行最后三秒的比赛,但就在这三秒的时间里,结局发生了反转,苏联队利用最后三秒钟投进了一个决杀球,比分反超了美国队。

绝杀慕尼黑评价 第12篇

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拿下了俄罗斯票房榜第一的位置,该片对运动场景的处理和喜剧元素的应用非常成功,但让该片获得巨大成就的核心因素还是她的故事性,一个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加以戏剧化的修饰,就会成为口碑爆款。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个标签引发的效应为何可以有如此的影响力?这种非凡的魅力来自于哪里?

距离较远的社会性事件观众是无法亲身经历的,新闻报道和现场影像可以拉近事件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让观众做旁观者状的悲痛或喜悦,却无法做到让其身临其境。

根据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当观众置身于漆黑的影院时,电影银幕就相当于镜子,观众对银幕的“凝视”,类似婴儿从镜中寻求认同的过程。

“观众也会如同婴儿一样向影片中的角色寻求认同,把自己的目的和欲望投射到影片中的人物身上,然后反过来再与 人物所体现的动机和价值认同。”

所以把“梦”变成真实的核心就是:观众成为主人公,从他的视角关注电影中的社会问题,在观影中直面现实生活的复杂 性,完成一次灵魂转换的亲身体验,对某个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身临其境,激发强烈感受和思考。

当观影结束后,想起那个真实的梦,观影的感受会比虚构影片更强,真实故事更能引发观众讨论、思考,影片的生命力会延续、拓展,当初发生过的真实事件获得又一次的关注,尘封的历史变得鲜活,影片的社会意义增强,丰富的内涵让影片达到了虚构影片难以企及的高度。

所以“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更容易获得成功,在市场上容易卖票,在电影节上容易得奖,在口碑网站中容易得高分。

真改可以让光辉的更加耀眼,也可以让黑暗的更加扎心。

这个标签诞生伊始,它是以对现实和社会的批判为主导的。

1948年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取材于一则新闻报道,算是真改电影的开端,该片反映了二战后意大利底层工人生活的艰辛和困境,现在已成为经典之作,成为回看那个时代的依据。

而声名赫赫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素媛》、《杀人回忆》、《房间》都是通过对真实事件的演绎表达导演对社会的关注,刻画鲜活的人物带领观众进入当时的环境感受主人公的心境,传播价值观和批判社会劣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绝杀慕尼黑评价】相关文章: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500字观后有感05-29

慕尼黑发展历程07-29

慕尼黑工业大学05-09

慕尼黑生化展范文06-04

慕尼黑发展历程范文06-22

慕尼黑分析生化展06-30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03-08

上一篇: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下一篇:行为科学理论特点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